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0814百丈时尚体育小镇调研材料
百丈镇时尚体育小镇创建工作调研材料
市体育局调研组(2018年8月9日)
一、前言
为贯彻落实《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温政发[2018]11号),推进《温州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2018年重点工作实施计划》,按照《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关于做好全市百个课题大调研活动的通知》(温宣通[2018]30号)要求,为破解我市体育特色小镇建设难题,8月8日,由市体育局法规产业处处长金家炳带队,温州医科大学教授王占坤、温州医科大学体育管理学硕士王志朋参加的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讨论、实地勘查,开展体育特色小镇工作调研活动。
二、百丈时尚体育小镇基本情况
(一)荣誉与品牌:国家级卫生镇;省级园林镇;2015年,湖畔露营项目获评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2016年,列入第一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2017年,《百丈时尚体育小镇演绎“两山”理论新篇章》入选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典型案例;2018年,创成3A级旅游景区,列入省级首批7个省级运动休闲小镇培育名单。
(二)基本镇情:百丈镇辖11个行政村(居),总人口9764人,镇域面积129平方公里,时尚体育小镇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2平方公里,产业定位为时尚类。1 主要镇情特点如下:
1、作为移民新镇面临巨大的库区转型转产压力。2000年,因兴建珊溪水库,截水围坝而成浙江省第三大人工湖-飞云湖(温州300万市民的大水缸)。百丈新镇落成之后,为保护飞云湖这一潭碧水,镇区加工业、畜禽养殖业等传统产业纷纷关停,当地居民或政策移民或投亲靠友移居至温州等发达地区。山更青了,水更绿了,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失去产业支撑空心化,亟待找出一条发展新路子。
2、山水资源独特。飞云湖面积35平方公里,是温州最大的人工湖泊,二分之一的库周沿线和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积在百丈境内,水面宽阔,湖面平静,水域宽度在600米左右,最长距离达3千米,平均深度在50米左右,水域内除少许执法船和农用竹筏外,无大型船只过往,非常适合水上项目训练、开发,也是水上静水项目训练的绝佳场所。同时,冬季最低气温一般在0℃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8.0℃;湖面风速较低,平均风速仅1.3米/秒;冬季降雨量少,10月至次年4月总降雨量只占年降雨量的29%,极大地减少了降雨对体育运动的影响,特别适合开展冬训。
3、发展体育特色小镇的定位准确。2011年以来,浙江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考察飞云湖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水域无船只养殖干扰,基本无风浪,特别适合青少年皮划艇、赛艇运动,冬不结冰,又特别适合冬训”。2012年冬季开始,先后引进浙江省、辽宁省、福建省、甘肃省等水上运动队伍冬训。2014年开始,引进国家青年赛艇队入驻常年集训,备 2 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运动员规模约200人;辽宁省军事体育航海运动学校开始落地赛艇、皮划艇、曲棍球等多项目冬训,运动员规模约300人。2015年2月,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温州信息》专报刊登《泰顺县百丈镇保护水源谋转型 依托山水优势打造“浙南体育休闲旅游名镇”》,时任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批示:泰顺做法值得肯定,请市体育局帮助指导促进更快更好更美发展,努力打造成为“时尚体育小镇”或“时尚水上运动小镇”。同年,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与温州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动建设泰顺县飞云湖国家水上运动休闲示范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至此,创建百丈时尚体育小镇作为泰顺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始倍受上级体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至此,“一湖碧水”选择了与绿色的体育产业相匹配,走出了百丈发展的新路子。
4、交通区位面临突破。2020年,溧阳至宁德高速公路(G4012)泰顺段将建成通车,百丈镇距高速互通口仅10分钟车程,距温州车程70分钟,距县城车程20分钟,交通将极为便利,百丈将全面融入温州都市圈和长三角经济带,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
三、百丈时尚体育小镇建设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从县级层面保障保障时尚体育小镇建设。建立由县委常委、副县长担任召集人的时尚体育小镇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百丈时尚体育小镇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大政策破解难题力度,加快项目审批落地,形成推动 3 时尚体育小镇重大项目建设的合力。成立县体育产业招商工作组,主动做好体育产业项目的包装策划和招商服务工作,积极落实招商项目“一事一议”机制,加大对招商政策、用地指标、林地审批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力度。镇党委、政府始终盯紧“时尚体育小镇”主战略,举全镇之力推进。
(二)以规划引领时尚体育小镇长远发展。委托北京泛华规划设计院高起点编制《时尚体育小镇概念性规划》、《时尚体育小镇体育产业专项规划》,从战略、空间、项目、产业、投融资五位一体对环飞云湖18.74平方公里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布局,构建“一轴三心三组团两区”的“轴带状”空间结构,建设八大功能区,绘制百丈时尚体育小镇的发展蓝图。
