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保山市“十一五”硅工业发展意见

时间:2019-05-13 03:0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保山市“十一五”硅工业发展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保山市“十一五”硅工业发展意见》。

第一篇: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保山市“十一五”硅工业发展意见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

保山市“十一五”硅工业发展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硅工业和电力工业是我市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重要产业,坚持“矿电结合”,促进矿电产业的良性互动,是打牢和夯实保山工业立市基础的关键,也是推动经济较快增长、财政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为加快培育硅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现就加快全市硅工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硅工业发展现状

(一)现状

我市从1994年12月开始建设第一台工业硅冶炼炉,至今企业已发展到15户,矿热电炉21台,总装机容量13.6万KVA,其中:4000KVA以下的5台,5000KVA有3台,5000KVA以上的13台。在职职工3200人。2006年共生产金属硅32233吨,实现工业产值2.34亿元,利税1288万元。由于硅工业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工作更显重要。近几年来,无论是老企业还是新上项目都积极采用布袋收尘等新技术、新工艺治理和回收烟尘,回收到的烟尘(微硅粉)做副产品销售,减少了污染,提高了生产效益。

(二)存在问题

1.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生产规模小。表现为:一是企业抗风险能力弱;二是产品单一,优质级别产品比重低;三是管理水平低,单位能耗高;四是企业生产工艺落后,环保投入不足,治污设施不完善,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五是矿山无序开采,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现象突出。

2.电矿结合矛盾逐步显现。一方面,由于诸多因素造成我市供电成本增加,长期靠低电价维持生产经营的硅工业难以生存。另一方面,硅工业产品属原材料型产品,附加值低,效益不高,对电价的依赖性很大。

3.还原剂单一且难以持续保障。生产一吨金属硅须耗木炭约0.8吨,木炭持续保障难度很大。积极探索,研究用煤炭、石油焦和其它工业废渣替代木炭的适用技术,成为当前硅工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硅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发展趋势

金属硅主要用于生产硅橡胶、硅树脂、硅油等有机硅;生产多晶硅、单晶硅等含量为99.999%的高纯硅以及配制硅铝、硅铁、硅铜等有特殊用途的合金。微硅粉被广泛用于耐火材料、化工产品和混泥土行业。可见,工业硅是当代高新技术领域和重要基础产业广泛运用的结构和功能材料,被称为“工业味精”。用金属硅加工提纯的高纯硅,则是集成电路、整流元件、功能晶体管、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因此,硅被称为“半导体之王”。

中国是金属硅生产大国与出口大国。以近年来的国内市场看,国内产量每年约100万吨,其中出口量占一半以上。有些产品在国外加工提纯后,再进口国内,随着现代科学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工业硅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应依托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积极开拓和发展我市的硅产业,支持和帮助企业自主创新、攻克技术难关,延伸硅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建立硅工业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

(二)比较优势

1.具备发展的资源基础。我市境内的硅矿石资源比较丰富,已经探明的储量有2942多万吨(远景储量5000万吨),主要分布于龙陵县和昌宁县,SiO2含量在95%以上,是冶炼工业硅和加工硅微粉的优质原料。目前,在腾冲、隆阳等县区也探明有硅石资源,随着地普、勘探工作的深入,硅石储量还会有新的突破和增加。

2.具有较好的电力优势条件。到2006年末,保山电网发电装机总容量为48.28万KW,占可开发量的17.5%,2006年发电量为15.51亿KWH。按照保山电力“十一五”规划:2007

年供电量23.6亿KWH,2010年供电量达50亿KWH,为我市硅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矿电结合,实现两大行业共赢。

3.国家鼓励西部工业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鼓励西部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鼓励外商进行投资、合资、合作,为我市硅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几年来,通过招商引资,筑巢引凤,云冶集团、缅籍外商、浙江、福建、广东等外资企业纷纷入驻保山,运用大企业、大集团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全面提升我市硅产业的发展水平。

三、“十一五”硅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强化资源战略意识,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着力发展精深加工和延伸硅产业链,努力提升硅工业装备水平、技术含量、经济效益,实现全市硅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树立全面的资源观,科学开发利用硅石资源,提高自有资源保障程度,充分利用我市矿电资源优势,把矿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两大行业的互利发展,推进矿电结合,提高保山矿电资源的综合利用率。2007年硅铁加金属硅产量达到8万吨,2008年11万吨,2009年14万吨,2010年16万吨。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强化企业管理,节约原燃材料,把保山建成全省重要的硅生产加工基地。将能耗指标控制在12000KWH/吨以内,二氧化硫排放削减目标为4.4%,硅工业实现产值13亿元以上。

四、产业布局及重点

(一)布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和《关于推进铁合金行业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发改产业〔2006〕567号)文件有关严格执行准入管理的要求,针对全市硅产业现状,在2007年底以前淘汰5台4000KVA及

其以下矿热电炉,2009年底以前淘汰3台5000KVA矿热电炉。从矿石资源、电力供应等方面入手进行整合,把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对上规模、市场销路好、企业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实行重点扶持,使其做大做强。支持云南永昌铅锌公司年产10万吨硅铁项目建设。硅产业重点布局在龙陵、昌宁、腾冲三县,支持以云南永昌铅锌公司、贞元硅冶炼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企业适时开发硅微粉,有机硅、多晶硅系列产品,着力打造硅产业基地。今后要按关小上大的原则发展硅工业,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条件,主体设备必须是12500KVA及其以上方可批准实施。

