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效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策略浅探doc - 松江教育信息网
有效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策略浅探
松江六中 于洪艳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必需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两级分化现象凸显,学困生逐年增加,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困生对数学学习抵触情绪强,教师对其费劲心思,却收效甚微或是毫无成效。倘若教师仍以“教书匠”的角色对这一“群体”进行“打压”,而不能进行角色转换、不但不能扭转其在学习上的尴尬处境,也可能让这批学困生变成“心”困生。因此,关注学困生的转化,成为如今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1.数学学困生归因与分析
笔者多年来一直注重对初中学困生进行研究,通过对所带班级的同学进行调查,经常找许多学困生与其聊天,探讨,追究其学习滞后的原因,归纳总结后从如下几方面谈谈。1.1学生自身原因
1.1.1问题地不断积累,导致学生跟不上学习节拍
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有的学生适应性差、意志又薄弱,且小学数学基础差,计算能力也差,那么在学习中,对数学学习认识不足,随着知识容量的累积、难度的逐渐加深,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好,没有查漏补缺,及时衔接,由于数学学科知识的前后联系性特点,导致一个环节的“脱链”,形成学生在“空中楼阁”的基础上学数学,长此以往,知识形不成完整的网络,造成基础知识的破网,知识迁移过程中造成的断链与破网,直接影响后续学习的跟进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例如数、式、方程、函数之间有着明显的脉络与联系,其中有一个环节脱节后面学习就有麻烦。在学习代数式时,许多学困生对一次方程的解法不是非常熟练,导致二次方程运算时常出错。八年级引入了函数、四边形等知识,在之前学到的三角形、平面直角坐标等遗留的问题显现出来,从而导致恶性循环,那么后面就会跟不上学习节拍。1.1.2学习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
进入初中以后,数学学科的特征凸显,尤其是不同阶段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也是有梯度的,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在抱怨,“我们家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数学成绩还不错,怎么一到初中成绩怎么这么差啊!”身为数学教师我们知道,小学数学的学习,大多靠记忆来掌握一些公式,题型、模版,即使在不理解的情况下也能做对题,取得满意的卷面分数。而进入初中以后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小学注重的是结果结论,而初中注重推理而来的过程也就是证明和几何。部分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听”课的习惯,而缺乏“想”、“说”“做”的习惯,不知道学习中的问题在哪?遇到问题也不能主动解决。课后几乎没有主动整理知识的习惯。比如在初中八年级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学习课堂上没有独立思考或课后没能及时整理,那么在接下来的梯形中位线的学习,显得吃力也是在情理之中,逐步形成了学业发展相 对滞后的状况。1.2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在不同程度上可能会存在着下列情况: 1.2.1 教学形式单一,学生活动机会少
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几十个知识、个性差异的学生,常常发出同一个指令,很少考虑到高、中、低不同水平的情况,教师讲的过多,学生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上,教师不能合理设计问题,问题之间层次性不够。如概念教学,学生没有主动概括的过程,解题教学学生没有经历归纳、总结的过程等这种的教学模式,必然出现大量学困生。1.2.2 有些教师教学节奏较快,教学要求较高。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快的教学节奏使这些数学学困生感到难以适应,所学知识消化不良,过高的教学要求使他们望洋兴叹,自叹不如;其次教师在情感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对优等生的爱和对学困生的漠视,使他们消极悲观、滋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如在二次函数《26.3二次函数的图像》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要求是“已知二次函数图像上三点的坐标,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在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要求学生掌握顶点式,交点式,等导致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而对这部分知识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后续学习。1.2.3有些教师作业设计不合理,对作业的目的、要求、效果认识不足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通过作业将课堂上获得的教学信息内化为能力,教师则通过批改作业检查教学效果。尤其是数学学科,更要通过作业来强化所学知识。有些数学老师为了达到巩固本科课堂知识的目的,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必然会使学生不堪重负,有的学生因题海战术而产生厌烦或抵触情绪,为了按时完成的作业,有的学生因缺乏目的性而对作业练习失去动力学生中会出现生搬硬套、胡乱拼凑,或者抄袭他人、敷衍了事的不良现象。例如:有的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仅仅是书上或练习册上的所有题目,没有进行适当的分层,删减,其结果是学生做得辛苦,教师批改的很累,但效果却是很不理想的。1.3家庭、社会的原因
1.3.1父母受到自身条件的局限,对孩子的期望值或关注度不高。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一些父母对孩子的学业呈现出两种极端态势。一种是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升不升学无所谓,他们只要求子女初中毕业即可,这必然使孩子无心学习,缺乏上进心,没有动力,从没想到要提高学习成绩;另一种是为了工作或忙于应酬,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甚至是保姆照顾,只管孩能吃好住好就行,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无暇顾及。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性格常常表现为自私、以我为主,合作互意识差,尽管生活条件很优越,吃苦精神和学习动力却越来越不足,厌学情绪也越来越突出,很容易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于是,一个可塑之才或许就被无情地推进了“学困生”的行列中。1.3.2中学生世界观正在形成,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干扰。
在文化转型的今天,网络、媒体等非主流事物对学生学习的无形牵制,如电子游戏室、网吧、录像厅、不健康的书刊、一些不思进取的人等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沉溺其中,无法安心听课,游离于课堂之外,成为学困生。2.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策略
2.1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既然是“学困生”,那么他们身上或许会有许多不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不交作业,或者抄袭作业,不及时订正作业等。遇到这类学生,说教、训斥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作为教师心里要有学困生,要深入了解并掌握学困生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学习经历,性格爱好等相关信息。通过找其谈心,聊天,让学困生感觉到老师很关心在乎他们,他们会消除对老师的畏惧心理,才可能充分的打开心扉。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进而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爱上数学。
