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07:0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第一篇: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2009年10月15日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课题组

第一次全国会议上讨论通过)

为了规范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以下简称战略研究)的相关活动,加强和完善战略研究课题的管理,确保战略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成果,根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组织实施方案》,参加国家有关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政策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战略研究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科学分析人口老龄化与发展的关系和规律,客观把握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发展的影响,全面摸清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基本国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立足我国实际,充分估计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力条件和不利因素,研究相关重大战略问题,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 ”,结合国家其他发展战略,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对策等,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条 战略研究的目的是为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0-2030)》提供依据;为筹备召开第三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做准备;为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老龄委)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研究老龄政策、制定相关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条 战略研究要突出前瞻性、宏观性、创新性和政策性。要把握重点深入研究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借鉴国际、国内的成功经验,聚智聚力,形成科学和权威的研究成果。

第四条 战略研究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重点管理与一般管理相结合,法律责任和信誉责任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课题研究各方的权利义务。第五条 战略研究采取课题公开发布方式。通过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网站www.xiexiebang.com发布《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申请书》(以下简称《课题申请书》)及受理课题申报的公告,邀请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及所属高校、科研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机构和各有关行业或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自行申报课题。《课题申请书》由战略研究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经战略研究总课题组批准,确定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负责人。要充分发挥全国老龄委各成员单位的科研力量,利用国内、国际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公平竞争,择优选择,确保研究质量。课题发布工作由全国老龄委办公室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第六条 战略研究在全国老龄委的领导下进行,全国老龄委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组织机构设置为总课题组和专家委员会。总课题组负责整个战略研究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组织起草总报告。专家委员会负责指导课题设计和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负责课题申报材料的评审工作;负责子课题研究的中期检查和结题评审;负责论证战略研究总报告。

第七条 总课题组下设秘书组、总报告组和子课题组。秘书组负责落实总课题组的各项决定,负责整个课题研究的日常工作,负责子课题研究的联络协调工作,负责协调提供相关重要数据材料,配合专家委员会开展工作。总报告组负责起草和修改战略研究总报告,参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第八条 子课题组负责课题的具体研究工作,实行组长负责人制。设组长1名,联络员1名,主要研究人员若干名。主要研究人员和联络员由组长推荐,并经课题承担单位批准;联络员主要负责与秘书组的日常联络和报告课题研究情况与工作进度以及课题的文档管理等工作。

第九条 课题的承担单位应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和学术资源;设有科研管理的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有关财务和资产管理等制度健全。

第十条 课题负责人应当为本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具有教授(研究员)以上职称,有较丰富的、与投标课题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是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具备相关身份证明文件,没有不良信誉记录。

子课题组研究人员应当具有与申报课题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是课题研究实际参与者;子课题组成员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一定的学术造诣和相应的时间经验,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博士后学位、或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具有相应的与课题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课题研究工作。

第十一条 对于研究内容相近的子课题,为了保证相互之间在研究思路、数据共享、领域界分上的协调,可成立协调组,并确定牵头人,相关子课题为成员。协调组主要通过会议协调开展工作。秘书组应当安排好会议,加强子课题之间的数据和相关研究内容的衔接工作。

第十二条 秘书组设若干名联络员,负责与子课题组联络员的联络工作,密切关注课题研究活动,及时掌握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第十三条 各子课题每两周应当向秘书组报告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一般情况下秘书组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碰头会。

第十四条 秘书组负责编辑《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工作简报》和《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工作大事记》,定期送达有关领导和各子课题负责人。

第十五条 秘书组与子课题组要加强联络、协调和沟通,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等工作,尤其是对战略研究的重点课题,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并通报战略研究各组织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如果遇到疑难问题或其他突发事件,各方要本着诚实互信原则,协商解决。

第三章 课题研究要求

第十六条 课题研究过程分为课题发包、中期检查和结题评审三个阶段。在课题发包阶段,通过专家委员会对课题申报材料的评审并经总课题组批准后,向承担单位和子课题负责人发出中选通知书,同时发布公告,由全国老龄委办公室代战略研究总课题组与承担单位和子课题组负责人签订《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委托协议书》(以下简称《委托协议书》)。

第十七条 子课题负责人应当按照《委托协议书》约定的内容完成子课题研究任务,并根据《课题申请书》和本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按时把课题研究报告交付给秘书组。

