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树木年轮生态学研究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工 作 简 报
2013年第13期
总第13期
2013年10月8日
北师大资源学院江源院长来我院开展学术交流
2013年10月8日,应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院长、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学山地生态与资源保育中心主任——江源教授来我院开展学术交流。
10月8日上午10点,江源教授在生地楼312会议室和资环学院学院领导及各系主任进行了交流座谈。会议由副院长丁建丽教授主持,院党委书记李家新代表资环学院对江源院长的来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资环学院的基本情况。座谈会主要围绕新疆大学资环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合作交流及对口支援合作模式等方面展开,丁院长介绍了新疆大学的“人才计划”实施情况,希望能够借此引进更多人才,同时提出希望与北师大资源学院在项目合作、人才联合培养、导师互聘等方面展开合作。随后江源院长介绍了北师大资源学院的基本情况,并对丁院长提出的合作模式表示赞同,她提出今后将在双方共同的学科领域与我院进行项目联合申报、联合培养学生,加深双方交流合作,促进共赢发展。座谈会结束后,江源教授来到学校研究生院316学术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树木年轮生态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中,江源教授系统地为大家介绍了树木年轮生态学及其研究进展概况。树木年轮学所考虑的问题、应用和发展方向。主要对树木年轮的采集、实验测定以及分析方法进行阐述。并以白杄和华北落叶松为例详尽地讲解树木年轮的研究工作。最后,江源教授与师生们进行交流互动,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报告结束时,丁院长对报告做了总结,并对江源教授来到我院进行学术交流表示感谢。
江源院长的此次短期访问加强了我院与对口援建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的学术交流,为今后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这次精彩的学术报告,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科研热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附报告人简历:
江源,教授、院长、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博士、博导。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院长、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学山地生态与资源保育中心主任。
主持项目
1、东江浮游藻类群落对生境响应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由申请项目)。2013-2016
2、重点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四级分区研究。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调控与污染减排管理技术研究”项目:第二课题。2012-2015
3、全国生态系统类型分布与构成的现状评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项目。2012-2013
4、华北芦芽山白杄径向生长节律的气候响应及其垂直变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由申请项目)。2012-2015
5、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的区域生态系统响应及适应性管理。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重点项目。2010-2012
6、基于树木生长与生境关系定量解析的华北水源地高山林线景观形成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由申请项目)。2009-2011
7、重点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研究。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质量目标管理技术项目”第二课题。2008-2010
8、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景观结构与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2009-2010
9、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研究。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番禺区分局。2009
