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建筑业及建筑市场发展调研报告(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6:1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固县建筑业及建筑市场发展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固县建筑业及建筑市场发展调研报告》。

第一篇:城固县建筑业及建筑市场发展调研报告

城固县建筑业及建筑市场发展调研报告

2017/6/28 9:13:00 陕西统计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建筑业是关联性、带动性较强和辐射影响力较大的产业,是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建筑业的发展可以带动金属产品制造、机械设备制造、建材、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建筑业在促进社会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之,它对于加快城乡建设发展,改善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经过了持续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随着绿色人文理念的兴起、生产技术的升级、工程项目管理方式的转变,建筑行业正在步入整体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别是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建筑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城固县建筑业的发展随着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相关产业带动下,吸纳就业,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1、建筑企业及人员结构状况

目前,城固县已纳入统计建筑业企业(包括工程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14家,按照主项资质划分,全县施工总承包企业13家、专业承包企业1家,业务涵盖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工程施工总承包、预拌商品砼专业承包等领域。

按照施工总承包主项资质等级划分,全县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企业7家,三级资质7家。全县建筑企业具有执业资格注册人员205人。其中,一级注册建造师4人,二级注册建造师201人。目前,全县已经加入汉中市建筑业协会会员企业10家,其中,常务理事单位2家,理事单位2家。另外,城固县已注册房屋建筑工程设计资质丙级企业1家,房屋建筑工程监理资质乙级资质1家,建筑劳务企业3家。

表1:2014年-2016年全县建筑企业资质等级变化情况表

表2:2014年-2016年全县建筑企业注册人员变化情况表

2、建筑市场状况

建筑行业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投标是建筑企业承揽工程项目的主要方式,因工程项目招标投标规范化、信息化、市场化、公开化、透明度、自由竞争和公平竞争程度非常高,建筑行业及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在城固县承揽工程的外地企业分别达到27家、24家和30家,占据了全县约80%的建筑市场份额,全县企业仅占20%的市场份额,各企业基本都是通过招标投标方式承揽工程项目。同时,全县企业在拓展县外建筑市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三年累计承揽县外工程项目约4.8亿。

表3:2014年-2016年县内建筑企业在县外承揽工程情况表

表中数据显示,城固县建筑企业近三年来积极开拓县外市场,县外产值逐年增长,成效显著。

3、建筑业及建筑市场监管状况

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是推动建筑业及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近年来,城固县除按照中、省、市主管部门规定依法加强建筑业及建筑市场监管外,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以工程质量管理为核心,以规范管理、创新机制、动态监管为手段,先后建立健全了外来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登记制度,建筑市场责任主体约谈机制,单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书制度,项目部关键岗位人员实名制、建筑市场信用档案和不良行为记录制度,建筑企业动态监管和综合考评制度,城建档案管理制度和建筑业专业技术人才库等建筑业及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制度和机制,不断加强建筑企业资质及其执业人员资格管理、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建筑节能管理和建筑市场各主体市场行为管理等,在建筑业及建筑市场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建筑市场的稳定发展。

二、存在主要问题

1、企业发展水平不高,经营理念和竞争意识较淡薄,市场竞争力较差。

城固县所属的建筑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在经营发展理念、市场运作、资金、技术等方面相比省、市企业差距较明显,全县尚缺乏管理先进、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的骨干企业。

企业走出去的意识较淡薄,建筑业是市场开放程度最大的行业之一。目前,已经形成了全国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各种地方保护都已被住建部叫停,市场开放程度越大,竞争越激烈,通过招标投标方式承揽工程是建筑企业从事建筑活动的主要方式,企业综合实力是决定市场的主要因素。由于城固县建筑企业规模和综合实力都不高,很多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没有专门的市场或经营部门及相应专业人员,对市场竞争机制和运行规则把握不力,对市场风险看得多,对市场机遇把握能力不足,存在“有把握就竞争(投标),没把握就不参与竞争(投标)”和“保企业而不是求发展”的观念,市场竞争参与少,积极性不高。统计显示,近三年来县内建筑企业市场份额仅占全县的20%。2014年以来,城固县共创建省、市文明工地29个,其中93%都由县外建筑企业施工。由此可见,县内建筑企业项目管理及施工水平与县外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2、不良行为依然存在,建筑市场仍需进一步规范。

近年来,住建局虽然不断加大建筑市场监管执法力度,但一些不良行为依然存在。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行为是建筑市场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这些行为的存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工程项目因工期紧,考核任务重,急于开工,在未履行相关审批程序的情况下先行开工建设,使监管部门监管困难重重,市场准入监管无法有效落实,这些项目往往手续不齐先行开工,难以对施工、监理、劳务等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市场准入等进行事前有效监管,增加在事中、事后发现违法行为的查处难度。

3、建筑业产值和增加值对国民经济贡献不高。

据统计,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城固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9.382亿、10.539亿和11.8亿,分别占全县GDP的5.002%、5.557%和5.474%。

表4:2014年-2016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占GDP情况表

表中数据仅供参考。数据来源,中、省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和省统计局网站。市、县相关数据来源于市、县统计局。

从总体来看,城固县建筑业增加值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高,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1)受统计规定影响。根据统计规定,必须是在本县注册的建筑业企业才能纳入城固县建筑业产值统计口径,外地建筑业企业(包括其分公司等分支机构)在城固县完成的产值无法纳入核算,受此影响,许多外地建筑企业在城固县完成的产值将不被统计,比如乐城公园、博望龙廷、亿腾时代广场、恒基馨城、汉城博郡、缙颐•公园悦府、莲花新村和江湾社区移民集中安置项目等规模较大的项目均无法纳入城固县统计范围。2014—2016年县外建筑企业在城固县建筑市场的平均市场份额约占80%。

(2)受招标投标影响。按照招标投标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规模标准(100万)以上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工程等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均需在省级媒体发布公开招标公告,并在汉中市有形市场(建设工程发包承包交易中心)统一发售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其资格审查、开标评标定标活动均需进入有形市场按照规定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招标投标活动。城固县建筑企业要承揽规模标准以上的国有资金投资工程项目均须通过公开招标投标,进行公开公平竞争。

