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PET-CT在神经精神疾病上的应用
PET-CT在神经精神疾病上的应用
虽然PET--CT在肿瘤方面的应用众所周知,但是PET--CT作为最先进的技术在 在心血管系统和在神经精神疾病上被广泛临床应用。在此,小编为大家介绍选下PET--CT在神经精神疾病上的应用。
PET--CT常用于以下疾病的诊断:
癫痫:在发作间歇期,典型的18FDG PET成像可揭示与癫痫源灶对应的低代谢区。发作期示高代谢区。与MRI相比18FDG PET是一项更敏感的方法。
痴呆:随着人寿命的增加,痴呆正在成为一个极大的医疗和社会问题,由于治疗选择的改进,痴呆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越来越重要。在该病的早期,功能/代谢成像技术较临床评价和解剖成像技术更敏感。在老年性痴呆病,18FDG PET的最常见的表现为双侧性顶、颞叶皮质的摄取减低,后来可扩展到额叶皮质,低代谢区的增加与临床上痴呆渐变严重相关。
神经精神病:PET通过其图示代谢的能力提供若干无结构异常的功能性精神紊乱和神经化学改变间的联系。
脑血管病:脑血液动力和代谢功能连同自动调节机制是复杂的,但通过15O和18FDG成像和测定。可用于评估的参数包括局部脑血流、局部脑血容量、局部脑氧代谢率、局部脑氧摄取率和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各种影像设备在临床的应用中,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及优势。我们应该根据其优缺点灵活应用各种影像设备,以期其在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定位过程中发挥最有效的功用。
本文来源:http://
第二篇:PETCT先进在哪里
PETCT先进在哪里
近几年PET/CT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它到底是什么?先进在哪里?检查的时候又需要注意什么?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PET/CT在临床检查和高端体检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人听说过这个“新名词”,却对它不甚了解。PET/CT筛查肿瘤的神器
PET/C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ComputedTomography)的缩写。它是目前最先进的分子影像检查,也是最贵的检查项目,一次检查花费人民币一万元左右。它可以一次检查就明确全身的代谢情况,在形态发生改变前就发现病变,被戏称为“筛查肿瘤的神器”。
这么神奇的功能是怎么实现的呢?简单说,PET显像利用的是示踪技术。举个例子,监测野生大熊猫的行踪,就是利用示踪技术。在野生熊猫身上放上一个小小的无线电发射器,科学家们就可以通过定位发射器来定位熊猫。在这个过程中,无线电发射器就是一种示踪物。可以想象,作为示踪物,一定很轻,很小,不会影响熊猫的行为。核医学用的示踪物是放射性示踪剂,剂量极低,不会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器官组织的功能。癌细胞生长速度快,分裂旺盛,在病变早期瘤体还未完全形成时,癌细胞代谢活性就明显高于正常细胞。PET的示踪剂是18F-FDG,注射到体内后专门追踪高代谢细胞,并浓聚在这些细胞内,使得它们在PET的图像上可以清晰显示。
再?e个例子,图1里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在快乐大联欢,但是有一个小动物在偷偷流眼泪,你能找到是谁吗?这幅图就像CT,病变组织和正常结构都显示得很清楚,但是想找到病变,尤其是形态改变不那么明显的病变,就要借助临床经验细细对比了。那如果唯一流泪的小动物是彩色的呢?
图2就是PET,只有高代谢的病灶会明显显影,其他部分只有像影子一样淡淡的灰度。
而图3既有清晰的线条,又有特定的颜色,既可以一眼看出流泪的小花猫,又可以准确锁定它的位置,这就是PET/CT的作用。PET的代谢图像与CT的解剖图像融合,可以同时显示代谢活性与解剖位置,即使是早期肿瘤也能够及时发现。所以,如果临床高度怀疑肿瘤却找不到原发灶,如果已经确诊肿瘤却不知道是否有远处转移,如果放化疗后想及时判断疗效,指导下一步治疗方案,PET/cT可以帮助你。做PET/CT前要注意什么
正因为PET/CT是目前诊断肿瘤和指导治疗的最佳手段之一,来核医学科做检查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医生们被越来越多的问题包围:做检查要注意些什么?辐射对身体是不是有伤害?
