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科技史《中国科技小史》

时间:2019-05-12 00:5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书报告——科技史《中国科技小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报告——科技史《中国科技小史》》。

第一篇:读书报告——科技史《中国科技小史》

❀《科学技术史》读书报告❀

《中国科技小史》——读书笔记

书目信息

书名:《中国科技小史》作者:王鸿生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次:2004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报告

作者把本书命名为“中国科技小史”,顾名思义,“小史”就应该是通俗、符合大众口味的人文读本,的确本书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以流畅的笔调叙述了中国社会从远古到今天所产生的科技成果,考察了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社会条件,分析了许多科技成果的历史作用。细心通读之后可以发现,本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以科学技术为经,以政治、经济、教育、军事、文化、哲学和中外关系等复杂因素为纬,以历史坐标为序,以作者的叙述和思考为梭,织成的一幅结构精致、色彩斑斓的中华文明史图像,下面谈谈本书各章节内容以及自己的一些体会。

值得一提是造纸术的发明,由于汉王朝要利用知识分子对社会进行教化,办太学,以及经学家们的讲古学风,春秋以来的竹简、木牍和丝帛已经远远供不应求了。受养蚕制丝过程中的漂絮这一过程的启发,当地中海沿岸罗马帝国的学者们用埃及产的草纸和羊皮纸书写的时候,中国人在西汉前期就发明了植物纤维造成的麻纸。到了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麻类、绳头、渔网、破丝旧绸和树皮等造出了质量优良的蔡侯纸。这项发明注定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引起了人类书写材料的革命,通过促进社会信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广泛传播,而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杠杆。

此外,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良医辈出,医药学名著很多。这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一直被后代中医称为经典;华佗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施行手术。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分立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尽管这一时期是战乱时期,科学技术在夹缝中也取得在发展,而且反应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三国时期曹魏的马钧发明了能把砖石抛射几百米远的抛石车,他还改进了东汉人毕岚发明的翻车,制成了农田灌溉抽水的龙骨水车。反映这一时代特色的是攻防武器的发明和改造,如钩车、撞城车、云梯、火攻车等。

这个时期我认为比较突出的成就在数学领域,例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勾股定理、二次方程的解法等。成就最大的要数刘徽,他的《九章算术》对大部分算法做了理论性的论证,首次用割圆术来求得了当时世界上嘴精确的π值。

第四章主要讲隋唐帝国和五代十国。随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科技迅速发展:

(一)兴盛的建筑业,唐都长安,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典范,不仅布局合理有效,而且拥有完备的给排水及供热系统,对此后周边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朝李春修建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石拱桥,早于西方700年。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现存最早的印刷品《金刚经》便是出自唐朝。

(三)唐朝的医学成就,唐贞观年间政府办分科医学校,早于西方200年;唐高宗时政府编订药典《唐本草》早于欧洲800多年;孙思邈编《千金方》,被尊称为药王。第五章对应的历史时期是对抗的宋辽夏金。宋朝是中国天文学的巅峰期,仪器方面有苏颂与韩公廉的水运仪象台;历法制定方面,杨忠辅制作统天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的长度,这个跟现在世界通用的格里哥利历完全相同。

指南针应用于北宋航海,南宋时将指南针与方位盘结合,形成“罗盘”,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郑和下西洋,后来传入西方,于是有了麦哲伦与哥伦布作的大探险。

火药的应用直接促进了兵器工匠事业的发展。火箭、火球、突火枪,都是这一阶段的产物,“管状金属火枪”,借火药爆炸力发射弹丸,是现代大炮的前身。在中国火药并没有使社会生活和历史发生了真正的改变,反倒是传入欧洲之后,引起了世界的变化。

此外由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乃至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第六章单独介绍了大一统的元朝。虽然元代单列出来,但是科技成就并不如前几代突出,主要有郭守敬、王恂等为编订《授时历》,创制了简仪、仰仪、圭表、景符等10余种天文观测仪器。在农学方面,《农桑辑要》总结了中国13世纪以前的农业生产经验,保存了大量古农书资料。

第七章作者讲述了踟蹰前行的明朝,明代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传统科学在这一时期开始衰退,传统技术则走向顶峰,农学和医药学也有长足的发展,而西方科技的传入揭开了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序幕。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总结性的巨著,但比起前代,发明创造大大减少。

第八章是关于发展中落后的清朝。其实清朝就是一个衰落期,和这个时期欧洲技术进步的节奏相比,清代始终没有产生真正的近代意义上的技术革命,当欧洲人进去蒸汽时代时候,闭关自守的我们已经落后很多了。

从第九章到第十一章谈的是从大清帝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发展,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西学东渐”到中华民国的艰难探索,再到新中国的逐渐发展强大,作者为我们介绍了我们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历程,最后道出了对中国未来科技繁荣的展望。

纵观全书,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再次游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我对此还是很自豪的。在世界所有的古文明中,中国农业文明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从产生之后就连续地贯穿了人类的全部历史,而另几支古文明都先后在不同人种的生存交汇中分化或发展成为与原来面貌大不相同的东西。由于这种独一无二的相对连续性,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无数灿烂的技术、文化和科学成果,这片土地成了古代世界重要发明和发现的故乡。在人类社会从古代向近代过渡的过程中,这里的发明和发现曾穿过西北的戈壁沙漠,经过喜马拉雅,通过海上航路,向西传播,为亚欧大陆历史推进提供了众多不可或缺的技术条件。

然而当近代文明首先在西方崛起之后,世界上最绵长的东方古中国文明却徘徊不前。为什么在明代之后又走向衰落了呢?结合学过的历史和本书内容,分析其原因如下: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应有的土壤。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都与农业相关,即使是天文历法大多也是出与农业的需要。

2、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以及剥削者买田置地,束缚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3、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人才,文化专制使大量知识分子脱离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

4、中国科学技术满足于实际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例如前面讲的,我们发明了火药,然而却不像欧洲人加以更多的应用,反而鸦片战争的时候,自己的大炮敌不

过别人的洋枪洋炮。

第二篇:科技史读书报告

《科技史十论》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席泽宗,1927年生。山东垣曲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51年中山大学天文系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至今。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现为该所研究员兼中国科学技术史理事长。专攻中国天文学史。兼及科学思想史和科学史综合研究。著有《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科学史八讲》和《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等书。

第二章:科学史对于历史学科的研究至关重要,缺少了科技史,“社会经济背景、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和思想的变迁”就不可能完整。科学史虽然是一门历史学科,但科学史的研究不仅要用到历史知识,还必须用到科学知识。科学史与历史学科在实际研究中是相分离的。他们的分离是有原因的。科学史与历史学科是可以相互交融的,是互补的。科学史的研究需要历史科学的帮助,历史学家的一些研究也要科学史家提供佐证。

第三章:中国古代科技有着辉煌的过去,在相当成一段时间内,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中国古代王朝,对于科技虽然谈不到重视,但也绝不是压制。各代对于科学事业痴迷的不乏其人。从事科学基础研究也不在少数,如祖冲之研究圆周率,《墨经》论述光学原理等。古代的整体系统思想,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对于今天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自然科技史料更是今天科学研究不可多得宝贵财富。

第五、六、七、八章:中国古代科技的范式是阴阳五行,无论是天文、地理、农和医,都可以用五行的相生、相克解释。阴阳五行对自然地解释是以象释象,不同于以理释象,利于理解,但不利于进一步的发展。天文学在古代科技中占有很大比重。它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而且是代天立言,有着许多社会职能,这也是使我国星相学长时间内占据世界第一地位的原因。但是天文学只求实用这一

点,也限制了它进一步发展。

第九、十章:中国古代的星象记录,为现代研究超新星,太阳黑子周期等天文学问题提供了丰富资料,解答了很多疑问。中国科学研究所成立40年来,竺可桢、钱临照两位前辈在科技史研究上都做出巨大贡献。很多成就都开了中国科技史研究先河,同时对整个世界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有关科技史十论几个问题的读后感言:

