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X中医院关于公立医院改制情况的汇报
XXXXXX 关于实行药品零差率的情况汇报
2012年6月19日上午,卫生部、国务院医改办联合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启动部署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会议指出,县级公立医院是广大农村居民看病就医的重要场所,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龙头。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实现医改目标的必要途径,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深化县域医改的必然要求和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务院决定首先选择300个左右县(市)进行改革试点,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完善政策、逐步推开。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卫生部部长陈竺同志指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必须准确把握总体要求和政策措施,抓好取消“以药补医”机制的重点任务,落实试点的政策措施。他强调,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管理三方面任务的关系,把握好机制创新、能力提升、加强协作三个关键环节,统筹实现维护公益性和调动积极性两个目标,以破除“以药补医”为重点,改革补偿政策,落实管理监督,统筹
推进综合改革,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机制。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强能力建设,统筹县域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并针对我县医疗现况制定相应方案,于2012年6月29日下发了XXX„2012‟41号文件《XX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县域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意见》。文件要求:
1、县级公立医院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主导,建立统一高效、权责一致的政府办医体制。
2、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从2012年7月1日起,县人民医院、我院及县妇幼保健院三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价,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由省统一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定价,使用比例不低于60%。现有库存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且不得高于国家指导价和省采购价。
3、推进医药分开,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价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改变依赖药品销售收入维持运转的局面;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对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紧急救治、救灾、支援基层等公共服务经费。
4、不断提升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5、着力深化县级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推行惠民便民措施,降低就医费用,优化诊疗流程,缓解县域内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矛盾。文件下发的同时,县委县政府积极拉齐资金补偿,已将7月至9月药品零差率资金拨付到位。
按照县委县政府文件要求,我院立即展开了一系列工作。
1、召开会议,认真传达国家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及县委县政府文件精神,做到人人了解新医改的方向和国家的决心。
2、投资四万余元将收费系统调整到位,取消药品15%的加成。
3、于6月30日组织人员对药品进行了统一盘点,为7月1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做好准备。
4、下载医改资料,组织全员学习医改精神。
5、及时在医院电子显示屏上公示我院实施药品零差率的有关情况,并对每一个入院病人做好宣传,让这一项惠民实事家喻户晓。
从七月一日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至今,我院药品销售额为169996元,共让利22173元;门诊及住院病人量较同期有所增加,老百姓真正从中得到了实惠,反映良好。
医改成效初显,今后,我院将按照国家医改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尽快完成改革任务,不断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能力,为县域百姓服务!
二0一二年七月九日
第二篇:中医院公立医院改革汇报材料
公立医院改革汇报材料
渭源县中医医院(2014年8月)
自全市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我院按照上级医改工作要求,紧密结合医院实际,积极做好公立医院改革宣传动员工作,加强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充分调动医院职工的积极性,使各项工作取得长足的进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
医院始建于1984年6月,是一所集医疗、预防、急救、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年门诊量达12万人次以上,住院接待量7300人次。2013年5月被省中医药管理局评审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5.6亩,业务用房5800平方米,编制床位350张,开放床位240张。医院设5个职能科室、16个临床科室和8个医技科室。中医专科特色突出,优势明显,脾胃病科、针灸科、康复科在县内外享有一定声誉。拥有西门子双排螺旋CT、飞利浦彩超机、鼻胃镜、腹腔镜、碎石机、CR等较先进医疗设备30多台(件)。医院总资产758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674万元,流动资产339万元;净资产5881万元。
医院核定事业编制54人,现实有职工190人(正式人员100人,临聘人员9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8人,占82.2%。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4人(正高级1人,副高级3人),中
—1— 级职称25人,初级职称53人。研究生1人,本科生32人,大专生59人,中专57人。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就医环境
近年来,通过新农合政策的实施和国家对中医药扶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我院业务范围不断拓宽,病人明显增多,医院占地面积狭小、业务用房严重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为此,2012年年初,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县城东征用土地60亩,对我院进行整体搬迁。整体搬迁建设规划按照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分门(急)诊楼、住院楼、医技楼、康复楼、制剂楼、后勤保障系统等6部分,总建筑面积为30898平方米,估算总投资7500多万元。整体搬迁2012年启动以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截止目前,住院楼已完成了全部主体结构及室内外粉刷、地砖、墙砖铺设,正在进行附属配套工程建设,8月底具备竣工验收条件;门诊楼和医技楼主体结构及室内外粉刷、地砖、墙砖铺设,正在进行附属配套工程建设,8月底具备竣工验收;管网、锅炉房、大门、围墙、食堂、院落硬化绿化等附属工程,3月中旬开工建设,预计10月份竣工验收。整体搬迁建设工程力争今年10月份全面完成并投入运营。
医院搬迁后,我院开放床位将增加至550张,年门诊人次预计增加至15万人次,住院病人增加至1万人次以上,业务收入 —2— 达到5000多万元。将开设内科、普外科、妇产科、脾胃病科、骨伤科、针灸科、康复科、肾病科、糖尿病科等九个住院病区,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专科优势,中医药服务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
(二)改革运行机制,优化管理模式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全县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2011年以来,我院全面实施了以全员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了《渭源县中医医院岗位设臵方案》,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和编制要求,坚持“总量不突破、比例不突破、结构不突破”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臵岗位,按岗位需要,全员竞聘上岗。