(二)发展重点

在稳定生产金属硅的同时,注重提高2202、1101等级别的比重,并探索和研发硅系列产品,依靠技术进步,延伸硅产业链。根据我市的实际,还应重点发展硅铁、硅微粉、微硅粉。在“十一五”期间,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集团,研究发展多晶硅等升级产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实施“矿电结合”战略。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工业立市”、“矿电结合”的重要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夯实基础、培育支柱不动摇,支持和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创新管理,发展和延伸硅产业链。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各县(区)要按照时限要求制定并实施淘汰计划,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努力开拓“两个市场”,确保我市“矿电结合”扎实推进。

(二)严格控制总量扩张,鼓励硅产品深加工发展。加强硅产业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硅产业建设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严格执行行政许可程序,按规定办理相关的核准和备案等手续。

(三)加强资源管理,坚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重。逐步实现矿产资源的法制化管理,依法整顿矿山秩序,坚决制止乱挖滥采、破坏资源的行为。依托有实力、有经验的地勘专业队伍,对腾冲、瓦窑等地的硅石资源进行实勘,增加后备资源储备。

(四)加快整合步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通过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对企业规模、装备能力和产品标准做出具体规定,着力引进省内外骨干企业,按照市场规律,通过收购、控股、参股等手段,拓宽融资渠道,整合企业资产和资源,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实现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五)加快电力发展,推进矿电结合。以槟榔江、龙川江、怒江流域梯级开发为重点,兼顾其它县区小水电开发,加快水电资源开发,增强电力供应的调节能力,真正形成“以电带矿,以矿促电”的有机协调。电力企业应准确测算供电成本,计算出保本微利的丰水、枯水期供电价格,同时应适时掌握代表全市平均水平的硅产品保本销售价格。做到电价与硅产品价格相协调。通过采用电价与矿产品价格联动的方式,实行电、矿行业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保证电矿结合的最大收益。

(六)实施清洁生产,发展硅行业循环经济。有效利用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回收废弃物,降低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贯彻实施,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做好指导、监督、考核工作,帮助企业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全员参与,杜绝浪费,节约成本等措施,加快科技攻关,积极探索木炭替代技术,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做到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和创造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提高员工素质,确保安全生产。一是抓好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抓好特种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发证工作,做到持证上岗。二是切实抓好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治和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定期排查事故隐患。三是督促、帮助企业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第二篇:保山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保山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保山市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保山市农业要加快发展就要全面实现从传统型低效率向现代化高效率农业转变。本课题结合保山市近年来农业发展进行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保山市现代农业实现更大突破的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保山市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制定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政策,使保山市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保山市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形势发展告诉我们,保山市农业农村的发展再不能应循一贯的老路子,必须创新机制,寻找途径,走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实现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

一、保山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

保山市共有5个县区,72个乡镇,901个村委会,8565个自然村,10937个村民小组,516214户农户,农业人口有216万人,劳动力128万个。全市农业人口主要分布于山区、半山区,自然村落规模小,数量多,人居环境较差,其中山区、半山区自然村7385个,占自然村总数的86%,农业人口149万人,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68.9%。

近年来,保山市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67亿元,农业总产值达16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39元.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19万吨,油菜产量达到6.7万吨。茶叶、蚕桑两项重点产业增效突出,全市茶园总面积达到59.28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3.19万吨;桑园总面积达到14.31万亩,蚕桑实现农业产值1.12亿元。甘蔗种植面积54.42万亩,总产量达到204.7万吨;蔬菜种植面积43.3万亩,产量达到46.1万吨;全市水果种植面积14.75万亩,水果产量达到8.65万吨;全市咖啡种植面积达15万亩,产量1.6万吨;甜柿种植面积6.3万亩,产量1.4万吨;莲藕种植面积3.5万亩,产值4亿元。石斛、草果、食用菌、红花、木薯等特色产业培植不断推进,逐步形成地方性经济增长亮点,为农民增收发挥了支撑作用。

农机装备总量达到17.98万台(套),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70个,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13个,农产品总产值达到66亿元,农产品加工增加值达到17.4亿元。从业人员3.3万人。9家企业申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7家企业申报省级财政扶持项目。

虽然保山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离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还有很大的距离,与全面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保山市广大农村经济还较贫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一是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如化肥、农药、农膜、燃油等)居高不下,农业生产成本偏高;二是农村生态环境资源破坏严重,特别是广大山区、半山区长期以来过分依赖于自然资源增加收入,不但没有培育出来好的生物产业,还导致许多珍贵稀有物种濒临灭绝,几乎达到“坐吃山空”的地步,不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生产效率低,主要还是小农经济模式,农业产业化、机械化水平不高。

二、现代农业政策概述

(一)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

1.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落实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扩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覆盖范围,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大雨水集蓄利用、堰塘整治等工程建设力度,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加大财政对小型水库建设和除险加固支持力度。及时足额计提并管好用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加快落实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的政策。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2.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统筹规划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布局,重点支持重要农产品集散地、优势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适时增加新的农产品期货品种,培育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农产品价格形成和交易中心。加快推进以城市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城乡集贸市场为主体的农产品零售市场建设。加强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发展农产品冷冻贮藏、分级包装、电子结算。健全覆盖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大力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继续实施“北粮南运”、“南菜北运”、“西果东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启动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创建。支持供销合作社、大型商贸集团、邮政系统开展农产品流通。

(二)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1.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加强监管的要求,不断强化农业补贴政策,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办法,加快让农业获得合理利润、让主产区财力逐步达到全国或全省平均水平。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新增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继续实施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支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启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缓释肥料使用补助试点。完善畜牧业生产扶持政策。

2.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先满足农户信贷需求,加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加强财税杠杆与金融政策的有效配合,落实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农户贷款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稳定县(市)农村信用社法人地位,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探索农业银行服务“三农”新模式,强化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职能定位,鼓励国家开发银行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协作配合,创新符合农村特点的抵(质)押担保方式和融资工具,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业相关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

