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区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内政%AD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发布文号】内政字〔2006〕324号 【发布日期】2006-11-01 【生效日期】2006-1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区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内政字〔2006〕324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各有关企业、事业单位:
“十五”期间,我区气象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气象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水平大幅提高,服务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是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尚不健全,气象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不完善,气象工作与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精神,加快我区气象事业发展,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在防灾减灾、支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区地域广阔,气候复杂多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每年由于干旱、暴风雪、大风、沙尘暴、冰雹、低温、洪涝、雷电等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非常严重。同时,我区气候资源丰富,风能、太阳能、农牧业气候资源、空中云水资源等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从未来看,无论是应对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和资源压力,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障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迫切需要气象服务的有力支撑。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快气象事业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气象事业的领导和支持,推进气象事业的发展。
二、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气象事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以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为动力,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强化观测基础,完善服务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服务能力,建设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气象业务服务体系,不断满足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到2010年,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使气象整体实力达到国内同期先进水平,某些重点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到2020年,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气象科技水平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气象整体实力走在全国前列。
三、加强公共气象基础能力建设
(一)加快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由自治区气象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编制全区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建设总体规划。各盟市、旗县要按照自治区总体规划,制定本地区的实施计划,分级实施,逐年完成。要特别加强重点区域的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在重点区域布设自动气象站、雷电监测站、天气雷达站、风廓线观测站、太阳辐射站、水汽遥感探测站、生态与农业气象观测站、公路交通气象站、大气成分监测站、土壤墒情监测站等观测站网,形成现代化的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全面提升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气象台站和气象探测设施保护纳入城镇建设与发展规划。各气象台站要依法划定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范围,向本级建设(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各地建设(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划定“城市黄线”时,要将气象台站和气象探测设施纳入管理范围。
(二)推进气象信息共享系统建设。气象信息是国家公共基础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纳入自治区信息化建设规划,加快全区气象信息网络建设。要以推动气象及相关信息的整合,实现各种天气、气候、气象灾害及其相关信息的共享,提高全社会利用气象及相关信息的水平,更好地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目标,依托自治区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构建自治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气象、民航、水利、国土资源、环保、农牧业、林业等部门要充分利用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合作,建立大气、水文、环境、生态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合作机制,实现互连互通和信息共享。
(三)做好气象灾害的监测和灾情收集报告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本地区气象灾害联合监测机制,气象部门牵头,与民政、国土资源、水利、环保、农牧业、林业、卫生、交通、市政等涉灾部门建立联合监测体系,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联合监测体系各成员单位要及时向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提供气象和水情、旱情、灾情等信息。要动员基层社会力量,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气象灾情收集队伍。各级气象部门要向社会公布免费报灾电话,鼓励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提供气象灾害灾情报告。
(四)完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气象部门要加快预报预测预警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引进、开发、应用,建立多时效的气象预测预报预警系统,建立比较完善的气象灾害落区预报、短时预报和临近预报业务技术体系,提高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加快预报预测的精细化进程。要加强对影响本地区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测和防御等科学技术研究,为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五)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播发能力建设。各地区要将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范畴,利用电视、广播、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等信息传播技术和通信手段,建成多种形式互补、能够覆盖全区大部分地区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网络系统,逐步实现气象信息进农村、进牧区、进社区、进企业。电视、广播等有关媒体和通信运营企业要积极配合气象部门做好气象信息播发工作。与气象相关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指挥、防救部门、单位及有关责任人,要利用气象防灾减灾信息发布网络及时掌握有关信息,有条件的自然村或嘎查应指定专人负责接收气象灾害信息,及时向村民委员会报告并通告农牧民。
(六)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警应急体系。各级人民政府要尽快组织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将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纳入政府灾害应急体系,同时要督促各行业和有关部门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形成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和由政府启动、各有关部门高效运转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各级气象部门要重点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发布功能,加强气象灾害调查和影响评估能力建设,及时做好灾前风险预估、灾中应急滚动评估和灾后损失评估,为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气象灾害的防御和应急提供依据。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防御气象灾害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的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和应急能力。
四、发挥气象综合保障作用
(一)加强农村牧区气象服务。各地区要结合实际,以增强农牧业生产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和农村牧区气象预警能力,稳定发展农牧业生产和农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服务为重点,完善和拓展农牧业气象服务项目。要建设全区粮食和畜产品安全气象预警服务系统和主要产粮区、牧区的重大农牧业气象灾害、病虫害监测、预警和评价系统,进一步提高农牧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和粮食、畜产品产量预报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二)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预测与评估服务。气象部门要与环保、水利、林业、农牧业、国土资源等部门加强合作,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卫星遥感和台站长期定位监测优势,建立以卫星遥感与地面监测相结合的生态监测体系及自治区不同生态类型预测和分析评估业务系统。重点对自治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和生态重点项目建设区开展动态监测、预测,对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总体评价,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效果进行客观评估,为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三)加强交通、城市和公共卫生气象服务。交通、铁路、航空、环保、水利、卫生、市政等部门要与气象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建设各类专业气象监测网和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积极开展交通气象、航空气象、环境气象、水文气象和卫生气象服务。