一、科学史的研究不止对科学研究提供丰富历史资料,同时也对历史研究助益颇大,例如竺可桢老前辈《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判断尚书年代,可谓科学考证,胜于文字考证的千言万语,对历史研究是一大创举。

二、徐光启与弗朗西斯·培根对比,徐光启要比同时代的弗朗西斯·培根伟大。主要有三个方面:(1)弗朗西斯·培根著有《新工具》一书,提倡实践,但本身没有成就。而徐光启对于天文观测、水利测量、农业开垦方面都卓越成绩。

(2)培根过分强调归纳法的重要,忽视演绎法的作用。徐光启则在演绎法方面有所长。(3)培根著有《新大陆》,主张设立理想研究院,却说而不作。徐光启大力发展数学,组织人力研究与数学相关的十门学科,即天文气象、水利、音乐、军事、统计、建筑、机械、地理、医学和钟表。但是培根的学说被后来欧洲科学家发扬光大,徐光启的学说却在历史中散佚。这一点不能不发人深省。故而一个人无论如何伟大,亦难以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必须要有与这个成就相匹配的社会环境。一个没有生存土壤的学说不管多么伟大,都不能长久存在。就如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宣扬民本思想,也不能在中国率先诞生君主立宪制度。因此,科技发展,必须和时代背景相结合。

三、中国人的宇宙模型不同于同时期世界各民族神话模型,在古代先贤的观念中,宇宙不是神创造的(基督教思想),不是由原人演化来的(印度教思想),而是由虚无之中诞生的。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并不相信有造物主,道家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儒家有“子不语怪力乱神”。后来的晋代玄学家继承了这一思想,晋代郭象曾明确说“造物无主,而物各自造。”体现了中国宇宙模型的唯物性。

四、无论是战争期间还是和平期间,古代科技发展从来就没停止过脚步,甚至在战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期间,科技的发展速度更快。中国古代科技在宋元时期一度达到高峰,但在明清两朝,思想禁锢严重,甚至大修文字狱,朱元璋删节孟子,删掉孟子中的民本思想,利用八股取试,使得科学技术一度衰退,甚至连宋元取得的成就也被人遗忘。由此可见,对于科学发展而言,战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上的专制与禁锢。没有思想的自由,就没有科技的发展。

五、在中国,一切技艺的极致都以道来体现,术数是道,庖丁解牛也是道。对道的推而广之,是除阴阳五行之外古代科技的又一范式。古代崇尚自然,把自然作为道。这虽有利于对自然的观察理解,但是不利于对自然的超越,不利于对自然进行理性逻辑的阐释。

六、中国人尊重古人,这有利于对古老文化的传承,但是在科学上也不脱古人的藩篱,难以有超越。学术研究大都是返本归源是的,很多是经典的注释,如刘徽的《九章算术注》。这样改革创新往往有很大阻力,不利于新学说诞生。篇二:中国农业科技史读书报告

《中国农业科技史》读书报告

——贾思勰《齐民要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农经112 徐菊芬 16111222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齐民要

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

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

《齐民要术》是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从富有经验的老农当中获得的生产知识以及对农业生产的亲身实践与体验,认真分析、系统整理、概括总结,最后完成了《齐民要术》这部伟大的著作。

《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 《齐民要术》体系开中国古农书体例之先河,成为后世农书参考和模仿的典范。在结构安排上,序言全面阐述了贾思勰“以农为主、通过经营农业以求富强”的进步思想和科学观点。同时反映了贾氏人定胜天、实事求是、遵重客观规律和因时、因地、因物、因具体情况制宜的朴素唯物的辩证观以及崇尚劳动、重视生产、“后胜于前”的进步历史观。

卷一讲述耕田、收种以及全面总结土壤耕作技术,抓住黄河流域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总结了当时北方抗旱保墒的耕作技术。种谷是具体的粮食作物栽培技术,叙述谷物的篇幅近占所有粮食作物篇幅之半,讲述也最详细深刻,说明粟在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中是首要粮食作物。粟是当时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所载粟类品种达106个,对粟的栽培方法也作了详细地介绍。

卷二主要论述了13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包括土地耕作;时宜地宜要求;品种记录、性能分析、选种技术,下种;作物施肥培育中的轮作、绿肥、“坏墙垣”,保育,防虫;收获及贮藏等方面的农作物生产技术,诸方面皆有详细论述。如作物的种期有上时、中时、下时之分;作物“地宜”有上、中、下之别。同一作物,不同土地用种量不同;同一作物,上时、中时、下时用种量也各异。结构安排呈现如下特点:(1)合计大、小豆叙述字数约占整个粮食作物叙述字数比重的11.6%;由于大豆不但可作为粮食和豆制品,还可作为饲料作物。小豆财被广泛用与禾谷类作物轮作,同时还可作为绿肥作物。(2)叙述水稻的字数约占整个粮食作物叙述字数比重的10.9%,水稻篇篇幅之大与稻作在北方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似甚矛盾,然从其内容分析来看具有合理性。(3)大小麦篇的篇幅占11.3%的比重,其论述以小麦为主,原因在于麦作在魏晋南北朝时是北方地区仅次于粟的作物。其时已定型的耕耙耢旱作农业技术为冬小麦较大规模在黄河流域的种植奠定了基础,同时面食品种的丰富多彩反过来又促使了麦作的生产。(4)黍稷占到整个粮食作物叙述文字的6.5%。北方地区由于战乱,荒地较多,北魏在恢复农业生产时,黍稷被用作开荒地的主要作物。(5)以旱作为叙述主体,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旱作农业在生产结构中占绝对优势。

卷三主要记述了22种蔬菜的栽培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蔬菜栽培技术有较大发展,土地利用率提高,对因土种植,以及诸田园管理技术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蔬菜的栽培是种植业中有机组成部分,是粮食作物的重要补充,安排在卷二之后,体现了作者对于种植业内部结构的理性认识。卷四总述园篱和栽树,之后分述枣、桃、安石榴等11种果树的品种及选育技术,总结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果树的经验。魏晋南北朝时嫁接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果树管理方面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如嫁枣法、烟熏防霜法、越冬防寒法等。

卷五主要讲述林木的栽培技术,所涉树木主要有桑、柘、榆、白杨等13种。在林地的选择、耕作和整理,树木的繁殖和移栽,苗木的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卷六为畜牧兽医卷,占全书篇幅11%左右,是《齐民要术》主体部分。该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汇总了北魏以前有关家畜饲养及医疗的经验;一是吸收了拓跋氏的牧业经验。内容上分别叙述了牛、马、驴、骡、羊、猪、鸡、鹅、鸭等9种畜禽的选种育种、饲养管理、相畜术、兽医术以及酥、酪等乳制品加工和羊毛制毡技术,最后一篇为养鱼。

卷七、八、九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主要讲农产品的贮藏与加工,是《齐民要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篇幅约占全书的30左右。农产品加工部分在技术上表现出如下特点:首先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技术全面。农产品加工包括酿造、果品加工、蔬菜保藏、烹饪、食盐的精制、肉类的加工保持、淀粉糖化、饼饵、面食、糕点、饮浆、煮胶等有关地主阶级的家庭消费品,从生产、加工到消费的知识应有尽有,甚至连制造笔墨及使用原材料所应具备的知识也包括在内。其次酿造技术系统全面,造酒技术更趋成熟。有关酒、酱、豉、菹等的酿造技术在《齐民要术》中占很大篇幅,涉及卷七全部,卷八、九的部分。

卷十基本上是作者搜罗历史上和当时的有关经史子集文献,引用了280多条资料,记录了“非中国物产者”,所引述的100多种有实用价值的热带亚热带植物。《齐民要术》的历史意义 1.《齐民要术》在著作结构和思想方面的成就

