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案例:(稿件)从学生养成教育看学校全面改革 2013年04月20日
教育案例:
从学生养成教育看学校全面改革
山东省淄博市万杰朝阳学校
王世敏
【背 景】在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解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学校建设中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或认为减少考试、放弃严格管理,多组织各种活动就是素质教育;或依然拼命增加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推行“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其实,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误区。如何让教育回归本真,怎样建设让学生喜爱、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学校?2010年8月,学校在全国和谐教学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士秋校长带领下,启动了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整体建构”教学改革。
近三年来,学校以课堂改革为切入点,以先进的“整体建构”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校本研究,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重点抓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为检查反馈系统的重中之重,促进了两者的相互转化,取得了养成教育的丰硕成果。
【案例一】
别致的课间操――“零距离”跑操
“叮铃„„”第二节课的音乐响起,同学们和着美妙的乐曲,收拾好桌椅、书本后快步跑出教室、沿着教学楼阶梯到教学楼门外集合整队,准备课间操。同学们迅速、安静、整齐自然地把队伍排列站成一条直线。
“跑步走!”当体育老师发出口令后,各班或四路纵队,或六路纵队,班级由高到低组织队形。高个子同学在最前边,排头的同学呈跑步姿势,左右轻微摆动,身后的同学则是依次将双手放在前面同学的腰部,前胸贴着后背,身体挨着身体,脚步挨着脚步,在班级体育委员的带领下,迈开整齐划一,动作一致步伐行进。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伴随着强烈的节奏感,齐刷刷的,成为朝阳学校独特的亮丽风景。
各班在跑步中呼喊着本班的口号,“成才报国,超越自我,万杰朝阳初二最强,一、二、三、四”; “激情澎湃,一班不败,斗志昂扬,一班最强”; “高一五班,奋勇争先,团结互助,勇往直前”; “高二三班,奋勇争先,激情飞扬,共创辉煌”; “追求卓越,青春飞扬,顽强拼博,共创辉煌”„„宏亮的声音似大海中的波涛一浪高于一浪,抒发着同学们的豪言壮语,演绎着相同的目的:立德树人,成人成才。透过这些铿锵有力的励志语言,我们看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在学生身上层层涌现。
【案例二】
独特的生活习惯——“食不言,寝不语”
每天一到就餐的时间,全校各班都在校门口排列好队伍,一队队有秩序地向餐厅走去„„
进入明亮的学校餐厅,各班同学们在自己班级队伍前次序手拿餐盘、吃饭用的不锈钢小勺子,在大厅里的窗口依次领取饭菜,然后自己拿碗盛上稀饭,回到自己的坐位上吃饭。如果不够吃,可以去二次打饭口再领取一次。尽管人多,但听不到吵闹嘈杂的声音,看不见从事其他的事情„„所有一切,都是学生在有秩序的情况下顺利完成的。
还有,从学生进餐厅打饭到学生清理餐盘,从就餐纪律到餐厅卫生,全程都有执勤班级学生监督检查,保证了就餐纪律节省了同学们吃饭的时间,提高了吃饭的效率,也减少了其他矛盾的发生„„
结束了一天的教学区学习生活,同学们又在学部门口集队,各班排着整齐划一的队伍回到了公寓。快速洗漱,快速整理,无打闹现象、无喧哗现象。作息预备铃一响,宿舍区的照明灯几乎在同一时间关闭,同学们开始了休息。
与此同时,执勤班级的学生、生活教师,全面检查就寝情况,确保每位同学及时、高效的休息,为第二天的学习储蓄力量。
【案例三】
高效魅力的课堂——“整体建构”
“老师,叫我;老师,叫我,叫我„„”同学们在课堂上纷纷举手,要求展示自己。这是在语文课上,一个学生运用多媒体在向其他同学阐释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知识树”,并讲解“通用工具”即“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的具体含义。他丰富幽默的语言、精彩得体的肢体动作,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阵阵掌声。
课堂组织形式是学习小组合作竞争制,采用“小组合作,班内竞争,必答抢答,现场积分”的形式出现。课堂上老师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对学生给予引导、评价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师生间、同学间真诚的情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课堂教学的快乐与成功感。而学生也一改过去课堂上沉闷呆板的局面,变为积极踊跃地发言,自习课由过去的需要教师看管,到现在的教师在不在一个样,学生也由过去的“要我学”,到现在的“我要学”„„
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效率,使得学习更轻松了,学生都变成了自己学习上真正的主人。
【案例评析】
以上三个案例是学校自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来坚持的常规做法,它体现了“整体建构”理念中养成教育的核心。我们说,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三大核心任务之一,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再由学习能力的提升,统率学生的行为习惯,两者相得益彰。
(一)规范跑步。学校将“零距离”跑操作为学生常规管理的突破口,它将跑步的体育功能和德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团队合作精神。如果一人倒下,将影响整个班级团队,以此,让每个同学都切身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作为一分子的作用,从而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因此要求学生在跑操过程中,全神贯注、通力合作、步调一致、口号响亮、精神振奋,既增强了学生间的凝聚力,又促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向学习习惯的转化生成,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全面养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当然,最初的时候,很多同学也是不习惯,不适应。有同学在文章中写道“我曾经真的不适应过,刚开始来学校的那一段时间,对我而言是一种煎熬,但转化为习惯之后才发现严格管理的益处,回家跟自己原来的同学讲起,同学们都充满羡慕的眼神。只有严格的纪律,正确的态度才能造就一个成功的人。”
