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跨界治理研究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跨界治理研究 ——基于武汉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的实证分析
文章来源: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作者:孙友祥] 发布时间:11-03-28 15:29:48 40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迅速发展,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区域社会发展尤其是公共服务的非均衡问题差距也日益凸显。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受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分化特别是行政分割、城乡分治和差异化社会政策的影响,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并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滞障。如何创新城市圈公共服务治理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统筹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武汉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问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意旨政府使全体国民较平等地均衡地享有水平大致相等的基本公共服务[1]。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反映在城乡均等化、区域均等化、群体均等化等方面[2]。因此,严格意义上的武汉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区域和群体均等化的统一,其均等化问题应该至少从城市与城市、乡村与乡村和城市与乡村等个三个层面加以分析。本文的武汉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实证分析立足于区域、城乡层面,内容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数据来源为城市圈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课题组所做的调查与统计。
(一)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差距状况
1.城市圈居民收入差距。无论是相对数据还是绝对数据,城市圈居民收入差距巨大,且呈扩大趋势。2009年,城市圈城乡居民收入比最大的地区是黄石,达2.89,最小的地区是潜江为2.28。虽然武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是对应的黄冈城乡居民的1倍,但武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黄冈农村居民的5倍以上。
城市圈城乡居民基本收入状况(2009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武汉
4560.62
18389
7161
2.57
咸宁
405.15
12338
4873
2.53
孝感
681.2
13562
5131
2.64
潜江
234.01
12613
5531
2.28
鄂州
308.54
13408
5718
2.34
黄冈
700.32
9952
3744
2.66
黄石
597.78
13897
4811
2.89
2.城市圈居民消费差距。从消费总量来看,2009年城市圈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最大的地区是黄冈,城乡居民消费比达3.73;最小的地区是咸宁市,城乡居民消费比为2.44。武汉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虽然只是黄冈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一倍,但却是黄冈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6
倍以上。从消费层次来看,城市圈城镇居民日益关注消费质量,食品支出比重不断下降,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而城市圈的广大农村居民还基本在为温饱而忙碌。
城市圈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状况(2009年)
人口(万)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武汉
910
12710.29
4901
2.59
咸宁
290.63
8430
3459.82
2.44
孝感
528.7
9949
3764
2.64
潜江
101.63
10048
3031
3.31
鄂州
107.56
10056
2793
3.6
黄冈
735.13
7685
2056
3.73
黄石
258.56
10179
3837
2.65
(二)武汉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状况
1.城市圈区域教育投入差距。教育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并且由于教育具有促进后天发展的放大功能,且出生地一般无法选择,因而,城乡教育均等化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城市圈区域教育发展包括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严重不均等。武汉市2009年教育投入最高,达730.66元/人,黄冈市为最低,只有416.3元/人,两者差距达314.36元/人。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巨大差距,必然导致地方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方面的严重不均等。
城市圈部分地区教育支出状况(2009)
武汉
咸宁
鄂州
黄冈
教育支出(亿)
66.4917
12.98
5.87
30.6
人均教育支出(元)730.66
443.86
545.74
416.3
2.城市圈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差距。现在的城市虽然不能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农村也不能说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但城市圈地区、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截止2009年底,圈内的武汉市的公路通达率近100%,且90%以上为一级公路;95%以上的人口使用洁净自来水,公共娱乐设施和健身设施非常发达。而农村市黄冈的公路通达率不到90%,且路况较差,两车避让都成问题,很多地方还是泥土路,窄而险;70%以上的人口还没能使用上洁净自来水,农村娱乐设施几乎没有。至于现代通信方面,城市宽带普及、通讯发达,而农村的许多地方手机信号覆盖不够,一些地方无法通讯。
