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田发展中的问题
浅谈水田在黑龙江部分地区的发展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
崔立刚
由于水稻与其他作物相比产量高,而且近几年来水稻的市场价格有所提高,所以黑龙江省在逐年的增加水田面积,仅在2007年,黑龙江省就增加水稻面积达410.4万亩。水田面积的增加带来许多问题,现就此浅谈几点。
一、增加水田面积的优势
1、水稻属高产粮食作物,增加水稻的种植面积可以提高地区、国家总体的粮食产量。在2007年黑龙江省遭遇了历年来罕见的旱灾,10月底由黑龙江省统计局统计,四大作物中,总产最大的是水稻,产量为159.9亿公斤,比上年增加23.9亿公斤,增幅17.5%;其次为玉米,总产146.1亿公斤,增加0.75亿公斤;减产最多的是大豆,减少19.2亿公斤,为46.1亿公斤,减幅29.4%;小麦7.7亿公斤,减少1.6亿公斤,减幅17%。数据表明,水稻抗灾能力强,是产量比较稳定的粮食作物。
另一方面,2007年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水稻增加面积为410.4万亩,玉米增加了777.4万亩。而水稻增产23.9亿公斤,玉米仅增产0.75亿公斤,所以水稻在单位产量方面比其他作物有更大的优势。
2、水田面积的增加为农机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与旱田生产作业相比水田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低,农机化程度有较大的提高潜力。以友谊农场为例,在2007年通过新改水田引进了大量农机设备。其中,水田用拖拉机321台,稻麦割晒机36台,水田犁136台件,各型号插秧机343台,还有其他水田设备共计4093台件。
二、水田发展中的困难
1、水稻生产成本高于一般的旱田作物。
水稻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多种机械设备,从插秧时要用到的插秧机,到收获时用的割晒机或者其他的大型联合收割机,还需要拖拉机配套多种水田农具进行整地作业。这些机械设备价格比较贵,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对大多数的农户来说,都需要通过政策补贴,银行贷款等方式才能购置。在旱改水田中,除了水田机械外,还要用到水泵抽取地下水作为水源。水泵动力来自柴油和电力,这两种方式无论哪一种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每垧地每年所需费用也都在千元左右。再以友谊农场为例,上面所提到的更新的4093台件水田机械,就花费了3372万元。所以无论资金还是人力的投入,水田都要比旱田高的多。
2、水稻对水的需求量非常大。
友谊地区天然河流、湖泊、水库等比较少,大部分水田都需要旱田改造而成,这样就需要大量地使用地下水。对于水源不是很丰富的地区,大量进行旱改水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破坏,对人民的生活用水以及今后农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是不利的。
三、对水田发展的一些建议
1、加大水田农机化力度。
目前水田作业的机械化程度普遍较低,许多生产环节都需要用人工来实现,而现在农业生产地区人工作业费用涨幅很大,这就造成了水稻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割晒为例,人工作业费用一般是在1000元/垧左右。如果我们加大水田农机化程度,利用机械进行割晒,其生产效率是人工的10倍左右,每垧地耗油量大概在4公升左右,加上机械维修和雇工等与人工作业相比费用也会降低一大半。所以加大水田农机化程度,可以降低水田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并且目前水田机械化程度还有较大的提升潜力。
2、节水灌溉,保护水资源。
首先是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在黑龙江省有比较多的水稻种植比较成功的地区,这些以水田为主的农业生产地区在水田用水方面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值得新改水田地区学习;另一方面进行技术改造,对现有的水利系统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造,最大程度上的充分利用好水资源。
水稻用水方面现已有“水资源替代技术”。此研究针对春季泡田时间过长,用水过量,浪费水源及用水紧张等问题,采用在水稻本田(不包括漏水田渍水田盐碱地)实行除作业(包括泡田、耙地、插秧、施药、施肥等用水)用水外,限量(6720m3/公顷)全程(从水稻插秧返青后到成熟90%,有效分孽末期晒田面有较大裂纹)浅湿干循环调控灌水方法,能使根系面积及活力提高28 %以上,使水稻养分吸收谐调抗旱节水,有利于高产。
还有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就是灌溉稻田“麦作式”水稻旱种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采用现在普遍种植的杂交水稻品种,按水稻生理需水规律,采用水稻旱作用水方法,即:“水耕作畦”;“湿土播种”(沟中有水,畦面无积水而湿润);“浅水护苗”(1—5叶薄水护苗,以达到早发);“旱管培根”(分蘖期土壤仍保持湿润,高温高燥天气及时补水进沟);“沟水育穗”(幼穗分化阶段,保持沟水,畦面无水层);“干湿防衰”(始穗期放掉沟水,齐穗至成熟期及时沟灌,自然落干,收割前七天断水)。这项技术比较有利于黑龙江地区,首先此项技术可以节水,也就是减少生产成本,其次稻田里水的减少有利于地表温度的提高,那么水稻产量也会得到提高。
3、降低成本,合理利用资源。
在水稻生产中还存在着一些浪费问题,育秧大棚的合理利用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水稻的育秧大棚面积比较可观,通常育秧完成之后,大棚内一般只是种植些蔬菜或者大豆等作物,对其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育秧大棚具有它特殊的优势,在育秧时的喷灌设备还可以再使用,还具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具备旱可灌、涝可排的条件,可以利用这个优势种植一些效益好的经济作物,提高育秧大棚的利用率和产值。还有水田的池埂的利用问题。通常耕地并不是非常平整的,这样为了确保水田中水的深度较均匀,需要把水田地分割成若干的小块。而这些起到分割作用的池埂就占去了较多的耕地面积,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池埂为了方便人行走都不种植任何作物,所以这就浪费了很多耕地。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池埂种蔬菜,或者对水分要求高的经济作物。
总之,发展水田是解决粮食紧张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以杀鸡取卵的方法只顾及暂时的利益,不顾长期发展盲目的扩大水田面积,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方法节约、合理、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降低水田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篇: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姓名: 学号: 班级:
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世界经济的变化对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挑战,更加明显地看出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突出的是:
一、城市化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截至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不仅低于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而且城市不能更多吸纳从农村富余出来的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从目前看,城市化的滞后,不利于扩大整个国家的购买力,不利于扩大国内的有效需求,最终影响国家经济的增长。
二、就业问题严峻
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上城市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城市国有企业形成大量下岗职工。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无形之中与城市下岗职工争抢工作岗位。这种现象在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城市,如老的工业城市尤为突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严重地困扰城市,成为城市中不稳定的因素。这是我国城市长期以来发展单一的国有经济的结果,因此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解决。
三、产业结构类同
我国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受计划经济和行政干预十分明显,并且同一个时期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任务、总重点相联系,存在明显的一哄而起的痕迹,所以各城市的产业结构雷同,城市缺少特色。城市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适应市场的急剧变化,从根本上说为了城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压力越来越大,虽然各城市都在寻找解决办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但不少城市仍然存在很大问题。
四、公共经济薄弱
城市的企业经济与公共经济应该齐头并进,同步发展,协调发展。但是从认识到实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发展城市经济只注重企业经济,而不注重公共经济,而形成跛脚经济。当城市经济和企业经济处于上升时期,公共经济薄弱的后果并不明显,但一旦企业遇到挫折,甚至破产时,问题就相当突出和严重,表现在城市政府财力有限,财源不足,社会保障和保险事业落后,公共服务不良,城市建设缺少资金,为了应付困难,不得不扩大收费,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服务价格,应该得到社会救助的得不到救助。
五、城市建设无序
城市建设是千年大计,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密设计,质量第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城市建设出现盲目无序的现象,对现代化缺乏正确的理解,以多建高楼为目标,豪华建筑为荣耀,“三边”(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层出不穷,许多工程质量低劣,高档住宅大量积压,土地严重浪费。
六、生态环境不佳
生态环境是城市整体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但对我国多数城市来说,生态环境不能令人满意,甚至让人忧心忡忡。像首都北京这样的城市,以国际大都市作为发展目标,但大气污染严重,大气质量在全世界大城市中是最差的城市之一。湖河城市水体质量每况愈下,其他城市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况。这些严重的影响居民生活,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七、文明建设落后
城市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城市规划以人为本。我国城市的特点是新建城市多,多数城市是由城镇或工矿区发展和演变而来的,城市居民构成比较复杂,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各异,尚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城市意识淡薄,缺少城市生活的习惯。因此显示出许多生活方式和行为与城市发展,与现代城市文明不协调。有部分家庭的住房是“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违反交通规则的比比皆是,不道德、不卫生的行为随处可见。