(二)文明餐寝。孔子曰:“食勿言,寝勿语。”学校对学生就餐提出了“快、静、齐、净、省”五字要求。快:吃饭要快,不能狼吞虎咽,也不能慢慢腾腾,集体行动要有时间的约束,不能拖拖拉拉,边玩边吃;净:做到餐盘净、桌面净、地面净,吃完饭要及时打扫干净;齐:要整队进入餐厅,队伍要“齐”,坐的要“齐”;静:进入餐厅要安静不能说话;省:培养学生良好的节约习惯,杜绝浪费,做到吃得饱、吃得好、吃得了。
崇尚文明,提倡节俭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尽管现代社会物质日益丰富,但节约光荣,勤俭办学依然是我们无限的追求。通过“食不言、寝不语”来规范学生的餐寝文明,培养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的责任感是非常有益的。
(三)高效课堂。在“整体建构”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堂上,我们努力实现学生是主人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全校教师利用“整体建构”教学中的“知识树”和“通用工具”,来建构生态课堂,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进行角色转变,学生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如此以来,在“整体建构”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学生接受了一种思维方式或思维方法,即整体建构的理念,让学生在每节课上都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提高了思维能力,实现了由知识到能力的生成。
【收获与启示】
(一)早在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理念。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特别是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独生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难,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无法解决,生活习惯培养好了,孩子一生受益。所以,抓好“学生就餐不讲话、睡觉前不说话”等教育细节,做到餐厅鸦雀无声,秩序井然,杜绝就餐浪费现象,也把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落到了实处,使德育体系建设不在空洞无物。
(二)养成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成功的人格。在“人人管我,我管人人”的自主管理氛围中,让学生亲身体验角色换位给自身带来的深刻感受,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目标,体现以生为本的管理思想。学生会是从全校学生中经过自荐、学部推荐、资格审查、竞选答辩、考察试用等程序,严格把关,层层选拔,产生了在学生中威信高、品质好、成绩优、组织能力强的优秀学生为学生会成员,安排到纪检、卫生、体育、学习、文娱、生活等部开展工作,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在学生管理中竖起了一面旗帜,成为学校管理的主力军。
(三)教育是影响和激励,又是长期对教育理念的坚守,这在当下社会浮躁、功利主义盛行显得难能可贵。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一件事坚持重复做到21天的时候,也便形成了习惯,坚持90天就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只有靠习惯养成来约束他们的生活、学习行为,来改变他们自身的缺陷。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学习,他怎能不进步、不求上进呢!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育人就是这个道理。
“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这些优良习惯的形成,提升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学生直接受益是眼前身心健康发展,终身受益是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附录:作者简介
包括姓名:王世敏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万杰朝阳学校中学部 职
务:万杰朝阳学校中学部教育处主任 职
称:中学高级教师
通讯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博山经济开发区万杰朝阳学校 联系电话:0533—4659112 手机:*** 邮 编:255213 电子信箱:wangshimin0208@sina.com QQ号码:348459163
第二篇:从细节看全面关注学生
从细节看“全面关注学生”
我校实施小班化教育以来,就倡导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孩子”,要“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小班,体验成功”.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贯彻落实这样的思想.否则只是一句口号而已.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开展诸如优质课竞赛之类的活动,意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了
一个不太为人注意的细节:教师喜欢走到学生中间,讲课或者提问.也许是认为这样会使师生的距离更近一些吧,可是这样离后面的学生距离是近了,却又把教室前排的学生放到身后了.我就多次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站在教室中间,提问后,眼光急切地搜寻,就是不向自己身后看看,有学生早高高举起了手,而且扭过身子,多么希望老师能回过头来看到自己,但遗憾的是,早已“沉浸”在学生中的老师依然背对着那举手的学生.每看到此情景,我都恨不能有一只无形的手把老师拽到讲台上去.给那个孩子一个机会.我看到.当老师点起了眼前的同学时,他身后的那只手沮丧地放下了.满脸失望地回过身去了.还有一次,是一个老教师上课,老师也是走到了学生中间,他提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学生一时都在思考,就在他热切注视着同学们时,他身后一个孩子举起了手,老师此时也恰巧转过身来了,立刻发现了他,他站起来非常自信地回答了问题,在老师和同学们赞许的目光下坐下了.我在自己的听课本上写道:在课堂教学中, 无论教师站在哪里,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在教师的视线范围以内,才可能做到关注每个学生.我想,如果因为我们的疏忽而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我们还不自知的话,那真是太不应该了.从课堂教学的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要把“全面关注学生”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真的要心中有学生啊.