3.城市圈区域医疗卫生差距。近年来,国家通过建立和完善医疗体系、加大医疗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城镇居民的医疗卫生状况显著改善。反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地区、城乡医疗卫生差距巨大。如武汉市医疗卫生投入最高,2009年达341.42元/人,咸宁地区为最低,只有147.95元/人。武汉市每1000人拥有床位数最高,为3.98人,黄冈市最低,为1.96人。武汉每1000人拥有的医疗技术人员数最高,为6.38人,黄冈市最低仅为0.28人,武汉是黄冈的22.78倍。
城市圈部分地区医疗卫生支出状况(2009年)
武汉
咸宁
鄂州
黄冈
医疗卫生支出(亿)
31.0694
4.3
1.98
12.9
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元)
341.42
147.95
184.08
175.48
城市圈部分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状况(2009年)
床位总数
卫生技术人员总数
床位数/1000
技术人员/1000
武汉
36192
58102
3.98
6.38
鄂州
3579
5329
3.33
4.96
黄冈
14382
21000
1.96
0.28
黄石
9029
12063
3.49
4.67
咸宁
6769
9465
2.33
3.26
4.城市圈区域社会保障与就业服务差距。首先,城市圈地区的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投入极不均衡。武汉市支出最高,2009年达951.65元/人,咸宁市最低,只有335.13元/人,两地差距近2倍。
城市圈部分地区社保与就业支出状况(2009年)
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亿)
人均社保与就业支出(元)
武汉
86.6025
951.65
鄂州
4.55
423.02
黄冈
25.50
346.88
咸宁
9.74
335.13
其次,城市圈社会保障与就业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明显。第一,城乡参保率差距大。城市圈农村人口约占城市圈总人口的68%,但是参保的人数却不到40%,比城镇的90%的参保率低得太多。第二,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明显。城市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均缴费额是农村的52.6倍,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缴费额是农村的30倍。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是农村的2倍。第三,城乡保障范围差异大。城市居民社会保障项目多、内容广,而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内容狭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养老保险基本空缺。第四,城乡就业服务差距大。城市有专门免费的就业培训指导服务,而农村居民基本没有。
5.城市圈区域环境保护与社区服务差距。从数量上看,城市圈区域环境保护与社区服务差距大,武汉市环境保护支出最高,2009年达729.6元/人,黄冈市最低,只有85.6元/人,两地差距近8倍。武汉市社区服务支出最高,达615元/人,黄冈市最低,只有246元/人,两地差距1.5倍。从内容上看,城市圈区域环境保护与社区服务迥异。在城市,政府的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责任保障落实虽然还差强人意,但一般的环境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能较快得到解决。但在农村,环境保护、减灾避灾的政府职责还没能落实到位,公共安全事件难以解决等。
城市圈部分地区环保与社区服务支出状况(2009)
环保支出(亿)人均环保支出(元)社区服务支出(亿)人均社区服务支出(元)
武汉
66.46
729.6
55.99
615.33
鄂州
1.53
142.25
4.10
381.18
黄冈
6.30
85.60
18.10
246.21
咸宁
3.87
133.15
11.1
381.92
二、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
(一)公民权利赋予体制的分立性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规定是统一的和平等的,但是具体的制度安排与赋予却是分立的。属地安排制度使得公民基本权利的实际享有不仅存在地区、城乡差异,甚至还存在着身份、职业和性别等的差别。首先,是地理位置所赋予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属地差异,如武汉市公民所享有的主要是“武汉市民”待遇,而其他8个地区的居民,即使是“城里人”,其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与武汉“市民”也不能同日而语。其次,是身份差别所导致的差异。城市居民能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在农村却很多难以得到,即使是获得了也要比城市居民付出更多的代价。即存在“市民”待遇与“农民”待遇的差异。总之,同一个基本社会制度下的居民事实上没能享受到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二)行政区划管理的分割性
我国行政管理的区划体制具有明显的分离、分割性特征。其与经济区的功能分异和冲突是滋生区域公共服务问题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区域公共问题解决的体制性障碍。如现行的户籍制度将公民分割划片,并把其分成三六九等,不仅存在城市和农村差别,而且有大城市和小城镇、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东部与中西部之别,并由此赋予其不同的公共服务权益。分离性的财税制度造成地方财力极不均衡,如武汉市的人均财政收入是黄冈、咸宁的10倍。地区财力的巨大差异,使得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居民的公共服务差距加大。
城市圈部分地区财政收入状况(2009)
财政收入(亿)
人均财政收入(元)
鄂州
26.55
2468.39
黄石
59.79
2313.42
咸宁
32.09
1104.15
黄冈
74.90
1018.86
武汉
1005.03
11044.3
(三)经济结构的多重二元性
武汉城市圈不仅存在着城乡两个相互独立运行的经济子系统,而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状况也存在较大差异。武汉市是以工业尤其重工业为主的大都市,其他8个地、市基本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况且每个地区都存在落后农业与现代工业的区分,因此,武汉城市圈经济具有多重二元特征。如武汉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黄冈的10倍、咸宁的5倍。在这
种多重二元经济结构中,地区、城乡生产力发展不同步,生产关系变动也不一致,既存在着以现代化大生产为特征的工业和城市经济,也保留着大量的以农业为主的小农经济;加之普遍实施的地区、城乡隔离制度,直接导致了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
城市圈部分地区GDP状况(2009年)
GDP(亿)
人均GDP(元)
鄂州
308.54
28685.3
黄石
597.78
23111.08
咸宁
405.15
13940.4
黄冈
700.32
9526.5
武汉
4560.62
50116.7
(四)社会政策的非均衡性
