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史读书报告
《科技史十论》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席泽宗,1927年生。山东垣曲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51年中山大学天文系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至今。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现为该所研究员兼中国科学技术史理事长。专攻中国天文学史。兼及科学思想史和科学史综合研究。著有《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科学史八讲》和《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等书。
第二章:科学史对于历史学科的研究至关重要,缺少了科技史,“社会经济背景、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和思想的变迁”就不可能完整。科学史虽然是一门历史学科,但科学史的研究不仅要用到历史知识,还必须用到科学知识。科学史与历史学科在实际研究中是相分离的。他们的分离是有原因的。科学史与历史学科是可以相互交融的,是互补的。科学史的研究需要历史科学的帮助,历史学家的一些研究也要科学史家提供佐证。
第三章:中国古代科技有着辉煌的过去,在相当成一段时间内,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中国古代王朝,对于科技虽然谈不到重视,但也绝不是压制。各代对于科学事业痴迷的不乏其人。从事科学基础研究也不在少数,如祖冲之研究圆周率,《墨经》论述光学原理等。古代的整体系统思想,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对于今天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自然科技史料更是今天科学研究不可多得宝贵财富。
第五、六、七、八章:中国古代科技的范式是阴阳五行,无论是天文、地理、农和医,都可以用五行的相生、相克解释。阴阳五行对自然地解释是以象释象,不同于以理释象,利于理解,但不利于进一步的发展。天文学在古代科技中占有很大比重。它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而且是代天立言,有着许多社会职能,这也是使我国星相学长时间内占据世界第一地位的原因。但是天文学只求实用这一
点,也限制了它进一步发展。
第九、十章:中国古代的星象记录,为现代研究超新星,太阳黑子周期等天文学问题提供了丰富资料,解答了很多疑问。中国科学研究所成立40年来,竺可桢、钱临照两位前辈在科技史研究上都做出巨大贡献。很多成就都开了中国科技史研究先河,同时对整个世界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有关科技史十论几个问题的读后感言:
一、科学史的研究不止对科学研究提供丰富历史资料,同时也对历史研究助益颇大,例如竺可桢老前辈《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判断尚书年代,可谓科学考证,胜于文字考证的千言万语,对历史研究是一大创举。
二、徐光启与弗朗西斯·培根对比,徐光启要比同时代的弗朗西斯·培根伟大。主要有三个方面:(1)弗朗西斯·培根著有《新工具》一书,提倡实践,但本身没有成就。而徐光启对于天文观测、水利测量、农业开垦方面都卓越成绩。
(2)培根过分强调归纳法的重要,忽视演绎法的作用。徐光启则在演绎法方面有所长。(3)培根著有《新大陆》,主张设立理想研究院,却说而不作。徐光启大力发展数学,组织人力研究与数学相关的十门学科,即天文气象、水利、音乐、军事、统计、建筑、机械、地理、医学和钟表。但是培根的学说被后来欧洲科学家发扬光大,徐光启的学说却在历史中散佚。这一点不能不发人深省。故而一个人无论如何伟大,亦难以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必须要有与这个成就相匹配的社会环境。一个没有生存土壤的学说不管多么伟大,都不能长久存在。就如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宣扬民本思想,也不能在中国率先诞生君主立宪制度。因此,科技发展,必须和时代背景相结合。
三、中国人的宇宙模型不同于同时期世界各民族神话模型,在古代先贤的观念中,宇宙不是神创造的(基督教思想),不是由原人演化来的(印度教思想),而是由虚无之中诞生的。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并不相信有造物主,道家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儒家有“子不语怪力乱神”。后来的晋代玄学家继承了这一思想,晋代郭象曾明确说“造物无主,而物各自造。”体现了中国宇宙模型的唯物性。
四、无论是战争期间还是和平期间,古代科技发展从来就没停止过脚步,甚至在战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期间,科技的发展速度更快。中国古代科技在宋元时期一度达到高峰,但在明清两朝,思想禁锢严重,甚至大修文字狱,朱元璋删节孟子,删掉孟子中的民本思想,利用八股取试,使得科学技术一度衰退,甚至连宋元取得的成就也被人遗忘。由此可见,对于科学发展而言,战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上的专制与禁锢。没有思想的自由,就没有科技的发展。
五、在中国,一切技艺的极致都以道来体现,术数是道,庖丁解牛也是道。对道的推而广之,是除阴阳五行之外古代科技的又一范式。古代崇尚自然,把自然作为道。这虽有利于对自然的观察理解,但是不利于对自然的超越,不利于对自然进行理性逻辑的阐释。
六、中国人尊重古人,这有利于对古老文化的传承,但是在科学上也不脱古人的藩篱,难以有超越。学术研究大都是返本归源是的,很多是经典的注释,如刘徽的《九章算术注》。这样改革创新往往有很大阻力,不利于新学说诞生。篇二:中国农业科技史读书报告
《中国农业科技史》读书报告
——贾思勰《齐民要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农经112 徐菊芬 16111222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齐民要
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
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
《齐民要术》是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从富有经验的老农当中获得的生产知识以及对农业生产的亲身实践与体验,认真分析、系统整理、概括总结,最后完成了《齐民要术》这部伟大的著作。
《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 《齐民要术》体系开中国古农书体例之先河,成为后世农书参考和模仿的典范。在结构安排上,序言全面阐述了贾思勰“以农为主、通过经营农业以求富强”的进步思想和科学观点。同时反映了贾氏人定胜天、实事求是、遵重客观规律和因时、因地、因物、因具体情况制宜的朴素唯物的辩证观以及崇尚劳动、重视生产、“后胜于前”的进步历史观。
卷一讲述耕田、收种以及全面总结土壤耕作技术,抓住黄河流域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总结了当时北方抗旱保墒的耕作技术。种谷是具体的粮食作物栽培技术,叙述谷物的篇幅近占所有粮食作物篇幅之半,讲述也最详细深刻,说明粟在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中是首要粮食作物。粟是当时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所载粟类品种达106个,对粟的栽培方法也作了详细地介绍。
卷二主要论述了13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包括土地耕作;时宜地宜要求;品种记录、性能分析、选种技术,下种;作物施肥培育中的轮作、绿肥、“坏墙垣”,保育,防虫;收获及贮藏等方面的农作物生产技术,诸方面皆有详细论述。如作物的种期有上时、中时、下时之分;作物“地宜”有上、中、下之别。同一作物,不同土地用种量不同;同一作物,上时、中时、下时用种量也各异。结构安排呈现如下特点:(1)合计大、小豆叙述字数约占整个粮食作物叙述字数比重的11.6%;由于大豆不但可作为粮食和豆制品,还可作为饲料作物。小豆财被广泛用与禾谷类作物轮作,同时还可作为绿肥作物。(2)叙述水稻的字数约占整个粮食作物叙述字数比重的10.9%,水稻篇篇幅之大与稻作在北方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似甚矛盾,然从其内容分析来看具有合理性。(3)大小麦篇的篇幅占11.3%的比重,其论述以小麦为主,原因在于麦作在魏晋南北朝时是北方地区仅次于粟的作物。其时已定型的耕耙耢旱作农业技术为冬小麦较大规模在黄河流域的种植奠定了基础,同时面食品种的丰富多彩反过来又促使了麦作的生产。(4)黍稷占到整个粮食作物叙述文字的6.5%。北方地区由于战乱,荒地较多,北魏在恢复农业生产时,黍稷被用作开荒地的主要作物。(5)以旱作为叙述主体,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旱作农业在生产结构中占绝对优势。