《齐民要术》微观农学体系结构的形成,是贾氏对于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全面系统理性认识的结果。书中对战国秦汉以来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文化的积累等进行了比较客观地总结与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中某些新的因素在书中也

有比较充分地反映,如农业商品化趋势增强、地主治生之学出现、农产品加工受到重视、畜牧比重上升等。《齐民要术》的农学体系结构反映了上述变化、趋势,奠定了后世中国传统农书的体例结构。2.《齐民要术》农业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

《齐民要术》提出土壤耕作和保墒,如耕田燥湿深浅要得宜,适时中耕锄草,使土壤保护润泽;《齐民要术》还讲述了种植绿肥、应用有机肥料(主要是熟粪)改良土壤,以及种子选育和品种命名法,如:以品种育成者命名;观形命名;会义命名;观形命名法至今还在使用。《齐民要术》还非常重视作物的轮作与套种,主张不要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同一种作物;轮作既可以保持土壤质量,又可增加收成。这些技术完全合乎耕作的科学原理,正确反映了土壤、水分、肥力与耕作关系的客观规律。同时,《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六世纪以前劳动人民畜牧生产的经验,涉及的家畜(牛、马、驴、骡、羊、猪)和家禽(鸡、鸭、鹅)的饲养管理,选种繁育,疾病防治以及畜产品加工。并且,首次系统地总结了园林经验,林木的压条、嫁接等繁育技术。此外,在伐木开荒、植物鉴别、植物种与种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上也有正确认识。特别是对遗传和变异性也有所认识;贾思勰认为只要适其天性,动植物就能“肥充繁息”,他还认识到遗传与环境条件的统一性。

《齐民要术》是一部有很高科学价值的农业百科全书,它比较系统地总结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成就,初步建立了农业科学体系,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全书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野生植物的利用,家畜、家禽、鱼、蚕的饲养和疾病的防治,以及农、副、畜产品的加工,酿造和食品加工,以至文具、日用品的生产等等,几乎所有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在农学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张芳、王思明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史》 贾思勰《齐民要术》

石声汉《从齐民要术看中国古代农业科学知识》篇三:科学技术史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书名:《上帝掷骰子吗》

作者:曹天元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版次:2006年1月1日

《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是作者曹天元以通俗易懂且富有戏剧性的语言创作的有关量子物理学的读物,旨在给人们普及一些有关量子物理学的知识。起初作者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发表的发表一些极简的论坛,但看到读者反应异常热烈,再加上自己的热情,于是就完成一篇将近3万字的稿子,最后经过修订出版,普通版2005年问世。而这本书也是作者送给国际物理年的一份礼物,被评为具有超级影响力的科普读物,还被誉为“中国的《时间简史》”。本书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带领我们遇见最伟大的人物、观看最动人的故事、走近最边缘的空间、感受最精微的体验;本书的范围跨越之大还是一个显著特点从微观到宏观,从存在到坍缩,从科学到哲学,从严谨到幽默;从你的极限到人类的极限再到宇宙的极限。就是这样,他开始带领我们体验量子物理之旅。第一次听说《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是选修课时雷老师讲的,在听到这本书的书名时只知道是有关科学技术的书,但是并有想到它是有关量子物理学的知识,更没有想到居然是以历史为线索写的。而在看到这本书的真面目时,心里也有点怕怕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有关科学的东西几乎都是令人头痛的东西,虽然作为一个理科生。但是,当我按着目录的指引去阅读序一(努力演说不可言说之事)、序二(激

动人心的量子史话)和作者的自序时,心理负担轻松了很多,因为这些序言都有说到本书是通俗易通的意思,而我就这样带着着一种怀疑的心态开始了量子物理学之旅。而在刚开始的第一章——黄金时代,我就彻底为之折服了。因为高中时我们理科生也有学习一本有关量子物理的选修物理课本。当时,我记得也是抱着一种仰视的心态去学习的,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还是挺有趣的,而虽然知道怎么做对题目,但是有一些理解起来还是挺模糊的,较片面,有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意味,毕竟有关量子物理的过程还是挺复杂的,曲折的。但是在这本书中,似乎有很多之前我们觉得极其难以理解的东西,在这里,就得以一个简单明了的列子来说明了。或者,一些我们想不到的思路或是之前弄不明白的思路,在这里都被描述得很清析。所以我就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同时也影响了自己的思维。在黄金时代这章中,讨论的主要是光是粒子还是波这个问题。但是这个过程是复杂曲折又是激动人心的。在刚开始时,书中以这样的一个问题来展开——光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而我们能看到光又是你如何发生的呢?接下来就是有关光性质的讨论和论述。所以就有一批又一批声望很高的物理学家和一些与量子物理有关的人物出场了。在古希腊时代,人们猜想光是一种从我们眼睛里发射出去的东西,当它到达某样东西时,那个东西就能够被我们眼睛看见了。这算是较原始的说法了。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应该是著名的伊斯兰科学家阿尔·哈桑归纳的那样: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由于光从物体上反

射进入眼球的结果。而小孔成像实验就是他为论证这一点而做的实验。而我们在了解了广德发生时,又要回到一个本质的问题了,那就是光在本质上到底是什么东西?最初的说法源于古希腊时代,那时的人们认为光是一种细小的粒子流。但同时又有这样一种想法,既然声音可以是波,那光为何不可呢?也就是这样,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展开了长达数个世纪之久的战争。而至今我们很少听说的以太这种东西也是为波动说而假定出来的,只是后来被否定了,因为毕竟只是假定存在的。在这场微粒说和波动说的战争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只是,似乎很多科学家都有一些共同的性格特征,那就是他们心胸似乎都是较为狭窄的,而且也是较为固执。但我觉得他们的这种性格其实给他们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就是他们死要面子不肯屈服或接纳其他科学家的观点而导致他们即使苦苦钻研几年时间也一无所获,而与此同时其他科学家已经在这一方面取得了成就,这有点类似于固步自封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的执着和固执,他们才能在各种议论和压力中坚持自己正确观点而不至于随波逐流,与成功擦肩而过中。也许科学家就是这样的吧。而在这场战争中,我也体会到了这两个派别经历的挫折。因为,坚持微粒说的牛顿毕竟是有很大名声的,谁能轻易质疑他呢?所以微粒说也就将近统治世界一个世纪之长,好在还是有人敢于发出挑战,那就是托马斯·杨。这就有跟现实生活很相像,比如一些小学生因为害怕老师而什么都按照老师所得做;一些小官员怕得罪大官也只能按照他所说的那样做却不管会不会违背一些原则。但是很庆幸,也有那么一些人为了追求真理而敢于与

权威作斗争,也就是这样,我们才不致于只是限制于微粒说这一观点上,杨是英勇的,而干涉条纹实验就是他做出的强有力的证据,而一直坚持微粒说的科学家也为此感到恐慌,所以也做出了应对措施,他们提出了很多对波动说不利的的实验证据,,但是波动说支持者并没有为此困惑,而是找出解决办法,也就是菲涅尔有关偏振现象的实验证明从此奠定了波动说的基石,但同时以太这个概念也被质疑而到后来就被舍弃了,所以就出现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麦克斯韦的理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而赫兹也成功的证实了这一理论,但是他绝对想不到自己的实验给后世带来了多大的影响。之所以称这为黄金时代,也是因为它与之后带给人们的暴风雨的生活作对比,确实是小巫见大巫了。

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乌云这一章了。说到两朵乌云,无非就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令人惊奇的实验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黑体辐射最终导致了量子论革命的爆发。但是在科学家们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时,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实验结果发生了,有一些就连实验的设计者都无法相信,而这些结果又是与他们的预期结果相反但是却符合事实。而有一些实验结果又是一个层面再到另一个层面的跳跃,使得做出这个实验的科学家也畏惧去接受这样的惊人的完美的结果,因为他自己也解释不清这样的实验结果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例如,对于前者那样的情况,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关于探测光以太对于地球的飘移速度,但是结果却令人失

