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周正兵
2012-5-9 15:29:42 来源:《中国出版》(京)2011年17期
作者简介:周正兵,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产业系。
随着《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出台,文化产权交易市场被视为我国文化产业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开始走向快速发展的通道。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通过我国文化产权市场现状及其问题的深入解读,认为我国应该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方式,通过提升中介服务功能和制度规范管理,强化项目辅导与政府增信,打造“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文化产权交易市场。
一、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意义与功能
2009年6月15日,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式揭牌。据官方介绍,文化产权交易所的业务范围包括:根据国家和上海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各类版权、文化专有权益、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以及其他文化产权的交易;为文化产业投资提供咨询、策划等服务;同时,还将向名人经纪权、各类冠名权等衍生、创新的文化产权交易领域拓展。作为我国第一个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文化产权交易市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特别是在《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下,这也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权益性资本市场的发展实现重大突破,这对丰富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与手段,优化文化产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以及推动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文化产权交易市场设立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下面5个功能上。[1]
第一,信息集聚功能。文化产权交易市场首先是一个产权信息平台,在此平台上集聚了海量的产权信息,这一方面使产权主体获得了发布信息的渠道,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寻求到潜在的产权交易对手,从而克服产权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减少市场交易行为中的搜求成本。
第二,价格发现功能。我们知道,由于文化产业的轻资产、高风险以及专业性特征使得文化产权价格往往被低估,甚至被忽视,而文化产权交易市场通过市场竞争关系以及公开化的竞价机制,充分实现价格发现功能。
第三,资本配置功能。文化产权交易市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非公开权益性资本市场,是公开权益资本市场的基础,具有通过产权价格引导资本流动并实现资本优化配置的功能。文化产权市场的权益性资本特性及其资本配置功能,对于那些间接融资困难的轻资产、高风险的文化产业而言则具有较强的融资功能,而对于那些偏好高风险、高收益的权益资本而言则有了最佳的投资通道。
第四,中介服务功能。巴罗克拉夫(Barrowclough)等人在研究各国的文化产业政策时特别强调,除资金的支持之外,管理、商业、保险等中介服务亦不可少。[2]文化产权交易市场通过会员制度或交易商席位制,培育了大量专业性强、管理水平高的中介服务机构,如经纪公司、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这些机构能够为文化产业提供十分专业的服务,这对于提升文化产业的管理经营水平以及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制度规范功能。我国文化产权目前尚缺乏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与交易机制,这使得文化产权的评估与交易无章可循。而文化产权交易市场作为规范化的资本市场,为交易过程中各种行为主体及其行为提供制度规范:文化产权价格评估的规范、文化产权价格形成的规范、文化产权转让与交易的规范。我们认为,这些制度规范的建立将极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规范化,破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瓶颈,并将推动文化产业进入发展的快速通道。
二、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现状与问题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H·德姆塞茨这样说过:“产权包括一个或其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就其本质而言,产权是一种可以排他性地使用某种产品的权利束,并且按照产权外部性可以分为公共产权与私人产权。[3]按照这个理论,文化产权交易市场所交易的对象,就包括全部的私人文化产权,以及部分带有公共产权属性但其经营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可以实现交易的产权。如果按照200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所确定的文化产业概念及其范围,文化产权包括文化产品的版权、文化企业的产权以及文化品牌、特许经营权等资源的产权等。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文化领域的产权属性及其交易行为正逐步兴起,但是相比较其他领域而言,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就现阶段而言,文化产权交易市场主要表现为3种模式:其一是北交所模式,其特征是在综合性产权交易市场中开展专门的文化产权及相关业务;其二是雍和园模式,其特征是基于文化产业园区设立的专门性版权交易市场;其三是上海模式,其特征是建立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具体参见表1。
从表1可见,北交所模式是目前最为常见的运行模式,它是地方政府依托现有产权交易所搭建的文化产业融资服务平台,具有政府主导的属性,如北京产权交易所文化创意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的前期投入主体是北京市政府。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充分整合资源,借助产权交易所的成熟的运营模式以及资金“蓄水池”功能,开拓文化产业发展的非公开权益性资本融资通道,对缓解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瓶颈具有积极的意义。雍和园模式是北京市东城区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建设运营的专门性版权交易平台,其目标是要构建规范诚信的公开版权交易体系,以及打造完善完备的版权交易综合服务平台。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充分结合园区产业资源,借力版权交易中心建设,打造完备的版权产业商务配套环境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以版权交易中心为纽带的版权产业集聚区。也就是说,雍和园模式兼顾了版权交易平台与园区企业孵化平台的双重目标,这对于初始阶段的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则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股份制交易所,它是按照市场化方式构建的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与服务平台。这种模式除其运行模式的市场化优势之外,其对于完善我国文化产业资本市场体系,打通非公开权益性资本融资通道,以及规范文化产权的评价与交易行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当承认,虽然我国目前已经设立了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等综合性产权交易所以及各类专门的文化产权交易平台,但是整体而言文化产权市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产权市场的五大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产权市场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果考虑到我们文化产权市场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我们认为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中介服务功能、制度规范功能的缺失,并由之引发价格发现功能等其他功能的失效。以下我们将详细加以分析。
