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一五我市工业发展由以下因素
“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得益于以下因素:
以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为标志,“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是得益于有一条清晰的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为总领,围绕“增加总量、增强竞争力”,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千百亿”工程为抓手,着力发展循环经济、集群经济、特色经济,加快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有效化解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较好完成了“十一五”工业预期目标,为新一轮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工业经济的坚强领导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采取强有力举措,着力推动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聚、政策向工业倾斜,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把优化服务和创新政策作为破解工业发展难题、推动工业发展的有效手段,着力推进帮扶企业长效机制建设,抓好政策的研究、出台和落实,发挥好政策协同效应。努力承接产业转移,不断完善产业链,夯实产业基础,优化产业结构,拓展产业空间。三是得益于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一五”期间,我市在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在战略层面上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高效务实的工作机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编制高标准的发展规划,并强力推进滨江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横港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实施进度。在企业层面,深入推进企业内部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开展跨行业固废综合利用、形成区域组团开展循环利用、培育发展静脉产业。同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特别是以2007年12月28日,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铜冶炼厂——铜陵有色第一冶炼厂正式关闭转产,标志着铜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入到新的阶段。
四是得益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十一五期间”,我市围绕“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以千百亿工程为抓手,强力推进结构调整,铜、化工、电子等优势产业的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聚集效应日益强化,进一步增强了铜加工、硫磷化工、电子基础材料、建材等产业基地的综合实力。节能环保、光电、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铜深加工、光电、装备制造、PCB等特色园区建设加快,成为铜陵工业转型升级的“亮点”。
五是得益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体系,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开发、引进吸收和产学研合作等途径,开发各类新技术、新产品520余项,组建了全国首个循环经济、铜产业产学研合作联盟。到2010年,全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拥有“铜冠”电解铜等4个“中国名牌”产品和59个安徽省名牌产品。铜陵有色、三佳科技、中科铜都等企业负责或参与制定了相关产品的行业或国家标准。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六是得益于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十一五”期间,我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近500亿元,年均增长28%。实施完工项目300余项,争取国债项目11项。国电铜陵电厂一期、有色35万吨熔炼挖潜改造工程、金威铜业高精度铜板带、全威铜业光亮铜杆、新亚星焦化、海螺日产万吨线及余热发电、上峰水泥熟料及余热发电、超远印刷电路板、华纳年产万吨高档电子铜箔、海亮铜陵产业园项目、旋力特钢、智能数控绿色低耗炼铜、高精度铜板带材、金红石型钛白粉包膜、新型环境监测仪器及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重点项目相继实施,极大地提升了我市工业竞争力。
七是得益于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十一五”期间,我市大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通过兼并重组、联合联盟、参股控股、融资上市等方式,将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推动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率和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名牌企业。随着铜陵有色被批准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我市在资本市场形成独具特色的“铜陵板块”的6家上市公司全部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铜都阀门、洁雅生物、铜冠机械、精隆电工等一批后备企业上市工作稳步推进。同时,加快培育市场主体,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提升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篇:我市农村公路“十一五”发展纪实
谁持彩练当空舞
——我市农村公路“十一五”发展纪实
“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以“村村通”建设和县乡道改造为重点,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全市农村公路路网通达深度、通畅程度、通行条件、建设质量、抗灾能力等都得到了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多次受到省交通运输厅的表彰。五年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25.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8411公里。其中县乡公路1761公里,通村公路6650公里,新建大中桥86座5930延米。到2010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7303公里,较“十五”末净增了7730公里。路网密度由2005年的63.5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114.7公里/百平方公里。数据是粗糙的,但它真实地反映出了天中农村公路建设的辉煌成就。老百姓们高兴地说:“这是交通部门为我们铺的致富路,这是党委、政府和老百姓的连心路„„”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百姓们的心声。田野上,果园里,村落间,到处洋溢着天中农民的欢歌笑语。
加强领导 保证农村公路健康发展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十分关注农村公路工作,连续六年把农村公路建设列入承诺的十五件实事和民生工程。成立了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意见》,把农村公路工作列入政府责任目标并与县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农村公路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制定扶持政策,部署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深入施工一线调研,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市人大还组织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落实情况和《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实施情况等专题调研,帮助解决个别县区重
1视不够、资金不到位问题。县区党委、政府更是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当作重大机遇来抓,积极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配套资金,强化目标考核,为农村公路工作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及早谋划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进度
近年来,市农村公路管理处立足早谋划、早安排、早开工,每年年底都组织各县、区进行项目对接,对次年的项目进行安排,督促县、区做好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每年3、4月份,市政府适时召开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促进会,督促县区学习先进,自找差距,加快开工进度,掀起建设高潮。为准确掌握全市工程进度,推动工作开展,市交通运输局和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实行了领导班子包县区责任制,进行现场指导,保证了工程质量,加快了建设进度。在加强工程主体建设的同时,把路肩培护、平交道口、标线标牌等附属设施建设纳入施工合同,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完成,不齐全的项目严禁交竣工验收,打造了一批标准化道路示范工程。
为有力地推动农村公路建设进度,市政府推行农村公路“定期约谈”制度,对工程进度慢、配套资金落实不力的县区,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与各县区政府县长进行约谈,提出限定改进的时间和进度要求;市委、市政府“两办”督查室每年都要进行5到6次的专项督查活动,并将督查结果以市委、市政府督查通报形式下发,并在媒体进行公示。
严格管理铺筑“放心路”
为了保障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全市交通主管部门和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对农村公路建设实行严格管理。近年来,市农村公路管理处先后制定了《驻马店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农村公路县乡道改造
项目水泥砼施工要点》、《农村公路县乡道改造项目路面基层施工要点》等,并向一线施工人员和义务监督员发放《农村公路施工管理》等小册子,严格农村公路设计标准和施工工艺,每年年初组织对建设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质量监督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培训,年均培训人员达600余人次。在项目立项、勘测设计、施工招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施工许可、质量监督、工程验收等方面全面履行和完备农村公路建设程序,严格规范项目实施行为和项目管理工作。构建有效的综合监督网络,实行质量巡查抽检和查处整改机制。全市交通部门组织开展了建成项目质量“回头看”活动和在建项目“拉网式”全面检查检测活动,及时发布质量通报、整改指令和预警信息,实行主要技术指标、重要环节部位和重要工序工艺等关键要素强制性控制,加强跟踪监督整改。
市交通运输部门和农村管理部门成立农村公路建设督导组,并选派5名专职人员长期驻县担任“农村公路建设特派员”,特派员工作生活和交通工具由市里统一安排,独立开展工作,每周对所在县区在建项目巡查一次、上报一次,随时了解掌握工作动态;同时,建立质量巡查制度,定期对工程质量、进度进行排名并向全市政府发出通报。在项目施工现场设立了公示牌,对项目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举报电话、道路标准等进行公示;进入5月份后,对所有项目的建设进度进行公示,并以短信形式发送市、县领导和交通公路部门有关领导,增强了农村公路建设的透明度,为铺筑“放心路”工程提供可靠的保障。
多措并举 破解农村公路建设难题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说得有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村村通”工程建设刚开始的时候,面临工程量大、资金筹集难等困难。近年来,面对难得的农村公路发展机遇,市、县两级政府克服配套资金筹集
难等困难,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多渠道筹集资金,全力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十一五”期间,我市投入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达14.5亿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11.4%,建设任务重的部分县区的配套资金占财政收入的30%左右。
有效地解决了建设资金筹措难问题,市、县两级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列支农村公路建设配套专项资金,并采取减免行政事业收费、返还建筑营业税、拍卖冠名权、路边资源开发权等方式,筹措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发行的政府债券资金,整合部门现有项目资源资金,集中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尝试采用政府承诺、财政担保、人大决议、财政逐年还贷的形式向银行打捆贷款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有效缓解了资金短缺矛盾;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单位积极采取民主协商的办法,组织、引导、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群众捐款捐料、投工投劳,筹集建设资金。
为推进农村公路和谐发展,围绕提高建设质量、加快建设进度、降低建设成本等发展难题,“十一五”期间,市、县交通运输和农村公路部门积极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拿出260万元科研专项经费,研究探索实用新型路面和路基结构。针对我市西部山区荒山岗地较多,天然砂石资源较为丰富的现状,在“村村通”项目建设中,研究推广应用了砾碎石混凝土路面;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推广应用了水泥稳定麻骨砂或砂砾石基层结构。
2007年在全省率先对旧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进行了研究尝试,2008以来在旧沥青路面改造中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应用。上述路面路基结构,不仅造价低、质量符合要求,而且具有节能、环保、低碳、施工进度快等多项优势。旧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研究获得了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砾碎石混凝土面层、水泥稳定麻骨砂基层结构研究分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几年来,通过推广应用科技创新成果,为我市节约工程投资约1.2亿元,大大促进了农村公路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何须潜碧深红花,自是花中第一流。放眼天中大地,一个个以公路为纽带,以经济强镇、强县为核心的交通经济圈正在崛起,交通经济圈发挥出的威力,使人们对“大路大富,小路小富,无路不富”的观点感受更为深刻。一条路带动着一个经济圈,一个个经济圈勃发出强劲的活力,展现出美好的前景,牵引着“天中经济列车”快速前行。
第三篇: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发布时间:2009-11-09
序言
“十一五”时期,是贵州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突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好《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对于促进贵州工业发展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而带动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逐渐跟上全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按照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和纲要的有关精神,依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04〕76号)部署,编制本规划。
