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县开发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经济转型升级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开发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
经济转型升级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推进我县开发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切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5月18日,县政协经济和科技委员会深入开发区企业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由开发区管委会、县经信委、县科技局、县工商局、县质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座谈会,进行专题讨论。现将有关情况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开发区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现状及特点
开发区现有投产企业339家,在建企业146家,从业人员近5万余人。2010年,开发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3亿元,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实现税收5.2亿元,综合实力位于安徽省省级开发区前列。
(一)自主创新平台初步建立。开发区经过10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支持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力地支撑了企业自主创新。目前,全县共有50多家企业设立了技术中心,其中,省级技术中心4家,市级技术中心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今年又有2家企业申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7家企业申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新芜经济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加工基地”、中科大、合工大等多所高等院校将开发区作为产学研基地,即将批准为省级创新园区(全 1 省县级只有3家)。
(二)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2010年,全县专利申请和授权量975件、450件。获得装备制造业发展项目资金87家,获得增产项目专项补助65家,获得创业项目资金补助8家,实施技术改造项目39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础项目4家。今年以来,新增省级新产品4个,4家企业建立了行业或省级研发机构。有50多家企业与高等院校或科研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开发高新技术产品,解决企业发展技术难题,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开发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2010被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1件,省重点新产品2个,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5个。2010年成功申报“安徽省汽车零部件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自主创新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方式。
(三)自主品牌意识逐步加强。截止2011年4月,开发区企业共持有注册商标112件,其中市知名商标9件,省著名商标6件。走自主品牌战略,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和企业无形资产持有率。
(四)自主创新产业不断形成。开发区建设初期,企业主要产品为冲剪机床、消火栓、矿用阀门、机械铸造件等产品,主导产业为机械、建材、木器包装和农副产品加工等4大产业;近年来,围绕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建设国家级开发区,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已初步建成了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 料、数控机床、成套设备、新型建材等五大特色产业。
(五)自主创新环境不断改善。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县关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扶持政策》、《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关于加快推进名牌战略和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等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政策;县委、县政府对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县财政每年对科技经费投入不断增长,各职能部门对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氛围日益浓厚,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尽管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自主创新的投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目前国内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期,与周边开发区相比、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开发区自主创新能力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开发区目前有投产企业339家,规模以上企业111家,而高新技术企业仅有20家,只占规模企业的1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
2、企业自主创新水平较低。企业知名、驰名商标较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发明专利、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较低,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不强,技术创新对外依存度偏高。
3、产业产品含金量不高。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多是传统产业改造或引进先进装备形成的,尚处在产业的低端层次,企 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尚未完全形成,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脆弱,总体上跟不上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4、企业创新的人才储备少。企业一线专业人才不足,尤其是企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匮乏,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迟缓。
5、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不多。各类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不足,服务举措不多、面不宽,服务层次较低,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推进企业实现以创新带动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能动性不强。
