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信息管税 强化税收征管

时间:2019-05-14 06:0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行信息管税 强化税收征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行信息管税 强化税收征管》。

第一篇:推行信息管税 强化税收征管

推行信息管税 强化税收征管

---高新区局征管交流材料

2010年是贯彻总局“树立风险管理理念、探索实施信息管税”的重要一年。我局征管工作按照省局、市局对税收征管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在全面落实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上,以不断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加强风险税收管理,积极探索实施信息管税,深入推进专业化管理,提升税收数据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夯实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健全征管制度,不断提高征管工作水平,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税收征管工作任务。

一、抓落实求成效,夯实征管基础。

(一)加强户籍管理。充分利用国、地税信息交换机制和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提供的涉税信息,及时发现查处漏征漏管户,彻底摸清纳税人户籍底数,夯实户籍管理基础,严把停业审查和注销检查关,全年共下达《责令限改通知书》132份,清理走死逃亡46户,户管由年初的1320增加到1658户,增幅25.6%。

(二)实行分类管理。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纳税人,实施科学分类,建立分行业管理和分规模管理综合运用的专业化管理体制。对重点项目、重点税源,建立《重点税源跟踪服务管理台帐》,全面记录服务过程,全程监控经济、税源变化情况,加强税源分析,严格控管;对中小税源,可充分利用第三信息,推行查帐、查定及核定相结合的多种征管方式;对个体税收则分专业市场及村域、厂域内个体业户,在全面清理,合理定税的基础上,分别实行驻场管理或委托代征,同时严格日常管理,对定期定额征税纳税人实施动态管理,三级监管。另外,加强分税种管理,继续抓好增值税管理,重点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强化所得税预缴,继续做好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建立非居民企业所得税长效监管机制。

(三)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按照税收管理员规范,探索规范税收管理员日常工作行为的有效制度,编拟“企业(个体)税收管理员月工作规范模板”,编写《税收管理员工作辅导手册》,强化税收管理员日志应用,结合全省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推行,进一步落实税收管理员的各项职责、健全相关配套制度;要加强考核监督,以税收管理员工作模板为基础,制定衡量工作勤勉、规范执法、管理质量的各项奖惩制度。

(四)强化普票管理。成立三级普票审核小组严格执行普通发票三级审核机制,1-12月份,共审核普票32050份,超双定额用户补税1210户次,入库税款14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0%。同时加强专票巡回检查,在打击发票违法犯罪专项活动中,收集发票1100份,补税达73户次,税款入库13万余元。同时全面推行电脑版普通发票的使用。

(五)加强个体和专业市场的税收管理。积极推广豪德样板市场模式,利用豪德样板市场的模式向其它三个专业市场进行推广并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和辅导工作。同时积极推行多元化申报,一般纳税人网上申报率稳定在90%-94.87之间,小规模纳税人电话语音发行户年底也达到152户。

(六)认真归集整理征管资料,提升征管档案化管理质量。

征管资料是检验我们征收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按照档案化管理的要求对征管档案资料进行了统一规范,按企业和个体纳税人进行分类归档,对企业征管档案资料实行一户一档,个体征管档案资料实行20户一档,安排专人进行档案资料收集、保管、传递、整理、归档保存。

二、推进信息管税,促征管质量上台阶。

(一)采集分析加工利用第三方涉税信息。

按照省、市局的统一要求,一是做好第三方信息的采集、整理及上传,重点是采集燃气耗用信息、工商地税户管信息及银行相关信息,并做好分类上传工作。二是做好本局范围内第三方信息的加工、分析及使用,通过能耗比、物耗比等指标推进行业精细化管理,形成行业管理办法,同时加强与工商、地税的协作,开展信息交换比对,杜绝漏征漏管。三是用好综合征管软件、防伪税控系统、税收执法信息系统等系统数据,提高数据使用效率,开展深入分析应用,以促进征管,规避风险。四是努力扩大纳税人网上办税面,大力推广多元化电子申报面,加强宣传与业务指导,鼓励纳税人利用外网完成网上报税、网上比对、网上审批、网上开票等业务,既减轻征纳成本,更有助于信息的收集应用。五是利用第三方涉税信息对信息管税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充分利用收集的第三方涉税信息,认真进行分析、比对,科学测算,确定某个行业中的能耗比、物耗比等指标,运用到日常管理中,取得了一些经验。12月,区局利用涉税信息制定了个体陶瓷生产业户税负调整方案并举行了听证会,在充分听取纳税人意见的基础上完善方案,在我局范围内率先尝试用信息管税推进陶瓷行业规范化管理。

(二)是围绕市局年初提出的“利用好第三方涉税信息指导和加强纳税评估工作”的总体思路,建立“日常评估、专业评估、专项评估、重点评估”多层次的评估工作机制。通过抓好第三方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充分利用第三方涉税信息指导和加强纳税评估,积极推进陶瓷行业评估模型的应用,深入拓展以气控税调查摸底,完善对陶瓷行业税收的监管。同时积极筛选优秀纳税评估案例,着重加强评估成果的调研、运用,指导日常税源管理工作。2010年我局的《江西XX药业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被评为省局2010年上半年纳税评估案例评选一等奖。其他3篇评估案例则相继被《瓷都国税》选用刊登。2010年共计开展各类评估41户次,合计评估税款355余万元,调整亏损33万元。其中一篇案例在参加12月30日市局举行的优秀评估案例评审会,获得市局第一名的成绩。

三、强化数据监控分析,征管数据质量有提升。一是强化数据质量巡查。建立了部门配合联动管理的征管数据质量巡查制度,每日由专人定时检测征管数据质量状况,及时修改和处理垃圾数据,确保错误数据不过夜。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发布通报,并及时进行修改。对不能修改的数据及时上报市局,大大减少了垃圾数据的产生,保证了涉税数据的应用价值。

二是强化异常数据整改。建立数据管理责任人制度,实行分类分层管理。各科室、所指定一名责任心强、信息系统应用熟练的人员为负责人,成立由分管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局领导、科室、所共同参与的数据质量管理综合网络,明确牵头部门与承担部门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在注重巡查预防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平台功能,努力做到发现异常数据及时有效处理。

三是强化数据质量分析。实行数据质量定期分析会制度。结合市局数据质量通报情况,集中业务骨干对一段时间以来的异常数据产生的原因、修改方法、规避措施进行归纳探讨,总结经验,通报情况,形成具体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疑难数据修改反馈制度,对形成的疑难问题集中处理,对确实不能修改的异常数据按照程序及时反馈给市局并做出详细的说明。同时加强考核,通过分析、确定责任后逐条、逐笔通报,实行责任追究,并对有关操作人员再次进行相关业务操作的强化培训,促进了税收数据的规范和准确。2010年度共追究17人次,经济惩诫3400元。

四是强化系统应用培训。针对人为造成错误数据产生的原因,区别对待强化培训。对于数据录入岗人员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实行部门“一把手”责任制,严把数据采集入口关;对于出错频率较高的税收管理员,加强系统应用培训,实行一对一帮扶,切实提高系统申报质量和效率。

