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房地产企业“甲供材”开票问题的请示
关于房地产企业“甲供材”开票问题的请示
河南省地方税务局直属分局:
我河南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系******(简单自我介绍一下,需要加入位置,经营范围,税号,法人代表名称,电话等内容即可)。我公司做为国有企业,自成立之初,公司上下就确立了“依法纳税”的宗旨。在实际工作中,也积极学习财税新政策,把依法合理纳税当做工作重点。
现我公司在财税处理的实践中,遇到了一个“甲供材”如何开票的问题。现就此问题请示贵局:
概念:所谓“甲供材料”建筑工程,是指由基本建设单位提供原材料,施工单位仅提供建筑劳务的工程。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甲供材”建筑工程,是指由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称甲方)提供原材料,施工单位(以下称乙方)仅提供建筑劳务的工程。“甲供材”产生的原因是甲方从材料质量和成本效益角度出发,防止建筑乙方在材料上做文章,担心不能确保建筑材料质量,影响住房和自身的声誉。一般材料占商品房建造成本的30%~40%。
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
2、《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除本细则第七
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九条规定,发包人或者出租人应当自发包或者出租之日起30日内将承包人或者承租人的有关情况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不报告的,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与承包人或者承担人承担纳税连带责任。
开票问题:
“甲供材”的购货发票一般在房地产企业手中,但有些税务机关要求“房地产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汇算及土地增值税清算中,必需以施工方开具的甲供材营业税发票为扣除依据”。但是如果要求施工方企业开具“甲供材”营业税发票,普遍存在主管税务机关(施工方企业)有开票限制、施工方企业“甲供材”开票的这部分有收入无成本的问题等等。
我们的建议:营业税的营业额(即计税依据)与开票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开票额是指实际交易的金额,而营业额是指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两者不能相混淆。计入施工单位营业税的计税依据包括甲供材料,是指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劳务时领用的甲供材料。税法强调建筑营业税的计税依据包括甲供材料,并不是说施工单位的开票额中要包括甲供材料金额,而是施工单位的开票额中包含的营业税的计税依据要包括甲供材料。这部分营业税由发包方承担,应计入施工单位的劳务价款。所以我们认为,营业税开票额与计税依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此“甲供材”部分的营业税应直接入库,并允许房地产企业以购货发票做为企业所得税汇算及土地增值税清算中,甲供材的税前扣除依据。不应再由施工单位就甲供材部分开具营业税发票。
河南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十月二十四日
第二篇:房地产企业甲供材与账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甲供材与账务处理
甲供材是房地产企业会普遍会遇到的问题,甲供材涉及的税务问题一直以来是房地产企业财务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对甲供材的涉税和账务处理问题做一个系统的梳理。
一、什么是甲供材?
甲供材是甲供材料的简称,所谓“甲供材料”建筑工程,是指由基本建设单位(即甲方房地产企业)提供原材料,施工单位(乙方)仅提供建筑劳务的工程。
举个简单又形象的例子,我家要装修房子,找个装修公司,我就是甲方,装修公司是乙方。我可以跟装修公司在合同中对装修业务做具体约定,简单有以下几种:
1、包工包料。即:装修公司按照要求购买装饰材料和设备,包括瓷砖、厨卫、家具、电器等,我最后只要一个能提包入住的房子,并把材料设备款和装修费一并支付给装修公司。这种方式在实践中应用不多(尤其是家用电器、家具等物品很少有人会交给装修公司去采购),因为业主对装修公司不放心,会担心装修公司不买好的材料,以次充好。所以很多人会自己买材料,这样一方面材料质量有保证,而且还可以砍砍价,节省成本。
2、自己买材料,只支付给装修公司劳务费。尤其对于一些重要的或业主比较在意的材料,业主一般都会自己购买,比如:吊灯、壁纸、厨具、地板等等。业主买好材料交给装修公司,仅就装修工程支付给装修公司劳务费,对平民老百姓来说,这是最常用的装修方式。即包工不包料。
3、自己买部分材料,对于一些不重要的材料交给装修公司去买,支付给装修公司劳务费和材料款。
对于业主自己买的交给装修公司的材料,就是甲供材。
二、甲供材的分类
这里分类的标准是“根据税法规定是否可直接进成本”,根据这个标准,甲供材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装饰材料、设备以及供应商销售自产货物的同时提供建筑劳务的材料。
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因其无需纳入施工方建筑劳务中一并缴纳营业税,所以无需用材料发票换取施工方建安发票,也无需在招标金额中给施工方计取开票税点。
对于装饰材料、设备以及供应商销售自产货物的同时提供建筑劳务的材料,房地产企业取得这些材料的增值税发票或普通发票就可以进成本,相关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除本细则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
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这条规定,没有说装饰劳务的营业额中应该包括材料款,所以对于装饰劳务来说,房地产企业只需获取装饰公司开具的劳务部分的营业税发票,装饰材料部分取得增值税发票或普通发票均可。
其实对于这一点,2006年是有具体规定的,2006年8月17日财税【2006】114号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以清包工形式提供装饰劳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规定:“纳税人采用清包工形式提供的装饰劳务,按照其向客户实际收取的人工费、管理费和辅助材料费等收入(不含客户自行采购的材料价款和设备价款)确认计税营业额”。上述以清包工形式提供的装饰劳务是指,工程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和设备由客户自行采购,纳税人只向客户收取人工费、管理费及辅助材料费等费用的装饰劳务。但是,随着2009年新的营业税条例的颁布,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财税【2009】
61号文,废除了一批税收文件,其中就包括这个财税【2006】114号文,废除的原因就是在新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对此做了规定,即:装饰工程的材料款不计入营业额。
同时,国家税务总局【2011】第23号公告规定:
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规定,分别核算其货物的销售额和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根据其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分别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和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
这条对即销售自产货物又提供建筑劳务的情况进行了规定,比如:电梯厂既销售电梯,同时又提供电梯安装业务,那么取得电梯厂对销售电梯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对电梯安装开具的营业税发票,就可以进成本。
由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对于装饰材料、设备以及供应商销售自产货物的同时提供建筑劳务的材料,房地产企业取得这些材料的增值税发票或普通发票就可以进成本。但是,对设备的标准也有一个规定,财税【2003】16号第三部分关于营业额的规定中的第13条:通信线路工程和输送管道工程所使用的电缆、光缆和构成管道工程主体的防腐管段、管件(弯头、三通、冷弯管、绝缘接头)、清管器、收发球筒、机泵、加热炉、金属容器等物品均属于设备,其价值不包括在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中。其他建筑安装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也不应包括设备价值,具体设备名单可由省级地方税务机关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列举。根据这个文件,以上列举的这些东西都是设备的范畴,没有列举到的可以由省级地方税务机关继续列举,目前,有不少省份的税务局进行了列举,大家可以查看当地税务局的文件,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第二类为营业税暂行条例十六条规定的包括在建筑施工总包合同中的甲供材。凡是没有被列举为设备的,都属于材料,主要是钢材、石材等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即使是甲方购买的,也不能根据增值税发票进成本,而应该包含在工程施工合同内,由施工方开具建安发票。对于这种情况,最好在总包合同中约定:在支付进度款时施工方需按照供应商提供的甲供材料发票按月开具相应的建安发票给地产公司,地产公司支付相关的营业税金及附加给施工方。这实际上相当于地产公司花钱买税点,以求材料款能进成本。
三、甲供材的账务处理
第一类甲供材可以由地产公司直接与供应商签订购货合同。第二类甲供材可与材料供应商、施工方签订三方协议,在相关权利义务中明确供应商供货后由施工方委托地产公司付款,发票由材料供应商按实际供货价开给施工方,施工方按照供应商提供的甲供材料发票按月开具相应的建安发票给地产公司。对第一类甲供材的账务处理比较简单:
支付材料采购款时,借记“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甲供材(供应商辅助核算-××材料供应商)”、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根据收到材料供应商的采购发票,借记“开发成本”、贷记“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甲供材(供应商辅助核算-××材料供应商)”。
对第二类甲供材的账务处理如下:
支付材料采购款时,借记“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甲供材(供应商辅助核算-××材料供应商)”、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当收到工程承包单位的收货单或领料单时,借记“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甲供材(供应商辅助核算-××工程承包商)”、贷记“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甲供材(供应商辅助核算-××材料供应商)”科目;
当收到工程承包单位的建安发票时,属于甲供材料的部分借记“开发成本”、贷记“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甲供材(供应商辅助核算-××工程承包商)”科目。
第三篇:甲供材及指定分包问题探讨
甲供材及指定分包问题探讨
2009-11-18 13:
5【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首先说明一下,本文主要探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问题,为的是给没有太多经验的中、小型项目的业主提供一些思路。由于工程项目较小,程序、技术相对简单,所用材料的品种较少且大都是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为大部分技术人员所掌握的和市场供应充足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由业主直接购买材料显得可行且有很多优点。而对于较大的建设项目,本文的观点、方法亦可供参考,毕竟行业中存在着一般规律,大项目只是程序、技术更复杂、所
用材料的品种、数量更多一些而已。
一、业主应该并可以自行采购材料的理由
1、业主的责任。以房地产开发商为例,他提供给客户的应是符合国家规范的安全适用的房子,既要求其安全性能,又要求其使用功能。最近几年,房屋质量问题一再被新闻媒体曝光,客户和房地产商的官司随处可见,而一遇地震等自然灾害,马上就有一批房地产商和建筑商被追究法律责任。种种房屋的质量问题,与组成房子的建筑材料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国家有《建筑法》,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等等,一旦房屋质量出了问题,对购房者做出赔偿的第一责任人就是房地产开发商,即使这种质量问题是由承包商或设计人员的责任造成的。一旦开发商做出赔偿后再去找承包商或设计院,从实际情况来看,一般是找不着的;即使找着,想拿回钱来也是困难重重,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业主最好自己采购关键的建筑材料,而不可轻易假手
他人。
