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制度(手术室)

时间:2019-05-14 07:54: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疗安全制度(手术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疗安全制度(手术室)》。

第一篇:医疗安全制度(手术室)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核心制度(手术室)

一、手术管理制度

一、术前准备

(一)主管医生根据科室工作常规,做好下列术前准备工作:

1、病人评估包括病史和体检,并记录在病历上;对于急诊手术病人,至少须完成首次病程录。

2、常规诊断性检查:血常规、尿液分析、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胸片、心电图等;专科检查项目根据各专科规定,并把检查结果归入病历;在院病人住院时间超过两周,术前应重新对病人进行检查。

3、完成术前小结,内容包括简要病情、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拟施手术名称和方式、拟施麻醉方式、注意事项。

4、重大手术、疑难重危手术、毁损性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在术前一周内进行术前讨论,同进这类手术必须审批,具体见本制度二条之规定。

5、术者或第一助手应在术前一日开好医嘱(择期手术),由护理人员负责实施(包括备皮等)。术者应详细检查手术前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作好术前访视。

(二)术前向病人及其家属做好手术解释和教育、沟通工作,并记录在病程录上。内容包括拟进行的手术的风险和预期的治疗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其它可供病人选择的手术和非手术疗法、术中和术后可能使用的血液、血制品及使用所带来的风险,其它可供选择的替代品等。

(三)实施手术前,必须经患者、患者家属或单位签字同意。紧急手术来不及征求家属或单位同意时,可由主治医师作出处理意见并报科主任、医务科,经业务副院长批准执行。

(四)、除急诊手术外,手术前一天由主管医生填写手术通知单,送交手术室统一安排。麻醉人员应于术前一天看病人,了解病情,认真作好麻醉前准备工作。

二、手术审批制度

为了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院要求各科室在术前进行审批:

(一)常规手术

1、一级手术由主治医师审批(主治医师不在情况下,由高年资住院医师代理审批)。

2、二级手术由高年资主治审批。

3、三级手术由正、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审批。

4、四级手术及跨专业复合型手术均应组织相关科室进行全院性讨论,由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签署意见后上报医务科。

(二)高度风险手术

高度风险手术是指手术科室科主任认定的存在高度风险的任何级别的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审批后再签发手术通知单。

(三)、急诊手术

急诊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手术权限级别内时,由值班医师通知并施手术。若属高风险手术或预期手术超出自己手术权限级别时,应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审批。原则上应由实施手术的相应级别的医师主持手术。但在需要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在上级医生暂时不能到场主持手术期间,任何级别的值班医生在不违背上级医生口头指示的前提下,有权、也必须按具体情况主持其认为合理的抢救手术,不得延误抢救时机。急诊手术中如发现需施行的手术超出自己的手术权限时,应立即口头上报请示。

(四)、其他特殊手术

1、被手术者系执外国或港、澳、台护照的。

2、被手术者系省、市一级保健对象的。

3、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4、已经或预期或能引起司法纠纷的。

5、本院因术后并发症需要再次手术的。

6、院外医师会诊主持手术的(异地行医必须按《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执行)

7、器官移植手术。

以上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备案,由医务科提交业务副院长或院审批,获准后,手术科室再签发手术室通知单。

(五)外出会诊手术

本院执业医师受邀到本市外单位或外地手术,必须按《执业医师法》的要求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外出手术医生所主持的手术不得超出其按规范规定的相应手术级别。

三、手术实施

1、麻醉医师负责根据病人病情和所施行的手术,监测病人在术中和术后一定时间内的生理状况,记录在麻醉记录单上,并根据监测的结果决定下一步对策。

2、术者负有组织与指导全部手术过程,保证手术效果和病人安全的主要负责。其他人员必须听从术者的指挥,各司其职,不得失职或不按规程办事。

3、术中出现意外情况,有可能危及病人生命安全时,应立即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医务科、业务院长报告,以便及时组织抢救处理。

4、术中切除的任何组织标本均需送病理检查,手术医师在手术结束后,及时完整填写“病理标本送检单”,交与巡回护士,由手术室护士负责将手续完备的标本及时送病理科检查。

5、手术医生必须及时追踪病理检查结果,如病人在出病理结果前已出院,必须告诉病人复诊时间。对医生未估计的异常病理结果,主管医生应及时联系病人,使之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6、需急诊手术时,如值班医师无相应手术资格,应向二级值班医师汇报,在其指导下实施手术,必要时汇报科主任。

四、手术相关记录

l、术前要完成术前小结、第一手术者和麻醉医师查看病人的记录,病情较重或手术难度较大的患者应有术前讨论记录。

2、手术者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特殊情况下可由第一助手书写。具体内容包括:一般项目(患者姓名、床位号、病历号)、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术后诊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及助手姓名、麻醉方法、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得理等。

3、参加手术的医师患者术后及时完成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内容包括:手术时、手术中所见(病灶描述)、术中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

4、巡回护士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术中的护理情况及所用器械、敷料等的记录。

5、麻醉医师在麻醉实施中应及时记录麻醉经过及处理措施,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麻醉前用药、术前诊断、术中诊断、麻醉方式、麻醉期间用药及处理、手术起止时间、麻醉医师等。

6、急诊手术、超越值班医师级别的手术、需有二线值班医师查看手术相关记录的签字。

五、手术相关的核对

(一)对涉及一侧身体或四肢的手术部位,在术前必须由手术医生负责用不褪色的记号笔进行手术部位的标记,如:左右附件。

(二)手术部位的核对包括下列步骤:

1、术前病人所在科室护士如病房、观察室、急诊室必须:

(1)核对相关的病历资料如知情同意、病史和体格检查、病程记录和手术安排中有关手术总位的记录,并在术前病人评估记录单上记录;

(2)当手术部位未作标记或不吻合时立即通知主刀医生。

2、手术室护士在诱导麻醉前通过与病人交谈来核对手术部位。

3、在给手术病人摆放手术体位时,主刀医生及整个手术小组再次核对手术标记部位、X光片和其他检查报告及病历记录。

4、主刀医生对确保在正确的手术部位进行手术最终责任。

六、手术病人交接班制度

由于手术本身具有的高风险性,手术医生、护士和麻醉医生必须做好手术病人的术前、术后交接班,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手术、治疗、护理的连贯。

(一)术前交接

1、病房择期手术病人(局麻病人除外)的术前交接:

由病房护士先核对病人的检查单,然后再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包括: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拟手术名称;术前病人检查单;术前用药;心理状态等。

2、局麻、急诊手术病人的术前交接:

此类由所在科室护士核对病人身份并根据医嘱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和术前给药;由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工送至手术室;急诊手术病人由主管医生/护士送至手术室门口并与麻醉医生进行交接,同时核对病人姓名、床号、病历号、术前用药、术前准备情况等,并直接把病人推入手术间。

(二)术后交接

1、局麻病人术后交接:术后由手术医生/护工(根据需要)护送至病房并与病区责任护士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及用药。麻醉医生检查麻醉记录单及各项记录是否完整并放入病历规定的位置;医生、护士评估病人后与麻醉医生进行交接以下内容:(1)病史;(2)论断;(3)手术名称;(4)麻醉方式;(5)术中生命体征;(6)出血量;(7)尿量;(8)补液;(9)输血量;(10)末次化验报告;(11)术中特殊用药;(12)术中抢救情况;(13)静脉通路及现用药;(14)特殊管道名称及部位;(15)皮肤完整情况;(16)病人随身物品;(17)病人所属科室及主管医生;

十五、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标准(试行)

妇科一级手术:

1、前庭大腺囊袋形切开术

2、宫颈扩张刮宫术

3、前庭大腺脓肿切开引流术

4、前庭大腺囊肿切除术

5、处女膜闭锁切开术

6、阴道横、纵膈切开术

7、阴道壁小肿瘤切除术

8、后穹窿穿刺术

9、会阴正中或侧切切除术

10、宫颈活组织检查

1、会阴I-Ⅱ度裂伤修补术

12、宫颈电烙术、激光、宫颈Leep切除术

13、子宫颈内口环扎术

14、官颈冷冻术

15、外倒转术

16、宫腔填塞术

17、经阴道子宫粘膜下肌瘤摘除术

18、宫内避孕器取出术

19、外阴出血清除术

20、宫颈息肉摘除术

21、宫内避孕器放置术

22、宫腔镜诊断术

妇科二级手术:

1、输卵管切除术

2、卵巢切开探查术

3、卵巢切除术

4、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5、卵巢楔形切除术

6、卵巢脓肿切除术

7、子宫悬吊术

8、子宫骶韧带缩短术

9、子宫圆韧带缩短术

10、经腹输卵管结扎术

11、阴蒂切除术

12、单纯性外阴切除术

13、输卵管造口术

14、疑难阴道壁肿瘤切除术

15、阴道陈旧性裂伤修补术

16、输卵管成形术

17、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18、阴道闭锁切开术

19、子宫颈锥形切除术

20、宫颈裂伤修补术

21、阴式输卵管结扎术

22、嵌顿性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23、子宫穿孔修补术

24、阔韧带叶间囊肿摘除术

25、子宫内翻复位术

26、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27、子宫颈肌瘤挖除术

28、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29、阴道子宫切除术和阴道后壁修补术30、腹腔镜子宫切除(含全切、次全切)

31、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

妇科三级手术

1、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

3、子宫颈残端切除术

3、子宫破裂修补术或切除术

4、阴道直肠瘘修补术

5、阴道膀胱瘘修补术

6、子宫畸形矫正术

7、输卵管宫角植入术

8、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

9、输卵管吻合术

10、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切除术

妇科四级手术

1、外阴根治性切除术

2、阴道成形术

3、次根治性及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4、科研项目及新开展重大手术

5、腹腔镜下Burch

6、前路IVS

7、后路IVS

8、双附件+子宫+盆腔淋巴清扫

十六、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同时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本制度所指的手术医师是指术者,特殊情况下可由第一助手代替。

2、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应参照执行。

3、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4、手术安全检查由麻醉医师主持并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如无麻醉医师参加的手术,则由术者主持并填写表格。

5、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1)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医师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中内容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手术部位与标示、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感染性疾病筛查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其他内容,由核查三方共同核查确认。

(2)手术开始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示,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4)三方核查人确认后分别签名。

6、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7、术中用药的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核查。

8、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与持续改进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

9、医院医务部门、护理部门等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认真履行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落实。

10、《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案中保管。

11、手术科室病房与手术室之间要建立交接制度,并严格按照查对制度的要求进行逐项交接。

十七、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为确保手术患者生命安全,保证医疗质量,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的不同,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要须对患者进行客观的手术风险评估,制订安全有效、费用最低的手术方案;当术中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修改手术方案,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最终目是得到最佳的手术效果。特制订患者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1、开展手术风险评估,是落实卫生部《2009-2010年患者安全目标》的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2).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3).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和术式发生错误;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5).提高安全用药;