首先,我国目前文化产权市场的中介服务功能严重滞后,特别是提供高附加值服务的功能严重缺失。我们知道,文化产权市场实质上是为文化产权交易提供规范、高效中介服务的机构,它需要一系列提供产权界定、咨询策划、审计评估,特别是产权经纪代理等专业性服务的组织机构。但是,我国目前文化产权市场的中介服务主体及其服务质量存在诸多问题,不仅其自身的发展缺乏动力与规范,而且很难提供风险分散、有效竞价等延伸服务。例如,从目前各个市场上挂牌交易的文化产权项目来看,很多项目只有简单的商业计划书,几乎没有投资银行等专业性机构提供的分析报告,这必然导致挂牌项目质量低下,并由此产生文化产权市场中的“柠檬效应”,即投资者面对数量众多的劣质项目放弃选择权,产权交易行为将很难发生。而且“柠檬效应”一旦产生,不仅文化产权市场的基本功能无法实现,就是市场本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受到威胁。
其次,我国目前文化产权市场的制度规范建设严重滞后,缺乏统一性、标准化的市场体系与运行规则。我们知道,产权市场规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宏观层面的法律体系、产权制度的配套建设,也需要微观层面的价格评估、交易规范等具体制度支撑。应该说,我国文化产权市场目前尚缺乏制度规范的功能,特别是信息披露、价格评估、产权经纪等方面还处于无序阶段,这将极大制约文化产权市场的发展。以信息披露为例,在保障信息真实可靠的前提下,一个规范的产权项目信息不仅要包括产权项目的基本信息,还应该包括技术分析、市场分析、业务分析和财务分析等分析报告,甚至包括项目所需的资金量、融资方式以及申请人履行债务的能力等。这就要求文化产权市场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一旦信息披露不完全、不规范,投资人将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产权交易将无从谈起。
三、文化产权交易市场设立模式探索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由于我国文化产权市场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权市场的基本功能无法实现,特别是由于缺乏制度规范的约束,文化产权市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柠檬效应”,其建设与发展面临着危机。我们认为,现阶段文化产权市场建设应该以解决“柠檬效应”为突破点,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基本方式,通过提升中介服务功能和制度规范管理,打造“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产权交易市场。
首先,加强项目辅导,提升项目品质。我们认为,破解文化产权市场“柠檬效应”的首要任务是提升项目质量,树立办精品店的理念,特别是要提升中介服务水平,克服优势项目由于辅导策划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完全而丧失交易机会。鉴于我国目前文化产权经纪中介机构尚不发达,我们建议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在现有各地文化产权交易或融资项目库的基础上,组织现有文化产业专家遴选以及文化产权经纪公司辅导,提升文化产权项目的辅导与策划水平。这方面可以充分参考韩国政府设立的技术融资机构韩国科技信用担保基金(KOTEC)的做法,建立完善的技术评估与融资服务路线图。作为技术融资机构,韩国科技信用担保基金设立技术评估分部,根据他们自行设计的行业最优评估模型,对每个项目做出技术评估,并颁发技术评估证书,这个证书不仅包括技术分析,还包括市场分析、业务分析、财务分析等丰富信息,甚至还包括所需的必要资金量、与申请者技术项目相联系的资金投入的时间选择以及申请人履行债务的能力等。[4]通过如此系统的技术评估与管理辅导之后,就能够严格保证项目的质量,这些都是由政府牵头完成的,这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文化产权市场培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次,实施政府增信计划,健全风险补偿机制。《欧洲文化金融报告(2000)》在评述银行对文化产业类贷款的现状时认为,银行对文化产业的特征还缺乏基本的了解,文化产业是知识产权和创新驱动型的,因此它们具有高风险、缺少固定资产、短期利益预期等特征。[5]因此,文化产业的这些特征与金融产品之间存在明显的冲突,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文化产业类企业的贷款业务中其业务风险缺乏应有的补偿机制,导致这些机构往往基于资金安全性的考虑,贷款的动力往往不足。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金融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分担金融机构的风险。近期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也充分注意到这个问题,其中第十六条就特别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的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我们认为,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要妥善致力于建立文化产权交易与融资的风险补偿机制,特别是要适时推出政府增信计划,即对产权交易市场中的项目如能获得担保机构的信用担保、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或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政府通过融资补助、信用担保等方式为其分担风险,增强上述投融资活动的信用。我们认为,实施政府增信计划、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对于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优化文化产权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我们认为,文化产权交易市场运行应该是在政府指导下,充分发挥产权交易所的中介作用,建立价格评估科学、制度管理规范、产权交易顺畅、资源配置合理的市场体系。按照这一理念,我国的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在发展初期应该按照图1所示路线图运行,以保障其运行的规范有序。
图1文化产权市场运行示意图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按照这个路线图,文化产权市场的运行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政府主导的项目辅导,这个阶段从企业申报开始到项目库设立;第二阶段是市场主导的文化产权挂牌交易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包括项目库在交易所挂牌上市;第三阶段是政府增信前提下的市场融资,主要是指政府对在市场上获得融资的项目实施不同方式的资助。以下我们将对此分别予以阐述。
第一阶段,项目辅导。我们认为,我国文化产权市场建设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系统的中介服务体系,特别是项目辅导方面的服务,这不仅包括文化资产评估服务,而且包括企业管理、融资方式以及商业营销在内的商业服务,只有通过这些增值性的服务与辅导,文化产权项目的价值才能被发现。对此,我们建议参照韩国科技信用担保基金的做法,建立政府主导的文化产权评估体系,同时通过政府签约经纪公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产权项目提供全方位的项目辅导。
第二阶段,挂牌上市。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经过专家论证与经纪公司辅导过的合格项目由参与辅导的经纪公司代理挂牌上市,并充分披露项目的技术分析、市场分析、业务分析、财务分析等各种有价值信息。这个阶段,文化产权交易市场起主导性作用,政府的作用在于做好市场监管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
第三阶段,政府增信。这个阶段侧重于政府通过各种形式的政策性资金的投入增强项目信用,实现风险补偿。这个阶段在市场起主导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对于获得融资的项目根据融资方式提供不同的风险补偿支持,如贷款贴息(贷款融资)、投资担保(股权融资)、跟进投资(风险、产业投资)等方式。这个阶段原则上不建议政府跟进投资,对于未获融资的项目政府要认真甄别,对于其中外部性强、商业前景良好且具有示范性的项目应该由政策性投资基金提供支持,除此之外的项目则可能由于赢利模式、管理团队等方面的原因,应该继续提供相关的诊断和辅导。
