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航事业发展的意见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航事业发展的意见
宁政发[2011]141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民航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民航事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对外开放,促进民族团结,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全面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会谈纪要精神,促进民航事业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民航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十一五”期间,我区民航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相继实施了银川河东机场二期扩建和老航站楼改造工程,新建了中卫香山、固原六盘山支线机场,从根本上提高了我区航空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初步形成了以银川河东干线机场为中心,中卫、固原支线机场为两翼的航空运输格局。五年间,我区机场旅客吞吐量从2005年末的87.7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末的301.25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年平均增长29%,高于全国及西北地区平均水平。同时,我区民航发展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仍较为突出:一是缺乏航空市场自我发展的主体,没有地方航空公司,国内各大航空公司也未在我区设立基地航空公司或分公司,制约我区航空运输加速发展。二是我 1 区人口和经济总量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目前航空市场规模较小,季节性差异和市场开发难度较大。三是我区民航基础设施落后,安全运行压力较大,综合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民航运输与地面交通方式的衔接还不够顺畅,亟需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五是我区临空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和辐射效应。
“十二五”时期,民航业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服务国民经济、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战略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
(一)加快民航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民航业直接涉及投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多个环节,牵动商业、旅游、物流、金融、保险、制造、维修、营销等多个领域。充分发挥民航在经济增长中的驱动作用、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提振作用以及在消费结构转型中的保障作用,有利于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集聚,提升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我区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
(二)加快民航业发展是我区实施向西开放战略的重要途径。航空运输是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之一。抓紧完善民航基础设施,开通银川至中东、东南亚、西亚的客货运航线,将银川河东机场打造成中国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重要门户机场,有利于发挥我区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优势,办好中阿经贸论坛,促进我区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交流往来,推动向西开放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三)加快民航业发展是建设沿黄经济区的重要内容。民航业在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信息交流、扩大流通范围和提高流通效率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航空中转和陆空联运,建设服务周边地区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构建机场和地面运输方式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利于加快推进沿黄经济区交通一体化进程,增强沿黄经济区辐射能力,促进沿黄经济区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支持我区加快建设沿黄经济区、向西开放试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民航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创新民航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规划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拓航空运输市场,壮大民航队伍和产业,实施持续安全战略,深化安全监管,提高行业整体安全运行品质和安全保障能力,促进航空运输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协调、民航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
(二)主要目标。
——基础设施。完成银川河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银川机场进入我国中型机场行列,初步建成区域支线综合枢纽机场;完善中卫香山机场、固原六盘山机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基本形成自我发 3 展能力;积极开展石嘴山、吴忠机场前期工作;积极发展通用航空,统筹规划通用航空机场、直升机起降场,所有县级城市1.5小时车程可以享受到航空服务;加快空管项目建设,提高管制保障能力,增加空域容量;加快民航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建成银川机场应急救援中心。
——航空运输。多渠道引进航空运力,银川机场争取引入2—3家航空公司设立运营基地或分公司;完善航空运输网络,开通银川至所有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的航线,巩固迪拜航线,新开辟东南亚、日韩航线;适时筹建货运、客运航空公司。到2015年,全区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4万吨;驻场过夜飞机总数超过12架,通航城市达到40个以上,运营航线超过50条。
——临空产业。依托机场建设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培育和集聚高附加值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引进通用航空企业,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逐步构建覆盖全区的应急救援、防灾抗灾和农林、培训、公务飞行以及飞机制造与维修等通用航空服务网络。
——综合运输。打造银川机场综合枢纽,实现机场与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城市公交、私人交通等地面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提高航空运输的集散功能。
三、主要任务
(一)抓紧编制完善民航规划。
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国家民航强国战略要求,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原则,科学编制全区民航发展、机场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临空经济区规划、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做好与国家民航发展规划、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衔接。