第十八条 课题负责人要严格按照《课题申请书》的要求,本着严谨科学、求真务实的精神,精心组织,扎实工作,保证课题研究取得预期成果。

第十九条 在课题中期检查阶段,组织召开专家委员会会议对子课题中期研究情况进行审议、检查和论证。各子课题组负责人应当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反馈意见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认真修正和完善。

第二十条 在课题结题评审阶段,组织召开专家委员会会议对子课题结题报告进行终期评审和论证。各子课题负责人要按照所提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后,经秘书组初审,报总课题组验收。

第二十一条 子课题研究报告应重点阐述以下内容: 1.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2.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结合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要求,提出战略建议、规划建议、立法建议和政策建议:

(1)战略建议:明确提出各子课题研究领域近期(十二五期间)、中长期(2011-2030年)的发展战略目标、总体思路、战略步骤和重点任务;

(2)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各子课题研究领域近期(十二五期间)、中长期(2011-2030年)的发展规划目标、重点工程和重点任务等;

(3)立法建议:明确提出各子课题研究领域近期(十二五期间)、中长期(2011-2030年)的立法目标、立法任务等;

(4)政策建议:提出为保证实现以上战略、规划、立法建议的目标与任务所必须采取的政策措施及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以上所提建议要有准确、全面的说明,并对其正、负效应做出清晰、客观的评估。

第二十二条 子课题报告正文要围绕课题研究的任务,对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所用数据的评价、获得的重要结论等进行综合论述。报告内容要全面、完整和系统。技术路线要清晰、严密。第二十三条 子课题研究摘要严格控制在3000字以内,要对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创新思路以及重要建议等进行概述。文字表述要求高度凝练、准确,观点鲜明。数据和资料要详实、科学,经得起推敲。引用材料必须注明出处,并附参考文献目录。严禁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第二十四条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有课题负责人提交书面申请,并经承担单位和秘书组审核,报总课题组同意。

1.变更课题负责人; 2.改变课题名称; 3.增加课题研究经费;

4.改变成果形式或研究内容进行重大调整; 5.变更课题管理单位; 6.延期结题; 7.中止或撤销课题; 8.变更或增补课题组成员;

9.其他可能影响研究成果的重要事项变更。

第二十五条 子课题报告和研究摘要应以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形式一并提交秘书组。

第四章 课题评审

第二十六条 根据课题内容和时间进度安排,召开专家委员会会议,在课题申报材料评审、中期检查和结题评审时应当依照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和评审标准,对子课题进行评审。评审会议以到会专家超过专家委员会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为有效评审。

第二十七条 评审专家应当向总课题组提交书面评审意见。集体评审意见中除体现专家的相同意见外,还必须对其他专家的不同意见做出说明。

第二十八条 结题评审阶段,评审专家的综合评价应根据《课题申请书》的要求并注重以下内容:

1.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科学性和独创性; 2.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性; 3.研究难度和复杂程度; 4.资料数据是否准确、翔实; 5.是否履行《委托协议书》的约定; 6.存在的问题或中期检查的修正意见; 7.是否同意结题。

第二十九条 评审专家在课题评审活动中,必须遵守以下行为规范: 1.评审专家个人不得就评审事项与评审对象及相关人员进行联系,不得以任何方式收取评审对象的报酬和费用。

2.当评审专家与子课题组成员存在法定需要回避的情况时,应当主动向总课题组申明并申请回避。

第三十条 子课题执行研究计划不力,专家委员会中期检查认为不能达到预期研究成果的,秘书组要及时协调子课题组并报总课题组审定后,提出整改意见,采取补救措施,并重新对其进行鉴定评审。

第三十一条 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专家委员会报总课题组批准后,由总课题组决定撤销课题,终止《委托协议书》。

1.研究成果有严重政治问题; 2.剽窃他人科研成果; 3.经两次鉴定评审仍未通过; 4.严重违反财务制度。

第三十二条 课题负责人在课题评审活动中提供虚假资料、信息,干扰评估或评审活动独立、客观、公正地展开,造成评议和论证结果严重失实的,由总课题组取消课题负责人资格、终止《委托协议书》,纳入不良信誉记录,并视情节轻重,由承担单位和课题负责人负连带违约责任。第三十三条 评审专家在课题评审活动中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造成评审结果严重失实的,取消其资格。非法收受财物的,追缴收受的财物,并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第三十四条 战略研究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的,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战略研究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第五章 经费管理

