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仪陇县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及相关工作汇报
仪陇县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及相关工作汇报
中国人民银行仪陇县支行
(2011.11.08)
尊敬的总行党校调研组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高兴地迎来了总行党校干修班调研组各位领导到仪陇调研指导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工作。首先。我代表仪陇支行及全县金融系统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仪陇县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及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一、仪陇县域经济基本情况
仪陇县位于川东北嘉陵江畔,面积1767平方公里,辖56个乡镇,871个行政村。仪陇县是朱德元帅的故乡,也是为人民服务光辉典范张思德的家乡。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为中国革命做出过特殊贡献的贫困县,2005年被列为全国扶贫开发机构建和谐社会试点县。2005年9月县城实施了搬迁,由金城镇搬迁到现在的新政镇。2011年被财政部列为财政支持金融发展定点观察县。截止2010年末,全县人口111.13万,其中农村人口93.7万,2010年全县实现GDP80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15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8亿元,第三产业值增加值2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687709万元,工业销售收入616033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458.9%和608.9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936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85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46.8%、368.2%、74.6%。因此,仪陇县目前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今年来,仪陇县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一定要把朱德故里保护好,一定要把朱德故里建设好”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建设革命老区经济强县”和“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截止2011年9月末,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5.97亿元,比年初增加20.59亿元,增幅达21.58%,高出南充市平均增幅7.43个百分点。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5.54亿元,比年初增加5.95亿元,增长15.03%,同比多增0.59亿元。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6.19亿元,比年初增加2.89亿元,增长8.68%,占新增贷款额的49.32%。其中:农户贷款余额21.98亿元,比年初增加3.28亿元,增长17.54%。
二、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建设情况
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2000年、2003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相继退出仪陇市场,致使仪陇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严重不足。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改善,2007年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和惠民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全国率先成立,成为全国之首,为仪陇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2008年邮政储蓄银行成立,2009年9月工商银行回归仪陇县设点开业,2011年6月南充美兴小额贷款公司在仪陇设立营业部,从而进一步活跃了仪陇农村金融市场。目前仪陇县已经有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乡村发展协会、扶贫互助社、融资担保公司、涉农保险机构等10个金融组织类型,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广覆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截止2011年10月末,全县共计有金融服务组织机构13个,金融服务网点146个,每万人拥有金融服务网点1.3个,全辖金融机构从业人员924人,每万人拥有金融服务人员8.32人。虽然近几年,仪陇新型金融机构的出现,改善了仪陇金融服务水平,但从万人拥有的金融机构网点、人员数、县域存贷比、居民持有银行卡量等指标看,仪陇辖区的农村金融服务还远未满足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三、涉农金融服务情况
仪陇金融组织体系的多元化,弥补了国有银行准入门槛高、服务功能不足的局限,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为仪陇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
农业发展银行仪陇支行坚持以服务“三农”为核心,积极拓展县域涉农信贷业务。一是充分履行农业政策性信贷职能,全力支持粮油政策性收购、储备主营业务信贷需求。二是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努力拓展涉农信贷业务新领域,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县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大力支持县域重点建设项目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1-9月共投放贷款15406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工商银行重新回归以来,其业务还难以向乡镇延伸,目前主要为城镇居民提供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及为少部分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邮储银行的信贷支持对象主要为个体工商户。
农业银行坚持“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改革发展方向,支行作为最基本的经营单元,积极参与三农事业部制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完善了独立的资本管理机制、独立的信贷管理体制、独立会计核算体系、独立的风险拨备与核销机制,实现了县域事业部资金平衡与运营,健全了独立的考评激励约束机制,其支农能力进一步增强。2011年9月末涉农贷款余额为53390万元,比年初减少2015万元,下降3.94%。
仪陇农村信用社2007年组建成统一法人联社。按照法人治理结构要求,健全了社员代表大会、理、监事会、管理层,实行了理、监事长、主任分设,形成了决策、监督、执行相互制衡的治理机制。同时初步建立了与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基本相适应的各种业务管理办法和内部控制制度,其资本实力不断增强。截止2011年9月末,仪陇农村信用联社股本总额14349万元,比2002年增加13278万元,增长1129.56%,股东总数达26036户。资本充足率达到9.73%,比农村商业银行标准8%高出1.73个百分点。其资金实力不断得到增强,充分发挥了县域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作用。2011年9月末,其存、贷市场份额分别占38.72%和57.4%,2011年新增贷款占全县的65.55%。惠民村镇银行坚持服务“三农”市场定位,走特色化发展道路。重点为农村农户、专业组织、中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和大额、中长期信贷资金支持。开业4年来,其业务得到快速发展,至2011年9月 末,其各项存款余额为61809万元,贷款余额为46019万元,其中涉农贷款占比为98.5%。
