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机械化收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时间:2019-05-14 07:5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蒜机械化收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蒜机械化收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第一篇:大蒜机械化收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大蒜机械化收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一、推进大蒜机械化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2009年,菏泽市大蒜种植面积8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单县北部、巨野南部和成武等地区,大蒜已成为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长期以来,大蒜收获还主要靠人力手工刨挖,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大,在大蒜收获季节,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大蒜的收获,大蒜机械化收获需求迫切。目前,菏泽市大蒜机械化收获还处于起步阶段,机械化作业主要集中于大蒜的刨挖,且机械刨挖率不超过10%,加速推进大蒜机械化收获成为实现大蒜机械化生产的关键,也是促进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的重要条件,对全市大蒜机械收获进行系统调查,发现影响大蒜收获机械推广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将对提高我市大蒜机械收获推广速度产生重要意义。

二、影响菏泽市大蒜收获机推广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大蒜收获机械性能跟不上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机具适用性差,有些机具在沙壤土地里作业效果较好,在粘壤土地中作业效果较差,甚至不能作业;二是动力配套受限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蒜收获机具90%以上是与小马力的手扶拖拉机配套,而在多数大蒜种植集中地,手扶拖拉机的保有量很小,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严重阻碍的大蒜收获机的推广应用;三是是工作可靠性差。在机具作业过程中,故障频发,严重影响了作业效率。

2、机具性价比低,蒜农购机用机积极性不高。大蒜收获机作业效率一般较低(大约1至2亩/小时)、机手劳动强度大(机手须手扶步行作业),由于大蒜的收获期较短,一般在7至10天左右,机具有效作业时间短,机手经济收入有限;然而收获机械价格普遍较高,一般在5000元左右,有的机具高达9000多元,性价比的极度不均,严重的影响了蒜农购机的积极性。

3、大蒜种植模式混乱,收获机械适用范围窄。由于大蒜为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种植模式不统一,有些种植户平播种植,有些种植户实行间作,且垄距、行距不统一,缺乏统一的种植标准,而大蒜收获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机械,对收获作物的标准化种植有着较高要求,种植模式的不统一严重影响了大蒜收获机具的适用性,阻碍了机具的推广应用。

4、厂家的技术培训及售后服务相对滞后。由于大蒜收获机为一种新型机械,机手均为初次使用,机手的实际操作能力差,机械保养的到位,对经常出现的一些小问题不能进行快速维修,影响了机械的作业效率,同时,由于生产厂家的规模较小,技术人员少,技术培训和服务能力也就较差,在某些地区大蒜收获机的售后服务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械的推广。

三、加快推进大蒜机械化收获的建议与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发展大蒜收获机械化技术,不仅能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繁荣。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针对大蒜机械化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出台相应扶持政策,采取强有力措施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推进大蒜收获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2、推进机具科技创新,加快机械升级换代。一方面各级政府要争取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发挥农机部门的主导作用,组织科研、生产单位,针对大蒜收获机械化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及薄弱环节进行科技攻关,不断改进完善已有研发技术装备,并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大蒜收获机;二是依靠政府对机具进行补贴,扶持引导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民购买先进实用的、科技含量高的收获机械,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或示范点,带动附近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三是各级政府要在投资、信贷、税收等方面政策给予更多支持和优惠,增加对大蒜收获机械化资金的投入。

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机手操作水平。为尽快提高机手理论水平、技术素质、操作技能和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农机推广部门要把对蒜农的技术培训列入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大蒜收获机械化技术培训班,以提高蒜农对大蒜收获机械化的了解和技术全面熟练掌握。

4、建立示范基地,实施辐射带动。在大蒜种植集中的县区、乡镇要建立大蒜生产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方面要把示范基地建成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推广示范基地,统一大蒜种植模式,建立标准化的种植体系,引导规模化生产,为机械化收获作业创造先决条件;另一方面要把示范基地建成大蒜收获机具引进和研究的试验基地,确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和农民需要的大蒜收获机械,并通过召开大蒜收获现场会、机具演示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做好大蒜收获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

第二篇:税收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税收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税收分析作为强化税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手段,既是组织收入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强征管、监控税源变化、评估税收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方式。全面深入的税收分析,是判断实际税负与法定税负差异,反映税收缴纳、税收管理状况,揭示税收与经济内在关系,把握税源变动趋势,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促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