望。而对于后者,黑体辐射中普朗克关于黑体公式的提出,由自己拼凑出来的公式却完美解决了维恩公式对于长波的局限。但是,他并不知到其中的原理,更不知里面隐藏的普遍使用的原则假设,所以他自己也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但是也是因为这个一直困扰他的问题,所以他才会有更大的成就,那就是量子概念的提出,而书中用货币的度量来形象的说出了能量是可以不连续的,我觉得是最贴切不过了,而这个概念也颠覆了传统,这也是他自己都想不到的,甚至难以接受的。但是量子就是这样艰难的出生了。看到这样的一些情况,也许很多人都会想说,其实科学家也不是都有准确的预见能力的,其实他们也只是凭借运气,正如普朗克一样。但是我想说的是,运气也是要凭借才能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或敏锐的察觉能力,那么就算他意外地提出了普朗克的黑体方程也只是停留在这一阶段而已。所以说普朗克提出黑体方程和量子概念是有一定的基础和根据的,即使他自己察觉不到,或许是存在于潜意识里的。当然这本书还说了好多关于这种情况的著名实验,也许这也就是作者为什么要取书名为《上帝掷骰子吗》的原因吧,但是,如果要我回答,我会说上帝从不掷骰子,因为一个人得以成功,是靠脚踏实地地努力和自己努力争取的。篇四:读书报告——科技史《中国科技小史》

《中国科技小史》——读书笔记

书目信息

书名:《中国科技小史》 作者:王鸿生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2004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报告

第一章名为“古华夏文明”,从考古学和传说中的远古文明说起,讲到了黄帝时代的发明和炎黄文化、禹夏文明、铜器和甲骨文明,讲到了天命和天文学、西周的社会、科技和历史铁器时代的技术革命等。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其中介绍的黄帝时代中国先民完成的一项古代世界的伟大发明——黄钟,根据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以及其他一些学者意见,黄钟的发明把古代中国的音乐、天文、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单位初步统一于一体,它对中国几千年中的计量、数学、天文、器乐乃至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黄钟制最初采用的九和十二成了中国文化中相当重要的数字;从计量学角度看,它构成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此举开创了以自然界不变常数为基准确定单位制的先例。此外关于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天文学上的一些成就大家都很熟悉,这里不必详述。

第二章讲的是“强秦雄汉”,主要是围绕秦汉两代的科技发展来讲的。春秋战国时的铁矛和铁犁把一个时代送走,迎来了统一华夏地区的秦皇汉武,在这个政治的新纪元,科技也有了更大的发展。在冶铁方面,西汉中期出现了炒钢技术,促进了整个手工制造业的进步,这项技术欧洲人直到1750年左右才开始使用;同一时期的水法炼铜也是一个重大工艺发明。在工业方面,武帝末年已经在全国推广了新式畜力工具——耦犁和耧车,大大促进了生产力地提高;西汉晚期出现了利用杠杆把杵臼改成了水硾,这是最初在机械中有效地利用了风和水作动力,它使谷物加工效率提高了100倍。在纺织机械方面,手摇纺车、织布机和提花机的性能都有了改进,他们使汉代中国的纺织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以及罗马地区。天文学方面,天文仪器得到了重大改进,落下闳创制了浑仪,并用它重测了28星宿的距度,认为天球是圆形的。当然也有让世人惊叹的张衡的浑天说及他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最早的要早1700年。值得一提是造纸术的发明,由于汉王朝要利用知识分子对社会进行教化,办太学,以及经学家们的讲古学风,春秋以来的竹简、木牍和丝帛已经远远供不应求了。受养蚕制丝过程中的漂絮这一过程的启发,当地中海沿岸罗马帝国的学者们用埃及产的草纸和羊皮纸书写的时候,中国人在西汉前期就发明了植物纤维造成的麻纸。到了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麻类、绳头、渔网、破丝旧绸和树皮等造出了质量优良的蔡侯纸。这项发明注定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引起了人类书写材料的革命,通过促进社会信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广泛传播,而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杠杆。此外,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良医辈出,医药学名著很多。这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一直被后代中医称为经典;华佗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施行手术。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分立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尽管这一时期是战乱时期,科学技术在夹缝中也取得在发展,而且反应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三国时期曹魏的马钧发明了能把砖石抛射几百米远的抛石车,他还改进了东汉人毕岚发明的翻车,制成了农田灌溉抽水的龙骨水车。反映这一时代特色的是攻防武器的发明和改造,如钩车、撞城车、云梯、火攻车等。

这个时期我认为比较突出的成就在数学领域,例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勾股定理、二次方程的解法等。成就最大的要数刘徽,他的《九章算术》对大部分算法做了理论性的论证,首次用割圆术来求得了当时世界上嘴精确的π值。

第四章主要讲隋唐帝国和五代十国。随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科技迅速发展:

(一)兴盛的建筑业,唐都长安,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典范,不仅布局合理有效,而且拥有完备的给排水及供热系统,对此后周边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朝李春修建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石拱桥,早于西方700年。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现存最早的印刷品《金刚经》便是出自唐朝。

(三)唐朝的医学成就,唐贞观年间政府办分科医学校,早于西方200年;唐高宗时政府编订药典《唐本草》早于欧洲800多年;孙思邈编《千金方》,被尊称为药王。第五章对应的历史时期是对抗的宋辽夏金。宋朝是中国天文学的巅峰期,仪器方面有苏颂与韩公廉的水运仪象台;历法制定方面,杨忠辅制作统天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的长度,这个跟现在世界通用的格里哥利历完全相同。指南针应用于北宋航海,南宋时将指南针与方位盘结合,形成“罗盘”,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郑和下西洋,后来传入西方,于是有了麦哲伦与哥伦布作的大探险。火药的应用直接促进了兵器工匠事业的发展。火箭、火球、突火枪,都是这一阶段的产物,“管状金属火枪”,借火药爆炸力发射弹丸,是现代大炮的前身。在中国火药并没有使社会生活和历史发生了真正的改变,反倒是传入欧洲之后,引起了世界的变化。

此外由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乃至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第六章单独介绍了大一统的元朝。虽然元代单列出来,但是科技成就并不如前几代突出,主要有郭守敬、王恂等为编订《授时历》,创制了简仪、仰仪、圭表、景符等10余种天文观测仪器。在农学方面,《农桑辑要》总结了中国13世纪以前的农业生产经验,保存了大量古农书资料。

第七章作者讲述了踟蹰前行的明朝,明代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传统科学在这一时期开始衰退,传统技术则走向顶峰,农学和医药学也有长足的发展,而西方科技的传入揭开了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序幕。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总结性的巨著,但比起前代,发明创造大大减少。

第八章是关于发展中落后的清朝。其实清朝就是一个衰落期,和这个时期欧洲技术进步的节奏相比,清代始终没有产生真正的近代意义上的技术革命,当欧洲人进去蒸汽时代时候,闭关自守的我们已经落后很多了。

从第九章到第十一章谈的是从大清帝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发展,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西学东渐”到中华民国的艰难探索,再到新中国的逐渐发展强大,作者为我们介绍了我们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历程,最后道出了对中国未来科技繁荣的展望。