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成立于1995年,是我国最早开始小额信贷扶贫实践的民间社团组织。其成立源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助的中国西部扶贫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在仪陇县的实施,其资金来源于扶贫资金和国际组织捐赠。协会在十多年的小额信贷实践活动过程中,一直用参与式的方法向贫困农户提供组织、技术服务,用小额信贷的手段提供资金支持,综合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先后走过了UNDP项目执行期—机构能力建设期—改革调整发展期三个阶段,创造性地借鉴UNDP项目“小额、短期,加压”的信贷机制和国际先进经验,率先在中国农村地区探索出造型式扶贫新机制,得到了国际、国内专家的广泛认同和赞誉,被誉为中国小额信贷最具“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可推广性”的成功典范。协会以服务区域内全体农户为目标,以“借得方便还得起”为标准,排除担保和抵押前置条件,实现“零门槛”服务。服务对象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家庭养殖、小型农业加工业、小工商业经营的农户。贷款期限以1年期为住,也可选择6月期、3月期;贷款额度根据从业性质分为纯农业3000元、亦工亦农5000元、离土不离乡的经营性农户7000元;贷款年化利率在12%-16%之间。协会成立以来累计向6438户农户提供小额贷款19280笔,金额11568万元。
扶贫互助社立足村内,建立互助基金,开展资金互助。通过政府支持和社会组织帮助,村民在自愿、自主、互利的基础上组建互助基金组织。在本村范围内,村民自愿申请入股,每股1000元;一般农户入股自己出资500元,政府按1:1的比例配股500元;富裕农户入股自己全额出资1000元,建立扶贫互助基金;每户最多两股,贫困户由国家赠送一股,贫困户的比例为全村农户总数的10%,由村民公开民族评定,张榜公示后报县扶贫办确定。个人出资部分和政府配股、赠送资金的所有权归持股者个人所有,使用权归合作社集体所有。入社3年以上的持股人因特殊原因可以转股,转股实行合作社成员优先原则;入股3年以上的农户可自愿申请退股。凡自愿申请转股和退股的农户,只能转移和退还个人入股部分,政府配股部分不予退换个人,由合作社集体讨论分配给新入社成员。扶贫小额贷款户平贷款不超过3000元。农户在借第一笔贷款满3个月后,如果还款正常、信誉良好,则可连续借下一笔贷款,但贷款余额不能超过该年度约定最高贷款余额,每笔贷款期限最长不能超过1年。基金管理人员由持股者公推直选产生,每两年更换一次,可连选连任。全县目前已组建村级扶贫互助社60个,其中省级试点13个村,县级47个村。共吸收5832户农民入社,其中贫困户753户,农户缴纳入社资金362.79万元,国家配套资金446.26万元,投入其他资金35.65万元,互助资金总额达844.7万元,累计发放扶贫互助小额借款2483.91万元,解决了5285户农户生产生活资金周转困难,会员按期还款率为100%。
融资担保业务快速发展,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县现有融资担保公司3家,都是经省政府批准成立,3家公司注册资本5050万元,其中政府财政出资成立的有一家,民间资本发起成立2家。今年截止2011年9月末,3家担保公司共计为县域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146笔,金额17494万元,有效解决了下岗失业人员在就业、个体工商户经营周转、中小企业生产需要融资难问题。
农业保险的品种和范围不断扩大,分散了农业生产和金融风险。仪陇现有保险分支机构9家,保险从业人员62人。其中从事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机构仅有人保一家,保险品种有水稻、玉米、油菜、生猪等。2010年全县农业政策性保险保费收入1620万元,其中农民缴纳部分415万元,中、省、市三级财政补贴1205万元,理赔1056万元,为农户分担了种养植风险,支持了“三农”发展。
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情况
(一)农村金融教育创新工作成效明显。2008年下半年,在吴晓灵理事长的关心下,我县被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确定为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首批试点县后,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坚持“由点到面”原则,认真探索,扎实推进农村金融教育工作。自2008年12月启动农村金融教育工作以来,我们按照“低成本、可持续、可复制”的原则,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工作。到2011年9月底,全县工发展一、二级农村金融教育志愿者94人,累计开展各种形式的金融宣传培训活动1128次,参训农民、城镇居民、党政干部、金融从业人员达7.28万人次,其中培训农民923场次,培训时间2013课时,培训农民6.23万人,累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3.2万余份。农村金融教育在全县56个乡镇221个行政村的全面深入推广,提高了农民、社会各界的金融知识水平,促进了农村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了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其成功经验先后在基金会山西和海南工作会上进行了交流。
(二)金融产品创新满足了农村多层次信贷需求。县内金融机构根据仪陇县农村经济特点,创新开办了小额农户贷款、专业农户贷款、公司加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失地农民创业贷款、夕阳红养老保险贷款、安居乐城镇居民住房贷款、农家乐观光旅游业贷款、农民工外出务工路费贷款。大力推广不动产(动产)抵(质)押及担保贷款,积极开办仓单、仓储质押贷款,推行“一次抵押、循环使用”最高额抵押贷款,减轻客户融资成本。不断满足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农户的信贷需求,充分发挥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小而灵活的经营优势。
(三)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整合了各方支农资源。一是推动了财政扶贫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相结合。县农行积极和扶贫互助社合作,用财政扶贫资金10万元补助给张爷庙村扶贫互助基金存入银行做质押,县农行按放大1倍的比例给互助社批发贷款20万元,支持专业合作社种养农户15户,发放贷款15笔,金额20万元,用于发展蚕业和生猪养殖,取得了较好效果。二是开展了“银保财互动”试点工作。对我县对生猪生产采取纳入农业保险、银行信贷支持、财政给予保费补贴和对经办银行给予费用补贴方式,发挥涉农信贷、农业保险和财政资金的联动效应,在降低农户融资成本、抵御自然风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经营方式创新丰富了银行经营理念。惠民村镇银行采取发起南充市商业银行、惠民村镇银行、惠民贷款公司三家金融机构协同运作的“三位一体”模式,三家金融机构协同运作,南充市商业银行向村镇银行输送人才、技术和资金,村镇银行、贷款公司拓展南充市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和领域,达到整合金融资源的目的。经营上采取农村金融合作代理制、专业组织合作制、银政合作、入股资金互助社等方式,不断拓展服务“三农”领域和范围。如聘请行政村的村干部、德高望重者、带头致富者为金融合作代理组织成员,与惠民村镇银行签订合同,营销存款,推荐贷款,代管贷款,采取信用、保证、联保和抵押等方法,把金融业务推向农村腹地,延伸了农村金融服务链条。现已建立代理组织23个,推荐存款户568户,存款2070万元;推荐贷款户877户,贷款3735万元;通过18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向61户专业农户发放贷款718万元。