注意事项确实有,做PET/CT前要最少禁食4小时,以降低血糖;注射后要安静休息,多喝水,使示踪剂更好地被病灶摄取;采集前摘掉腰带、手机等金属物件,避免产生伪影。至于辐射,只有足够强度,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不像CT会发出射线,PET是接受射线成像的,辐射来自示踪剂里的放射性核素18F,并且注射示踪剂的剂量与体重正相关。像所有的放射性元素一样,18F处于不断的衰变中。它的物理半衰期为109分钟。每过109分钟,放射性活度会减少一半。这个过程是不停进行的。注射进人体的18F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泄,大约相当于注射剂量的25%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多喝水,加速排泄,可适当降低体内的放射性剂量。辐射强度的单位是毫西弗(mSv)。下面这些数字可以让大家对辐射强度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人体受到的本底辐射/年:2.4~3.6mSv;
胸部CT/次:5.8msv;
18F-FDG对检查者产生的辐射剂量/次:3.8~6.2mSv;
核医学医生受到的辐射上限/年:50mSv。
一次PET扫描,18F产生的辐射剂量与一次胸部CT大致相当,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即使先进如PET,也在不断进化中。世界上第一幅人类PET显像,是1976年由原型机采集成像的。四十多年后的最新款PET由于硬件的改进和采集程序的优化,更少的示踪剂就能得到更清晰的图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后PET所需的示踪剂会越来越少,辐射也会越来越低。
真正需要防辐射的是胎儿和婴幼儿,它们的组织器官处于生长发育的活跃状态,对于辐射的敏感度要高于成年人。所以做完PET检查后要与孕妇和婴幼儿适当隔离。我们建议24小时内保持2米的距离。压缩感知成像技术缩短磁共振检查时间
(本刊讯记者闵青)近日,在由苏州市政府举办的首届“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上,相关专家指出,采取压缩感知技术可以让磁共振扫描速度成倍提高,而且可以保证最大程度获得最精准的采样信号。
磁共振成像具有安全无辐射、软组织对比度高、功能成像方法多等优势,但扫描时间较长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科研机构与医疗组织一直不断加强合作,以在不损失图像精度的前提下,加速扫描时间,持续提升磁共振在临床应用中的性能。研究者经过多年的研发,突破了信号采集、空间转换和重建速度的限制,率先在光速智能磁共振上实现了全身全序列压缩感知成像。
压缩感知成像被誉为21世纪数学领域最重大的突破之一,在磁共振成像领域掀起了一场加速革命。飞利浦光速智能磁共振产品基于压缩感知成像技术,不仅可以得到高质量、无伪影的图像,而且节省了扫描时间。此外,光速磁共振还提供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CX与ISD2.0人工智能平台无缝结合,在神经、肿瘤、心脏、影像组学领域支持临床科研,加速创新转化。
第三篇:神经-语言程式在培训中的应用
神经-语言程式在培训中的应用
从“倒数第一”变成“第一”
当法兰克。派斯特被派往施乐公司克利夫兰销售区任总经理时,他发现,这里的员工被“全美倒数第一”压得抬不起头来,笼罩在一遍失败的氛围中。他们忘记了曾经有过的胜利的感觉。这在法兰克看来,是业绩提升的致命障碍。于是他决定通过培训唤回自己新下属的胜利之感,重新发现“胜利”悸动。
他辑录了一卷录像带,其中搜集了许多美式足球比赛终场结束前的片段,或令人心惊动魄、热血沸腾的精彩镜头:球员们激动地冲过终点达阵线,兴奋地抛橄揽球、握着拳头互相击掌,而全场观众为之疯狂的场景。他放着带子,再配上令人热血澎湃的音乐。当带子播放完毕后,他会要求室内的每个人站起身来,彼此庆贺:“你们已经超越第一名了。你们是全美国的第一特区,庆祝吧!”
