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转型 跨越

时间:2019-05-14 07:0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 转型 跨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 转型 跨越》。

第一篇:创新 转型 跨越

创新 转型 跨越

——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赶超发展纪实

中共九江市委政研室

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于1992年7月,是江西省首批省级开发区之一。近年来尤其是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以来,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二次创业,加速发展转型,推进体制创新,用激情演绎赶超,以苦干争得地位。短短几年,全区发展不断提速,活力不断增强,位次不断前移,成为全市园区发展的“火车头”、赶超发展的急先锋。

——发展速度,实现由常规化增长向裂变式发展跨越。从1992设区到2008年,九江开发区足足用了十六年时间才迈上工业主营收入百亿大关,此时全区财政收入不到3亿元;2009年到2010年,仅仅两年时间,工业主营收入便突破200亿台阶,2010年达到223.7亿元,财政收入7.59亿元,实现双翻番;2011年,工业主营收入将突破400亿台阶,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出口达到6亿美元,一年时间可实现“三个翻番”;到“十二五”期末,全区工业主营收入将超千亿,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综合实力跻身长江中游乃至中西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

——产业模式,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跨越。近年来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四大产业,引进和培育了一批重量级龙头企业,集群效应快速形成,产业竞争力

得到全面提升。

——体制机制,实现由传统管理型向现代创新型跨越。通过争取扩大自主权、实行封闭式运行、推行企业化管理、整合“三区”、精简机构等一系列改革,管理职能明显转变,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园区形象,实现由省级向国家级跨越。近两年区域面积扩大了1.6倍,就业人员增加了3.2倍。2010年获得“全省先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2010年度全省先进工业园区”殊荣,跃入了国家级开发区行列。

奋起赶超,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1992年,肩负江西开放前沿使命,踏着九江工业振兴鼓点,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应运而生。多年来,一路铿锵,一路豪情,九江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九江人民开拓了一片充满生机希望的土地。可是,到二十世纪末,因体制不顺、投入不足、加之98'洪灾侵袭等诸多原因,九江开发区曾一度陷入低谷,在全省重点园区的排位掉到了20多位。面对严峻形势,2006年新一届开发区班子受命于危难之时,决心开始二次创业。

好风凭借力,恰逢创业时。正当九江开发区全面推进跨越发展宏图之际,九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强工”新时代。2008年12月,市委书记钟利贵上任伊始就来到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考

察调研,提出 “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的战略思路,要求九江开发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工业的主战场。“三年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00亿,财政收入10亿”,市委、市政府给九江开发区定下发展目标,同时作出决定,给予开发区前所未有的发展自主权。从此,九江开发区赶超动力更足,发展活力倍增。

面对市委的新要求、人民的新期待、发展的新机遇,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班子带头,在全区上下开展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作为全市工业赶超的主力军,九江开发区必须以超常之举建非常之功,他们提出了“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抓手”、“ 一切以项目为中心,一切为企业谋发展”的新理念,亮出了综合实力跻身全省重点园区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为九江赶超发展、争得应有地位作出开发区应有的贡献。从此,九江开发区开始了绝地反击,步入新一轮科学发展、赶超发展的新阶段。

产业转型,抢占发展新高点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九江开发区踏上二次创业征程、发展刚开始提速之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园区发展陷入困境。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九江开发区一班人沉着应对,冷静分析,认识到金融危机既是一场弱势企业的淘汰赛,同时也是发展新兴产业的一次新机遇。通过深入分析和科学研判,决定将产业主攻

方向定位“4+1”模式,即大力培植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和现代服务业。

1、主攻新能源,打造世界级光伏城。2008年,得知拥有世界最先进硅片技术的旭阳雷迪股东正在作项目落户考察的信息,开发区主要领导便主动跟进,无数次的协商洽谈,在用地、环评、办证等关键问题上表现出的诚意和决心,感动了董事长和大股东们,最终使已在外地注册签约的项目转到九江。现在旭阳雷迪已完成两期投资60亿元,三期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主营收入将超300亿元,跻身全国同行业前三强。因为旭阳雷迪的带动,上海超日、爱康、赛翡蓝宝等一批光伏项目在这里开始快速集结,到“十二五”期末,九江开发区将打造千亿光伏产业,建设世界级光伏产业城。

2、做强新材料,建设国内大型玻纤基地。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是九江的优势传统产业,为促进玻璃纤维产业的发展,九江开发区重点围绕巨石玻纤项目搞服务、做文章,积极争取并促成玻纤行业“世界第一”的巨石集团落户区内。目前,已完成投资47亿元、形成年产17万吨生产能力。5年内将形成年产35万吨的生产规模,年销售收入24亿元以上。在巨石玻纤引领下,目前开发区已引进相关企业34家,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产业集群逐渐显现,九江正逐步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玻纤及其复合材料集散地。

3、建设光学数码城,培育一批世界级IT龙头企业。2010

年,该区新引进世界500强、全球最大的数码相机代工企业——台湾华硕旗下的佳能相机,总投资1.5亿美元,全部达产后将形成2000万台的产能,年产值将超过30亿元。同时,借势发展电子产业,近年来相继引进了长怡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德福电子、欧威电子、恒盛科技、清华同方、佳能数码相机、明阳线路板等50多个电子信息项目相继落户,已有36家投产,从业人员近万人,已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九江开发区正朝着打造国内外知名IT产业群而努力。