(3)受工程项目规模影响。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加之国家禁止政府部门新建楼堂馆所,导致建筑业较以前规模小、数量少,尤其是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严重萎缩,该影响将持续较长时期,建筑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增速放缓,形势不容乐观。

(4)受市场化程度影响。建筑行业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从近年来城固县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均由外地企业承揽,可以看出市场化程度对城固县建筑业产值的影响十分明显。住建部已经明确规定,从今年起,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禁止任何妨碍、排斥、限制外地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进入本地建筑市场的行为和条件,包括设置任何审批、备案事项,或者告知条件,要求注册分公司等,建筑市场的开放竞争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量外地企业通过招标投标进入城固县承揽工程,对本地建筑企业冲击越来越大,城固县建筑业产值将受到更为严重的影响。

4、建筑企业经济负担沉重,发展滞后。

当前,建设单位要求工程垫资施工现象还比较突出。一些建设单位不按照施工合同约定和施工进度拨付工程款,要求施工企业部分或全额垫资修建,有的建设单位还要求施工企业同时缴纳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给建筑企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极易引发转包、挂靠、拖欠材料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引发一系列产业和社会问题。尤其在房地产开发领域,一旦开发商的资金链断裂,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每年连续不断的大规模拖欠农民工工资上访事件就是集中表现之一。这些是影响建筑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的重要问题,亟待改善。

三、发展思路及对策

伴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衰发展,建筑业也经历着繁荣和萧条。根据近年来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建筑企业除面临自身转型升级问题,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巨大挑战。结合中、省产业政策,对城固县建筑业及建筑市场发展提出以下思路及对策。

1、发展新型建造方式,提升建筑水平。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加强建筑安全监管,提升建筑水平,积极推广节能建筑。尤其要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等。这是今后十年甚至更长时期,建筑业发展的规划纲要,也为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今后,要引导和鼓励城固县建筑企业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发展新型建造方式,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减少或避免施工安全事故,建造优质精品工程。

2、稳步提升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

积极稳妥地推动城固县建筑企业发展,将建筑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稳定在10%以上,不低于全县GDP增长速度。一是对于邀请招标、直接发包等依法可不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项目,积极争取政府及各方支持,适当给予县内建筑企业一定的优先条件,提高城固县建筑企业承揽工程的数量,进而提高建筑业产值。二是积极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市场开放程度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各个地方都面临同样的政策环境,各地市场保护壁垒都被消除,外地企业来城固县参与竞争,城固县企业走出去参与竞争,都有着同等的依法公平自由竞争机遇,鼓励城固县企业依法多参与全县工程项目竞争,同时积极参与县外工程项目竞争。三是积极鼓励城固县建筑企业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发展1至3家管理先进、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的骨干企业,提升企业实力、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3、加强监管,不断规范企业行为和建筑市场秩序。

进一步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工程项目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等五方参建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充分发挥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作用,强化政府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查处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等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积极推进建筑市场不良记录、信用档案、动态监管和综合评价等诚信评价体系建设,探索和发挥诚信评价体系对于企业参与工程建设活动及市场准入清出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全面落实项目经理记分管理制度、项目部关键岗位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和施工现场考勤网络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和审批程序,推动城固县建设工程项目依法建设和管理,促进城固县建筑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4、进一步落实企业减负措施,推动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清理规范涉企保证金和押金、全面推行银行保函和诚信担保,工程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全面推行银行保函或工程建设诚信担保。凡要求承包人提供履约担保的建设项目,发包人应向承包人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凡提供银行保函和诚信担保的,各有关企业、部门不得拒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意见》同时指出,要强化业主行为监管,制止拖欠工程款行为,业主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建设审批手续,并按施工进度拨付工程款,项目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办理工程款结算结付手续。

政府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创新监管模式,清理规范涉企保证金、押金,培育和引导建筑市场健康发展。尽量减少人为因素,通过财政评审科学确定工程造价(最高限价),确保企业合理利润,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在工程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方面倡导推行银行保函和信用担保,不断规范工程款支付和农民工工资支付等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规范企业市场行为,推动企业依法经营建设,逐步发展壮大实力。

5、鼓励企业管理创新,全面提升整体实力。

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等资质多样、产业结构合理的建筑产业格局。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实施管理和技术创新,创新发展经营理念,重视管理及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提高新技术、新工艺在工程中的应用率和技术进步在建筑业发展中的贡献率。重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和培育专业技术人才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树立大市场观念,既要重视县内市场,又要开拓县外、甚至省外市场,既要稳定现有市场,又要开拓潜在市场和未来市场,全方位多层次拓宽建筑市场领域,不断做大做强企业。树立典型,传播正能量,对在企业管理、项目管理、技术创新、企业转型升级、引领行业发展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予以表彰奖励,全面提升城固县建筑业整体实力。

6、加强交流,探讨建立企业联动机制。

充分调动建筑市场各主体单位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探讨建立建筑业及建筑市场发展联动交流机制。定期组织召开企业探讨交流会议,总结经验教训,分析、研究、探讨建筑业发展和建筑市场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建筑市场及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全县建筑业及建筑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培育和发展城固县建筑骨干企业,争取产生1至3家汉中市建筑业协会常任副会长单位,积极参与汉中市建筑业协会事务,为市、县建筑业发展建言献策,提升城固县建筑企业在全市建筑行业中的地位。

第二篇:建筑业及建筑市场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履行“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协会职责,抓住行业发展中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报告。6月4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在京召开“中国建筑业产业政策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组会议。郑一军会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商丽萍处长、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曾少华所长、部干部管理学院张兴野院长、部政策研究中心李德全主任、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副院长王守清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工程管理系主任刘伊生教授、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系主任贾宏俊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许杰峰教授、中天建设集团董事长楼永良、河北建设集团董事长李宝元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建一局集团、中建三局集团、上海建工集团的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吴涛秘书长主持。出席会议的协会领导还有徐义屏副会长和王增彪、周福民副秘书长。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对“中国建筑业产业政策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课题框架进行讨论,明确课题分工和进度安排,协会领导对完成课题研究提出要求。

