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意见
(皖政办〔2008〕1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全面提升我省产品和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提出以下意见:
一、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技术标准是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活动的基本依据。技术标准战略就是通过建立和推广技术
标准,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策略。
近年来,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贸易、保护民族产业、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技术进步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有利于为我省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有利于优化我省产业结构,快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实现产业聚集和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原则。政府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发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开展技术标准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全社会重视和参
与标准化工作。
(二)坚持企业为主、市场引导的原则。技术标准研制以企业为主,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标准化与市场的联系,为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提供技术支撑。鼓励支柱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及重点骨干企业形成技术标准联盟,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研制力度,尽快形成优势产业
技术标准。
(三)坚持技术创新、资源整合的原则。以技术创新为重点,实现优势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的产品标准。充分整合利用各类资源,充分挖掘全社会的人才、技术、设备、资金潜力,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标准化工作机制。
三、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
我省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是:实施三大工程,即重要技术标准研制推进工程、技术性贸易壁垒突破工程、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示范工程;建设三大体系,即农业(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公共服务技术支撑体系、标准化政策法规体系。
(一)实施重要技术标准研制推进工程。
1.积极推动我省优势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参与ISO、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活动,争取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话语权。
2.积极申报组建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积极跟踪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及时将自主知识产权融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到“十一五”末,全省争取申报组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30
个。
3.鼓励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紧紧围绕我省优势产业,主持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大力推进专利技术向技术标准转化,建立健全基本满足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体系。到“十一五”末,争取主导或参与新制(修)订国家标准的数量超过120项;制(修)订
省地方标准1000项以上。
4.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以技术标准为核心,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到“十一五”末,力争全省规模工业企业主导产品采标率达到80%以上;全省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100%;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安徽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并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
争创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20家。
5.积极开展标准项目的研究。组织有竞争力、技术含量高、符合国家发展要求(如食品安全、节能降耗、节能减排等)的项目申报国家标准科研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积极争创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科技成果奖”等。
(二)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突破工程。
1.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建立包括收集与反馈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统、研
究与咨询系统等在内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防范和应对体系。
2.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传递网络。以报刊、网络等为载体建立基本覆盖全省主要出
口企业的信息传递网络。
3.完善“WTO/TBT”信息资源数据库。在国家三大信息资源数据库(技术标准数据库、技术法规数据库、WTO/TBT-SPS通报数据库)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我省WTO/TBT技术标准专题数据库,提高WTO/TBT专题技术标准数据库在全社会的应用水平。
(三)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示范工程。
到“十一五”末,力争建立6-8个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示范市,培育30家具有自主创新优势的标准化示范企业,扶持5-6家节能减排示范企业,建立20个国家级、200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和50个农产品标准化批发市场,建设40个标准化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立绿色饭店、标准化服务社区等300个。
(四)建立健全农业(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1.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围绕我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建设,建立健全以优质、特色、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为主体的省农业标准体系。到
“十一五”末,制(修)订省级农业地方标准200项以上。
2.以食品标准为重点,建立农产品安全质量溯源体系。按照《安徽省食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标准备案的管理。建立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安全质量溯源的标准化体系。
3.建立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和动植物防疫体系。制定农产品市场准入技术要求、农业投入品风险评估技术要求、环境和动植物安全风险评估要求等;推广和实施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标准;积极推广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认证),到“十一五”
末,通过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企业达到60家。
(五)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技术支撑体系。
加强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全省标准信息资源,建立以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为龙头,覆盖全省的标准信息服务网;加强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围绕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以安徽(国家)农业标准化与检测中心、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等国家级、省级检测机构为龙头,联合全省专业质检机构,覆盖我省主要工业产品的产品检测、标准验证网络。
(六)建立健全标准化政策法规体系。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争取完善标准化地方法规和规章体系,到“十一五”末,形成较为完善的标准化政策法规体系。根据实际情况,报请修订《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办法》、《安徽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安徽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和规章。
