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工件知识
展鸿公务员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习题 每日一练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
1.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下发了几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A).A8 个B9 个C10 个D11 个
2.__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B)
A.2000B.2001C.2002D.2003
3.我们通常说的第一产业是指(B)。
A、工业B、农业C、旅游业D、建筑业
4.哪年提出新农村建设的(B)
A.2004B.2005C.2006D.2007
5.请选出既属于传统粮食主产区,又大量提供商品粮的一组(B)
A.三江平原 上海近郊B.江淮地区 江汉平原
C.黄淮平原 珠江三角洲D.成都平原 河套平原
6.有时农业取得丰收,但农民却没有增收,你觉得从根本上解决应当(B)
A.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对粮食种植的资金投入
B.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C.从事非农业方面的生产,以取得额外的收入,弥补不足
D.加大农产品补贴的力度,确保丰产的连续性
7.“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从事多种经营”当然要有科学的态度,以下哪一个
说法是正确的(C)
A.我国西部山地、高原的畜牧业大多数属于密集型的商品性农业
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减少了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了农民的收入
C.南方的“桑基鱼塘”型农业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型农业
D.东北建设兵团应继续垦荒,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8.由于目前种粮效益比较低,主产区农民增收困难,有一种认识就把种粮和增收对立起来。您认为下列正确的措施是(C)
A.在南方农村大力发展畜牧业
B.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大中城市
C.搞好粮食的转化和深度加工
D.精简乡镇机构、减少农业投入
10.《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我国因地制宜创造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循环经济”的是(D)
A.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B.农耕区生产谷物、饲养家畜
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农业
11.(A)是正在走向世界的“羊绒大王”,它用高质量的产品温暖着全世界。
A.鄂尔多斯B.赤峰C.呼和浩特D.包头
12.哪个会议(A)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同时抓紧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赋予农民长期而又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A.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13.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国农业普查,保障农业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制定《全国农业普查条例》。(A)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B.《全国经济普查条例》C.国务院的有关条例
D.《全国人口普查条例》
14.尾数逢的年份为农业普查年度。(B)
A.5B.6C.7D、8
15.农业普查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A)
A.农林牧渔服务业B.渔业服务业C.种植业服务业D.畜牧业服务业
16.普查人员应当对其负责登记、审核、录入的普查资料与普查对象签字盖章的普查资料的负责。(A)
A.一致性B.真实性C.准确性D.合格性
A 三农保险政策B 三农商业政策C 三农财政政策D 三农土地政策
18.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于2000 年首先在(A)推行.A 安徽省B 广西省C 湖南省D 广东
19.国家什么时候全面免除农业税C()A.2004B.2005C.2006D.2007
20.下列不属于对农民实行的直接补贴政策是
的直接补贴
C 农机具购置补贴D 土地补贴
21.为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部署,国务院决定从___年起,较大幅度提高
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B)
A2007B2009C2008D2010
22.广西大部分土壤的PH 值低于7.0,那广西最适合种植下列哪种树(D)
A.梧桐B.杨树C.卷柏D.杉树
23、国 家把支持粮食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作为增加种植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这项措施表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A)
A.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B.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C.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D.组织富余劳力进城务工
24、.目前,关于农民增收的措施,下列哪一项是不可行的(A)。
A.土地重新划分,集中成片到少数农民手中,没有承包土地的农民到土地承包商家去打工,以实现耕作的机械化和规模化
B.发展定单农业,使农副产品的销售、效益得到一定的保障
C.走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化生产的道路 D.农民在农时务农、农闲时进城打工
25、科学研究发现,有一种微生物能清除土壤和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某大学掌握了克隆该微生物的核心技术,建立了国际上首条高效降解菌剂生产线,并投入批量生产。经过在全国三百多万亩农田上试用,效果显著。这表明科技创新有利于(D)①农业可持续发展②农村产业结构优化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④提高居民消费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6、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变更或者终止集体资产所有权,其集体资产较大的,须经其成员会议或者其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并在集体资产所有权取得、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C)日内,向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机构备案。
A、10B、15C、30D、60
27、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向农民筹集的资金,由(C)负责管理、使用。
A、县农经管理部门B、乡、镇政府
C、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D、乡、镇财政部门
28、生产、经营转基因植物种子,应当取得(A)颁发的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
A、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B、省农业行政主管部
门
C、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D、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29、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且该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C)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A、1 B、2 C、3 D、4
30、(A)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登记审批和登记证发放和公告工作。
A、复混肥B、叶面肥C、微生物肥料D、磷酸二铵
31、从今年起,我国实行人均纯收入_C__元的新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覆盖扶贫对象4007 万人。()
A996B1096C1196D.1296 32、2000 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___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 上引起了广泛反响。(C)
A 李鹏 B 温家宝C 朱镕基D.江泽民
33、为帮助农户抢抓时机进行春耕备耕生产,___银行今年前两个月共投放支持春耕贷款253 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各地的春耕备耕生产(A)
A 农业 B 建设C 工商 D.中国
34、中国农村最早实行的联产承包,是___的形式(C)
A.包产到户B.包干到户C.包产到组D.以队为基础
3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政策能否有效实施,关键在于什么?(B)
A.是否有足够的物质资源B.是否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能否增加实施对象的物质利益。D.能否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36、我国于2002 年 5 月 1 日正式实施了—《职业病防治法》,并确定每年__ _月的最后一周为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 保护农民工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B)A3B4C5D6
37、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___(A)
A.3/4B.1/2C、2/3D、1/3 38、2005 年三农人物,颁奖词为——喜剧艺术家,献艺为大家。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以农村为根,以农民为本,在世上所有舞台中,这个农民的儿子永 远有一座搭在农民心上的舞台!指的是(C)
A 潘长江,B.黄宏C,赵本山 D 宋丹丹
39、现在,农村中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计划为基础、_D__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A 城乡B.中西 C 贫富结合 D 统分
40、农业和农村最突出的矛盾是___(A)
A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B 资金不足C 技术水平低
答案
1—5DBBBB6—10BCCBD11—15AAABA 16—20AAACD21—25BDAAD26—30CCACA 31—35CCACB36—40BACDA
第二篇:农村知识
一、填空
1、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2、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市(农民)。
4、(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也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基本前提。
5、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6、推进城镇化建设,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耕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推进。
7、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出了自(2006.01.01)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
8、农业税的取消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
9、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0、促进广大农民生活宽裕,最基础和根本的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1、“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其中,(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
12、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13、村委会是由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村委会委员组成的农村群众的(自治组织)。14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有:(一、保障农产品供给:
二、增加农民收入;
三、促进可持续发展。)
15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16、从2006年开始,农村税费改革重点将转向以(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合理配套改革。
17、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8、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
19、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20、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
21、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把能源、资源、(农业、信息)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
2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西部地区)。