3.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各行各业制定发展规划、安排项目、增加投资要主动向农村倾斜。引导国有企业参与和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采取投资筹资、捐款捐助、人才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在农村兴办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文化旅游体育等各类事业,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管护费用补助等政策。落实公益性捐赠农村公益事业项目支出所得税前扣除政策。鼓励企业以多种投资方式建设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

三、保山市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探索

(一)重点支持优势农产品开发、着力打造宿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围绕花卉、蔬菜、食用菌、粮食等初具规模的四大产业,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立足现已形成的规模生产基地,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增强产业发展内在引导力;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广泛吸引更多、更大、更趋的产业化项目落户宿迁。四大产业主动依托相应的龙头企业开展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力。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经济作物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的发展,实现与四大产业对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专业化生产和农业商品化生产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同时,研究并善于利用绿箱政策,从而推动宿迁农产品逐步走向国际市场。政府要舍得投入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下决心发展物流产业。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安全保障和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建立现代农业投入保障机制,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虽然政府财政支农的力度在不断地加强。但是,目前宿迁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地地区。银行对农村信贷总规模和资金投入也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这都导致农业投入不足。要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继续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逐步完善办法、健全制度。要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三)探索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农村经济的发展历来要以一个有效的经济组织为前提条件,否则,就难以避免菜贱伤农、农民毁菜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有效的经济组织可以是个体农户,也可以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农业企业,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可以尝试对现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改造,把现在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功能转移给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原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保留原有的行政组织的职能。对原有的农村供销社,也应进行大胆的改革,使之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经济合作组织。要大力发展各种中介组织,进一步壮大农业经纪人队伍,增强现代农业活力和影响力。

(四)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在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力就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家庭生活水平方面效果显著。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规模,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积极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采取各类支持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支持工商企业、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乡土人才创办现代农业企业。

(五)不断创新新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拉高农业产出效率

在不同生态区域和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建立土地集约经营试点发展现代农业,最迫切的就是减少农民,降低农业的就业比重,不断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改造农业的微观基础,以提高农业生产率。目前这种小规模经营,无论装备条件多好或科技水平多高,农民增收的空间都是有限的,更不可能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另外要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如加快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在现有的各项农业专项补贴基础上,增设农地流转补贴专项资金,对出让土地的农民给予补贴,要培育一定数量的能够承担市场风险的农业龙头企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推进生产资料向生产能手和大户的集中,建设好包括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在内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六)建立健全农业投入机制,形成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格局

现代农业的发展,光靠自身的积累是很困难的,必须借助一定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主要表现为政策支持、项目投入和招商引资。所以,要尽快形成和完善这种政策扶农、社会助农、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共建机制。各级有关部门应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现代农业的战略作用,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人才、智力和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形成关心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的浓厚氛围。同时,改进政府资金支持机制。在现阶段,不仅要支持大户、“老板”的规模经营,而且要探索定补资金直接支持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农户、散户的生产,以保护农户从事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尽可能让更多的农民从发展现代农业中受益。

面对我市“十二五”规划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在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做大做强农业经济板块,真正把其打造成宿迁的现实优势产业,进一步促进宿迁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以及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

[i] 江苏省宿迁市南蔡乡现代农业网:http://xz7030.jsagri.cn/。[ii] 《宿迁

》http://。[v] 《宿迁2009统计年鉴》 [vi] 《宿迁2010年统计年鉴》

[vii] 《宿迁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xiexiebang.com/tongjishow.asp?tid=681。

[viii] 秦小丽 樊圣春 唐家孝 王经政 《宿迁市现代农业产业化路径选择与对策分析》.《现代商贸工业》[J] 2011年第2期P85。

第三篇: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保山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保山市畜牧兽医局(2011年9月20日)

为全面总结“十一五”保山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研究“十二五”全市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和推进现代畜牧产业建设的思路及对策,市畜牧兽医局组成调研组,于2011年9月15日—18日赴隆阳区、腾冲县对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走访了畜禽商品基地的养殖大户,与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对畜牧业发展现状、畜牧业服务体系和畜牧龙头企业的运行情况、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现将调研的情况及相关建议报告如下:

一、“十一五”畜牧产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以来,我市按照“增加总量、提高质量、注重防疫,突出特色、择优发展”的方针,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围绕畜牧产业科学发展主题,转变畜牧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全市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畜牧业产值和畜产品产量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一)成效明显

——畜牧产业从量变到质变中健康发展。一是畜牧业产值迅速提高,2010年全市实现畜牧业产值47.8亿元,与2005

业投入由单一的财政投入走向财政投入、信贷投入、民间和社会投入的多元化投入转变。2010年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发展到31个,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发展到128户,畜禽养殖示范村发展到195个,畜禽养殖合作社达到87个。

——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2010年全市实现畜牧业产值47.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32.39亿元的36.1%,在大农业中跃居第一位;全市农民人均农业现金收入2277元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达813元,占35.7%,而在一些山区农民家庭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甚至达到50%以上,畜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

——畜牧产业化经营有所发展。2010年全市有畜牧产业化经营组织141个(家),其中涉牧龙头企业46家,畜牧产业化中介服务组织95家,畜产品交易市场23个。涉牧龙头企业方面:目前全市成规模的各类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6家,比2005年(下同)增加27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3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10家,县级33家。全市规模较大的畜牧龙头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3.96亿元,比2005年增长3.5倍,其中从事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12家,按加工对象分,蛋品加工1家,牛羊肉加工3家,火腿、腌腊制品加工5家,牛奶加工2家,蜂蜜加工1家;2010年加工各类畜产品5522吨,销售收入11621万元,实现利税776万元。从事猪牛羊屠宰加工的企业7个,2010年屠宰生猪43.3万头,加工费912万元,利税358万元。畜牧业产业化中介