(三)积极做大体育核心资源。一是吸引国家赛艇二队长期驻扎集训。积极与国家水上运动中心对接,原百丈中心校资产整体出让作为“国家赛艇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占地31.9亩,可容纳300人进驻训练,先后引进国家赛艇二队为主的多支队伍入驻训练,500多名体育健儿连续四年在百丈飞云湖开展冬季大集训活动。二是做强辽宁冬训品牌。建成运动员公寓、3片曲棍球场等设施,可以容纳300名运动员入驻,可承接国际曲棍球比赛,每年有250多名皮划艇、曲棍球运动员入驻冬训。三是做亮体育形象。作为运动休闲项目展示和体验者接待的小镇客厅(游客集散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彩绘大道、环湖绿道精品工程、朱岭湾主题公园、望湖广场、直升机停机坪、湖畔露营基地、体育标牌标 4 识,运动氛围无处不在。
(四)做足时尚体育小镇的“时尚”味。结合泰顺厝元素,以“时尚、动感、自由”的改造风格,按照“一栋一风格、一栋一特色”的原则,对建成区400榴民房实施外立面改造。
(五)努力培育打造具有时尚特色的品牌赛事。2013年,在百丈举行全国露营大会,有将近一万人参与了此次盛会。2014年,承办中国温州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皮划艇和自行车项目,有力推销百丈的山水运动资源。从2015年开始,连续举办飞云湖公开水域游泳比赛。2016、2017年,相继举行全国青年赛艇锦标赛,成为百丈镇固定化的品牌赛事。2017年,承办全国象棋棋后赛,全国顶尖女象棋选手在湖畔露营基地展开对弈。今年以来,举办国际商界精英马拉松赛、CBSA美式台球泰顺国际公开赛。
在此基础上,谋划创建时尚体育文化创意街区,探索闲置民房连片租赁流转,引导整村民宿和“农家乐”改造。重点加快推进28公里环湖慢行系统建设,融合健步、骑行、马拉松、观湖观赛等功能,按照“十里步道、十里景观”的总体定位,打造各类休闲运动体验节点。目前,环湖绿道慢行系统完成一期建设2.5公里,二期18公里已完成设计规划。届时,将为引进和培育打造环湖马拉松、环湖骑行、铁人三项等国际国内品牌赛事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丰富休闲运动旅游产品。注重保护性开发,推进地球仓酒店、帐篷酒店、悬崖酒店等符合生态产业导向和提供游客极致体验的旅游产品打造。引进水上运动俱乐部、潜水俱乐部,大力发展运动休闲产业,引导发展赛艇皮划艇休闲体验、飞拉达、水上攀爬网桥等户外拓展项目,推动休闲运动游和健康养生游。
(六)实施精准招商,开启时尚体育小镇新引擎。以抓招商谋取百丈时尚体育小镇新未来,全力开展精准招商,重点抓好无污染、体验式、轻资产、有爆点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的策划招商。精心谋划一批体育产业、体旅融合、基础配套等17个重大招商项目,总投资达53.3亿元。主要打造四季花谷(占地面积2600亩)、叶岸山体育旅游综合体、醉湖居(相对封闭的一站式服务综合体)、航空庄园等项目。重点推进易华录体育招商项目,2017年8月31日,县政府与央企华录集团易华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百丈时尚体育小镇建设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总投资15亿元,以水上运动为核心,全域旅游和智慧低碳城镇概念做总体策划设计。以PPP模式将飞云湖周边公共道路建设、智慧城镇建设、公共配套实施建设、国家水上运动基地、配套休闲度假酒店、医养中心、养老产业基地、泛户外运动项目集合、房车营地、生态农业等项目整体打包,统一落地,短期内形成集合效应。目前正在实施项目咨询及预可研方案编制,下步要准备向县政府作具体汇报,确定开发合作模式。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县将立足飞云湖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以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强化体育配套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百丈时尚体育小镇建设各项工作,打造最美体育旅游目的地。
(一)加快建设休闲体育项目。按照“大基地”建设要求,规划建设赛艇、皮划艇标准航道和上下水浮动码头,推进占地300亩的浙江省皮划艇训练基地和辽宁运动基地二期曲棍球、垒球、小轮车场地建设;规划建设滑水、龙舟、水上蹦床、游泳等其他水上竞技项目设施,启动环飞云湖28公里慢行系统建设;同时,积极与上级体育部门对接,加快推进已通过控规评审的国家水上运动中心项目前期,力争早日落户我县。
(二)着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标准,全力实施百丈镇供水水源改造提升工程、3.5万KV变电站等项目建设,解决饮水难、用电难等问题;全面加快旅游集散中心、百丈游人码头、停车场、星级旅游公厕、游步道、民宿酒店等配套设施和旅游标识标牌系统建设,开展镇域村容改造和景观绿化,切实提升镇区环境质量。同时,全力实施司筱线改建提升工程,加快与龙丽温高速文泰段的对接,彻底改变交通落后状况。
(三)全力打造体育赛事品牌。充分发挥各级专业运动队伍进驻和户外运动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时尚体育小镇高峰论坛,积极引进和承办“全国青年U18赛艇锦标赛”“亚洲 青年赛艇锦标赛”等一批国际国内重大赛事,谋划国际国内马拉松、自行车公开赛、铁人三项等相关赛事,以国际、全国的规格打造赛事品牌,促进基地知名度提升。同时,继续把环湖自行车、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皮划艇赛艇比赛、露营大会等打造成飞云湖体育传统品牌赛事。
(四)全面推进体育业态融合。按照“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的要求,充分发挥百丈时尚体育小镇建设效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开发建设四季花谷项目、金坑现代农庄和现代高效农业园等配套项目,不断延伸体育产业链,让体育休闲成为旅游新时尚。同时,加强与国内著名体育产业运营公司合作,规范和推动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精心培育体育赛事品牌,促进传媒、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