五、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和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近年来,仪陇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活跃了农村金融市场,增强了服务“三农”能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存在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与县域农村地区经济特点不相适应、服务功能弱化,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难以发展壮大,互助性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缺乏法律政策保障其合法性存疑,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金融活动监管缺失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金融和经济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经济活则金融活,经济发达地区金融业相对比较发达。因此,国家应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上加大对西部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积极支持县域新型金融组织建立和发展。我县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立并成功经营的实践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其具体制机制、机构网点原因,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服务成本高等问题,导致其不可能成为支农主力,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由于其“草根”性,经营灵活,能够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了解农民需求,面对面提供金融服务,因此更受农民欢迎。因此,应大力鼓励民间资本参股设立村镇银行,直接出资成立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在其机构设立、培养人才、税费政策、政务服务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搞好涉农金融服务工作。
(三)完善县域农村金融组织服务功能。农发行在坚持做好政策性服务的同时,要积极拓展支农领域,重点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商银行要以服务县域工商企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农业银行在“三农事业部”改革完成后,要成服务“三农”的新手力量;邮政储蓄银行要进一步将业务向农村延伸;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坚持立足县域,以县联社为统一法人,按现代商业银行标准打造成农村合作银行,继续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要坚持“小额、分散”原则,以农户、种养殖专业户和中小企业特别是当地农业产业化加工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扶贫互助社和乡村发展协会要立足本村开展小额信贷和资金互助业务,不得跨区域、超范围经营业务、各类金融组织只有实行错位竞争,走差异化经营策略才能实现健康发展。
(四)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农村地区条件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水平各异,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客户的金融需求结构也存在差异。因此,各金融机构应根据不同层次金融需求,不断开发‘创新适销对路的金融服务产品,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务优势品牌,增强自身竞争力,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五)加强非银行机构及其金融活动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近年来,县域农村地区村镇银行、融资担保公司、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扶贫资金互助社和乡村发展协会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市场体系及金融活动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竞争性农村金融服务市场体系,满足了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要求,促进了县域“三农”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由于成立时间短,还存在资本实力弱、人员素质不高、内控管理薄弱、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其实施持续动态监管,强化其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单笔贷款比例、贷款集中度等非现场监管指标的监测,确保规范、高效运行,促其健康发展。融资担保公司、资金互助社和协会组织,由于其资本金有限,财务不透明,对其监管和服务目前还存在盲区,极其有可能超范围经营及介入民间借贷等高风险领域,酿成区域性金融风险因此可由地方金融办牵头,人民银行、银监办等部门建立县域非银行机构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其机构、人员、业务的管理,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地方金融稳定。
第二篇:农村金融服务答记者问
“一行三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
式创新答记者问
字号 大 中
小文章来源:金融市场司 2010-07-28 17:01:00
关闭窗口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以下简称“一行三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银发[2010]198号)。“一行三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此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请简要介绍一下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背景情况。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积极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是金融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近年来,“一行三会”和各涉农金融机构围绕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个目标,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多方面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在我国农村不少地区,目前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
一、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仍然突出。
为了深入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为突破口,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水平,2008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银发[2008]295号),选取中部六省和东北三省部分有基础的县、市,开展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试点一年多来,在试点九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行三会”和各涉农金融机构积极努力,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扎实工作,总体上看,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第一,试点因地制宜,开发和推出了一大批金融创新产品。据人民银行初步统计,目前试点九个省主抓的主导性试点创新产品有133个,试点县(市)有88个。在全国范围内试点效