我们班有个男孩子,由于父母离异,母亲工作很忙,无暇看管,他经常不交作业,尤其是周末的作业,我就周末打电话到他家里,先与他聊天,然后再询问数学作业有没有不会做的题目,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作业情况也有了明显的改观。平时也找他多谈心,帮他补习。学习的效应的最大化,有时需要的是态度,但有时还需要情感激趣,让学困生由厌学到乐学的转化,培养其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才是教育的根本。2.2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及时填补漏洞
2.2.1通过课堂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自我反思意识
学困生之所以数学成绩不理想,问题绝大多是出在知识点的模糊、或缺乏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为了准确把握学困生的问题症结所在,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诊断与教师诊断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反思,一般我会让学生从解题的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进行归纳。解题的过程可以从全面性、合理性、灵活性等方面考虑,解题结果可以从解题结论和规律总结方面进行考虑。
如解一元二次方程5x2x,部分同学会直接将方程两面同时除以x,而导致失根。
2为引导学生反思,可提出如下问题:方程5x通过如下解法:由5x2x是如何变为5x1的?或将方程5x2x15x得x(5x1)0,解得x10,x2,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个方程会有不同的解呢?从而引起学生注意:解题时要有理有据,养成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此类问题还有很多如:在半径为5cm的圆内两条平行弦的长分别为8cm和6cm,则两平行弦间的距离是?先请同学画出图形,再对其追问,这两条弦为什么在圆心的同侧(圆心的两侧)?已知一个一次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2≤x≤6,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5≤y≤9,求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学生一般会把x=2,y=5;x=6,y=9代入y=kx+b中求出解析式的值。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若此题加上一个条件,当k>0,或k<0又该如何对学生引导。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对解题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如“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周长为18,它的一条边长为4,求另两边长.”很多学生都能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当4为底边 长时,求得腰长为7;当4为腰长时,求得底边长为10.此时还应提醒学生思考“两种情况是否都能构成三角形”?让学生在反思中汲取教训,吃一堑,长一智。在教学中,我们容错,让学生以 “错”引“思”,以“错”促“思”,通过错误去体验、去发现、去获得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
2.2.2通过作业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这里的作业主要是指学生平时课堂练习、课堂测验,课后作业等。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梳理,归纳学生出现的问题,是知识记忆性的问题,还是逻辑思维、空间感的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当学生没办法发现问题时,就需要教师适当降低要求、低起点、小步子、“少吃多餐”,根据平时课堂练习、测验,课后辅导等,进行梳理,并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教师应有意识对学困生的知识性错误进行归类,究竟是知识记忆性的问题,还是逻辑思维、空间感的问题,只有找到了学生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在接下来的指导中,进行系统性地指导,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将某些题目适当引伸、推广,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自觉探究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E、F、C、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分析学困生没有思路的原因是a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熟练掌握,b观察题目中的各边中点没有想到中位线,把一般的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引导学生证完后,可引伸为:四边形ABCD不是一般的四边形,而是特殊的四边形,如分别是等腰梯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那么四边形EFGH又分别是什么四边形呢?
根据以上观察探究,请你总结中点四边形的形状由原四边形的什么决定的?得出结论后还可进一步推广:此四边形若分别为①对角线相等;②对角线互相垂直;③对角线既相等又互相垂直,又分别能得到什么结论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就把结论从特殊推广到一般情况了。通过这样的作业题的分析讲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复习了特殊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又将其知识进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得到新知。2.3促进教学手段精细化,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与内化 2.3.1发挥课堂,为学困生创造机会。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心全班学生的学习情绪,更要特别留意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学困生往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对教师的课堂内容听不进去,对知识也是不感兴趣。所以教师要用生动有趣的教育方法引导每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如可以引用现实中的小故事来提出或验证数学定理,以生活中的实物来引入数学概念,如“有理数”教学可直接由实例引入正负数,使学生领悟有理数的加法就是“正负相消”,第一节课就可从正负数的概念进入加减运算,以后再从与学生共同运算中总结出法则,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以所学内容的解题方法为教学起点.数学教学中教师组织的一些动手环节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好习惯,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中位线定理”、“三线八角平行线的性质”等内容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从中对有关的几何定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再引入新课.在讲“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经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以学生学过的、掌握了的、了解了的知识和例子作为起点,通过新旧知识的异同点类比进行教学.如“解不等式”可以与“解方程”进行类比,“分式”可以与“分数”类比,“相似形”可通过“全等形”进行类比引入教学等.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有意识的让学困生发言,同时课堂上要关注学困生,积极引导,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抓住契机,请学困生积极回答,并给与肯定和适当的表扬。让他们在表现自我中感受成功。
例如,到了八年级学生学习了函数后,部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学到一次函数时就被难住了,对函数有一种畏惧心理.为了攻克函数这个学生学习的难点,这时我便给他们解释说,函数是一个综合性的知识,是我们以前所学知识的综合,看似复杂,把条件拆开来看就会豁然开朗,如下面的例题课堂上我是这样进行讲解的,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Q的坐标为(6,0),点 P 是直线y-x4上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点,设△OPQ 的面积为 S.(1)设点P 坐标为(x,y),问:S 是 y 的什么函数? 并求这个函数的定义域.(2)设点P 坐标为(x,y),问:S 是 x 的什么函数? 并求这个函数的定义域.(3)当点P 的坐标为何值时,△OPQ 的面积等于直线y-x4与坐标轴围成三角形面积的一半?