为此市局计统处专门研制了的税收分析模板,给基层分析工作提供了一个平台,解决了好多问题。一是把机械的数字对比自动化,省去了人工计算的过程,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二是把税收分析模式化,解决了税收分析人员不知从何下手,不知从哪个角度分析的问题。三是指定基层分析人员对纳税前二十名企业进行微观分析,促使管理人员对重点企业生产变化及时关注,也为机关分析人员提供了可靠的一手材料。四是基层税收分析提供给分局长比较系统的详细的分析结果,有利于分局长全面掌握本辖区的税收及税源变化情况,促进下阶段的征管工作。

一、当前税收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不对称问题,局限了基础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税务系统信息数据不是太 1

准确。如征管软件中,纳税人的税务登记中行业划分不准确,尤其是虚拟户的行业划分。今年上半年我局通过虚拟户征收税款3863万元,占税收收入18%。直接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二是目前只重视了对纳税人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表、税款入库等数据收集,而对纳税人的财务报表、经营状况、银行存款等大量数据采集不全,有的项目即使采集,也由于缺乏相关应用软件而无法使用。

(二)对税源变化情况调查研究不够。税收分析离不开税源调查。但在实际工作中,税源调查往往流于形式,一是对国家财政、货币、产业政策调整对税收及征管影响的信息积累不够。二是调查研究时间不够。税源调查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大量的数据做支撑。而一般税收分析要在月末3日内报送,报送时间太紧,导致分析工作只能对报表数字进行分析对比,而更深层次的分析难以做到。

(三)税收分析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影响税收分析质量地提高。税收分析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分析,在收集大量的涉税信息资料、明确分析内容和方法后,最终要落实在分析人员的综合、概括、提炼能力上。如果分析人员不懂政策、不懂经济、不懂税收业务,脱离宏观经济背景,就不会产生合格的税收分析,更不要说高质量的分析。而在现实工作中,税收分析一般由计会部门人员兼职,而基层分局的分析人员也是身兼数职,缺乏一支具有良好业务素质、较高综合、概

2括、提炼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税收分析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税收分析质量的提高。

二、几点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定期税收分析制度

定期召开收入分析专题会议,由局领导主持,计划统计、税种管理、征收管理以及税源管理等部门参加,对税收收入情况、收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好下阶段税收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二)培养高素质税收分析人员队伍

税收分析工作,是一项复杂的业务工作,要求税务干部必须熟练掌握税收业务知识、财务会计知识,必须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投入产出及销售情况,要取得高质量的税收分析成果,必须要有高素质的队伍作保障,因此,要认真选拔数理统计、财税经济等专业人才,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锻炼、培养和打造人才,使税收分析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三)运用分析结果促进税收征管。

税收分析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加强征管,堵漏增收,要把税收分析作为加强税收收入和税收征管工作的切入点,能及时发现税收经济的新动向,准确的指导税收工作。要充分运用分析结果来指导和促进税收征管,确保税收分析 3

与税收征管实现良性互动,必须建立税收分析跟踪问效制度,要把分析结果应用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之中。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日

第三篇:郓城县玉米机械化收获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郓城县玉米机械化收获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为了加快推进全县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有的放矢地做好今年全县玉米机械化收获工作,郓城县农机局组织专门班子,深入乡村农户,对玉米机械化收获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郓城县地处菏泽市北部,玉米每年种植面积都在60万亩以上。近年来,郓城县农机局通过采取政策拉动、技术培训、现场演示、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辐射带动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玉米机械化收获不但可以减少玉米损失率,减轻劳动强度,节本增效,增加收入,还可以秸秆粉碎还田改善土壤条件,增加腐基质含量,培肥地力。以此提高农民对玉米机械化收获的认识,提高农民购买和使用玉米收获机械的热情。经过不懈努力,玉米机械化收获越来越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和认可。截止到今年8月份,全县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到了420台,玉米收获机械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玉米机收率达到了50%,通过机械化收获的玉米秸杆也基本实现了全部还田。

二、存在的问题

1、对玉米机械化收获认识不够。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玉米收获适应期长,晚收几天一般影响不大。另一方面,农民只需手工掰下玉米棒即可,无需人工镰割镐刨玉米秸秆,所以玉米机械收获的需求不如小麦那么迫切。