(二)加快民航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银川河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力争通过3至4年的努力,形成覆盖银川周边500公里以内区域城市、辐射全国省会城市和主要旅游城市的航线网络,初步实现与地面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努力将银川河东机场打造为区域支线综合枢纽机场。完善中卫香山机场、固原六盘山机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促进支线机场可持续发展。启动石嘴山、吴忠机场前期研究工作,合理确定其功能定位,争取列入全国民航建设规划。加快我区民航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提高民航应急救援水平。
(三)加大航空运输市场开拓力度。
加快引进基地航空公司。制定优惠政策,多形式、多途径引进航空公司在我区新建基地和设立分子公司,鼓励航空运输企业在我区设立地区总部、分支机构、维修培训基地等。鼓励国有资本、社会资本以参股、合资等形式,设立股份制航空公司。通过多渠道筹融资适时筹建货运、客运航空公司。
完善国内航线航班网络。加强与航空公司的合作,以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城市、主要旅游城市以及与我区经济往来频繁的发达城市为重点,新开、加密一批航线航班,提高航空通达能力。引入良性竞争与合作机制,培育银川至西安、北京的空中快线。积极引入支线航空、低成本航空公司,结合旅游等大众化航空运输需求,增加周边500公里范围内支线机场与银川机场的航线航班,支持固原等支线机场开辟红色旅游航线。
拓展国际航线航班。以举办中阿经贸论坛为契机,巩固银川至迪拜的国际航线,争取开通银川至东南亚、香港、日韩等国际或地区航线并稳定运营,认真组织好朝觐包机业务,努力把银川河东机场打造成西北重要航空港和中国对中东、中亚地区客货运的主要节点和物资集散地。
(四)大力发展临空产业。
积极发展临空经济。依托现有机场,引导培育临空产业,以航空运输和保税加工为重点,集聚航空制造、新材料、电子等高附加值新兴产业和航空服务、物流、旅游、会展、航食、商贸等服务业。大力支持航空油料、航空器制造及维修、航空信息、航空客货销售代理等航空运输保障企业来我区发展。以银川国际空港物流园为龙头,以多种方式联运为基础,积极发展航空物流产业。
加快发展通用航空。抓住我国逐步开放低空空域的重大机遇,制定全区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加快通用机场、通勤机场、直升机起降场的建设,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区的应急救援等公共服务网 络。吸引有实力的通用航空企业落户我区,支持通用航空企业积极发展农林、勘探、巡查、旅游、培训、航拍飞行等航空业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兴办通用航空企业。
(五)完善机场综合运输体系。
构建机场集疏运体系。将银川河东机场作为银川主要换乘中心,加强机场与其他运输方式和城市交通的无缝对接,完善机场至铁路、长途客运站的接驳运营,增开机场至石嘴山、吴忠、中卫、乌海、巴彦浩特、定边等周边城市的客运班线。结合银川至西安铁路和太中银铁路银川至定边段增建复线项目,在银川机场规划建设城际铁路。
完善机场公用配套设施。机场所在地政府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及机场总体规划要求,扩大空港口岸开放,加强口岸通关建设,完善口岸查验设施,提升口岸服务水平。加快建设与机场配套的场外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网络、通讯、排水、防洪等公用设施。加强设施设备管理,确保机场配套公用设施运行正常,满足机场运行需求。
(六)加强民航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强化民航安全管理。民航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民航各企事业单位安全运营工作的综合监督,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法,强化对民航生产运行系统的监管,不断创新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民航企事业单位要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严格执行规章和标准,落实 7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增强风险识别能力,提高管控水平,确保民航安全生产。
提高空管保障能力。统筹优化空域及航线网络结构,合理利用空域资源,完善空管设施设备,加快实施我区地区一、二次雷达的覆盖,尽快实现由程序管制向雷达管制转变。加大对支线机场空管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为通用航空发展及低空空域开放提供良好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加快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ADS—B)、基于性能导航(PBN)等民航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保障航空运输持续安全。
营造安全运营环境。机场所在地政府和自治区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加强对机场发展用地、机场设施、净空保护、噪音影响、电磁环境、消防安全以及周边社会治安的管理,将机场应急救援纳入城市应急救援体系,创造机场建设和安全运营的良好环境。协调落实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500万吨扩建项目中航空煤油产能,在空港物流中心铁路专用线建设中规划布局航空油料公司卸油站,保障航空油料供应。宁夏机场有限公司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服务工作,完善机场服务设施和功能,努力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自治区与民航局会谈和合作机制,积极支持民航行业管理体制改革,争取民航局将我区列为民航行业 8 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省区,大胆探索以民航为主、双重领导的民航管理模式,协调解决民航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促进民航事业加快发展。建立自治区与兰州军区空军的空域协调沟通机制,优化空域结构,提高空域使用效能,缓解我区空域紧张的状况。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积极推进跨区域和部门的航空合作,督促落实并协调推进民航发展的相关工作。机场所在地政府要明确职能部门,加强对民航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相关工作机制,推进机场建设,开辟航班航线,做好机场发展用地保护、场外配套设施建设、净空和电磁环境保护等工作。加强与民航监管、空管部门、空军部门的沟通联系,形成推进民航发展的合力。
(二)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落实国家对西部干线机场、中西部支线机场建设资金补助及航线航班、支线航空经营补贴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争取国家加大对干线机场的补助和支线机场全额资本金的投入。自治区有关部门和机场所在地政府要加大对民航基础设施的财政性资金投入,对列入自治区规划的机场项目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要安排资金予以支持。加大对机场安全保障方面的投入,机场所在地政府和机场公司要安排资金用于加强与保障安全有关的设施建设。继续安排航线补贴。“十二五”期间,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航空运输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区内干线、支线机场新开国际、国内航线和一些重点航线以及新增运力补贴。对支线机场,由机场所在地的市级政府提供必要的亏损运营补贴。鼓励引进社会投资者,参与机场经营性服务设施建设与业务经营。
