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评报告编制难点解析(文章资料)
张英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评报告编制难点解析
发布日期:
访问次数: 1077 2012-11-03
信息来源:中国投资 字号:[ 大 中 小 ]
文/张英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
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1年多来,各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纷纷按照规定编制并上报了《能评报告》进行审批或核准。由于大多数机构都是第一次评估编制《能评报告》,评估经验不足,造成《能评报告》评估的出发点和工作思路不正确、采用的评估方法不正确、报告内容深度不足、评估重点不突出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往往需要反复修改才能达到国家有关要求。
为充分发挥能评工作的作用、提高能评工作效率,特以本文对部分能评报告编制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剖析。
一、要理清几个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
(一)节能篇(章)和《能评报告》的关系
1.节能篇(章)
为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要求,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于1997年12月19日出台了《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计交能[1997]2542号)。要求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包括“节能篇(章)”,该章节应分析建设项目的建筑、设备、工艺的能耗水平和其生产用能产品的效率或能耗指标。该篇章重点是站在项目方案设计角度上,对项目用能情况进行分析,内容相对简单。
2.《能评报告》
《能评报告》类似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其内容深度远远超过可研报告中的节能篇(章)。《能评报告》核心出发点是从第三方“评估”的角度出发,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用能设备等方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用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分析评估项目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找到项目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和建议。强调的是要从根本上提高项目的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合理使用能源。《能评报告》需要委托有能力的机构编制独立的报告书或报告表,不是可研报告中节能篇(章)的简单延续。
(二)节能评估、评审、审查之间的关系
1.节能评估
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单位委托有能力的咨询机构,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拟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并编制独立的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或由项目建设单位自行填写节能登记表。节能评估是能评工作的重要基础,节能评估文件编制的质量直接关系着能评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节能评审
是指受国家或地方发改委委托的节能评审机构对《能评报告》等节能评估文件进行评审,对于节能评估文件中不符合《暂行办法》或国家相关政策、标准、文件的部分提出意见,请项目建设单位和节能评估文件编制单位就有关问题进行说明或补充、完善,节能评估文件经过修改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后,评审机构按照“客观、科学、公正”的原则,出具正式评审意见,作为节能审查的重要依据。
3.节能审查
节能审查机关依据:①节能评估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等准确适用;②节能评估报告的内容深度符合要求;③项目用能分析客观准确,评估方法科学,评估结论正确;④节能评估文件提出的措施建议合理可行等条件,参考相关机构出具的评审意见,对项目节能评估文件进行审查,并形成节能审查意见,或对节能登记表进行登记备案。
二、要关注几个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环节
《暂行办法》附件
1、附件2和附件3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报告表和节能登记表的内容深度要求。近日国家发改委资源和环境保护司、国家节能中心出版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中也提出了参考目录,供《能评报告》编制单位参考。经过对大量项目《能评报告》的统计分析,最容易出问题的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评估,2.主要耗能设备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评估,3.项目能效水平分析评估等。
(一)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评估
《能评报告》首先要计算项目用能工艺和工序的能耗指标;评估分析各工艺及整个用能系统是否科学合理;分析各工序能耗比重和用能特点;分析判断项目用能工艺和工序的能耗指标是否满足相关能耗限额、标准或规范的要求,得出用能工艺和工序评估结论。
在评估编制本部分内容时要注意:①对各工序能耗界定要清晰,对于有国家标准的,工序能耗应与国家标准计算口径一致。②对于新建项目,工序能耗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③目前通常采用的评估方法包括标准对照法、类比分析法、专家判断法等等,可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评估方法。
以钢铁项目为例分析:
钢铁项目是耗能大户,节能工作基础相对较好,项目主流程清晰,各主要工序能耗有明确的国家标准。评估经常采用的国家标准是2010年11月3日建设部公告第828号批准的《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GB50632-2010)。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钢铁项目各主要工序的计算范围、计算公式和具体指标。主要用能工序包括:烧结、球团、焦化、高炉炼铁、炼钢等等。
在评估编制《能评报告》时,应首先按照标准规范,计算出各主要工序的能耗,并对各工序所占比重进行评估分析。为方便观看,除了把各工序能耗指标列表外,还可做一张饼图,图中可以方便地看出各个工序所占能耗的比例,可使《能评报告》将显得更为直观。然后再对用能工艺和工序用能情况是否合理,是否做到整体统筹,是否合理利用各种能源等进行分析评估;最后再计算各主要工序的能耗指标,并与国家标准逐项列表进行对标分析,评估判断项目各工序能耗是否达到国家标准。以其中的烧结和高炉炼铁工序为例:
标准规定烧结工序能耗应符合表1规定,标准规定高炉炼铁工序能耗应符合表2规定。
对于其他行业的项目,如果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定较早,工序能耗已不够先进的行业,其工序能耗除了满足国家标准外,还应与行业内类似项目先进水平的工序能耗进行类比分析,评估判断是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于还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工序能耗又比较清晰的项目,可采取类比分析法与国内类似项目工序能耗进行对比分析。类比分析法需要《能评报告》评估编制单位有较丰富的专业背景和一定的数据积累。
由于标准对提高能评效率、提高行业节能力度非常重要,目前国家发改委对各行业能耗标准的出台高度重视,会同国家标准委已安排多家单位启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预计近几年将陆续有大量的标准出台。
二)主要耗能设备,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
《能评报告》首先应列出项目采用的主要耗能设备,并注明其与能耗有关的主要参数及数量;判断项目是否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用能产品和设备;分析评估主要耗能设备选型是否合理;分析主要耗能设备的能效指标,评估分析其能效水平。
目前,我国共计有关于设备和终端产品的现行能效限定值、能源效率等级或节能评价值国家标准36项,即将实施的3项。在评估编制《能评报告》过程中,对于有能效限定值或能效等级等国家标准的设备,应进行对标分析,评估判断其能效值达到何种水平。对于无能效限定值等级标准的设备,应采取类比分析法,与同类设备效率水平进行类比分析,必要时可向设备生产厂商详细了解设备的能效水平,进而评估分析设备能效水平处于国内何种水平。如国内无使用类似设备的记录或没有类似设备的生产厂家,也可采用专家判断等方法进行评估。
对于大多数项目都使用的风机、水泵、电机、空压机、变压器、空调器使用通用电气设备,均应进行对标分析。在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建议新建固定资产项目应选用达到国家I级能效水平或同等水平能效的通用设备。
以通风机为例分析:
在评估该项目设备能效水平时,评估单位应首先编制项目用能设备表,列出设备的名称、有关技术指标、设备效率指标等,然后根据设备的技术指标查阅国家有关设备的能效标准,得出该设备技术指标对应的设备效率指标,评估判断设备效率对应的能效等级水平。
对于通风机而言,适用标准为《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761-2009)。该标准规定了适用的通风机类型,规定了通风机能效等级、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及计算方法。通风机能效等级分为3级,其中1级能效最高,3级能效水平最低。该国家标准强制要求:通风机能效限定值不能低于标准中3级标准的数值。离心通风机能效等级水平,详见表2。
另外,在评估较常用的变压器时,特别要注意相关标准之间的衔接,注意变压器空载损耗、负载损耗与变压器产品型号相对应,才能得出正确的评估结论。
比如:某项目提出选用变压器为损耗水平代号为“11”型的变压器,并列出了相应的空载、负载损耗,《能评报告》就此得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评估结论。经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6451-2008)进行对标分析,发现其空载损耗、负载损耗刚刚达到该电压等级及输送容量变压器的参数标准。依据《能评报告》提出的空载、负载损耗,查阅《变压器类产品型号编制方法》(JB/T 3837-2010)标准,发现该项目选用的变压器实际仅为损耗水平代号为“9”型变压器的空载、负载损耗。该《能评报告》的评估结论明显有误,评估不够准确,应予以修正。根据《变压器类产品型号编制方法》(JB/T 3837-2010)标准,同规格变压器只有其空载损耗在现有“9”型数据基础上再降低20%、负载损耗降低5%才能达到损耗水平代号为“11”型变压器命名的标准。因此,在评估某一设备能效水平时,一定要注意查阅相关标准,并要深入理解标准的含义。关于变压器类产品型号编制方法中关于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损耗水平代号见表2。
(三)项目能效水平分析评估
项目能效水平是最终反映项目用能水平高低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也是采取各种节能措施后,项目综合节能效果的体现,对项目而言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也是《能评报告》的评估重点之一。
项目能效水平分析评估,包括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可比能耗,单位建筑面积分品种实物能耗和综合能耗,单位投资能耗等等。
具体评估方法也是采用前文提到的标准对照法、类比分析法、专家判断等3种方法。具体做法是:首先选择可以反映项目整体能耗水平的指标,如吨产品能耗、厂用电率、每平方米能耗、单位车公里能耗等行业内认可的单位产品能耗指标,然后计算出本项目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并通过与现行标准、行业发布的权威数据或同类先进水平项目的数据进行能耗指标的对比分析,从而评估判断项目单位能耗指标达到同行业何种水平。
在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确保可持续发展的严峻形势下,新建项目的能效水平,理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宜避免能效水平落后的项目上马;对于有条件的项目,应成为国内同行业能效水平的领跑者。
关于单位产品能耗指标的对标分析,初步统计可以参考的标准有:20余项国家或部级节能设计规范或标准、60余项清洁生产标准、50余个地方出台的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其中一些标准有产品的能耗标准,可以作为对标标准。此外,还有一些行业管理部门每年对产品能耗的调查统计报告也可以作为对比分析的一个参考指标,如每年中电联发布的供电煤耗、中钢协统计钢铁行业各高炉能耗水平,其他很多行业也定期不定期发布一些产品的能耗情况,这些数据都可以作为评估单位产品能耗的参考对比指标。
对于目前还没有标准、也没有定期发布的行业或产品,一般就需要采取类比分析法。比如城轨项目的“车公里能耗”、风电、水电项目的“综合厂用电率”等指标,均可以作为衡量项目能耗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由于目前这些行业的能耗标准还没有出台,这就需要《能评报告》编制单位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深厚的数据积累,掌握一定的同行业类似项目的能耗情况,了解国内相关行业先进水平情况,才能进行对比分析,否则做出准确的评估结论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第二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评报告编制难点解析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评报告编制难点解析
转自:中国投资 时间:2012-11-19 15:34:00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评报告编制难点解析
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1年多来,各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纷纷按照规定编制并上报了《能评报告》进行审批或核准。由于大多数机构都是第一次评估编制《能评报告》,评估经验不足,造成《能评报告》评估的出发点和工作思路不正确、采用的评估方法不正确、报告内容深度不足、评估重点不突出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往往需要反复修改才能达到国家有关要求。
