第一篇:《中西文化交流史》读书报告
《中西文化交流史》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沈福伟(1935.03-),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方向为亚洲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现代化与世界经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南京郊和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中国与非洲》(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中外文化因缘》(台北贯雅公司1992年出版)、《Cultural Flow between China and Outside World》(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年出版)、《中国与西亚、非洲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00卷本《中华文化通志》之一,1998年出版)。先后担任10卷本《中华文明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4卷本《中华历史通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出版)中外文化交流学科主编及撰稿人。发表了《12世纪的中国帆船和印度洋航路》(刊于《历史学》1979年第2期)等论文40多篇。两次获江苏省优秀成果奖。负责指导“文化交流与现代化”的研究,培养硕士生多名。[1]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大量的中外考古实物及中外文献资料,辅以从国内外收集的珍贵图片和精心绘制的线路图,自中西交通的曙光时代——新石器时代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全面地介绍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目前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交通、科技的进步,以及贸易及工业化的发展。
本书共分十二个章节,从新石器时代说起,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元明清至当今,着重介绍了明清之际欧洲殖民扩张背景下的中西文化交流,以及十九世纪中国工业化的崛起和学习借鉴西方文化追求民族独立与自强的奋斗历程。本书特色:
历史是充满趣味和深远意义的,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史中难免出现矛盾和冲突,因此此类书籍往往引人入胜。虽然本书被很多高校列为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教科书,但不同于一般教科书的是,本书不仅配有作者精心收集的珍贵图片及线路图,而且体现了严谨性和点面剖析的特色。
(1)严谨性。纵观全书,我们发现,本书中对于每一处引用都有详细的注释;而且针对每个外文名词都有注明外文字母,这是在文章著作中的严谨性。同时,作者写作时的严谨的态度也在书本中有所体现,如第四章提到的炼丹术的起源与传播作者并没有避讳欧美学者及约翰生等具有误导性的说法,而是参考《抱朴子·论仙篇》《周易·参同契》等权威历史文献,利用文献中所记载的汞齐炼金法、硫磺可以克服水银的挥发性制造出人造丹砂(HgS)等事迹证明炼丹术早在公元2世纪产生于中国,而“在2、3世纪时在南中国和埃及、红海之间频繁的贸易往来、海上交通的同时,传入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又如在全书的后记中,作者坦然了本书的不足,即单纯描述了中国人如何看世界,却缺乏世界如何看待中国的描述,而作为国内学者,一本顾全这两方面的对中西文化交流的书是难以完成的,我们看到了作者的谦虚,也是一种严谨。(2)点面剖析。本书对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记载并不单纯局限于历史事件及文化发展的陈述,而是由点及面,点面剖析。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是第十一章第五节中关于天演论指导下的思想解放部分。19世纪末是我国遭受屈辱割地赔款的危机时期,一批站在时代前沿的人充分感受到了文明与科技的重要性,于是展开了以“进化论”为中心所进行的系列文化与科技的革新浪潮。进化论就是一个点,从这个点辐射开来,分别描述了西洋医学、话剧与舞台艺术、翻译文学与文体革命,以及白话文与文学革命等,深入剖析各个方面我国先进革命者的具体努力与实践,为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沟通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读后感:
古老的文明总是充满了神秘感。而文化作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及交通的进步,文化乃至科技等的交流日益宽广、愈加密切。而中国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按照本书的结构,我认为中西文化交流史可大致分为三部分:
(1)明代之前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
明代之前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主要通过使节、商人、宗教、游牧民、战争等途径,本书第一到第五章主要按照新石器时代、商周、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这样一个时间顺序对明代之前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进行记录讲解,这段时期主要呈现出单一性、不连贯、以我国文化的和平输出为主。单一性体现在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多为交通路径的开拓,虽然伴随有贸易商业的交流,但并不能形成规模;而古代中国对外交流是生产力发展、国家安全和国家地位提升的必然要求,但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表现出不连贯性的特点,且发展缓慢;纵观明代之前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无论是玄奘访印讲学、还是张弿出使西域,从文化输出方向看,多为我国“高势文化”向西方“低势文化”输出,而对西方文化的吸取处于次要位置,对文化的输出方式也多以和平方式进行。
(2)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