一、“十五”贵州工业发展情况
“十五”时期,全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依托本省优势资源,着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工业,全面推进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的实施,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相关配套改革,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加强和改善工业运行调控,全省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出比重上升,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2005年,工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314.7亿元增加到711.86亿元、年均增长12.8%,高于同期全省生产总值增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7.3%,比2000年提高6.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数150点,比2000年增加74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7.5亿元,是2000年的5.4倍。
2.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特色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西电东送”预期目标完成。至2005年,第一批“四水四火”电源项目相继投产,第二批“四水八火”电源项目全面启动,省内主干输配电工程与华南电网及周边省市区联网,“西电东送”格局基本形成,能源工业成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8.6%,比2000年提高5.4个百分点;全省电力装机容量1324万千瓦,外送能力达到400万千瓦,五年新增装机容量824万千瓦,是建国以来前51年总和的1.7倍;原煤产量和发电量分别为1.06亿吨和786.78亿千瓦时,分别是2000年的3倍和1.94倍。烟酒工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优势原材料工业进一步壮大,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医药制品、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获突破性进展。
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
实施了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优秀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技术创新总投资32.2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3倍以上,全省现有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比2000年底新增37户。技术改造投资大幅增长,建成投产技术改造项目近4000项,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12.78亿元、年均增长16.9%。
4.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明显,工业经济的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得到改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企业资本结构通过调整进一步优化,逐步向实现形式多样化及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一批国有骨干企业成功上市,一批国有中小企业实施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和兼并、破产、重组,焕发新的活力,“十五”期间累计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29户,上市9户。非国有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非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2.5%,2005年非公有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比2000年提高约10个百分点。企业组织结构明显改善,工业生产集中度有所提高。企业重组取得实效,先后组建和重组了化工、冶金、煤炭、卷烟等大型企业集团,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大中型企业总产值占当年全省工底懿当戎?7%,比2000年提高6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正在由粗放经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大中小企业配套协作的格局,发挥了中小企业在活跃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
资源节约的地方性法规、标准进一步完善,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有所降低,环保产业得到发展,形成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骨干企业。2005年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年均综合利用率达33.7%,比“九五”提高10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九五”提高5个百分点。
6.劣势企业退出市场步伐加快
对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企业和资源枯竭的矿山实施关闭破产,逐步退出市场;煤炭、冶金、纺织、建材等行业淘汰关停了一批土法炼焦、土法炼锌、小煤窑、小水泥、低水平纺锭等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
贵州工业在“十五”期间的成就,为今后尤其是“十一五”时期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发展中还存在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与东部及其他省区差距仍在扩大;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和工业增加值在全国排位靠后,制造业占整个工业比重较低,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任务重,工业整体布局过于分散,产业集中度较低,支柱产业综合实力相对较弱,高新技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以高能耗、附加值低为基本特征的原材料工业比重大、产业链较短;国有企业改革难度大,就业与再就业困难,企业不稳定因素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技术创新能力弱、工业投入严重不足,缺乏高层次开发人才,许多行业的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经济外向度仍较低;工业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工业尤其是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与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尤其是城乡环境容量的矛盾突出。
二、“十一五”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十一五”是贵州工业在新世纪头二十年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面临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国际资本及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国内部分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给具有资源优势和一定工业发展基础的贵州带来新的契机。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西南六省区市经济技术协作的不断深化,必将为加快贵州工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全省交通、能源、通信、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一批具有区域关联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同时我省能源、矿藏和生物资源丰富,有较强的组合比较优势。中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五个统筹”,坚持“六个必须”,明确提出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动摇,支持力度不减弱,发展步伐不放慢,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技教育的同时,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性措施,并将西部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接替区,必将为贵州工业加快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机遇。
“十五”期间贵州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今后贵州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西部大开发对全省发展影响深远,能源工业特别是电力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力拉动了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优势原材料工业发展,煤化工蓄势待发,一些煤化工项目已经或即将启动实施,将对我省工业产生重大影响,夯实了重化工、机械装备等产业发展的基础。经过五年发展,贵州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增长方式有所改善,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特色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的步伐加快,贵州工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工业经济运行的持续快速平稳增长,有利于“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为进一步探索建立我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此同时,加快贵州工业发展也面临挑战。首先,受贵州工业自身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的制约;其次,东部发达地区利用人才、资本、信息和市场优势,不仅在高科技产业和制造业领域捷足先登,已经或正在迅速填补高技术产品的市场空白,而且在原材料加工业、制药、农产品加工、烟草等传统工业方面也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工业发展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面对全省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艰巨任务,必须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结构调整,充分发挥能源、矿产及生物资源的比较优势,依靠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加速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工业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促进全省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三、“十一五”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和指导原则
加快贵州工业发展,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发展全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全面推进。坚持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企业为主体,面向市场需求,依托优势资源,努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和布局,推进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着力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加快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百亿元企业”,努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工业发展格局,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提升贵州工业整体竞争力和加快工业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加快发展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相结合。以提高集约化水平为目标,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在保持工业增长过程中推动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工业快速发展。
——坚持推进工业发展与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竞争优势转化相结合。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资源型产业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产业为增长点,推进资源型产业和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延长产业链,实现优势资源就地加工增值,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水平。
——坚持推进工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开发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生态立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处理好工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坚持促进企业发展与改制改组改造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及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与改组。切实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体制和机制创新。
——坚持市场配置为主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规范市场准入,避免恶性竞争,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坚持推进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相结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注重提升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为提高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提供产业支撑和就业平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可靠的物质、人力和市场基础,逐步缩小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
(二)发展目标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增长方式有较明显转变,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左右,到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个左右百分点;力争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超过西部平均水平。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特色产业健康成长,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有明显改善。基本把我省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和优势原材料工业基地,西部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基本形成能源及优势原材料产业群、以烟酒工业、医药工业和特色食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产业群、以航空航天和信息产品制造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等三大产业群;基本形成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色工业体系。