10、中草药资源数量、质量与生境关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项目。2008-2009
11、适合广西高速公路生态建设用的主要植物物种筛选。北京路域生态工程有限公司。2007-2010
12、深圳市城市整体规划修改编-生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专题。深圳市规划局与深圳市环保局。2006-2007
13、道地药材生态适宜性分析技术研究及适宜生产区区划。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2006-2009
14、华北高山、亚高山草甸多尺度空间格局及其可持续利用范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由申请项目)。2006-2008
15、农村土地问题与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项目。2005-2006
16、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北京师范大学项目。2005-2006
17、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合作课题。2005
18、公路路域生态技术研究(第四子课题)。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4-2007
19、Study on Sustainable Land and Biological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ailand.ASIA Fellows Awards.Founded by the Asian Scholarship Foundation(亚洲学人基金项目)。2004-2005 20、北京市东灵山、百花山风景名胜区草甸及景观变化测量与评价(第一课题)。北京市园林局项目。2004-2005
21、基于地理因素、景观结构和生境特征数据的贺兰山生物多样性格局测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由申请项目)。2004-2006
22、Economic incentive measures and managerial policy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in west China(西部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激励措施与管理政策)。福特基金会。2002-2004
23、西部地区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对策研究(第二课题)。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2-2003
24、山地效应温度空间分异及其对植被景观作用机理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由申请项目。2000-2003
25、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区域生态安全研究。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00-2002
26、海河流域生态变化趋势与控制对策研究。“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2000-2002
27、北京市门头沟区“十五”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研究。北京市门头沟区计划委员会。2000-2001
28、Study on urb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ies problems and policies in urban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China(城市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研究—中国城市垃圾管理体系中的问题与政策)。福特基金会。1999-2001
29、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工程。北京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998-1999 30、珠江三角洲地区景观结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自然科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1997-1998
31、转化糖方法在环境生态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及其结果可订正性和可比性的试验与理论分析。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1998-2000 获奖
2002年 获得北京师范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城市生态与环境管理”