(6).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7).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8).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9).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10).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2、开展手术风险评估的前提是严格执行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医务科、护理部及院感科是手术风险的职能管理部门。存在重大手术安全隐患和出现不良后果时应向相关职能报告,并妥善处置。

3、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病历书写、必需的检验检查、主刀医师亲自检查病人并参加术前讨论、必需的会诊、高值耗材的使用与选择等。

4、对病人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以及拟实施手术风险的利弊进行综合评估。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须按《成都市温江区妇幼保健院患者手术风险评估表》中内容逐项评估。

5、手术风险评估分级≥2分时,必须在科主任的组织下进行科内会诊。也可向医务科报告,申请组织院内会诊。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

6、根据评估结果和术前讨论意见,制订出安全、有效、费用最少的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注意术中监护与输血选择的适宜性,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强调手术与麻醉知情同意书的完整性、注意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及选择权并有书面同意书,以及病人的身份及手术部位的识别标识及核查。

7、术后做好病情观察、术后特殊治疗项目的处置与交代、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手术记录与病程记录。

《手术安全核对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试行)使用说明

一、卫生部《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重点工作之二“病人安全目标”中“目标

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一,是具体落实的措施

二、各医院要将《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流程。每一例手术均需执行此项工作,每个月、季、年都应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

三、通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手术风险分级”方法。不但可以了解手术风险程度外,还可以准确地比较各医院之间“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差距,也可以与国际水平作横向比较

四、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简介:

在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中是按照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手册”中的“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将手术分为四级,即NNISO级、NNIS1级、NNIS2级和NNIS3级,然后分别对各级手术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从而提高了该指标在进行比较时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手术风险标准依据,是根据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2.麻醉分级,3.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的。定义如下: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Ⅲ类手术切口(清洁一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

Ⅳ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2)麻醉分级(ASA分级)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分级)。

Pl: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第二篇:手术室安全制度

手术室安全制度

一、人人必须自觉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禁违章工作。

二、对出现的各种不安全隐患,人人都要制止。

三、使用各种气体时,应严格核对气体擦孔是否正确,用毕及时拔下。

四、除本室值班者外,其他人不可留宿手术室,有特殊情况必须经邻导批准。

五、私人贵重物品严禁带入或自行保管好,丢失时请上报保卫科。

六、严禁在手术室使用明火,易燃物应放安全处妥善保管。

七、值班者在接班后必须严格检查安全,并登记在安全本上,注意门户安全。

八、火警119;特警110。

九、距手术人员应超过30cm。不得在室内,尤其是器械台旁随意走动,不得进入非参观手术间。不在限制区内看书、看报、闲聊或从事与手术无关的工作。

一、防止接错患者

手术室差错事故防范制度

1、到病房接患者时,凭手术通知单查对科室、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何侧)及手术时间。

2、患者接到手术室后,需送到指定手术间,再由该室巡回护士第2次核对以上各项。

3、麻醉、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生、术者第3次核对以上各项。

二、防止摔伤,碰伤患者

1、接送患者出入门边时,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手足,防止碰伤;移动患者及手术床或运送车时,需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滚动摔伤;运送途中,拉上床挡,护送员手推床头,脚在前,头在后以利观察和保护患者。搬运患者时,动作轻巧、稳妥,防止意外伤。

2、患者(尤其是小儿、躁动者)躺在手术床等待手术或等待护送时,应有护士床旁守护,上约束带,防止坠床,清醒患者可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3、全麻诱导期的患者应有人在床旁照顾,注意患者肢体位置,防止挤压撞伤关节脱臼,必要时上约束带。

4、经常检查平车性能,保持状态要好,防止接送途中摔伤患者。

三、防止手术部位错误

1、脑、颈、胸、肾,肢体等部位及疝等对称性器官手术,应在手术单上注明何侧。

2、在手术开始前,手术者必须核对患者,并按病历记载、X线片等再次核对手术部位。

四、防止用错药

1、使用任何注射药物,应先核对瓶签,并会同另二人核对浓度、剂量方可使用。

2、瓶签脱落、字迹不清或有疑问,严禁使用。

3、用过的空安瓿,应保留至手术结束方可丢弃,依各查对。

4、局麻加肾上腺素时,应事先问明剂量再加药。

5、器械台上应有盛局麻的专用杯,以免与其他药物混淆。

6、执行口头医嘱用药时,要复诵1遍,并及时记录。

五、防止烫伤、烧伤

1、使用热水袋时,要有外套、盖子拧紧,保证不漏水;清醒、能活动的成人,水温为60—70℃,小儿、昏迷、低温麻醉及瘫痪患者为40—50℃。热水袋与患者身体之间应隔1层毛巾或薄被,放好后应经常检查。

2、使用电灼器时,应将接触患者的电极板紧贴患者皮肤,固定于患者远离心脏的肌肉丰厚处,电极板要平坦,防止电极板灼伤患者。患者身体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上的金属部分接触。

3、使用化学药品时,要注意掌握浓度、剂量及方法,避免灼伤粘膜、皮肤。

4、保持手术床单、布垫平整、干燥。消毒时,若被消毒液浸湿应及时更换,尤其是小儿,以避免灼伤。

六、防止创口感染

1、所有手术人员应加强无菌观念,熟练无菌技术,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常规。

2、严格管制手术室门户,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的人数。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后,应迅速就位,尽量减少走动或频繁开关手术间门,以免尘土飞扬。