2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是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4、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在努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知识教育和在各方面的继续教育)。
三、问答题
我国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原因,对策:
问题: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1998-2005年的五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处在低水平上徘徊,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年平均增长5.5%,远远低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最慢的一个时期。
2。、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民看病难,吃药难,受教育难,上学难,社会保障难,文化享受难等等问题。
3、农民自身的问题: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思维方式较为保守和僵化。
4、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5、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基层干部和一些党员不能起到带头作用,个别村甚至连正常办公地点都没有,成为“无办公用房、无办公设施、无活动场所”的“三无”支部。原因:
1、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多,但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觖决,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渠道变窄。
3、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文化程度比较低,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力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年龄较大或年龄较小的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担。
4、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彻底打破,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地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5、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党员干部“双带”作用发挥不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强;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
对策:
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力度。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开展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促使农村劳动力尽快就业;要切实保护好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免费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服务。
(2)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深入实施科技农业,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使农民在农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
(3)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广大农民自主创业。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在乡农民自主创业,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的客观需要。要制定出台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农民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引导农民领办、创办、合办民营企业,就地吸收消化本地富余劳动力,在致富自己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1)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建立长效的管养机制。
(2)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要继续抓好农村公路建设,逐步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
(3)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做好农村改水工作,优先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让农民都能饮用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
(4)加强农村能源建设。要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民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3、培养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1)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抓好教育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要大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要稳定农
村教师队伍,注意调动和保护长期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
(2)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等的培训,促进科学种田;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
(3)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要认真实话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谐村组”等的创建活动,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4、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1)深化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要在切实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不受侵犯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解决当前农村部分外出务工家庭“土地抛荒”、“胡种胡收”的现象,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全面推行农户“贷款证”制度,加大小额贷款的支农力度,积极为农民申办小额贷款提供信用担保,解决农民发展生产和创业致富过程中资金不足问题。
(3)深化村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在坚持林权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农民通过招投标、竞买、租赁等方式取得林地使用权,落实林地管护责任,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切实加强以村级党组织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改进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深入开展农村“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丰富“三级联创”的内涵,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3)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进一步搞好村务、财务和党务“三公开”,积极推行村务民主听证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真正实现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构建民 主和谐的新农村。
一、培养新型农民
1、为什么要培养新型农民?
(1)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2)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正因为如此,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3)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传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
(4)培育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培育新型农民,要切实组织实施好各项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一是绿色证书工程。二是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三是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
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稳定实现的农业产出水平和农业竞争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生产总体水平和农村经济实力的主要标志。
2、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义:既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又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及时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又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既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又是实现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为农村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生产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道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实行科技兴农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大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构建新型保障体系。
4、促进粮食稳定增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具体措施:粮食生产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道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家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农业生产要向优势产区集中;引导农民面对市场调整粮食产品结构;引导农民对粮食进行深加工,实行产业化经营。
哲学
(1)可运用主要矛盾道理,说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重点。
(2)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理,理解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性。
(3)可用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观点,认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义。
(4)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
(5)用联系的观点说明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小康的关系
(6)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政治学
(1)我国国家履行经济职能
(2)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原则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党的性质与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国家机关履行文化建设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说明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6)说明我国的国家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7)说明我国推行基层民主制度及基层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和完善。
[典型例题]
材料一:1958年“大跃进”中,极“左”思想尤为严重,某地党委书记在大会上宣布:今天是社会主义结束之日,明天是共产主义开始之日。会议结束,大家就上街去拿商店的东西,商店的东西拿完后,就去拿别人家的;你的鸡,我可以抓来吃;这个队种的菜,别个队可以随便跑来挖。人民公社制度持续了20多年后失败。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我国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很大,这成为制约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之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
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意义。
(2)综合材料一、二,说明其中蕴含了哪些哲学道理?