一年来,我局征管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漏征漏管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停歇业户管理核查不严,存在虚报假停情况; 三是税收数据质量工作有待提升;

四、2011年征管工作思路

2011年征管工作,除了严格按照市局的统筹安排及相关要求开展工作的前提下,高新结合自己的实际在11年征管工作提出主要的几点思路,请领导指正。

一、优化税收管理模式,推行委托代征。

按照“源泉管理 委托代征 联合控税”社会化管理模式,结合我局实际,推行委托代征,通过委托高新区协税护税办或豪德市场物业管理机构对豪德建材市场实施个体税收委托代征。并按照省局关于委托代征的规定,通过与代征单位签订委托代征协议,明确规定税务部门和代征单位的工作职责。初步拟定由税务部门制定个体定税标准,巡查监管办法,代征单位负责税源日常管理,包括漏征漏管清理,税款代征,发票代开。进行委托市场或协税护税办代征,则可以通过最了解个体工商户的市场管理者以及相关部门有效地堵住了税收漏洞。使整个市场更加走向规范,要是豪德市场这种管理模式成功了形成经验后还可以向其它三个专业市场推广。

二、强化信息管税力度,实施专业化管理

运用信息管税思路,结合我局的特点,充分利用我园区内陶瓷类行业从燃料、原料供应到生产加工以及销售和专业陶瓷市场,相对比较健全的优势,对高新园区内陶瓷行业实施专业化管理,充分利用第三方信息,运用陶瓷评估模型进行深度分析,加强对陶瓷行业规范化的管理,达到信息管税的目的从而实施专业化管理。

三、加强数据监控管理,提升数据质量。

依托各类征管应用软件成立攻关小组,建全数据质量监控机制,依托省、市局数据及征管质量发布通报,形成每月例会、按月通报剖析等机制,找出我局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的措施,收集问题及解决办法形成工作手册。同时把数据质量监控与日常工作考核相结合,加大考核力度,确实把我局数据质量工作提升一个新的台阶。

四、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促进纳税评估工作

按照“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税源管理运行机制,在区局明确各层级、各环节的工作内容、部门职责及运行机制,确保联动机制的顺畅运行。同时加强税收分析并把工作重点放在微观税源分析上。提高税收分析评估质量,加强涉税信息共享,建立分行业、分区域、分经济类型的指标库和预警值,认真筛选评估对象,采取人机结合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评估。充分发挥税务约谈的作用,建立纳税人自我纠错机制。建立评估案例库,加强案例分析和交流。以纳税评估为主要手段,加强税源监控。

五、完善普票监督机制,规范普票管理。

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建立“机具开票、逐笔开具,鼓励索票,查询辨伪、防堵假票,票表比对、以票控税”的普通发票监督管理机制,全面强化普通发票管理。总结普通发票三级审核的经验,及时解决有关问题。逐步建立我局普票信息库,一方面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渠道,同时做好普通发票信息的分析利用,充分发挥以票控税的效能。

第二篇:强化数据信息管税 推动税收治理现代化

徐风照:强化数据信息管税 推动税收治理现代化 前面几位专家的发言更多从理论层面谈了大数据和共享经济的税收治理,很精彩!我作为来自税收一线的一名税务干部,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对数据信息管税的实践及探索,希望对理论研究有所助益。

一、目前数据信息管税的现状。我国作为税收治理载体的税收征管模式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1994年分税制前的税收专管员模式;1994年至2001年的“征管查”三分离模式,这个阶段各地开始建立集中办税场所-办税厅,计算机开始配备应用;2001年至2010年开始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依托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税初现端倪;2010年至今,提出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各地税务机关开始探索新的征管模式,数据信息管税方兴未艾。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和移动支付的普遍应用,共享经济已经走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商品、劳务的去中介化,前端供给得到极大释放,对供给方、需求方、共享经济平台纳税义务如何设定、纳税地点、纳税环节、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税收优惠如何确定对税务机关提出了新的挑战。前面有专家提出来税务机关“管数”还是“管税”的问题,还有专家说国家就是一味地开征新税、增加税收,税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高,对此我倒有不同的看法。从2014年至2016年我国税收总量分别是103786亿、11604亿、115878亿,同比增长分别是8.8%、6.6%、4.8%,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近两年税收增幅低于GDP的增长。但从今年1-3季度情况看,实现国内税收99237亿,同比增长10.6%,至10月末增长达到了11.9%。这也就不难理解王军局长在9月28号奥斯陆国际税收征管论坛前一天税务局长圆桌会议主题“令各国税务局长难以入睡的头等大事”的讲话中说的“让我难以入睡的是如何落实好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减税政策”,所以目前看主要是对新兴产业的鼓励发展政策如何落实放在了第一位,国家对征收更多的税收没有内在的饥渴性。

近几年国地税部门都在数据信息管税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和做法。其中我觉得很有代表性的是江苏省国税局建立的税收数据情报综合管理平台,以“数据管理—风险分析—任务推送—风险应对—绩效评价”为核心流程,发挥省市县三个层级的比较优势,建立了一体化的分级分类风险管理框架,做实省局、做精市局、做专县局,形成省局主导、集中分析、任务统管、省市县三级分级应对的风险管理大格局。开发了由4大功能区,147个功能模块构成的税收数据情报综合管理平台,截至2014年底平台加工数据项列表2080张,数据记录123亿条,运用元数据管理工具,对内外部所有数据项及其属性关系进行系统集成,建立了科学分类、灵活检索,包含8万多个数据项及代码项的、397万字的数据字典,构建了全系统唯一的常态化数据应用资源库。山东省地税局2016年3月通过与浪潮信息合作,利用浪潮信息“网络爬虫”软件在互联网捕捉税务机

关感兴趣的涉税敏感信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2016年3月,发现山东未明生物外方股东在二级市场减持了全部股份,该股东注销了内地机构及银行开户,在税务机关的多方努力下追缴了200万美金的税款;同年3月发现山东莱州某大型金矿探矿权转让信息,莱州地税辗转济南、烟台、香港多地追缴税款5.15亿,滞纳金1900万。山东省地税局从2016年3月到5月仅“股权转让信息”一项信息涉及企业812户,其中78户企业补征税款15.68亿税款;还有今年8月12号《中国税务报》报道山西省地税局数据信息管税的经验做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由此可见,税务部门数据信息管税的成果显著,给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注入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提高了税收征管的效率与质量。

二、青岛国税的税收业务大数据。2014年1月15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青岛市税收征收协助条例》,青岛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对税收征收协助工作进行地方立法的城市。该条例明确了征收协助单位、征收协助内容、征收协助方式、征收协助责任,解决了责任不清、动态更新、配合不紧、落实不力等问题,为税务机关依法获得第三方信息和税收协助,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条例》实施以来,青岛市国税局累计从工商、质监、公安、地税等30个部门采集了57项,共计4000多万笔第三方涉税信息。在广泛采集第三方信息的基础上,青岛市国税局建立了支撑全市国税系统的税收业务大数据,按照税务登记、发票、申报、税款、优惠、违章等六大主题,对基础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分析和