公斤和32元/公斤,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233.3%、71.2%和68.4%。目前猪粮比价9.5:1,处于高盈利,据测算,出栏100公斤重的生猪可获利600元左右,生产效益进一步增加。生猪生产总体上呈现出有市有价,产销两旺,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预计2011年,生猪市场价格将会持续推高,生猪养殖会有较大盈利空间。二是禽蛋价格走高。9月全市家禽存出栏同比增长都在10%以上,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鸡蛋和活鸡均价分别为10.6元/公斤和18元/公斤,同比增幅分别为15.2%、12.5%,土杂鸡养殖和蛋鸡生产出现高盈利,据测算,每只蛋鸡一个生产周期利润约为45元左右;每只出栏2公斤土杂鸡可盈利15—20元,养殖效益较高,市场前景看好。三是牛羊价格坚挺,发展势头强劲。9月份我市牛羊肉价格分别为38元/公斤和45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1.7%、18.4%。按目前价格测算,农民出栏一头肉牛可获利600元左右,出栏一只肉羊可获利250元左右。受市场消费能力不断上涨的拉动,牛羊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二)主要做法

1、抓扶持政策的落实,促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是认真落实了《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决定》,切实加强了对畜牧产业的领导,2004年7月,恢复成立了保山市畜牧局。二是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2008年底先后完成了市县(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了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动物卫生执法监管、畜牧兽医技术支持机构,全市乡镇畜牧

结合等生态种养的循环经济模式。

3、抓畜牧科技推广,促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健全了畜牧科技推广体系。围绕畜禽杂交改良技术、饲料青贮技术、配合饲料应用技术、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等多项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畜牧兽医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二是完善科技帮扶机制。每年抽派200名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实施畜牧科技进村入户挂钩帮扶工程,重点帮扶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示范村、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生产。三是建立畜禽良繁体系。以实施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为抓手,以民营种畜场为基础,加大“二元杂”母猪的繁育推广,2010年全市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各类种畜禽场19家。“十一五”期间,每年推广猪人工授精50万窝、肉牛冻精改良3万头以上,同时,加大了腾冲槟榔江水牛、保山猪、龙陵黄山羊及奴比亚山羊的选育推广力度。四是加强科技培训,全面提升行业科技人员的素质。结合畜牧业建设项目的实施每年培训养殖户1万多人。五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保山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及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提高了生猪养殖科技含量和养殖效益。

4、抓疫病综合防控,促畜牧业健康发展

一是切实抓好动物防疫责任制的落实。建立健全了动物防疫“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目标责任制;实施了动物防疫整村推进措施和工作公示制度,提高防疫质量,接受群众的监督。2010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重

工作一起部署、一起安排、一起抓落实。

(三)基本经验

“十一五”我市畜牧产业快速发展,为农民增收起到了支撑作用,归结起来,基本经验有五条:一是加强领导,落实政策是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全市上下切实加强了对畜牧产业的领导,尤其是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养畜积极性,促进了畜牧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二是抢抓机遇、争上项目、增加投入是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着力实施了一大批畜牧建设项目,改善了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三是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是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有效举措。通过扶龙头、树典型、办样板,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合作社、养殖协会、养殖小区带动畜牧产业发展的格局。四是依靠科技、优化结构是畜牧业增产增效促进发展的不竭动力。农田种草养畜、水牛奶开发、肉牛冻改、猪人工授精、畜禽计划免疫、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等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畜牧产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五是抓安全,建预案,加强动物防疫是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制定了应急处理重大动物疫情的预案,完善了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考核,强化了动物防疫监管,加强了畜产品和畜牧业生产资料质量检测,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一批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

(四)存在问题

经多年使用,退化严重;四是草食畜的年饲养量在逐年增加,草地对牲畜的承载能力也在逐年下降。因此,天然草原资源对发展草食畜的约束性在不断增大。

4、产业化经营进程缓慢。长期以来,我市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市场建设滞后,是畜牧产业发展的瓶颈。现有的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产业链短,竞争力不强,带动能力弱。由于缺乏较强实力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之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信息不灵,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与市场需求相脱离,畜牧产业化经营进程推进缓慢。

5、基础设施薄弱。“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省级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畜牧业的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市县乡财政困难,对畜牧业投入较少,市县乡畜牧行政管理、技术推广、执法监管、动物疫病预警监测、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必需的办公条件和实验室设备,制约着服务能力的提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从事养殖业的土地多为租赁的临时用地,其地上附着物不能作为银行抵押贷款,导致部分养殖业主因资金周转困难,影响了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扩大和设施畜牧业的推进。

6、疫病防制任务艰巨。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动物疫病防制的难度在加大,一方面是防堵内地疫情向边疆的扩散,另一方面是防止境外疫情的传入。我市地处边疆,腾冲、龙陵两县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68.78km,动物疫情常常通

(三)发展重点

1、立足可持续发展,创建一批农牧结合生态示范园区。“十二五”期间,以发展适度规模饲养、健全农牧结合机制、加快设施养殖为主要抓手,以合作社为调整生产关系的主要手段,以养殖业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为主要方式,加快推进林—畜(果—畜、烟—畜、茶—畜)结合的现代畜牧业生态示范园区建设,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走出一条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

2、立足产业转型升级,创建一批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养殖园区。按照统一畜舍建设规范、统一良种、统一防疫程序、统一饲养管理规程、统一排污处理,建设一批生猪、奶牛(奶水牛)、肉牛、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养殖园区。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争取项目建设资金,推动养殖小区、养殖园区饲养上规模、管理上水平、经营出效益,着力构建优质畜产品集中产区。