明清之际为中国历史上巨大的转折点,这段时期我国经历了从鼎盛到衰落,从傲视全球到遭受帝国主义的入侵。然而,这段时期的社会、历史发展却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同时也很值得后人去品鉴、总结。本书主要利用第六到十一章来介绍这段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史。
明初为我国经济的鼎盛时期,郑和下西洋带给人类的不仅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光辉兴盛,更是世界交通的开拓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四大发明的传播给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崛起带来了机遇,“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本书引用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的话作为第七章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的结束语,四大发明成为欧洲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也为西方资本主义打开了侵略的血盆大口。明清之际西方文化的传入主要依靠传教士,耶稣会传教士的来使使得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传入我国,并同我国的文化进行了融合发展,天文学、数学、地理等多学科的发展为我国思想解放提供了契机。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出交流范围窄、社会影响有限,交融与冲突并存的特点。受社会等级制度的制约,明清之际只有少数的贵族人士能够接触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而大多贫苦大众却仍处在未开化的局面;利玛窦和汤若望等人的传教对我国思想的变革开创了新局面,然而传教作为一种宗教的传播是具有局限性的,文化和科技只是作为副产品出现在传教中,因此社会影响是有限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注定在文化交流融合的同时会有冲突的存在,从南京教案到钦天监教案,从罗马教廷与我国礼仪,冲突的扩展成为文化交流的支流。
(3)改革与现代化进程。
十九世纪无论在航运业还是金融业,我国经济遭受列强控制和压迫的形势下呈现缓慢增长,外债的负担使我国难以摆脱落后与贫困。留日学生接受日本引进西方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对日本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推动,以孙中山为领导的同盟会掀起了一阵以海外学子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思潮,为民主与科学的发展打好了思想基础。本书在最后一章从教育、医学、科学、农业和城市几个方面着手,介绍了新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进步发展。在民主与科学的指导下,中国的文明和艺术也开拓了新天地,众多西方汉学家和东方学家的研究和发掘,为中国的艺术打开了国际化的大门。最后一节作者提出了增强文化趋同的美好愿想,政治全球化的发展带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文化差异并非一定要以冲突为指归的”,文化的趋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据主流地位。启示:
新世纪全球化的推动,使得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出不同于过去的全新的景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交流的国家,传统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价值观影响着世代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中西文化的交流。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根本原因就是西方先进生产力的冲击和挑战,中西文化交流作为外部根源之一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又掀高潮,邓小平同志强调:“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性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2]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而当代中西文化交流可谓给中国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就是开放的文化,对于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有效实现中西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有利于现代化的繁荣富强,更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然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优势给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威胁,网络文化和消费文化等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严峻的考验。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背景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总结历史经验,以清醒的头脑接受当代中西文化交流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和发展贡献力量。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 沈福伟百度百科介绍.[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7-168.
第二篇: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
一、导论 1.文化的定义 2文化的结构