在读题的时候我尽量语速放慢我一句一句地给出,并尽量让学困生回答:你能从这道题中根据哪句话可以得出什么条件,根据得出条件中能求出什么?(1)根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同学说到应先画一个坐标系,我给予肯定,做函数题就要想到图形结合.(2)据“点Q 的坐标为(6,0)”,这个信息学生回答出很多,①点 Q 在 x轴右半轴上;②点Q 到原点的距离 OQ = 6;③点 Q 到 y 轴的距离也是6.(3)“点P 是直线y-x4上_______
131313 5 一点”(我故意空了几个字),学生答出 ①直线y-x4与 y 轴交点坐标为A(0,4),与 x 轴交点坐标为 B(12,0);②能求出 S△OAB=
1311OA·OB =× 4× 12 = 24;③能求22出 S△OAQ=11OA·OQ =×4×6=12;④点 P(x,y)到 x 轴距离为|y|,点 P(x,y)22到 y 轴距离为x.(4)教师提问?绝对值怎么去掉?学生回答:“在第一象限内”,①P 点坐标均为正,那绝对值可以去掉了;②P 的横坐标取值范围为0<x<6.P点的纵坐标取值范围为 0<y<3.教师提问是否有等于号,为什么?(5)设△OPQ 的面积为 S,你能求出 S△OPQ的面积吗? 大家不知该如何做.首先这个三角形的底是谁?(OQ)高呢?P到x 轴距离|y|.∴ S△OPQ=11OQ·y=×6y,即S = 3y,这样就能求出来了.在这个函数题的解题过程22中,我只是把大家的思路简写在黑板上,此题的大多数信息我都请学困生来回答.回答完这道题后,请同学说说感受,尤其学困生,有的同学说:“刚看到这道题有这么多问,感觉很难,肯定觉得自己做不出来,就不敢去做了,原来函数也不是那么难学.”我不失时机地说:“综合题就是这样,给它拆开来,就不难了.” 2.3.2改善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
学困生的作业要分层,学困生的作业不能搞题海战术,面面俱到,要少于普通同学,选题要有针对性,以基础,类型题的作业为主。当然有个别学困生回家就不做作业,也鼓励学困生在校完成回家作业,他们的作业交上来以后老师尽量要做到面批,因为面批面对的是个别学生,解决的个性问题。是一个及时辅导的机会,对于作业中的问题要及时查漏补缺,及时辅导,订正。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写上适当的评语,尽量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表述,既指出了不足,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并适当的给予一些小奖励。
在学习因式分解时:分解多项式25(x-y)-9(x+y)对于学困生而言,显然难度较大,不易理解、掌握,于是我把作业题分成三个小题:分解下列各式(1)x-y;(2)25x-9y;(3)25(x-y)-9(x+y),这样层次就非常分明,第一、二题要求学困生掌握,同时鼓励学困生也尽可能尝试第三题。学习统计初步时的一道作业题,9位学生的鞋号由小到大分别是:35,35,35,36,36,37,37,37,38。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我在后面有加上一个小问,(2)若你是鞋厂老板你会对哪个指标最感兴趣的?哪个指标最不感兴趣的?本题出题的目的首先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最基本的统计相关概念的定义。当然,本题后面也考查了一些实际的应用,如问鞋厂对什么指标感兴趣。激发学生兴趣,但这实际上仍然是考查这些定义的理解。对后面的方差的理解打下基础。2.3.3转变评价观念,善于激励性评价
学困生对于频繁的测验考试是比较反感的,因为考试之后要面对较低的分数,每次在考 2
222
2试前我都找他们谈话进行鼓励,并对知识薄弱点进行重点辅导。测验时对于学困生要有意识地把他们的试卷中几个较难的题目换成几道简单点的,从而降低难度,这样他们的分数会明显提高,这样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热情。甚至期待下一次的测验!对于学困生不要吝惜分数,对于他们的试卷,若在教师讲评完试卷后能自己订正错题,教师可以把他独立订正的这道题的分数的一半加上去。这样,他们的试卷订正由“被动”变为“主动”,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小结
以上是我在对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与体会。在对学困生转化中,我始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育学与心理学为理论支撑,以教学实践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的感化与方法的引导,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很多学困生学习数学的态度上明显端正,学习的热情日趋升温,学习的成绩也不断提高。
所以,我们应以适合学生的教学理念去重新审视其身心发展,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数学知识点上的困境,让他们重拾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知识的激流中来。我想,此时的我们,收获的将远远不止是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显著提升,而且会为其不断塑造自我、提升自我而感到无比欣慰。这或许就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所在吧!参考文献
[1]刘启京.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曹静静.从学困生的转化谈非智力因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青年科学,2010(1).[4]吴庆思.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与转化[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09).7
第二篇:初中学困生探因及转化策略
学困生探因及转化策略
——崇相西初中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它已成为我们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使他们健康成长,不让一个掉队,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校将学习困难学生转化工作作为一项课题进行初步的探索。我们具体做法如下: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我校结合县教育局有关做好“学困生”帮扶工作文件精神,将“学困生”帮扶转化工作作为课题纳入德育工作和学校工作计划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统筹安排,要求全体教师端正教育思想,统一认识,真正把“学困生”帮扶转化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建立校长总负责,分管教学副校长和德育副校长具体负责,形成政教处组织实施,年级主任、班主任及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三级管理模式。
二、摸底建档,明确职责
政教处每学年开学初,要求以班为单位,对学困生进行摸底建档。新班主任通过走访老班主任、学生、家长等形式对学习困难、单亲离异、长期留守三类学生重点进行调查。对已确认的“学困生”,落实到各班主任和跟班教师,进行结队帮扶,做到明确转化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健全“学困生”帮扶转化工作制度,明确人员分工职责,将工作分解落实到人。加强过程性的管理,及时检查指导总结,促进“学困生”帮扶转化工作。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师职责,学校还与各任课教师签订了“学困生”帮扶责任书,实行承包责任制,把帮扶“学困生”工作作为每个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把转化“学困生”工作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探因及转化策略
(一)、心理疏导,找回自信力
自卑是学习困难学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特征。多表现为性格内向,缺乏自信,没有目标,没有理想。为让学困生找回自信,我校每月安排2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视学困生的“心理健康”引导,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全面渗透、全程开展、全员参与”这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途径,帮助他们找回自信。
1、政教处利用每周一次的升旗例会、黑板报和政教专栏,发挥德育主阵地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励志教育。例如,针对学