第三篇:从技校学生的社会定位看技工学校的改革
从技校学生的社会定位看技工学校的改革 发布日期:2005-6-23 11:35:19
一、社会定位与技校改革的关系
技校学生的社会定位问题,就是技校学生在将来社会中扮什么角色,发挥多大作用的问题。它与技工学校的改革紧密联系。有了恰当的社会定位,就会确定改革对象、树立改革目标、开拓改革思路,使学校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统一,使期望角色与领悟角色相统一。否则,技工学校的改革将无从下手或本末倒置。
二 影响社会定位的因素
社会学认为,处于社会系统中的人必须按社会要求的行为模式行动才会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因此,要想给技校学生恰当的定位,必须考虑影响社会定位的几种因素: 1 社会需求
这里的“需求”,不是量的概念,而是质的要求。即社会对技校学生的质量标准。这是诸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是个变量,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社会发展趋向和国民经济发展动态进行科学预测,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企业用人标准进行认真调研。2 社会评价
社会环境总是用各种方式对角色做出评价,比如:舆论的褒贬、地位的高低、薪金的丰薄等。一般来讲,社会定位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的同时,也与社会评价相一致。即满足了社会需要的,也是社会评价较高的。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客观经济形势和某些不良思潮的影响,社会评价出现了一些偏颇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社会评价时头脑清醒、把握主流,而不能人云亦云,舍本求末。
3 自身资质
这一因素是进行社会定位的出发点。无论如何定位都不能脱离定位对象的实际,既不能期望过高,犯拔苗助长的错误,也不可视而不见,贻误其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定位对象进行实事求是地评估,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案。应该指出的是,经过一段教育培训或实践锻炼,定位对象的情况会发生变化,那么,定位与评估方案也要随之变化,而不能机械地认为技校学生只能当工人。
4 自我评价
定位对象的自我评价也对社会定位产生很大影响。恰当的自我评价会使定位对象正确对待定位,树立信心,转变观念,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引导他正确地评价自我,认识自我,尽可能地使自我评价与自身资质相一致。从而,较顺利地接受社会定位。
三 当前,对技校学生的恰当定位
当前,从社会这一角度看,我们所处的社会正在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越来越显著地被实践所证明,技术工人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不可替代。实际上,在我们国家里“工人”作为一个整体,无论经济形势怎样,其社会地位和社会评价都在各行各业中名列前茅。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社会地位与社会评价将会越来越高。从技校学生这个角度看,现在的青年知识面广、可塑性大、对外部环境充满好奇,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其自我评价大都尚未定型,愿意并需要接受外界的指导。技校学生的这些特点给我们对其定位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是,也应该看到,正是因为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质量意识的提高,企业对工人的要求也大大提高,由单一技能到复合技能,从某种特长到综合素质。因此,我认为,当前技校学生的定位应该是:新型的知识劳动者。
“新型的知识劳动者”主要包含以下要素:
1 较高的思想素质。包括文明礼仪、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合作互助等。这里要强调的是
“爱岗敬业”和“合作互助”,“爱岗敬业”即热爱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这一点
无论何时都需要。否则,既不利于企业发展也不利于个人出成绩。“合作互助”是社会化大
生产条件下生产程序、生产工艺等生产特点所决定的。它反映在人身上就是通常所说的“团
队精神”、“凝聚力”。这一点尤被现代企业所看重。
2 综合的技能技巧。现代企业的一大特点是追求最小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产出,在用人
上也是如此。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人力创造尽可能多的效益。同时,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也越来
越复杂,用单一的技能往往解决不了问题,需要多种技能技巧配合使用方可。所以,复合型
技工或一专多能的技工倍受企业欢迎。从个人角度看,多一样技能就多一条就业门路,所谓
“艺多不压身”。尤其应该看到的是,机械设备的现代化、产品结构的复杂化、产品质量的标准化使“技术”里包含的“智能”成份越来越多。比如说,车床要用计算机控制、绘图要
在电脑上完成等,这就要求工人不仅是一专多能的,而且是智能型的,即手脑并用且倚重于
“脑”。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新型的知识劳动者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主导地位。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就是打破传统,标新立异,就是改造客观世界。创新的过程就是
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一切知识就停留在本本儿上,起不了一点作用。一个人具有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使知识最大