存在以上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是创新主体意识不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有的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奉行“拿来主义”;有的目光短浅,小富即安,满足于现状,无意于长远发展;有的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弱,怕冒风险;有少数企业生产产品多年一贯制,完全依托原有的产品、技术、市场,致使企业多年原地踏步,难有大的发展。
二是自主创新投入不足。2010年,县级科技三项经费支出相对不足,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科技经费投入比例。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金融风暴及国内银行银根紧缩,贷款及融资相对困难,企业将有限的资金用来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再生产,很难用于研发经费的投入,极大地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是科技人才短缺严重。由于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企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高尖技术人才不愿屈就来企,存在“引进难,用不好,留不住”现象。而企业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在数量、素质、结构分布 等方面又难以满足自主创新的要求。
四是科技成果引进吸收较少。有些企业也比较重视创新能力的提高,安排了足够的资金,配备了优秀的人才,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仅仅停留在技术研究阶段,没有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使应有的经济效益难以发挥。
五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完善。县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刚刚成立,开发区科创中心还处于建设阶段,孵化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提高我县开发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转型的几点建议
自主创新是提升企业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增长的重要支撑。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发区要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区,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的关键就是自主创新,为此,加强领导,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力提升应放在我县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位臵,要制定政策,形成政策洼地促创新,要梳理目标,规划产业全新蓝图引领创新。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突出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在企业。要加强对企业主自主创新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积极提高企业主自主创新意识,引导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杜绝企业发展“等、靠、要”的思想,使企业主充分认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促使企业把改进技术和自主 创新作为赢得市场竞争的手段,使创新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进一步加强舆论导向,电视台、报社可以开辟专栏,大力宣传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企业,营造浓厚的激励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舆论氛围,引导社会各界尊重创新、支持创新意识,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一个宽松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大投入力度,为自主创新提供资金保障。科技投入是开展自主创新的基本保障,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一是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制定鼓励企业投入的政策措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坚持财政资金与企业科技项目挂钩,激励企业增加科研经费,真正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严格按照国家科技经费比例保障财政投入,科技三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三是通过政府引导投入,银行的专项投入和社会的补充投入等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为自主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三)坚持育引并举,为自主创新提供人才支撑。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树立“招商和招人才同等重要”观念,大力做好人才引进培育工作。一是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制定激励办法,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以自主创新项目为载体,加强校企和院企合作,广泛吸引各界优秀人才到企业工作,解决企业发展中的“人才短板”问题;二是做好“人才培养”工程,一方面根据产 业发展需求,有计划地输送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深造、学习、取经,另一方面,聘请专家学者和科技界精英,对开发区企业管理者和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创新和管理知识的培训。通过送出去充电、引进来培训等形式,培养大批科研、生产一线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着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专业人才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自主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四)坚持挑商选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产业特色,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力推进产业“挑商选资”。在今后的招商引资中,贯彻选优选强的方针,重点做好国内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大企业和大集团的招商,对那些生产粗放、劳动力密集、产能过剩、资源消耗型的企业尽快淘汰,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招商,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实现以招商的转变,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申报国家级新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五)推动合作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深化政府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长效、深入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加大先进设备引进力度,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共建研发机构、联合或委托开发、技术成果转移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与科技资源 的有机结合,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大力推进企业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六)健全服务体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一是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开发区科创中心、省机械通用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场地、仪器设备、技术人才等技术支持,帮助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二是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引进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多个相关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共享科研成果。