郑一军会长强调指出,课题研究一定要研以致用。温家宝同志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建筑业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贯彻中央提出的方针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倡导节能减排,推动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有哪些政策,哪些措施,哪些步骤,来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就是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为政府制定建筑业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一份既符合国家经济工作发展规划,又符合行业实际的咨询报告。

郑会长指出,对于课题研究,要采取剥洋葱式的做法。首先,要摸清情况,找出问题。建筑行业目前在规模、结构、职工素质、体制机制等等方面都存在哪些问题要找准,分析透。第二,学习借鉴国外经验,进行比较研究。要把我们和发达国家,或者说建筑业发展比较健康、效率比较高、效益比较好的那些国家相比,找出差距。第三,通过研究,提出对策。要

通过这次调研,下点功夫在我们这个行业建立起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比如,在经济上,怎么来衡量这个规模是不是合理,结构是不是优化,产业集中度应该是一个什么水平,劳动生产率应该是一个什么水平。在人员素质、科技进步等等方面也应该建立一个衡量的指标体系。通过研究,逐步地构建我们建筑经济的理论框架,完善我们建筑经济这个学科。对策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应该怎么办,另一方面是政府应该怎么办,我们的目标是要通过研究,拿出数据和事实,确立建筑业牢固的产业地位。通过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分析和研究,既要有可操作性,也要有相当程度的理论论证,从而达到研以致用的目的。

郑会长特别强调,一定要按时间保质量完成课题,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调研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建筑企业联手,共同抓好这一课题研究。

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商丽萍处长分析了目前建筑业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对课题思路和框架提出建议。与会的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框架和时间安排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吴涛秘书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明确了课题任务和进度安排,对现有课题结构和分工安排进行了调整。

第三篇:定远县建筑业发展调研报告

定远县建筑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建筑业是我县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传统产业。今年以来,我县建筑业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积极开拓县内、外市场,建筑企业队伍不断壮大,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县共有本地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13家,其中一级建筑总承包1家,二级建筑总承包2家,三级10家,从业人员6639人。产业结构与层次实现稳步提升,较好地完成了重大建筑项目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和城乡住宅建筑任务,为我县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两年,完成建筑业产值28.6亿元。建筑业在富民强县进程中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作用十分明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的建筑业虽然取得长足的发展,但随着新的形势发展,诸多深层次的问题越来越凸现,已严重制约我县建筑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调控的不断加大以及将投资重点逐渐向公路、桥梁等大型基础设施方向转移,我县以房建为主的建筑业产业结构近期很难参与到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建设的竞争中去。

二是人才资源缺乏。企业人才紧缺较为普遍,特别是中层骨干中,缺乏基层(施工)经验,许多年青人也不愿到辛苦的基层一线中去锻炼,后继乏人的现象相当普遍,这对企业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

三是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整体偏低。全县大部分建筑企业工程水平较低,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仍属于粗放型运行。部分企业在施工生产中随意性强,未形成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四是工程中标入围难。我县建筑行业准入机制不够完善,自律机制也没能同步建立健全,对本地企业约束多,对外地企业限制少,出现了一些企业借外地高资质企业资质与本地企业竞争的现象,加上本地企业资质不高,本地企业中标入围难。

五是税费重,税负不均。建筑企业承担税费负担重;税负不均衡,本地企业税金6.39%,外地企业3.39%,对本地企业竞争不利。

六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严重缺乏。

七是现阶段商砼企业存在垄断经营,使用商砼成本过高。

三、意见建议

实施建筑业“4131”倍增计划,到2020年底,实现建筑业产值40亿元,华翎公司争取上市,一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达3家,建筑业企业税收翻1番。

(一)重视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以及我县政府投资、产业转型、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建筑业的发展仍面临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进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扶持建筑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建筑业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

(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支持引导鼓励华瓴、曲阳等总承包企业采取多种方式,依托工程总承包的优势,从勘察、设计、监理、材料采购、施工管理、项目调试方面,做强做优,有条件的可向非建筑领域渗透,发展新兴产业。拓展企业功能,发展成集设计、咨询、施工管理、建筑材料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将华瓴集团列入县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同时提请政府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扶大扶强”力度。同时要从数量扩张向扶大扶强、提高产业集中度方向改变,严格控制低等级总承包类企业(主要是房屋建筑和预拌混凝土等企业)的数量规模。

(三)加强协调企业在外地承接工程时遇到的困难。

(四)政府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对外地企业在我县承揽工程业务前应加强审查,中标后加强管理。在县内企业施工和管理资质许可的前提下,原则上让县内企业有一半的名额参加招投标。

(五)优化建筑业税收征缴体制。建议财税相关部门加强对建筑企业税赋的调研,在国家税法调整允许范围内,研究制定有利于扶持我县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税收管理细则,改变建筑企业税赋负担过重的问题。

(六)出台扶持与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配套政策。制定扶持建筑企业做大做强的配套政策。在相关政策制定时,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建筑企业转型发展,指导企业着力提升在低碳、绿色、新能源领域的施工能力,加快技术装备升级。二是扶持骨干企业做强做优,鼓励骨干企业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扩大规模,提高资质等级,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引导企业走出去,支持建筑业企业通过开拓县外市场。四是深化经营管理机制改革,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特别要加强资本运营,鼓励企业采取PPP等模式抢占高端市场,实现深度和广度发展。

(七)营造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建立全县统一的建筑市场准入、清出机制,坚决遏制和打击串标、围标、转包、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优先考虑行业信用评价优良、工程创优夺杯成绩突出,对本县税收贡献大、承担社会责任多的企业,为本地骨干企业的转型升级、树立品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四篇:装配式建筑市场发展调研报告

装配式建筑市场发展调研报告 【目的】现阶段,装配式建筑是建设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这种建筑具有诸多优势,施工质量、施工效率较高,不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周期较短,还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深受广大业内人士及群众的认可,但是,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分析了这种建筑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优势,并对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市场调研。