2、承包商的低水平。无论是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还是业主本能的要求,建设项目一般要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发包,这就要求投标者尽量压低价格以取得工程。由于中国目前中小型建筑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还很低,他们还没怎么学会靠严格、科学的管理来节约成本,也不去想着依靠先进的施工技术,甚至连基本的索赔功夫都不深。所以,建筑企业——目前一般是包工头,为了能赚到钱,靠的仍是程咬金的三斧子半:拖欠工人工资和材料供应商的材料款,有些人干脆赖帐或一走了之;贿赂业主的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和监理人员,以求得多签证、多变更、多付早付进度款和对质量睁只眼闭只眼;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那半斧子就是“撒泼耍赖”。由于目前中小型工程的管理还是粗放型的,业主的违约也时常存在,承包商常会在最后捏着业主的几个违约行为为理由,以不移交工程为隐含的威胁,哭哭啼啼、寻死觅活、吹胡子瞪眼,软硬兼施的要求业主“照顾”,一般都能得逞。其它方面都还只是钱的问题,只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给工程和业主埋下了极大的隐患,稍有不测,业主损失的就不仅是一点点钱,很有可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从而使自己蒙受巨大的资金、信誉、时间、精力损失甚至可能有牢狱之灾。为了预防这个隐患,业主需亲自采购这些关键的材料。即使有些材料不影响安全,但如果影响使用功能,也会降低建筑物的档次,影响业主的声誉、房产的销售以及带来以后保修的麻烦和费用。
3、诚信的丧失。由于几十年阶级斗争特别是“文革”的影响,加上改革初期人们思想的狂躁、道德的缺失、教育的滞后等原因,“金钱至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潮占据着上风,很多人只考虑眼前利益、不顾及长远的利益和信誉,“捡到篮子里的便是菜”,他们大多
采用的是一锤子买卖的方法。所以,一旦让这些人采购材料,为了获得高额利润,他们必然会置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于不顾,以次充好,然后再去贿赂相关管理人员以求检验通过,在这个没有诚信的急功近利的群体里,糖衣炮弹不只是有人发射,更有多少人梦寐以求、想方设
法地要“中弹”呢。
4、业主采购材料并不增加工程造价。尽管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建筑业似乎是一个死角,仍大部分沿用着计划经济的体制,比如说还是国家(省)里的统一预算定额,每个地区统一的结算程序和方式,统一的取费标准,统一的招投标管理部门和程序、评分标准,县级以上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建筑材料市场指导价等等。标底的编制要符合政府的规定,而投标书中的报价太低会被判为“废标”。这就决定了,合同价的确定是以合格材料的市场价为基础的,并不能因为承包商采购所有材料设备且有可能以次充好而使合同价降低。反之,大宗材料设备由业主自行采购也不会使合同价、工程总造价升高。
5、业主承担的涨价风险被夸大了。目前中国的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绝大部分采用“准固定总价合同”,之所以用个“准”字,是因为政府部门对它的干预很多,一个文件就可使它被修改,且“修你没商量”。有些业主为了规避材料涨价的风险且把它转嫁到承包商的头上,就把所有材料设备的采购权全部交给承包商且在合同上注明“闭口价、一次包死”,然后就高
枕无忧
说不定还有投机后的沾沾自喜,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以下几点。首先,中国的物价波动很频繁,特别是建材市场,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大,而国家政策的更改也是很频繁且调整的幅度很大,物价时而上扬时而下跌,业主承担的涨价风险和获得的降价好处是机会均等的,即业主如果不想承担涨价的风险,相对的也失去了可能降价的机会。其次,材料价格目前在开发商的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尽管在建安造价中占到百分之六、七十),材料价格的波动对总成本的影响更小,大可不必如临大敌。再次,一旦遇到大的价格上涨,为了平衡各方的利益特别是保护承包商的利益,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就会下达行政命令,让你的价格调整到市场价的水平,业主想规避价格风险的种种努力遂告失败。最后,承包商为了自己的利益会自动购买廉价的劣质产品,并且通常在这种情况下都振振有词、理直气壮、义愤填膺甚至拿出同归于尽的架势——停工,这时业主要么允许其用劣质材料,要么同意涨价,原来梦想的固定总价合同的“一次包死”只能是南柯一梦了。就这样还不算完,承包商在材料价格上还会有赚头。与其这样,业主何不自己购买材料,既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又省去了许
多的口舌、尴尬和麻烦。
6、减少前期的资金投入。有些业主由于资金不足,于是就想出个办法让承包商垫资,承包商为了承揽工程一般会答应这种无理又违法的要求。资金不足的业主就沾沾自喜,以为占了承包商的便宜,便偷偷的钻进小酒馆庆贺自己的聪明去了。但“高贵者最愚蠢”(毛主席的这句话可能就是说他们的),他竟然把承包商当成了挽救自己的万能的上帝,岂不知承包商就是来赚他的钱的,过五十关斩六百将的包工头怎么会识不破这种小把戏,结果在这种斗智斗勇中通常是“智叟”式的业主惨败,最后让承包商牵着鼻子走,尽管这时的承包商依然表现得楚楚可怜甚至卑躬屈膝。启动资金不足的业主更应该自己采购工程所需的材料。一方面欠十个人每人十万比欠一个人三十万要容易,因为他们有一个承受的极限。另一方面,业主
出面赊材料要比承包商容易得多,因为承包商随时可以藏起来赖帐,而业主的房子在这儿,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所以,业主赊材料不但更容易,且价格也比承包商赊来的要低。
二、业主应该采购哪些材料
本文中所说的“材料”是广义的,包括用于永久工程上的所有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设备。这里,我们以普通的高层写字楼为例来说明业主可自主采购哪些材料。
业主选择所采购材料品种的原则。第一是用量要大。用量太小比如绑钢筋的铁丝就不要自己采购了。第二,市场上同类产品很多,且质量、价格有很大差异。像沙子、石子、石灰这样的地方材料也用不着业主操心。第三,对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有很大影响的材料。比如钢筋、电线等。第四,明显影响使用功能的材料,比如水龙头、灯具等。第五,专业性很强的、承包商自己明显缺乏专业知识或必须分包的产品或分部、分项工程,比如玻璃幕墙、电梯、消防工程等。这里需要顺便说明的是,对需要分包的分部、分项工程,业主应以指定分包的方式发包出去。
工程监理制使得业主方的技术力量显著加强,为业主采购建筑材料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业主采购材料的相关合同问题
1、业主供料后的履约保证金部分应如何处理?由于业主供料部分的款项不含在承包商的报价中,再按通常的比例让承包商提供履约保证金就显然会让总额减少很多,对承包商的约束力就会减弱,这时可提高履约保证金的比率或在原比率的基础上加一个固定金额,如:
履约保证金=投标报价×10%+10万元。
2、同样的道理,保修金数额的确定也要把业主供料部分考虑在内,原因是如果工程质量出了问题,一般情况下是施工的问题,而不太可能是业主提供的材料出的问题。因为业主购买的材料要通过几道关口的审查,首先是业主单位内部的严格规章制度,二是工程监理,三是,也是最根本的,要由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一起取样、送检,对业主提供的材料,如果不合格,承包商有法定义务不在工程上使用,同时业主要追究材料采购人员的责任。
3、业主将材料运到施工现场或承包商指定的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存放地,材料的卸货、保管、常规检验、试验由承包商负责,这部分费用由承包商报价列入总投标价中。材质单和其它出场合格证明文件由业主提供给承包商,承包商负责整理成总的交工验收资料。
4、投标报价中怎么计算?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给出一个公式,一定要减去业主供料部分,通过这个公式计算,承包商没有多拿也没有少拿应得的钱。例如,这个公式可以为:
(直接工程费+措施费+间接费+利润-业主供料的定额金额+业主供料的卸货保管试验检
验费)×(1+相应税率)
另外,投标人要把业主供料的数量算出,附在投标书中,也是投标书的有效组成部分。一旦中标,这个数量也是承包商应得的数量,不得以任何借口多要。如果承包商报少了,则业主不能同意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自己购买,而是统一由业主购买,承包商不得对业主购买的价格提出异议,这部分额外的材料款由业主在任何对承包商的应付款中扣回。
5、在招标文件中业主应写明一句:“投标人报出的业主供料的数量将作为评标的一个重要依据”,以使投标人不至于多报或少报数量。
在评标时,应首先查看投标人报的业主供料的数量是否有严重错误(可以定额含量和实际用量为参考依据,如果偏差在5%以上算作严重错误),如有,可判为废标。
对合乎要求的报价,评标委员会应综合业主供料的情况重新计算,公式为:[投标价÷(1+相应税率)+业主供料报价数量×业主提供的市场价格]×(1+相应税率)。根据重新计
算出的数据来评判投标人的报价。
四、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措施
1、先说一个笔者见过的例子。在某工地上,业主供应水泥和钢材。在施工前期,承包人为了早拿到钱,就向业主要了很多水泥和钢材,他和材料供应商串通只运进现场一部分,其余的都拉出去卖了。到施工后期,他的材料指标都已用完,而这时承包商拿到的钱已经足够,即业主给的工程款和材料已经大于承包商的实际支出,又由于业主在施工过程中也有违约的地方,打官司也赢不了,且旷日持久,如不能及时交工还要受到购房者的起诉,于是,业主只好同意了承包商的许多无理要求。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提醒有些业主两点:第一,千万不要以为承包商是好欺负的,于是就随便违约,主要指拖欠工程款。承包商开始时为了取得工程承包权,之后为了讨要工程进度款,会显得谄媚、卑微。但他们是中国最精明的一群,他们为了有活干、有钱赚,所经历的困难、屈辱是最多的,他们是整个工程建设体系中最底层的人。为了取得投标资格,他们要拜多少衙门?为了能挣到利润,他们要对多少人献尽笑脸和贿赂?每年从省到县组织的质量大检查、安全大检查,当地质量监督站、安全文明办、环保、市政、城管、技术监督局、税务、公安、计生办等等的管理、审查、骚扰和无理取闹,附近居民的举报,业主、监理的各部门具体办事人员如质量、安全、预算、材料、财务的吃拿卡要……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管好工程,还要面对无数农民工对工资的追讨,面对无数材料供应商对材料款的追讨,这些要钱的人可没那么文明,有哭天抢地、寻死觅活的,有逢年过节到家里赖着不走、大吃大喝的,有见面就骂、拳脚相加的,还有对家里的父母、妻儿打骂甚至绑架的……我想,无论是谁经过了几轮这种“锻炼”,只要还敢继续干施工,他一定有了超乎寻常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付业主的办法。一般的业主,当你面对这样一群人时,如果还敢心存轻视,还要动不动就高高在上地随便违约,那一定是自找麻烦,最后一定要付出金钱上的代价,否则,如果不拿金钱买太平,就在将来的日子里没有了太平。所以,我第一条要提醒业主的就是不要轻易对承包商违约。第二、业主供料时,一定要让承包商根据形象进度提供材料计划,这个计划业主要责成监理等管理人员认真审查,然后按审定后的(当然要和承包商共同敲定)计划严格执行。
2、在执行材料供应计划时要注意:第一,承包商要提前多少天提出材料需求申请,申请中要写明到货的具体时间要求,货物启运前要及时通知承包商,且确定承包商现场有人卸货、有存料地点且到存料地点的道路畅通;第二,要和承包商共同验货,包括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厂商、随车的合格证、材质单等,如果需要在外面验货,如钢材要找地磅过磅,也要带着承包商的人一起;第三,交接手续一定要完整,并加盖承包商在工地上有法
律效力的公章,以防以后出问题。第四、进场材料如需送检,应勒令监理人员立刻随同承包
商的人现场取样送检,切不可耽误时间。
3、这样做的目的是:第一、确保材料的及时供应,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第二、尽量减少了承包商在这方面的索赔借口,我们知道,承包商会在所有方面想方设法索赔的;第三、防止人为破坏的发生,只要给时间,想捣乱的人一定能找到机会的,所以时间上一定
要环环相扣。
以上是对业主供料问题的一点粗浅看法,在各个具体工程上一定会有更加完善的措施,到时再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
在招标文件中应该事先约定甲供材的品种和数量。一般甲供材主要包括价值较大的设备或便于进行集中采购且大规模采购具有价格优势的材料,比如房地产项目中的中央空调主机、AHU机组、贵重的大理石等。
回复会员:sgxdjh 回复时间:2009-11-03
甲供材料应该给施工单位一定的保管、管理费用
回复会员:chai_ruiqing 回复时间:2009-10-23
应该是主要设备、金额较大数量较少的。这样便于控制管理
回复会员:chai_ruiqing 回复时间:2009-10-21
1、要想解决那些适合甲供材的问题,首先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甲供材? 1)避免施工单位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吃差价的行为 2)保证材料和工程质量 3)集中采购降低成本
只要是易于保存、不易变质的材料,应该都适合甲供材。
2、如何进行甲供材流程控制?我们要分析一下我们在甲供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那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来规避!