(3)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先进性的一致性
答:(1)①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②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③ 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④ 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① 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② 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 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④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3)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党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生产发展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生活宽裕主要是指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主要是指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改善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管理民主主要是指加强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体现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三、简答题
10.材料一:河南省在“围绕农业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的发展思路指导下,将“粮袋子”变成“金带子”,再变成“钱袋子”。即“粮袋子”从田间可以延伸到餐桌,每一个环节都蕴藏着巨大的利润。食品加工业还能带动物流、储藏、包装、销售等一系列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把农民带向工业化、城镇化的“金带子”、是农民致富的“钱袋子”。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这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阅读材料回答
(1)结合经济常识谈谈该省怎样将“粮袋子”变成“金带子”、“钱袋子”的?
(2)试分析材料二提出的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重大举措的哲学依据。
四、辨析题:
11、在我国,政府必须谋大局,管“国计”,而不必重“民生”。
五、论述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4年国家采取的支农措施
中央财政
支 农 粮食补贴 良种补贴 农机补贴 取消农业特产税 降低农业税税率 中央财政用于农村
税费改革转移支付
增 加
300亿元 116亿元 28.4亿元 4.7亿元 每年减负
48亿元 每年减负
70亿元 396亿元
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5年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已经有的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
材料二: 2004年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情况
粮食播种面积 全年产量 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 实际增长
扭转连续两年下降局面增加4000万亩左右 扭转连续四年减产局面
超过3877万吨 2936元 6.8%
注: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9422元,实际增长7.7%
材料三:我国广大农村的交通、住房、医疗、就学等方面的困难,依然是制约农民致富的重要因素。农民就医难而因病返贫,或者小孩上学难,因昂贵学费返贫等现象仍然存在。更严重的是城乡差距的扩大有可能危及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新世纪党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4分)
(3)结合材料
二、材料三,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9分)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0.(1)产业化经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2)新时期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举措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仅从经济,还要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建设新农民,体现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四、辨析题:
11、(1)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要履行好各项职能,保证国家富强、社会稳定,就必须谋大局,管国计。
(2)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所以,政府应主动为民着想,处处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即政府必须重“民生”。所以,在我国,政府不仅要谋大局,管“国计”,同时也要重“民生”。
五、论述题:
12、(1)材料一反映国家重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采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材料二反映200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种植面积和产量止降转升,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并且差距仍在扩大。
(2)国家重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采用财政、税收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促进了粮食
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增加,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3)①政府是履行国家职能、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国家机关。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②政府的经济职能就是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目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农民返贫现象严重,这些客观现实也要求政府充分履行经济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③政府具有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协调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篇:2011年上半年的工件总结
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盈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股 半年来,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股在省、州建设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根据盈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总体工作思路和股室年初工作计划,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合理组织、明确责任、统筹安排,有效地发挥政府监督和服务职能的作用,通过监督股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省、州建设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住建局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使我县建设工程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现将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盈江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股人员基本情况:
现盈江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股共有质量监督员7人,其中工程师2人,助工3人,技术员2人。办公电脑5台,二、监督注册和备案情况
22011年上半年:办理监督工程22项,建筑面积45316 m,工程造价17121.8万元(含污水处理管网配套工程和污水处理
2厂),竣工验收备案工程14项,建筑面积4876m,工程造价5985.5
万元。
三、监督工作
1、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我监督管理股都能严格按照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加强对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对各方责任主体违反工程强制性条文的行为责令整改,并按程序要求对违反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和核实,提出处罚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上报建设主管局。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标准为依据,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和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同时加强对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按“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监督检查。针对在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分门别类,制订措施,特别是提高施工企
业和监理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和纠错能力,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促进地区工程质量持续提高。激励企业主动贯彻行业标准,积极开展工程质量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管理机制,确保工程质量的提高,促进我县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加强对工程实体的质量监督,在质量监督过程中以严格的管理手段促使各方责任主体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能;按照工程强制性标准与相关法规及设计文件,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实施事中控制程序,杜绝工程质量重大责任事故,严格控制一般质量事故,确保监督工作到位率、竣工验收合格率、备案报审率,达到100%,从源头上堵住建筑工程质量隐患。认真处理质量投诉、质量通病、遗留历史问题二十多起。