为充分发挥能评工作的作用、提高能评工作效率,特以本文对部分能评报告编制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剖析。
一、要理清几个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
(一)节能篇(章)和《能评报告》的关系
1.节能篇(章)
为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要求,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于1997年12月19日出台了《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计交能[1997]2542号)。要求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包括“节能篇
(章)”,该章节应分析建设项目的建筑、设备、工艺的能耗水平和其生产用能产品的效率或能耗指标。该篇章重点是站在项目方案设计角度上,对项目用能情况进行分析,内容相对简单。
2.《能评报告》
《能评报告》类似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其内容深度远远超过可研报告中的节能篇(章)。《能评报告》核心出发点是从第三方“评估”的角度出发,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用能设备等方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用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分析评估项目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找到项目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和建议。强调的是要从根本上提高项目的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合理使用能源。《能评报告》
需要委托有能力的机构编制独立的报告书或报告表,不是可研报告中节能篇(章)的简单延续。
(二)节能评估、评审、审查之间的关系
1.节能评估
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单位委托有能力的咨询机构,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拟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并编制独立的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或由项目建设单位自行填写节能登记表。节能评估是能评工作的重要基础,节能评估文件编制的质量直接关系着能评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节能评审
是指受国家或地方发改委委托的节能评审机构对《能评报告》等节能评估文件进行评审,对于节能评估文件中不符合《暂行办法》或国家相关政策、标准、文件的部分提出意见,请项目建设单位和节能评估文件编制单位就有关问题进行说明或补充、完善,节能评估文件经过修改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后,评审机构按照“客观、科学、公正”的原则,出具正式评审意见,作为节能审查的重要依据。
3.节能审查
节能审查机关依据:①节能评估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等准确适用;②节能评估报告的内容深度符合要求;③项目用能分析客观准确,评估方法科学,评估结论正确;④节能评估文件提出的措施建议合理可行等条件,参考相关机构出具的评审意见,对项目节能评估文件进行审查,并形成节能审查意见,或对节能登记表进行登记备案。
二、要关注几个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环节
《暂行办法》附件
1、附件2和附件3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报告表和节能登记表的内容深度要求。近日国家发改委资源和环境保护司、国家节能中心出版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中也提出了参考目录,供《能评报告》编制单位参考。经过对大量项目《能评报告》的统
计分析,最容易出问题的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评估,2.主要耗能设备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评估,3.项目能效水平分析评估等。
(一)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评估
《能评报告》首先要计算项目用能工艺和工序的能耗指标;评估分析各工艺及整个用能系统是否科学合理;分析各工序能耗比重和用能特点;分析判断项目用能工艺和工序的能耗指标是否满足相关能耗限额、标准或规范的要求,得出用能工艺和工序评估结论。
在评估编制本部分内容时要注意:①对各工序能耗界定要清晰,对于有国家标准的,工序能耗应与国家标准计算口径一致。②对于新建项目,工序能耗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③目前通常采用的评估方法包括标准对照法、类比分析法、专家判断法等等,可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评估方法。
以钢铁项目为例分析:
钢铁项目是耗能大户,节能工作基础相对较好,项目主流程清晰,各主要工序能耗有明确的国家标准。评估经常采用的国家标准是2010年11月3日建设部公告第828号批准的《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
(GB50632-2010)。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钢铁项目各主要工序的计算范围、计算公式和具体指标。主要用能工序包括:烧结、球团、焦化、高炉炼铁、炼钢等等。
在评估编制《能评报告》时,应首先按照标准规范,计算出各主要工序的能耗,并对各工序所占比重进行评估分析。为方便观看,除了把各工序能耗指标列表外,还可做一张饼图,图中可以方便地看出各个工序所占能耗的比例,可使《能评报告》将显得更为直观。然后再对用能工艺和工序用能情况是否合理,是否做到整体统筹,是否合理利用各种能源等进行分析评估;最后再计算各主要工序的能耗指标,并与国家标准逐项列表进行对标分析,评估判断项目各工序能耗是否达到国家标准。以其中的烧结和高炉炼铁工序为例:
标准规定烧结工序能耗应符合表1规定,标准规定高炉炼铁工序能耗应符合表2规定。
对于其他行业的项目,如果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定较早,工序能耗已不够先进的行业,其工序能耗除了满足国家标准外,还应与行业内类似项目先进水平的工序能耗进行类比分析,评估判断是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于还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工序能耗又比较清晰的项目,可采取类比分析法与国内类似项目工序能耗进行对比分析。类比分析法需要《能评报告》评估编制单位有较丰富的专业背景和一定的数据积累。
由于标准对提高能评效率、提高行业节能力度非常重要,目前国家发改委对各行业能耗标准的出台高度重视,会同国家标准委已安排多家单位启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预计近几年将陆续有大量的标准出台。
(二)主要耗能设备,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
《能评报告》首先应列出项目采用的主要耗能设备,并注明其与能耗有关的主要参数及数量;判断项目是否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用能产品和设备;分析评估主要耗能设备选型是否合理;分析主要耗能设备的能效指标,评估分析其能效水平。
目前,我国共计有关于设备和终端产品的现行能效限定值、能源效率等级或节能评价值国家标准36项,即将实施的3项。在评估编制《能评报告》过程中,对于有能效限定值或能效等级等国家标准的设备,应进行对标分析,评估判断其能效值达到何种水平。对于无能效限定值等级标准的设备,应采取类比分析法,与同类设备效率水平进行类比分析,必要时可向设备生产厂商详细了解设备的能效水平,进而评估分析设备能效水平处于国内何种水平。如国内无使用类似设备的记录或没有类似设备的生产厂家,也可采用专家判断等方法进行评估。
对于大多数项目都使用的风机、水泵、电机、空压机、变压器、空调器使用通用电气设备,均应进行对标分析。在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建议新建固定资产项目应选用达到国家I级能效水平或同等水平能效的通用设备。
以通风机为例分析:
在评估该项目设备能效水平时,评估单位应首先编制项目用能设备表,列出设备的名称、有关技术指标、设备效率指标等,然后根据设备的技术指标查阅国家有关设备的能效标准,得出该设备技术指标对应的设备效率指标,评估判断设备效率对应的能效等级水平。
对于通风机而言,适用标准为《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761-2009)。该标准规定了适用的通风机类型,规定了通风机能效等级、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及计算方法。通风机能效等级分为3级,其中1级能效最高,3级能效水平最低。该国家标准强制要求:通风机能效限定值不能低于标准中3级标准的数值。离心通风机能效等级水平,详见表2。
另外,在评估较常用的变压器时,特别要注意相关标准之间的衔接,注意变压器空载损耗、负载损耗与变压器产品型号相对应,才能得出正确的评估结论。
比如:某项目提出选用变压器为损耗水平代号为“11”型的变压器,并列出了相应的空载、负载损耗,《能评报告》就此得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评估结论。经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6451-2008)进行对标分析,发现其空载损耗、负载损耗刚刚达到该电压等级及输送容量变压器的参数标准。依据《能评报告》提出的空载、负载损耗,查阅《变压器类产品型号编制方法》(JB/T 3837-2010)标准,发现该项目选用的变压器实际仅为损耗水平代号为“9”型变压器的空载、负载损耗。该《能评报告》的评估结论明显有误,评估不够准确,应予以修正。根据《变压器类产品型号编制方法》(JB/T 3837-2010)标准,同规格变压器只有其空载损耗在现有“9”型数据基础上再降低20%、负载损耗降低5%才能达到损耗水平代号为“11”型变压器命名的标准。因此,在评估某一设备能效水平时,一定要注意查阅相关标准,并要深入理解标准的含义。关于变压器类产品型号编制方法中关于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损耗水平代号见表2。
(三)项目能效水平分析评估
项目能效水平是最终反映项目用能水平高低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也是采取各种节能措施后,项目综合节能效果的体现,对项目而言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也是《能评报告》的评估重点之一。
项目能效水平分析评估,包括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可比能耗,单位建筑面积分品种实物能耗和综合能耗,单位投资能耗等等。
第三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议书编制规定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议书编制规定 承办单位概况 1.1 单位的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所有制性质、隶属关系、法人代表、职工人数及构成,企业总资产、固定资产原值与净值,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近三年销售收入、产值、利润和税金。1.2 产品、科研、生产技术水平与现状
介绍本单位产品、科研、生产技术水平与现状,与国内、国外水平差距。
1.3 现有条件(含在建项目投资及建设改造内容)及使用情况。2 项目概况 2.1 项目名称
2.2 立项的必要性和依据
2.3 分析国内外有关产品技术的现状和差距,本项目产品科研生产现状、不足和问题。
2.4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规模、纲领,可利用的存量资产情况。2.5 主要生产技术与工艺,工艺流程和研制流程(或工艺流程方框图),生产、试验条件;原材料来源、能源消耗等。2.6 任务分工和协作关系
2.7 新增和改、扩建试验室、生产厂房和重大附属设施的必要性,建设方案、工艺区划、生产试验内容。
2.8 新增主要设备的必要性,开列设备名称;如需引进技术或设备,要说明国内外技术或设备的差距及进口的理由。2.9 项目建成后所能达到技术水平和主要经济指标。3 市场预测
3.1 项目有关产品国内外市场供需要情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生产能力对比分析。
3.2 销售预测和价格、产品竞争能力分析。3.3 预测国家的方针政策对产品市场的影响。4 建设条件初步分析 4.1 自然条件状况
拟建项目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及地形等自然条件概况,如系新厂或必要时需附区域图。
4.2 交通、能源和通信等配套条件现状及发展趋势。4.3 与城镇规划的相互关系。4.4 环境保护的要求及对策。
4.5 防火、防振、抗震、防空、安全和文物保护等的要求及对策。5 工作制度、劳动定员和培训 6 项目的进度安排 7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7.1 工程投资及其构成 7.2 资金来源及筹措方式 8 投资效果初步分析 8.1 经济效益分析
包括新增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出口创汇项目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借款偿还期及还款分析等具体指标的估算。8.2 社会效益分析
拟建项目对国防建设需要、国民经济建设的宏观效果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9 主要结论及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四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指南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指南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指南
(2011年)国家节能中心
二〇一一年一月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编制说明
第一节 评估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评估依据
第三节 评估范围和内容
第四节 评估工作程序
第二章 项目概况介绍
第一节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第二节 项目建设方案
第三节 项目用能情况