卷三主要记述了22种蔬菜的栽培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蔬菜栽培技术有较大发展,土地利用率提高,对因土种植,以及诸田园管理技术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蔬菜的栽培是种植业中有机组成部分,是粮食作物的重要补充,安排在卷二之后,体现了作者对于种植业内部结构的理性认识。卷四总述园篱和栽树,之后分述枣、桃、安石榴等11种果树的品种及选育技术,总结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果树的经验。魏晋南北朝时嫁接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果树管理方面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如嫁枣法、烟熏防霜法、越冬防寒法等。
卷五主要讲述林木的栽培技术,所涉树木主要有桑、柘、榆、白杨等13种。在林地的选择、耕作和整理,树木的繁殖和移栽,苗木的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卷六为畜牧兽医卷,占全书篇幅11%左右,是《齐民要术》主体部分。该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汇总了北魏以前有关家畜饲养及医疗的经验;一是吸收了拓跋氏的牧业经验。内容上分别叙述了牛、马、驴、骡、羊、猪、鸡、鹅、鸭等9种畜禽的选种育种、饲养管理、相畜术、兽医术以及酥、酪等乳制品加工和羊毛制毡技术,最后一篇为养鱼。
卷七、八、九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主要讲农产品的贮藏与加工,是《齐民要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篇幅约占全书的30左右。农产品加工部分在技术上表现出如下特点:首先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技术全面。农产品加工包括酿造、果品加工、蔬菜保藏、烹饪、食盐的精制、肉类的加工保持、淀粉糖化、饼饵、面食、糕点、饮浆、煮胶等有关地主阶级的家庭消费品,从生产、加工到消费的知识应有尽有,甚至连制造笔墨及使用原材料所应具备的知识也包括在内。其次酿造技术系统全面,造酒技术更趋成熟。有关酒、酱、豉、菹等的酿造技术在《齐民要术》中占很大篇幅,涉及卷七全部,卷八、九的部分。
卷十基本上是作者搜罗历史上和当时的有关经史子集文献,引用了280多条资料,记录了“非中国物产者”,所引述的100多种有实用价值的热带亚热带植物。《齐民要术》的历史意义 1.《齐民要术》在著作结构和思想方面的成就
《齐民要术》微观农学体系结构的形成,是贾氏对于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全面系统理性认识的结果。书中对战国秦汉以来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文化的积累等进行了比较客观地总结与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中某些新的因素在书中也
有比较充分地反映,如农业商品化趋势增强、地主治生之学出现、农产品加工受到重视、畜牧比重上升等。《齐民要术》的农学体系结构反映了上述变化、趋势,奠定了后世中国传统农书的体例结构。2.《齐民要术》农业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
《齐民要术》提出土壤耕作和保墒,如耕田燥湿深浅要得宜,适时中耕锄草,使土壤保护润泽;《齐民要术》还讲述了种植绿肥、应用有机肥料(主要是熟粪)改良土壤,以及种子选育和品种命名法,如:以品种育成者命名;观形命名;会义命名;观形命名法至今还在使用。《齐民要术》还非常重视作物的轮作与套种,主张不要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同一种作物;轮作既可以保持土壤质量,又可增加收成。这些技术完全合乎耕作的科学原理,正确反映了土壤、水分、肥力与耕作关系的客观规律。同时,《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六世纪以前劳动人民畜牧生产的经验,涉及的家畜(牛、马、驴、骡、羊、猪)和家禽(鸡、鸭、鹅)的饲养管理,选种繁育,疾病防治以及畜产品加工。并且,首次系统地总结了园林经验,林木的压条、嫁接等繁育技术。此外,在伐木开荒、植物鉴别、植物种与种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上也有正确认识。特别是对遗传和变异性也有所认识;贾思勰认为只要适其天性,动植物就能“肥充繁息”,他还认识到遗传与环境条件的统一性。
《齐民要术》是一部有很高科学价值的农业百科全书,它比较系统地总结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成就,初步建立了农业科学体系,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全书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野生植物的利用,家畜、家禽、鱼、蚕的饲养和疾病的防治,以及农、副、畜产品的加工,酿造和食品加工,以至文具、日用品的生产等等,几乎所有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在农学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张芳、王思明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史》 贾思勰《齐民要术》
石声汉《从齐民要术看中国古代农业科学知识》篇三:科学技术史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书名:《上帝掷骰子吗》
作者:曹天元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版次:2006年1月1日
《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是作者曹天元以通俗易懂且富有戏剧性的语言创作的有关量子物理学的读物,旨在给人们普及一些有关量子物理学的知识。起初作者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发表的发表一些极简的论坛,但看到读者反应异常热烈,再加上自己的热情,于是就完成一篇将近3万字的稿子,最后经过修订出版,普通版2005年问世。而这本书也是作者送给国际物理年的一份礼物,被评为具有超级影响力的科普读物,还被誉为“中国的《时间简史》”。本书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带领我们遇见最伟大的人物、观看最动人的故事、走近最边缘的空间、感受最精微的体验;本书的范围跨越之大还是一个显著特点从微观到宏观,从存在到坍缩,从科学到哲学,从严谨到幽默;从你的极限到人类的极限再到宇宙的极限。就是这样,他开始带领我们体验量子物理之旅。第一次听说《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是选修课时雷老师讲的,在听到这本书的书名时只知道是有关科学技术的书,但是并有想到它是有关量子物理学的知识,更没有想到居然是以历史为线索写的。而在看到这本书的真面目时,心里也有点怕怕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有关科学的东西几乎都是令人头痛的东西,虽然作为一个理科生。但是,当我按着目录的指引去阅读序一(努力演说不可言说之事)、序二(激
动人心的量子史话)和作者的自序时,心理负担轻松了很多,因为这些序言都有说到本书是通俗易通的意思,而我就这样带着着一种怀疑的心态开始了量子物理学之旅。而在刚开始的第一章——黄金时代,我就彻底为之折服了。因为高中时我们理科生也有学习一本有关量子物理的选修物理课本。当时,我记得也是抱着一种仰视的心态去学习的,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还是挺有趣的,而虽然知道怎么做对题目,但是有一些理解起来还是挺模糊的,较片面,有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意味,毕竟有关量子物理的过程还是挺复杂的,曲折的。但是在这本书中,似乎有很多之前我们觉得极其难以理解的东西,在这里,就得以一个简单明了的列子来说明了。或者,一些我们想不到的思路或是之前弄不明白的思路,在这里都被描述得很清析。所以我就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同时也影响了自己的思维。在黄金时代这章中,讨论的主要是光是粒子还是波这个问题。但是这个过程是复杂曲折又是激动人心的。在刚开始时,书中以这样的一个问题来展开——光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而我们能看到光又是你如何发生的呢?接下来就是有关光性质的讨论和论述。所以就有一批又一批声望很高的物理学家和一些与量子物理有关的人物出场了。在古希腊时代,人们猜想光是一种从我们眼睛里发射出去的东西,当它到达某样东西时,那个东西就能够被我们眼睛看见了。这算是较原始的说法了。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应该是著名的伊斯兰科学家阿尔·哈桑归纳的那样: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由于光从物体上反