3、加大工程质量的巡查、抽查力度,着重查处工程重点部位及质量控制点,加大对建筑材料、构配件、砼质量的抽检力度,严格见证取样制度,加大对质量通病的预防工作。对区域内的各项建设项目的质量及通病进行监督检查,特别是保障性房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工程,进行排摸和治理,并做好技术指导工作,为分户验收垫定了基础。
4、加强验收监督工作,监督的工程均做到先进行初验,再进行竣工验收。单元楼、房地产开发项目均进行分户验收。竣工验收结束后七天内监督人员均出具了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5、贯彻落实《监理从业人员管理细则》,加强对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监管力度,规范监理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提高监理人员的执业能力,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
6、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股组织人员整理出一套盈江“3.10”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质量监管方案和验收用表,并组织人员深入到3个统规统建点、23个统规自建点和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就工程质量监管和验收用表的规范填写进行指导。并开始组织人员对盈江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进行监督检查。
四、做好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考核工作
为贯彻落实省《关于省建设工程质量机构和监督人员管理细则》的文件精神,按时组织本监督管理股监督人员参加培训和考
试,通过考核合格,领取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资格证书》,作为从事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证件之一,2011年5月又参加了州站组织的监督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五、存在问题
全县建筑工程质量的总体水平虽然在逐年提高,但通过多次监督执法检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存在有以下问题:
1、部份项目的建设单位,未严格执行施工许可证制度,施工许可手续滞后,没有委托设计施工图审查或审查不全面,有的项目未委托监理单位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还存在设计单位提交的施工图审查意见回复,建设单位未交给施工监理单位,致使设计回复不能落实在施工中。原设计有重大变更时,施工图审计文件未重新报审等问题。
2、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管理人员配备不全面,人员上岗证不齐,并且存在项目经理、总监变更无相关手续现象;施工单位特殊工程上岗证基本齐全,但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资格证存在配备不齐全现象。多数监理的总监、监理工程师均未取得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
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针对性不强,无编制、审核人签字,少数未报总监审批;监理主要责任制不落实,监理规划内容空洞、针对性不够,监理旁站记录不全、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有的有整改通知单,但无相应回复)。
4、见证取样记录存在填写不规范现象,原材料的复检取样数量不够,部份工程水泥未进行复检,钢材焊接试验报告,也存在取样数量不够现象,无同条件养护试块,几乎所有的工地都未按规范要求,在构件相同条件下进行养护,有的未做温度记录。
5、部份工程基础、主体分部未按规定及时组织验收,施工资料不完善,工程定位、放线记录不全,有的工地未做沉降观测,有的无混凝土施工记录,无混凝土开盘鉴定,施工记录内容过于简单,不完整;检验批、分项、分部的验收及隐蔽验收记录无验收结论,签字手续不完善。
6、在质量监督工作上,基本能按监程序进行监督工作,但
进行以上监督工作时,监督检查记录不齐,致使相关监督档案资料不全。因部分建设单位备案意识薄弱,致使备案制度工作落后。
六、下半年工作计划
1、认真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的管理办法》、《关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监理企业履行质量责任加强监督的若干意见》和云南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投诉处理规定。做到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程序办事,努力提高人员素质,建全监督档案资料。同时要引进设备,改善办公条件,更新监测手段,完善管理制度,创建符合市场要求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促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健康发展。
2、要一如继往地抓好监督巡查,随着监督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监督方式的转变,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监督巡查制度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在具体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要切实变被动为主动。理顺对参与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的监督管理关系。
3、继续抓好对受监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督工作,确保受监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质量本着“谁设计、谁施工、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政府是实施质量监督,政府不是运动员和教练员,政府的质量监督不代替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讲得很明白。政府监督的重点是关系到人身安全、公众利益的方面,主要监督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行为,其他方面的质量管理要以企业方式,通过社会、通过其它中介等方式来保证工程质量。因此,要加大对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抽查力度,对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要进行严肃查处,及时签发整改或处罚通知书,该整改的整改,该停工的停工,该处罚的处罚,切实履行好政府的监督职责,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4、积极开展工程质量纠纷仲裁和质量事故检测工作,认真处理好用户投诉,确保用户满意。
5、积极开展质量通病的综合治理工作,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是工程质量的顽症,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住宅质量通病要进行专项治理,要通过建立攻关小组,组织技术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突破,要充分运用好法规,经济,技术,行政等方面的调控手段,对工程质量通病进行综合治理,力争取得明显的成效。
6、加强监督管理股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股受政府委托履行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职能,是一项强制性的执法工作,监督工作涉及到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利益,因此,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和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要健立健全廉政制度,加强对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教育职工自觉遵守质监人员职业道德标准,公正执法、廉洁奉公,把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股建设成为公正廉洁、精干高效、勤政务实的机构。
7、加大对盈江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盈江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让老百姓在春节前住上舒适、安全的抗震安居房
盈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股
2011年6月28日
第四篇:质量工程师(模具工件)岗位职责
1.做好注塑模具工件检测报告的审批工作,确保所提交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及时处理供方供货质量问题。
3.配合部门主管达到部门质量目标。
4.杜绝不良品流人下道工序及客户手中。
第五篇:农村文明礼仪知识
农村文明礼仪教育
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的探索
——深州市大屯学区张屯完小 孙淑翠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认识到小学德育工作口号式的东西较多,抽象的大道理较多,而实质性、基础性、实践性的教育则太少,特别是文明礼仪等的基础道德教育则更少。因而在青少年中出现了如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勤劳俭朴、热爱劳动等意识十分淡薄的现象,这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小学生文明礼仪观念淡薄的原因简要分析
现实社会中,青少年中出现的文明礼仪观念淡薄其原因有下列几方面:
1、学校礼仪教育观念淡薄,对文明礼仪教育不够重视
加强礼貌教育,普及礼仪观念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学校是传播文明礼貌的重要场所,在普及礼仪知识、增强伦理教育、传播现代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实际上,学校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削弱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对德育的内容理解狭隘,把礼仪教育排斥在外。另外,学校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形式机械,措施不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青少年的礼仪观念。2、家庭教育失误,严重影响了儿童品德的发展