4、推进“3231”工程,全面提升汽车产业水平。九江昌河汽车公司1997年在开发区落户,多年来一直发展徘徊。2008年国内汽车行业新一轮强强联合,长安集团整体兼并重组昌铃汽车,九江开发区敏锐抓住汽车产业发展又一世纪机遇,全力支持长安汽车(九江)靠大联强,大力实施 “3231”工程(即年产发动机30万台,汽车20万辆,通过3年努力年产值超100亿)。目前发动机扩能改造项目已正式启动,今年主营业务收入有望超过50亿。

5、坚持“双轮驱动”,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该区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园区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来抓,做到新型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商贸流通、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产业,努力形成“一核二带三片”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另一方面,通过建设21世纪家居广场、港区综合大市场、改造

提升五金市场,规划发展各园区商业集聚区的项目,打造服务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化危为机闯出路,潜龙跃渊乘势飞。“4+1”产业逐渐形成规模效应,终于使九江开发区走出低谷,经济在错位发展中取得了高端突破,产业在快速扩张中进一步优化。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区将形成以四大产业为核心、年产值超百亿元的骨干企业6家、超30亿元的企业10家的大工业格局,成为引领未来九江低碳经济、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脱胎换骨,再造开放开发新优势

开放带来活力,制度彰显优势。九江开发区组建初期参照沿海发达地区做法,也曾实行过封闭管理的特殊体制机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制机制的桎梏逐渐显现:园区建设缺乏资金,行政机构有增无减,办事效率低,项目推进慢,批办一个项目要盖几十个章、跑十多个单位……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九江开发区的发展。

为进一步舞活开发区这一“龙头”,打造园区发展优势,市委、市政府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着力为开发区发展助力。市委书记钟利贵,市委副书记、市长曾庆红带头多次深入九江开发区调研,数次带队到沿海发达地市学习取经,给开发区管理上松绑、发展上放权、工作上支持:实行“三区合一”,扩大开发区项目

注册登记、规划许可、土地出让、建设许可、环保审批等方面自主权,支持开发区通过经营土地、银行融资、市场融资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从此,开发区发展有了“源头活水”,发展动力倍增,开始驶入发展快车道。

为进一步提升区机关服务效能,激活内生动力,自2007年始,九江开发区强力推进机构改革,全面推行企业化管理。进一步精简机构,将机关部门由原来的11个压缩为7个,机关内设科室由原来的35个精简为28个,机关由原来的200多人精简到110人;实行班子成员评议分工、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干部全员聘任,有3名处级干部和18名科级干部落岗,4名副职得到提拔重用;全面推行企业化的绩效工资制度,收入与年度考核挂钩,实现了“干多干少和干好干坏完全不一样”。

通过几年不断改革创新,全区干部作风有了根本性转变,区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形成了“一个声音讲话,一个拳头出击”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区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外跑项目,分管领导每年有2/3的时间在外跑项目,“5+2”、“白加黑”工作作风蔚然成风,项目推进速度和服务效率成倍提高。

攻坚克难,打造中部地区发展新高地

随着各地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拼资

源、拼投资、拼政策转向拼人才、拼环境、拼效率。近年来,九江开发区努力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不断创新软硬环境,着力打造中部地区发展高地。

实行全程代办,破解企业办证难。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在全市率先实行企业代办员制度。按照“受理-代办-督办-回复-存档”的代办程序,对落户项目做到“全程式”服务。正展光电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朝阳电子2010年12月份落户,今年3月份即投产。

强化领导责任,破解项目推进难。坚持 “一个产业、一套政策、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产业项目推进机制,一定3年持续推进。实行区领导小组“一月一调度”、园区“半月一调度”制度,将目标、责任、进度公开,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做好招工安工,破解企业用工难。全区建立了招工四级平台、八大网络和“以培带招、招培互动”的招工模式,区财政拿出2000余万元作为招工专项补贴,每年安排创新创业人才发展基金500万元,对高管研发人才给予收入分配上的支持奖励,帮助解决住房、医疗、子女入学入托等实际问题。加强用工配送服务,今年共组织各类招聘会46场,为佳能铨讯电子等多家企业招聘员工1万余人,基本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

构建融资平台,破解企业融资难。加大投融资创新力度,今年区财政为融资担保中心新增3000万元注册资金,已引进并投入营运3家,引资20亿元。尤其是对产业龙头项目,千方百计

为其解决融资困难。该区为旭阳雷迪担保融资3亿元,并协调风投公司为其提供设备融资租赁,关键时刻为企业解决了资金瓶颈。

坚持集约用地,破解项目用地难。该区规定项目投资强度从100万元/亩提高到不低于300万元/亩,除四大产业配套项目外,一般项目投资规模提高到10亿元以上,并出台了“五个不准引进”(凡不符合产业规划、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高、投资规模小、财源贡献缺少五类项目不准入园)。两年来,共依法清理回收土地523亩。

几年改革创新,数载奋力赶超,九江开发区不仅积聚了人气、财气,在全省争得应有地位有了更充足的底气,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一支能干事,懂业务,打硬仗的队伍,干部精神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站在新起点,谋求新跨越。永不满足的九江开发区人,正迎着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众志成城,用智慧和汗水,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谱写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崭新篇章!