【前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如今,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脚步正在不断加快,在建筑领域,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加强与更新,不仅施工质量大幅提高,在整体上,也明显提升了建筑物的经济效益。目前,装配式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工业厂房、别墅、大型公共建筑,尤其是多高层住宅等,几乎均不同程度采用该项技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想要力争通过 10 年时间,让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 30%。深圳市自 2016 年起,新建项目采用装配式,单体预制率不低于 40%,装配式不低于 60%;湖北省规定 2015-2017年,装配式不低于 20%,2018 年开始,装配式不低于 30%,每年按照 5%的增长速度推进装配式项目的实施。

***4***000******000045000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2016-2019 全国装配式建筑开工建筑面积(万m 2)

据统计,2019 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 4.2 亿 m²,较 2018 年增长45%,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 13.4%。2019 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较 2018 年增长 45%,近4 年年均增长率为 55%。

2019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了浙江、山东、四川、湖南、江西、河南、青海 7 个省开展钢结构住宅试点,指导地方明确了试点目标、范围以及重点工作任务,组织制定了具体试点工作方案,落实了一批试点项目。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钢结构住宅的标准规范、技术体系、产业链和监管制度将逐步完善,为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其它…木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30.4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65.40%2019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按结构形式分类其它23.5%保障性住房13.4%商品房…公共建筑22%农村及旅游景观项目0.8%2019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按建筑类型分类

【湖北】装配式发展趋势 1、到 2020 年,武汉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 35%以上,襄阳市、宜昌市和荆门市达到 20%以上,其他设区城市、恩施州、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达到 15%以上; 2、到 2025 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 30%以上。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商品房中的应用逐步增多。2019 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中,商品住房为 1.7 亿 m²,保障性住房 0.6 亿 m²,公共建筑 0.9亿 m²,分别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 40.7%、14%和 21%。在各地政策支持引领下,特别是将装配式建筑建设要求列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出让条件,有效推动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出台了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2016 年-2019 年,31 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文件的数量分别为 33、157、235、261 个,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和细化落实措施。特别是各项经济激励政策和技术标准为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在政策驱动和市场引领下,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等相关产业能力快速提升,同时还带动了构件运输、装配安装、构配件生产等新型专业化公司发展。据统计,2019 年我国拥有预制混凝土构配件生产线 2483 条,设计产能 1.62 亿 m³;钢结构构件生产线2548 条,设计产能 5423 万吨。新开工装配化装修建筑面积由 2018 年的699 万 m²增长为 2019 年的 4529 万 m²。

【政策】国家级文件、市级文件

1、国家级文件 2016 年 9 月 27 日,国务院办公厅以 2016 年 71 号文的形式,转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 号)文中着重阐述了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2016.02

2016.02

2016.09

2017.01

2017.02

2017.02

2016.12

2017.01

2017.03

2017.03

2017.04

2017.07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力争 10 年左右使装配式建筑占比新建建筑达 30% 《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装配式建筑提到国家层面,明确京津冀等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渗透地区 国务院商务会议:

深化建筑化改革 推广装配式建筑 《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强调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 《“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推广 节能绿色建材,装配式和钢结构建筑 《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再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 国务院 住建部 发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发布《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以及木结构三大建筑技术标注》,2017 年 6 月 1日起实施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完善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标准及技术体系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以及额配套管理办法等三大文件;明确2020 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比例达 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 20%以上 《装配式劲性柱混合梁框架结构技术规程》,自 2017 年 10月 1 日起实施 协同 18 部委制定落实《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包含 7 大部分20 项内容

2、市级文件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 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本市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力度,武汉市政府于 2018 年 3 月 1 日印发《武汉市装配式建筑建设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武城建规〔2018〕2 号)文,明确了武汉推进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工作的方向及具体措施。

3、政府支持 配套资金补贴、容积率奖励、商品住宅预售许可、降低预售资金监管比例等激励政策措施。支持生产企业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详见《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概念】预制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装配率;装配化率;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预制保温墙体;建筑信息模型 1、预制装配式建筑 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送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构成的建筑,称为预制装配式建筑。

2、混凝土预制构件(简称 PC)

是在工厂或工地预先加工制作建筑物或构建物的混凝土部件。采用混凝凝土预制构件进行装配施工,具有节约劳动力、克服季节影响、便于常年施工等优点。推广混凝预制构件,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3、装配率(又称 PC 率)

建筑单体范围内,预制构件混凝土方量占所使用的所有混凝土方量的比率称为装配率。通常按正负零以上部分核算。

4、装配化率

达到装配率要求的建筑单体的面积占项目总面积的比率。国家暂无统一的明确规定,一般由地方政府或建筑主管部门在土地出让和项目建设过程中管控。

5、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分通过钢筋,连接件或施工预应力加以连接并现场浇筑混凝土而形成整体的结构。按当前业内成熟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水平构件采用叠合式构件,竖向构件采用现浇,结构体系视为整体式结构体系,可符合抗震要求。

6、预制保温墙体

由保温层、内外层混凝土墙板组成的一种夹芯式墙体。该墙体在预制构件厂制作生产,然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使用。

7、建筑信息模型(BIM)

BIM 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表达建筑项目几何、物理和功能信息以支持项目生命周期建设、运营、管理决策的技术和方法。

【施工工艺简介】规范、流程图、施工工艺 1、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遵循规范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体系设计规程》DG/TJ08-2071-2010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DG/TJ08-20117-2012