1)施工单位不按进度领取材料,而是多领材料 2)施工单位领取材料后保管不善 3)结算复杂
建立一个制约施工单位多领材料的机制即可(如:按照进度付款时扣除施工单位领取材料的相关费用,这样的话施工单位要多材料越多,他得到的进度款就越少,相信不会自己为难自己),让其尽量能按需领取材料,结算问题可以采用月结或按形象进度进行结算的方式
在一个建设项目中,材料的费用要占全部建设安装工程费用的65%至75%。材料费用的高低会对工程成本
和经济效益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建设方采取对主要的材料自行采购后交付施工方使用的方式,进行控制工程的投资,以达到节约建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但在对某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的工程结算过程中发现,建设方所进行的甲供材的投资控制过程中,并非理论上这样理想,不仅不能起到节约资金的目的,甚至成为了一种穿上合法外衣的套取建设资金的一种方式。
“量”:暗度陈仓。
在进行甲供材料的供应时,建设单位应“量”体裁衣,“量”出为入。具体做法是根据下一阶段将进行的工作,结合实际施工进展和工程的实际情况,预估出材料的使用量和使用进度,合理的购入材料,满足施工需要。这样进行的材料采购施工实际使用量和定额材料综合分析的结果出入不大,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材料管理工作,实际用量应该小于定额分析结果。
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发现该工程账面上甲供的材料费用远远大于结算书中分析对该材料分析的结果,同时该材料的库存为零。这样的现象,不免让审计人员予以关注,进而对材料购入发票中的价格与同期材料价格进行对比,比对的结果是购入价格与同期材料价格相当,甚至偏低。这就更加引起审计人员的注意,将此事项列为重点审查的对象,进行重点审计。审计人员随即请来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却称材料没有问题,全用于该项目。当审计人员将分析过程摆在他面前时,才吐露真情。原来,该单位在进行办公楼建设的同时还进行着职工集资建房,建设方将用于集资建房的材料款也列支于政府投资办公楼的材料款中,用政府投资的办公楼的成本,负担部分集资建房的成本。
“价”:欲盖弥彰
建设方应该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并且合理组织运输,就进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但在有些国家投资的建设项目上,建设单位不但做不到选用最经济购进甲供材的方案,反而在“价”上做足文章,漫天要价。
审计人员在审核某类甲供材料时发现,建设单位的甲供材价格不仅虚高,而且在运费上下功夫,做手脚。在提供的资料中显示,每支长2米直径18公分(合0.051立方米)的圆木桩,约400公里的运费就高达300元。审计人员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询价,该距离每立方米最高的运费也就60元。该项甲供材总计金额为334.83万元,仅运费一项就核减13.90万元,占总核减金额的10%。
“税”:瞒天过海。
建设单位在进行竣工决算的时候,由于主观故意或由于财务人员不熟悉建设单位财务制度和业务流程,对“税”的关注度不够,稍不留意就少缴漏缴,尤其是在进行工程结算时扣除的甲供材部分的税金往往容易忽略。因此在进行甲供材审计时对此部分的税金也应予以关注,督促建设单位依法诚信纳税,防止少缴漏缴,给国家带来损失。
在审计时,审计人员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该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结算时一般将工程的结算价格、历次工程预付款、应扣减的甲供材料等内容一一详细列出,貌似管理制度严谨,执行有序。仔细审查发现,工程决算书中的甲供材部分是按照投标时的暂定价计入的。也就是工程决算书的内容不能完全真实的反应工程的真实结算价款。由于甲供材料的价款对施工单位的利益基本没有影响,所以在工程结算时施工单位对这部分的价款不予关心。但实际工程结算时税款的缴纳是按照结算书上的结算价款由施工单位代建设单位缴纳的,其中包括甲供材部分。正是由于建设单位实际发生的甲供材价款和结算书上甲供材价款的差额,致使差额部分税金导致少缴漏缴。
因此在进行建设项目审计时要对关注甲供材料的各项内容的审查,以达到真实反映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提高投资效益。为此,审计人员应该透过对甲供材的表面现象的审查,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线索,看到项目背后的阴影,揭开事件的真相。
4、对建设单位可以参考第3条甲供材与甲控材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谢谢!!
甲供材在合同要明确数量,或计算依据个人认为只能根据定额量计算,甲乙双方按定额量结算,超供的按市场价加采保费扣,乙方节余的归乙方或双方另行协商奖励比例
甲控材料,甲方定品牌核价,其中要考虑乙方的部分利益,要考虑乙方的采保费合理的情况下乙方应该可以理解
甲供材是甲乙方的难题,不甲供造价、质量和维修没保障,甲供存在浪费,结算扣除超供容易扯皮,而且施工过程无法控制甲控材料甲方定品牌核价,乙方没积极性,容易变成甲供了
高手请指点迷津,在招标和合同中如何规避
1、甲供材:由建设单位直接提供的材料
从材料质量上讲:其质量与施工单位无太大的关系,但施工单位有对其进行检查的义务,如果因施工单位未检查而材料不合格就应用到工程上,施工单位同样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从工程计价角度说:预算时甲供材必须进入综合单价;工程结算时,一般是扣甲供材费的99%,有1%作为甲供材料保管费
2、甲控材:由施工单位购买,建设(监理)单位认价的材料称“甲控材”
从质量的角度说:甲供材料的质量由施工单位负责,但由建设(监理)单位指定的品牌除外
从计价角度上说:
甲控材一般按暂估价计入预算,施工时,由施工单位进行报价,一般要选择三家以上的价格供建设单位参考由建设(监理)单位根据市场价适当地加利润进行认价,同时得到 施工单位的认可认价后的材料价格作为结算时材料价格的依据
甲供材在合同要明确数量,或计算依据个人认为只能根据定额量计算,甲乙双方按定额量结算,超供的按市场价加采保费扣,乙方节余的归乙方或双方另行协商奖励比例
甲控材料,甲方定品牌核价,其中要考虑乙方的部分利益,要考虑乙方的采保费合理的情况下乙方应该可以理解 甲供材料是指整个的招标、投标、进货和结算全部都由甲方负责,优点是方便甲方控制材料的使用和质量,缺点是施工单位意见太大;
甲控材料是指招标的过程由甲方和施工单位共同参与的,进货由甲方自己联系,结算也是在施工单位,但甲方是把钱拔到施工单位,优点是双方都满意,控制质量方面也好与甲供材料,但有一点资金周转不及时 甲供材顾名思义是甲方供应材料;而甲控材是乙方采购,甲方负责批价,或指定品牌指定型号!这里要注意甲供材的付款方式、付款比例!
1、甲供材:由建设单位直接提供的材料
从材料质量上讲:其质量与施工单位无太大的关系,但施工单位有对其进行检查的义务,如果因施工单位未检查而材料不合格就应用到工程上,施工单位同样要
承担相应的责任
从工程计价角度说:预算时甲供材必须进入综合单价;工程结算时,一般是扣甲供材费的99%,有1%作为甲供材料保管费
2、甲控材:由施工单位购买,建设(监理)单位认价的材料称“甲控材”
从质量的角度说:甲供材料的质量由施工单位负责,但由建设(监理)单位指定的品牌除外
从计价角度上说:
甲控材一般按暂估价计入预算,施工时,由施工单位进行报价,一般要选择三家以上的价格供建设单位参考由建设(监理)单位根据市场价适当地加利润进行认价,同时得到 施工单位的认可认价后的材料价格作为结算时材料价格的依据
3、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各自的优、缺点:
甲供材多时能减少施工单位的资金压力,因为市场价格的透明度很高,甲供材多的工程对施工单位来讲一般也是来钱快的工程,而且承担的材料质量风险较小
甲控材多时,施工单位要有充足 的流动资金,材料占用资金比较大而且材料的利润相对来说比较少,搞不好还要倒贴因为现在大都实际承包的人都是挂靠一个单位,要交工程结算造价(扣甲供材料费后)的10%—20%的管理费所以对施工单位的不管是资金风险或质量风险都较大,利润相对小 甲供材在合同要明确数量,或计算依据个人认为只能根据定额量计算,甲乙双方按定额量结算,超供的按市场价加采保费扣,乙方节余的归乙方或双方另行协商奖励比例
甲控材料,甲方定品牌核价,其中要考虑乙方的部分利益,要考虑乙方的采保费合理的情况下乙方应该可以理解
甲供材是甲乙方的难题,不甲供造价、质量和维修没保障,甲供存在浪费,结算扣除超供容易扯皮,而且施工过程无法控制甲控材料甲方定品牌核价,乙方没积极性,容易变成甲供了
高手请指点迷津,在招标和合同中如何规避
1、甲供材:由建设单位直接提供的材料
从材料质量上讲:其质量与施工单位无太大的关系,但施工单位有对其进行检查的义务,如果因施工单位未检查而材料不合格就应用到工程上,施工单位同样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从工程计价角度说:预算时甲供材必须进入综合单价;工程结算时,一般是扣甲供材费的99%,有1%作为甲供材料保管费
2、甲控材:由施工单位购买,建设(监理)单位认价的材料称“甲控材”
从质量的角度说:甲供材料的质量由施工单位负责,但由建设(监理)单位指定的品牌除外
从计价角度上说:
甲控材一般按暂估价计入预算,施工时,由施工单位进行报价,一般要选择三家
以上的价格供建设单位参考由建设(监理)单位根据市场价适当地加利润进行认价,同时得到 施工单位的认可认价后的材料价格作为结算时材料价格的依据
3、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各自的优、缺点:
甲供材多时能减少施工单位的资金压力,因为市场价格的透明度很高,甲供材多的工程对施工单位来讲一般也是来钱快的工程,而且承担的材料质量风险较小
甲控材多时,施工单位要有充足 的流动资金,材料占用资金比较大而且材料的利润相对来说比较少,搞不好还要倒贴因为现在大都实际承包的人都是挂靠一个单位,要交工程结算造价(扣甲供材料费后)的10%—20%的管理费所以对施工单位的不管是资金风险或质量风险都较大,利润相对小
4、对建设单位可以参考第3条 我来告诉你: 甲供材与甲控材的区别在于:
甲供材是由建设单位直接采购,施工单位的报价中不用考虑
甲控材是建设单位限定了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有时也规定价格),由施工单位负责采购并综合在报价内 甲供材:顾名思义就是建设单位自己买材料,承包商报价只要报安装费就了!他的优点就是建设单位能自己完全控制材料的质量,而缺点就是材料的管理比较麻烦,浪费会比较严重!