纵观全书,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再次游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我对此还是很自豪的。在世界所有的古文明中,中国农业文明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从产生之后就连续地贯穿了人类的全部历史,而另几支古文明都先后在不同人种的生存交汇中分化或发展成为与原来面貌大不相同的东西。由于这种独一无二的相对连续性,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无数灿烂的技术、文化和科学成果,这片土地成了古代世界重要发明和发现的故乡。在人类社会从古代向近代过渡的过程中,这里的发明和发现曾穿过西北的戈壁沙漠,经过喜马拉雅,通过海上航路,向西传播,为亚欧大陆历史推进提供了众多不可或缺的技术条件。然而当近代文明首先在西方崛起之后,世界上最绵长的东方古中国文明却徘徊不前。为什么在明代之后又走向衰落了呢?结合学过的历史和本书内容,分析其原因如下: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应有的土壤。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都与农业相关,即使是天文历法大多也是出与农业的需要。

2、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以及剥削者买田置地,束缚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3、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人才,文化专制使大量知识分子脱离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

4、中国科学技术满足于实际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例如前面讲的,我们发明了火药,然而却不像欧洲人加以更多的应用,反而鸦片战争的时候,自己的大炮敌不

过别人的洋枪洋炮。篇五:《科学的历程》读书报告

《科学的历程》读书报告

张** 环境z12** 1211520*** 《科学的历程》是由吴国盛先生所著的一本科普读物,本书以西方文明和科学的发展为主线,同时讲述了东方文明和科学技术对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这本书把自然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放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描述,又把人类文明的产生作为宇宙演化的一部分来阐述,有助于读者弄清自然科学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以及人类文明在宇宙发展中的位置,从而加深读者对自然科学史的了解。

而且,本书不仅包括物理学的发展史,也包括化学、生物学和其它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是一本较全面的科学史著作。通常科学史的著作比较枯燥,不讲述科学发现的生动细节。这本书的难能可贵之处是在讲述严肃的历史发展的同时,没有扔掉科学发展的那些生动活泼的细节,使得该书有更大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科学的历程》,这本书既凸显了理性思维,又不乏人文关怀,在完美的阐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时代的主题的同时,也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道主义色彩。在人类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科学和技术始终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推动了人类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发展,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兴盛衰落。乔治.萨顿说过,科学的历史虽然只是人类历史的一小部分,但却是本质的部分,是唯一能够解释人类社会的进步的那一部分。19世纪经常被誉为科学的世纪。它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科学都推到了又一个高峰,为人类开创近代文明史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20世纪则把近代科学推到了一个转折点,科学技术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成为了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而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正面临新的挑战,也是飞速发展的一个时代。

回顾我们五千多年的科学史,有过辉煌,也有着辛酸,但无论如何,我们终要走向明天。回顾历史,可以让我们明天的道路更宽广,让我们带着沉重的科学史,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第三篇:科技史论文

中国科技史论

吴丽媛

20121102848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3-11-11

中国科技史

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有着很多足以改变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发明,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有了本质的改变,人们已经不再停留在衣食住行的满足,人们越来越向往的是一种过去现在都不会有的生活,而那种改变是处在饥寒交迫的人们永远没有办法想象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所有人都公认的事实,科技的力量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的到摸得着的,如果没有科学技术,很难想像我们现在的生活还处在为温饱烦恼,为生计发愁。说起近代的科技进步,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目共睹的,他得益于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辛苦奋斗,努力付出,是多少先驱血与泪的凯歌,犹如冉冉升起的太阳,将整个人类的世界照亮。每个人都是科技金币的受益者。

近代科学技术成就数不胜数。

1.两弹一星 —卫星发射回收(1964—1970)2.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65)

3.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到“1+2”(1966)4.杂交水稻(1973)5.核潜艇(1974)6.激光照排(1979)7.运十大飞机(1980)8.银河巨型计算机(1983)9.载人航天(2003)10.歼十飞机(2006)

另据由广东省发明协会主办、搜狐网站发起,评选的建国以来重大的科技成果中,其中有四项被称为当代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它们是:杂交水稻、王选汉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胰岛素、复方蒿甲醚(青蒿素)。

这些科技发明,只是科技长河中的一小部分,九牛一毛,它们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更改变着社会的面貌。

其中的复方蒿甲醚,是六十年代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研发的一种具有全新的化学结构的药品,也是全球首选的治疗疟疾的最佳用药,是至今被国际上广泛认可的中国原创的专利药品。该项目是1967年在毛主席关心下,由周总理亲自指挥部署,有关科技部门合作研发的,当时被称为“523”项目。在统一部署下,数十个单位组成攻关协作组,有50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经过190多次实验,终于从上万种中草药提取物中筛选出青蒿的提取物— 青蒿素,经过反复临床试验,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一重大发现于1973年完成,被称为中国医药界首创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里程碑性成就。由于它的出现,使千万年来危害人类生命的疟疾病归于消灭。而不用人们在用普通的农药,不仅伤害大,很容易误伤,而且环境污染特别严重。

关于杂交水稻,那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好处了。它解决了中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让13亿人口有饭吃,有饱饭吃,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工程。在开始全国推广后,十年内累计增收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创造了巨大的收益。真的是解决一个大问题。

提起科技,我们就不得不说说原子弹了。就不得不歌颂我们伟大的科学家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研究成功了原子弹,没有资源,没有经验,更有着来自西方列强的压力。对于中共和美国的原子弹历史,我想我们该理解。前后经历了许多艰难。

第一阶段从1949——1964年。出于意识形态的分歧,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遏制,经济封锁、制裁,并在中国周边进行侵略和扩张,对中国安全利益造成严重威胁。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有原子弹,而中国没有。美国处于绝对的优势一方,肆无忌惮地挥舞着核大棒,进行赤裸裸的核威胁。从新中国诞生次年的1950年,朝鲜战争开始,美国就公开宣称要用20-30颗原子弹,投在中朝边境,以阻止志愿军入朝。中国由于没有原子弹,采取了争取已经掌握原子弹的苏联支持、与美国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策略,两国关系处于尖锐对峙状态。

第二阶段从1964——1978年。1964年,中国在“打破核讹诈”的指导思想下,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震惊了世界。并在此后十几年间,迅速掌握了氢弹、飞机投掷、运载火箭投掷等关键技术,使得核垄断被完全打破,两国关系出现平衡,美国失去了绝对优势地位。同时,出于两国共同对付苏联威胁的需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缓和。这一阶段,中美关系不但开始结束对抗,甚至破冰建立了外交关系。而原子弹,正是这一局面的决定性因素。毛主席说过:“原子弹,就那么大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个东西,别人就不和你谈。”

第三阶段从1979----现在。由于中美都拥有了原子弹等一系列核武器,战争能力相对平衡,都开始致力于合作核不扩散。特别是1991年冷战结束后,防扩散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因为,中美两国在防止原子弹、核扩散趋势方面,利益共同点增多,因而两国在防扩散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由于涉及到两国的根本利益,这一时期跌宕起伏的中美关系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迄今为止,原子弹作为“中美关系”这一全球最重要的关系中的“定海神针”,也即最关键的因素,可以预料,仍然会长期地处在“保持均衡”、“防止扩散”的稳定状态下,我们有了原子弹,有了核武器,我们并不是要侵略,而是和平,提高我们的大国地位,不再让别人欺负我们。

我国航天技术从零起点迅速跃居全世界第三位,而至今却仍然是这个排序。虽然在金许多年,我们的航天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前30年的科技发展速度在全世界都是无与伦比的,称得上是真正的“突飞猛进”!但是对于我们起步晚,发展缓慢的进度来说,其步调要赶得上发达国家,还是有相当大的那难度,毕竟差距就在那里,所以需要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付出。仅仅靠着那些科学家 是不行的。

目前国内命名的“大师”、“专家”到处都有,然而其中有多少人能够同当年像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袁隆平、陈景润等人的成就相比?在各科技领域究竟中有多少创新成果能够同当年诸如“新石油地质理论”、“哥德巴赫猜想证明”、“两弹一星”试验、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大型电子计算机的研制,以及地震观测和预报等重大成就相比!