(三)优化发展环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民航事业的发展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帮助民航企事业特别是机场、空管解决建设、安全、生产、经营中的具体矛盾和问题,为加快推进民航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交通运输等部门要严格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银川河东机场规划用地控制和净空电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宁政办发[2010]114号)的要求,做好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建设项目的审批工作,民航企事业单位要加大对机场净空保护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飞行安全。对公共航空运输、航空燃油储运、货运仓储、空中交通管理、快递服务、行业监管等民航单位,除国家规定的收费外,经财政部门批准后,免收相关行政事业性费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区域民航发展实际需要,出台支持基地航空公司、机场配套建设、航空物流发展、临空产业开发、通用航空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推进机场建设项目,支持各类航空企业入驻我区,并给予建设用地、地方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性扶持。鼓励培养和引进飞行、空管、机务、签派、监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符合条件的可享受自治区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有关政策,对突出贡献的民航专业人才给予奖励。[1]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三日
第二篇:山东省加快民航发展的意见[模版]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民航业发展的意见
鲁政发〔2011〕40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加快推进全省民航业发展,充分发挥民航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战略作用,更好地适应综合交通运输需要和服务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民航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民航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其发达程度是衡量国家竞争力、地区现代化和开放水平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民航业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10年年底,民用机场已达11个,初步形成了以济南、青岛机场为枢纽,烟台、威海、东营、潍坊、临沂、济宁等机场共同发展的格局。全年完成起降22.7万架次,实现旅客吞吐量2231.5万人次、货邮发送量30.1万吨,旅客吞吐量、货邮发送量均较“十五”末实现了翻番。民航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能力得到提升,日益成为加强对外交流、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成为推介山东、展示山东形象的重要窗口。但是,机场布局、航线网络等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支线机场设施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临空产业、机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通用航空等还相对薄弱,依然制约着全省民航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新的形势下,加快民航业发展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民航运输安全、快捷,在高时效、高附加值货物运输中占有绝对优势,能够有效促进高端产业聚集。二是有利于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民航运输距离长、范围广,能够密切蓝黄“两区”等重点区域与全国乃至全球其他区域间的联系,更好地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合作。三是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世界发展经验表明,民航业越发达,外向型经济比例越高。民航作为空中交通门户,能够有效打通让世界了解山东、让山东走向世界的空中走廊。在我国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全面实施民航强国战略,民航业发展将长期处于黄金机遇期。全省上下必须抓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民航业
发展的重要性,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快民航业发展的部署要求上来。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动民航业发展,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济南低空空域开放试点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民航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战略作用,科学规划机场布局,拓展完善航线网络,培育壮大民航市场,积极发展通用航空,着力打造临空园区和综合运输枢纽,提高安全保障能力,适应综合交通运输需要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民用机场力争达到20个以上。其中,运输机场10个,通用机场10个以上。基地航空公司力争达到6家以上,投入飞机总数160架左右,旅客吞吐量达到4500万人次,较2010年翻番;货邮发送量54万吨,比2010年增长80%。
三、主要任务
(一)科学定位,推动干支线机场协调发展。重点建设济南、青岛两大区域枢纽机场,发挥济南机场的骨干作用,增强青岛机场面向日韩的门户功能,同时推进支线机场建设。“十二五”期间,完成济南机场南指廊工程和第三大干线机场烟台潮水机场建设,开工建设济南机场北指廊工程和青岛机场迁建工程;启动日照机场、聊城军民合用机场工程,争取“十二五”期间建成并投入使用;实施济宁、临沂等支线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展滨州大高通用机场运输兼通用工程、潍坊机场迁建工程前期工作研究。力争“十二五”末,全省县级行政单元1.5小时内享受到航空服务。
(二)精心培育,积极开拓航空运输市场。发挥山东航空公司的骨干作用,支持其增加运力,到2015年公司拥有飞机达到100架以上,在省内运力投入达到40%以上,发展成为在区域占主导地位、在全国有竞争力的航空运输企业。加大基地航空公司引进力度,多途径引进和鼓励航空公司在我省建立基地、设立分公司,形成优势互补、良性竞争的局面。拓展完善航线网络,开通直达或中转欧美国际航线,新增至东南亚航线,加密日韩、港澳台地区航线航班;加大济南、青岛、烟台等机场与三大门户(北京、上海、广州机场)、省会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的航线开辟力度和航班密度,充分发挥区域枢纽机场的中转衔接功能,构建完善中枢辐射式的国内航线运输网络;密切干支线机场联系,支持航空公司开辟省内机场之间的航线网络;同时加强航空货运企业与邮政公司、航空公司以及物流企业的合作,拓展货运航线市场,培育航空货运枢纽。
(三)强抓机遇,积极发展通用航空事业。抓住济南低空空域开放试点的机遇,改善通用航空发展环境。巩固工业、农林业、飞行培训、海上救助等通用航空传统服务领域的同时,拓展通勤飞行、公务飞行、航空游览、航空运动和私人飞行等新兴服务范围,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在完善现有通用机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和建设通用航空机场、起降点,运输机场建设规划要兼顾通用航空服务需要。着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基地、航空物流园等集制造、运营、维修及相关服务为一体的通用航空发展平台。
(四)借势发展,依托空港打造临空经济区。加强机场与多种产业的有机结合,打造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力和辐射力的临空经济区。依托空港优势,集聚飞机制造、试飞、维修,新材料、电子等高附加值战略新兴产业和物流、商贸、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空运服务企业到我省设立机构,支持航空油料、航空器维修、航空信息、航空客货销售代理等航空运输保障企业到我省发展。以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为龙头,做大做强航空维修业;以多式联运为基础,积极发展航空物流产业。
(五)统筹兼顾,推进机场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机衔接。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建设济南、青岛、烟台三大机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改善机场地面交通条件,使机场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公交、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相连接,形成相互衔接、优势互补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便捷的空地换乘方式。推进其他机场集疏运系统的规划建设工作。