第二篇:跨越转型

“转型跨越大家谈 凝心聚力大讨论” 生产技术部:

何永强:加强技术部业务素质提升,加强培训。吸纳人才,增配环保转管员,提高环保工作水平。注重自身业务,多学习多与相关业务部室交流学习。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缺乏,对组无技术专管员,工作交流困难。我们要努力做好工作,科学化管理与学习,多方位发展各项工作。

侯建国: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业务水平,与科室人员互相学习。以安全生产为目的,与掘进对组工作人员多交流,保证工作安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学习其他技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李晓明:努力学习各项技能,关注我省及公司的动态发展,当公司需要时,奉献出自己有限的力量。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化生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发挥煤炭优势以煤兴产,以煤兴业,立足本地,打造企业品牌。

于华龙:面对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领导干部要带头。特别要用节能,节水,环保,低碳,清洁的方法,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引进技术,设备项目,实现对外开放的新跨越。

第三篇:创新社会管理助推转型跨越(社会管理宣传片二稿)(本站推荐)

创新社会管理助推转型跨越

——高平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掠影

高平,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一片美丽富饶、充满生机的热土。这里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发生地,也是闻名全国的“煤铁之乡”、“黄梨之乡”、“生猪之乡”和“上党梆子戏剧之乡”。全市总面积946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办事处)、461个行政村(居委),总人口48万人。

近年来,在晋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全面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建设,以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和“六村联创”为载体,创新“六大机制”,提升服务能力,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高平特色的社会管理新路子,为推动“16488”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六市”新目标、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两个转移”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针对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实际,高平市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了“资源转资本、地下转地上”的“两个转移”战略,利用丰厚的煤炭资源和资本优势,大力兴办非煤产业,规划建设了两条高速经济走廊、四大工业园区、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两个物流园区、一个文化旅游经济区,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煤电化工、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先后引进和建设了江苏雨润、上海杰隆、唐一新能源、华润制药、福川制铁、纽威数控、韩国耐迪、融高太阳能等一大批企业集团和重大项目,有效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全市煤炭产值在GDP中的比重显著下降,由2006年的8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50%左右;经济结构从原来的“一煤独大”,转变为煤焦产业、非煤工业、轻工食品、现代农业为支撑的“多元并举”。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3.1亿元,财政总收入32.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8.6亿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2.8倍、3.8倍、3倍。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中部百强中位居第31位;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市),发展指数位列全省第二,发展水平位列第五。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和谐中小城市示范市”和“全省文化建设示范市”、“省级文明和谐城市”、“全省和谐社会建设先进市”等荣誉称号。今年1—10月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7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财政总收入31.6亿元,增长19.5%;一般预算收入8.8亿元,增长2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44元,增长17.3%;农民人均纯收入6909元,增长23.3%,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文化创建为和谐创建营造宽松氛围 高平市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高起点、大力度、全方位推进城乡文化事业发展,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走出了一条城乡文化共享共建、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跨入了山西省文明和谐城市和全省文化强县行列,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文化建设示范市。五年来,市财政累计投入文化建设资金6亿多元,在市区新建了一批现代化的大型文化体育场馆, 16个乡镇建成了“四有”综合文化站(有阵地、有设施、有人员、有活动),村村建起了“五有”文化大院(有文体中心、有图书室、有健身园、有舞台、有篮球场),同时还培育了一大批文化特色大户,形成了市有文化中心、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户有文化室的“四级联创”文化阵地全覆盖格局。公开选拔了16名文化副乡镇长,每个村都确定一名村委干部和一名大学生村官主抓文化建设,制定和完善了市、乡、村三级文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坚持以中国·高平炎帝农耕文化节为载体,每年承办一次国家、省级大型文体活动,先后举办了全民运动会、全国钓鱼锦标赛、全省“炎帝故里杯”象棋比

赛、山西省第七届广场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文体活动,不仅为群众提供了文化大餐和精神食粮,而且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促进了和谐。文化产业乘势而起,涌现出神农陶业、吉利尔丝绸、红萍刺绣等一批特色文化企业。山西吉利尔服饰公司投资2000万元的潞绸文化产业创意园初具规模。反映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的上党梆子大戏《西沟女儿》,被文化部列为2011年全国现代戏展演剧目。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对财政的贡献率逐年增大,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今年5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我省调研时,作为全省唯一的县级单位代表,我市市委书记谢克敏专题汇报了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做法。

六大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高平市围绕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坚持把社会管理与服务、引导、教育、疏导、协调、民主自治等联系起来,寓社会管理于社会服务之中,寓社会管理于教育教化之中,寓社会管理于引导协调之中,建立健全了六大工作机制,有力地提升了社会管理水平,促进了和谐社会构建。