对将总部研发中心搬至开发区来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加快推进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发展战略,鼓励发明创造和专利技术申报。支持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的起草制定,提升企业行业话语权与产品竞争力。增强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三是强化职能部门服务体系。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不断加大服务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宏观引导,从政策、信息、项目、审批、资金等方面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第二篇: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典型案例
一、专家点评
一家以食用菌生产为主要产品的农产品企业,在短短的几年中,申报了项国家专利(发明4项,实用新型4项,外观设计8个),发表十余篇论文和科普文章,编辑出版5本专著,这不能不说是创新的典范。也正是因为具有如此的创新业绩,公司成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等一系列食用菌生产和产品质量标准制定的主要参与者。
任何一个领域的成功创新与主动的学习与知识获得是分不开的。XX公司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广泛吸纳国内外专家,积极与世界上相关国家或科研机构建立科研协作,主动参与本领域的各种学术活动,使XX公司广泛获得了本领域的前沿知识和信息,为其有效的创新奠定了条件。
XX的意义也不只在于其是一个成功的创新企业,更在于它是一个卓有成效的创新传播和扩散着。为了使其创新成果及时运用,创造更多效益,XX主动为农民免费提供新技术指导,积极引导农户采用新技术,新产品,不仅为现代农业发展贡献了新技术,而且为广大农民增收提供了新途径。
二、企业简介
XX公司是浙江省集食用、药用真菌的研究、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业科技企业,承担科技部、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农业厅、杭州市科技局、西湖区科技局的多项科研项目,为杭州市引进和推广22中珍稀食用菌。XX的技术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广,带动了30多个县市的农民、下岗职工的就业和致富。
XX公司与22个国家建立了科研协作或贸易关系,食用菌菌种、食用菌产品及菇类提取物产品在国内为享有盛名。“XX”牌食用菌系列产品荣获2002年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优质农产品银奖、2002~2005年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银奖和优质奖。公司申报了16项国家专利。
三、创新历程
公司通过承担国家科技部、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农业厅、杭州市科技局、西湖区科技局的多项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6年,XX公司研究成果获杭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承担的浙
江省科技厅科研项目,于2006年8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成果鉴定。项目中的创新产品食用菌灭菌添加材料“促酵剂”是公司的拳头产品,是公司通过近20年的摸索,创新研制而成的高科技产品,在承担国家科技部星火项目中广泛应用,主要应用于食用菌生产中的低温灭菌,可以有效降低灭菌温度,使培养料短时间内升温发酵,节约大量能源材料,同时并不产生甲醛等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结果表明:使用促酵剂生产的食用菌甲醛含量在无危害范围之内。该产品解决了国内外食用菌生产的低温灭菌问题,在食用菌生产实践中产生较大影响,使用促酵剂后,毎生产1000袋食用菌可以节约200元~400元。2007年产品一经推广,各地订单分至而来,客户纷纷主动上门要求合作,截至2008年上半年产品已覆盖27个省市区。
公司独立研制的应用液体菌种只需要7~10天的生长期,改变了过去食用菌固体菌种需要35天左右的情况,大量节省了人工劳力。XX研制的“便携式食用菌菌种瓶生产设备与工艺”和“食用菌筐式栽培生产工艺”解决了在都市进行食用菌栽培、观赏的需求,适应了都市的发展,开辟了食用菌生产的新路子。这些技术配套的解决了我国食用菌行业存在的缺陷,在应用地区使生产成本普遍下降5%,并取得了产量普遍提高10%的效果。
四、创新成效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己任,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在5年时间里先后研究出了一系列食用菌生产、加工技术和配套设备,如等。自公司创建以来,共申报国家专利16项(发明4项,实用新型4项,外观设计8个),发表论文9篇、出版专著1本。
2002年以来,为了促进食用菌产品的快速发展,XX公司参与了中国食用菌协会香菇行业标准、庆元县香菇原产地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XX农产品公司与杭州市食用菌协会一道先后起草并制定了一系列的食用菌生产和产品质量地方标准——《蘑菇商品标准》、《草菇商品标准》、《杏鲍菇商品标准》、《鸡腿菇商品标准》、《茶树菇商品标准》,以及杭州市农业标准规范——《蘑菇生产技术》、《鸡腿菇生产技术》、《草菇生产技术》、《杏鲍菇生产技术》、《茶树菇生产技术》,并由相关部门颁布实施,为食用菌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典型案例
一、专家点评
一家以食用菌生产为主要产品的农产品企业,在短短的几年中,申报了项国家专利(发明4项,实用新型4项,外观设计8个),发表十余篇论文和科普文章,编辑出版5本专著,这不能不说是创新的典范。也正是因为具有如此的创新业绩,公司成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等一系列食用菌生产和产品质量标准制定的主要参与者。
任何一个领域的成功创新与主动的学习与知识获得是分不开的。XX公司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广泛吸纳国内外专家,积极与世界上相关国家或科研机构建立科研协作,主动参与本领域的各种学术活动,使XX公司广泛获得了本领域的前沿知识和信息,为其有效的创新奠定了条件。
XX的意义也不只在于其是一个成功的创新企业,更在于它是一个卓有成效的创新传播和扩散着。为了使其创新成果及时运用,创造更多效益,XX主动为农民免费提供新技术指导,积极引导农户采用新技术,新产品,不仅为现代农业发展贡献了新技术,而且为广大农民增收提供了新途径。
二、企业简介
XX公司是浙江省集食用、药用真菌的研究、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业科技企业,承担科技部、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农业厅、杭州市科技局、西湖区科技局的多项科研项目,为杭州市引进和推广22中珍稀食用菌。XX的技术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广,带动了30多个县市的农民、下岗职工的就业和致富。
XX公司与22个国家建立了科研协作或贸易关系,食用菌菌种、食用菌产品及菇类提取物产品在国内为享有盛名。“XX”牌食用菌系列产品荣获2002年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优质农产品银奖、2002~2005年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银奖和优质奖。公司申报了16项国家专利。