生打架事件,我们对学生进行如何正确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孟子的天降大任、德育名人成功故事、24孝故事等。
2、班主任利用班队会召开主题班会,针对学生校园暴力事件、学生自杀、心理扭曲等现象,对学生进行感恩、励志、珍惜生命、挫折等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困生心理健康发展。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励志》、《珍惜生命》、《挫折》等心理健康教育。并要求备有教案。
3、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有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把每一个学生都要当做有血有肉、有独立人格、独特价值和潜能的人。更应该尊重学困生。虽然他们受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各方面都比不上优秀生,但他们是平等的人。其次,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办法。在设计教学时,在整体教学目标中,要有一定的阶段性,让学困生能有反馈的机会;在作业及练习的布置上,要考虑学困生的基础,加强练习作业指导。第三,创设机会,小步子,多台阶,培养学困生的“成功意识”,增加其学习的自信心。在知识学习方面,要采取适当降低起点、适当减慢学习进度、适当分散难点等策略。第四,实行分组合作学习,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在分组时,要把学困生分配到每个小组中,以优带困、以优助困,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提出稍难的问题让学困生思考,为了集体优胜的目的,每个成员都要动手动脑,积极参与讨论,贡献自己的 智慧,为本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这样,既给了学困生机会和权力,也赋予了其义务和责任,并能激发起学困生的动机;同时在合作竞争中,由于小组的综合实力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这就能促进组员团结协作,相互激励、彼此帮助、默契配合,从而使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也为学困生创造了参与合作竞争的机会。
(二)、依托特色,增强意志力。
意志力薄弱又是学困生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缺乏毅力,害怕吃苦,自动放弃。我校依托国学和篮球公园特色,增强学习困难学生的意志力。
1、我校自编国学百草园校本教材上中下三册,上册七年级学习《三字经》和《百家姓》;中册八年级学习《孔孟之道》、《弟子规》和《正气歌》;下册九年级学习《24孝》、《千字文》和《24节气》。充分利用教学楼、宿舍楼道走廊张贴《弟子规》、《24孝》、古今激励名言等宣传标语,营造氛围,让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净化学生心灵。
2、篮球公园作为我校体育特色,学生每天下午活动时间坚持锻炼1小时,体质和意志力得到了增强。
(三)、家校合力,共同教育。
受家庭变故、家庭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了部分学生学习困难。一方面,有些家庭可能因为富裕而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学习“暂时无用”的假象。这类学生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养成了高傲自私和心胸狭隘的性格。怕苦怕累,盲目骄傲,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逐渐退步,虽多次失败,并不感到难为情,家长宠溺,反而责怪教师教的不好;再者,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留守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顾,缺乏父母疼爱和沟通。这类学生自制力较差,随意性强,平时不努力,无所谓,家长也管不了,听之任之;另外还有一方面,单亲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或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两辈或是更多人爱一个等因素影响。这类学生表现为:厌学,平时逃学、不听讲、不交作业、不守纪律。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班主任培训力度,提高管理理念。
(1)坚持每周一第六节课观看魏书生班级管理和全国十佳优秀班主任班级管理录像,学习先进班级管理经验,做好观看记录和反思体会。政教处每周从网上、报纸资料搜集整理班主任学习材料,周一第六节课观看录像时下发给班主任,采用圈点勾画式学习,周五例会时交回政教处。
(2)对于学困生管理班主任要做到做到“三多”(即多关心、多交流、多沟通)。通过走访科任教师、生活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学困生在校表现情况,与学习困难学生交流谈心。
2、家校联系,发挥家庭教育的潜力。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定期做好家访,及时跟进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为了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统一,良好配合,我们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与学困生的家长沟通交流,在交流中统一,完善对孩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其次,对留守、单亲学生增加感情投资,用爱心哺育、耐心教育学困生。通过“致外出家长一封信”、让“留守与单亲学生”给家长写信、打电话等形式,让家长了解“留守与单亲学生”的情感渴望和成长状态,将留守与单亲孩子教育和监护中缺陷及建议对策告知家长,以增强家长责任,调动家长积极性,主动做好“留守与单亲学生”工作;如:(1)九年级101班王静博同学,9岁时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期间继父对该生动辄拳脚相交。暑假开学后,该生又随其亲生父亲生活,生活变故造成该生心理严重扭曲,平时在校期间,厌学逃学、顶撞师长、考试作弊、欺负同学等,有一次,在教学楼楼道,102班一名同学因搬桶装水,不小心踩到王静愽的脚上,王静愽顺手推了该生一下,随后二人发生口角,恰好被准备上课的政治老师看见,及时制止,可是王静愽不以
为然,随后又多次找踩脚学生的麻烦„„致使102班的这名学生请假回家不敢上学校来,第二天,双方家长来到学校后,得知王静愽的情况后,我们顺势对王静愽同学加以心理引导,要求王静愽同学给家长或老师写一封信,他在信中写到:“„„为什么总是让我选择,记事以来,两次大的选择,选择了母亲,失去了父亲,选择了父亲,失去了母亲,„„我心中的苦,向谁诉说,我只能选择以这种方式来解脱„„”童言无忌,我们做家长和教师,应换一种方式,与孩子沟通,针对性的对学生教育。通过这件事后王静愽同学,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发生很大的转变,见老师主动问好。第三,班主任及时与学困生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如学困生的学习有了进步时,任课教师便及时的告知他们的家长,一同分享其中的快乐,当学困生的学习稍有退步时,就尽快的询问家长,了解其中的情况,剖析其中的原因,交换看法和意见。
3、给“留守与单亲学生”一个温暖的家。
为了给“留守与单亲学生”创造一个健康而有规律的生活环境,学校尽可能关注“留守与单亲学生”的生活起居、学习,使他们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体会到爱心,学会与他人共处、关心照顾他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养成诚实守信、勤奋认真的思想品德。
4、以活动为载体进行教育
(1)邀请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增加学生与家长的情感交流。如:今年4月1日特邀感恩激励讲师苗慧志老师来我校作了“感恩,我们在行动”大型演讲活动。并邀请学生家长前来参加,让学生学会感恩、知道感恩,增强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
(2)开展“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好答卷、做一个好学生、为学校添一份光彩”的“五个一”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困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能力和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总之,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关心学困生生活,尊重他们人格,与其真诚相待,共同探讨转化的规律和方法,就一定能使学困生踏上积极向上的人生轨道。