四、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将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一领导辖区内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实施工作。质监和科技部门负责对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实施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业、农业、文化、旅游、商务、环保、卫生、安全和社会公共服务等部门负责本部门、本行业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工作。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省属重点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要确定专业性机构履行标准化工作职责,开展相应活动。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标准化继续教育工程,构建以质监、科技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骨干的培训网络,鼓励标准化人才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有关大专院校要积极探索标准化教育模式,加强标准化课程建设,条件具备的,可申报
设立标准化专业。
(三)建立协调和激励机制。
建立科技部门、标准化主管部门和有关管理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引导和鼓励科研单位、企业等积极参与标准研制。承担重大产业研发项目和创新产品项目的单位,同步进行标准研制与科技项目的研究,加快科研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向标准转化进程,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的项目,优先列入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等规划。将先进的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列入省科技进步奖评定范围,将重要技术标
准的研制成果纳入省科技进步奖奖励范畴。
(四)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建立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资金投入机制,重点支持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形成的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的项目。对企事业单位组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予以资助。鼓励企事业单
位设立必要的标准化专项经费,加大对标准化工作的投入。
(五)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标准化知识。加强对在标准研制和采标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企业的宣传,引导企业走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效益型道路。组织好“世界标准日”、“科普日”、“科技周”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
发布部门:安徽省政府方法规)
发布日期:2008年03月27日的标准化意识。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三月二十七日
实施日期:2008年03月27日(地
第二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意见(皖政办〔20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政办〔2008〕12号 【发布日期】2008-03-27 【生效日期】2008-03-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意见
(皖政办〔2008〕1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全面提升我省产品和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提出以下意见:
一、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技术标准是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活动的基本依据。技术标准战略就是通过建立和推广技术标准,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策略。
近年来,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贸易、保护民族产业、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技术进步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有利于为我省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有利于优化我省产业结构,快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实现产业聚集和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原则。政府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发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开展技术标准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全社会重视和参与标准化工作。
(二)坚持企业为主、市场引导的原则。技术标准研制以企业为主,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标准化与市场的联系,为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提供技术支撑。鼓励支柱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及重点骨干企业形成技术标准联盟,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研制力度,尽快形成优势产业技术标准。
(三)坚持技术创新、资源整合的原则。以技术创新为重点,实现优势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的产品标准。充分整合利用各类资源,充分挖掘全社会的人才、技术、设备、资金潜力,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标准化工作机制。
三、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
我省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是:实施三大工程,即重要技术标准研制推进工程、技术性贸易壁垒突破工程、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示范工程;建设三大体系,即农业(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公共服务技术支撑体系、标准化政策法规体系。
(一)实施重要技术标准研制推进工程。
1.积极推动我省优势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参与ISO、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活动,争取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话语权。
2.积极申报组建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积极跟踪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及时将自主知识产权融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到“十一五”末,全省争取申报组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30个。
3.鼓励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紧紧围绕我省优势产业,主持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大力推进专利技术向技术标准转化,建立健全基本满足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体系。到“十一五”末,争取主导或参与新制(修)订国家标准的数量超过120项;制(修)订省地方标准1000项以上。
4.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以技术标准为核心,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到“十一五”末,力争全省规模工业企业主导产品采标率达到80%以上;全省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100%;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安徽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并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争创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20家。
5.积极开展标准项目的研究。组织有竞争力、技术含量高、符合国家发展要求(如食品安全、节能降耗、节能减排等)的项目申报国家标准科研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积极争创“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科技成果奖”等。
(二)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突破工程。
1.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建立包括收集与反馈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统、研究与咨询系统等在内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防范和应对体系。
2.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传递网络。以报刊、网络等为载体建立基本覆盖全省主要出口企业的信息传递网络。
3.完善“WTO/TBT”信息资源数据库。在国家三大信息资源数据库(技术标准数据库、技术法规数据库、WTO/TBT―SPS通报数据库)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我省WTO/TBT技术标准专题数据库,提高WTO/TBT专题技术标准数据库在全社会的应用水平。