三、创新历程
公司通过承担国家科技部、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农业厅、杭州市科技局、西湖区科技局的多项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6年,XX公司研究成果获杭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承担的浙江省科技厅科研项目,于2006年8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成果鉴定。项目中的创新产品食用菌灭菌添加材料“促酵剂”是公司的拳头产品,是公司通过近20年的摸索,创新研制而成的高科技产品,在承担国家科技部星火项目中广泛应用,主要应用于食用菌生产中的低温灭菌,可以有效降低灭菌温度,使培养料短时间内升温发酵,节约大量能源材料,同时并不产生甲醛等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结果表明:使用促酵剂生产的食用菌甲醛含量在无危害范围之内。该产品解决了国内外食用菌生产的低温灭菌问题,在食用菌生产实践中产生较大影响,使用促酵剂后,毎生产1000袋食用菌可以节约200元~400元。2007年产品一经推广,各地订单分至而来,客户纷纷主动上门要求合作,截至2008年上半年产品已覆盖27个省市区。
公司独立研制的应用液体菌种只需要7~10天的生长期,改变了过去食用菌固体菌种需要35天左右的情况,大量节省了人工劳力。XX研制的“便携式食用菌菌种瓶生产设备与工艺”和“食用菌筐式栽培生产工艺”解决了在都市进行食用菌栽培、观赏的需求,适应了都市的发展,开辟了食用菌生产的新路子。这些技术配套的解决了我国食用菌行业存在的缺陷,在应用地区使生产成本普遍下降5%,并取得了产量普遍提高10%的效果。
四、创新成效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己任,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在5年时间里先后研究出了一系列食用菌生产、加工技术和配套设备,如等。自公司创建以来,共申报国家专利16项(发明4项,实用新型4项,外观设计8个),发表论文9篇、出版专著1本。
2002年以来,为了促进食用菌产品的快速发展,XX公司参与了中国食用菌协会香菇行业标准、庆元县香菇原产地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XX农产品公司与杭州市食用菌协会一道先后起草并制定了一系列的食用菌生产和产品质量地方标准——《蘑菇商品标准》、《草菇商品标准》、《杏鲍菇商品标准》、《鸡腿菇商品标准》、《茶树菇商品标准》,以及杭州市农业标准规范——《蘑菇生产技术》、《鸡腿菇生产技术》、《草菇生产技术》、《杏鲍菇生产技术》、《茶树菇生产技术》,并由相关部门颁布实施,为食用菌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如何立足比较优势、破解突出矛盾,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自治区加快“五个基地”建设贡献力量,既是海勃湾区面临的重大课题,又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科学把握并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环节
海勃湾区得天独厚的资源区位优势、不断增强的产业基础优势、多年积淀的微观经济主体优势,都是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依托。
1.“组合式”资源区位优势突出。自治区整体资源优势明显,但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资源情况单一,无法形成组合优势。而海勃湾区及周边不但有煤、石灰石、铁、硅等30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并且黄河流经全境、海勃湾水利枢纽即将建成蓄水,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110、109国道、京藏高速和包兰铁路穿城而过,航班直通北京、上海、西安等枢纽城市,实现全市“一刻钟”城际快线、周边“一小时”城市圈,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式辐射型“区域交通中心”。使得海勃湾区成为自治区为数不多的资源区位“均衡配置”地区之一。
2.产业经济基础优势不断增强。近年来,海勃湾区在推进经济转型中,一方面,坚持延伸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初步构建了煤—焦(电)—化工(钢铁、建材)循环精深加工的传统产业发展格局。全区已形成2850万吨洗煤、630万吨焦炭、100万吨钢铁、460万吨水泥、520万重量箱浮法镀膜玻璃产能和15.6亿标方焦炉煤气处理能力,现代煤化工产业初具规模。积极承接和培育新兴产业。成功引进以陕汽新能源车辆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带动近20个上下游配套项目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已经起步。管材、线缆及高档涂料等非资源项目也逐步建成投产。另一方面,进一步繁荣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引进了沃尔玛、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大型项目,规划建设了6个专业性物流园项目;金融机构发展到63家,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海勃湾区第三产业占到全区经济总量的38%,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比重分别达到 54.2%、83.1%。
3.微观经济主体优势更具活力。海勃湾区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完成较早,极大地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非公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在吸纳就业及税收的贡献率方面均达到85%以上,民间投资是拉动投资增长最活跃的新生力量。一批经营管理能力较强的本土企业家、管理人才和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得以培养,成为深入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
海勃湾区在快速发展进步的同时,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从增长动力看,投资仍处主导地位,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协调性不够;从发展环境看,存在区域竞争趋同化、资源消耗大、环境容量受限等多种潜在障碍;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滞后,集聚要素的区域中心城区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从产业内部看,传统产业仍处支柱地位,新兴产业刚刚破题。这些矛盾都需要在发展中下大力坚持不懈予以破解。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建设区域中心城区,实现产城融合科学发展,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根本所在
面对转型发展的繁重任务,海勃湾区将围绕“推进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建设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区”战略目标,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步伐,努力实现新跨越。