家庭教育主要来自良好的家庭风气和正确的教养观念。只要具备了高尚、健康、和谐的家庭风气,才有可能培养出品德健全、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的孩子。这取决于家长本身的文化因素和教育孩子的准则和做法。如有些家长听不进别人说自己的孩子一个“不”字,不让自己的孩子吃半点“亏”。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迁就溺爱,平时什么也不让孩子干,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也不抵制;尤其现在的单亲孩子和留守儿童,他们跟随爷爷 奶奶,爷爷奶奶倍加宠爱,更舍不得管教,养成了孩子的自私任性、懒惰懦弱,不善团结、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性格。3、社会环境的影响
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如一切向钱看、自私自利观念等也会影响小学生的礼仪观念。
二、实施礼仪教育的策略探索
1、建设学校教育主阵地,落实礼仪教育内容
学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园地,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重任。这里的“有道德”也应包括孝敬父母、礼貌待人等这一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如果学校忽视礼仪教育,社会必然会形成“物质富有,精神贫乏”的畸形,出现“道德危机”。因此学校应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行为素质,使他们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做到举止美、语言美、外表美、心灵美,这必将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和学校德育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应坚持从礼仪教育入手抓德育工作,并把其摆在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那么将会极大地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首先,我校将文明礼仪列入了校本课程,自编了礼仪
教材,教材以故事,图片,漫画等形式,通俗易懂,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内容上包含了“基本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内容。为使自编教材发挥最大的效果,我校设置了文明礼仪课,以使学生尽快提高文明礼仪素养。
2、抓好宣传工作,努力营造礼仪教育氛围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的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我校每个教师都能从自身仪表、语言举止、文明诚信、热爱劳动等方面影响、熏陶着学生,在教师的自身示范作用下,学生的语言举止等也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我校在营造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收效明显。1开学伊始,我校利用周一升旗时间举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学校少先大队向全校发出“文明礼仪倡议”,并在周一下午的班队会时间安排“做个懂文明的好孩子”主题班队会,同时要求全体学生熟记《中小学生守则》。
2、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向大家宣传文明礼仪知识。
3、各班在第一周出一期以文明礼仪教育为主题的板报。
4、确定我校特色的文明礼仪教育口号,并制成横幅悬挂。
5、学校筹划制作文明礼仪教育宣传栏,力争通俗、直观、易接受。
6、发动同学人人参与,举办全校“文明礼仪教育”手抄报展评。7培训文明礼仪示范生——学习、训练“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
8、举办礼仪知识竞赛。
9、组织礼仪情景剧展演。10开展“寻找身边的榜样”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榜样的教育力量。在活动中,广大同学结合实际,从身边找出了一大批在学习、劳动及尊敬师长等方面的先进典范,并根据自身实际细致剖析了自己存在的不足。通过活动的开展,广大同学受到身边同学先进事迹的感染、熏陶、影响,思想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3、注重学科教学中对文明礼仪教育的渗透,使礼仪内容深入学生心灵深处。
我校把课堂教学作为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教研活动中教师采取集体备课,把每堂课教学内容的德育内容做了认真挖掘,如数学课上,根据“购物”教学内容,进行节约、艰苦奋斗教育;语文课上,根据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进行品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科学课上,根据学生实验,进行文明合作、尊重他人教育;思想品德与社会课上,根据“家庭”教学内容,进行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教育等等„„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主导作用寓于学生主体活动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活跃、充满激情的课堂中接受了文明礼仪教育。
4、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优化育人环境
目前,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度宠爱和过分保护,忽视了对孩子生活自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子女坐享其成,导致孩子养成任性,娇纵等恶习,给实施礼仪教育带来一些困难,降低了学校礼仪教育的效果。为此学校应主动同家长取得联系,对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加以引导,使家长掌握正确、科学的教养观念和方法,坚持把礼仪教育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包括料理家务能力。
我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实施家校联系制度,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除此之外,教师还采取了多种方法与家长进行沟通,如家访、发放家校联系卡、与家长通电话、通信等。在相互沟通中,增进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了解了学生基本情况,大大提高了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也同时促进了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
总之,在素质教育日益重要的今天,学校应注重文明礼仪教育。我校现在已构建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做到教书要先育人,教学生做有德之人,做有为之人。
#文明礼仪篇二:浅谈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现状与对策
房县姚坪中学 刘浩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礼仪修养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对一个人来说,文明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文明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道德风尚和民族素质的体现。作为一名中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礼仪传统,学习礼仪文化,培养礼仪素质,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塑造个人良好社会形象的必务品质。因此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意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已成为农村中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现状 我们通过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得知,目前农村初中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表现为:
1、对文明礼仪知识知之甚少。学校缺乏必要的知识介绍,课外读物中相关书籍也不多,学生只能通过模仿影视演员或家长的言谈举止,结合自己的理解去做。而影视演员难免做作,有时不合常理,家长也很难进行科学系统的引导。这就造成学生缺乏讲究文明礼仪的肥沃土壤。
2、对讲究文明礼仪的认识不高,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大多数学生认识不到做为礼仪之邦的华夏民族礼仪文化的灿烂,盲目追求个性解放,对自身形象要求不高,致使对文明礼仪缺乏正确的认识,礼仪观念淡薄。
3、缺乏约束,缺乏引导。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家庭教育的乏力,学校引导的疏忽,使学生讲究文明礼仪的教育几近形成真空。
以上因素,致使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为所欲为;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满口粗言烂语。导致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不够礼貌,没有修养”。
二、农村中学文明礼仪教育途径
1、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重要性
文明礼仪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尊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我国的教育方针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道德、善良的心灵和优雅的情操。
学校可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文明礼仪,并非个人生活小事,它不仅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每个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相互尊重,讲求礼仪,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才会和谐,个人形象才会提升,礼仪之邦的精神才会得以弘扬。
2、教育学生明确文明礼仪的内容。对中学生礼仪的基本要求是:穿着合体、整洁、大方、讲究场合;言谈要文明,要遵守课堂纪律;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校内公共场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在家庭生活中,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待人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明、讲究卫生;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遵守规则、守时履诺、讲究公德、同情弱者、爱护环境、善待自然等。