(五)不断强化政策资金扶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落实“一事一议”机制,加大百丈体育产业、招商政策、用地指标、林地审批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力度,全力支持百丈“时尚体育小镇”饮供水工程、供电系统改造、交通道路改善以及环湖自行车赛道、时尚体育公园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四、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处调研:王占坤、王志鹏
一、金处 2016年市体育特色小镇三年计划中24个中体育。
社会力量办体育中的项目清单。九个层次:①铜铃山、百丈;②规划中;③概念、运动海湾、平阳南拳、乐清水上运动休闲小镇。
对省级运动小镇的落实。张宗善书记 申报最美湖泊。
省级园林镇、国家级卫生镇、省级运动小镇。
战、产生、空间、项目、投融资五个方面偏规划、中间成果。信分场馆
做大绿色产业链:停车、住宿、餐饮、体验、休闲空间、赛事宣传、街边 围、新奇项目。
露台餐厅:帐篷酒店、飞拉达、湖泊湿地、皮划艇体验、溜索。
建议:①市级层面支持库 能产转型。②项目资金更大支持。③品牌赛事培育。④产业招商、生态缺乏。有实力的社会资本。
运动休闲项目、体旅融合的小镇。
三、钟局
①特点:体育为主业;②体育元素充分体现;③赛事有影响力;④形象震撼;⑤基础投入大;⑥体育+,农产品,露营;⑦县里作为两大版块的重点;⑧时尚体育小镇联合会议制度;⑨县级资金统筹安排。
需要上级支持:①要有引爆点项目,环湖绿道;②品牌赛事:细分领域的高端。
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赛事补助 3090--90万元。③乡贤办体育;④基地的建设,市级赛事的投放,增加影响力。⑤小镇保护地,宁波小康游船。⑥市级宣传小镇。
四、张言善:保护区
五、梅朝旭:柚子旅游、文化传媒公司。
一期:露营、卫生,旅游产品打造:帐篷酒店;野奢。36㎡+12㎡露台餐厅。皮划艇体验,水上高铁,浮小球。二期:九球赛:影响力的大众娱乐,带动作用。赛事,文化传媒,体育赛事策划举办。标签化赛事。
三期大型旅游,精品民宿,对民房利用,劳动力就业。担忧非法经营。
德清开元乡村俱乐部,菜园上400亩。
六、王志坤
网球中心:浙江工贸兴院,网球赛。36×18米。
七、金家炳
文成是在原有基础上整合,是政府主导规划,项目引进,赛事,形象,集中力量办大事。温州小镇最前列。黄海燕教练去文成。体育项目落地,体育氛围打造最前列,民宿改造帐篷酒店。文成小镇无赛。这阶段进一步产业化:干股投资额项目,体验休闲赛,环湖,哪些项目投资宽松环境。政策支持,体育招商部门支持。温州科创基金,10亿,(场馆)。路障中心,线下线上推项目。
引入社会力量,民房整治有效益。
湖上游泳池,飞拉达,皮划艇体验爆点游船体验
水,商贸镇九球、历史。卫生、吃、住、停车、露营、帐篷、环湖、体育信会体 产业链丰富 现在慢慢配合
大的旅游单体以游船为串联体育信会体 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创新试点;多办赛、办公、休闲体验季。
第二篇:【特色小镇案例】海宁皮革时尚小镇案例简介
小镇名称:海宁皮革时尚小镇
小镇定位:时尚产业类
小镇概况:
海宁皮革时尚小镇,规划在紧邻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区块,约3.5平方公里。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产业状况:
皮革时尚小镇将打造为集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时尚产业发展新天地,也将成为设计、研发、金融、科技、产业资源集聚的“高地”,助力海宁乃至全省皮革时尚企业转型升级。
皮革时尚小镇以海宁皮革产业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为突破口,不断推动工业制造与工业设计的融合发展,建设国际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设计基地;抓住研发设计、品牌建设等重要环节,延伸优化产业链,加快发展时尚创意产业,将其作为皮革时尚小镇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切入点,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皮革产品的附加值。
小镇特色:
皮革时尚小镇时尚产业氛围浓厚,集聚了中国皮革业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龙头市场——海宁中国皮革城;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海宁皮革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海宁皮革产业集群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工信部“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皮革时装产业试点地区”——海宁时尚产业基地和海宁皮革出口加工区;还有海宁市正在打造的时尚产业园区。
海宁市有着雄厚的皮革产业基础,拥有完整的皮革产业链,皮革与裘皮服装产量、皮革交易量、皮革服装外贸出口供货值三项指标常年列全国第一。2013年,拥有皮革工业企业1486家,规上总产值165亿元,年产皮革服装3180万件(套),占国内市场比重达18%。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海宁市还有专业的皮革市场,海宁中国皮革城入驻商户4500多家,品牌1000多个,高峰时期日均客流量达10万人次。2013年,市场成交额125亿元,接待客流量达到596万人次,列全国各大皮革市场首位。
海宁市还有一批实力强劲的龙头企业,成为皮革及时尚行业的“领头羊”。比如,安正、蒙努、敦努、雪豹、奥王、三星等一批效益高、抗风险能力强的时尚“小巨人”企业,都是海宁市时尚产业发展的代表和缩影。树立皮革时尚标杆,强大的设计研发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海宁皮革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是全国首个皮革产业设计总部基地,入驻自主品牌、自主设计能力的设计企业、设计中心和设计工作室105家,专业从事工业设计人员500余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第三篇:如何申报体育特色小镇
如何申报体育特色小镇?各省申报政策及材料
近一年来,体育特色小镇建设逐渐升温,在各部委发布关于特色小镇的各类政策后,部分省市也相继出台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就如何建设特色小镇和特色小镇申报做出了指导性意见。截止目前,浙江、福建、河北、海南等地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就如何申报特色小镇明确了相应的流程和导则。