3、手术人员应经常注意自己及他人有无违反无菌技术,发现时应立即纠正。

4、凡耐高温高压的手术物品一律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否则,改用低温蒸汽或气体消毒灭菌,不主张使用化学药液浸泡。特殊情况采用浸泡消毒时,严格按使用说明执行。每次消毒应在盒外注明消毒日期和时间,并签名。

5、保持手术切口周围、无菌器械台敷料干燥,可使用防水手术薄膜及加层铺巾保护。

6、手术进行中若有可能污染时,应注意保护切口及手术区。污染标本及器械,应放在指定盆内。

7、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有条件时,应划分无菌手术间、急诊手术间、感染手术间,以降低无菌手术感染率。不可同时在一个手术间施行无菌、污染两种手术。

8、加强手术技能的培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组织创伤、若手术时间超过6小时,手术切口周围应加盖无菌巾。

9、施行感染手术的人员,手术后应从污物通道离开限制区,否则,必须彻底淋浴,更衣、更鞋、戴口罩帽子后方可到其他手术间走动或参观。

七、防止燃烧、爆炸意外

1、手术室内使用电炉、酒精灯等时,应远离氧气,防止爆炸。

2、若使用手动电钻、骨钻时,注意检查气体有无漏气。

3、氧气瓶口、压力表上应防油、防火,不可缠绕胶布或存放在高温处,使用完毕,应立即关好阀门,保持瓶内压力在490Kpa以上。

4、定期检查各手术间电路、医用气体管道装置的安全性、密闭性。每月对高频电刀、无影灯以及其他设备进行测试、维修或更换。手术间设地线接口,防止电线短路。

5、术中尽可能爆出手术间地面干燥,防止漏电。

八、防止因器械不足或不良造成意外

1、器械打包护士应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准备器械,并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配件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

2、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应再次检查器械是否正确、适用。发现配件不齐,及时通知巡回护士进行更换;若为损坏,应交巡回护士撤出。

3、实施重大、特殊手术或新手术时;术者应与术前一日亲自到手术室挑选所需的特殊器械,并检查其他物品是否齐备及适用。

4、在进行重要步骤前,术者应先检查器械是否合适。

5、手术室应常规准备不同种类的急诊手术器械包以及常用的手术器械单包,以备急用。用后,应及时包好、灭菌。有条件的,应备快速高压蒸汽灭菌锅。

6、每年应进行器械大保养及检修1次。

九、防止气压止血带使用不当造成损伤

1、严格掌握禁忌症,当下肢动脉硬化、血栓性脉管炎、淋巴管炎、化脓性感染(坏死)等患者不使用驱血袋,恶性肿瘤或局部炎症的患者,使用止血带时不驱血。

2、使用前应检查气囊、显示表(气量表)是否完好,有无漏气。

3、扎止血带的部位位于上臂三分之

一、大腿上三分之二处,缚带时,皮肤表面垫一块布巾,缚毕用绷带固定。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指为宜。

4、工作压力,成人上肢压力为40Kpa、下肢为80Kpa,小儿上肢为30Kpa,下肢为40Kpa,对于过瘦、过胖者可适当减少或增加压力;保险压力,以超过工作压力5—10Kpa为宜。

5、若为普通气压止血带,打气应稍超过正常值后再放气至正常值时拧紧阀门,放气时应缓慢。

6、止血带充气后,应注明时间时限1小时,最长不超过1.5小时,每次间歇5—10min。使用中,每15min检查1次压力指数,及时提醒术者止血时间。

十、防止体位不当造成损伤

1、巡回护士、手术室医生在摆体位时,应遵循安全、舒适,术野充分暴露、不妨碍呼吸为原则,根据手术部位正确摆放体位。

2、患者侧卧位时,胸垫与腋下应间隔10cm左右,俯卧位时,腹部、会阴部勿受压,上肢外展<90°,两腿不可过度伸直,骨隆突部位垫软枕,防止受压。

3、约束带不可固定过紧,防止神经损伤。

4、加强术中观察,每15min检查1次,观察肢体末端血运,按压受压肢体,3—5min/次。

十一、防止病理检查标本遗失或差错

1、器械护士应将所取下的标本放于盛有盐水的小杯(小碗)内,必要时用丝线结扎或钳子夹持作为标记,妥善放在器械台上。若为较大的标本,标本表面可用盐水纱垫覆盖,防止干燥。

2、冰冻切片的标本,巡回护士应立即将标本放入盛器内,贴上标签,写明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取部位,连同写好的病理标本检查单交专人立即送病理科,面交该科负责人员。

3、一般病理检查标本,术毕由器械护士交给巡回护士。后者应将标本放入有固定液的盛器内,贴上标签,术毕当面交与术者或助手,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签名。

第三篇: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一、防止接错患者

1、到病房接患者时凭手术患者电脑打印单或手术通知单查对科室、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何侧)及手术时间。

2、患者接到手术室后,须送到指定手术间,由该室巡回护士第2次核对以上各项。

3、麻醉、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生、第一助手第3次核对以上各项。

二、防止摔伤患者

1、接送患者出入门边时,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手足,防止碰伤;移动患者至手术床或运送车时,须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滚动摔伤;移动患者至手术床或运送车时,需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滚动摔伤;运送途中,拉上床挡,护送员手推床头,脚在前,头在后以利观察和保持患者搬运患者时,动作轻巧、稳妥,防止意外伤。