是指工程施工所需关键设备或材料由中标供应商认质认价采购或直接由招标采购单位采购,招标采购单位指定设备或材料的品牌、规格、型号、技术参数、质量性能和价位,供应商投标时对“甲控材”的全部资料只能照搬照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工程材料的质量令人遗憾的是“甲控材”往往蜕变成某些招标采购单位的相关人员谋取私利的工具、成为供应商“公关”的重点、成为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滋生的温床尽管招标能有效遏制腐败,有些项目虽通过招标,但“甲控材”仍是导致腐败的祸害,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单位大楼建成了、官员却落马了的重要原因所在 七楼都司既说明了问题,又道出个中奥妙,无论您是甲方还是乙方,正反面都应悟出一定道理 已经说的很全面了 甲供材:整个材料方面的招标、投标、进货和结算全部都由甲方负责,优点是方便甲方控制材料的质量.在对整体材料的控制使用上也较为有利,目的也就是少化钱.把这部份的利占为甲方所有.就材料使用数量控制方面不如乙方好.事实上甲供材已演变成少数人发专财渠道.反而质量和数量都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甲控材:甲方定品牌核价,乙方采购和保管使用.对甲供材所存利弊的探讨
在政府采购工程类装璜(装饰)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根据《政府采购法》和最近的相关采购制度(办法)规定,建筑工程装璜类招投标也必须由政府采购机构进行组织,往往一个装璜工程多则几百万,少则也有几十万,可甲方供材所占的比例起码也有几十万或上百万。这是怎么回事呢?经细细问及才知道其来龙去脉:就是如某个办公大楼的装璜分基础施工价款、材料价款、各种费用等组成,一般决定施工单位必须公开招标,而供材却并非招标(一般都是由大楼拥有方——甲
方来供材)。其利弊如下:一是可以堵塞材料漏洞,由甲方全权负责,职责更加明晰,扳子更能打到具体人身上(避免了相互推诡扯皮);二是控制了供材的质量和价格,由甲方直接组织采购;三是所用的钱就是甲方包干,责任感和节约意识更强。四是甲方相关岗位或责任人联盟一样腐败,吃材料回扣,导致成本增加;五是供材虽经验收、检查和最后的审计,但合伙式的搞进劣材假货仍难杜绝;六是大数目的资金材料由甲方供货不尽合理,因为甲方既是使用者,又是监督者,更是出资人,很容易与乙方串通,而共同“猫腻”得好处、坑国家;七是无论是事前、还是事中和事后,采购人(政府采购需方主体和使用部门及单位等)都实时进行了监督,但一些专业性较强、同盟较巧妙的供材价差式分成等还是很难被发现的。八是这么大一笔的材料资金不通过公开招标,而直接由甲方供材,显然也不符合“三公”原则和阳光采购。现笔者就甲供材利弊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政府采购工程类装璜装饰项目招投标采购人之所以成为供方追逐的“香饽饽”,那是因为装璜工程水份大、且是“泡沫”性工程,就材料的种类、品牌等就“五花八门”,从中有“肉”可吃,有大利润可赚。①某项装璜工程项目在未开始招标投标前一月半载,一些乙方(供方主体、工程队、施工方和挂靠建筑集团资格、资质的方方面面代理人、经纪人等等)便“跃跃欲试”,特别是在知道是谁(何人)主管或者具体主办(操作)时,更是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了解此方人士的“三代六亲”、“说上话的朋朋友友、牵上线的方方面面”和打通各块关节,真可谓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架势!假若是一个不怎么带资,或者付款比例较高等的工程采购项目则更是不惜一切代价和用尽所有招数及手段去达到入围、中标和成交之目的;②有时某部门(单位)的一个工程因涉及的人员较多(如系政府采购的建设、建筑工程或是由采购人委托交招投标公司(招投标办)直接经办和全过负责操作的工程装璜项目等,前者系采购机构与使用部门或单位共同操纵(其实质把关的主要还是预算出资部门和单位中的主管或者分管及直接经办人员在左右和说了算);后者则更系政府采购机构(对确属管辖范围内的)有时可能要进行审(抽、核查)、预算和资金上的监管,受采购人委托的乙方招投标中心(公司)是按规定(受采购人指定性、干预性、意图性和眼神式等都不排除以及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的审查与监督)制标、开标和具体操作的中介机构(其实质也是为了自身利益赚、“苦”钱机构),委托部门或单位才是真正的采购人幕后指挥者!那么,乙方(供方主体)要通过多层突破、层层过滤(突围)、“过三招斩六将”等才能吃到这块“肉”。③有时如乙方(供方主体)略微疏忽大意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岐节”(如往往一个不起眼或者不在意的小人物承诺未到位或份额不够口味,就会从中好事变坏事,叫你“偷鸡不成蚀把米”),所以,心照不宣的电话、条子、眼神等等都是乙方(供应商、工程队等)通过权力和幕后交易及撑腰铺路、利润共享、承诺先行之结果!④在人们心目中,无论是百十万的小工程,还是上几十万甚至超百万,上千万的大型装璜(装饰)工程等,都是利润丰厚,比例突出的(这是在以往计划经济年代有钱才能搞建设、搞工程,加之,质量监管手段和监管技术不先进,监管力度不够大,监管程度不够严等,导致了钱不用愁,质不用保,施工队有大利可图的格局;而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和开改开放及搞活经济年代,方方面面的人物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的总体素质、修养、道德规范和荣辱观都发生了质的改变──“钱坤”看得太重!)表现就是金钱的作用;⑤存在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些(个别)代表采购人的主管者和直接经办人员,由于受利益(金钱、物质等)的诱惑,去铤而走险、大捞特捞一把,这就更助长了想吃“肉”者乙方的攻关之风!损害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⑥由于工程类装璜、装饰采购招投标中,采购人权力过大、决定性作用明显,负责招投标公司只顾揽生意和赚钱(受采购人委托负责所谓的全过程某项或者几项工程的招投标工作,操作要“合规、程序要规范”地完成任务后,采购人给予其乙方一次性的劳务报酬),不顾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受损,从而促使采购人的权力性更大、干预性更突出和决定性作用更加“堂而皇之”的说了算!⑦因此,往往是在工程项目刚刚规划、还未到实施阶段、招投标文件还未起草、形式还未定夺、标书还未制定和仅仅招投标公告刚刚发布等情况下,指(旨)意式工程项目已定位和“名花已有主”等等的怪现象!⑧加之,事后的工程款结算(保证金等其他相关资金)仍有求于采购人,所致,谁也不敢讲真话、更不敢得罪采购人的任何与工程有关联之人物!
二、要摆脱和克服以上这些不规范和有违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等现象,必须从以下三点抓起:
1、须从装璜类采购工程项目资金预算细化抓起。①在资金来源中,改变属预算内的作拔入经费,其他来源按拔入单位记“暂存款──XX部门”的做法;②按工程项目设置暂付款明细。对各项预付款按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下设二级明细科目;③按工程项目“结转自筹基建”和“专项支出”科目;④建立工程项目收支辅助帐页。每月月底,根据工程项目登记总合同金额、拔入金额、暂付金额、列支金额、尚欠金额和尾欠金额,做到有总有分,一目了然;⑤要避免预付装璜工程款按承建单位记“暂付款──XX工程队”和开票付款的列“专顶支出”或列“结转自筹基建”及冲“暂存款”等不规范现象;⑥清除工程款乱用乱走支出科目弊端,打造规范、合规、按章的工程款记帐模式;⑦用财政收支分类改革等措施和方法,形成“外行看得懂,内行说得清”的工程款记帐新格局!
2、须从各负其责和各司其职的职责范围规范化抓起。①达到政府采购数额或必须进行招投标的装璜、装饰工程项目采购,要毫不含糊地由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按法定程序开展招投标活动;②相关参与招投标活动的人员(包括评标、评审专家、监督、监察招投标组成人员等),在未开始前首先与其签订责任状和廉洁自律承诺(保证)书;③在选择和调配招投标评审、评标专家及其他组成人员时,应当充分在资格与条件上进行“甄别”,切实预防素质或硬件不符合的人员进入到组成人员中,以免造成损失和负面影响;④采购人(需方主体或者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和方法及手段来干预的指使装璜工程采购,特别要取消甲方供材这种做法,一经发现将从重处理(并给予一定行政处分和相应的经济处罚);⑤真正实现《采购法》的宗旨和原则,让公开、公正、公平和诚实信用的政府采购在阳光下交易得更加和谐与灿烂;⑥各类乙方主体(供应商、工程队等)要相信政府采购、相信政府采购装璜、装饰工程类招投标中的组成人员,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在“打门子、串关系、走路子”等上下功夫,要在“打铁须得自身硬”上树形象!⑦在权利与职责上,一定做到有多大的权利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和义务,决不允许出现任何只要权利,不承担责任和义务之现象的发生!
3、须从涉及招投标活动的人和事以及承揽招投标事务的中介机构(包括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和各类招投标中心、公司等)的落实法律、承担违规后果等责任抓起。①针对有的地区政府采购机构对装璜、装饰工程类招投标是直接允许其部门或者单位自行委托有资格(资质)和在符合法定程序与规定条件下,可自行组织招投活动之实际,采购人在选择乙方(供方单位,如工程队、建筑集团公司、建材供应处等)要在法律和规章规定的条件与范围内进行;②乙方的操作和制标(造装璜、装饰工程预算、制作标点、明暗标、标书文件等)都要按照招标
投标法严格执行,从严掌握;③乙方要在不受或者排除采购人干扰和指定式等的权力型和由于乙方是在为采购人做事(挣劳务费、多得劳务报酬和图下回等)的前提下,充分凸显其公开、公正、公平执业的宗旨和理念;④克服采购人和使用权所有单位驾于乙方之上和乙方有求于采购人之不平等因素与弊端,用规范化的执业道德和执业法律、制度准绳来约束各自的行为;⑤突破乙方处于“先天不足”弱势局面,通过相关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来有效遏制采购人权力干预或因其处于强势之“先天优势”地位局面现象,还政府采购无论是装璜、装饰工程类自行组织招投标,还是甲方供材采购机构开展的采购活动都能实现充分竞争和规范化;⑥任何一项采购活动及工程类招投标都要实行全过程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和机关的跟踪管理和严格监督!使装璜、装饰工程类招投标和其他类采购活动真正实现公开透明化进行和在阳光下交易!⑦对建筑工程监理机构、工程招投标管理部门和各类社会中介工程招投标代理公司、代理机构等,必须实行职责分明、各司其责和各负其职,奖惩到位,决不手软!⑧对一味以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效益(效率)最高化而不顾工程招投的合法、合规化的任何招投标代理公司和代理机构,一律取消其代理的执业资格,列入工程类或政府采购类不良记录“黑名单”之中,对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的,可吊销其营业执照;如系触犯法律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⑨对采购人相关以权力代替法律、以个人利益和私欲而损害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以少数掌权或暂时有权及临时代管或经办某项采购或者工程等等的以种种不择手段谋取私利,而在群众和百姓中造成了影响党和国家形象的,一经发现和查出,该撤职的撤职,该党政纪处分的立即党政纪处分,该开除的开除,该退赃的退赃,该赔偿的赔偿;坚决从重从快和从严处罚!对触犯法律的毫不含糊地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通过以上对采购人和甲方供材的在装璜、装饰工程类招投标中利弊探讨和对乙方在采购活动与装璜、装饰工程招投标中究竞该怎样去做?!想毕能对出现了的种种现象和正准备伸手的“不法之徒”起到警戒和告戒及觉醒作用吧!最终愿装璜、装饰类工程的采购活动开展得更加淋漓尽致。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财政局
甲供材制度
为了做好学院基建工程甲供材料、设备的供应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减少浪费失,特制定本制度。
1、计划申请。工程建设中已明确由甲方供应的物资,凡是属首次供应的品种,施工少应提前一个月提出甲供材料设备需求计划。属同品种后续供货的,一般至少提前7天提计划。
2、计划编写。施工单位提出甲供材料设备需求计划,须经项目经理签字并加盖公计划必须详细写明品种、规格、数量等具体要求。
3、计划审核。施工单位提出的甲供计划经监理单位和工程管理组审核签字后,一式别交甲方物资保障组和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组。
4、市场调研。物资保障组根据经审核的采供计划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拟采购物资的息、潜在的供应单位以及产品的使用情况。
5、采购。对2万元以下的甲供材,根据市场调研情况,由物资保障组会同招投标与理组共同洽谈供货合同,合同签署后,由物资保障组负责采购;对2万元至10万元的采购由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组组织招标,招标后由物资保障组负责采购;对10万元以上的采购指挥部安排招标,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组负责实施。采购合同必须注明物资的数量、型号材质、技术性能、价格、交货形式、验收标准、质保金及违约责任等。