体育小镇申报必然需要准备一系列材料。综合各部委要求,首先需要确定体育小镇发展的主要产业,并对建设区域做一个规划,在规划产业的同时兼顾生活区、旅游区、文化休闲区等。大体需要准备如下资料:
关于特色小镇规划报告说明
一.标准创建流程
第一步:条件申报明确
产业定位、建设空间、投入资金、建设内涵、功能定位、运行方式、建设进度、综合效益。第二步:准备申报材料
规划方案、建设计划、业主情况、扶持举措、基本情况 第三步:执行申报程序
申报范围、申报时间、申报数量、申报方式 第四步:接受监督调整
定期监测、动态管理、评优、期权奖罚、联动指导 第五步:等待验收命名
验收条件、验收程序、命名公布。
二.体育总局运动休闲小镇申报程序
根据2017年5月9日《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运动休闲小镇的建设由地方各级政府及其体育等相关部门根据当地实际进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避免盲目跟风。各省(区、市)体育局、体育总局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分别根据当地和运动项目实际向体育总局推荐小镇项目、进行业务指导。体育总局主要以组织开展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示范试点、制定完善政策的方式加强行业管理和引导。其申报要求如下
1、报送程序
坚持地方自愿申报和省(区、市)体育局、体育总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项目协会)推荐相结合,按分批报送。县级体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将辖区内符合条件的项目上报省(区、市)体育局,省(区、市)体育局进行审核后推荐上报体育总局。体育总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项目协会)可直接推荐项目。
2、基本条件
申报和推荐的小镇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交通便利,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好;2)体育工作基础扎实,在运动休闲方面特色鲜明;3)近5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环境污染、重大生态破坏、重大群体性社会事件、历史文化遗存破坏现象;4)小镇所在县(区、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能对发展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提供政策保障;5)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对当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具有特殊意义 专栏:体育总局运动休闲小镇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汇报材料(提纲)
(不超过5000字)
一、基本情况
要求:简述小镇区域面积、人口、交通、体育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二、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评估
要求:围绕以下五个方面,从成绩与经验、困难与问题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1、自然与生态
从镇区风貌、镇区自然环境、镇区生态等方面阐述。
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从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公共体育服务三方面进行阐述。贫困落后地区应增加脱贫攻坚方面的内容。
3、体育工作
从体育健身设施、体育赛事和活动、群众体育组织机构、群众体育管理架构、科学健身指导等方面进行阐述。
4、运动休闲业态
从运动休闲产业发展、运动休闲文化传承、运动休闲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阐述,包括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等项目。
5、体制机制
从发展理念、规划建设、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三、发展目标及政策措施
1、到2020年的总体发展目标及目标
2、近期工作安排
3、支持政策
要求:阐述县(市、区)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关于支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举措。
江苏省体育小镇申报程序
2016年9月12日,为推动体育小镇建设,江苏省出台的《省体育局关于开展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育2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模式多元、体育服务便捷、建设空间集约,发展富有活力、人文充满魅力、生态健康宜居的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在全国形成体育类特色小镇建设的引领和示范。
一、体育小镇申报条件
发展基础:体育、生态、旅游等资源丰富,经济社会以及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体育及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和空间较大。
产业特色:本地区特色产业定位明确且符合体育健康产业主要方向,具备一定规模和优势,产业特色明显、集聚程度较高,已初步形成体育健康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或项目发展集群。
公共服务:公共体育服务具备较好水平,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惠民服务措施,有一定数量的体育社会组织,全民健身活动较为活跃,全民健身健康氛围良好。