这样做效果惊人。荣耀和成长使这些一向自认拘谨的“专业人士”,几乎像疯了一样,他们雀跃、欢呼、互相拥抱。这一群人体验到了“胜利”那种冲上云霄的感觉。他让每个人都将那一刻鲜明地保存在心中,保留住那份胜利的快乐及雀跃,然后经常地尝试去回想它。于是它最后会浮现每个人的脑海中,这种胜利的兴奋感,激励着人们的斗志和奋斗的热情,成为该销售区甩掉落后帽子,并变成全美第一的原始推动力。
法兰克所运用的培训手段正暗合了神经-语言程式的原理。
什么是神经-语言程式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理查德。班德勒在对出色的交流者进行研究后发现,交流的能力与信息的处理方式,即信息的过滤、传递和接收有关,并发展出神经-语言程式。神经-语言程式强调,每个人的优势感觉通道并不一样,因而接受和处理信息的通道和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有些人视觉交流更方便有效,若是用画图表明一个机器部件的结构,他会理解和更好,记忆得更牢,当他使用视觉感知系统时,他是将图刻画在头脑中。另外一个人可能更善于使用听觉感知系统,他的注意力会转向声音的语调,如果这时辅之以机器部件运转之声,他会记得更深;当他用听觉感知系统回想起信息时,将在头脑中回放讲课时的声音。第三个人可能更喜欢用动觉感知系统描述机器部件,对机器实际触摸的感觉和情景,或使用一个工作模型以了解它的运转,便是其最有效的学习或接受知识和技能的方式。所以单一的讲授形式对一部分学员更有效,对另一部分部分学员的效果则大打折扣。
神经-语言程式还指出,人们学习的感觉通道并非是单一的,除了优势的感觉通道外,还兼用其他通道作辅助,事实上人们的学习过程是通过多种感觉通道进行的。一般的讲授式培训主要以语言、听觉为手段,这种单一的培训形式仅仅利用了人的部分学习潜能,即使对那些优势感觉方式与讲授方式一致的学员,学习效果也并非最优。结论是,在培训过程中若能同时运用多种手段,使各种感觉通道都动员起来,其效果必会大有改观。运用神经-语言程式进行的培训已经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尤其对那些接受以讲授为主的培训较为困难的学习者,更尤如雪中送炭。神经-语言程式能够创造出轻松而充满活力,并与每个人的优势学习模式相结合的培训环境。
神经-语言程式强调的另一个原则是:人的身心会相互影响,语言会影响情绪和生理状态,情绪和生理状态又会对行为和评价产生影响。它对培训的启示是:第一,培训者与学习者之间的沟通质量会影响到培训的效果;第二,学习者所处的身心状态会影响到其学习效果。
鉴别学习者的优势感觉通道
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人的兴趣与其认知水平及感觉敏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人们熟悉的,又能切实体会的事物才能引起强烈的兴趣。人类通过五官,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与外在世界接触,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兴趣。但不同的人在此五种感官的发达程度上是有差别的,即使同一个人,他往往是某一个或两个感官较其他更为发达,在无意中使用的也最多,最得心应手。这使其兴趣类型随之发生变化,而出现某种倾向性。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直觉力最强的方面也与此关系密切。
在培训过程中,运用神经-语言程式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判断学习者的优势感觉通道。在此基础上,方能更有效地培训学习者把握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优势,从而刺激其潜能,开发其创造力、直觉力。
判断感觉类型的差异有多种方式,其中最简单的是观察学习者的日常喜好。
1、视觉型爱好
喜欢电视甚于收音机
喜爱电影、画展等
爱幻想,有时也喜欢素描
喜欢用“似乎浮现在眼前”之类的语言
2、听觉型爱好
喜欢收音机甚于电视。
喜欢欣赏音乐或听唱片。
经常以心声鼓励自己。
喜欢用“听说”、“你是否听说”这类的词语。
3、触觉型爱好
喜欢被触摸。
对触摸起来较柔软舒适的动物有好感。
对于服饰或想持有的物品以触摸来决定是否购买。
对温度或湿度较敏感
其肌肤较他人敏感。
4、嗅觉型爱好。进食前多有闻味道的习惯
对房间的味道或体臭敏感
偏好香水或气味美好的物品
喜欢用“有种味道”、“这种味道非常强烈”之类的语言
5、味觉型爱好
谈到回忆,只会想到有关吃的事情
喜欢做菜,尤其想当第一个品尝的人
喜欢吃糖果或嚼口香糖
喜欢用“尝出这种味道”之类的词
应用神经-语言程式
1、运用多种培训方式培训者本人也有自己的感觉优势,比如偏好视觉表象系统者,在培训中倾向于使用图片等可视手段;而听觉优势者则对板书、投影之类运用较少,更多以讲为主。但在集体培训中,学习者往往优势感觉各有不同。这就要求培训者尽可能运用多种信息传递方式和培训手段展开培训过程。除了讲授外,更需图文并举、声情并茂,此外,实地参与、角色扮演、户外活动等都是
有效的方法。比如,某公司一位对培训一直抱怀疑态度的主管,在一次角色扮演之后,改变了态度。有一位下属很令他头疼,过去他虽然听了多次怎样与员工沟通的培训讲座,但还是难以将其应用于和这位下属的沟通之中。这次培训员让另一名学员扮演他的下属,然后他与这位扮演者重演前几天的一次谈话,其他学员通过观察指出其问题所在。经过几次练习,他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和感觉。还有位经理一直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员工,造成了与员工关系的紧张。在一次与以往室内培训方式不同的户外登山活动中,由于体力不支、动作不继,几经“历险”.一同爬山的一位下属,用这位经理平时常用的方式对经理进行训斥,然后再帮助其度过“惊险”.此时,这位经理突然领悟道自己的问题。
2、激发学员的感情力量人们更容易记住富有情感色彩的内容、事件和行为,因为情感是开启潜意识大门的钥匙,潜意识在学习中扮演着比意识更重要的角色。这要求培训者不仅要有清晰的思路和讲授的条理性,还要求其充满感情,富有感染力。培训者需要设计自己的培训计划:怎么陈述,怎么用姿势、手势来帮助自己表达,怎样用面部表情来创造一种气氛,怎样改变语音语调使学习者感兴趣。日本有一家成功训练学校,主要对在企业中或商场上经历了失败,又难以自拔的管理者进行自信训练。其中每日例行的功课之一是,每个人都要站到大街上高喊:“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会成功!”学校用这种方式唤起每个人的斗志和信心。
3、培养学员良好的学习状态状态是指大脑和身体活动结合所引起的一种情绪和感觉,或称之为一个人的身心状态。研究表明,人的身心在放松和愉快的状态下能更好地学习。培训员热情地迎接前来培训的学员能够在培训之初建立起良好的互动氛围。此外,在学习开始前播放轻松音乐能够产生有效的放松效果。而创建兴奋状态,则可以用兴奋型或节奏较快的音乐来进行。另外,教室或培训场地的色彩和其他环境因素也会对状态有明显影响。