6、材料的验收。收货时要严把质量关,坚决执行国家有关建材的质量标准。不符合准的建材,不得用于工程,由甲方负责通知退货。对出现的问题,物资保障组及招投标与合组应及时组织协调处理。
7、供货验收。根据供货合同,物资保障组须提前一天书面通知监理与施工方到货到名称、数量、质量、品牌等基础资料,由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甲方现场代表在工地直接同要求和样品进行验货、收货。验货要认真审查出厂证明、质保单等证明资料并鉴证是招标要求,要仔细核对品种、规格、数量等,按核对的实际情况向施工单位和供货商交接收货时要严把质量关,坚决执行国家有关建材的质量标准。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建材,不得程,由甲方负责通知退货。对出现的问题,物资保障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组应及时组织理。
8、送样检测。甲供材料批量送到施工现场后,施工方2天以内必须送样检测,样
挥部工程管理组、监理、施工方及供应商在现场随机抽取,检测结果经监理鉴证后分送监方存档。
9、甲供材料采购供应工作由甲方有关部门、监理、施工单位、供货商分别按职责织实施。未按以上规定办理而造成质量事故、数量损失以及工期延误等均由责任方承担按国家规定和学院有关制度严肃处理。
10、本制度由西校区建设指挥部负责解释,自批准之日起执行。
COPYRIGHT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基建处
零点网络创意社制作维护
所谓“甲供材”,它是指在建筑施工中总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间材料供应和管理核算的一种方法。它的实际操作流程是:由总承包商与各分包商签订一份材料供应及价款结算合同,合同中规定分包单位在分包项目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由总承包商统一购入,材料价款的结算按照合同中规定的价格结算,数量按照总承包商调拨给分包商数量结算。即“甲供材”方法中,材料的价格风险由总承包商,材料的数量风险由各分包商承担。总承包商根据各个分包商工程进度预算出所需要的材料量来采购材料,购入材料(其实是供给分包方的)时作为总承包商自己的材料成本入账,分包方使用材料时由总承包商材料部门填制调拨单,材料部门把这些调拨单给预算部门,预算部门在与分包方结算时将这部分材料款从结算总额中剔除。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致,一项大型的工程现在所涉及的分包商不仅包括施工分包商还包括材料分包商和轻工分包商。从整个工程管理的角度出发,“甲供料”管理核算方法的确有其自有的优势。首先,整个工程项目的材料均由总承包商统一购入,在内部质量管理比较科学的施工企业,这对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有了最基础的把握。其次,对于一个大型的工程项目,因为工程进度和工程施工中对专业水平的具体要求,一个项目由总承包商承包后可能分包给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分包商。根据存货的采购决策制定出最佳经济批量可以明显地降低采购成本。而且批量采购也较分散的零星采购有更多价格折扣上的优惠。对各分包商而言,因自身的规模限制,采购人员的素质和进货渠道信息不足,“甲供材”合同的签订,可以使他们减少采购成本和进货成本。只要合同中签订的价格合理,对他们而言是有利的。对总承包商而言,他们只承担价格风险,而不承担数量风险,材料的短缺和毁损的风险均不由他们承担。“甲供料”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在管理比较科学完善的企业,“甲供材”的运用和可以实现月末“零库存”的理想库存状态。虽然,从管理和成本的角度来看,“甲供材”有许多优点,但是从会计和税法的角度来看,“甲供材”方法的运用却存在不合理之处。
一、从会计的角度来分析
1、“甲供材”可能存在实物流转与账面流转不一致的情况。“甲供材”由总承包商统一购入,由材料部门填制材料调度单将材料调拨至各个分包商。因施工企业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材料出入库频繁,需要由材料管理部门处理材料的出入库情况,一般内部控制较好的公司会有材料
消耗台帐,月末根据材料部门的材料消耗报表来计入成本。如果企业没有要求编报月报而是季报,那就是在季末编制消耗报表,把当期的材料消耗记录到成本,因为材料消耗不仅仅在当期末,而是在整个施工阶段,根据施工进度消耗,预算部门一般会编制一个暂估成本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据以编制报表暂估入成本。也就是说总承包商对于材料按估计计入工程成本,但发出的材料由各分包商使用,因此,总承包商无法掌握材料的使用情况。总承包商在没有与分包商结算前因无法掌握材料的消耗程度,存货的实物流转与账面流转时是不一致的2、“甲供材”可能影响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根据《具体会计准则——建造合同》的规定,准则要求一般情况下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考虑到一些企业资金短缺,拖欠较为严重,合同收入的收回具有较大程度的不确定性的现实,允许采用回收成本法,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要确定完工进度,完工进度的确定可用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在确定合同成本时,新准则要求扣除已投入使用但尚未使用的材料成本和对分包单位工程的预付款。因材料调拨给分包商后,总承包商无法掌握材料的使用情况,预算部门对于当期计入成本的材料款是采取估计的方式,这对确定完工进度一个障碍,在一个工程项目跨度好几年的情况下,这会影响到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其次,材料的调拨通过往来帐款来结算,而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的工程结算也是通过往来账款科目来核算。如果所使用的往来帐户同时核算由总承包商购入与分包商按合同价款结算的款项和工程计价的款项。应收应付对冲后,分包商实际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的可能是两者的差额,这就少计了收入。同时,材料直接进总承包商的成本,而不作为分包商的工程成本,减少了分包商的成本。
二、从税法的角度分析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纳税人兼营应税劳务与货物或非应税劳务行为的,应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或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不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的,其应税劳务与货物或非应税劳务一并征收增值税,不征收营业税。施工企业对外提供施工劳务并购入材料与分包商按合同价款结算可以视为一种兼营行为。如果自用的材料与统一购入后又按合同供给分包商的材料分别核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将购入的货物销售给他人应当计算缴纳增值税。如果没有分别核算纳税人兼营的应税劳务是否应当一并征收增值税,由国家税务总局所属机关确定。当采用“甲供料”材料管理核算方式时,它不同于以材料抵工程预付款的情况。“甲供材”实际上是一种销售行为,因此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当一项工程中有“甲供料”时,就会涉及到缴纳增值税或者营业税的问题。可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甲供料”的帐务处理只通过往来帐户转账抵消应付应收款项,所以“甲供材”的核算存在一个税务上的盲点。
2、施工企业所提供的劳务属于应税劳务,按照税法的规定应缴纳营业税。从事建筑、修缮、装饰工程作业,无论怎样结算,营业额均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及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虽然税法这样规定,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是以开出工程结算发票时同时计算税金的,因为,“甲供料”在实际操作中为操纵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留有空间,通过对冲往来帐户来抵消材料款和工程款两笔不同的交易的做法来减少分包商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成本已达到减少计提税收的目的。这种做法并不是所谓的狭义或者广义的税收筹划,它实际上是一种导致税款流失的行为。这是税法所不允许的。相应的,根据营业税来计提的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也会因营业税的少计而减少。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核算材料的成本即掌握工程的进度,正确的计算税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甲供材”的材料管理核算办法。
1、考虑到批量购货的价格折扣的优惠和大型的总承包商的购货渠道信息的畅通,可以由总承包商统一购货,或由专门的材料分包商来统一购货,这样既可以保证材料的采购成本也
可以从基本上保证工程的质量。当然这其中需要有独立的第三方来监管(比如业主)。但是采购材料的收货方可以是分包商。材料不应直接进入总承包商的工程成本,而应通过对分包商的工程计价转入工程的成本。材料的消耗进程由分包商而不是总承包商来记录。这样可以使材料的账面流转和实物流转相一致,合理地估计完工进度,正确确认收入和成本。此外,总承包商可以通过与分包商签订代为购货合同,根据提供的代购劳务来收取劳务费。这样就不会涉及到根据合同的材料款而须缴纳营业税或者是增值税的问题,而且计税依据是提供的劳务所收取的而不是材料款这样可以合法的避税。
2、营业税的缴纳由总承包商在与业主结算时统一缴纳。为了加快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事业,我国在税收方面对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予了不同程度的优惠。施工企业的建设项目可以区分为免税或是应税的项目。如果总承包方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是应税项目,由总承包方在与业主结算时按照总承包的整个工程造价统一缴纳税金。总承包方开具免税证明单给分包单位,分包商根据免税证明来办理退税。如果业主与总包方签的项目是免税的,对分包方来说应该也是免税的,但由于免税额是有规定的,就是总承包商与业主的合同量,只能开一次,而分包方在确认工程收入开具发票时需要缴纳税金,但是可以在双方签订合同时把这部分税金签在合同里面,弥补税款。
“甲供”弊端说
中国建设报 2001-04-30
目前,招标中,甲方供材成为一种常见现象。由于甲方供材的操作不当,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甚至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严重扰乱建筑市场。我们在审计工作中发现,尤其是国家投资项目的甲方供材存在着诸多弊端。
漏、逃税金。建筑安装工程税金是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建安工程造价的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及教育费附加。其计算基数是直接费、间接费及利润之和,而甲方供材是直接费重要的组成部分。造成税费流失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甲方供材在结算书中不进入造价(即不参与计取税金),直接列入“工程成本”账户。我们在审计某企业时,发现该企业利用这种方法漏缴税金达130万元之多;其二是甲乙双方决算时,甲方供材参与取税,但在办理结算手续时乙方出具代扣税金发票中的造价不含甲供材,因而施工单位少缴税金,从中渔利。我们在审计某事业单位基建项目时,发现由于这种原因流失的税金近百万元。
容易形成“小金库”。建设单位采取多付材料款,以回扣、返还价差等方式侵吞投资款;或低价购进,高价列入材料采购,把价差转致账外。还有的建设单位把名目繁多的非建设性开支纳入基建支出,挤占材
料价差款,致使材料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
变相增加工程费用。基建班子成员以考察材料为名,天南海北,游山玩水,所到之处多与材料询价、采购无关,其费用一部分打入材料价格或作为管理费用处理,一部分由材料商承担,而商家最终还是计入材料价中,间接提高了工程成本。
降低工程质量。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竞标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以低价中标。甲供材过多,致使施工单位无利可图,为了确保施工企业人员工资或弥补利润,只能采取偷工减料等方式,无法确保工程质量;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难以分清甲、乙双方的责任。若甲供材未能按时、按质、按量供应,将引起项目停工、窝工、延误工期等现象,最终成为索赔的诱因,同时也增加了工程成本。
我们呼吁,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的管理,减少税费流失,降低工程成本;尤其是国家投资的工程项目,材料供应应纳入政府招标采购。徐州市审计局 屈哲
施工方砍价能力更强?建设方能力强?
