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情况报告
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情况报告
近年来,我局在省XX厅的领导和XX市人民政府关心、支持下,法治信访建设取得一定实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的意见》的出台,为我们在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重点要在系统对接、机制完善和成果固化上下功夫,切实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今年以来,我局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法律是社会利益关系的最大公约数,对群众诉求善于用法律政策来衡量,切实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绝不随意突破法律政策界限,更不为一时一事的解决搞“花钱买平安”。
二、全面落实诉访分离制度,依法维护群众利益。深刻认识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把信访工作作为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工作做实做好,要加大信访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引导和规范信访行为,提高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全面提高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三、推进依法分类,科学处理信访诉求。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组织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按照法定途径清单依法分类处理信访问题,确保群众合法合理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得到合法合理的结果。着力解决“不愿分、不会分”的问题,确保信访事项依法分类处理工作全面推开、落地见效。
四、严格规范信访工作程序,实现“阳光信访”。切实营造良好的信访法治环境,全面推行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工作机制,着力提高信访事项的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同时,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巩固扩大成果,补齐短板,细化措施,迎头赶上,打通“最后一公里”,把依法逐级走访落到实处。
第二篇: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
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作者为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琼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中央作出的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抓住了信访工作的关键,明确了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基本遵循,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和牢牢把握。
——以法治思维引领信访工作制度改革
信访工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有益补充。我们应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认识信访工作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要求,坚定做好工作的制度自信,增强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行动自觉。
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需要法治定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明确了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要求和重点;四中全会从法治高度,明确了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我们要把改革精神和法治精神统一起来,把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结合起来,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局高度来把握,从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体制机制的实践深层来突破,推动信访工作创新发展。
攻克信访工作制度改革难点需要法治破题。当前,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反映问题的意愿仍很强烈,“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等现象依然存在,信访工作中存在的外延过大、工作失范以及一些涉及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制约着信访工作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这要求我们必须善于用法治思维来审视当前信访工作,处理好维权与维稳的关系;用法治思维来分析引发信访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用法治思维来明晰信访工作职责,处理好信访部门与责任主体的关系,努力构建高效规范、和谐有序的信访工作新格局。
检验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成效需要法治衡量。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成功与否,要看信访工作是否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具体而言,就是以法治为衡量尺度,检视开展信访工作是否于法有据,解决问题是否依法依规,群众表达诉求是否依法有序,群众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依法维护。通过一以贯之地厉行法治,培育依法信访的法治观念和法治信仰,形成有利于做好信访工作的法治风尚和法治环境。
以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
信访工作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只有在法治轨道上运用法治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
严格实行诉访分离制度。一段时间以来,诉讼与信访交叉、法内处理与法外解决并存,既损害司法权威,也影响正常信访秩序。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法律权威和法治生态,有利于积极、稳定、可持续地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信访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此,信访部门要积极支持政法机关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尊重政法机关依法作出的结论;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及时了解掌握有关社会动态和社情民意,与有关职能部门一起做好教育疏导、帮扶救助和矛盾化解等工作。
严格贯彻法定救济规则。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律途径解决群众诉求,对于落实有权处理信访问题责任主体的责任、加强国家机关的层级监督、释放体制内纠错的良好效应以及引导群众养成尊法守法意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有关职能部门应按照职责范围梳理甄别,确定解决诉求的责任“归属”、时限承诺等,细化解决诉求的工作流程,明确解决诉求的职责清单,让群众知道“谁来办”“怎么办”。对应当通过法定途径解决的,应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对属于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门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受理后要及时转送并督促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严格依法维护群众权益。按“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的要求,推动责任主体认真负责地解决群众诉求。注重分类研究群体性利益矛盾,属于法规政策不落实的,加大督查力度,确保落实到位;属于诉求不合理不合法的,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疏导工作,打消其不切实际的预期。同时,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不断完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充分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承担公益性服务的保障机制,推动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
建立法律政策与化解矛盾的良性互动。当前,大量社会矛盾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必须善于通过法治视角来研究和化解。以群众信访为晴雨表,充分利用“信访大数据”,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重点工作,研究提出完善政策、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通过解决一个信访问题,举一反三,深入研究“立改废释”的措施,利用政策法律推动信访问题成批解决。对于过时的政策法规,及时清理废止;对于不完善、不连续、不衔接的政策法规,进行研究调整;对于准备出台的新政策,进行严格的合法性审查。
以法治意识引导群众表达诉求
诉求表达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的统一反映在信访工作领域,就是群众通过信访方式表达诉求,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法制框架内、法定渠道中进行。
畅通和拓宽诉求表达渠道。优化民生热线、绿色邮政、视频接访、信访代理等传统信访渠道,构筑网上信访新平台,搭建起群众反映诉求的“信、访、网、电”多元化、立体式信访渠道,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维护权益途径更加便捷有效。推进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和部门联合接访制度化、常态化,整合资源、汇聚力量,推动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和信访积案,提高依法解决问题的质量和效率。
落实和压实依法逐级走访。《信访条例》对逐级走访有明确规定。这是严格办理责任、提高信访效率、建立信访秩序和降低信访成本的集中体现,也是依法信访的重要环节。对采取走访方式的信访群众,应引导其到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或上一级机关设立或指定的接待场所表达诉求、主张权利,压实各级行政机关履行程序性、实体性办理责任,推动来访事项在应有层级得到有效解决,树立基层更直接、更及时解决问题的工作导向。对工作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弄虚作假而造成群众越级走访甚至酿成极端事件的,要依据信访工作纪律处分相关法规,落实“谁制造问题、谁承担责任、谁受到追究”的问责机制。
加强和改进信访行为引导。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手段,深入宣讲、解读信访法律法规和信访知识。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讲述身边信访故事;运用以案说法等方式,引导群众正确认识信访权利和实现权益的途径,提高群众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对那些以反映诉求为名聚集滋事、扰乱秩序等违法行为,要按相关法律规定严肃处理,坚决防止形成“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导向。
以法治建设适应信访工作新格局
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需要密织法律之网,强化法治之力,充分依靠健全完善的信访法律制度体系。必须在信访工作中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明确信访工作职能定位,全面推进“阳光信访”,解决职责不清、工作随意、办理不透明、效率不高等问题,形成与时代特征、法治要求、群众期待同频共振的信访工作新格局。
创造良好法制环境。推动宪法规定的建议权、批评权、申诉权等公民基本权利以及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保持同人民群众联系等义务在信访法律制度体系中得到贯彻,在信访工作中体现宪法和法律至上、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同时,把中央关于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安排部署及时转化为相关法律和制度;把各地各部门在工作中探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从法律层面进行总结提炼,用以规范工作、指导实践,为信访工作科学发展奠定法制基础。
提供有力法律保障。经过多年信访法治化建设,目前已形成以《信访条例》为主体性法规,以制度文件为支持,以各地各部门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制度为衔接配套的信访工作法律制度体系。但是,这个体系还不完备,如一些规范性文件虽带有全局性、指导性,但并不是国家法律;作为信访工作唯一的行政法规,《信访条例》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位阶较低、覆盖面窄、相关规定过于原则等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信访工作迫切需要一部核心的、基础性的法律来统领,推动形成一个逻辑严谨、相互配套、覆盖广泛的信访工作法律制度体系,确保信访工作能在法制框架内依法有序运行。
规范信访工作职能与信访事项受理办理。进一步明确信访工作职能定位,厘清职责边界,明晰权责清单,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发挥好了解社情民意、汇集意见建议,分析稳定风险、评估政策得失,排查矛盾隐患、解决合理诉求等职能作用。从加强初信初访和初次网上投诉事项的受理办理抓起,逐环节建章立制,确保信访事项受理办理全过程要素齐全、清楚明晰。按照《信访条例》规定时间受理办理,提高受理办理工作效率。依法终结信访事项,认真负责做好复查复核,对争议较大的复查复核信访事项,采取实地调查、公开听证、会商评议等方式,提高公信力。
规范信访政务信息公开与信访考核督查。全面推行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信访”工作机制。用信息化促进规范化,依托互联网建立全国网上信访信息综合平台,构建“信息网上录入、流程网上管理、活动网上督查、绩效网上考评”的信访工作新模式。制定科学管用的考核评价办法,以推动信访问题及时就地解决为原则,以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为考核重点,合理设置考核项目和指标。对督查督办工作原则、方式方法、必经程序做出全面规范,在对未按程序规定或时限要求办结信访事项开展常规性督查的基础上,对群众评价不满意的典型信访个案,进行实地督查;对涉及面广、带有共性的突出问题,实行联合督查;对特别重大、久拖不决的复杂问题,提请列入党委政府督查机构督查范围,严格执行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篇:做好新时代信访法治化工作
做好新时代信访法治化工作
信访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服务群众、保障群众利益的一条重要途径。做好信访工作,可以为群众排忧解难,满足群众合理要求,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充分调动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社会冲突和矛盾日益显现,导致现在的信访工作形势严峻:一是信访总量不断提高,除了多年积累的问题解决的难度越来越大,新的信访问题仍在不断产生,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的信访矛盾仍在不断呈现;二是信访问题的种类较集中,信访问题大多是因重要工程建设、农村土地征用拆迁、村组对土地征用补偿款的分配问题、土地整理等引发的信访问题;三是信访形式多样化,当前群众信访的方式主要有书信、走访、网络举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越级上访、缠访、闹访的情况仍有发生。这些情况都表明,社会不和谐因素仍大量存在,有些矛盾还相当尖锐和激烈,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和发展的突出问题。