(六)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机场管理体制。在国家民航管理体制改革精神的指导下,深入研究符合我省实际、有利于统筹谋划机场建设发展的机场管理体制。积极配合国家民航局推进烟台潮水机场运营管理模式改革试点工作。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规划的编制衔接工作。按照远近结合、适度超前的原则,结合全省实际,做好《全省民航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全省通用航空发展规划》编
制工作,并做好与国家综合交通、民航专项规划以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规划的衔接。机场所在地政府要统筹考虑机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临空产业发展,做好各机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要加强对机场外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冷)、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
(二)加强政策的扶持支撑工作。民用机场作为公共基础设施,需要各级政府的鼓励和支持。要加大财政金融对机场、山东航空公司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机场建设资本金、航线补贴和贷款贴息等制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机场经营性设施建设与经营。对纳入全省规划的机场和在我省设立分公司的航空公司建设项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项目审批、用地、用海、征地拆迁、税费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重点推进。鼓励培养和引进飞行、空管、机务等方面急需人才,对引进的急需人才要享受机场所在地政府人才引进相关优惠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国家民航局及军方的沟通协调,争取在资金补贴、空域使用、航线开辟、机场建设等方面得到支持。
(三)加强运行的安全保障工作。要增强航空运输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不发生重大航空运输安全事故,杜绝任何飞行和地面安全事故及事故征候。各级政府要落实好机场安全保障的投入、对机场建设和日常安全运行的监督管理、对机场高管人员的把关等责任;民航监管部门要履行好对民航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监督和市场管理职责;各机场及航空运输企业要加强安全规章制度、专业技术队伍、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以及安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通过齐抓共管,提高航空持续安全水平。
(四)加强对民航发展的领导工作。要建立完善工作沟通与协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全省民航业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将加快民航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落实责任,加大扶持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各尽其责、密切配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支持民航业的发展。同时,要加大加快民航业发展的宣传力度,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民航、支持民航、为民航发展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浙委〔2009〕3号)、《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温委发〔2009〕78号)精神,推
进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要求
(一)认清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形势。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鲜明、特别需要帮助的特殊社会群体。我县现有残疾人2.2万,涉及全县近五分之一的家庭。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残疾人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显著改善。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残疾人事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残疾人事业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等任务还十分艰巨,一些乡镇和部门对发展残疾人事业重视不够,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残疾人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能力需进一步增强。因此,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明确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政策扶持、市场推动的发展格局;坚持普惠特惠、全面发展、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的工作方针;坚持人道主义、扶残助残的基本原则;坚持缩小差距、协调发展、共享小康、走在前列的工作目标。到2012年,覆盖全县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贫困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残有所助”。到2020年,残疾人都能得到基本公共服务,努力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广大残疾人同全县人民一道向着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
二、健全残疾人保障体系
(三)保障残疾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残疾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县人事劳动社保、卫生部门要将残疾人分别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不断扩大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标准,适度增加保障内容,确保残疾人“应保尽保”。将贫困残疾人列入城乡医疗救助、惠民医疗的重点对象,切实解决贫困残疾人看病难的问题。
(四)保障残疾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将残疾人康复服务纳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现资源共享,逐步形成完善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体系,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将符合规定的残疾人康复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保障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建立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专项基金,或定期发放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券(卡),简化救助程序,提高救助时效。每年要按残疾人康复需求,制订康复计划,组织实施各项康复服务。将贫困残疾人购置基本辅助器具所需补助经费纳入公共财政支付范围。各乡镇、县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公益性专业康复服务机构与设施,完善功能,规范管理,切实提高康复服务水平;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机构;充分利用城乡社区内各种有效资源,积极开展社区康复服务,扎实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免费为孤残和贫困家庭残疾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治疗。城乡社区要配备残疾人康复协调员,加大对基层社区康复人员培训力度。