2004年 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及教材建设” 2004年 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植物地理学精品教材建设”
2006年 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西部地区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2006年 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三等奖“内蒙古干旱地区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应用技术研究”
2007年 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公路路域生态工程技术研究”
2007年 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技术与典型地区研究”
2008年 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突出实践环节,巩固基础理论的课程体系建设—植物资源学实习与实验建设”
2009年 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奖
2009年 获北京师范大学钱媛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2009年 获北京市优秀教师
2009年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影响机制”获奖人:史培军、李晓兵、江源、王静爱、何春阳等(教育部奖励)2010年 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交叉学科高质量人才培养—自然资源学科与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获奖人:史培军、李晓兵、江源、李强、刘学敏
第二篇:《年轮》书评
浅读《年轮》
出于对“文革”那段任谁也无法以一言两语概之的、扭曲的历史和那时之人心的好奇,我一直好奇并敬仰于那些一路走来、包括走不过来的人们。而这些人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但自身带有某层“神秘色彩”还能满足我对那个昨天的好奇心,那就是——曾在那个时代翻滚激扬,并用那片土地当帆,驰驶向今天,驰驶向未来的知青作家。他们向我们呈现了自己的昨天、时代的昨天,也用他们那独特的视角思索着今天。
那天下午,边喝茶边读梁晓声,因此到夜里一直睡不着,索性披衣起来,借台灯的昏黄与床帘的“掩护”继续读。一口气翻完一本,抬起头才发现已是凌晨三点多,却再也无法入眠……
《年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第一版,分上下两册)一书以共和国同龄人与祖国共同走过的历程为背景,以曾在北大荒上山下乡的六位男女知青的人生道路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所经历的坎坷和风风雨雨,勾画出共和国的年轮。
书中主人公经历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自然灾害,过早的尝到了生活的艰辛,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使他们激扬过也失落过,神奇的北大荒曾使他们热血沸腾,也令他们迷茫无奈。他们有中国传统的家庭亲情,又有比亲情更高、为朋友义不容辞的友情,还有阴差阳错的爱情。他们在“该读书的年龄失学,该工作的年龄待业,该谈恋爱的季节还在找工作。”当改革大潮席卷大地的时候,他们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但是,几年后他们都脱下了他们穿回来的兵团服,被城市消化到各个角落和各种行当中去,只有解剖某一座城市,才会从城市的横断面里,发现他们确实运行着,走出了千差万别的人生轨迹。他们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鲜血谱写着一代壮美的人生,刻画出共和国同龄人的年轮。
无论是“文革”中先前作为红卫兵、建设兵团战士,还是改革开放后成为大老板、外国人的白领雇员、优哉游哉的息爷、潇洒的女孤身主义者,人民的好警察。对这六位主人公的形象和经历,已经有不少人加以论说解析,我就不再多说。下面,只是谈谈我个人对这部“平民化”小说中那种普通人情感的一点断想。
关于过往
梁晓声是一个直面现实而又充满理想主义温情的作家,当他在自己所批判的现实中无法寄托自己的理想时 ,便常常将目光转向过去“我觉得人的过去是人的另一种意义上的家。尽管我们已远离了过去,好比一个行步匆匆朝前奔的旅者,但是如果我们自认为家并没有料理好,我们总难免会一步三回头的。”
我们都很难学会那种“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菜根谭》语)的大智慧。王小嵩在写给韩德保的信中说的:“我觉得人心好像从来不是一个完整的东西,它的三分之一仿佛被人有 意地保留在过去的日子里,另外的三分之一仿佛被人有意地抛向未来的日子里去了,伴人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常说活得很累,是因为事实上人很难用全部心思活在现在。人常说活得很累,是因为事实上人很难用全部心思活在现在……人常对自己的现实不满,也许是因为已经过去了的某些事情,像有生命的东西一样,仍在那儿发出呻吟和叹息,好像我们自己的三分之一的心灵,在过去的日子里向我们哭诉什么”