2、农业技术与农机技术不相匹配。目前,郓城县玉米种植有平作、畦作、间作套种等多种行距,有用2行、3行播种机播种的,也有用1行简易播种机播种的,还有人工点播的,行距有600~700mm和300~400mm等多种规格,而推广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一般适应600mm--700mm的规格,在多种行距条件下玉米收获机械难以适应。另外,玉米果穗的脱皮难易程度、在秸秆上所处位置,以及秸秆粗细、高矮等都直接影响着玉米联合收获的机械作业,严重制约了该县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3、行距适应性较差。玉米收获机械的适宜行距一般为600~700mm,而我县玉米大部分为套种,行距不均匀。联合收获作业时,不可避免地将部分玉米株推倒而无法进入割台,结果被收获机连同植株上的玉米穗一起被粉碎,地里成片地撒落着玉米粒,损失率大。

4、机具价格偏高,投资回收期长。目前1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需要10多万元,1台2行背负式玉米收获机也在3万元左右,加上拖拉机不低于10万元,与小麦联合收割机相比其结构简单,价格却高出许多,很多机手觉得风险大,担心自己难以收回成本。由于玉米的收获期季节性较强,再加上农民整体支付经济能力低下,购机户的盈利空间较小,资金回收期较长,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

5、土地分散,经营规模小。目前,该县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主要是一家一户经营土地,地块过于零碎,种植品种、收割期也不同,不便于规模化作业。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玉米机收的生产效率,导致作业费用相对偏高,农民用机积极性不高。

6、地块小,80马力以上的收割机机身长,转弯半径大,相对于一家一户小地块难以作业,而50马力的收割机虽适合小地块作业,但由于其作业速度低,动力不足,发动机易发热,导致了效益低,不理想。

7、机械性能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制造质量虽然较以往有很大提高,但对作业质量满意率仍不高。作业效率较低,经济收入不高。不论是自走式还是背负式的收获机,生产效率都达不到农民要求。

8、玉米收获机械质量低劣,作业可靠性差。当前,玉米收获机械生产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科研能力、设备精度、工人技术素质及与之相配套的行业技术很难保证机具的质量要求。从而抑止了农民对玉米收获机械的需求热情,形成强烈的负面影响。玉米收获机械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已成为制约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瓶颈。

9、机械收获费用高。受柴油涨价影响,农机作业成本大幅度提高,玉米收获价格为50—60元/亩,而且玉米机收只能做到摘穗和秸秆切碎,一般没有剥皮工序。因此,玉米收获后还需剥皮脱粒,需要投入劳动力,收获成本增加。

10、自然条件影响。由于天气条件的影响,常使玉米出现倒伏、果穗下垂等现象,而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作业要求玉米秸秆倒伏程度≤5%,果穗下垂率≤15%,致使宜机械收割面积减少。

三、对策及措施

⒈继续加大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要充分利用补贴资金的导向性能,把玉米收获机械在购机补贴范围内予以倾斜,加大玉米收获机械的补贴力度,同时引导农民多渠道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为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集中力量抓好技术培训和示范基地建设,加强示范推广,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强化示范宣传,开展社会化服务,示范、带动玉米生产机械化大发展。积极鼓励、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应用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通过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现场会,让农民深入了解这项技术带来的好处,进一步提高农民应用这项技术的能力。

3、完善整机结构,优化部件设计,确保产品质量。如今生产收获机械的厂家很多,生产的机械也是五花八门,机械性能也是各有千秋。建议科研和生产企业,提高关键部件的质量、通用性、互换性,提高机具配套方便性和作业的使用可靠性。减小机身长度、高度。与小面积种植相适应,增强玉米收获机械田间作业通过性能和灵活性,增加机手作业操作舒适性。同时大多数机型均存在着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小故障,如:掉链子或链条断,多处脱焊等,从而影响作业效率。其关键是个别部件质量不过关,有些还存在设计的缺陷,缺乏实践的检验。

4、加强技术培训和全面服务。农机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在培训农民技术上下功夫。精心准备,因地制宜,即有理论又能实际操作,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农民技术课堂,使农民有理论、会使用、能维修、保安全。实施全面服务跟踪服务。从机具选型、效率测定、配件供应、质量考核等都要周到而细致的服务到位。让农民购机放心、用机顺心、维修省心、收益称心。

5、大力推广以玉米保护性耕作为核心的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玉米收获机械化是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瓶茎。实现玉米机械收获,首先要实现玉米机械化播种。当前,种植玉米有条播、平播、穴播,株距不等、行距不一。加上收获机械通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不足,给玉米收获机械化带来了很大困难。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开展玉米保护性耕作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玉米收获机械化才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其效果也得到农民的认可和赞同。

第四篇:中国农业机械化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修改版

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姓名:梁力文

学号:Z1310278

摘要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技术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体现。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农机械化事业也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期。本文主要从当前农业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研究对象,得出相关影响因素及关于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问题的结论,再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提出针对于解决我国农业机械化主要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民收入、土地分散经营