限度地转化成生产力。并会在应用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找出新办法,从而使自己或所在单位
总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鲜招迭出,抢得先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成了企业出奇制胜的法宝,具有创新意识的人也成了企业争爱的新宠。培养创新能力要从现在开始培养其独立
思考能力、创造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对新问题的敏感性及好奇心等。
4 适应社会的能力。包括独立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等。在此,要特别
强调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一而终的职业越来越少,每个人
都拥有挑选职业的权利,也面临着随时被淘汰的可能。不管是被老板炒了“鱿鱼”,还是炒
了老板的“鱿鱼”,都面临着适应新环境、适应新职业的问题。这里的适应既包括技术技能的适应更包括心理的适应。现代科学认为,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健康要素之一,它
甚至能影响到生理健康。新型的知识劳动者在具备多种技能技巧的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心理
承受能力和较多的心理调节方法。这样,才能迅速进入新角色,顺利展开工作。
四 技校改革的几个方面
针对上述分析,结合技校实际,我认为技校改革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专业结构,增加“技术”含量
根据市场需要和国民经济发展趋势,设置新专业,改变“不管东西南北风,抱住老专业不放
松”的陈旧观念。市场是办学的方向,不问市场如何,只考虑学校需要的办学是盲目的,最
终将被淘汰。同时,也要看到市场的多元化与多变性,专业设置既要一业为主、突出优势又
要多业并存、统筹兼顾,既要有“短线”专业又要有“长线”专业。要着重指出的是,不管
哪种专业都要增加其“技术”含量,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满足社会进步要求。因此,要下决
心完善教学硬件,淘汰过时落后的设备,要下大力气提高教师素质,改革陈旧的教材教法,从而提高技校学生的“技术”档次。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办复合专业、面向第三产业、开展
“3+2”或“5+2”的大专、本科学历教育等都是较好的办学思路。在第二、三产业疲
软的今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辟林业、园艺、花卉等第一产业市场,培养高素质的农业工
人也不失是一条好路子。
2 改进思想教育方法,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结合技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充分发挥班委会、团委会、学生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开
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集体活动,寓教于乐,改变过去“大会小会念报纸”、“扣分罚款叫
家长”的教育方法。在开展活动时首先要注意加大活动的“文化”、“知识”含量,使学生们
在活动中长见识、受教育,提高文化品位。比如:知识竞赛、书画展览、演讲辩论等。有条
件的学校可以举办电影周、读书月、文化讲座等。其次,要注意与社会相结合,走出校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既达到了解社会、锻炼能力的目的,又有利于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的培养。比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等。再次,要注意与所学专业相结合,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最后,要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老师由越殂代庖转换为启发诱导,鼓励学生出点子、想办法、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改革教学模式,紧密“两个结合”
现在大多数的技工学校理论教学部和实习教学部分开设置,各有计划,各负其责。尽管好处不少,但造成了理论与实习衔接不紧,不是理论课讲过了实习操作还没练习,就是实习练过了理论还没讲。因此,就面临着一个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紧密结合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先从机构改革入手,把理论教学部与实习教学部合二为一,统一领导、统一计划,从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两个方面考虑教材的增删、教法的完善。而后要考虑专业理论课教师尤其是工艺教师和实习教师合二为一的思路,即一人两职,又教工艺又教实习。这样一来,就为完成第一个紧密结合奠定了基础。第二个紧密结合是指实习教学同生产实际相结合。实习教给学生的东西一定要和社会现有的技术设备水平、工艺流程标准相一致,既要培养基本功又要培养适应生产的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它与就业安置相结合,在最后一年或最后一学期把学生放到相应的工厂企业里实习,既使学生得到实际锻炼又给其提供一个就业机会;还可以在实习教学中承揽外加工任务,模拟实际生产环境等等。开设“就业指导课”,加强就业准备教育
