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民主管理机制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创新民主管理机制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敖汉特校校长作业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敖汉特校是一所新建校,为了在建校之初营造良好的民主治校氛围,养成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意识,树立全体教职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形成民主管理的文化场,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在2012年3月份,根据教育局文化办会议精神确定了以“树立民主治校理念、创新民主管理机制”为主题的校长学校文化建设项目作业。一学期以来,我们始终秉承民主管理的理念,认真执行项目作业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项目作业执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确定了这个作业项目之后,我们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对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和积极性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通过反馈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已经习惯听从学校领导安排,大事领导做主的“惯例”,觉得学校的管理和决策都应该是领导的事,做教师的只要认真执行就行了。鉴于此,我们组织召开了一次全体教师座谈会,让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了学校实行民主管理,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想法,让教师意识到自己使学校的主人有权利参与学校的管理,也认识到民主管理对于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以后组织、引导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落实、正确引导
1、引导教师参与学校各项制度的制定
科学、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学校常规有效运行的保障,开学之初,学校组织各部门制定了关于师德建设、请假、教学管理、安全工作、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各项制度、职责近60项。拟定完草稿之后,印发到每位教师手中,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认真审阅,对其中的不科学、不合理、不人本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并形成文字材料上报,学校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后在下发让教师审阅、提建议,如此反复,几易其稿终于初步确定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常规职责。为了确保制度的科学性、长效性在6月份我们又召开了一次“学校规章制度落实座谈会”针对各项制度、职责的实际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再进一步对各项制度、职责进行了修改、完善。在此过程中教师们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意见、建议在学校制度、职责制定中所起的作用,更加强化了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和积极性。
2、共同参与教师考核方案的制定
教师工作考核量分是教师工作成效的量化呈现,关系到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在制定时我们做的不是首先由班子确定,而是下发《敖汉特校教师考核工作调查问卷》拟定师德行风、常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出勤等几个维度,让各位仔细思考各维度在工作考核中的权重,如果认为还有其他方面可以在空格处补充,然后以自己的标准,按重要程度依次排序。之后将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分析,确定了各个维度在教师工作考核中的权重,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考核方案讨论稿,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再次征求意见并酌情修改,最后成稿的《敖汉特校教师考核方案》得到了全体教师的一致认可。
3、集思广益,确立学校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为了确保学校的精神文化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和“文化自觉”,为了强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我们组织教师全员参与,集思广益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字斟句酌确定了学校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共同愿景、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并进行了内涵阐释。一所学校的“灵魂”里有自己智慧、思想的影子,这极大的鼓舞了教师们参与学校管理的信心,也使得“民主治校、民主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4、坚持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
学校坚持校务公开,对于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优、评模等焦点问题,总是将相关文件进行公示,在民主监督下公平、公开的进行相关的评选、确定。一学期以来,阳光透明的校务公开管理得到了全体教师的信赖。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在我校内逐渐形成了民主治校、民主管理的良好风气,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体现了教职员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决策,为学校的稳步、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敖汉旗特殊教育学校
2012年9月12日
第二篇:创新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创新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任务。北屯高级中学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实施培养“人格健全,品质高尚”的跨世纪创新人才的德育工程。根据德育工作的要求,确立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便于操作的德育思路;健全了德育工作运行机制,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内容更加充实、系统和完善,德育工作评价办法更加科学、有效。
一、增强德育为首的意识