射进入眼球的结果。而小孔成像实验就是他为论证这一点而做的实验。而我们在了解了广德发生时,又要回到一个本质的问题了,那就是光在本质上到底是什么东西?最初的说法源于古希腊时代,那时的人们认为光是一种细小的粒子流。但同时又有这样一种想法,既然声音可以是波,那光为何不可呢?也就是这样,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展开了长达数个世纪之久的战争。而至今我们很少听说的以太这种东西也是为波动说而假定出来的,只是后来被否定了,因为毕竟只是假定存在的。在这场微粒说和波动说的战争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只是,似乎很多科学家都有一些共同的性格特征,那就是他们心胸似乎都是较为狭窄的,而且也是较为固执。但我觉得他们的这种性格其实给他们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就是他们死要面子不肯屈服或接纳其他科学家的观点而导致他们即使苦苦钻研几年时间也一无所获,而与此同时其他科学家已经在这一方面取得了成就,这有点类似于固步自封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的执着和固执,他们才能在各种议论和压力中坚持自己正确观点而不至于随波逐流,与成功擦肩而过中。也许科学家就是这样的吧。而在这场战争中,我也体会到了这两个派别经历的挫折。因为,坚持微粒说的牛顿毕竟是有很大名声的,谁能轻易质疑他呢?所以微粒说也就将近统治世界一个世纪之长,好在还是有人敢于发出挑战,那就是托马斯·杨。这就有跟现实生活很相像,比如一些小学生因为害怕老师而什么都按照老师所得做;一些小官员怕得罪大官也只能按照他所说的那样做却不管会不会违背一些原则。但是很庆幸,也有那么一些人为了追求真理而敢于与
权威作斗争,也就是这样,我们才不致于只是限制于微粒说这一观点上,杨是英勇的,而干涉条纹实验就是他做出的强有力的证据,而一直坚持微粒说的科学家也为此感到恐慌,所以也做出了应对措施,他们提出了很多对波动说不利的的实验证据,,但是波动说支持者并没有为此困惑,而是找出解决办法,也就是菲涅尔有关偏振现象的实验证明从此奠定了波动说的基石,但同时以太这个概念也被质疑而到后来就被舍弃了,所以就出现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麦克斯韦的理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而赫兹也成功的证实了这一理论,但是他绝对想不到自己的实验给后世带来了多大的影响。之所以称这为黄金时代,也是因为它与之后带给人们的暴风雨的生活作对比,确实是小巫见大巫了。
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乌云这一章了。说到两朵乌云,无非就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令人惊奇的实验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黑体辐射最终导致了量子论革命的爆发。但是在科学家们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时,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实验结果发生了,有一些就连实验的设计者都无法相信,而这些结果又是与他们的预期结果相反但是却符合事实。而有一些实验结果又是一个层面再到另一个层面的跳跃,使得做出这个实验的科学家也畏惧去接受这样的惊人的完美的结果,因为他自己也解释不清这样的实验结果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例如,对于前者那样的情况,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关于探测光以太对于地球的飘移速度,但是结果却令人失
望。而对于后者,黑体辐射中普朗克关于黑体公式的提出,由自己拼凑出来的公式却完美解决了维恩公式对于长波的局限。但是,他并不知到其中的原理,更不知里面隐藏的普遍使用的原则假设,所以他自己也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但是也是因为这个一直困扰他的问题,所以他才会有更大的成就,那就是量子概念的提出,而书中用货币的度量来形象的说出了能量是可以不连续的,我觉得是最贴切不过了,而这个概念也颠覆了传统,这也是他自己都想不到的,甚至难以接受的。但是量子就是这样艰难的出生了。看到这样的一些情况,也许很多人都会想说,其实科学家也不是都有准确的预见能力的,其实他们也只是凭借运气,正如普朗克一样。但是我想说的是,运气也是要凭借才能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或敏锐的察觉能力,那么就算他意外地提出了普朗克的黑体方程也只是停留在这一阶段而已。所以说普朗克提出黑体方程和量子概念是有一定的基础和根据的,即使他自己察觉不到,或许是存在于潜意识里的。当然这本书还说了好多关于这种情况的著名实验,也许这也就是作者为什么要取书名为《上帝掷骰子吗》的原因吧,但是,如果要我回答,我会说上帝从不掷骰子,因为一个人得以成功,是靠脚踏实地地努力和自己努力争取的。篇四:读书报告——科技史《中国科技小史》
《中国科技小史》——读书笔记
书目信息
书名:《中国科技小史》 作者:王鸿生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2004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报告
第一章名为“古华夏文明”,从考古学和传说中的远古文明说起,讲到了黄帝时代的发明和炎黄文化、禹夏文明、铜器和甲骨文明,讲到了天命和天文学、西周的社会、科技和历史铁器时代的技术革命等。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其中介绍的黄帝时代中国先民完成的一项古代世界的伟大发明——黄钟,根据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以及其他一些学者意见,黄钟的发明把古代中国的音乐、天文、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单位初步统一于一体,它对中国几千年中的计量、数学、天文、器乐乃至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黄钟制最初采用的九和十二成了中国文化中相当重要的数字;从计量学角度看,它构成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此举开创了以自然界不变常数为基准确定单位制的先例。此外关于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天文学上的一些成就大家都很熟悉,这里不必详述。
第二章讲的是“强秦雄汉”,主要是围绕秦汉两代的科技发展来讲的。春秋战国时的铁矛和铁犁把一个时代送走,迎来了统一华夏地区的秦皇汉武,在这个政治的新纪元,科技也有了更大的发展。在冶铁方面,西汉中期出现了炒钢技术,促进了整个手工制造业的进步,这项技术欧洲人直到1750年左右才开始使用;同一时期的水法炼铜也是一个重大工艺发明。在工业方面,武帝末年已经在全国推广了新式畜力工具——耦犁和耧车,大大促进了生产力地提高;西汉晚期出现了利用杠杆把杵臼改成了水硾,这是最初在机械中有效地利用了风和水作动力,它使谷物加工效率提高了100倍。在纺织机械方面,手摇纺车、织布机和提花机的性能都有了改进,他们使汉代中国的纺织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以及罗马地区。天文学方面,天文仪器得到了重大改进,落下闳创制了浑仪,并用它重测了28星宿的距度,认为天球是圆形的。当然也有让世人惊叹的张衡的浑天说及他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最早的要早1700年。值得一提是造纸术的发明,由于汉王朝要利用知识分子对社会进行教化,办太学,以及经学家们的讲古学风,春秋以来的竹简、木牍和丝帛已经远远供不应求了。受养蚕制丝过程中的漂絮这一过程的启发,当地中海沿岸罗马帝国的学者们用埃及产的草纸和羊皮纸书写的时候,中国人在西汉前期就发明了植物纤维造成的麻纸。到了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麻类、绳头、渔网、破丝旧绸和树皮等造出了质量优良的蔡侯纸。这项发明注定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引起了人类书写材料的革命,通过促进社会信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广泛传播,而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杠杆。此外,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良医辈出,医药学名著很多。这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一直被后代中医称为经典;华佗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施行手术。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分立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尽管这一时期是战乱时期,科学技术在夹缝中也取得在发展,而且反应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三国时期曹魏的马钧发明了能把砖石抛射几百米远的抛石车,他还改进了东汉人毕岚发明的翻车,制成了农田灌溉抽水的龙骨水车。反映这一时代特色的是攻防武器的发明和改造,如钩车、撞城车、云梯、火攻车等。
