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体施工法》(模版)
《转体施工法2010年9月30日》《转体施工法》简介:
第五节 转体施工法桥梁转体施工是本世缆4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架桥工艺。它是在河流的两岸或适当的位置.利用地形成使用简便的支架先将半桥预制
《转体施工法》正文开始>>第五节 转体施工法
桥梁转体施工是本世缆4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架桥工艺。它是在河流的两岸或适当的位置.利用地形成使用简便的支架先将半桥预制完成,之后以桥梁结构本身为转动体,使用一些机具设备,分别将两个半桥转体到桥位轴线位置合拢成桥。转体施工一般适用于单孔或三孔的桥梁。
转体的方法可以采用平面转体、竖向转体或平竖结合转体.目前已应用在拱桥、梁桥、斜拉桥、斜腿刚架桥等不同桥型上部结构的施工中。用转体施工法建造大跨径桥,可不搭设费用昂贵的支架,减少安装架设工序,把复杂的、技术性强的高空作业和水上作业变为岸边的陆上作业,不但施工安全、质量可取,而且在通航河道或车辆频繁的跨线立交桥的施工中可不干扰交通、不间断通航、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减少施工费用和机具设备,是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我国研究转体施工始于1975年。1977年四川省公路部门首创拱桥使用四氟板平面转体施工,建成了净跨70m的箱形肋拱桥,转体重力12000kN。1979年四川阿坝地区第一次用砼球面铰和钢滚轮的转体装置建成了曾达独塔斜拉桥。1985年在山东和江西用转体法建造了立交桥和跨越铁路的立交桥,拓宽了转体施工的使用范围。1989年四川省建成跨度达200m的钢筋砼箱形拱桥,采用天平衡重水平转体,并采用双箱对称同步转体施工,给转体施工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近年由于钢管砼拱桥在国内快速发展,为钢管砼拱桥转体法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1994年建成的浙江省新安江大桥,采用竖向转体施工。1996年建成的三座对外公路上三座钢管砼拱桥,莲花大桥采用竖向转体施工,黄柏河大桥和下牢溪大桥均采用水平转体施工。1997年建成的江西省索都大桥,采用竖向转体施工。广东省南海市的雅瑶立交桥和谢叠大桥均为了T型刚构,采用水平转体施工。在表10—1中列出我国部分转体施工的桥梁。
平面转体可分为有平衡重转体和无平衡重转体。有平衡重转体一般以桥台背墙作为平衡重,并作为桥体上部结构转体用拉杆的锚碇反力墙,用以稳定转动体系和调整重心位置。为此,平衡重部分不仅在桥体转动时作为平衡重量,而且也要承受桥梁转体重量的锚固力。无平衡重转体不需要有一个作为平衡重的结构、而是以两岸山体岩土锚洞作为锚碇来锚固半跨桥梁悬臂状态时产生的拉力,并在立柱上端做转轴,下端设转盘,通过转动体系进行平面转体。
二、拱桥竖向转体施工
当桥位处无水或水很少时,可以将拱肋在桥位进行拼装成半跨,然后用扒杆起吊安装。当桥位处水较深时,可以在桥位附近进行拼装成半跨,浮运至桥轴线位置,再用扒杆起吊安装。三峡莲沱大桥属基本无水安装,浙江新安江大桥和江西索都大桥均采用船舷浮运至拱轴线位置起吊安装。以下介绍莲花大桥竖向转体的施工方法。
莲花大桥全长341.9m,桥面宽18.5m,主桥跨径为48.3m+114m+48.3m的三跨钢管砼系杆拱桥。中跨为中承式无铰拱,两边跨为上承式一端固定另一端铰支拱。拱肋断面为哑铃形,由直径为1—2m的上、下钢管和腹板构成,拱肋高为3m。两拱肋之间设有钢管砼横斜撑联系。半跨拱肋的拼装就在桥轴线位置立架安装。
(一)钢管拱肋竖转扒杆吊装的计算
钢管拱肋竖转扒杆吊装的工作内容为,将中拱分成两个半拱在地面胎架上焊接完成,经过对焊接质量、几何尺寸、拱轴线形等验收合格后,由竖在两个主墩顶部的两副扒杆分别将其拉起,在空中对接合拢,如图10—41所示。
第二篇:桥梁转体施工(定稿)
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它可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业。根据桥梁结构的转动方向,它可分为竖向转体施工法、水平转体施工法(简称竖转法和平转法)以及平转与竖转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平转法应用最多。本文论述了桥梁施工工艺的特点、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认为此工艺为东北地区填补了桥梁转体施工的空白。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桥梁无支架施工不断出现新工艺,转体施工就是其中的一种。桥梁转体施工适用跨越深谷急流、难以吊装的特殊河道,具有节省吊装费用,安全、可靠、整体性好等特点。
1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工作原理
所谓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工作原理,就像挖掘机铲臂随意旋转一样,在桥台(单孔桥)或桥墩(多孔桥)上分别预制一个转动轴心,以转动轴心为界把桥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整体旋转,下部为固定墩台、基础,这样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上部构造可在路堤上或河岸上预制,旋转角度也可根据地形随意旋转。
2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特点
2.1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适用于跨径较大的单孔或多孔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尤其适用于跨越深谷、水深流急和公铁立交、风景胜地、自然保护区等施工受限制的现场。
2.2 由于桥梁转体施工是靠结构自身旋转就位,不用吊装设备,并可节省大量支架木材或钢材。
2.3 采用混凝土轴心转体施工,转体工艺简便易行,转体重量全部由桥墩(或桥台)球面混凝土轴心承受,承载力大,转动安全、平衡、可靠。