2.完善医院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医院制度管理的核心是绩效管理,我院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实行绩效管理,目前职工薪酬按照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使医院内部各类、各级岗位的薪酬水平适当拉开距离,向重要岗位倾斜,向临床一线高风险、工作量大、条件艰苦的岗位倾斜,待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的制定和实行。一是保障档案工资,盘活绩效工资。首先认定档案工资,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正常增资并进入个人工资档案,但不作为发放工资的唯一依据,实行职称任职资格与实际工作能力相结合,档案工资核定与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发工资逐月结清,绩效工资不进入个人工资档案的原则。二是明确管理职能,实行二级分配。医院从宏观的角度向科室进行首次分配,科室从微观的角度向职工进行
—3— 再次分配。首次分配注重综合目标考核与效益相结合。再次分配注重业绩与公平,切实体现多劳多得与能力强、贡献大、多受益的原则。三是提倡奉献精神,落实分配原则。向医疗服务一线科室倾斜,充分发挥业务创收科室的主导拉动作用,切实做到绩效与业绩挂钩,达到实现业务技术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服务项目拓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长的目的。四是明确责、权、利,强化科室管理。医院作出首次分配后,再次分配由科室负责人自主进行。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分配,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使医院各项工作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五是简化分配程序,加强宏观调控。在首次分配中,按照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与工作效益挂钩,成本核算与考核评分制相结合的办法,医院将对各科室按档案工资和绩效工资实施两条线分配的核定办法,由科室在细化分配的过程中对绩效工资进行考核评定。从而使院、科两级领导和职工的绩效工资收入随着科室效益的增减因素而上下浮动,在国家财经政策规定的范围内,逐步做到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同时,年终绩效工资按各科室月考核分值的综合评分比例计算发放。
3.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以节水、节电、节材、降耗、压缩开支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通过改进和加强内部管理,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高效利用,逐步形成优质、高效、低耗的发展模式,实现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4.提升综合监管力度。推行医院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4— 严格按照医院标准和规模控制特需医疗服务比例;在绩效考核指标制定时把工作量、医疗质量等作为重点指标考核,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各职能部门明确职责,分工明确,依托管理体系加大检查、督导力度,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同时聘请离退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患者及群众代表定期开展综合考评,将考评结果与奖罚机制、职称晋升等相结合,有效提高综合监管力度。
5.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为提高医院质量和效率,满足医务人员工作需要,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院已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同时在医院新址正在积极建设中医药视频网络平台,今年10月份医院整体搬迁后将全面启动并投入使用,开展远程教育及会议、会诊,开展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视频培训。
6.积极实行院务公开。亮收费标准,让群众明白就医。将国家基本药品价格、各种收费项目标准在一楼大厅显眼处进行公示,让群众一目了然。严格住院每日清单制度,住院患者可以随时查询费用,保证收费项目的公开透明。同时在门诊、住院部、办公楼显著位臵设定公开投诉、举报箱、监督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利用短信平台、院务公开栏公开医院信息,增强管理的透明度。
(三)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医院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医院临床科室均制定并实施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
—5— 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本院病案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病案进行抽查,对诊疗方案的实施进行监控。中医类别医师定期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按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设备配臵标准,各科室合理配臵应用中医诊疗设备,积极采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各项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积极使用中药饮片及中成药。门诊中医药使用率达到70%以上,住院中医药使用率达到100%,中医药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了60%。门诊中医处方合格率在95%以上,住院病案甲级率达到90%。二是强化重点专科建设。我院现有脾胃病科、针灸康复科两个省级重点专科,多年来,我院十分重视专科发展,精心打造中医专科品牌。康复科、脾胃科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业务范围不断拓宽,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特色突出,深受患者信赖,在县内具有明显的优势。去年以来,医院在做大做强针灸科、脾胃科的同时,成立了糖尿病肾病科,在资金、人员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和倾斜,去年顺利通过了省中医药管理局的申报验收。同时通过我院积极申报,省中医药学会批准我院为小针刀培训基地并授牌。通过加强专科建设,我院专科优势逐渐凸显,门诊中医药使用率达到70%以上,住院中医药使用率达到100%,中医药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了60%。
(四)落实便民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通过进一步优化HIS系统,完善优化各项工作流程;对 —6— 每位住院病人建立随访登记表,通过短信、电话方式或直接登门随访对出院病人进行跟踪治疗,指导其合理用药、饮食及生活起居,随时解答患者疑问,并定时提醒患者随诊复查;二是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帮助其填写基本信息;对于方言明显的病人,细致辨别就诊目的,推荐合适的专科和医生;三是进一步细化功能检查和检验科室考核标准,将报告单发出时间作出明确规定,严格进行考核,有效地缩短功能检查、检验科、放射科发出报告单时间;四是推行无假日医院,加设假日门诊、增加门诊医师数量、增设收费工作人员和收费系统,优化工作流程,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五是各科室通过电话开展门诊、住院预约服务,门诊输液大厅为患者免费提供一次性口杯和24小时开水,病案室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服务,煎药室为门诊住院患者煎煮中草药;六是组织由各科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开展以下乡义诊、送医送药、健康教育、健康咨询为主要内容的医疗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和便民服务,为患者群众提供更为全面、贴心的服务。
(五)注重内涵建设,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我院以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为契机,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和“三好一满意”活动,把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作为落实公立医院改革任务的核心内容之一。一是全面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按卫生部统一要求,我院及时启动了“三好一满意”活动,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状,对全院职工进