重点加强公路、铁路等专业气象监测网和灾害预警系统建设,为运输、旅行等安全和应急救援提供气象保障与实时服务;加强航空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提高机场终端区探测和监控预报的能力;构建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实现气象灾害的动态监测和城市气象灾害信息的及时发布;建立气象环境变化对疾病发生发展影响的业务服务系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环境事件等应急处置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五、强化气候资源开发保护服务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为目的,以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改进更新技术装备,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体系、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人工影响天气科技创新体系和协调高效的人工影响天气组织管理体系。要加强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开放实验室建设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科技水平,加大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力度,及时、安全、有效地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二)做好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气象服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支持气象部门履行相应管理职能,对全区风能、太阳能资源进行普查、详查并开展评估工作,建立风能、太阳能资源数据库和监测、预测预报服务系统,为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提供依据,为大型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勘察、选址提供技术支持,为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的建设、运行、调度提供实时气象监测和预报服务。风能、太阳能等工程建设项目资源评价报告中使用气象探测数据时,要经气象部门审查,否则不予批准立项。
(三)强化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编制城市规划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大型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立项时,要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由气象部门出具论证报告。
六、依法保障气象事业发展
(一)加强气象法规规章建设。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制订气象灾害防御、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配套政策,将气象执法列入各级人民政府综合执法检查计划,全面加强气象执法监督,为发展气象事业提供法律保障。
(二)进一步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双重管理、以中央为主的气象工作管理体制,在气象部门管理、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等工作部署中,除中国气象局有明确要求的,其他事项均要纳入各级人民政府管理之中。各地区要将气象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科技发展规划,进一步确立和完善气象事业的发展目标,重点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与农牧业气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区域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等方面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苏木乡镇设立兼职助理员,协助当地政府和气象部门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要健全领导责任制,细化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要求,层层抓好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落实具体措施,切实抓好各项任务的实施。
(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气象投入机制,把增强地区气象能力建设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气象投入随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年增加。按有关规定做好气象部门职工的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工作。
(四)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各级气象部门要积极推行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气象高层次人才和一线高级专门人才引进、选拔、培养和使用工作,推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有计划地选送气象部门的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到地方挂职锻炼。要加强自治区气象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气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五)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机制建设。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要将重大气象研究和新技术推广纳入各级人民政府科技计划,给予资金投入和支持。要加强自治区气象科研机构基础设施和气象开放实验室等科技设施建设,加强适合我区特点的气象及相关领域的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普及气象科技知识,将气象科普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和实践,依托气象台站开展气象科普活动。
2006年11月1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妥善解决农牧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内政%AD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发布文号】内政字〔2006〕206号 【发布日期】2006-06-30 【生效日期】2006-06-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妥善解决农牧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
(内政字〔2006〕206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农牧民外出就业,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三牧”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切实解决好农牧民工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全局。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精神,结合自治区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农牧民工就业能力
(一)加强农牧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和就业培训中心等机构,采取定向培训和订单式培训的模式,大力开展农牧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劳动保障、农牧业、扶贫、建设、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组织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农牧民转移培训工作。各类企事业单位招用农牧民工,必须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特别是从事矿山、建筑、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对不履行培训义务的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收取职工教育培训费,用于政府组织的培训。要鼓励农牧民工自愿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对鉴定合格者颁发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一次性减免鉴定费用。
(二)落实农牧民工培训经费。对承担农牧民工培训工作的各类职业院校、就业培训中心以及社会培训机构,经当地劳动保障、农牧业、扶贫、财政等部门审核认定后,由地方财政给予适当资金补贴,具体补贴标准和办法由旗县人民政府确定。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农牧民工培训经费的投入,在预算安排用于“阳光工程”和扶贫专项培训资金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增加农牧民转移培训经费。
(三)大力发展农村牧区职业教育。教育部门要制定和落实发展农村牧区职业教育的中、长期规划,重点加强旗县级职业中学(职教中心)建设和农村牧区职业教育师资、教材及实训基地建设。各类职业技术院校要扩大农村牧区招生规模,设立助学金、发放助学贷款,鼓励和帮助农村牧区初、高中毕业生接受正规职业技术教育。
二、加强引导服务,认真落实农牧民工就业政策
(四)提高农牧民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加强劳务协作,搞好劳务输出地与输入地对接工作;以抓好劳务输出基地建设为龙头,鼓励和扶持社会中介组织从事劳务输出;大力推行和规范劳务派遣制度,不断壮大劳务经纪人队伍,逐步形成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服务规范化的转移就业体系。
(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扩大当地转移就业容量。各地要围绕自治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战略,将农村牧区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纳入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规划,统筹安排。认真落实自治区制定的发展乡镇企业、县域经济和二、三产业及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吸引区内外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和服务型企业来我区投资办厂。大力发展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农村牧区基础建设专项资金,重点建设能够增加农牧民就业机会和促进农牧民直接增收的中小型项目。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鼓励、吸引外出务工农牧民回到小城镇创业和居住。
(六)完善和落实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求职登记制度,实行企业招用农牧民工备案、社会保险登记、劳动合同以及档案管理等制度,清理和取消一切针对农牧民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逐步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制。
(七)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覆盖自治区、盟市、旗县和苏木乡镇,上下贯通、高效便捷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和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各级公共就业服务组织要免费为农牧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资本投入就业服务领域,开展职业中介服务,并享受职业介绍补贴。依法规范职业中介、劳务派遣、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招用工行为,严厉打击以职业介绍或以招工为名坑害农牧民工的违法犯罪活动。
三、规范劳动管理,切实解决农牧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