2、患者(尤其是小儿、躁动者)躺在手术床等待手术或等待护送时,应有护士床旁守护,必要时上约束带,防止坠床;清醒患者可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3、全麻诱导期的患者应有人在床旁照顾,注意患者肢体位置,防止挤压撞伤,必要时上约束带。

4、经常检查交换车性能,保持状态良好,防止接送途中摔伤患者。

三、防止手术部位错误

1、脑、颈、胸、肾、肢体等部位及疝等对称器官手术,应在手术单上注明何侧。

2、在手术开始前,手术者必须核对患者,并按病历记载、X线片等再次核对手术部位。四、一次性灭菌物品的贮存管理:

① 专柜专放,离地面30CM。② 柜内清洁、干燥、通风好。③ 室内空气含菌量200cfu/m3.④ 温度与温度适中。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五、防止输错血

1、巡回护士负责取血,每次只能取一名患者所需的血液。

2、取血前,核对医嘱与术前血型报告单是否一致,防止取错血。

3、严格查对制度,取血时认真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血型、交叉配血化验单及供血者姓名、血型、血瓶号保存期,做到巡护士取血时自查、输血前与麻醉医生共查、输血后再次查对。

4、密切观察输血后反应,及时发现异常。

5、输血后的储血袋放4℃冰箱保留24小时,然后毁形弃之。

六、防止烫伤、烧伤

1、使用热水袋时,要有外套、盖子拧紧,保证不漏水。清醒、能活动的成人,水温为60~70℃,小儿、昏迷、低温麻醉及瘫痪患者为40~50℃。热水袋与患者身体之间应隔一层毛毯或薄被,放好后应经常检查。

2、使用电灼器时,应将接触患者的电极板涂以导电胶或蘸湿盐水,电极板要平坦,紧贴患者皮肤,固定于患者远离心脏的肌肉丰厚处,防止电极板灼伤患者。患者身体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上的金属部分接触。要正确接好电源。

3、使用化学药品时,要注意掌握浓度、剂量及方法,避免灼伤黏膜、皮肤。

4、保持手术床单、布垫平整、干燥。消毒时,若被消毒液浸湿应及时更换,尤其是小儿,以避免灼伤。

七、防止创口感染

1、所有手术人员应加强无观念,熟练无菌技术,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常规。

2、严格管理制手术室门户,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的人数。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后,应迅速就位,尽量减少走动或频繁开关手术间门,以免尘土飞扬。

3、手术人员应经常注意自已及他人有无违反无菌技术,发现时应立即纠正。

4、凡耐高压的手术物品一律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否则,用低温蒸气或气体消毒灭菌,不主张使用化学药液浸泡。特殊情况采用浸泡消毒时,严格按使用说明执行,每次消毒应在盒外注明消毒日期和时间,并签名。

5、保持手术切口周围、无菌器械台敷料干燥,可使用防水手术薄膜及加层铺巾保护。

6、手术进行中若有可能污染时,应注意保持切口及手术区。污染标本及器械,应放在指定盆内。

7、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有条件时,应划分无菌手术间、急诊手术间、感染手术间,以降低无菌手术感染率。不可同时在一个手术间施行无菌、污染两种手术。

8、加强手术技能的培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组织创伤。若手术时间超过6小时,手术切口应加无菌巾。

9、施行感染手术的人员,手术后应从污物通道离开限制区,否则,必须彻底沐浴、更衣、更鞋、戴口罩帽子后方可到其他手术间走动或参观。

八、防止燃烧、爆炸意外

1、手术室内使用电炉、酒精灯等时,应远离氧气,防止爆炸。侧灯勿靠近麻醉机、氧气筒。

2、若使用气动电钻、骨钻时,注意检查气体有无漏气。

3、氧气瓶口、压力表上应防油、防火,不可缠绕胶布或存放在高温处,使用完毕,应立即关好阀门,保持瓶内压力在490kpa以上。

4、定期检查各手术间电路、医用气体管道装置的安全性、密闭性。每月对高频电刀、无影灯以及其他设备进行测试、维修或更换。手术间设地线接口,防止电线短路。

5、术中尽可能保持手术间地面干燥,防止漏电。

九、防止因器械不足或不良造成意外

1、器械打包护士应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准备器械,并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配件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

2、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应再次检查器械是否正确、适用。发现配件不齐,及时通告巡回护士进行登记或更换;若为损坏,应交巡回护士撤出。

3、实施重大、特殊手术或新手术时,术者应于术前一日亲自到手术室挑选所需的特殊器械,并检查其他物品是否齐备及适用。

4、在进行重要步骤前,术者应先检查器械是否合适。

5、手术室应常规准备不同种类的急诊手术器械包以及常用的手术器械单包,以备急用。用后,应及时包好、灭菌。有条件的医院,应备快速高压蒸汽灭菌锅。

6、每年应进行器械大保养及检修一次。

十、防止气压止血带使用不当造成损伤

1、严格掌握禁忌证,当下肢动脉硬化、血栓性脉管炎、淋巴管炎、化脓性感染(坏死)等患者不使用驱血带,恶性肿瘤或局部炎症的患者,使用止血带时不驱血。

2、使用前应检查气囊、显示表(气量表)是否完好,有无漏气。

3、缚止血带的部位位于上臂上1/

3、大腿上2/3处,缚带时,皮肤表面垫一块布巾,缚毕有绷带固定。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指为宜。