应用,生成即时的税源分布、增减等情况,按行业、地域、时间等多维度展示税源变化,将纳税人关联方、股权架构、进销往来等原来分散的信息集中展示,为风险排序和预警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支撑。

三、数据信息应用成果。在市局、区市国税局建立了以风险评审决策例会为引擎的横向联动、纵向互动的工作机制。先后审议了混凝土税收优惠分析、集团化养殖企业税收优惠、运输企业税收风险,农产品大额供货人风险、虚开发票风险分析、民营加油站隐匿不开发票风险、软件企业税收优惠风险、重点税源体检等等62个项目,对7444户高风险纳税人实施纳税评估,纳税评估入库税款4.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6%。

四、部门协作联合治税。青岛市国税局与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业务联动,构建多部门联合治税的新格局,收到显著成效。

——根据市国土资源房管局提供的“网上售房信息”,结合纳税人申报表和财务报表,设计了“一表式”房地产数据分析模板,从销售、成本、费用等不同角度对房地产企业进行评估,2014年以来,纳税评估税款5400余万元,同比增加30%。

——利用海关进口报关单信息,按照“以进控销”的理念,分析比对纳税人申报的销售收入是否正常。如根据有关信息,“红酒街”销售额在2亿元左右,但其商户实际向税务机关申报的销售收入仅1383万元,缴纳各类税收仅100余万。经实证分析,发现其中1户公司即少申报收入近500万,申报额不足其实际销售额的一半。

——与市公安局车管所实现信息实时交换,我局车购税分局每15分钟向车管所发送车辆购置税征收信息,车管所则按日向车购税分局提供车辆挂牌信息。目前共交换车辆购置税征收信息82万余条、车辆挂牌信息270余万条。经过对车辆销售、挂牌、缴税情况进行分析比对,发现用假《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挂牌车辆245辆,查补税款85万余元;青岛港集团相关企业、机场相关单位共补缴车辆购置税830余万元;市公安局下属的驾驶员培训中心也向市公安局申请了专项经费,为其50辆教练车申报补缴车辆购置税和滞纳金48.41万元;对35户购车未纳税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立案查处,追缴税款、滞纳金123万元。

另外青岛国税与青岛市发改委等30个部门共同签署了《青岛市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合作备忘录》,标志着青岛市重大税收违法案件“黑名单”及联合惩戒机制正式启动运行。目前已对符合公布标准的7起重大税收违法案件涉及的7名当事人,实施了18项联合惩戒措施,为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和谐氛围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近期,税务总局在《税收违法“黑名单”工作动态》中,连续对青岛市国税局重大税收违法案件“黑名单”工作制度建设、创新做法及联合惩戒工作措施落实等方面的工作经验,进行全国推介,供各地学习借鉴。

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的未来已来,但我们追求更加合理的税制、更加优化的税收管理模式的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让我们携手同心为推动税收治理现代化共同努力!

第三篇:如何利用信息管税解决当前税收征管问题

如何利用信息管税解决当前税收征管问题

作者:郭俊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10-8-

31信息管税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趋势,推进税收征管根本性变革的必然要求,对于强化税源管理、防范税收风险、提高税法遵从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管税是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必由之路。信息管税,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完善税收信息管理机制,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信息管税,是税收征管工作思路的重大变革,体现了以信息化带动征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抓住了信息这个税收管理的关键因素,是逐步破解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这一征管难题,全面提高税收征管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税收征管、提高征管工作效率,有效规避税收执法风险,以及提升征管质量和效率,全面实施信息管税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一、当前地税机关信息管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税务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基层税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在“硬件”上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计算机的大量配备,人员电脑操作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等,但冷静思考、全面分析当前基层地税部门的征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固然有其成功的地方,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和差距。

(一)应用的信息化软件种类过于繁多,功能单

一、相互不能兼容与信息共享。目前,基层税务机关使用的信息化软件较多,大约有30多个软件系统。多元化电子申报纳税等诸多系统,这些系统,从单个功能来看,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但总体来看,又不同程度存在功能重叠、业务交叉、程序繁杂、相互不兼容等问题。

(二)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日益突出。一是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加,管户规模逐年扩大。随着管户的日益增长,征管业务量逐年增加,征管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加之税收管理员新老交替衔接不畅,税收征管不到位以及潜在的风险越来越多。二是纳税人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业务不断创新,导致地税机关获取纳税人信息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明显增加。三是当前职能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也造成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日益突出。

(三)缺乏数据信息分析应用平台。一些地方过分依赖各类管理软件,部分软件没有根据征管需求进行开发,少数管理软件没有持续改进,缺乏运维机制,与基层实践严重脱节。过多的日常管理软件给税收管理员带来了大量的案头工作,致使税收管理员没有时间下户巡查、采集数据。

(四)基层税务机关缺少自主开发有针对性的数据分析处理工作机制,信息数据的利用率低,分析水平不高。目前基层局缺乏一支专业的税收分析队伍,在税收分析上距离信息管税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造成对现有数据的分析利用不多,仅按上级发布的数据信息就某些数据进行简单的对比,还没有完全发挥数据信息的作用。这就导致了税收业务和技术不能完全融合,还是存在“两张皮”情况,有的懂业务,但不懂计算机,不懂数据的分析运用;有的懂计算机,但对税收业务又不熟悉,无法适应信息管税的新形势。

二、推行信息管税的思考和建议

(一)加大基础信息数据的采集,重点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大基础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共享。要按照统一规范的原则,建立涵盖税收所有业务的涉税信息指标体系,形成全系统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操作规范;首先,必须及时准确。信息具有时效性,有些决策时机稍纵即逝,只有信息的采集及时,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并且采集到的数据也必须准确,准确的信息才能真实反映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才能保证利用信息之后不会出现错误的结果。其次,要统一信息的采集口径。只有统一了信息的采集口径,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采集信息,并使得信息能够在各平台之间相互流动。第三,要有选择性。信息并不是采集得越多越好,采集信息必须有选择性地采集,采集我们需要的,有利用价值的,能对我们工作有帮助的信息,只有选择性地采集我们需要的信息,才能够节省大量财力物力,减少我们不必要的人力劳动。税收信息化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矛盾的关键环节,也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矛盾的必由之路。同时,解决征纳信息不对称涉及制度、流程、机构、系统和人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个系统上下、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协同配合才能逐步解决。一是提高信息质量,要建立健全相关考核制度,规范电子数据的录入,把好数据入口关,提高基础数据质量;二是必须大力推进信息软件一体化,开发数据高效利用的平台。完善各类业务软件,包括税务机关内部使用的软件以及供纳税人使用的软件。一方面要在软件内部设立初步逻辑关系审核,如财务报表中的内部勾稽关系,将部分错误数据消灭在源头。另一方面要统一各软件间的数据标准,减少重复采集、多口径采集数据,使之符合数据综合利用的需求;三是使用数据审计软件开展数据审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税务机关的管理要求设置科学的审计规则,对税务登记信息、财务报表信息、申报入库信息等进行数据审计,将审计出的异常数据推送给责任区管理员进行核实维护;