—7— 行了广泛动员。各科室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优质服务,狠抓落实,在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上下功夫,积极组织医护人员开展诊疗技术、护理技术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和技能比武等活动,使“三好一满意”活动贯穿整个医院工作,在各项具体工作中得到体现。二是扎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了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根据县卫生局要求,我院在2011年就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优质服务病房占全院病房60%。通过不断改善住院服务设施、加强护理人才培训、简化护理文书、坚持挂牌服务、探索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等措施,使我院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广大病人及家属满意率逐步提高。三是狠抓医德医风建设,办人民满意医院。我院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广泛开展了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建立医德医风建设有效运行机制,制定了《医德医风考评方案》,严格落实医德考评制度,坚持每月有考核,认真执行各项规定,落实责任追究。将医德医风建设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不断加大医德医风建设的管理力度。不断完善医德医风建设的规章制度、监督制度和激励机制,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对每个医务人员建立了《医德医风档案》,把医德考评作为绩效考核、评优、晋职的评选条件,对在医德医风出现问题的科室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强化了医疗费用一日清单制、药品价目公示制和服务承诺制等一系列医德医风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逐步实现了医疗 —8— 服务制度化、医德医风规范化。四是强力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我院按照省卫生厅的统一要求,制定了《渭源县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并下发到各科室。成立了以院长为主任的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今年以来,我院在原有临床路径试点的基础上重新筛选了40种常见病作为今年的临床路径试点病种,逐步实现医疗质量上由经验性诊疗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五是采取多种途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近三年来,我院选派30多人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消化内科、心内科、骨科、麻醉、护理、超声医学等专业,选派1人到西京医院进修学习胃肠外科专业,选派3人参加了全省健康工具包师资培训班,选派80余人参加了省级举办的短期培训班。拓宽了新业务,为医院培养了留得住的人才。同时接收大中专毕业实习生52人,卫生院进修学习28人。聘请市二院原院长、影像科主任医师、退休专家宋国玉同志到我院每月开展一周的影像诊断讲座和临床示教,邀请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肠镜专家每月定期到我院指导开展肠镜诊断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我院放射科和脾胃病科人员的业务水平。六是建立了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节机制,切实维护患者合法权益。我院及时成立了患者维权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分管医务科的副院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患者医疗纠纷的投诉和调处医患纠纷等各项工作。同时,2012年8月份,我院与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签订了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协议,通过“消除误解、加深理解、达到谅解、妥善调解”的方式,有效化解医疗纠纷,维护了医患双方权益。七是认真开展
—9— 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重点对莲峰中心卫生院、北寨中心卫生院、庆坪中心卫生院、新寨卫生院进行帮扶,每周两次委派一名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帮扶。同时,经常组织专家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坐诊、义诊、业务学习等,提高了基层医院业务人员的诊疗技术水平。八是规范用药行为,加强抗菌药物整治。为了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我院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院长与各科室主任签定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责任状。每月通过“五个排队”统计结果,对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排名和公示,对排名前三位的医师分别扣罚绩效工资150元、100元、50元。同时,我院积极安装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系统,明确了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有效遏制了滥用抗生素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不良现象。九是加强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建立完善了规范化管理制度与医疗护理操作技术规程,建立了救护车出车及急救记录,并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开展院前急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去年10月份,组织医护人员开展防灾减灾暨急诊急救应急演练活动。演练活动分为模拟现场、现场急救演练、病员转运等内容,演练活动有条不紊、分工明确,达到了准时、及时、迅速、规范的目的。通过这次应急救援演练,提高了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处臵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医务人员急诊急救意识,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六)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
—10— 一是充分发挥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医药网顶”作用。积极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全县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自2012年以来,先后规范化培训县、乡、村医生500多人(次),发放中医药适宜技术资料1000余册。通过培训,使全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了针灸、推拿按摩、熏蒸、药浴、蜡疗、拔罐、刮痧、埋线疗法、中医正骨、小针刀等10项中医适宜技术,切实发挥了中医药在农村简、便、廉、验的独特优势。二是积极开展师承教育。2010年启动全县第一批师承教育工作以来,我院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师承教育计划,在院内确定了3名确有专长的中医药指导老师,每位指导老师带6名徒弟,于2013年底全部验收合格出师。今年以来,在总结第一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院又确定了在中医专业领域确有专长的3名指导老师,每位指导老师带3名徒弟,力争通过三年的传、帮、带,把继承人培养成医院业务骨干。三是推行辩证施护,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分类确定辩证施护病种10个,实施20余项中医特色护理服务,有效开展药浴、针灸、拔罐等中医护理服务。同时开展中医药健康宣教。在病区开设中医保健知识宣教栏,免费发放中医药保健知识宣传单和健康指导处方;制定护理人员中医理论及技能分期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今年共举办中医护理知识(技能)竞赛6次。四是将中医药参与治疗率、处方书写合格率、中药饮片使用率纳入科室(个人)医疗质量与绩效考核范畴。2012年以来,为提高中药使用量,我院在省卫生厅“四
—11— 个排队”的基础上,增加了中药使用量排队,每月进行公示和奖罚,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就医负担。据统计,今年1-6月份,门诊中医药使用率达到70%以上,住院中医药使用率达到100%,中医药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了60%。五是新农合三个百分之百扩大受益面。三个百分之百是指在市内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中医药费用(包括中成药、中药饮片,不含注射剂)、中医诊疗项目、全省统一调剂使用的院内中药制剂新农合100%报销。进一步扩大了人民群众的受益面,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七)推进民心工程,彰显政府关怀
随着白内障复明手术工程的实施,我院作为白内障复明定点医院,对全县的低视力人群进行免费白内障筛查,为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实施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让广大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受到了广大贫困白内障患者的普遍欢迎。在实施过程中,我院严格按照省、市、县卫生部门安排,抽调全院眼科、手术室、检验科、B超室、放射科等医护人员,加班加点工作。眼科医生认真筛查遴选,辅助科室医生详细检查,手术室护士开展巡回护理,各个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保证了手术工作的顺利实施。今年1-6月份,我院共筛选白内障患者600余人,协助专家做白内障手术200余例。同时我院在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过程中,也培养了部分眼科人才,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医院眼科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知名度。