对于以上所说的发明,那只是汪洋大海里的一滴水而已。

公元1世纪初期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蔡伦又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

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技术在11世纪传到波斯,由那里经阿拉伯于1470年左右传到意大利以及整个欧洲。到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5世纪中期,中国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到此时为止,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四大发明已经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著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

蚕桑丝织,考古发掘表明,这一技艺之始创是在距今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约与黄帝时代相当。作为蚕桑丝织的母国,中国的丝织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著名的丝绸之路对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交流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汉字是中国人无与伦比的一大发明。从陶文、甲骨文、金文到汉隶、楷书„„汉字的创建和衍变,它的形、音、义之构成,都自成一格,与世界上其他文字迥然不同。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将随着中国的崛起进一步走向世界。

中国的青铜文明虽较为后起,但技术上却后来居上且自成体系。诸如具原创性的井巷木结构支护、竖炉、“硫化矿—冰铜—铜”冶炼工艺、分铸法、失模法等技艺均由先秦矿师和铸师率先发明,为创建位居世界前列的灿烂的商周青铜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是瓷器制作的母国,其英文名称China即由此而来。原始瓷早在商代便已出现,青瓷烧制技艺至东汉趋于定型。之后,历唐宋至明清,各类瓷器精彩纷呈,成为民众居家必用之物,且大量外销产生了世界性的巨大影响。

火药 火药的发明与炼丹术有紧密的联系,硫磺、硝石和木炭混合加热的爆燃现象是在唐代发现的。黑火药的配方首载于北宋曾公亮所著《武经总要》。其后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几经改进,在军事上显示了巨大威力,并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中国的古代科技起步早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曾经达到的高度,也非现时所能想象。但却最终衰落。及至今日,但凡说新科技和创新,几乎唯国外论。几乎唯洋人论。痛需思痛。凡事皆有源头。中国科技发展史几乎可以认为是一部悲剧史。每当你在历史书上看到一个伟大前人留下的辉煌,势必让你对今时今日科技的落后而感到耻辱。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此悲剧?这需要我们每个中国人用心想,去体会,去避免走我们的先人的老路,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是时代的大潮流,我们该感谢科技为我们带来的巨大变革。同时,我们应该知道,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凡是都是有利有弊,巨大的利益背后,肯定会有着隐藏的危害,科技的发展不仅仅是日益进步的生活,也有日益增加的环境污染,和日益退步的人类生活质量。科技发展,人类的利欲熏心,三聚氰胺,苏丹红,地沟油……我们能说什么呢?科技是用来造福人类的,不是用来伤害人类的。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人类不得不面对的巨大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大气层污染,空气污染……

是的,科技的确是个好东西,谁能说自己没有受益于科技呢?可以说,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今天的社会,就没有上天入地理想的实现,就没有中国的崛起。我们该好好利用科技的发展,造福人类,造福社会,不要用科学技术赋予我们的便利,干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也不要让经济的利益,蒙蔽了你的眼睛,蒙蔽了你的心灵,在你享受现在高科技的一切成果的时候,你该感恩那些先辈们血与泪的付出。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该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科学,既要努力的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尽一份力量,又要注意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的科技,正在飞速的发展。

第四篇:科技史学习心得

科技史学习心得体会

仲其龙

经过这些天对科学技术史的学习,我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得到了人文精神的熏陶。

近代科学的伟大先驱者培根说得好,读史使人明智。科学技术史是一块蕴藏着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地,如果你从这里吸取必要的营养,那么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盲目性就会减少,自觉性就会增加。学习科学技术史的意义我总结为这样几点。

第一,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科技知识是科技人才综合素质的基础。它是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的真理,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特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史为镜可以使人耳聪目明。科技史的内容几位广泛丰富,几乎涉及人类与自然界接触的每一个领域,包裹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从无机到有机,从微观到宏观,从科学技术,从理论到应用各个方面。人类数千年来的主要科学技术成果,是一部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通过科学技术史的学习,我们能比较系统地了解世界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裂解一些著名科学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无疑可以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第二,学习科学的认知论,方法论和辩证唯物主义,提高哲学素质。理论思维,哲学素质是未来科技人才必备的素质,是指人在具备了了一定哲学知识之后,对事物进行深层次的理

性思考,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因此这一素质是教师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

第三,培养科学精神。尤其是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科学精神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可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回国我国20世纪的教育,不难发现,学校的科学教育在价值取向上过于偏斜与物的一方,即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科学方法特别是科学精神的传播,知识许多学生虽接受了多年的科学教育,掌握了大量科学知识技能,却领悟不到基本的科学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出科学精神,那么自己就必须具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自己就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的能力。一句话,只有教育工作者自己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去影响学生。而科技史的学习对于完善教育工作者的科学精神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四,弘扬人文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弘扬人文精神和高扬科学精神并行。人文精神,主要指执着地追求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实现人的最高价值,追求自身完善,谋求个性解放,一切想着人,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实施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提高和发展,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相辅相成的。

第五,我想说的是,不懂历史的人是愚昧的。不懂科学的人是无知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对人类的科学文化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为什么我国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了,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首先在西方国家兴起?要回答这些十分重要的问题,就要学习科学技术史。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先行,而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学好科学技术史。

第五篇:中国科技史论文

浅谈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历史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自古以来一直都是农业大国。在灿若星河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国农业科技文化贯穿始终,清晰的表明了我国古代先进的社会生活形态及生产方式,让我们全方位的认识中华民族的发展。

一、中外农业交流及其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国外作物品种、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引进、推广有着密切的联系,辉煌的中华农业文明正是在中外农业技术交流的环境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正因为如此,中外农业交流问题一直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在这次会议上,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朱宏斌、王雯在《试论秦汉时期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类型与模式》一文中,对秦汉时期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类型与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根据秦汉时期中央政权同周边地区及民族的远近亲疏和控制方式的差异,提出了秦汉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存在立体移植型、辐射渗透型和远接互化型三种模式。随着交往程度和控制程度的弱化,农业科技文化传播交流的方式、途径、内涵及影响方面呈现出同步的弱化态势。

在作物品种传播方面,四川大学张箭的《咖啡的起源、发展、传播及饮料文化初探》,认为咖啡起源于埃塞俄比亚,15世纪开始在阿拉伯半岛种植和饮用。20世纪初咖啡传入云南,中国大陆开始栽培咖啡。随着咖啡种植、饮用的扩大,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咖啡饮食文化。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严小青的《宋代及其以前域外香料的传入和影响》,对西汉至宋代期间香料传入的途径、香料种类及其利用状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香料贸易与国家财政之间的关系,认为香料传入对中国内地的饮食、医药以及农业生产、商业贸易均产生了很大影响。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羌建的《美洲陆地棉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探讨了我国引种美洲陆地棉的时间、路线和过程,分析了引种和推广美棉的原因和成效。

在农业技术交流方面,华南农业大学倪根金的《甲午战争前近代中国人对西方农业机械的认识》,系统地介绍了清朝后期中国人对西方农业机械的认识与引进问题,认为甲午战争前,近代中国人对西方农业机械的认识呈现出小范围、零碎性和同步性三个特点。南京农业大学王志军、惠富平的《西方育种技术引入与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对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技术进行了探讨,认为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以农业高等院校、政府农业改进机构和农事试验场为推进主体,以小麦良种选育和推广为重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我国麦作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农业大学张英利的《近代日本蚕业科技的兴盛及对中国蚕业的影响》,认为日本明治维新以来,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和缫丝机械的引进,其蚕业科技在蚕种选育、缫丝技术和防治蚕病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日本蚕业著作和文献被译成中文、日本养蚕和制丝技术的引进、日本蚕业教育的模式,对中国蚕业科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赵勇的《民国前期国外农机的引进及其影响》,论述了民国前期国外农业机械的引进情况,认为当时中国农机制造业比较落后,国外农机比较效益显著,是引进国外农机的主要原因。国外农机引进对我国农机制造业及农机教育科研事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还有一些论者从农业科技传播的主体入手,分析了中外农业技术交流状况。徐州师范大学安宇的《农学留学生与民国时期南方水稻改良与推广》,认为农学留学生在我国南方水稻优良品种的培育、栽培、推广和水稻病虫害防治和水稻栽培理论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我国农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南京农业大学宋超的《中苏农业科技合作中来华的苏联专家》,探讨了新中国建立后苏联援华专家在农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国营农牧场的分布状况,认为他们在中国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海洋大学蔡勤禹的《传教士与华洋义赈会灾荒防治》,对传教士与华洋义赈会救灾思想和实践进行了研究,认为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成立了华洋义赈会,将西方近代救灾思想和理念传到中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救灾事业的发展。