(二)系统归集涉税信息,优化指标体系涉税信息采集后,归集整理是成为发挥信息效益、推进信息管税的关键环节,深化数据分析利用,建立起上下级税务机关协同配合的有梯次的涉税信息分析机制,要注意发挥不同层级税务机关在涉税信息分析中的作用,既要有宏观分析、区域分析,又有行业分析、具体纳税人的分析。

(三)加强培训,提升税务人员信息化意识税收业务人员是直接操作税收征管软件的人员,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数据质量的好坏。对税收业务人员的培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数据质量意识的培养。税收业务人员首先要对数据质量有深刻的认识,对数据差错造成的影响要有充分认识,让其树立“零差错”的意识和数据质量就是税收执法责任的理念,在录入数据时,尽量做到一次做对;二是业务素质的培养。对征管系统操作建立统一的操作规范,建立统一的数据质量标准,并对每一位操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能按照税收业务的规范准确地审核、录入数据;三是税收征管软件操作技能的培训。对税收业务人员进行各类征管软件及数据管理软件的操作培训,使其能熟悉各类软件的处理原理和业务处理流程、熟练操作相应模块。

信息管税,既是解决当前税收征管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税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远性基础工作,是税收领域中的一场深刻变革。因此要牢固树立信息管税的思路和理念,加强宣传,使信息管税的理念深入人心。用信息加强管理、用信息加强考核、提高税源管理水平,用信息数据体现税收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牢固树立用“信息管税”的理念,最终实现现代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税源管理。

第四篇:强化税收征管信息化几点探讨

强化税收征管信息化几点探讨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网络经济、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加速税收信息化的进程是大势所趋。税收征管信息化是税收工作的生产力,是税收征管的一场革命。这场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和前提的征管革命,是税务工作的生命线,是加强“两权监督”、杜绝执法随意性,促进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和有力保障。因此,加速税收征管信息化,实现在信息化支持下的税收征管专业化管理已是当前提高税收工作水平的根本出路。

一、当前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纵观近几年来税收征管信息化发展进程,应该说是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在税收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实中仍有许多主客因素困扰着全市税收征管信息化的进程,成了制约税收征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对税收征管信息化的观念和意识还很淡薄

由于受传统观念、手工操作习惯等方面的束缚,相当一部分税务干部对实施“科技加管理”的战略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或存有误区,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传统的“人管人”和传统的手工传递信息及领导协调上;片面强调硬件配置和设备更新,而忽视了设备和信息的利用程度和使用效益,认为信息化只是对手工劳动的简单替代,特别是对信息化应用规律的认识模糊。

(二)计算机专业人才匮乏,复合型人才欠缺

目前,我局能够熟练地掌握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日常税收工作的干部还很少,屈指可数的计算机人才彼于应付日常维护工作,专业才能得不到有效利用和发挥,深层次的信息技术应用开发受到制约,能够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要求的专业人才更显紧张,如对数据库、网络管理人才奇缺。特别是缺乏那些既懂计算机,又懂税收业务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句话,人才紧缺问题,已成为严重制肘税收征管信息化发展进程的“瓶颈”。

(三)信息共享利用水平低

部门间信息共享度不高,就我市国税而言,市局、县区局都设置自已的网页,并已实现网络联通,但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特别是广域网的应用相对滞后,系统内部的各专业化管理,如税收征管系列、出口退税系列、稽查系列等这些系统的信息之间,缺乏沟通,形成“信息割据”,造成信息资源在系统内无法有效充分利用的局面;目前,税务系统存在计算机操作与人工操作并存的局面,计算机的应用却只停留在简单的录入纳税人基本情况、打印报表、开票征收等初级阶段上,计算机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应用,利用率又不高。国税、地税、工商、金融机构尚未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尚未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整体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不高

体现在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税务人员对计算机操作、应用水平偏低。从我局情况看,40岁至46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居多,原先与计算

机没打过交道,之后也学得不系统,许多人是“赶鸭子上阵”,对计算机一知半解的很多,这与信息化的要求不相适应。这一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使征管信息化的推行效果大打折扣。

(五)计算机基础征管数据信息失真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计算机中基础征管数据不准确、不真实问题,存在“数据垃圾”,真假混杂使大家对数据都不敢用。究其原因,一是基层数据录入人员素质不高,产生误操作;二是工作责任心差,不认真审核把关,马虎应付;三是明知故犯,为某种目的而擅自改动数据;四是对计算机数据采集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考核措施,数据采集的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存在“机外监控”,如违规操作和有意篡改数据等。

以上现状和问题表明,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信息形势逼人,加速税收征管信息化步伐已迫在眉睫、时不我待,不少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非改不可的地步。

二、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当务之急要在认识、观念上“开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不转变,认识不到位,信息化建设就无从谈起。信息技术永远只是管理手段,它只有与先进的管理思想、科学的管理理念、管理体系相结合才能产生巨大的效益。因而,当务之急是要实现思想观念和理念上的根本性转变。要让系统上下人人都认识到“科技加管理”代表着税收管理的方向,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加

强税收管理的实际需要,今后税收工作的发展,必须走“科技兴税、管理强税”之路。因此要通过强化教育引导,促使每一税务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彻底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增强信息化建设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只有领导重视、指挥得力,才能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成功。

(二)千方百计提高人员的素质

人才是最宝贵的第一资源。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因此,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人员素质问题。必须千方百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构筑宝塔型的人力资源配备。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要全力以赴抓好现有人员的素质提高,磨刀不误砍柴工。加大技术培训的投入,重点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训力度,除了要注意抓好岗前培训、知识更新等培训外,要特别注意加大对基层班子领导、40-46年龄段干部的强化培训,切实提高这些人员的计算机应用的整体水平,营造一个人人重视信息化的浓厚氛围。

(三)加速完善税务网络一体化建设,优化资源利用环境

通过信息化集中和整合,切实提高数据应用的层次和水平,为税收管理提供多方位的数据资源。进一步实现征管系统、出口退税系统、防伪税控系统与税源监控分析软件的数据集中和整合,从而促进各系统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比对。为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必须抓好国税、地税、工商、金融机构定期信息交换工作,建立与地税、工商、金融

机构的信息交换制度,相互间加强联系、协调配合,落实好例会制度、协调解决信息交换工作中的问题。建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工作联系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通过信息资源互联共享,形成合力,堵漏增收,增强管理实效。具体说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在税务系统内部建立上下贯通的业务网内网;第二,在税务部门与政府及有关部门之间建立信息沟通的协作网公网;第三,在内网贯通、公网沟通的基础上建立面向纳税人和社会公众的服务网外网。保证税务系统内部建立上下贯通、税务部门与政府及有关部门之间信息沟通,税务部门与纳税人信息沟通。

(四)狠抓基础征管数据质量

基础征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是税收征管信息化的生命力所在。“搞好税收信息化,需要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基础数据。”技术因素固然重要,然而管理比技术更重要,管理恰当,落后的技术也可以超水平地发挥其功用;管理体制不好,先进的技术也可能根本发挥不了它的应有的效能。但是,比管理体制更重要的是基础数据,基础数据失真,不仅会影响管理质量,并且会贬低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的地位,影响大家对信息化的信心,甚至会葬送信息化建设。因此,基础数据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必须通过严格的监督考核措施和责任追究制度来确保信息数据正确、及时、完整的可靠采集。