这个时期我认为比较突出的成就在数学领域,例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勾股定理、二次方程的解法等。成就最大的要数刘徽,他的《九章算术》对大部分算法做了理论性的论证,首次用割圆术来求得了当时世界上嘴精确的π值。
第四章主要讲隋唐帝国和五代十国。随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科技迅速发展:
(一)兴盛的建筑业,唐都长安,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典范,不仅布局合理有效,而且拥有完备的给排水及供热系统,对此后周边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朝李春修建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石拱桥,早于西方700年。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现存最早的印刷品《金刚经》便是出自唐朝。
(三)唐朝的医学成就,唐贞观年间政府办分科医学校,早于西方200年;唐高宗时政府编订药典《唐本草》早于欧洲800多年;孙思邈编《千金方》,被尊称为药王。第五章对应的历史时期是对抗的宋辽夏金。宋朝是中国天文学的巅峰期,仪器方面有苏颂与韩公廉的水运仪象台;历法制定方面,杨忠辅制作统天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的长度,这个跟现在世界通用的格里哥利历完全相同。指南针应用于北宋航海,南宋时将指南针与方位盘结合,形成“罗盘”,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郑和下西洋,后来传入西方,于是有了麦哲伦与哥伦布作的大探险。火药的应用直接促进了兵器工匠事业的发展。火箭、火球、突火枪,都是这一阶段的产物,“管状金属火枪”,借火药爆炸力发射弹丸,是现代大炮的前身。在中国火药并没有使社会生活和历史发生了真正的改变,反倒是传入欧洲之后,引起了世界的变化。
此外由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乃至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第六章单独介绍了大一统的元朝。虽然元代单列出来,但是科技成就并不如前几代突出,主要有郭守敬、王恂等为编订《授时历》,创制了简仪、仰仪、圭表、景符等10余种天文观测仪器。在农学方面,《农桑辑要》总结了中国13世纪以前的农业生产经验,保存了大量古农书资料。
第七章作者讲述了踟蹰前行的明朝,明代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传统科学在这一时期开始衰退,传统技术则走向顶峰,农学和医药学也有长足的发展,而西方科技的传入揭开了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序幕。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总结性的巨著,但比起前代,发明创造大大减少。
第八章是关于发展中落后的清朝。其实清朝就是一个衰落期,和这个时期欧洲技术进步的节奏相比,清代始终没有产生真正的近代意义上的技术革命,当欧洲人进去蒸汽时代时候,闭关自守的我们已经落后很多了。
从第九章到第十一章谈的是从大清帝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发展,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西学东渐”到中华民国的艰难探索,再到新中国的逐渐发展强大,作者为我们介绍了我们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历程,最后道出了对中国未来科技繁荣的展望。
纵观全书,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再次游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我对此还是很自豪的。在世界所有的古文明中,中国农业文明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从产生之后就连续地贯穿了人类的全部历史,而另几支古文明都先后在不同人种的生存交汇中分化或发展成为与原来面貌大不相同的东西。由于这种独一无二的相对连续性,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无数灿烂的技术、文化和科学成果,这片土地成了古代世界重要发明和发现的故乡。在人类社会从古代向近代过渡的过程中,这里的发明和发现曾穿过西北的戈壁沙漠,经过喜马拉雅,通过海上航路,向西传播,为亚欧大陆历史推进提供了众多不可或缺的技术条件。然而当近代文明首先在西方崛起之后,世界上最绵长的东方古中国文明却徘徊不前。为什么在明代之后又走向衰落了呢?结合学过的历史和本书内容,分析其原因如下: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应有的土壤。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都与农业相关,即使是天文历法大多也是出与农业的需要。
2、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以及剥削者买田置地,束缚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3、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人才,文化专制使大量知识分子脱离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
4、中国科学技术满足于实际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例如前面讲的,我们发明了火药,然而却不像欧洲人加以更多的应用,反而鸦片战争的时候,自己的大炮敌不
过别人的洋枪洋炮。篇五:《科学的历程》读书报告
《科学的历程》读书报告
张** 环境z12** 1211520*** 《科学的历程》是由吴国盛先生所著的一本科普读物,本书以西方文明和科学的发展为主线,同时讲述了东方文明和科学技术对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这本书把自然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放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描述,又把人类文明的产生作为宇宙演化的一部分来阐述,有助于读者弄清自然科学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以及人类文明在宇宙发展中的位置,从而加深读者对自然科学史的了解。
而且,本书不仅包括物理学的发展史,也包括化学、生物学和其它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是一本较全面的科学史著作。通常科学史的著作比较枯燥,不讲述科学发现的生动细节。这本书的难能可贵之处是在讲述严肃的历史发展的同时,没有扔掉科学发展的那些生动活泼的细节,使得该书有更大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科学的历程》,这本书既凸显了理性思维,又不乏人文关怀,在完美的阐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时代的主题的同时,也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道主义色彩。在人类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科学和技术始终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推动了人类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发展,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兴盛衰落。乔治.萨顿说过,科学的历史虽然只是人类历史的一小部分,但却是本质的部分,是唯一能够解释人类社会的进步的那一部分。19世纪经常被誉为科学的世纪。它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科学都推到了又一个高峰,为人类开创近代文明史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20世纪则把近代科学推到了一个转折点,科学技术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成为了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而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正面临新的挑战,也是飞速发展的一个时代。