实施富民工程,建立强农惠农和农民增收机制。高平市把实施“富民工程”、扶持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和基础,按照“三种(种菜、种桑、种经济作物)三养(养猪、养兔、养蚕)三加工(果品饮料加工、生猪加工、丝麻加工)”的工作思路,依托江苏雨润、厦普赛尔、吉利尔服饰三大龙头企业,加快生猪、果蔬、蚕桑三大龙型产业链建设。江苏雨润高平新胜肉类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引进了神隆氏生物活性肽项目,生猪出栏达130万头,成为全省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建成厦普赛尔3万吨PET瓶装和1万吨浓缩果汁项目,蔬菜大棚总数达7000栋,成为晋城市最大的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优质苹果基地2万亩、钙果2000亩、优质黄梨基地1万亩;开工建设佶利迩年产100万套丝绸丝麻服饰、金澜丝纺50万套服装加工等项目,恢复新建桑园2万亩。2010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6340元,是“十五”期末的2倍。

实施平安工程,建立诉求表达和矛盾调处机制。

针对社会矛盾纠纷的多元化、群众诉求增多、治安刑事案件多发的实际,高平市大力实施了“平安工程”,疏导、引导人民群众依法反映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健全工作体制。早在2009年,高平市在学习借鉴浙江余杭、诸暨等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整合资源、整体联动、精干高效、方便群众”的原则,整合公安、司法、信访、民政、国土等基层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资源和力量,在乡镇建立了“一所七室”的综治工作中心16个,集司法所、综治办、人民调解室、信访接待室、安置帮教室、流动人口管理室、依法治理室和法律援助室为一体。在各村建立了综治、民调、治保、巡逻、警务站“五位一体”的综治工作室。为各乡镇(办事处)配备了政法书记,专抓政法综治工作。

今年3月份,高平市被山西省委确定为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落实人员、经费、办公场所。设立了100万元的社会管理工作专项经费,整合阳光农廉室、综治工作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会计委托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一室四中心”的资源,在16个乡镇(办事处)建立起了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在各单位建立起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室,在各村建立起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站,由各乡镇(办事处)政法书记担任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配备了专职社会管理督查员16名,采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工作模式,建立健全“一周一例会,半月一排查,一月一上报,一季一督查,半年一检查,年终考核验收”的工作机制,做到了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为推进社会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共建立乡级调委会16个,村级调委会461个,调解小组1829个,建成标准化警务室、警务联络站(点)650个,选配治安信息员5000名,在市内三个办事处配备流动人口协管员100名,保证了基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有人抓、有人干。成功举办

了首届政法武装运动会,为市、乡、村(企)培养了3000余人的治安巡防队和民兵应急队伍,这支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肩负着治安巡逻、护林防火、抢险救灾、应急处置、安全保卫等重要任务,政法武装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建设。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矛盾排查调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行“四级六步”调解机制,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一卡通”制度,规范了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的渠道,构建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以及行业性、区域性调解的多元化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今年以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36余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7%,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

健全流动人口和重点人员管理机制。高平市现有10899名流动人口,集中分布在建筑领域、各个企业,为了更好的服务和管理流动人口,公安机关自主研发了管理系统,对现有的实行信息化管理,在流动人口集中的三个办事处建立起“图、书、档、卡”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组建了300人的信息管理员队伍,对流动人口进行第一时间登记、第一时间录入、第一时间比对,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对228名社区矫正人员,采取“建立一份矫正档案、制定一份矫正方案、签订一份监管书、每周电话汇报思想、每月书面汇报动态、每月接受学习教育、每月参加公益劳动、每月考核矫正对象、每月走访矫正对象、每季度评议矫正对象”等十项措施,确保不发生托管漏管现象。

建立起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平台,对776名刑释解教人员采取“六帮”(党员帮、老干部帮、企业帮、富人帮、邻居帮、亲戚帮)和“五个三”(对象三包:村干部、党员、亲属三包一;工作三清:、底子清、问题清、困难清;机构三建:建机构、建制度、建档案;任务三定:定人员、定责任、定任务;方法三会:见面会、亲友会、访谈会)的工作方法,切实提高安置帮教人员就业比例,减少重新犯罪。

筑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2009年以来,累计投入3亿元以上,全面实施了“天网工程”,市区主要街道实现监控全覆盖,95%以上的企业、单位安装了电子监控,全市380所中小学、幼儿园和16个乡镇政府所在地、96个重点村安装了监控设施,配备了安全防范器材,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平安互助大喇叭”工程在农村的全覆盖。不断加强乡镇武装部的机构和装备建设,每个乡镇民兵营都配备了车辆、服装、巡逻、训练设备等,加强了应急演练,提高了防范犯罪分子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实施强基工程,建立民主自治和依法监督机制。加大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了村级活动场所“全覆盖”,全部达到“三室八有”标准,60%以上的村达到集“两委”办公议事、远程教育接收、党员服务点、文体娱乐、医疗卫生、读书读报、便民服务设施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场所标准。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五项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制度,在全市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一步完善了支村两委的决策机制。在全市农村推行了“村帐乡管村用”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设立了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规范了村级财务行为。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和管理的力度,延伸综治进民企活动,在64家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立了党组织、工会和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室,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实施创建工程,建立思想教育和道德约束机制。持续开展以“爱高平、谋发展、讲卫生、促和谐,争做文明高平人”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市民群众热爱家乡、谋划发展、讲究卫生、构建和谐,争做文明市民;由羊鸣谱曲,石顺义作词,制作了题目为“高平是我家”的高平市歌;从2009年起,每年“七一”前夕在全市广大城乡干部群众中开展了“唱市歌、唱红歌、颂党恩”歌咏比赛活动;组织举办“百名孝子”、“十大孝星”、“好儿媳”、“好婆婆”、“和谐家庭”以及“公益事业功臣”、“爱岗敬业模范”、“见义勇为勇士”、“自强不息楷模”等评选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全民道德风尚的提升和和谐民风的创建。