第五篇:总局-大力推进信息管税 全面提高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水平

[2009]全国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会议文件

大力推进信息管税

全面提高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水平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宋兰在全国税收 征管和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讨论稿)

(2009年6月24日)

同志们:

全国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会议今天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近年来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情况;讨论有关法律、制度;交流工作经验;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征管和科技工作。这次会议是总局今年的重点会议之一,也是2008年总局和税务系统机构改革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征管和科技工作会议,意义重大,内容丰富。为便于大家讨论,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近几年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的基本回顾

近几年来,根据总局的统一部署,在各级税务机关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各级税收征管科技部门按照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不断深化征管改革,规范税收执法,促进税法遵从,推进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为保障各项税收任务的完成和税制的平稳运行做出了积极贡献。

-1-一是现代税收管理理念初步确立,征管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全系统普遍树立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以及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等现代税收管理理念,提高了法治、创新和服务意识,征管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以《税收征管法》为征管程序基本法律制度,《征管法实施细则》和《发票管理办法》为行政法规制度,综合、单项征管制度和办法等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相配套的征管制度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先后围绕欠税公告、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抵税财物拍卖变卖、纳税担保、税务登记、纳税评估、税收管理员等,制发了十多项征管制度和办法。近年来,税务总局积极开展了《税收征管法》修订工作,研究明确了《税收征管法》的修订原则和思路,进行了法律清理,向全国人大提交了评估报告,现已列入五年立法规划,并组织系统内力量和有关专家,完成了征管法修改稿。结合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修订,对《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也相应进行了修改,现已提交国务院法制办并正在审议之中。

二是税收征管模式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体制不断改革创新。确立并贯彻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税收执法行为逐步规范,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征管机构设置更加规范,岗责、流程进一步优化,在按税种、按环节管理的基础上开始探索按纳税人类型实行专业化管理。征管体制、业务的优-2-化重组,为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提供了良好基础,为实现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的目标提供了组织和机制保障。

三是初步建立了税源管理的有效机制,税源监控工作不断加强。建立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税源管理机制,已成为各级税务机关的普遍共识和积极行动。一些地方积极完善税源管理体系,探索县以上税务机关征管实体化,形成了同级职能部门横向联动、上下级机关纵向互动、辖区范围内整体协调的税源管理运行机制。一些地方引入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构建风险识别、预警、排序、处置的信息化应用平台,从流程上把服务、征收、管理、稽查等环节、岗位联结起来,形成职责分明、操作简便、环环相扣的征管机制,提高了税源管理成效。全面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大力加强税收管理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培训和行风建设,落实岗位职责,探索专业化管理方式,对于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加强税源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是加强了发票管理,税收管理基础得到强化。《发票管理办法》的制定和施行,对于加强发票管理和财务监督,保障国家税收收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8年7月,总局制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发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8‟80号),部署了发票管理的主要工作。各地税务机关认真

-3-贯彻,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集中印制,完善防伪措施;严格发票发售,防止发生骗购;规范发票开具,严格代开管理;建立查询系统,倡导维权辨伪。会同公安部门深入开展重点打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行动,取得了预期效果。一些省市推广使用税控收款机取得初步成效,与推广前相比税收大幅增加,对税源管理起到明显促进作用。一些地方试行网络开具发票,取得初步经验。

五是积极开展部门协作配合,信息共享机制初步建立。国税、地税征管协作得到加强,联合办证、联合定税、征管信息交换等工作普遍开展,一些地方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免收税务登记证工本费,减轻了纳税人负担。与相关部门开展的涉税信息共享工作取得新进展。总局积极开展与财政、工商、质检、海关、金融、保险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取得初步成效。一些省政府以省长令颁布了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办法,从政府规章的层面,明确、细化了部门间联动监管、信息传递、委托代征等税收征管保障职责,规定了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向税务机关传递税源信息的职责、义务,为税务机关广泛获取第三方信息提供了法制保障。

六是积极开展纳税评估,税收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各级税务机关加强对税源的预警监控,深化纳税评估,取得了明显成效。有的地方积极推广应用预警和评估系统,强化数据应用分析,2007年以来通过两系统应用增收90多亿元;有的地方创新评估方法,-4-建成了百余个行业的评估模型,实行专业化评估,取得明显成效;有的地方在数据分析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开展重点行业的纳税评估和专项整治,2006年以来增加和查补税款约120亿元。有的地方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大力开展评估、稽查、清欠,今年1—5月份,增加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近2亿元,土地使用税和资源税同比分别增长80.3%和21.8%,全省地方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9.8%,增幅列全国之首。据统计,2008年全国共对1377460户企业实施了纳税评估,经评估增加的收入共约324亿元。总局和各地还积极采取人机结合等方式开展对征管状况、质量的考核分析,加强了对基层征管工作的指导。

七是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金税三期工程开始启动。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特别是财政部门的重视支持下,税务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和保障水平得到整体提升。税务系统广域网络已覆盖全部国税机关和大部分地税机关,运行顺畅。全国税务系统目前共有中小型机2000多台,PC服务器3万多台,PC机约80万台,联网节点近3万个,为保证现有税收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和金税三期建设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国税、地税系统的征管信息化处理基本实现了省级集中,征收管理、行政管理方面的应用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增值税、营业税、出口退税等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成果明显,个人所得税、反避税、跨地区企业所得税和部分财产行为税种的信息化应用逐步深入,电子申

-5-报、联网缴税等一些方便纳税人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化应用从事务处理型逐步向分析管理型方向发展,预警分析、纳税评估等系统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投入运行,征管工作科技含量不断提高。2008年9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金税三期工程第一阶段中央投资部分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金税三期工程正式启动,有关设计和项目实施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部分省地税局已完成项目地方立项工作,落实了配套建设资金。

八是征管和科技工作的组织管理得到加强,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总局在此次机构改革中设立了征管和科技发展司,将税收征管的综合性职能和信息化行政管理职能集中行使,为业务、技术的紧密融合提供了组织保障。根据机构和职能变动,总局调整、充实了全国税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大信息一体化建设管理力度,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决策机制。各级税务机关高度重视征管、科技队伍建设,不仅注重配齐、配强,而且加强培训和人才培养。此次机构改革中,各地调整职能,充实人员,进一步加强对综合征管和科技工作的组织管理。整体上看,征管科技队伍初具规模并保持了基本稳定,人员素质稳步提高。