3、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第一,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中的必要和首要态度。周恩来同志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时总要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周总理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重,与周总理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是分不开的,他理应是中学生学习的楷模。其次提高自尊心。初中生正处于人格成熟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懂得自尊,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此阶段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良好品德显得尤为重要。再次要注重实践。一个人的礼仪只能在言行中反映出来,不说不动就不能说某个人有无“礼仪”。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要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信心,懂得在应用得体的礼仪言行的同时,也是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要敢于展示一个有礼、自信、文明的自我,并且充分利用各种场合、机会去表现这一点。
第二,教师要做中学生文明礼仪的楷模。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在文明礼仪教育中理应做到言传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者本身的道德形象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学习与实践,起着强化或弱化作用。教师在平时必须注意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人格,加强“身教”意识,言谈举止做到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并在讲究卫生、关心集体、遵纪守法、遵守秩序、爱护公物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表率。这样,教师的身教就可以在学生心目中得
到确立和认同,最终达到示范教育的目的。第三,学校要科学安排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一方面,德育处要有意识地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进行安排,并根据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教育内容和要求,把教育贯穿于日常的德育管理中。工作中可采取形式多样的形式,如召开主题班会、演讲朗诵会、座谈会、专题讲话等,渗透礼仪知识,强化礼仪观念。班级也就坚持用《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识等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落在指导学生勇于实践与养成习惯的实处。提高学生对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另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强化礼仪教育。学校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并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要充分发挥现有的一些教学设施,例如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坚持每周一的国旗下的讲话强化文明礼仪内容,开展文明礼仪小标兵的评选活动等。
总之,文明礼仪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了教育的良性循环。通过礼仪教育,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我们将为之不懈的努力,尝试更好的教育策略,促进以文明礼仪为主体的养成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篇三:如何在农村小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如何在农村小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文明礼仪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交往礼仪已成为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仪助你成功”,已成为世人的共识。然而,农村学生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大多数学生家庭从事农业生产,家庭收入不高,有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家庭父母在本县或外出打工,因此留守儿童在学校学生中占了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大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及其它亲戚监护,在教育上或多或少存在着缺失,在日常行为上也表现出很多不良倾向。心灵上消极、孤僻、任性、暴躁,行为上纪律松懈、卫生习惯差、放学后不按时回家,迷恋游戏、长时间看电视;文明行为上说脏话、和同学冲突、不尊重他人、不懂得感恩等等;力图让农村小生在学习生活中摒弃不良的行为习惯、克服农村学生由特定环境带来的陋习,逐步养成合乎礼仪的文明行为规范,并以此在学习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从而自觉养成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就应该从小学生开始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那么,应如何在农村小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呢?
一、传授礼仪知识 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目前,小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较薄弱,我们学校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开设礼仪基础知识课程-----《礼仪与文明》教材,各班每周安排一节礼仪与文明课,提高学生的礼仪理论知识;自编小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将小学生所必备的礼仪
常识编成顺口溜来巩固礼仪知识。大队部举办礼仪培训班,定期对大队部成员进行必要的礼仪知识教育,帮助学生提高礼仪素养,使其在班集体教育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利用黑板报、广播、每周三学生集合、学生手抄报比赛等形式进行有关礼仪知识教育,每年举办一次文明礼仪班队活动展示,将礼仪知识编串成小故事、小品、相声等形式,使学生容易接受,效果很好。
二、强化管理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从规范行为习惯到道德信念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必须经过一个从他律到自律和道德内化过程。所以,学校除了必须结合纪律教育,以规章制度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外,大队部还成立了学生文明监督岗,加强校内值勤和校内纪律检查。与此同时,制定了具体评价标准,将其列入到文明之星和文明班级评比活动中,很抓学生的仪容仪表、行为习惯和纪律秩序,使之养成自我教育习惯,从而促使文明礼仪教育从表到里逐步深化。
三、开展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
文明礼仪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心里特点,坚持传统与时代性相结合,把重点放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上,对学生的行为应采取积极鼓励的手段进行教育、训练,防止造成学生消极逆反的心理,完成从礼仪规范的学习模仿到文明礼貌习惯形成的内化过程。为把文明礼貌教育具体化,更具有可操作性,特在班级内开展“五孝”活动评比。这“五孝”分别是在家做孝敬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五孝”活动的开展,同学们像变了一个人:在家与家长交流时,家长一致反映孩子懂事了。“五孝”活动使文明礼仪教育落到了实处,它确实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让礼仪教育真正有实效性,我们还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活动中去体验、感悟礼仪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自觉而且良好的礼仪行为,让他们终生受益。学校开展了以下的一些活动,如:每月评选礼仪标兵,每期各班举办文明礼仪主题班会、每年大队部举行一次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展示活动、每期举办一次关于文明礼仪的班级黑板报评比活动和学生手抄报评比活动。这样才会礼仪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家校联手
家庭是孩子最初受到教育的课堂,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孩子的老师,是孩子的榜样。家庭环境的状况和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信中说明了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目标及活动安排,还介绍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常识,并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学校每期召开一次学生家长会,让老师与家长沟通,互相了解学生。每年学校搞一次大家访,进一步了解学生,与家长的密切合作共同联手教育学生。与此同时,学校为学生提供课外活动天地,开展文明礼仪的体育活动、中队活动等。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交通安全、孝敬老人等社会活动,使学生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等。使学生置身于整个社会的教育之中,逐步形成心中有父母,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思想观点,逐步做到把孝心献给父母,把信心留给自己,把爱心献给他人,把热心献给社会。
总之,一个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在小学阶段最关键,因为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把握这黄金时光,来实施文明礼仪教育,以尽快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将会以讲文明、有礼貌闻名于世界。篇四:精神文明建设文明礼仪常识
精神文明建设文明礼仪常识
(应知应会)1、20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是什么?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四个认同的内容是什么?