建设规划: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思路清晰,规划目标明确,发展前景良好,发展举措切实可行,且需有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建设规划和具体的项目建设计划。
投入规模:截至申报期满日止,前3年体育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10亿元以上。2年建设期满后,体育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超过20亿元。
政策支持:所在县(市、区)政府将体育健康产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配套政策措施具体得当。
预期综合效益:体育特色小镇建成后能够实现体育、健康、旅游、休闲、文化、养老、宜居等功能的有机融合,有效带动区域内体育健康及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和税收,显著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和扩大体育消费规模,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体育健康特色产业集群和地区品牌。
二、体育小镇报送材料
1)江苏省体育健康特色小镇申报表;2)特色小镇建设概念性规划,包括特色定位、建设目标、规划布局、主要措施、重点项目、运作模式以及预期效益等,如已开工的要提供实景图;3)特色小镇建设计划,包括总体建设计划和分推进计划,明确分实施项目的计划投资额、建设规模、建设内容以及项目建成后的预期效益等;4)特色小镇所在地县(市、区)政府支持发展体育健康产业的政策意见、服务扶持举措,以及同意申报体育健康特色小镇的相关材料;5)按要求提供的相关数据资料;6)能够证明本地区体育健康特色产业发展成果和思路的其他文件或材料。
福建省体育小镇申报程序
2017年3月13日,福建省体育局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17福建省体育产业基地的通知》,其中包括“福建省体育产业特色基地暨特色体育小镇(以下简称“特色基地”)”。
一、体育小镇申报条件
1)现有条件:该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体育产业单位数量众多,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较大,在体育产业某一领域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发展水平位居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2)发展前景:该区域建设发展思路清晰,规划切实可行,发展目标明确,政策措施有力,发展环境优越,具备孵化体育企业的基础和体育产业集聚发展的条件。
3)管理服务:该区域所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将体育产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配备专门管理服务机构,能够为入驻单位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二、体育小镇申报程序
“福建省体育产业特色基地”的申请,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经所在地设区市体育局核准后,向福建省体育局推荐。
1)福建省体育产业特色基地申报表;2)该区域体育产业总体发展情况和体育产业单位名录、基本情况;3)该区域政府或部门出台体育产业相关政策文件;4)该区域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管理与发展规划;5)能够证明本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成果及本办法第二章申报条件的文件或材料。
安徽省体育小镇申报程序
2017年5月4日,安徽省体育局发布《关于推进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培育2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模式多元、体育服务便捷、建设空间集约,发展富有活力、生态健康宜居的省级体育特色小镇,在全省发挥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一、体育小镇申报条件
1)发展基础:应具有明确的地域范围,核心建设面积不低于1平方公里,体育、生态、旅游等资源丰富,体育及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和空间较大。
2)产业特色:区域内特色产业定位明确且符合体育健康产业主要方向,具备一定规模和优势,产业特色明显、集聚程度较高,已初步形成体育健康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或项目发展集群。3)公共服务:公共体育服务具备较好水平,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惠民服务措施,有一定数量的体育社会组织,全民健身活动较为活跃,全民健身健康氛围良好。
4)建设规划: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思路清晰,规划目标明确,发展前景良好,发展举措切实可行,且需有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建设规划和具体的项目建设计划。
5)预期综合效益:特色小镇建成后能够实现体育、健康、旅游、休闲、文化、养老、宜居等功能的有机融合,有效带动区域内体育健康及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和税收,显著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和扩大体育消费规模,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体育健康特色产业集群和地区品牌。
二、体育小镇申报程序
1)自愿申报。由县(市、区)体育部门综合考虑辖区内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条件,确定特色小镇申报对象,经当地县(市、区)政府同意后向省辖市体育行政部门申报。
2)市级推荐。省辖市体育行政部门根据当特色小镇申报通知和相关规定,审核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建设规划可行性等,择优于每年第一季度向省体育局推荐申报名单。
3)省级评估。省体育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评估,符合特色小镇基础条件的,列入特色小镇共建名单。