八、文化内涵不足
城市建设不仅是物质的,而且内涵丰富的文化,我们的城市建设中文化内涵不足,表现在建筑物千篇一律,表现手法单一,缺乏民族风格,与城市整体不协调,城市形象不高大,甚至出现格调低下的建筑。
九、水资源短缺,管理欠佳
用水结构不合理,工业用水过多,重复利用率低。管理不善,浪费严重。城市规划设计不考虑水资源。生态破坏,水源不足。水源的污染造成水资源的不足。
十、土地有限,城乡争地
城市化水平提高,城镇数量增加,引起对土地的需要。大中城市需要增加和发展。住宅用地的增加促使城市用地的扩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改善城市生态需要土地。
十一、生活质量不高
生活质量不仅表现为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而且表现为居民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需要有充分的安全感和亲切感。可是我们的许多城市生态环境不佳,而且社会环境也不好,社会治安不良,居民的安全没有保障,使居民缺乏安全感,同时公共场所服务质量差,甚至出现假冒伪劣商品和服务,以及坑蒙拐骗等恶劣现象,使居民缺乏信任感,存在恐惧感。这些都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从国际大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国的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性阶段,城市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关系到人民能否稳步增加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关系到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实力能否巩固和加强。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
一、加速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质量,加速小城镇发展。
1,根据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紧缺、发展不平衡、财力有限等基本国情,实现我国现代城市化的战略取向应该是:多元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多元发展战略就是按照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当地的有利条件等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城市化模式和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无论何种城市化模式和道路,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保持城市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求取当代城市发展的同时不损害未来城市的发展。
2,抓“两头”策略,即重点解决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问题,从而带动中间,构筑起完整的城市体系。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村人口比重很高,在加速城市化过程中,做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个核心问题。靠现有城市,特别是靠大城市吸纳市不可能的,出路就是加速乡村城市化,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小城镇建设,吸纳绝大部分剩余劳动力。3,加速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农民进入小城镇创业,城市的一部分企业向小城镇转移,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特色城镇,切实解决小城镇发展的用地问题,多渠道筹集城镇建设资金。
二、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研究城市产业结构的根本目的,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之适应现代经济增长的需要,为城市长远的发展打好基础。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
1,选好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是指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着主要推动作用、有决定性影响的产
业部门。支柱产业能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
2,改善投资结构。要建立一种投资主体与投资效益直接约束的体制,要鼓励技术密集型产
业的投入,提高技术投入的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像集约型转变。
3,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城市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精华所在,理应
大力依靠科技进步,逐步改造老企业、摒弃旧技术,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科学管理经验,使城市产业整体高度化。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国第三产业不仅普遍起步慢、水平低,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使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得以实现。
三、建立和完善城市体系
1,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建设好重点城市,规划和完善城市体系。
2,在我国以中心城市为支柱,以城市体系为依托,以各类经济区为腹地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必由之路。要依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调整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把市场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综合开发的“大棋盘”中,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善体系、配套建设,把中心城市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巨大潜力尽快发挥出来。
四、改革城市住房制度
1,住宅投资多元化。即改变单一由国家投资的旧体制,实行多元化投资政策,调动鼓励个
方面的建房积极性。对于建设低收入居民住宅的投资者,从土地到税收等多个环节、实施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从而有效降低开发成本,使普通工薪阶层有能力买房或租房。2,住宅经营商品化。住宅是一种商品,应该逐步走向商品化经营,即主要通过市场来调节
供需、组织流通,实行等价交换,而不是以行政手段分配。
3,住宅服务社会化。通过聘请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对住宅物业实行管理和服务,把各个单
位从繁琐的居民生活服务中解脱出来,使服务更有效率。
五、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前提下,针对不
同类型项目的功能特征,明确市场开放程度和市场准入条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管理的经济效益与运行效率。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资金的筹措,实行按照项目类别采用不同方式分类筹集的原
则。
3,结合国家财政税收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探索和推进城市建设税制改革,明确城市
土地收益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性资金来源。
4,继续大力推行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制度。
5,加快推进国有市政公用企业的改革,积极探索市政公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
径。
6,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公用产业技术进步的步伐。
六、调整城市政府职能,加强城市的经济管理,发展知识经济
1,城市政府需要协调国家的全局利益和城市的局部利益之间的关系,将全国的国民经济发
展战略计划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城市的个性特征和经济优势,争取城市综合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城市政府必须为城市经济的良好运转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物质基础设施和法律基
础设施,也就是说,城市的经济管理,一方面要确保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充足供应,另一方面,要致力于城市市场的规范化,建立一套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兼顾公众利益和私人利益、维护社会公平的经济活动法律规则。
3,切实强化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对知识经济的引导和支持。
4,改革教育制度,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
5,加快科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发展与创新的两个积极性。
6,各城市要因地制宜,建立自己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和道路,实现城市知识经济的稳健发
展。
七、以人为本,以提高生活质量为核心
1,以人为本既要充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包括生理和社会的需要,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又要提高人的素质,使人的素质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需要有现代的物质文明和高尚的道德风尚。城市建设需要从两个领域展开,一是物质建设,二是精神建设。
2,城市现代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城市的规划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需要,整个规划和建设程度和思想有较大的改变。要把人的需要放在首位,提供适宜于人居住、生活、学习、工作、出行等放在首位。把居民区的建设,环境的建设放在首位。
八、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
1,深化改革。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以发展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保证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
2,走城市内涵发展的道路。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需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单纯依靠扩大规模,增加投资,向提高生产率转变,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并转化为生存力,提高城市竞争力。