回顾我们五千多年的科学史,有过辉煌,也有着辛酸,但无论如何,我们终要走向明天。回顾历史,可以让我们明天的道路更宽广,让我们带着沉重的科学史,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第二篇:读书报告——科技史《中国科技小史》
❀《科学技术史》读书报告❀
《中国科技小史》——读书笔记
书目信息
书名:《中国科技小史》作者:王鸿生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次:2004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报告
作者把本书命名为“中国科技小史”,顾名思义,“小史”就应该是通俗、符合大众口味的人文读本,的确本书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以流畅的笔调叙述了中国社会从远古到今天所产生的科技成果,考察了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社会条件,分析了许多科技成果的历史作用。细心通读之后可以发现,本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以科学技术为经,以政治、经济、教育、军事、文化、哲学和中外关系等复杂因素为纬,以历史坐标为序,以作者的叙述和思考为梭,织成的一幅结构精致、色彩斑斓的中华文明史图像,下面谈谈本书各章节内容以及自己的一些体会。
值得一提是造纸术的发明,由于汉王朝要利用知识分子对社会进行教化,办太学,以及经学家们的讲古学风,春秋以来的竹简、木牍和丝帛已经远远供不应求了。受养蚕制丝过程中的漂絮这一过程的启发,当地中海沿岸罗马帝国的学者们用埃及产的草纸和羊皮纸书写的时候,中国人在西汉前期就发明了植物纤维造成的麻纸。到了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麻类、绳头、渔网、破丝旧绸和树皮等造出了质量优良的蔡侯纸。这项发明注定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引起了人类书写材料的革命,通过促进社会信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广泛传播,而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杠杆。
此外,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良医辈出,医药学名著很多。这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一直被后代中医称为经典;华佗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施行手术。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分立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尽管这一时期是战乱时期,科学技术在夹缝中也取得在发展,而且反应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三国时期曹魏的马钧发明了能把砖石抛射几百米远的抛石车,他还改进了东汉人毕岚发明的翻车,制成了农田灌溉抽水的龙骨水车。反映这一时代特色的是攻防武器的发明和改造,如钩车、撞城车、云梯、火攻车等。
这个时期我认为比较突出的成就在数学领域,例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勾股定理、二次方程的解法等。成就最大的要数刘徽,他的《九章算术》对大部分算法做了理论性的论证,首次用割圆术来求得了当时世界上嘴精确的π值。
第四章主要讲隋唐帝国和五代十国。随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科技迅速发展:
(一)兴盛的建筑业,唐都长安,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典范,不仅布局合理有效,而且拥有完备的给排水及供热系统,对此后周边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朝李春修建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石拱桥,早于西方700年。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现存最早的印刷品《金刚经》便是出自唐朝。
(三)唐朝的医学成就,唐贞观年间政府办分科医学校,早于西方200年;唐高宗时政府编订药典《唐本草》早于欧洲800多年;孙思邈编《千金方》,被尊称为药王。第五章对应的历史时期是对抗的宋辽夏金。宋朝是中国天文学的巅峰期,仪器方面有苏颂与韩公廉的水运仪象台;历法制定方面,杨忠辅制作统天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的长度,这个跟现在世界通用的格里哥利历完全相同。
指南针应用于北宋航海,南宋时将指南针与方位盘结合,形成“罗盘”,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郑和下西洋,后来传入西方,于是有了麦哲伦与哥伦布作的大探险。
火药的应用直接促进了兵器工匠事业的发展。火箭、火球、突火枪,都是这一阶段的产物,“管状金属火枪”,借火药爆炸力发射弹丸,是现代大炮的前身。在中国火药并没有使社会生活和历史发生了真正的改变,反倒是传入欧洲之后,引起了世界的变化。
此外由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乃至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第六章单独介绍了大一统的元朝。虽然元代单列出来,但是科技成就并不如前几代突出,主要有郭守敬、王恂等为编订《授时历》,创制了简仪、仰仪、圭表、景符等10余种天文观测仪器。在农学方面,《农桑辑要》总结了中国13世纪以前的农业生产经验,保存了大量古农书资料。
第七章作者讲述了踟蹰前行的明朝,明代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传统科学在这一时期开始衰退,传统技术则走向顶峰,农学和医药学也有长足的发展,而西方科技的传入揭开了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序幕。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总结性的巨著,但比起前代,发明创造大大减少。
第八章是关于发展中落后的清朝。其实清朝就是一个衰落期,和这个时期欧洲技术进步的节奏相比,清代始终没有产生真正的近代意义上的技术革命,当欧洲人进去蒸汽时代时候,闭关自守的我们已经落后很多了。
从第九章到第十一章谈的是从大清帝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发展,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西学东渐”到中华民国的艰难探索,再到新中国的逐渐发展强大,作者为我们介绍了我们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历程,最后道出了对中国未来科技繁荣的展望。
纵观全书,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再次游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我对此还是很自豪的。在世界所有的古文明中,中国农业文明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从产生之后就连续地贯穿了人类的全部历史,而另几支古文明都先后在不同人种的生存交汇中分化或发展成为与原来面貌大不相同的东西。由于这种独一无二的相对连续性,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无数灿烂的技术、文化和科学成果,这片土地成了古代世界重要发明和发现的故乡。在人类社会从古代向近代过渡的过程中,这里的发明和发现曾穿过西北的戈壁沙漠,经过喜马拉雅,通过海上航路,向西传播,为亚欧大陆历史推进提供了众多不可或缺的技术条件。