二、传说与真实并存的先秦时期 1.古代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世界 2.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3.早期丝绸之路 4.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
三、汉唐时期(上)——西域南海的交通 1.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及意义 2.东汉丝路的“三通三绝”
3.唐朝在促进中西陆路交通的繁荣上采取的措施 4.佛教之路
四、汉唐时期(中)——来自异域的瑰宝 汉唐时期中国丝绸外销的三种方式
五、汉唐时期(下)——来自异域的神灵 1.佛教的起源 2.佛典汉译
3.佛教初期传播的特点:比附黄老方术 4.佛教中国化 5.禅宗
六、宋元及明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1.蒙古西征对中西交通的影响 2.世界三大宗教 3.郑和下西洋
一、导论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比较狭隘的意义来讲,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
2.文化的结构 一般分为四个层次
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行为文化层:指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
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二、传说与真实并存的先秦时期 1.古代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世界
西方世界对遥远的东方充满了神奇的向往,传说中如希波伯里安人、秦奈、赛里斯,这些名称大多与中国盛产的一种物品“丝”有关。
2.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提出该名词,指B.C.114-A.D.127间,中国与河中地区及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交通路线。
其后,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文将“丝绸之路”的西端延伸到地中海沿岸和小亚细亚。19、20世纪之交,“丝绸之路”概念的空间、时间和承载物内涵进一步扩大,成为从中国出发,横贯亚洲,进而连接非洲、欧洲的这条陆路通道的总称。也开始被看作是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几乎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代名词。
3.早期丝绸之路
早期丝绸之路包括“草原之路”和“绿洲之路”。
草原之路:位于北纬五十度左右横贯欧亚大陆草原地带,大体从中国内蒙古草原的河套附近向西北,越过阿尔泰山脉进入中亚北部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到达多瑙河流域的通道。是古代游牧民族迁徙往来的通道。
绿洲之路:也称玉石之路,位于草原之路南部,由分布于大片沙漠、戈壁之中的绿洲城邦国家开拓出的连接各个绿洲的一段段道路和可以通过高山峻岭的各个山口构成,逐渐成为欧亚大陆间东西往来的交通干线。是商周至战国玉石东运的通道。4.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
在先秦时期已具有相当传播规模的物品,除了殷商时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外,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以丝绸为主的织物。
三、汉唐时期(上)——西域南海的交通 1.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及意义
第一次出使: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8)至元朔三年(前126)使命:寻求与西迁的大月氏结盟,共拒匈奴。
所到之地:葱岭、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大月氏(大夏/巴克特里亚,阿姆河以南之阿富汗北部地区)
结果:历时13年,虽然没有达到同大月氏结成联盟的政治目的,却了解到有关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风俗等情况,为以后中原加强同西域的联系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出使:元狩四年(前119)至元鼎二年(前115)前提:匈奴远遁漠北,前往西域的道路基本畅通 使命:联络乌孙等西域各国,“断匈奴右臂”
所到之地:乌孙、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
结果:没能达到预期目的。但在乌孙期间,张骞分别派遣副使到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印度)、于阗各国,广加联络。中西之间的交通正式开启,西汉政府与西域及中亚、西亚、南亚地区的友好往来迅速发展。2.东汉丝路的“三通三绝”
1世纪初,王莽篡汉后,匈奴势力东进,西域与内地王朝关系阻绝。73年,明帝在西域恢复设立都护等官职,命班超经营西域。
此后不久,焉耆、龟兹等地首领杀害西域都护陈睦,东汉政府有停闭中原与西域交通之念。
91年,东汉政府再次恢复西域都护之职,并由班超担任,东西交往的大干线再次通畅。
107年,汉安帝以节约开支为由撤销西域都护。匈奴进驻,丝路交通中断。123年,班超之子班勇被东汉政府任命为西域长史,丝绸之路第三次开通。东汉末年,国内混乱,西域逐渐脱离东汉王朝的控制。3.唐朝在促进中西陆路交通的繁荣上采取的措施
唐朝设立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广置羁縻府州,以对丝路通道实现直接管理。两大都护府:贞观十四年(640)在高昌先设西州并置西州刺史,继而设安西都护府。武后长安二年(702),从原安西都护府中划分出北庭都护府,设于庭州(汉车师后王廷,今吉木萨尔),专理天山以北。羁縻府州:显庆三年(658)平定西突厥,相继设立大宛都督府、康居都督府等羁糜府州。龙朔元年(661)在于阗以西至波斯以东的16国分别置都督府,以及州80、县100、军府126。
唐政府的其他保障措施:长安通往西域的主要交通要道上设驿馆,“捉馆官”,丝路沿线驻扎军队、组织屯田,进一步严格过所制度。4.佛教之路
中国——印度洋航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僧侣的活动而更加突出,称为“佛教之路”。山东青州和广州是这条航线在中国这方的主要端点,而南亚和东南亚的恒河口、师子国(斯里兰卡)、爪哇或苏门答腊则是沿线重要停靠站。