4、工作压力,成人上肢压力为40kpa、下肢为80kpa,小儿上肢为30kpa、下肢为40kpa,对于过瘦、过胖者可适应减少或增加压力;保险压力,以超过工作压力5~10kpa为宜。

5、若为普通气压止血带,打气应稍超过正常值后再放气至正常值时拧紧阀门;放气时应缓慢。

6、止血带充气后,应注明时间,时限1h,最长不超过1.5h,每次间歇5~10min。使用中,每15min检查1次压力指数,及时提醒术者止血时间。

十一、防止体位不当造成损伤

1、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在摆体位时,应遵循安全、舒适、术野充分暴露、不妨碍呼吸为原则,根据手术部位正确摆放体位。

2、患者侧卧位时,胸垫与腋下应间隔10cm左右;俯卧位时,腹部、会阴部勿受压;上肢外展<900;两腿不可过度伸直;骨隆突部位垫软枕,防止受压。

3、束缚带不可固定过紧,防止神经损伤。

4、加强术中观察,每15min检查一次,观察肢体末端血运,按摩受压肢体,3~5min/次。

十二、防止病理检查标本遗失或差错

1、器械护士应将所取下的标本放于盛有盐水的水杯(小碗)内,必要时用丝线结扎或钳子夹持作为标记,妥善放在器械台。若为较大的标本,,标本表面可用盐, 水纱垫覆盖,, 防止干燥。

2、冰冻切片的标本,巡回护士应立即将标本放入盛器内,贴上标签,写明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取部位,连同写好的病理标本检查单交专人立即送病理科,面交该科负责人员,并让其在病理标本登记本上签名。

3、一般病理检查标本,术毕由器械护士交巡回护士贴上标签,写明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员、标本名称及采取部位后,并签字。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中的内容逐项填写清楚,并与标本核对后放在指定位置。

4、病理科接到标本后,逐项检查各标本的登记情况,无误后在标本送检登记本上签名。

5、所有病理送检单、病理结果报告单、标本盛器标签以及标本送检登记本,都必须字迹工整、项目齐全。病理诊断报告以正式文字报告为准。

十三、锐器伤的预防

(1)拿取、回收锐器(针头、穿刺针、缝针、剪刀、手术刀及刀片等),谨防刺伤。(2)拿取、回收注射剂安培,谨防刺伤。

(3)如不慎被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4)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滞涩的锐器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5Ug、、5Ug、(按10个月、1个月、6个月间隔)。

十四、手术室人员的防护

(1)防废气:交废气接于专用的吸收缸,确保通风换气设备功能良好,并戴好口罩。(2)防感染:严格执行感染手术的处理原则,对急诊患者,一律按污染手术处理。(3)防锐器伤:传递锐器时要稳、准、最好使用传递盘。(4)防辐射:设置屏风,穿戴好防护用品,回避。(5)防噪音:选择噪音小、功能好的仪器设备。

(6)防精神过度紧张:做好自我心理调整,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劳逸结合。

第四篇: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一、防止接错患者

1.到病房接患者时,凭手术通知单与病房责任护士查对科室、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何侧)及手术时间。

2.患者接到手术室后,须送到指定的手术间,由该室巡回护士第2次核对以上各项。

3.麻醉、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生、第一助手第3次核对以上各项。

二、防止摔伤、碰伤患者

1.接送患者出入门边时,注意保护患者的头部和手足,防止碰伤;移动患者至手术床或运送车时,需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滚动摔伤;运送途中,拉上床档,患者脚在前,头在后利于观察和保护患者。搬动患者时,动作轻巧、稳妥,防止意外伤。

2.患者(尤其是小儿、躁动者)躺在手术床等待手术或等待护送时,应有护士床旁守护,必要时上约束带,防止坠床;清醒患者可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3.全麻诱导期的患者应有人在床旁照顾,注意患者肢体位置,防止挤压撞伤,必要时上约束带。

4.经常检查对接车的性能,保持状态良好,防止接送途中摔伤患者。

三、防止手术部位错误

1.脑、颈、胸、肾肢体等部位及疝等对称器官手术,应在手术单上注明何侧并在手术部位标记。

2.在手术开始前,手术者必须核对患者,并按病历记载、X线片等再次核对手术部位及标记。

四、防止用错药

1.使用任何注射药物,应严格执行“三查十对”。

2.瓶签脱落、字迹不清或有疑问,严禁使用。

3.用过的空药瓶,应保留至手术结束方可丢弃,以备查对。、4.局麻加肾上腺素时,应事先问明剂量再加药。

5.器械台上应有盛局麻药的专用杯,以便与其他药物混淆。

6.执行口头医嘱用药时,在执行前、后必须要复诵1遍,并嘱麻醉医生及时记录在“手术麻醉记录单上。

五、防止输错血

1.巡回护士负责取血,每次只能取1名患者所需的血液。

2.取血前,核对医嘱与术前血型报告单是否一致,防止取错血。

3.严格查对制度,取血时认真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单及供血者姓名、血型、血瓶号、保存期,做到巡回护士取血时自查、输血前与麻醉医师共查、输血后再次查对。