然而当近代文明首先在西方崛起之后,世界上最绵长的东方古中国文明却徘徊不前。为什么在明代之后又走向衰落了呢?结合学过的历史和本书内容,分析其原因如下: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应有的土壤。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都与农业相关,即使是天文历法大多也是出与农业的需要。
2、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以及剥削者买田置地,束缚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3、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人才,文化专制使大量知识分子脱离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
4、中国科学技术满足于实际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例如前面讲的,我们发明了火药,然而却不像欧洲人加以更多的应用,反而鸦片战争的时候,自己的大炮敌不
过别人的洋枪洋炮。
第三篇:科技史十论读书报告
《科技史十论》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席泽宗,1927年生。山东垣曲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51年中山大学天文系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至今。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现为该所研究员兼中国科学技术史理事长。专攻中国天文学史。兼及科学思想史和科学史综合研究。著有《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科学史八讲》和《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等书。
内容简介:第一章:历史上的科学并不都是博物馆中的科学。“当一位久远的科学家的思想方法或科学理论能被用为现今理论形成的一部分时,也可以把它看成现代的。”从而科技史和现代科学有了对接点。科学史研究就是为了摸清科学发展的脉络,总结科学发生发展的规律,是对科学的返本归源。研究科学史,不仅可以了解科学的发展,还能古为今用。其中最突出的是对中国古代科技的研究。这是因为西方的科技都完整的继承下来,而中国自然哲学中除了天、算、医、农中的医学以完整的继承下来,其他大多断了传承,对于研究科学思想和寻找科学资料而言,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吴文俊院士继承古代数学而开发的数学定理证明、竺可桢与李四光整理古代资料编制《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就是实例。
第二章:科学史对于历史学科的研究至关重要,缺少了科技史,“社会经济背景、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和思想的变迁”就不可能完整。科学史虽然是一门历史学科,但科学史的研究不仅要用到历史知识,还必须用到科学知识。科学史与历史学科在实际研究中是相分离的。他们的分离是有原因的。科学史与历史学科是可以相互交融的,是互补的。科学史的研究需要历史科学的帮助,历史学家的一些研究也要科学史家提供佐证。
第三章:中国古代科技有着辉煌的过去,在相当成一段时间内,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中国古代王朝,对于科技虽然谈不到重视,但也绝不是压制。各代对于科学事业痴迷的不乏其人。从事科学基础研究也不在少数,如祖冲之研究圆周率,《墨经》论述光学原理等。古代的整体系统思想,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对于今天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自然科技史料更是今天科学研究不可多得宝贵财富。
第四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神,古代先贤做学问的精神,就可以作为今天我们做科技的精神。从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到大学的“格物、致知”,古代中国并不缺乏实践探索的精神,并不脱离自然万物,并不都是形而上学。因此,中国科技才能在一定时期内,取得辉煌的成绩。孟子的“民本”和“求故”,更是对民众思想的解放,若不是明清两代对思想的禁锢,古代中国科技还能有进一步发展。
第五、六、七、八章:中国古代科技的范式是阴阳五行,无论是天文、地理、农和医,都可以用五行的相生、相克解释。阴阳五行对自然地解释是以象释象,不同于以理释象,利于理解,但不利于进一步的发展。天文学在古代科技中占有很大比重。它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而且是代天立言,有着许多社会职能,这也是使我国星相学长时间内占据世界第一地位的原因。但是天文学只求实用这一
点,也限制了它进一步发展。
第九、十章:中国古代的星象记录,为现代研究超新星,太阳黑子周期等天文学问题提供了丰富资料,解答了很多疑问。中国科学研究所成立40年来,竺可桢、钱临照两位前辈在科技史研究上都做出巨大贡献。很多成就都开了中国科技史研究先河,同时对整个世界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有关科技史十论几个问题的读后感言:
一、科学史的研究不止对科学研究提供丰富历史资料,同时也对历史研究助益颇大,例如竺可桢老前辈《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判断尚书年代,可谓科学考证,胜于文字考证的千言万语,对历史研究是一大创举。
二、徐光启与弗朗西斯·培根对比,徐光启要比同时代的弗朗西斯·培根伟大。主要有三个方面:(1)弗朗西斯·培根著有《新工具》一书,提倡实践,但本身没有成就。而徐光启对于天文观测、水利测量、农业开垦方面都卓越成绩。
(2)培根过分强调归纳法的重要,忽视演绎法的作用。徐光启则在演绎法方面有所长。(3)培根著有《新大陆》,主张设立理想研究院,却说而不作。徐光启大力发展数学,组织人力研究与数学相关的十门学科,即天文气象、水利、音乐、军事、统计、建筑、机械、地理、医学和钟表。
但是培根的学说被后来欧洲科学家发扬光大,徐光启的学说却在历史中散佚。这一点不能不发人深省。故而一个人无论如何伟大,亦难以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必须要有与这个成就相匹配的社会环境。一个没有生存土壤的学说不管多么伟大,都不能长久存在。就如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宣扬民本思想,也不能在中国率先诞生君主立宪制度。因此,科技发展,必须和时代背景相结合。
三、中国人的宇宙模型不同于同时期世界各民族神话模型,在古代先贤的观念中,宇宙不是神创造的(基督教思想),不是由原人演化来的(印度教思想),而是由虚无之中诞生的。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并不相信有造物主,道家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儒家有“子不语怪力乱神”。后来的晋代玄学家继承了这一思想,晋代郭象曾明确说“造物无主,而物各自造。”体现了中国宇宙模型的唯物性。
四、无论是战争期间还是和平期间,古代科技发展从来就没停止过脚步,甚至在战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期间,科技的发展速度更快。中国古代科技在宋元时期一度达到高峰,但在明清两朝,思想禁锢严重,甚至大修文字狱,朱元璋删节孟子,删掉孟子中的民本思想,利用八股取试,使得科学技术一度衰退,甚至连宋元取得的成就也被人遗忘。由此可见,对于科学发展而言,战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上的专制与禁锢。没有思想的自由,就没有科技的发展。
五、在中国,一切技艺的极致都以道来体现,术数是道,庖丁解牛也是道。对道的推而广之,是除阴阳五行之外古代科技的又一范式。古代崇尚自然,把自然作为道。这虽有利于对自然的观察理解,但是不利于对自然的超越,不利于对自然进行理性逻辑的阐释。
六、中国人尊重古人,这有利于对古老文化的传承,但是在科学上也不脱古人的藩篱,难以有超越。学术研究大都是返本归源是的,很多是经典的注释,如刘徽的《九章算术注》。这样改革创新往往有很大阻力,不利于新学说诞生。
第四篇:《中西文化交流史》读书报告