3,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九、建立生态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
1,确立城市生态经济优先的观念。
2,在发展城市经济中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低耗高效的资源节约型发展之路。3,依靠市场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实现市场经济同城市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
4,在依靠市场走城市经济发展生态化之路的同时,必须强化城市政府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管理力度。
第三篇:关于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不否认公司的领导兢兢业业的工作,员工辛苦的为公司努力着,但是同样都意识到了,公司发展遇到瓶颈,这无非就是制约公司发展的诸多因素的总称。因公司发展阶段的不同,体现出来的问题也不一样。就**与**合并这一节点而言,有许多因素,现阶段主要体现的问题归纳出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可以实现的发展规划;企业文化空洞,经营思想与管理理念不统一。
外在变现形式:企业的会议内容没有连续性,解决问题在时间上拖沓,成效上不明显,走过场多;员工没有接受过统一的企业文化教育,没有宏伟愿景给职工带来的激励,进而造成职工队伍积极性不足,领导团队没有凝聚力。
解决方案:
1、确定稳定的发展战略
企业的发展和定位应该从公司成立之初就确定好,并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做三个周期的企业发展规划与目标定位,既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又要从实际出发;既要要求发展,又不能步子迈得太大,要有连续性。没有三年发展规划,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思想和方向就没有了根基。例如:三年规划应该包含文字叙述和数值指标两个方面,数值指标包括产值和利润。如产值过亿和达到5亿元是划分阶段的标准,即可细化什么样的产值过亿,是内包产值还是外接产值过亿。有产值,利润的指标就应该明确,是1%还是15%,或是20%。这样,才创建了分公司各项管理的实质性方向,才能有中心的东西可围绕展开,否则,连基本的方向和目标都没有,如何谈得上管理的细化和合理的绩效考核?就稳定性而言不妨碍公司每年在规划上做出微调。
2、建立并充实企业文化的实质内涵,加强职工企业文化教育。企业文化的文字叙述,公司已经具备,没有具备的就是领导层与员工的培训式沟通,随时向员工汇报公司新的、重大的发展决策、取得的成绩、对员工的影响等等,以此为基础,给员工一个可以在近期实现公司规划的美好愿景,“大河水涨小河满”,员工自然知道公司的发展会带来自己的薪金的变化与职位的升迁,从而形成企业发展的内在的正能量。因此,企业文化的建立和企业文化的培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二、公司机构设置系并联结构,不明确、不合理的分工不利于公司统一领导与工作的配合。
外在表现形式:观望的人多,干活的人少;岗位上的人多,做实事可用的人少;分配工作时推诿的人多,向前迈一步的人少;强调权利的多,尽到自身工作义务的人少;审批工作环节多提出建设性建议的人少。
解决方案:
1、精简机构,明晰责任所在,确定工作内容。
正如例会一样,机构的设置不是为了机构而去设置机构,设置机构的最终目的不是在养闲人,而是为了公司的发展服务。现在的机构很虚,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从发展角度看,有效人员的配备来源于
机构的功能,不妨从管理的成效与有用性进行分析,建筑企业不可或缺(或是核心)的五个部门:工程技术部、经营核算部、材料设备部、行政后勤部、财务审计部,因为每个部门的工作有相互监督、相互合作的关系,部门领导为副总级别,分别称为:总工程师、总造价师、材料设备副总、行政副总、总会计师;具体分管的事项:
1)、工程技术部:施工技术复核与实施、施工进度审核、质量监管、安全检查、内业建立整理归档;材料质量核定、参与并配合公司内外招投标工作;
2)、经营核算部:外部投标工作;工程预算;按工程进度测算实际完成产值;工程进度审计;分包结算定额的下发与监控审查;工程决算;符合标准的分包合同的谈判与联合签订,公司内部招标工作的组织、开展、审查、归档、通知下发等;
3)、材料设备部:材料的比价与合同拟定上报审核;依据合同和定额、采购计划适度采购;材料质量报验的相关配合工作;设备等正常维护与资产的保值增值;材料收发控制;
4)、行政后勤部:工作涵盖公积金社保的核算与缴纳;考勤审核工资审核与制作;资质报验;证照办理、变更、注销、年检;资产及办公用品(有形于无形)管理;工会;内外会议及用餐接待待;职工职称晋级评选上报工作;印鉴管理;企业文化的整理与企业文化、岗前培训;法务工作等
知道每个部门的工作,那么,每个部门每天要完成的工作是哪些,每周要完成的工作是哪些,每月需要完成的工作是哪些一一进行例
举,在进行合理的工作内容分配后,就会计算出所需工作人员的数量;同事设定岗位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和所需人员的能力,在公司内部进行竞聘上岗从而挑选出合适的人员,以达到精简机构的真正目的。这要求公司从合并之初就要设计好机构管理及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机构留用的人员才能符合公司管理的需要。
2、从实际工作内容出发,建立各部门的工作指导方针和要达到的工作效果。
简单的讲,就是管理者计划这一部门经常完成的工作内容,完成的程度与效果,所要掌握的数据与资料,例如:行政部的工资工作:要求在5号前审批考勤,7日要求见到不需要修改的工作表,9号递交到财务,10号准时开工资;概括工资这一项工作的内容还涉及:考勤整理、异常变动处理、工资表制作、工资表审核签字与递交,工资表按月整理按年装订归档,考勤按月整理按年装订,考勤与工资按年统计等。目的是管理者需要要掌握某一员工全年的考勤情况,还要掌握所有职工年收入的情况,这样才能根据具体工作内容、完成成效判断这一员工的工作成果,来判断调整岗位工作内容,以及后期培养发展的重点。
这一工作不是由部门工作人员自己去完成的,可以设想,没有领导的要求和要达到的效果要求,谁会将自己的工作标准化、细致化、整合化、规范化呢?这就要求公司的管理者的积极参与领导、指引,并给与阶段性的评价。
3、权利分置,部门分工与部门管理实现相互配合的同时实现相
互监督、相互促进。
权利的过分集中会导致公司领导人无法工作,最少无法正常领导工作。建议人单一会造成公司管理受人左右的假象,管理上放不开手脚,“大伸腿”式管理造成公司及部门领导人管理意志松动,执行起决策瞻前顾后。理解职业经理人的副总越少,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成效性越差。这里特别提示一下,以上设置的五个部门都要相对独立,不能由一个人兼任两个或两个以上。任何一个部门在整体工作和重大事项上都要接受总经理的领导,并要体现出高度统一的执行力,否则,企业的领导责任就是含糊的,就是不清楚的。不否认有的人能力很强,但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能力强并不代表公司实力,记住:整体永远大于部分简单相加之和。
三、关键环节的把控力度不足,造成关键环节靠部门间简单的沟通,影响工作效率与工作成果。
如果说部门内部的工作指导方针是纵向的管理思维,那么,把握关键环节配合工作,就是部门间横向的管理思维。关键环节的把控,是领导调整部门间配合的思路、促进部门配合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能分清责任,掌握公司的有效数据和经营现状。举几个例子:
1)、资产保值增值是否留有隐患。
外在形式:公司有资产清查的规定,但是公司的资产本身的定义不够准确,没有针对企业的行业特点对资产进行严格的分类,没有具体的资产保管清单与责任人,资产调动存在随意性。
解决方案:
确定资产类型;确定周转使用明细、保管责任清单、保管责任、损失赔偿;建立健全材料收发程序和收发监管制度,特别是出库手续,要明确使用部位或使用单元;确定资产转移及划价、入账、交接手续,分清项目部与项目部、项目部与集团、项目部与材料设备部的责任等等
2)、利润核算不够准确、不能反映出公司的经营成果。外在表象:利润存在忽高忽低的现象,成本入账过于集中,产值计算没有明细,工作汇报数据、口径不统一。
解决方案:
项目上配备专业的造价员,进行产值、已完工程量界定;材料收发要有实质性的改革,能够满足项目成本单项核算的要求;按合同进行分包结算并及时入账;经营部要确定部门内部的月度、季度报表,以反映产值、已完工程量、人工费用发生及结算情况,并及时汇总上报总经理处审阅,同时在工程部、财务部备案,目的是充分发挥自身工作的实用性;工程部(这里主要是指项目部)同时要配合经营部的产值界定与工程量的核定。
没有准确的施工进度描述和现场造价员的准确核算,就没有实事求是的完工产值。没有准确的定额与实际完成工程量的测算,施工技术员与项目经理在分包上的核算就没有了核实的监督过程,影响成本的准确性。综合以上因素,财务分析也因数字失去可靠性性和实际性显得无关紧要了。
3)、监督环节责任不清晰。
外在表现形式:体现在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监督与配合。例如:材料的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没有质量部门的签字确认;材料消耗的定额没有经营部的事前测算以指导采购;项目上分项分包结算及时性满足不了财务分析的要求;等等,每一步都停留在简单、被迫的流转,不能形成制度与合力,并顺畅的流转下去。
解决方案:材料入场验收签字程序要有相关部门参与的签字表,以确定材料入场的质量和数量,最少要有质监部门、项目经理的检验签字;经营部的造价工作要充实起来,要能够在事前工程分项工程量有充分的指导性,使项目上的分项工程结算更准确,但又不能取代项目上的相关工作,否则就是职能兼并,更没有了相互监督的概念,从而会影响项目部的工作;项目上的分包工程结算要按合同时间签证结算,及时反映到财务账册上,以使公司甚至集团了解资产负债状况,更好的提出资金使用计划。
4)、合同不规范。
外在表象形式:合同有但是条款和格式没有统一标准;条款中,特别是施工队伍对材料的领用、保管、归还、丢失赔偿没有突破,距离材料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相差太远,甚至说“未敢越雷池一步”;签订单位多为个人;供应商单一,有供应商供应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项目;有会签过程,但是几乎都是“先上马,再配鞍。”。
解决问题的方案:
从标准化的材料及现场管理出发,确定合同中材料的领用、保管、归还、丢失赔偿的有效条款,并能够指导现场的相关工作(会有很多的反对意见,越是这样,这项工作越有实施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材料在现场监控不力的情况,才有评价使用定额的合理性。),确保项目上周转材料、固定资产的增值保值;选定供应商应该突破个人供应的链条,即使是供应公司也是个人的,和公司合作,特别是和厂家直接合作,无论在价格上,还是质量上,还是在款项让渡期,都会优于一个人名誉签订的合同,更有保证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减少供应链条的中间环节,有效减低成本;避免一个供应商供应多个项目,以供应商数量增加供应商资金让渡的总额,缓解公司资金压力;合同会签工作要有前置性,并制定相应的条款:如工程量、给付款条件、领用材料的责任方式、质量标准、违约责任等等告知可挑选的分包队伍,并在几个部门联合组成的评议小组进行合理的比价与评议,以作出决定(这也是内部投标的雏形),这一项工作的关键就在于时间效力和透明度上,如果先上马,那么,一切控制都是虚的。
4、工作方式随意性太强
外在表象形式:工作任务布置突击性较多,事后没有监督与反馈; 工作计划和工作例会并没有配合起来;
解决方案:例会要有主题,主要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让所有与会人员有所准备,计划与例会的结合是不可缺少的,突击性的会议并不适合公司管理的提升;部门或公司领导需要定期审核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就要对工作做出严格的部署,同时要让执行者充分理解领导的意图和出发点,明确需要在相关工作中坚持的重点环节;定期听取
各部门及个员工的工作汇报,及时调整偏离领导意图的执行者的思想保持这种与员工的沟通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那么,写了这么多,到底公司目前如何做呢?