为做好信访工作,及时化解信访问题,信访法治化建设势在必行,只有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才能理顺信访工作各方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信访难题。为做好信访法治化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健全完善的信访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明确信访工作职能定位,厘清职责边界,明晰权责清单,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在信访工作中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全面推进“阳光信访”,解决职责不清、工作随意、办理不透明、效率不高等问题,形成与时代特征、法治要求、群众期待同频共振的信访工作新格局。
二是要多渠道分流信访案件。引导信访群众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律途径解决利益诉求。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有关职能部门应按照职责范围梳理甄别,明确解决诉求的责任部门,让群众知道由谁来办和怎么办。
三是要坚决打击违法上访。要加大对无理缠访、闹访、恶意进京非正常上访、恶意助访、组织串联集访、扰乱秩序等违法信访行为的依法处理力度,坚决防止形成“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导向,营造正常的信访秩序。
四是要树立了大信访观念。由信访办接待的小信访向各部门、各单位共同负责的大信访格局转变,由信访单一渠道思想疏导向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多渠道合理分流、依法处理转变。信访工作人员要提高责任意识,由信访办被动接待分转处理向全面落实责任制、包案处理转变。
五是要使大走访活动常态化。要认真贯彻落实“三大一实干”活动,使大走访活动常态化,通过大走访,了解群众困难,使潜在矛盾浮现,协调相关部门及时处理,避免矛盾扩大引发信访问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求“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有实现信访工作法治化,才能从根本解决信访工作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第四篇:信访法治化改革与完善研究
信访法治化改革与完善研究
摘 要:信访是一项特色的制度,在反映诉求、沟通政府与民众关系方面起到过重要的桥梁作用。但是近年来,信访制度面临诸多难题,比如,司法权威受到损害、纠纷化解效果差、党政机关负担重等。从客观条件看,加强对信访法治化的改革是信访法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对信访功能定位的调整,明确信访事项受理的具体范围,加强对是非标准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对信访法治化的完善。
关键词:信访;法治化;改革;完善
信访作为一种普通群众解决问题、表达诉求的途径,在中国存在、发展多年。信访制度在解决群众部分问题、倾听群众心声、缓和矛盾、维护地方稳定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多种矛盾,信访案件也在不断的增加,直接导致信访制度中呈现出多种问题,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信访法治化的运行受到一定的阻碍,所以,相关单位应该加强对信访法治化的改革与完善。
一、信访制度现阶段的问题
(一)信访机构数量众多、工作标准不统一
现在从中央到县级各级党政机关都设有专门的信访机构,而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也有自己的信访科室。信访机构数量众多,但是整体架构松散,统一协调工作机制运转不好。工作规范缺乏统一的管理,并且没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相应的规范。由于职能中具有重叠交叉现象,所以,信访问题的处理会涉及到比较多的部门机构,这直接会影响信访问题的解决,信访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导致矛盾更加严重。
(二)信访表现缺乏理性化
现今社会在进行法治环境创设时,一个必不可少的要求便是极为有序的公共秩序及政府优良环境的建设。但是,在我国存在着一些信访者在进行信访活动时,如果其要求无法得到满足,那么则会迅速采取一些非理性化的方式去引起政府组织的注意。在通常状况下,大部分的政府机关将会对这些信访者采取包容的态度。另外,为了防止事态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信访事件进行及时解决。这种现象的出现,直接导致一些正常上访事件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从而使这些信访者学者该种信访方式。这样,整个信访环境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掀夹掀名的非理性信访行为及事件出现。
(三)信访司法独立性较差
加强对信访制度司法环境的建设,有利于维护司法至高无上的权威及自身的独立性,在我国司法独立尚未完全实现。比如,尽管我国法律规定,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具有独立的审判权,但是由于审判机关的人、财、物受到各个方面的制约,法律作为独立审判机构的基础还未完全建立。司法的不独立导致司法权威的尴尬状况的普遍出现。部分信访人员认为即使将自身的诉求放入司法程序中,但是由于司法具有不独立性,所以,直接影响诉求者的个人利益,从而直接影响信访司法无序化。很大程度上,普通大?信“访”不信“法”的思想的出现是与司法不独立有重大关联的。
二、信访问题出现的相关原因
(一)官治意识导致公民依赖性较强
官治意识直接使公民的依赖性增强,从而不利于我国信访法治化的改革及完善。受到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传统思想意识影响,在许多民众心中,长时间留存着权力观念等法律、行政文化。有一些信访事件,本来可以借助法律渠道来得到妥善解决,然而部分民众却认为问题解决的效率与领导的级别有直接关系,领导级别越高,问题越易得到解决。这种错误的政治认识直接影响民众对信访的依赖程度。民众对于权力的崇信开始逐渐超过法律,有些民众甚至在信访中期待“青天”的出现。
(二)司法权威的丢失
司法权威的丢失直接影响我国信访法治化的建设水平,进而影响我国法规的正常运行。在当前,有许多司法机关的人、财物会受到地方的限制,在进行案件审理时,也会受到一些当地强大势力的影响,如权力机关。有些案件法院无法直接依照法律所规定的进行独立判定,而是必须由相关领导的明确批示之后才能够解决。有些案件不能进行独立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上级法院等会对其进行一定的干扰。另外,司法权威的丢失还主要体现在司法机关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水平方面,我国部分信访司法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并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及标准,甚至有部分从业人员将法律权利作为自身谋求非法利益的工具。多种因素致使我国的大量民众对于司法机关的信任度大幅度的降低,其信访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信访法治化的改革完善措施
(一)加强健全民意表达渠道
我国民主法治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正是改革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信访法治化的建设,加强对民意表达渠道的健全,加强对行政、司法等运行机制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确保各项工作依法运行。信访的初衷就是使公民合理表达自己的诉求,依照法律政策予以解决相关诉求,矛盾能够及时化解,维持和谐稳定,鼓励民众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表达诉求,允许民众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建立社团组织,发挥协会等维护群体合法权益的作用。
(二)加强信访制度的司法环境建设
加强对信访制度司法环境的建设,不仅能够实现信访法治化完善,而且有利于我国文明法治社会的发展。信访制度走向法治化,必然要求拥有符合法治化要求的外围司法环境。信访制度的司法环境建设最重要的是形成司法权威,司法权威表明司法既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也表明司法受到整个社会的普遍的尊重。整个社会人员加强对司法的维护与尊重,形成良好的法治化氛围,这主要体现在国家层面的政党及相关国家机关应该加强对司法的尊重,公共权力机关不应该因为自身利益而影响司法的正常运行,同时,普通群众也应该加强对司法的尊重与信任。
(三)信访处理标准的法治化
第一,加强对信访事业法治化的处理,在处理信访问题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理性解决方式的运用。加强对法治权威性的树立,促进多种矛盾的有效解决。在对信访事件进行处理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寻求一些法律或是政策上的依据,以此帮助增强其问题解决的理性。如果在问题处理中出现无法律依据,但存在政策规范的状况,则应依照政策规范进行处理。如果政策、法规均依据不足,则可采用公平的方式进行讨论解决。只有做到依规处理信访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所有问题,实现信访法治化发展。
第二,对信访人及信访事件的处理方式进行法治化建设,主要从处理条件、方式及标准等多个方面进行法治化管理。从法治化的角度分析,在对信访人及信访事件进行处理时,处理方式及处理标准不应该受到人力、时间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真正的实现信访的法治化建设。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信访制度现阶段的问题、信访问题出现的相关原因、信访法治化的改革完善措施等的研究分析,明确了信访法治化改革及完善对我国法治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加强对信访法治化的改革及完善,相关人员及部门应该从加强健全民意表达渠道、信访处理标准的法治化、加强信访制度的司法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对信访的法治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小军.信访法治化改革与完善研究[J].中国法学,2013,05:22-33.[2]王彦忠.浅议信访法治化改革与完善研究[J].科技资讯,2015,12:225.[3]孙悦良.信访制度法治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2.[4]秦迪.试论信访法治化困境与改革[J].现代交际,2016,20:26-27.[5]林易纬.信访制度运行现状及其法治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第五篇:切实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基层治理法治化,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法律来管理基层事务,即基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活动依照法律管理,公民的所有行为依照法律进行,使基层的一切需要和可以由法律来调控的活动和工作,都纳入规范化、法律化的轨道。基层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在基层的具体实践,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这是我们党根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1、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的意识
基层干部直接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地发生具体行政行为,基层干部能否依法执政、依法办事,就直接影响着法律在群众中的威信,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民主法治建设的信心。现实中,我们也看到基层干部中不懂法、不用法,甚至徇私枉法现象还大量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还较为普遍。在碰到诸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计划生育、民间纠纷等难点问题时,还习惯于用“老路子”“土办法”去解决,甚至“卖关系”“送人情”,以权代法、以言代法、以情代法,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导致社会矛盾增加,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过程中,要积极培育和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认真学习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策部署,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工作。以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切实增强法治意识。着力强化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意识,真正把依法办事作为行动自觉和行为准则。
2、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法治化中的关键作用
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的战斗堡垒,也是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只有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牢牢把握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真正把治理法治化落在基层、落在实处。要充分发挥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抓基层、打基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资源。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要充分发挥出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法治化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抓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党的宗旨教育、廉政教育和法治教育,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3、加强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广大基层干部要切实把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作为一项重点任务。
一、要加强制度建设,及时把工作过程中的成熟做法上升为法律制度和工作规范,切实把司法行政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要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在制定出台政策措施、组织实施项目、安排部署工作时,要对是否合法合规进行论证,确保重要决策和改革措施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要完善决策机制,加强决策风险评估,创新群众参与方式,充分利用公开征求意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集中民智、汇聚民意,增强决策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
四、要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切实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增强执法公信力。