武汉城市圈不仅是一个多重二元经济系统,也是一个多重二元的社会系统。分离性的行政区划政策和分割性的户籍管理政策将城市圈人为地分成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并由此赋予其不同基本公共服务权益;同时,城乡流动障碍进一步催化和加剧了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异性。
首先是非均衡的基础设施政策。地区政策环境不同、政策目标不同,地区基础设施政策的重点和政策力度有着巨大的差异。如武汉市的人均固定资产投入是黄冈的4倍以上,考虑长期的累积效应,两地基础设施服务差距之大不言而喻。
城市圈部分地区固定资产投入状况(2009年)
固定资产投入(亿)
人均固定资产投入(元)
鄂州
220.6
20509.48
黄石
343.05
13267.71
咸宁
301.58
10376.76
黄冈
553.3
7526.56
武汉
3001.10
32979.12
其次是非均衡的教育政策与劳动就业政策。虽然总体上国家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但地区、城乡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迥异,无论是校舍设施、还是教师工资福利以及师资力量匹配和教育经费拨付等,各地各校差异极大。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劳动就业上,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内外有别,公私分明,公开地下”的二元格局。
最后,还有非均衡的医疗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城市实行的是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政策,而农村虽然建立了合作医疗制度,但实际上是“民办公助”。就社会保障而言,城市圈地区、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权益差异巨大。
城市圈部分地区社保与就业支出状况(2009年)
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亿)
人均社保与就业支出(元)
武汉
86.6025
951.65
鄂州
4.55
423.02
黄冈
25.5
346.88
咸宁
9.74
335.13
三、武汉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行政区划割裂和地方政府利益刚性是影响区域公共服务问题解决的体制性障碍。因此,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必须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建构跨越行政区划边界的治理机制以突破各地政府各自为政的“囚徒困境”[3]并统筹区域规划发展。即建立是一个包括城市圈区域合作组织机构、物质文化基础以及合作激励机制在内的的“超政府”合作体制[4]。
(一)建立以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合作委员会为中心的跨界治理主体体系
以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合作委员会为中心的跨界治理主体系统,其科学架构和有序运行是避免区域市场割据、治理各自为政和区域利益相互遏制等现象发生并形成一种共同参与、激励相容的区域合作机制的关键。否则,不仅会带来区域合作动力的衰减,而且还可能致使合作区域的“碎片化”。
武汉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跨界治理主体系统,是一个包括城市圈各层级政府、超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合作体系。其中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合作委员会在城市圈跨界治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它不是统治权威,但却是引领者、服务者和协调人。担负着组织政策参与者对话协商以促进团结、协调行为体之间的民主谈判制定制度、并承担补救责任等责任,履行着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规划制定与政策选择、统筹地方政府的政策实施与落实、协调区域合作运转并检查监督执行等职责。就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跨界治理主体系统建设而言,首先是建立武汉城市圈首长联席会议,之后再建立各具体领域负责人的直接沟通制度和协调制度,在此基础上设置武汉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区域合作常务执行机构和审计监督机构,逐步形成一个包括各层级政府、超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共同治理体系。这种“跨界性”合作构成的“整体政府”,能有效地化解“碎片化政府”之间的地盘竞争和势力范围割据,使得协调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5],进而达成正数和博弈以最终实现区域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二)建立共同基金、强化区域认同,夯实跨界治理的经济文化基础
合作的基石是共同利益,利益的差异化往往是合作的障碍。因为差异化的利益诉求以及合作利益与成本的非对称是参与合作激励缺乏的软肋,也是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跨界治理成败的关键所在。
从现实上看,武汉城市圈成员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公共服务状况,无论是公共服务环境还是发展目标都参差不一,而这些差异往往会造成城市圈成员公共服务参与合作激励的匮乏,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机制来改善这种状况,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合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将明显不足。因此,设立区域公共服务基金、强化合作的根基、层次与力度是公共服务区域合作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步骤[6]。为此,必须加大各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上的公共
财政投入,通过优化财政转移结构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拓展公共服务基金来源,缩小合作伙伴之间的差距,避免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合作”破产。
与此同时,强化城市圈区域认同。本质上看,城市圈一体化始于经济,拓展于政治、社会,但将终结于文化。没有文化的融合与区域认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城市圈。然而,城市圈区域认同是区域发展中长期利益博弈和整合的结果,并且还存在着诸如地方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的认同建构的不一致障碍,因此,区域认同仅仅依靠自然演进是不够的,必须有政治力量的主观建构和公民社会的广泛参与,需要通过动员政府的政治执行力,强化区域精英的驱动力和提升“区域公民”社会的协同力,促进区域共识,夯实城市圈公共服务跨界治理的文化基础。