近年来征管和科技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各级税务机关不断深化征管改革,创新征管机制,改进征管手段,夯实征管基础,优化纳税服务,有效地促进了税法遵从,征管质量和效率稳步提高,在征管干部人数基本不增长、纳税人数量和征管业务量大幅-6-增长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税收征管任务。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收入形势严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应收尽收的要求。总局相继下发了三个加强征管、堵漏增收的文件。各级税务机关坚决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和总局的安排部署,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千方百计堵漏增收,征管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纳税人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税务干部职工开拓创新、团结拼搏的结果。这其中,广大征管科技干部不辞辛苦,任劳任怨,恪尽职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总局党组向从事征管科技工作的广大税务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正视当前征管和科技工作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一是税收管理理念还需更新,征管制度还需不断完善。依法治税和服务理念仍需巩固,信息应用、税收风险管理等理念还需在全系统进一步树立。《税收征管法》存在着一些与征管实际不适应的问题,配套制度需进一步完善。二是征管体制、机制尚不适应形势发展,征管质量仍有提升空间。税源管理体系建设不够健全,“四位一体”运行机制尚未全面建立,纳税评估、税收管理员制度有待创新和完善;征管流程仍需优化,资源配置不尽合理,-7-专业化管理程度较低,税收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健全;外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缺乏法律依托,税企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仍较突出,社会综合治税长效机制尚不完善。三是信息化建设的统筹管理仍较薄弱。部分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存在功能单

一、业务交叉,模拟手工、程序繁杂,标准各异、互不共享等问题。部分应用系统升级滞后于政策变动和基层实际需求,对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的技术支持明显不足。信息安全工作仍较薄弱。四是征管科技队伍建设还需加强。征管科技队伍任务繁重、人员不足、素质不齐等问题比较突出,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比较缺乏,知识、业务和技能培训亟待强化;征管科技人员配置需进一步优化,征管科技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需加强。

以上这些问题,希望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更新理念,确立征管和科技工作新思路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2009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面临困难最大、挑战最严峻的一年。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今年全国组织收入工作也面临较大困难。1-5月,全国入库税收收入同比下降6.7%。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税务总局党组要求各级税务部门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8-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努力实现全年既定的税收收入增长目标,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

近年来税收工作的快速变革,也给加强税收征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十五”以来,全国纳税人数量增长迅速,平均每年增长10%左右,现已达到2000余万户。纳税人数量的大幅增长,导致税务机关人均管户大幅增加。一些沿海发达地区人均管户达1000户以上,最多的达3500户。纳税人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业务也不断创新: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大量涌现,税源的流动性显著增强;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业务创新层出不穷。不法分子偷骗税手法也不断翻新。税收征管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明显加大。归结起来,问题的实质就是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日益突出。如果仍沿用传统的人盯人、税收管理员属地管户的单一方式管理税源,显然已难以适应。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和理念,努力破解当前税收征管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根本性问题。

根据税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信息管税思路,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队伍素质,提高征管质效,逐步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

-9-正确理解上述指导思想,必须牢牢把握以下五点:

(一)“信息管税”是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必由之路 信息管税,是税收征管工作思路的重大变革。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是贯穿税收征管全过程的关键因素,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生产力。信息管税,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完善税收信息管理机制,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信息管税,体现了以信息化带动征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抓住了信息这个税收管理的关键因素,是逐步破解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这一征管难题,全面提高税收征管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经过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我国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已初具规模,税收征管信息初步实现了省级集中,拥有了较强的信息采集、传递、处理能力,其应用已覆盖大部分税收管理领域,近年来各地在涉税信息分析利用方面也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这些都为实施“信息管税”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是“信息管税”的先导 落实信息管税,必须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税收管理中存在着由于纳税人不能或不愿依法、准确纳税而致使税款流失的风险。不同类型的纳税人,其风险点也不尽相同。税收风险管理是-10-指税务机关通过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预测、识别和评估税收风险,根据不同的税收风险制定不同的管理战略,并通过合理的服务和管理措施规避或防范税收风险,以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寻找风险点和风险源是首要环节。这就要求多渠道及时、完整、准确地采集、掌握、分析税源信息,并将信息进行分类,从纳税人所处行业、企业规模、经营状况、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识别,综合确定各风险行业、风险企业和风险指标。通过对当前风险的确认,有利于对不同风险程度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加强税收管理的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以科学的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的税收风险管理,可以促进税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近年来,OECD多数成员国的税务机关普遍引入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构建起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税源监控、防止税款流失,取得了明显成效。美国从法律上明确了各政府部门和商业机构向税务机关提供涉税信息的义务和责任,并投入巨资建设了现代化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对纳税人实施有效的服务与管理,征收率达到80%以上。澳大利亚国税局近年来以改善纳税服务、提高税法遵从度为主要目标改造了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纳税人税收风险档案,通过案头分析、信息比对、约谈、现场核实、审计等方法,规避、防范税收风险。发达国家在实施税收风险管理方面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落实信息管税,必须把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作

-11-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使这一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三)信息的采集和利用是“信息管税”的核心

在信息化条件下,税收征管过程已实际体现为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利用,并由此采取相关管理措施的全过程。因此,落实“信息管税”,必须明确涉税信息流在现代税收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切实抓好信息采集、信息整理与存储、信息加工与分析、信息传递与处理等核心工作。当前,要突出以下三个环节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一是要强化信息采集。这是落实信息管税,实施税收信息管理的初始环节。要认真研究解决采集哪些信息、从哪儿采集、由谁来采集以及采集标准等问题,努力做到全面、及时、准确。按照统一规范的原则,建立涵盖税收所有业务的涉税信息指标体系,形成全系统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操作规范。其次,要提高信息质量。要建立健全相关考核制度,规范电子数据的录入,把好数据入口关,提高基础数据质量。在数据录入过程中,也要注重把握不同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通过人机结合比对来校验数据,使所有数据符合会计关系、统计关系,提高数据信息质量。通过从源头上加强数据质量,保障涉税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最后,深化数据分析利用。要建立起上下级税务机关协同配合的有梯次的涉税信息分析机制,注意发挥不同层级税务机关在涉税信息分析中的作用,既有宏观分析、区域分析,又有行业分析、具体纳税人的分析,为更好地提-12-高税收征管水平服务。

(四)健全税源管理体系是“信息管税”的落脚点 落实“信息管税”的最终目的是加强税源管理。税源管理是整个税收征管工作的核心和基础。信息化条件下加强税源管理,必须以信息系统为依托,以涉税信息工作流为核心,建立健全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的税源管理体系。信息化,是指在完善税源管理体系中,要以信息系统作支撑和保障,加快完善预警分析、纳税评估等应用信息系统以及数据分析应用平台,逐步向各级税源管理单位和人员开放数据查询,以保证“信息管税”的落实。专业化,是指在税源管理上突破现有按属地、划片管户的单一方式,实行对外按纳税人属地、规模、行业、风险等分类,对内在坚持管户与管事相结合的同时,探索按重要事项、环节等分工,组织形式上实行个人和团队相结合的专业化管理,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税源管理人才队伍。立体化,是指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全面建立各级税务机关、各部门之间以及征管各环节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并有相应制度、机制为保障的立体化税源管理格局。纵向互动是指从总局、省、市、县、分局(所)到税收管理员,不同层级按照各自的税源管理职责实施既有分工又有联系的管理活动。这次机构改革中,总局、省局机关成立大企业管理部门,以及部分地方试行市、县局征管实体化,就是对多年来县以上税务机关不直接参与税源管理体制的重大改变,意义深远。