三、存在的问题
—12—
(一)医院整体搬迁资金缺口大。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9615平方米,估算总投资7457万元,省市专项资金2350万元,资金缺口5107万元。
(二)医疗设备陈旧老化,大型医疗设备急缺。我院器械设备大多比较落后、陈旧,近年来,上级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投入资金购买了部分医疗设备,但仍有很多医疗设备不能及时更新。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医疗需求不断增加,很多病情越来越多地需依靠先进的仪器、设备方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所以,投入必要的设备是我院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人员编制严重不足。随着医保覆盖面持续扩大,门诊住院病人急剧增加,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本无法满足正常医疗需求,我院编制54人,实有正式人员100人,受编制限制,正式人员在职称晋升中缺岗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务人员积极性。
(四)人员严重不足。临床医护人员严重短缺,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医护比例失调,中医执业人员不足,尤其缺乏临床骨干医师。
(五)财政补偿压力逐年加大。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将县级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考
—13— 虑到药品收入自然增长、新农合、新医保、公共卫生服务、医务人员工资等增长因素,财政压力逐年加大。
(六)便民措施不尽完善。医改工作的不断深入,更多体现在便民措施上,省、市不断推出越来越多的便民措施,我院也施行了多种便民措施,但有些便民措施落实还不到位,目前的措施远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对医院进行整体搬迁,进行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医院规模,提升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比较优质的诊疗环境。同时努力争取国家和省、市、县各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尽可能减少负债资金,使医院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二)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探讨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
1、完善医院各项管理制度,使各项制度都可行、可用,并能得到有效落实。
2、继续推进目前的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绩效管理制度又是医院制度管理的重要平台,目前医院人事分配制度的制定已进入重要阶段,下一步要加大推进力度,全员动员、积极参与,尽早实行。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采取多种形式引进医院急缺人才,合理配臵科室人员结构,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同时,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加 —14— 强院内人员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综合服务水平。
(四)进一步完善便民就医措施
在原有便民措施基础上,通过患者调查、参观学习、考察等方式进一步增加、完善、改进便民措施,并加大便民措施的资金投入,让老百姓就医更方便、快捷。
虽然我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仍处于尝试、探索阶段,但我院将继续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要求,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努力让群众看好病,以优质服务保障群众健康。
—15—
第三篇:平原县中医院公立医院改革汇报材料
平原县中医院公立医院改革汇报材料
平原县中医院位于居平原县城15公里的恩城镇,是2010年11月由恩城中心卫生院改建而成的,医院占地55.7亩,现有业务用房4000平方米,配有美国全身CT、法国“康强”彩超、意大利产全自动生化仪、上海产300mA遥控X光机等较先进设备10余台。目前,医院有人员编制118个,其中在编在岗职工63人,临时聘用人员1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5人,中级职称51人,大专以上文凭40人。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针灸推拿科、痔瘘科、急诊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检验科、放射科、药剂科等十二个临床及医技科室,开放床位80张,能开展内科、外科、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并能开展普外、骨科、妇科等手术,能为患者提供24小时急诊、急救服务。医院是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可以做到即时出院即时报销。
自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医院按照省、市、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医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三好一满意”活动、“双高”活动、控制医药费用“三双”活动和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发挥中医优势,突出中医特色,按照“双降”、“双控”、“双规范”的要求调整收入支出结构,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打造卫生技术服务的新高地,达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的要求,实现了“群众满意”的最终目标。在获得良好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医院经济效益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2011年全院实现业务收入69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7%,共报销新农合住院医疗费用314万元,服务门诊、住院患者12907人次;2012年1-4月份医院实现业务收入36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29%。收治住院患者1873人次,为患者报销医药费用225万元。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我院自开展县级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以来,院班子成员高度重视,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立即成立了相关的各项组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成立了院长为组长的组织实施机构、明确负责部门的责、权、利,有承担具体工作的人员。
2、医院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责任部门、责任科室与责任人,并制订了相关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
3、医院多次召开相关的会议,部署了我院医改工作。
二、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
1、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病人就医环境,方便病人就医,让病人看好病,医院自筹资金60万元,修建了手术室、眼科手术室、肾脏透析室、药库。为病房、药库先后安装空调15台,增加新病床70张,购置了心电监护仪、尿沉渣检查仪、器械厨、病历车、治疗车、冰箱等物品。使医院的硬件建设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为了“发挥中医优势,突出中医特色,”医院领导班子首先统一思想,严格坚持“中医医院”的办院方向,在病历书写、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八个环节”制定出台了强化中医内涵建设的具体措施和规定,积极发挥中医特色,确保中医药的主导地位。一是认真落实中医病历书写规范,重点强化、定期检查临床中医辨证论治和中医护理技术运用,提高病历书写质量;二是要求各临床科室要至少选定三个中医优势病种,制定切合实际的中医诊疗方案,在工作中探索、优化措施。三是对重点专科给予重点扶持,制定优化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在设备购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对学科带头人给予其奖励或重用,促进科室发展;四是不定期组织相应科室负责人、技术骨干外出参观考察(先后到武城、临沂、济南等地),学习借鉴专科专病建设经验;五是将中药饮片的使用列入医院月度综合质量考核,使用情况与科室及个人绩效相挂钩;六是不定期召开专科(专病)研讨会,鼓励西医学习中医,中医带动西医,相互促进提高,提升整合、辨证诊疗能力;七是在临床科室负责人的配备上、原则上必须是有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职称的人员,西医人员原则上要经过中医学习取得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学历者,方予提拔任用;八是积极开展中医服务项目,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积极同生产厂家联系尽快引进免煎中药,方便患者服用。通过管理年活动,强化措施奖惩,中医专科专病以及特色建设,有了新的起色。对照标准,做好中药药事工作。认真组织药剂科全体人员,学习《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以及《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三个文件,并积极加以落实。购置了中草药粉碎机煎药机等设备。积极引进中药免煎颗粒,扩大中药煎药室,积极抓好规范化管理和建设。不断创新形式,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根据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要求,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以及医院员工手册等,明确了医院的宗旨、办院方向、院训、发展战略、服务理念等医院精神,规范职工服务行为。在医院门诊楼内走廊以及候诊区张挂中医药养生保健等中医药知识宣传图板,参与平原县电视台“健康360”节目的录制,播放中医养生讲座,进一步普及中医知识,提升对中医诊疗的认识,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丰富内涵。