第三十五条 战略研究经费要严格按照专款专用的既定用途和国家有关财务规定使用和支出。

第三十六条 战略研究经费分为日常管理费用和课题研究经费。日常管理费支出按照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有关财务制度的审批权限执行。日常管理费用是指战略研究在立项、课题框架论证、评审、相关会议活动、专家咨询、材料收集、差旅调研、课题跟踪检查、总报告起草以及宣传、出版发行成果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第三十七条 课题研究经费主要是用于课题研究期间发生的费用。课题研究经费实行委托财务管理,即委托子课题组负责人所在单位进行财务管理。课题研究经费的使用范围参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7]30号),主要内容包括: 1.资料费:指开展课题研究所需的资料收集、复印、翻拍、翻译、档案查阅、录音、录像等费用,以及必要的图书、资料购置费等。2.数据采集费:指课题研究过程中进行的问卷设计,问卷调查、数据跟踪采集、数据跟踪采集、数据录入和数据分析等发生的费用。3.差旅费:指为完成课题研究工作而进行的国内调研活动开支的差旅费,其标准参照有关单位财务制度执行。

4.会议费:指围绕课题研究举行的小型研讨会的经费开支。

5.设备费: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购置或租赁使用外单位设备而发生的费用。课题经费当严格控制设备费支出。不支持购买计算机等硬件,因课题研究确需购置的,应当在经费预算中单独列示,并经总课题组批准后方可购置,并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按照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进行管理。6.劳务费:指为开展课题研究用于咨询、研究人员写作补贴、辅助科研人员劳务补贴等的费用。劳务费不超过课题经费总额的10%。

7.印刷费:指课题研究成果的打印费、印刷费、誊写费等。

8.专家咨询费:指为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为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提取额不超过课题研究经费总额的10%。9.管理费:指子课题组负责人所在单位为组织和支持课题研究而支出的费用。管理费提取额度不超过研究经费总额的3%,总额不超过5000元,不得超额提取和重复提取。第三十八条 本次课题研究经费采取通过一次核定,分期拨付的方式。课题研究经费分别在课题发包、中期检查、结题评审通过验收后15日以内分期拨付到位。在签订《委托协议书》后,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将核准的课题经费拨付给予子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银行账户。首期拨付40%,中期检查合格后拨付40%,结题评审验收后拨付20%。第三十九条 签订《委托协议书》后,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将经费直接划拨到子课题组负责人所在单位的银行账户,由所在单位统一管理,子课题经费不直接划拨课题研究成员个人。第四十条 课题研究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财政、财务制度和本办法的规定,同时要方便课题研究活动。课题研究经费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弄虚作假、截留、挤占和挪用,也不得用于与课题研究无直接关系的开支。第四十一条 战略研究的日常管理费用和课题研究经费应当接受上级财务部门和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第四十二条 课题研究经费预算确定后不得擅自更改和修正,根据实际情况确实需要增加研究经费的,由子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财务部门提出详细预算方案,经专家委员会评议和全国老龄委办公室财务部门审核后,报总课题组批准。第四十三条 课题研究经费决算应当在课题结题后报送承担单位审核汇总,由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会同课题负责人编制。课题决算在课题结题评审时应当同课题研究报告一并报送。第四十四条 对于不符合规定的经费开支,全国老龄委办公室财务部门有权提出调整或撤销意见,经秘书组审查,报总课题组审定。第四十五条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财务部门按财务制度规定,对课题经费的预算、决算和开支情况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违反经费使用规定、不按照课题预算执行的子课题,由其提出意见,经总课题组批准后暂停拨款和终止拨款,待整改合格后恢复正常拨付程序。课题承担单位的财物部门应妥善保存课题经费账本和有关单据,以备检查、监督和审计。第四十六条 子课题组负责人因自身原因致使课题研究计划无法执行,而要求终止任务,应视不同情况,追缴部分或全部研究经费,课题承担单位负责连带违约责任。第四十七条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委托人无故中止研究任务时,所拨经费无权要求课题受委托人退还,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第四十八条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纪检监察部门有权或委托有关机构对战略研究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检查。