-13-横向联动是指税务机关内部各业务部门与外部有关部门,按照税源管理总体要求赋予的不同职责实施既分工又结合的管理活动。总局提出的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就是横向联动的重要形式。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税源管理体系的本质,就是强调涉税信息在税源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实现信息采集、利用和税源监控的纵向互动、横向联动,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服务与管理措施,堵塞征管漏洞,防止税收流失,切实加强税源管理。

(五)加强业务与技术融合是“信息管税”的关键 “信息管税”的过程,实际上是征管业务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过程,既要强调发挥信息化的支持保障作用,又要注重管理业务的创新。业务是技术建设的先导,技术是业务实现的支撑。落实“信息管税”,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观念、机构、流程、机制、习惯的改变,必然带来业务重组、机构重组、不同层级机构事权的调整以及职能实现方式的转变。业务流程的设计要基于改善税源信息不对称状况,根据信息需求来规划税源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加工、维护和应用等各项业务。在这个过程中要贯彻人机结合的理念,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在征管科技部门内部,要搞好业务、技术人员的协作配合;同时,也要注意搞好与信息技术部门的协调、合作。制订业务战略、完善业务需求,要注意吸收技术部门和人员参与,遵循信息化建设规律,考虑技术实现条-14-件;开展信息系统建设,要积极了解掌握业务需求及发展方向,以业务需要为主导开展技术规划和设计。通过业务和技术高度融合,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切实提高“信息管税”的效能。信息管税,既是解决当前税收征管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税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远性基础工作,各级税务机关必须把握和贯彻好“信息管税”的思路,扎实抓出成效。

三、落实“信息管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征管和科技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征管制度

现行征管法自2001年颁布实施以来,对于加强税收征管,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税收征管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行征管法与征管实践的矛盾日渐突出,主要表现在:未确立完整的纳税人权利体系、对信息化条件下税收征管的有关条款缺失、不适应有关税收实体法改革的需要、税务协助制度不健全、新征管措施缺乏法律依据等。经各方努力,总局已经拿出了征管法修改稿,作为这次会议的讨论文件,请同志们认真研究讨论,总局计划在年底前提交国务院法制办审查。其它一些配套法规和制度,如发票管理办法及细则、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税收管理员制度、征管状况分析监控办法等的修改工作,税务总局也将抓紧进行。这些法律法规制度的修改完善,都将为“信息管

-15-税”提供制度保障。

税收管理员是履行税收管理职责的重要岗位,是税务机关面向纳税人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窗口。各地要从规范职责和实行专业化管理入手,结合实际对税收管理员制度进行创新,取得经验,逐步完善。要进一步理顺和规范税收管理员职责,突出税收管理员在分析纳税人申报真实性的过程中渗透管理与服务的主要职责;要推行专业化管理,防范执法风险。总局拟在总结各地经验和调研的基础上,修改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更好地发挥税收管理员在税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完善“四位一体”税源管理运行机制

要进一步明确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各环节的工作内容、部门职责和工作机制。通过税收分析为纳税评估确定疑点、指明方向;通过纳税评估引导纳税人税法遵从,为税务稽查提供稽查案源;通过税务稽查查处案件,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并向管理环节反馈查处结果;税源监控通过对分析、评估、稽查反映问题的汇总归纳,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日常管理;从而形成各环节之间相互联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税源管理工作机制。各级税务机关要通过建立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税源管理体系,加强各级机关之间、各部门之间的纵向互动和横向联动,完善“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税源管理水平。

(三)抓好信息采集和共享

-16-强化信息采集和管理。各地要通过制度建设,依靠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严把数据采集关,重点保证征管核心系统对纳税人申报资料和财务报表的完整、及时、准确采集;要结合数据分析和管理等工作,做好数据修正和垃圾数据清理,确保数据质量。各级税务机关,特别是负责征管数据集中存储、管理的省级税务机关,必须严格执行数据修改审批制度,杜绝违规人为修改,保证征管数据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继续积极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国税、地税之间以及内部上下级和各部门、各环节之间要加强信息交换和共享。总局将继续做好与财政、海关、工商、质检、公安、金融、保险等部门信息共享的协调工作,利用总局集中数据,开展税务登记、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信息在国税、地税系统间的全面交换共享,并拟将有关内容写进新修订的征管法,为税务机关获取第三方信息提供法律支撑。各级税务机关要积极与地方政府联系,努力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等形式,建立健全政府牵头的公共信息共享机制,主动、有效地获取第三方信息,推动“信息管税”的落实。

推广税控收款机、试行网络发票。发票是税务机关进行税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发票管理不仅是票面防伪,更重要的是及时、准确地获取发票开具信息,真正实现“以票控税”向“信息管税”的转变。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总局明确了“简并票种、统

-17-一票样、网络开票、建立平台”的发票管理工作思路,制定了实施方案,先在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开展普通发票“网络在线开票”的试点,并继续加大税控器具的推广力度,以及时获取开票信息,逐步取消手工开票。各地要按照上述思路做好相关工作。发票管理办法及其细则和简并票种统一票样的实施方案,此次会议上将安排讨论,请同志们认真研究,提出意见。

(四)强化信息分析利用

强化征管基础工作。要充分采集和利用工商、质检、经济普查以及国税、地税的户籍信息进行比对,发现差异及时核查,切实加强纳税人的户籍管理,防止漏征漏管。要推进利用公安部门的公民身份信息查询系统核对税务登记法人身份信息的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全国非正常户法人数据库,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证件从事涉税违法活动。通过信息共享,加大国税、地税联合办税力度。推进国税、地税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联合进行个体户税收征管,以及联合开展评估、稽查等工作。

深化纳税评估。首先要加强预警分析,提高评估的准确率。县以上税务机关要着重开展综合信息分析和评估预警工作。总局最近下发的94号文件,公布了国税系统的部分征管状况数据,并对各级税务机关提出了开展数据分析的具体要求。总局今后将定期发布征管状况分析通报,并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检查。各级税务机关要根据总局的要求和发布的数据,分析本地区的征管状况,-18-并将发现的问题按地区、行业逐级向下深入分析到具体纳税人和具体管理环节,形成面、线、点有机联系、逐级递进的分析机制,为基层纳税评估提供案源和指导。其次要注意综合性、专业化评估与日常性、简易化评估的结合。对重点税源和风险大的税源,应组成专业化团队进行各税种综合评估;对风险较低的中小税源,可由税收管理员进行日常性、简易化评估,并注意二者的有机结合。三是要抓好信息比对工作。要充分利用税务机关已掌握的信息,积极进行有关税种的票表比对、增值税征扣退税比对、货物劳务税与所得税税基比对、个人所得税申报明细与企业所得税工资总额比对、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与货物劳务税“三税”比对等工作,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管理措施。四是要注意摸索规律,建立和应用评估模型和案例。最近,总局开展了行业纳税评估模型的征集和评选工作,从各地报送的涉及164个行业的437个行业纳税评估模型中评选出137个优秀模型,下一步将结合对总局综合数据平台升级和金税三期工程建设,把普遍适用的模型编入分析和评估系统,供全国使用。要通过总局和各地的共同努力,逐步建立起覆盖所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五是要注意评估成果的使用。评估中发现纳税人的一般性问题,应提醒纳税人自我纠正,并改进税源监控措施;发现纳税人涉嫌逃避缴纳税款违法行为的,要移交稽查查处,坚决杜绝“以评代查”;稽查部门也应及时将稽查结果反馈给税源管理部门,落实以查促