Abstract

Mecha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se of inovation 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ndimportant content of agrieultural modernization.And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s an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With the recent national emphasis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has shered in a new opportunity.In this paper, we mainly analysi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mechanization in agriculture with statistics.At last this paper draws the relevant factors and conclusions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China.In comparison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major issue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evelopment is given.Key words:

Agriculture

Mechanization,Peasants'

Income,Land Decentralized Managemen

第一章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回顾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有强烈的行政色彩最终转变到以农民为主体,国家扶持引导,市场拉动的阶段。回顾新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国家主导阶段、国家引导阶段。

1、国家主导阶段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主导阶段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农业机械化起步时期(1949年10月—1952年)、农业机械化加速发展时期(1953—1965年)、强化农业机械化发展时期(1966-1980年)国家主导阶段主要特点: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机械作为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实行国家、集体投资,国家、集体所有,国家、集体经营的政策。国家下达行政命令发布农业机械的生产计划;国家统一分配农业机械产品;由国家规定农业机械产品价格和农业机械服务价格。国家通过祭规定各种农业机械发展的财政优惠政策,扶持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降低农业机械产品、农业机械配套产品价格,对农业机械生产企业进行补贴。

2、国家引导阶段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引导阶段主要分为调整时期和市场化时期。其中,市场化时期(1995至今)农业机械产品供给、价格由市场调节决定,农民根也市场行情和自身农业经营状况独立自主选够农业机械产品。国家出台相关农业机械产品质量法规、支农惠农政策保障农业机械产品在农户手中发挥有效作用。1995年以来,农业机械跨区作业,解决农业机械区域性不平衡,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专业化的农业机械组织数量增多,服务于农业生产跨区收获按照市场规律。

2004年颁布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规定对农业机械购置进行补贴。农业机械购机补贴政策对农业机械需求有积极的拉动作用,增强了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机械普及。

国家引导阶段特点:改革开放后,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明显的中国式特色,如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满足农业机械地区分布不均问题,农业机械产出更加注重实重,结合农户购买力水平和土地经营现状,小型农机具普遍推广,适应农村的小户经营。1996年,国家有关部委开始组织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服务,联合收割机利用率和经营效益大幅度提高。

(二)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综合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稳步提高 ⑴农机装备总量増长,装备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反映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25]。到2010年底,全国农业机械原值达到6448.81亿元,比2009年增长10.81%,农业机械净值达到4718.16亿元,比2009年增长11.69%。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92 780.48万千瓦,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0.82千瓦。大中型拖拉机达到392.2万台,小型拖拉机1785.8万台,联合收割机99.2万台,农用运输车1361.4万台,拖拉机配套农机具3605.4万部。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拖拉机1.19台,联合收割机0.05台;每百户拥有拖拉机8.25台,拖拉机配套农机具13.66部,联合收割机0.38台。传统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步减少,经济作物和果蔬种植面积增加。这使得传统的农业机械产品需求量明显减少,而经济作物机械、牧草机械和林业机械需求量增加。农机产业技术进步也不断满足农业生产经营结构调整对各种农产品加工机械,特别是优势农产品加工机械的需求。⑵农机作业水平提高,作业领域继续延伸。

2010年,全国累计完成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为100603.91千公顷、69160.92千公顷、59846.69千公顷,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69.61%.43.04%、38.41%。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28%。

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机械化发展迅速,农作物机械作业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三大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上。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插、机收快速推进,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达到11%,收获机械化达到44%: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迅速,机收水平达到6.8%;大豆、马铃薯、油菜、花生、棉花、甘庶等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林果业生产机械化取得新进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农机标准化作业程度明显提高。集收获、耕整、播种于一体的机械化复式作业应用范围扩大。

大功率的田间作业动力机械和配套机具增长幅度较快。特别是大中型拖拉机、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和保护性耕作机具的保有量有了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如棉花、大豆、芝麻等的机械作业率不高。牧、林、渔业机械装备少,作业水平不高。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的机械化全面发展。农业机械作业领域不断拓宽,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正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养殖业、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农业机械化作业范围正由种值业向牧、林、渔业推进;由农产品生产向农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由小农分散生产化向专业机械化生产发展。

2、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允许农民个人购置使用农业机械,农机社会化服务逐步兴起。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各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探索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相适应的农机社会化服务路子,逐步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服务组织实体化,服务实体企业化,企业群体产业化”,农机社会化服务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呈现出组织形式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内容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显著特征。