(五)建立健全残疾预防体系。建立健全政府牵头,县卫生、人口计生部门为主,相关部门、有关社会团体及专家参与协作的残疾预防工作管理体系。将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纳入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订实施配套工作计划,广泛开展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工作。免费开展婚前医学检查、病残儿家庭再生育孕妇产前筛查与诊断及孕产优生检查。加强对各类人群的健康宣教。强化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交通安全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执法监察,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与发展。建立健全全县出生缺陷与残疾的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监测和0~ 6岁残疾儿童的监测方案。建立残疾人信息共享机制,开展信息收集、监测和研究工作。
(六)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按照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全面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完善覆盖城乡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救助机制,逐步扩
第四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意见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精神,为加快把重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地区会展之都、形成区域商贸会展中心,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精神,夯实基础,创优环境,不断提高会展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水平,把重庆建成为长江上游地区会展之都、区域商贸会展中心。
二、发展目标
到2012年,初步形成长江上游地区会展之都框架;到2020年,全面建成设施先进、品牌汇集、服务优质、管理规范、氛围浓厚、功能彰显的长江上游地区会展之都、区域商贸会展中心。
——展出面积:到2012年,展出总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到2020年,展出总面积600万平方米以上。
——会展收入:到2012年,会展业直接收入25亿元,带动相关行业收入200亿元以上;到2020年,会展业直接收入100亿元,拉动相关产业增加收入800亿元以上。
——会展场馆:到2012年,全市会展场馆面积力争达到50万平方米,建成设计先进、结构合理、功能适用西部国际会展中心;到2020年,全市会展场馆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
——品牌会展: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品牌会展。到2012年,力争培育国家部委主办的品牌会展10个;到2020年,力争培育国家部委主办的品牌会展15个。
——龙头企业:培育一批集约度高、创新意识强、服务质量好的大型会展企业。到2012年,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会展企业1—3家;到2020年,年营业收入亿元的会展企业3—5家。
三、规划布局
(一)会展经济核心区。在渝北区悦来镇规划建设40万平方米西部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发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保税港区建设等集聚优势,集中培育集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于一体的会展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山水园林生态特色的西部国际会展产业城,成为长江上游地区“会展之都”的核心增长极。
(二)会展经济中心区。以南岸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周边道路、宾馆、餐饮等会展配套设施,重点举办房地产、金融、通信、通讯、商品交易等会展,建成大中型会展活动中心区。以陈家坪重庆展览中心为依托,重点举办商品展销、文化创意等中小型会展项目和新创办小型会展项目,建成中小型会展活动中心区。以白市驿重庆农业展览中心为依托,利用周边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旅游休闲等产业优势,建成农业、林业、水利等涉农以及生活服务会展活动中心区。
(三)会展经济特色区。万州区要加快规划建设三峡库区国际会展中心,依托库区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重点培育中药材博览会等库区特色农产品交易展会。黔江区要加快规划渝东南会议展览中心,发挥武陵山区特色农产品和土家族风土人情等优势,重点培育和举办农产品交易会展活动、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涪陵区、合川区、永川区、江津区要依托各种专业批发市场,做大做强展示经济,进一步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作用。
大足、荣昌、璧山等县要依托已建专业会展场馆,围绕五金、畜牧科技、鞋业等优势产业,举办特色产业会展活动。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建设会展场馆。按超前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完善、注重实用的思路,深化西部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建筑设计,加快推进征地工作,确保2010年5月实现开工,两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012年10月投入使用。鼓励区县结合自身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文化特色规划建设会展设施。
(二)打造品牌会展。整合现有同类同质展会,合理配置会展资源,提升一批会展节庆活动规格和影响力,培育打造品牌会议展览活动。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会议展览。引导区县依托优势产业和特色民族文化,举办会展节庆活动。鼓励相关组织和企业对所属会展品牌注册商标,申报重庆市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引导会展企业按照国际化、专业化要求策划实施会展项目,争取通过国际展览协会(UFI)、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认证。
(三)培育龙头会展企业。加快组建国有控股大型会展战略投资集团,引导现有会展企业组建股份制会展企业集团或会展联盟,鼓励各类经济实体成立会展公司。支持外商和沿海企业到重庆投资会展业,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落户重庆。加快会展企业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步伐,提升会展企业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水平。积极开设“绿色通道”,快速、高效服务会展企业办理登记手续,支持会展企业依法开展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支持优势会展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
(四)推动会展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充分发挥会展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市场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大力发展会展相关产业,构建以交通运输、通讯、金融、旅游、餐饮、住宿业、教育等为支撑,广告、策划、印刷、装修等为配套的产业集群,形成行业配套、产业协作、运行高效的会展业服务体系。
(五)建立会展业统计体系。市统计部门要会同市政府会展办公室、市级相关部门、有关区县、市会展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校,加强会展统计的调查研究,建立会展业统计指标体系和季报制度、核算制度,全面准确反映会展经济发展情况,为制定会展产业政策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六)培养会展专业人才。成立会展业研究机构,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加强高等院校会展学科建设,推动校企合作,开设会展专业和技能培训班,逐步形成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多层次会展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会展人才培养规划,开展会展人才培训工作,引进国内外高素质会展专业人才,为全市会展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五、扶持政策