(八)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所有用人单位招用农牧民工都必须依法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台帐,依法确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严格遵守劳动合同试用期规定。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用人单位与农牧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检查。
(九)完善和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制度。各类用人单位招用农牧民工要和其他职工实行同工同酬,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内蒙古自治区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认真遵守国家和自治区关于职工休息、休假的有关规定,延长工时和休息日、法定假日工作的,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劳动保障部门要定期开展农牧民工工资水平、人工成本、劳动生产率、物价指数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及时发布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引导和推动用人单位合理提高农牧民工工资水平。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作用,大力推动用人单位建立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的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十)建立农牧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招收农牧民工的用人单位工资发放情况的监控。凡发生过工资拖欠的用人单位,要强制其在开户银行预存工资保证金。建筑企业要严格执行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按时、足额发放农牧民工工资。对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的建设单位和恶意拖欠农牧民工工资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建筑业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3年内不得进入自治区建筑市场。
四、逐步完善制度,妥善解决农牧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十一)尽快将农牧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所有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及时为农牧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工伤保险费全部由用人单位缴纳。农牧民工发生工伤后,要及时做好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待遇支付工作。农牧民工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1至10级伤残的,其工伤保险待遇根据本人自愿,可采取一次性支付和长期支付两种方式,支付标准按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
(十二)切实解决农牧民工大病医疗保障问题。各统筹地区要逐步建立农牧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按照“保大病、保当期”的原则,只建立统筹基金,不建立个人账户,重点解决农牧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农牧民工大病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交纳,缴费基数原则上为上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缴费比例原则上不超过4.2%,具体缴费比例由所在统筹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参加大病医疗保险的农牧民工住院,按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享受相关待遇,门诊费用由个人负担。
(十三)逐步建立和完善农牧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对于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牧民合同制职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到规定领取养老金年龄后,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对于流动性大、就业不稳定的农牧民工,按照“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的原则,积极开展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待条件成熟后全面推开。农牧民工养老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农牧民工共同负担,实行个人账户实帐积累模式。农牧民工在自治区范围内流动时,个人账户可随同转移。回农村牧区的,将个人账户全部转入当地农村牧区养老保险,按农村牧区养老保险有关规定继续缴费并计发待遇。有条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可以进行折算,执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城镇从事个体工商经营和灵活就业的农牧民,可以按照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五、健全服务体系,为农牧民工提供相关公共服务
(十四)将农牧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各级政府要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对农牧民工实行属地管理,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统筹考虑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居住的农牧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要,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十五)保障农牧民工子女平等接收义务教育的权利。各级教育部门要承担起农牧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将农牧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农牧民工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向农牧民工子女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
(十六)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完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发展的意见》(内党发〔2005〕23号)精神,进一步放宽对农牧民工及其子女进城落户的准入条件,对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根据本人申请,公安部门要及时为其办理实际居住地城镇户口,其子女在就业、入学和参军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登记、免费发放《暂住证》等各项管理服务工作。
(十七)加强农牧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适龄儿童免疫工作。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农牧民工疾病控制,开展健康教育和聚居地农牧民工的疾病监测工作。落实“四免一关怀”的艾滋病防治政策,对暂住地农牧民工中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将农牧民工子女纳入当地免疫规划,免费为适龄儿童开展预防接种卡介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的发生。
(十八)搞好农牧民工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各类用人单位要依法履行农牧民工计划生育和管理服务责任。输入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将农牧民工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纳入计生工作的总体规划,为农牧民工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等免费服务项目和药具。输入地和输出地计划生育部门应加强信息沟通,及时掌握农村牧区育龄妇女外出就业和婚育情况。
(十九)切实改善农牧民工居住和生活条件。各类用人单位要积极改善农牧民工临时居住生活条件,特别是农牧民工比较集中的企业,要为农牧民工提供符合卫生居住条件的集体职工宿舍和餐厅,安排好其他生活必需设施。输入地政府要加强对农牧民工居住和生活条件的监督检查,保证农牧民工食宿符合基本的卫生和安全条件。各地区要把长期在城市就业与生活的农牧民工居住问题纳入城市住宅建设发展规划。
(二十)各苏木乡镇政府和嘎查村委会要采取切实措施,通过开展家庭走访、农忙帮工等活动,为外出务工农牧民家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服务,帮助农牧民工解决家庭生产、生活困难。
六、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农牧民工基本权益
(二十一)依法保障农牧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各类用人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职业安全、劳动保护规程及标准,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对从事可能产生危害作业的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各级安全生产监督(行业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要加大对农牧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的执法监督工作力度。各类农牧民转移就业定点培训机构要将农牧民工职业安全、劳动保护教育纳入职业培训教程,增强农牧民工自我保护意识。
(二十二)切实保护女职工和未成年工权益。各类用人单位要在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各级劳动保障和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要加强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权益保护的监督检查。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认真审核用人单位招聘广告。
(二十三)保障农牧民工依法享有民主政治权利。招用农牧民工的用人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要有农牧民工代表参加。各级政府要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工参与户籍所在地的嘎查村委会换届选举,保护农牧民工享有涉及自身权益的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和决策权。农牧民工在评定技术职称、晋升职务、评选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方面,与城市职工享受同等待遇。严肃查处用人单位限制农牧民工人身自由和打骂、侮辱农牧民工的非法行为。
(二十四)保护农牧民工土地、草牧场承包权益。农牧民工所承包的土地、草牧场可依法通过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流转经营。农牧业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农牧民工土地、草牧场承包权益的监督检查。
(二十五)做好农牧民工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各级司法行政主管部门要把农牧民工作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引导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公证机构积极为农牧民工提供法律服务,通过法律咨询、代理诉讼案件、办理劳动合同公证、监督合同履行、调解劳动纠纷等多种方式,依法维护农牧民工的合法权益。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涉及农牧民工的劳动争议案件要优先受理、快速审理。