按照建设“六市”新目标的要求,在全市农村开展经济强村、文明卫生村、生态园林村、平安和谐村、文体模范村、党建先进村创建活动,把新农村建设推到新的阶段。

实施健康工程、希望工程,建立服务引导和权益保障机制。大力实施健康工程,市财政累计投入卫生事业资金达2亿元以上,共新改建乡镇卫生院13所,全部达到甲级一等医院标准;实现了村村有卫生所全覆盖的目标,建成甲级卫生所320个。全面铺开了医药体制改革试点县(市)工作,先后实施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2010年,全市城乡居民总参保率达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17%;41万人次农民享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补偿总额达5388万元,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市”的目标。大力推进敬老院建设,16个乡镇全部建起了敬老院;全面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2010年参保人数达19.66万人,覆盖率66%,今年覆盖率将达到90%以上。大力实施希望工程,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按照巩固提升九年制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职业教育延伸的思路,实施了中小学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和校舍安全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6亿元,新建、改建中小学校45所,建成农村标准化小学132所,“六有”幼儿园144所,消除危房面积29.1万平方米,实现了校舍安全工程全覆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每年下拨义务教育公用经费2500余万元;“两免一补”全部到位,共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杂费9860万元,补助寄宿生生活费75.37万元,免除教科书费96万元,有效解决了“上学难、上学贵”问题。

实施“户通工程”和“生态工程”,建立生活保障和生态补偿机制。全面实施了户户通沼气、户户通水泥路、户户通自来水工程,使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极大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和谐。市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用于扶持沼气工程建设,建成大中型沼气、秸秆气化站25个,供气户数达4万户。投入3600余万元,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农村饮水工程195处,解决了275个村、14.6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入1000余万元,启动了46处户户通自来水工程,实现了户户通自来水。2009年以来,在全市打响了户户通水泥路工程战役,全市累计投入8亿多元,完成硬化面积1150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目标。重点实施了以通道绿化、荒山绿化、环城绿化、城市绿化、环厂绿化、生态园林村绿化为主要内容的“六大造林工程”,共投入资金4.7亿元,累计完成道路绿化里程600多公里,河道绿化50余公里,荒山造林3万亩,建设生态园林村100个,育苗面积1万亩,发展干果经济林8000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4%,城市绿化覆盖率39%,城市绿地率3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2平方米。坚持不懈地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大力实施以“四化四改”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农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农民群众的生态利益得到了保障。

高平市通过积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实施“八大工程”,不断创新“六大机制”,社会风险管控体系、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体系、“虚拟社会”和“两新组织”服务管理体系、社会服务管理基层基础体系等八大体系得到了健全完善,城乡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效促进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加快了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目前,全市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喜人局面,即: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多了,参与打架斗殴、宗教活动的少了;学科技、学文化、学知识的多了,酗酒、赌博、搞迷信活动、上访告状的少了;孝敬老人、互相帮助、互相谦让的多了,邻里纠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少了。2010年,全市信访总量比五年前下降了53.2%,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了85%。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晋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勤劳勇敢的高平儿女将乘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的东风,进一步开拓进取、奋勇前进,加快建设“六城”、实现“六市”新目标,努力在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的伟大征程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第四篇:创新载体抓“争创” 推动转型谋跨越

创新载体抓“争创” 推进转型谋跨越

山西煤销集团临汾蒲县有限公司

蒲县煤销公司党总支现有七个基层党支部,共有87名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蒲县煤销公司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结合实际,围绕中心,创新活动载体,探索活动形式,紧扣发展主题,突出实践特色,推进转型跨越,注重实践效果,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落实到位,有力地促进了活动的扎实开展。

一、提高认识,把争创活动作为争先发展的有力抓手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争创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展和深入,是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争先发展的有力抓手。对于我们蒲县煤销公司来讲,我们也正处在转型跨越崛起的关键时期,如何在新一轮竞相发展的大潮中,充分发挥优势,加快实现争先发展,如何进一步提振精神,以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谋发展、干发展、快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创先争优活动正是我们实现争先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也是我们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的重要契机。基于以上认识,在上 级公司安排部署“创先争优”活动会议之后,我们公司先后两次召开会议,专题学习和研究活动内容,公司领导带头开展专题调研,在广泛学习、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公司经理王家喜、党总支书记郑俊杰同志任组长,副书记、副经理耿丽、工会主席王新平同志为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同时,自上而下明确责任,公司经理亲自“抓”,指导解决活动中的突出问题;党总支书记系统“管”,搞好活动的综合协调和统筹安排;其他班子成员深入“带”,带领全体党员深入开展活动,抓好经常性督促检查与工作指导,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普通党员在岗位上争先进,在工作中创业绩,在全局中当先锋,保证了领导力量到位、工作责任到位、工作机制到位、检查指导到位,公司上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围绕中心,把争创活动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这两年,我们按照集团公司、市公司的总体发展规划和蒲县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战略,立足公司实际,确立了公司科学发展的“12345”发展思路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真抓实干,奋发有为,攻坚克难,逆势前行,全力推进企业转型跨越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次争创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围绕中心、推动发展。我们紧紧把握这次活动的机遇,进一步学习领会、贯彻 落实省委袁书记莅临讲话精神,解放思想,发挥优势;进一步理清我公司转型发展的思路和步骤,明确目标,奋勇赶超;进一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机制,全力推进目标任务的实现。在争创活动中,找准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创新基层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把全公司的党员队伍建设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把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出来,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性激发出来,进一步弘扬干事创业的精神,努力实现煤销公司的转型跨越发展。截止11月底,公司已完成公路经销任务260.85万吨,物流配送量185.04万吨,在扭亏为盈的基础上,实现利润总额1032.79万元,提前一个月完成市公司考核指标。