第三篇: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初探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初探
凤庆县大河中学 李涛 电话08834639192 邮编675911 【摘要】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初中数学的教育已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学困生”,数学学习成绩不良学生的比例较大,严重影响了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如何转化这些数学学困生是摆在我们每个初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我们教师应充分关注学困生的学困现象,分析产生学困现象的因素,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整体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困生 转化
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以后,在数学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自身的因素。如智商低,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学习习惯不良等原因造成的;其二是客观因素。如教育者的失误,家庭、社会等不良环境影响,有的学生受到环境的不良影响或者遇到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教师和家长们缺乏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和心理疏导,在经历多次失败或挫折后,逐步丧失学习信心而成为学困生。再者是由于评价标准的绝对统一造成的。学困生是教育体系的产物,每个人的智力发展不平衡,有先有后,每个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环境不一样,他们的认识也就千差万别,每个人兴趣不同,追求的目标也不同,当然会导致他们学习成绩的差别,可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却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学困生自然会产生。学困生问题,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大问题。数学学困生是学困生中的最大群体,是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也是数学教育研究中的非常棘手的课题。为此省内外一线教师和学者对数学学困生有非常多的探索,但由于学生情况和教学环境不同解决方法不尽相同。因此,根据数学学困生的现状,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采取一系列转化措施,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难的困境,是我们每个初中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结合大量教学实例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师生情感缺失和学习情商偏差,对学困生来说影响深远。在我的身边有一个数学教师,工作兢兢业业,对学生非常严厉,学生的行为稍不如其愿,就大声呵斥,把学生骂得体无完肤,从不注意学生感受,时间一长,多数学生有了抵触心理,不愿好好学习数学,大多敷衍了事,导致其所教班级数学成绩每况愈下。
我们在情感领域培养和开发的不足是形成这种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要力求善于运用情感原理。首先要尊重、关爱学困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去喜爱、了解并理解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与同学的亲切感、信任感、期望感,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学伴之间的心理距离,激起他们敢问、想问、好问的学习意识,进而投入到主动学习的活动中来。逐步树立“我能学”的自信心,增强“我要学”的能动性。随着学困生良好的反馈表现后,教师应该无意或有意地又给这些学生以更大的关怀、更多的指导,增进师生情感,逐渐让学困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最终达到消除其学习过程中情感心理障碍。这是学困生发生转变的良好开端,也是消除学习过程中产生学困生的核心问题。我班有一个学生叫张金友,数学成绩一塌糊涂但书写非常工整,有严重自卑心理,我多次和他谈心,首先肯定他的一笔好字并鼓励他如果能多问、多思岂不是更好,听了我的话后,该同学心理逐步有了转变,意识到自己得到了他人的重视、肯定和尊重,逐渐克服了自卑,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兴趣,成绩也有了提高,现在虽然还不能算优秀生,但是和以前相比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考试成绩也由原来的不会及格到现在的每次都能及格。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前提,是探索、创造的原动力,也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农村部分中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缺少数学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降低知识的难度,使更多的同学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我现在所教的班级中,数学成绩参差不齐,两极分化比较明显。特别是随着知识的深入,知识难度的增加,一部分学生有了厌学情绪,多数表现为中等生和后进生。我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把他们分成了A、B、C三个层次。A层次为优生,让他们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多钻研一些有难度的知识,使他们吃得饱;B层次是中等生,让他们在掌握基础的同时,练习一些中等难度的题型,使其能消化得了;C层次为差生,主要解决基础知识,多重复、多训练,让其吃得好。如此做法,学生学习数学少了压力有了兴趣,整体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三、加强指导,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数学成绩差的学生,普遍对概念和基础知识都掌握得差或学得死板,更不能用这些知识去处理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对概念要做到:会口述、会判断、会举例、会运用。对难懂的概念、容易出错的运算,老师要多加解释,并且为学生示范“几回”,再让学生完成,并逐一检查完成的情况。但要避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初二学生王某,学习非常认真,一般的数学概念、定义、定理、推论背
得滚瓜烂熟,但考试成绩总是不尽人意。究其原因纯属方法不当,学了不会举一反三。对其稍加开导,建议他学习知识之后要勤于练习,理解识记,果不其然,王某的成绩进步神速。
七年级数学中有理数运算法则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是初中数学基础的基础,老师必须要让学困生从掌握这些知识开始,就是到了高年级也首先要从这里补起。有一条行之有效的“蛮干”方法:反复训练。找部分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困生一遍又一遍的做,这样才能克服自己的毛病,理解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增强解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困生发生由“量”到“质”的转变。