然而,怀旧和憧憬终究都不是生产力,不管车轮下匍匐着多少婆罗门或教印度教的善男信女,毗湿奴的神车都是滚滚向前的,再坚硬的心也不能使之停留。我们终究不能只守着一把把梦一样的记忆和记忆一样的梦过日子。
关于友谊
《年轮》里,梁晓声在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这条线上是花了大手笔的。他们彼此亲如手足的友爱甚至超越了亲情。也许,我们认为他们不够成功、认为他们缺乏素养、认为他们眼光土漏,但,当读到王小嵩要去北京上大学那天,几个朋友从各自连队冒着雨雪走几十里山路,只为了在列车路过的拐角,与车上的王小嵩喊声“保重”时,你能不为之动容吗?在那样的年代里,他们那种狂热,那种执着,那种即使时代永远不同,也不会改变的真情都是足以振奋人心的。
提到《年轮》里的情谊,也许谈谈吴振庆就足以说明点什么 了。只因下乡当知青时,父亲对他说:“你最大,最有主意,你就是他们的大哥”加上他豁达的胸襟和开朗的性格,他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担负起了老大哥的义务,有时甚至是慈父的角色。这个生了病他整夜整夜地守在床前,那两个闹了别扭他连哄带劝。六个人从一个连队分开后,逢年过节,他都不远百里路程逐个儿到各连队去看望。为了郝梅不遭欺负,他坚决要求调回老连队,谁要是歧视,欺负了郝梅,他就跟谁拼命。返城后,无论是扫大街时的落魄还是成为“兴北”公司大老板时的辉煌,他更是以老大哥的身份罩着大家。而事实上,他仅比王小篙年长三个月。
然而,当吴振庆将那些没有知识技术积累,却想凭“兵团战友”关系当领导的“哥们儿”一批一批开除出公司时,他不得不咬牙背起“无情无义”的骂名,却每年都默默拨出一大笔钱,匿名救济同一代的困难户。或许吧,对于那些喜欢曲解友情定义的人来说,交际本身就是累人的。就像张萌气极时脱口而出的:“我总算明白了。原来所谓友情也会成为一个人的负担,也会使人厌倦,使人嫌弃……”
关于父母
《年轮》里另一个让我感动的群体,就是这些“知青”的父母们。他们勤劳善良、正直淳朴,身上具备着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所有传统美德;他们即有旧式国民性里那种任劳任命,也有在新形势下为家庭为子女而奋斗的坚强;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将朴素美 好的为人处世哲学传承给他们的子女们,他们一生营营役役、兢兢业业,却仍没逃过时代和岁月的嘲弄与颠簸。
王小嵩那把他的伙伴们都当亲生子女爱护的母亲,在那最艰难的饥荒岁月里,仍会为徐克偷人家半块豆饼而主动假称是“孩子的母亲”出面道歉,并拿出自家口粮的一半(十几个土豆)作赔偿;在文革中,为厂里的同事们免于挨批,竟答应假充“走资派”被抹黑脸、挂牌戴高帽地送去“游街”。王小嵩那在大东北一安分守己建筑工的父亲,每三年只能回家一次,最后却在回家的路上,不明就里地死于一场两个帮派斗殴引起的车祸。早年瘫痪的徐克母亲,可能致死也没像徐克梦里期待的那样“睡上一床阳光照射得到的炕”。吴振庆那在失业时偷偷塞给他两百块,让他在其父亲面前再转交给她的母亲。那时时教导他要看顾好几个朋友的父亲……
他们彼此理解,相互扶持着走过一道道坎。然而让我至今仍印象深刻的,是在他们步入老年时一些细节。因为它写出了现实中为人子女的你我,在意识到该由被父母照顾变成去照顾他们时那种真切的感触。也让我更进一步思考如何与父母沟通。
一个是王小嵩上大学回家探亲时,整理房间翻出许多没用的旧物欲扔掉,母亲在一旁边念叨边心疼地挑挑捡捡,被王小嵩抢回塞进垃圾袋后,又趁王小嵩转身与韩德保谈话,慌忙将手伸进那个袋里掏了又掏,对此,王小嵩只能假装没看见。还有,王从日本回来,看到她双目失明后,家人在她养的那些半枯的花草缠 上一些假花,在旧桌子上贴了光滑的塑料板贴面儿,善意的哄老太太家里换上了名牌家具……这一切,看着令人心酸,又不无感慨。曾经在我们心里有那么强大光辉形象的父母亲,瞬息宛如一个需要呵护的小孩。那是一种语言无法描述的感受,记得某个作家写到他母亲时这样说:“小时候我一直想打败她,现在知道原来打败她那么容易——只用成长和些许努力,就会让她不安、惶惑甚至慌张起来。”
另一次,是当吴振庆因进了趟警察局施工队解散了,没有工作的他只能去帮人换煤气、扫街道。这事他一直瞒着老父亲,而当他那一向好强的父亲知道了真相后,表现得出奇的镇静,他不动声色地买来好酒,一家三口一起举盅,深夜见儿子睡熟后,摸黑坐到儿子床边“注视着儿子红肿的两肩,伸手想去抚摸,可又缩回来,怕碰醒他。黑暗中,老吴心里暗暗想:儿子,爸虽然腿残了,可心还没残……”也许,对于日益年迈的双亲,我们总低估了他们的心里承受能力,忘了生活阅历赋予他们的成熟加上对我们的爱,使他们有资格成为我们遇挫时最好的倾听者。而种倾述的信任,有时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
关于爱情
许多人在谈及这一点时,总习惯说知青们的爱情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事实上,如果简单的将最后是否走到一起为标准定义爱情的存在与否,那无论是在哪个年代哪个国家,都很难举出几 例真正感人的爱情故事了。
就说郝梅与王小嵩吧,在艰难岁月里一样有让人刻骨铭心的别样浪漫。在不同连队里时,王小嵩曾不辞辛苦地送一本精装《毛主席语录》到郝梅所在连队,只是想看她一眼,分别时,郝梅去买热馒头给他带着,跑回他俩刚才站的雪地上时,只有王小嵩用手指在雪地上写着让她自己留着吃,他先走的字……甚至后来郝梅母女隐藏起来孤苦地挨日子,骗王小嵩自己死了,也是出于对王的一种大爱。
至于吴振庆与王萌之间的情感鸿沟,更不只是那个时代造成的,文化思维水平、家庭背景的差距,更重要的是人生价值观的差异,即使是在当今也还是两个恋人之间难以跨越的坎。尽管最后各走各的路,他们彼此都还能怀着家人似的温情相互帮助,其实也就够了。试问,有哪棵大树的年轮是匀称有致的?谁人的成长没有过些许生长痛呢?