三、创新载体,把争创活动作为凝聚合力的生动体现 在争创活动中,我们把“凝心聚力,转型跨越”作为公司活动主题,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以更加鲜活的活动形式,更加丰富的活动内容,确保活动富有实效。在活动载体上,开展“四大专题”活动,即:大学习、大讨论、大征文、大献策。“大学习”,即坚持走出去培训与请进来辅导相结合,组织两批党员干部分别到临汾、古县进行了封闭培训和考察,并邀请蒲县县委宣传部、党校理论教员在公司作了两次专题辅导,同时,要求每位党员的学习笔记不少于15000字,学习心得不少于3篇。“大讨论”,即公司召开解放思想、转型发展的大讨论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思路。“大征 文”,即举办“百日思想大解放”征文活动,征集稿件32篇,其中,获得市公司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各一篇。“大献策”,即开展“解放思想促发展,我为煤销献一策”合理化建议活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共征集优秀建议30余条。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四亮四树”、“四看四比”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四亮四树”、非党员干部“四看四比”,努力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四亮四树”: 即党员干部做到亮身分,树宗旨意识;亮承诺,树模范意识;亮岗位,树责任意识;亮任务,树绩效意识。“四看四比”:即非党员干部做到看思想,与党员干部比宗旨意识;看能力,与党员干部比模范意识;看作风,与党员干部比责任意识;看业绩,与党员干部比绩效意识。通过开展“四亮四树”“四看四比”活动,树立了煤销人勤于学习,埋头苦干,爱岗敬业的好形象,受到服务客户的赞誉。同时,引深党员示范岗活动,通过版面等多种形式进行党员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成立党员志愿队,开展义务劳动;召开民主生活会,促进团结,共同提高。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在开展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深化活动效果。

四、典型带动,把争创活动作为激发活力的有效途径 开展争创活动,旨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创先争优,争当先锋。我们把争创活动与“爱、树、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确保活动 有声有色。特别是大力宣传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各行各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用专题片、专题报告等形式,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争当“群众信服、党员敬佩、组织信赖”的先进模范,在全公司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力抓手。下一步,我们决心在上级公司的坚强领导和精心指导下,进一步强化措施,扎实推进,确保活动取得预期成效,为推动公司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强的组织保障,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生殷实、环境优美的新临汾做出我们公司应有的贡献!

二○一○年十二月

第五篇:加快转型跨越发展

加快转型 跨越发展 为建设富裕文明秀美和谐 中国杂粮之乡而努力奋斗

——中国杂粮之乡朱碌科镇发展纪实

辽西美丽小镇——朱碌科,素有中国“小杂粮之乡”的美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传统文化绵绵流长,乾隆年间的弥陀寺、青云庵给小镇的佛教文化和旅游带来勃勃生机,辽西朱碌科黄河会和杨杖子辽西撒灯给小镇的传统文化蒙上了神秘色彩。朱碌科镇位于北纬41。39ˊ,东经119。55ˊ,地处建平县东南部,东距朝阳市65公里,西离县城40公里,南到锦州港180公里,“老宽线”、“朱馒线”公路穿镇而过,交通便利。朱碌科镇辖12个行政村,人口2.618万,总面积1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余万亩。有杂粮加工企业280多家,产品远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及欧盟、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国杂粮之乡”。该镇先后获得市级“文明单位”、“奋战三年再造朝阳突出贡献奖”、“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有:金、银、铜、铁、铅、锌等;非金属矿有: 白云石、白粘土、大理石、硅石粉、石灰石等。

近年来,朱碌科镇党委、政府把坚持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围绕“以小杂粮深加工为依托 建设辽西秀美中心小城镇”主题和“文化立镇、工业兴镇、杂粮名镇”发展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朱碌科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朱碌科镇在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等方面进入了快速、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轨道。2014年,朱碌科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重点工作推动全局发展为主旋律,解放思想,凝聚力量,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使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明显进步。2014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1500 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500万元。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村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一、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各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1、积极开展各种载体活动。一是深入开展了党的建设“三级联创”、“先进党组织”和“五个好”村党组织争创活动。我们按照争创先进党组织目标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工作机制,并在工作中狠抓落实。二是组织开展了“双培双带”、“一句话承诺”、“设岗定责”等载体活动。全镇779名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党员申报了岗位并进行了承诺,完成率达100%,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镇各个党组织按照基层党建的具体要求开展了基层党组织各项活动,特别是实行“三会一课”、“党员学习”、“党支部联系群众”等各项制度。各村党组织全面开展了“一制三化”活动,加强“五个好”村党组织建设,先后有7个村被县委组织部命名为“五个好”村党组织,1名村书记被评为“十佳”农民党员。