(三)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示范工程。
到“十一五”末,力争建立6―8个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示范市,培育30家具有自主创新优势的标准化示范企业,扶持5―6家节能减排示范企业,建立20个国家级、200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和50个农产品标准化批发市场,建设40个标准化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立绿色饭店、标准化服务社区等300个。
(四)建立健全农业(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1.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围绕我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建设,建立健全以优质、特色、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为主体的省农业标准体系。到“十一五”末,制(修)订省级农业地方标准200项以上。
2.以食品标准为重点,建立农产品安全质量溯源体系。按照《安徽省食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标准备案的管理。建立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安全质量溯源的标准化体系。
3.建立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和动植物防疫体系。制定农产品市场准入技术要求、农业投入品风险评估技术要求、环境和动植物安全风险评估要求等;推广和实施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标准;积极推广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认证),到“十一五”末,通过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企业达到60家。
(五)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技术支撑体系。
加强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全省标准信息资源,建立以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为龙头,覆盖全省的标准信息服务网;加强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围绕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以安徽(国家)农业标准化与检测中心、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等国家级、省级检测机构为龙头,联合全省专业质检机构,覆盖我省主要工业产品的产品检测、标准验证网络。
(六)建立健全标准化政策法规体系。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争取完善标准化地方法规和规章体系,到“十一五”末,形成较为完善的标准化政策法规体系。根据实际情况,报请修订《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办法》、《安徽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安徽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和规章。
四、实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将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一领导辖区内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实施工作。质监和科技部门负责对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实施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业、农业、文化、旅游、商务、环保、卫生、安全和社会公共服务等部门负责本部门、本行业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工作。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省属重点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要确定专业性机构履行标准化工作职责,开展相应活动。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标准化继续教育工程,构建以质监、科技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骨干的培训网络,鼓励标准化人才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有关大专院校要积极探索标准化教育模式,加强标准化课程建设,条件具备的,可申报设立标准化专业。
(三)建立协调和激励机制。
建立科技部门、标准化主管部门和有关管理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引导和鼓励科研单位、企业等积极参与标准研制。承担重大产业研发项目和创新产品项目的单位,同步进行标准研制与科技项目的研究,加快科研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向标准转化进程,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的项目,优先列入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等规划。将先进的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列入省科技进步奖评定范围,将重要技术标准的研制成果纳入省科技进步奖奖励范畴。
(四)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建立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资金投入机制,重点支持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形成的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的项目。对企事业单位组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予以资助。鼓励企事业单位设立必要的标准化专项经费,加大对标准化工作的投入。
(五)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标准化知识。加强对在标准研制和采标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企业的宣传,引导企业走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效益型道路。组织好“世界标准日”、“科普日”、“科技周”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三月二十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法规标题】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颁布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文字号】
【颁布时间】2013-2-5 【失效时间】 【全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皖政办〔2013〕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复合经营活动。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促进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加快林下经济发展,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4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林业合作组织,强化科技服务、政策支持和监督管理,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林业综合效益,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为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美好乡村和打造“三个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生态和产业兼顾,统筹发展林下经济;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坚持政策引导,确保农民得到实惠;坚持机制和科技创新,确保林地综合生产效益得到持续提高。
(三)总体目标。全面实施林下经济发展“5211工程”,力争到2016年,全省形成五大特色林下经济示范片,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到2000万亩,林下经济产值在2011年基础上翻一番,直接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林农人均收入翻一番。
二、突出重点任务
(四)科学规划林下经济发展。根据当地林地资源、经营习惯、农村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统筹林区发展,科学制定本地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立足长远,兼顾当前,科学确定发展林下经济的模式、种类与规模,明确发展目标和主攻方向,制定扶持政策措施,确保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
(五)建立五大特色林下经济示范片。通过示范、引导和扶持,建立沿淮淮北林下中药材与蔬果种植、沿江苗木种植与生态旅游休闲、江淮丘陵种植养殖、大别山中药材种植与采集加工、皖南山区采集加工与森林旅游五大特色林下经济示范片。力争到2016年,全省创建500个林下经济示范点,打造30个现代林业示范园区,培育一批林下经济强县和从事林下经济的农民增收致富典型。