4)签订协议。对列入特色小镇共建名单的,由省体育局和所在地县(市、区)政府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支持政策等。
5)命名授牌。建设期满后,由省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组,对特色小镇共建对象进行实地查看评估(具体标准规范另发),提出综合评估意见,合格的命名为省级体育特色小镇。6)政策支持。省体育局将通过奖补方式支持特色小镇共建,所在县(市、区)政府要将体育健康产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并配套资金扶持特色小镇建设。
第四篇:活动“本土化”山区百丈镇体育开创新天地
活动“本土化”山区百丈镇体育开创新天地
余杭区百丈镇地处浙北偏僻山区,群众体育活动立足“本土化”搞得红红火火,全民健身活动掀起高潮,成功创建为浙江省体育强镇,参与体育活动成为山区村民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本土化”抓创建,立足山区“服水土”
百丈镇是毛竹之乡,一万余人口分布在60平方公里的山山岙岙里,镇党委、政府根据山区人口分散这个独特的地理环境,把体育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各个自然村,方便群众就近在家门口参加各种体育健身活动,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在体育设施建设中实行区、镇、村三级上下联动,镇政府出台了有关扶持奖励创建体育设施和体育队伍的奖励政策,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有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解决建设健身苑、点,各种健身场所的土地、资金问题,各村创建热情空前高涨,全镇6个自然村1个社区,已创建健身苑点达到30个,室内活动室、篮球场等基础设施基本普及,全镇的文体活动阵地均做到活动场地全部对外开放,真正做到文体设施建设服务于民。同时,各文体活动设施均参加了公众责任险。让人民群众安心、有保障健身休闲。
“本土化”拓展活动,服务群众受欢迎
百丈镇村民世代居住在毛竹之乡,生产生活和毛竹息息相关,由此衍生出许多世代相传的竹文化体育活动,镇文体服务中心组织村民大力开展滚竹圈,竹竿舞,竹龙,锯竹,劈竹等特色体育活动,广大群众在参与活动中既强身健体,又提高了劳动技能。满足了自娱自乐,体现自身价值的需求,目前全镇已有腰鼓队、健身舞蹈队、竹龙队、乒乓球队、篮球队、登山队等体育队伍20余支,其中石竹园村的竹马曾参加西博会狂欢节。目前,百丈镇人民在劳动之余载歌载舞,尽情的享受着全民健身带来的健康和欢乐。
余杭区百丈镇文体服务中心王明煜、葛亚花
第五篇: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
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
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发展载体,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查看。
为加快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小城镇差别发展与特色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干部队伍理论与实践水平,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浙江大学举办了“特色小镇建设浙江经验”研修班,全市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部门人员共65人参加了培训,除聘请专家和当地领导进行授课以外,还组织学员赴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丁兰智慧小镇、西湖云栖小镇等特色小镇现场考察,与当地政府官员、企业高管进行咨询互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浙江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规划建设100个特色小镇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为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贯彻国家新型城镇化和产城融合发展战略作出的重大决策。
今年5月,浙江省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用五年时间通过“自愿申报、分批审核、考核、验收命名”,创建100个特色小镇的目标,对特色小镇的概念及如何创建等作了具体规定,目前,浙江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按照3年近期5年远期的规划正在稳步推进,其中约三分之一的特色小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如杭州西湖云栖小镇,依托阿里巴巴、富士康等优势平台资源,集聚各类涉云企业近300家,涵盖APP开发、互联网金融、数据挖掘等多个领域。宁波市江北动力小镇,以高端海洋工程动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发展新材料、机电与电子、信息与控制、新能源等上下游配套产业,打造了国内一流的高端海洋工程动力装备制造业。再如杭州市龙坞茶镇,以“龙井茶文化产业”为主导,集乡村旅游与民宿体验、文创产业及文化商业、运动休闲产业、养生健身产业于一体,成为全国最大的西湖龙井茶集散地和最具茶文化竞争力的特色小镇之一。
——什么是特色小镇:“特色小镇”与“特色镇”,虽均有一个“镇”字,但指向却不尽相同。“特色镇”更注重行政地域概念,乡镇一级的意味更加浓厚;“特色小镇”则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具有社区特征,传承和展示独特地方文化的载体。“特色小镇”区块概念更强,它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的“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而是产业发展载体,是同业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企业社区,是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空间边界明确的创新创业空间。一个乡村、一个园区、一个区域,均有可能成为特色小镇的建设对象。通过培育特色小镇,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产业发展导向:根据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特色小镇将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撑浙江未来发展的七大产业,兼顾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具体要求:
空间规范围,特色小镇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
运作方式,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规定每个特色小镇都要以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凸显了企业投资主体地位。
投资规模,每个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须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金融、科技创新、旅游、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投资额可适当放宽。此外,浙江省还要求所有的特色小镇必须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则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
——政策支持:
在组织协调方面,建立了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由常务副省长担任召集人,省委宣传部、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厅、财政厅、国土厅、建设厅、商务厅、文化厅、统计局、旅游局、省政府研究室、省金融办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为创特色小镇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土地资源保障方面,对纳入创建名单的特色小镇,新增的建设用地由各地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及供地手续。对如期完成规划目标的特色小镇,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特色小镇则按60%奖励。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
财政支持方面,特色小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还一半。
二、浙江省推进特色镇建设的几点启示
目前,浙江省通过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城镇化发展水平已跃居全国前列,全国千强镇浙江已占三分之一。浙江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为我市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如下:
一个产业(一个特色)。特色小镇以一个产业为龙头,拉长产业链,做真正的产业集聚。浙江提出,特色小镇必须是产业特色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或历史文化悠久的地区,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将其打造成为产业集中、专业化强、富有特色的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同时,注重引进资本、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产品档次与竞争力。在这方面,我市虽然也强调“一镇一业、错位发展”,但实际乡镇产业集中度较低,有的虽有特色产业,但市场优势不明显,产品档次以低端为主,如头桥镇医疗器械特色产业主要生产一次性输液产品,杭集镇日化特色产业主要生产宾馆一次性洗漱用品等。
一个主体(一个投资主体)。浙江提出,每个特色小镇均应明确投资主体,投资主体可以是国有投资公司、民营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政府重点做好特色小镇建设的规划引导、资源整合、服务优化、政策完善等工作。因此,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只提供规划、土地指标、税收返还(有税收才有返还),不但减轻了政府负债压力,也厘清了政府与企业的责任与分工。如杭州西湖云栖小镇以阿里巴巴为战略合作伙伴,打造基于云计算产业的特色小镇;嘉兴海盐核电小镇围绕秦山核电站,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共建“中国核电城”;衢州龙游红木小镇则由年年红家具(国际)集团公司投资80亿元建设等。这种以企业为投资主体的运作方式,有效解决了城镇化融资难的问题。
一个区域(打破行政管辖权)。此次浙江出台的《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意见》的最大突破,就是明确了特色小镇既可以设在市区内,也可以依托乡镇传统特色产业设在乡镇工业区或者某行政村里,且面积一般不超过3平方公里,体现了“小而精”的理念。如杭州市9个特色小镇中有5个位于城市区域内,这既有利于提高投资密度,又有利于节省土地资源。相比我市城镇化的传统理念,重点抓乡镇经济发展,容易忽略城市对城镇化引领带动以及城市产业对农业人口的吸纳作用,如江广融合地区虽属市区范畴,但也可成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
一个运作方式(市场化运作)。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发展载体,是同业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平台,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创业创新的重要举措。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对特色小镇的发展具有关键的意义。浙江明确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借助企业招引企业,通过产业集聚产业,政府主要做好规划编制、完善政策、设施配套、评估奖惩等,大部分特色小镇成立了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开展沟通协调与服务,不直接干预企业的市场行为。