(三)调和行政区与经济区功能,创新跨界治理路径与机制
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功能分异与冲突,既是滋生城市圈公共服务问题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城市圈公共服务问题解决的体制障碍。区域合作的关键在于创新治理路径,调和、整合行政区与经济区功能。
第一,以城市圈一体化空间布局为依托,统筹城市圈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整合水平为目标,围绕城市圈产业转移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快城市圈交通网建设为中心,以交通管理一体化为目的,加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以公用事业一体化为目标,以统一城乡发展布局和乡村集中规划建设为重点,完善城市圈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农业现代基地为重点,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为目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等。
第二,以丰富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合作载体为线索,建立城市圈区域性信息化平台。如公共信息的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不仅是区域跨界治理的前提,而且有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效益。还如在城市圈医疗卫生系统可以尝试共建共享平台,包括医疗技术协作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学术交流平台、成本控制平台、医疗信息平台和科研资源平台,以达到共享医疗信息、均衡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水平的目的。
第三,以夯实城市圈区域合作的经济基础为中心,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合作的物质基础。目前,较为紧迫的就是城市圈区域性产业链的建立、共同市场的形成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功能互补问题,尤其要注重开发武汉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充分发挥其在区域发展中要素配置、产业扩散、技术创新和信息流转中的中心作用[7],通过城市圈的聚合与整合,强化区域市场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最小化和效率的最大化。
第四,以均衡公共服务为依据,实现城市圈社会政策的一致化。包括破除分立性的公民权利赋予制度,建立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实现公民权利赋予的平等化和法制化;建立统一的经济结构,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规范地方政府竞争,破除地区、城乡分立的财政体制,建立统筹城乡公共财政体系[8];实施统一的社会政策,整合、联动与共享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资源,均衡社会服务。
第五,创新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合作机制,建立多中心的公共服务体制。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赖于政府,更取决于横向与纵向的政府间关系以及政府与私人部门、非政
府组织和市民之间的关系。伴随着政府与市场和公民社会的关系从等级、权威向网络和伙伴关系的转变,公共服务供应的联邦制选择成为必然,包括直接生产、协调生产、共同生产、政府合同生产、私人合同生产和特许生产等。只有实现治理主体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充分发挥市场、社会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资源配置优势作用,才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治理目标、治理价值从差异化向均等化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迟福林理顺关系力促公共服务均等化[N]中国改革报,2007-2-8[2]幸鸣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江淮,2007,(2)
[3]殷存毅区域协调发展:一种制度性分析[A]
167
2009,公共管理评论(第二卷)[C]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孙友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价值、困境与路径中国行政管理[J](7)
[5][美]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20082
埃格斯网络化治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6]卓凯,殷存毅区域合作的制度基础:跨界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J]财经研究,2007,(1)
[7]洪银兴,刘志彪版社,200344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与机制[C]
北京:清华大学出[8]金人庆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制度[J]求是,2006,(22)
第二篇:公共服务均等化汇报材料
**镇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汇报
近年来,**镇按照市委、区委相关文件精神,以提升群众幸福度、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均等化为目标,加快实施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改革,创新机制体制,大力开展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提升了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大力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先后完成了花卉大道、物流大道、天乡路、鱼凫路、春江路、二支渠路、三支渠路、四支渠路、春水二道等骨干道路建设,新建了横跨江安河两座市政大桥,打通了10公里沿江安河绿道、9.7公里幸福田园绿道,实施了村道成网加密工程,形成了 “四纵八横”骨干交通网络,基本建立起了与主城区多通道相连,与周边地区宽畅相接,镇域内高密度相通的交通网络骨架,切实方便了群众出行;对自来水、天然气、排污等管网与主城区实现了“大并网”并无缝对接,覆盖了10.2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规划区外3个城镇和9个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惠及了全镇70%的城乡居民;完成了物流大道、春江路、花卉大道、万明路、万福街等道路绿化建设工程和**实验校、中心卫生院、敬老院周边绿化改造工程;完成了城市规划区内的春江路北段、万明路、A5、B2线等城市骨干道路及电力、通讯管网下地工程,镇域内电话、宽带可接入率达到100%,光纤电视入户率达到92.4%,率先建成了全省第一信息化示范镇;实施了天乡路综合市场、红专综合市场、长石综合市场建设,完成了团结桥市场改造工程;开展了南岳新型社区、协华新型社区等居民集中区市 1