1、学校建立起主要领导负责、统筹协调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小组,建立定期研究德育工作的制度。建立和完善校长亲自领导,德育干部、团委老师、班主任和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承担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体系,选派思想素质好、奉献精神强、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优秀教师从事德育管理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2、全体教职工能树立德育为首意识,担负起德育责任,注重言传身教,对每个学生负责;教师教书育人,领导干部管理育人,教辅人员服务育人,形成了人人做学生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改进德育工作方法,调整德育工作内容
德育工作的实施总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的,学校改变以往死板划一的方法和内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按照目标具体化,内容活动化,方式多样化,结构立体化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采的活动,变说教和灌输为体验和内化。
1、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实践活动中,树立学生的主体意
识。从2004年始,学校开始推行德育实践活动(值周),以班级为单位、停课三天半,把全部精力放在值勤和卫生保洁工作上。
2、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入主题活动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都是由学生主办,在主题教育中,从主题的选择、主题的内容、护旗升旗、一周大事回顾、工作安排都是学生来承担;学校的广播站一天3次播音,采编、组稿、审稿、播音、主持也由学生承担,还主办了《起航》报。
3、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开展爱新疆、爱兵团、爱十师的屯垦戍边课程,增加学分,扩大范围,延长课时;开设以纪律和作风教育为核心的体能军政训 练;开设以领养绿地、社区服务、清扫卫生的爱校课程;规范艺术、体育、科技等社团活动课程,实施每天一刻钟的军事拉练课程。
三、注重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学校认真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了对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通过举行班会、利用“国旗下讲话”等教育形式,结合纪念日向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国情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品德修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黑板报、宣传橱窗的作用,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每学期组织评选班级、级部、校级“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先进活动,激发同学们的创优意识,掀起“比、学、赶、帮”热潮。学校组织协调社会力量,成立“家长代表委员会”和“家长学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化教育网络,争取了家庭、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四、建立“督查—反馈—矫正”制约机制
思想品德的发展是充满矛盾的过程,必须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同时辅之以纪律约束,使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学校每天安排一名领导干部和多名教师值日,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结合学校“什么时间干什么,什么地方干什么,干什么必须干好什么”的要求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写出纠偏通知单,及时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接到反馈单,给予教育矫正,促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学校着力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一是为学校班主任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学校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继续开办德育工作室,并进一步完善了班主任工作室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职能;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专题会议;每两周组织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召开工作例会,不断丰富班主任的管理知识,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
二是以新鲜血液充实德育管理队伍。学校选拔李同领等六位“80”、“90”后年轻教师担任年级组德育管理员,他们朝气蓬勃、富有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直接贴近德育第一线。新鲜血液的补充增强了学校德育管理队伍的活力。
三是加强学校德育课题研究工作。学校积极推进班主任工作课题研究,开展德育校本研修,重视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论指导,以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水平。
第三篇:创新行风建设活动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创新行风建设活动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2013年福州第二十九中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总结
2013年11月18日
开展行风建设活动,大力塑造教育良好形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市、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学校事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一年来我们学校的行风建设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纪委、省纪委全会和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仓山区2013年教育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和,坚持“以建为主,以评促建,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指导思想,加强学校依法治教、以德治校,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改善教育行风,建章立制、接受监督并举,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行风建设和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创新行风建设活动的前提