2、生产工艺流程图1、3、施工工艺简介 a.机械制作 PC(预制构件)内的钢筋笼

b.制作不同大小、形状的 PC 钢膜具

清理模台 划线 喷脱模剂 安装钢筋笼 固定调整边模

安装埋件 一次浇筑振捣 预养护 抹光 刮平码垛 安装上层边模 二次浇筑振捣 养护 安装保温板 安装连接件 安装钢筋网片 拆边摸 边摸运输 成品 翻转

c.放入事先已绑扎好的钢筋、各类预埋件

d.经过加工厂、总包、监理隐蔽验收后浇筑混凝土

E.混凝土蒸汽养护 6-9 小时,混凝土强度达到 70%后脱模

f 检查合格后入库,按工地的进度装车运送到工地

g.安装外墙板(预制保温墙体)

h.墙板连接安装、板缝处理

I.叠合梁安装

J.内墙板安装

K.柱、剪力墙钢筋绑扎

l.电梯井道内膜板安装

m.剪力墙、柱模板安装

N.楼梯安装

【特点分类等】特点;种类;优劣性;其它建设 1、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1.1 预制生产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大量的建筑构件予以吊装拼接,这些构件都来自于工厂的预制生产。对于预制构建来说,可应用于内外墙板、叠合楼板、楼梯、阳台,也可以应用在空调板,以及预制梁柱等诸多部位。例如,在装配式建筑中,以外墙板构件为例,经过制作相应的模具,采用工厂内的养护技术,再实施机械化喷涂,可以达到预期的外墙板规范要求。不仅如此,对于建筑物来说,耐火性、抗冻融性,以及防火防潮等诸多方面,均具有明确的指标要求,在工厂的生产过程中,通过一

系列的管理把控以及数据记录,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1.2 装配式作业

预制构件在工厂加工完后运输至施工现场,与传统的现浇作业相比,装配式建筑更多的是依靠专业吊装队伍,通过大型机械设备及预留在构件上的吊钩,将构件逐一拼接。项目管理人员重点立足于现场指挥管理,从测量到吊装,再到连接等。由于每块构件都有其相应的编号及部位说明,使得吊装作业可以有序进行,如同搭积木般方便。吊装前排架的搭设和吊装后支撑系统的设置,则为装配式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防护体系。

1.3 个性化特征

在传统的建筑中,具有较多的承重墙,而且,开间也相对较小,人们在居住的时候,往往无法按照自己的喜好划分居住空间。但是,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出现,对轻质隔墙进行了广泛应用,明显增大了开间,充分满足了广大住户的实际需求,体现了建筑物的个性化特征。比如,将轻钢龙骨与石膏板进行联合应用,选择一些轻型板材作为隔墙,这些都是装饰装修类常用的建材,但在实用性及个性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装配式建筑的种类

2.1 砌块建筑

对于砌块建筑而言,主要指的是对块状材料进行预先制作,以此砌成墙体,构建出装配式建筑,这种方式一般应用在 3-5 层的建筑物中,总高度相对较低。由于受到结构承载力及功能性等方面的限制,此类建筑目前运用的较少。

2.2 板材建筑

对于板材建筑而言,主要的材料包括:大型的内外墙板、楼板,以

及屋面板等,这些板材都是预先制作的。这种建筑往往在工业化体系的建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常用类型。

2.3 盒式建筑 对于盒式建筑而言,它基于板材建筑,经过不断的发展,进而形成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形式。在该类建筑模型内,可以将所有专业的功能设备安装到位,现场只需进行吊装拼接。但由于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该类建筑目前还停留在概念试验阶段。

3、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3.1 缩短工期

与传统的现浇方式相比较,在装配式建筑中,无需现场进行构件的浇筑,在养护工作方面,也不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可以及时展开下一道工序。预制构件都是被运输到现场之后,由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吊装,在首层完成的情况下,标准层的施工速度与效率更是大大提高。因为省去了许多传统工艺的施工步骤,在根本上,可以缩短施工工期,也明显提高了施工效率。

3.2 降低劳动力成本

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对于传统的施工作业,一方面劳动力比较紧缺,另一方面人工费用呈反比不断增加,使劳动力成本呈现了递增趋势。经过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充分弥补传统施工的短板,通过机械化的装配施工方式,不仅减少了现场施工人员,也缓解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人工费用也得到了明显减少,劳动力成本大大降低。

3.3 提高安全性

传统的建筑行业,现场各个工种的施工班组人员较多,特殊工种、高空作业、带电作业等交叉施工现象经常出现,同时不少施工环节都需要在露天环境中完成。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交叉作业面明显减少,现场只需配备吊装、安装工人,管理人员也相对减少,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在根本上,为相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3.4 环保降耗

传统施工现场,在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往往会浪费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模板等建筑材料,同时现场堆积大量的材料,不但存在损耗问题,场容场貌也受到影响。通过采用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构件在工厂中即可完成预制,现场不需要进行搅拌以及振捣等工艺,除了有效避免材料浪费等现象,还能提升现场文明施工的形象。同时,可以有效控制扬尘、防止噪音扰民现象的出现。

4、装配式建筑的现状

4.1 结构形状单一

建筑物的外观造型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称之为精品之作,独特的外观造型会令人印象深刻,各个地方的地标性建筑亦是如此。而这是装配式建筑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构件结构形状比较单一,更多的是标准化的构件模具。若根据建筑物的形状来制定特殊复杂的生产模具,则会花费昂贵的费用,同时部分小型预制构件加工厂也没有此项工艺技术,由于成本过高,装配式建筑无法取得预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应在满足预制装配率的前提下,将装配式与传统建筑工艺进行融合,对于平面中不规则的形状,可以通过现浇形式或者钢结构的方式等来施工,以达到预期外观

效果。

4.2 管线预埋遗漏

由于目前有资质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单位较少,许多装配式深化图纸都不够完善,预埋管线遗漏的现象非常普遍,实际施工现场,存在构件后开槽后开洞,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随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水平也应随之进步,装配式建筑图纸不仅仅只是给予工厂的构件加工图,而是一套完整的满足功能需求的正式施工图。装配式建筑设计单位也应配备各专业的设计人员,优化图纸预埋部分内容,确保深化图纸的完整性。

4.3 生产运输问题

传统的建筑形式中,现场工程质量由监理人员进行验收,而在装配式建筑中,由于构件均由加工厂直接运至现场,对于构件质量的把控则稍显不足。因此,考察构件厂实力以及选派驻场监理等措施,则能有效将工程质量的控制前置于生产阶段。在构件的运输过程中,开裂现象也比较常见,选择更好的减震措施能相应减少损失。同时,尽可能确保当天构件当天完成吊装,避免二次搬运造成的构件损坏。对于无法及时吊装的构件,需单独划分装配式构件堆放区域,设置专用搁置堆架。而这些具体措施,受资金、场地、管理水平等影响,是目前装配式建筑工地现场,普遍难以全面落实的,需要相关各方加大投入力度,使其更具规范性。