四、汉唐时期(中)——来自异域的瑰宝 汉唐时期中国丝绸外销的三种方式
中原王朝向西方国家或名族赠赐:汉唐时期,中原王朝向西方少数民族或国家赠赐丝绸非常普遍且出手慷慨。两汉时期为与匈奴建立良好关系,也经常赐予他们大批丝绸。南北朝至隋唐依然延续了以丝绸笼络少数民族劲敌的政策,《周书·突厥传》记载北周“岁给(突厥)缯絮锦彩十万段”,隋炀帝大业三年一次就赐予突厥启民可汗丝绸20万段,唐高祖武德二年突厥始毕可汗去世,也一次赐帛3万段。这么大量的馈赠品重只有少部分由接受馈赠方自己消费,绝大多数被他们输往更西之处以获利。
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易物交换:中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易物交换主要发生在中原王朝与突厥、回鹘之间。据《周书·突厥传》记载,突厥汗国第一位可汗土门时期,“部落稍盛,始至塞上市缯絮,愿通中国”。唐中后期与回鹘长期的绢马贸易则是互市形式中最有代表性的,根据史书记载的情况分析,估计每年唐朝市马在五六千匹至数万匹之间。与回鹘的绢马贸易主要不是为了满足唐朝对马匹的需求而开展的平等贸易,却是因为回鹘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的功劳而奖励和靖绥回鹘的一种方式。回鹘获得这么多丝绸,绝大部分远销大食、印度、东罗马等地进一步获利。
中西方民间商人的贸易活动:中外商贾介入丝绸西输也很早。《汉书·张骞传》记载通西域后,汉使赴西域者一年内有五六次到十余次,使团规模则从百余人到数百人,实际上这主要是以官府名义组织的贸易队伍。这些中国商人的行迹很可能已到达中亚、西亚的一些地区,所输出的主要商品就是丝绸。南北朝和隋唐也有关于中国商人远赴中亚从事商业活动的记载,中国丝绸西输主要是由西方商人进行。隋唐以后,民间丝绸贸易随着海陆交通的繁荣而更加活跃。唐朝时期来过广州的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在游记中就表露了对中国丝绸的特别关注,称“中国居民无论贵贱,无论夏冬,都穿丝绸:王公穿上等丝绸,以下的人各按自己的财力而衣着不同。”
五、汉唐时期(下)——来自异域的神灵 1.佛教的起源
公元前6—5世纪,古印度迦毗尼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初创,以印度古代婆罗门教、耆那教为基础。2.佛典汉译
原出小乘经典《阿含经》的《四十二章经》是中国最早的汉译佛典,译文体现佛教初传中原时的“格义”特点“禅玄互证”。在佛典汉译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有鸠摩罗什、玄奘、义净等。
3.佛教初期传播的特点:比附黄老方术
中国人的认知特点:东汉早期听说之佛教神灵的基本特征与中国人想象中的神仙同类;桓帝以前对佛教所知甚少;中国社会炼丹、谶纬、符咒、阴阳、五行、占星术等层出不穷。佛教的生存需要:必须尽量与中国固有的思想和当时的风俗协调,并要善于利用流行的大众心理推行其教。宣扬长生不老术、采取神异灵验的手段或看病占卜的方法、安世高、支娄迦谶、佛图澄、昙无谶在记载中以巫术见长。体现西域佛教的特点。4.佛教中国化
两晋以来,黄老之术与神仙方技同汉代相比大有衰落之势,同时佛教势力在中国不断增长。在此背景下,佛教日益走出早期与黄老、神仙相缠绕的阴影,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独立的过程是与儒、道冲突的过程,也是进一步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相结合的过程,最终结果是实现佛教的中国化。佛教中国化既表现在组织制度上,也表现在思想上。1)佛教制度上的中国化
东晋道安对于佛教中国化进程的贡献:译经、注疏;重视僧团建设和培养弟子;主张僧侣以释为姓;制定三条僧尼规范,使佛教彻底摆脱黄老之阴影,并形成中国佛教丛林制度的雏形:一为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二为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之法;三为布萨、差使、悔过等法。佛教越来越顺从中国社会实际,接受中国政府的制度性管理,佛教和寺庙逐渐被纳入官僚统治体系中,打破了印度佛教的平等制度。2)三教合一的思想与趋势
三教合一作为一种时代潮流在隋唐以后才出现,但三教合一的思想在汉魏就已经存在。汉魏时期,佛教曾先后比附黄老与玄学,以便于其传播。东晋宗炳《明佛论》,南朝刘勰《灭惑论》,南齐张融。隋唐时,道教提出“红花白藕青莲叶,三教原来是一家”的口号;佛教通过“权实”、“方便究竟”等说法,把儒、道二家变成从属于其教的权便说;儒家凭借在中华民族的心理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及王道政治与宗法制度的优势,或含蓄或公开地把释、道二教的有关思想纳入自己的学说体系之中。宋明时期建立起一个熔儒、释、道于一炉,以心性义理为钢骨的理学体系。
佛教中国化完成的标志是隋唐时期佛教宗派的形成: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法相宗[唯识宗]、律宗、密宗和三阶宗等都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的,与传统印度佛教有极大差别,禅宗尤其是中国佛教的典型代表。5.禅宗
禅宗,创始人据传为南北朝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其后分南北二宗,南宗六传后至惠能,惠能实为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主张即心即佛、顿悟见性,简单易修,并淡薄了世间与出世的界限,符合中国知识分子口味而很快风靡全国。重心性悟解、提倡超佛越祖的自尊自信,是中国化佛教的代表。
六、宋元及明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1.蒙古西征对中西交通的影响
蒙古军队的西征在历史上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是野蛮残酷的征服,对所经地区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另一方面,蒙古帝国的统治因西征而扩张到黑海南北和波斯湾地区,使中国和中亚、西亚、欧洲连接起来,从而使蒙元时代的中西陆路交通再次达到高潮。(1)建立起完善的驿站制度
从第一次西征建立钦察汗国到忽必烈时期,建立起连通漠北高原的蒙古本部和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的驿道,在中国境内沿太和岭(山西雁门)至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一线设置了30个新驿以连通察合台汗国和元朝的政治中心。伊利汗国境内推行忽必烈时期的中国驿站制度——全汗国各主要道路上每三段置一站,每站备健马15匹。蒙元帝国统治区域都被布着高效快速的驿道网络。元朝政府和各汗国政府还特别在交通大道上设置护路卫士,颁布保护来往商人的法令,以维护路途的安全。(2)促使东西方人员相互流动。