──重点企业优势明显增强,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支柱产业的企业资产及生产经营集中度分别提高3个和5个百分点,在能源、原材料、烟酒、电子信息等产业形成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左右、技术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达到或超过同期国内先进水平的大企业大集团5~8家;依托优势产业及企业,形成一批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及企业群体,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配套能力明显增强。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力争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2010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左右,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2%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和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有较大提高;全省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超过100户,功能较为完备的全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引进一批境内外优强企业和战略投资参与企业重组、资源开发和发展特色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率、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比重、利用外资额、境内外合作项目数及签订合同金额均高于“十五”时期。
──比较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并符合省情的工业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基本形成。规范实施并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非公有制工业经济总量明显扩大,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比重明显提高。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培育形成一批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园区及工业企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左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以上,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达到4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以内。
──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全社会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下降到1人以下,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下降到10人以下,百万吨煤炭死亡率下降到3人左右。
四、“十一五”产业发展布局及重点
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依托优势资源,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以现有产业为基础,进一步做大做强能源、优势原材料新兴支柱产业,做强做大以烟酒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以民族制药、特色食品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加快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和工业园区及城镇工业功能区的建设。
(一)优化工业区域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根据各地资源和经济发展现实条件,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规划,兼顾现实,按照“择优扶强、以强带弱、突出优势、协调发展”的原则,明确省内不同经济区域发展方向和重点,以贵阳市为龙头,中心城市为重点,经济建设强县为支撑,调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鼓励相关产业向规划区域集聚,促进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
贵阳城市经济圈及安顺市——加快打造以烟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磷化工、铝工业、现代中药、特色食品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都市型经济中心区和产业集聚区;统筹规划、科学定位,推动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工业园区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染集中治理,环保设施与园区其他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建设发展总部经济,促进金阳新区开发开放。
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围绕能矿资源开发,加快发展能源、以煤化工为主导的优势原材料等优势产业,重点建设一批电力、煤及煤化工、黄金等工业项目和循环经济生态型工业示范基地。
遵义市——加强与成渝经济圈、贵阳城市经济圈的联合与合作,重点做大做强名优白酒及特色食品、能源、原材料、机械电子、家用电器和竹纸一体化等优势产业。
黔东南州、黔南州及铜仁地区——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加快发展特色食品、民族药业、林纸一体化、特色农产品加工等绿色产业和水电、特色矿产资源加工。
加强跨区域交通网络建设,发展通道经济,推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提升区域特色经济。积极参加泛珠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合作,鼓励和支持省域周边县市加快发展,推进跨区域的联合与合作。积极引导和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加强重点开发区和经济强县建设。积极支持资源集中地区和资源型城市发展深加工等后续产业和多元化发展,超前考虑资源枯竭地区的经济转型。
(二)进一步做大做强以能源、优势原材料为主的新兴支柱产业
1、能源工业
按照新型工业化和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坚持节能优先、煤为基础、多元发展,围绕西电东送,进一步做大做强能源支柱产业,构筑清洁、经济、安全的能源体系,到2010年,把我省基本建成我国南方重要能源基地。
——坚持水火并举,继续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火电,努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建设大型能源基地,有序推进电源项目建设。加快乌江、南北盘江、清水江流域大中型梯级水电站开发建设,建成构皮滩、思林、光照等水电站,积极推动地方中小水电站开发建设,重点开展乌江流域抽水蓄能试点项目前期工作。在做好资源、环境容量平衡的基础上,建成一批以煤炭资源为依托的大型坑口电厂,加快建设第二批火电项目建设,建成纳雍二厂、鸭溪电厂、黔西电厂、大方电厂、盘南电厂、发耳电厂、大龙电厂和水城电厂技改工程,适时开工建设黔东电厂、兴义电厂、习水二郎电厂等火电项目。力争到2010年,全省总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外送能力达到1000万千瓦。
在有资源条件的地区鼓励发展煤矸石、煤泥和煤层气等发电,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到2010年,力争形成煤矸石、煤泥、瓦斯综合利用发电的装机容量50万千瓦,年发电32.5亿千瓦时。
继续加强输电通道和省内配网建设,继续做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完善省内500千伏及以下环网,建成500千伏变电站5座(独山变、八河变、兴义变、黎平变、贵阳西变),建成兴义—独山—黎平500千伏外环网,进一步完善500千伏及以下电网结构。为向广东送电新增400万千瓦配套建设“两交一直”500千伏输变电通道。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开放有序、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积极推动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努力扩大参与直接交易用户的范围,不断提高直接交易电量的比重,推动桐梓电厂和都匀、清镇、毕节头步等直供电厂建设和技术改造。
——加快煤炭工业建设。按照“大煤保大电”要求,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和集团化发展路子,优化提升煤炭产业结构。以大型煤矿建设为重点,加大新井建设和老矿井改造力度,加快建设以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大中型骨干矿井为主体、以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小型矿井为补充的电煤基地、出口煤、优质工业原料煤基地,稳定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煤炭供应能力,确保煤炭供需平衡。到2010年,力争全省煤炭产量突破1.5亿吨,其中大中型煤矿产量占三分之二以上。
根据贵州煤炭资源分布特点调整布局,基本形成以毕节、六盘水、黔西南为中心的煤炭工业基地。在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六盘水矿区,积极发展新型能源化工生态产业,加快建设炼焦精煤、焦炭和优质动力煤生产、出口基地,适度开发优质主焦煤。大力建设黔西北煤化工基地和优质无烟煤生产、出口基地,毕节开发建设一批动力煤和煤化工项目,基本形成新型煤化工生态产业区;织金矿区和盘江矿区的马依煤田实施煤液化,打造循环经济生态型能源工业产业基地;加快桐梓矿区煤电铝一体化基地建设。
积极推进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鼓励煤炭企业整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着力提高煤炭生产安全和技术水平。重点建设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生产机械化、管理信息化、安全控制智能化的年生产规模百万吨以上矿井30对以上和年产原煤1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矿区6个。加快煤——电、煤——化工及煤——电——铝——体化步伐,力争建成一批年产原煤2000万吨以上、具有洗选加工、焦化、瓦斯(煤气、煤矸石、煤泥)发电等综合能力以及煤——电联合、煤——化工联合的大型企业集团。
大力发展煤的精加工。重点发展洁净煤技术,加快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推动水煤浆、煤炭液化、煤炭地下气化、工业型煤等研发、应用和生产,积极发展煤矸石资源化、无害化利用产业。加强水资源保护、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治,减少或避免对水资源、耕地和地表的影响,努力创建资源、环境、经济和谐发展的新型矿区。到2010年,全省煤炭工业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0%,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85%;洁净煤产业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优质煤炭和煤炭转化的优质能源产品明显增加,原煤入选比例提高到40%以上,其中大型煤矿原煤入选比例达到70%以上,全省洗煤量在“十五”期末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000万吨。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集中、正规开采、保障安全的原则,以产业规模扩张和安全生产为重点,加强对小煤矿的规范化管理,引导小煤矿联合、改造、重组,大力支持大型煤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或联合重组等形式改造改组小煤矿,提高单井规模,减少小煤矿数量。积极推进规范的采煤方法,及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发展小型机械化,促进小煤矿安全生产,提高资源回收率,加强环境保护。
加大以防治安全事故、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为目标的安全技术改造,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00%安装瓦斯抽放系统,建设和完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基本实现县级联网。
2、原材料工业
发挥能源和矿产资源组合优势,以实现资源就地增值最大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煤——电——冶(化)一体化联产联营,推进资源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和经济产业带建设,按照“产量不减、市场不丢、扶优汰劣、渐次调整”的要求调整优化高耗能工业,把煤化工、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优势原材料工业发展为新型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以煤化工、磷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依托煤磷资源优势,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优化调整结构,统筹整合优化煤磷资源,提高煤磷产品加工精度和深度;推动煤化工和磷化工联产互动,促进煤——电——磷跨行业、跨区域联合与协作,组建大企业,培育大集团,建设大基地,努力实现煤磷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就地增值最大化。
(1)煤化工
按照“突出特色、夯实基础、做强优势、滚动发展”的思路,按照“基地化、规模化、多联产、一体化”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依托六盘水、毕节、黔西南、遵义等优质煤炭产区,以煤制醇醚燃料、煤炭液化制油、烯烃、煤焦化和合成氨等产品为重点,着力建设贵州西部煤化工产业带、黔中和黔北煤化工区,尽快形成煤电化一体化、上下游配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群,努力在我省建成南方重要的新型煤化工生产基地。到2010年,力争全省煤化工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20亿元以上。
根据我省资源状况和能源工业发展布局,以煤炭气化、液化、焦化等深加工转化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和深加工。在六盘水市、毕节地区、黔西南州的优质煤炭产区,以煤炭就地转化为重点,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煤化工产品,着力打造以焦化、新型能源化工为产业链的西部煤化工产业带;在贵阳城市经济圈及遵义市优质煤炭产区,依托信息、技术、人才和区位等优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着力打造以精细煤化工、煤磷化工为产业链的黔中煤磷化工产业区和黔北煤化工产业区,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煤化工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甲醇工业。鼓励建设大型煤制甲醇装置和回收利用焦炉煤气联产甲醇,力争到2010年醇醚及甲醇加工产品形成200万吨左右的生产能力。以发展替代石油的民用清洁燃料和车用燃料为重点,大力推动醇醚燃料生产;积极发展煤基合成材料、烯烃及后续产品等甲醇精加工业。按照“总量控制、上大关小、淘汰落后、调整结构”的要求和市场准入条件,新建、改造与淘汰相结合,重点开发和引进炼焦新技术,推进焦炉大型化、焦化产业新型化、焦炉煤气及焦油加工的深度化,实现高温显热回收、焦炉气的有效利用,延伸焦化产业链,促进结构优化。加快研究开发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新技术,创造条件,努力突破煤基合成油。进一步调整企业结构,坚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合成氨工业;围绕进一步加快磷化工业发展和息烽-开阳-瓮福磷化工产业带建设,以配套发展煤制合成氨为重点,创建煤、磷化工一体化新模式。依托遵义市、黔西南州现有乙炔化工企业,积极发展煤、电、化、建材等多行业、多产品相互关联的多联产系统,建成具有贵州特色的乙炔化工产业。
(2)磷化工