古语云:“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家信访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探索创新的精神,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全力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明显成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这对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我们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第一,进一步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是保障公民申诉权利,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举措。按照方便群众及时就地反映诉求的原则,认真负责地做好办信接访工作,切实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大力推广民生热线、视频接访、绿色邮政、网上信访、信访代理等做法,构建快捷高效的群众诉求表达新通道。在市、县两级全部实行责任部门联合接访,实现信访事项的“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推行律师参与接访、心理咨询疏导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等第三方介入的方法,促进问题解决。实行网上信访受理制度,建立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国网上信访受理平台,引导群众多上网、少走访,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逐步把网上信访作为解决信访问题的主渠道。
第二,依法规范信访工作。深入践行法治理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信访工作的能力,不断提升信访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依法规范信访工作内容。各级信访部门严格按照《信访条例》规定办理信访事项,严格实行信访与诉讼分离,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信访部门对涉法涉诉事项不予受理,并告知信访人依照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或及时转同级政法机关依法办理,切实维护司法权威。严格规范信访工作行为。依照《信访条例》规定的程序和期限,认真登记、受理、办理信访事项,并及时答复信访人。引导群众依法逐级反映诉求。严格落实《信访条例》关于“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逐级表达诉求,不支持越级上访。
第三,大力推行“阳光信访”。全面推进信访信息化建设,建立“网下办理、网上流转”的群众信访事项办理程序,将接访、办信、督查督办、网上投诉等全部信访事项都在网上流转,把受理、办理和结果等通过网络公开,实现信访事项的“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建立“信访事项办理群众满意度评价体系”,把办理群众利益诉求的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建立信访听证制度,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进行公开听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及其他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听证会,通过陈述、质证和辩论、评议、合议,进一步查明事实、分清责任,找准适用依据,作出公正处理;听证过程向群众公开,听证结果向群众公示,增加信访工作透明度和公正性,提高信访公信力。
第四,全力推动信访问题有效解决。把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作为信访工作的核心,努力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分类研究群体性利益矛盾,对诉求合理的,向决策机关提出完善政策的建议,推动问题解决,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坚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疏导等办法,解决特殊疑难信访问题,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继续开展以市、县为重点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通过采取定期接访、重点约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下基层接访等方式,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做到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直接听取群众意见、汲取群众智慧,有针对性的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突出问题。
切实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中央作出的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抓住了信访工作的关键,明确了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基本遵循,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和牢牢把握。
近年来,各级政府各部门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健全工作机制,着力把群众意愿反映好、把群众情绪疏导好、把群众诉求解决好、把群众权益维护好。
1、严格实行诉访分离制度。一段时间以来,诉讼与信访交叉、法内处理与法外解决并存,既损害司法权威,也影响正常信访秩序。长期以来,信访工作陷入了一个怪圈: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民众马上想到的是找政府进行信访,很少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于是乎形成了“群众不满意、法院没事干、政府干着急”的局面。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法律权威和法治生态,有利于积极、稳定、可持续地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信访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此,信访部门要积极支持政法机关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尊重政法机关依法作出的结论;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及时了解掌握有关社会动态和社情民意,与有关职能部门一起做好教育疏导、帮扶救助和矛盾化解等工作。
2、畅通和拓宽诉求表达渠道。优化民生热线、绿色邮政、视频接访、信访代理等传统信访渠道,构筑网上信访新平台,搭建起群众反映诉求的“信、访、网、电”多元化、立体式信访渠道,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维护权益途径更加便捷有效。最近,最高人民法院“网上申诉信访平台”在最高人民法院网正式开通。目的就是通过畅通网上申诉信访渠道,引导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反映申诉信访诉求,逐步把网上申诉信访作为解决涉诉信访问题的主渠道,切实减轻群众诉累,强化司法服务能力,提升司法公信。
3、规范信访政务信息公开与信访考核督查。全面推行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信访”工作机制。用信息化促进规范化,依托互联网建立全国网上信访信息综合平台,构建“信息网上录入、流程网上管理、活动网上督查、绩效网上考评”的信访工作新模式。制定科学管用的考核评价办法,以推动信访问题及时就地解决为原则,以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为考核重点,合理设置考核项目和指标。对督查督办工作原则、方式方法、必经程序做出全面规范,对群众评价不满意的典型信访个案,进行实地督查;对涉及面广、带有共性的突出问题,实行联合督查;对特别重大、久拖不决的复杂问题,提请列入党委政府督查机构督查范围,严格执行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把法治化作为信访工作最后的“归宿”,无疑是解决群众困难、维护群众利益的有效途径。信访问题绝大多数都是涉法涉诉的,将信访工作法治化,能畅通群众申诉渠道,有助于群众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利于政府更好的履行自身职责,并极大减轻政府部门不必要的工作压力,使政府能腾出手来,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改革发展大局中来。
以反面典型为镜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两千多年前说的这句话,成为后人修身养德的座右铭。今天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同样需要在“思齐”和“自省”两个方面下功夫。
人们常照镜子,因为镜子能正衣冠。人们也应以人为镜,因为可以明是非。反面典型之所以遭人唾弃,是因为他们背叛信仰、忘根忘本、唯利是图、自甘堕落,以***、***、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为反面教材,作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要深刻总结反思,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1、以反面典型为镜,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剖析一些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的原因,从源头上讲,都是党性修养出了问题,权力观地位观产生变异,道德品行堕落变质。这充分说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勇于担当,在利益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就必须不断筑牢思想防线,时刻绷紧理想信念这根弦。
2、以反面典型为镜,关键是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就要真正做到头脑始终清醒、立场始终坚定。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就要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真正做到头脑始终清醒、立场始终坚定明确自身的政治定位、政治使命、政治责任、政治担当,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第一位的要求就是从政治大局出发。
3、以反面典型为镜,做到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要深刻的反思和自省,用好正反反典型的教材,就是要善于从他人的教训中吸取经验,深入查找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从思想上给自己敲响警钟,在行为上自觉行动起来。正面典型是最好的引导,反面典型是最有力的警示。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我们让反面典型充分发挥正面作用,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不断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我们就会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严起来、实起来。
毛泽东同志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相比于正面典型的引导,反面典型的警示同样重要。如果说,正面典型的作用,是为党员领导干部做示范、树标杆、明导向;反面典型的作用,就是要让党员领导干部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四有与四个人”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前夕,总书记在北京亲切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讲话中谈到“要做政治的明白人”、“要做发展的开路人”、“要做群众的贴心人”、“要做班子的带头人”。习近平在“七一”前夕的这一重要讲话,表达出党中央对县委书记这一群体寄予的厚望,从“四有”要求到“四个人”的要求为我们党的领导人确立了一个标杆,我们党的领导人未来的任道而重远。
1、要做政治的明白人,真正做到头脑始终清醒、立场始终坚定。是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真正做到头脑始终清醒、立场始终坚定明确自身的政治定位、政治使命、政治责任、政治担当,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第一位的要求就是从政治大局出发。
2、做发展的开路人,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在古代就已反映了淳朴乡民对奋发有为、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的“县官”们的美好希望和深情寄托。党执政以后,历史经验赋予时代内涵的更有利的制度和环境,面对着市场经济,改革创新的新局面,新情况,我们党和领导人必须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和顺应深化改革新进程,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从实际出发,带领群众一起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特别是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3、做群众的贴心人。首先真正做到热爱群众、服务群众,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正做到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其次要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到底。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心中有民的政治承诺践行得怎么样、效果好不好,人民群众不光用耳朵听、用脑袋想,还会用眼睛看、用心去体会。如果没有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政治耐力,其结果都只会让人民群众失望,使执政党的威信威望大打折扣。
4、做班子的带头人,带头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第一要牢记推进发展的领导之责。面对“四个全面”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推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学习新经验、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要时刻关注形势发展新变化、加快推进镇化新要求,把责任与义务、远大的政治抱负与群众拥护统一起来。第二心中有戒,严守从政底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作为执政党的权力行使者,要深刻认识权由民所授、权为民所用的道理,始终身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敬畏心理,切实防止权力异化和滥用。第三带头搞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带头抓班子带队伍,带头依法办事,带头廉洁自律,带头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带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
敢于担当
今天,面对社会深刻变革的复杂环境,如何看清形势;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适应趋势;在艰巨繁重的任务和各种矛盾的交织中,如何发挥优势,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需要一批又一批好干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挑战多、任务重,需要更多好党员以天下为己任、以人民为信念,需要更多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勇挑重担。