1996年全国性农机跨区作业开展以来,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效益明显增加,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局面。小麦跨区机收带动了小麦播种及其他作物机械化生产向市场化、社会化发展。各地农机作业协会、合作社以及作业公司正在不断涌现。农机作业收入份额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新亮点。

第二章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比如韩国只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就达到了日本战后用40年时间达到的机械化程度。而我国目前农机耕、种、收3项作业水平仅为35%。小型拖拉机多、高性能动力机械少,主机多、配套机具少。农业机械功能单一,利用效率很低,作业效率也不高。我国1台拖拉机所能承担的作业项目平均不到1.5种,而发达国家多采用复式作业,1台拖拉机一次进地能同时高质量完成几项作业。我国机械化生产主要集中在粮食生产方面,在三大粮食作物中,除小麦的机播和机收水平相对较高外,水稻栽植和收获及玉米机收水平还很低。

3.2农机产品质量差

我国农机工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品种不全,除少数机种外,普遍存在使用性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与国外产品有很大差距,农民对国产农机产品的评价是“能用、爱坏、常修”。我国农机企业多而散、规模小,大部分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动力和科研开发能力,农机产品处于低水平恶性竞争状态,制约了农机工业的发展。目前,国内使用的牧草种植收获机械、饲草饲料青贮机械、设施农业机械、特色农产品采摘和加工包装机械等新型适用的高性能、多功能、高价值农业机械,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3.3农机使用成本效益比不高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的使用成本普遍偏高,直接影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一是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相比,农机价格相对较高。二是农用柴油价格较高,农机作业服务成本增加。三是农机户税费负担较重。四是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缓慢,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乡镇农机服务站也不稳定,信息服务跟不上,直接影响购机户农机利用率和作业效益。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仍是今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3.4农机化投入不足 2009年中央财政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7亿元,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在逐年加大。但与农民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实施购机补贴政策的地区,享受补贴的农民只占申请补贴农民的几十分之一。同时,农村机耕道路和标准化农田建设滞后,农机化推广示范专项经费投入不足,许多农机化新技术难以大面积示范推广。

第三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并对农业机械化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宏观的国家政策层面和微观的区域差别及农民对农来机械的需求等角度对农业机械化问题作深入研究,并对比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认真分析总结,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当前国家宏观政策环境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我国经济己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逐步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

第二,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具体表现为,主要农作物综合作业水平稳步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逐年递增,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装备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农民作为农业机械化主力军的地位日益显现,农村劳动力逐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机械工业与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优化发展,适时服务于农业机械化事业;农村分散的土地经营方式也在有配合地实现多种形式经营,适应各种农业机械作业;农民收入也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水平的不断提高而稳步增加。

第三,从一般综合评价水平的统计数据计算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区性差异,直接地表现为农业机械综合作业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受自身农业资源禀赋的影响,机械作业率有显著差别。但相对比较,全国主要农业机械化作业与发展水平形成主要的区域。围绕着国有农场、粮食主产区等地区性的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对也存在差距。可见,对于农业机械化发展要差别分区域分析与推进,实现机械与人力的协调搭配,最终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四,从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影响因素来看,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民自身因素和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有较大的关系。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对农业机械服务的需求有选择权,而以农村土地为劳动对象的农民在选择生产工具时考虑的因素较多。最简单的是种地的成本与农业经营收入,若购买农业机械服务的费用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那么自然对农来机械的需求就降低,至少自身劳力可以代替机械,而不是选择机械代替劳动力。

第五,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比中,可以看到国家政策对农来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国家引导扶助,尊重农民意愿,实现农村劳动务的解放,农业机械作业代替人工劳动。各国国情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有异,但各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美国式的大农业机械化,法国的土地面积适度与农业机械互助组织发展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日本人多地少型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这些主要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完成,对农业大国的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体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在推进农业机械化过程中需要切实结合区域性的特点,走有特色的农业机械化路子。

5.2相关政策建议

5.2.1国家法规政策、财政政策扶持

2004-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颁布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的,内容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保险政策、税费减免、金融信贷、政府职责、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农机合作社、燃油供应等方面的扶持内容,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当前我国政府实施现行对农机产品13%增值税税率征税的优惠政策,此举对于农机产品的供给刺激有限。农机企业面临很大的问题,需要政府在财税方面做出进一步调整,减轻企业的财税负担。,国家应采取对农机企业直补的方式,促进农业机械的市场供给。国家应支持农机工业的技术创新,财政预算安排科技丌发资金,用财政支持农机企业研究幵发新产品、新技术,使农机企业加大对农机产品的供给。