1、树立高度统一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
2:集团和公司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和发展目标; 3:明晰机构的内部职能,并进行机构设置和组织关系的调整; 4:公司领导,特别是副总之间的职能确定,以分配负责的部门;5:在总经理和相关副总的领导下进行人员岗位的聘用,不是简 单的安排和分流;
6:确定被聘人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应汇报工作的上级责任人、流程等;
7:规范合同文本;
8:重视造价、材料出库工作的监控职能,明确关键环节监督流程,加大关键环节的把握力度;
9:加强企业文化的建立与培训工作的开展; 以上工作是基于业务不受妨碍的情况下进行的。
第四篇:浅谈城市发展中水污染治理问题
浅谈城市发展中水污染治理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调研广州市的水污染情况和结合当前世界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广州市水污染处理的现状,并针对当前城市中的常见污水源给出了处理办法。之后讨论了城市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广州市发展中的污水处理给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水污染
治理
对策
广州
1前言
1980年以前,珠三角地区曾被称为“水乡”,水系发达,堪比江南。不过,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城市用水量不断加大,水污染日益严重,并将城市与水、市民与水悲剧性地隔离开来。据统计,广州市每天有近100万t的工业废水排入珠江,其中含有对人体危害严重的重金属化合物;广州市内有14条较大的河涌通往珠江,这些河涌每天将100万t以上的城市生活污水排入珠江,且排放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污染物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广州市郊的养殖业特别是养猪业日排放污水总量超过500万t,汇入珠江成为广州水体环境主要有机污染源之一,造成水体BOD、氮、磷的超标;尚无法统计的是江上行船的污染物,四面八方农业用水中残余的化肥、农药也汇入了珠江。由于管理上的问题,珠江为广州人向下游输送130万t/d左右的城市综合垃圾。事实证明,今日的珠江已负荷深重,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多年的污染使得珠江及其附属的河涌一度成为臭江、黑江,令人闻之掩鼻,望而却步。
2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意义
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急剧增加,因此不少国家颇感水源不足。解决水源短缺的方法之一是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常见污水源及其处理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也不断增加。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也益加严重。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因污染每年造成的损失约为986亿元,相当于GDP的4%,其中因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分别为36%和58%,中国科学生态环境研究所中心计算,20世纪90年代我国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直接损失每年占GDP的3%一5%。人类通过工农业生产、城建、交通、生活、科学活动、军事活动等各种方式,向环境系统排放各种污染物,而总体及发展观点看,则以工业三废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废水处理是防治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我们实现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我国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人类社会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为此,业内专家指出,如果不很好的解决环境问题,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广州市水污污染治理现状
2003年广州市财政拨款10多亿资金进行了“蓝天碧水”工程建设,这一工程的使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从
2002年的58万m3/d提升为145.3万m3/d,中心城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6.2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05%。2006年7月12日,3500多人横渡珠江活动顺利举行,见证了珠
江水质好转的历史时刻。同年9月12日,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11月20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通过国家考核验收。2008年12月9日广州市市长张广宁提出,计划投入400多亿元进行污水治理与河涌整治,力争在2010年6月底前使广州的水环境实现根本好转,以上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广州市污水治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4城市常见污水及其治理方法
4.1工业污水的治理
工业污水在城市污水中的比例很高,其治理是将污水引往集水池,对集水池末尾一格调节pH,用一级溶气水泵提升到一级压力溶气罐,同时吸入空气和聚凝脱色剂,将在一级压力溶气罐内的一级饱和溶气水骤然释放到一级气浮池形成一级处理水;一级处理水溢入缓冲池,再在控制pH用二级溶气水泵将一级处理水提升至二级压力溶气罐内,同时吸入空气和聚凝脱色剂,将二级压力溶气罐内的二级饱和溶气水骤然释放到二级气浮池形成二级处理水并自溢至沉淀池沉淀后排放;一、二级气浮池中的浮泥入浮泥池,压滤成滤饼,滤液回引至集水池。
4.2医疗污水的治理
医院污水处理,通常包括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一般地说,若处理后出水排入市政下水道,通常只进行一级处理;若处理后出水直接排入河道,则需进行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对排放标准严的地区,为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需进行除磷脱氮三级处理。对酸性废水、洗相废水、放射性污水等特殊的医院污水,应进行严格的收集和处理。有些地区为缓解供水紧张的矛盾,已进行医院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循环利用。医院污水处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
4.3城市生活污水治理
针对城市生活污水,可以进行以下处理:将城市生活污水输送到城市周围的农村,利用农村广阔的土地来净化城市生活污水。将是一劳永逸与一举多得的好方法。以日供应生活用自来水100W立方的大中型城市为例:普通的污水处理设施造价1000元/立方。建设成本10亿,年运营成本100W立方/天×365×0.5元/立方=1.8亿.采用土壤净化法建设成本1000元/立方,年运营成本100W立方/天×365×0.1元/立方=0.4亿.同时年节约农用水资源3.6亿立方,节约化肥约1万吨/年,减少农药用量5吨/年,综合效益可观。
5城市水污染处理存在的问题
5.1处理厂建设资金与运行经费问题
我国虽然已建成污水处理厂一百多座,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在中小城市还没有将污水处理的规划纳入城市发展的议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专门建设资金,有的地区的水污染日趋严重,若等待有资金投入的时候再兴建污水处理厂,就会使环境趋于恶化,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对人民身心健康带来危害,所以促使我们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水环境污染的治理,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全国目前能够满负荷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不到1/3。没有满负荷运行的原因在于,大多数均是由于运行经费不能到位而造成的。这样长期下去即发挥不了建设污水处理厂应有的效益,也会使仪表、设备受损,同时也无法发挥污水处理厂专业管理人员的作用。
5.2进口设备的维修及配件问题