甚至于后来他们与自己的配偶,彼此体贴关照,平淡的日常情感,不也是爱情的一部分吗?看看,郝梅与老潘结合后在她书上写的:“幸福不过是人心的感觉。我们渴极了的时候仿佛能喝干大海,而实际需要的不过是一瓢清水。而我现在,正在享饮这样的一瓢清水。”
关于这部小说的得失
有人说“悲剧性是梁晓声小说创作的一大特色”(王庆生在《国当代文学》)。我想,当我们觉得将一部能打动自己的作品很 荒凉,那一定是生命本身都相当荒凉,带着号角的声响。但也也有人认为,《年轮》虽然仍可归入知青题材,但作者注重的已不是知青生活本身 ,而是他们的经历、命运、人生中所体现的那种亲情友情爱情,人与人之间美好、真诚、单纯的关系、人的善良的天性,人格的自尊,人的道德感,责任感等等。这一切既是对作者这一代人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作者对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岁月的一往情深。同时也与《浮城 》、《泯灭》中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照正是作者对“浮城 ”中的灵魂泯灭者 “魂兮归来”的呼唤。因此他们认为它的主题呈现有点儿“矫情”。这又引起我对“浪漫的现实主义”与“现实的浪漫主义”两种不同文艺观念的思考。从美学上讲,前者产生的是“悲壮的崇高美”,而后者产生的是“和谐的优美”,二者本没雅俗高低之分。但我个人更欣赏后者。我总觉得,“浪漫的现实主义作品”,无论他的艺术表现方式多么华丽,其内蕴一定像张爱玲笔下的霓喜一样“在人堆里打了个滚,可是一点人气也没沾到。”而“现实的浪漫主义艺术家”眼里,纵使他呈现的现实生活破碎得如一堵被废弃的城墙,也能在墙角的缝隙里,延伸出一藤绿意!一向社会责任感很强的梁晓声所创作的《年轮》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也许只是个人偏见)
巴金就说过:如果一个作家写出来的文学作品,总是让人读过之后觉得忧郁难过、对生活充满绝望,那这部作品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记不起原话,大意如此),冰心也有过类似的说法“现 实已经够残酷了,我不愿让自己的文字也充满灰暗。”
若说,对《年轮》这部作品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那该是在作者个人意志的表达上。也许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倾注太深,以致总能看到他迫不及待地披上小说主人公的外衣,就跳出来做大篇幅议论。这容易让人觉得不够沉稳成熟。另外,文学作为一门语言的艺术,很多作家能在语言上出彩,要么雕凿得让人拍案叫绝,要么有自成一家的个性。但梁在这方面似乎有点欠缺,这也许就是他把自己定位在“做一名庶民作家”(梁晓声《从写“年轮”谈起》)上的表现之一吧。
最后,我想借编辑尔龄在《拷问灵魂——读梁晓声三部长篇近作》的话煽情一下:“在这轻飘飘的时代,在这玩文学的时代,我们选择梁晓声。”
后记:我必须承认,由于个人才疏学浅且实在懒散,每次一接到老师要就宽松些的书评作业,我就会不自觉的往自己熟悉的领域走去,这次也不能例外。嘿……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 08汉语言文学(2)班
第三篇:年轮-读后感
年轮-读后感
梁晓声
这几天一直在看这本小说,感觉拿到手里就不想放下了。真的,这本书很好看,就像平凡的世界一样,说了很多生活中的事,而且可以让你想到很多。人性的可贵,友谊的伟大以及情感的复杂。中间的几个情节我都哭了,为了他们的感情,为了他们的他们,为了他们的责任,我都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如果说这是电视剧里的事,我可能就不会有这么多感觉,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电视剧都是假的。但是当我读这本小说的时候,完全就进入里面的环境了,和书中的几个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了。之前我是把平凡的世界当做我最喜欢的书,那么现在终于有一本书可以和平凡的世界对抗了,那就是《年轮》了。不光是因为这本书写的是生活上的事,也是因为这本书里面透露出人对命运的无奈和抗争。这是写一群人的故事,写出了他们那一代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对责任的理解。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人是种奇怪的动物。他好像有三种成分构成。我们把其中的三分之一留在了过去,好让我们对过去有所留恋。我们又把三分之一交给了未来,为的是让我们对明天有着美好期待。但是假如我们能全心全意的过好今天,人就应该不会那么累了吧。我很喜欢这段话,我觉得这句话说出了人生的真谛与人性的真实。是呀,如果能全心全意的过好今天,那样该有多好。这本书里涉及到很多角色,但是主角就那么几个。吴振庆、徐克、王晓嵩、韩德保、郝梅、张萌。我最喜欢的就是吴振庆了。就像韩德宝说的那样,“当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振庆就一直在照顾我们。我们去北大荒,就冲着吴大叔说的那么一句话,怎么也要照顾好我们几个,他就一直在扮演着父母的角色。但你要想到,他当年也是个孩子呀,他只比我们大几个月却要承担起这么多责任,他有什么亏欠你的,你说!”