随着市场机制的日趋完善,学校在学生就业中所起的直接作用愈来愈少,学生能否就业更重要地取决于市场需要和自身素质。当然,学校在预测市场、培养素质方面的责任更大了。这里仅就加强就业准备方面谈一点看法。以前技校毕业生供不应求,这方面的教育几乎没有。现在不同了,企业用人量锐减,求知者又众多,所以企业对技校毕业生也很挑剔,要面试、体检、试用等。同时,又因为市场变化多端,企业命运反复无常,在岗工人也得做好再就业的心理准备。所以,现在应该加强就业准备教育,使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掌握面试技巧,学会自我推荐,适应职业变换。具体地说,要把就业准备教育开设成一门公共课,定时上课强化考核。在教学方法上,要内容丰富、灵活多样。可以请劳动部门的官员讲就业形势,请企业的管理人士讲用人要求,请专家学者讲公关礼仪和心理调节,请往届毕业生讲就业体会等。还可以组织观摩甚至参加现场招聘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开设“就业指导课”能使技校学生早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以便将来迅速适应社会,进入角色。这既是就业形势的要求也是广大学生的呼声。需要指出的是,这门课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责任心强、知识面宽、交往面广,还要懂就业政策,有实际经验。可以预料,将来职业指导员将要持证上岗。
综上所述,技校学生的社会定位关系着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对技工学校的改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应当引起我们相当地重视。以上陋见,旨在引玉,望各位批评指正。
第四篇:从未来工程教育看我校电工学课程改革
本文由3afezq1mn6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2000 年第 2 期
江 苏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从未来工程教育看我校电工学课程改革
李凤祥
景 亮 赵不贿
(江苏理工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镇江市 212013)摘
要 根据电学工程领域内重大的技术重点转移的事实 ,从未来工程教育的角度出发 , 结合我校发展战略、人才培养规格和国内外电工学改革趋势 , 从课程体系、实验教学、教学方 法、教学手段、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我校电工学课程的改革设想。关键词
电工学
教学改革
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0 1 电学工程领域内技术重点转移与
电工学改革形势
包含电学、、磁学 电子学以及计算机在内的领 域中的工程已经历了重大的技术重点转移。其一 是由电力传输与旋转机械向电子学的转移;其二 是由电子管向半导体以及由分立元件向集成电路 的转移;其三是由模拟向数字电子学的转移;其四 则是由固定的向可编程数字硬件的转移。到目前 为止 ,这些转移还没有结束 ,对工程教育正在产生 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由模拟到数字以及由固定 的向可编程的转移 , 使得所用的最重要的基础知 识与基本技能均发生了变化 ,而且所设计的系统 的本质也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 , 我们应 当让学生首先掌握哪些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 , 这 是高等教育需要回答的问题 , 也是电工学课程需 要回答的问题。原国家教委于 1995 年全面实施面向 21 世纪 高等工科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 1996 年又批准了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电工电 子、机械基础、工程图学等 7 个大类 45 个点为首 批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 东南大学等 8 所 高校成为电工电子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 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持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系 列课程改革的子课题 , 并有北京理工大学和大连 理工大学加盟。这些学校原本基础好 , 现又得到
收稿日期 :199928 国家支持 ,教学改革搞得红红火火 ,归纳起来主要 有以下几点 :(1)进行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 , 出版 系列教材;(2)建立电工电子实验基地 , 加强实践 能力的培养;(3)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引入教 学 ,研制电工电子系列课程 CA I 课件 , 采用多媒 体教学和电子教案 ,许多院校包括地方院校(如山 东工业大学等)和专科学校(如北京电力高等专科 学校等)都将电工电子 CAD 软件 PSPICE 引入教 学。清华、北大已经开发出适合于各课程的 CA I 开发平台。最近出版的秦曾煌主编的 《电工学》(第 5 版)已经增加了电动机的变频调速和软起 停、C 及其应用、PL 电力电子功率开关元件、、PLD 大规模集成电路等章节 ,今后还将介绍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机器人、仿真技术、信息和通讯等内容。课程的改革要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改革与发 展。我校现在是部省共建的以机电管为主文理相 兼的多科性工科大学 , 并力争成为全省工科院校 的排头兵。我校的学生大多面向中、小企业 ,为使 所培养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 要防止 理论脱离实际 ,要面向企业、面向基层、面向工程 , 加强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 要在全面 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 , 特别着重培养具有创新 精神、实践能力强、具有机电管知识结构的应用 型、复合型、创造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使他们成 为这些企业未来的高级工程师和管理者。上述规格人才应当具有这样的知识结构 : 比 较宽厚的基础知识 ,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 ,主要学 200016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All rights reserved.74 科及相邻学科的前沿知识 , 必需的横向学科知识 和科学方法论知识 ,一般的文化和社会科学知识。