四、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要根本转化学困生,就必须提高他们较差的思维能力。教师要研究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水平,找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针对每个知识点列出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问题,在新旧知识连接点处去尝试解答新问题,做到不难不易,“跳一跳、摘得到”,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比如抓住七年级数学中列方程解应用题和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来发展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若有了这两部分内容的扎实基础,就能逐步提高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总之,注意学困生的思维特点,抓关键的知识和方法,在能接受的前提下来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建立学习小组,促进学生合作,树立学困生主人翁精神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我的数学课堂是把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各组展开良性竞争,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同时开展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的方法,使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六、密切与家长配合,共同营造学困生学习的良好环境
提倡教师家访、家长回访、电话问候等交流方式,一方面能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行为习惯及各种表现,另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对学生品行等方面的要求,家校双方就教育学生达成共识,并及时弥补家长有关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法,通过相互沟通和配合,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良好发展。学生字某,原来成绩一直处于中等,可是后来滑坡较大,一落千丈,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学困生,找他做工作多次,均不得法。后来到他家家访,和他的父亲交流后方才得知是父母对他期望太高,而且扬言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就不能升学。学生心里有了压力并自认为无法达到父母的标准,从而自暴自弃。我和他的父母交流后,父母也转变了态度,做了工作之后,字某又回到了正常的学习轨道。
七、持之以恒,搞好学困生转化教育工作
只要老师带着一颗爱心,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真正转变观念,锐意进行改革,认真总结经验,绝大部分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全面提高农村初中的数学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够实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学困生无论在家还是学校,常受到冷遇、排斥,感受到的大多是批评和指责,久而久之对学习和集体活动丧失兴趣,先是厌学,而后弃学,内心自然产生了一种对教师和好成绩学生的疏远感、冷漠感和对抗心理,这种心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其他原因而不自觉的被强化,并可能泛化到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上。
总之,数学学困生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各人和各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在转化他们的时候,要摸清情况、因材施教。同时,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做到多管齐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缪雷的《学困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分析及矫正》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5.11 [3]、郑君文 张思华《数学学习论》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2 [4]、魏清《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5.4 [5]、中学数学教学案例集 鲍建生等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
李涛,男,汉族,1974年10月生,1994年8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初中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并一直先后担任三个年级班主任。从教20载始终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开拓创新。
第四篇: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古浪县定宁初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关注学困生性,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状况,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当前初中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较强,应用方面的知识增多,这给我们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再加上其他外界原因,从而导致学习数学时出现困难的学生有上升趋势,在我们农村初中尤其明显,这部分学生的智力实际上在正常范围之内,他们之所以对数学的学习感到吃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产生了消极的心理,进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如果不对这部分学习困难学生加强引导,势必会对他们的学习和身心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如果我们教师、学校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转化措施,他们就会更加厌倦学校的学习生活,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最终成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负担。实际上发现并转化学困生,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使他们能参与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势必培养优秀学生更加重要的。由此可见,积极探求农村初中数
学学困生的现状和形成原因,及时作出相应的补救措施,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都能正常的得到发展和提高,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的意义及依据
在我国广泛推广的“分层教学”(以及由此衍生的“分流教
学”“按成绩分组”“按程度分级”以及“区分课程”等形式)在克服班集体的一刀切模式﹑照顾关注学困生这方面的确起了积极作用,但分层教学尤其是校级﹑班级的分层客观上形成“标签效应”,伤害了一些后进(“能力较弱的”)学生,造成教育的不公平,另外分层教学主要是从认知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分层,而学生的关注学困生是多方面的,如情感态度的关注学困生﹑学习方式﹑学习风格的关注学困生,用分层教学则难以解释,因为有的关注学困生并不是分层问题。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帮助造成的。”原苏联心理学家课鲁捷茨基对儿童的研究实验表明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着关注学困生。把教学目标关注学困生化解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作业练习的布置,思想感情的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之中,学生们将在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研究内容
1.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及心理分析,包括个人﹑学
校﹑家庭以及社会因素;
2.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方法如何关注学困生﹑
适应学困生,改变他们的学习心理,研究学困生的转化
因素;
3.通过关注学困生发展的方式转化学困生;