果有明显影响的试点创新产品包括: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信贷+保险”产品、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惠农卡”等等。试点创新产品大量涌现,有效拓宽了涉农资金的融资渠道,方便了农村和农民贷款,受到试点地农村和农民的广泛欢迎,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第二,试点调动和激发了金融机构的内在积极性,促进了涉农信贷投放的明显增加。据人民银行初步统计,截至2010年6月末,试点九省涉农贷款余额为2.6万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3.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贷款和农户贷款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高19.4个和
7.4个百分点,高出同期全国各项贷款增速7.9个和7.7个百分点。试点九省试点创新的金融产品直接带动的涉农信贷投放累计达559.5亿元,贷款余额264亿元,同比增长40%。涉农信贷投放明显增加,这是试点最突出的成效。
第三,试点推动建立了有效的农村金融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了一整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鼓励农村金融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试点开展以来,九个试点省普遍建立了有效的农村金融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落实了试点的责任和进度要求,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河南、辽宁、湖北等省份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推进试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和扎实安排。在配套政策支持方面,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再贷款、差别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正向激励,并大力推进农村支付体系和信用环境建设;中央财政和试点省的地方财政对扩大涉农信贷投放达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机构给予专项补贴,有些试点县市还通过地方财政出资建立了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奖励基金或专项财政贴补资金;金融监管部门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和网点布局调整上给予积极支持;保监部门拓宽农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增加涉农保险品种,改进保险配套服务。这些工作,为加快推进试点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持,同时,也把政府多个部门高度凝聚在一起,进一步增进了跨部门政策的协调合作。
第四,试点进一步增进了多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共识,并促进了农村金融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向好发展,为全面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2010年1月,“一行三会”联合在河南省商丘市召开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座谈会,对试点工作进行了深入总结交流。今年上半年,人民银行牵头有关部门分赴全国有代表性的省市对各地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总体来看,目前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仅具备了相当的基础,而且存在迫切的现实需求。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对金融系统实施强农惠农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国内农业发展的新形势要求我国金融部门在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必须有新作为,这对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金融机构大力开发农村潜在市场也是一个“双赢”。因此,“一行三会”在认真系统总结一年多来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从今年下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二、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核心目的,就是紧紧抓住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这个突破口,通过金融系统积极不懈的共同努力,在全国努力创新和普及、推广一些真正契合农村与农民实际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大力创新和完善涉农金融服务新机制,与时俱进地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在着力缓解农村和农民融资困难的基础上,让农村和农民得到更多、更实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让更多的农村中低收入人群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全面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水平。
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重点是集中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推广普及在实践中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金融产品。比如,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发展农村微型金融,全面提高这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覆盖面、满足率和服务效率。这些金融产品,在目前已经普及的地区属于成熟类金融产品,但在全国不少地区,推广这类金融产品本身也属于一种金融创新。
二是根据农村发展的新形势,积极研发和推出一些适合农村和农民实际需求特点的纯创新类金融产品。这类金融产品,以前没有过,现实中存在迫切需求。比如,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贷款抵押担保品范围;探索推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探索开展涉农贷款保证保险;探索发行涉农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涉农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拓展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等等。这有利于促进更多的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
三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比如,推广农村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和信贷员包村服务;推广手机银行、联网互保、农民工银行卡等农村金融服务新方式;积极开展农村金融咨询、代理保险销售和涉农理财业务等等。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流程,再造农村金融服务模式,让广大农村和农民得到更多便捷和优质的现代化金融服务。
三、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有哪些基本要求?