《中西文化交流史》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沈福伟(1935.03-),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方向为亚洲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现代化与世界经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南京郊和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中国与非洲》(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中外文化因缘》(台北贯雅公司1992年出版)、《Cultural Flow between China and Outside World》(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年出版)、《中国与西亚、非洲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00卷本《中华文化通志》之一,1998年出版)。先后担任10卷本《中华文明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4卷本《中华历史通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出版)中外文化交流学科主编及撰稿人。发表了《12世纪的中国帆船和印度洋航路》(刊于《历史学》1979年第2期)等论文40多篇。两次获江苏省优秀成果奖。负责指导“文化交流与现代化”的研究,培养硕士生多名。[1]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大量的中外考古实物及中外文献资料,辅以从国内外收集的珍贵图片和精心绘制的线路图,自中西交通的曙光时代——新石器时代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全面地介绍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目前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交通、科技的进步,以及贸易及工业化的发展。
本书共分十二个章节,从新石器时代说起,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元明清至当今,着重介绍了明清之际欧洲殖民扩张背景下的中西文化交流,以及十九世纪中国工业化的崛起和学习借鉴西方文化追求民族独立与自强的奋斗历程。本书特色:
历史是充满趣味和深远意义的,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史中难免出现矛盾和冲突,因此此类书籍往往引人入胜。虽然本书被很多高校列为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教科书,但不同于一般教科书的是,本书不仅配有作者精心收集的珍贵图片及线路图,而且体现了严谨性和点面剖析的特色。
(1)严谨性。纵观全书,我们发现,本书中对于每一处引用都有详细的注释;而且针对每个外文名词都有注明外文字母,这是在文章著作中的严谨性。同时,作者写作时的严谨的态度也在书本中有所体现,如第四章提到的炼丹术的起源与传播作者并没有避讳欧美学者及约翰生等具有误导性的说法,而是参考《抱朴子·论仙篇》《周易·参同契》等权威历史文献,利用文献中所记载的汞齐炼金法、硫磺可以克服水银的挥发性制造出人造丹砂(HgS)等事迹证明炼丹术早在公元2世纪产生于中国,而“在2、3世纪时在南中国和埃及、红海之间频繁的贸易往来、海上交通的同时,传入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又如在全书的后记中,作者坦然了本书的不足,即单纯描述了中国人如何看世界,却缺乏世界如何看待中国的描述,而作为国内学者,一本顾全这两方面的对中西文化交流的书是难以完成的,我们看到了作者的谦虚,也是一种严谨。(2)点面剖析。本书对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记载并不单纯局限于历史事件及文化发展的陈述,而是由点及面,点面剖析。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是第十一章第五节中关于天演论指导下的思想解放部分。19世纪末是我国遭受屈辱割地赔款的危机时期,一批站在时代前沿的人充分感受到了文明与科技的重要性,于是展开了以“进化论”为中心所进行的系列文化与科技的革新浪潮。进化论就是一个点,从这个点辐射开来,分别描述了西洋医学、话剧与舞台艺术、翻译文学与文体革命,以及白话文与文学革命等,深入剖析各个方面我国先进革命者的具体努力与实践,为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沟通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读后感:
古老的文明总是充满了神秘感。而文化作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及交通的进步,文化乃至科技等的交流日益宽广、愈加密切。而中国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按照本书的结构,我认为中西文化交流史可大致分为三部分:
(1)明代之前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
明代之前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主要通过使节、商人、宗教、游牧民、战争等途径,本书第一到第五章主要按照新石器时代、商周、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这样一个时间顺序对明代之前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进行记录讲解,这段时期主要呈现出单一性、不连贯、以我国文化的和平输出为主。单一性体现在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多为交通路径的开拓,虽然伴随有贸易商业的交流,但并不能形成规模;而古代中国对外交流是生产力发展、国家安全和国家地位提升的必然要求,但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表现出不连贯性的特点,且发展缓慢;纵观明代之前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无论是玄奘访印讲学、还是张弿出使西域,从文化输出方向看,多为我国“高势文化”向西方“低势文化”输出,而对西方文化的吸取处于次要位置,对文化的输出方式也多以和平方式进行。
(2)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
明清之际为中国历史上巨大的转折点,这段时期我国经历了从鼎盛到衰落,从傲视全球到遭受帝国主义的入侵。然而,这段时期的社会、历史发展却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同时也很值得后人去品鉴、总结。本书主要利用第六到十一章来介绍这段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史。
明初为我国经济的鼎盛时期,郑和下西洋带给人类的不仅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光辉兴盛,更是世界交通的开拓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四大发明的传播给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崛起带来了机遇,“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本书引用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的话作为第七章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的结束语,四大发明成为欧洲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也为西方资本主义打开了侵略的血盆大口。明清之际西方文化的传入主要依靠传教士,耶稣会传教士的来使使得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传入我国,并同我国的文化进行了融合发展,天文学、数学、地理等多学科的发展为我国思想解放提供了契机。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出交流范围窄、社会影响有限,交融与冲突并存的特点。受社会等级制度的制约,明清之际只有少数的贵族人士能够接触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而大多贫苦大众却仍处在未开化的局面;利玛窦和汤若望等人的传教对我国思想的变革开创了新局面,然而传教作为一种宗教的传播是具有局限性的,文化和科技只是作为副产品出现在传教中,因此社会影响是有限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注定在文化交流融合的同时会有冲突的存在,从南京教案到钦天监教案,从罗马教廷与我国礼仪,冲突的扩展成为文化交流的支流。
(3)改革与现代化进程。