1.突出“产业三化”发展思路,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首先,巩固提升能源、化工、冶金、建材4大优势传统产业。突出千万吨级煤焦化基地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应用,力争成为自治区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和清洁能源输出基地重要的支撑点。以点带面,努力在“传统产业新型化”道路上取得新进展。其次,以推进现有新兴产业项目达产达效为抓手,力促早日实现“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强陕汽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市场推广等方面工作,着力突破油改汽方面的政策障碍,促其尽快规模化生产;加大对瑞格工贸等陕汽配套项目的扶持,同步推进面向区域优势产业的化工机械等装备制造业,积极融入自治区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中。加快推进光伏镀膜玻璃、逆变器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及高岭土生产高档填料、粉煤灰制矿物质纤维等新材料项目达产增效,不断扩大新兴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通过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发展、双促进,最终实现“支柱产业多元化”的发展目标。
2.突出“宜商则商”的区域中心城区作用,进一步发展壮大第三产业。严格实行土地分区管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大力推进滨河新区建设、旧城区改造提质、棚户区搬迁安置。加强门户交通枢纽功能,完善供热、供电、供气、给排水、防灾减灾等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承载集聚辐射力。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为本地和周边居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高标准、高规格完成区医院、中医院的迁移新建项目,力促医技水平提质升级。以大型三产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适度、优质繁荣壮大第三产业。加快推进维多利财富广场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苏宁电器等知名连锁品牌及万达等国内商业地产龙头企业;超前谋划物流产业布局,加快城区南部煤炭、北部冷链和空港物流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全力打造区域性生活性物流和生产性物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壮大金融行业,实现融资多元,加快建设区域金融服务中心。抓住乌海湖蓄水契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切实将城市文化优势转化为现实产业优势。充分用好中国书法城、赏石城和“乌海湖”等特色“名片”,推动书画奇石等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大型旅游集团,加快环山环湖、黄河景观带基础设施和旅游资源开发,形成山水相依、绿洲沙漠相伴,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多元集聚的特色旅游观光基地(景区)。通过建成辐射周边的区域中心城区,推进第三产业繁荣发展,增强消费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实现县域经济增长由单一依赖投资向多元化内生性增长方式转变。
统筹协调推进经济转型和生态文明,实现人民富裕、社会和谐,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中心任务
1.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根本,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靠二产拉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不断提高非资源型产业比重,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强化循环经济建设这一抓手,大力推进资源产业延链升级,提升循环发展利用水平,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节能降耗的双重效果;加强环境综合治理这一手段,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突出抓好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以用促治,继续实施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大污水、固体废物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高达标排放水平;大力推进生态建设这一重点,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以沿路、沿山、沿河绿化带为主体,以乌海湖纽建成蓄水为契机,加大绕城水系和生态绿化建设力度,切实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
2.坚持富民优先,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惠民政策和惠民工程,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方向,把更多的财力用在群众直接受惠受益的项目上。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就业容量,优先解决库区、农区转移居民就业问题,千方百计促进居民就业增收。进一步扩大提高养老、医疗等“五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居民搬迁安置力度,真正让搬迁居民搬的出、住的稳。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拓宽救助渠道和领域,让更多困难群众得到全方位、经常性救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政府权力和管理重心下移,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加快数字城管建设,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扎实推进“平安海勃湾”建设,全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篇:学习心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转型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转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习心得
认真学习《广东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干部培训系列读本》后,发现‚自主创新‛一词时刻贯穿在党和政府的战略部署中。温家宝总理曾指出:‚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将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是我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又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提高经济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各项事业持久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坚持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将广东经济推进到‘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是发展的要求,正确的选择。
一、自主创新是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现行区,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多年来,我省许多产业领域的技术进步主要是通过引进实现的。但是实践证明,技术引进并不必然导致创新能力的提升。技术能力必须是内生的,必须来自技术学习与消化吸收,来自技术创新的实践。自主创新是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也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根本动力和先导力量,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间科技竞争成败的一个