4.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全校推广,完善个人研究成果。
研究目的1.以构建初中数学关注学困生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为实
验目标
关注学困生教学模式:未教先学——选择目标——异步同学——自主构建——评价反思——互帮互学——验收达标——补标超标——成功发展。形成一个“教是为了不教”的学生具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对未知的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力求得到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具体操作方法。
2.切实优化学困生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开发学生数学潜能,人人有发展。
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本课题采取边研究、边实践,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双管齐下进行研究,最重要的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对比研
究法。
1.利用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文献,对初中数学学困生做全
面的调查分析,与理论相结合。彻底查找农村数学学困
生形成原因及能采取的补救措施。
2.对一些学困生跟踪调查,与科任教师一起分析看转化效
果,及时更换更加有效的转化措施。
3.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对学困生是否有效,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是否给于学困生更多的关注,效果如
何,如何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等。
研究的启示与思考
本课题的研讨是一个教研组科研活动。从活动的策划和效果上可以看出还是有一定的收获的。大家总结出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措施为:
1、全面了解情况,家校共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校的合力,才能进一步的为学习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造就更好的外部成长环境。
2、增强信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成长的,不应随意为学生下结论。
3、合作学习,多方帮教,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证明,当求知双方展开互动,进行问题讨论时,都获
益匪浅。因此合作学习是数学学困生转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各班根据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分散数学学困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并确定“兵教兵”结对帮扶人员名单。每一名数学学困生搭配一到两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每一课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练习、作业都有优秀生帮助一一落实。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课外辅导的压力,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数学学困生能学会,优秀生在帮教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对知识的掌握得更牢固。兵教兵、一帮
一、小组内合作帮教、家庭辅导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帮教方法。
4、利用每周的“助学”活动,指导数学学困生学习。助学活动主要以课堂练习为主,形式比较灵活。教师对数学学困生进行已学知识点的巩固,更重要的是对数学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5、加强家校合作,随时掌握数学学困生转化情况。各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电话联系、家长联系、家校通短信联系、家校互访等。经常的联系使家校双方对数学学困生的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并且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转化措施,采取更有效的策略。
6、建立领导包级制,明确相关责任和实施步骤。学校领导分组承包各个年级,对任课教师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实行推门听课,与数学学困生交流,及时了解转化动态。经常召开本年
级助学计划专题会,交流课题研究工作经验,了解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7、搜集大量国内外数学学困生转化方面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策略论文,以理论学习活页的形式发给老师。丰富的数学学困生转化理论与实践内容,在老师们的工作中起到了及时的指导作用。
8、组织任课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指导来指导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通过网上学习与交流,鼓励探索更加有效的适合自己学科特点的转化策略。
9、每周一下午学生放学后召开教学人员会议,总结上周教学工作完成情况,布置本周教学工作。对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单独提新要求。
10、构建高效课堂,促进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构建高效
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数学学困生转化以课堂为主渠道是关键。教师备课时,要多为数学学困生着想,课堂上要尽可能的给数学学困生创设一些提问和板演练习的机会,在他们做课堂练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辅导,课上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其效果比课后补课要好得多。
11、对数学学困生要坚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有些学
生不只是学习困难、后进,这些学生往往行为表现也比较差,因此,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非常重要,一个学风不正的班级,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
12、改革作业批改方式。对于数学学困生增加有针对性指
导作用和鼓励意义的批语,增加学习自信心。
13、建议教师调整课堂结构。针对学科特点、学段特点,寻找一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转化数学学困生,提高教学效率的新路子。教师少讲、精讲,留出时间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才能走下讲台有机会与数学学困生交流、指导。
14、改变评价方式,对数学学困生适时鼓励评价。衡量数学学困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课堂上教师要当着全班同学,寻找时机多对数学学困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表扬鼓励,让他们增加自信心;作业批改时,多用一些富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强的语言评价他们,激励他们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每次测试后帮助他们分析试卷,肯定好的地方,找出不足,点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等。教师适时的正面评价,会给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无形力量,能促进他们尽快的转化,摆脱学困的处境。
15、定期召开转化数学学困生经验交流会,加大任课教师
之间的合作和经验互通。
第五篇:农村中学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浅思
农村中学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浅思