我很希望自己可以做到吴振庆这样的人:为了他人可以付出一切,始终扮演着老大哥的角色,这是一种品质,一种责任感,这样的人注定是要为别人的生活而奔波劳碌的,但我喜欢这样,我不想成为一个自私的人。成天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人就像是井底之蛙,没有机会看到外面的世界,没有机会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没有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要做“吴振庆”,就算做不了,也要做到葛红那样,对待自己丈夫的兄弟就像是自己的家人,一心一意,绝不抱怨或者生气。能做到吴振庆这样当然少不了别人的称赞和拥有珍贵的友谊。但是,善良的他感情道路却是那么不顺利。不知不觉,他竟然爱上张萌了。最奇怪的就是张萌了,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为什么这么犹豫不决?为什么就不能和吴振庆在一起呢?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人的感情也是很奇怪的问题,振庆既然那么爱张萌,为什么又要和葛红结婚呢?难道真是这么一句话:喜欢的是一个人,结婚的往往是另一个人?不明白,好像很多时候都是这样。
我最敬佩和同情的就是郝梅。生活对待她是公平呢还是不公呢?夺去了和小嵩的爱情,夺走了他的父母,也夺走了她的声音和青春,最后还给了他一个生重病的女儿。但最后和老潘的结合又不禁让我为她感到一丝欣慰。但最后的最后连老潘也要离他而去,她的命运怎么就这么坎坷呢!想到这里,我的泪水又不精明了,上天怎么可以如此对待一个善良的人呢?!是想试验一下郝梅承受的极限,所以才无休止的让厄运降临在她身上?这些我真的不知道,但对于一个女性来说,能做到郝梅这样就算是伟大了,伟大的人啊!不禁又想到如果这样的是发生在我身上了,我会怎么样?有时候想想人活着也挺没意思的。从小就上学,然后一直活在作业和课堂里。等到可以出去闯闯的时候了,可能又会碰一鼻子灰,使你连小小的开心一下都不可能。再等到可以结婚的时候了,生活就全部围绕这孩子转,到那时候可能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了,还谈什么实现梦想。但是如果真让我去死,那还是不行的,我又不是一个人,我还有家人、朋友,假如我不在了,谁来帮我妈打扫屋子,谁天天给他俩打电话,让他们别太累了?所以,我还是要好好的话下去。唉,说的我好像很悲观一样。其实现在我觉得挺好的,认真过好每一天就行了,别想太多,毕竟以后的事谁知道呢?结论就是不管以
后生活给了我多大挑战、多大磨难,我都会咬牙坚持下去,不管是为了谁,我都不会认输!
王晓嵩不免让我有点失望。虽然他自己没有直说,但是以他们几兄弟的互相了解,他们所说也就会是王晓嵩所要做的。当得知郝梅还没死,但是嗓子坏了,也不是从来的她了,王晓嵩却犹豫,这是多么不应该呀!这让可怜的郝梅有多伤心呀!感情,这个词到底是美好还是虚伪弄呢?
当我看到将近结局的时候,我又想立马放下书,又想抓紧时间看完。所以那天晚上我是1点多睡的。书的结尾又让我哭了,韩德宝竟然就这样死了!忠厚老实、乐于助人的他怎么会就这样不在了呢?想到前面铺垫的一个情节,一位受过韩德宝帮助的老大爷,给韩德宝看面相,说他没什么大富大贵,但一定可以长寿安康,这是不是一种讽刺呢?