中、小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 效益、扩大企业规模 ,根本出路在于提高企业的生 产自动化程度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企业自动化 离不开 PL C ,智能化的机电产品少不了 PLD。而 新产品的开发更需要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 , 新产 品的性能与效率同它的使用相比 , 已不再是设计 的关键问题了 , 设计成本最低或者上市时间最短 将是设计的目标 ,这就要求足够重视 CAD 技术。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 电工学课程应当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和能力 ? 怎样 通过教学改革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这些知识和能 力 ,以下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 2 电工学课程体系的改革
电工学课程可以分成三门课程 : 电工技术、电 子技术和电机与测控技术。管理、文科类专业可 选学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门课程。
电工技术内容为 : 直流电路分析、单相交流 电、三相交流电、电路的频域分析、电路的时域分 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安全用电技术、PSPICE 软件简介。这些内容 ,由教师精讲 ,主要讲解基本 概念和思想方法 , 学生主要自己通过 PSPICE 软
件进行学习和仿真练习。电子技术内容为 : 半导体器件、基本交流放大 电路、运算放大器、直流电源、门电路与触发器、PLD 器件、数字系统仿真与设计、印制板设计。电子技术要精减分立元件的内容 ,适当压缩中、小 规模集成电路的内容 ,将重心逐步转移到 PLD 及 EDA 方面。直流电源要精减传统内容 , 适当增加 电力电子的有关内容。电机与测控技术内容为 : 磁路与变压器、三相 异步电动机、控制电机、变频器、常用控制电器、电 工测量(包括一些非电量的电测)、控制系统功能
表图的绘制、C、PL 控制系统设计。电机只作为一 个器件来讨论 , 强调基本原理、外部特性及选用。重点放在电机的 PL C 控制系统 ,根据专业要求去 设计控制系统。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16 学在电工学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应当 保持和发扬我校学生实践能力强的特色 , 使他们 在人才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由于上述电工学课程体系是一个内容先进 的、比较完整的、开放型的知识体系结构 , 随着
PL C、PLD 和 EDA 技术的引入 , 非电专业的学生
使用电的技术就像使用计算机那样方便 , 硬件设 计程序化将是发展趋势。电工学实践教学应当通 过基础实验、课程设计、电装实践和第二课堂形成 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基础实验是配合课堂教学所进行的必要实 验 ,是所有学生都必须经过的实践环节 ,是其他实 践活动的基础。基础实验应当在精减原来实验内 容的基础上增加 PL C 和 PLD 的实验内容 , 将电 机、、控制 门电路等实验内容纳入到 PLD 和 PL C 的实验内容中 ,适当增加 EDA 的内容。时间应占 总学时的 30 %以上 ,应当单独设课 ,加强考核。312 课程设计与电装实践 课程设计可在课程结束后安排 12 周时间进 行 ,课程设计可结合 EDA 进行 , 内容分成两大部 分 : 一是 PL C 控制系统 ,二是用 PLD 开发一个特 定功能的器件。这些内容对学生的约束小 , 有利 于调动他们的兴趣 ,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电 装实践可考虑两个内容 : 一是安装一个照明用的 配电箱 ,内容包括刀开关、熔断器、漏电保护器、电 度表、开关、插座、电灯、日光灯等;二是安装一个 电机控制箱 ,内容包括用 PL C 和常用电器以及一 些传感器组成一个电机控制系统。这些内容实 用 ,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对于那些对电比较感兴趣的学生 , 尤其是高 年级学生 ,可以为他们开设一些选修课或讲座 ,着 重讲解各种传感器、接口电路以及一些实用电路 等 ,让他们结合专业知识 , 在教师的指导下 , 在电 装实习中心搞些小发明、小制作或开发控制系统 313 第二课堂 311 基础实验
和新产品 ,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这也可 结合毕业设计或 “希望杯” 挑战杯” “、等活动进行。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3 电工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非电专业学生学习电工学重在应用 , 实践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必须克服满堂灌的现象 ,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进行启发、引导 ,要教给学生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All rights reserved.2000 年第 2 期
李凤祥等
从未来工程教育看我校电工学课程改革 75 分析问题的方法 ,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以及获取知 识的能力。必须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上述电工学课程 的内容 , 如果不采用 CA I 教学 , 内容多课时少的 矛盾是无法解决的。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之 一是教学手段的落后。有文章指出 , CA I 可使教 学内容增加 40 %而使课时减少 30 %左右。国外 电专业的 《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只用 20 多学时 ,而 我们一般需要 80 多学时。如果不改变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要改变这一情况是难以想 象的。CA I 可使教学内容不受教材的约束。