由于大批的进口设备进入污水处理行业,经过几年的运转后,设备陆续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损坏,这就需要有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来进行,若请国外的专家来维修,维修成本将会大幅度增高实在难以承受,若使进口设备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必须培养对进口设备维修保养的国内专业人员,使其掌握维修技能达到进口设备的维修标准。有了维修的专业人才还得有充足的备品配件,否则设备的损坏,配件的缺乏会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5.3污泥没有真正达到无害化,没有最终处置的途径
污水经过各种不同工艺处理后,出水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但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却未能得到妥善的处置,还会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有些地区污泥不经过无害化处理,将污泥外运,最终的去处不明。有的地区将污泥进行干燥用作农肥,重金属含量是否达标考虑得很少,对农作物有多大的危害分析不足。污泥作为绿地用肥要有园林部门认可,有监测部门跟踪分析方能使用,总之污泥若没有最终处置的途径,是给环境带来再次污染的隐患。
5.4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巨大的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的再生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甚至有的地区还将处理后的再生水与未经过处理的污水混入一起同流合污,有的地区没有将再生水回用却排入大海造成淡水资源的浪费。目前世界的淡水资源极为缺乏,中国淡水资源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为第121位,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2000立方米。
6广州市水污染治理对策
一是推进“三个转变”。
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国家、省出台的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到位。尤其是要深刻认识“三个转变”提出的历史背景,准备把握“三个转变”的精神实质,坚持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工作方针,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二是调整工业布局,使产业结构合理化。
位于市区或水厂取水点附近的污染型企业必须有计划地迁移到工业区,便于废水集中处理,或者通过改变产品结构降低废水的排放量。广州市内对一些资源利用效益不高、经济效益不好、环境效益差的产业、行业、企业坚持实施“关、停、并、转”的措施;对资源利用效益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效益亦有利的产业、行业、企业,坚决给予支持和扶植,鼓励其发展;对资源利用效益高、经济效益较好或出口创汇,但生产过程中排出一定的兰废污染物的产业、行业、企业,则给予相应的环境治理投资,扶植其发展。三是加快污水处理厂、排污管网和污水泵站建设。
要针对影响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推进进度总体滞后的突出问题,采取现场办公、联合办公的办法切实解决,把进度尽快赶上来,确保底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每年上一个台阶。四是注重源头治理。
要狠抓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大依法监管力度,对超标排污违法行为,发现一宗从严处理一宗。要推进涉及河涌污染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彻底摸清污染河涌的村庄底数,在这些村庄加快建起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要认真组织开展专项宣传,努力营造广州市治水、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并从污染大户入手。广州绢麻厂、广州氮肥厂、广州造纸厂、广州紫泥糖厂、人民制革厂、广州味精厂等12家大型企业,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市排放量的47%,是珠江广州河段的水污染大户。政府应当在政策上鼓励这些企业优先推行清洁生产,在企业改造的过程中加大技术投入,摒弃传统落后的工艺,确立清洁生产的目标,如日能耗、日排放量、吨产品能耗、吨产品排放量、原料转化率、综合利用率等,建立统计制度,全面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五是领导重视,紧紧依靠科技进步。
领导重视指的是省、市、部属领导有专人抓环保工作,企业领导有专人负责,环保部门密切配合行动。同时,通过应用现代化的高科技信息系统进行水质变化过程的监测和预测,及时反馈,预防污染事故的发生。珠江的综合治理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优先选用革新替代技术。末端处理要从单纯的净化处理转向尽可能回收利用和再循环使用,要打破行业框框,吸收先进、实用、有效的技术,以最低的资金投入来实现最好的环境效益。六是控制面源污染,城市排污有序化。
广州市所辖范围数千平方公里面积,相当大一部分没有纳入城市下水道而是分布在四面八方,无序地通过各种渠道流向珠江,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城市下水道建设不完善,历史上欠帐太多。七是完善环境立法,提高排污收费标准,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企业领导应该站在维护国家法律的高度上把环境责任纳入生产的全部过程,视环境指标与经济指标同等重要,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浓度双控制和颁发排污许可证的法律制度,配套收费,所征收的排污费要略高于由排污单位自己治理污染所需费用,从而实现节约用水,大家治理的目标。6结束语
毫无疑问,城市水污染的加重将会阻碍广州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影响广州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从广州市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整治城市发展中的水污染问题,避免因水污染问题给城市生态环境和发展带来严重恶果。
参考文献
[1]
萨缪尔森.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1997
[2]
王明远.市场经济下的环境法制初探〔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生
[3]
殷德洪.关于我国铅锌工业环境问题的思考一挑战、决策与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01(6).[4]
张坤.推行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复合型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5]
王文军.压缩型工业化社会中的环境问题分析「J」.中国产业经济,2003(5).[6]
王金南.排污收费理论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7]
庆志东.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法律性质〔J].环境导报,1994(5).[8]
程立峰.全国环境保护经济研究手段研究[DB/OL].中国知网,2002.[9]
经济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
林红.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的确定〔J].中国环境科学,1993(5).[11]
马小明,李诗刚,等.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及案例研究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12]
王金南,杨金田.二氧化硫排放交易〔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3]
肖江文,赵勇,等.寡头垄断条件下的排污权交易博弈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4).[14]
李寿德,王家棋.初始排污权不同分配下的交易对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1).[15]
施圣炜,黄桐城.期权理论在排污权初始分配中的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16]
王先甲,肖文,等.排污权初始权分配的两种方法及其效率比较「J].自然科学进展,2004(l).
第五篇:有关机场发展中的问题论文