2014年10月,总书记对云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三句话”是对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和朴素表达,为我们加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1、坚定信念,强化责任意识。现在,随着各种约束的收紧,有些人发出“为官不易”的感叹。其实,“为官不易”是正常的,做官容易了、轻松了反而不正常。做人民的公仆,就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辛劳、多一份担当。如果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是没有资格做领导工作的。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当前最大的责任就是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落实,切实担当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而奋斗。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好地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产业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担当起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责任。
2、勇于挑战,敢于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就要强化问题意识、勇于直面矛盾。现在,我国发展正处于各种转型的关键时期,处于矛盾和问题多发期,思想认识问题与现实利益问题交织,作为领导干部,就应当敢于冒风险、敢于涉险滩、敢于攻坚克难,不能做太平官、庸懒官。要善于抓住改革开放的新机遇,抓住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寻求破解之道。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哪里困难大就到哪里去,决不能有了困难就逃避、遇到挑战就退缩。敢于担当不仅体现在平时工作中,更体现在突发紧急情况果断处置关键时刻。这就需要领导干部遇到,遇到重大灾情事故靠前指挥,真正成为带领群众战风险、渡难关。
3、严于律己,敢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首先严于律己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严以律己,还必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其次真正的担当是有胆有识的担当,而不是不守规矩的乱作为。当前,一些为官不为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有的信仰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存疑虑,把党的宗旨、群众利益抛在脑后,信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有的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表里不一。;有的无视党纪国法,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有的领导干部决策议事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有的急功近利搞“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还有的滥用职权、目无法纪、为所欲为。等等,这些都背离了担当的本意。作为党的干部,面对以上歪风邪气要敢于给自己惹麻烦,善于批评与自我批;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就应该做“战士”而不做“绅士”,要敢于亮剑、敢于站出来说话、敢于表明态度,敢于揭露这些歪风邪气并与之作斗争。
现在,我们党正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肩负的任务艰巨繁重,同时,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也十分复杂,政治考验增多,风险挑战增多。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把担当的责任思想自觉的行为当中,切实贯穿到改造主观世界之中,切实做到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更好地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谋利,真正做到上不负于党和政府,下无愧于广大人民群众。
信仰
信仰是什么?托尔斯泰认为:信仰,是人生的动力。通过阅读《信仰的力量》,笔者认为,信仰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信仰是毛泽东所指的“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的“联系实际、团结同志、依靠群众”,是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是胡锦涛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广大干部来说,对“共产党主义”信仰的一种执着的理念,是人类对崇高价值目标的敬仰和追求。(作为一种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理想要具体化为阶段性目标。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当前的阶段性目标要坚定理想信念,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
1、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守共产主义人精神追求。信仰是万之源、是万物之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直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工作和生活前进的动力源泉;“共产主义”的信仰,就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更是我们数代人为之毕生奋斗的终极目标。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根本要求是党员干部要自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揭示和探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坚守共产主义的信仰还要建立在对当前实践、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要用辩证思维,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运用战略的眼光,来观察人类的历史命运和世界的未来。不管历史上出现多大的曲折和反复,我们要坚定就是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信共产主义终究要取代资本主义的信心。
2、坚定理想信念,必须脚踏实地,敢于奉献。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9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广大党员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也是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前提、基础和保证。对于我们共产党人而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主义而奋斗的同时,也要强调立足本职,顾全大局,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具体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就是不谋私利,就是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就是要勤奋工作、廉洁奉公;就是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3、坚定理想信念,不断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的第一位的标准。政治上不合格,经不起风浪,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干部。只有理想信念坚定了,我们党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理想坚定,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日趋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很多影响,在一部分人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败现象已经到了触目惊心、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影响人民群众对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和信心。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扭转,任其发展下去,就会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因此,我们党必须采取措施,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才能有效抵御和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必须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在学习上要起表率示范作用,做勤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带头人。要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带头学习法律、历史、经济、科技文化知识。不断自我提高,自我革新,自我完善,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个人也好,政党也罢,其存在和发展总需要一个根本的支撑。支撑个人和政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是什么?那就是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综合实力薄弱,整合能力差,主要表现在:科技农业科技产业创新能力低。创新资金不足,手段落后,农业科技产业发展规模小、效益低,经营管理不规范,; 农业技术创新资源分配不当,激励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农业科技整合能力差,业科技团队精神不强,缺乏一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科研队伍。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指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释放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潜能,努力在新一轮世界农业科技革命中抢占制高点、赢得先机,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科技创新,要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努力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1、加强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建设。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重要标志。要尊重基层和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从实际出发,迫切需要制订具有强大政策导向作用和长远意义的农业产业发展技术政策。政策应以产品创新和产品市场创新为中心,对那些技术含量多、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予以重点产业扶持,加速其产业化。政策应充分体现对产业鼓励政策、优惠政策、风险分担政策、经费支持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从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企业为龙头,以技术为核心,以成果转化为手段,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以带动整个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
2、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要组织实施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建设。以稳定、培养和支持人才干事创业为重点,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竞争机制、人才绩效与收入挂钩机制。通过人才创新平台的建立,为技术推广平台提供人才保障。提高培养造就人才的质量;通过科研工作,在科技实践中培养造就高水平的学术人才;建立起人力资本合理使用和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要调动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建立激励机制,发挥人力资本充足的优势。
3、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并存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除了要要按照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政府还需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对科技布局及机构设置优化配置,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改变农业科技管理模式和内容。要推进灵活、公平竞争、蓬勃向上的运行机制建设,实行公开招标、竞争立项,人员自主结合、竞争上岗的办法,发挥每个农业科技岗位的作用。在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要通过市场引导和政府调控,调整现有农业科研机构。政府应根据地方层次应农业发展的需要,以经济区划特点、农业科学研究为重点,逐步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区位优势的区域性农业研究中心。同时,允许和支持民营等其他形式的农业科研机构存在,逐步形成省、地方、企业、民营多形式、多类型农业科研机构,形成纵向有层次、横向有分工的农业科研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以农业科研创新为基础,以农业推广创新为纽带,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为特征,以人才使用创新为核心的总体创新体系。这以上创新体系,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互为影响、互为关联,缺一不可。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
十八大报告指出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的城市化国家奋斗就要注重对农村人员的调整,加大科技人才的投入,但是作为农村的领导者也不能忽略对目前农村现有的科技人才的培养,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目前农村科技创新型人才短缺,并且现有的农村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发现农村科技创新型人才存在的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一步。