3、立足产业化经营,创建一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抓住云南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保山沿边开放试验示范区建设、西部大开发、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较强实力的畜产品加工、奶制品加工、饲料加工企业,构建“加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 生产经营模式,建成一批区域性或跨区域的畜牧业新型产业

3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100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0个生猪养殖专业村的建设,推动全市生猪产业快速发展;二是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建设现代畜牧业生态园区20个。三是建设奶水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20个,推行“公司(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奶产业产销对接,安全生产。

3、突出抓好草食畜的发展,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按照生态立市、统筹兼顾、产业协调、相互促进的原则,推行“果—草—畜”农牧结合种养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实施肉牛、肉羊养殖“双百工程”,即:扶持建设100个肉牛养殖示范村,扶持肉羊养殖大户100户,加快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

4、突出抓好畜牧产业化经营,推动产业升级。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建成有较强实力的肉类加工、奶类加工、饲料加工龙头企业5户以上。发挥合作社在技术推广、行业自律、维权保障、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畜禽养殖、畜产品流通合作社达到100个以上。

5、突出抓好畜牧科技推广,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是抓好保山猪、龙陵黄山羊、腾冲槟榔江水牛、明光小耳猪等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二是鼓励和支持有发展潜力的畜禽养殖大户按照种畜禽生产经营条件,完善生产设施、扩大生产规模,发展成为种畜禽生产场,增加优良种畜禽供应量。三是抓好肉牛冻精改良、猪人工授精、优质

5建议:一是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辐射能力强,特别是与农民增收联系密切的畜牧龙头企业,各级政府应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技改扩产支持等多种方式进行扶持;二是要把肉品加工、奶制品加工、饲料加工纳入招商引资重要内容,通过招大商、引强商,进一步做大做强保山畜牧业。

(三)加快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提升畜产品安全水平。建议:一是大力推广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积极培育无公害畜产品基地。二是加强对龙头企业、养殖业主开展无公害畜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质量认证引导,增强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对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或组织,省市县各级政府应给予奖励和表彰。

(四)加快发展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强化产业化组织载体功能。建议:一是支持龙头企业和畜牧经济能人牵头创办畜禽养殖和流通合作社,培育发展各类农村畜牧业中介服务组织。择优选择一批基础好、运作比较规范的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重点扶持。二是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发展订单生产、合同收购、股份合作,积极探索“加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大力推进项目产业化经营进程。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畜牧产业发展的推进机制。建议:一是加大财政资金对畜牧业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在使用方式上逐步向技术创新、技术装备和先进工艺应用、品牌创建和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等关键环节进行补助。二是建

第四篇:侨 法 知 识 问 答 - 保山市人民政府

侨 务 知 识 问 答

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适用于哪些人? 答:经其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根据本人申请审核认定为归侨、侨眷的人员,其合法权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保护。

问:什么人是华侨?

答: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即华侨属于中国公民,具有中国国籍。华侨应当已经取得住在国的长期或永久居留权;或者虽未取得所在国的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含5年)以上合法居留资格,并在国外居住的。在外学习期间的出国留学生(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工作期间的公务人员(包括劳务人员)均不算华侨。

问:什么人是归侨?

答: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不论年龄大小和何时回国,都是归侨。来华定居的外籍华人在恢复中国国籍后,也称归侨。

问:哪些人是属于侨眷? 答: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

问:归侨、侨眷要求确认身份,需如何办理?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归侨、侨眷的身份认定,应由其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根据本人申请审核认定。

问:申请审核认定归侨、侨眷身份,办理程序是什么? 答:1)由本人提出申请,提供有关资料。

2)由本人所在单位、乡镇出具证明。

3)由县级以上侨务部门进行归侨、侨眷身份确认。

问:申请审核认定归侨、侨眷身份,应提供那些材料? 答:1)本人申请材料。

2)证明自己或亲属在国外定居的材料。3)本人所在单位、乡镇证明。4)申请人与关系人的关系证明。5)本人一寸照片两张。

问:与华侨、归侨没有血亲或姻亲关系,但有长期扶养关系的亲属是否属于侨眷?如何办理身份认定?

答: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其它亲属也属于侨眷,他们在办理身份认定时,除提供正常申报审核材料外,还需要有公证机构的相关证明。证明材料可以由国内相关公证处出具,也可以由华侨在我国驻外国大使馆、领事馆办理公证事务。

问:华侨、归侨去世后,其国内眷属依法认定的侨眷身份是否丧失?华侨加入外国国籍,成为外籍华人后,其国内眷属原认定的侨眷身份是否取消?

答:华侨或归侨去世后,侨眷与其人身关系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其国内眷属原依法认定的侨眷身份不变。

华侨身份改变成为外籍华人后,其国内眷属原依法认定的侨眷身份也不改变。

问:依法与华侨、归侨及其子女解除婚姻关系,其原依法认定的侨眷身份是否改变?与华侨、归侨解除扶养关系的,其原依法认定的侨眷身份是否改变? 答:依法解除婚姻关系或解除扶养关系,意味着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复存在,由这个前提产生的侨眷关系自然丧失。

问:华侨来我县定居需符合那些条件?