培训者首先让学习者进入良性身心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下,人们觉得自己更有信心实现特定的目标。通过建立某种条件反射可以实现这一目标。条件反射是指两个本无联系的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由此可以想到彼。比如一个人在与恋人在一起时经常听一首歌,后来虽然分手了,但许多年后,只要再听到这首歌,立刻就会想起过去的恋人,以及他们在一起时的种种事情和感受。著名培训专家阿拉斯太。瑞莱特向人们推荐的一种进入良性状态的方法是,利用视觉形象和音乐将人们链接到“良性圈子”,要求他们看前方地面上的想像中的圈。当这种想像变得清晰后,培训者让他们回想所有激动人心的感觉,然后激动地站起来,对自己说一些情绪激动时说的话,同时放背景音乐。培训者引导出更多关于激动的想像和感觉,音乐声音调大,说话声音更响亮迅速,最后,每个人走进圈子,在圈中继续将感觉形象化。随着不断的强化,人们激动、兴奋的感觉将与音乐和想像建立条件反射。每当再听到同一音乐时就能重新建立起那种感觉,从而最终会变得激动起来。
理查德。班德勒说:“如果只有一种行动选择,你是一个机器人;有两种选择,你将进退两难;有三种选择,你就拥有了自由的开端。”神经语言程为培训提供了更多的想法和行动的选择。只要不断加以有意识的运用,培训将会产生一个又一个让人惊叹的奇迹。
第四篇:神经内镜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神经内镜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神经外科中,神经内镜技术的应用。方法:收集了2010年2月-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神经内镜治疗的1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54例患者接受内镜直接手术,88例患者接受内镜辅助外科手术,22例患者接受内镜控制手术。结果:164例患者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头部CT检查显示,颅内病变全部或大部分切除,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小。结论: 神经外科中,神经内镜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神经外科; 神经内镜;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161-01
作为神经外科微创手术重要组成部分的神经内镜,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此技术微创、照明效果好、放大效果佳,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接受与认可,并广泛应用到神经外科众多领域[1]。但是,相比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神经内镜技术起步比较晚、还不成熟,但是,发展速度较快[2]。现阶段,神经内镜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为了进一步研究神经外科中,神经内镜技术的应用,笔者收集了2010年2月-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神经内镜治疗的1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了2010年2月-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神经内镜治疗的1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其中,100例男,64例女,患者年龄在10岁-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3岁。其中,22例垂体腺瘤,28例三叉神经痛,36例前循环动脉瘤,4例室内肿瘤,18例蛛网膜囊肿,24例交通性脑积水,32例梗阻性积水。
1.2方法:设备:选择蛇牌电子内镜。观察镜为30度镜,工作鞘内工作镜为0度镜。54例患者接受内镜直接手术,包括脑室底造瘘术、切除蛛网膜囊肿、肿瘤活检术;88例患者接受内镜辅助外科手术,包括前循环动脉瘤切除、微血管减压、脑室腹腔分流等。22例患者接受内镜控制手术,均属于切除垂体腺瘤。
2结果
164例患者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头部CT检查显示,颅内病变全部或大部分切除,仅3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6例发热,6例硬膜下积液,4例脑出血,4例颅内感染。
3讨论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神经内镜技术以及手术器材越来越成熟,被广泛的应用在神经外科领域。根据其操作性不同,可以将这类技术分为三种:第一,内镜直接手术。完全在内经环境下进行,通过颅骨钻孔,直接达到病灶部位。通过内镜手术通过直接完成手术操作。因止血困难,一定要严格筛选手术适应症,主要包括:包括切除蛛网膜囊肿、梗阻性积水、肿瘤活检术以及脑室底造瘘术。直达病灶,手术成功率高。第二,内镜辅助外科手术。这种操作是充分利用了神经内镜的放大作用以及照明作用。在外科手术中,对于显微镜无法到达的部位、脑深处部位等,通过神经内镜的应用,能够全面观察,对脑深部的组织病变、周围组织等等进行准确定位,降低盲目性操作以及误伤,降低对正常组织的牵拉。在夹闭动脉瘤手术、表皮样囊肿、三叉神经病症等手术中,应用广泛。第三,内镜控制手术。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现阶段很多医院开展了垂体腺瘤切除手术,通过神经内镜控制鼻蝶,这种手术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正常鼻腔结构,在神经内镜优越的光照条件下,尽可能将肿瘤切除,避免伤害海绵窦、颈内动脉等重要组织。
神经内镜技术受到自身因素影响,会出现以下并发症:第一,发热。发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与脑室操作有很大关系,胆固醇结晶、肿瘤成分等等,都会引发无菌炎症。生理盐水冲洗与术后短期地塞米松应用,能够降低发热几率。本文16例发热患者,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后,症状消失。第二,硬膜下积液。这类并发症经常发生在儿童患者身上,可选择骨瓣开颅手术,预防发生皮下积液。本文6例患者,随访半年,自行吸收。第三,脑室出血。在手术过程中,应避开血管,降低钝性分离操作。动脉出血患者,可用生理盐水清洗联合出血点电凝方式止血。静脉出血患者,反复冲洗,可停止。本文4例患者均为静脉出血,经过反复冲洗,止血。第四,颅内感染。鞍膈开放,很容易导致气颅与脑脊液漏,进而导致颅内感染。在手术过程中,应积极进行鞍底重建,并合理应用抗生素。本文4例患者,接受头孢曲松钠、万古霉素治疗。