2.4 可将半孔上部结构整体预制,结构整体性强,稳定性好,更能体现结构的力学性能的合理性。
2.5 施工工艺和所用施工机械简单,转体时仅需两盘绞磨、几组滑轮即可使上部结构在短时间内转体就位,简便易行,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3转体施工法的关键技术
转体施工法的关键技术问题是转动设备与转动能力,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和强度保证,结构的合拢与体系的转换。
3.1 竖转法 竖转法主要用于肋拱桥,拱肋通常在低位浇筑或拼装,然后向上拉升达到设计位置,再合拢。
竖转体系一般由牵引系统、索塔、拉索组成。竖转的拉索索力在脱架时最大,因为此时拉索的水平角最小,产生的竖向分力也最小,而且拱肋要实现从多跨支承到铰支承和扣点处索支承的过渡,脱架时要完成结构自身的变形与受力的转化。为使竖转脱架顺利,有时需在提升索点安置助升千斤顶。
竖转施工方案设计时,要合理安排竖转体系。索塔高、支架高(拼装位置高),则水平交角也大,脱架提升力也相对小,但索塔、拼装支架受力(特别是受压稳定问题)也大,材料用量也多;反之亦然。在竖转过程中,主要要考虑索塔的受力和拱肋的受力,尤其是风力的作用。
在施工工艺上,竖转铰的构造与安装精度,索鞍与牵转动力装置,索塔和锚固系统是保证竖转质量、转动顺利和安全的关键所在。国内的拱桥基本上为无铰拱,竖转铰是施工临时构造,所以,竖转铰的结构与精度应综合考虑满足施工要求和降低造价。跨径较小时,可采用插销式,跨径较大时可采用滚轴。拉索的牵引系统当跨径较小时,可采用卷扬机牵引;跨径较大,要求牵引力较大,牵引索也较多时,则应采用千斤顶液压同步系统。
3.2平转法平转法的转动体系主要有转动支承系统、转动牵引系统和平衡系统。
转动支承系统是平转法施工的关键设备,由上转盘和下转盘构成。上转盘支承转动结构,下转盘与基础相联。通过上转盘相对于下转盘转动,达到转体目的。转动支承系统必须兼顾转体、承重及平衡等多种功能。按转动支承时的平衡条件,转动支承可分为磨心支承、撑脚支承和磨心与撑脚共同支承三种类型。
磨心支承由中心撑压面承受全部转动重量,通常在磨心插有定位转轴。为了保证安全,通常在支承转盘周围设有支重轮或支撑脚正常转动时,支重轮或承重脚不与滑道面接触,一旦有倾覆倾向则起支承作用。在已转体施工的桥梁中,一般要求此间隙从2~20mm,间隙越小对滑道面的高差要求越高。磨心支承有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上下转盘弧形接触面的混凝土均应打磨光滑,再涂以二硫化铜或黄油四氟粉等润滑剂,以减小摩擦系数(一般在0.03~0.06之间)。
撑脚支撑形式下转盘为一环道,上转盘的撑脚有4个或4个以上,以保持平转时的稳定。转动过程支撑范围大,抗倾稳定性能好,但阻力力矩也随之增大,而且环道与撑脚的施工精度要求较高,撑脚形式有采用滚轮,也有采用柱脚的。滚轮平转时为滚动摩擦,摩阻力小,但加工困难,而且常因加工精度不够或变形使滚轮不滚。采用柱脚平转时为滑动摩擦,通常用不锈钢板加四氟板再涂黄油等润滑剂,其加工精度比滚轮容易保证,通过精心施工,已有较多成功的例子。
第三类支承为磨心与撑脚共同支承。大里营立交桥采用一个撑脚与磨心共同作用的转动体系,在撑脚与磨心连线的垂直方向设有保护撑脚。如果撑脚多于一个,则支承点多于2个,上转盘类似于超静定结构,在施工工艺上保证各支撑点受力基本符合设计要求比较困难。
水平转体施工中,能否转动是一个很关键的技术问题。一般情况下可把启动摩擦系数设在0.06~0.08之问,有时为保证有足够的启动力,按0.1配置启动力。因此减小摩阻力,提高转动力矩是保证平转顺利实施的两个关键。转动力通常安排在上转盘的外侧,以获得较大的力臂。转动力可以是推力,也可以是拉力。推力由千斤顶施加,但千斤顶行程短,转动过程中千斤顶安装的工作量又很大,为保证平转过程的连续性,所以单独采用千斤顶顶推平转的较少。转动力通常为拉力,转动重量小时,采用卷扬机,转体重量大时采用牵引千斤顶,有时还辅以助推千斤顶,用于克服启动时静摩阻力与动摩阻力之间的增量。
平转过程中的平衡问题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对于斜拉桥、T构桥以及带悬臂的中承式拱桥等上部恒载在墩轴线方向基本对称的结构,一般以桥墩轴心为转动中心,为使重心降低,通常将转盘设于墩底。对于单跨拱桥、斜腿刚构等,平转施工分为有平衡重与无平衡重转体两种。有平衡重时,上部结构与桥台一起作为转体结构,上部结构悬臂长,重量轻,桥台则相反,在设置转轴中心时,尽可能远离上部结构方向,以求得平衡,如果还不平衡,则需在台后加平衡重;无平衡重转体,只转动上部结构部分,利用背索平衡,使结构转体过程中被转体部分始终为索和转铰处两点支承的简支结构。
3.3 转体施工受力 转体施工的受力分析目的是保证结构的平衡,以防倾覆;保证受力在容许值内,以防结构破坏;保证锚固体系的可靠性。转体过程历时较短,少则几十分钟,最多不超过一天,所以主要考虑施工荷载。在大风地区按常见的风力考虑,通常不考虑地震荷载和台风影响,这主要从工期选择来保证。此外,转体结构的变形控制、合拢构造与体系转换也是转体施工应考虑的重要问题。
桥梁转体施工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工艺,最适宜在跨越深谷、急流及公铁立交情况下采用,通过有平衡重和无平衡重两桥试验结果分析。桥梁转体施工工艺,无论从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和经济的,特殊桥位处采用此工艺最好。
第三篇:转体桥施工关键部位控制分析
摘 要:转体桥法的技术随着其施工法地不断应用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是由于转体桥自身的吨位较大,跨度较长,所以对临近线路的设计需要十分谨慎,所以本文主要对转体桥施工的关键部位进行控制分析。
关键词:转体桥;关键;控制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在桥梁的施工当中,架桥法作为一种施工方法在转体桥施工中得到有效应用,主要针对河流和铁路等方面,应对不能做支撑的情况,转体架桥法的主要施工原理就是在桥身下设置转盘,并且在上下转盘之间,事先做好润滑措施,当转体段的施工完成之后,主要是依靠千斤顶的方式来进行盘转,帮助梁体在线路上进行跨越。主梁一般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转体施工段,二是后浇段,后者主要采用的是支架现浇方式的搭设来开展的,但是由于转体桥在施工的时候,其施工工艺具有特殊性,所以应该对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控制。