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来我县定居: 1)夫妻一方在境外生活确有困难,国内一方能自行解决回国定居后的工作或住房等问题的。

2)在国外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国内有亲人能解决住房、赡养等生活问题,不增加国家负担的。

3)在国外的老人用外汇已在国内购买住房,又有外汇积蓄或退休金、养老金可转回国内领取,国内有亲属(该亲属的户口不得由农转非或由小城镇迁入大城市)协助料理生活等问题的。

4)在国外受到迫害,失去谋生条件,我国使馆认为其必须回国,并服从分配接受安置的。

5)国内公民出国定居后,生活确有困难,而回国定居又能解决工作、住房等问题的,并且在出国定居后短时间内坚决要求回国定居的。

6)国家其他政策规定可以回国来我县定居的。

问:华侨来我县定居需准备那些申报材料? 答:华侨来我县定居需准备以下申报材料: 1)本人申请书。

2)华侨身份证明材料,如在国外(境外)定居的证明材料等。

3)我国驻外国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意见。4)在拟定居地的住房、亲属等证明材料。5)回国定居的工作安排或生活来源的证明材料。

问:华侨来我县定居,办理程序是什么? 答:华侨来我县定居办理程序是:

1)在本人入境前向我国驻外国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或者外交部授权的其它驻外机关提出申请,或者向拟定居地的我县公安局提出申请,并提供有关资料。

2)由以上受理单位将本人申请及资料转交省侨办。3)在省侨办商有关部门批准后,由公安厅出入境管理部门核发定居证。

问:什么叫“三侨生”?

答:三侨生是指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问:“三侨生”可享受那些方面照顾?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法办法第十七条之规定:“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可以适当加分照顾。

根据省侨办、省教委、省劳动厅联发云侨办发[1994]052号文规定: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简称三侨生)报考大专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电视大学、函授大学、技工学校、普通高中,其户口在华侨农场的,录取时给予加20分的照顾;户口在城镇的,录取时给予加10分的照顾。

获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生产)者荣誉称号或者科技奖的侨眷,其子女报考上款所指各级各类学校,录取时给予加10分的照顾。

问:如何办理 “三侨生”身份认定?

答:“三侨生”的身份由“三侨生”本人常住户口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依法认定。县一级人民政府未设置侨务办公室的,由其上一级市(州)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依法认定。在认定申请人为“三侨生”身份后,为其出具《三侨生身份证明》。

问:申请“三侨生”身份认定应当提交哪些材料? 答:1)申请人书面申请及填妥的《认定三侨生身份申请表》; 2)申请人户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3)申请人与相关华侨、归侨的亲属关系或扶养关系从户口簿中不能确认的,应当提交公证书;

4)属于华侨在国内的子女的,提交该华侨定居国外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及我驻外使领馆认证书;属于归侨子女的,提交该归侨由公安机关核发的华侨回国定居证明(1986年12月26日以前回国定居没有由省级公安机关核发华侨回国定居证明的,应当提交本人档案中有关华侨回国定居的资料复印件,资料复印件由管理本人档案的组织、人事部门确认并加盖公章);属于申请人是归侨学生的,提交该申请人由省级公安机关核发的华侨回国定居证明。

问:国家对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亲待遇问题有何政策? 答:根据国务院侨办等五个部门《关于归侨、侨眷职工因私出境探亲待遇问题的通知》,归侨、侨眷出境探亲可享受如下待遇:

一、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望配偶,四年以上(含四年)一次的,给假半年;不足四年的,按每年给假一个月计算。

未婚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望父母,四年以上(含四年)一次的,给假四个月;三年一次的,给假七十天;一年或两年一次的,按国务院国发(1981)36号文件的规定给假。

已婚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望父母,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天,不予累计。

归侨职工回国参加工作十年以上,以往没有出境探亲或因私事出境,也没有在国内(内地)会见从国外和港澳回来的配偶和父母的,第一次出境探亲,可给假半年;以后再次出境探亲,按上述规定办理。

出境探亲假期,是指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另外,按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

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亲一般不得续假,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期返回原单位,本人应向所在单位申请事假。经批准的事假待遇,按国内职工事假的规定办理。

问: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的归侨、侨眷职工的探亲待遇可否参照通知执行?

答: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的归侨、侨眷职工的探亲待遇,由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参照《关于归侨、侨眷职工因私出境探亲待遇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制定。

问:归侨、侨眷职工因私出境探亲前的审批问题有何规定? 答:凡符合国家规定探亲条件和出境条件的归侨、侨眷职工,申请出境探亲,如前往国家和地区不拒绝或不限制我国公民入境,各地公安部门应尽快审批。

问:我国对归侨侨眷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因私事出境有关待遇有何规定?

答:根据国务院侨办、人事部等五部门的(92)侨内会字第020号文件《关于归侨侨眷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因私事出境有关待遇的通知》,对归侨、侨眷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因私事出境作出如下规定:

(1)归侨、侨眷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因私事出境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的离休、退休费和退职生活费及各种补贴照发。

(2)归侨、侨眷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因私事出境无时间限制。如出境时间在一年以上的,从第十三个月起,每年应向支付离休、退休费和退职生活费的单位提供由我驻外使领馆或当地公证机关出具的本人生存证明书。由公证机关出具的证明书,须经我驻外使领馆认证,居住在尚未和我国建交的国家的,须经受委托驻该国并已与我国建交的第三国使领馆认证,方为有效。支付单位凭上述证明,继续支付离休、退休费和退职生活费及各种补贴。

(3)归侨、侨眷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因私事出境后,如获得所在国(地区)准许定居的,其待遇按照劳动人事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银行、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获准出国定居的退休、退职人员待遇问题的通知》(劳人劳[1982]42号)的有关规定办理。

(4)凡因私事出境的旅费,境外的医药费,均由本人自理。在境外期间死亡的,其在境外的亲属应及时通知其国内原所在单位。所在单位按规定在国内发给丧葬等费用,并从其死亡的下一个月起停发离休、退休费和退职生活费用。