第四篇:房地产甲供材的账务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开发企业“甲供材”的账务和税务处理技巧及例解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甲供材”的概念
所谓“甲供材料”建筑工程,是指由基本建设单位提供原材料,施工单位仅提供建筑劳务的工程。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甲供材”建筑工程,是指由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称甲方)提供原材料,施工单位(以下称乙方)仅提供建筑劳务的工程。“甲供材”产生的原因是甲方从材料质量和成本效益角度出发,防止建筑乙方在材料上做文章,担心不能确保建筑材料质量,影响住房和自身的声誉。一般材料占商品房建造成本的30%~40%。
对于甲供材的税务处理,在税法上是比较明确的。但对甲供材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一直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这就带来了开发票的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税收问题。
二、“甲供材”的相关税收政策规定
甲供材征税主要是如何征收营业税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第52号令)第七条规定,“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的销售额,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货物销售额不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
(一)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的行为;
(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十六条规定,“除本细则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税法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防止纳税人将“包工包料”的建筑工程,改为以基本甲方的名义购买原材料,从而逃避营业税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第52号令)没有明确规定装饰工程中甲供材要不要不并入营业额征收营业税。而根据2006年8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以清包工形式提供装饰劳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14号文的规定:“纳税人采用清包工形式提供的装饰劳务,按照其向客户实际收取的人工费、管理费和辅助材料费等收入(不含客户自行采购的材料价款和设备价款)确认计税营业额”。上述以清包工形式提供的装饰劳务是指,工程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和设备由客户自行采购,纳税人只向客户收取人工费、管理费及辅助材料费等费用的装饰劳务。因此,除了装饰劳务以外的“建筑业”的甲供材(包括甲方提供设备的情形)需要并入乙方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
三、甲供材的账务处理及其税务处理
(一)甲供材的账务处理
甲供材产生的问题主要是在于不同的会计处理上,由此衍生出来甲供材如何开发票及税收问题。在现实的会计处理中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建设单位市场购入材料时的会计处理: 借:工程物资 XX万元 贷:银行存款 XX万元
建设单位将材料提供给施工方用于工程。在将材料提供给施工方时,在目前实务中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1、方式一:
(1)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预付账款 XX万元 贷:工程物资
XX万元(2)施工方收到材料时 借:工程物资 XX万元 贷:预收账款 XX万元(3)施工方将工程物资用于工程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XX万元 贷:工程物资 XX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根据国家关于工程造价的相关规定,在工程中,无论材料由谁提供,工程总造价中都要包括全部的材料价款,在总造价确认的情况下,建设方在支付现金给施工方时是做预付账款处理,同样,建设方将材料给施工方时也应作为预付账款处理,只不过付的是实物。
2、方式二:
(1)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 XX万元 贷:工程物资 XX万元
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收到材料以及以后将材料用于工程时就不做任何会计处理了。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建设方认为其所购物资给施工方就是用于本单位的工程,因此在发出材料时直接计入在建工程是符合规定的。
(二)甲供材的税务处理
以上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带来不同的的施工方建筑业发票的开具问题:
1、方式一下的发票开具及营业税处理
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通过预付账款核算的,没有进入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应按含甲供材金额开具建筑业发票,并全额缴纳营业税。
此种方式施工企业按含甲供材金额开具建筑施工发票给建设方并确认收入,但甲供材由于是建设方购买提供给施工方的,施工方无法取得发票入成本。采用这种核算方法需要事先征得税务机关的同意,以免施工企业加重企业所得税负担。
2、方式二下的发票开具及营业税处理
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就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最终开具建筑业发票时,只能按不含甲供材金额开票,如果按含甲供材金额开票就会导致甲供材料在建设方重复计入成本的情况。但是根据营业税的相关规定,无论怎样开票,甲供材都要并入施工方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即施工方都必须按含甲供材的金额缴纳营业税,负税义务与方式一一致。需要注意的是,甲供设备、装饰劳务中的甲供材料计税方式与上述规定有所差别。
四、“甲供材”的账务和税务处理例解 [案例]:
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一个建筑单位修建厂房,工程总造价为1200万元,其中含甲供材为200万元。
(一)甲供材的账务处理
1、建设方对于甲供材的账务处理(1)建设方(甲方)从市场购入材料时: 借:工程物资 2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200万元
这里假设建设方(甲方)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是普通发票,然后,该企业将这200万的材料提供给施工方(乙方)用于工程。
(2)在建设方(甲方)将材料提供给施工方(乙方)时: ①方式一: 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预付账款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根据国家关于工程造价的相关规定,在工程中,无论材料由谁提供,工程总造价包括全部的材料价款,且在工程总造价的核算中,所有的材料都要提税后计入工程总造价,即工程造价是含税价。在总造价确认的情况下,我们将工程的总造价作为建设方应该支付给施工方的工程价款。建设方在支付现金给施工方时是做预付账款处理,同样,建设方将材料给施工方时(就是我们所说的甲供材)也应作为预付账款处理。只不过一个付的是现金,一个付的是实物,在不存在其他误差的情况下,该企业无论是支付现金还是实物,最终 预付账款总结算价款的金额应该1200万元。②方式二: 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200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建设方认为,我买的物资给施工方就是用于我的工程,因此在发出材料时直接计入我的在建工程是符合规定的。
从相关的法律法规看,目前对于甲供材究竟如何进行会计处理问题,还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在企业实务的会计处理中,有些建设单位发出甲供材是采取的第一种方法,有些就是采取的第二种方法。因此,从会计核算角度而言,只要能为会计信息的第三方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两种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可以接受的。
2、施工方对于甲供材的账务处理(1)方式一的账务处理: ①施工方收到材料时 借:工程物资200万元 贷:预收账款200万元 ②施工方将工程物资用于工程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③施工方按工程进度确认合同毛利,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2)方式二的账务处理:
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就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收到材料以及以后将材料用于工程时就不做任何会计处理了。
(二)甲供材的发票开具
以上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就带来的下一步的施工方建筑业发票的开具问题:
1、方式一的发票开具
在该模式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通过预付账款核算的,没有进入工
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应该按1200万开具建筑业发票,并按1200万缴纳营业税。
2、方式二的发票开具 在该模式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就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最终开具建筑业发票时,只能按1000万开票,如果按1200万开票就会导致200万材料在建设方重复入成本的情况。但是根据营业税的相关规定,无论施工方是按1000万开票还是按1200万开票,甲供材都必须要并入施工方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即施工方都必须按1200万元征收营业税,这个和方一是一样的。
(三)税收风险提示
从理论上而言,对于施工方,无论建设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他的税收负担是不变的,只不过是根据建设方的会计处理的不同,开票金额有所不同罢了。但现实中的情况是,由于营业税是一个流转税,流转税的可转嫁性决定了施工方所要缴纳的营业税,最终实际是转嫁到建设方身上的,至少是部分的转嫁。因此,对于建设方而言,他倾向于采用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在这种会计处理方式下,建设方直接将甲供材计入工程成本,这样就不需要施工方开票了。由于税务机关监管的原因,这部分不开票的甲供材,施工方也一般不会去主动申报缴纳营业税,而且建设方甚至在进行工程预算确定工程造价时,对这部分甲供材就没有提税并入工程总造价。从这个角度考虑,建设方更倾向于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但在这种会计处理方式下,施工方承担了很大的风险。我们知道。无论建设方会计处理如何,施工方是甲供材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如果税务机关发现了问题,要求施工方补税的话,施工方只有缴纳,甚至还会承担偷税而被处罚的风险。无论和建设方如何处理,都必须就甲供材缴纳营业税。至于甲供材没有提税的问题,施工方应自己和建设方协商或向相关工程管理部门寻求解决方法。
(四)税务处理分析
1、方式一的税务处理分析
在方式一的情况下,施工企业按1200万开具建筑施工发票给建设方,按1200元在账面上确认收入,但对于200万这部分的甲供材,由于材料是建设方购买提供给施工方的,发票的抬头肯定是开给建设方,且在建设方入账的,对于这部分材料,施工企业无法取得发票,也就无法入成本。对于这部分,施工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如何扣除是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以下两种处理方法:
(1)施工方对于甲供材发票入成本的问题,由双方在工程结束,决算报告出来后,施工单位凭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计入施工方工程成本,并允许在税前扣除。(2)部分国税机关认为这是转售业务:即建设单位外购物资转售给施工企业,施工企业最后开总的发票向建设单位结算,对建设单位应征收增值税,至于进项税款当然能够得到抵扣。这样,施工企业就能取得材料的发票了,但是建设方则必须对材料的销售缴纳增值税。我们认为,这种处理方法是非常错误的。建设单位购买的材料给施工方最终还是用于建设单位自己的工程,实际上是一种自用行为,不能视为转售业务征收增值税。但是在实务中,第一种处理方法往往得不到某些税务机关的认可,他们机械的认为只有取得发票才能入账,其实根据《企业所得税扣除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只要是真实的,并取得了合法有效凭证就可以税前扣除。这里合法有效凭证不是仅指发票,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取得的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也应视为合法有效凭证,况且是真实发生的。为了避免与有些税务机关不必要的争议,一些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建设单位,在购买材料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申报抵扣,随后按原价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给施工方,这些没有差额也不要缴纳增值税。但在实务中,大多数单位并不愿意按这种方式进行处理。
2、方式二的税务处理分析
在方式二的情况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收到材料以及以后将材料用于工程时就不做任何会计处理了。这时,施工方按1000万开票,也就不存在200万甲供材无法取得发票入成本的问题。同时,考虑到税务机关监管不到位的原因,这种会计处理方法还能少缴部分甲供材的营业税,对两方都有利。但是,施工方也要知道,这种情况下,自身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如果税务机关发现了,施工方必须要缴纳甲供材营业税,甚至要按偷税进行处罚,同时由于甲供材在工程造价时没有和建设方按规定提税,最终只能是自己承担。
(五)结论
由于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甲供材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从某种角度讲,以上两种模式都是可以的。从税务机关的角度讲,他们更倾向于采取第一种模式,这样能很好的将甲供材纳税收监管的范围。因此,有些税务机关明确规定,对于工程,建设方不允许直接凭商业发票入工程成本,必须取得建筑业发票入工程成本。否则按未取得合法有效凭证,这部分成本不能提取折旧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当然,这种规定是否合理有待商榷。但这确实是一种好的监管方法。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如果不考虑税务监管不到位而产生的避税问题,方式一也是比较好的。因为,建设方在发出甲供材时,材料并没有立即用于工程,只是从建设方保管转至施工方保管。从会计处理看,如果建设方将材料发出时,就直接计入工程成本,但实际上材料还没有用于工程或全部用于工程,只是就计入在建工程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而且,如果采用方式二,施工方在收到材料和发出材料不进行如何会计处理,不利于在工程中对甲供材的使用和监督管理。因此,方式二既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要求,也满足不了实际管理的需要。但考虑税务监管不到位而产生的避税问题,方式二似乎更优。但我们说过了,这种情况下,风险主要是由施工方承担了。