简析机场运营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航空运输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机场作为航空运输业的主战场,作为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舒适与便捷,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在机场运营的过程中逐步凸现出来。鉴于诸如航班延误机场噪声等突出问题,我组展开此次调研活动,旨在简析机场运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希望相关部门引起必要重视,并加大改进措施。
关键字一
机场噪声
机场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志。机场带来了方便和繁荣,同时也带来了污染和噪声。机场航空噪声影响范围广,噪声烦恼度高,是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防治的难题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在欧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中,受机场飞机噪声影响的居住区人口超过了车辆交通噪声,排在首位。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对机场噪声问题非常重视,相关研究已有近50多年的历史。中国属发展中国家,城市交通噪声问题尚居首位,随着经济发展,机场不断扩建,航班越来越密集,噪声问题也日渐突显。
机场噪声的特点
机场航空噪声与其他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有显著不同。飞机噪声来自空中,地面地形、遮挡等不能衰减飞机噪声。飞机噪声的时间特性也很特别,人们听到飞机噪声是由远及近,再远去。没有飞机经过时,环境可能非常安静。飞机从远处飞来时,首先听到的是隆隆的低频声,随着飞机的接近,声音不断增大,中高频声音也多起来,飞到距离最近处噪声达到最大。在头顶时,中、高、低频的噪声成分都很多。飞机远去时,先降低的为中高频噪声,低频噪声再逐渐降低到正常水平。飞机噪声一般持续30-60秒左右,对于首都机场,飞机起降频次约3-5分钟,这就是说,机场周遍地区每隔3-5分钟的安静中会出现一次30-60秒的飞机噪声。据相关研究,人们对这种安静环境中出现的短时持续噪声非常不舒适,比持续的道路噪声更另人烦恼。飞机噪声的另一显著特点是低频(<250Hz)噪声大,根据国外文献资料,航空低频噪声比车辆交通低频噪声高5-10dB,而中高频噪声平均来讲反而比交通噪声低,因此低频噪声控制是机场周边地区住宅隔声的关键问题之一。
周边地区居民对机场噪声的反应
人们对噪声的感觉因人而异,同一个人不同时间、不同心情时对噪声反应有不同。人群对飞机噪声的反映是,只要有听闻较明显的飞机噪声,就会有一小部分比例的人难以忍受,其中有条件者将搬出该居住区,没有搬家条件的人往往怨天尤人,自认倒霉;还有一部分人感觉受到打扰,但属可忍受范围,没有前一部分人的反映那样强烈;再有一部分人(往往是多数)对噪声问题的感觉比较默然,甚至认为机场附近“本应如此”。从国外研究来看,居民区飞机噪声在LWECPN80dB(约65dB(A)左右)时,约有10%的居民难以忍受,40%的居民有抱怨,50%的居民较为默然,这一数值被大多数发达国家作为飞机噪声的最低标准(我国最低限值标准比此数值严格5dB,为LWECPN75dB,但是,数值虽然严格,执行力度差)。
相关解决措施
① 降低飞机噪声
飞机是一个很大的噪声源,发出的噪声类似白噪声频谱。所以说飞机的噪声是全频带噪声。飞机场的噪声影响程度取决于飞机的起降次数、时刻、强度、飞机噪声的频谱分布、持续时间、距离和传播途径。因此降低飞机噪声是从源头解决机场噪声问题的方法,而且是最有效的方法。
飞机的噪声来源主要有发动机运行噪声、和飞机机身在空气中飞行时气流摩擦噪声。后一种噪声降低难度较大,因此降低飞机噪声主要是降低发动机噪声。随着工业的进步,飞机发动机噪声已经大幅降低,飞机机身气流摩擦噪声已经占到飞机噪声的很大比重。随着大型和巨型飞机的不断增加,机场噪声会因此而增大。
1960年代到本世纪,美、英法、德等国家通过技术进步,飞机自身噪声降低了10-15dB。目前,进一步降低飞机自身噪声面临一定困难。②飞机起降次数与时刻的控制
飞机起降次数越多,噪声影响就越大。以首都机场为例,每三到五分钟就有一架航班起降。机场一般不希望把降低航班起降次数作为降低机场周围噪声的手段。但是机场可以调整飞机起降的时间。由于夜间飞机噪声对机场周围居民影响很大,因此机场可以对夜间起降的航班次数进行控制。③实行消音飞行程序
机场可以使用消音飞行程序,目的在于减少受飞机噪声影响的居民。
1、控制跑到使用,交替使用各条跑道起降飞机,避免集中干扰一个地区。
2、在起飞后和降落前调整航向,避免飞过居民区。
3、使用多级进近飞行,尽可能的晚一些降低高度。
4、起飞后快速爬升高度。
5、隔离机场飞机维修试验场。
6、不允许噪声超标的飞机起降。④对机场周围建筑进行必要的隔声措施
对于位于机场噪声干扰区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可以增加建筑维护结构的隔声量。利用隔声墙体,隔声窗等综合解决建筑隔声问题。
窗户考虑:隔声窗是机场周边地区住宅隔声的关键,机场噪声以低频噪声为主,而中高频噪声不显著,普通隔声窗隔绝中高频效果好,但由于共振,低频会产生隔声低谷,频率特性与飞机噪声恰恰相反,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普通隔声窗的隔声评价指标是Rw,用于语言或交通噪声比较好,作为机场噪声治理,还要同时考虑噪声对人的烦恼度影响,确定的隔声指标应与感觉噪声级LPNE相适应。北京市进行环线路交通噪声治理是非常成功的,为四环沿线更换隔声窗获得了良好的降噪效果,得到市民的交口秤赞。在将要进行的机场噪声治理工作中,应在总结交通噪声治理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参考发达国家机场噪声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首都机场噪声的新特点,科学合理地选用机场噪声专用隔声窗。不同的建筑物窗户由于构造、位置、阳台等各种因素影响,需进行分类统计,安装与其相适应的隔声窗,才可达到隔声要求。
墙体考虑:对于建筑物围护墙体、屋顶可能存在薄弱环节,需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物进行现场考察,发现那些可能薄弱部位,并进行有效处理。
孔洞处理:对于像空调、通风洞口等一些漏声环节,需要根据其安装方式、位置进行合理分类、统计,提出相应的隔声设计方案。
房间内吸声考虑:因不同房间大小和房间内的吸声情况可能不同,因此,即使采用相同隔声性能的门窗,房间内的噪声情况也可能有很大差异,在进行门窗隔声处理时需要考虑房间的内的不同情况。
关键字二 航班延误
航班降落时间比计划降落时间(航班时刻表上的时间)延迟30分钟以上或航班取消的情况称为延误。
航班延误影响着航空公司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一般使用准点率来衡量承运人运输效率和运输质量。准点率,又称正点率、航班正常率,是指航空旅客运输部门在执行运输计划时,航班实际出发时间与计划出发时间的较为一致的航班数量(即正常航班)与全部航班数量的比率。
造成延误原因
① 天气原因
目前,天气原因是造成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天气恶劣是显而易见的,造成航班延误旅客能理解,其实不见得。
民航方面目前对于因天气恶劣造成延误的解释是:天气原因,不够飞行标准,不能按时起飞.一般民航服务人员往往和旅客一样也不了解具体是什么恶劣天气影响航班的。旅客角度来看:天气恶劣就是大风大雨大雾,飞机就可能无法起降,航班就要延误。而这种认识是片面,也就会造成很多误解,认为民航方面在骗人,尤其是出现有的航班能走,有的又走不了的情况下。
“天气原因”简单的四个字实际包含了很多种情况:出发地机场天气状况不宜起飞;目的地机场天气状况不宜降落;飞行航路上气象状况不宜飞越等等
②航空交通管制(流量控制)
航空管制对一次航班飞行的影响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1.流量控制:近年来,中国民航发展迅速,航班量急剧增加,而相应的地面设施、导航设备、服务保障方面发展缓慢,航路结构不合理,无法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民航业,尤其是目前我国因确保国防安全等原因,对空域实行严格限制,空中禁区多,军方负责组织实施全国飞行管制工作,民航方面可调节的余度很小,近来情况有所改善,部分航路也实现雷达管制,有效缓解了空中塞车现象,但整体上进步不大。这里说的是正常的流量控制,其实导致流量控制的原因还有很多,如空中或机场出现一些意外情况,这里就不在多介绍啦?
2.空军活动:这种情况涉及国防机密,往往来得突然,一句话,管制,相关民航的飞行都要受影响,或在地面等待,在空中的或返航或就近降落其他机场等待,遇到这种情况,只能等待,没有理由,没有预计时间,一切都是最高机密。以厦门为例,这种情况造成的航班延误占的比例还不小,尤其在东南沿海军演、海峡两岸关系紧张时,遇到较多。一般而言,空军活动会选择天气良好的白天进行,一般情况主要管制厦门飞经汕头方向的出港航班,也就是厦门飞往东南亚的国际航班,飞往港澳的地区航班、飞往广州、深圳、海口、昆明等区域的航班均受影响,严重时,这些方向来的航班也将受影响,或就近备降,或返航。管制时间少则半小时,多则3、4小时,一解除管制,空域往往又大量塞机,继续出现延误,管制一次,可以打乱当天几乎相关机场所有的航班运行,令民航无所适从。
相关解决措施
①预防措施
1.预订机票时使用民航资源网数据分析中心的“航线运力数据分析系统”提前查询航线航班历史准点率信息,尽量选择预订历史准点率较高的航班机票。
2.使用“非常准”等网站的航班延误智能预报、航班不正常跟踪服务。
3.关注天气措施,出发当天及时与航空公司及机场的问询处取得联系。
4.投保航班延误保险。
②善后措施
1.及时要求改签其他航班。
2.要求提供餐食(处于用餐时间)与住宿(延误6小时并晚至凌晨0点后)。