三、对推进我市乡镇特色发展的建议
当前我市乡镇经济实力总体较弱,2014年全市乡镇GDP在25亿元人民币以下的占50.7%,GDP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下的占15.49%,急需要通过特色发展,做优做特进而做大培强特色产业,强化产业就业支撑能力,实现转型升级。
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初步提出了“培育一批工业主导型、城郊农业型、生态休闲型、文化旅游型、商贸物流型特色镇”,结合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我市下一阶段推进乡镇特色发展有两条路径,对比如下:推进特色镇建设其优势是符合省“十三五”规划对乡镇发展的要求,若“十三五”期间我省出台特色镇建设扶持政策,我市可迅速对接争取,且乡镇整体推进组织领导有力,打造成功后对乡镇自身转型升级推动作用明显;不足之处是乡镇整体推进投入大、周期长,在各乡镇现有经济结构下,形成显著特色困难,我省是否出台扶持政策具有不确定性。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其优势是从规划策划以及建设规模、周期和投入等方面来看易于打造,其形成的特色更加集中和显著,示范效应明显,且有成法可学;不足之处是小镇建设更多依靠市场运作,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缺乏省级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地方招商引资压力较大。
当前,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整体推进特色镇建设难度较大。而各乡镇在原有基础上,打造特色小镇,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与原来发展特色、发展基础和发展需求形成良好的互动,形成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更加符合当前乡镇发展实际需求,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
下一阶段,建议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配合以下措施,进一步加快我市乡镇特色发展和优化提升。
一是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在《扬州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5-2020年)》、《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基础上,加快推进《扬州市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扬州市城乡统筹规划》及各县(市)规划编制工作,学习浙江省特色小镇做法,启动编制重点中心镇、特色镇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扩大“美丽乡村”村级规划编制范围,形成市、县(市)、镇(乡)、村四级较为完整的城镇规划体系。
二是出台乡镇特色发展工作意见。围绕培育特色小镇,出台培育相关工作意见,针对我市产业优势和特色,按照自主申报、专家评审、市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批准等程序,培育一批工业主导型、城郊农业型、生态休闲型、文化旅游型、商贸物流型、科技创新型、金融服务型特色小镇,打破行政区划,在市区、县市城区的周围或部分乡镇,探索设立一批特色小镇进行培育。如宝应县曹甸镇可围绕教玩具产业设立“教玩具小镇”,仪征市月塘镇可围绕茶叶种植加工和捺山生态公园打造“生态休闲小镇”,江广融合地带可围绕信息和文化产业打造“信息小镇”、“文化小镇”等。
三是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进一步发挥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整合成员单位资源力量,制订完善加快城镇特色发展和优化提升的政策意见。同时推动各县(市、区)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特色小镇组织领导机构等。借鉴浙江特色小镇创建模式,研究制订我市特色小镇创建标准、考核办法,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创建成果进行客观评估。
四是完善配套扶持政策。市级特色小镇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整体打包列入市级以上重大项目的,所含子项目可享受重大项目优惠政策。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出让收益共享机制,将建设用地不紧张的一般乡镇通过土地增减挂钩获得的建设用地指标,有偿转让给所在县(市)的特色小镇所在地。按照节约集约的原则划定边界范围,对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所在市和县(市)国土部门可适当给予指标倾斜。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按照市区每年1亿、县(市)每年5000万的盘子,分别设立市区和县(市)特色小镇培育专项引导资金,按照20%的比例给予补助,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优先考虑特色小镇需要。对特色产业集中区规划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财政部分,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减半返还。推动商业银行、市金融集团、小贷公司为小城镇提供中长期贷款,各级财政视项目情况给予利息补贴。
五是加大改革创新探索力度。继续鼓励和支持县(市、区)和乡镇申报国家、省级新型城镇化及相关试点,重点支持高邮市、氾水镇、月塘镇、邵伯镇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做好试点总结提炼及深化拓展工作,将培育特色小镇工作与国家、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点带面、创新现行,在全市乡镇中发挥好引导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