历次西征的军队中除有大量征发来女真人、契丹人、西夏人之外,还有不少中原汉人,他们随军来到西域后逐渐在当地定居下来。忽必烈灭南宋以后,又将降服的大量汉军、新附军和中原的农民、工匠征发到西北,让他们在别失八里、哈迷里(新疆哈密)等地屯田并冶炼农具兵器。大批西域人、中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等,或由于蒙古军队的征服,或由于入华经商,也迁往中原地区,甚至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3)促使东西方生产技术的交流。
西迁的汉人把当时一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西域,如汲水器具、雕版印刷技术。中国内地也从西域接受了一些生产技术,尤其是棉花种植技术。《西乡宣差燕立帖木儿遗爱碑》记载,陕西西乡县人原先“不知种棉之利”,畏兀儿人燕立帖木儿“自兴元求籽给社户,且教以种之法。” 2.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3.郑和下西洋
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明王朝和南海(今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史称郑和下西洋。每次都由苏州浏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世。明代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和明代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狄亚士57年远赴非洲。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美洲和新西兰。郑和是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下西洋是当代航海事业的顶峰,后世几百年中,几无人能及。“西洋”即今文莱以西的海域,包括中国南海及印度洋。与“西洋”相对的是“东洋”,即日本。意义: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亚非诸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在没有此类的壮举。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
第三篇:中西方文化交流史(模版)
李晓涛
浅析宗教徒对中西文化的交流的重要作用
宗教是人们的一种意识形态,自有人类以来,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及信仰内容的不同,就有各种宗教的产生。而各种宗教以其历史根源、人物、经典、教义、教规、教团的殊异,形成了绚烂多姿的宗教文化。而宗教徒是宗教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因此,随着宗教的世界化,宗教徒必然会对中西文化的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宗教徒是中西文化得以交流的桥梁。纵观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不难发现无论是法显以《佛国记》、《佛游天竺记》、《历游天竺记传》等书介绍中亚、印度、南洋约30国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乃至社会、经济等;还是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等人都为中西文化交流做了重要贡献,因此,他们都是中西文化得以交流的桥梁。
其次,宗教徒通过通过宗教活动能掌握人们的真实思想,协和化解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如山西的天主教徒通过捐献出自己的土地、钱物、劳力建起教堂,修道院、孤儿院、学校。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地人民学习需求和精神食粮。
再次,宗教徒促进了中西文化的繁荣。从中国方面来说主要表现以下四点:1.外来宗教徒翻译佛教经典的同时,将其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入我国,使中国传统的科学文化开始发生变化。如安世高的《安般守意经》和支娄迦的《道行般若经》则使得佛家经典在中国流传,且印度古代的一些寓言故事则传入中国;而《崇祯历书》和《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测量和全国大地图的测绘,足以证明宗教徒的影响。2.外来宗教徒带来的西方文化冲击了“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促使中国知识界开始面向世界、认识世界和学习世界的艰难历程。从外国方面讲他们又把中国的儒、道及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介绍给西方,为西方文化发展提供一定参考标准。
最后,我们得辩证的看待宗教徒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用。这是因为,宗教徒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传播宗教是其目的,而科学文化的介绍和交流只是实现其目的的手段,这就决定了宗教徒在学术传播方面不可避免的局限和保守。同时,宗教徒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涉及的范围狭窄,社会影响不大。可以说,他们基本上局限于统治阶层和知识界,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微乎其微。
李晓涛
总之,宗教徒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科学文化介绍给了中国,为中国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我国教徒和外来教徒又把我国儒道法家等文化带到了西方,为西方的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因此,宗教徒对中西文化的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中外文化交流史
作业名称:13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
客观题预算成绩:100 分
注意:客观题是指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等能自动判分的题!