既然模式一对税务机关有利,在不考虑税务监管不到位而产生的避税问题,对企业也有利,那么我们就要很好的解决方式一下产生的如何处理施工企业甲供材入成本的问题。我们认为采用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入成本是完全合情合理,也是合法的,实务上大部分税务机关对这种处理也是非常认可的。按转售模式,由建设方向施工方材料销售发票,从原理上讲就是错误的,在实务中是不可取的。
学习一个帖子《解读甲供材的税收处理的相关规定》
下午有点时间,学习了一个帖子。
解读甲供材的税收处理的相关规定
时间:2007.07.03作者:赵国庆 来源:中国税网
([#0040ff]以下为原文,特别标注的地方为我的一些体会[/#])
甲供材就是甲供材料。所谓“甲供材料”建筑工程,是指由基本建设单位提供原材料,施工单位仅提供建筑劳务的工程 [#ff0040]。(注1)[/#] 对于甲供材的税务处理问题,应该将在政策上是比较明确的。但是由于对于甲供材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一直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这就带来了开票的问题,以及随着而来的其他税收问题。下面,我们分两个部分和大家来解读一下甲供材的税收处理问题。第一部分,我们和大家解读一下甲供材如何征税的相关规定;第二部分我们和大家来探讨一下对于甲供材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衍生出来的开票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相关税收处理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部分:甲供材征税的相关规定
甲供材征税问题主要指的就是甲供材如何征收营业税的问题。《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规定:“纳税人从事建筑、修缮、装饰工程作业,无论与对方如何结算,其营业额均应包含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和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在内。”营业税“建筑业”税目中包含以下几个项目:①建筑、②安装、③修缮、④装饰、⑤其他工程作业。《实施细则》第十八条,将①建筑、③修缮、④装饰这三个项目中的甲供材都纳入了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剩余的两个是安装和其他工程作业。对于其他工程作业,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几个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5」045号第一条规定:“纳税人从事建筑安装工程作业中的其他工程作业,无论与对方如何结算,其营业额均应包括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因此,剩余的就是“安装”项目了。从实际看,安装项目涉及甲供的主要是设备,材料较少,但是实务中,安装工程中涉及到甲供材的,税务机关一般也是要求并入营业税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的。因此,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无论建设方和施工方如何进行结算,甲供材都要并入施工方的营业税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税法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防止纳税人将“包工包料”的建筑工程,改为以基本建设单位的名义购买原材料,从而逃避营业税收。
以上是对甲供材征收营业税的一些最基本的政策规定,近几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于甲供材征收营业税问题又出台了一些新的规定,大家也必须要关注的:
1、甲供设备不征收营业税。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对于安装工程,如果安装的设备价值作为安装工程产值的,其营业额应包括设备的价款在内。不作为工程产值的,不征收营业税。而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文的规定:“其他建筑安装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也不应包括设备价值。”且具体设备名单可由省地方税务机关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行列举。这里说的是设备,和我们甲供材有什么关系呢。实际关系还是很大的,对于甲供物资,有些是材料,有些是设备,根据财税「2003」16号文的规定,设备不并入营业额征收营业税,但材料要并入营业额征收营业税。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界定材料和设备的区别。这个看似简单,但在实务中往往很困难。比如象光缆、线缆,以前大家可能都将其视同为材料,而16号文则界定为设备。而且16号文授权了省级地方税务局进行设备的认定,这对于解决纳税人对材料和设备的认定上的争议很有帮助 [#ff0040]。(注2)[/#]
2、装饰工程中甲供材不再并入营业额征收营业税。根据2006年8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以清包工形式提供装饰劳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14号文的规定:“纳税人采用清包工形式提供的装饰劳务,按照其向客户实际收取的人工费、管理费和辅助材料费等收入(不含客户自行采购的材料价款和设备价款)确认计税营业额。上述以清包工形式提供的装饰劳务是指,工程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和设备由客户自行采购,纳税人只向客户收取人工费、管理费及辅助材料费等费用的装饰劳务。”文件的下发日期是2006年8月17日。
因此,在“建筑业”税目中只有“建筑”、“修缮”、“安装”和“其他工程作业”项目中的甲供材需要并入施工方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
第二部分、甲供材的会计处理及相关的问题
我们说,甲供材产生的问题主要是在于不同的会计处理上,由此衍生出来的甲供材如何开票的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税务问题。为更好的分析甲供材的会计处理问题,我们用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下:
案例:某企业委托一个建筑单位修建厂房,工程总造价为1200万元,其中甲供材为200万元。
我们主要是分析建设方也就是这个企业对于甲供材的会计处理问题。
该企业从市场购入材料时的会计处理是比较明确的:
借:工程物资 2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200万元 [#ff0040](注3)[/#] 这里假设该企业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是普通发票然后,该企业将这200万的材料提供给施工方用于工程。在该企业将材料提供给施工方时,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是我们这里讨论的关键。在目前实务中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1、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预付账款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根据国家关于工程造价的相关规定,在工程中,无论材料由谁提供,工程总造价中都要包括全部的材料价款,且在工程总造价的核算中,所有的材料都要提税后计入工程总造价,即工程造价是含税价。在总造价确认的情况下,我们将工程的总造价作为建设方应该支付给施工方的工程价款。建设方在支付现金给施工方时是做预付账款处理,同样,建设方将材料给施工方时(就是我们所说的甲供材)也应作为预付账款处理。只不过一个付的是现金,一个付的是实物,在不存在其他误差的情况下,该企业无论是支付现金还是实物,最终预付账款总结算价款的金额应该是1200万元 [#ff0040]。(注4)[/#]
2、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建设方认为,我买的物资给施工方就是用于我的工程,因此在发出材料时直接计入我的在建工程是符合规定的 [#ff0040]。(注5)[/#] 从相关的法律法规看,目前对于甲供材究竟如何进行会计处理问题,还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在企业实务的会计处理中,有些建设单位发出甲供材是采取的第一种方法,有些就是采取的第二种方法。因此,从会计核算角度而言,只要能为会计信息的第三方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两种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就带来的下一步的施工方建筑业发票的开具问题:
模式一:在该模式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通过预付账款核算的,没有进入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应该按1200万开具建筑业发票 [#ff0040],(注6)[/#]并按1200万缴纳营业税 [#ff0040]。(注7)
[/#] 模式二:在该模式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就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最终开具建筑业发票时,只能按1000万开票,如果按1200万开票就会导致200万材料在建设方重复入成本的情况。但是根据营业税的相关规定,无论施工方是按1000万开票还是按1200万开票,甲供材都必须要并入施工方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即施工方都必须按1200万元征收营业税,这个和模式一是一样的。
因此,从理论上而言,对于施工方,无论建设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他的税收负担是不变的,只不过是根据建设方的会计处理的不同,开票金额有所不同罢了。但现实中的情况是,由于营业税是一个流转税,流转税的可转嫁性决定了施工方所要缴纳的营业税,最终实际是转嫁到建设方身上的,至少是部分的转嫁。因此,对于建设方而言,他倾向于采用第二种会计处理模式,在这种会计处理模式下,建设方直接将甲供材计入工程成本,这样就不需要施工方开票了。由于税务机关监管的原因,这部分不开票的甲供材,施工方也一般不会去主动申报缴纳营业税,而且建设方甚至在进行工程预算确定工程造价时,对这部分甲供材就没有提税并入工程总造价。从这个角度考虑,建设方更倾向于第二种会计处理模式。但在这种会计处理模式下,施工方承担了很大的风险。我们知道。如论建设方会计处理如何,施工方是甲供材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如果税务机关发现了问题,要求施工方补税的话,施工方只有缴纳,甚至还会承担偷税而被处罚的风险。无论和建设方如何处理,都必须就甲供材缴纳营业税。至于甲供材没有提税的问题,施工方应自己和建设方协商或向相关工程管理部门寻求解决方法。
说到这里,似乎问题已经比较明确了,无论建设方是采用模式一还是模式二进行甲供材的会计处理,对于施工方缴纳营业税而言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在理想状态下),只是开票金额的差异,模式一,施工方按1200万开票,模式二按1000万开票。
但问题还远远没有完。我们考虑了建设方的问题后,就要考虑一下施工方的会计和税务处理问题了。
模式一,施工方收到材料时
借:工程物资 200万元
贷:预收账款 200万元 施工方将工程物资用于工程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按工程进度确认合同毛利,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
这里,对于施工企业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施工企业按1200万开具建筑施工发票给建设方,按1200元在账面上确认收入,但对于200万这部分的甲供材,由于材料是建设方购买提供给施工方的,发票的抬头肯定是开给建设方,且在建设方入账的,对于这部分材料,施工企业无法取得发票,也就无法入成本。对于这部分,施工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如何扣除是一个大问题 [#ff0040]。(注8)[/#]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以下两种解决方式:
1、施工方对于甲供材发票入成本的问题,由双方在工程结束,决算报告出来后,施工单位凭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计入施工方工程成本,并允许在税前扣除。
2、部分国税机关认为这是转售业务:即建设单位外购物资转售给施工企业,施工企业最后开总的发票向建设单位结算,对建设单位应征收增值税,至于进项税款当然能够得到抵扣。这样,施工企业就能取得材料的发票了,但是建设方则必须对材料的销售缴纳增值税。我们认为,这种处理方法是非常错误的。建设单位购买的材料给施工方最终还是用于建设单位自己的工程,实际上是一种自用行为,不能视为转售业务征收增值税。
但是在实务中,第一种处理方式往往得不到某些税务机关的认可,他们机械的认为只有取得发票才能入账,其实根据《企业所得税扣除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只要是真实的,并取得了合法有效凭证就可以税前扣除。这里合法有效凭证不是仅指发票,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取得的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也应视为合法有效凭证,况且是真实发生的。为了避免与有些税务机关不必要的争议,一些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建设单位,在购买材料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申报抵扣,随后按原价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给施工方,这些没有差额也不要缴纳增值税。但在实务中,大多数单位并不愿意按这种方式进行处理。
在模式二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收到材料以及以后将材料用于工程时就不做任何会计处理了。这时,施工方按1000万开票,也就不存在200万甲供材无法取得发票入成本的问题。同时,考虑到税务机关监管不到位的原因,这种会计处理方法还能少缴部分甲供材的营业税,对两方都有利。但是,施工方也要知道,这种情况下,自身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如果税务机关发现了,施工方必须要缴纳甲供材营业税,甚至要按偷税进行处罚,同时由于甲供材在工程造价时没有和建设方按规定提税,最终只能是自己承担。
由于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甲供材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从某种角度讲,以上两种模式都是可以的。
从税务机关的角度讲,他们更倾向于采取第一种模式,这样能很好的将甲供材纳税收监管的范围。因此,有些税务机关明确规定,对于工程,建设方不允许直接凭商业发票入工程成本,必须取得建筑业发票入工程成本。否则按未取得合法有效凭证,这部分成本不能提取折旧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当然,这种规定是否合理有待商榷。但这确实是一种好的监管方法。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如果不考虑税务监管不到位而产生的避税问题,模式一也是比较好的。因为,建设方在发出甲供材时,材料并没有立即用于工程,只是从建设方保管转至施工方保管。从会计处理看,如果建设方将材料发出时,就直接计入工程成本,但实际上材料还没有用于工程或全部用于工程,只是就计入在建工程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而且,如果采用模式二,施工方在收到材料和发出材料不进行如何会计处理,不利于在工程中对甲供材的使用和监督管理。因此,模式二既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要求,也满足不了实际管理的需要。但考虑税务监管不到位而产生的避税问题,模式二似乎更优。但我们说过了,这种情况下,风险主要是由施工方承担了。
既然模式一对税务机关有利,在不考虑税务监管不到位而产生的避税问题,对企业也有利,那么我们就要很好的解决模式一下产生的如何处理施工企业甲供材入成本的问题。我们认为采用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入成本是完全合情合理,也是合法的,实务上大部分税务机关对这种处理也是非常认可的。按转售模式,由建设方向施工方材料销售发票,从原理上讲就是错误的,在实务中是不可取的。
[#0040ff](以下为学习体会)注1:
1、除了双包、劳务清包以外,还存在大量的部分甲供材料
2、通常意义的甲供,包括甲供材料和甲供设备
注2: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
(十三)通信线路工程和输送管道工程所使用的电缆、光缆和构成管道工程主体的防腐管段、管件(弯头、三通、冷弯管、绝缘接头)、清管器、收发球筒、机泵、加热炉、金属容器等物品均属于设备,其价值不包括在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中。
其他建筑安装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也不应包括设备价值,具体设备名单可由省级地方税务机关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列举。
注3:
入库的时候有两种处理方式:
1、甲方先入库再出库。甲方通常没有自己的保管场地,所以虚拟的入库和出库;
2、甲方直接交给乙方。
不管哪一种处理方式,都需要有完善的进库(出库)的手续,乙方的接收手续。
同时,对于主要的甲供材料和设备,需要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乙方的检验报告,除了实物的手续外,也需要注意书面材料的交接手续。注4:
这里面是理论的相等。
例如:购买500吨钢材,7-9月间购买,购买单价从3500-4200不等,总数量确定500吨。在决算的时候,会就应当使用钢材的数量和价值进行测算,数量按照图纸和签证单计算,单价会取材差,但是很难完全等于4000元/吨。
注5:
这种处理方式,在会计结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实际决算中包括的甲供材料数量是多少,容易出现实际甲供500吨钢材,决算包括400吨钢材,乙方挪用100吨的情况。
同样,对于大型开设项目(例如酒店),工期长,甲供设备多,容易出现财务政界下成本,决算又包括了一遍的情况。
注6:
按照1200计算并交纳营业税没有问题,但是开具1200万营业税的发票需要探讨。发票预计税依据并不总是相等的,个人认为应当开具1000万元的发票给健身单位。
注7:
实际操作中,施工单位会对加工材料进行取费(包括税金),所以开出的发票会高于1200万元。
注8:
前面所引述的文件都是针对营业税的,对于所得税来说没有相类似的文件,所得税与营业税口径不一致也是比较普遍的情况。因此,也可以在计算营业税的时候将甲供材计算在内,但在所得税计算的时候不包括在内。[/#]
第五篇:甲供材及指定分包问题探讨
甲供材及指定分包问题探讨
http://www.21cpm.net/Article/Execution/EPC/3027.html 建设工程中的业主供料问题
首先说明一下,本文主要探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问题,为的是给没有太多经验的中、小型项目的业主提供一些思路。由于工程项目较小,程序、技术相对简单,所用材料的品种较少且大都是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为大部分技术人员所掌握的和市场供应充足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由业主直接购买材料显得可行且有很多优点。而对于较大的建设项目,本文的观点、方法亦可供参考,毕竟行业中存在着一般规律,大项目只是程序、技术更复杂、所用材料的品种、数量更多一些而已。
一、业主应该并可以自行采购材料的理由
1、业主的责任。以房地产开发商为例,他提供给客户的应是符合国家规范的安全适用的房子,既要求其安全性能,又要求其使用功能。最近几年,房屋质量问题一再被新闻媒体曝光,客户和房地产商的官司随处可见,而一遇地震等自然灾害,马上就有一批房地产商和建筑商被追究法律责任。种种房屋的质量问题,与组成房子的建筑材料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国家有《建筑法》,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等等,一旦房屋质量出了问题,对购房者做出赔偿的第一责任人就是房地产开发商,即使这种质量问题是由承包商或设计人员的责任造成的。一旦开发商做出赔偿后再去找承包商或设计院,从实际情况来看,一般是找不着的;即使找着,想拿回钱来也是困难重重,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业主最好自己采购关键的建筑材料,而不可轻易假手他人。
2、承包商的低水平。无论是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还是业主本能的要求,建设项目一般要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发包,这就要求投标者尽量压低价格以取得工程。由于中国目前中小型建筑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还很低,他们还没怎么学会靠严格、科学的管理来节约成本,也不去想着依靠先进的施工技术,甚至连基本的索赔功夫都不深。所以,建筑企业——目前一般是包工头,为了能赚到钱,靠的仍是程咬金的三斧子半:拖欠工人工资和材料供应商的材料款,有些人干脆赖帐或一走了之;贿赂业主的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和监理人员,以求得多签证、多变更、多付早付进度款和对质量睁只眼闭只眼;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那半斧子就是“撒泼耍赖”。由于目前中小型工程的管理还是粗放型的,业主的违约也时常存在,承包商常会在最后捏着业主的几个违约行为为理由,以不移交工程为隐含的威胁,哭哭啼啼、寻死觅活、吹胡子瞪眼,软硬兼施的要求业主“照顾”,一般都能得逞。其它方面都还只是钱的问题,只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给工程和业主埋下了极大的隐患,稍有不测,业主损失的就不仅是一点点钱,很有可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从而使自己蒙受巨大的资金、信誉、时间、精力损失甚至可能有牢狱之灾。为了预防这个隐患,业主需亲自采购这些关键的材料。即使有些材料不影响安全,但如果影响使用功能,也会降低建筑物的档次,影响业主的声誉、房产的销售以及带来以后保修的麻烦和费用。
3、诚信的丧失。由于几十年阶级斗争特别是”文革”的影响,加上改革初期人们思想的狂躁、道德的缺失、教育的滞后等原因,”金钱至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潮占据着上风,很多人只考虑眼前利益、不顾及长远的利益和信誉,”捡到篮子里的便是菜”,他们大多采用的是一锤子买卖的方法。所以,一旦让这些人采购材料,为了获得高额利润,他们必然会置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于不顾,以次充好,然后再去贿赂相关管理人员以求检验通过,在这个没有诚信的急功近利的群体里,糖衣炮弹不只是有人发射,更有多少人梦寐以求、想方设法地要”中弹”呢。
4、业主采购材料并不增加工程造价。尽管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建筑业似乎是一个死角,仍大部分沿用着计划经济的体制,比如说还是国家(省)里的统一预算定额,每个地区统一的结算程序和方式,统一的取费标准,统一的招投标管理部门和程序、评分标准,县级以上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建筑材料市场指导价等等。标底的编制要符合政府的规定,而投标书中的报价太低会被判为”废标”。这就决定了,合同价的确定是以合格材料的市场价为基础的,并不能因为承包商采购所有材料设备且有可能以次充好而使合同价降低。反之,大宗材料设备由业主自行采购也不会使合同价、工程总造价升高。
5、业主承担的涨价风险被夸大了。目前中国的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绝大部分采用”准固定总价合同”,之所以用个”准”字,是因为政府部门对它的干预很多,一个文件就可使它被修改,且“修你没商量”。有些业主为了规避材料涨价的风险且把它转嫁到承包商的头上,就把所有材料设备的采购权全部交给承包商且在合同上注明“闭口价、一次包死”,然后就高枕无忧说不定还有投机后的沾沾自喜,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以下几点。首先,中国的物价波动很频繁,特别是建材市场,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大,而国家政策的更改也是很频繁且调整的幅度很大,物价时而上扬时而下跌,业主承担的涨价风险和获得的降价好处是机会均等的,即业主如果不想承担涨价的风险,相对的也失去了可能降价的机会。其次,材料价格目前在开发商的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尽管在建安造价中占到百分之六、七十),材料价格的波动对总成本的影响更小,大可不必如临大敌。再次,一旦遇到大的价格上涨,为了平衡各方的利益特别是保护承包商的利益,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就会下达行政命令,让你的价格调整到市场价的水平,业主想规避价格风险的种种努力遂告失败。最后,承包商为了自己的利益会自动购买廉价的劣质产品,并且通常在这种情况下都振振有词、理直气壮、义愤填膺甚至拿出同归于尽的架势——停工,这时业主要么允许其用劣质材料,要么同意涨价,原来梦想的固定总价合同的“一次包死”只能是南柯一梦了。就这样还不算完,承包商在材料价格上还会有赚头。与其这样,业主何不自己购买材料,既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又省去了许多的口舌、尴尬和麻烦。
6、减少前期的资金投入。有些业主由于资金不足,于是就想出个办法让承包商垫资,承包商为了承揽工程一般会答应这种无理又违法的要求。资金不足的业主就沾沾自喜,以为占了承包商的便宜,便偷偷的钻进小酒馆庆贺自己的聪明去了。但“高贵者最愚蠢”(毛主席的这句话可能就是说他们的),他竟然把承包商当成了挽救自己的万能的上帝,岂不知承包商就是来赚他的钱的,过五十关斩六百将的包工头怎么会识不破这种小把戏,结果在这种斗智斗勇中通常是“智叟”式的业主惨败,最后让承包商牵着鼻子走,尽管这时的承包商依然表现得楚楚可怜甚至卑躬屈膝。启动资金不足的业主更应该自己采购工程所需的材料。一方面欠十个人每人十万比欠一个人三十万要容易,因为他们有一个承受的极限。另一方面,业主出面赊材料要比承包商容易得多,因为承包商随时可以藏起来赖帐,而业主的房子在这儿,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所以,业主赊材料不但更容易,且价格也比承包商赊来的要低。
二、业主应该采购哪些材料
本文中所说的“材料”是广义的,包括用于永久工程上的所有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设备。这里,我们以普通的高层写字楼为例来说明业主可自主采购哪些材料。
业主选择所采购材料品种的原则。第一是用量要大。用量太小比如绑钢筋的铁丝就不要自己采购了。第二,市场上同类产品很多,且质量、价格有很大差异。像沙子、石子、石灰这样的地方材料也用不着业主操心。第三,对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有很大影响的材料。比如钢筋、电线等。第四,明显影响使用功能的材料,比如水龙头、灯具等。第五,专业性很强的、承包商自己明显缺乏专业知识或必须分包的产品或分部、分项工程,比如玻璃幕墙、电梯、消防工程等。这里需要顺便说明的是,对需要分包的分部、分项工程,业主应以指定分包的方式发包出去。
工程监理制使得业主方的技术力量显著加强,为业主采购建筑材料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业主采购材料的相关合同问题
1、业主供料后的履约保证金部分应如何处理?由于业主供料部分的款项不含在承包商的报价中,再按通常的比例让承包商提供履约保证金就显然会让总额减少很多,对承包商的约束力就会减弱,这时可提高履约保证金的比率或在原比率的基础上加一个固定金额,如:履约保证金=投标报价×10%+10万元。
2、同样的道理,保修金数额的确定也要把业主供料部分考虑在内,原因是如果工程质量出了问题,一般情况下是施工的问题,而不太可能是业主提供的材料出的问题。因为业主购买的材料要通过几道关口的审查,首先是业主单位内部的严格规章制度,二是工程监理,三是,也是最根本的,要由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一起取样、送检,对业主提供的材料,如果不合格,承包商有法定义务不在工程上使用,同时业主要追究材料采购人员的责任。
3、业主将材料运到施工现场或承包商指定的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存放地,材料的卸货、保管、常规检验、试验由承包商负责,这部分费用由承包商报价列入总投标价中。材质单和其它出场合格证明文件由业主提供给承包商,承包商负责整理成总的交工验收资料。
4、投标报价中怎么计算?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给出一个公式,一定要减去业主供料部分,通过这个公式计算,承包商没有多拿也没有少拿应得的钱。例如,这个公式可以为:
(直接工程费+措施费+间接费+利润-业主供料的定额金额+业主供料的卸货保管试验检验费)×(1+相应税率)
另外,投标人要把业主供料的数量算出,附在投标书中,也是投标书的有效组成部分。一旦中标,这个数量也是承包商应得的数量,不得以任何借口多要。如果承包商报少了,则业主不能同意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自己购买,而是统一由业主购买,承包商不得对业主购买的价格提出异议,这部分额外的材料款由业主在任何对承包商的应付款中扣回。
5、在招标文件中业主应写明一句:“投标人报出的业主供料的数量将作为评标的一个重要依据”,以使投标人不至于多报或少报数量。
在评标时,应首先查看投标人报的业主供料的数量是否有严重错误(可以定额含量和实际用量为参考依据,如果偏差在5%以上算作严重错误),如有,可判为废标。
对合乎要求的报价,评标委员会应综合业主供料的情况重新计算,公式为:[投标价÷(1+相应税率)+业主供料报价数量×业主提供的市场价格]×(1+相应税率)。根据重新计算出的数据来评判投标人的报价。
四、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措施
1、先说一个笔者见过的例子。在某工地上,业主供应水泥和钢材。在施工前期,承包人为了早拿到钱,就向业主要了很多水泥和钢材,他和材料供应商串通只运进现场一部分,其余的都拉出去卖了。到施工后期,他的材料指标都已用完,而这时承包商拿到的钱已经足够,即业主给的工程款和材料已经大于承包商的实际支出,又由于业主在施工过程中也有违约的地方,打官司也赢不了,且旷日持久,如不能及时交工还要受到购房者的起诉,于是,业主只好同意了承包商的许多无理要求。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提醒有些业主两点:第一,千万不要以为承包商是好欺负的,于是就随便违约,主要指拖欠工程款。承包商开始时为了取得工程承包权,之后为了讨要工程进度款,会显得谄媚、卑微。但他们是中国最精明的一群,他们为了有活干、有钱赚,所经历的困难、屈辱是最多的,他们是整个工程建设体系中最底层的人。为了取得投标资格,他们要拜多少衙门?为了能挣到利润,他们要对多少人献尽笑脸和贿赂?每年从省到县组织的质量大检查、安全大检查,当地质量监督站、安全文明办、环保、市政、城管、技术监督局、税务、公安、计生办等等的管理、审查、骚扰和无理取闹,附近居民的举报,业主、监理的各部门具体办事人员如质量、安全、预算、材料、财务的吃拿卡要……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管好工程,还要面对无数农民工对工资的追讨,面对无数材料供应商对材料款的追讨,这些要钱的人可没那么文明,有哭天抢地、寻死觅活的,有逢年过节到家里赖着不走、大吃大喝的,有见面就骂、拳脚相加的,还有对家里的父母、妻儿打骂甚至绑架的……我想,无论是谁经过了几轮这种”锻炼”,只要还敢继续干施工,他一定有了超乎寻常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付业主的办法。一般的业主,当你面对这样一群人时,如果还敢心存轻视,还要动不动就高高在上地随便违约,那一定是自找麻烦,最后一定要付出金钱上的代价,否则,如果不拿金钱买太平,就在将来的日子里没有了太平。所以,我第一条要提醒业主的就是不要轻易对承包商违约。第二、业主供料时,一定要让承包商根据形象进度提供材料计划,这个计划业主要责成监理等管理人员认真审查,然后按审定后的(当然要和承包商共同敲定)计划严格执行。
2、在执行材料供应计划时要注意:第一,承包商要提前多少天提出材料需求申请,申请中要写明到货的具体时间要求,货物启运前要及时通知承包商,且确定承包商现场有人卸货、有存料地点且到存料地点的道路畅通;第二,要和承包商共同验货,包括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厂商、随车的合格证、材质单等,如果需要在外面验货,如钢材要找地磅过磅,也要带着承包商的人一起;第三,交接手续一定要完整,并加盖承包商在工地上有法律效力的公章,以防以后出问题。第四、进场材料如需送检,应勒令监理人员立刻随同承包商的人现场取样送检,切不可耽误时间。
3、这样做的目的是:第一、确保材料的及时供应,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第二、尽量减少了承包商在这方面的索赔借口,我们知道,承包商会在所有方面想方设法索赔的;第三、防止人为破坏的发生,只要给时间,想捣乱的人一定能找到机会的,所以时间上一定要环环相扣。
以上是对业主供料问题的一点粗浅看法,在各个具体工程上一定会有更加完善的措施,到时再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