第一,要正确把握全面推进创新的原则和方向,选准创新的重点和突破口,务求实效。农村金融服务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与农民的重要纽带,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面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水平,让农村和农民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和更多的金融服务实惠。因此,农村金融创新不能为创新而创新,不能不顾政策规定和风险盲目创新,更不能弄虚作假。一定要因地制宜,着眼于农村与农民最急需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努力寻求新突破;要坚持求真务实,坚持风险可控和财务可持续,重在实效和管用,务必抓实,务必见效,为农村和农民多干实事、好事。
第二,要统筹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创新要坚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创新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有机结合,统筹规划,有序推进。要通过全面推进农村金融创新,进一步促进发展富有竞争和活力的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银行、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和谐并存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低成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金融职能作用,大力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金融服务保障。
第三,要注重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不断增强农村金融创新的内在激励和政策合力。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持续不懈的共同努力。在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过程中,金融管理部门要特别注重积极建立和完善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特别注重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的有机协调配合,特别注重调动和发挥金融机构推进和参与农村金融创新的内在积极性,特别注重加强农村金融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以及金融专业人才培育,不断增强农村金融创新的内在激励、政策合力和发展可持续性。
第四,要注重加强农村金融创新的基础数据信息统计、政策宣传解释和政策效果评估。农村金融基础数据信息统计和政策宣传解释这些基础工作非常重要。金融管理部门和各金融机构要切实摸清底数,做实创新基础。要注重加强基础数据信息的沟通交流,相互借鉴学习,及时总结交流农村金融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注重加强调查研究和农村金融专题分析。同时,要加强对农村金融创新工作的效果评估,督导和激励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效;要切实做好农村金融创新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正确引导政策预期。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过程中的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为创新营造良好的舆论
环境,让农村金融创新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发展。
四、如何发挥好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在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在涉农金融服务领域的产品及服务方式创新,既是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重要内容,对于全面推进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也具有重要的拉动、辐射和支撑保障作用。
从资本市场看,重点是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到股票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高收益债券、可转换债券等直接融资产品,进一步拓宽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2009年至今,共有14家涉农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合计募集资金118.8亿元;共有8家农业类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合计募集资金54.7亿元。截至2010年6月末,共有31家涉农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604亿元,中期票据179亿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4.2亿元,合计募集资金787.2亿元。总的看,越来越多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并借力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产品进一步发展壮大。在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过程中,证监会将大力加强与各金融管理部门的密切合作,一如既往地积极鼓励和支持涉农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发挥好期货交易机制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的积极作用;推动期货业经营机构积极开展涉农业务创新,稳步拓展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2009年,全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成交量达到12.4亿手,成交额达到62.2万亿元。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具备了支持“三农”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
从保险市场看,重点是大力开发和推广适合农村与农民特点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扩大农业保险和涉农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服务品质,积极推进农村保险市场体系建设。这些年,农业保险(分为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两大类)和涉农保险(指除农业保险外,其它为农业服务业、农村、农民直接提供保险保障的保险)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末,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133.8亿元,保险金额达3812亿元,保费规模已达全球第二位;包括农房保险、农机保险等在内的涉农保险保费收入25.2亿元,提供风险保障1.6万亿元,支付赔款16.4亿元。在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中,保监会将继续落实“低保额、广
覆盖”的原则,积极推动农村保险供给主体和服务网络发展完善,继续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领域和试点品种,加快推进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和农村小额贷款信用保证保险试点;同时,积极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加强合作,支持拓宽农村贷款抵押物范围、增强农户贷款信用和扩大农户融资手段(如个人保单质押贷款等),促进完善涉农信贷风险分散转移机制,并注重加强保险业务监管和保险人才培训,努力促进城市保险市场与农村保险市场良性互动,形成城乡保险市场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完)
第三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为破解农村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等难点堵点问题,**市以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指引,通过经济为杠杆、党建为引领,带动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创新构建了“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以激发群众共谋善治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达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有力增强乡村社会治理效能,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乡村善治共富。
一、构建“五位一体”网络化指标体系。