详细信息:
题号: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西域诸国理解有误的是()
A、大宛、大夏、安息属于土著国
B、匈奴最强
C、大月氏败给了大夏
D、汉得乌孙马,称为“天马”,后得到大宛汗血马,改称乌孙马为“西极”。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张骞出使认识有误的是()
A、张骞的西行之前,中国人还没到那么远过,眼光也没那么广
B、张骞两次出师西域,第二次被匈奴俘虏了
C、初次出使西域达13年之久,生还者共两人
D、初次出使西域后,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安息、天竺等国家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影响文化的交流和排斥的因素没有()
A、主体文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B、外来文化的效用性
C、主体文化相比外来文化是否先进
D、外来文化的适应性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中国丝织技术西传认识有误的是()
A、中国公主将蚕种带到了于阗,使那里的人懂得了种桑养蚕
B、中国的丝织锦技术直接传入波斯,使波斯有了自己的丝织业
C、中国的蚕种是从新疆运到拜占廷的D、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提花机至少晚于中国4个世纪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中国丝织物外传认识有误的是()
A、公元前8世纪,中国的丝绸可能已经传到印度与波斯
B、至迟在两汉,中国的丝织物一北传到阿尔泰地区
C、据古希腊雕塑和陶器彩绘人像服装可以推测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人物喜爱的服装
D、公元前后,罗马教皇下令禁止男士穿着丝绸,以缓解对丝绸的需求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中国丝织物的发达认识有误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养蚕织丝的国家
B、至迟在殷商时代,中国已发明了提花装置
C、两汉时期,已可以织出各种提花的彩色的丝绸
D、先秦文献中不同织法的丝绸有不同的名称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7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大秦国认识有误的是()
A、大秦有类中国
B、大秦多宝、欲通使于汉
C、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建都在君士坦丁堡,在唐、宋中国典籍中,称之为叫“拂菻”
D、“拂菻”是从意大利语翻译而来的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8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支那”解释中影响最广的是()
A、中国所产丝绸“绮”的对音
B、羌的对音
C、“茶”的对音
D、“秦”的对音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9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隋唐时代日本先后派遣十八批僧侣、官员来中国,学习中国制度、文化,这属于哪一文化交流途径()
A、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贸易往来
C、战争与掠夺
D、宗教传播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10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唐将高仙芝与大食交战,被俘走 的唐代工匠把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世界,这是通过哪一途径进行文化交流的()
A、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贸易往来
C、战争与掠夺
D、宗教传播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1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人种形象认识的是()
A、人种矮小,不高
B、长寿,寿逾200岁
C、红头发、蓝眼睛
D、声音嘶哑,不轻易与外人交谈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1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地域认识的是()
A、生活在极东的地方
B、东临大海
C、与印度、大夏相邻
D、去赛里斯只能走陆路,海路行不通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1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远古时期,不同民族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幼芽会沿着有利于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方向发展成熟,这是文化的()
A、发展的不平衡性
B、民族性
C、时代性
D、隔离机制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1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以下不是河西四郡的是()
A、武威
B、酒泉
C、张掖
D、吐鲁番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1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以下不是前三史对西域记载的特点的是()
A、语言准确生动,但所闻与所见没有分开记载
B、对西方国家分土著与行国分别加以介绍,分类科学
C、这500年来中国人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丰富起来
D、介绍其物产经济、城郭属国、军事实力和制度交通等,记述比较详细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1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不属于赛里斯形象的意义的是()
A、是主体对客体关注的产物,是异域形象
B、分析赛里斯形象,只需要看它是否符合客体
C、其形象描写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并不是一无是处的D、对赛里斯的形象的认识,折射了主体自身的文明程度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17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以下是通过宗教传播进行文化交流的()