(六)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具有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和林下经济产品,实行林下经济、合作组织和产业化梯度发展,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之路。大力推广林菌、林笋、林药、林苗、林菜、林禽等模式,重点抓好大别山、皖北中药材,皖中林下种植、养殖,沿江苗木花卉与生态休闲旅游,皖南竹笋、山野菜等传统特色林下经济发展,突出抓好油茶、毛竹、食用(药用)菌、山核桃、板栗、麻栎、杨树、桑蚕、水果等林下种养加特色产业。支持发展市场短缺品种,优化林下经济结构,促进林下经济产品深加工,培育一批产业链长、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林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文化环境和林下无公害产品发展林家乐、森林人家、中医药养生会馆等休闲旅游、生态疗养,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森林旅游商品,逐步形成功能比较完善的旅游精品景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各类经营主体争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打造一批影响面广、信誉度高、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产品知名品牌,不断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七)积极建设示范点和示范园区。充分发挥种植养殖大户、林下经济合作组织以及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按标准化要求,建设一批不同类型、独具特色的林下种植养殖、林间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示范点和示范基地。
(八)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突出生态优先原则,科学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在坡地上发展林下经济,应当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地上发展林下种植业,防止过度开发。在新造林地和符合开发利用条件的林地,有计划地发展林下经济,实施立体复合经营,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农民收益,推动林业和林下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农民收入和森林资源“双增长”。
(九)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培育和引进各类龙头企业、林下经济合作组织和大户,鼓励和支持兴办林产品加工、贮藏、运输等经营实体;鼓励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开展生产经营和管理创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林业循环经济,促进林下经济转型发展、立体开发、绿色发展。通过典型带动,提供模式示范、科技示范和效益示范,促进生产、加工、销售配套发展,形成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
(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快林下经济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在主要产区和重要集散地引导和培育林下经济产品专业市场,加大贮藏、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流通网络,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等现代流通方式向林下经济产品延伸。
(十一)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林下经济,鼓励农民林业合作组织在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业产业方面发挥纽带作用,提高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组织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积极推进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建设,为农民提供林权交易、森林保险、信息发布、抵押贷款等快捷便利的服务。
三、完善支持政策
(十二)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投入林下经济发展。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等,重点支持林下经济示范点、现代林业示范园与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林下经济技术推广和农民林业合作组织发展。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林下经济优势产品集中开发。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林下经济发展。发展改革、财政、水利、农业、林业、商务、食品药品监管、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要结合林下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相关资金渠道,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
(十三)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农民林业合作社、合作林场等,可享受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农民生产林下经济产品,符合税收相关规定的,依法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从事林下经济发展的各类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中的所得,依法减征、免征所得税。对林农销售自产的林下产品,免征增值税;农民、村民委员会签订的林下产品收购合同,免征印花税;企事业单位从事林业生产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十四)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对具备发展潜力的林农、大户、林业合作组织及龙头企业发展林下经济,优先给予信贷扶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创办林权抵押担保收贮机构,建立村镇银行支持林下经济发展新机制。支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对农户小额免评估可循环信用贷款、授信贷款、联户联保贷款等业务给予重点支持,简化审批程序,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林下经济发展项目财政贴息扶持力度。
四、强化保障措施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工作,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林业增效、扶贫开发、美好乡村建设的重大举措。省政府成立由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林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林业厅。各市、县(市、区)要成立相应协调机构,加强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检查考核,协调解决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十六)强化部门协作。林业部门要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林下经济发展工作,强化示范推广和科技合作;发展改革部门要配合林业部门编制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支持符合投资政策的林下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导向作用;科技、农业、商务、工商、质监、税务、旅游、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加强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及政策、信息、市场建设等方面的服务,扶持林下种植、养殖重点项目;水利、交通运输、电力等部门要支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部门要将林下经济发展与产业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新闻宣传部门要积极营造发展林下经济的良好舆论氛围。
(十七)创新体制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林业发展方式。创新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建设,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有效服务,引导和服务林下经济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加强林下经济的应用技术和机制创新研究,大力推广林下经济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提高林下经济科技含量。充分利用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网络,组织专家和技术骨干深入林区加强培训指导,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服务下乡活动。
(十八)实施人才战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在林下经济的科技研发与推广以及生产、流通、市场营销等各环节,着力培养一批专家和能人,努力打造一支以农户为主体的林下经济带头人和致富能手。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2月5日
第四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目标管理年终考核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单位】81202
【发布文号】皖政办[2001]90号 【发布日期】2001-12-10 【生效日期】2001-12-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目标管理年终考核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皖政办[2001]90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务督查、规范目标管理工作的通知》(皖政[2001]19号文件)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目标管理年终考核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一、关于考核内容
1、对各市人民政府,按照省政府皖政[2001]19号和省政府秘函[2001]74号文件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