由于神经内镜的术野比较小,操作受到空间限制,图像分辨率差[2],因此,对于住手要求标准高,手术意外的应对力较差,一旦发出血则不容易应对。但是,这种技术在处理颅内囊性病变以及脑室内病变方面,优势显著。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中,神经内镜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刘重霄,师蔚,郭振字,等.神经内镜治疗中颅窝蛛网膜囊肿的作用及疗效探讨[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2(5):40-41
[2]宋英,师蔚,高李贵,等.囊性脑膜瘤伴出血与钙化一例报告[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5(2):206-207
[3]缪星字,师蔚,李向忠,等.内镜控制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小脑囊性血管网织细胞瘤(附9例报告)[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6):433-434
第五篇: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沈寿琴
(如皋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如皋226500)
【摘要】目的报道神经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病房实施后取得的成效。方法根据卫生部<< 2 0 1 0年“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活动方>>[1],针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多的情况,从2010年4月神经内科作为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先行试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从护理人员的思想理念的转变,护理人员的管理(包括护士长合理调整排班模式,知识讲座、每月护理查房、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护理质量分析讨论、学习上级医院先进经验等方式提高了神经内科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包括入院护理、知识宣教、有效沟通、落实基础护理、安全管理、出院护理)等一系列措施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并在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当日及出院后调查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神经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出院电话随访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率、康复护理指导率、住院患者满意度、出院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率均逐渐提高,无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发生。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极大地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工作积极性,提升了护理业务水平,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同时也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个人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神经内科 应用 满意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医疗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护理服务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引领着当代护理发展的方向,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客观上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根据卫生部<<2 0 1 0年“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活动方案>>[1],从2010年4月神经内科作为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先行试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得到了院领导、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并在心血管内科、普外科、妇产科等其他几个科室中陆续开展。现将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护理人员的思想理念的转变
统一神经内科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思想认识,积极转变传统护士“重专业、重治疗、重技术、轻基础、轻服务”的思想观念。把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遵照《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的要求,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要求护理人员自觉接受新观念,倡导人性化服务,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并在病区公示,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落实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及时主动服务于患者。
2.护理人员的管理