4.密切观察输血后反应,及时发现异常。

5.输血后的储血袋及时送至检验科保存。

六、防止烫伤、烧伤

1.使用热水袋时,热水袋要有外套,盖子拧紧、保证不漏水。清醒,能活动的成人,水温为60~70℃,小儿、昏迷、低温麻醉及瘫痪患者、末梢神经感觉异常者为40~50℃。热水袋与患者身体之间应隔

六、防止烫伤、烧伤

1.使用热水袋时,热水袋要有外套,盖子拧紧、保证不漏水。清醒,能活动的成人,水温为60~70℃,小儿、昏迷、低温麻醉及瘫痪患者、末梢神经感觉异常者为40~50℃。热水袋与患者身体之间应隔一层毛毯或薄被,放好后应经常检查。

2.使用高频电刀时,特别注意:(1)严格控制输出功率。一般电凝20~40W,电切30~50W,即能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当功率>50W时,每增加5W,应报告术者,揭晓醒注意,严禁超出仪器安全值范围;

(2)面罩给氧时,由于密闭不严。四周氧浓度较高,应改用鼻导管吸氧或适当调整氧流量。尤其电刀笔与面罩呈近距离操作时(如颈部、胸部手术),要严防电火花诱发燃烧;

(3)乙醇擦拭皮肤后乙醇液残留局部皮肤,未挥发干就在其上覆盖手术薄膜。切皮后,使用电刀切割可诱发燃烧,由于在无影灯强光照射下,手术人员不易察觉,导致火焰在手术薄膜下对皮肤持续燃烧。因此,擦拭术野的乙醇不可过湿、乙醇未干不可使用电刀切割、切割过程电刀笔不要接触纱布;

(4)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维修,保证性能稳定,每周一次;

(5)有条件选择不含乙醇的消毒液擦拭皮肤,从源头上防止燃烧的发生;

(6)接触患者的电极板涂以导电胶或蘸湿盐水,电极板要平坦,紧贴患者皮肤,固定于患者远离心脏的肌肉丰富处;若使用一次性电极板时,发现粘胶面有毛发或有空泡、脱胶现象应立即更换,防止电极板灼伤患者;

(7)患者身体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上的金属部份接触。要正确接好电源。

3.使用化学药品时,要注意掌握浓度、剂量及方法,避免灼伤粘膜、皮肤。头面部、颈背部手术的消毒时,双眼应贴防水保护膜或涂眼膏,防止消毒液对角膜损伤。

4.保持手术床单、布垫平整、干燥。消毒时,若被消毒液浸湿应及时 更换,尤其是小儿应避免灼伤。

七、防止创口感染

1.所有手术人员应加强无菌观念,熟练无菌技术,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常规。

2.严格管制手术室门户,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的人数。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后应迅速就位,尽量减少走动或频繁开关手术间门,以免尘土飞扬。

3.手术人员应经常注意自己及他人有无违反无菌技术,发现进应立即纠正。

4.凡耐高温高压的手术物品一律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反之,改用低温等离子灭菌或气体消毒灭菌,不主张使用化学药液浸泡。特殊情况彩用浸泡消毒时,严格按国家规范执行,每次消毒应在盒外注明消毒日期和时间,并签名。

5.保持手术切口周围、无菌器械台敷料干燥,可使用防水手术薄膜及加层铺巾保护。

6.手术进行中如有可能污染时,应注意保护切口及手术区。污染标本及器械,应放在指定盆内。

7.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严格划分无菌手术间、急诊手术间、感染手术间,以降低无菌手术感染率。不可同时在一个手术间实行无菌、污染两种手术。

8.加强手术技能的培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组织创伤。若手术时间大于6小时,手术切口周围应加盖无菌巾。

9.施行感染手术的人员,手术后应从污物通道离开限制区,不可随意互窜手术间。必须彻底淋浴、更衣、更鞋、戴口罩帽子后方可到其他手术间走动或参观。

八、防止燃烧、爆炸意外

1.手术室内使用电炉、酒精灯等时,应远离氧气,防止爆炸。侧灯勿靠近麻醉机、氧气筒。

2.若使用气动电钻、骨钻时,注意检查气体有无漏气。

3.氧气瓶口、压力表上应防油、防火。不可缠绕胶布或放在高温处,使用完毕,应立即关好阀门,保持瓶内压力在490kpa以上。

4.定期检查各手术间的电路、医用气体管道装置的安全性、密闭性。每月对高频电刀、无影灯以及其他设备进行测试、维修或更换。手术间设地线接口,防止电线短路。

5.术中尽可能保持手术间地面干燥,防止漏电。

6.加强火警意识教育,熟知主要电闸开关的位置;掌握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定点放置灭火器材,熟练掌握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迅速控制险情。

九、防止因器械不足或不良造成意外

1.器械打包护士应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准备器械,并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配件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

2.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应再次检查器械是否正确、适用。发现配件不齐时,及时通知巡回护士进行登记或更换;若术中器械损坏或不好用(如剪刀、骨凿),应及时做标记,交巡回护士撤出。