第五篇:云南保山市隆阳区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隆阳区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隆阳区位于中国西南部,为云南省保山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东北隔澜沧江与大理相望,南与施甸、龙陵相连,西以主黎贡山与腾冲县为界,北顺怒江而上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县毗邻。全境总面积5011平方公里。保山是古丝绸路的重要途径之地,公元前四四纪,北起成都的“蜀身毒道”—南方丝绸之路经过保山达缅甸、印度、阿富汗。大保高速公路的开通提高了保山隆阳区到昆明的通达性;保山到昆明的空中航线为50分钟航程;高速公路和机场的建设缓解了隆阳区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隆阳区是中原汉文化、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东南亚文化、南亚文化等的交汇地、文化多元性特征突出明显,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多宗教文化、抗战文化、丝路文化等方面,并演绎成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哀牢文化、永昌文化、民族文化、知青文化和名人文化等,形成了隆阳区在云南旅游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性特征。

近年来,隆阳区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旅游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旅游接待环境不断改善,旅游业在国民经济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目前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旅游形象、特点不突出,旅游营销力度不够,知名度较低,对本区内相关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等都制约着隆阳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分析隆阳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各项优势、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具有隆阳特色的旅游产业,加快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

一、隆阳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

1区位优势

隆阳区作为保山市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通过国道320(大保高速公路)线东与大理、楚雄、昆明联系,航线通过省会昆明与国内主要旅游城市相连。隆阳区自古以来就是南方古丝绸之路博南古道上的主要驿站,现又是国道320线高速公路的要冲,向北连接怒江泸水,向南联系德宏潞西,向西直达腾冲。正在成为腾冲火山热海休闲度假旅游中心的后勤供给地,为龙陵、昌宁、怒江泸水等地输送游客,提供旅游集散地的服务功能。

隆阳区地处中国旅游圈与东南亚旅游圈、南亚旅游圈结合部和滇西北旅游区、滇西旅游区、缅北旅游区的中心位置,是滇西旅游区重要支撑地之

一、滇西精品旅游线的重要节点。周边有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腾冲火山热海旅游区、瑞丽江—大盈江国家风景名胜区、缅北旅游区、苍山洱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博南古道等省级风景名胜区。同时,滇西旅游区位于东南亚、南亚与中国的结合,是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实现中印缅孟区域合作的前沿阵地,是构建中国—东盟、中国—南亚旅游双向通道的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旅游发展前景较好。自然环境优势

隆阳区地势北高南低,有高中山、中山、低中山、山间盆地、低热河谷等多种地貌类型,属横断山纵谷南段。隆阳区具有高原山地西部型季风气候的特点,素有“天然温室”之称。总体来看,保山市隆阳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点,尤其适合开展度假、观光、探险、科考等多种旅游项目;且气候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为多种旅游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条件。怒江、澜沧江从境内流过,有江东河、水长河、金厂河、干沟河等河流,有北庙湖、大海坝水库等水体,还分布有众多的温泉,良好的水文环境为水上旅游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条件。隆阳区林业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突出,高黎贡山不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且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的组成部分。该区生物成分新老兼备,南北混杂,珍稀、孑遗、特有种丰富,是世界上山茶花、红花油茶、杜鹃花等植物起源中心,是“哺乳动物祖先诞生分化的发源地”、“雀界雉类和鸟类乐园”、“原始动植物的避难所”等。

优良的自然环境一方面为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隆阳区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也孕育出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为隆阳文化之旅创造了条件。资源优势

隆阳区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种类齐全。按旅游资源的性质可以将隆阳区乡村旅游资源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旅游资源,另一类是人文旅游资源。在自然旅游资源中有高黎贡山—怒江坝干热河谷综合自然旅游地景观,芒宽江滩(怒江第一滩)、曼海江滩、龙王塘、玉泉等以自然景观为主的乡村旅游资源;还有以生物景观为主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芒龙独树成林、亚洲大榕树、岗党村龙抱树、太保山等;在人文旅游资源中,有“蒲缥人”遗址、羊邑猿人化石、龙王塘旧石器遗址、塘子沟旧石器遗址、芒旦风情度假村、梨花坞、卧佛寺等。并且在这些众多的自然与人文旅游中,自然的因素与人文的因素并不是绝然分开的,许多资源兼具自然旅游资源的属性同时也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多样的资源为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并且隆阳区所具有的这些资源中,具备浓郁的地方特色,为隆阳区旅游业的开发提供了条件。

4文化优势

隆阳区是中原汉文化、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东南亚文化、南亚文化等的交汇地、文化多元性特征突出明显,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多宗教文化、抗战文化、丝路文化等方面,并演绎成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哀牢文化、永昌文化、民族文化、知青文化和名人文化等。多元化、原生性和过渡性的文化环境,和谐的自然和人文本底,构成了隆阳区旅游各种优势的本底基础和旅游吸引力的核心。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有机组合、交相辉映、和谐发展,构成隆阳区旅游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二、隆阳区旅游业发展的弱势(Weakness)

1.超步较晚、发展缓慢

2.旅游景区(点)散、小差

隆阳区旅游区内景点分布相对分散,对团队游客的吸引力较弱

3.区域竞争激烈

隆阳区地处滇西精品旅游区域的中心位置,是连接大理、丽江与德宏、腾冲几大旅游区的重要节点,与周边四大旅游区相比,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旅游业发展潜力也有限。在不断扩大的旅游市场中,隆阳区也在赢限自己的市场空间,但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由于受发展历史及资源条件的限制,旅游业起点低、旅游基础设施差,旅游吸引力低等问题较突出,对外竞争力较弱,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竞争激烈。