第六章 印章使用

第四十九条 本次战略研究公文运转和法律文书一律使用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印章,印章的具体使用按照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章 保密规定

第五十条 参与战略研究工作的所有相关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和研究工作中的保密要求。凡列入密级的文件、报告和研究资料等,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法规执行。第五十一条 签订《委托协议书》的课题负责人应当严格执行有关保密协定,如果违反有关协议内容,总课题组有权中止或终结课题研究活动,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第五十二条 战略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属于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各子课题的研究报告及相关成果由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统一管理和使用。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对外泄漏或公开发布研究内容、数据信息、重要结论和研究报告。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于战略研究总课题组。

第二篇:银行业应对人口老龄化

银行业应对人口老龄化

为纾缓银行流动性紧俏所带来的同业拆借利率高企、信贷紧缩甚至信贷利率走俏等问题,目前,半数上市银行正借助发行金融债来缓解流动性压力,仅交行等七家银行预发的金融债规模就达4476亿元,其中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因发债成本更低而备受青睐。

通过金融债等主动负债方式管理银行流动性,传导出了相当积极的市场信号。在当前通胀压力高企下,通过变通手段揽储既成本高企又成效有限。而金融债普遍属于到期偿付的主动负债品种,银行可主动发行不同年限的金融债而有效改善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等风险,并通过对主动负债产品的期限结构分析,从而提高流动性风险管控水平和效率。

与此同时,目前金融债在法律上不占用贷存比指标,也无需计提存款准备金。因此不论是综合负债成本还是流动性风险管控成本,相比被动负债的存款要低且易于识辨。另外,部分银行考虑去香港发行金融债,则不仅负债成本更低,而且有助于缓解银行互持金融债所潜藏的流动性风险串联问题。长期以来银行在银行间市场,普遍存在互持对方金融债等现象,即目前大约51%的次级债等为银行互持。

目前,监管层规定银行发行次级债等金融债规模不超过核心资本的25%,且银行互持次级债需从其资本金中扣除、并计提风险拨备,这意味着部分银行选择在香港市场发债,从动机上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从发行金融债目的则倾向于补充附属资本,而非开展经营型主动负债业务。这客观上降低了银行积极开展主动负债运营的积极性。

当前,金融债等主动负债的低成本确实吸引银行发行金融债融资,但国内银行间市场中金融债利率普遍低于同期存款利率,源自于存贷款利率管制压低债券收益率,是利率非市场化的风险资产价格扭曲问题,这是不可持续的。目前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利率较低:一则源自香港市场人民币投资品种不足、人民币回流渠道逼仄,压低了利率;一则由于香港地区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基于利率平价定价法则,香港地区的人民币资产实际收益主要源自于人民币渐进、可控升值所带来的汇兑收益,这客观上压低了香港市场的人民币利率水平。

随着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效推进和通胀压力,金融债利率将取决于风险资产的风险概率分布和发行银行的信用、风控能力等,国内银行金融债利率要么伴随市场风险升水而走高,要么以低利率金融债将面临有价无市格局。同时,香港市场的人民币低利率取决于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水平和人民币金融债的市场流动性等,若人民币升值幅度有限、可预见性进一步下降以及香港市场流动性差,那么香港人民币债券利率必将走高,比如目前香港首只人民币IPO首次开盘就下跌7.8%,反映香港人民币市场更多是个投机逐利市场,其交易秩序尚无法承载资本类资产和长期债券品种。随着中国步入人口老龄化,高储蓄—高投资的资源投入型经济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银行存贷业务模式的基础自然也将发生系统性改变。即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赡养率的提高必将使居民储蓄率呈持续下降之势,银行揽储成本持续走高,牵制基于存款的信贷业务发展规模。因此,构建主动负债性经营业务发展模式和机制,通过发行经营性金融债而非资本型金融债,开展负债管理型业务和中间业务是未来银行业务转型的主导方向。我们期待这次银行发行金融债缓解流动性压力,能为主动负债业务模式的构建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第三篇: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应对措施

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应对措施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这种变化既可以是由年龄金字塔底部少儿人口增长减慢所造成,也可以是顶部的老年人口增长加速所导致,人口学中称之为底部老龄化和顶部老龄化。发达国家经历了由底部老龄化到顶部老龄化的漫长演变过程。而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夹击”,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发展很快,形势越发严峻。