(一)设立重庆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主要用于培育和引进大型品牌会议展览、推介会展活动、扶持会展企业、培育非政府主导型会议展览活动和会展业发展研究、信息平台建设、会展人才培养等。
(二)市政府及市级各部门主承办的全国性或全市性会议展览节庆活动、引进的国际性或全国性会议展览节庆活动,2020年前按项目总收入减去项目总支出的差额计征承办单位营业税。
(三)会展场馆经营企业参照执行西部大开发15%的所得税率优惠政策。
(四)场地租金按政府指导价格执行的会展场馆,2020年前享受房产税及土地使用税先征后返的优惠。
(五)凡获得重庆市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和国际、国家权威部门认证的品牌会议展览节庆活动实行一次性奖励。
(六)凡引进举办750个国际标准展位以上的会展活动和国际国内重要会议、落户重庆的国际性或全国性会展活动,对引进者实行奖励。
(七)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新办会展企业,自开办之日起,两年内按企业所得税的市级留成部分实行全额返还。
(八)对500个国际标准展位以上的会展项目,该项目当年贷款发生的利息,按年利率2%、贴息时间不超过1年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贴息,每个项目贴息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
(九)会展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符合《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渝府发〔2009〕58号)条件的,可享受安家资助、分配激励、项目扶持、培养使用、保障服务等优惠政策。引进人才在我市工作并在本市缴纳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实行前5年全额返还。
(十)参加培训并取得会展执业资质类证书的,对参加培训人员按培训费的一定比例实行补贴
具体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商委制定。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的市政府会展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解决全市会展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市政府会展办公室是市政府会展业发展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是全市会展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市重大会展活动归口统筹和事前备案,负责“会展之都”建设工作,承担会展行业管理工作并拟定会展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负责市内、本市外出、外地来渝举办的大型展会的统筹和协调,指导会展品牌和企业培育。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将会展工作纳入市级相关部门和区县政府的目标考核体系,对会展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二)优化公共服务环境。简化行政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和会展公共服务水平。海关、商检、民航、铁路、港口等部门要负责提供参展参会客商、展品展具迅速进出的“绿色通道”;公安、卫生、疾病防控中心等部门要负责提供公共安全、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安全监管服务保障;工商、技术监督、知识产权等部门要负责维护健康有序的会展市场秩序,规范会展交易行为,对其轻微的违规行为,工商部门要运用行政指导等柔性执法方式以规范为主;交通运输等部门要负责进一步完善会展场馆的交通网络,加强运力调控;市政部门要负责提供重要会议展览节庆活动临时广告区域,靓化城市形象。宾馆、酒店等要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
(三)发挥会展行业协会作用。市会展行业协会要进一步发挥“服务、协调、自律”作用,加强对会展行业的协调和监管,制定和建立行业服务规范,开展企业资质认证和会展活动等级评定,组织实施会展企业的评比活动,推进交流合作,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促进全市会展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规范会展市场秩序。建立会展准入制度,凡申请市政府主办的会议展览节庆活动,提前到市政府会展办公室备案。建立会展品牌保护机制,禁止三个月内在同一区域举办内容、名称相同或相近的会展活动,杜绝会展市场的恶性竞争。建立组展商、服务商、参展商、专业观众、消费者的纠纷调解和仲裁体系,维护会展主体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强化会展活动安全管理。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强化会议展览节庆活动的安全措施,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公安等部门要进一步规范会展活动安全许可的程序和标准,切实落实会展企业的安全责任。会展场馆要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强化安全监督。
(六)加强会展活动舆论宣传。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会展刊物等公众媒体的传播优势,开设会展专栏、专题节目,大力宣传推介重庆会展业和会展活动。对重要的大型会议展览节庆活动,市属宣传媒体优惠提供一定数量的电视台重要广告时段、主要报刊版面,扩大舆论宣传影响。
第五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对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是神农故里、李时珍的家乡,中医药历史悠久,中药材资源丰富,发展中医药事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服务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中医药人才不足,特色优势不突出,中医中药发展不够协调,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必须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推进我省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中西医并重,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不断推动中医药发展。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弘扬中医药文化,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和“名药、名店、名厂”战略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医药产业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中医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一体化全面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
(二)主要目标。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县及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下同)房屋改造和设备配置;全省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药房达到国家标准,中医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防治重大疾病和预防保健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产业产值步入全国先进行列,中医药人才队伍壮大、结构优化,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建成10所全国重点中医医院和40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培养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和知名中医,建立炎帝神农和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和生产研发体系,打造一批知名中药企业和产品,构建比较完整的中药产业链,中医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显著增加。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中医药科研教育基地、中药生产基地、中医临床基地和中药材交易中心,逐步建成中医药强省。