A、13世纪蒙古统治者向西扩张,为中西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B、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唐朝建筑、雕塑、绘画工艺和医药之学
C、张骞出使西域与外国联谊、交通
D、西域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买卖中国丝绸等商品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18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楼兰女尸属于哪一种人种()
A、蒙古人种
B、高加索人种
C、尼格罗人种
D、不确定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19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公元前一世纪,古楼兰国改称为()
A、于阗
B、鄯善
C、乌孙
D、月氏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20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西域三十六国认识有误的是()
A、月氏被匈奴打败赶到西边之后地盘变小了,改称小月氏
B、西域三十六国实际是受汉王朝管辖的,两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C、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楼兰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第五篇:东亚文化交流史教学大纲
东亚文化交流史 教学大纲(全校通识教育课)
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瞿 亮
20124116
一、课程对象及目的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们讲授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亚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思想交流,按照时间的顺序,以专题的方式讲授自古至今东亚文化交流的重要问题,重大事件。本课程涉及东亚自古而来的历史、宗教、思想、哲学、文学、美学等,相信不仅会适合哲学系、历史系、文学系、日语系等相关专业学生们在所修专业课之外进行知识拓展,而且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而言,也能够激发他们了解我们与紧邻的文化交流历史,让学生们通过本课程,能够了解东亚文化沟通、交流的大致发展历程,并激发学生们对我们所处的东亚世界的文化发展、融通的兴趣,进而期待他们用于之后的文化实践与社会实践之中。
二、开设本课的意义
以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为核心的东亚世界,曾经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一端,与西欧、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佛教世界一同,构架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骨骼和筋脉,并影响至今。发源于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更是以其博大深厚、多元向上的朝气,形成了特有的农耕文化,并将汉字、书籍、儒学、宗教、服饰、审美观等,影响至朝鲜半岛与隔海相望的岛国日本。古代朝鲜、日本也通过汲取来自中国的文化养分,实现了社会、文化的跨越式发展。梳理古代东亚文化的特质以及古代中国文化对近邻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古代中国通过文化向心力对于周边世界的影响,为我国当今实现中华文化复兴,扩大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力,提供借鉴。
自明清易代之后,东亚世界在文化、思想领域逐渐渐行渐远,李朝、日本逐渐形成了新的中国观和东亚认识,并随着西洋入侵与近代日本的军国扩张,加深了这种文化疏离,二战之后,更是随着意识形态对峙的增强以及新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泛滥,东亚成为了最难以实现文化认同的地区之一,分析东亚思想、文化内部渐行渐远的过程,分析阐述其形成的原因,有助于了解造成东亚国家官方及民间鸿沟的障碍,在争取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周边世界的友好发展,共同促进东亚世界的和平、安定与和谐发展,并为实现类似于欧洲联盟的东亚共同体,提供文化方面的借鉴。
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着日韩、港台这些东亚国家与地区经济的腾飞,融合了古代东亚价值观的现代大众文化开始勃兴。日本的动漫、流行歌曲、电影及电子游戏,不仅激励了启发了其国民,而且以其东西兼具的多元特质,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成为文化软实力最为强劲的国家之一。韩国在实现“汉江奇迹”后,继而开始注重文化建设,而今业已以其电影、流行音乐、综艺节目、足球,逐渐发展成为影响世界的文化大国。港台地区也在上世纪80、90年代,迎来了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将古代中华文化的精髓与现代工业文明相结合,造就了香港电影的繁荣,台湾乐坛的鼎盛,并对中国大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梳理、分析战后日韩港台的大众文化与中国大陆的互动与交流,有利于为我国提高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借鉴,也对东亚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提供帮助。
三、授课条件
本人硕、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专业为日本思想文化史,自硕士阶段以来,一直着手于日本文化发展的研究,近年来,关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之间的文化交流,并于2007年参加了高丽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东亚三国语言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了日文论文,同年,参加南开大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举办的“近代化过程中东亚三国的相互认识”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申请日本国家交流基金的海外留学项目,赴日学习半载,期间访问了日本的东北大学、京都大学、立命馆大学、东洋文库、立教大学等高校与研究机构,并与韩国首尔大学、中央大学、东亚大学的博士生有过广泛交流,2010年,与博士导师赵德宇合著《近现代日本文化史》,被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人的博士论文选取“日本近世的修史与史学”为题,探索了近代之前,中国与日本的书籍、史学交流,对东亚文化这一领域较为熟悉,相信通过本人的不断学习与努力,能够在学校将这门课程做好,让学生有所启发。