开展校务公开和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是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找准纠风重点,以扎实推行校务公开为抓手,依法管理,促进行评工作再上新的台阶。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多次组织行政人员、全体党员、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中央有关反腐倡廉的有关文件和实行校务公开的规定精神,充分认识到加强行风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教育为人民服务宗旨,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通过学习,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学校开展创建行业新风和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教职员工积极投身创建和评议行风活动中,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强化监督手段,自觉构筑思想道德防线,制度防线和监督防线,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行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二、明确工作责任是做好行风建设工作的基础
1、建立行风建设组织机构
按照区教育系统的实施意见和区纠风办的部署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成立了以学校校长胡国光同志为组长的学校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和“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以党总支部书记陈煊同志为组长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形成了党组织领导、行政实施、教代会参与、纪检把关的工作格局。学校领导与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签订了《仓山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责任书》,明确了本校行风建设的责任,将行风建设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使得行风建设工作与学校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切实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2、制定行风建设具体规定
我校根据榕教【2013】3号文和仓纠办【2013】4号文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福州第二十九中学2013年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同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福州第二十九中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出台了《福州第二十九中学学校办事公开制度》、《福州第二十九中学廉政勤政制度》等制度,修订《学校校务公开制度》、《福州二十九中处室职责》、《福州二十九中处室负责人目标责任状》、《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和分配方案》、《福州二十九中教师职务考评实施细则》、《福州二十九中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福州二十九中学年先进集体、先进教育工作者评选工作意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及德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等制度,建章立制,并组织实施。做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责任到人,便于检查,落实了行风建设工作责任制。
3、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学校深入贯彻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要求,组织开展了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努力造就一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一是深化师德教育,树立教师正确职业道德观念。学校不断完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制度,切实加强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开展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和教育活动。二是加强师德宣传,营造教师爱岗敬业良好氛围。我校深入开展围绕“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年”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广播等媒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2
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投身活动。注重培育、树立、宣传、推广教师身边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激励、导向和示范作用。在广大教师中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的崇高师德风尚。开展“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大讨论,大力宣传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在全校教师中掀起树形像、学榜样、找差距、作贡献的热潮。三是实施培青工程,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学校积极实施“三、六、九”培青工程,构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校本研究为抓手的教师专业成长体系。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进一步强化教师继续教育,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更多的学习和研修的机会,为广大教师提供成长的舞台,支持他们在校内外上观摩课、示范课,参加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使他们有崭露头角的机会,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构建学习型学校。同时还通过举办高级职称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专题讲座,举行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教学开放周活动,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示范辐射作用;通过开展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大练兵和业务素质拓展比赛等活动,促进他们的自身发展,为学校内涵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解决突出问题,塑造人民教师良好形象。学校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爱护学生的情感与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大力倡导奉献“一颗爱心”,增强“两个意识(主人翁意识、工作责任意识),提倡“三种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精神、乐于奉献精神);积极参加三大主题教育(以帮扶贫困生为主题的爱心行动、以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以手拉手为主题的互学互帮活动),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争当人民满意的教师。同时,着重解决好教师队伍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职责,加强对教学工作的考核和监控,要求教师备好每一份教案、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规范师德行为,禁止接受学生家长的宴请和馈赠,不得从事有偿补课、有偿托管或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等违纪行为;坚决反对在科研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以净化校园廉洁之风。五是完善制度建设,确保师德工作落到实处。学校不断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机制,加强对师德建设工作的考核,把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作为教师考核、职务评聘和评先评优等的重要依据。通过完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公开师德问题举报电话、设立师德问题举报箱等,建立起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同时还认