(二十六)加大农牧民工维权执法力度。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完善日常巡视检查制度,充分发挥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的作用,对用人单位雇用农牧民工情况、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持证上岗、建立保障金制度等情况随时进行检查。畅通农牧民工维权举报投诉渠道,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指定专人受理农牧民工举报投诉案件,依法从严查处用人单位侵犯农牧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
(二十七)强化工会维护农牧民工权益的作用。各级工会组织要最大限度地把农牧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切实维护农牧民工的合法权益。督促用人单位履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同时,教育和引导农牧民工提高自身素质,按照组织程序和民主渠道反映自身合理诉求。
七、加强和改进农牧民工工作的领导
(二十八)建立和完善农牧民工工作协调机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解决好农牧民工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落实措施,并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体系。自治区人民政府建立农牧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各盟市、旗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农牧民工工作。
(二十九)加强农牧民工就业服务和管理机构建设。各级劳动就业部门要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服务和管理机构,其编制、人员在现有事业单位编制内调剂解决。各地在乡镇机构改革和撤乡并镇过程中要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切实做好农村牧区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三十)强化农牧民工统计和基础管理工作。各级劳动就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农牧民工统计管理和信息网络建设,对外出务工人员实施跟踪服务和动态管理。城市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要加强对进城务工农牧民的就业服务和管理工作,帮助解决好农牧民工的实际问题。
(三十一)建立农牧民工管理和服务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将涉及农牧民工的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计划生育、法律援助、子女教育、治安管理等有关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支出范围,并根据工作需要,逐年有所增加。
(三十二)加大农牧民工工作宣传力度。各级新闻单位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宣传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农牧民工的方针政策,总结推广各地区和用人单位关心、善待农牧民工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农牧民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和先进典型。加强对农牧民工权益维护的社会舆论监督,对于侵犯农牧民工权益违法情节严重、社会影响大的典型违法案件,要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尊重、关心、保护农牧民工的良好氛围。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和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确保农牧民工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2006年6月30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浙委〔2009〕3号)、《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温委发〔2009〕78号)精神,推
进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要求
(一)认清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形势。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鲜明、特别需要帮助的特殊社会群体。我县现有残疾人2.2万,涉及全县近五分之一的家庭。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残疾人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显著改善。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残疾人事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残疾人事业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等任务还十分艰巨,一些乡镇和部门对发展残疾人事业重视不够,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残疾人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能力需进一步增强。因此,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明确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政策扶持、市场推动的发展格局;坚持普惠特惠、全面发展、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的工作方针;坚持人道主义、扶残助残的基本原则;坚持缩小差距、协调发展、共享小康、走在前列的工作目标。到2012年,覆盖全县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贫困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残有所助”。到2020年,残疾人都能得到基本公共服务,努力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广大残疾人同全县人民一道向着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
二、健全残疾人保障体系
(三)保障残疾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残疾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县人事劳动社保、卫生部门要将残疾人分别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不断扩大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标准,适度增加保障内容,确保残疾人“应保尽保”。将贫困残疾人列入城乡医疗救助、惠民医疗的重点对象,切实解决贫困残疾人看病难的问题。
(四)保障残疾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将残疾人康复服务纳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现资源共享,逐步形成完善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体系,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将符合规定的残疾人康复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保障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建立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专项基金,或定期发放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券(卡),简化救助程序,提高救助时效。每年要按残疾人康复需求,制订康复计划,组织实施各项康复服务。将贫困残疾人购置基本辅助器具所需补助经费纳入公共财政支付范围。各乡镇、县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公益性专业康复服务机构与设施,完善功能,规范管理,切实提高康复服务水平;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机构;充分利用城乡社区内各种有效资源,积极开展社区康复服务,扎实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免费为孤残和贫困家庭残疾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治疗。城乡社区要配备残疾人康复协调员,加大对基层社区康复人员培训力度。
(五)建立健全残疾预防体系。建立健全政府牵头,县卫生、人口计生部门为主,相关部门、有关社会团体及专家参与协作的残疾预防工作管理体系。将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纳入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订实施配套工作计划,广泛开展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工作。免费开展婚前医学检查、病残儿家庭再生育孕妇产前筛查与诊断及孕产优生检查。加强对各类人群的健康宣教。强化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交通安全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执法监察,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与发展。建立健全全县出生缺陷与残疾的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监测和0~ 6岁残疾儿童的监测方案。建立残疾人信息共享机制,开展信息收集、监测和研究工作。
(六)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按照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全面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完善覆盖城乡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救助机制,逐步扩
第四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精神的实施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精神的实施意见
内政发[2012]12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精神,推动自治区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和富民强区的总体要求,把旅游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动消费和提升服务业水平的重要手段,着力改革创新,促进转型升级,加强产业融合,壮大产业主体,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整体实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内蒙古建设成为中国草原文化旅游大区和国家级文化体验、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二、总体要求
(一)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宏观指导、综合协调、投资引导和市场监督。建立健全市场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企业主体突出、社会力量参与 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二)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着力解决事关旅游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优先突破产业发展最关键、最突出的制约因素,全面推进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优化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突出抓好旅游精品线路、精品景区、重点区域及重大项目建设,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形象鲜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效益显著的旅游目的地。