十九世纪无论在航运业还是金融业,我国经济遭受列强控制和压迫的形势下呈现缓慢增长,外债的负担使我国难以摆脱落后与贫困。留日学生接受日本引进西方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对日本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推动,以孙中山为领导的同盟会掀起了一阵以海外学子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思潮,为民主与科学的发展打好了思想基础。本书在最后一章从教育、医学、科学、农业和城市几个方面着手,介绍了新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进步发展。在民主与科学的指导下,中国的文明和艺术也开拓了新天地,众多西方汉学家和东方学家的研究和发掘,为中国的艺术打开了国际化的大门。最后一节作者提出了增强文化趋同的美好愿想,政治全球化的发展带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文化差异并非一定要以冲突为指归的”,文化的趋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据主流地位。启示:
新世纪全球化的推动,使得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出不同于过去的全新的景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交流的国家,传统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价值观影响着世代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中西文化的交流。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根本原因就是西方先进生产力的冲击和挑战,中西文化交流作为外部根源之一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又掀高潮,邓小平同志强调:“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性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2]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而当代中西文化交流可谓给中国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就是开放的文化,对于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有效实现中西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有利于现代化的繁荣富强,更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然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优势给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威胁,网络文化和消费文化等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严峻的考验。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背景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总结历史经验,以清醒的头脑接受当代中西文化交流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和发展贡献力量。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 沈福伟百度百科介绍.[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7-168.
第五篇:科技史学习心得
科技史学习心得体会
仲其龙
经过这些天对科学技术史的学习,我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得到了人文精神的熏陶。
近代科学的伟大先驱者培根说得好,读史使人明智。科学技术史是一块蕴藏着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地,如果你从这里吸取必要的营养,那么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盲目性就会减少,自觉性就会增加。学习科学技术史的意义我总结为这样几点。
第一,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科技知识是科技人才综合素质的基础。它是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的真理,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特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史为镜可以使人耳聪目明。科技史的内容几位广泛丰富,几乎涉及人类与自然界接触的每一个领域,包裹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从无机到有机,从微观到宏观,从科学技术,从理论到应用各个方面。人类数千年来的主要科学技术成果,是一部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通过科学技术史的学习,我们能比较系统地了解世界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裂解一些著名科学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无疑可以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第二,学习科学的认知论,方法论和辩证唯物主义,提高哲学素质。理论思维,哲学素质是未来科技人才必备的素质,是指人在具备了了一定哲学知识之后,对事物进行深层次的理
性思考,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因此这一素质是教师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
第三,培养科学精神。尤其是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科学精神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可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回国我国20世纪的教育,不难发现,学校的科学教育在价值取向上过于偏斜与物的一方,即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科学方法特别是科学精神的传播,知识许多学生虽接受了多年的科学教育,掌握了大量科学知识技能,却领悟不到基本的科学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出科学精神,那么自己就必须具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自己就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的能力。一句话,只有教育工作者自己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去影响学生。而科技史的学习对于完善教育工作者的科学精神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四,弘扬人文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弘扬人文精神和高扬科学精神并行。人文精神,主要指执着地追求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实现人的最高价值,追求自身完善,谋求个性解放,一切想着人,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实施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提高和发展,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相辅相成的。
第五,我想说的是,不懂历史的人是愚昧的。不懂科学的人是无知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对人类的科学文化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为什么我国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了,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首先在西方国家兴起?要回答这些十分重要的问题,就要学习科学技术史。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先行,而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学好科学技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