政设施完善工程;加大了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了团结渠、团结八斗、十斗、红旗八斗、江安二支四斗、杨家拜渠等15000余米的斗渠改造工程。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彻底改变了过去出行难、灌溉难、用电难、通讯难和农产品交易难的状况,极大地提升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是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三教统筹”齐抓共管,围绕“教育强镇、镇强教育”的思路,树立“大教育”理念,切实推进了我镇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投资6000余万元新建了踏水、**两所标准化九年一贯制学校,改造了镇子实验校,对3所学校的设备设施进行了更新和充实,使镇域内的学校硬件建设均达到或超过了城区学校的标准;新建了**中心幼儿园、花乡民居幼儿园、古镇馨苑幼儿园三所幼儿园,其中**中心幼儿园顺利通过了成都市一级幼儿园检查验收;建成了一个高标准成人教育实寻训基地,成功创建了成都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成都市教育装备示范学校。在改善教育硬件条件的同时,大力实施了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工程。设立专项资金40万元,用于兑现全镇教职工学习交流、进修提高、教学成果奖励补助等,并以此建立教师慰问奖励制度,全方位促进教育发展和均衡。同时,按照以科研为先导、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课程改革为载体、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两支队伍建设为保障、以督导评估机制为杠杆、以区域性整体推进为特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到抓管理铸就学校品质、抓课堂提高课堂效益、抓育人全面关心学生、抓机制形成学校活力、抓科
研提升办学水平。通过不懈的努力,全镇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已经连续四年获得了区教育督导评估一等奖,今年又取得了**区学校教育质量评比农村学校第一名的好成绩;在2006年成功创建成都市教育强镇后,承办了四川省“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幼教工作现场会、“成都市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现场”研讨会,成都市市委书记李春城也两次亲临**调研城乡统筹中的教育工作,同时还接待了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到**调研,我镇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汇报,受到了国家教育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是大力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新建了一所标准化中心卫生院,更新了中心卫生院及中心卫生院分院的医疗设备设施,配置了120急救车,形成了一个中心卫生院、一所中心卫生分院、28个医疗卫生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协调区级部门将社保、医保结算业务延伸至中心卫生院及中心卫生分院,让群众在看病的同时就可以方便地办理医疗保险结算业务,解决了群众因无钱垫支看病难的问题。在中心卫生院安排了4名专职人员从事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在全镇20个村(社区)设立了妇女“三查”服务点,坚持每年至少到每个村(社区)开展义诊和免费体检一次,并在天乡路等村(社区)已先期试点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同时,大力提升了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少儿互助金参保率均达到了100%,切实消除了群众看病的后顾之忧。
四是大力提升就业和保障水平。全镇20个村(社区)均建立了劳动就业服务窗口,设置了社区培训学校,配备了专门的劳动就业工作
人员,并会同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在全市率先实施劳动保障四维公共服务延伸下移试点工作。在天乡路、春江路等集中居住后就业压力较大的村(社区),设置了大型LED就业信息显示屏,与成都市就业信息网同步显示用工信息。同时,深入开展了就业需求入户调查,建立了群众就业需求库和用工信息库,根据群众的两类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向群众推荐工作。在天乡后街建立了创业孵化基地,并探索与**信用社合搭建了600万元创业融资平台,切实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创业资金瓶颈问题。通过这些措施,着力构建了城乡一体的就业创业体系,通过创新培训方式、拓展就业推介渠道,有效促进了区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失地农民的就业。2009年,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18700余人,失地农民就业率达到93%,进一步巩固了充分就业镇创建成果。
在促进充分就业的同时,建立完善了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了社保、农民养老保险宣传和购买扶持力度,进一步健全了农村“五保”和临时救助体系。2009年,失地农民购买社保达到了97%,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了8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90%。
五是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以村(社区)活动中心和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为依托,打造了23个全民健身路径,20个文化活动室,建立了长石、春江路、先锋、永和、花乡民居等群众文化活动广场。组建了“1+20”综合文娱队伍和腰鼓队、竹板操队、太极拳队、扇舞队、健身操队、戏曲联唱队、合唱队等多个群众专业表演队。坚持开展文化活动进村入组活动,坚持每月至少为每村(社区)放一次电影活动,利用专项工作宣传的契机创造性地开展“文化赶集”活动,利
用各种节庆举办联欢会、广场文艺、文化汇演,家庭才艺大赛、农民运动会等活动,深入组织学习型村(社区)、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系列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用群众化的语言、群众喜爱的戏曲形式,把国家的法律政策用文艺的形式传达给群众,把文明新风带入了千家万户,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区域和谐。