(三)坚持产业优化与产业融合相结合。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旅游业传统企业、传统产品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整合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社会资源,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农牧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相结合,努力拓展旅游产业新领域,挖掘旅游产业新业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积蓄新力量。
(四)坚持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旅游开发、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坚持以人为本,提倡绿色消费、低碳旅游,努力使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五)坚持旅游与文化发展相结合。充分挖掘自治区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突出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充分利用自治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推进旅游产业特色化发展。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促进旅游与文化在多领域相互融合、相 互促进,增强和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加大我区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纪念品的研究开发力度,创新文化展示的方式和形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
(六)坚持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结合。创新旅游营销方式,培育大市场、形成大产业、推动大发展。强化国内重点客源市场营销,引导培育区内旅游客源市场;积极发展入境旅游,重点开发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客源市场。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区接待国内游客达到7000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达到2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区GDP 的比重达到8%;全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带动社会关联就业人数超过200万人;实现旅游经济总量增加、旅游接待规模扩大、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发展环境改善,全区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大区跨越的目标,使我区成为草原文化旅游大区和国家级文化体验、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把我区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四、主要任务
(一)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
1.着力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放宽旅游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手续,鼓励各类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鼓励区内外各种所有制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旅游业开发和 经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控股联合等方式,实现旅游企业集团化、规模化、股权多元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培育和扶持龙头旅游企业,组建几个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大力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和知名旅游品牌,引进国际知名品牌酒店管理公司参与我区的旅游酒店管理,提高自治区酒店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发展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旅行社,促进旅行社经营方式与国际接轨,着力培植一批实力强的旅行社集团。
2.大力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积极推动多头管理的景区实行统一管理,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综合性的管理机构,代表政府统一行使旅游区管理职能。积极开展示范试点工作,选择几个跨行政区、跨部门管理的旅游景区作为全区旅游景区(点)管理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地区,先行突破,取得经验,逐步推广。积极开展生态旅游示范、工农业旅游示范和旅游度假区建设等活动,不断推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培育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体系
1.着力培育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充分发挥自治区旅游资源特色,突出草原文化主题,大力开发生态观光、文化旅游、民俗体验、休闲度假、冰雪旅游、温泉疗养、会展商务、节庆旅游、科普教育、红色旅游、工农业旅游、跨境旅游、自驾车与露营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实现由以观光为主向观光与休闲度假结合等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体系转变。加快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旅游新业态,拓展旅游新领域。
2.着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促进旅游与文化相融合,以文化艺术提升旅游产品内涵、档次和水平;进一步发挥“草原那达慕”、“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和“昭君文化节”等现有品牌效应,打造知名的文化旅游活动品牌;扶持旅游景区(点)发展文化演艺,开发独具内蒙古特色的旅游文化演艺产品,推动全区重点旅游景区进行常态化演出,提高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丰富旅游文化产品;大力推进文化旅游示范区、特色街区、特色名镇建设,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聚集区。利用内蒙古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依托文化遗产保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和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中的特色文化生态资源,积极开发文化观光旅游、文化体验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工艺品,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培育和拓宽文化旅游市场。
(三)全力打造高品位的旅游目的地
1.大力推进重点旅游区域发展。积极推进呼包鄂地区旅游一体化发展,重点支持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等旅游资源富集区加快发展,扩大我区草原、森林、沙漠和地质奇观旅游的影响力。重点建设额尔古纳、阿尔山—柴河、敕勒川、克什克腾、成吉思汗陵园、元上都遗址、响沙湾、恩格贝、大青沟、库伦三大寺、甘德尔山、二连浩特恐龙地质公园、格根塔拉草原、岱海温泉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旅游区。
2.积极推进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充分发挥内蒙古生态环境多样化的优势,推进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沙漠公园、地质公园、矿山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等国家级生态旅游基地的建设,把自治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生态旅游省区。积极推进各类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管理,研究制定科学规范的生态旅游区建设标准,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展创建生态旅游示范区活动。重点将呼伦贝尔市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将额尔古纳市打造成为体现低碳绿色理念、具备国际化标准、宜居宜游的原生态旅游城市。
3.大力推进特色休闲度假地建设。充分利用自治区重要的温泉、湖泊、山地、森林、草原和沙漠绿洲,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按照现代休闲度假旅游的要求,制定规范化的休闲度假地建设标准,开展创建国家和自治区级的度假旅游区活动,建设一批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康体休闲度假地,把自治区建成国内外知名的草原、森林、沙漠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4.重点推动旅游中心城市和集散地建设。在我区城镇化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完善城镇旅游集散功能,把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乌海市建设成为国际化旅游城市和重要旅游集散地;把乌兰浩 特市、通辽市科尔沁区、锡林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及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建设成为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把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建设成为国际化的边境旅游城市;把额尔古纳市、阿尔山市、扎兰屯市、克什克腾旗、喀喇沁旗、多伦县、凉城县等地建设成为宜旅宜居的休闲度假目的地。实施“旅游富民”工程,结合城镇化建设和城乡风貌改造,整合各方资源,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积极打造一批历史文化旅游名镇和特色旅游村,使其成为自治区发展旅游业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亮点。
(四)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推进全区民用机场建设。进一步提升呼和浩特机场的通航能力,推动呼和浩特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更多地开通呼和浩特至重要境外城市的国际航班,加密开往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班。加大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锡林浩特市、通辽市、乌海市等主要旅游城市机场的扩建升级力度和国际口岸机场的开放力度,开辟新的国内外航线,开通区内旅游中心城市之间的环线,加快旅游支线机场的建设,积极探索开展小型飞机、直升飞机旅游。
2.加快推进全区旅游公路建设。加快推进高等级旅游公路通达重点景区的建设步伐,打通连接景区的快速通道。交通部门要加强进出自治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安全、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保障旅游客运公司和旅游车 辆有序运营。按照交通体系建设规划,统筹考虑道路与旅游景区联接、旅游道路休息区建设问题,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凡新建高等级公路沿途附近有3A级以上景区的,都要建设通往景区的高等级公路出入口和连接公路,同时建设旅游中心城市通往景区的道路。在高速公路合理布局和规划建设综合服务区。实施公路旅游标识标牌专项工程建设,凡是公路沿途附近有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都应在公路边设立清晰醒目、有效引导的旅游景区交通指示牌。