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为农户、行政村、乡(镇)三个层级设置指标体系。从家庭收入、家庭资产、就业创业等方面构建积极向上的经济生态指标,全面激发农户通过诚信勤劳争取高分的积极性,引导农户积累信用、增强发展实力;从爱党爱国爱家乡、热心村级公共服务等方面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指标,引导乡村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家,维护风清气正乡村政治生态;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教学等方面构建优秀自信的文化生态指标,引导农户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遵守意识形态的相关规定;从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等方面构建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指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导群众形成和谐团结、互信互助互爱的乡村生态;从家园干净整洁、爱护公共资源等方面构建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指标,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意识,引导村民爱护资源环境,共建生态宜居家园。目前,全市11个县(区)均已完成“五位一体”农村信用指标体系设置,并在xxx县完成整县推广,其他9个县(区)已分别完成1个乡(镇)的试点。截至2022年5月,全市已采集农户信用指标信息数77.65万户,占应采集数的88.15%;已采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指标信息数4721家,占应采集数的69.9%;全市系统录入农户数共52.7万户,占全市56.5%。二、树立“信用为本”鲜明时代导向。
在县乡村三级党组织指导下成立信用评级小组,制定《农户信用等级测评表》,配置了经济指标占比50%,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分别占比10%、10%、20%、10%的指标权重结构,开展信用等级评价。根据农户实际,评出信用分数和信用等级,将各县(区)所有农户信用分为B级和1A~5A级六个等级。B级农户只评级不授信,1A级及以上为信用户,存在重大负面信息记录的直接列为“失信农户”,3年内不能评为“信用户”。以信用户为基础单元,全村信用户达到70%以上、有一个好的村“两委”班子、且全村不良贷款率保持在2%以下的行政村,可评定为信用村;以此类推评定信用乡(镇)。每村每年评选“十佳信用户”,发放“信用牌”,营造讲信用、守信用的“比赶争超”良好氛围。目前,全市已完成农户评级9.32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31家,已授信农户2.36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93家;授信总金额13.64亿元。三、建立“配套集成”现代化治理机制。
根据信用评级和授信情况,把道德与经济、精神与物质、人品与产品“藕联”,推动“信用+N”配套集成。如“信用+金融”,信用户可免抵押、免担保获得金融机构5-30万不等小额贷款,且一次授信、随时用信、随用随贷、循环使用、高效快捷、利率合理,满足农户融资需求,形成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如“信用+数字乡村”,将“信用建设”“金融服务”“电商服务”相结合,信用农户可获得更多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可优先通过信用信息系统平台展示和交易特色农产品。如“信用+人才培养”,在村“两委”干部选拔、党员发展、公务员招录、教师招聘等组织人事方面成为重要衡量指标。如“信用+服务保障”,4A级以上信用户凭信用二维码,可享受县内公共交通乘车费、景区景点门票等优惠;涉农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扶持、医疗服务等生产生活保障方面,给予信用等级高的主体优先支持。截至2022年5月,全市累计发放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贷款金额12.03亿元。四、推行“多维管理”常态化保障制度。
制定出台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和政策,将农户的信用分变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收益和可享受可感知的社会权益。一旦单个农户失信,将降低全村的授信额度、提高其他农户的贷款利率;一旦评为信用村,就会提高村内信用户授信额度、降低贷款利率。农户、行政村和乡镇层层嵌入治理网络,并将农村赌博、打架斗殴、治安乱象问题等违法犯罪行为和矛盾纠纷、信访调处、环境保护等纳入考评体系,构建政治、德治、自治、法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机制。在“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的引导下,基层治理、社会风气、村屯风貌明显改善,全市上访案件、恶性治安及犯罪案件明显下降,2022年第一季度全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98.86%,排名全区第4位,较2021排名上升3位;全市获评**“绿色村屯”51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14个,2021年有11个行政村纳入自治区级乡风文明行政村示范点。第四篇:文圣拳组织体系建设
文圣拳组织体系建设
为加强文圣拳武学研究工作,促进文圣拳健康向前发展,2011年1月6日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召开了《文圣拳》新书发布会暨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成立大会,成立了全国性的文圣拳领导组织机构,为推动文圣拳的发展,提高文圣拳武学研究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组织机构 总监:山东嘉祥杜仲山先生
主席:山东汶上宋连洪先生
副主席:山东郓城侯高民先生
副主席:山东梁山陈庆宏先生
副主席:山东嘉祥赵兴玲先生
副主席:山东济宁王安林先生
副主席:山东嘉祥黄凌魁先生
副主席:山东梁山关广帝先生
副主席:江苏沛县肖守太先生
副主席:山东嘉祥杨承华先生 副主席:江苏丰县魏训强先生
副主席:山东临沂卢飞宏先生
秘书长:山东临沂卢飞宏先生
副秘书长:山东嘉祥杨承华先生
副秘书长:山东嘉祥黄凌奎先生
副秘书长:江苏丰县魏训强先生
副秘书长:山东梁山扈玉良先生
副秘书长:山东梁山李若现先生
副秘书长:山东郓城张丽光先生
理事会成员:
杜仲山 江德喜 黄凌奎 赵兴玲 吴德纪 侯高恩 吴怀信 王遵臣 赵龙才 张丽光 宋连洪 王安林 宋国旗 赵 松 周中华 陈庆宏 陈尚雷 陈庆恩 扈玉良 卢飞宏 关广帝 魏训强 杨承华 肖守太 陈尚广 张仁奎 李景良 张丽华 张乃平贾仰勇 王文涛 孔令太 杨承宽 刘继成 王善哲 李念喜。
二、中华文圣拳泰山论道组织机构
坛主:
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副主席侯高民先生
副坛主:
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副主席卢飞宏先生
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副主席黄凌魁先生 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副主席魏训强先生
龙虎山嗣漢天师府护法师、道教玄宗学会会长成道明先生
江苏省沛县三清宫观主李景良先生
秘书长: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理事张丽光先生
副秘书长: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理事王善哲先生
文圣拳弟子杨雪琴女士
泰山论道护法师:
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理事刘继成先生
文圣拳弟子:刘成忠、展复河、徐仁政先生
(文圣拳泰山论道组织体系于2013年4月20日在泰山成立)
三、中华文圣拳华山论剑组织机构 中华文圣拳“华山论剑”坛主:
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副主席、武术大师,江苏丰县魏训强先生
中华文圣拳“华山论剑”名誉坛主:
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副主席、武术大师山东梁山陈庆宏先生
中华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理事,武术大师张恒雷先生
中华文圣拳“华山论剑”副坛主: 山东梁山扈玉良先生 山东梁山陈尚广先生 江苏丰县贾仰勇先生 山东郓城赵龙才先生 山东郓城王西征先生
中华文圣拳“华山论剑”秘书处: 秘书长:
山东郓城张修涛先生 副秘书长: 山东郓城王建浩先生 山东微山夏保分先生 山东梁山李培芳女士 江苏丰县魏耿先先生 华山论剑护法师: 江苏丰县魏梦柯先生 山东郓城王建泼先生 山东郓城张勤立先生 山东微山赵海龙先生
(魏训强先生不再担任“泰山论道”副坛主职务)(文圣拳华山论剑组织体系于2014年5月6日在华山成立)
文圣拳在文圣拳武学研究理事会的带领下,经过全体门人的共同努力,将文圣拳武学推向了大江南北以及海内外。2013年的文圣拳泰山论道和2014年华山论剑,成立了以文圣拳泰山论道为思想体系和以华山论剑为主要功夫体系的文圣拳两大武术体系,这将为今后文圣拳发展起到重要的组织保证,为文圣拳的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