第三章 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第一节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
第二节 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第一节 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第二节 工艺流程、技术方案节能评估 第三节 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节能评估
第四节 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
第五节 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
第六节 本章评估小结
第五章 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
第一节 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费量评估
第二节 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评估
第三节 能效水平分析评估
第四节 本章评估小结
第六章 节能措施评估
第一节 项目节能措施概述
第二节 单项节能工程
第三节 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第四节 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
第五节 本章评估小结
第七章 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八章 结论
一、指南概述
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能评办法》),本指南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以下简称“节能评估工作”)的评估原则、评估方法、评估程序以及评估结论的形成和评估文件的编制等进行了说明,为节能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二、术语
节能评估,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或填写节能登记表的行为。
生产系统,是指生产产品所确定的生产工艺过程、装置和设备组成的完整体系。
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也称辅助生产系统,是指为生产系统服务的过程、设施和设备,其中包括供电、机修、供水、供气、供热、制冷、仪修、照明、库房和原料场地以及安全、环保等装置及设施。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即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是指统计报告期内,用能单位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综合能耗与同期该合格产品产量(工作量、服务量)的比值。
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是指统计报告期内,综合能耗与期内用能总产值或工业增加值的比值。工业或交通项目可采用工业增加值。
单位产品可比能耗,即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是指为在同行业中实现相同最终产品能耗可比,对影响产品能耗的各种因素加以修正所计算出来的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工序能耗,是指统计报告期内,某一生产环节(工序)的综合能耗或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能量平衡,是指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为对象,分析输入的全部能量与输出的全部能量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包括对项目能源在购入存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终端使用各环节与回收利用和外供各能源流的数量关系,定量分析项目用能情况。
能源利用效率,是指项目能源利用过程中有效利用的部分与输入能源量的比值。
三、评估原则
节能评估工作的开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真实性原则。节能评估机构应当对所依据资料、文件和数据的真实性做出分析和判断,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项目用能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性。
科学性原则。节能评估机构应当严格按照评估目的、评估程序,从项目实际出发,对项目相关数据、文件、资料等进行研究、计算和分析,得出科学、正确和公正的评估结论。
可行性原则。节能评估机构在评估过程中,应当根据项目特点,依据适宜的法规、政策、标准、规范,采取合理可行的评估方法,以保证项目节能评估能够顺利完成。
独立性原则。节能评估机构应当立足自身评估技术知识和水平,客观、公正进行独立评估。
四、评估程序
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建成投产后的年能源消费量,按照《能评办法》节能评估分类标准,确定需要编制节能评估文件还是进行节能登记。如需编制节能评估文件,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能力的机构进行编制;如需进行节能登记,建设单位可自行填写节能登记表报送备案。节能评估机构接到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编制任务后,可按照以下工作程序完成相关任务。
节能评估工作程序主要包括:前期准备、选择评估方法、项目节能评估、形成评估结论、编制节能评估文件。
五、前期准备
(一)确定评估依据
备齐与节能评估有关的资料、工具。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相关标准及规范,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等目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意见、土地预审意见等相关前期批复意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等工程资料和技术合同等。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项目节能评估依据。
(二)收集项目相关资料
充分收集项目的基本情况及用能方面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
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如建设单位名称、性质、地址、邮编、法人代表、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企业运营总体情况等。
2.项目基本情况,如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包括位于或接近的主要交通线)、项目性质、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工艺方案、总平面布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进度计划,改、扩建项目原项目的基本情况等。
3.项目用能概况,如项目主要供、用能系统与设备的初步选择,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改、扩建项目原项目用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
4.项目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如年平均气温(最冷月和最热月),制冷度日数,取暖度日数,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日照情况等。
5.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如经济发展现状、节能目标、能源供应和消费现状、重点耗能企业分布及其能源供应消费特点、交通运输概况等。
当现有资料无法完整准确反映项目概况时,可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现状调查中,对与节能评估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如能源供应、消费、加工转换和运输等),收集信息应全面详细,并尽可能提供定量数据和图片。如需采用类比工程法,也应全面获取类比工程相关信息。
六、选择评估方法
通用的主要评估方法包括标准对照法、类比分析法、专家判断法等,可根据项目特点选择使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标准对照法:是指通过对照相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对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评估要点主要有:项目建设方案与节能规划、相关行业准入条件进行对比;项目平面布局、生产工艺、用能工艺等建设方案与相关节能设计标准进行对比;主要用能设备与能效标准进行对比;项目总体能效水平与能耗限额标准进行对比等。
类比分析法:是指通过与具备同行业先进节能水平的既有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所评估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在缺乏相关标准规范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方法。类比分析法应判断所参考的类比工程能效水平是否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评估要点与标准对照法类似。
专家判断法:是指利用专家经验、知识和技能,对项目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判断的方法。在没有相关标准和类比工程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方法。采用专家判断法,前期应从生产工艺、用能工艺、用能设备等方面,对项目的能源使用做出全面分析和计算。使用专家判断法时,专家组成员的意见应作为结论附件。
七、项目节能评估
项目节能评估包括能源供应情况评估、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项目能源消费和能效水平评估、节能措施评估等工作,其目的是对项目的用能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作为评估结论的重要依据。
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技术文件中记载的资料、数据等能够满足节能评估的需要和精度要求时,应通过复核校对后引用。对于能源消耗量、能源利用效率、节能效益等可定量表述的内容,应通过分析计算给出定量结果。
如属改扩建工程,应分析原有主要生产工艺、用能工艺、主要耗能设备的用能情况及存在问题,以及项目实施后对原用能情况的改善作用。
(一)能源供应及消费总体评估
1.能源供应保障情况评估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总量及构成;项目能源供应条件及落实情况,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风险分析。
2.项目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评估
a)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预测
根据当地节能目标、能源消费和供应水平预测(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或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国民经济发展预测(GDP增速预测值)等,计算出当地能源消费增量预测限额。将该项目能源消费量与当地能源消费增量预测限额进行对比,分析判断项目新增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
b)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预测
重点分析该项目能源消费量、单位产值(增加值)能耗、单位产品(产量)能耗等指标对当地节能目标的影响。
(二)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1.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a)分析项目选址是否符合行业及当地总体规划,并分析项目选址对项目所需能源供给和消费的影响;
b)分析项目总平面布置对厂区内能源输送、储藏、分配、消费等环节的影响,结合节能设计标准,判断平面布置是否有利于方便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序和产品单耗。
2.项目工艺流程、技术方案节能评估
a)明确项目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案;
b)从生产规模、生产模式、生产工序、主要生产设备选型等方面,分析评价工艺方案是否有利于提高能效,是否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相关规定;
c)将生产工艺方案与当前先进方案进行比较,对比分析在节能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完善生产工艺方案的建议。
3.项目用能工艺节能评估
a)明确项目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
b)分析和计算用能工艺和工序的能耗指标,能耗指标可采用工序能耗、产品单耗、能源利用效率等;
c)采用标准对照、类比分析等方法,发现存在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判断用能方案是否科学合理。
4.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 a)明确项目涉及的主要耗能设备型号、参数及数量;
b)通过分析、计算、测试等,确定主要耗能设备的能耗指标,分析评价其能效水平;
c)采用标准对照、类比分析等方法,发现存在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d)判断项目是否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用能产品和设备。
5.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方法同上。
(三)项目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评估
1. 根据项目工程资料数据,按照《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等标准,分能源消费品种、按用能工序、生产工序等各环节计算能源消费量及项目总能耗量(明确计算方法、计算过程、数据来源等);
2.分析评估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费量,特别是能源消费品种对能效的影响;