4.4 构建节点隐患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其接缝、节点处是比较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地方,如果未能处理妥善,不仅影响实际的使用效果,还会影响结构的使用安全。在节点处理方面,目前采用最多的工艺是下层构件预留钢筋与

本层构件套筒相连接,后期浇灌高强度灌浆料进行密实封闭。虽然过程中会有专业人员进行灌浆并留有影像资料,但构件本身的强度及密实度还有待验证。对于外墙板来说,由于其表面比较光滑,对于后期传统的外墙工艺,会带来一定的质量及安全风险。目前,外墙反打技术已逐渐成熟,应进一步推广并加以应用。而在构件连接接缝部位,开裂及渗水现象也是比较常见的,实际现场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这些技术问题,应在装配式深化设计阶段会同结构设计,将各个关键节点的详图一一细化,通过图纸会审,进一步完善图纸质量。同时图集规范也应全面补充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各类节点详图,确保没有施工盲点区域。

5、未来发展

5.1 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应用,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设计人员、现场吊装人员、管理人员,乃至构件厂的一线工人等,这些相关人员都需要从传统的建筑模式中予以职责演变。因此,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是装配式建筑是否可持续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参考已经成熟的传统建筑人才培训机制,结合自身特点,装配式建筑领域未来必将成为又一块人才聚集高地。

5.2 一体化发展

在建筑业的发展中,实现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是大势所趋,装配式建筑也同样如此。实施各专业间一体化发展、设计-加工-装配一体化发展、技术-管理-市场一体化发展,将是对装配式建筑一次飞跃式的提升。从工程项目规划阶段至项目运营阶段,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统筹控制,这样可以在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还能够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让建筑工程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5.3 健全规范体系

在现阶段来说,对于装配式建筑,除了明确首件验收要求,其余主要还是延续了传统的规范体系。由于这两种施工方式存在诸多的不同之处,需要有一套针对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规范要求,包括隐蔽资料、中间验收、材料检测、竣工验收、图纸归档等,从而更好的发挥行业指导性作用。所以,针对装配式建筑,相关部门构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十分必要。

5.4 建筑信息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大数据时代。BIM 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建筑模型更加的数字化、具体化。作为装配式建筑,通过结合 BIM 技术,可以在构件加工阶段对预埋管线进行合理布局,同时模拟现场吊装作业,以制定出最优吊装方案。对每一个构件都赋予数字化信息,形成装配式构件数据库,从而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实时动态化管理。通过建筑信息化等先进技术,将大大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工程质量及施工效率,同时进一步实现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通过装配式构件生产基地调研,个人认为建 PC 工厂应以公司能力定规模,应以市场定规模,应以当地发展情况内定规模。在选择土地的时候适当容考虑未来的拓展性,如果未来订单不确定,一期可以只上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但要考虑足够的发展空间,总体上讲,建一个标准规模的 PC 工厂预计用地 100-150 亩地左右,算上土地,各种设备,办公及配套在内大约需要 1-1.5 亿。

目前从事 PC 工厂建设的企业国外有艾巴维,沃乐特等企业,国内有筑友装备,三一快而居等企业。

国外企业造价高,在国内没竞争优势,国内企业三一快而居只承接标准工厂建设,造价较高。相对而言筑友装备是唯一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可承接非标工厂。

【结语】:

综上所述,我司的发展,需考虑各方面因素,需掌握预制构件的关键技术要点,确保各道工序的顺利实施,以满足建设项目的规范要求。同时,需要考虑相关各方投入力度,重点推动先进技术的运用,整合有效的建筑资源,从而真正建造出成本低、工期短、绿色环保的装配式建筑。

以上通过网络及相关朋友了解的,为个人意见,下步还需继续深入

第五篇:关于我市建筑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建筑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市建筑业发展现状,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市委政研室对我市部分建筑企业、县区及市直单位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了我市建筑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建筑业是我市传统支柱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扩大群众就业、增加财税收入、带动关联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城镇化进程加快,给建筑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产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支柱地位日益凸显。*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年、*年分别实现*亿元、*亿元,总产值年均增速达*%,高于全省*个百分点,超过全市GDP增速*个百分点。*年至*年,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保持在*%以上、高于全国近*个百分点,建筑业税收平均占全市税收总量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万人。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逐步提高。从建设领域看,逐渐从房屋、道路、水利工程等传统领域向*G基建、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领域拓展。从建造方式看,逐渐从主要依赖资源要素投入的粗放方式向靠科技创新驱动的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转变。从组织模式看,逐渐从以工程指挥部为主的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向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演变。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劳动生产率从*年的*万元/人提升至*年的*万元/人,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三是产业主体快速增长,竞争能力持续提升。全市建筑企业总数从*年底的*家增加至目前的*家,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家(特级*家、一级*家、二级*家、三级*家),驻洛央企*家,产值*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家。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我市建筑业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产业增长后劲不足,高质量发展基础尚不牢固。特别是受疫情、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市建筑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行业形势不容乐观,不少难题亟待破解。

(一)项目供需矛盾突出。

调研中,虽然县区和市直单位认为政府谋划建设项目数量充足,但企业普遍反映缺少合适的项目,存在“无活可干”或“有活不愿干”、“有活干不了”的情况。比如,今年住建部门谋划了市级重点市政路桥项目*个,但九都快速路、南山大道西延等*个项目尚未进入招投标阶段,不少主营业务为市政工程的建筑企业今年上半年未承接项目、处于停工状态。比如,今年以来城市区新开工楼盘*个、同比下降*%,相关建筑企业业务量出现明显下跌。究其原因:一是部分项目缺乏资金平衡方案导致招标困难。政府主导项目以公益性居多,县区和市直部门往往以“政府信用+资产担保”的传统思维谋划项目,缺乏对项目的经营性和盈利性包装设计,项目投资与收益无法实现自我平衡,导致项目投融资吸引力不足。在申请专项债或对接政策性银行融资过程中,常因存在增加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而被拒。部分央企虽然具备承接项目的实力,但由于对项目能否按时回款信心不足而放弃投标。二是部分项目标段相对较大,导致中小企业无法承接。我市建筑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项目承接能力有限,在整体承包的大中型项目上缺乏投标资格。实际工作中,由于法律法规对工程项目拆分有所限制,政府部门在项目规划中对拆分招标比较谨慎,绝大部分项目以整体承包方式招标,仅在项目过大或为了缩短工期时选择分段招标,降低了中小企业参与项目的机会。三是下游产业不景气导致项目数量减少。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市房地产行业因为受市场大形势和本地去化存量影响,房地产企业开发积极性不高,导致上游的建筑企业承揽项目数量随之大幅减少。