一、承台施工控制重点
在承台的钢筋安装的时候,首先应该注重上下承台,经过后浇带钢筋的预埋,上承台墩底泄水管加强钢筋,所以当开展下承台混凝土二次浇筑的时候,要先对球铰定位骨架进行浇筑,而后再进行滑道钢板骨架预埋钢板之下的部分进行浇筑。二次浇筑要在下球铰和滑道钢板安装后进行,同时,还要预留4根压浆管在下球铰和滑道钢板的底部,这样就可以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将底部的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
1.下承台施工、下球铰滑道的安装
作为支撑转体结构全部重量的基础,下承台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下承台在转体完成之后,上转盘也作为桥梁的基础,与下承台的作用相当。下承台在材料的使用上,主要采用高强混凝土,并且在下承台的设置中,下球铰和保险撑脚环形滑道及转体拽拉千斤顶反力座构成转动系统。在混凝土的浇筑期间,需要对下球铰定位的骨架和滑道钢板骨架的预埋件,安排专门的人员对其稳固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松动和变形等情况,在发现之后及时进行复位,将其固定好。
2.下球铰、滑道的安装
首先,要先在浇筑完成之后,凿毛处理混凝土的表面,且在预埋件上安装下球铰的定位支架,以及滑道定位支架,加滑道钢板和下球铰的中心位置以及球面进行调整,帮助竖直预埋件的中心销轴的套管,利用水准仪来对滑道钢板进行调整,帮助球面周圈标高,将角高差和局部高差限定在1mm以内,保证球面周圈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为了保证下球铰的紧固牢靠,可以利用螺栓来固定,避免出现变形和错位的情况,另外,可以将重心销轴套管口盖住,也可以保证下球铰的稳固。最后,在下球铰的安装经过检查确认无误之后,将钢筋绑扎,用混凝土浇筑。上下球铰共两片,所以作为转体施工中最为核心的转动体系,在制作上下球铰的时候,对其要求非常高,并且在安装的时候也有较高的精度要求。在灌注混凝土的时候,应该将混凝土从球铰的底部两侧出发,由这一侧流向另一侧,利用振动棒进行斜插振捣,从球铰的四周边缘开始。在开展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利用软布将下球铰和滑道钢板的表面覆盖住,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混凝土与其他的杂物混合污染,同时将四根压浆管预埋在下球铰和滑道钢板的底部,当混凝土浇筑凝结后,利用压浆法可以增加球铰底部混凝土的密实度。而在终凝混凝土之前,需要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2~3次的收压,保证混凝土不出现收缩开裂的情况。最后,上转盘的施工和上球铰、撑脚的安装,在施工技术上上转盘主要是由3个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上承台,第二部分是上转盘,第三部分是撑脚。在对上转盘施工的时候,分为两次,首先是对中间的转盘部分进行浇筑,其次就是对上承台进行浇筑。在展开转盘的浇筑工作的时候,若是要事先安装上球铰,就对工艺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要按照的一定的重要比例,将黄油和四氟粉配置为120:1,而后将黄油四氟粉放入到中心销轴套管中,保证中心销轴的竖直状态。
二、墩身施工控制要点
针对上承台的施工完成之后,一般会按照常规的工艺展开对碗扣支架的搭设,在模板的选择上,主要是采用定型钢模来安装钢筋和模板。首先,在安装钢筋的时候,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将泄水管和防雷接地埋件等进行预埋;其次,溜槽和串筒的设置必须要在混凝土的高度超过2m的时候进行;再次,现如今的混凝土墩身,主要的养护工作是通过塑料薄膜包裹来展开的,若是要进行人员和运输工具以及模板等的荷载承受,那必须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2.5n每平方毫米。当混凝土的墩顶表面的收浆工作做好后,要马上使用土工布,将其覆盖在墩顶上通过洒水来浸润墩顶表面,起到一定的养护作用,但是为了提高养护的有效性,需要在墩身之外的连接处进行胶带的密封包裹,养护的工作要在7天以上,通过淡水洒水展开;第四,养护工作的展开必须根据气温的情况来进行控制,尤其是时间间隔的控制,主要是为了保护墩身表面的湿润。当时的气温小于5℃的时候,可以利用薄膜包裹,在墩身的外部裹上土工布,这种养护的方式不需要洒水;最后,在混凝土的墩身完工之后,要对沉降观测点进行设置,设置的时间要及时有效,需要每天对墩身进行观测直至稳定为止。
三、现浇箱梁施工控制重点
转体现浇箱梁主要是通过支架的浇筑工艺来进行的,选用支架的时候,为了保证转体梁浇筑的安全有效,采用碗扣式的脚手搭设,并且在进行支架搭设之前,还需要严格的计算方案,才能够最终确定下来。在搭设之前,需要准确且全面地对支架安装的各个零用件进行检查,尤其是各扣件式立杆和横杆、斜杆等等,检查顶托和底座是否完好,是否有出现弯曲和断裂的现象,在展开转体梁浇筑之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检查,以确保安全措施的正常运行。
四、平转施工控制要点
1.设备配置
主要是通过对转体段的总重量和球铰摩阻力等的参数考察,来确定连续千斤顶的型号设备,并且还要有备用的普通千斤顶机器,若是主要的千斤顶机器出现异常可以借用普通的千斤顶帮助其助推启动。
2.操作准备
首先,在转体的过程当中,需要对相关的电器设备进行出厂测试,试行通过后才能够投入使用;其次,设备需要按照原定的平面布置图安装就位,将施工中需要用到的设备信号线进行连接,连好油路和电源;再次,需要根据千斤顶的施力值进行反算,计算出泵站的油压值,通过空载试运行来检查泵站油压值是否正常;第四,安装牵引索,需要在钢绞线牵引的过程当中,顺着牵引的方向,绕到转盘之后,穿过千斤顶,利用相关的夹紧装置夹持住,而后利用1kn~5kn的拉力预紧钢绞线,利用同一束牵引索,帮助各个钢绞线的持力保持一致。
第四篇:桥梁工程的转体施工技术研究论文
0引言