第五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张健华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农村金融的改革探索始终贯穿于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进程之中;农村金融的发展创新在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和保持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特别是2003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合力推动下,以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启动为标志,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稳步推进。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农村金融领域发生了重要变革。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中央银行和财政税收等部门多项政策扶持作用下,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逐步得到有效化解,运行机制不断完善,“三农”服务主力军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推进,涉农业务不断拓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断推进,各地根据农村经济特点和农户实际需求,创新试点了多种符合“三农”实际特点的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金融供给持续增加,“三农”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农村金融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农村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对改革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总体来看,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支持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支持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民金融服务水平。
一、涉农贷款稳步增长,支农力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涉农金融机构加大了涉农信贷投入。农村信用社在加快推进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产品创新,推出了符合农民需要的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涉农贷款余额明显增加,在全部涉农金融机构中占比不断提高。农业发展银行逐步拓宽涉农业务,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主要涉农金融机构也逐步回到农村地区提供直接面对客户和服务中小企业的涉农贷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也拓展了农村地区涉农业务。在各金融机构共同努力下,涉农贷款大幅增加。截至2010年9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11.13万亿元,较2007年底增加5.02万亿,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达22.7%。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为2.29万亿元,比2007年末增加0.78万亿元;农户贷款2.56万亿元,比2007年末增加1.22万亿元。
二、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深化,服务“三农”能力有所增强
(一)“花钱买机制”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之初,正是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出农村,邮储资金大量外流的时期,加之当时农村信用社自身历史包袱沉重,相当大一部分农村信用社难以维持正常经营。为化解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充分发挥其支农作用,中央提出“花钱买机制”改革思路,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思路启动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
在中央银行资金支持政策的激励下,地方政府积极出台配套政策,主动帮助农村信用社催收债务、进行产权改造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农村信用社也不断加强自身经营实力,完善产权结构。经过7年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村信用社长期积累的历史包袱逐步得到有效化解,资本实力和经营业绩明显改善。此轮改革通过央行专项票据、专项借款、财政保值贴补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对农村信用社提供资金支持超过2600亿元,占全国农村信用社2002年末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比例超过80%;共消化历年亏损挂账758亿元,降幅达到58%,共有1713个县(市)(占全国的71.8%)已全额消化了历年亏损挂账。截至2009年末,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本2829亿元,增幅14%;实现账面利润716亿元,增长23.9%;资本充足率6%,比2002年提高14.6个百分点;按四级分类的不良贷款率为7.4%,比2002年末下降29.5个百分点。二是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2002年末,有2356个县(市)为两级法人社,2009年末仅91个;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社由2002年末的94家发展为2009年末的2054家;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由2002年末的3家发展为2009年末的239家。三是支农能力不断增强。2009年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7万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251%;其中,涉农贷款余额30918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65.8%;农业贷款余额2.1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由2002年末的81%提高到95%;各项存款余额为6.97万亿元,增长237%。
经过七年改革,全国绝大部分县(市)的农村信用社具备了一定的商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改革的效果来看,这一轮“花钱买机制”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正确、成效显著。农村信用社通过自身经营化解历史包袱的能力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二)主要涉农金融机构业务不断拓展
2007年以来,农业银行按照“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原则进行了股份制改革,稳步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工作和“三农”
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拓展县及县以下地区的金融业务。截至2010年9月末,农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4万亿元,较2008年末增长了近56%。
农业发展银行坚持深入贯彻党和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方针政策,积极拓展支农领域,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通过开展新的涉农业务,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截至2010年9月末,贷款余额达到15347.67亿元,其中涉农贷款占比超过70%。
2007年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以来,继续发挥其贴近农村、网点众多的优势,不断拓展涉农业务,在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零售业务的同时,逐步探索向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批发贷款和开展银团贷款等模式加大支农力度。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逐步深入农村地区提供服务
2006年,“进一步放宽农村地区市场准入”相关政策出台以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于2007年正式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进一步改善了“三农”和小企业金融服务,填补了部分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截至2010年11月,全国已组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425家,其中开业319家。
2008年以来,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小额贷款公司在引导民营资本“支农支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10年11月末,各地已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机构数达到2451家,贷款余额1741.6亿元。
三、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断推进