还应当考核 EDA 运用的能力。对于像电工学这样的课程 ,我们认为 ,每学期 可进行一、二次统一考试 ,期中进行的考试是针对 补考和免修的学生 ,期末所进行的考试 ,主要是这 个学期学完这一课程的学生。学生如对自己的成 绩不满意 ,下次还可再考。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行教考分离 , 试题可采自国家标 准题库 ,或由有经验的教师在学校课程指导委员 会的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出题 ,统一阅卷。6 束语 结
本文从工程领域内重大的技术重点转移出 发 ,探讨了它对未来工程教育的影响 ,针对我校实 际情况 ,全面论述了我校电工学课程如何通过对 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内 容、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以适应未来工程教育 的需要 ,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课程教学的改革 , 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 , 如何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师 资队伍 ,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参
考 文 献 1 Edward A L 等 ,田良译 1 论未来工程教育.电气电子 5 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的改革
学生择业进入人才市场。人虽不是商品 , 不 能以价格来衡量 ,但市场毕竟有它的规律 ,分数仍 然是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要使得市场竞争合 理 ,自然对于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就有统一的要 求 , 这就是为什么人才市场上 , 用人单位对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有那么高的要求 ,这实际上 是对国家统一考试的一种认同。西方有的国家 ,对考试有严格的要求 ,考试题 中有 1/ 3 是基本题 ,1/ 3 是较难的题 ,还有 1/ 3 是 综合应用的题。教师出题时就必须说清楚 , 并将 试题和说明寄给该课程的专家审查后方可给学生 考试。我国目前大概还不会这样做 , 但考试内容和 考试方法对于学风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起着 重要的作用。电工学的考试要适当增加知识综合 运用能力的题目 ,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 教学学报 ,1998 ,20(4):4~18 学报 ,1998 ,20(2):33~35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All rights reserved.2 秦曾煌 1 浅淡编写电工学教材的体会 1 电气电子教学 3 诸德宏等 1 我校电工学改革思路初探 1 江苏理工大学 学报(社科版),1999 ,1(2):69~70 4 左铁镛 1 根据需要的不同层次 ,深化地方工科院校教
育改革 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99(1):5~7 1
第五篇:从学校归属感看中职生爱校教育
从学校归属感看中职生爱校教育
爱校教育,即利用学校有形和无形资源,通过运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开展经常性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达到让学生了解学校、认识学校、热爱学校、维护学校的教育目的。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看,开展爱校教育,能帮助中职生树立集体认同感,提高学校归属感,构建自我概念,形成自信、自尊等积极心理品质,最终获得健康发展。其中,构建学校归属感与爱校教育联系最直接。
一、爱有所归:爱校教育与学校归属感
(一)学校归属感的概念
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归属感是人类基本心理需要之一。学校归属感是学生通过接触校园社会环境,逐步获得被所属学校接受、尊重等心理体验,进而产生成为学校一部分的身份认同,且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的稳定情感。学生产生学校归属感,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还有利于构建积极自我概念和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长效作用。
(二)爱校教育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
学校归属感具有社会性、互动性、过程性与稳定性。根据这四个特性,可以形成“知校、爱校、荣校、兴校”层层递进的爱校教育模式。
1.学校归属感的社会性与“知校活动”
学校归属感体现了在校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心理需要。为满足此需要,个体乐于交友,融入群体,参与集体活动等。中职学校开展各类活动,为学生尤其是新生提供社会交往平台,实际上满足了他们对学校这一特殊社会组织的归属需要。学生通过参与学校活动,更快了解学校情况,体验学校文化氛围,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学校生活,从而形成学校归属感。另外,同学和老师作为学校群体一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群体。学生与学校成员相互交流,获得心灵支持,也属于知校活动,是寻求学校归属感的表现。
2.学校归属感的互动性与“爱校互动”