桥梁工程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桥梁跨径的不断增加,施工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先进化。桥梁转体施工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目前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转体施工比较适合应用于跨越深谷急流或难以吊装的特殊区域,这种施工方法具有吊装费用低、施工安全可靠,以及整体性好等优势。
1转体施工的优点
在某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下,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转体施工可以利用桥梁结构本身作为转动体系,利用结构本身及钢构件作为施工设备,不仅可以减少搭讪支撑的工序和成本,也大幅减少了钢管等周转性材料的使用,使施工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施工方面,将传统的桥梁高空作业和水上作业,转变为岸边陆路作业,不仅使施工场地和施工环境得到了保证,也有效避免了高空作业的危险性;在交通方面,很多桥梁施工位于通航河道或车辆频繁的跨线立交桥,转体施工不会对桥下交通造成影响,而且在主要构件合龙后,也方便后序施工;另外,在机构使用方面,转体桥梁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较为简单,对桥梁的线形和外观质量也能够进行很好的控制。
2桥梁转体施工的方法
2.1竖转施工法
竖转施工法是指将桥体从跨中分成两等段,在桥轴方向设置支架等预制部件。在待转桥体的岸端设铰,并将提升系统临时架设于桥台或台后,利用卷扬机来进行索引提升,使桥体能够竖向转体到合拢位置,然后在合拢处封固混凝土,完成竖转体施工。竖转施工法常见于肋拱桥工程中,比如搭设简单支架组拼或现浇拱肋中。这种施工方法适合应用于季节性河流或者河流水深较浅,搭设支架较容易的河流当中。对于通航的河道,可采用浮船浮运至桥轴线上,将转动铰安装在拱脚,利用扣索来进行牵引,使结构竖向转体到设计位置,实现合龙。竖转施工的转换体系通常由牵引系统、拉索、索塔所组成。竖转施工时拉索索力在脱架时最大。竖转施工时,应该对竖转体系进行合理安排。不仅索塔和支架要足够高,水平交角也应该足最够大,但索塔、拼装支架受力也较大,材料用量较少。在竖向转体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就是索塔的受力和拱助的受力问题,尤其是风力的作用;在施工工艺方面,要求控制好竖转铰的构造和安装精度,控制好索鞍与牵转动力装置,还有索塔和锚固系统的质量。目前我国国内拱桥,大多采用为无铰拱形式,竖转铰大多为临时性的施工组件。竖转铰结构与精度的控制要结合施工实际和造价要求。对于跨径较小的转体桥梁施工,可以采用插销式的竖转铰,而跨径较大时,则应该采用滚轴。而对于索引系统来说,如果桥梁的跨径较小,可以选择卷扬机来作为牵引设备。当跨径较大时,可采用牵引力较大的液压千斤顶作为索引设备。
2.2平转施工法
平转施工法是指在桥位外,横向利用两侧地形搭设支架。并在桥墩底部设置转动体系,利用张拉锚扣体系实现重力平衡,采用适当的索引设备将桥体平转到合龙位置。然后浇筑合龙段混凝土,封固转盘。转体施工应用于拱桥时,通常选择单扣点。扣索力与转体时的拱推力基本保持一致,拱肋内力状态也较好,很容易进行控制。扣索张拉应该分级进行,同时还需要对结构内力的挠度进行观测,直到拱肋脱架。在转体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各项检查工作,尤其是转盘与结构等主要受力部位的可靠性,以及索引系统的安全性。另外,转体施工之前,还需要将转盘和拱架上的支撑点拆除,将转体范围内的障碍物清除,以保证转体的顺利进行。常用的转体施工工艺为钢索索引。也可以采用千斤顶顶推的方法来实现转体,但必须对转速的均匀性进行控制。当转体与合龙位置接近时,应该先对拱顶轴线进行复核,此时降低转体速度,在转体就位后停止。为了防止风对转盘的作用,应该将转盘固定好。封固时,保证混凝土的平整度和密实度,保证桥台的外观质量;当转体施工应用于钢架桥和斜拉桥时,由于桥体结构是一个完整的悬臂体系,所以不需要再设置扣索。转体施工时,可结合桥体特点来对平衡系统进行配置。当转体合龙到位后,再逐步对其它工序进行完善。
2.3平转与竖转结合施工法
当桥梁工程位于山谷地带时,可以利用山谷来搭设出简单的支架,然后利用平转法来实现转体。当桥梁工程位于河道较宽,地形较为平坦的区域时,可以采用平转与竖转结合的施工方法。平转和竖转结合的施工方法,可以有效扩大转体施工的应用范围。
3桥梁转体施工的控制要点
3.1转体施工受力控制
转体施工之前需要对结构体系的受力情况进行认真分析,以保证结构构件的平衡性。结构受力必须控制在容许范围内,避免对结构造成破坏。对于各锚固体应该保证其可靠性。在转体施工时,需要考虑的问题除了结构荷载,还有风力荷载。因此,施工前应该对天气情况进行全面掌握,为转体施工选择最佳的施工时期。另外,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转体结构进行变形控制,而且合龙的构造问题也需要考虑并控制得当。
3.2施工精度控制
桥梁转体施工对精度要求非常高,必须控制好精度。精度控制主要包括设备安装精度、施工测量精度以及转体就位的精度等。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业的测量及监督人员对各项操作的精度问题进行核查,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和解决,避免由于精度偏差而引起严重的后果。
3.3球铰制作和安装控制
平均铰部位是桥梁转体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因此要严格要求球铰的制作及安装质量。球铰应采用专业的制作单位进行制作加工,安装时首先要保证球铰安装顶口的水平,将其顶面任意两点的误差控制在1mm范围内;球铰转动中心与设计位置必须保持一致,如果存在误差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3.4转动索引及平衡系统的控制
转动索引系统是转体施工的关键。转动索引系统的作用效果与索引力和摩擦阻力有直接关系。因此,提升转动索引力,减少摩擦阻力便成为保证转体施工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通常情况下,转体施工时,应将启动摩擦系数控制在0.06~0.08之间,转动力则需要设定在转盘的外侧,这样可以实现臂力的最大化;在转体施工过程中,平衡系统也非常重要。如果转体桥梁在轴线方向的结构较为对称,通常可以将桥墩中段作为转动中心。为了降低重心,可将转盘设置在墩底。而对于非对称的桥梁结构,则应采用有平衡重和无平衡重两种方法。所谓无平衡重,即通过背索来达到平衡。