此外,韩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朴正根教授针对韩国稻米经济变迁问题作了精彩的报告,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朴锡斗研究员对日本占领时期朝鲜粮食增殖计划和农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全北大学苏淳烈教授介绍了日本占领时期韩国农业试验研究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韩国农业试验研究的成效和意义。韩国忠北大学俞镇采教授以韩国忠北法住寺为案例,论述了韩国土地改革对寺院土地所有制的影响。

二、区域农业技术交流与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

区域农业交流与农业发展是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与会专家们不仅讨论了农作物和农业生产技术在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而且对不同时期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进行了探讨。江苏省委党校彭安玉的《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北方农业技术的南传及其影响》,对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北方农业技术的南传及其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在这个时期,由于战乱频繁,黄河流域人口持续地大规模地南迁长江流域,将北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带至南方,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开发与经济发展,最终促成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曾雄生的《技术传播与稻作扩展以宋代为例》,认为移民、垦殖和官方劝导导致宋代稻作面积不断扩大,而区域之间的稻作传播,更是丰富了各地的水稻品种,因此,水稻种植格局的形成,既是自然的产物,也是农耕技术交流与传播的结果。华南农业大学吴建新的《近代华南甘蔗品种的演变与传播》,阐述了近代广东甘蔗品种的演变过程,认为近代广东甘蔗品种从细茎种向粗茎种演变,不仅提高了甘蔗的品质和产量,而且适应机器糖业的加工需要,引起了蔗种繁育技术的革命。

在这次会议上,区域农业史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领域,学者们在会议上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江南、江西和山西等地区。

对江南地区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社会救济、宗教信仰等方面。南京师范大学慈鸿飞、黄敏的《城居地主与近代江南农村经济》,重新审视城居地主的作用,认为近代江南地区城居地主在土地投资、改良农业原料品种、推行农作物的商品性生产、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地主离乡进城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步伐,农村经济的衰败并不是地主城居带来的结果。这个观点,对于我们研究近代城乡关系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南京农业大学郭春华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南地区耕地利用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当时苏南地区农均耕地资源数量少,经营规模狭小,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农民生活艰难,因此农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量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苏州大学王卫平的《江南士绅与光绪二年苏北义赈》,对光绪二年苏北海州、沭阳地区的义赈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苏北义赈是由民间自行筹资、自行放款的“民捐民办”行为,是带有转折性的近代义赈,在中国赈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张祥稳的《清代乾隆朝中央政府灾民救济政策落实情况研究》,以乾隆11年江苏三州县水灾赈济为例,阐述了清代中央政府赈济灾民的政策和措施。此外,苏州大学池子华、李勇的《苏南渔民的祭祀活动和宗教信仰》,认为天主教传入苏南地区以前,当地渔民崇拜多种水神以及与捕鱼有关的神灵。天主教传入中国后,特别是近代时期,苏南渔民笃信天主教,信徒数量远远超过该地区其它农民群体。而经济上极端贫困,政治上孤立无助,文化水平低下,是苏南渔民信仰天主教的主要原因。

在江西农业史研究方面,华南农业大学衷海燕的《水事之争与乡土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以江西泰和县槎滩陂为中心,通过分析传统乡村社会的水事纠纷,揭示了传统基层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认为乡族组织与乡绅阶层虽然通过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分享了国家的政治权力,强化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但他们的行政职能一般必须经过官僚政府的授权,才能持久有效地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社会的自治化进程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的转型过程。与此相适应,官僚政府对于基层社会的控制和影响,主要不是表现为直接的行政干预,而是通过支持传统的民间习惯法,建立一个制衡性制度。江西师范大学万振凡的《民国江西农业院与农业现代化》和郭静、崔存岭的《抗战时期江西农业探析》,主要讨论民国时期江西农业的发展状况。前者侧重探讨民国时期江西农业院的发展演变情况,认为江西农业院在选育农作物新品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创新农业管理体制、完善农业教育体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后者分析了抗战时期江西农业的发展状况,认为江西农业在抗战时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为江西本省抗战提供了物资保障,而且有力地支援了东南诸省。江西农业大学黄国勤教授的《农田养地制度的演变与发展》,从土壤耕作制度和农田培肥制度两个方面,对建国以来江西农田养地制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建国以来江西的土地耕作制度经历了传统多耕多耙、强调少耕免耕、实现轮耕轮作、推广保护性耕作等四个阶段,农田培肥也经历了单纯有机培肥、有机无机并重、化肥为主培肥和生物生态四个阶段。这些认识,对当前江西耕地制度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于山西地区农业史,有两位学者提交了。中国农业博物馆李三谋的《清代山西农业生产及其租佃关系》,对清代山西租佃关系的地域性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清代山西农民的耕作技术和生产能力在各个地区的差异,决定了境内各处农耕劳动习惯的不同,也决定了各处农村租佃关系的多样性。在晋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佃户劳动能力低下,劳动成果小,所受剥削比较严重,主佃关系严重对立;晋中南一带,农民的劳动技术水平、劳动能力较高,所受剥削就相对较轻,主佃之间冲突较轻。这个结论,使人们对古代租佃关系的地域差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山西大学张俊峰在《明清以来山西水力加工业的兴衰》一文中,对学界提出的“明清时期华北水利加工业完全衰落”的观点进行了纠正,认为明清以来山西境内水利型经济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展,水力加工业尤其水磨非常普遍,数量惊人,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没有达到完全衰退的地步。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电动机械的广泛应用,以及水库建设、挖煤采矿、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河泉干涸等原因,才使得传统的水力加工业退出了历史舞台。

除了上述地区之外,还有学者对中国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探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樊志民的《秦西垂农业环境的认识与考察》,通过对甘肃礼县西山早秦遗址发掘资料进行分析,认为先秦时期西垂具有优越的农业环境,当地居民以农业经营为主,西垂农业具有明显的旱作农业类型特征。新疆石河子大学谢丽的《塔里木盆地南缘古代社会盛衰与绿洲荒漠化耦合规律研究》,讨论了塔里木盆地南缘古代社会盛衰与绿洲荒漠化之间的关系,认为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荒漠化现象的频繁发生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在自然因素与人文力量综合作用的链条中,社会人文因素应是该地区绿洲荒漠化的主导因素,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具有随着农业开发强度的加大和社会繁荣而消亡的耦合规律。陕西师范大学李令福的《论北魏艾山渠的引水技术与经济效益》,对艾山渠的修建过程及引水技术、输水技术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认为艾山渠的修建,不仅促使北魏时代银川平原水利建设的兴起与发展,而且对以后银川平原水利事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奠定了其“塞北江南”形成的历史基础。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黄富成的《两汉边地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蠡探》,从区域控制与制度农业的角度探讨了两汉边地农业的发展。认为两汉时期实行的边地农业政策是区域控制下的制度农业,边地农业实际上就是内地农业社会在边地的移植,以便对边地进行有效的控制。此外,与会的两位日本学者在会上介绍了她们对东北地区农业史研究的成果。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小都晶子探讨了伪满时期的土地“开发”政策与日本移民的关系。日本九州大学博士生永井里沙对民国时期东北农村运输体系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考察。