-19-管。总局将总结各地评估经验、结合征管法修订,进一步完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细化评估规程,促进各地更加规范、有效地开展纳税评估工作。

加强征管状况分析监控。总局最近下发的《关于加强税收征管状况分析工作的通知》,部署了征管状况分析工作。各地认真贯彻,取得了初步成效。这次会上,总局完善了有关办法和指标体系,请大家讨论修改。各级税务机关要结合实际,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税收征管状况分析监控办法,建立包括税源风险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在内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明确分工,加强部门协调,形成制度。各级征管科技部门负责征管基础数据分析口径的制定、分析、发布工作,并负责该项工作的统筹组织、协调和检查;各级收入规划核算部门负责宏观税负和行业税负数据的分析工作;各级税种和稽查部门负责本职责分工相关数据的分析工作;各级信息中心负责数据的抽取、提供、展示和维护等技术支持工作。有条件的地区可成立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小组,抽调专职人员从事此项工作。

(五)大力推进信息化和金税三期工程建设

做好信息化规划和一体化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和一体化管理,这是信息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信息化规划过程应遵循“应用先导,分步实施,资源共享,安全优先,适度前瞻”的原则,将税收信息化建设规划纳入到整个税收工作-20-的战略规划中。目前,总局正在组织编写全国中长期税收征管工作规划(2010-2015年),以解决税收征管未来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信息化规划必须符合税收业务发展的战略方向。因此,也请同志们积极参加征管战略规划的编制。制定税收信息化规划,还要牢固树立一体化思想。据初步统计,目前总局向系统统推的软件就有40多个,存在着系统分散、标准口径不统一、信息难以共享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出多门,缺乏一体化管理和统一规划。这次,总局和各省成立征管科技部门,就是要强化信息化规划和一体化管理工作,希望大家真正履行好职责。

加快推进金税三期工程建设。金税三期工程是国家目前已批准的“十一五”期间投资最大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各方瞩目。总局党组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开会研究,并明确提出,金税三期工程建设,既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也要具有中国税务特色;金税三期要通过信息系统大集中,实现全国税收执法的统一、规范,实现对税收征管数据的实时监控,实现对纳税人的优化服务,实现对各级税务机关税收管理、决策的支持。按照总局党组和肖局长的要求,我们已进一步细化了金税三期工程的建设目标。

金税三期工程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完成工程总体架构,并开展部分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二是完成征收管理、行政管理、纳税服务与外部信息、决策支持四大应用系统的开发、测试和在6个试点省国税、地税系统的试运行。三是完成“三网”即税收征

-21-管业务网、行政办公网、保密网的建设。四是完成北京和广东南海两个数据中心的全部建设(包括土建)。五是完成两个数据中心和国税、地税12个试点单位主机、存储系统的配备。六是完成国税、地税系统全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以及部分应用安全基础设施、总局和部分省局两级运行维护体系的建设。其中,最先启动的是总体规划设计和业务需求整理分析两个项目。总体设计项目中涉及许多基础数据的分析、测算,需求整理分析项目中涉及许多业务制度的创新,包括流程导向、统一数据标准、简并办税流程、实现信息共享、方便纳税人办税等多个方面,需要各级税务机关积极参与。

为使金税三期工程建设与日常信息化工作有机结合,总局将抓紧在金税三期工程总体规划中对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进行明确,对全系统的数据分析利用技术工作进行合理规划,并制定相关配套技术标准规范。在金税三期工程建设期间,各省级税务机关可以选用具有本地区特点的数据分析利用技术平台、应用系统,将成熟的应用功能、数据源和用户需求纳入到平台中,但应严格遵循总局有关要求和技术标准规范。总局将逐步向各地开放相关数据库的查询,各省也应结合本地实际,对下开放数据应用权限,解决好数据省级集中后基层机关利用税收征管数据的问题。同时,各地应加强日常信息化建设一体化管理,对各类数据分析应用需求,应在一个平台上实现数据的-22-存储、抽取和展现,避免出现为实现多个需求而建设多个平台等问题。

(六)不断加强征管科技队伍建设

充实和加强征管科技队伍。各级税务机关要高度重视征管和科技工作,配齐配强征管科技队伍,优化素质和年龄结构;要加强爱岗敬业教育和知识、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要完善制约、激励机制,加强绩效管理,探索能级管理方式;要从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充分调动征管科技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级征管科技部门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加强廉政与行风建设,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征管科技队伍。

做好各税种征管的组织协调工作。为加强征管,确保今年税收收入增长预期目标的实现,总局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税收征管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税种征管促进堵漏增收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税收征管状况分析工作的通知》。这三份文件,是根据局党组的要求,由征管科技司综合总局相关部门和各地意见起草的,这也是总局改进作风、落实“两个减负”、贯彻综合征管职能的具体体现。各级税务机关要充分理解总局文件的精神,尤其是涉及基层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具体税种征管措施,一定要综合贯彻,决不能多头布置,重复评估、检查,加重基层和纳税人的办税负担。各级征管科技部门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职能,各

-23-有关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共同落实好加强征管、堵漏增收的各项措施。

同志们,今后几年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税收征管和科技战线的全体同志责任重大,任务光荣。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抓紧工作,为确保完成各项征管和科技工作,确保完成税收收入增长预期目标、实现税收工作的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推行信息管税 强化税收征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行信息管税 强化税收征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辽宁省国税局积极探索信息管税新思路,努力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积极探索信息管税新思路 努力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辽宁省国家税务局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积极探索信息管税新思路,通过强化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利用,逐步建立识别纳税风险的管理......

    强化税收征管数据质量管理

    采取四项措施 强化征管数据质量管理落实信息管税与风险管理的理念,以税收征管数据质量管理为抓手,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加大监控管理力度,建立完善考核措施,强化保......

    强化信息管税__优化纳税服务[大全5篇]

    强化信息管税 优化纳税服务 建立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大征管格局 ——在全市地税系统征管科技与纳税服务暨 征管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史龙俊 (2009年11月3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

    实施信息管税

    实施信息管税。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涉税信息采集、分析、应用为主线,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推动业务、制度、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不断......

    关于加强税收征管(本站推荐)

    基层单位如何加强税收征管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突飞猛进,规模经济不断壮大,为税收培育了丰富的税源。同时,经济税源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如何......

    信息管税下的税收信用管理研究(精选)

    信息管税下的税收信用管理研究 【摘要】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税收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纳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强化数据管理提升信息管税水平(共五篇)

    强化数据管理 提升信息管税水平数据信息的应用是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的,数据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税收征管质量的进程和效率,为确保数据质量的真实性、完整......

    税收征管信息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税收信息化建设对税收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快速进入到网络信息化时代。信息化逐步深入到经济、社会、科技等各方面,信息技术日益成为当今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