1、努力提高人才自身水平、有效调整人才体系结构。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大批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达到新型农民的要求,并着力培养和建立新农村的带头人队伍,扎根农村、立志务农的农民技术员队伍,骨干农民队伍,农民企业家队伍和能工巧匠队伍,实现农民教育发展的新跨越。同时,还应把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与壮大农村应用人才队伍看成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21世纪最宝贵的、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才,在广大农村地区更是如此。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农村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农村专业化高技能和实用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性因素。2 培养学科带头人,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新农村的带头队伍、农民技术员队伍、骨干创新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依靠力量,也是农民教育培养的主要对象。今后,首先要以培养新型人才为重点,结合重大科技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加速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形成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农业知识创新队伍,显著增强农业知识创新的国际竞争力。其次,要优先支持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术带头人,优先支持优秀青年学者和研究小组,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的结合,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通过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增强学科带头人的组织研究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同时要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注重培养农业科技企业家,鼓励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通过技术讲座、专业培训、信息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的科技创新队伍。
3、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人才
加大资金投入,引进青年人才。很多时候农村是养不住人才,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条件差,就算是引进了人才也导致了人才的流失,所以农村建设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对做出贡献的人才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且对工作在基层的科技创新型人才进行物质帮助,加大农村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福利待遇,鼓励和吸引青年人才加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在为新农村建设投入科技人才的同时也为农村注入了新的力量。建立党政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联系人才制度,实行党管人才。注意听取各类人才的建议和意见,特别是在重大决策上吸纳专家、学者参与,发挥他们的“智囊团”作用。同时,在科研项目、设备、经费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在培训、考察和外出参加科研活动方面予以优先,通过关心爱护人才,理解信赖人才,激励创新,支持创业,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美现象”的伦理价值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这一重要宣示,将把道德模范宣传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一段时期以来,“最美教师”、“最美战士”、“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司机”等“最美人物”的“最美事迹”在各类媒体上频繁涌现,“最美”已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人民群众对他们的赞美和推崇,反映了人们内心对社会风尚和价值的一种企盼,对社会道德和良知的一种期许。“最美现象”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且蕴涵了丰厚的伦理价值。
1)“最美现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内含了共同理想与职业精神的有机统一、为人民服务与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机统一、传承优良传统道德与弘扬现代社会美德的有机统一的伦理要求。“最美现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伦理要求的生动展现。
“最美现象”践行了共同理想与职业精神有机统一的伦理要求。共同理想的实现过程,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不同劳动分工、不同社会职业中承担自己社会责任的过程,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就是实现共同理想的途径和平台。“最美人物”立足本职,不断地为实现共同理想添砖加瓦,把实现共同理想的思想,落实在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上;把实现共同理想的实践,落实在做好本职工作中。“最美现象”反映的这种职业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追求是完全一致的。
“最美现象”践行了为人民服务与实现人生价值有机统一的伦理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为人民服务与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度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就要维护人民利益;服务社会主义,就要服务人民群众,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提升人格、完善道德,实现人生价值。人们从“最美现象”中深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所倡导的价值就是人民的价值,每一个人无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财富多少,都可以做一个对人民有利、有益、有用的人。
“最美现象”践行了传承优良传统道德与弘扬现代社会美德有机统一的伦理要求。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不是隔断历史、隔断传统的,而是在充分汲取民族道德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美德。“最美人物”展现的许多事迹和品德,如仁义友爱、忠诚奉献、推己及人、助人为乐等,既是现代社会美德的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体现,在他们身上,实现了传承优良传统道德与弘扬现代社会美德有机统一的伦理要求。“最美人物”虽然职业迥异、事迹不同,但他们身上处处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崇高品质,洋溢着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正是有了这样的崇高品质,他们才能在生死关头勇于伸出援手,做出不平凡的善行义举,把希望带给他人、把危险留给自己,把真情献给他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明辨是非、扬善祛恶、尚美弃丑;在道德修养中追求崇高、坚守信仰、完善人格,以实际行动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2)“最美现象”引领了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取向
时代英模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值得人们学习和尊敬的典型人物。“最美人物”是新时期的时代英模,更是引领人心向善的时代楷模。“最美现象”中的“最美人物”以他们的“最美”行为,引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价值取向,再次见证了时代英模的榜样示范作用。
“最美现象”倡导了仁爱助人的善良人性。仁爱向来被视为是“众善之源,百行之本”,被列为诸德之首。仁爱是人类抗御痛苦、磨难、不幸的德性原则。正是人性中仁爱善良的德性,使我们彼此关切、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彼此信任,并从中体验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最美人物”用最朴实的方式昭示:只要心存善念,并在关键时刻将善念转化为一种善行,人人都可以成为“最美”。
“最美现象”弘扬了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岗位、敬业与责任,是对职业的责任、对人的关怀和对生命的敬畏——有了这种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变为身体中的一种本能,才能使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超越惰性、自私、懦弱,习惯性地做出职业反应。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行为,不同的事迹,但背后却有一种共同的精神在震撼着我们。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了敬业责任的职业素养,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责任意识的伟大。
“最美现象”彰显了奉献牺牲的英雄气概。奉献牺牲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是一种无私的爱心,甚至是无价的生命。有人奉献、有人牺牲,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不断增加,人类才会不断前进。奉献者收获的是一种幸福,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与爱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长,他们奉献了青春和汗水,奉献了热血和生命,他们是托举当代文明的伟大力量。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党的十八大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确定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奋斗目标,并用“致命伤害”“亡党亡国”来警示腐败问题的潜在危险。十八届一中全会以来,总书记警示全党“打铁还需自身硬”,“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带头改进作风,号召狠刹奢侈浪费。这意味着我们党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深入持久地不断推进,对继续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目标、新举措,为我们进一步理顺反腐倡廉工作思路,探索反腐倡廉工作方式、方法和措施指明了方向。
1、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正确认识手中掌握的权力。进一步推动反腐倡廉建设,重点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进一步加强权力制约机制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控,加强对权力行使的规范和限制,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权力既高效运转又正确行使。党员干部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通过正确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讲党性、重品行,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为政之要。在廉政工作中讲党性、重品行,最重要的就是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手中掌握的权力。党员干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认识到“职务越高,责任越重;权力越大,义务越多”的道理,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对党纪国法常怀畏惧之心,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2、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高党员干部的修养水平和廉洁从政意识。建设廉洁政治,干部清正是基础,政府清廉是关键,政治清明是核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接受制度监督,增强纪律意识;规范权力运行,保持廉洁奉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慎待慎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把清廉要求与公共权力行使相结合,实现政府服务的公正性;把清明要求作为每一项政治事务的基本规范,着力解决个体廉洁、组织廉洁、制度廉洁等问题
3、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监督是做好廉政工作的关键,正是有了监督,才能使党员干部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使自己清正廉洁,少犯错误。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才不会懈怠才不会滥用手中的权力。要进一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
4、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廉洁自律的表率。领导干部要明晰法律与纪律的“高压线”,明晰公与私的“警戒线”,明晰个人与家庭的“情感线”。要注重实干,不赶浪头,不出风头,把心思花在抓改革上,把劲头放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促发展上;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不摆不切合实际的花架子,切实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带头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从本质上说,任何教育都是为了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思想上的关口是最重要的闸门,思想“闸门”不紧,行为做派就会“漏风”。反过来讲,思想上的返璞归真,党性上的固本培元,可以激发起行动上勘误纠错、踏实奋行的自觉。
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关键是要把深化学习教育摆在首位。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尤其是要把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放在首位、贯穿始终,认真领会核心要义,掌握精神实质,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做真抓实干的模范。
当前,“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在持续走向深入。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强调思想引领,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中央强调,专题教育不分批次、不划阶段、不设环节,不是一次活动。这一方面说明,专题教育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础上,融入领导干部经常性教育的一次探索实践。另一方面也表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学习教育一刻都不能松,要不断在学习教育上下足功夫、花足力气,切实把严和实的要求树立起来、贯彻下去。