3.加快推进全区铁路客运建设。启动呼和浩特至北京,通辽、赤峰至北京的客运专线铁路建设。增开自治区内铁路沿线旅游城市和景区与重要旅游客源地之间的始发旅游列车;鼓励旅游企业与铁路客运企业联合,开通运营由自治区主要城市直达国内主要客源地城市的旅游专列;完善旅客列车车票的预售和异地购票办法。
4.积极推进全区旅游航运发展。重点加强额尔古纳河、我区沿黄河沿线及黄河万家寨库区等水路和呼伦湖、达里诺尔湖、岱海、乌梁素海、尼尔基水库等重点旅游湖泊区的短途航运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水上旅游项目。
(五)大力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
1.推进实施“数字旅游”工程。5年内基本建立以主要旅游目的地为核心,涵盖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交通等要素的一体化数字旅游服务体系。重点开发旅游目的地网上 虚拟体验系统;加快构建以12301服务热线为基础的旅游数据中心和呼叫中心;加快搭建全区一体化旅游信息平台,实现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功能,提高旅游服务效率;联合周边地区制作发行区域旅游 “一卡通”、优惠年卡和电子门票,方便游客消费。
2.积极发展旅游信息咨询和电子商务。推广景区数字管理与服务技术,实现无线导游、游客分流、车辆调度、安全监控等多重功能。各盟市、重点旅游旗县(市、区)和3A级以上景区要设立旅游网站。自治区和各盟市主要媒体要开设旅游专版、旅游频道、旅游广播,搭建旅游信息发布平台,为旅游者提供公益性、基础性咨询服务。加强内蒙古旅游资讯网建设,构建旅游信息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旅游咨询、旅游投诉、应急处置、紧急救援、旅游保险等公共服务体系。旅游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要建设游客信息咨询中心。各重点旅游景区要尽快完善邮政、电信、银行、数字电视等配套服务设施。
(六)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1.重点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旅游集散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抓好旅游道路、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系统、游客服务集散咨询中心和旅游购物设施建设。力争通过5年努力,全区所有A级景区旅游交通基本畅通,旅游标识系统基本完善,旅游厕所基本达标,景区停车 场基本满足需要。自治区与盟市形成合力,自治区每年从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列专款予以重点支持,各盟市配套相应的建设资金。
2.积极推进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按照自治区4条精品线路的空间布局,规划建设几条自驾车旅游线路,重点建设一批功能配套、设施齐备、特色突出的自驾车旅游营地,并在全区分区域建设自驾车旅游安全救援基地。加快建设一批高星级旅游饭店、高档特色主题酒店、温泉度假酒店和面向自助游客连锁经营的经济型酒店,鼓励发展家庭旅馆、乡村客栈、青年旅馆、汽车旅馆和旅游宿营地,探索运用移动式住宿设施解决旅游旺季住宿难问题。到2015年,全区旅游星级饭店总量要达到400家,每个旅游集散中心城市最少要有5家至10家五星级宾馆,重点旅游城市要有1家以上五星级宾馆,三星级以上宾馆的数量均要达到20家以上;全区度假型旅游景区的住宿设施要达到三星级宾馆的条件,提升自治区旅游住宿设施整体水平。扶持一批具有内蒙古地方风味的餐饮企业,开发内蒙古风味菜肴,为中外游客提供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餐饮服务。
3.加强购物旅游商品基地建设。进一步整合全区旅游商品资源,组建内蒙古旅游商品研发基地,扶持一批重点旅游商品企业,健全完善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和供销体系,创建几个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旅游商品品牌。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培育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品、民族服饰、土特产品生产专 业户、专业村和生产基地。全区主要旅游城市要创建一批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的旅游购物场所,着力培育特色旅游购物街区、旅游购物中心;3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要设置专门的旅游商品购物场所。研究制定全区旅游购物商店统一服务标准,实行旅游商店挂牌管理。
(七)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1.大力推进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永续利用。新建、扩建和改建旅游项目必须制定开发建设保护规划和节能减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国家级、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审批。对生态脆弱的重要旅游景区严格实行游客容量控制和环境监测。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旅游示范区活动,大力倡导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方式,引导游客履行节能环保、保护资源的责任,实现绿色、健康、文明出游。
2.大力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鼓励和支持宾馆饭店、旅游景区(点)、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要全面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力争在5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在现有水平降低20%。
(八)进一步优化旅游消费环境 1.认真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提倡带薪休假与现行假日制度相结合,形成有利于休闲旅游的弹性休假安排,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行奖励旅游、福利旅游,所需费用列入企业经营成本。积极推行居民休闲旅游行动计划,全面推动“内蒙古人游内蒙古”活动,全区各中心城市的城市公交服务网络要逐步延伸到周边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引导旅游企业联合推出一批旅游功能完备的惠民旅游线路。
2.建立健全旅游价格管理体系。根据自治区旅游业的实际,实行淡旺季旅游景区门票差价政策,并实行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与景区等级挂钩。建立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公告和听证制度,所有旅游收费项目都按规定进行公示,坚决杜绝价格欺诈行为。按照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自治区内所有旅游景区(点)对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和学生等特殊人群实行门票优惠政策,65岁以上老年人免收景区门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学生均享受景区门票半价优惠。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一般性城市公园、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基地要向社会免费开放。
3.进一步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金融和邮政服务网点等在旅游旺季应适当延长开放和服务时间。各类经营场所的公用厕所要对游客开放。加强对全区各类旅游宾馆饭店、旅游购物场所、旅游娱乐、餐饮服务和文化演艺场所的引导和管理,进一步拓展旅游服务领域,丰富旅游服务内容,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大力支持发行覆盖 全区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的旅游消费卡,推进食、住、行、游、购、娱等一条龙消费、一卡支付,以方便游客、引导消费。
(九)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1.建立和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体系。以游客满意度为基准,深入持久地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努力实现人性化、亲情化、精细化服务。逐步建立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定期开展游客满意度测评,发布全区旅游质量评价信息,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强化社会监督,规范服务行为。强化旅游业务培训和指导,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品牌建设,鼓励和支持专业化旅游管理公司在全区推进品牌连锁,促进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
2.大力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旅游行业文明创建和诚信建设,推进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自治区文明办会同旅游、质监等部门研究制定全区旅游服务行业的文明服务标准和规范,在口岸海关、检验检疫、航空、铁路、公路、商贸流通、文博、会展、旅游等服务行业大力推行文明服务,组织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评选优质服务窗口单位和服务标兵。
3.健全和完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严格实施国家颁布的旅游服务标准,认真组织开展全区星级饭店、A级景区的创建、评定和复核工作。根据自 治区旅游业发展实际,加快制定自治区各类地方性旅游服务标准,主要包括度假旅游区、生态旅游区、旅行社质量等级、旅游安全管理、旅游咨询服务、旅游文化演出、旅游购物、乡村旅游等地方标准,逐步形成系统科学的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
(十)大力宣传内蒙古旅游整体形象
1.充分利用自治区媒体资源。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日报、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内蒙古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要开辟旅游宣传的专版、专栏,并将全区旅游整体形象和主打品牌作为公益广告,在相应栏目或时段进行宣传。积极与各客源地媒体进行旅游节目和广告互换,扩大区内外旅游宣传覆盖面。各盟市所属媒体也要设置旅游专版、专栏,切实加强旅游对外宣传。
2.积极开展户外旅游广告宣传。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在主要口岸、交通主干线、城市出入口和重要公共场所设置旅游公益广告区纳入市政建设,突出宣传我区旅游整体形象、主打品牌、精品线路。鼓励各地和旅游企业在主要客源地城市的街道、广场、机场、车站和地铁设置宣传内蒙古旅游的大型广告。研究设立“内蒙古旅游宣传日”。
(十一)努力开拓旅游客源市场
1.建立和完善旅游宣传促销机制。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为主的促销机制,全力开拓旅游客源市场。旅游部门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主动出击,组织好各项旅游 宣传促销活动。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业务,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宣传内蒙古旅游,自治区重大外宣、招商、对外友好和文体交流等活动,要统筹安排内蒙古旅游宣传促销。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扩大旅游宣传促销的深度和广度。
2.积极主动地开展旅游促销活动。加强与国内外旅游组织、旅游客源地的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旅行商、新闻媒体和中介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依托各种机构和组织,建立和发展旅游营销联盟,实施互为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推广措施。积极参加在国内外主要客源地举办的旅游博览会和交易会,鼓励自治区各主要旅游城市举办面向国内外旅游市场的旅游推荐会和旅游交易会等活动。