3.重大、特殊手术或新手术时,术者应于术前一日亲自到手术室挑选所需的特殊器械,并检查其他物品是否齐全及适用。

4.在进行重要步骤前,术者应先检查器械是否合适。

5.手术室应常规准备不同种类的急诊手术的器械包以及常用的手术器械单包,以备急用。用后,应及时灭菌。

6.每年应进行器械大保养及检修1次。

十、防止气压止血带使用不当造成损伤

1.严格掌握禁忌症,当下肢动脉硬化、血栓性脉管炎、淋巴管炎、化脓性感染(坏死)等患者不使用驱血带,恶性肿瘤或局部炎症的患者,使用止血带时不驱血。

2.使用前应检查气囊、显示表(气量表)是否完好,有无漏气。

3.缚止血带的部位位于上臂1/

3、大腿上2/3处,缚带时,皮肤表面垫一块布巾,缚毕用绷带固定。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指为宜。对于小儿及皮肤稚嫩者,缠绕止血带时,应将其背面(绒布面)直接接触皮肤,其里面(有塑料贴粘全扣)朝上,即反过来用,避免充气后里面的塑料粘合扣对皮肤的点式压伤。

4.工作压力,成人上肢压力为40kpa、下肢为80kpa,小儿上肢为30kpa、下肢为40kpa,对于过瘦、过胖者可适当减少或增加压力;保险压力,以超过工作压为5~10kpa为宜。

5.若为普通气压止血带,打气应稍过正常值后再放气到正常值时拧紧阀门;放气时应缓慢。放气后,巡回护士应常规检查束缚的止血带是否复原,防止气压止血带显示屏为零,而实际气囊未放气等意外 故障,适成肢体长期受压。

6.止血带充气后,应注明时间,时限1小时,最长不超过1.5小时,提醒术者止血时间。

7.抬臂或抬腿消毒时,消毒液会顺势流入束缚的止血带内,再加术中充气加压,容易造 成消毒液对皮肤的烧灼。因此,消毒前,在束缚的止血带远端边缘用纱布填塞一圈,以阻挡消毒液流入,消毒完毕取下弃之。

十一、防止体位不当造成损伤

1.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在摆体位时,应遵循安全、舒适,术野充分暴露,不妨碍呼吸为原则,根据手术部位正确摆放体位。

2.患者侧卧位时,胸垫与腋下应间隔10cm左右;俯卧位时,腹部、会阴部勿受压;上肢外展<90°;两腿不可过度伸直;骨隆突部位垫软枕,防止受压。颈椎后路矫治手术时,由于术中对脊柱施加一定外力(凿打、矫形、复位等),极易造成面部压力。因此,颜面部宜垫马蹄形硅胶状体位垫,可有效抗震、抗压、抗移动。

3.束缚带不可固定过紧,防止神经损伤。当选择斜坡位手术时(如颈段后路脊柱矫治术),应特制宽边束缚带,兜住两侧臀沟向上固定,托住患者,防止术中身体下滑造成意外伤。

4.加强术中观察,每15分钟检查1次,观察肢体末端血运,按摩受压肢体,3~5min/次。

十二、防止病理检查标本遗失或差错

1.洗手护士应将所取下的标本放于盛有盐水的小杯(小碗)内,必要 时用丝线结扎或 钳子夹持作为标记,妥善放在器械台上,若为较大标本,标本表面可用纱垫覆盖,防止干燥。

2.冷冻切片的标本,巡回护士应立即将标本放入盛器内,贴上标签,写明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取部位,连同写好的病理标本检查单交专业人员立即送病理科,面交该负责人员。

3.一般病理检查标本,术毕由器械护士交给手术医生。后者应将标本放入有固定液的盛器内,面交该科人员。

4.手术室指定专人负责标本送检,送检前分别由值班护士、送检员再次核对标本盛器上的标签与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上所填内容是否相符,无误后将三者放置一处送检。若核对中发现送检单有错项、漏项或填写不全,值班护士应立即通知手术者到科补填或更改,护士不可帮填,防止差错发生。

5.病理科接到标本后,逐项检查各项标本的登记情况,无误后在标本送检登记本上签名。

6.所有病例送检单、病理结果报告单、标本盛器标签以及标本送检登记本,都必须字迹工整、项目齐全。病理诊断报告以正式报告为准。

第五篇:手术室安全核对制度

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

一、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

三、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四、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记录单》。

五、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一)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记录单》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二)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三)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四)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记录单》上签名。

六、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七、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

八、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记录单》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记录单》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

九、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第一责任人。

十、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本院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落实。

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

2017年01月修订

下载医疗安全制度(手术室)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疗安全制度(手术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疗安全制度

    马关康瑜精神病医院医疗安全制度 一、医疗安全制度 1.医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职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2.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执行......

    医疗安全制度

    南充市顺庆区金台镇卫生院 关于《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的医疗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强化医疗安全管理......

    医疗安全制度

    昭平精神病医院医疗安全制度 一、医疗安全制度 1.医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职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2.......

    手术室制度

    手术部位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2、手术室环境清洁,符合卫生学标准。不同类别的手术安置在相应级别的洁净环境下进行;传染病人手术安置在隔离手术间进行......

    手术室相关制度

    手术室工作制度 1 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按规定更换手术室专业的衣裤、口罩、鞋、帽。呼吸道感染者若必须进入时,应带双层口罩。手术人员暂时离开手术室外出时,应更换外出衣、鞋......

    5、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手术室安全防护制度 一、防止接错患者 1.接患者入室时,凭手术通知单与病房责任护士查对科室、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何侧)及手术时间。 2.患者接到手术......

    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5篇

    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 1、术前1日,责任护士遵医嘱查对手术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手腕带等,并对手术区域进行皮肤准备。手术医生对手术患者进行手术......

    15医疗安全制度(本站推荐)

    医疗安全制度 一、医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应有的医疗技术水平。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条例》 二、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定期对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