思想上高度重视,责任上强化落实,工作上扎实推进。深刻认识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刻认识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本质要求,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深刻认识运用正反典型深化专题教育的重要方法,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提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刻认识解决“不严不实”问题的重要任务,着重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从严要求,既巩固和扩大从严治党成果,又有效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深刻认识专题教育促进改革发展阿各项任务落实的根本目的,坚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在推动改革发展上有更大的担当,展现更大的作为。
人们常说,不要忘了为什么而出发。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不改初心、不忘初衷,时刻把握“三严三实”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我们就能以作风之精进、工作之实绩,焕发党风政风新气象。总书记反复强调,“三严三实”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大力整治“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呈现出亲民实干、作风深入的清新气象,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但必须清醒看到,一些党员干部对“四风”问题仍停留在“不敢”上,“不想”的自觉尚未形成,“四风”问题树倒根存。从我区情况看,“不严不实”的问题也不能忽视:有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在党言党、忧党、护党意识不强;有的为官不为、不敢担当;但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和严重危害不能低估。解决以上问题,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把自己摆进去,用“三严三实”的戒尺规范自己的言行,真正“严”字当头、落到“实”处,进一步严纪律、强约束、敢担当、务实干,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是修身之本,核心是依法治权、从严治官。只有从思想上打造“金刚不坏之身”,任凭“四风”滋扰,才能做到“我自岿然不动”;只有时刻牢记“公权民用”,才不会背离用权的初衷,公权行使就不会越轨;只有时时处处慎独慎微,“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才不会搞特殊化,更不会放松、放纵。如果心无敬畏、手无戒尺,必然是目无群众、目无法纪,最终踏上不归路,为干部群众所唾弃。
“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为政之要,核心是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全党同志要“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总书记也强调,老实做人、做老实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现,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领导干部在谋事、创业、做人上坚持做“实”,既是为官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具备的思想品德。只有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在西青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政治定力,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谋事创业永远的准则,自觉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奋力书写美丽西青建设的宏伟篇章。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它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的发展紧紧相依的。
作为中共党员,我们应该从其四个基本层面加深理解,并结合实际工作加以践行。
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团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集中地代表了我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任何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通过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增强我们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正确立场、保持头脑清醒。
第二,发扬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渊源,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力和动力。民族精神蕴含着民族的理想和信念,体现着民族的思想道德观念及其行为准则,是统一思想、规范行动、保持团结稳定的强大力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历经风雨曲折而始终坚如磐石的一个重要原因。民族精神之所以能够维系民族的团结统一,核心因素是爱国主义。我们当代共产党人也需要一种精神,就是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新中国使中华民族摆脱了封建主义枷锁和殖民主义的屈辱,如今,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使祖国重新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永远是我们凝神聚力的精神支柱。
第三,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改革创新同爱国主义精神在本质上是相统一的。民族精神的发展进步,靠的就是不断改革创新,任何一个民族,如果闭关自守,孤立发展,就必然走向落后和衰亡。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汲取一切先进科学的精神营养并充实到自己的民族精神宝库之中,推动民族精神的发展,才能生生不息,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包括与时俱进的意识和精神,开拓进取的意识和精神,求真务实的意识和精神,讲求效益的意识和精神,奋勇争先的意识和精神。中国人民就是依靠这种精神,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经受了各种严峻考验,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开辟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历史新时代。时代精神反映一个时代基本特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同时也是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影响着时代进步的方向和潮流。一个国家依靠创新来发展,一个单位同样要依靠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今年我办提出的“双百行动计划”,就是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第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其他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党员必须带头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主观世界的改造,加强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党员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在道德问题上,党员、干部无疑应该比普通群众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许多腐败分子走上犯罪道路,大多是从操守不严、品行不端、道德败坏开始的。因此,我觉得党员、干部必须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群众,在各自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求真务实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总书记指出,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理论上清醒,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高度认识全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更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
一是要善于问政体察民情。党员干部要认真研究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和掌握适应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多搞微服调研、杜绝封路出行,多做随机问卷、杜绝指定访谈,多问基层百姓、杜绝偏信汇报;新形势下,要体察民情,就要切实做到“俯身接地气”,多搞微服调研、杜绝封路出行,多做随机问卷、杜绝指定访谈,多问基层百姓、杜绝偏信汇报,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民情办理总结会,建立民意收集、处理、反馈的“三会制度”,做到“分组深入、实时追踪、动态反馈”,从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具体事情做起,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二是要更新理念贴近群众。党员干部要加强知识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围绕“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这一理念,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坚持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使党的群众路线深入人心。党要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做群众所需,把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传家宝。
三是要求真务实贴心服务。党员干部要树立“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工作”的观念,树立干部与群众平等的思想,突出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的基础地位,与时俱进地树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的群众工作理念。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尊重群众、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善待群众,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从而换取了广大群众对工作的理解与拥护,并可以继续深化党群连心工程,形成长效机制,制定出台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求真务实,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才能做到服务零距离,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四是要廉洁自律执政为民。“打铁先要自身硬”,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是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先决条件,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凝聚、关系党和国家的命运生机。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廉洁自律的表率。领导干部要明晰法律与纪律的“高压线”,明晰公与私的“警戒线”,明晰个人与家庭的“情感线”。要注重实干,不赶浪头,不出风头,把心思花在抓改革上,把劲头放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促发展上;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不摆不切合实际的花架子,切实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带头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当前,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并结合新的实践和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思维与理念的起点,人民群众的呼声与需求是我们党制定大政方针的出发点。我们谈论解决任何有关群众的利益问题,都离不开群众路线的指导。
如何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
从国际上看,一方面国际经济情况不容乐观,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传统产品国际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因此,我们必须增加国内市场需求来促进经济稳定发展,那么,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激发国内市场需求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要求增高,对产品本身的质量、技术含量和使用效能要求增加,对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的需求增加,因此,这也必然要求我们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从而稳定和增加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及份额。
从国内来看,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国内市场需求有待进一步开发,经济发展环境“硬约束”进一步加强,那么,我们就必须走集约发展、高科技含量发展、高附加值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必然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推动经济的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要全面深入推进,就必然要要通过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来支撑和促动体制和机制改革,因此,我们必然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和活力。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内涵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的是推动经济良性良好发展。李克强总理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一方面,只有通过万众创新,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也就才能提高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大众创业,才能增加更多的市场主体,才能增加市场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源动力引擎。“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是相互支撑和相互促动的关系。一方面,只有“大众”勇敢的创业才能激发、带动和促动“万众”关注创新、思考创新和实践创新,也只有“大众”创业的市场主体才能创造更多的创新欲求、创新投入和创新探索;另一方面,只有在“万众”创新的基础上的才可能有“大众”愿意创业、能够创业、创得成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包含“创新”的创业才算真正的“创业”,或者说这种创业才有潜力和希望。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点