真开展了“开门评师”、“开门评教”工作,加大对师德监管力度,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树立行业新风是促进学校文明建设的关键
学校党总支部认真组织党员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争先创优活动”等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学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群众路线教育专题学习活动,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行风建设工作,推进了学校两个文明建设进展的步伐。
1、认真开展主题教育
在区委教育工委、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我校组织开展了“保持党的纯洁性、当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三服务三提升”活动、“两访两创”等主题教育,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立足破解难题,带领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学校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要点,设立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若干项目,以项目支撑和驱动的形式,引导和组织管理干部和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主战场,着重在学校党建和教育工作急需加强的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急需助推的方面创先争优。学校注意发现、培育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好的做法。根据平时考核和学期评议的结果,把爱岗敬业、群众满意度较高个人推荐出来,该表彰的表彰,该奖励的奖励。工作平庸者要进行谈话,责成作出限期整改承诺。在全校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大力宣传优秀、典型,创设赶超追进的浓郁氛围。
2、推进学校教育创新工程
学校持之以恒抓好行风建设,形成“围绕发展抓行风,抓好行风促发展”的工作格局,行风建设和业务工作互相促进,互相推动,体现实效性。一是认真贯彻实施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做到学校教学改革与党建工作,行风建设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充分支持、发挥教代会的职责和作用,学校重大决策,重要工作等均交由教代会、全体教师研究讨论通过后执行。三是带头坚持廉洁从政的原则,认真做好校务公开工作,把学校的重大决策、职称聘任、财务报表、工程招标、评先奖优等及时公布,加强民主监督工作,做到学校支部、行政、教代会三位一体,共同推进学校两个文明建设。四是共产党员在学校教书育人工作中发挥先锋
模作用。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教育活动,树立了坚定为党的事业献出自己力量的信念。自觉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做到自觉学理论,学法规、学业务、学科学文化知识、学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骨干力量。五是“课堂教学实效性”等课题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理性思索和理论升华,及时总结新鲜经验,去年至今共有50多篇教育文章在区级以上的刊物发表或交流,充分反映了学校深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力度和显示了研讨创新教育、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优异成绩。
四、强化监督力度是抓好行风建设落实的保证
1、以校务公开为抓手,认真搞好民主评议行风工作
开展民主评议行风,认真做好校务公开工作,是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群众监督的一项重要建设,对促进学校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办学效益和育人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及时修订《校务公开领导工作小组及工作制度》,明确校务公开工作是加强学校民主监督与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之策。不断拓展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增强校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二是把校务公开的重点放在教职工和社会关心的热点、廉政建设的关键上,特别是对招生事务、职称评聘、评先奖优、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等做到公开接受教师检查、监督,增加透明度。学校各部门各负其责,分工合作,认真落实《校务公开工作考核量化办法》。结合学校实际,修订了《福州二十九中关于实行校务公开监督制度》。第一从以下九项校务公开的内容、要求、监督和检查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1)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规划及实施方案、重大问题的决策;(2)教师、干部聘任、职称评定、评先奖优事项;(3)学校事业费预决算、财务收支情况;(4)大宗物资采购事项和学校基建招投标情况;(5)教育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6)招生考试事项;(7)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保送生、特长生、学生评先评优等有关事项;(8)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其他事项;(9)学校领导班子廉洁自律情况。第二抓好六个关键环节:即办事权限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纪律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标准公开、办事结果公开。第三坚持做到“四个及时”:即政策公开及时,决定和工作过程及时,教职工意见、建议收集反馈及时,决策结果公开及时。主动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已成学校领导的自觉行动。
2、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积极构建“阳光工程”