(二)产业资金严重短缺。

建筑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我市建筑企业多数为民营企业,自有资金有限,融资能力不强,资金紧张成为企业当前最为突出的瓶颈问题。由于流动资金不足,有的企业被迫减少承揽工程数量,有的企业陷入“干了等死、不干饿死”的困境。比如,调研中,河南信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新天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反映,由于资金短缺,今年以来企业无力承接新项目,导致裁员减薪、拖欠合作伙伴款项,发展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一是垫资多。目前,建筑业市场竞争激烈,有的建设单位利用建筑企业急于承揽项目的心理,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转嫁给建筑企业,迫使企业垫资施工。实力雄厚的央企和外地企业为了占领市场,也将垫资施工作为击败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为了生存,亦不惜以垫资为代价参与竞争,且承接项目越多,垫资额越大,资金链断裂风险进一步加大。二是回款慢。建筑企业普遍反映市政工程拖欠工程款数额较大、时间较长,主要原因有审计时间长、工程决算慢等,企业迟迟拿不到工程款。部分企业反映,总体上收到工程款的比例不足*%,平均回款时间拖延半年至*年不等,甚至个别“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实施的项目至今仍没有结算。三是融资难。我市建筑企业融资方式少、渠道窄,整体融资难度大。建筑企业所需融资的金额较大、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特别是洛阳银行等并入中原银行后,原多家银行授信变为一家,授信额度大幅下降。部分建筑企业由于贷款归还不及时、拖欠上下游企业账款遭到起诉、受到环保行政处罚等原因降低了征信,进一步加大了融资难度。虽然银行推出了“项目贷”等融资产品,但大多数需要市级以上国有平台公司担保,而国有平台公司认为担保风险较大、不愿担保。

(三)产值税收大量流失。

据相关部门统计,*年城区公开招标的房建项目共*个、工程金额*亿元,其中外地企业中标*个、*亿元,分别占到*%、*%。由于建筑业产值税收在总部或子公司注册地核算,我市众多项目被外地企业承包,产值税收大量流失。究其原因:一是本地企业资质等级较低。除市政项目领域符合资质要求的本地企业较多、多数项目由本地企业承接外,交通、水利等领域符合资质等级要求的本地企业较少,绝大部分由外地企业承建。据行业部门统计,外地企业在非市政领域基本占到全市*%至*%市场份额。二是部分企业外迁。近几年,我市连续有建筑业央企外迁,带走了部分产值税收。比如,*年中铁十五局集团迁往上海,*年中铁十五局第六工程公司迁往南京、中铁隧道集团迁往广州,特别是中铁隧道集团的外迁直接导致我市建筑业总产值减少*亿元、占全市*%。

(四)转型发展步伐缓慢。

我市建筑企业以传统建筑领域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新业态新模式应用少,亟待转型升级。主要表现在住宅、道路等传统基建多,*G基站、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领域少;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的企业不多,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仅占全省的*%;传统作业方式多,运用绿色环保、钢结构、装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少。究其原因:一是建筑企业抢抓产业“风口”意识淡薄。国家《“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把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作为建筑业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推动建筑业从碎片化、粗放式、劳动密集型等旧的发展方式向集成化、精细化、技术密集型的新发展方式转变。一些企业缺乏主动转型意识,对产业发展新“风口”认识把握不足,存在传统路径依赖,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有出局的风险。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建筑业人才短缺,建造师、工程师等高级技术人才总量偏少,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等技术工种持证*人,仅占建筑业从业人数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主营业务科技含量低,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推广应用力度不大,经营管理现代化规范化程度低。三是差异化、专业化发展不足。我市建筑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扎堆分布于房屋建设等产业链低端环节,专业化分工不足、“专精特新”企业少,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偏低,竞争较为激烈。

(五)营商环境仍需优化。

我市建筑业营商环境评价整体在全省排名靠前,但是企业普遍反映在环保管控、劳动监察执法、司法诉讼服务等方面还有差距。比如,有的县区环保部门采取“一刀切”做法,导致一些建筑工地停工、半停工,造成企业延期交付、违约赔偿等损失。有的劳动监察执法机关将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责任简单归责于企业,造成企业疲于应对甚至二次支付。有的司法机关在诉讼中动辄对企业采取冻结账户、划转资金等强制措施,给企业造成资金周转等方面的困难。究其原因:一是环保执法不够精准。在已经出台的扬尘污染防治政策中,只有一级管控明确了具体停工和复工时间,二级、三级管控具体复工时间缺乏明确期限,往往是“另行通知”,给企业生产造成被动。二是劳动执法不尽合理。有的劳动监察执法机关处理农民工欠薪纠纷时以维稳为主要目的,即使诉求不合理也要求企业先拿钱息事宁人,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企业正当利益。三是司法服务保障不够到位。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前,缺乏与建筑企业进行必要的沟通,依法慎重适用财产强制措施的要求落实不够到位。

三、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我市建筑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精准施策,打好“组合拳”,推动产业发展尽快走出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谋划储备,优化项目供给。