稳步推进磷化工业生产能力重组,有序开发磷矿资源,做强做精磷复肥,着力发展精细磷化工,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到2010年,磷铵等高浓度磷复肥(折100%P2O5)生产能力达到230万吨;全省磷化工业增加值6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建设销售收入上百亿元的超大型磷化工企业集团,基本建成国内实力最强的大型磷化工基地;全省磷化工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并接近或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磷矿石的原子利用率由现在的35%左右提高到50%以上,单位磷矿资源产值(万元/吨磷矿)由现在的0.05增加到0.20。
依托磷煤资源加快建设三大基地。用3~5年时间建成以宏福总公司为主,磷、煤、电三大产业耦合共生的瓮福高浓度磷复肥生态工业基地;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包括开阳城关、大水、永温、双流,息烽温泉、小寨坝在内的开阳-息烽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加快织金煤、磷、电、化多联产一体化生态工业新区建设前期工作。到2010年,初步形成息烽-开阳-瓮福磷化工产业带,高浓度磷复肥生产能力占全省磷复肥生产的90%以上。
重点发展以磷铵为代表的高浓度磷复肥及智能型、功能性控释、缓控释、有机、无机复合肥等新肥种,精细磷制品及精细磷酸盐产品。重点开发推广低品位或高硅磷矿选矿技术、湿法磷酸净化及下游精细化产品、无水氟化氢及精细氟化工产品生产技术、磷矿中提取稀土化合物及其他伴生矿技术等工艺技术。
鼓励磷电联营,整合黄磷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适当控制磷矿石、黄磷产能,提高磷矿、磷肥企业进入门槛,规模偏低的小黄磷厂、小普钙厂、小钙镁磷肥厂逐步退出市场。鼓励开展黄磷尾气、炉渣和磷石膏大宗资源化利用,支持大型黄磷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和采用直供电。
(3)橡胶加工业及无机化工
以贵州轮胎股份公司为龙头,调整橡胶工业产品结构,压缩斜交胎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子午线轮胎,开发新一代无内胎、低断面高速子午线胎,重点建设贵州轮胎股份公司的500万条/年半钢子午胎等项目,到2010年,轮胎产能达800万条,其中子午胎680万条。发展高性能V带、高强度皮膜、汽车无级变速带等橡胶配件,力争在开发新品种方面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
限制发展不具规模优势的一般通用型碳酸钡产品,鼓励开发系列化、规格化、专用化的精细碳酸钡(钡盐)产品,把我省打造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碳酸钡(钡盐)生产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基地。
重点扶持无汞电解二氧化锰、锑盐系列、锌盐系列等金属盐产品。扶持发展以五倍子、烤烟、辣椒、山苍籽、油菜籽、杜仲、银杏等为原料的绿色精细化学品。
——积极发展铝及铝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按照“重点发展氧化铝、配套发展电解铝、大力发展铝加工”的思路,加快建设以贵阳和遵义为重点的铝电联营、上下游配套的大型铝工业基地,到2010年,力争氧化铝、电解铝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00万吨、100万吨,铝加工能力达到电解铝年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左右,海绵钛达到3万吨的生产能力,有色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带动机械、机电、化工等相关产业实现约2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合理规划氧化铝、电解铝及铝加工布局,大力推进铝电联营,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单位能耗,扩大企业规模,减少环境污染。以中铝贵州分公司为龙头,做大做强中铝公司贵州分公司、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对现有氧化铝厂进行扩建和改造,加快桐梓电厂及其配套电煤基地的前期工作,配套遵义铝工业基地的电力直供;实施贵阳铝工业基地的直供电源项目。充分利用电价等杠杆,促进铝工业结构调整。
重点发展铝的精、深加工,加快形成集铝土矿、氧化铝、煤炭、电力、电解铝、铝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大力发展市场紧缺的深加工铝产品,重点发展汽车、船舶、交通、建筑装饰、食品及医药包装等所需铝产品,支持开发预拉伸板、结构型材、精密锻件、超硬铝合金等高性能结构的铝合金材料生产技术。加快建设高硬、高韧的铝箔、铝板、铝带等铝加工生产线。
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加强铝土矿资源战略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快地质勘探进度,优化配置贵阳、遵义铝工业基地铝土矿资源。依法加强铝土矿探矿权和采矿权管理,整合现有矿山,加快后续矿山建设。重点加快贵阳市清镇、修文和遵义市务川、正安、道真以及黔东南州、黔南州等地铝土矿的勘探步伐,加强清镇猫场大型铝土矿的采选技术攻关。严格环境执法,减少铝工业生产中废弃物的排放,大力支持赤泥大综利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优化发展冶金工业。贯彻国家钢铁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和改善对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合理控制总量,着力调整结构,淘汰落后设备。“十一五”期间,冶金工业增加值力争年均增长10%以上。
依托现有企业加快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支持发展条件较好的现有大型企业搞好结构调整。以首钢和水钢联合重组为契机,通过整合重组、内聚外扩、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水钢做大做强。到2010年前,水钢培育成为“百亿元企业”,初步建成中国钎钢钎具生产、科研基地和全国钢丝及钢丝绳行业的精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钢产量达到300万吨,钢材300万吨;特殊钢55万吨,特殊钢材50万吨;钢丝10万吨,其中钢丝帘线2万吨。
完善冶金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大力开展节能、节水、节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钢材使用效率。鼓励钢铁上下游企业的联合重组,发展非钢产业。鼓励钢铁企业优化钢铁品种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高强度钢材和耐腐蚀钢材、钎具用钢、钎具、轴承钢、高级齿轮钢、工模具钢、钢丝帘线等高附加值产品。
结合我省铁合金现实条件和布局,以“产业链条化、企业规模化、布局基地化、生产洁净化”为方向,与电力工业的发展相协调,发挥锰系、硅系铁合金和工业硅生产优势,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调整生产力布局,鼓励企业内部产业联接和企业之间横向联合,鼓励实行煤炭-电力-铁合金的联合。鼓励、引导铁合金企业逐步向高耗能工业园区和城镇工业功能区聚集,加快高能耗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工业基地建设。重点推广铁合金精炼技术,生产低碳、低磷、低硫、微碳等多种精炼铁合金产品;扶持开发高纯硅铁等高纯铁合金产品等市场短缺品种品级,开发氮化系列铁合金、各类复合合金、各类合格粒度的铁合金和包芯线用合金等产品;结合我省铝工业发展,开发生产硅铝合金等产品;重点发展各种铁合金粉、复合铁合金等;积极发展铬系、锰系的低碳、低硫、低磷等精炼产品;开发硅铝钡、硅钙钡、硅钙铝等高档次的复合铁合金品种。加快对品位低、有害杂质含量高的铁合金原料处理技术的开发利用,完成对粉尘、烟气、废水的治理及综合利用。到2010年,建成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示范企业,全省铁合金产量调控至200~250万吨、占全国份额15~20%,铁合金总体冶炼电耗下降5~8%。
严格按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对新增项目特别是新上电炉实施审查、核准和备案。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予以必要制裁。2007年以后原则上不再新增12500千伏安以下的矿热电炉,精炼炉容量不低于3000千伏安,到2010年,25000千伏安以上的矿热电炉占铁合金矿热电炉总量比例50%以上。
——促进建材工业有序发展。以节能、节水、节土、保护环境、工业废渣综合利用为重点,改造提升水泥等传统建材产品,加快开发生产新型建材制品。“十一五”期间,建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到2010年,水泥总量控制在2000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占全省水泥总量的30%;新型建材工业总产值占建材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新型墙体材料总产量折标砖100亿块;建材行业综合能耗有较明显下降;利用各种废渣资源和低热值燃料生产水泥和墙体材料,每年利废1500万吨,减少粉尘排放15万吨。
重点发展新型建材、无机非金属材料、特种水泥和高性能水泥等产品,进一步调整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全省各地州市的布局。大力开发工业废渣综合利用,重点发展铝渣(赤泥)、氟石膏、磷石膏、铝矾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的高硅硫铝酸盐水泥和高钙硫铝酸盐水泥。继续开展采用“湿磨干烧”技术对原有湿法回转窑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开展新型干法水泥窑外分解窑的不带补燃锅炉余热发电技术、无烟煤和高硫煤应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上等技术和工艺的研究和应用。
适应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建筑节能与建筑功能改善的要求,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重点发展页岩烧结空心砖、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空心砖、高掺量磷渣烧结空心砖、煤矸石烧结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集料混凝土砌块产品和复合板材,以磷石膏、脱硫石膏为原料的建筑砌块和轻质板材,改性沥青油毡、高分子防水片材、密封和堵漏材料等新型密封防水材料,矿物棉、玻璃棉、高分子绝热材料及膨胀珍珠岩等新型保温隔热材料。
利用我省丰富的竹、木资源,发展高档木质装饰贴面板、胶合板、木地板、复合地板、木质防火装饰贴面板、竹模板、竹木复合梁板、竹地板等竹、木装饰材料产品。
以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重点发展玻璃纤维、玻璃钢/复合材料、特种玻璃、石英玻璃、特种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围绕建筑、汽车、机电、环保等产业的要求,发展超细碎、精细提纯、表面改性、超微细和微孔技术,开发纳米技术和产品。
(三)加快发展以烟酒工业、医药和特色食品工业为重点的轻工业
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绿色”和民族文化,通过烟酒工业、医药工业和特色食品强势带动,加快轻工业发展。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和大企业带动战略,做强做大烟草和酿酒等传统支柱产业;立足地方及民族特色资源、特有工艺和特有文化传统,大力培育发展民族制药、特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壮大造纸和家电工业,支持包装印刷、香料、旅游产品等其他轻工产业加快发展。力争全省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到2010年达到33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力争培育2户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
1、烟草工业
实行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走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发展路子。以组建新的黄果树烟草集团公司为契机,加大烟草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整合全省烟草资源,支持贵州黄果树集团公司加快技术改造,完成贵阳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增强烟草产业综合开发能力。
调整烤烟生产布局,实现烤烟生产的相对集中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以“烟水配套”工程为重点,积极建设优质烟叶基地,提高烟叶品质技术研究和建立烟叶质量指标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
以争创全国卷烟名牌为中心,大力调整卷烟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中高档卷烟比重,培育名优品牌,做强做大“黄果树”、“贵烟”等名优卷烟品牌,形成3~5个年销量在20万箱以上的品牌,把“黄果树”培育成年销量达到100万箱以上的大品牌。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低焦油卷烟、混合型卷烟。到2010年,力争卷烟工业整体实力和效益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业,全省卷烟单箱销售收入和利税等主要指标达全国重点卷烟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烟草工商整体税利达到150亿元,形成贵阳市、遵义市、黔西南州和毕节市烟草工业集约化生产和经营的产业集群,黄果树烟草集团公司进入全国烟草行业前八强之列,实现由烤烟大省向烟草工业强省转变。
2、酿酒工业
以茅台酒集团为龙头,发挥贵州酒成熟的酿造工艺技术、资源环境及国酒的品牌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适度扩大规模,增加中高档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技术密集型、知识型产品比重,壮大产业优势,提高市场份额。到2010年,名优白酒产量有所增长,效益达到和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再培育5个驰名商标品牌并形成一批贵州白酒名优品牌,优质啤酒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果露酒有较大发展,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形成以“中国酒都”仁怀市、“国酒茅台”的故乡茅台镇、沿赤水河流域和遵义市的名优白酒产业集群。
落实国家关于酒类发展的产业政策,按照市场需求,加快调整产品结构,促进白酒工业向“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高效益、无污染”的方向发展,鼓励发展发酵酒和低度酒。支持发展啤酒、葡萄酒等水果酒和非粮食原料酒,提高啤酒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努力实现品种多样化,营养滋补化,工程技术化,原料专用化,营销国际化。
3、医药工业
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大力支持以苗药为重点的民族药和现代中药发展,加快建设以民族药为主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注重中药材资源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支持骨干企业加快建设GMP标准生产线并尽快投产达产,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保健品,引导发展有竞争力的民族制药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和发展以贵阳为中心的修文扎佐药业工业区——清镇药业工业区——息烽医药工业区——乌当东风医药工业区——花溪现代中药产业基地—龙里谷脚医药城和遵义红花岗药业产业基地等医药产业集群。到2010年,力争全省医药工业增加值达60亿元,企业单品种年销售额超1亿元的20~30个,形成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2~5户,以苗药等民族药为代表的中药现代化初步实现,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中药现代化生产基地。
结合传统中医科学,围绕中药、动物药、矿物药资源优势发展中药和民族药,促进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化学原料药开发技术的开发创新和天然药新品种、中药新制剂及名方名药的二次开发,大力扶持苗药等民族药开发和民间验方的发掘、整理,力争在治疗与预防心脑血管、消化系统、肝脏等疾病方面的新品种有所突破。支持开发保健药品。
结合“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野生植物哺育驯化,积极推进中药材生产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大力扶持优质、地道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中药材提取物的标准化、商业化生产。
4、食品工业