在当前实行向农业倾斜政策。实施倾斜的农产品保护政策和农资补贴政策。让广大农民从农业生产经营中得到实惠,进而对农机市场需求产生长效持久的拉动作用。稳定当前的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让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农民收益逐步递增。除农机外,对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对农药、化肥、种子等也相应的按比例进行一定的补贴,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在农业生产政策和农机直补政策的刺激下,农机产品市场购买力必将大幅度攀升。5.2.2发展农业机械互助合作组织 我国农业人口多,小农经营是普遍的农业生产经营现状。发展农业机械合作互助组织,集中农业机械等农业生产生资料,实行合作购置,有偿使用的原则,适合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这样以来,农业机械的作业率提高了,农民的农业机械投入成本也降低。共同协商购置适合本区域农业生产情况的耕、种、收、播的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首先满足合作组织内部农业生产作业使用,还可以在一定区域内开展机械化作业满足农业机械化需求。应按照自愿原则,鼓励农户结合自家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加入农机械互助合作组织,实现自家农业生产经营的最大化,同时也发展了农业机械化。关于农业机械互助合作组织运行的具体过程是:在农忙时节,各农户通过合作组织,有偿调剂农业机械,发挥农业机械的最大效能,同时又减轻了农户购置、雇佣农业机械作业的成本。合作组织的收益作为共同资产用于机械的维护。

农业机械合作互助组织也有助于农村劳动力结构缺乏问题的解决。让劳动力人数少的家户能够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机械的投入,实现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专业性的农业机械合作组织能有效降低单个农户农业机械投入的风险。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幵展统一的农业机械装备投资和农业机械统计调配可以发展土地集中经营、合理规划土地地理面积,适应农业机械作业。

5.2.3推行农业机械投入补贴

在当前农机直补政策的前提下,按农户农业土地经营面积,推行有限的农业机械服务补贴政策。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稳定了中国大部分人口的农村,也维持了亿万农民的基本衣食住行支出,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而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法求大规模土地经营模式相适应,在当前农村土地制度下,要转变大机械、大农业土地经营模式。既不强迫农民离开土地,也要鼓励大规模农业经营模式发展。政府对大规模土地经营农户从农业机械购置和农业机械投入两方面予以较大程度的农业机械投入补贴,将有助于引导农村土地的规模集中;有助于无力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户享受到农业机械补贴政策的优惠。

在现阶段,农民可以自由支配土地经营权,对集体土地进行流转,自主选择种植的农作物。随着农村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的上升,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民对土地进行流转,逐渐形成有经营能力农业生产大户,他们的土地面积在,土地经营呈现不同程度的集中。这样的土地经营规模较大的农户才是农业机械真正的需求者,是应当鼓励的。国家可以按照土地经营面积对真正有农业机械需求的农户进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让农户提供土地经营证明,机械购买证明,农业生产资料购买证明等,提高农户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普及农业机械的使用。

5.2.4规划建设农业生产专业片区

我国存在国有农场、商品粮、商品棉基地,在国有农场农业机械化大规模专业化进行,取得高效的农业生产。而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土地经营模式是小户小面积经营,田地条块分散,各家各户独立安排农业生产。这样的分散经营模式,增加了农户农业经营成本,同时也加大了农业机械作业难度。在土地流转不充分的条件下,政府、农民可以考虑集体协商,划分田块,集中成片种植相同的农作物,甚至可以做到统一计划安排,种植,收获。

农业专业片区建设应尊重农民意愿,实行自愿原则。政府宣传引导,农户志愿加入。政府农业相关部门先投入技术、资金、机械,建成类似于示范园区形式的农作物专业化地域片区,在片区内实行农业生产计划统一种植、统一经营、统一收获,按比投入大小分成。

这样一来,在农业生产专业片区,农业机械作业水平提高,农户的收益也增加了。最终的结果,农业机械化在农户拥有土地经营权的分散经营条件下,通过把土地按照地理位置进行片状、块状区域性规划,引导农户集中生产、集中流转、集中作业,节约劳动力投入,实行农业机械作业,有效把农业土地分散经营与机械化作业结合起来。