4结语
转体施工在桥梁工程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体现结构的合理性,也能够保证受力的明确性,而且这种施工方法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针对转体施工的理论研究还较少,施工时的理论依据较为欠缺。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桥梁转体施工的理论研究,从而在理论方面对转体施工的技术实践提供支持。
第五篇:转体桥梁施工监理监控重点
5.9 转体桥梁施工监理监控重点 5.9.1 转体承台施工监理监控重点
5.9.1.1承台钢筋直径20mm以上的采取滚轧直螺纹连接。钢筋的滚轧、套丝与螺纹套筒的一端套接均在钢筋加工场内完成,对于两端都滚轧、套丝的钢筋,一端套上螺纹套筒,另一端用专用塑料套盖对端头进行保护,待钢筋运输到前场安装到位后利用管子钳在安装现场完成连接。为了保证钢筋连接的顺利进行,加工好的钢筋在运输及吊装过程中要加强保护,尤其是钢筋的外露螺纹及套筒的内螺纹。由于承台钢筋型号较多,钢筋长度变化不一,每种型号钢筋数量大,作好标识尤为重要。
承台钢筋安装前,首先对垫层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按照设计钢筋钢筋间距用墨斗在垫层上弹出钢筋位置,同时在垫层顶面按照1.5×1.5m的间距布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垫块采用6×6×5cm的方形高强砂浆垫块,完成垫块安放后,开始钢筋安装。钢筋安装同一断面接头数量不超过断面钢筋数量的50%,钢筋相邻接头错开距离不小于35d。钢筋网用扎丝以梅花形式进行绑扎。承台钢筋施工要注意对墩柱的预埋钢筋、施工预埋件数量及位置的准确性进行全面的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
承台钢筋安装时,注意在上、下承台预埋后浇带钢筋和上承台墩底泄水管加强钢筋。5.9.1.2承台模板施工监控
详见第三节,二,5.3模板工程监理控制重点
5.9.1.3下承台施工
下承台混凝土分两次浇筑,首先浇筑下球铰定位骨架及滑道钢板骨架预埋钢板以下部分。然后安装下球铰和滑道钢板后,进行二次浇筑,同时在底部下球铰底部及滑道钢板底部槽口内各预留4根压浆管,以便在混凝土浇筑后,根据实际浇筑效果进一步密实其底部的混凝土。
1)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①.承台采用砼标号为C35混凝土,水灰比≤0.5,电通量<1500。②.承台砼坍落度为16~20cm;粗骨料粒径5~25mm。③.承台砼初凝时间不小于8小时。④.具有缓凝和良好的泵送性能。2)材料的选择
为控制混凝土质量,对选用原材料要严格界定。对混凝土性能和外观效果影响较大的外加剂更须慎重选择。
粗骨料:选用级配良好、含泥量低的碎石,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和检验方法标准》的规定。
细骨料:中粗砂,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和检验方法标准》规定。外加剂:外加剂按照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执行。3)混凝土浇筑
下承台混凝土最大方量约465m3,一次浇筑完成。浇筑时间控制在10小时以内。混凝土浇筑按照从一个方向(中间)向另外一个方向(两端)推进,并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加强斜角部位混凝土振捣,保证振捣充分。
每层浇筑厚度按照30cm控制,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间距按50~60cm进行控制,振捣棒离侧模距离应保持5cm以上。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混凝土内,上层混凝土振捣时应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10cm,每一处振捣应快插慢拔,必须振捣至该处混凝土不再下降,气泡不再冒出,表面出现泛浆为止。
混凝土浇筑期间,安排专人检查下球铰定位骨架及滑道钢板骨架预埋件的稳固情况,对松动、变形、移位等情况,及时将其复位并固定好。
4)上、下承台临时锚固
在下承台砼浇筑前,为了保证转体前上、下承台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扭转和不平衡力矩,需在上下承台之间设置临时的锚固束,.单个承台设置锚固束40根JL32精轧螺纹钢筋,立面布置图如下,平面上布置在顺桥向,各20根。
5)下球铰加工 ①.设计条件
A、转体球铰的竖向承载力为64000kN。
B、转体球铰为焊接后机加工结构,球铰球面直径分别为320cm。
C、转体球铰的下球面板上镶嵌有碳纤维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滑板,与上球面板组成摩擦副,并涂抹硅脂油润滑。
② 材料:
A、转体球铰的球面板采用Q345,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应符合GB/T700的有关规定。B、转体球铰的加强肋板采用Q235或Q345钢板,钢板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应符合GB/T699和GB700的有关规定。
C、转体球铰的销轴芯棒采用Z45号钢,材料的化学成份及机械性能应符合GB699有关规定。
D、支座骨架采用L50×50×6角钢、Q235A热轧等边角钢(角钢型号5),材料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应符合GB700-88的有关规定。
E、滑板采用填充碳纤维聚四氟乙烯材料,其容许应力≥60MPa,滑动摩擦系数≤0.03(硅脂油润滑)。
a、滑板厚度为15mm,镶入10mm。
b、滑板初始摩擦系数小于0.03,滑动后摩擦系数小于0.01。c、滑板压缩变形量小于2%,15mm压缩量小于0.35mm。③ 制造: A、转体球铰各零件的外形尺寸及公差按图加工,未注公差按GB/T1804-C,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K执行。