邮编:422204 单位名称:邵阳市隆回县荷田中心学校 姓名:阳翠 职务:教师 职称:中二
联系电话:*** 地址:邵阳市隆回县荷田中心学校(石山村)
每一个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刚进入初中时,由于学习环境的改变,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刚接触英语课时,他们有极强的新鲜感,表现出课堂气氛活跃,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浓厚,但是这种情况能维持的时间极短,当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新鲜感消失后,他们在学习中早已存在着问题,如:学习习惯差,学习方法单一,学习没有恒心等慢慢地一一暴露出来,学习中直接表现为不爱上英语课,坐不住,不读课文,不交作业等,英语试卷对他们来说就是不是“天书”。长此以往就形成恶性循环,对英语厌学,失去学习信心,最终放弃对英语的学习,考试中无论试卷总分是多少,他们的得分总是保持在30分左右,无论考什么题,三五分钟做完判断题、选择题,写上名字就交卷。
一、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①贫困家庭的学生,父母整日为家庭生计操劳,对孩子的学习无暇顾及,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孩子即使取得好成绩,也得不到家长的肯定和鼓励,对孩子学习过分“冷漠“,造成孩子对学习的认识出现偏颇,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没有应有的精神动力。另外,少数贫困家庭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埋怨太多,给孩子产生“贫困”是由于自己造成的,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在课堂上精力无法集中,造成学习困难。②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这类孩子的父母在努力使家庭经济得到改善的过程中,却是以牺牲孩子的教育作为代价。由于缺乏对孩子必要的照顾而产生的“补偿”心理,使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甚至是无理要求也一一满足。造成孩子依赖性强,意志力薄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不爱学习,怕困难,贪图一时享乐,导致学习上阶段积累差而造成学习困难。③留守家庭的学生。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每一个农村教师面临的一个课题,留守孩子父母的离开,他们过早承担起照顾自己,甚至是照顾家人的重担,由于学习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对学习,他们只有选择放弃而造成学习困难。
2.教育因素。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科班出身的不多,大多是半路出家,素质参差不齐,多数教师理论功底不深,教学方法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不灵活,课堂教学不够生动,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强,情感投入少;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简单、单调甚至不当,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3.社会因素。①“读书无用”论盛行。国家教育机制的转轨,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公务员”招考中出现的不正之风,使得一些家长和学生认为“读书无用”。②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把以前六年级的升学考试变为水平测试,使一些家长和学生的认识出现错误,认为考不考试,考几分都可以升入初中,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甚至成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七年级。
4.个性因素。由于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对同一知识的接受、理解和消化能力不尽相同,表现出极大的不均衡性,对英语的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学习成绩与家长和自身的期望相差太远而厌学。
二、转化学困生的策略和方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的书,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彻底转化英语学困生,就必须从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入手,这就要求教师做到:
首先,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肩负着育人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责任心。其次,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象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才会换来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和敬意。再次,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这不仅要求教师有一份责任感,更要有顽强的耐心和信心,持之以恒,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回得以养成。
三、改变教法,因材施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真钻研《课标》,教材和教法,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听说为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敢于开口说英语和积极参与课堂训练大习惯。
四、激发兴趣,因材施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维持,课堂上教师要尽量采取多种形式的直观教学,使得学语言形象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展“English Corner”等语言活动,让他们以这样的方法去获取新知识。
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少走弯路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成功的保证。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帮助他们树立知识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观念,自觉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既要注意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学法的指导,使学困生慢慢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在教师的帮助下树立起“我也能学英语”的信心。
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内化
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光靠老师的外力作用是很难维持很久的,要使学生学习习惯成为他们自觉维系的行为规范,要求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感和认知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过程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初中生对英语的学习往往带有情感因素,据调查,很多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并非是他们知道英语在他们今后的成长中有多重要,而是他们喜欢他们的英语老师,而努力地去把英语学好。只要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时,不要忘记学困生的存在,对他们一视同仁,给予他们更多的热情和关怀,他们就一定会按老师的要求慢慢改掉自己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也是整体提高农村英语水平的有利措施,英语教师只有找到英语学困生转化的突破口,这项工作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