5.2.5政府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予以扶持

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相配套的不仅要有相配套的机械、劳动力相搭配,还应该有农田水利基本设施相配套。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完善程度对农业机械作业有很大影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农村道路、灌溉设施、土地条块规划。在我国小户家庭土地经营模式下,农村土地分散之外还存在道路纵横,灌溉设施缺乏或配备不合理,堰塘满布。这一系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问题不仅对农业生产发展有影响,也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田道路不畅、影响农业机械在田间的行进;灌溉设施不全导致机械化灌溉效果不佳;堰塘满布则是占用了耕地,从而不利于耕地的集中。

农村农田不利基础设施建设最根本的要靠农民自身,国家应予以设施建设补贴,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带动农民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村集体、地方政府、中央三方共同投资;农田水利实行集体、个人共同承包建设,有偿使用,谁投资谁受益,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

[1]刘合光,孙东升,杨秀平.农机政策评估与农机化战略研究述评[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 23(1):33-37.[2]王德成,张领先,李安宁.国外农业机械化宏观研究评述[J].农机化研究,2005,(5):1-4.[3]王祺,栗震霄,田斌.国内外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农机化研究,2006'(5): 7-9.[4]初江,姜丽娟,符全,刘兆国.农业机械化的研究与发展[J].农机化研 究,2004,(6): 16-17.[5]单爱军,孙先明,于斌.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促进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农机化研究,2007,(4):164-166.[6]杨敏丽.中国农业机械化与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7]陈进,陈敏.亚洲发达国家及地区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启示[J].四川农机,2009'(5):33-35.[8]李强,刘忠涛,刘合光.国内外关于农机需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2):71-76.[9] 张昭.日本农机化发展及其技术引进的经验与启示[J].农业科技管 理.2010,29(3):4-7.[10]白人朴.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理论体系研究[J].中国农机化,2011,(5):14-15,24.[11]白冬艳.我国农业机械化实现条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5.[12]何怀平.我国农机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L中国农机 化,2005,(2): 21-23。

第五篇:泰安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建议

泰安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在省农机办的指导帮助下,泰安市农机局按照“单项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搞突破,面上工作抓典型,整体工作上水平”的要求,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拓展大领域,实施大推广,积极开展“大宣传、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努力开创农机推广工作新局面,我市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一、经济作物机械化取得的成效

泰安市经济作物以马铃薯、花生、地瓜为主,2009年种植面积分别为26.84万亩、71.66万亩和26.9万亩。花生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新泰市、宁阳县、岱岳区,地理条件主要是丘陵山区,马铃薯种植区主要在肥城市。在省农机办的统一部署下,我市通过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经济作物生产机械数量及作业面积快速提高、示范区(点)建设趋于完善。

一是我市的花生覆膜播种机数量迅速增长,2009年保有量达到1990台,机械化覆膜播种面积38.6万亩。2010年春季新增花生覆膜播种机 785 台,全市保有量达到2775 台,完成春花生机械覆膜播种面积 43.5 万亩,春花生机械化覆膜播种率达到60%以上。其中宁阳县13.7万亩适宜机械播种地块全部实现机械化覆膜播种。

二是薯类生产机械化得到较大发展。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肥城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连年增长,2009年已达到14万亩,为此我市重点加大了对肥城市覆膜播种和收获机具的引进、研发和示范工作的督促指导,对机播马铃薯技术进行跟踪服务,记录相关数据,机械化播种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喷药、扶垄、喷灭草剂、覆膜七道工序,与人工作业相比,每亩作业成本降低100元、增产增收110元,节本增效可达210元以上,为全市大面积推广积累了资料,总结了经验。截至2010年上半年肥城市共建立示范区6个,示范点14个,示范面积2.9万亩,全市马铃薯覆膜播种机达到 186台,完成马铃薯机播面积5.6万亩。09年起肥城市更进一步加大了马铃薯收获机械引进示范,2009年尤其是2010年,马铃薯收获机得到迅猛发展,收获机保有量猛增到874台,机收面积超过10万亩,肥城市马铃薯机收率接近80%。

二、采取主要措施:

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市在提出重点工作的同时,根据各县(市、区)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以农民增产增收为目的,适时提出各地的工作重点,发展目标,实施措施。新泰市、宁阳县、岱岳区以花生生产机械化为重点,肥城市以马铃薯生产机械化为重点,抓示范搞突破,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二是加强宣传、培训,层层召开现场会。一方面结合购机补贴政策的宣传,把马铃薯、花生、地瓜机械化生产技术印成明白纸,进村入户赶大集,进行宣传、发放、张贴;另一方面,每年都召开全市机械推广现场会,邀请省办和市分管领导参加指导,同时,结合人大、政协视察,宣传领导,争取支持。各县(市、区)也层层召开现场会、演示会,举办培训班、进行技术宣传、现场观摩,增加机手和群众的感性认识。