3.参照《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 3484),编制项目能量平衡表和能源网络图,分析项目能源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的情况,发现节能薄弱环节和节能重点环节,评价能源利用效率;
4.计算分析项目能效指标,采用标准比照法、类比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能效水平分析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单位产品(增加值)综合能耗、可比能耗,主要工序(艺)单耗,单位建筑面积分品种实物能耗和综合能耗(如需要),单位投资能耗(如需要)等。
(四)节能措施评估
节能措施评估要点主要包括节能技术措施评估、节能管理措施评估、单项节能工程评估、节能措施效果评估、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等。
1.节能技术措施评估
a)根据项目用能方案,综述生产工艺、动力、建筑、给排水、暖通与空调、照明、控制、电气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包括: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用;能源的回收利用,如余热、余压、可燃气体回收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b)分析节能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节能管理措施评估
a)按照《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等标准的要求,综述并评价项目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措施,包括节能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情况;
b)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 17167)等标准要求,综述并评价项目能源计量制度建设情况,包括能源统计及监测、计量器具配备、专业人员配置等情况。3.单项节能工程评估
a)分析评估单项节能工程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单项节能量计算方法、单位节能量投资、投资估算及投资回收期等;
b)分析单项节能工程的技术指标及可行性。
4.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a)分析计算主要节能措施的节能量;
b)评价项目能效水平。单位产品(建筑面积)能耗、主要工序能耗、单位投资能耗等指标国际国内对比分析,设计指标是否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
5.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
a)计算节能技术措施成本及经济效益,评估节能技术措施的经济可行性;
b)计算节能管理措施成本及经济效益,评估节能管理措施的经济可行性。
八、形成评估结论
评估结论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项目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
(二)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地方及行业的节能标准规范;
(三)项目有无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落后工艺及设备;
(四)项目能效指标水平;
(五)项目对当地能源消费及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影响;
(六)项目采取的节能措施及效果评价;
(七)主要问题及补充建议。
九、编制评估文件
按照《能评办法》要求,根据项目类别,编写《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简称“节能评估报告书”)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表》(简称“节能评估报告表”),或填写《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登记表》(简称“节能登记表”),节能评估具体分类详见下表。10 年综合消费量
能源类型
标准煤
电力
石油
天然气 单位
吨
万千瓦时
吨
万立方米 能评文件 类型
节能评估 报告书
E≥3000
E≥500
E≥1000
E≥100 节能评估报告表
1000≤E<3000
200≤E<500
500≤E<1000
50≤E<100节能登记表
E<1000
E<200
E<500
E<50
第五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目 录
第一部分 总则…………………………………….……………………….…...1 第二部分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3 1 总论…………………………………….……………………….…..…….………3 2 市场预测分析…………………………………….……………………….…..……6 3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15 4 工艺技术方案…………………………………….……………………….…..….16
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25 6 厂址选择和建厂条件…………………………………….………………………..26 7 总图运输、储运、土建、界区内外管网…………………………………….………33 8 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40 9 服务性工程与生活福利设施…………………………………….…………………51 节能、节水…………………………………….……………………….…..…..51 11 消防…………………………………….……………………….…..………….53 12 环境保护…………………………………….……………………….…..……..54 13 安全劳动卫生与消防…………………………………….……………………….57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58 15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60 投资估算…………………………………….……………………….…..……..61 17 资金筹措与融资方案…………………………………….……………………….64 财务分析…………………………………….……………………….…..……..66 19 国民经济评价…………………………………….……………………….…..….69 社会评价…………………………………….……………………….…..……..69 21 方案比选…………………………………….……………………….…..……..69 22 风险与竞争力分析…………………………………….……………………….…69 研究结论…………………………………….……………………….…..……..70 第三部分 附则…………………………………….……………………….…..….71
附件一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1 总则…………………………………….……………………….…..……………72 2 投资估算文件的组成…………………………………….………………………..72 3 项目分类和费用划分及计算…………………………………….…………………73 4 投资估算方法…………………………………….……………………….…..….82 5 引进项目建设投资估算编制…………………………………….…………………84 6 中外合资项目、更新改造项目和对外投资项目投资估算编制特点………………….88 7 资金筹措…………………………………….……………………….…..……….90 8 估算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91 9 附则…………………………………….……………………….…..……………92 附件二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方法 总则…………………………………….……………………….…..………….102 2 项目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04 3 财务评价…………………………………….……………………….…..……..119 4 项目不确定性分析与经济风险分析…………………………………….…………130 5 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经济评价特点…………………………………….……….134 6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项目经济评价特点…………………………………….…140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第一部分 总 则 为了提高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质量,特制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以预可行行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及其批复文件为依据,是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投资项目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程序编制和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投资项目主办单位或项目法人委托有资格的咨询单位编制。当有两个以上编制单位时,应确定主编单位。项目主办单位或项目法人应积极配合编制单位的工作,按规定提供相应的文件和基础资料并对其准确性负责。4 可行性研究必须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客观和公正的原则,对投资项目的各要素进行认真的、全面的调查和详细的测算分析,进行多方案的比较论证。5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符合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和要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要充分,附件要齐全。6 进行可行性研究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目标市场和营销策略的研究,围绕增强核心竞争力做工作;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最大限度优化方案,提高投资效益。对确实难以实现投资目标的项目,应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性意见。可行性研究报告要全面反映研究过程中的不同意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确保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可行性研究报告在进行多方案比选的过程中,编制单位要及时反馈实现投资目标需要的条件,对现实条件、可得条件、可实现条件加以分析,在推荐方案中,对影响巨大的可得条件和可实现条件作出风险提示。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财务分析,要按照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和本规定编制。对一些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和长远利益的投资项目(如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目的的改造项目、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卫生项目等),其财务效益难以量化或直接财务效益不好,这类项目除进行实事求是的财务分析外,还要重点描述投资目标的实现状况以及达到的实际效果。9 实行核准制的项目,要进行社会评价,分析拟建项目对当地社会的影响,以及当地社会条件对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评价项目的社会可行性。10 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包括投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以及设备更新项目。有些投资项目既是资本运作项目又有建设项目同时进行,需要结合投资项目具体情况,分别参照相应规定执行。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可按本规定适当简化。对于投资额度较小、项目建设内容比较简单、市场比较落实或集团公司另有规定的其他项目,也可按本规定适当简化。实行核准制的项目申请报告,实行备案制的项目备案文表,应根据《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关于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指导意见的通知》等国家有关规定编制,满足核准制、备案制对项目申请报告等上报文本的内容和深度要求,各相应部分参照本规定执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达到本规定的内容深度。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即为投资项目实施或工程设计所遵循的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主要方案和内容不得任意改变,若有重大变化时,必须报经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单位重新审批。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即为决策投资,应该相对准确,不得任意突破。13 本规定由集团公司规划发展部负责归口管理。
第二部分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 1 总论 1.1 概述
1.1.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名称、性质及责任人;投资项目性质及类型;经营机制及管理体制。
中外合资、合作项目,应注明各方单位全称、注册国家(地区)、法定地址、法人代表及国籍等。
1.1.2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说明现有企业概况,包括企业各生产装置生产能力、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员工状况、资本结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经营发展问题等。
合资、合作项目,应简要列出初步协议要点,包括出资方式、出资比例、经营管理机制、利益分配等。1.1.3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目的、意义。项目兴建的理由与目标,从项目层次与国民经济层次分析,判断项目建设的理由是否充分、合理,以确定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列出项目建议书由政府、企业批复的文件名称、文号、日期等依据文件。