2.集中力量对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整治。今年我镇集中力量整顿了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指导软弱涣散村党支部抓好“两委”班子建设、找准软弱涣散的原因、明确发展思路、健全发展机制、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和抓好培训党员干部等工作,联系部分企业为为软弱涣散村购置了图书、桌椅、电脑、打印机等;还为软弱涣散村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清单,明确了整改措施,落实了整改时限。为软弱涣散村经济社会发展输入持久动力,为整改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为民服务代办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全年为民办理事项1200余件,各村组或自然屯都设立了便民服务代办站(点),办理粮食直补、新农合、户口、移动电话等3000余件次,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4.在发展党员方面,我镇大胆创新、严把入口关,将党员发展与做好事、办实事活动结合起来,要求发展对象必须做2件以上好事或实事,鼓励发展对象积极参与到群众路线“联村帮户”活动中来,为帮扶对象解决困难和实际问题,使他们在活动中增强党员意识,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入党、从行动上入党。今年我镇共发展党员12名,预备党员转正16名。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0名,每个村保持了5名入党积极分子常数。我镇还创新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机制,建立了流动党员台账、做到了底数清、流入地清、作用发挥明显。

5.全面加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建设。各村工作室牌匾、公开栏、意见薄、资料库、工作制度、工作台帐健全到位,促进了“两代表一委员”共同履职尽责。年初党委对党代表、人大主席团、政协工作进行研究,分别都做出工作计划。召开座谈会3次,检查、视察、调查4次。为党委工作提供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对政府工作实行了有效监督,促进了政府工作和推进了法治镇进程。6.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工作。镇党委加强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积累经验、茁壮成长。今年 我镇选派了12名中层干部任村第一书记,使干部得到了锻炼,为各村增强了战斗力与活力。镇党委还培养了36名村级后备干部,为村党组织后继有人奠定了基础。

7.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和党员标准化活动室建设得到加强,全镇12个村都达到了“六化十有”标准,实现了村干部办公、党员活动、远程教育、为民代办、文体娱乐“五位一体”的功能设置。

8、镇党委认真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狠抓党建项目化管理;对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进行高标准谋划和指导。重视非公企党建工作,有条件的,都建立了党组织,逐渐实现非公企党组织全覆盖。

二、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工作梯次推进,稳步提升

2014年,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党代会、人代会及镇人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在认真研究,狠抓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特色产业和小城镇建设等工作力度,强力推进全镇经济健康稳步发展。截止10月末,民营经济总产值完成27.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亿元,招商引资完成2.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880万元。预计到年末,民营经济总产值实现34 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4%;招商引资实现2.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90%,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8.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00元,较好的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一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以加强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围绕杂粮种植、畜牧养殖、经济林栽植等特色产业,调结构、扩规模、促转型。2014年杂粮种植面积发展到4万亩,新增有机认证品种5个,建设国家级杂粮示范基地一处,谷子新品种谷子400亩,推广节水滴灌技术种植新品种谷子300亩,完成玉米螟防治4万亩;栽植经济林3140亩,其中栽植山杏树1740亩,栽植文冠果1300亩,栽植南国梨100亩;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达15处,规模养殖户发展到500户,全镇禽、羊、猪、牛的饲养量分别达到52万只、1.5万只、3.4万头、2700头。

——加强和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镇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各类项目投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年来,新打农田灌溉井15眼,维修和改造机电井50眼,新增节水滴灌面积10000亩;新打人畜饮水井6眼;完成草原围栏工程18193亩,完成种草面积1840亩;完成春季节水滴灌面积10300亩,挖埋管路6万余延长米;实施了二道河子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投资达1200余万元,治理河流10公里,目前正在施工中,预计年底完工。另外,又分别争取今年秋季和明年春季节水滴灌工程6500亩、5000亩,目前打井配套、管路铺设、安装等工程正在施工。总之,通过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有效提升了我镇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节水滴灌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提高了农田抗旱减灾能力,为实现我镇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今年严重旱灾的情况下,全镇的万亩节水滴灌玉米喜获丰收,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二)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实现新突破,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