三是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强化示范带动作用。近几年主要抓了肥城市的马铃薯示范基地的技术指导,示范基地、示范点数量不断增多,肥城市农机局先后投资20万元购置示范机具,安排专人将有关技术资料整理成册,在各示范点讲解、发放,随时组织机手和群众参观。同时,注重培植农机大户,充分发挥农机大户示范带动作用。农机部门对每个示范点、示范户从编制方案到机手购置机械、安装调试、实地作业都全程跟踪服务,并开通技术服务热线,随时解答机手遇到的问题,对重点乡镇重点盯靠,确保了机械使用效果、作业质量和示范效应。

四是项目带动。有项目的县(市、区)充分利用项目资金,组织项目实施,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开好现场会,抓出了成效,项目工作成为全市的亮点,带动了全市经济作物的整体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视宣传力度有待提高,各级对经济作物机械化的认识程度不高,还没有形成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的良好氛围。

二是经济作物靠一家一户种植,面积较小,种植模式不统一,特别是马铃薯生长期间套种玉米,不利于机械作业,同时不少农民群众仍习惯于人工种植和收获,使用机械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机械质量不过关,适用性差,达不到农艺要求。花生播种机械使用程度高,花生收获机械适用性差,落果率高。马铃薯种植机械在沙土地里作业效果较好,在粘土地中作业效果较差,机具在作业过程中,故障较多,严重影响了作业质量和效率。

四是经济作物机具发展不平衡,我市现有茶叶种植面积5000亩,生姜面积5万亩,大蒜面积10万亩,棉花面积6.5万亩。由于机具产品开发短缺,机械化作业率几乎为零,仍然靠人工生产。其中大蒜收获机我市在2006年研制出一种产品,但因适应性差,未能得到发展应用。五是资金补贴力度不够,经济作物机械投入较大,现有的投入机制不完善,影响农民购机热情。

四、下步发展意见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落实责任,目前我市粮食生产机械化已达到较高水平,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成为制约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为此,要在大力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积极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切实把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明确制定经济作物机械发展规划,根据各地不同条件,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和目标。成立技术领导小组,加强对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的宣传、示范、培训和指导。

二是搞好示范基地(点)建设,尤其是加强薯类示范基地建设。以示范基地(点)为龙头,抓典型,树样板,搞好宣传发动。组织召开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现场演示会,邀请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宣传领导、示范群众,为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三是落实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资金投入大,是一项长期工程。将经济作物机械列为农机购置补贴的重点,优先安排。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不断增加补贴份额,提高补贴额度,进行累加补贴。认真总结粮食生产机械推广的经验,不断创新农机投入机制,形成市、县、乡财政投入为引导,集体和农民个体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农机投入新机制。

四是各类经济作物机械平衡发展,加大花生收获机,薯类播种机,以及大蒜、生姜、棉花等作物生产机械的研发、应用力度。

下载大蒜机械化收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蒜机械化收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畜牧机械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五篇范文)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畜牧机械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伊犁州畜牧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发展状况,解决畜牧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快畜牧......

    存在问题及建议

    存在问题及建议 吕梁市会计学校 1、学校近三年招生情况为2010年570人,2011年736人,2012年730人。学校现在校生规模为2023人,其中,中职教育开设会计、计算机及其应用、财政、物流......

    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建议

    部门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州市人大日前公布了该市农业局等四部门的决算分析报告。但记者发现,该农业局发布了两个版本的2010年“三公”数据,第一个版......

    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建议

    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建议 1、 2、 3、 软件程序更新太慢,应及时尽早。 决算任务参数、公式参数下发时间较晚,看能否提前下发。 决算会审时间短、次数少,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希望市局......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相关建议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相关建议【摘要】土木工程施工环节作为构造工程主体的重要环节,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的高低。一直以来,建筑施工的质......

    珙县征地拆迁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珙县征地拆迁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珙县政府副县长王正元近年来,随着我县工业园区和城市拓展的快速推进,县城主城区征地拆迁任务空前繁重而艰巨。出于对土地的依赖,对变化带......

    成武县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成武县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作为当前农机化发展的一项新技术,通过近几年的大力推广,已逐渐为农民所接受。为摸清当前玉米联合......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与分析对策研究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与分析对策研究 [摘 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劳动中逐渐以普遍使用机器来代替手工工具、畜力农业。我国进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