3、为了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水平,按照“三双”行动的要求医院首先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根据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我院将参照中医院配备标准(基本药物品种数不低于基本药物品种总数的80%,基本药物销售额占全部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不低于35%)进行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基本用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同时大力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等七部委《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积极申请参加省级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并逐步将医用耗材、检验试剂、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纳入集中采购范围。不断加强财务和收费管理。严格执行《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严格控制非业务性支出。各科室使用的卫生材料必须由指定的专业科室统一采购、验收入库。要严格申领手续,各科室使用的卫生材料由科室填写耗材领用申请单,按程序报请单位领导审批后领取,医院统一收取耗材费。对用量大、价格高、费用增长快的医用耗材进行重点监控。健全收费管理制度,完善计算机收费管理系统,加强对收费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实施阳光收费工程,继续实行费用清单制和费用查询制,努力提高收费公开透明度,使群众看病就医费用清晰。实行成本管理责任制和全成本核算制度。核定目标成本,分解下达到各科室,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定期监测目标成本执行情况,分析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距,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切实把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以内。规范诊疗行为。加大临床路径管理力度。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结合我院实际制定适合自己实际诊疗水平的临床管理路径,逐步实行同级医院辅助检查结果互认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一片通”,杜绝重复检查的现象发生。加大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力度。认真贯彻《关于加强医院信息系统药品、高值耗材统计功能管理的通知》要求,对药品、耗材信息实行专人负责、加密管理,严格统方权限和审批程序,严禁以商业目的统方。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规范医疗服务价格。建立健全价格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价格政策和收费标准,以公示栏、每日清单等形式进行服务价格公示,使患者明明白白看病;并通过设立意见箱、公开投诉电话等形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医疗质量及安全常抓不放 确保专项整治活动顺利进行
(一)狠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1、我院制订了完善的医疗管理制度,做到了每科一册。医院定期组织对全院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了岗位培训。
2、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每月对医疗质量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并落实了相关奖惩措施、定期进行了医疗质量讲评。健全了院内医疗行为评价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对医疗纠纷、医疗差错进行行为过失评价,并找出了管理或制度上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整改。
3、在严格规范诊疗行为方面,我院制订了相关诊疗规范标准与管理办法,定期组织了对临床用药进行检查,并进行合理用药点评,加强了处方管理,定期组织对处方进行检查和点评,明确了大型设备的检查申请权限,CT等检查结果的阳性率逐步提高。
(二)加强医德医风监管力度,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
1、在医德医风考评与监管方面,我院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进行考评,建立了医务人员医德档案,规定了医务人员医德考评结果与晋升晋级挂勾,引入了第三方医德医风调查机制,不定期组织社会人士对我院的医德医风进行评议。
2、在违纪行为的惩处方面,我院制订了医务人员行为准则和惩处不良从业行为办法,建立了有效的预防机制;建立了畅通的投诉举报渠道,有专人负责投诉举报的受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查处相关案件。
3、在打击医药购销活动中的商业方面,我院定期开展对医务人员警示教育,医院信息系统加密管理,制订了信息使用的相关规定,建立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未发生商业贿赂案件;
(三)健全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制度,规范临床医生医疗行为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定期组织学习,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2、认真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全员培训,定期组织考核,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权;明确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和药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或调剂权限;制定了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严格执行。明确了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
3、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我院目前正在按照要求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质、规格及数量。严格规定了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要求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4、我院定期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分析我院及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企业违规销售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5、认真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我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对5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使用金额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进行公示;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前十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前十名的医师诫勉谈话。
四、存在的问题
我院在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
1、医院的床位数量、建设规模、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当前医院虽然已经获得了市卫生局、市中医药管理局二级中医院的执业许可。但如果站在德州市所有县级中医院的角度用二级中医院的设置标准来考量的话,医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按照二级中医院的建设标准我院配置的床位数须达到100张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达到88人(按床位和人员1:0.88的配比),而当前医院床位数仅有80张,卫生技术人员只有54人,其中超过50岁人员、临近退休人员8人。(医院编制数为118,外单位借用、停薪留职人员占到近一半)五官科、眼科、麻醉科、放射科人员即将面临断档的尴尬境地。