二、加快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三)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各地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配置好中医药服务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基本医疗领域的重要作用。形成以省、市、县级中医医院为龙头,以综合医院中医科室为重要力量,以乡村和社区中医服务网点为基础,以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涵盖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功能的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继续抓好政府主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原则上,每个县(市)办好一所中医医院。要制定公平公正的行业管理政策,不断促进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发展。
(四)加快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抓紧制订中医医院建设改造计划,加大对中医医院房屋改造和设备配置的投入,逐步改善医疗服务条件。3至5年内,按照国家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完成各级中医医院房屋改造和设备配置。凡未纳入国家和省建设项目的县及县级以上中医医院,省政府比照国家投入标准,分纳入全省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五)强化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中药房建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应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应配备必要的设施及中药,至少有1名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医生,为群众提供基本的中医药服务。
三、实施名医名科名院战略,突出特色优势
(六)加快培育一批知名中医。实施多层次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通过读经典、拜名师、做临床等方式,加快培养优秀中青年名中医。开展“名中医”评选活动,对有突出贡献的名中医药专家进行奖励。
(七)加快培植一批中医名科。各级医疗机构要建设一批中医重点专科。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国家和省级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投入。各级中医医院要突出中医专科特色优势,县中医院要走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模式。支持中医专科开展中医临床研究和中药新药研发。
(八)加快建设一批知名中医医院。加快省中医院、武汉市中医院等中医龙头医疗机构建设,积极争创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加大对国家和省级重点(示范)中医医院建设的投入,建成一批中医特色优势突出、医疗科研水平高、综合服务能力强的中医医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市(州)要重点建设一所高水平的中医医院或民族医院。
(九)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支持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发挥中西医结合学科优势,建成医、教、研于一体的国内一流中西医结合医院。加强综合医院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鼓励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或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室,加强临床研究,形成中西医结合的医疗优势。
四、培植名药名企,大力发展中药产业
(十)促进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展全省中药材资源普查,建立中药材数据库和鄂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库、基因库。加强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建立鄂产道地药材原产地保护区。加强鄂产道地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审定及配套技术研究,建立中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和良种培育基地。结合农业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一批中药材种植基地,打牢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投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鼓励中药企业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支持中药材生产企业参加GAP认证,提高中药材生产质量。
(十一)加大中药新药创制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我省中药新品种的创新研究和名优大品种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力争在短期内打造一批大品种名中成药。加强名方、验方筛选评价研究,开发现代中药制剂产品。加强民族医药研发,促进民族医药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根据中医临床需要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凡我省开发的中药新产品、二次开发的名特优中成药和疗效确切的院内中药制剂,依照有关规定纳入全省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公费医疗用药目录。
(十二)培育大型中药企业集团。选择有条件的中药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争取尽快进入资本市场,培植和壮大一批龙头中药生产企业。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培育3至5个自主创新能力强、知名度高、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大型中药企业集团。
(十三)加强中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支持中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医药企业进基地,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化生产。重点支持武汉、黄冈、宜昌、恩施等地建成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现代中药研究、生产、商贸、信息交流等为一体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培育若干个产值过10亿元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五、大力推进继承与创新
(十四)切实做好中医药的继承工作。加强中医药古典医籍、历代医家学术思想、民族、民间医药传统知识与技术的整理、研究和利用。在中医医疗机构中建立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研究与传承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对传统中药炮制、制剂技术工艺和老药工经验进行挖掘整理,形成规范,传承推广。
(十五)搭建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建设。建设一批符合国际规范、开放共享的国家级和省级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室(实验室)、临床研究基地(中心)等公共研究平台,为中医药研究开发创造良好条件。培育中医药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开展中医药科技咨询、培训和科研成果推广服务。