2、对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按照省政府皖政[2001]19号和省政府秘函[2001]70号文件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
二、二、关于考核办法
(一)对各市人民政府的考核办法
1、自查。各市政府按照省政府秘函[2001]74号文件要求,逐项进行自查,于2002年1月20日前向省政府政务督查和目标管理委员会提交2001年完成7项工作目标任务情况的自查报告(表格形式,一式20份)。
2、复核。为保证有关数据的公正性、权威性,各市人民政府完成7项工作目标任务情况由省统计局负责复核。
省政府有关部门于2002年1月底前向省政府办公厅提供下列情况:
①省统计局负责提供各市政府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财政供给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率、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率、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覆盖等10个方面工作的复核情况,并同时提供2001年各市经济运行评价考核测算结果。上述10个方面工作涉及的省政府有关部门,于2002年1月20日前向省统计局提供有关数据。
②省政府督办室负责提供省政府领导对各市工作评议的情况。③省政府督办室负责提供各市办理省政府重要督办事项、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等工作情况。
④省监察厅负责提供各市政风建设工作情况。
⑤省文明办负责提供各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情况。
⑥省公安厅负责提供需实行“一票否决”的危害社会政治稳定并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情况。
⑦省经贸委负责提供需实行“一票否决”的特大事故情况。
⑧省计生委负责提供计划生育方面需实行“一票否决”的有关情况。
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提供“两个确保”方面需实行“一票否决”的有关情况。
⑩省财政厅负责提供财政供给人员工资发放方面需实行“一票否决”的有关情况。
3、年终全面考核。以各市政府完成7项工作目标任务自查报告、复核情况和经济运行评价考核测算结果为基础,结合省政府领导评议、办理省政府重要督办事项、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政风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情况,用写实的办法确定各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位次。
在年终考核工作中,省政府政务督查和目标管理委员会不再统一组织考核组到各市进行考核,根据各市政府自查报告和复核工作情况,可由省政府督办室会同省政府有关部门对有关重点事项进行抽查,具体时间、内容另行通知。
(二)对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的考核办法
1、自查。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按照省政府秘函[2001]70号文件要求,逐项进行自查、评分,于2002年1月20日前向省政府政务督查和目标管理委员会提交2001年完成工作目标任务情况的自查报告(表格形式,一式20份)。
2、复核。成立年终目标考核工作小组(小组由省政府办公厅、省人事厅、省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统计局经济运行考核办、省监察厅纠风办负责同志组成),对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提交的自查报告分别进行复核、评分。
省政府有关部门于2002年1月底前向省政府办公厅提供下列情况:
①省政府督办室负责提供省政府领导对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的工作评议情况。
②省政府督办室负责提供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办理省政府重要督办事项、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工作情况。
③省监察厅负责提供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政风建设工作情况。
④省文明办负责提供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情况。
3、年终全面考核。对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实行百分制考核,以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完成工作目标任务自查报告、复核情况为基础,结合省政府领导评议、办理省政府重要督办事项、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政风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得分情况,确定其目标管理考核位次。
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工作目标任务已由省政府秘函[2001]70号文件下达,满分为70分。
省政府领导评议满分为10分,由省政府每位领导分别为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打分,算术平均后计入总分。
办理省政府重要督办事项满分为7分;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等工作满分为3分;政风建设工作满分为5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满分为5分。凡没有省政府重要督办事项办理工作任务的单位给5分(总分的70%);没有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任务的单位给2分(总分的70%)。
在年终考核工作中,省政府政务督查和目标管理委员会不再统一组织考核组到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进行考核。根据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自查报告和复核工作情况,可由省政府督办室会同省政府有关部门对有关重点事项进行抽查,具体时间、内容另行通知。
三、三、关于年终考核结果的审定
1、各市政府的考核结果,由省政府督办室负责将自查报告复核情况、领导评议、办理省政府重要督办事项、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政风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情况汇总排序后,报省政府政务督查和目标管理委员会审定。
2、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的考核结果,由省政府督办室负责将年终目标考核工作小组对各目标管理单位完成工作目标的复核、领导评议、办理省政府重要督办事项、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政风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情况得分汇总排序后,报省政府政务督查和目标管理委员会审定。
四、四、关于奖惩办法
具体奖惩办法由省人事厅、省财政厅按照省政府皖政[2001]19号文件规定研究制定,经省政府同意后,下发各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十二月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安徽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全面提高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强化政策措施,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一)完善学校编制管理。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县级人民政府要在省批准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内,实行动态管理,编制向农村学校倾斜。加强农村学校和紧缺学科教师配备,促进校际间师资均衡配置,确保农村中小学开齐开足课程。
(二)创新教师补充机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加大“三支一扶”计划中支教指标的比例,鼓励包括免费师范生在内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艰苦地区任教。完善高校优秀师范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制度,扩大农村骨干教师到高校脱产培训和高校师范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的规模。
(三)加大城镇教师支教力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城镇学校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城镇学校新进教师原则上先到农村学校任教2年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评选特级教师要有1年以上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城镇的示范高中和特色学校要与农村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际对口支援关系。各地要创造条件,关心城镇支教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给予其一定的生活补助和交通补贴。
二、健全培养培训体系,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四)加强教师教育。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与中小学教学实践的联系,加强教育实习实践环节,提高教师职前培养水平。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
(五)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实行五年一周期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深入实施“国培计划”,扩大实施“省培计划”。整合师训、教研、电教等各种培训资源,实行校本研修、集中培训与远程学习相结合,推进教师教研与培训一体化。采取有效措施,加速推进小学教师学历专科化、初中教师学历本科化。
(六)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建立教师培训机构准入和培训水平评估制度,对教师培训机构进行资质认证。加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推动教师进修学校与教研、电教、电大等部门的整合和联合,形成上联高校、下联中小学校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七)实施“江淮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完善省特级教师、学科(专业)带头人、教坛之星和优秀校长等培养选拔机制,通过设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给予经费资助、开展课题研究、参加业务研修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批专家型教学名师和名校长。