年轻的人啊!在你们有限的生命力经受了这么多,真不知道是该替你们喜还是替你们悲呢!真想把这本书再拿来看一遍。感受一下当时的生活,对人们的考验,而人呢,则是对命运的反抗,对自己未来的负责。而我,在你们的影响下,也会做一个对自己命运负责的人,不管我做什么都不会有悖于你们的美好品质,相信我也可以做到你们这样,成为一个可以给人力量的人!
第四篇:金色年轮(范文)
金色年轮
——大同市党员电化教育20年札记
片种:工作片
片长:16分钟
内容提要:
本片以记录的手法,展现了大同电教工作二十年走过的历程,反映了在过去的二十年,全市党员电教干部艰苦创业,使电教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市共制作电教教材1480部,宣传报道基层党组织和先进个人1080个,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党员电化教育先进单位。
【推出片名金色年轮
年轮,是红日跋涉过的足迹,是银月抚慰过的指纹。他像一盘盘磁带,更像一张张光盘,真实的储存着时间和空间,用曲线丈量着万物走过的历程。光阴荏苒,岁月如歌,1987年,大同市党员电化教育事业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起步,脚踏着和谐的节拍发展。20年,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组织部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广大电教工作者用辛勤汗水和满腔激情,聚焦辉煌,折射灿烂,在云中大地这片热土上,刻录下了镰刀和斧头创造出的金色年轮。
1987年初春,中共大同市委组织部与大同电视台联合开办了《党的生活》专栏节目,标志了大同市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启动。该专栏每月4期,每期15分钟,周一播出,第二周周一重播。由市委组织部组织科负责选题,撰稿,大同电视台专题部负责摄、录、制和节目播出。从此,在三晋大地上建起了第一个党员电化教育的空中课堂。
1989年,市委组织根据中组部党员电教经费“党费给一点,财政拨一点,成本收一点,其他筹一点”四个一点精神,筹措资金30多万元购进电教摄、录、制设备,修缮了50平米的演播室和节目制作室,建立了全市第一个党员电教片制作阵地。
五年内共采写制作党员电教专题片104集,党建信息285条,党史知识96条,群众来信65封,基层党委书记论坛20件次。与此同时,各大企业党委也利用企业电视台开办了党员教育栏目,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有力的推进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提高党员素质做出了贡献。期间,宣传报道了我市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党员50多人。1988年4月,大同市委组织部投资30多万元购进电教摄、录、制设备,修建了50多平米的演播室,1
1993年7月,随着县区、乡镇、农村三级电教网络的不断扩展。党员电教的工作重点已由较为单一的开放式教育,转向闭路教育。在各县区党委和组织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党员电教投入逐年增加,电教阵地和电教网络建设得到了不断巩固和拓展。目前,市、县、乡、村四级电教网络基本形成,10个县区委组织部全部成立了电教中心,有9个县区配备了电教设备和专职人员。乡镇建站率达到了100%,农村建站率达到97%。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等两机拥有率90%以上。引进教材6 大类,8个品种,建教材库61个,拥有电教教材6740多部(集)。全市专兼职电教干部达到3244人,从形式和内容上极大的满足了基层党员教育工作的需要。
平凡孕育着崇高,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广大电教干部以时代先锋精神塑造时代先锋,制作完成了230多部(集)党员电教片,充分体现了时代形象,弘扬了时代主旋律,用身边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其中,《塞外明珠》、《社会主义好》、《他活在我们心中》、《山路弯弯》等20多部党员电教片分别获全国、全省党员电教电视片观摩评比一、二、三等奖。其中《山路弯弯》、《兼职主席》、《塞外明珠》获全国奖;大同市委组织部党员电化教育中心获全国党员电化教育“先进单位”1次,获全国“先进个人”3次。