六是切实规范政务延伸服务。完善了20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大厅工作,统一规章制度、办事流程和标准时限,统一格调制作了上墙公示牌、服务窗口吊牌,设置土地流转、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流动党员服务、民政事务等服务窗口,将区级28个部门30项职能延伸至村(社区),使活动中心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服务功能更加全面。完善了活动中心管理,全面推行便民全程代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村(社区)之间服务“并网”,实行 “全域受理,网上交换,内部协办”,让群众能在任何一个服务网点办理好自己的事情,真正实现了群众办事从“程序不清自己跑”到“全程代办干部跑”的转变,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办好自己的事情。
七是切实提高城乡管理水平。在管理执法方面,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公开招聘20名城管执法协管员,通过建立了6个城镇管理片区和10个建设执法片区和实行“分片负责,定点到人”等措施,形成了全覆盖、网格化的城市化管理格局。在市容环卫和农村垃圾集中收运方面,建立了180个农村垃圾集中收运站,采用市场化手段建立了180人的城乡环境专业保洁队伍,购买了180辆垃圾中转三
轮、1辆洒水车和2辆垃圾清运车,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户集、村(社区)收、镇(街)运、区处理”的农村环境管理和运行模式,切实改善了农村院落、道路、河道的卫生状况,美化了环境,提升了群众生活的舒适度。
八是创新机制体制,切实推进村级公共服务改革。建立完善了村级公共服务改革“统筹建设、分类供给、多元投入、民主管理、队伍建设”五大机制,通过征求群众意见、民主议定项目、民主选择施工主体、村(居)委会组织实施,全程民主监督和实施民主评议等程序,有效实现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与群众需求的对接,进一步促进了村级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2009年,完成村级公共服务项目60余个,新修和整治组级道路60余千米、沟渠6千余米,疏淘农毛渠20余千米,新修文化活动中心1个,新增文化活动设备3套,新建治安巡逻队伍6支。同时,调动了社会力量和群众参与村级公共服务建设的热情,建立了1个社工服务团队和300余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深入开展了假日学校、430学校、法制宣传、安全宣传、“寒门助学”、“爱心捐助”与“慈善一日捐”等活动,进一步为居民构筑起了生产、生活、休闲、健康、教育等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基本做到了“有求必应、有难必解、有困必济”,促进了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推进了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一体化、均等化,得到了居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充分认可。
第三篇: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管理工作职责
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服务管理职责
(一)负责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宣传教育,组织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知识咨询服务。
(二)负责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信息采集、核实与定期上报流动人口管理站。
(三)协助街道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做好药具发放、随访服务和跟踪管理。
(四)为流动人口中符合基本公共服务规范中的患者做好基本公共服务中的项目管理。
(五)建立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六)做好流动人口传染病监测和防控知识宣传工作。
(七)开展流动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
第四篇:推进流动人口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
推进流动人口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
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应主动尽最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统筹社会力量,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当前,许多社会福利政策和公共服务往往与户籍挂钩。要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别,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首先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消除因城乡居民身份不同而造成的差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开放中小城镇入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我们要结合实际,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和完善与居住、就业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解决暂不具备落户条件或不愿意落户城镇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保障问题,为最终实现户籍制度改革作准备和探索。
把流动人口纳入城镇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规划统筹发展。今后20年是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刻不容缓。为有效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应把流动人口纳入城镇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发展。根据城镇的主体功能、发展规模、产业发展方向、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因素,科学规划人口容量,实现城镇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城镇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人口总量,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强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公共服务。