4.区域经济落后,对旅游投入有限

从隆阳区所处整个滇西来看,滇西地区是我省经济较为贫困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该地区长期处于“一元经济”的结构中。没有大的工业为区域发展积累资本,财政收入微薄,大部分地区长期处于国家重点扶贫区域。保山机场及大保高速公路的开通,解决了隆阳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但由于资源类型限制,第一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效益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再加之区内大量农业人口的存在,“三农”问题较突出,使隆阳区整体经济实力还较弱,社会发展现代化程度不高。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制约着政府及相关机构对旅游业的投入,旅游业发展长期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三、隆阳区旅游业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y)

1滇西旅游业的协同发展

以德宏、腾冲、大理、丽江等知名品牌旅游地旅游业发展的不断的成熟,滇西旅游业的发展将会进入到新一轮的区域旅游整合区,区域资源整合,区域联动发展,将加强云南省滇西旅游业的整体营销实力,同时滇西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以将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从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上及旅游业发展的进度上来看,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都与滇西各名胜景区差距较大,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从地理区位来看,处于德宏、腾冲、大理、丽江这些地区的夹缝之中,光靠自身的发展,机会较小,发展也会较慢。而滇西旅游业的整合,将使隆阳区由现在的“夹缝”位置,变为滇西旅游的一个集散中心,旅游区位优势的加强,将为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各项开发政策的实施

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提出,为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些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项:()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配套出台了很多有利于西部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将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同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人们出行旅游的可能性,创造更多的客源市场;(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隆阳区对外交流的力度,对于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开拓海外客源市场,加强与东盟地区的合作创造了机会。(3)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打造滇西精品旅游线路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及实施,将进一步加强滇西旅游业的发展,隆阳区作为滇西地区一个重要的旅游集散地,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受益于这一政策;(4)保山市特色旅游重点产业发展的政策。保山市已将特色旅游业作业本一项重点产业的发展,这使得旅游业在保山及隆阳区的发展得到了相关的政策支持与鼓励,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加快。

另外云南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绿色经济强省和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等宏伟战略目标也将为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3客源市场的分流

从目前云南省滇西各旅游景区(点)旅游业客源市场状况来看,每年黄金周涌入这些地区的游客在不断的增长,这些地区的旅游容量也还较大。但从长远发展来看,现有的丽江、大理、德宏、腾冲的旅游容量将不断接近饱和,而其中的一些景区已开始老化。这将使游客选择其它旅游地区的可能性增加,隆阳区以其区位上的优势,成为游客出行目的地的机会也较高,目前关键的一点是隆阳区如何不断改善旅游接待环境来迎接这一机遇。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更多地富裕起来特别是广大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的推进,将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去旅游,旅游活动也将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将使得旅游市场不断扩大,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也会有更多的机遇;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隆阳区广大农村地区加快发展,加快隆阳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隆阳区旅游业的整体实力。5加入WTO的机遇

加入WTO两年来,扩大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随着我国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将有助于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潜力开拓和来华入境需求总量的增加;有助于我国旅游企业和管理进一步规范与科学化;将会有更多的外资流入,从而有利于解决中国旅游业的升级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也为我国旅游企业的跨国经营和发展提供良机;有利于我国旅游的对外开放和扩大发展等。为隆阳区旅游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四、隆阳区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Treat)

1. 周边旅游景区带来的挑战

从隆阳区所处的旅游区位来看,东面有闻名已久的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面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西面则有刚刚发展起来的腾冲及德宏,这样一种位置一方面使隆阳区在连接这几大旅游区上起到了重要的集散地及中转地作用,可视为一种优势;同时,这几大旅游景区的存在,使隆阳区旅游形象的树立难度加大,旅游市场扩展面临激烈竞争。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是在众强林立中起步,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2. 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是旅游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中同样面临这一难题。随着全区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景区旅游开发意识也得到了增强,但许多管理者、开发商以营利为目的对景区进行开发,不注重对资源、环境的保护,破坏了旅游资源,如对梨花坞的开发中,将山脚原有的一条河流填平,改建成停车场,使得原本就缺水的梨花坞景区质量大大下降;与此相反的是一些景区缺乏旅游开发意识或是开发意识不足,使得一些具备较好条件的人文旅游资源由于缺乏经费,年久失修,旅游功能大大下降,如板桥光尊寺,过去长期被作为粮仓,寺内文物破坏较严重。

3. 加入WTO带来的挑战。

加入WTO一方面为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入WTO后,我国旅游业、云南省旅游业将逐步与国外接轨,隆阳区旅游业的发展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同时旅游开发市场也将向外资开发,国外旅游开发企业,旅游经营管理企业的进入,将使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要求国内从事旅游业的相关机构转变思想,更新管理意识,积极应对新的挑战。

下载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保山市“十一五”硅工业发展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保山市“十一五”硅工业发展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发布时间:2009-11-09 序言 “十一五”时期,是贵州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突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

    长子县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与县市区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县市区人民 政府>>长子县人民政府>>决策信息>>当前页 关键字检索 长子县工业经济“十一五 规划 长子县工......

    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市县区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5则范文

    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市县区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txt10有了执著,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有了执著,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著,欢乐可以绽放成......

    2009年全县工业发展意见

    2009年全县工业发展意见 2009年,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压力更加突出,影响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压力很大,为保持我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特制定2009年全县工业......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山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山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txt为什么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总要加上从前?开了一夏的花,终落得粉身碎骨,却还笑着说意义。保政发〔2008〕......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山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

    保政发〔2008〕128号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保山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实施意见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保山市村级......

    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合集]

    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为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工业强县”战略,为更快更好地把我县建设成为闽粤赣边际强县,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快我县工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发展思路......

    十一五我市工业发展由以下因素

    “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得益于以下因素: 以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为标志,“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 一是得益于有一条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