1.1.5 研究范围,指研究对象、工程项目的范围,列出整个项目的工程主项,当有多家单位共同编制时,要说明各单位分工情况。表1.1-1 工程主项
序号 主项总图代号 主项名称 建设规模 编制单位 备 注 1 工艺生产装置 1.1 ××× …… ××× 2 辅助生产设施 2.1 ××× …… 3 公用工程 3.1 ××× …… 4 服务性工程 4.1 ××× …… …… 6 厂外工程 6.1 ××× …… 7 其他 1.2 研究结论
1.2.1 研究的简要综合结论,从装置规模、产品方案、市场、原料、工艺技术、厂址选择、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协作配套、节能节水、环境保护、投资及经济评价等方面给出简要明确的结论性意见。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方案的主要理由。简述未被推荐方案的主要内容,说明有缺点和未被推荐的理由。列出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1。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提出投资项目在工程、技术及经济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风险。提出解决主要问题和规避风险的建议。表1.2-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 号 项 目 名 称 单 位 指 标* 备 注 一 生产规模 万t/a 二 产品方案 万t/a 1 ××× 万t/a 2 ××× 万t/a 三 年操作日 天
四 主要原辅材料、燃料用量 1 ××× 实物量/a 2 ××× 实物量/a 五 公用工程 供水(新鲜水)m3/h …… 最大用水量 m3/h ……平均用水量 m3/h 2 供电 kw …… 设备容量 kw …… 年耗电量 万kw.h 3 供汽
…… 最大用汽量 t/h ……平均用汽量 t/h 4 冷冻
最大用冷负荷 kj/h 平均用冷负荷 kj/h 六 三废排放量 1 废水 m3/h 2 废气 Nm3/h 3 废渣 t/h 七 运输量 1 运入量 t/a 2 运出量 t/a 八 定员 人 1 生产工人 人 2 技术及管理人员 人 九 总占地面积 万m2 1 厂区占地面积 万m2 2 其他占地面积 万m2 十 总建筑面积 万m2 十一 综合能耗总量 吨标煤/年
(包括二次能源)
十二 主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吨标煤/单位产品 十三 工程项目总投资(评价用)万元
其中:外汇 万美元 1 建设投资 万元
其中:外汇 万美元 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其中:外汇 万美元 3 流动资金 万元
其中:外汇 万美元
十四** 报批项目总投资(控制投资规模用)万元
其中:外汇 万美元
其中;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十五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其中:外汇 万美元 十六 成本和费用 万元 1 年均总成本费用 万元 2 年均经营成本 万元 主要产品单位生产成本 元/吨 十七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十八 息税前利润(EBIT)万元 十九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万元 二十 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二十一 年均增值税 万元 二十二 项目对GDP的贡献 万元 二十三 财务分析盈利能力指标 1 投资利润率 % 2 资本净利润率 % 3 投资回收期 年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5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 % 所得税前 % 所得税后 % 6 项目财务净现值(Ic=%)万元
所得税前 万元
所得税后 万元 权益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8*** 投资各方财务内部收益率(必要时)% 二十四 清偿能力指标 年 1 利息备付率 % 2 偿债备付率 % 3 人民币借款偿还期(含建设期)年 4 外汇借款偿还期(含建设期)年 二十五 经济分析指标 1 经济内部收益率 % 2 经济净现值(需注明is值)万元
* 对于严格按照“有、无对比”方法进行评价的项目,该项应按“有项目”、“无项目”及增量分列填写。盈利能力分析一般只列出增量指标,必要时列出“有项目”指标,清偿能力分析指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列出项目指标和企业指标。对于投入物和产出物数据必须分三列填写。
** 中外合资项目不列此项,项目总投资不分评价用和控制投资规模用。*** 中外合资项目需要计算中外双方收益率指标。2 市场预测分析
对主要产品和原辅材料、燃料、动力的市场供需状况、价格走势以及竞争力进行预测分析。产品市场现状调查,产品供应与需求预测,产品价格预测,目标市场与市场生产力分析,市场风险分析。对于技术改造和改扩建等项目产品和原材料、燃料、动力增量不大,对原有市场影响较小的,预测分析内容可以适当简化。对于项目规模较大,市场竞争激烈的产品或原材料,其市场预测分析,应当进行专题研究,在做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前,先完成市场报告。2.1 产品市场分析 2.1.1 产品用途
根据项目设定的产品,分品种、牌号叙述其应用领域和用途。按照国外产品和国内同类产品分别论述应用领域和用途,分析不同原因及发展趋势。当产品品种较多时,产品用途列表表示。见表2.1-1,表2.1-2。表2.1-1 国外××产品用途 序 号 品 种 应用领域及用途 1 2 3 4 ……
表2.1-2 国内××产品用途 序 号 品 种 应用领域及用途 1 2 3 4 ……
2.1.2 国外市场预测分析 2.1.2.1 市场供应现状及预测
说明世界以及主要生产国或地区的生产能力、产量,国际市场消费总量、消费结构状况等。主要生产企业的原料路线、技术水平和装置规模情况。可列表,见表2.1-3。分析相同或可替代品目前已有的和在建的生产能力、产量情况,预测未来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以项目的计算期为期限,预测设定产品的生产能力、产量并列表,预测可能建设的新增能力、投产时间和开工率。分别见表2.1-4和表2.1-5。说明产品国际市场主要供应方式以及供应商情况,国际贸易量及预测。表2.1-3 国外××产品装置状况
国家或地区企业名称 装置规模 原料路线 技术水平单套能力 ××× ××× ××× ××× ……
注:请注明统计年份。
表2.1-4 国外××产品生产能力、产量预测 年 份 能 力 产 量 投产年份 备 注 ××× ××× ××× ××× ……
表2.1-5 国外××产品新增能力
项目名称 能 力 产 量 预计开工率 预计投产年份 备 注 ××× ××× ……
2.1.2.2 市场需求现状及预测
说明世界以及主要生产国或地区的消费量、消费分布以及消费结构情况并列表。见表2.1-5,表2.1-6。表2.1-5 国外××产品消费量 主要国家或地区 ××年 ××年 ××年 ××× ××× ××× ……
世界总量合计
注:一般要求过去5年数据,有条件时,历史数据越充分越好。表2.1-6 国外××产品消费构成 消费构成 ××年 ××年 ××年 用于×× 用于×× 用于×× 用于×× ……
注:一般要求过去5年数据,有条件时,历史数据越充分越好。
以研究项目的计算期为期限,预测设定产品世界需求总量以及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2.1.2.3 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根据市场供应、需求现状分析和预测,得出国外产品市场的供需平衡状况,分析产品发展空间以及地区间的供需差距及贸易流向。预测今后的供需变化趋势及发展前景,预测年份为项目计算期内。2.1.3 国内市场预测分析 2.1.3.1 市场供应现状及预测
简述设定产品在我国的供应和生产发展历程,分地区生产分布情况,产品国内市场主要供应方式以及供应商情况。分析国内生产能力、产量,主要生产企业的原料路线、技术水平和装置规模情况。见表2.1-7。
分析相同或可替代品目前已有的和在建的生产能力、产量情况,预测未来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以项目的计算期为期限,预测设定产品的生产能力、产量并列表,预测可能建设的新增能力、投产时间和开工率。分别见表2.1-8和表2.1-9。表2.1-7 国内××产品装置状况
企业名称(注明省、市、区)能 力 装置规模 原料路线 技术水平××× ××× ××× ××× ……
注:请注明统计年份。
表2.1-8 国内××产品能力、产量预测 年 份 能 力 产 量 备 注 ××年 ××年 ××年 ××年 ……
表2.1-9 国内××产品新增能力、产量预测
项目名称 能力 产量 预计开工率 预计投产年份 备 注 ××× ××× ……
2.1.3.2 市场需求现状及预测
统计项目设定产品近几年国内实际消费量、近期内市场需求的满足程度、消费分布以及消费结构情况并列表。见表2.1-10,表2.1-11,表2.1-12。近几年产品进出口基本情况(包括进口的贸易方式等)。表2.1-10 国内××产品消费量
年 份 产 量 进 口 量 出 口 量 表观消费量 ××年 ××年 ××年 ××年 ……
注:一般要求过去5年数据,有条件时,历史数据越充分越好。表2.1-11 国内××产品消费构成 消 费 构 成 ××年 ××年 ××年 用于×× 用于×× 用于×× 用于×× ……
注:一般要求过去5年数据,有条件时,历史数据越充分越好。表2.1-12 国内××产品消费区域分布 地区及主要省、市、区 ××年 ××年 ××年 ××× ××× ××× ××× ……
注:一般要求过去5年数据,有条件时,历史数据越充分越好。
根据对设定产品国内区域消费分布、消费结构以及该产品今后发展趋势等诸多因素的分析,以项目的计算期为期限,预测设定产品国内需求总量、消费区域分布以及消费结构变化趋势。2.1.3.3 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根据市场供应、需求现状分析和预测,结合进出口情况,包括进口品种和来源,贸易方式,进口量占国内生产的比例及进口量变化状况等,出口品种和目的地的统计,出口量占国际贸易量的比例及出口量变化状况等,得出国内产品市场的供需平衡状况,分析产品发展空间以及地区间的供需差距及贸易流向。预测今后的供需变化趋势及发展前景。预测年份为项目计算期内。当产品品种多时,可列表表示各产品市场容量。2.2 产品的竞争力分析 2.2.1 目标市场分析
2.2.1.1 目标市场选择与结构分析
根据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选定目标市场,对目标市场中的顾客、代销商、现有的竞争者和将会出现的竞争者等各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和分析。2.2.1.2 主要客户分析
对顾客的需求及消费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产品主要用户。根据对目标市场当前实际销售量的分析,估算市场的潜力,包括市场饱和程度、增长率、需求的稳定性等,并预测将来的需求结构的变化情况、需求量的发展以及进入国际市场的可能性等。
对产品出口量大或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的产品,要分析产品在主要国家或地区的供需平衡关系,分析可能的贸易流向,预测对所选择的目标市场的影响。2.2.2 产品竞争力分析
简述企业或投资者竞争力,包括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企业内部技术、管理、财务、营销等因素分析。
主要从目标产品的生产成本、质量、运输费用和营销手段等方面与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对比确定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估计可能的市场份额。2.2.2.1 主要竞争者分析
分析竞争者的现状,包括规模、产品品种和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生产经验、顾客关系、专营权、销售区域、竞争地位、销售额、市场份额、成本费用等。分析竞争者的营销手段,包括价格、折扣、支付条件、广告、分销网、商标政策、企业商誉、品牌战略、公共关系、售后服务等。
分析竞争者的影响范围,概括分析其优势、劣势,预测对新进入者所作出的反应和可能采取的措施等。
分析与竞争者的区位优势,尤其是产品储运费用。分析潜在的竞争者,预测其对目标市场的影响。2.2.2.2 产品质量与结构分析
结合产品市场需求分析,从产品结构和质量上与竞争对手对比并分析优劣势。分析可替代产品和潜在的替代产品的竞争力,预测其发展趋势和对目标产品的影响。
2.2.2.3 产品成本分析
结合项目的原料路线、来源与价格、动力供应与价格、生产规模、生产技术装备、主要消耗水平、劳资水平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分析目标产品生产成本并与竞争对手对比。
2.2.2.4 企业在组织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优劣势分析
分析企业在营销组织、管理水平、财务管理、资本运作、商标、商誉、品牌、区位、人力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优劣势并与竞争对手对比。2.2.2.5 产品竞争力综合分析
根据分析,对主要产品在目标市场上与主要竞争对手的竞争力进一步作综合分析并列表。见表2.2-1。2.2.3 营销策略
对规模较大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项目产品,应进行营销策略研究,主要研究目标产品进入市场和扩大销售份额在营销方面应采取的策略。对实施营销方案必需的设施和费用,应计入投资估算中。2.2.3.1 销售渠道和营销系统分析
根据市场特点,确定产品的销售方式。结合产品的营销手段,在营销策略、营销费用等方面与竞争对手对比。
对分销、代销、直销等销售方式进行分析,结合产品的特点,选择有利的销售渠道。
2.2.3.2 根据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确立策略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产品价格定位、售后服务等,确立营销策略,包括引入阶段的营销策略;成长阶段的营销策略;成熟阶段的营销策略;衰退阶段的营销策略。
表2.2-1 竞争力分析综合对比
序号 比 较 内 容 本项目优势、劣势 竞争对手优势、劣势 本项目与竞争对手对比后的优势、劣势排序
国内竞争对手 国际竞争对手
对手1 对手2 对手1 对手2 1 自然资源占有 2 工艺技术装备 3 规模效益 4 新产品开发能力 5 产品质量性能 6 价格 商标、商誉、品牌 8 区位 9 人力资源
注:表中所列9个方面的比较内容可以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2.2.3.3 根据企业竞争地位确立策略
分析企业的竞争地位,确立企业采用的营销策略,包括市场领导者策略;市场挑战者策略;市场追随者策略;市场拾遗补缺者策略。2.3 主要原辅材料市场分析
对主要的原辅材料、燃料、动力的市场供需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供应研究项目的可靠性。
2.3.1 供需状况分析
分析主要原辅材料市场供应和需求现状,项目的需求量占市场的比重。分析潜在的需求量对市场的影响。
特殊项目还需要对主要燃料、动力供需情况进行分析。