学校归属感建立在学生与学校的积极互动上,包含了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的相互应答。学生参与学校活动时,如能获得积极认知反馈和情感体验,就容易建立良好的学校归属感,进而产生良性循环;反之,如学生的情感投入换来校方零反馈,他们对学校的心理印象便会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就会脱离学校,归属感也无法建立。因此,爱校教育不仅在于轰轰烈烈的活动,还要注重细水长流的互动。这些互动往往以“学校代表”(如班主任、部门领导等)为对象而产生,学生是否满意某些老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其学校归属感的形成。
3.学校归属感的过程性与“荣校自觉”
学校归属感的形成是学生与学校互动的复杂过程。学生在校外提及或相互比较母校时,常常会伴以强烈的感情。但中职学校社会地位不高,且学校管理严格,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压力大,对学校很容易产生排斥感。因此,中职生学校归属感建立更需时间打磨。学生在不断与学校接触的过程中,获得学校的尊重、接纳和支持,随着这些积极心理体验的增加,学校归属感才会日益稳定,真正自觉地“以学校为荣”,达到爱校教育目的。
4.学校归属感的稳定性与“兴校延续”
一旦学校归属感稳定形成,其影响力便会从在校延续到毕业后,这正是爱校教育成功的标志。毕业生重返母校,参与校庆、校友聚会等时,乐于“反哺”母校,关心母校发展,就是学校归属感稳定性的体现,也是爱校教育成果的延续。
可见,爱校教育是提高学生学校归属感的重要载体,而这种归属感的培育是爱校教育的出发点。
二、爱必有因: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
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两个层面:个人因素和学校因素。
从个人因素来看,提高学生的自我概念、自尊水平、责任意识等心理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校归属感。
从学校因素来看,高支持感的集体氛围,良好同伴、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融入班级,增加学校心理认同感,继而提高学校归属感。相反,不良人际关系会让学生产生孤独感,可能引发厌学、逃学等现象,阻碍学校归属感形成,甚至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师生依恋是影响学校归属感的主要和直接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对学校硬件设施等环境因素越来越看重,但校园人文环境因素对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更为重要。通过爱校教育提高中职生学校归属感,需重点从学生心理层面入手,提高个体自我认识水平和心理素质,营造良好校园心理氛围。
三、爱校如家:提高学校归属感的途径
(一)“知校活动”建立爱校基础
爱校活动要有现实针对性。首先,应开展新生适应心理辅导。以中山中专学校为例,每学年开学初,学校都会主动出击,在心理老师和学生心理朋辈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新生适应教育,让学生更快熟悉校园、了解专业和融入群体,有效缓解新生适应不良,使学生顺利度过适应阶段,开始中职新生活。这是知校活动的起点,也为学生建立学校归属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是以校园文化熏陶人。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学校文化,通过以老生带新生成长,让新生促老生进步,以活动激发感悟,让认知萌发情感的方式进行。学生在知校活动中耳濡目染,不断体验感受,学校归属感就会不断提升,爱校意识也会自然而生。
(二)“爱校互动”培养爱校习惯
爱校教育要持之以恒。针对中职生发展空间大的特点,学校应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不同平台,在互动中深化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培养学生的爱校习惯。如营建学校社团文化,以拓宽专业知识、深化专业技能、提高文化基础、提升艺术修养、培养兴趣爱好。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能增进师生感情,获得合作支持,形成团队意识,获得成就感,提高自尊自信。当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校方积极回应时,其学校归属感也会大大加深,爱校互动会越来越多。另外,建立良好的同伴、师生关系是提升学校归属感最直接的途径。利用朋辈心理辅导,能让具有相同年龄特点的学生相互帮助,解决常见人际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学校归属感,增加爱校情感。老师的尊重、关心和鼓励,让学生体现自我价值,是学生爱校习惯形成的关键。如校长开通微博与学生互动、开座谈会聆听学生心声等,都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校习惯,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爱校意识。
(三)“荣校自觉”促进爱校
当学校荣誉受损,学生的荣校自觉性便显得尤为重要。如某造谣事件中,多名中职生利用网络传递爱校正能量,数以百计学生随即呼应转发爱校宣言:“我们都在母校长大。我们都应该怀有感恩的心,感恩社会给了我们这么优美的学习环境,感恩老师的辛勤栽培,感恩学校让我们拥有难以割舍的友谊。我们都应热爱母校,保护母校,为母校的发展付出自己的力量!”可见,学校归属感一旦形成,学生便自觉承担荣校责任。重视爱校教育的过程,让“爱校积极分子”带动全校,形成“校我一体”的格局,有助于爱校荣校成为学生的自觉。
(四)“兴校延续”维系爱校情感
爱校教育的成功,更体现在毕业生的“念念不忘”上。母校情结,不仅是毕业生学校归属感的体现,他们的兴校行为更会成为学弟学妹的榜样。在爱校教育中开展校庆活动、校友访谈交流等,让优秀校友直接与在校学生面对面,分享自身的学习工作经验,以相似的成长经历引发学生共鸣,让他们真实体会到母校过来人的心路历程,能激发其进取心,巩固其学校归属感,点燃他们努力奋进、报答母校的爱校兴校热情。
(作者单位: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广东中山 528458)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