B、上、下球铰的上下球面板一次性铸造制成。
C、球铰机加工工装:5mmSR球形卡尺(按图用线切割加工成形),25mmSR球形样板(按图用线切割加工成形),弹簧刀架、样板夹具、游标卡尺、钢直尺、卷尺、塞尺、4m立车、立铣、横臂钻床。
D、上球铰加工工序:定位于4m立车卡盘,凸球面部分朝上,以外径为基准校正夹紧,按图平对外径、中间通孔及尺寸,球面部分预留5mm加上等量先进行粗加工,翻身校正外径复平夹紧,平对正面外径,环形筋内,外径至图尺寸,将上加劲板与球铰进行焊接,组焊后进行退火处理,热处理完成后再对球面进行精加工,上无缝钢管与上球铰进行焊接,焊接时应保证无缝钢管中心线与球面截面圆平面保持垂直,最后球面采用镀硬铬,其厚度≥100um,并保持表面光滑。
E、下球铰加工工序:定位于4m立车卡盘,凹球面部面朝上,以外径为基准校正夹紧,按图平对外径、中间通孔至尺寸,球面部分预留5mm加上等量先进行粗加工,翻身校正外径复平夹紧,平对底部外径,环形筋内,外径至图尺寸,将下加劲板与球铰进行焊接,组焊后进行退火处理,热处理完成后再对球面进行精加工,并在凹球面上用尖头刀刻四氟板沉孔圆尺寸线,按图划出四氟板圆板沉孔、跑气孔、抵捣孔中心线。用立车安装铣动力头分角度铣加工四氟圆板沉孔、抵捣孔,用横臂钻床加工跑气孔。下无缝钢管与下球铰进行焊接,焊接时应保证无缝钢管中心线与球面截面圆平面保持垂直。
F、转体球铰球面加工后,各处的曲率半径应相等,使用样板与塞尺检查,球面与样板的误差应在0.7mm以内,上、下球铰球面的水平截面应为圆形,椭圆度不大于1.5mm。球铰边缘各点高程应相等,球铰边缘不得有绕曲变形。球铰各零部的焊接严格按焊接工艺要求操作,并采取措施控制焊接变形(焊前预热,焊后保温),焊缝要求光滑平整,无裂纹、咬边、气孔、夹缝等缺陷。
G、其余零部件均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加工(无缝钢管、芯棒、支架等)。
H、碳纤维聚四氟乙烯滑板压制过程中,根据图纸尺寸做好相应的编号,在图纸面通过圆心划线,箭头指向由低到高,便于安装时辨别。
5)滑道钢板安装
完成下承台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后,开始下球铰及滑道钢板骨架及滑道钢板安装。滑道钢板骨架与其预埋钢板焊接处理,然后将滑道钢板与其骨架通过紧固螺旋连接,下球铰与其定位骨架也通过螺栓连接。
滑道钢板为外径3.75m,宽度1.1m环形Q345c材质钢板,刨光处理,粗糙度6.3级,表面做防锈处理。顶面相对标高高差小于5mm,滑道钢板由螺母调整校平,顶面局部平面度0.5mm。调整滑道钢板、下球铰中心位置及球面,使中心销轴的套管竖直,用水准仪调整滑道钢板及球面周圈标高,对角高差及局部高差控制在1mm以内,使球面周圈在同一水平面上,用螺栓固定下球铰,使其紧固牢靠,防止下球铰的变形及错位,同时盖住中心销轴套管口;检查下球铰安装无误后,浇筑铰下混凝土。
下球铰及滑道钢板定位混凝土为细石微膨胀C50,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20cm。
混凝土用输送车运到现场后用吊斗吊到球铰部位灌注,混凝土从一侧通过球缺下底面向另一侧流动,振动棒从球铰四周边缘往里斜插振捣。混凝土浇筑前,将下球铰和滑道钢板表面用软布覆盖保护,防止混凝土和其它杂物污染,同时在下球铰和滑道钢板底部预埋4根压浆管,待下球铰及滑道钢板定位混凝土终凝后,用压浆法进一步密实球铰底部混凝土。
混凝土终凝前,在球铰及滑道钢板周边收压混凝土表面2~3遍,防止混凝土收缩开裂。5.9.1.4上承台施工
上承台施工同样分成两次,第一次浇筑中间转盘部分,第二次再浇筑上承台。转盘浇筑前,事先完成上球铰的安装。球铰安装工艺为:将黄油与四氟粉按重量比120:1的比例配制好后,在中心销轴套管中放入黄油四氟粉,然后将中心销轴轻放入套管中,放置时保证中心销轴竖直并与周围间隙一致。
1)四氟滑块安装
在下球铰凹球面上按照顺序由内到外安装聚四氟乙烯滑块,并用黄油四氟粉填满聚四氟乙烯滑块之间的间隙,使黄油面与四氟滑块面相平。整个安装过程中要保持球面清洁,不要将杂物带至球面上。
四氟滑板安装前,由厂家量出每个槽口的深度,与设计偏差大于0.1mm的,全部用标识,对应的四氟滑板按照偏差制作,并用记号笔标识,安装时一一对应。下球铰球面安装聚四氟乙烯滑块安装如下图所示。
上下球铰结合前,由厂家进行球铰面清洗,然后涂抹黄油,通过上球铰将多余的黄油挤出,人工用纱布将接缝处涂抹干净后,用胶带封边,防止灰尘和其它杂物进入,转体时予以拆除。清洁人员穿胶鞋,并事先在旁边用清水洗净后才能进入球面区进行清理作业。
2)上球铰安装
将上球铰的两段销轴套管接好,用螺栓固定牢固。注意保护好上球铰,将上球铰凸球面涂抹黄油后,用防水塑料布将整个上环铰严密包裹,放置于搁置架上,使用时将上球铰吊起,去除防水塑料布,用纱布将凸球面擦试干净,在凸球面上抹涂一层黄油四氟粉,然后将上球铰对准中心销轴轻落至下球铰上。用拉链葫芦微调上球铰位置,使之水平并与下球铰外圈间隙一致。去除被挤出的多余的黄油,用宽胶带纸将上、下球铰边缘的缝隙密封。
3)钢管撑脚安装 上承台钢筋安装前及时加工并定位安装6对φ600撑脚钢筒,钢筒内填充C50微膨胀混凝土,撑脚钢筒预埋入上承台内80cm,位于上下承台间环形滑道钢板正上方,并与滑道保持10mm距离,为减小撑脚底面与滑道钢板的摩阻力,撑脚底板做刨光处理,精度3级。撑脚安装时,在钢筒底面与滑道之间用10mm厚锲形钢板(锲形钢板打磨光滑并涂上黄油)支垫撑脚钢筒,周围用钢板焊接,在转体前,割除钢板,抽出锲形钢板。
4)模板安装
上承台高度2.3m,模板分为底模和侧模两部分,均用木模制作,后面设置木方10*10cm@30cm竖肋,主横肋选用2[10,竖向间距0.25+0.8+0.8+0.45m=2.3m,共设置4片,与竖肋及面板分开制作,主横肋之间采用M30螺杆连接。底模次肋选用8*5cm木方,留出撑脚钢筒位置,另注意后浇带钢筋预留,采取将钢筋穿过模板的方式预留,与撑脚钢筒冲突时断开,同时避开预留钢筋。
5)钢筋及预应力安装
完成底模铺设后,进行钢筋及预应力筋安装,上承台钢筋较多,预应力筋分部密集。普通钢筋与撑脚钢管相交时予以截断,然后与钢管焊接。注意牵引索钢绞线安装。
预应力钢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标准1860Mpa级φs15.2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塑料波纹管成孔,塑料波纹管型号及规格符合《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529-2004)标准。预应力锚具、夹具需具有可靠的锚固性能、足够的承载能力,并符合《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的要求,预应力锚具、夹具、锚垫板、工作锚及锚下螺旋筋需配套供应。夹片、锚具均应符合真空辅助压浆工艺要求。