2、医院住院条件差、病房数量不足,住院病人以轻症患者居多,救治危重病人能力差;医院使用的病房大部分是2002年建设的砖混结构病房,墙体薄,保温性能差,夏天热,冬天冷且数量不足。尽管医院一直积极想办法加大投入,改善住院条件,改善取暖条件,但同其他同级医院相比仍然还存在很大差距。每到冬季,病房内温度过低依然还是很多患者放弃到我院就诊的主要原因。近几年经过医院全体职工的努力已及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到位医院收治住院患者的数量每年都以200-300人次地不断增加,但患者多以内科住院患者居多,2011年我院内科住院患者数量占到全院住院患者数量的近70%,其中呼吸、消化系统相对轻症患者占到近55%。外科、五官科、眼科、妇产科住院患者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住院患者大多只采用药物治疗,其他如手术、针灸、按摩、推拿、理疗、放疗、吸氧等治疗手段严重不足。患者住院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的话,很难解决当前以药养医的局面。
3、部分医护人员人文素质、医德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多种方面的原因,医护人员面对自己的工作时,感觉更多的只是自己谋生的手段。普遍缺少基本的执业认同感和工作的自豪感。同时由于媒体的错误大肆渲染,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护人员在面对患者是想的更多的是如规避低风险和如何获取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焕发医护人员奉献精神和工作的热情,患者也难以获得经济、有效的治疗。
4、临床医护人员中医理论系统性差,中医治疗手段单一;医技科室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水平低,不能严格遵照员工手册和技术规范开展工作;行政后勤人员工作效率低下;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打算
1、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协调下,尽快争取政府财政拨款,建设9000平方米的病房楼,增设床位,改善住院条件。协调人事管理,清理占编不在岗人员。在提高医护人员待遇的基础上招聘一定数量的中医药专业高校毕业生,充实到临床一线,改善人员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学习,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文知识、社会伦理知识培训。选派青年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聘请专家到医院开展讲学、带教,全面提升业务人员素质,提高诊疗水平。争取用3-5年的时间打造出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乐于奉献、适用于基层的中医药专业人才队伍。完善科室建设,提高医院综合实力水平,提高救治危重患者的能力。同山东省中医院加强联系,争取支援项目,开展业务协作,争取将医院建设成中医药大学高血压病防治科研项目观测点及长期业务协作单位。
2、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中医药知识的培训,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学习中医护理技能操作,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水平。组织全体医师学习中医病例书写规范,制定医护文书中医检查标准,认真贯彻落实。制定适当的鼓励政策,提高中药饮片、中药颗粒剂的使用率。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加强中医特色重点科室建设,使其达到二级中医医院的建设标准。继续开展对口支援社区服务中心和乡医培训工作,结合社区服务中心实际情况进行着重抓好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培训,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升乡村医务人员中医中药防治疾病的能力,为当地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3、加强核心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工作。召开职代会制定讨论医院各科室的核心管理制度,使职工代表参与制定制度的过程,了解制度条款的意义,从而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4、重点加强医院劳动纪律、学习制度、例会制度、财务核算制度的落实和监督工作,严肃查处劳动纪律涣散,经常性违反医院规章制度的人员。对于屡教不改的从严从重处理。完善科室末位淘汰机制,建立常态全员考核机制,加强对干部、职工工作业绩的考核力度,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危机意识,且实提高管理的水平。
5、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完善电子病历管理,逐步实现医院理化检测、影像检查结果的数字传输。提高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先诊疗后付费的试点、推广工作。加大我院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通过对医院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我院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强化绩效考评力度,全方位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继续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对照工作中存在问题及不足进行全面整改,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努力让群众看好病,以优质医疗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让领导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平原县中医院 2012-5-23
第四篇:XX县中医院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汇报材料
XX县中医院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汇报材料
XX县中医院位于XX县城,是XXXX年由云桥卫生院改建而成的,医院占地XX亩,现有业务用房XXXXX平方米,配有德国西门子CT、飞利浦IE33、IU22彩超、飞利浦DR、日本产全自动生化仪、史托斯泌尿镜系列等较先进设备XX余台。目前,医院有人员XXX人,其中在编在岗职工XX人,临时聘用人员XX人,具有高级职称的XX人,中级职称XX人。医院设有内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针灸推拿科、肛肠科、急诊科、五官科、口腔科、检验科、放射科、药剂科、功能科等十三个临床及医技科室,开放床位XX张,能开展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并能开展普外、泌外、骨科、妇科、微创、肛肠等手术,能为患者提供24小时急诊、急救服务。医院是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可以做到即时出院即时报销。
自XXXX年X月份开展试点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医院按照省、市、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发挥中医优势,突出中医特色,按照“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院发展增后劲、医疗保障可持续”的目标要求,调整医院收支结构,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从而达到了“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的目的,实现了“群众满意”的最终目标。在获得良好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医院经济效益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XXX年全院实现业务收入XXX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X%,服务门诊患者XXXX人次、住院患者XXXX人次;2014年1月份医院实现业务收
入XXX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XX%。服务门诊患者XX人次、收治住院患者XX人次。
一、改革的推进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质量管理。
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医院将此项工作纳入到医院发展的整体规划,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院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制订了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了机构职责,建立了内部考核和管理机制,定期研究医改工作,及时解决医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坚持统筹发展,着力提高软实力,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我院抓住机遇着力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院文化、医德医风等各个方面统筹发展,不断提高医院的软实力。一是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医院制定了新的绩效考核方案,实行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工资福利挂钩。新方案强化了管理计划、执行、跟踪、督查和考核环节,新的绩效考核方案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合作、引进、培养、储备”八字方针,加快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借“三好一满意”等活动中契机,着重做好医院廉政文化和医疗服务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医务人员廉洁行医意识。