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3、文明单位标准
领导班子好,党的建设好,经济效益好,民族团结好,思想政治工作好,教育、科技、文化工作好,社会治安秩序好,道德风尚好、环境卫生好,管理工作好。
4、什么是文明单位?
文明单位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工作成绩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干部群众文明素质较高,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称号,是基层各种荣誉称号中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
5、文明村镇标准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思想道德风尚良好,农村经济发展壮大,民族团结蔚然成风,社会治安秩序安定,乡村环境面貌改观。
6、文明社区标准
社区管理规范,社区功能完善,治安秩序良好,环境整洁优秀,文化生活丰富,人际关系融洽。
7、文明小区标准
环境建设好,社会秩序好,社区管理好,社会风气好,创建工作好,服务工作好。
8、文明示范窗口标准
队伍建设好,规范服务好,社会效益好,内部管理好,民族团结好,治安秩序好,首先风尚好,优美环境好。
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0、十二字”新疆精神的内容是什么?
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11、“八荣八耻”基本内容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高尚科学为荣,经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12、细胞工程包括哪些内容?
文明科室、文明班级、文明市民、文明职工、诚信模范户、五好文明家庭等。
13、什么是“三义、三德、三观”?
“三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4、“三个离不开”是指什么?
“三个离不开”是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15、文明礼貌10字用语是指什么?
文明礼貌10字用语是指:“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
16、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五比”的内容?
比收入高低、比住房质量、比结构优化、比文化素质、比文明守法。
17、文明单位四项否决条件
1、领导班子成员出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达标
3、违反计划生育法
4、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生产经营性重大事故
18、(1)你单位是哪一级文明单位(村队)
(2)你认为创建文明单位对你们单位有哪些促进?
(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应怎样去解决?
19、“四在农家”活动内容?
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20、社会公德的内容是什么?
答: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1、职业道德的内容是什么?
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2、家庭美德是什么?
答: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3、乌苏市民“十不准”是什么: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仍垃圾、不准损坏公物、不准破坏绿化、不准乱穿马路、不准乱贴乱画、不准乱设摊点、不准说粗话脏话、不准参与“黄、赌、毒”、不准在公共场所吸烟。
24、现代城市对市民文明素质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1)具有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2)注重待人接物讲究礼仪(3)自觉遵纪守法(4)维护家庭和睦,提倡观念更新(5)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6)增加保护环境的责任感(7)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8)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5、在家居卫生中应注意的礼仪有哪些?
答:(1)注意个人卫生(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3)勤打扫(4)保持空气流通
26、“六提倡、六反对”的内容
27、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有哪些?
答: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品行端正
28、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城区)的标准是什么?
答:(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工作机制建立健全;
(2)思想教育广泛深入;道德建设扎实有效;
(3)创建工作蓬勃开展,各族群众普遍参与;(4)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5)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宜人;
(6)党政机关廉洁高效,社会服务优质规范
(7)民族团结不断巩固,社会治安秩序良好;
(8)科教文卫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9、参加工作会议的一般礼仪有哪些? 答:参加会议者应衣着整洁、仪表大方、准时入场、进出有序、按会议安排落座,开会时认真听讲,及时记录,不要私下小声说话或交头接耳,发言人发言结束时,应鼓掌致意,中途退场,应轻手轻脚,不打扰他人。30、服务礼仪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服务礼仪主要以服务人员的仪容规范、仪态规范、服饰规范、语言规范和岗位规范为基本内容。
31、什么是社区文化?
答:社区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成员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休闲方式等。社区文化构成了社会文化的基本单元,是社区文化在社区的具体表现。社区居民通过社区文化建设能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
3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是什么?
答:重点是推进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33、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广泛的群众性、鲜明的时代性、多样的实践性、深刻的思想性。
34、什么是市民文明学校?
答: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区自己成立的业余学校,是对广大市民教育的阵地,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市民素质,创建文明城市(区、县)为宗旨,以传播精神文明为目的。
35、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什么?
答:尊老爱幼、见义勇为、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勤劳节俭
36、党政干部的职业道德内容是什么?
答:(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为公仆;(2)忠诚正直,坚持原则;(3)光明磊落,公正廉洁;(4)联系群众,发扬民主;(5)精通业务,提高效率
37、服务人员的岗位规范主要包括那些内容?
答:主要是服务人员在其工作岗位上面对服务对象时,要遵守的,以文明服务、礼貌服务、优质服务为基本目的的各项有关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要求,实际上就是服务人员的标准的、正确做法。
38、什么是“三爱教育”?