针对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差异大,抵押担保物缺乏等特点,2008年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银发〔2008〕295号),在中部六省、东北三省开展农村金融创新试点工作。2010年7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银发〔2010〕198号),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随着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村微型金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得到扩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不断推进,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四、人民银行积极推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金融生态环境
(一)推进农村支付系统建设,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便利
人民银行始终将解决农村金融机构“支付结算难”问题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吸收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加入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成立全国性农村信用社资金清算中心、督促和指导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等方式,不断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清算服务。截至2010年9月底,全国共有27529家农村信用社、1231家农村合作银行、1066家农村商业银行、211家村镇银行接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
2009年,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224号),根据农村地区实际情况推广示范县的经验做法,全面开展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改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国各地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提高农民对非现金支付的认知;因地制宜,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普及,大力推广银行卡、转账电话、网上银行支付等其他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因势利导,加强农村地区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与管理。
(二)开展农民工银行卡服务,方便农民工异地存储汇兑
为解决农民工携带现金回乡的安全和便利问题,2005年12月,人民银行在贵州省率先开展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试点,农民工在打工地利用银行卡存入现金后,可以在家乡就近的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实现跨行柜台取现,并可享受比较优惠的费率。截至2009年末,贵州、湖南等23个省(区、市)辖内5.2万个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全国31个省(区、市)辖内1.5万个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开通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受理业务。2009年,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实现交易221.02亿元,同比增长1.77倍。
(三)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近年来,人民银行从信用信息服务入手,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改善农村信用环境。通过组建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全国1300多万户企业和近6亿自然人建立信用档案,逐步扩大征信系统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同时,为配合并推动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在农村地区持续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截至2010年6月末,全国大部分县(市、区)开展了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建立了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共为
1.1亿多个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评定了7600万个信用农户,7000多万个农户获得了支持。
五、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措施支持涉农金融机构支农工作开展
(一)有效发挥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继续对农村信用社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
为保证农村地区信贷资金充足,在当前紧缩流动性的前提下,对农村信用社仍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共上调6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其中对农村信用社等中小法人金融机构,仅上调3次。目前,农村信用社执行比大型商业银行低6个百分点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其中,涉农贷款比例较高、资产规模较小的农村信用社执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比大型商业银行低7个百分点。据估算,截至2010年9月末因优惠存款准备金率而留存农村信用社的资金约4608亿元。同时,村镇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照当地农村信用社执行。
(二)加大支农再贷款支持力度,引导扩大涉农信贷投放
近年来,按照向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倾斜的原则,人民银行加强了对支农再贷款额度的地区间调剂。同时,将村镇银行纳入支农再贷款支持范围。2010年春耕旺季,对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调增支农再贷款额度100亿元。调增后,以上地区支农再贷款额度所占全国的比例达到93%。支农再贷款对引导扩大涉农信贷投放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10年9月末,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余额为691亿元。
(三)对涉农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适时发挥再贴现促进结构调整和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
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票据选择明确再贴现支持的重点,对涉农票据和中小企业签发、持有的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进一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今年以来,累计对办理再贴现的涉农票据、中小企业票据占比较高的地区调增再贴现限额410亿元。2010年9月末,再贴现总量中涉农票据占19%,中小企业签发、持有的票据占63%,较好发挥了引导信贷投向、支持扩大“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
(四)研究制定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在当地发放贷款的具体考核办法 为促进县域信贷资金投入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2010年9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印发《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试行)》(银发〔2010〕262号),正式建立考核机制,明确了考核程序、考核条件和激励政策,并确定按照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力度的大小进行系统评价和分类扶持。从2011年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全部县域和东部地
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试点实施。这不仅鼓励加大农村资金投入,也为现有优惠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客观标准。
(五)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政策措施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有利于为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培育创造更多的信贷切入点。2010年1月,人民银行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0]5号),要求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和激励金融机构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提供有效融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