3、落实便民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优化就诊流程,医院下大力气进行了院内环境优化、改造。
投入XXXX余万元对门诊大楼进行了改扩建,调整了门诊设置,方便病人就诊。为方便住院病人报销,医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方便患者就医及报销的相关规定》,病人出院结账、报销全部由医护人员完成。调整了急诊科布局,与120急救衔接更紧密,进一步完善了急诊医疗体系,缩短了120急救出诊时间。二是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由原来的两个科科室,推广到全院,开展专人送药、送物资到科室工作,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提高了护理质量,受到了病人的好评。三是加大医疗费用控制。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推广中医药服务。为了“发挥中医优势,突出中医特色,”医院领导班子首先统一思想,严格坚持“中医医院”的办院方向,在病历书写、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八个环节”制定出台了强化中医内涵建设的具体措施和规定,积极发挥中医特色,确保中医药的主导地位。将中药饮片的使用列入医院月度综合质量考核,使用情况与科室及个人绩效相挂钩;购置了中草药粉碎机煎药机等设备。扩大中药煎药室,积极抓好规范化管理和建设。向县农医局争取到了新农合患者在我院门诊就诊中医药治疗可报销XX%的优惠政策,更好地满足了患者在我院进行中医药治疗的需求。大大减轻了病人的负担。四是加强了合理用药整治。进一步降低药占比,与各临床科室签订了药占比的控制责任状,每月通报临床科室药占比数据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整治,严格按照卫计委要求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大力倡导使用基本药物,进一步提高中药治疗率。
二、改革的成效
1、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破除了“以药养医” 的机制,医院建立了焕然一新,充满活力的医疗机构运行机制,让医务人员从“以药养医”的锁链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公益性服务上。
2、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现了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提高了手术、治疗、护理、诊查等费用,体现了医务人员价值的服务价格,真正改变了医院“以药养医”的畸形发展道路。
3、中医药服务得到了更高的体现。取消“药品加成”后,中医的“简、便、验、廉”特色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中医院作为全县发展中医药的龙头,肩负着十分繁重的医疗任务。随着病人的不断增加,现有的条件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同时也不能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无法承担全县赋予我院医疗中心的任务。
1、发展空间受限。我院地处闹市,占地面积只有XXX亩,发展空间受到了很大限制,不能满足医院未来发展需要。根据全县医疗保健的业务需要,需对中医院进行整体搬迁。医院的搬迁建设将大大改善危急病人诊疗条件,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我县卫生资源的配置,充分发挥中医院的综合作用,为提高我县人民健康水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人民群众对当地的医疗卫生、健康保证要求日趋强烈,必然要求医院增强防病、治病能力,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我院现有业务用房基础设施、病床数量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不能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无法承担全县赋予我院医疗中心的任务。
3、人才缺乏。我院是全县中医医疗服务、医学科研、卫生技术人员培训中心,承担着全县危重病、疑难病的治疗和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护等任务。然而现有人才不能满足医院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层次较低,毕业分配进院的人才少(尤其大学本科毕业生),随着医院业务的拓展,人才和医院发展的矛盾就更突出。
4、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业务收入虽有增加,但实际收入却明显减少,自2013年9月份取消“药品加成”后,我院药品收入减少了XX万元,大型设备检查费减少了XX万元。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虽增加了XX万元。但在短短的X个月的医改中,医院仍减少了XXX万元的纯收入。目前为止,政府尚未给予任何方面的资金弥补。从而使医院陷入了医改的困境,与“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院发展增后劲、医疗保障可持续”的目标要求有差距。
第五篇:公立医院改制[小编推荐]
公立医院改制(收购)的走向及程序
当前,对医疗体制改革的讨论如火如荼,关于公立医疗机构的市场化走向之争更是引起了业界的激辩。虽然医疗机构的整合和市场开放步伐不及电信、银行、证券、公用事业等行业,但从发展大势看,民营资本介入公立医院市场化的尝试和改造将成为改革的重要取向。在医改再次成为焦点的今天,我将关注的视线投向公立医院改制(侧重分析公立医院的收购形式),以理性的心态梳理医改发展的脉络与走势。
2000年卫生部等4部门发布的《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将医院划分为政府所属医院、社会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三类———政府所属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主导,政府医院和社会非营利性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营利性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的补充。而事实上,医疗事业管理中的顽疾大量存在:公立医院绝大部分都在追求营利,又享受免税和政府补贴;而社会办医院既要缴税,政府也不给补贴,既放松了对公立医院的监管也限制了民营的发展。为此,医改的目标是,打破公立医院由于垄断造成的高消费现状,靠市场来竞价。具体措施是通过改革将一部分公立医疗机构改制,由社会力量兴办,鼓励多渠道办医,为群众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一旦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医疗行业,会给医疗市场带来很大的转变,垄断的“漫天要价”就不会再有舞台。谁能提供最低的价格、最优的服务,谁才会是赢家。
一、公立医院改制的必然性
一个时期以来,政府对医疗行业的投入有限并且逐年减少,因而无法维持大量公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采取了“以药养医”的政策。在政府这一政策的默许下,很多以非营利性名义存在的医院几乎都变成了从药品销售中获利的营利性机构,一方面仍享受政府财政补贴,享受免交税费、免交土地占用费等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获取药品进销差价和收取高额检查费成为医院利润的主要来源,违背了非营利性医院公益性的初衷,随之出现了医疗费用上涨、医患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
“营利”与“非营利”性质的划分,主要依据医疗机构的经营目的、服务任务,以及执行不同的财政、税收、价格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虽然近年来也出台了一些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医疗服务事业的政策,规定对于社会资金投入医疗事业的,允许出资人取得合理回报等政策,但是几年下来,事实并非如此,国家的税收政策、医保政策等都成为了民营医院发展的难题:因为社会办医被定性为营利性医院,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但不可能被定为医保单位,因为政府都会先考虑自己的“亲生子”———公立医院,所以民营医院就遭受着“后娘”的待遇。这样一来,就导致了社会资本仅是“虎视眈眈”,而不敢“轻举妄动”,据统计表明,全国公立医院占医院总数的96%,社会办医仅占4%。把社会办医定性为营利性医院的政策给民营医院这个新兴发展带来了沉重的阻碍。其问题的实质是尽管是市场经济,但在医疗领域内却并没有实现公平竞争。公立医院垄断着整个医疗市场,它们当然也就没有改进服务、降低费用的压力。它们的价格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市场“竞争后”的价格,而老百姓只能大医院喊多少价就交多少钱,明知道大医院是逐利的机器,价格高、服务差,可是也别无选择,不得不去“挨宰”。
通过公立医院改制,预计可以收到如下成效:
(1)降低老百姓看病费用。患者的费用基本上就是两块,药费和医疗服务费用。在改制之后政府会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分量就会逐渐缩小,药费自然就会比现在的低。而且办公立医院的宗旨是低收费,不以盈利为目的。在这种情况下,非营利性医院为了保住自己的竞争力,就只能降价,甚至亏本。但是非营利性医院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所以它又不能靠其他的方式或者渠道去补亏损的这部分,由政府应该给予补偿,保证其公益性。非营利性医院的存在,满足了需要基本医疗的患者的需求。