3.建立旅游促销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自治区级旅游宣传促销专项经费的筹措机制,为拓展我区旅游市场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建立旅游宣传促销奖励制度,对直接招徕海外游客的旅行社按创汇额给予相应奖励;对旅游企业开展入境国际旅游包机进行奖励。
(十二)精心办好旅游节庆活动
1.认真组织好旅游节庆活动。加大对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民族节庆活动的挖掘和提升力度,增加游客的参与性和娱乐性;组织好“黄金周”假日旅游活动,不断创造新的旅游“热点”和“亮点”,充分发挥节会赛事活动的宣传促销作用,吸引和招揽海内外游客。2.举办全区性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从2012年开始,自治区人民政府每年举办内蒙古旅游那达慕大会,把民族体育、民族文化展示、文艺演出、旅游观光、商贸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方位展示内蒙古独特民族文化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打造代表内蒙古形象的旅游文化品牌。
3.大力引导地区性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在兼顾时间和地域布局的前提下,自治区每年公布地方旅游文化节庆活动扶持名录,并通过联合举办、政策优惠、资金补贴等多种方式进行支持。同时,各级人民政府要统筹各类大型活动,将大型文化、体育、经贸活动与旅游结合起来,吸引国内外游客参与。
(十三)大力推动区域旅游合作
1.积极开展跨区域旅游合作。主动与周边省区建立旅游合作机制,共同培育跨省区的精品旅游线路;加快融入大东北旅游圈、京津环渤海旅游圈、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带,全力推动我区与周边省区的无障碍旅游。加强与俄罗斯、蒙古国的双边、多边的旅游合作,在维护旅游市场秩序、联合宣传促销、旅游交通合作、旅游信息共享等方面取得突破。
2.大力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按照自治区4条精品旅游线路的格局,研究制定呼包鄂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优先推动呼包鄂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海拉尔—额尔古纳—满洲里—阿尔山、锡林浩特—克什克腾、锡林郭勒南部和乌海—磴口—阿拉善左旗等重点区域的旅游一 体化发展,积极探索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构建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聚集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旅游产业的领导
1.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旅游业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加快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战略任务,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各盟市和重点旅游旗县(市、区)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充实人员和经费。
2.进一步强化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指导、协调职能,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督促检查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有关方针政策的实施。定期开展关于全区旅游业发展问题的专题调研,组织自治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区内外旅游专家深入盟市、旗县(市、区)进行旅游业专题调研,了解旅游业发展情况,指导各地旅游工作。
3.旅游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对行业发展的规划、宣传、管理等工作,协调解决旅游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具体落实,形成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整体合力。
(二)加强规划和法制建设
1.科学编制旅游规划。组织修编《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将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纳入全区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地区编制和调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村镇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把促进旅游业统筹协调发展纳入各类规划。
2.加强旅游规划管理。提高规划执行和监督的力度,有效发挥规划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和调控作用。新建旅游景区必须编制旅游规划,旅游部门要加强对重点旅游项目规划编制、审查的指导。纳入《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旅游项目,都要编制旅游项目建设规划,由自治区旅游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审批备案。开发旅游景区(点)、建设旅游度假区、主题旅游公园等大型旅游项目,在立项时,有关审批部门应事先征求旅游管理部门的意见。
3.强化旅游综合立法。根据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实际,加强旅游法规体系建设,修订《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条例》,研究制定相关的旅游市场监管、资源保护、从业规范等专项法规。各盟市、旗县和旅游企业要认真执行自治区有关的旅游法规和政策,研究制定本地区旅游规章制度时,要严格遵循自治区已有旅游法规,紧密衔接,不得违背,不得擅自设定处罚项目、提高处罚标准,严格保持旅游法规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三)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诚信建设
1.加大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违约失信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旅行社奖惩机制,提高旅行 社开展入境旅游和外联的积极性。规范道路旅游客运市场经营行为,推行合同运输,禁止无道路运输证和无有效标志牌的旅游客车从事营业性运输,严禁旅游客车超范围经营。
2.健全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健全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机构,提高旅游执法人员素质和旅游行政执法水平。旅游执法单位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增强旅游执法的公正性。加大旅游联合执法力度,建立旅游、工商、公安、交通运输、商务、卫生、质检、价格等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旅游联合执法机制。
3.构建全区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强化旅游企业的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建立旅游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诚信等级评定、信用监督、失信惩戒和媒体披露制度。研究建立旅行社和旅游购物店诚信等级评级制度。建立和完善内蒙古旅游企业和主要从业人员信誉公示系统,引导理性消费,规范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行为。
(四)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设
1.强化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制定《自治区旅游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5年内完成对全区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根据国家统一安排,研究建立和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培育职业经理人才市场,规范旅游管理人员队伍,提高专业素质。2.突出抓好导游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导游人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导游员聘任薪酬制度。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退休老专家、老教师从事景区景点导游解说工作。严格实施导游人员培训计划,开展教育培训、岗位练兵和服务技能大赛,提高导游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努力培养一支职业化的导游队伍。
3.大力推进旅游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各类大专院校、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要加快旅游学科建设,优化旅游专业设置,为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培养对路、实用的管理人才。强化旅游业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旅游部门要积极指导和协调高等院校、技工院校、职业技术学院承担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在职培训。
(五)加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重大旅游事故防范和处置预案,建立和完善安全预防制度、检查制度、报告制度、应急处理制度、救援制度和保险赔偿制度等。旅游及有关部门要联合建立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开展安全质量大检查,创建全国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
2.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体系。认真实行安全标准,完善安全设施,加强安全检查,落实安全责任。旅游企业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安全规定,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各项防范措施,完善旅游安全设施设备,确保旅游活动安全、健康、有序。
(六)加大政府投入
1.多渠道筹集旅游建设投资。积极争取国家西部大开发专项资金和其它建设资金的支持。自治区安排的促进服务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生态建设、节能减排、文化遗产保护等专项资金,以及其它与旅游业相关的资金,要对旅游项目予以支持。交通部门要加大对旅游公路建设的支持,对通往4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公路按国道标准给予建设资金补贴,对通往3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公路按省道标准给予建设资金补贴,对通往2A和1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公路按县乡道标准给予建设资金补贴。
2.增加自治区级旅游专项投资。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力度。自治区级财政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随自治区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主要用于自治区旅游形象宣传、规划编制、人才培训、重点旅游景区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自治区旅游局和财政厅要加强旅游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作用,推动多渠道资金投向旅游业。自治区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要继续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逐年递增。
3.盟市、旗县(市、区)要加大旅游投资力度。各盟市、旗县(市、区)政府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旅游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各盟市和有条件的旗县(市、区)要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根据本地财政和旅游业发展情况逐年增加。