坚持把增加项目供给作为拉动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持续强优势、补短板,推动项目数量、质量双提升。一是加大项目储备力度。聚焦新基建以及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县城扩容提质、集镇建设、产业社区建设等重点领域,深入谋划一批项目,建好重点建设项目库,做细做实前期工作,为项目开工做好充足准备。二是科学规划项目资金平衡方案。树立整体性、系统性思维,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项目投资收益平衡方案,通过积极探索片区开发、项目捆绑、运营前置、资源整合等方式,努力实现建设资金整体平衡,提高项目融资成功率。三是优化项目承包方式。在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尽量对大中型项目和综合型项目进行拆分招标,鼓励央企对总承包项目进行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让更多中小企业参与项目建设,保持建筑业市场整体平稳。四是进一步支持房地产发展。增加城市更新改造项目货币化安置比例,加大安置房、青年公寓、人才公寓、廉租房等政策性住房的政府采购力度,加快推动房地产行业回血,为建筑企业提供更多项目。

(二)凝聚政银企合力,破解资金瓶颈。

充分发挥政府、银行、企业等多方作用,拓展融资渠道,加快资金回笼周转,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资金保障。一是完善政策支持。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完善企业贷款延期、税费缓缴、财政补贴等方面扶持政策。规范工程价款结算,完善工程款支付、结算、协调、仲裁和清算约束机制,探索建立建设项目抵押偿付制度,切实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二是加强金融服务。通过召开融资洽谈会、发布融资需求等方式,促进银企对接,为建筑业提供精准融资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符合条件的建筑企业的信贷支持,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开展以建筑材料、工程设备、在建工程等为抵押和以应收账款、股票、商标权、专利权为质押的贷款业务。支持建立建筑业供应链金融平台,降低建筑企业成本。三是完善信用体系。大力推进信用等级差别化管理,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引导企业加强信用建设,将信用评价结果与银行贷款额度、工程担保等相关联,推动信用变“资金”,进一步拓宽企业资金来源渠道。

(三)强化政策引导,减少产值税收流失。

充分考虑建筑业产值税收核算特点,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把更多产值税收留在本地。一是推动建筑企业本地化经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出台奖励政策,吸引市外大型建筑企业将总部迁入我市或设立独立法人性质的全资子公司,将其经营产值税收在我市申报。推动本地建筑企业升规入统,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和企业逐个摸底排查,精准帮扶指导,确保应入进入、应统尽统。二是积极开拓市外市场。鼓励本地骨干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资源、提升资质等方式向工程总承包方向发展,参与外地市场竞争,开拓新的产值税收来源。发挥驻洛央企外埠市场拓展优势,为央企提供优质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服务;鼓励建筑企业与央企、外地大型企业组建联合体承接市外项目,不断提高市外市场份额。推动基础条件好、发展意愿强的企业纳入省级重点支持企业名录,为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

(四)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建筑企业提质增效。

转变发展理念,把握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抢抓新基建、环境基建、装配式建筑等建筑业新“风口”,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发展。一是抓好企业培育。推动差异化发展,鼓励大型企业向工程总承包集成化管理发展,参与高端市场竞争,扶持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技术型方向发展,在细分领域做到“小而精”、“小而专”。二是拓展业务领域。推动建筑企业抓住产业链关键环向上下游延伸,向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建材生产经营等领域渗透,实现由单一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转变。三是推动生产模式创新。大力推进施工总承包、BT(BOT)、PPP、EPC等项目运作模式,提高企业发展质量效益。四是加大技术创新。积极开发、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五是打造高素质建筑业工人队伍。引育建筑师、工程师等高级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等专业管理人才;结合“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建设,加大政校企合作力度,依托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平台,培养更多建筑业技能人才;发挥特色优势,引育一批古建筑、乡村建设运营等领域特色本土人才。

(五)加强服务保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结合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着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提升政府和司法服务保障水平,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一是推动政企沟通联系制度化。完善领导干部包联服务企业制度,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复杂问题集中研判、共性问题政策转化、个性问题一企一策,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二是强化精准管控。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优化建筑领域污染防治和疫情防控差异化管控措施,科学确定管控起止时间,建立建筑企业管控“正面清单”管理机制,将建筑施工扬尘管控、疫情防控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记录,促使企业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对“正面清单”和信用良好企业,不得“一刀切”实施停工停产措施,尽量减少管控对企业、工地的影响。三是提升行政执法和司法服务水平。坚持理性规范、包容审慎,妥善处理有关工程价款结算、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建筑领域常见法律问题。建立健全建筑行业诉讼调解机制,整合法院、民调组织、行业协会、仲裁机构等调解资源,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协商、疏导等方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严格规范诉讼保全措施,慎用冻结、划拨流动资金等手段,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留出空间,防止出现“办一个案子,垮掉一个企业”的情况。

下载城固县建筑业及建筑市场发展调研报告(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固县建筑业及建筑市场发展调研报告(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业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一、 目前我市建筑市场仍然存在无序竞争的问题,各建筑企业为了承揽工程,互相压级压价,主动迎合开发企业与甲方的苛刻条件,致使各施工企业无利可图,生存维艰,建议建伟由建......

    专业市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专业市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根据镇政府2012年3月对有关镇属公司进行机构调整,原镇商投公司撤并后,对专业市场的管理由镇经贸办委托XX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有效管理。按照我镇建......

    建筑市场询价调研报告范文

    建筑市场询价调研报告一、调研时间、地点我于XX年X月X日至X日通过XX酒店项目和XX省OO市几个主要建筑市场的主要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市场XX年X、Y、Z月份的价格进行了......

    建筑业改革发展专题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建筑业改革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5年3月20日) 3月18日,接到省厅《关于组织建筑业改革发展专题调研的通知》后,我市迅速行动,立即将通知转发给我市建筑业企业,......

    建筑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小编推荐)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了解**县建筑业的产业结构状况,建筑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市场分布与发展潜力, 进一步做好建筑业管理工作。近期我局对辖区内的建筑企业进行了调研,......

    关于辽宁建筑业调研报告

    关于辽宁建筑业调研报告 2011年6月21日—24日,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兼省建管局长徐学军一行对辽宁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市场情况、沈阳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远大企业集团进行了......

    关于建筑业农民工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南康市建筑业农民工情况 调研报告近年来,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频发,进而引发了不少的社会矛盾。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

    天桥区建筑业调研报告

    天桥区建筑业调研报告为全面了解天桥区建筑业的产业结构状况,建筑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市场分布与发展潜力, 进一步做好建筑业统计工作。近期我局对辖区内具有建筑业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