(2)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医疗需求。营利性医院在市场中是与公立医院处于公平竞争的位置,自身的价格具有竞争力,尤其是药品,除非是公立医院没有的药,会拿公立医院的价格作为指导,制定出自己一套吸引患者的药价体系,如果公平、竞争有序的医疗服务格局真的形成的话,患者在营利性医院的药费是会下降的。医疗服务价格有可能高也有可能低,这要看医院的定位。有的赢利医院会定位成与公立医院差不多解决大众基本医疗的医院,那它们必然会参加转制之后的竞争,由市场来调节它们的价格;而有的医院会办出自己的特色,医生具有一定的高水平、就医环境相当舒适,这样它们的价格就会普遍偏高,但是高价格自然会有高质量的服务与之吻合,这也是留住患者很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外医院就是这样的一种机制,不同的医院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3)人才更加青睐营利医院。民营医院的人才争夺战目前还不能对公立医院构成威胁,但很多大医院面对一些人才的流失也产生了居安思危的意识。确实,民营医院抛出诱人条件来公立医院抢人,给公立医院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改制之后,民营医院逐渐壮大,人才流失会更加严重。一个医生选择在哪个医院就业时,一般都会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有没有上升的空间,能不能在学术上有所发展,医院有没有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另外一个就是待遇问题。
在公立医院死板而又狭窄的用人制度体制下,论资排辈现象严重,人事纠纷常见。而民营医院则不同,只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医院就能为年轻医生提供一个独立展现自我能力的平台,上升为为负责人的将有充分的决定权和实施权。民营医院管理的简便有利于开展科研,申报的科研课题由院方解决相关补贴和经费,但是在公立医院中年轻的医生只有在熬白了头发的时候才能受到这样的待遇。
对于待遇问题,可以说差距甚大。公立医院医生的收入来自两大块,一是基本工资,按照职称来评定。另一块是绩效奖金。绩效奖金往往是从每季度的纯收入中提出,按照劳动量考核发给医生。而惩罚机制同样也以经济任务为指标,医生完不成相应的指标,将被扣除部分的奖金。这样以经济为杠杆考核就会出现乱检查乱收费的情况,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就难以上去。民营医院以“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作为考核指标,服务质量主要是根据医生的服务态度,病人的满意程度来考核。比如承诺服务有没有做到,病人的表扬次数之类。医疗质量的考核,则来自对重危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感染率等指标的计算。这样的工资框架才是医生应该拿的待遇,是一种良性的循环,真正体现了医生的价值。
二、现有的公立医院改制形式
目前,各地在实践中有四类公立医院改制的形式:
一是宿迁拍卖模式,目前在宿迁市的135家公立医院中,已经有133家完成产权制度改革。有媒体这样形容江苏宿迁医改:全部公有医院变民营。目前在宿迁,(药品)价格呈现下降趋势,技术、服务在提升在。但由于最初采取拍卖的方式,所以很多县级医院,尤其乡镇一级的医院处于一种“非理性”的投资状态,改制后医院经营日益艰难,加上职工不稳定因素,有很多医院不得不进行二次改制。另外,即使在宿迁一些大医院的改制中,都存在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职工身份的置换,包括养老保险的缴纳等。
二是新乡收购模式。2004年3月,中国华源集团下属的华源生命产业公司以有偿方式整体接收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三级甲等)、市第二医院、市第三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和市中医院等5家医院的净资产,并与新乡市国有资产产权代表合作,组建由华源生命控股、新乡国资代表单位参股的华源中原医院管理有限公司。
三是荷泽“一刀切”卖掉医院模式。医疗环境差、财政无力补助是菏泽市绝大部分医院面临的现实。从2004年下半年起,菏泽市5家公立医院全部改制,“卖”掉了菏泽市立医院及分院、菏泽市中医院、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其中除菏泽中医院外,其余4家医院都是政府直属医院。
四是上海渐进模式。上海市出台《上海市市级卫生事业投融资改革实施方案》(又称7号文件),这一方案明确了由上海申康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市级卫生事业的投融资改革,并阐述了其运作方法:要充分利用申康公司投融资平台,引入社会资金,平稳有序转制为股份制、民办非营利性或营利性医疗机构,推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在上海的医疗体制改革中,申康公司担任的是国有出资代表人的角色。目前,已经有40多家医院划到了申康公司,申康公司也已经被批准设立了总投资达40亿元人民币的22个项目。在40多家市级医院进行投融资改革试点,明显是受到了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融资改革成功经验的启发。
上海7号文的出台,无疑是给民资颁发了通行证。于是,民资直接新建医院、民资收购公立医院、民营机构托管医院,三家分晋,逐鹿中原,民营医院在上海已经是遍地开花。如由轻工医院转制而成的博爱医院、位于杨浦区的朝晖医院、位于闵行区的虹桥医院等,浙江展钺集团早在2002年就出资8000万元介入普陀区利群医院,控股51%,成为这家医院的第一大股东。若算上门诊部和私人诊所等民办医疗机构的话,民间资本的投入额更大,仅徐汇一个区,在2002年民营医疗机构总数就已经达到70余家。另外,外商投资医院也成热点:第一,创办分语种的涉外合资医院。目前上海的外资医院分为5种,分别是针对以英语国家人士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面向日本人的、针对韩国人的、以台湾人为主要对象的和针对香港人的。由于这些医院都有特定的服务对象,那么这些主要服务于外籍员工及其家属的合资医院就是上海医疗市场中高端医院。第二,创办会员制医院。外籍人员看病大多数是通过国际性保险机构支付的,而保险费是公司购买的,可以不必顾忌费用的高低,所以即便挂号费、化验费与药费为普通医院的10倍,但外籍人员普遍能够接受。上海部分医院开始推行会员制,凡第一次看病并交足一定费用的即成为会员,会员可享受每年一次体检,24小时上门服务,健康资料由电脑储存和上网,能请世界各地的专家远程会诊。会员制医院在高收入阶层很受欢迎,并延伸服务,形成私人医生队伍。第三,联手国内资金。约有约有200亿元以上的资本准备砸向医疗市场,一旦资本运作启动,将兴起国内医疗业的购并热。按国内现行政策,外资还需与内资结合才能运作,寻找投资合作者是一项可先行的动作。第四,组建医疗投资管理公司。从目前看,上海的医疗市场不缺资金,却缺既熟悉资本运作又精通管理的人才。外商有在国内外猎取人才的条件,组建投资管理公司正是目前准投资医疗机构的热线所急需的。
三、公立医院改制(收购)的路径
现在不少民营资本关注公立医院改制,或是把收购医院作为“永续经营”的产业,或是看中了即时收购的门槛低,尔后准备包装上市或者等待后续资本的接手。收购医院对于民营资本的好处很多:民营医院一年的投资回报可能在40%左右,而且比较稳定,其中专科医院的回报率又比综合医院高。在目前的诸多产业中,2003年大红大紫的汽车4S店的投资回报,据汽车业内人士测算,2004年估计也只在40%。而数据显示,我国医疗产业的市场年增速为13%。更重要的是,收购医院可以带来不错的现金流。和零售业一样,在国内医药流通体制中,医院是最大的零售商,大约有85%的药品通过这一渠道流通,而且这个行业医患信息严重不对称,医院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医药厂家都处于强势的地位。医院收入一半来源于诊疗,一半源于医药,诊疗部分的收益大致和医院的经营成本相当,医药部分则可以为医院带来现金流。一家年营业收入在4000万元的医院,每个月医药部分带来的现金就在170万元左右,而和供货商的结算期则基本上由医院主导。也就是说,收购医院在一定时期内还可以成为一种财务工具。而年营业收入4000万元的医院只是规模一般的医院。
目前,外资医院、非医疗行业的民营资本、医院的上游厂商(如药品生产商)等介入公立医院的改制。主要投资模式有投资新设医院,收购、托管或租赁现有医院,输出品牌和管理等,许多新的医院管理投资公司和医院集团已经成立或正在筹建,医院行业赫然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
投资新设医院。中国对医院的设立仍采取严格的行政审批制(行政许可制,而非注册制)。根据卫生部的《医疗机构标准》,医院如不具备相应的资金、床位、场地面积、科室、医护人员、医疗设备等多项法定条件并达到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标准,审批部门可驳回申请。新设医院的基本模式有两种:
1)独资设立模式,即由单独法人出资设立医院,或虽然医院出资人不同,但其实际控制人相同。该情况多出现于内资医院的设立过程中,而且因医院行业对技术、设备和管理要求较高,因此独家投资设立新医院的多为大型医药集团。如三九集团、三九医药(SZ.000999)、三九发展(SH.600614)联合设立的深圳市三九医院有限公司等。
2)合资设立模式。由于法规限制,外资目前不允许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因此合资设立模式多出现于中外合资医院的设立过程中,如台商王永庆与内地地方政府合资设立的长庚医院;长安信息(SH.600706)控股子公司西安万杰长信医疗发展公司与杰歇尔有限公司(香港)合资设立长安医院有限公司。
此外,一些机构为降低准入门槛,也选择与当地政府或医疗机构合资设立医院,如望春花(SH.600645)与协和医科大学等机构合资组建上海协和血液肿瘤医院。
收购现有医院。目前国家对收购医院并无明确规定和实施细则,因此各地方政府或医院主管部门对医院的收购审批都会有不同的处理办法和审批规定。仅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来看,由于收购医院可能改变医院所有制形式或注册资金、法定代表人等,因此发生上述改变后须向之前设立医院时的审批机关(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或对外经贸部门)申请办理变更,并在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