年初以来,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铁精粉等产业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镇党委政府在抓铁精粉生产和销售的前提下,围绕项目建设这一工作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工作力度,采取分解任务、责任到人、服务优质、环境优化等措施,有效地推进了项目建设进度,提高了项目建设质量和科技含量。今年全镇共实施新建、改扩建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3.7亿元,其中新建3个,计划投资 3.2 亿元,分别为金利源矿业轻烧白云石项目、建平荣盛石材有限公司理石加工项目和怀志米业的杂粮即食食品加工项目;续建和改扩建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分别为华业鑫河铁精粉加工项目和源丰杂粮有限公司项目。产业不断壮大,从不同程度的改变了产业结构,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为朱碌科镇的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今年是全省农村环境整治年,朱碌科镇按照省、市、县的要求,加大了小城镇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力度。投资350万元,在西梁村、二道河子村、七台营子村新修水泥路10.3公里;新建垃圾池和垃圾箱45个;新配置垃圾清运车一台,在12个村安装路灯180盏;在主要街路开展环境整治10余次,累计动用购机、铲车、运输车30余台次,清理垃圾近万方,有5个环境整治村通过了验收,有4个村纳入了明年县级环境整治,同时政府所在地的两个村建立了垃圾清运制度,成立了专门组织,基本实现了垃圾日清理,使村镇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近年来,朱碌科镇党委、政府以杂粮产业为依托,着力打造辽西秀美中心小城镇。招商开发建设的中德新村小区现已入住,小区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 总占地面积9500平方米,可容纳240户居民入住,五栋多层建筑,东一号和西一号楼1-2层为商网,楼体全面采用框架结构,先进的飘窗设计,地热取暖,24小时供水,施工全部使用新型环保建材,设有庭院式独立游园。小区整体协调,布局完善,空间优美,户型合理,安全舒适,绿色环保,邻里和谐,是集餐饮、商贸和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农村建设示范小区。镇党委、镇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了加工仓储物流园区、杂粮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成立了专业养殖合作社和杂粮种植合作社,为小区居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

朱碌科镇以中德新村为示范,以点带面,面向周边农村逐步延伸,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使城镇品位进一步提升,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来此居住,打造具有城乡特色的辽西靓丽宜居小城镇。

(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 ——民政和社会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镇党委政府始终以改善低收入贫困人口生活条件为目标,全力做好扶贫解困工作。今年全镇发放各类帮扶款物100万余元,为贫困户、伤残军人和低保户改造危房10户,新建房屋5户,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今年对全镇低保户进行了全面核查,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低保对象进行了重新认定,农村低保由原来的457户,850口人,调整为目前的188户,270口人;城市低保由原来的22户,45口人,调整为目前的10户,11口人,彻底消除了维稳保、人情保、关系保现象。新农保工作有序推进,今年全镇参加新农保人数达11840人,参保率达98%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95%以上,实名制就业150人,劳务输出3500人,镇内安排就业3000人。

——惠农政策落实到位。镇政府高度重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对粮食直补、公益林补贴、草原沙化治理补贴、扶贫资金等重点惠农项目,成立了由业务部门牵头,纪检、财政部门参与的资金发放组织,制定了具体的发放办法,本着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规范操作,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感到满意。另外,实施玉米保险5.3万亩、大棚保险1.4万延长米,针对节水滴灌新技术的实施,春季印发《致全体村民一封信》2000于份,培训农民500多人次,农机手105人次,提高了农民对新技术、新品种的认知度。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坚持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建立了镇、村、组、户四级信息网络,形成由镇主要领导负总责、相关人员具体负责、村抓好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全年共排查出矛盾纠纷78起,调处75起,排查信访案件38起,办理市民投诉6件,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全面实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到目前,开展全镇范围的安全检查21次,共发现安全隐患78处,整改了75处,同时对没有整改到位的安全隐患提出了整改意见和整改期限,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保证了今年全镇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教育、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全镇办学条件逐年改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小学毕业率为100%,初中毕业率为99%,全镇初中升入高中、中专的比率均高于往年。电化教育、科技培训已进千家万户,文化、广电事业发展迅速,各种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进入百姓农家,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移动通讯在全镇得以普及,为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质量提供了方便。

十二五规划和党的十八大的春风使小镇一片生机,思路明晰的朱碌科镇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打造了一支工作扎实、积极肯干的干部队伍。放眼过去,着眼未来,朱碌科镇党委、政府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戮力同心、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为建设富裕文明秀美和谐的中国杂粮之乡而努力奋斗。

下载创新 转型 跨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 转型 跨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转型跨越超千万

    转型跨越超千万 再造一个新朔煤 为圆满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朔州煤电公司2011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总经理林平(2011年3月16日) 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喜庆“......

    转型跨越演讲稿2

    凝聚智慧力量助推企业发展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xx公司的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凝聚智慧力量 助推企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16488”转型跨越发展战略

    “转”出一片新天地 ——高平市推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纪实高平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也是太行太岳革命老区和闻名全国的 “煤铁之乡”、“黄梨之乡”、“生猪之乡......

    浅析转型跨越发展时期(模版)

    浅析转型跨越发展时期 乡镇人大主席团如何做好自身工作 乡镇人大是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我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廉广锋县......

    转型中的跨越

    转型中的跨越 2011-8-18 15:38:12 ——中国民生银行大连分行调整结构创新发展纪实 对于大连银行业来说,2011年所面对的宏观环境不啻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宏观政策持续收紧,存款准......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兰州转型跨越发展

    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2018年度课题指南 综合类 1.兰州如何克服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较快增长问题研究 2.从兰州的发展兴衰变化看兰州的战略定位及发展方向 3.借鉴贵阳等地的......

    抢抓机遇创新转型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

    抢抓机遇创新转型 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 ——在中国共产党**市**区第七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报告 (征求意见稿)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市**区第七......

    创新跨越,持续发展

    创新跨越,持续发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心得从7月6日开始,我××公司响应号召,积极开展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教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