1重要标志,成为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一个基础条件。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证明,自主创新是走出危机的必由之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失去自主创新支撑的扩大内需,将有可能加剧我省经济已有的结构性矛盾,使得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难度更大、成本更高。危机过后的世界经济特别是产业格局将会改变,而主导这场变革的力量仍将是自主创新。能否把当前扩大内需中所形成的庞大市场,转化为激励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机会,打造我省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决定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只有在扩大内需中注重自主创新,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才能使危机之后的我省经济与科技发展形成良好互动,以此推动我省企业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攀升。
二、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环境包括法律、制度、政策等环境,政府要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搞好服务,形成自主创新的环境。大力开展对中央关于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政策的宣传,提高人们的自主创新意识,还要大力宣传各项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措施,发挥政策支持、鼓励作用,调动人们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要求我们摆脱对国外技术依赖,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创新,它不同于模仿创新和技术引进,是一种从无
到有的创造过程,是高级的脑力劳动。人们要获得自主创新的成功,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因此就需要行之有效的制度进行激励、引导、帮助和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来维护自主创新的经济利益。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智力劳动成果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是促进自主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增强经济、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激励机制之一。它以法律和经济手段支撑和激励创造者的精神生产活动,通过授予创造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其自主创新成果专用权,对创造者进行保护,为权利人提供最经济、有效和持久的创新激励动力,保证自主创新活动在新的高度上不断向前发展,促进创新成果所蕴藏的先进生产力快速增长。知识产权制度与自主创新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知识产权制度伴随自主创新而产生,又随着自主创新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知识产权制度作为一种激励、保护机制又促使自主创新蓬勃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对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创造、占有和运用,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成为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鼓励自主创新,尊重知识产权,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从而持续有力地推动知识和智力资源实现从创造到应用的良性循环,正在成为各国、各地区追求的重要目标。因此,尽快完善我省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的地区知识产权战略,增加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改善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推进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效应用,加速其产业化、市场化,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这些都将为培养和提高我省的核心竞争力,保证我省经济、社会快速、持久、平稳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三、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知识创新的中坚力量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在人才。高素质创新人才缺乏,是当前我省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和知识优势,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设,使之成为我省产业技术的源泉、自主创新的依托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深化高校科研改革,推动重点建设的高校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结合型转变。大力引导高校科研人员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前沿技术的研发能力。深化科研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开发类科研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公益类科研机构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通过政策引导,壮大一批基础好、实力强的科研机构,突出加强与产业技术自主创新密切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推动有条件的科研机构成为面向行业的技术创新中心。我省实施了各类人才培养工程,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积极引进拥有创新成果、通晓国际先进管理、善于运作科技资源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人才。另外,广东高校还应该发挥科技人员集聚,创新能力强的优势,积极主动为地区域经济服务,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提高区域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广东高校成为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建立健全的科技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科技管理制度,切实把政府管理科技的职能转变到规划引导、政策调控、综合协调、公共服务上来,逐步实现自主创新工作由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向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转变。加强科技及其产业化统计工作。加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之间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衔接,建立和完善重大科技事项统筹协调和重大专项生成机制,进一步明确科技计划、项目生成、过程管理、咨询服务等各类主体的权利与责任,规范科技计划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加强评估机构和专家队伍建设,逐步建立科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规范科学技术评价活动。
总之,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此,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进一步提高我省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