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中心城市为重点、原料生产基地为依托、现有重点龙头骨干企业为基础,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在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和六盘水市等城市规划功能工业区,以辣椒制品、肉制品、调味品和精制茶等为重点,培育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十一五”期间,全省特色食品工业年平均增长18%;到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力争使特色食品工业成为特色突出、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对农业带动面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产业。
加大地方特色资源农产品开发力度,重点开发马铃薯淀粉、预糊化淀粉生产工艺技术,发展全粉、精粉和适应工业化生产的变性淀粉及衍生物产品。开发精米加工新产品,发展免淘米、强化米、香米及各种配制米的生产和出口;提高传统米制品质量;积极发展分割肉、冷却肉、包装肉,开发方便、安全的肉类食品。支持改进方便、风味、营养特色的地方肉制食品等产品包装。饮料行业重点发展果蔬汁、茶饮料,开发天然、营养、有益健康的饮料新品种。
严格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充分发挥贵州绿色生态产品优势,提高贵州绿色及生态食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知名度。鼓励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选育和发展优良品种,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建设一批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原料和加工基地。重点扶持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的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5、其他轻工
以海信电视、主力电器、航天电器为龙头,建设家用电器及电力器材生产基地,扶持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
发展制浆造纸行业,按照“就地造林、就地制纸、规模发展、产销结合”要求,以纸促林、以林养纸,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实施林(竹)纸一体化工程。以赤水市竹业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竹浆产业,提高竹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重点发展竹笋、竹沥、竹地板、竹包装板、竹家具板、竹建筑模板等。以遵义、铜仁竹林业资源为依托,实施林浆纸一体化工程。
积极扶持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蜡染、扎染、织锦等民族服装加快发展,培育发展安顺市、铜仁旅游小商品生产的产业集群。鼓励利用天然芳香植物资源和现代高新技术发展香精香料工业。
扶持发展包装工业,重点扶持食品及其他轻工消费品包装,积极引进和研发保鲜、保质、延长食品寿命的包装新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减少非再生性资源消耗和包装废弃物排放,加强包装物回收利用。
(四)培育发展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
加快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转化,带动相关企业的相对聚集,努力催生并形成高技术产业群。
1、航空航天工业及其他国防科技工业
立足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高、新、精、尖项目,大力提升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供给能力,加速发展以航空航天工业为重点的军工产业经济,在主要产品研制和培育“百亿企业”方面取得突破,建立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寓军于民、结构优化、组织高效、技术先进、布局合理的贵州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更好地肩负起加强国防建设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统筹发展的重要使命。
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民用产品并尽快形成产业规模,集中力量研发和生产民用新型航天、航空产品及重大装备,开发光机电一体化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推进军工企业融入地方经济,鼓励军工企业与地方企业联合,努力保持和扩大汽车零部件、工程液压基础件、新型电池等产品的竞争优势。发挥我省电子元器件方面优势,提高新型电子元器件研发和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对国防重点工程项目和配套服务能力,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以现实优势为基础,加大存量资产重组和增量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产品的开发能力和经济规模,加快建设以存储技术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特色数据产品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研发中心和工程中心建设,增强其自主研发生产的能力,扩大上下游产业链和生产规模,培育发展自主创新、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较强国内外竞争力的产业积聚群。
加快以新一代数字视听及家电产品、通信终端产品、锂电池及大功率聚合物锂动力电池等为主的视讯产品及新能源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存储技术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通信产品、数字视听及家电产品、新能源新材料、军工电子产品、光机电一体化产品、信息网络产品为等。
到2010年,力争把存储技术产品和新型电子元器件建设为国家信息产业园区,基本建成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基地,振华集团、南方汇通、海信等企业成为年销售收入50亿~100亿元企业集团和一批“小巨人”企业,整个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在部分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五”计划完成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形成以贵阳为中心、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功能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带,在“十一五”末期信息产业对我省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3、装备制造业
依托军工基地和重点骨干企业,发挥“三线”企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以高新技术应用和产品升级换代为突破口,推进企业的联合和重组,努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十一五”期间,力争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以贵阳城市经济圈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机械、环保机械、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电工电器、煤矿安全生产设备、机械基础件及配套件等装备和产品。以遵义为重点,发展铝工业装备、油田装备、金属拉拨设备、起临界萃取装置等。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推进资产重组,加快整车开发;积极扶持云马客车、特种车生产及扩大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建设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生产基地。
4、新材料产业
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宏观指导,整合有效资源,以贵阳—遵义新材料产业基地为重点,强化贵阳—遵义新材料产业带的辐射作用,形成“研究—开发—产业化”创新链和延长材料产业链。建立材料产业持续发展的政策平台、信息平台、条件平台、人才平台、成果转化企业集群平台和中介服务网络体系,推进以有色金属合金、电子材料、复合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实现新材料产业的持续、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新材料的工业增加值按20%的年增长率递增,到2010年实现全省材料产业年销售额800亿元;培育材料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的规模化高新技术企业16家,其中销售规模达50亿元的3家,超20亿元的达3家,10亿元以上达10家。
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以金属及合金材料、化工材料为代表的传统材料领域,重点发展新型复合材料及应用、新能源材料及制品、先进陶瓷材料、光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等。重点支持碳化硅泡沫陶瓷材料、动力型绿色锌空电池、安全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和镁合金制品等高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重点建设贵阳白云聚合物材料及制品基地、以金属及合金材料为主的遵义钛锰金属材料基地、以光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环境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为主的贵阳高新区汇通材料产业基地、南阳磷化工产业基地、以锂电池、高容量聚合物动力电池为主的江南新能源材料基地。
六、主要任务
(一)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1、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推进“百亿元企业”建设
坚持“市场主导、企业运作、政府推动、注重实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通过整合重组、内聚外扩,加快国有骨干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在能源、原材料、烟酒、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中,用10年左右时间,分两个阶段组建和培育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左右的大企业大集团10户左右,并使之成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有带动效应和产业聚集能力的龙头企业。第一阶段用5年左右时间(2006年~2010年),形成和组建5户以上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左右的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前3年实现重点突破,形成和组建3~5户“百亿企业”;第二阶段再用5年左右时间(2011年~2015年),再培育形成5~6户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左右的大企业大集团。
2、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坚持放小与扶小结合,全面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优化发展环境和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充分利用多种社会资源,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融资体系和经济统计监测体系等四大体系,提高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就业型、科技型、出口创汇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产品加工型及社会服务型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十一五”期间,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非公有制工业企业10户左右。
以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扩大规模与提升档次并重,调整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以资产为纽带,依托优势资源和大企业带动,推动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和专业化协作,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优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专业互补关联、所有制多元化的产业群体。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创新支持体系,提高中小企业技术产品的研发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及市场竞争力,引导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着力推进全省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制度创新。发挥国家及省级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和引导作用,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规范和扶持担保业的健康发展,探索设立再担保机构,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开展与开发银行有关中小企业贷款与担保的合作、推动和引导商业银行扩大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创新。鼓励中小企业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建设中小企业特色园区,努力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施科技兴工战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主动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贯彻“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的方针,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努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高技术人才和产业技术工人,促进产业、技术、人才的聚集及互动,鼓励和支持企业间建立企业技术联盟,吸引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科技力量以各种形式进入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优势产业、优强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集成和推广,加快用先进技术、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促进企业的技术升级、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引导企业在我省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工艺的技术改造和创新,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力争实现突破;依靠科技的优先发展,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1、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发挥企业的创新活力,以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产学研结合和实施技术创新项目为切入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养、引进一批创新型人才,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R&D)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2%,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的R&D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提高到2.5%。