(十六)加快中医药科技进步与创新。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鼓励多学科、跨领域、产学研、海内外结合,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临床诊疗技术的研究和中药新药及中医诊疗设备的研制。重点加强肝病、肾病、艾滋病等常见病、疑难病防治和“治未病”预防保健研究,不断创新中医诊疗方法和防治手段,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中医药科研课题立项、科技成果评审等,应当充分尊重中医药的学术特点,实行同行评议。
六、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
(十七)加强中医药高等教育。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以建成全国一流的中医药大学为目标,重点建设好湖北中医学院,进一步提升学院教学、科研、临床综合实力。不断改善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中医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办学特色,使之成为我省农村、城市社区和中药企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十八)加快培养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临床骨干人才。鼓励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大中企业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研究型人才和学术领军人物。完善中医药师承制度,传承名老中医的医德医风和临床经验,造就新一代名医。加强中药人才培养,提高中药科研生产人员素质。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奖励扶持力度,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与发展的环境。
(十九)加强基层中医药人员培养。制定引导政策,鼓励各类中医药人才到基层工作,基层中医药人员实行岗位津贴。通过订单和免费培养等方式,选拔一批中医药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继续教育、业务培训和适宜技术推广等方式,加快培养基层中医药业务骨干和实用型人才。5年内全省社区和乡镇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人掌握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将有一技之长的农村中医药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建立药工技术等级标准,落实相关待遇。
七、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二十)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事业和产业。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和利用中医药文化遗产,弘扬炎帝神农和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着力打造湖北中医药文化品牌。结合旅游开发,加强具有中医药文化内涵的景点景区建设,发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中医药文化产品。建立湖北省中医药文化馆,支持蕲春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基地、随州炎帝神农文化园等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的建设。加强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传统。
(二十一)推进中医药科学普及与对外交流。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工作,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充分发挥我省中医药资源和学术文化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在境外兴办中医药经营和服务实体,积极发展中药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环境,吸引世界知名企业在我省建立中医药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促进中医药对外开放。
八、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二十二)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宏观指导、政策制定、部门协调和组织推动。制定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中医药发展的具体目标、重点任务和项目以及相关保障政策措施。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关心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履行好中医事业发展的行业管理、统筹规划、综合协调职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药品质量管理,支持中药材基地GAP认证,促进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发展改革部门要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经委要抓好中药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科技部门要抓好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湖北)基地建设和中医药科技创新,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农业部门负责中药材种植规划制订和生产技术推广,抓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板块基地建设。林业部门要制订木本和以森林为载体的中药材发展规划,指导木本中药材生产,结合低效林改造,发展药材产业,加强对珍贵稀有药材的保护。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增加中医医疗机构经费投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制定合理的中医医疗机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中医医疗机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标准不得低于同级综合医院。商务部门要加强中药出口工作。税务部门要研究制定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宣传、教育、人事、国土资源、物价、知识产权、文物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二十三)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充实省中医药管理机构力量,加强全省中医行业管理。各市、州、县要加强中医药管理机构建设,配备专门的中医药管理人员。指导中医药机构引入竞争机制,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二十四)加大中医药事业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项中医药投入政策,设立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将中医药纳入城市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乡镇和社区中医科(室)建设。坚持中医医院的公益性质,落实公立中医医院的政府补助政策,对中医医院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要加大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重点中药生产企业的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鼓励、支持、引导境内外组织与个人捐助、投资发展我省中医药事业与中医药产业。
(二十五)落实和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完善中医药相关价格政策,合理调整中医药服务和中药药品价格,建立体现中医药技术服务价值的价格体系。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救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规定的中医诊疗项目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优先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付范围,合理确定费用支付标准和报销比例,鼓励患者使用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