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现状 1.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加上20多年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目前已接近1.32亿,我国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总数的1/5,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解决好我国老年人口问题,对亚洲和世界来说举足轻重。

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如上所述,由于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作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

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法国完成这一过程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45年,最短的日本也用了25年。由于我国人口政策的作用,改变了世界老龄人口的发展格局,即人口老龄化不仅成为发达国家的问题,而且也已经开始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3.我国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很大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呈渐进的步伐。当它们的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7%时,人均GNP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而我国进入老龄化国家时,人均GNP仅为800美元,发达国家的人口是先富后老,我国是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压力很大。

4.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

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上海市老年人口2000年已达238万,占总人口的18.5%,到2025年将达到最高峰468.8万,占总人口的32.7%;北京2000年老年人口为188万,占总人口的14.6%,到2025年将会猛增到416万,老年人口的比例接近30%,大大超过现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低于东部。

另外,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就静态而言,由于农村婴儿出生率高于城市,因此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但就动态而言,由于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携带子女流入城镇,因此

城乡老龄化的程度正在接近,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愈益突出。

5.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

人口学中认定,60-69岁为低龄老年人口,70-79岁为中龄老年人口,80岁以上为高龄老年人口。过去说“人活70古来稀”,现在说“活到70不稀奇”。我国高龄老年人口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长,高龄人口已从1990年的800万增长到2000年的1100万,到2020年将达到2780万。高龄人口丧偶和患病的机率高,高龄女性多于男性,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因此他们不仅需要经济上的供养,而且需要生活上的照料。

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般认为,人口老龄化将会从多个方面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会带来社会抚养比不断提高,劳动力的负担和成本加大;加大消费性人口比例,降低生产性人口比例;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将严重影响到劳动生产率。

(一)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

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或者说老龄人口比例增加在一定时期内并不必然带来储蓄率的下降,相反还有可能使储蓄率进一步上升。在老龄化的初期阶段,昕进入老龄阶段的人往往都有较高的储蓄率和储蓄倾向,有人把老龄化的初期阶段看成是第二次“人口红利”期。只要能够发挥好储蓄的资

金效率,让资本得到合理的回报,则第二次“人口红利”仍有可能为经济增长继续诸如“活力”。

(二)人口老龄化考验社会养老保险机制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透露,在退休人员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的情况下,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空帐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增加。与此同时,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基本没有养老保险。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1980年在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而到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变成3:1.预计到2020年,领取养老锦的退休者将超过1亿人,供养比例将达到2.5:1。

(三)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以应对越来越多的老龄人 老龄群体是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消息对象。卫生部曾经有过统计,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然而,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发展较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老年人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尤为突出。

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城市形成了不少“四二一”家庭结构,目前很多年轻人需赡养思维老年人,如果社会不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养老场所,照顾老人将是年轻人的重负。

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

(一)改变传统老龄观:从“健康老龄化”向“积极老龄化”转变

“健康老龄化”是指个人进入老年期时在躯体、心理、智力、社会和经济五个方面的功能仍能保持良好状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中若有较大比例属于健康老龄化,老年人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到制约或缓解,则其老龄化过程或现象就可能是健康的老龄化或成功的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是我们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基本战略,但它还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如何是老年人群成为社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者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时代精神,超越健康老龄化这一较为传统的观念,实现向“积极老龄化”观念的转变。

(二)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多元化养老模式 东方文化和价值观十分推崇家庭养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非常典型地宣扬了养老责任高于个人发展的理念。多少年来,家庭养老一直是我国唯一的养老模式,在促进代际和谐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尽管这一模式收到了挑战,但我们仍然坚持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此外,为了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还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使社会化养老成为家庭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培育:

第一,积极培育为老年人服务的各种社会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在我国还处在一个初步成长阶段,他们的发育需要国

家的法律和制度促进,以便更充分地发挥其在社会事务中的作用,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支生力军。

第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多向老龄事业投资,减轻国家公共资金的投入。发展老年产业,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创新多种服务方式,推进社会化养老。老年产业可以把服务延伸到准老人,在保险、理财、住宅、保健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服务,让准老人做好进入老年期的各种准备。