鼓励和扶持大中型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建立技术中心,重视和发挥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力军作用。建立和形成以产学研为依托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同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力争引导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5个省级技术研发和转移中心,共同培养创新人才,联合开展创新和成果转化。结合我省实际,围绕工业经济发展,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围绕产业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完善重点项目储备和筛选推荐机制,积极引导和组织实施100项有重大影响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研制及转化专项,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完善和落实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保障全省技术创新主体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动力,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人才的创新激励机制、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管理,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等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建立技术、人才、信息交流平台与技术交易平台,构建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
2、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重点产业及骨干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增强技术改造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在扩大技改投资规模同时,努力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百亿元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提升重点骨干企业综合竞争力,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安全生产设施、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科技含量为重点,支持电力、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卷烟、现代中药、特色食品等行业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规划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提高技改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力争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生态立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产业的循环组合、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及清洁生产等方面力度,着力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
1、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建设
重点推进煤、磷、铝、电、建材等产业的循环组合,规划建设一批磷煤化工、磷化工、煤焦化工、铝工业、煤电铝一体化等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支持贵阳搞好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工作。
加快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建设。支持企业打造内部循环链条,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重点发展深加工能力和技术,搞好产业链之间的横向扩张藕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以重点大学、研究院所为主的循环经济科学研究体系,以中介、咨询服务机构为主的循环经济服务体系,建立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标准及指标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2、突出节能和节水,促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
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依法加强电力、煤炭、化工、有色、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以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为重点,大力实施“521”节能降耗工程,使一批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物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物耗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其中大型发电机组供电煤耗达到355克标煤/千瓦时、电解铝综合能耗达到5930千克标煤/吨、水泥综合能耗达到159千克标煤/吨。
支持企业建设水循环利用系统,提高重复利用率。实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清洁能源、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重点工程。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3、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三废”综合利用率
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加强电力、煤炭、化工、冶金、有色、造纸、酿造等重点行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最终处理量,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重点推进烟气脱硫资源化和以粉煤灰、煤矸石、煤泥、黄磷渣、磷石膏、脱硫石膏、钡渣等大宗工业废弃物的规模化利用及产业化发展,开发和引进煤层气、大宗工业废弃物、共伴生矿和尾矿渣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在六盘水、毕节等高瓦斯矿区,实施“先抽后采”示范工程,利用煤层气发电,到2010年,形成15万千瓦以上的装机容量。
在各中心城市严禁使用实心粘土砖和实心软质页岩砖,大力发展节能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材料,重点建设瓮福、开阳、贵阳等化学石膏建材基地。积极发展黄磷尾气生产甲酸、甲醇、乙二醇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和磷渣生产微晶玻璃、微细粉体等高端建材产品。
加强磷矿、铝土矿、锰矿等矿产资源的高效开采及中低品位矿的选矿技术研发,提高回采率,降低贫化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限制用高品位矿石生产低端高耗能产品,淘汰能耗、物耗高的生产工艺和炉型。重点实施开磷利用磷石膏、磷渣填充采空区等项目,防治矿山灾害,提高回采率;支持瓮福磷矿共伴生碘、氟、镁等资源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4、推行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
贯彻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在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煤炭等重点行业和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重点工业区域内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开展传统产业清洁生产示范和试点,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和全过程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
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鼓励发展节能、降耗、减污产业,建设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推动生产企业向“三废”治理条件完备的工业园区相对集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依法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企业。
5、加快发展环保产业
重点推进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废水治理、废水“零”排放、燃煤锅炉除尘脱硫、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等重大、关键环保技术的引进、开发和应用,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重点发展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城市垃圾资源化、节能和工业节水、新能源和再生资源开发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装备,环保材料及药剂。支持中小型环保产业企业加强环保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化推广。重点培育一批环保产业骨干企业、示范工程和新技术、新产品。
(四)推动工业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现有产业渗透与融合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一批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在能源、原材料工业企业推广运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故障安全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逐步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自动控制。
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应用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研究开发及设计水平,革新工艺技术,支持装备制造业中重点骨干企业开发、应用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一体化技术、产品数据管理技术,择优扶持有条件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示范工程,提高制造标准化、开放化、柔性化和集成化水平。鼓励支持其他加工企业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一体化技术、计算机辅助检测、柔性制造系统、以及数控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促进企业生产技术信息化。支持企业运用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信息技术,提高医药、食品等行业的重点企业的生产、检测和质量控制的自动化水平,提升产品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企业上网”工程,组织推广成熟软件,降低企业信息化的成本,推进企业信息化。择优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示范工程。鼓励实施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资源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企业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资源的优化和管理制度的创新。鼓励企业使用商业化会计核算软件,推进大中型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与政府信息网络的连接,实现网上信息交换、信息发布和信息服务。
(五)积极促进工业与农业、服务业的良性互动
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制度创新等措施,办好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围绕工业发展,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创新服务产品,加快发展以旅游业、流通业为重点的服务业,促进工业、农业与服务业的良性互动。
依托小城镇,围绕通道工业带建设,大力发展乡镇经济,推动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结合起来,集中成片发展乡镇工业,促进工业园区建设健康发展,引导劳动密集、产品仍有市场的一般加工业有计划地由中心城市扩散或转移到小城镇。
发展乡土特色经济,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民族商品、旅游商品。帮助扶持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工业。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工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充裕、稳定、优质原料。
七、主要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制定和完善中长期产业发展战略,制定、完善和实施行业发展和区域之间产业开发的功能分区规划。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重要产业和项目的规划管理,以资源定规划,按规划定项目,用规划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产业、投资、财税、用地、环境保护等政策的配套实施。
改善行业指导,加强省域宏观调控。制定实施与我省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标准和原则。加大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力度,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的产业,通过制定和严格实施土地、环保、能耗、物耗、质量、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进行调控;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淘汰落后的设备、工艺和技术。积极引导高能耗产业结构调整和逐步实现相对集中布局,控制其盲目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十一五”期间高耗能产业除电解铝外,原则上不再新增初级产品生产能力;对市场供不应求、技术含量高、执行环保措施好、节能有成效的企业和产品,继续给予支持,引导其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技术装备水平,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群。
加强和完善经济运行调节。着重加强省级对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调控,继续强化电力、铁路运力等需求管理,努力协调保障重点骨干企业的电力、铁路运输供给。逐步建立和完善煤、电定价及联动机制,建立和完善电煤储备制度,完善和落实省内电煤供应保障责任体系;进一步落实“三保两挂钩”的铁路运输措施,严格外运车皮调度管理,努力增加非煤物资外运,重点确保高附加值、高利税和出口产品外运。
(二)进一步加大财税、用地、技术进步等政策支持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结构调整、节能降耗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财政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家鼓励类企业、技术及产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税收、用地等各项优惠政策。对于国家级、省级开发区、重点工业园区和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特别重大的项目开发,在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落实建设用地的优惠政策,统筹协调全省用地调控指标,依法及时提供项目建设用地。
进一步落实技术进步的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国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对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进口规定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对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培育发展以及国家级新产品和经省认定的新技术、新产品给予扶持。