直接利用矿产资源的,需要有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
对需要进口的,应说明进口的理由以及具体的品种、规格和数量,对于进出口比例较大的,要分析进出口对国内供需平衡的影响。2.3.2 供应可靠性分析
分析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动力近期市场可得性和长期供应的可靠性。进口原辅材料要分析在价格和可得性方面的可能性。
对于原辅材料、燃料、动力由企业自供的项目,应说明有关生产装置间的物料平衡情况,并根据市场情况提出优选对比方案。
当有多种供应渠道和来源时,要对不同运输方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结合市场供应状况,做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2.4 价格预测
2.4.1 产品价格现状及预测
分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历史演变过程和变化规律,预测在项目计算期内产品价格的变化趋势。
分析产品在国内市场上价格历史演变过程和变化规律。分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与国际市场价格的联动性。分析与主要原材料价格走势的关联性。预测在项目计算期内产品价格的变化趋势。
结合产品市场调查与分析,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产品的销售价格范围。2.4.2 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动力价格现状及预测
分析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历史演变过程和变化规律,预测在项目计算期内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
分析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动力在国内市场或地区市场上价格历史演变过程和变化规律。分析与国际市场价格的联动性。分析与主要下游产品价格走势的关联性。预测在项目计算期内国内价格或地区价格的变化趋势。
结合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动力的市场供需平衡分析,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原辅材料、燃料、动力的采购价格范围。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采用到厂入库价格,说明主要原辅材料、燃料价格构成及供应方式,包括出厂价、运杂费、贸易费用等。进口原辅材料和燃料,要说明FOB价格、CIF价格构成、贸易从属费用、国内运杂费用等。2.5 市场风险分析
市场风险分析包括识别风险因素、估计风险程度、提出风险对策。2.5.1 风险因素的识别
分析技术进步和新技术进展,预测新产品和新替代品投放市场后,对市场产生的影响,一方面影响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影响价格,最终导致影响项目目标产品的销售和收益。
分析各种新竞争对手的加入对市场的影响,市场过于饱和,竞争者的相对优势,将导致项目目标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减少。
分析市场竞争的程度,市场出现恶性竞争或出现垄断竞争对市场的影响。出现产出品买方垄断,产品价格急剧下降,出现投入品卖方垄断,使得产品成本大幅上升。最终导致项目预期收益减少。
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以及政策条件的稳定性,政治动荡、经济波动、政策多变,将引起市场激烈震荡,导致产品销售和投入品供应不稳定或中断,影响项目的预期收益。
2.5.2 风险程度估计
估计各风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判定风险等级,确定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风险程度估计可以定性描述,也可以定量计算,要结合项目具体情况确定。2.5.3 风险对策与反馈
研究风险对策,提出针对性的风险规避对策,避免市场风险的发生或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将信息反馈到有关专业人员或投资者,指导改进项目方案、完善营销策略、落实有关对策,促使项目成功。3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3.1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建设规模也称生产规模,根据市场预测与产品竞争力、资源配置与保证程度、建设条件与运输条件、合理的经济规模、技术设备满足程度与水平、筹资能力、环境保护以及产业政策等提出生产规模。对于生产规模的不同方案,进行方案比选。明确各生产装置的规模,包括中间产品生产装置规模。不同方案的建设规模需列表。见表3.1-1。
表3.1-1 ××方案建设规模
序 号 装置名称 产品名称 建设规模 年操作时 备 注 1 ××× 2 ××× 3 ××× ……
论述确定产品方案的依据,提出不同方案主要产品、副产品的规格、数量和质量指标。对单位产品生产能力投资,投资效益,在进行方案比选的基础上,提出推荐方案并简述推荐产品方案的理由。分别列出不同方案主要产品的规格和数量。见表3.1-2。
建设规模和各装置的规模以年生产能力和日计。表3.1-2 ××方案主要产品的规格和数量
序 号 产品名称 规格(执行的质量标准号)数 量 备 注 1 ××× 2 ××× 3 ××× ……
3.2 技术改造项目特点
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描述企业目前规模和配套条件,结合企业现状对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作方案比较,进行优选。对改造前后的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列表对比。见表3.1-3;表3.1-4。
表3.1-3 ××方案改造前后装置能力变化
序号 装置名称 改造前能力 改造后能力 新增能力 备 注 1 ××× 2 ××× 3 ××× ……
表3.1-4 ××方案改造前后主要产品的数量变化
序号 产品名称 改造前质量指标 改造后质量指标 改造前数量 改造后数量 新增数量 备注 1 ××× 2 ××× 3 ××× …… 4 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设备是项目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项目的技术和工艺水平,决定项目是否经济合理的重要基础。技术方案选择要具有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及经济合理性。
对于由多套工艺装置组成的大型联合装置,需要按工艺装置分册详细叙述的,在本章可只对各工艺装置进行综合简要介绍。各工艺装置分册的编制,按照本章内容要求。
对于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叙述原有工艺技术状况,说明项目建设与原有装置的关系,结合改造具体情况编制本章内容。若有设备利旧问题,应列明利用原有设备清单,说明使用年限,表明设备原值和净值,并提出由于利旧节省的投资额度。
要重视工艺技术方案的比选,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与确定要在多方案比选的基础上进行。引进技术必须货比三家,要参考国内外同类技术设备的成交价格,分析历史成交价格和相关技术设备成交价格。要重视软件的引进,注意引进软件的费用和使用条件,了解国际惯例。4.1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4.1.1 原料路线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简述国内外不同工艺的原料路线,包括现状、特点、发展变化趋势及前景等。经综合比选,提出推荐的原料路线。4.1.2 国内、外工艺技术概况 4.1.2.1 国外工艺技术概况
介绍国外技术现状、特点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所建装置数量、技术覆盖率、发展变化趋势及前景等。国际最先进技术特点介绍。4.1.2.2 国内工艺技术概况
介绍国内技术现状、特点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所建装置数量、技术覆盖率、发展变化趋势及前景等。
国内最先进技术特点介绍,与国际先进技术比较。4.1.3 工艺技术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对不同工艺技术从来源、产品质量、主要技术参数、消耗、投资及成本等方面进行对比,评价其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安全性及经济合理性并列表。见表4.1-1。
在综合比选的基础上提出推荐技术路线,简述推荐的理由。表4.1-1 工艺技术方案对比
序号 指 标 单 位 方案一 方案二 备 注 1 技术来源 2 产品质量 3 主要技术参数 3.1 3.2 …… 主要原料单耗 4.1 4.2 …… 主要动力单耗 5.1 新鲜水 5.2 循环水 5.3 电 5.4 蒸汽 5.5 燃料 …… 6 装置投资 6.1 装置A 6.2 装置B …… 7 单位成本 7.1 产品A 7.2 产品B ……
初步评价 4.1.4 工艺技术描述
简述推荐技术的工艺流程,介绍其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将技术评价列表。见表4.1-2。表4.1-2 推荐工艺技术综合评价 序号 项 目 评 价 1 技术先进性 2 技术适用性 3 技术可靠性 4 技术安全性 5 技术成本的合理性 6 技术进展前景 7 单位产品技术投资水平8 单位产品投资 9 产品质量水平10 产品质量提高前景 11 技术对产品质量保证程度 12 技术对原料的适应程度 13 工艺流程的合理性 14 工艺符合清洁生产的程度 15 工艺技术的可得性 16 工艺技术能耗水平工艺技术与自然条件的适合性 18 生产成本水平19 产品竞争力 20 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21 其他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
若引进国外技术和进口设备,需说明引进方式、引进和进口的范围、内容及理由。提出对可能引进技术的初步意见和建议。注意进口设备必须有适量的备品备件。4.2 工艺流程和消耗定额 4.2.1 工艺流程概述
4.2.1.1 装置规模和年操作时数
确定装置规模和年操作时数,当生产不同规格产品对装置生产规模有影响时,应按产品规格分别列出并给出最可能的产品方案下的装置规模和对应的年操作时数,或者按照行业习惯,给出代表性的产品或折算成某一产品的规模。4.2.1.2 装置组成
装置组成包括生产单元(或工序)和为生产装置直接服务的辅助生产单元等。大型联合装置按照不同产品生产装置列出,每套装置根据工艺特点,按照工序列出装置组成。独立单元生产装置,根据工艺特点,按照工序列出装置组成。4.2.1.3 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
对主要原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使用,要说明执行的质量标准。并列出项目所需的主要原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的数量以及规格(性质)。见表4.2-1和表4.2-2。
表4.2-1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用量 序 号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来 源 备 注 1 ××× 2 ××× 3 ××× …… 表4.2-2 ××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规格、性质 序 号 指标名称 单 位 指标数值 备 注 1 ××× 2 ××× 3 ××× ……
4.2.1.4 产品、副产品及主要的中间产品
说明产品、副产品及主要的中间产品执行的质量标准。
列出项目产品、副产品的数量和性质(规格)。见表4.2-3和表4.2-4。对重要的中间产品,列出其数量和性质(规格)。表4.2-3 产品、副产品及主要的中间产品数量 序 号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 2 ××× 3 ××× ……
表4.2-4 ××产品规格、性质
序 号 指标名称 单 位 指标数值 备 注 1 ××× 2 ××× 3 ××× ……
4.2.1.5 工艺流程说明
简述主要工艺过程、操作参数和关键的控制方案。分装置画出工艺流程图。4.2.2 物料平衡说明
简述进出装置的物料平衡,大型联合装置要说明各装置间的物料互换关系。一般可以列表或用物料平衡图表示。物料平衡图要根据具体项目情况画出。物料平衡表格式见表4.2-5。表4.2-5 物料平衡
序 号 装置名称` 进 装 置 出 装 置
物料名称 数 量 物料名称 数 量 1 ××× 2 ××× ……
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说明原装置物料平衡情况,并根据工艺流程,叙述改造后(有项目)、无项目和增量的物料情况。4.2.3 工艺消耗定额
简述各装置消耗定额,对主要产品列出其消耗定额。见表4.2-6和表4.2-7。在表中可以列出国内外先进水平消耗量(定额),简要说明与项目对比情况。表4.2-6 装置消耗量
序 号 名 称 规 格 单 位 小时耗量 年耗量 备 注 1 原材料及辅助材料 1.1 ××× 1.2 ××× …… 2 燃料及动力 2.1 ××× …… 2.2 ××× …… 3 副产品 3.1 ××× 3.2 ×××
……
注:表明该装置产品数量与规模。表4.2-7 产品消耗定额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 位 消耗定额 备 注 1 原材料及辅助材料 1.1 ××× 1.2 ××× …… 2 燃料及动力 2.1 ××× 2.2 ××× …… 3 副产品 3.1 ××× 3.2 ×××
……
4.3 主要设备选择 4.3.1 设备方案比选
简述关键设备选择的依据,主要设备应满足项目投产后生产要求,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相互配套,设备质量可靠,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力求经济合理。结合工艺技术方案进行关键设备方案比选,考察成熟可靠、安全实用、投资造价、运行费用等因素,确定关键设备选型。
大型超限设备要说明超限内容,提出解决运输和安装技术措施方案。4.3.2 主要设备表
简述设备概况,要求提出主要设备型号、规格、材质、数量、重量等指标,并说明来源、价格。列主要设备一览表见表4.3-1。
对于进口设备,要阐述进口的理由,引进单机或成套引进,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设备供应方式,如合作设计合作制造注意必须考虑适量的备品备件。表4.3-1 主要设备一览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材质 数量 单重 国内采购 国外采购 备注 1 ××× 2 ××× 3 ××× 4 ××× …… 4.3.3 依托与利旧
对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简述原有设备状况,论述项目可依托的设备状况,对主要的依托设备要进行方案比选。提出依托设备的资产原值和净值以及可以节约的投资数额。
4.4 自控方案与信息控制系统
说明工艺生产过程对自动控制的要求,分析国内外同类企业自动控制水平,说明自控水平的高低对生产和成本产生的影响。