学校组建由校长胡国光为组长的教育规范收费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健全教育规范收费管理机制,学校还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工作执行流程,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原则,严格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时开具发票,开足发票,严禁超范围收费。学校依照市和区规定的公示内容和要求,严格规范教师的各种行为,严禁强制服务和强制收费,对校内乱收费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年内不得评优、评先、晋职、晋级。情节严重者,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免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精神和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精神,设立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做好职专生助学金发放工作;对于非涉农专业严格实施招生“阳光工程”,保证招生工作公开、公平,不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赞助等财物。学校根据政府相关政策招收农民工子女,对在我校接受教育的农民工子女与本市户籍学生一视同仁,不额外收取任何费用。学校代收费继续实行“总量控制”,收费备案事先公示,且以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为原则,一次性收取的代办费在学期结束前向家长发放结算清单,且结算时确保“据实结算、多退少补”的规定落到实处。学校对大宗物品采购和基建、修缮项目,都坚持按项目投资论证——项目公开招投标——过程监控——验收审核等规范化程序进行。近年来,学校的投资建设项目都严格按照报经区教育局、区计委、区财政局批准立项后,报请市建设局、市规划局批准设计方案后,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工程建设公开招投标。学校的零星装修工程也都严格按照报经区教育局批准后,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工程建设公开招投标。在学校基建、现代化教学设备添置;代办学生校服等活动,没有发生领导或经办人员违法违纪现象。
3、充分发挥全面监督作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的全面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员、教师在行风建设中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校毫不放松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相继出台《福州第二十九中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福州第二十九中学学校办事公开制度》、《福州第二十九中学廉政勤政制度》等制度,6
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廉政风险问题,出台《福州第二十九中学腐败风险预警防控管理实施方案》和《福州第二十九中学廉政风险点暨防范措施一览表》,充分发挥党内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全方位监督的作用。学校党总支部积极发挥督查职能作用,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洁自律的要求,定期不定期对学校财务开支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贯彻执行“八项规定”变为工作习惯和自觉行动。组织开展了以“坚持廉洁执教、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抓好“七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专题教育学习活动、收看一部党风党纪教育宣传片、进行一次廉政风险防控对照检查、签订一份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书、开展一场针对性较强的大调研活动、开展一场行风评议问卷调查活动、开展一场党员与特殊生结对帮扶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推进廉政建设,建设行业新风。
回顾一年来我们学校在开展行风评议和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迫切期望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优质教育资源分配还不能令社会满意;群众家长对师德师风存在问题仍时有反映;校务公开及纠风资料整理仍需要规范。同时容易产生回潮,这充分说明了学校行风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今后,我校将继续按照上级行风评议工作部署和要求,继续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工作活动,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调动全体教职工人人参与,形成合力,从而把每一个人的教育工作行为都规范到国家的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上来,内化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觉需求,从根本上纠正存在于学校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以实际行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使学校的教育创新工程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创新德育工作方法,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创新德育工作方法,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五龙口二中 李宏伟
五龙口二中前身是济源市第十五中学,位于济源市五龙口镇尚庄村,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北依太行,南邻沁水,环境怡人,是个教书育人的好地方。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46余人,住宿生380余人,就餐学生450人,教职工46人,任课教师36人。但随着近些年我市学校布局的调整,城乡学校之间差距逐渐拉大,诸多因素导致向城区流动的主课教师逐年增多,对教师的思想冲击较大。剩下的教师年龄、学科分布极不均匀,发展也不均衡。如何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经校情分析,集思研讨,学校确立以“德育兴校”战略推进素质教育,力促学校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德育工作方式,以“全员德育、细节德育、情感德育、培养学生个性、人格全面发展”为德育工作目标,以培养“知荣辱、懂感恩、强健体、会学习、会生活”为德育工作基本价值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管理的中坚力量,现将我校德育创新工作交流如下:
一、全员参与,以生为本,做到无缝隙、网格化的严格管理
任何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教育原则,几年来,我校注重在“德”字上做文章,将工作重点从“抓师德建设”延伸至“抓德育教育”,引导教师去“用心、用情、用智”全员参与管理,搞好管理。首先从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做起,挑选最优秀的教师做班主任,特别是一批学科组长、教学骨干,形成一支战斗力强的队伍。定期培训、学习、比赛、评比,进行班主任经验交流和师德经验汇报,选派优秀班主任进行引领,鼓励班主任每学年撰写随笔、德育论文和教育案例。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年级组会议,及时总结分析每一段的德育工作,互相交流、探讨、研究学生中出现的典型事例,共同进步。注重培养、选拔年轻教师,鼓励他们加入班主任队伍,做好传帮带工作,让年轻人迅速成长起来,为班主任队伍输入新鲜血液,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与潜能。