(七)加大金融支持
1.建立旅游开发投融资平台。积极支持旅游企业通过贷款、股票上市、发行债券、企业兼并等途径筹集建设资金。鼓励组建专业旅游投资公司,构建旅游产业开发融资平台。创造条件,组建旅游企业信用担保平台,逐步建立健全旅游产业融资担保体系。自治区内担保机构每年筛选确定一批旅游企业纳入全区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担保范围,安排一定规模的担保额度,为旅游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支持。
2.加大金融支持旅游发展的力度。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旅游企业发展,建立银企、银政旅游项目开发合作机制,落实贷款优惠政策,扩大旅游投融资规模。要把旅游业纳入重点支持领域,对旅游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安排贷款资金;对旅游企业以不动产等设施进行抵押贷款的,应优先支持;对商业性景区,可开办以景区经营权、门票收费权的质押贷款业务。对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可发行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引导中小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户以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探索开发适合旅游消费需要的金融产品,增强银行卡的旅游服务功能。
(八)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
1.实行税收支持政策。对符合国家、自治区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旅游企业,可按照相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规定条件,进入国家《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的鼓励类旅游产业企业,经认定减按 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为扶持旅游企业发展,鼓励旅游企业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作用,对自治区内的各类旅行社和旅游景区服务企业按吸纳本地居民就业的情况实行逐级递减的税收优惠政策,2013年12月31日前,我区旅游服务型企业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的标准为每人每年4800元。自治区建的旅游景区景点,新办的区内旅游企业和在我区设立的符合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条件的区外旅游企业分支机构,2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2年后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减半征收3年。对旅游专业村和农牧民以“农家乐”、“牧户游”为主题开发的旅游项目,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从2012年起,自治区内所有旅行社一律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区内外旅行社开展的旅游包机业务,返还已缴纳营业税的50%。
2.降低对旅游企业的收费标准。进一步落实宾馆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允许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旅行社按营业收入缴纳的各种收费,计征基数应扣除各类代收服务费。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并已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旅游企业,缴纳污水处理费后,免征排污费。旅游企业用于宣传促销的费用依法纳入企业经营成本。鼓励银行卡收费对旅行 社、景区售票商户参照超市和加油站档次进行计费,进一步研究适当降低对宾馆饭店的收费标准。
3.支持旅游建设项目用地。各级政府要将旅游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统筹安排,旅游项目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相衔接。重大旅游项目用地确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依法按程序及时调整。对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的旅游产业项目,依据有关政策优先办理建设用地供地手续。土地供应要适度增加旅游业发展用地,对纳入自治区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旅游项目用地给予优先支持。鼓励利用荒山、荒地、荒坡、荒滩、垃圾场、废弃矿山和可以开发利用的石漠化土地以及林地、湖泊等进行旅游开发,建设旅游休闲项目。在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明确的前提下,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人利用非耕农用地、林权、集体土地承包权,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以投资入股、租赁方式与开发商合作开发旅游项目。旅游景区以外的旅游厕所、游客休憩站点、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公益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按划拨方式提供。植物观赏园、农业观光园、森林公园、绿地水体等项目用地,未改变原农用地用途和功能的,可以不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充分利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各盟市、自治区各有关部门要提高对加快发展旅游业重要意义的认识,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扶持,切实抓好本意见的贯彻落实,推动自治区旅 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O一二年二月十日 主题词:旅游 发展 意见
抄送: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政协办公厅、纪委办公厅。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电处 2012年2月15日印发
共印220份
第五篇:加快气象文化建设 推进气象事业发展
加快气象文化建设 推进气象事业发展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反映着一个群体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为群体行为提供导向和约束。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广义上的气象文化,是指气象部门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群体意识,并在这种意识驱动下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狭义上的气象文化,是指气象部门在长期的业务、服务、科研、管理等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以及规章制度等的总和。其基本内容包括思想观念、部门环境、部门目标、部门精神、部门制度、部门形象、行业特色标识、部门美育以及部门的先进典型等等。大力加强新世纪、新时期的气象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四个一流”、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深入发展、加强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丹江口市气象局按照 “价值为引领、精神为凝聚、教育为基础、创新为推动、文化为支撑、人才为保障、环境为载体”的理念,结合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气象文化建设,增强了单位的 “软实力”,构建和谐、共进的文化氛围,有利的推动了事业的发展。
一、弘扬丹江气象人精神,大力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 长期以来,丹江气象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务实,2008年丹江局党组将“热爱气象事业,真诚奉献社会,服务优质高效,团结求实创新,文明诚实守信,共创一流水平”提练为丹江气象人精神,并在职工中广泛宣讲;同时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讲究诚信,讲究责任,讲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强化业务工作行为规范,杜绝伪造、涂改资料数据等现象。通过学习教育活动,在干部职工中自觉形成热爱气象事业、遵守社会道德、牢记服务宗旨、无私奉献敬业的良好氛围。
二、以实施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提高部门形象,提升气象服务水平
多年来,丹江局历届局领导班子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为创建原则,按照“以服务当地建设为中心,以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以打造特色文化为基础,以提高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根本,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创建思路,突出“行业、品牌、特色”,深入持久地开展具有现代气象品位的特色创建,凸现建设效果“四个明显”:职工素质明显提高,行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单位面貌明显改观,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树立良好的气象人形象,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以开展规范化服务为切入点,规范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用语,优化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深化服务内涵。定期进行科普宣传,使社会各界了解气象、关心气象、支持气象、应用气象。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外单位干部和社会人士作为行风监督员,定期进行行风评议,搞好行业形象和行业特色标志建设,总结和树立先进典型,向全社会展示新世纪气象人的精神风貌。
自2001年起,丹江口市气象局连续五届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文明单位”称号,多次荣获“全省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十堰市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和丹江口市“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并在2010年丹江口市有58家单位参加的行风政风评议工作中名列第8名。
三、建设统一醒目的行业标识与良好气象文化阵地,积极开展群众文体活动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丹江口市气象局在局办公楼外安装了统一字体的“中国气象”和统一规格的气象行业徽标,按照统一要求制作行业规范(业务技术规范、气象服务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并镶嵌或印制在规定的位置。建成了“三室一场”,即职工文体活动室、老干部娱乐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职工体育运动场,为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每年开展一次职工乒乓比赛、象棋比赛,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虽然我局在气象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气象文化建设尚待进一下完善,精神文明创建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议省、市局对基层台站的气象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上加强指导,同时加大投入力度。
丹江口市气象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