本人在就读求学于日本研究院期间,曾经积累了一些与东亚文化交流相关的参考书籍,并收集了关于美学、服饰、佛教等方面的照片、图片,在讲授课程时,可以通过电子课件,更为生动、直观地讲授内容。
四、授课方式
本课程力图以讲稿教授为主,并通过收集了大量资料的多媒体课件,更为深入浅出的梳理东亚文化交流的过程。主要以历史学的实证主义方法,授课以客观对文化交流的事实进行梳理为主,同时,站在中国研究者的立场,适当地对于其中的文化事件、文化问题,做出批判性的评价。
五、授课内容及结构
整个课程共10个课时,每个课时讲授一个专题,总共十个专题。全课大体按照时间顺序,对东亚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及标志性的文化事件进行梳理、分析,其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讲 总论 从思想文化的角度认识东亚
一、何谓“东亚”
二、东亚文化交流的过程一览
三、作为东亚文化源流的中华古文明
四、共性与个性
第二讲 从表及里:汉字与汉籍的东亚环流
一、作为思想方式的汉字
二、中国周边世界的汉字、汉文潮流
三、汉籍的书籍之路
四、周边世界对汉文、汉籍的运用与逆输入 第三讲 儒学在东亚世界的变容
一、儒学的兴起并成为东亚的共通价值
二、宋明理学在朝鲜、日本的嬗变
三、“士”在东亚的不同境遇
四、儒教文化圈的虚像与实相 第四讲 佛教在东亚世界的衍化
一、佛教东传与中国的思想变革
二、东亚文化交流中的僧人
三、禅与东亚美学
四、佛教在现代工业文明中的新作用 第五讲 建筑、服饰、戏曲中所见的东亚价值观
一、庙堂与江湖——东亚宫殿、佛堂与亭台楼轩
二、作为政治象征的汉服
三、韩服、和服的美学价值与政治意味
四、从模仿到衍化——中国戏曲在日韩的境遇 第六讲 明清易代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龟裂
一、华夷思想视角下的明清易代
二、李朝的“小中华主义”
三、从中华主义到神国思想的嬗变——近世日本的华夷观变迁始末
四、渐行渐远——清代之后东亚的文化疏离 第七讲近代化过程中东亚三国的文化抉择与交流
一、西洋扩张下东亚各国的文化抉择
二、中、朝、日三国近代不同境遇的文化思考
三、师生位置的转换——甲午战争在东亚文化交流史上的意义
四、近代日本对于东亚文化的影响 第八讲 日本帝国搅动的“超克”闹剧及其影响
一、从“脱亚入欧”到“东洋先驱”的角色转化
二、亚洲对抗欧美的“近代超克”——军国主义控制下的“大东亚”闹剧
三、扭曲的皇国史观与历史问题
四、“近代超克”的副作用
第九讲 日韩港台大众流行文化与中国的互动
一、民主化之后日本大众文化的勃兴
二、异军突起——韩国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
三、中华文化的新春——改革开放后港台与大陆的文化交流
四、当代中国风与日韩风的互动
第十讲 作为文化共同体的东亚何以再度成为可能
一、战争后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的障碍
二、新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与主权利益下东亚互信的困难
三、信息技术革命下的新契机
四、中国复兴背景下的新机遇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按照学校规定的考核要求考察学生,平时成绩以学生的到课情况为基准,期末以论文和报告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于本课程的理解程度和完成状况,要求学生参阅相关书籍和影视作品之后,独立完成,反对抄袭论文的行为。
六、参考书目
钱穆:《中国文化概论》,商务印书馆。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叶渭渠:《日本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商务印书馆。杨昭全:《韩国文化史》,山东大学出版社。
赵德宇、瞿亮、张博等:《日本近现代文化史》,世界知识出版社。孙卫国:《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商务印书馆。
杨雨蕾、魏志江、蔡建等:《韩国历史与文化》,中山大学出版社。丸山真男著、刘岳兵译:《日本的思想》,商务印书馆。
(日)滨下武志著、王玉茹等译:《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区域和历史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赵德宇:《西学东渐与中日两国的对应》,世界知识出版社。
(日)丸山真男著,王中江译:《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三联出版社。(美)贝拉著:《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起源》,三联书店。(日)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商务印书馆。
武安隆:《文化的抉择与发展——日本吸收外来文化史》,天津人民出版社。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梁荣若:《中日文化交流史稿》,商务印书馆。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王金林:《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李寅生:《论唐代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巴蜀书社。李寅生:《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巴蜀书社。王文亮:《圣人与日中文化》(上、中、下三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陆坚、王勇主编:《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杭州大学出版社。王勇、王宝平主编:《日本文化的历史踪迹》,杭州大学出版社。王宝平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葛荣晋主编:《中日实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焕英编著:《孔子思想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村春作、陶徳民、高津孝、岩月純一:「訓読」論——東アジア漢文世界と日本語,勉誠出版。
福井重雅先生古稀・退職記念論集:古代東アジアの社會と文化,汲古書院。田中正俊:東アジア近代史の方法,名著刊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