建立政府主导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机制。《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指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这就明确了在推进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中,政府是主导者,是责任主体。在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中要构建起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机制,明确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首先,政府要科学制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规划,确保公共服务经费的投入,保证基本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分配。其次,社会组织如培训机构、企业等要加强对流动人口职业技能和劳动能力的培训,实行同工同酬,依法为其购买社会保险。再次,流动人口要主动接受职业、劳动技能培训,主动参加社保,提升自身素质和融入城镇的能力。
在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中,各级政府应当明确各自承担的职责。各级政府要按照事、权、责相一致的原则,按层级、比例承担公共经费投入。省级政府负责制定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安排和配套政策,并负责本级公共经费的投入;市县政府负责制订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方案和实施细则,并按流动人口比例投入公共经费。各级政府只有把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并按户籍人口的投入标准投入,才能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要按照“加快建立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等要求,有计划地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要建立健全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投入保障机制、落实机制、监督问责机制,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的顺利推进。要根据自己承担的职责,加强公共服务投入、建设、供给,为流动人口在就业创业、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参加社会保障、基本住房、公共医疗卫生计生服务、社会救助、公共文化体育等方面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让流动人口享受属地政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五篇:如何正确理解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
如何正确理解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
网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又提出均等化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公共教育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范围之内,那么,怎样理解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呢?
专家: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均等化,如这位网友所说,均等化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不是指所有公民都享有完全一致、没有差别的公共教育,而是在承认地区、城乡间在经济发展、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前提下,为所有公民都提供一定标准的基本公共教育。
首先,机会均等是均等化概念的核心,即不分城乡、地域和人群,每一个想要接受基本公共教育的人都有机会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我国已全面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即使是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村,入学机会均等问题也基本得到解决。
其次,政府在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时应有统一的制度安排。在不同地区、城乡的国家制度建设是统一的,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建设标准、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等制度,对不同地区、城乡的标准是一致的、没有差别的。
再次,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是要将公共教育服务的差距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在实现均等化目标的过程中追求绝对平均主义固然不妥,但不同人群享受的服务标准和水平差距过大,就偏离了均等化的内涵。我国目前大力推进的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即在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公平入学机会的前提下,确保其在县域内不同学校都能享受到差别不大教育水平。
最后,结果均等也是均等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保证机会均等的基础上,特别关注贫困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共教育服务,并给予一定的补偿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教育结果公平。国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教育资助体系、为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等多项措施均是补偿弱势群体、以实现结果均等的服务安排,是体现均等化内涵的重要举措。
需要强调的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政府为公民提供的基本服务,保证最广人民群众在基本教育需求上的公平地位。若某一部分公民有条件享受超出公共教育服务范围之外更好、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政府将不为追求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而否定公民自由选择教育的权利,这也是理解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所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杜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