(三)努力扩大投资,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努力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努力形成政府投资引导、企业投入为主、民间投资参与、吸收外商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格局。调整政府投资重点和改革政府投融资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对工业发展的导向作用,继续适当增加省级财政对企业技术改造、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特色食品业、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的投入,建立以财政贴息、政策引导、信息发布等间接调控手段为主的投资调控体系。探索建立风险投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产业。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投资逐步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重点扶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大力培育发展资本市场,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改制上市,支持有偿债能力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可转换债券。鼓励企业加速折旧,增加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围绕重大项目的实施,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建立项目库并实施动态管理。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继续深化改革,引导和促进工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优化,努力打破各种形式的垄断,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合理引导企业重组,构建公平竞争的新格局。
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合理流动的机制和制度。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继续引导和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推进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分离办社会职能,增强国有骨干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加快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促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推进政企分开,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工业企业面向市场、自主发展。保持现有兼并破产政策的连续性,加大依法破产力度,探索不良债务处置的新途径,逐步建立企业退出市场的通道。
制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完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支持体系,清除各类歧视性规定,进一步在土地使用、贷款担保、技改贴息、企业上市、债券发行、社会保障、税收政策等方面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生繁荣。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建立企业集团,允许非公有制资本控股现有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通过收购、参股、控股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改制重组。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规模化、产业化、区域特色化方向发展。
实施名牌战略,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和加大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全省产业集中度、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大力推动企业管理创新,鼓励和促进企业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合同管理、采购和营销管理等各项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资金、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监督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五)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培育发展开放型工业经济
进一步拓宽工业开放领域。进一步向省内外、境内外资本市场开放,除国家明确禁止的领域外,所有领域一律向国内外投资者开放,重点推进省内企业与东西部及境内外企业的大跨度联合、重组、改制,组建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集团,走优势互补、联合发展的路子。打破行业、地区和所有制界限,鼓励煤电相互参股,推进煤电、铝电和磷电联营,扶持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引导和支持一批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跨国经营、对外投资,带动产品、设备和技术的出口,逐步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企业。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服务的招商引资机制,着重加强泛珠三角,川渝黔区域经济合作和对口帮扶城市、六省区市经济技术合作,引导和支持我省企业加强与西部地区优势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鼓励和吸引东部等发达地区的内资和外资企业来黔投资、建厂、开发资源及改组改造老企业;积极吸引外资尤其是国外跨国公司参与我省工业企业的改组改造和重大项目建设,探索利用收购、兼并、风险投资、投资基金等方式吸引外资,鼓励和促进省内中小企业与境外、国外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
加大力度改善工业投资环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特色资源开发的重大工业项目的业主选择,采取公开招标等市场化运作,实行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有实力谁控股,不论企业所有制性质和隶属关系,实行同等待遇。推动开放政策与国际通行规则相协调,健全落实损害投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保护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使省内工业发展和扩大开放相互促进、扩展国内市场与开拓国际市场互动。
坚持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相结合,继续搞好开发区建设。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发挥的需要,以开发区、工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科学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加速产业集聚和企业群体的培育成长,促进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突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六)加快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建设,有效改善工业发展条件
继续加强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工业发展要求,推进铁路网络、航空运输网络和内河航运体系建设,加快构建较为现代化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加快建设和改造一批公路、铁路和机场,对外构筑南北东西出省大通道,对内加强资源聚集区与资源加工区之间、工业园区及城镇工业功能区与城镇之间和大中城市之间的通道建设和改造,特别是围绕“西电东送”加快煤炭产区与重点电源点之间公路、铁路建设,确保电煤等大宗物资货畅其流。统筹和加快煤炭、电源电网等重大能源基地建设,抓好能源的供应和调度,保障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加快区域性产权、土地、矿产、技术、人才、劳动力等市场的建设,整合商业资源,推动新兴业态发展,提高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围绕贵州工业发展,按照大工业带动大流通、大流通促进大工业思路,合理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积极培育和开发物流服务需求,大力推进流通业结构调整,创新服务产品,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支持贵阳市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区域性物流园区,积极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之一。推进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发展以现代物流为基础和运用新型营销方式的工业品批发市场,重点培育和发展各类要素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结合小城镇建设及农业产业化,建设一批全国性、区域性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强、交易方式先进的大型商品批发市场。鼓励企业和社团自主组建行业协会、民间商会等中介组织。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决打破条块分割、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促进市场分割向市场一体化转变,促进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变。
(七)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适应国内国际竞争的要求,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增强工业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撑。着重加快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专业技术队伍和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建立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的激励、考核、监督机制,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努力实现市场化配置企业经营者;继续搞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年薪制、股权激励等分配方式的试点;采取多种形式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证;加大推行行业技术工种准入制度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提高人力资源开发费用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持续加强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实施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启动人才柔性流动和管理机制,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兼职。支持企业培养技术创新带头人,吸引国内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创新和管理人才、优秀博士后和海外留学人员到我省考察和进行咨询服务,运用现代通信手段和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服务;引导和支持贵阳等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充分利用其技术密集、设施完备、政策优惠的有利条件,吸引留学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从事高新技术研发工作。
继续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等制度,健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落实促进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政府出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和再就业救助对象。鼓励企业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就业岗位,妥善分流人员,安置下岗职工及企业富余人员,实现稳员增效。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改善劳动关系。大力发展社会保险业,建立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城镇社区组织建设力度,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实现社会保障对象管理的社会化。
实行对安全、环保等重大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完善伤亡事故赔偿和生产安全事故经济赔偿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八)转变政府职能,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坚持依法行政,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重大工业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继续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加强对取消的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管。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推行电子政务,实行行政公示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政企分开,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搞好对企业的引导和服务,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和“三乱”等问题,努力减轻企业负担。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清理并取消各地和各行业中阻碍商品流通的制度规定,放宽市场准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引导和积极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诚信为基础、产权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着力抓好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按照统一、精简、务实、高效的原则,规范政务管理,完善政务监察制度,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建立运转协调、办事高效、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第四篇:长子县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与县市区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县市区人民 政府>>长子县人民政府>>决策信息>>当前页
关键字检索
长子县工业经济“十一五 规划 长子县工业经济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 为把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落实在我县工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期间的始终,大力实施新百强工程,扎实推 进我县工业结构调整,切实把工业经济增长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根据长政办(2005)35 号文件精神,经过充分调研和科学分析与预测,结合我 县工业实际,现提出工业“十一五”规划。