3.向航班延误保险的承保人要求赔偿(在符合条件时,一般为延误4小时以上)。
4.向承运的航空公司要求赔偿(在符合条件时,一般为延误4小时以上)。
5.不可罢乘、霸机,否则可能导致受到警方的治安处罚。
关键字三 机场拥挤 专家警告,最着全球航空业越来越繁忙,在拥挤的机场跑道上发生的事故,已成为民航局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
现实情况
机场拥挤的性质非常类似于公路的拥挤。位于大都市的大型机场以及其他以航空运输为中心的区域的大型机场,是非常拥挤的,尤其在一天的某段时间里。而位于小城市的大部分机场从不拥挤。所有航班趋向于同时为大都市提供航空服务,因为大都市对航班的需求量最大。但是在拥挤期间,甚至在比较拥挤的机场,飞机着陆费并不高于非拥挤情况下的收费,这意味着使用者并未在交通高峰期和交通拥挤地区对拥挤付费。
与此同时,机场为了舒缓繁忙的航班而增加跑道,导致更多的滑行道和跑道交错,飞机或车辆可能因此误闯入用于起飞或降落的跑道而发生相撞事件。
国际航线飞行员协会联盟发言人尤尔斯表示,误闯跑道的问题是该协会最关注的问题。他说:“随着空中交通日益繁忙,在旧的机场设计难以应付的情况下,误闯跑道的事件越来越普遍。当然,大多数时候并没有酿成意外,但如果意外发生了,情况会很糟糕。”
1977年就曾发生民航史上最严重的一起意外,两架载满乘客的波音747客机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的机场跑道上相撞,导致583人死亡。之后,也相继发生好几起类似悲剧,而专家已开始加速研发新系统,以避免发生更严重的意外。
根据欧洲航空安全组织欧洲控制(Eurocontrol)提供的资料,欧洲600个民航机场每天平均有两起误闯跑道事件。美国所提供的数据则显示,美国机场去年共有158起误闯跑道事件,而今年已经有182起了。
欧洲控制属下机场运作部主任威尔逊说:“最理想的情况是,完全没有交错的跑道。不过,当机场变得更为繁忙时,它也会引进更精密的导航系统以及程序,以避免发生误闯跑道的事件。”
专家说,在未来10至15年内,空中交通流量将增加一倍,因此可能会发生更多的意外。威尔逊说:“这是每个机场都面对的问题。”
不过,良好的机场设计也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的研究报告,美国洛杉矶机场的跑道和滑行道交错,从1997年至2000年,该机场共发生了29起误闯跑道事件;在同一个时期,华盛顿设计良好的杜勒斯机场只发生4起类似事件。
相关解决措施
一、增加机场系统容量
机场系统容量的增加有两个途径:建设新机场,扩建现有机场设施。
1.建设新机场
对于改善机场系统,建设新机场是最直接的、最有效的途径。根据我国目前航空运输的实际情况,航空基础设施远不能与航空运输需求相适应,所以建设新机场对于满足我国航空运输需求是最佳措施,据统计,我国“八五”与“九五”期间,共新建机场近40个。2.扩建现有机场设施
扩建现有机场设施是增加机场系统容量的另一重要措施,也是机场当局为适应航空需求的增长而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扩建现有机场设施包括了众多方面,如扩建跑道系统、停机坪位、改进滑行道系统等飞行区的扩建以及为适应处理旅客设施的不足而扩建航站楼或新建另一航站楼等等。扩建主要是根据机场系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在进行机场系统的扩建时要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扩建现有机场和新建机场,比较哪一种更经济、更有效。也就是要对两种方案作出合理的评价。当然在对方案评价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除了扩建时所用土地的获得,经济方面的考虑,还要考虑扩建对现有机场系统周围环境的影响,公众对此的反应等等。对于我国目前来说,扩建现有机场系统也是增加系统容量的最佳方法之一。过去我们已经建设了一系列机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现有机场系统已不能满足航空需求,扩建机场也就成为我们首要考虑的方案之一,据统计,我国在“八五”和“九五”期间,已扩建机场35 个。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可能需要扩建更多的机场系统。
二、航空需求管理
航空需求管理是改善机场系统的另外一个方面,虽然我国目前改善机场系统的主要途径是新建和扩建机场,但是,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可能需要采取这样的措施来改善机场系统。航空需求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远程服务设施
提供远程服务设施可以减轻对传统机场服务设施的负担。对于旅客来说,当其需要乘坐飞机出行时,一般是购票后乘车(机场班车、出租车或其他车辆以及其它地面交通系统)到机场,或乘车到机场后购票,在机场办理各种手续(如办票、托运行李、安检等)后登机。而远程服务设施则是指这些原本应该在机场办理的手续可以在机场以外进行办理,在办理完后,直接由机场当局或航空公司送至登机口,这样就减轻了传统机场设施(如办票柜台、托运行李等等)的负担。当然远程服务设施并不仅仅指的这些,它还包括了其他一些方面,如机场停车的设施不足时,可以在机场以外建设停车设施,在机场与这些停车设施之间建立直接通道由机场或其他特许经营部门负责这之间的运输。另外,远程登机位也是这种方法之一,在航站楼登机口不足时,可以采取远程登机的方法,在航站楼与飞机之间由摆渡车将旅客运送至飞机,或将旅客由飞机运送至航站楼。这些方法目前在国内外许多机场得到应用,成为改善机场系统的又一主要对策。我国的虹桥机场以及白云机场等采用了远程登机的方法。在虹桥机场,也采取了在某些大的宾馆或酒店办理手续的措施。当然,采取这种对策,也要综合进行考虑,如费用问题,安全问题等等。
2.发展超级枢纽机场
这种对策主要是针对国外大型机场和航空公司而言,在国外航空运输发达国家,航空公司普遍采用枢纽辐射式的航线结构,这种航线结构可以给航空公司增加竞争力,吸引旅客,提高航空公司经济效益,但是也给机场带来了巨大的需求压力,主要原因就是航空公司采用这种航线结构,一般要选择一个机场作为枢纽,通过中小型飞机将其他机场的旅客汇集到枢纽机场后,再用大型飞机将旅客运输至另外一个枢纽机场,然后通过中小型飞机将这些旅客再分散到其他非枢纽机场。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加航空公司飞机的载客率,从而提高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但这种结构增加了机场的航班密度,特别是中小型飞机的使用,增添了机场高峰时的起降密度,因此,造成了机场拥挤。发展超级枢纽机场是将机场所在城市或区域周围的其他机场和该机场通过地面的快速通道或利用其他方式将这几个机场有机地联系起来,将其他一些机场作为汇集到该机场的“喂给”机场,从而减轻了该机场的需求负担。当然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大都市周围存在其他机场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我国目前还不可能实现这种对策。
3.简化国际到达旅客手续
这种对策主要是针对国际旅客而言,在国际旅客服务设施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两国之间的双边协议,将其他国家的旅客当作本国旅客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减轻国际机场的机场设施的压力,将与本国有着双边协议国家的旅客直接运送到本国的国内机场,4.某些航空运行的调整
这种对策是针对那些存在较多通用航空和通勤航空的机场,由于这些通用航空和通勤航空都是一般的小型飞机,这些飞机与航空公司的大型飞机一起进行飞行时,由于在飞机飞行时存在尾流涡流,小型飞机在大型飞机后飞行情况更是严重,飞机之间的间隔必须要加大,所以这些飞机对于机场系统的容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将这些航空交通调整到其他机场则可以显著地增大该机场的容量。
5.短距航空运输的其他方式化
这种措施就是将短距航空运输转到其他运输方式。随着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快速化,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一些短距航空运输转到这些交通运输方式是非常自然的事。由于航空运输费用比其他运输方式的运输费用要高得很多,这点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在沪宁高速公路修建以后,上海与南京的航空运输量显著下降。当然,要将这些航空运输量转移到其他运输方式的必要条件就是这些交通运输方式与航空运输相比,要占一定的优势,如运输费用、舒适性、发车频率等等。
三、高峰时间管理
航空运输和其他运输方式一样,其航空需求呈现高峰和低峰的特性,形成一种波动性,造成这种波动性的主要原因是旅客一般偏向于在一天的某段时间内出行,正如上班和下班一样。这种波动性有时呈现非常大的差别,如国外有些机场其高峰小时的航空交通量达到日平均交通量的两倍以上,我国的机场交通量也呈现这种明显特征。由于机场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并不是按最大高峰小时交通量进行设计,所以,机场交通量的这种波动性越大,在高峰小时内机场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就越差。反过来说,如果要满足这种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就需要建设更多或更大的设施。显然,这种代价是非常昂贵的。和增加机场系统容量来满足航空需求相比,需求高峰时间管理则是要应用经济的与(或)行政的手段来使航空需求来适应可利用的机场容量。因此,这种措施在因缺少投资或其他因素制约而无法建设新机场或扩建机场的情况下是非常适合的。从机场延误与机场需求/容量比的非线性关系,当需求即使有小小的减少时,也将会引起机场延误的大大下降。所以这种措施也是非常有效的。经济手段一般可采用如下的方法:
1.高峰时间的价格措施
高峰时间的价格措施是应用价格机制来调整航空交通需求的方法。一般是采用加收称为“额外费”的形式使航空公司避开高峰时间而利用其他非高峰时间,这样能使航空需求较均匀地分布在一天范围内,使机场系统在不增加任何设施的情况下,能满足航空需求。
应用该措施的最关键环节是“额外费”的确定,这种“额外费”的确定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使航空公司感到将航班时刻调整到非高峰时间是划算的,因为高峰时间意味着高的载客率,如果这种“额外费”的收取不足以使航空公司认识到高峰时间内的运营成本将大于其运营收益,那么这种措施是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的,甚至航空公司可以将这笔费用转加到旅客身上,而有些旅客对价格因素并不是很敏感的,如商务旅客等。另外还要考虑的是公平竞争的问题,一般来说大型航空公司实力雄厚,即使在此有所损失,但其可以从其他方面得到补偿,为了占有市场,宁愿有损失也在所不惜。而小型航空公司或新的航空公司由于实力有限,则可能不得不退出,因而可能造成市场垄断。因此,利用该措施必须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虑。
国外学者在确定这种“额外费“时,采用了这样一种方法,将航空需求分为两个部分,正常需求和额外需求,正常需求是针对机场系统的容量来说,将该需求与机场系统容量相比,不会造成机场太多的拥挤和延误。超出正常需求的部分即为“额外需求”,而为了满足这种 “额外需求”,机场方面将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投入新建或扩建已有设施,这样将这笔投入按一定的方法可折算后,即可得到高峰时间要收取的“额外费”。
2.高峰时间使用权拍卖
这是经济手段的另一种方法,实际上是基于市场机制来确定高峰时间的“额外费”。这种方法与前一种方法类似。要注意的是这些措施或方法对于国际航空运输来说,并不完全适用(国际航空运输一般按双边协议进行)。
上述基于“额外费”机制的经济手段在实行时可能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而且运用这些经济手段不仅限制了航空公司,还会对旅客出行造成很多麻烦,增加了出行费用。另外的方法就是采用行政的手段来对高峰时间进行管理,即应用一些行政规定、方法来限制机场高峰时间的交通需求量,以保证机场系统保持在一定的服务水平。运用行政手段可以在不增加“额外费”的情况,达到与经济手段类似的效果。但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采用经济手段来调整交通运输需求是针对整个机场系统,而运用行政手段则可以针对机场的各个子系统来进行,如当飞行区容量不足时,则可以通过对航空公司航班数的限制来调整需求,而航空公司通过使用大型飞机来保证其需求得到满足,而使旅客无需在高峰时间付出“额外费用”。行政手段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a.高峰时间交通配额
机场当局与各航空公司建立一个高峰时间交通配额,这个配额可以针对机场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配额可以基于高峰时间航空公司的航班数,也可以基于航空公司的旅客运输量,航空公司根据机场给予的配额来灵活运营。航空公司之间也可以通过协商来使用这些配额。
b.航空交通流量控制
通过建立航空交通流量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来控制机场系统高峰时间的交通流量。该系统一般是针对区域或国家的机场系统网络,通过对始发机场的航班或航路上的航班的动态控制来减轻到达机场的高峰时间交通流量。这种控制一般是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利用空中交通管制规则来进行。
c.限制通用航空飞机的运行
通过行政手段来限制通用航空飞机在机场系统高峰时间的运行,可以显著地增加机场系统的容量。该方法与前面利用经济手段限制通用航空一样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四、技术措施和运行效率提高
利用技术措施和提高机场系统运行效率是改善机场系统的一个重要方法。技术措施和运行效率提高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飞机技术
通过设计更先进实用的飞机来满足不同的航空运输需求,也可以改善机场系统。
2.航站楼设计
改进航站楼的设计概念可以减少航站楼的车道边与机坪门位之间的旅客步行距离,以减少旅客在航站楼内的时间,这样可以减少旅客到达机场的时间提前量,使机场高峰时间内的交通量能有所减少。
3.门位分配技术
建立机场系统的门位分配模型,使机场系统能根据机场运营的实际情况自动进行门位分配,以帮助机场人员避免由于机械故障、天气等原因造成的门位利用率低造成的机场拥挤情况。
4.航站处理系统技术
通过对现有航站处理系统的改进,可以提高航站处理系统的效率,从而避免机场的拥挤,这些处理系统如旅客办票柜台、自动购票登机等。现有的旅客办票柜台一般是按航空公司各航班分别办理,这样当高峰时会形成较长的排队长度,如果能实现共用办票柜台,不论那个航班,在机场的任何一个办票柜台都可以进行办理,则就可以大大提高办票效率,减少机场的拥挤程度。同样如果能实现自动购票登机,更能大大提高机场航站内的工作效率。
5.计算机模型与仿真
通过建立机场系统计算机模型,对机场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可以掌握和了解在未来航空需求的情况下,机场系统运行状态,了解机场各子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对系统的改善提供依据,这些模型包括飞机在机场空侧和机坪的运行模型、门位对飞机的分配模型、航站楼的旅客流模型以及地面交通流模型等等。
关键字四 机场“天价餐”
现实情况
“坐得起飞机吃不起饭”
“坐得起飞机吃不起饭”的现状或将遭终结。参与机场特许经营项目调研的中国民航干部管理学院教研处副处长李桂前教授昨日向本报记者透露,民航总局目前已率先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厦门等多个城市作为机场改革试点,将把非航空类商业活动剥离并推行特许经营模式,并适时向全国范围推广。
记者昨天致电民航总局机场司,一人士证实了此事,同时让记者找负责此事的“佟(音译)”处长了解情况,但佟处长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一碗云吞面卖40元
经常乘坐飞机的乘客都知道,机场的餐饮价格实在高得离谱,200克的肉松面包需要10元,碗装泡椒牛肉方便面则需要15元,伊利纯牛奶则需要10元,而熟食更加贵得离谱,一碗云吞面竟然卖到40元。与市场上的零售价相比,价格升幅普遍在500%左右。
“天价”机场餐曾多次引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及媒体的关注,但由于目前除了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由国家定价外,其他商品价格全部放开,政府相关部门难以对其进行限价。
航空公司双重交费
除了“天价”机场餐之外,航空公司人士透露,机场还利用其垄断地位设立地面服务公司并要求航空公司使用,并导致有地面服务公司的航空公司双重交费。
该人士解释说,地面服务是航空公司经营的业务,目前航空公司下设地面服务公司需向机场交一定的费用。但各机场同时也在经营地面服务业务争夺收入。特别是客货源充足的机场更是利用其垄断优势要求航空公司使用机场的地面服务,这导致一些航空公司向机场双重交费。
问题出现的原因
行业垄断是高价“罪魁”
多家机场食品店铺的经营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天价”机场餐是因为机场商铺的店租贵、水电贵,但记者观察发现,新机场中并不是所有店铺的东西都贵,一些进驻机场的品牌服装连锁店都维持着与其他分店相同的价位,甚至像其他分店一样也有打折商品。
而且据记者了解,机场租金和水电费并没有像商品价格一样高出市面价格5倍之多,相反只有北京路步行街租金的1/10,然而,其价格却比北京路的价格高出数倍。
专家分析认为,尽管机场与商铺方面均不承认,天价机场餐的关键原因其实就是垄断。这是因为机场的客流量非常大,而机场内可以被利用来开商铺的空间又相对很少,食品商铺就更加有限,又由于候机时间较长,而且受天气等原因影响经常出现班机延迟等情况,人对吃、喝的需求特别突出,有时不得不接受这样的高价食品。
而且,机场小区域的商铺之间最容易形成价格联盟,很难实现自由竞争,也不可能会公平地由市场需求来调节价格,这样就造成了无形的行业垄断,乘客也只有被动接受。相关解决措施
试行机场特许经营
机场特许经营是机场管理机构将其具有经营权的某些经营性资源或项目以公开招标或其他竞争方式,转让给其他标准的专业化服务提供商进行经营,并收取一定的特许经营费。由于特许经营引入了自由竞争,物价可以最大程度地与市场接轨。
据了解,我国民用机场目前实施特许经营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机场地面服务和机场商业活动。只有具备一定资质的企业通过竞标才可以获得特许经营权,机场收取的特许经营费包括两部分:场地出租费和资源使用费(因为机场本身的功能可带来客货资源)。
参考文献:www.xiexiebang.com
小组名:油气储运工程A班416宿舍
分工(排名不分先后):王超(机场噪声)
秦小异(航班延误)
向梦卡(机场拥挤)
王凯(机场“天价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