第三,发挥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优势。我国社会力量养老的一个制度创新是以社区为依托,推行居家养老,这是中国特色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举措。在社区养老能更有效地利用既有资源,老年人也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安度晚年。

(三)发展老年医学,延长“生活期望寿命” 我国自然人均期望寿命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但老年群体的生活期望寿命在世界上还比较低,即居民的健康生活时间较短。因疾病、伤残丧失生活能力的老人显著增加,给国家、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沉重负担。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各项医疗费用的进一步增加将给社会经济带来更大负担。解决医疗负担过重问题是解决一系列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重要一环。为此,要大力发展老年医学,实现医疗资源的平衡性,特别是要做好老年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为老年人

提供适当、及时的初级保健照顾。这主要包括疾病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医疗管理和后期照顾等环节。发展老年医学是解决老龄化带来医疗费用增加问题的重要途径。因为越早发现疾病,就越容易治疗。如果保健系统错过了及时诊治老龄病的机会而造成了老龄病的增加与恶化,就会进一步增加社会负担,加大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四)推进老年立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推进我国老龄事业。我国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有关老年工作的法制建设仍滞后于老龄化的发展,在处理很多涉及老年人民事纠纷时缺乏专项法律依据。为了切实维护老年人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应尽快制定社区服务法、老年人住宅法和老年福利法等。实践证明,建立健全老年法律法规体系,可以更好地调整涉及老年人的法律关系,制裁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促进家庭和睦,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供保障。

(五)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合理利用老年人才 适时提高劳动年龄的上限,是劳动年龄人才比重和供养系数保持在有利经济发展的水平上,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体人口中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表明劳动力资源丰富,供养系数低,有利经济发展;劳动年龄人口比重

低会导致劳动力资源减少和供养系数加大而制约经济发展。我国以59岁为劳动年龄上限,是上世纪50年代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均预期寿命确定的。50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已大大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已延长到70岁,如果退休年龄扔维持在50年前的水平,则对于劳动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以及人口老龄化危机的应对都不利。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对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和产业,适当放宽推许年龄。国家可以通过技术开发和培训学习提高人们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能力,延缓退休年龄,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各地可以建立老年人才库,合理利用老年人才,使一部分力所能及的老人,例如教师、医生、律师、科技人员等重返职场,或者投入社区,加入到为老年人服务的行列,缓解我国社会保障所面临的压力。

第四篇: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坚持以满足养老需求为目标,不断创新理念、思路和举措,不断优化养老模式、机制和服务方式,不断加大养老保障体系、服务体系和老年维权体系建设力度,在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推动了全市老龄事业的全面发展。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在老龄化社会进一步加快的形势下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的经验和做法为政府搭建了一个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桥梁,通过政府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引入社会力量,合理配置资源,创新了城市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同时应当积极鼓励全社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民办公助” 这种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形式,政府可以花小钱办大事,这是我市今后机构养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并强调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应当加强服务与管理,要按照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制定服务标准,进一步提高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兰州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人口最多,最集中、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市。兰州市的发展与繁荣,在全省最具有示范带动效应。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把老龄事业发展作为党政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城市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特别是城关区区委、区政府面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日趋严峻的形势,坚持科学发展,创新思维,积极探索适合兰州特点的社会养老服务新路子,率先在西北地区创办了由“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机构监管、老人受益”的虚拟养老院。虚拟养老院的创办,破解了当前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诸多难题,开创了我国养老服务的先河。在全省和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得到国家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的充分肯定,并将其作为“城关模式”在全国推广。这次会议的召开,不仅对推广养老服务经验、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打造养老服务精品、促进全市老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必将对全省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挥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

借此机会,我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是要充分认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趋势,满足广大老年人养老服务的多种需求,已是摆在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根据全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最新统计,截止至2010年底,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5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口210.58万人,分别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2.32%和8.23%,进入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我省人口老龄化具有来势猛、增长快、“未富先老”等特点,又存在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传统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空巢老人”、高龄和失能老人不断增多,要求提供社会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我省的老年福利设施总量少、功能单一,远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的需求。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十分紧迫,刻不容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定了“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目标任务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增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建设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是要坚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建设。我国养老服务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由于我省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在规划指导、政策扶持、市场培育、服务示范、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职责,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建立专项资金,制定专项计划,扶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社区(村)养老服务中心(站)的建立或运营给予补助,或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奖励。同时,采取购买服务、提供场所等扶持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家政服务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要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通过税费优惠、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集体组织、民间组织、保险公司及个人等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兴办养老机构,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