其次,坚持实行领导带班制。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全校上下包括校长在内的一线任课教师以及后勤员工,每天轮流参与学校管理,从学生早上起床、课间活动、放学就餐、饭后秩序、晚上归寝全天候参与管理,包干到人,包干到班,制定值日等即便,督促让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并每天要将值班检查反馈的问题进行核实,研究对策及时进行整改。
二、以德育活动为主体,注重体验感悟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多年以来,我们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在德育的实践与探索中,我校逐步形成了六大系列教育活动:
开展 “强身健体”教育活动。一方面根据季节多发病开展了健康知识讲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另一方面学校篮球队、田径队坚持训练不松懈,大课间组织开展学生跳绳、踢毽子、长跑、篮球等比赛,各项比赛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开展“读书修身”教育活动。读能养性、学能增慧。为不断提升学生修养素质,各班开设了读书课,并利用少年宫阵地,定期到学校阅览室阅读,举行了读书手抄报、读书收获交流、读书摘抄本展览、语文诵读比赛、“国旗下讲话”等活动,营造读书氛围,让校园内的书香更浓,让学生在读书中用文化的精髓来影响学生,使其大有收获。
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学校要求学生各项行为规范化,每个年级对行为规范的要求落实到位,各班制定了适合本班的班规,引导学生不断实践班规。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了交通安全知识录像片,教师分楼层抓好学生的上下楼梯的安全。定期搞消防演练,防震演练,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开展“净校爱校”教育活动。学校不折不扣抓卫生清扫和保洁工作,注重环境的保持和师生员工的责任意识,并严格检查,通过值周评比等形式,狠抓落实,切实把学生的卫生习惯与行为养成习惯相结合。结合本校的《卫生管理制度》和班级百分考核办法,对学生和班级管理水平进行检查和评比,督促各班做好教室和清洁区的保洁,学生形成“乱丢乱扔可耻,随手保洁光荣”的认识,自觉维护清新爽目的校园环境。
开展“心灵健美”教育活动。为改变学生厌学,不善于和老师同学相处等现状,学校从“心”出发,正本清源,给学生的心灵世界补充营养。学校利用校园广播,每天中午、下午、晚自习课前,每天三次播放“心灵健美操”。并要求学生人人抄写,跟读,背诵,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既使全体学生凝聚精气神,输入正能量,也帮助他们排除心灵的毒素,改善人际关系。通过反复朗读,让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文字渗入学生的潜意识,从而树立求真求美向善向上的思想行为。
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了进一步丰富我校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到沁北电厂、马村梨园等德育基地举行团队活动并已成为常态。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融入社会,耳濡目染,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风光,感受祖国今非昔比的繁荣景象,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三、把“认星争优活动”和争创“八好班级活动”相结合
为了认真开展“认星争优”活动,把工作做到实处,提高学生认星创星的荣辱意识和积极性,学校把预设的八颗星编成了“班级八荣八耻荣辱观”,鼓励学生认星创星,根据学生创星情况,鼓励各班争创“八好班级”,“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教育原则,促进认星创星活动的全面开展。
1、原则:“八好班集体”建设的原则是依托认星创星标准,充分利用学校的全员德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教育集体”里的一员,树立荣辱意识,坚持由面及里,由里及内,由内到细,由细到规,由规到神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认星争优教育活动;
2、内涵: “八好班集体”建设是指在认星争优的基础上把班级建设成为“学生出勤好、仪容仪表好、师生和谐好、公物维护好、教室整洁好、参加活动好、行为习惯好、课堂秩序好”的优秀集体。
3、反馈体系:为落实全员德育,创建“八好班集体”,学校领导教师积极参与。翟校长总牵头,李宏伟总负责,李鹏飞总调度,德育处成员,团委、年级组、教导处、后勤处以及全体班主任共同参与;全体任课教师都要履行教书育人相关职责。建立违纪通知单制度,所有教职员工发现违纪行为均要进行教育并根据需要填报违纪通知单,上报班主任、年级主任或德育处,避免出现教育过程中的真空现象和推委、责怪行为。
4、班级八荣八耻荣辱观
★以爱国爱校为荣,以损坏公物为耻;★以尊师守纪为荣,以违反校规为耻;
★以感恩父母为荣,以惟我独尊为耻;★以努力学习为荣,以害怕困难为耻;
★以专心听课为荣,以缺交作业为耻;★以团结同学为荣,以早恋损友为耻;
★以健康娱乐为荣,以吸烟泡网为耻;★以仪表整洁为荣,以不讲卫生为耻;
四、以班集体教育为主渠道,注重自我完善
1、民主管理——唤起学生自尊。
在德育过程中,我校一贯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班级管理特色的形成,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教育环境,使德育过程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成为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鼓励班主任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高效能的班级管理。学生干部一律竞争上岗,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常规管理放手由学生组织实施,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培养做人的尊严感、道德感、责任感。不少班级探索出了特色鲜明的管理方法,如班委轮换制、班长组阁制、一日小班主任制等。
2、自定班风——激发学生自悟。
各班班风的制定注重过程的教育作用,放手让学生讨论酝酿,在此基础上确定富有班级个性的班风,不少班级还发动学生设计了班徽、班旗、编写了班歌,制定了班规班约和班级行动纲领。这种由学生心底流淌出来的班级精神,最能叩击学生心灵,其效果远远超过了空洞的说教。班级的主题班会也从学生中征集主题,由学生自行策划主持,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3、德育作业——促使学生自省。
我校给每一位学生配备德育作业本(周记本),要求学生每天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记录自己的人生感悟,让学生在自律中自我完善、健康成长。班主任每天利用德育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进行心贴心的沟通。各班针对实际情况,自行布置德育作业,从个人琐事到国家大事、从班级建设到学校管理,无不成为学生在德育作业中进行思考的内容。此外,在期末评选“三好学生”与“文明学生”时,我校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价三结合的方式,在公正、公开的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省与总结,从而受到最真切、最持久的教育。