5.9.2 墩身施工监理监控重点
转体墩身设置结构墩身和2个临时墩身,中间墩宽度4.0m,长度下部3.5m,上部7.2m,高度12.2m。两侧临时墩长度3.5m,宽度1.0m,与结构墩身间距50cm。考虑到立模因素,临时墩在结构墩身施工完成后再施工。完成上承台施工后,按照常规工艺搭设碗扣支架,进行钢筋和模板安装,模板采用定型钢模。主要主要如下几点:
1)钢筋安装时注意预埋泄水管、防雷接地埋件等。2)分二次浇筑,高度超过2.0m时设置溜槽和串筒。
3)支座垫石尽量与墩身同步浇筑,防止后续支座垫石钢筋锈蚀污染墩身。如支座垫石不能与墩顶同步浇筑时,采取将支座垫石钢筋刷涂水泥浆后用土工布和塑料膜包裹措施,防止淋雨生锈后污染已浇筑墩身。
4)现浇砼墩身采用塑料薄膜包裹进行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2.5N/mm2 之前,禁止承受人员、运输工具、模板和支架等荷载。墩顶表面收浆后,立即使用土工布对墩顶进行覆盖并洒水浸润养生,墩身侧面在模板拆除后立即使用薄膜包裹密封进行养护,为了确保养护效果,墩身外包裹连接处应使用胶带进行密封,洒水养生不少于7天。养护水采用淡水,洒水养护应根据气温情况控制时间间隔,以保持表面湿润为宜。气温低于+5℃时,采用内包裹薄膜,外部缠裹土工布进行养护,并不得洒水。
5)墩身完成后,及时设置沉降观测点,并每天观测,后期稳定后停止。5.9.3现浇箱梁施工监理监控重点
转体现浇箱梁采用与区间箱梁相同的支架浇筑工艺,但在转体支架浇筑过程中,需同时保证锡沪东路双向通行,所以需在支架搭设时,增加钢管少支点门式支架。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搭设,横截面腹板区间距30cm,底板区60cm,翼缘区90cm,纵桥向间距60cm,步距按照1.2m控制。顶底托选用KTZ-60,KTC-60型,可调悬出部分<25cm。
(1)支架构件检查
支架搭设前,对准备用于支架安装的各扣件式立杆、横杆、斜杆、顶托、底座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其是否完好,有无弯曲、开焊、断裂现象。
1)钢管应采用符合《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2-92)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235A级普通钢管,其材质性能需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
2)碗扣架用钢管规格为φ48*3.5mm,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0mm。
3)上碗扣、可调顶底座及可调托撑螺母需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材料机械性能需符合GB9440中KTH330-08及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
4)下碗扣、横杆接头、斜杆接头需采用碳素铸钢制造,材料机械性能需符合GB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下碗扣的厚度不得小于6mm。
5)立杆连接外套管壁厚不得小于3.0mm,内径不大于50mm,外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60mm,外伸长度不小于110mm。
5.9.4转体施工监理监控重点 1)设备配置
根据转体段总重量、球铰摩阻力、转动牵引力偶矩、球铰面摩擦系数等参数,初步估算配备两台YCW200型200t连续千斤顶作为牵引千斤顶、两台普通YCW200型200t千斤顶作为启动助推千斤顶可满足转体转动的需要。牵引束储备较大,可提供转体结构启动后所需全部扭矩。同时备用两台普通YCW100型100t千斤顶,如发生异常无法启动时可用其助推启动。
2)操作准备
① 转体过程中的液压及电器设备出厂前要进行测试和标定,并在厂内进行试运转。② 设备安装就位,按设备平面布置图将设备安装就位,连接好主控台、泵站、千斤顶间的信号线,接好泵站与千斤顶间的油路,连接主控台、泵站电源。
③ 设备空载试运行,根据千斤顶施力值(启动牵引力按静摩擦系数μs=0.1,转动牵引力,按动摩擦系数μd=0.6考虑)反算出各泵站油压值,按此油压值调整好泵站的最大允许油压,空载试运行,并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空载运行正常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计算书附后。
④ 安装牵引索,将钢绞线牵引索顺着牵引方向绕上转盘后穿过千斤顶,并用千斤顶的夹紧装置夹持住,先用1~5kN拉力逐根对钢绞线预紧,再用牵引千斤顶在2MPa油压下对该束钢绞线整体预紧,使同一束牵引索各钢绞线持力基本一致。预紧过程中注意保证钢绞线平行地缠于上转盘。穿钢绞线时注意不能交叉,打搅和扭转,所用的钢绞线应尽量左、右旋均布。千斤顶的安装注意和钢绞线的方向一致。
⑤ 拆除上、下转盘间的临时锚固(每个转体采用40根精轧螺纹钢筋)。
⑥ 拆除所有支架及约束后,全面检查转体结构各关键受力部位是否有裂缝及异常情况,若出现重心偏移,采用调节梁端配重水箱的水量或在上转盘下设置竖向调整以满足转动必须条件;处理完毕对转体结构的静置观察、监测时间>2h,安装好转体观测仪器,并调试正常。
⑦ 防超转机构的准备,在平转就位处应设置限位装置,防止转体到位后继续往前走。⑧ 辅助顶推措施的准备,根据现场条件,将2台2000kN辅助转体千斤顶对称、水平地安放到合适的反力座上,根据需要在启动、止动、姿态微调时使用。
⑨ 在上转盘上标好刻度线,在地面上将箱梁端部设计轴线点准确放样并做好标记桩位。3)试转体
① 按正式转体要求安装动力设备、监测设备等其它准备工作并预紧钢绞线。② 打开主控台及泵站电源,启动泵站,用主控台控制两台千斤顶同时施力转体。若不能转动,则施以事先准备好的辅助顶推千斤顶同时出力,以克服超静摩阻力来启动桥梁转动,若还不能启动,则应停止试转,另行研究处理。
③ 转体时,记录试转时间和速度,根据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比对进行调整转速,认真做好两项重要数据的测试工作。