首先,重点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科学技术要转化成生产力,关键是如何促进“万众”的创新用于“大众”的创业,这就要求我们减少对创新转化的限制,加强创新转化的对接,增强创新转化的活力,因此,我们就必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鼓励各式各样的创新,直接用于创业,合作参与创业,转让促进创业等。进一步来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关键在于激励人们主动创造新成果和愿意转化新技术。因此,我们要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扩大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实施范围,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职务发明法律制度,使创新人才分享成果收益,从而促进科技人员愿意创新、愿意创业、愿意转化。正如李克强总理说:“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扩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实施范围,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不断释放。
其次,重点要引导新兴科技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高科技创新的前沿,是高附加值创业的重点。因此,我们要重点支持扶持新兴科技产业的发展,引领万众向高科技方向创新,带动大众向高科技新兴产业上创业汇聚,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深层次上转型升级。正如李克强总理说:“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
再次,重点要推进各项产业“互联网化”发展。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突出特点,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各项产业要适应“互联网化”的时代要求,更要求我们各项产业要主动的、广泛的、深度的与互联网结合,在“互联网化”发展中创造更多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正如李克强总理说:“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
当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近几年来,全县在大力培育和繁荣文化市场,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农村文化活动,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精神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照老百姓的现实需求,文化建设必须继续加大力度全方位推进。目前我们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文化资金投入不足。随着经济发展,财政对基层文化建设投入有所增加,但是仍然是杯水车薪。目前村级文化建设中,开展日常文化活动的经费大多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工作队伍的稳定和农村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落后。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设施缺乏,农村文化中心难以达到标准,设施简陋。乡镇的文化站设施闲置,部分乡镇文化站没有充分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三是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量少。村文化活动室大多是老年活动室,文化活动内容相对单调,仅局限于村民看看电视、翻翻报刊、棋牌娱乐、跳广场舞、健身锻炼等小范围内,很难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四是工作机制不活,缺乏专业人才。县乡文化服务机构自身力量薄弱,在指导、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上着力较少。乡镇文化站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且大多兼职,难以发挥服务作用,为此,我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是要建立健全农村文化考核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当前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强化发展乡村文化事业的领导责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将文化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情况作为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尤其是县一级的文化、宣传等职能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有规划、有方案、有措施,上下结合,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既要抓好硬件建设,也要抓好人才培养,确保乡村文化事业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要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支出预算,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确保乡镇、村级(社区)文化阵地建设的资金需求。在坚持政府投入兴建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基础上,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等方式,逐步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加大乡村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引导和支持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参与乡村文化项目建设,特别是针对地方特色文化与人文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开发,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渠道筹资体制和投资体制,促进全县乡村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确保乡村文化阵地不断扩大。
三是加强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按照上级的有关工作要求,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大力推进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后期管护,确保长期管用有效;根据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定期组织文化专门人才到乡镇、农村进行专业指导,并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推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是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积极鼓励各级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图书馆、电影放映单位等文化单位广泛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送文化科技知识到农村,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根据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和偏好,积极拓宽思路,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文化下乡新形式,打造群众喜爱的、各具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满足农民群众的各种文化需求,以更好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始终把文化建设置于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地位。
努力走出具有江西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不仅仅是一块金字招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战略部署,加强探索实践、积极先行先试,努力形成可供复制和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江西模式”;必须站在国家战略高度,保护好江西的青山绿水,发展好江西的生态优势,为维护国家整体生态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必须把生态建设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家园,努力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强卫在讲话中指出,国家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启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我们推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为我们实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有利于我省提升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形成竞争新优势;有利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全面建成小康进程;有利于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要大力弘扬实干精神。把握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科学定位、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协调配合,抓好推进实施,落实责任、任务、政策、项目,确保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实效。各地各部门要共担使命、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真正形成全省上下一盘棋。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围绕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立足实际,抓住关键环节,着力在模式探索、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形成一批制度化的成果。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积极倡导绿色政绩观、绿色生产观、绿色消费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建设旅游强省,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努力取得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经验、新成效。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鼓励示范地区紧紧围绕破解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释放政策活力,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有益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必须把国家要求和江西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行,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走生态立省、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希望江西省抓好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抓住制度创新这个重点,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快跑”,加快建成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大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发典范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区,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贡献。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加强法治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尽快把实践中、改革中形成的有效措施和有益经验上升为法律,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走上法治管理的轨道。一是健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研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节水法、绿色消费促进法及生态补偿条例、节能评估和审查条例等。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修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抓紧修订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清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冲突或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法条,解决法律之间相互冲突、脱节、重复、罚则偏软等问题,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二是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体系。提高产业准入的能耗、水耗、物耗、环境标准。加快制修订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建筑节能标准和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等。制订再生利用、再制造、低碳产品标准。建立满足氨氮、氮氧化物控制目标要求的排放标准。提高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建设标准,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抗灾能力。三是强化执法监督。加强法律监督、行政监察、舆论和公众监督。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解决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问题。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强化责任考核。实践中,要加强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加大考核结果的应用。同时,要加大力度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根据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制度,淡化GDP考核;建立领导干部任期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责任制和问责制。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资源市场化机制、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经验、提供借鉴。
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