4、人生设计——促进学生自立。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形象设计、自定奋斗目标、自定人生格言、自选心中榜样”活动。每人一张自我人生设计卡,上面写着自已的人生奋斗目标、人生格言、要克服的缺点等内容。人生设计卡犹如一面镜子,学生随时可以对照反思,激励自己,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五、以优化的德育环境为依托,注重濡染熏陶
1、校园环境——润物无声。
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努力形成艺术化校园的特色,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走进我们的校园,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场分明,林木错落有致;整齐的行道树,大面积的草坪,犹如生趣盎然的庭院,优美和谐。校园环境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陶冶学生美好情操,提高学生人性修养的审美追求。
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充分利用电子屏、黑板报、宣传栏、荣誉室、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在主干道设置精美的橱窗,展出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组织专题图片展览、专题环境布置、专题歌曲播唱等活动,倡导积极向上、文明高雅、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
广泛发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训、校风、学风的制定,道路、楼房、庭院的命名,均面向全校师生征集、诠释后讨论确定。校园内的草坪上那一个个温馨的标语,也来自学生的智慧。这些看似简单却又独具匠心的布置,是学校丰厚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2、师表引领——耳濡目染。
重视教师人文精神的塑造,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三个意识”,即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法规意识;发扬“四种精神”,即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鼓励教师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为学校的发展多作贡献。制定并严格执行《师德考核细则》,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以“展师德风采、创优秀群体、树教育新风”为主题,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全校教师牢固树立“以服务树信誉”的办学理念,在教学中面向全体,真心关爱每个学生;在生活中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学生耳濡目染,人文素养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经过5年来坚定不移的工作落实,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获得“河南省法制教育工作明星单位”、省“廉政文化进校园先进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省“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省“一级餐厅”、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市“规范化管理学校”、市“一级学校”、市“文明学校”市“财务管理先进单位”、市“绿色学校”、市“卫生先进单位”、市“校本研修先进单位”、市“师德先进单位”、市“清洁校园先进单位”、市“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校”、市“食堂管理先进单位”、市“五好团支部”等多项殊荣。,在辖区乃至周边县市都获得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
育德入心,成德于行。教书育人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的无限追求”。今后,我校将继续努力、开拓进取,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把学校的工作做得更好!
第五篇:多角度创新学校管理模式 全方位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多角度创新学校管理模式 全方位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湖北省蕲春县芝麻山中学 陈建福
提及学校管理模式,作为学校管理者以往更多注重的是如何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去约束教职工,这当然是有必要,但随着由传统教育机制向素质教育机制的转变,规章制度的约束已经不能成为学校管理模式的重心,我们应该探索全方位的、多角度的管理模式,对学校实施更有效的管理,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一、学校管理应该是法制型管理,做到依法治校。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依法治校已经成为目前学校管理的主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是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是学校依法治校的根本依据。学校要把相应的法律、法规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依法治校的前提是必须提高学校领导的法律意识。因此,校长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学校的观念和传统的管理模式,树立教育法律观念,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来实施学校管理。
二、学校管理应该是学习型管理,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是提高一名管理者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列宁曾经说过:“要管理就要内行,就要精通生产的一切条件,就要懂得现代高度的生产技术,就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为此,作为一名校长,第一要务应该是学习。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无论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
校长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校长应该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教学课程标准、教材、教育科研专著的学习,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学者型校长。
学习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还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同时,校长的学习思想和行为必将影响和带动全校教师的学习与研究,从而提高教师学习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1
三、学校管理应该是制度性管理,做到按章办事。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为使学校合理高效运作应该制定一系列严格、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对组织机构正常运行的基本方面规定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管理制度是组织实行制度化管理的基础。国家实行法制才能进步,学校也要依靠制度化管理才能持续发展。制度化管理是刚性管理,只讲科学、只讲规律、只讲理性,约束教职工行为,使学校规范、有序地向前发展。