一、基本现状: 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县工业经济在经历了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发展低谷后,大部分国有集体企 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因此过去的五年是我县工业经济面临脱胎换骨式的结构调整的五年,也是我县初步 奠定工业基础的五年,同时也是工业化进程相对较快的五年,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 60 亿元,年均增长 40%,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 16 亿元,年均增长 45%,工业系统累计上交税金 3.5 亿元,年均增长 68%,工业经 济在全县 GDP 构成中由 25%上升至 34%,工业对财政贡献率由 35%达到 70%;工业战线对外开放不断 加快,“十五”期间共引进资金 22.5 亿元,特别是近年来赵庄煤矿、坑口电厂以及其他大型煤矿等一些重量 级项目落户我县,使工业经济呈现出蓄势待发的良好势头,新型能源工业基地初见端倪;技术创新方兴未艾,县凌志达公司、丹峰化工结合企业实际,瞄准市场不断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推动技术进步,走上了集约化 增长、节约型、清洁型生产之路,飞虹农机、瑞强食品、古德曼农贸等企业开发了新产品为我县工业经济增 添了新亮点;工业企业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全县工业经济民营化率由 40%上升至 54%,工业经济发展的 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投资环境有了较大改观,十五期间全县电力投资完成 8500 万元,年均增长 52%,公 路建设投资完成 6500 万元,年均增长 43%,电信投入完成 8000 万元,年均增长 40%,工业经济发展的 硬件环境不断改善。同时应当看到,我县工业经济支柱产业单一,结构缺乏韧性,产业风险压力大;工业总量纵向比尽管增长 幅度不小,但横向比发展压力较大;由于我县工业化初期产业低端化扩张,占用大量土地,对资源依存度高,排放污染度多,面临资源、环境、生态压力大,同时对资金、电力、运力等要素需求大,要素供应压力大; 经济转型后的停产半停产国有、集体企业的大部分职工下岗,面临的改制压力大,所有这些在发
展中的压力、
改革中的困难以及稳定中的问题,在十一五期间要高度重视下大力气解决。
二、工作思路: 依托资源优势,围绕“一个基地”,抓好“五项工程”,培育“六大产业”,实现“四个突破”。一个基地: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按照新百强调产工程的部署,以及新一届县委、县政府谋求新 发展,实现新跨越的要求,在“十一五”期间把长子初步建成新型能源工业基地。五项工程:产业延伸工程,以煤炭开发为龙头,推进产业延伸;技术创新工程,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 升级;循环经济工程,大力实施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园区建设工程,突出园区建设,提高产业聚集 度;改革重组工程,推动改革重组,增强发展活力。六大产业:发展壮大煤炭产业,加快电力建设,培育煤焦、煤化工、煤建材等产业,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做强做大煤、电、肥、醇、炔、焦、粉等一批规模经济、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核心竞争力强的工业产 品,形成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煤焦、煤化工、煤建材为延伸,农副产品深加工为特色的多元支柱产业 结构。四个突破:资源变能源,在新型能源工业基地建设上实现重大突破;粗放变集约,在技术进步、资源节约、产业升级上实现新的突破;单一变多元,在构建煤炭产业延伸链条上和非煤产业上实现新的突破;分散变集 中,在产业集群重组整合上实现新的突破。
三、工作目标: 总体发展目标:到 2010 年,全县工业产值完成 151 亿元,年均增长 59%,工业增加值完成 55 亿元,年均增长 54%,工业经济对全县 GDP 达到 82%。(详见“十一五”主要工业产品发展规划表)横向发展定位:到 2010 年,全县原煤产量达到 2000 万吨,占全市原煤产量的 1/6 强,成为全省最大 的产煤基地县之一; 全县电力装机容量达到 500 万千瓦,占全市装机容量的 60%,占全省装机容量的 20%,成为全省最大的电力输出县之一;跻身全市工业强县,达到中等以上水平。支柱产业发展目标: 煤炭工业:到 2010 年,赵庄及赵庄 2#矿井、西南呈煤矿、霍尔辛赫煤矿、三元煤业、慈林山尧山煤矿 等大型矿井全部投产达效,凌志达 15#煤延伸改造工程完成投产,通过资源整合把反坡煤矿、山只岭煤矿扩 能至 60 万吨规模,全县原煤总产量达 2000 万吨,万吨以上小型煤矿全部关闭,9 原煤洗选率达 50%以上,5 年内原则上不再建设新煤矿。电力工业:到 2010 年,晋煤集团赵庄坑口电厂两台机组投产运行,力争四台机组建成投产,潞安集团高河 电厂两台机组投产,力争形成四台机组发电能力,长子 2×13.5 万千瓦煤
煤矸石电厂建成投产,全县发电装机 容量达 500 万千瓦。新建庄里 1000KV 特高压输变电站一座,新建大堡头 220KV 变电站一座,新建郭村、平泉等两座 110KV 变电站,对长子、宋村等二座 110KV 变电站实施增容改造,新建碾张、横水、王峪等三 座 35KV 变电站,对南陈、川口、东田良等三座 35KV 变电站实施增容改造,形成 1000KV、220KV、110KV 和 35KV 输变电网,做到各级电压等级的容载平衡、比例适当、协调发展。焦化工业:到 2010 年,形成 60 万吨产能,力争建成 15 万吨焦油深加工装置。化工工业:2010 年,合成 NH3 产能达 18 万吨、尿素 30 万吨、甲醇 10 万吨、糠醇 3 万吨、电石 10 万吨、5 万吨树脂,全县化工行业产值达 10 亿元。
建材工业:到 2010 年煤矸石砖产能达 2 亿块,水泥 100 万吨,产值 3 亿元。农副产品深加工:2010 年,提高玉米淀粉产能至 10 万吨级,1500 万只肉鸡分割加工,1 亿枚鸡蛋加工,积极引导食品企业实施食品质量安全规范认证(HACCP),食品企业原料供应基地进行有机认证。企业发展目标: 到 2010 年,赵庄煤矿、赵庄坑口电厂,高河电厂等 3 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 10 亿元;慈林山尧山煤矿、霍尔辛赫煤矿、三元煤业等 3 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 5 亿元以上;长子电厂、丹峰化工、腾飞焦化、西南呈煤 矿、金驹 2#矿井,凌志达煤业、反坡煤矿、山只岭煤矿,晋能化工、慈林山糠醇、福源淀粉等企业年销售 收入达亿元以上。园区发展目标: 到 2010 年,初步建成 4 个工业园区,慈林能源工业园区,宋村科技工业小区,鲍店农机配件产业集群,河头食品加工和医药工业小区。
四、项目支撑: 支撑项目(详见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五、主要措施:
1、把产业延伸作为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战略支撑。通过实施关小、改中、上大的政策,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争取调产资金,发展煤电、煤焦、煤化工、煤建材等产业延伸。在发展煤电、煤化工 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依托农畜产品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通融资通道,大力开发劳 动密集型产业,对县福源淀粉实施易地扩能改造,达到经济规模,发展畜禽产品加工和蔬菜深加工,形成多 元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2、把技术进步作为实施十一五规划的中心环节。逐步建立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 创新体系,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现新的突破。鼓励丹峰公司煤棒变煤球的探索尝试,支持恒 绿公司蔬菜小包装保鲜技术开发,做强飞虹公司液压泵、齿轮泵等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自主创新的能力,推 动长治亚琛锻压
公司与青岛昊坤重型机械技术公司强化合作,通过完善加工装备,培育发展大型管线型材设 备制造加工,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加大采煤方法改革力度,采用先进采煤装备,引导企业实施 ERP 管理技术,实现对供应链、客户资源的科学管理。
3、把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的根本途径。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动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实现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扶持丹峰化工等高耗能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 和节能降耗改造,支持晋煤集团康厦公司的 1.3 亿块煤矸砖、80 万吨水泥等循环发展项目,最大限度消化 采煤、发电的工业废弃物。引导福源淀粉公司在易地改造中采用中空纤维膜废水处理技术,实现废水闭路循 环,达到零排放。采用成熟的大容量空冷机组发电,节约水资源,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把改革重组作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的体制保障。在进一步理顺国资监管职责的同时,出台国企改革政策,组织厂长(经理)参加改制培训,成立工业、商贸、粮食、二轻等企业改革推进组,做好改制的基础工作。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发展壮大凌志达、反坡、山只岭等一 批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出售拍卖等形式,转制搞活县印刷厂、化肥厂、淀粉厂等一批企业;通过关闭破产 县铁厂、磷化厂、机械厂等一批企业;通过市场运作整合资源,形成煤炭,农机配件、铜乐器加工等企业集
团。总之,通过改革,总体提升企业发展活力,释放体制动力。
5、把园区建设作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的重要载体。按照“规划科学、定位准确、重点突出、合理布局、体 现特色、功能健全”的要求,初步形成四个工业园区,依托资源优势,以赵庄煤矿及坑口电厂为龙头的百亿元 产值的慈林工业园区,依托区位优势,以高河电厂为龙头的宋村工业小区,依托产业优势,以鲍店飞虹公司 为龙头农机配件加工的产业集群,依托特色优势,以瑞强食品为龙头的食品加工和医药工业小区,通过园区 建设和发展,优化产业布局,聚集产业优势,提升总量和质量。
晋 ICP 备 010009 号 长治市人民政府主办 长治市政府各部门协办 长治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COPYRIGHT © 2007 CHANGZHI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最佳浏览效果显示屏分辨率 1024*768 E-mail:zgcz@changzhi.gov.cn 联系电话:0355-2023284
第五篇:我市发展工业情况的调查
近些年来,xx市工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立足绿色产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盘活存量促增量,取得了发展。止2007年底(下同),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266822万元,全年增加值突破30亿元。
一、工业经济发展态势
(一)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十五”以来,xx市立足市情,确定了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坚持
走“药、水、游”的产业发展之路。已形成了以系列xx丝绸、秦巴医药、富硒食品、金州矿产和汉江水电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二)工业发展为财源建设注入了活力。规模以上企业中,税收超千万元的9户,500-1000万元的10户,100-500万元的52户,100万元以下的104户,实现利税45428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壮大地方财政实力做出了贡献。
(三)工业发展为劳动力培训就业提供了场所和岗位。据统计,xx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3063人,有部分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训,提供师资和实习场所,积极为企业培养工业技术人才,支持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二、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xx市工业经济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工业经济总量偏小、运行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不好,存在着“小、低、难、少、短、散”等困难和问题,加强项目建设、促进工业发展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一)“小”,即: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安康市17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的仅有8户,5000万元-1亿元的11户,1000-5000万元的70户,1000万元以下的86户。整个工业企业数量与业务收入在全省排名靠后,经济实力弱;且企业发展受资源限制后劲不足。
(二)“低”,即: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全市工业增加值仅占gdp总量的19.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占68.9%,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工业结构特征较为单一,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三)“难”,即:融资难,投入不足。目前安康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缺口较大,由于资金的困惑,导致有的项目无法及时上马,失去商机;有的项目一拖再拖,难以按期建成投产;有的企业因无力实施技改项目和新产品开发,生产的产品成本高、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弱;有的技改项目竣工后,因流动资金缺乏不能正常生产,产品更新换代始终迈不开步伐,资金制约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四)“少”,即:科技人才少,管理滞后。目前,工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小,且技术人才流失严重,懂技术、善营销、会管理、素质高的企业人才十分缺乏,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据了解,近五年来安康市工作的工科院校本科生大部分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工作,选择企业创业的很少。由于没有一套吸引、培养人才的优惠政策,使工业企业人才断档匮乏,劳动生产率低、管理滞后、产品成本高、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弱。
(五)“短”,即:产业链短,科技含量低。新产品开发跟不上,大量的优质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例如安康市的杜仲、黄连、天麻等优质药材没有进行深加工,仅仅在出售药材,黄姜的开发也仅停留在原料上,由于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提取率低,原材料损失大,污染严重。
(六)“散”,即:工业布局分散,没有体现产业特点和区域优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54.73亿元,中、省和市属工业产值就达24.18亿,其余30.55亿元分散于一区九县。这种过于分散的工业布点,不利于工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不利于工业资本效率的提高。更为突出的是,过于分散的工业布点,必然造成工业企业规模效益难以发挥、工业企业形成不了品牌优势,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思路和重点
(一)抓好产业配套,延长矿业链条。要把铅锌汞锑生产加工作为安康市的工业支柱产业抓好做强。目前,国内外铅锌汞锑产品市场需求两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抓住这一发展有利时机,想法设法引进发展一批矿产业配套企业和深加工项目,并在土地、能源配置、交通物流、产业配套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提前做好规划,提高产业园区度和企业竞争力,为矿业大发展提供平台。通过由小促大的发展,逐步完善产业体系,打造矿产业集群,实现核心企业加配套企业加集群效应等于主导产业的链式经济结构。
(二)立足地域优势,发展安康绿色中药产业。制药、加工企业要建立稳定可靠的gap基地,加强与科研院校、知名制药企业的合作,形成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三)做强龙头企业,强力推动工业快速发展。把工业发展放在绿色产业突破发展的中心地位,从壮大绿色产业的龙头企业入手,强力支持民荣食品、秦东魔芋、成林油脂、昊华和江华钡盐等企业尽快达产达效,竭力推动安康正大、北医大制药、宝业和巴山丝业、旬阳烟厂、泸康酒业、通用机械等企业的产品创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