随着党员电化教育形式的不断完善和电教设备的不断普及,党员电化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以及教材的来源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形式已经从单一的在电视媒体上播放教材,演变为电视媒体、闭路电视、录像播放、电脑网络远程教育等等;内容从政治理论、电视专题,发展到实用技术、农业科技、法律法规、形势教育等“全方位、多侧面”上来。电教教材的制作形式也从教授讲课,更新为电视剧、纪实专题片、电视艺术片等形式。因此,进入21世纪的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是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立体式教育。广大党员电教干部在为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党的基层组织和提高党员素质服务方面,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2005年对大同市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来说,又是一个充满新的希望的一年,伴随着新春欢乐祥和的气息,踏着春天万物复苏的脚步,占地120平方米的大同市委组织部党员电化教育中心办公新址,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投入使用,电教设备进一步更新,电教队伍进一步充实。党员电化教育是项甜蜜的事业,是深受广大电教工作者欢迎的事业,“闭路教育、网络教育、远程教育”作为新时期党员电化教育发展趋势,我市党员电化教育也正朝着实现“天、地、人”三种形式同步发展的目标前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大同市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在广大电教干部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下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一切为了发展重 2
振大同雄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做好党的教育使者!
策划:牛哲民
主编:牛哲民
摄像:贺睿张少伟杨军
剪辑:高连赵奇楠孙海峰刘晓权
解说:张俊英
摄制
本片在全国第十届党员电教片观摩评比中获
点评:等奖
第五篇:年轮读后感
题记:
这是想当年我读大四,考研究生的时候写下的一点文字,年轮读后感。当时在紧张的备考之余,我囫囵吞枣地看完了梁晓声的长篇小说《年轮》。前几天领导叫我去教务处帮忙整理办公室的时候,竟然意外的发现了当时考研的我的几本法律硕士教材,本想扔到废纸里算了,但想了想,还是不忍,又从废纸堆里扒拉出来了。我这个人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恋旧,只要是自己用过的东西,哪怕以后用不到了,也不舍得丢掉,特别是书。后来又随手翻了一下其中的一本,就发现了在书的空白页里居然留存着我那时的一段伤感的文字。就算今天我在这里记录下这段文字的时候,依然能够感受到《年轮》里那几位主人公充满了压抑、彷徨、困顿、迷茫的人生,心中不免凄然。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吧,读后感《年轮读后感》。
《年轮》读后感
《年轮》终于读完了,尽管我明白不该读,不该在这个时候读,但我还是匆匆地读完了。掩卷沉思,我却不知该从何“思”起。
1、人生的追问。读完《年轮》,我似乎已经从十余年的人生困惑中走了出来。什么是“人生”?我现在明白了,人生其实就是生活,或者说人生等于生活。人们常说,“人生如戏”,那是游戏人生的态度,人们常说,“戏如人生”,那是对人生的比喻。我说,人生其实就是生活,就是生活的实实在在,却没有任何人能够彻底地解读他,包括最伟大的哲学家。
2、歌人生者,人生如歌。人啊,还是活得冷血一点,情感淡漠一点的好。不止一次,眼泪悄悄地涌满眼眶,整部《年轮》,都充满着一种令人想发疯的压抑。可我为什么要哭呢?那六位主人公,面对生活已经那么坦然,那么从容,我又为什么要哭呢?那毕竟是小说啊。可我多么希望那纯粹是作家的杜撰。然而,那不是。那是父辈用全部的青春谱写的一首歌啊。
3、《七月雪》。这是我写的一篇被收录到《好读小小说》一书的一篇小小说。这里也有4男2女六个人物。我终于决心继续循着他们的足迹写下去了。我相信用不了十年,甚至五年,“复读”将永远成为一个历史。可是,这也是整整一代人的故事啊。他们拿青春作赌注,与命运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抗争。有谁能明白那泣血的心为什么一次一次从噩梦中哭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