三、不同时期的农作物品种、生产工具和农业经济

中华农业文明源远流长。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无论作物栽培和食用,还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改进,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而且丰富了农作物品种。湖南省双峰县徐迪新、徐翔的《中国直播稻、移栽稻的演变及播种技术的发展》,认为中国水稻经历了由直播栽培到育苗移栽,由种子直播到浸种催芽的发展过程,不催芽播种是传统农业技术的创新,这种技术与地膜覆盖栽培、种子丸化包衣等先进技术相结合,将推动生态农业的改进和发展。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云飞研究员在《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葡萄种子引起的思考》中,利用近年来发掘的考古资料,认为中国食用葡萄已有5000千年的历史,进而提出欧洲葡萄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本土已经栽培驯化葡萄。由于中国古代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导,一直使用粮食酿酒,这就抑制了葡萄酿酒的需求和葡萄栽培驯化的深入,因此野生葡萄没有进一步驯化成像西方那样的优良的食用和酿酒品种。郑州大学王星光和高歌的《中国古代花卉饮食》,则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历代花卉饮食的概况,分门别类地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各类花卉食品、饮品的具体制作方法。这项研究,对于我们开发食用花卉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中国昆虫文献研究所王华夫、李微微的《中国蜂产品饮食文化》,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蜂蜜食品、蜂花粉食品、蜜蜂幼虫食品及蜂尸食品的配料和制作方法。

在中华农业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先民们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生产工具。敦煌研究院王进玉的《敦煌壁画与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研究》,通过对敦煌壁画中农作图进行考察,详细叙述了敦煌地区的牛耕技术、播种技术、以及中耕和收获时所使用的各种农具,向人们展示出敦煌地区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形。中国农业大学张法瑞和柴福珍的《中诗歌的农学意蕴》,对元代著名农学著作《王祯农书》中农器诗歌进行了研究,认为农器诗歌包含了丰富的农学,不仅记录了农器的农学知识,而且揭示出农器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反映了当时农器的推广状况和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易华的《与游牧有关的几个技术问题》,讨论了生产生活方式与生产工具之间的关系,认为欧亚草原地区定居居民吸收了周围的畜牧及相关技术创造了独特的游牧生活方式,并引进了青铜与铁器技术,走上了武装化的道路。游牧民不是这些技术的发明者和相关器具的创造者,而是这些技术和工具的使用者和有力的传播者。

中国古代的粮食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卜风贤副教授的《传统农业时代农村人口的粮食安全状况》,对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不同社会阶层的粮食占有情况进行了考察,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民负担对粮食安全状况的影响。莱阳农学院王宝卿副教授的《我国历代粮食亩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考察了从古到今粮食亩产的变化趋势,认为统治者的重农思想、生产技术的进步、商品经济的推动是影响粮食亩产量变化的有利因素,而天灾人祸对粮食亩产量变化产生了很多消极影响。巢湖学院杨松水副教授的《论清代皖中地区与江南米粮贸易的动因与影响》,论述了清代江南地区与皖中米粮交易的动因,认为米粮贸易对皖中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密切了皖中与江南的经济交往,实现了双方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促成了皖中地区农业经济的专业化与农产品的商品化,加快了皖中地区的农业经济开发的步伐。

在经营制度方面,本次会议上有两位学者分别讨论了唐代田制和元代马政问题。华南农业大学翟麦玲的《唐代的屯田与营田考论》,对唐代的屯田和营田进行了辨析,认为屯田和营田在管理机构、设置目的、设置地点、经营人员、经营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屯田和营田属于两种不同的土地经营方式,屯田和营田都可以转化为均田。中国农业大学张法瑞和大连水产学院王磊合撰的《略论元代的马政》,对元代马政机构、马匹征括、牧养分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元代马政较为发达,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所无法比拟的,这与元代统治者以畜牧起家、以马得天下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四、农村社会组织和农业文化

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演变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领域。从中国历代政治体制的发展演变来看,村社组织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组织,但是在维系乡村社会运行、治理农村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农业大学石华、张法瑞的《元代乡村基层政权组织及运作方式之探析》,系统地探讨了元代的基层政权的组织形式,认为元代的乡村基层政权组织分为乡、都、社三级,它们同时兼有人丁管理和土地管理的双重职能。“社”由传统的劝农组织演变为政府基层行政机构,是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和强化的结果。

民间组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中国农业大学冯开文教授提交的《建国前根据地的合作社——诱致性制度变迁以及规模与退出问题》认为合作社一般是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政府在其中只是发挥了引导、宣传和规范作用。因此,根据地的互助合作运动是一场理性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一种交易成本较低的制度变迁。他的研究,对于发展和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华中师范大学魏文享副教授的《乡村控制与农业建设——试论南京政府时期湖北省的农会组织》,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湖北省农会组织的分布、流变、运作绩效等进行了探讨,认为农会组织在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稳固农村秩序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国民政府的强烈干预下,农民并未在农会中取得主体性地位,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农会的运作绩效,甚至沦为国民政府加强保甲、征兵调粮、抵制革命的工具。

农业社会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徐州师范大学王健的《汉代祈年与籍田仪式及其重农精神》,对汉代的祈年与籍田仪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祈年与籍田仪式的文化内涵,认为祈年与籍田仪式对于塑造两汉重农主义的经济政策和国家治理方针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广西师范大学刘文俊的《壮族农事祭祀节日系统的文化属性和功能》,认为壮族的农事祭祀节日系统体现了鲜明的稻作文化特征,具有维持农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满足人们的宗教信仰需要、促进民族文化的积淀、传承、整合和民族心理的塑造等功能。此外,苏州铁道科技大学朱小田教授《社会史视野中的“俗例”——以“抢亲”为对象的研究》,则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论述了“抢亲”这种“俗例”存在的社会环境和发生的历史条件,认为地方俗例在整个近代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谓“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中国法制的近代化”等过程并没有对地方俗例构成多少实质性的影响。通过“抢亲”这种“俗例”进行研究,他进而提出“史学范式”转换问题,认为以“整体性”为追求目标的社会史研究,对于传统史学在视角转换方面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下载读书报告——科技史《中国科技小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报告——科技史《中国科技小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技史十论读书报告(合集5篇)

    《科技史十论》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席泽宗,1927年生。山东垣曲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51年中山大学天文系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至今......

    中国古代科技史专题(五篇范文)

    11中国古代科技史专题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 (1)先秦时期:①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

    科技史读后感(精选五篇)

    《中国科学技术史》读后感 《中国科学技术史》是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花费了自己的大半心血撰著的一本书,他通过丰富的史料、深入的分析和大量的东西方比较研究,第一次以令人信......

    科技史期末复习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答题说明:请就题中部分判断正确或错误。如正确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如错误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00,,,,1、【古埃及人】按60进制把圆周分成360,1......

    中国农业科技史读书报告(5篇)

    《中国农业科技史》读书报告 ——贾思勰《齐民要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农经112 徐菊芬 16111222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中国......

    2017年吉林省事业单位考试:中国现当代科技史范文大全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转发注明出处2017年吉林省事业单位考试:中国现当代科技史 2017年吉林省事业单位考试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何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复习,是参加吉林省事业单位考试......

    后李约瑟时代中国科技史的发展趋向论文

    李约瑟生前身后与中国人结下了不解这缘。昔人已乘黄鹤去,一代汉学大师李约瑟逝世有8年时间了,李约瑟的《中国科技技术史》撰著工程亦将全面告竣。于是,中国科技史界开始面对“......

    中国设计史报告

    中国设计史 我给谁,你懂得!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解释权归7-5-401 艺术设计是人类有意识,有艺术创造力所体现的造物活动 一切造物意味着设计 a、 审美功能b、使用功能 c、 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