三是要加强指导,建立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工作机制。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是养老服务事业工作机制的创新,是民政工作“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具体行动。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指导,研究制定老年人服务机构建设、护理服务、设施管理、机构运营等各项服务标准和管理制度,做到管理有办法,建筑设计有标准,检查监督有依据。各级老龄部门要认真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协助民政部门抓好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工作,推广居家养老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协调有关部门参与谋划,积极扶持,重点抓好公益性岗位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日间照料室设置和空巢老人日常服务,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探索为老服务的形式、办法和途径,规范管理,多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协调有关部门抓好社会化养老养老机构的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促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良性发展。

四是要加大力度,深入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是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有效方式。城关区创办的虚拟养老院,为全省树立了榜样,为社会养老服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提高和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大家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借鉴城关区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深化养老示范活动,创新养老服务方式,丰富养老服务内容,提升养老服务能力,把示范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同志们,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功在当代、造福老人、惠及子孙的大事,也是为我们的明天创造更好的养老条件。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为己任,努力工作,勇于创新,为加快我省养老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共同努力。

第五篇:当代中国人口老龄化探究及应对思路

目 录

1.人口老龄化的具体含义„„„„„„„„„„„„„„„„„„2 2.探究人口老龄化的成因„„„„„„„„„„„„„„„„„„2 3.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现状分析„„„„„„„„„„„„„„„3 4.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4 4.1养老问题„„„„„„„„„„„„„„„„„„„„„„„4 4.2慢性病问题、就医问题„„„„„„„„„„„„„„„„„„4 4.3心理健康、精神贫困问题„„„„„„„„„„„„„„„„„4 5.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几点应对思路„„„„„„„„„„„„„„4 6.参考文献„„„„„„„„„„„„„„„„„„„„„„„„5 当代中国人口老龄化探究及应对思路

摘 要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及我国的工作之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形成原因及存在问题,并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所面临的养老保障问题,做一个较为深入的探究与思考,并提出相对应的思路。

关键词:人口 老龄化 养老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及我国的工作之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形成原因及存在问题,并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所面临的养老保障问题,做一探究与思考,并提出相对应的思路。

一、人口老龄化的具体含义

根据联合国有关规定,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超过7%,或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便被称为“老年型” 国家。当前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约有60个已进入“老年型”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各国都把应对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了极其重要的工作来对待,中国也不例外。

二、探究人口老龄化的成因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可大致划分为以下三点:第一,出生率下降在我国具体表现为两点:在政策上,我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这样的硬性指标使得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得到了大幅下降,人口问题得到了显著改观;从大众心理角度来讲,我国受教育程度较高和很高的人口比例在不断增加,这样的男性和女性结合以后,大多比较倾向于做出只生一胎或者不生孩子的决定。第二,人均寿命的延长得 益于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民生存状态的不断改善。人均寿命的延长使得我国老年人的数量有了较大程度的增加,是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之一。第三,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城乡及地区差异显著。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西凉东热”、“南凉北热”的现象,即经济发展不平衡、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东南沿海地区而言相对缓慢的现象,年轻人大量涌入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这使得西北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比东南沿海地区更为严重一些。我国还出现了部分条件良好的年轻家庭或者未婚年轻人决定定居海外等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我国面临的老龄化最为严重的时期大约是在2025年以后。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现状分析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规划指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据调查,1999年我国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7.1%,说明我国于1999年就已经跨入人口老龄化行列且人口老龄化速度逐渐加快,尤其是近十几年来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趋势更加显著。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1776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3.32%,此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11892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92%。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2.48亿,且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平均以每年百万以上速度增长。庞大的老年人群必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等产生重大影响。