自然环境是人类繁衍、生存的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拼资源、拼环境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各种社会矛盾,而且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比如水污染会使渔业生产率下降;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和土壤肥力下降会使农作物产量下降。我们必须从对子孙后代生存发展负责的高度,唤起对保护资源环境的高度自觉和警醒;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老路,而要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
1、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战略思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我们不可能用停止发展的办法来解决环境问题。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发展的目的是为人民谋福祉,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民生问题,绝不能为了发展而宽容污染。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加强环境保护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是转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可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推进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需要把优化产业结构与推进节能减排结合起来,把企业增效与节约环保结合起来,把扩大内需与发展环保产业结合起来,把生产力空间布局与生态环保要求结合起来,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多赢。
2、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环保新道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但是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禀赋差、生态环境脆弱,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随着环保实践的不断深入,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不仅成为环保系统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而且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成为全社会共同推进环保工作的旗帜。探索环保新道路的根本要求,是大力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大难题,两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目前,中国正在实施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这个规划体现了中国政府的坚强决心: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一定要走出一条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明确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当前,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进一步显现,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结构调整、创新发展的时期,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将是国际社会长期面对的重大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大势所趋。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推动创新转型和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以绿色经济、低碳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和科技变革正在孕育繁衍。我们将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构筑链接循环的产业体系。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鼓励使用绿色产品,推行绿色采购,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经济发展关系人们的生活水平,环境状况决定人们的生存条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在解决温饱以后,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追求。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既保证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又切实满足了人民群众宜居安康的迫切愿望。
三严三实的内容是什么?
三严三实是习总书记在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的重要内容,三严三实内容包括: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三严三实”,需要我们每个人每个党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遵循的,也是我们必须执行的,只有修身律已,每项工作都从实际出发,勇于直面困难、善于解决困难才能寻求到真正的发展。
为什么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还进一步明确指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向和着力重点,这就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新认识、方略的新发展、举措的新突破。
从理论上讲,是由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工业和农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有机的联系,彼此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充分发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从实践上讲,是由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决定的。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等,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一些村庄还不通公路、一部分农户还没有通电,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人均医保支出、千人平均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低保标准、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社会养老保险补助水平等都明显低于城镇;特别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由于户籍限制无法在城市安家落户,难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不能真正融入城市,长期游离在城乡之间,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护。既然制约“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深层次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那么,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关于“三农”问题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三农”问题作了许多重要阐述,并专题部署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推进“四化同步”等重大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举措,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政策理念。这些要求和部署是在“三农”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业农村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三农”问题作了许多重要阐述,并专题部署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推进“四化同步”等重大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举措,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政策理念。这些要求和部署是在“三农”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1、深刻理解“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着力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 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科学定位,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国情、农情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下发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取得了粮食生产“九连增”、农民增收“九连快”的巨大成就,开创了农业农村发展新的黄金期。现在,虽然农业比重在下降、农村人口在减少,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无论从保障供给看,还是从扩大内需看,无论从经济总量增长看,还是从人均收入增加看,无论从经济发展看,还是从五位一体全局看,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都会越来越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解决好“三农”问题任重道远,必须把“重中之重”的要求贯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清醒地、坚定不移地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深刻认识粮食安全是工业化、城镇化的根本保障,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不断增强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2、深刻理解“四化同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路径,着力拓宽和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发展规律与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新形势下工农、城乡关系的深刻认识,也是推动“三农”问题解决的总体思路和路径设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依靠,建立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只有逐步实现“四化同步”、城乡发展一体化,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良性互动。当前,相对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日新月异的城镇化和风起云涌的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是实现现代化的短板;城乡分割、城乡失衡,是最大的社会结构性矛盾。坚持“四化同步”,关键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的支持反哺作用、信息化的引领提升效应和城镇化的辐射带动功能,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重点要在加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确保公共财政、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出让金更多向“三农”倾斜,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努力做到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要善于借鉴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理念和力量,不断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
深刻理解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要求,准确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这是我们党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的目标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完成保供增收任务、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依靠,是实现“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已经到了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要围绕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围绕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目标,广泛开辟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加快构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4、深刻理解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立足农业农村发展实际需求,着眼于完善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的重大部署,为我们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要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财产权,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保险制度创新,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制度、服务创新,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
5、深刻理解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牢固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单独作为一部分进行专门论述,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任务。这是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随着农业的生态功能凸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业在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资源约束趋紧、投入品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挑战。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农业生态功能,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促进农业节本增效。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需要。要珍惜土地、保护良田,尽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空间格局、发展模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