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说明原有企业的自控水平与状况,结合新装置,统一考虑自控系统时,要与工艺装置一起考虑工程方案。4.4.1 控制系统及仪表选型
说明全厂自动控制总体水平的确定依据,描述工艺装置、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储运系统以及消防系统的操作原则,确定安全联锁系统的设置。
简述自动控制系统和主要仪表的选型原则,根据选型原则,选择控制系统并说明该系统方案的构成、功能特点及技术性能,确定检测和控制仪表的类型。对需要引进的控制系统和仪表,应说明引进理由,明确引进范围。
对于大型联合装置,要分装置说明自控系统设置和水平,论述主要控制方案,给出主要控制回路和检测点数。
对于各系统自动控制,要按照控制系统设置按工艺装置、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储运系统以及消防系统等分别叙述。
对于集中控制的方案,要说明中央控制室的设置方案。提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控制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4.4.2 自控仪表设备选择
列出主要仪表、控制设备表,包括型号、参数等。分别说明国内采购部分和国外采购部分。4.4.3 中央控制室
说明中央控制室所控制的范围,控制装置及操作区的划分,附控制系统框图。说明中央控制室各系统的功能和设施配置,控制系统对建筑标准的要求。附控制室平面布置图。
列出中央控制室占地面积和建构筑物面积,必要时可列表表示。4.5 装置界区内公用工程设施
根据工艺装置特点和工艺技术要求,当界区内需要单独配置公用工程或辅助设施时,应予以描述,说明其设置的必要性,并向相关专业提供条件。4.6 工艺装置“三废”排放与预处理 4.6.1 废液及废水
简述废液及废水排放情况,如排放点、排放量、组分等并列表。见表4.6-1。表4.6-1 废液及废水排放
序号 名 称 排放点 排放量 浓 度 排放方式 排放去向 备 注 1 ××× 2 ××× 3 ××× 4 ××× …… 4.6.2 废气
简述废气排放情况,如排放点、排放量、组分等并列表。见表4.6-2。表4.6-2 废气排放
序号 名 称 排放点 排放量 浓 度 排放方式 排放去向 备 注 1 ××× 2 ××× 3 ××× 4 ××× …… 4.6.3 废渣
简述废渣排放情况,如排放点、排放量、组分等并列表。见表4.6-3。表4.6-3 废渣排放
序号 名 称 排放点 排放量 组 分 排放方式 排放去向 备 注 1 ××× 2 ××× 3 ××× 4 ××× ……
4.6.4 “三废”预处理
根据“三废”成分和浓度等特性,要求进行预处理的,应说明预处理方案,给出预处理后的数量和浓度以及组分构成。4.7 装置占地与建、构筑物面积
简述工艺装置占地、建构筑物面积、层数、层高及结构形式并列表。见表4.7-1。表4.7-1 建构筑物面积和占地面积
序号 工号 名称 建构筑物面积 占地面积 层数 层高 结构形式 备注 1 ××× 2 ××× 3 ××× 4 ××× ……
4.8 工艺技术及设备风险分析 4.8.1 风险因素识别
技术进步的加快,原料路线的改变,新技术的可靠性,政策的变化,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法规要求等,对所选用的技术可能使技术过时或遭到淘汰,进而对项目的运转和预期收益构成威胁。4.8.2 风险程度估计
根据选用的技术和设备情况,对技术和设备的来源、发展历史及预期进展进行分析,定性或定量预测各种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4.8.3 风险防范与反馈
根据风险程度,预测对项目的影响,确定是否进行风险对策研究。
研究风险对策,提出针对性的风险规避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或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研究风险对策,将信息反馈到有关专业人员或投资者,指导改进设计方案、落实有关对策,促使项目成功。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5.1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规格、年需用量及来源
根据工艺技术方案的优化,确定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规格、品种、成分、质量、价格、来源、供应方式、运输方式、年需用量,说明其来源以及运输方式。并与供应企业签订供货意向协议。见表5.1-1。
自供的需要说明企业自身物料平衡情况,说明对原有市场和企业效益的影响。需要进口的,要提出进口的方式和进口方案。说明可能进口的国别或贸易商。表5.1-1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数量
序 号 名 称 质量标准 数 量 运输方式 来源 备 注 1 ××× 2 ××× 3 ××× 4 ××× ……
5.2 矿产资源的品位、成分、储量等初步情况
项目直接采用矿产资源的,应说明矿产资源的品位、成分、储量、开采规模等初步情况。说明供应的方式。5.3 供应方案选择
对于原材料、燃料供应要进行方案比选,通过方案比较,选择相对优化的方案。6 厂址选择和建厂条件
对于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说明企业所处的厂址条件。对在原厂址进行改、扩建进行论述,分析优、缺点,根据方案比较结果确定改造方案。
在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建设,同样需要按照厂址选择的原则和内容要求进行方案比选,但根据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具体的条件情况,部分内容可以适当简化。6.1 厂(场)址选择
大型联合装置、生产基地、工业园区的建设,其厂(场)址选择要进行专题研究。6.1.1 厂(场)址选择的原则及依据
厂(场)址选择应符合所在地区的规划,符合国家产业布局政策和宏观规划战略等。
厂(场)址选择应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节约用地和少占耕地及减少拆迁量;有利于依托社会或依托现有设施;有利于建设和运行;有利于运输和原材料、动力供应;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劳动安全及卫生、消防等;有利于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6.1.2 厂(场)址方案比选 归纳各(场)厂址方案的优缺点,对拟选厂(场)址从地区条件、建设条件、投资和运行费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比较,必要时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并作动态分析。厂(场)址比较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列表表示,见表6.1-1。通过多方面对比分析和方案比较,确定推荐厂(场)址。表6.1-1 厂址方案对比
序 号 项 目 厂 址 一 …… 1 地区条件对比 1.1 地理位置 1.2 市、县规模 1.3 工、农业产值 1.4 铁路条件 1.5 公路条件 1.6 水运条件 1.7 航空条件 1.8 气象条件 1.9 文化教育 1.10 医疗卫生 1.11 产品销售 1.12 工业、科研 1.13 投资环境 1.14 社会依托 1.15 占地面积 1.16 地质灾害
1.17 征地、拆迁及移民条件 1.18 环境保护 1.19 法律支持 1.20 施工条件 …… 建厂条件对比 2.1 地形、地貌 2.2 土地状况 2.3 工程地质 2.4 水文地质 2.5 原料供应 2.6 供水 2.7 供电 2.8 通信 2.9 厂外道路 2.1 土石方量 2.11 “三废”排放 2.12 大气扩散
2.13 拆迁障碍物和居民数 2.14 生活设施 …… 投资费用比较(万元)3.1 土地购置费 3.1.1 土地费用 3.1.2 拆迁费用 3.2 场地平整费 3.2.1 土方工程 3.2.2 石方工程 3.3 基础工程费 3.3.1 基础处理费 3.3.2 防震措施费 3.4 厂外运输投资 3.4.1 铁路专用线 3.4.2 公路 3.4.3 码头 3.4.4 管道
3.5 厂外公用工程投资 3.5.1 给水工程 3.5.2 排水工程 3.5.3 供电工程 3.5.4 供热工程 ……
3.6 防洪工程投资 3.7 环境保护投资 3.8 生活福利设施投资 3.9 临时建筑设施费用 ……
合计 运营费用比较(万元)4.1 原料及燃料运输费 4.2 成品运输费 4.3 动力费 4.4 排污费 4.5 其它 ……
合计
6.1.3 厂址推荐方案意见
进行工程条件和经济性比较提出推荐厂址方案。
说明推荐理由,论述推荐方案的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对存在问题的处理意见或建议。
附厂址区域位置图和推荐厂址方案示意图。6.2 建厂条件
6.2.1 建厂地点的自然条件
厂址的地理条件,包括厂址地理位置、区域位置、距城镇距离、四邻关系等。介绍区域道路交通情况。附厂址地理位置图和厂址方案区域位置图(包括原料进厂管线、水源地、进厂给水管线、热力管线、发电厂或变电所、电源进线、储灰渣场、铁路专用线、港口码头、生活区等规划位置)。地形、地貌条件。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震烈度、设防等级,区域地质构造情况等。自然、气象条件,包括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雷电日、蒸发量、大气压力、风力与风向等。气象条件要给出历史极端值,月平均值,年平均值,分析极端值出现的概率。见表6.2-1。附风玫瑰图。表6.2-1 自然、气象条件
序 号 自然、气象要素 单 位 数 值 备 注 1 海拔 气温(干球温度)2.1 年平均温度 2.2 年平均最高温度 2.3 年平均最低温度 2.4 极端最高温度 2.5 极端最低温度
2.6 最热月平均温度的10年平均值 2.7 最冷月平均温度的10年平均值
2.8近10年来最冷月日最低气温月平均值的10年平均值 2.9近10年来最冷月日最低气温月平均值的最低值 3 相对湿度 3.1 年平均相对湿度 3.2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3.3 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4 大气压 4.1 年平均 4.2 夏季平均 4.3 冬季平均 5 风
5.1 年最多风向频率 5.2 夏季最多风向及频率 5.3 冬季最多风向及频率 5.4 夏季平均风速 5.5 冬季平均风速 5.6 最大风速 5.7 极端风速 5.8 风压 6 降雨量
6.1 年平均降雨量 6.2 月最大降雨量 6.3 日最大降雨量 6.4 小时最大降雨量 6.5 年平均降水日数 6.6 年最多降水日数 6.7 年最少降水日数 7 雪
7.1 最大积雪厚度 7.2 计算雪负荷 7.3 年最多降雪天数 7.4 年平均积雪天数 8 水文 8.1 海洋 8.1.1 …… 8.2 河流 8.2.1 …… 8.3 湖泊 8.3.1 …… 9 其他
9.1 最大冻土深度 9.2 年平均无霜期 9.3 年平均日照 9.4 年雷暴日 9.5 年沙暴日 9.6 年冰雹次数 9.7 受雷暴、沙暴、冰雹危害次数及程度 9.8 年平均洪水次数 9.9 极端洪水危害程度 9.10 年均蒸发量 9.11 年均下雾日数 9.12 雾最长持续时间 9.13 地震烈度 9.14 地震设防等级 9.15 地震水平加速 ……
6.2.2 建厂地点的社会经济条件
调查建厂地区社会人文经济条件及发展规划,研究其对建设项目产生的影响,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采取的办法。存在风险因素的,要进行风险分析。结合项目的要求,调查地区或城市社会、经济等状况,说明建设地点是否符合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建厂地区的协作配合条件及生活福利条件。区域设备制造能力与水平,机、电、仪等维修水平与能力情况。
区域建筑施工队伍情况与水平,建筑、设备材料制造水平与能力,市场配套状况等。
在少数民族地区或具有特殊风俗文化的地区建厂,要说明当地的风土民情和文化,避免与其冲突。
属于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区域或属于三资企业、国际组织、政府贷款或投资的项目,应结合项目具体情况说明可享受的有关优惠政策。6.2.3 外部交通运输状况
调查建厂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及发展规划,说明铁路、公路、港口、码头、管道等能力和吞吐量,目前运量平衡现状,潜在的能力。研究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6.2.4 公用工程条件
调查建厂地区公用工程动力供应和资源条件,说明各种资源的供需平衡现状和潜在能力以及发展规划,研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
说明水源和水供应情况,若有几种水源,需分别说明水量(实际水量、规划水量、可供本项目水量)、水温(最高水温、最低水温、平均水温)、水质(枯水水质、丰水水质、平均水质)情况以及水源地距厂址距离等。电源与供电情况,说明地区电网、发电厂、区域变电所等区域位置,实际容量、规划容量、可为本项目提供容量,距项目的距离。
电信情况,市话网现状,地区电话局、长途局至厂的距离,采用交换机程式及对用户线路电阻限制值等系统通信对本工程的要求。无线通信信号情况,网络建设情况等现代通信设施基础情况。
供热工程情况,供热现状及发展规划,现有管网情况,热源距离本工程的距离,可供本工程的热负荷及参数。
各种气源,区域空分装置配套情况,气价情况及供应稳定性。消防设施情况,最近的消防队配备情况、规模以及到厂的距离和时间。其他公用工程条件以及生活福利设施(住宅、医院、学校、文化、体育等)调查与叙述。6.2.5 用地条件
调查区域土地使用现状,说明占用土地的性质,是否属于经过土地资源部门批准的规划用地。说明获得土地使用权或征用土地的各种费用,补偿方式,税金,需要动迁的要说明搬迁的人口数量和补偿情况。6.2.6 环境保护条件
调查区域环境保护现状,环境容量状况以及环保法规情况,区域环境保护设施,接纳本项目的能力等。研究环境状况对建设项目的影响。7 总图运输、储运、土建、界区内外管网
在选定厂址范围内研究生产系统、辅助工程、公用工程、运输设施的平面和竖向布置。
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介绍原有企业总图、储运、土建等情况。对可利用的设施,要具体说明总体平衡情况。需要拆迁还建的或者结合新建项目综合考虑以新带老或合并考虑重建的要具体说明新的工程量,并进行具体方案比选。
7.1 总图运输 7.1.1 全厂总图 7.1.1.1 总平面布置(1)工厂主要组成
说明厂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以及各装置、设施占地并列表。见表7.1-1。表7.1-1 工厂组成及用地面积 序 号 名 称 面 积 备 注 1 厂区 1.1 生产装置 1.1.1 ××× 1.1.2 ××× ……
1.2 辅助生产设施 1.2.1 ××× 1.2.2 ××× …… 1.3 公用工程 1.3.1 ××× 1.3.2 ××× …… 1.4 储运设施 1.4.1 ××× 1.4.2 ××× ……
1.5 服务性工程 1.5.1 ××× 1.5.2 ××× …… 2 厂外工程 2.1 ××× 2.2 ×××
……
合计
(2)总平面布置原则及方案比较
简述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功能分区、系统分明、布置整齐、科学合理。物流和人流路径短捷、方便作业,尽量避免交叉、往复、迂回。土地利用系数和建筑系数科学合理,根据规范确定各建筑物、构筑物间的距离,保证生产运营和消防安全,根据风向、地形、地势及地质条件因地制宜。研究项目各个单项工程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和占地面积;功能区的合理划分;各功能区和单项工程的总图布置;合理布置厂内外运输、消防道路;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系数、建筑系数和绿化系数。提出不同的总图布置方案,简述各方案的优、缺点。附各方案总平面布置图。在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推荐方案。介绍推荐方案的特点。列出推荐方案总图的主要参数指标。见表7.1-2。