2.1护士长合理调整排班模式,实行责任制护理。病人从入院到出院都由一名护士负责到底,责任护士固定,服务时间固定,责任护士做到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8小时以外也由相对固定的护士负责。做到人人管病人,每人视能力大小管理轻重、数量不等的病人。
2.2通过科室每日晨会提问、每周知识讲座、每月护理查房、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护理质量分析讨论,以及不定期的随机抽查与考试等方法与途径,提高了神经内科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
2.3学习上级医院先进经验。为了解、掌握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护理部组织各科护士长到上级医院参观学习,参加各种专科知识交流会,并将学习到的先进经验融入神经内科优质护理工作中去。另外,神经内科也每年安排护士去上级医院学习进修。.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
3.1入院护理
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护士面带微笑、起立迎接新病人。准备好床单元,护送病人到床边,妥善安置病人,通知医生接待病人。责任护士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入院告知:向病人或家属介绍管床医生和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的使用、发放护理服务手册以及医院有关管理规定等等,并通知工人送开水到床边。了解病人的主诉、症状、心理状况、自理能力,鼓励患者和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和顾忌,建立信赖关系,减轻患者住院的陌生感孤独感。
3.2知识宣教
为患者提供神经内科疾病相关的知识讲解、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各项检查注意事项及功能锻炼方法等方面的全面具体的健康教育等等。病区健康教育宣传栏内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科室动态、神经内科各种疾病的健康教育等等,每月更换健康教育内容。
3.3有效沟通
护患沟通既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门艺术。护士主动服务,衣着整齐、语言文明、服务规范,让患者在就诊过程中,遇问有人答,遇事有人管,以优质的服务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简化护理文书,结合实际,采用表格式护理记录,运用护士站前移,责任护士下病房,把时间还给病人,走在患者需要之前,走在呼叫铃声响之前,切实为病人服务。
3.4落实基础护理
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多,基础护理工作非常繁重。每天晨晚间护理,整理床单元,必要时予以更换,病室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加强巡视,协助病人翻身,有压疮警报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护士每天精心地为患者剪指甲、剃胡须、口腔护理、会阴护理,根据病人病情为病人床上擦浴、床上洗头等等,这些也许连家属都没想到或不愿做的事情时,让患者心里会感到护士“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3.5安全管理
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及诊疗护理常规,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使各种潜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病房地面采用防滑地板,加强安全知识宣教,为入院病人发放、讲解安全告知书,加强巡视,为患者拉上床栏,悬挂各种警示标识(如防坠床、防压疮、防跌倒、防烫伤、防管道脱落等),使病人得到安全可靠的护理。
3.6出院护理
患者出院,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整理好出院带药,指导按时用药,向其讲解服药方法、时间、剂量、并告知服药中的注意事项等等。指导合理饮食,说明出院后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告知需复查患者复查的时间和方式,保证疾病得到有效诊断及治疗。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护送患者至电梯口,做好出院登记,同时记录患者地址、电话等联系方式,出院以后电话随访指导,必要时家庭访视。
4.结果
神经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士的基础护理水平,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护患和谐,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在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当日以及出院后调查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出院电话回访率达100%,健康教育覆盖率由95% 上升至100%,康复护理指导率合格率由90.2% 上升至95.4%、住院患者满意度由94.8% 上升至99.2%、出院患者满意度由93.4% 上升至99.6%,健康教育知晓率由91.7% 上升至97%,无护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
5.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积极性、安全意识,提升了护理业务水平,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同时也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人生价值。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骄不躁,继续发挥我们的优势,争取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参考文献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 0 1 0年“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