以河北省为例。经预测,2000-2050 年,河北省老年人口总体上将呈逐年递增态势,人口老龄化进程有逐步加快的倾向。根据人口普查统计资料,1990-2000 年老年人口的总数量仅增加139.54万人,增幅约为25.57%。而2000-2010 年, 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10年的时间即可由685.21万人增至1228.50 万人,增加了 543.29万人, 增长约79.29%;2010-2020年人口将再增加785.69万人, 增长约 63.96%, 因此,2000-2020年这20年间, 河北省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为老龄化高速发展期。到2020年,60岁以上老人将达2014.19万人,平均每4个人当中就有1位60岁以上的老人。2040年,60岁以上老人将达 3060.35万人,平均5人当中就有1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到2050年,年龄在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就将达到1477.02万人。届时, 河北省将真正成为一个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的省份, 一对夫妇面对多位老人的局面将成为普遍现象。

郑晓瑛教授把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全球的其他国家相比,阐述了它的现状和特点: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第三,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代社会无法逃避也不能逃避的严峻挑战,更是势必会影响到我国近几十年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

四、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4.1养老问题

我国城镇居民能够享有比较全面的社会保障,即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005年底,全国已有2.4万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达924万人。而农村地区农村养老保险依然以家庭做为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保障单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贴为辅,实行个人账户储备积累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创建,是对于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的一种补充。虽然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建立,据统计,真正纳入养老保障的老年人只有7100万,占老年人总数1.53亿的46%,其余的老年人没有纳入养老社会保障的范围。

4.2慢性病问题、就医问题

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慢性疾病问题、医疗保健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挑战。随着老龄化的加重,从2010年到2020年老龄化本身对慢性病人群的数量影响是非常庞大的,特别是65岁以后,在这个区域里面,有大量慢性病的发生,男性比女性更为严重。必定会带来疾病负担的增加,根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国2005年疾病负担占到了当年GPD的12.9%,其中慢性病达到8.1%,而其中40%来自于老人。

4.3心理健康、精神贫困问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健康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健康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事业发展部副主任唐振兴认为,满足老人的生活护理是基本,如何更进一步的满足老年人心理和精神需求是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五、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几点应对思路

从近期来看,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老年医疗健康、弹性退休年龄、社区养老等制度,逐步增强养老保险金的支付能力,实现健康老龄化,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发挥社区养老功能,在农村则实行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制度,使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终,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降低老龄化程度的办法之一就是在政策上允许多生、奖励多生、补助多生;这是解决中国老龄化问题最重要最可行的办法。一旦进入到严重少子化社会之后(年人口出生率低于13.0‟或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低18%或总和生育率低于1.8),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灾难,并且难以恢复到人口的代际均衡的水平。因此,完善生育政策势在必行。加快发展社会养老公共事业, 培育和发展老年产业和老年消费市场。人口老龄化不仅带来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同时也带来社会服务和产业发展的契机。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培育老年消费与服务市场, 将发展老龄产业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穆光宗.中国老龄政策思考[J].人口研究.2002(01)[2]朱师钧.杭州老龄人口生活质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3]柴霞.重庆城区老年人家庭养老期待与子女支持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 2007 [4] 朱峰.李克强主持国务院会议:建立统一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N].中新网,2014.[5] 闫然.地区差异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分析[J].人民论坛,2013,23(13):84-85.[6] 王宇飞,郑怡.我国农村老龄化现状及影响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0,29(6):21-20.[7] 罗江龙.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口老龄化矛盾分析[J].农村经济,2012,12(9):118-121.[8]丁军强;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理论月刊;2002年10期

[9] 河北省政府门户网站.我省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810 万人人[ EB/ OL ].[10]岳颂东;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对策[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下载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运作机制初探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运作机制初探 2011-4-14 13:20:00 来源:江苏省老龄网 [摘要] 从建立和完善运作机制的视角,探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对策,是新时期人口老龄化对策研究的......

    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调研措施

    人口老龄化将是中国在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我县早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末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因此,研究我县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发展过程和趋势,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人口老龄化......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

    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议案 养老服务已成为党和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温政发〔20......

    浅谈人口老龄化和养老

    浅谈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养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也随之延长,再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在二十世纪末期已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行列,并......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1 就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一定影响。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从人口结构看,......

    关于积极应对我县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建议

    关于积极应对我县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建议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老年人口不断增长并达到一定比例的现象。目前,按照国际通行标准界定,人口老龄化有两种情况,一是指65岁及......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 2009-11-09 点击率: 85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江汉区民政局 余军平 2008年11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

    仅靠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

    仅靠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陈友华2013-4-14 6:04:39来源:《 人民日报 》( 2013年04月14日 05 版)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比例随着时间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