四、学校管理应该是人本化管理,做到以人为本。
随着传统教育机制向素质教育机制的转变,规章制度的约束已经不能成为学校管理模式的重心。邓小平曾经说过:“衡量学校管理工作是否真正有效,是要特别注意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学校系统是一个知识密集、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工作的教职工,对于尊重、关心、爱护等情感上的需要,较之其他群体有更为强烈的追求。一个好的领导应该让他的下属“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干头、生活上有盼头。”也就是说,要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此,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人格上的征服是最高层次的征服”。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
人本管理的实质是保护人的自尊,激励人的情感,彰显人的价值。校长在管理中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重视精神、情感与文化氛围的建设,工作中不要过分地对教师发号施令,指手划脚,而要以非权力的影响力去赢得教职工对你的了解和尊重,这样,才能真正得到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才能真正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获得高效率,实现管理的现代化。
五、学校管理应该是魅力性管理,做到以德服人。
管理界有句名言:“一只狼能领导一群羊打败一只羊领导的一群狼”,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领导的重要性。校长在一所学校,能否打开局面,顺利开展工作,取决于他在师生中的威信。威信的确立一方面有权力的因素,而更重要的是非权力因素,即领导魅力在起作用。
领导魅力是领导权力运用的最佳状态,是指建立在权力基础上的领导者对被领导者一种潜移默化、不可名状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能够激发被领导者的预约、敬慕心理,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校长的魅力可能来自于朴素、大方、整洁、得体的衣着服饰,可能来自于堂
堂正正的相貌和高大魁梧的形象,可能来自于明亮坦诚的眼神和圆润动听的声音,也可能来自于严谨文雅的举止言谈、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个性特征、处变不惊的头脑,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于高尚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性格特征的核心部分。人格,乃校长魅力之本。陶行知拒绝蒋介石笼络,倾心“育才学校”,张伯芩放弃高官厚禄,创办“南开中学”„„高尚的人格使人产生敬佩感,能吸引人,促使人模仿。孟子曰:“以德治人,心悦诚服也。”因此,校长必须具备令人信服的思想品德修养。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放下领导架子,和教师平起平坐。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禁止教师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给教师树立榜样。地上有一片纸屑,校长弯腰拾起,必会影响感动全校师生。坚持公正无私,平等对待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在教师关注的敏感问题上,一视同仁,不能被权钱蒙上了双眼,失去了良心,丢掉了公平。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实践证明,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决策者,才能使教职工内心信服而自愿接受影响,才能确立稳固的权威,有效地领导管理好学校。
六、学校管理应该是活动型管理,做到寓管于乐。
传统的教育管理中,管理者往往用榜样激励法、谈话交流法、物质奖励法等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学校管理还应该是活动型管理。活动是理念信仰和实际关怀的中介,人与人是相互支撑的,是需要互相理解的,沟通、接触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了解。活动能创设便于沟通的情境,优化交流的氛围,让教师切身体会学校的关心与温暖,浓化干群之间的人情味,加深教师之间的感情,为学校创设一个和谐、融洽、宽松的环境。
七、学校管理应该是创新型管理,做到与时俱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人的创造活动,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方式有机协调运用的过程。它独特新颖,个性鲜明。学校管理要创新,即根据学校实际提出具有独到见解的思路方法来变革学校管理。这种变革,或表现为前所未有的措施,或体现为使原有的具有新姿新意。
学校管理创新并不是凭空进行的活动,而是对原有管理的扬弃和对卓越管理的不断追求。创新作为对原有管理的扬弃,是辨证的而非简单的否定,其抛弃的是不合理的部分,保留的是合理的内容,创新并不是否定原有的一切。
学校管理创新是创造性的管理活动,它是一个动态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一个学校能够进行管理创新,表明学校富有朝气,充满自信,富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学校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希望所在,是学校获得持续发展的根本源泉。
八、学校管理应该是反思型管理,做到严于自剖。
管理学有句术语: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反思是指校长对自己管理学校的过程及其效果进行反省式的深入思考。通过在管理实践中主动反思探求学校管理规律,改进管理方式,转变管理行为,从而提高管理绩效,形成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学校管理。
经常反思,才能保持清醒头脑,主动反思,就能不断改进工作。善于反思的校长才是优秀的校长。学校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校长在管理、协调、决策、处理中,要多做事后的反思总结,比如处理事件留下了什么疏忽,协调矛盾还有什么缺憾,布置任务还有什么纰漏,考虑问题还有什么不周等等,在事后的反思中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思考方式,努力完善自我。校长的反思是一把利剪,在它的不断修理下,思维之树才能茁壮成长。
九、学校管理应该是开放式管理,做到博采众长。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而且是全社会的事。学生的成长,不只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必然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关注和理解,离不开社会的关心与支持。因此,我们要立足于校内,着眼于家庭和社会,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紧密联系,构筑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一生的发展奠基。所以,校长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达到借助“他山之石”,以达成“可以攻玉”的目标。
一个学校就像一个社会一样复杂。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懂管理、善管理的校长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才能使学校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