答:“三爱教育”即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
42、“乌苏精神”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乌苏精神”的具体内容是: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篇五:浅谈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德 育 论 文
题目 简论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学校 鲁坑小学
姓名 段小霞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七日
简论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摘 要: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个人美好心灵的展现;礼仪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更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小学阶段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关键时期。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新一代的接班人,小学生从小就应该接受良好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夯下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文明礼仪 养成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和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传承文明之需也是社会发展之需。因此,对于小学生养成教育而言,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让少年儿童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一、目前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现状及原因
随着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许多城市中出现了大规模的外来民工,而以家庭形式进入城市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临沭作为一座对外开放、日新月异的县城,自然吸引着众多外来打工者。目前留守子女教育已成为我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这种新形势下小学生文明礼仪严重缺失现象要重:一些孩子在学校里不讲礼貌,不懂礼让,不懂得尊重他人,行为举止不端正等等。
据我校日前开展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调查问卷显示,我校76.3%的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薄弱,很多学生认为讲文明、守礼仪是一种束缚,有的甚至认为是封建,是多此一举的事。这次问卷分析让我们认识到了学生文明礼仪意识的缺乏,学生精神文明的缺失。我们通过仔细调查得知,学生不文明行为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1.家庭教育中礼仪教育比较薄弱。很多家长工作繁忙或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导致了学生家庭礼仪教育的缺失,很多学生养成了任性、自私、唯我独尊、不关心别人,也不尊重别人的坏习惯。另外,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家长眼中只有分数,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前
途,而对礼仪教育重视不够,还有家长自身礼仪修养不高,更影响了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2.现代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不够重视。很多教师只是偶尔通过课堂教学穿插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力度不大,作用不强,且不能够持之以恒,我们很难将基本的礼仪常识充分传授给学生。再者,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过于“功利”——追求成绩,追求升学,极大地淡化了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二、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策略
“小学加强德育首先要从文明礼貌做起。文明礼貌的传统不能在新一代人中丢失,如果一旦丢失了,小而言之,会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大而言之,会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带来耻辱。”这是我国教育家柳斌的话,这绝非危言耸听,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个人未来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那么,我们作为小学教育者,在新形势下如何高效地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呢?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沟填满。”的确,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逐渐形成。因此在关键的小学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说教,而是要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架设一道文明礼仪认知转化之桥。因此,笔者认为我们教育者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1.“文明”校园、营造氛围
在学校的围墙、走廊、花坛等地张贴了许多文明礼貌用语的卡片,如“请”、“你好”、“再见”、“谢谢”、“老师好”、“对不起”、“没关系”等等,这些文明礼貌用语卡片由学生亲自制作。整个校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文明,感受文明,接纳文明、使用文明。老师鼓励学生每天念一念,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及时表扬在文明礼貌方面做得好的学生,并将号召其他的学生向他(她)学习。学校还要充分利用大课间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文明礼仪教育。如播放礼仪教育电影或专题广播,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开办礼仪宣传园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礼仪修养,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2.榜样示范、正面诱导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首先,为人师表作示范,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可以说教师是小学生的镜子,小学生是教师的影子,因此教师要以良好的仪表风范为学生做榜样。其次,文明个人示范作用,学校每学期评选十名“文明小天使”,为全体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并向全体学生印发有关他们文明事迹的材料,号召人人争做“文明小天使”。再次,文明之班示范作用,学校每学期评选三个文明班级为“文明之星”,以“班级体”的文明行为作为表率,创造班班争创“文明之星”的良好氛围,并将成绩纳入班级年终评比。3.点滴抓起、养成习惯
为什么许多学生《规范》、《守则》倒背如流,自己却随地吐痰、随手扔纸屑?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反省。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习惯。我经常跟孩子们讲:一件平凡的不起眼的小事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伟大之处——在校园内衣冠整齐,课堂上自觉遵守纪律,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见到教师要主动问好,见到同学的书本掉在地上主动捡起来,等等。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文明礼仪还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鼓励小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主动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讲文明、知礼仪的好习惯。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佳境,必须从学生点滴抓起、养成习惯。4.组织活动、“丰富”教育
作为班集体组织,可以分层次、分阶段、多类型地,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们应该在校领导指导下有计划地利用节假日开展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例如:“三八节”开展回馈母爱、分担家务活动;“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八一节”开展慰问老军人活动;“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 “重阳节”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十一”开展爱国情操教育活动等等。让学生在真真切切的活动中自己感动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这样的活动形式比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显然效果要好。5.持之以恒,一抓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班主任更要起到带头作用,每当学生高高兴兴来到校园时,不要忘记提醒他们见到其他老师也要主动问声“老师,早上好!”;每当学生满载而归时,不要忘记提醒他们回家路上要慢行,文明行驶。不分校园内外,时时处处讲文明,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绝不“松手”,直至学生养成讲文明识礼仪的良好习惯,使整个校园精神面貌好,文明风气盛。
总之,习惯养成固然要从严要求,但对于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也要注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把“苦学”与“趣学”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年龄较小,在文明礼仪教育中不能一味的说教,而要增加养成教育的灵活性、游戏性,让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教育中多一些评比,多一些鼓励,全方面的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这样既能达到教育目的,又能使学生在愉悦中培养高尚品质。少年儿童时期是塑造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让我们从小学生抓起,在这个关键期里给予他们应有的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让他们成为祖国未来有涵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