表7.1-2 总图主要参数指标
序 号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厂区用地面积 2 生产装置用地系数 3 储运设施用地系数 4 通道用地系数 5 街区用地系数 6 厂区平整土石方系数 7 绿化系数
……(3)工厂绿化
因地制宜,提出工厂绿化方案及绿化面积。(4)拆迁
提出拆迁工程量,需要还建或补偿的,要说明还建方案和补偿方式。拆迁工程量见表7.1-3。
表7.1-3 拆迁工程量
序 号 项 目 名 称 拆 除 量 迁 建 量 备 注 1 ××× 2 ××× 3 ××× …… 7.1.1.2 竖向布置
(1)竖向布置原则及方案比较(2)推荐的竖向布置方案及说明(3)工厂防洪标准及措施(4)场地排水方式(5)土石方工程量 7.1.1.3 主要工程量
简述主要工程量并列表。见表7.1-4。表7.1-4 主要工程量
序 号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厂内铁路 2 厂内道路 3 工厂围墙 4 土石方量 4.1 填方 4.2 挖方 4.3 余(缺)方 5 沟渠 6 堤坝 护坡、挡土墙 8 绿化面积 …… 7.1.2 全厂运输
7.1.2.1 厂内外交通运输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运输方案研究主要计算交通量,选择运输方式,合理布置运输线路、选择运输设备和建设运输设施。
说明总的货物吞吐量,论述选择运输方式的原则,根据全厂运输量和各种物料的属性、形态和物理性质等确定运输方案,对不同运输方式进行比较,列出采用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量。见表7.1-5。
根据目前市场情况,结合建厂所在地区特点,尽可能依托社会运输力量,只有在有足够的运量,才自建专用铁路、公路、码头等设施,并对自建和依托社会作技术经济比较。表7.1-5 全厂运输量
序 号 货物名称 运 量 货物形态 包装方式 运输方式 备 注 1 运入 1.1 ××× 1.2 ××× …… 2 运出 2.1 ××× 2.2 ×××
……
合计
7.1.2.2 运输方案基本情况
(1)厂内道路及车辆选择,厂内道路应做到人流、货流分道行驶。
(2)公路运输,公路等级及长度,季节性原因对通行的影响,自备车辆的选择。以地图表示的公路网。运输线路中的桥梁、涵洞、斜坡情况以及对运输的影响。简述公路运量、运输装卸设施、计量和管理体制等。
(3)铁路运输,区域运输能力,编组站接纳能力,季节性原因对交通的限制,货物仓储能力,自备车辆选择和数量,机车库位置,运价执行的标准与运价表,以地图表示的铁路网,有关运输协议情况。
简述铁路专用线、交接方式、工业站等情况,说明铁路运量、二次倒运装卸设施、计量和管理体制等。
(4)水路运输,水运航道和河流宽度及深度,通航能力,季节性原因对航道的影响,船舶包括自备船舶的选择,港口、码头位置、形式布置、吨位、吞吐能力及装卸设施,仓库和货栈及面积,执行运价标准和运输价格,以地图表示的航道网、河流、海洋和港口。有关运输协议情况。
简述运输量、二次倒运装卸设施、计量和管理体制等。
(5)航空运输,机场规模和能力,运输状况,通航的地区和国家等。以地图表示的航 道网。
简述运输量、二次倒运装卸设施、计量和管理体制等。7.1.2.3 大件运输方案
说明大件运输方案、方式和采取的措施。7.1.2.4 主要工程量
各种运输设施和运输车辆的确定与数量,附主要工程量表。7.2 储运
大型石油化工项目、炼油项目或储存量较大的项目,储运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要专门研究论述。一般项目可适当简化。7.2.1 储运介质及储运量
简述储运介质的性质、形态、规格、型号等,说明储运的要求和储运量。7.2.2 储运方案 7.2.2.1 储存系统
根据储存介质的性质、形态等确定储存方式,说明储存周期的确定以及储存量的确定理由。
对储存方式和方案进行多方案比较,简述各方案的优缺点,选择最友方案。附储存流程示意图。7.2.2.2 装卸系统
根据储存介质的性质、形态等确定装卸流程,结合运输方案确定装卸能力。对装卸方式和方案进行多方案比较,简述各方案的优缺点,选择最优方案。附装卸流程示意图。7.2.3 储运系统工程量
简述储运系统工程量。附主要设备、设施和主要工程量表。7.3 厂内外管网
简述各种不同介质的管道,根据介质性质、输送压力温度等要求,说明各种管道的材质等主要参数。根据输送量,确定主要管道管径。根据总图布置,确定管线的长度,以延长米表示。
说明管线的敷设方式,进行方案比选。必要时列表进行比较。简述厂内外管网主要工程量。厂内外主要工艺及热力管道一览表。附管网系统平面布置示意图。7.4 土建及工程方案 主要研究其建筑特征(面积、层数、高度、跨度),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形式及特殊建筑要求(防火、防爆、防腐蚀、隔离、隔热等),抗震设防等。7.4.1 工程地质条件
简述工程地质概况,说明特殊地质问题等。7.4.2 土建工程方案
简述基础形式的选择,说明特殊地基的处理方案。根据工程要求,选择主要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
对地区特殊性问题(如地震、大孔土、冻胀、不良地基等)要说明所采取的措施。有特殊要求的建构筑物要作出说明。7.4.3 土建工程量
列出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一览表。见7.4-1,7.4-2。
表7.4-1 建筑物一览
序号 名 称 层数 总高度 结构形式 建筑面积 占地面积 备注 1 生产装置 1.1 ××× ……
小计 2 辅助生产 2.1 ××× ……
小计 3 公用工程 3.1 ××× ……
小计 4 服务性工程 4.1 ××× ……
小计 5 储运及其他 5.1 ×××
……
小计
表7.4-2 构筑物一览
序号 名称 钢材 钢筋砼 素砼 毛石砌体 砖砌体 填方挖方 其他 备注 1 生产装置 1.1 ××× ……
小计 2 辅助生产 2.1 ××× ……
小计 3 公用工程 3.1 ××× ……
小计 4 服务性工程 4.1 ××× ……
小计 5 储运及其他 5.1 ×××
……
小计
构筑物 长×宽×高(m×m×m)7.4.4 “三材”用量
列出建构筑物“三材”(钢材、木材、水泥)用量。以塑代木的要说明代用量。8 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 公用工程与辅助工程是为项目全体工程正常运转服务的配套工程。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建厂所在地区的条件,坚持尽量依托社会力量配套服务的原则,原则上社会能提供的自己不搞。
对于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说明原有企业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配套情况,说明原有企业供需总体平衡情况,提出富裕量和潜在的能力,以及能为本项目提供的数量。
在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的项目,要提供开发区、工业园区配套能力、发展规划,说明为本项目提供的服务和供应量,供应条件、价格和有关协议。8.1 水、电、汽和其他动力供应
说明水、电、汽和其他动力小时用量及年需用量,说明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外供需要有供应协议和方案,自供的需要说明供应方案。见表8.1-1。
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提供原有企业和改造后动力供需平衡图(表)。见表8.1-2,表8.1-3。说明原有装置的负荷和运行情况。表8.1-1 本项目动力供应数量
序 号 名 称 规 格 数 量 供应方式 来 源 备 注 1 ××× 2 ××× 3 ××× 4 ××× ……
表8.1-2 原有企业动力供需平衡
序号 名称 规格 供 应 量 需 要 量 富 余 量 备 注 1 ××× 2 ××× 3 ××× 4 ××× ……
表8.1-3 改造后企业动力供需平衡
序号 名称 规格 原有量 新增量 需要量 备注 1 ××× 2 ××× 3 ××× 4 ××× …… 8.2 公用工程方案 8.2.1 给水、排水 8.2.1.1 给水
主要确定水量和水质要求,研究水源、取水、输水、净水、厂内供水方案等。给出项目总用水量,列出全厂各装置、设施用水量统计表,见表8.2-1。包括工艺生产、辅助生产、公用工程、生活福利、服务性工程的生产用水、循环用水、消防、生活用水等。
给出原水水质和有关用水参数指标。
确定给水方案时,首先要依托社会解决。在社会供水不能满足需要时,研究提出自建给水方案,包括水源地条件、取水位置、取水输水。
根据用水水质要求和水量,选择给水处理流程,简述方案选择与比较。附方块流程图。
简述主要给水设备、设施选择与选型,列出给水主要设备和设施。表8.2-1 用水量统计
序号 用水单位平均用水量 最大用水量 生活用水量 消防用水量 备注 1 ××× 2 ××× 3 ××× ……
合计 8.2.1.2 循环水 说明使用的气象参数。
简述循环水来源,列出水量、水质、水温、水压等参数。
选择循环方式(密闭式、敞开式),根据回水要求,设计循环水方案并进行方案比较。
给出循环水主要设备、设施。
列出循环水回水水质、水温、水压等参数。给出循环水补充水量。8.2.1.3 排水 确定排水量,研究排水方案,计算生产、生活污水和自然降水的小时平均排水量和日均排水量以及最大排水量。
说明系统排水量,各种污水的性质、组分和主要污染物。列出排水统计表。见表8.2-
2、表8.2-3。表8.2-2 污水排水量统计
序 号 排水单位 含油污水 酸碱废水 污染雨水 备 注 1 ××× 2 ××× 3 ××× ……
合计
注:有些特殊污水排放,应单独列出,并有专门技术方案处理。表8.2-3 清净、生活污水排放量统计
序 号 排水单位 清净废水 清净雨水 生活污水 备 注 1 ××× 2 ××× 3 ××× ……
合计
注:清净雨水若不能分装置和区块统计,可按全厂统一考虑。
简述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与比较,说明处理后污水的去向和排放条件,接纳水体的条件与选择。说明环保评价对污水处理的要求。
有污水集中处理条件的,给出污水处理厂接纳的条件。简述初步处理技术和方案,达到的要求。
特殊污水排放,应有专门的处理技术方案。给出主要设备、设施的选择与选型。8.2.1.4 给排水管网与水平衡
简述给排水管网的布置及主要参数。列出水量平衡图。8.2.1.5 主要工程量
简述主要工程量,附主要工程量、主要设备、设施表。8.2.1.6 消耗定额 列出给排水及污水处理消耗原材料、化学品及动力表。8.2.1.7 依托情况
对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重点论述已有各种水系统现状、近期发展规划、富余能力、为新建项目提供能力、潜在能力等情况。附改造后全厂供需平衡表或图。水平衡表见表8.2-4。表8.2-4 ××水系统依托情况 序号 水系统名称 原有生 产能力 原有用
户用量 原有富余能力 新增用量 新增能力 备 注 1 ××× 2 ××× ……
给出依托老厂提供的给排水设施和能力的使用条件和价格。依托社会或区域配套的,应附有关使用条件和价格协议。8.2.2 供电
主要是研究确定电源方案、用电负荷、负荷等级、供电方式。8.2.2.1 依托情况
对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重点论述已有供电系统现状、近期发展规划、富余能力、为新建项目提供能力、潜在能力等情况。附改造后供需平衡表或图。见表8.2-5。
给出依托老厂提供的供电设施和能力的使用条件和价格。依托社会或区域配套的,应附有关使用条件和价格协议。表8.2-5 ××供电系统依托情况
序 号 供电系统名称 原有供电能力 原有用户用量 原有富余能力 新增用量 新增能力 备 注 1 ××× 2 ××× ……
8.2.2.2 电力供应状况
说明项目所在地域电力供应现状,电厂、电网、区域变电所、输电线路现状和发展规划等情况。附区域电网现状示意图。对近期拟建、待建和在建的发电、供电、变电项目要重点介绍与描述,说明对建设项目的影响。
8.2.2.3 用电计算负荷及负荷等级
说明项目总用电负荷和各装置、设施、单元用电负荷,按电压等级区分用电设备负荷。大型联合装置可列表表示。
根据装置、设施特点、类别、重要程度等要求确定用电负荷等级。8.2.2.4 供电方案选择与比较
(1)外供电源方案,根据用电等级和负荷选择电源方案,说明供电负荷及保证程度,附电力部门供电意向,包括电力部门是否同意增容、是否需要投资输电线路、出线及回路等。
(2)自发电,根据工艺要求或特点以及企业具体情况,需要建设自备发电机组时,要说明建设规模和理由以及经济合理性。简述自备电站类型、装机容量、设备装机选择与方案比较。说明自发电可否上网及上网价格以及电力部门有关规定。自备电路需单独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分册。
(3)总变电所,说明总变进出电压等级、规模和接线方式,简述自动化水平与设置。根据工艺装置、辅助生产、公用工程等用电单位特点与要求设置车间变电所。说明实行就近分片供电的原则。
(4)配电,说明全厂配电等级的确定,根据工艺装置、辅助生产、公用工程等用电单位特点与要求,设置配电设施,简述变配电方案。高压供电,要单独设置变配电。
(5)电缆,说明高低压电缆的敷设方式。
(6)谐波,说明非线性负荷谐波的来源、预测谐波的影响,提出防治的方法和采取的措施。
(7)对全厂不同的供电方案进行比较与选择,确定供电方案,附所选供电方案的全厂供电系统图。8.2.2.5 节电措施
说明节电的方法与措施,包括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器设备、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损等,对重大的节电设备和措施的实施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与论证。8.2.2.6 防雷及防静电措施
确定工艺装置、辅助生产及公用工程等建、构筑物的防雷等级和措施。对要求防静电接地的设备和管道采取的措施。8.2.2.7 主要工程量
汇总供电系统工程量,按外接系统工程量和系统内工程量分别叙述。简述供电系统主要设备、设施、高低压开关柜、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的规格及型号。附主要设备一览表。8.2.3 电信 8.2.3.1 电信现状
说明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电信网建设和运行情况以及发展规划。电信部门满足项目需要的程度。
8.2.3.2 电信业务需求及方案
说明建设项目电信需求及业务量。简述主要设备和主要工程量。
根据业务需求及业务量,确定电信系统方案并进行方案比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推荐最佳方案。
对行政电话、调度电话、无线通信、火灾报警、工业电视、扩音对讲、数据传输、互联网络等各电信系统的容量、终端数量、传输方案、中继方式进行说明。8.2.4 供热 8.2.4.1 依托情况
对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重点论述已有供热系统现状、近期发展规划、富余能力、为新建项目提供能力、潜在能力等情况。附供需平衡表或图。见表8.2-6。
表8.2-6 ××供热系统依托情况
序 号 供热系统名称 原有供热能力 原有用户用量 原有富余能力 新增用量 新增能力 备 注 1 ××× 2 ××× ……
给出依托老厂提供的供热设施和能力的使用条件和价格。依托社会或区域配套的,应附有关使用条件和价格协议。8.2.4.2 热负荷
按照不同装置、设施及其对蒸汽(热水)参数的不同要求分系列列出需要量、规格等。根据供热的特点,列出特殊需要的蒸汽用量和规格,连续供热和间断或季节性供热的量。见表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