三、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教师队伍管理制度
(八)完善教师管理体制。中小学教师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级人民政府要统筹管理教师队伍,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录用、职务(职称)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县级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
(九)严格教师资格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逐步实行教师资格定期登记制度,积极探索并制订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岗位聘用、培养培训、考核制度相结合的办法,形成激励教师终身学习和不断发展的机制。
(十)完善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按照“省考、县管、校用”的原则,今后新任中小学教师实行全省统一公开招聘考试,笔试由省教育厅会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编办、省财政厅统一组织实施;面试由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制、财政部门组织实施。省教育厅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实施意见。
(十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坚持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内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在有条件的地方,按照隶属关系,对新进教师以市、县为单位,积极探索试行 “无校籍管理”,由相应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内统筹管理,由学校根据需要按期聘用,动态调整,合理流动,促进教师资源优化、均衡配置。
(十二)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和退出机制。加强教师的学考核和聘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调整岗位、工资分配,以及解除、续订聘用合同的基本依据。对经考核不合格的,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培训;经培训仍不合格的,应当调整岗位或者按照规定解除聘用关系。
(十三)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管理权限,组织实行城区学校间、农村学区学校间的教师定期交流,推行城乡间教师支教、挂职等多种形式交流,实施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加强薄弱学校师资建设。
(十四)改革教师职务制度。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实行城乡统一的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
(十五)完善校长管理制度。担任中小学校长一般应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年以上,其中中学校长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教师职务,小学校长应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教师职务。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校长一般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提名、考察或参与考察,按干部管理权限任用;初中和小学校长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选拔任用并归口管理。积极推行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公开招聘。实行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和任期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工作,每届任期为3-5年,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两届的原则上应予以交流。逐步推行校长职级制,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
四、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
(十六)加大资金投入。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的继续教育经费由同级财政安排,经费标准不低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的1.5%,并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地方教育费附加中按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培训。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安排教师培训。
(十七)改善教师待遇。各级政府应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县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落实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政策待遇,切实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山区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评聘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对新聘到省政府公布的全省“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区)
(皖政秘﹝2012﹞125号)县城以下(不含城关镇)学校任教的高校毕业生,享受提前定级待遇;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2级。
(十八)加快农村教师居住周转宿舍建设。各级政府要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定支持政策,将符合条件的教师住房纳入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学校教师居住周转宿舍建设,改善农村边远艰苦地区教师特别是特岗教师、支教交流教师和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任教、支教。
五、坚持育人为本,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十九)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重点,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二十)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广大教师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不得无故停课、缺课、擅离职守;要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组织或者参与对学生的有偿家教、有偿补习,在工作岗位上遇到涉及学生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当采取措施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要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严禁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或家长谋取私利,不得以任何手段抄袭、剽窃和侵占他人劳动成果。
(二十一)完善师德考核奖惩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建立教师师德档案,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职务评聘
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要完善师德激励机制,定期开展师德先进评选和表彰活动,树立师德典型,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六、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二十二)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抓实抓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地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大力营造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十三)完善教师队伍管理责任体系。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长是教师队伍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明确目标任务,制定配套政策,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切实负起统筹管理责任。校长是学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承担起教师队伍建设的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二十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督导工作。坚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的重要内容,并纳入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班子的考核,总结成绩,整改不足,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