④ 试转过程中,检查转体结构是否平衡稳定,有无故障,关键受力部位是否发生变形开裂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则应停止试转,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整改处理后方可继续试转。
4)正式转体 ① 同步转体控制
A、同时启动,现场设同步启动指挥员1名,由工区生产副经理担任,采用对讲机进行通讯指挥。
B、连续千斤顶公称油压相同,转体采用同种型号的两套液压设备,转体时控制好油表压力,并进行同步观测。
② 转体过程控制
A、结构旋转到距设计位置约2°时放慢转速,改用手动控制牵引千斤顶,距设计位置相差10cm左右时,停止外力牵引转动,借助惯性就位。为保证转体就位正确,施工时需严格控制止动挡块的施工精度。B、转体过程监测,本测试采用动态位移测试法获得每对撑脚处在转体过程任一时刻(或状态)的竖向位移值,并据此确定转体过程中任一时刻(或状态)梁体有可能发生的竖向刚体位移,指导调整转动梁体由于不平衡力矩或其他偶发因素可能导致的梁体倾斜量。
C、转体加速度和速度检测,本部分主要测试转体全过程中转动梁体的线加速度和线速度以悬臂端竖向抖动程度,包括可能出现的急起、急停情况下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采用拾振仪测试梁端的竖向位移振幅。
D、转体就位采用经纬仪中线校正,中线偏差不大于2mm。③ 转体后承台封固
转体单元经精确定位,并检测平面位置、标高均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在6对撑脚两侧下转盘承台上焊接型钢将其与滑道钢板临时锁定,保证转体单元不再产生位移。用空压机和高压水清洗底盘上表面,焊接预留钢筋,立模浇筑封固混凝土(C50微膨胀混凝土)、使上转盘与底盘连成一体。混凝土浇筑时振捣密实,以保证上、下盘密实连接,混凝土坍落度保持在16~18cm。
5)转体注意事项 ① 控制不平衡弯矩的预案
理论上,两端受竖向力是平衡的,但由于两侧混凝土浇筑的不完全对称以及施工荷载的影响(如风荷载),会产生不平衡弯矩。若产生不平衡弯矩,相应的采取以下预案:
A、利用撑脚的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不平衡弯矩,确保施工安全;
B、在箱梁两端头顶面各放置一个容积为10m3的水箱,水箱与梁体焊接固定,在转体过程中观测悬臂端高程的变化,若产生不平衡弯矩,则一端箱梁悬臂端翘起,往该端水箱里注水,直至产生的不平衡弯矩消除。
C、千斤顶顶升消除不平衡弯矩
在下转盘上设置千斤顶,当发生不平衡弯矩时,通过千斤顶顶升,来消除不平衡弯矩的影响。
② 转体施工操作注意事项
A、牵引索钢绞线时注意不能交叉、打搅和扭转,所用的钢绞线应尽量左、右旋均布; B、前后顶的行程开关位置要调整好,即不能让行程开关滑板碰坏行程开关,又不能因距离太远而使行程开关不动作;
C、千斤顶的安装注意和钢绞线方向一致;
D、前、后千斤顶进油嘴,回油嘴与泵站的油嘴必须对应好,不能装错;
E、油管和千斤顶油嘴连接时,接口部位应清洗、擦拭干净。严格防止砂粒、灰尘进入千斤顶;
F、卸下油管后,千斤顶和泵站的油嘴应加防尘螺帽,以防污物进入; G、控制系统在运行前一定要经过空载联试,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投入使用; H、非系统人员不得更改接线;
I、牵引系统操作人员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严禁站在千斤顶后; G、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施工操作规程。5.9.5箱梁合拢施工监理监控重点
箱梁转体到设计预定位置并对转体转盘进行封固,待固封混凝体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即可进行箱梁合拢施工。
按照“先边跨、后中跨”的原则进行合拢段施工,待箱梁转体到位且平面位置和标高均调整到符合设计要求后,在合拢口位置采用刚性骨架锁定,选择合适的合拢温度,进行合拢段施工。
① 设置平衡重
本转体先边跨后中跨合拢,边跨合拢段采用落地支架现浇方式,中跨合拢采用吊架施工,为保证合拢段浇筑过程中荷载平衡,在合拢段两端各施加合拢段一半重量的水箱,合拢时根据混凝土浇筑进度放水。
② 刚性骨架锁定
当合拢段两端标高和平面位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按照设计图纸采用刚性骨架对合拢口进行锁定,焊接合拢锁定刚性骨架气温为20度左右。
③ 合拢施工
中跨合拢梁段采用吊架施工,合拢段吊模支架在箱梁转体前安装在两端不影响转体施工的位置,待转体施工结束后,再调整吊架到准确位置。
在刚性骨架锁定之前,吊架挂在两端混凝土上,不能预紧,待梁体标高、平面位置调整完毕后,及时锁定刚性骨架,将吊架和底模板、外侧模板预紧,待底板、腹板钢筋绑扎结束,预应力管道预埋结束后,预紧内顶模板,绑扎顶板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及预埋件。
合拢段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按新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分级卸去平衡重(即分级放水),保证平衡施工。合拢段混凝土选择在一天中气温较低的时段进行浇筑,一般控制在18~22℃之间,连续观测4~5天。
箱梁合拢段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用HBT60拖泵输送,φ125mm泵管从墩身处脚手架上箱梁顶面,通过梁顶人孔进入到合拢口位置,混凝土浇筑顺序同支架现浇箱梁混凝土浇筑,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封闭状态。待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均达到设计值时,张拉预应力钢束。
5.9.6监测单位资质及监测方案
监控单位资质和监测方案由监理审核通过后实施,包括人员、设备配置。转体过程监控主要内容有
A、转体前箱梁的监测(轴线及高程,下转盘应力); B、桥梁线形的监控(预拱度及成桥线性); C、转体时下转盘应力的监测; D、主梁施工悬臂根部纵向内应力监测; E、合拢阶段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