参考文献:
[1]李爱庆,熊焰.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初探[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
[2]Diana Barrowclough, Zeljka Kozul-wright.Creative Lndus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Voice, Choice and Economic Growth[M].London: Routledge, 2008.[3]H.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引自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朴峰秀.韩国科技信用担保基金的技术评估担保计划[R].北京:中国担保论坛,2004
[5]Keith Hackett, Peter Ramsden, Danyal Sattar and Christophe Guene.Banking on Culture: New Financial Instruments for Expanding the Cultural Sector in Europe Final Report.September 2000.
第二篇: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在潜能的进一步释放,被改革初期农村经济迅速增长所掩盖的农地产权制度缺陷也逐步显现,从而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认为,现有农地产权制度是影响农民增收、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分析目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与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农地产权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马克思土地所有权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的理论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现实依据,并提出了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和对策。通过对现有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本文认为,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地所有权主体模糊;二是农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排他性;三是农地征用制度不合理,农民的土地收益得不到保证;四是农地流转制度存在缺陷,导致土地分割细碎分散,规模不经济。问题固然存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演化出有利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条件:首先,农民收入多样化缓解了农地产权改革压力;其次,农村人口转移为农地产权改革创造了条件;最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也迫使我国必须进行农地产权改革,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从而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我们应以此为契机,从
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进行改革:第一,立足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第二,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第三,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第四,通过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实现农地规模经营;最后,通过承包经营权股份化改革,转变农地经营方式,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是提出了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一是主张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通过农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改革成立农业公司,转变现有分散、零碎的农地经营方式;通过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实现农地规模经营;二是在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建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建立一方面能够提供就业机会,解决部分农民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能够拉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从整体上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的发展及农村的繁荣可以最终有效的缓解我国内需不足的问题,从而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关键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规模经营农民收入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321.1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2第1章导论12-21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2-141.1.1选题背景12-131.1.2研究意义13-141.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14-181.2.1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现状研究综述141.2.2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14-151.2.3关
于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现实依据研究综述15-161.2.4关于农地产权改革方向研究综述16-171.2.5关于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建议研究综述17-181.3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8-191.4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19-201.5论文的创新与不足20-21第2章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现状分析21-272.1产权、农地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21-222.2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确立22-242.3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24-272.3.1农地所有权主体模糊、边界不清和缺乏产权稳定性24-252.3.2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排他性,农地承包经营权、责、利缺乏对称性252.3.3农地征用制度不合理,农民的土地收益权得不到保证25-262.3.4农地流转制度存在缺陷,土地分割细碎分散,规模不经济26-27第3章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现实依据27-383.1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27-323.1.1农地征用制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27-283.1.2农地承包经营制度对农业发展的影响28-303.1.3农地产权制度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30-323.2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现实依据32-383.2.1农民收入多样化缓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压力32-343.2.2农村人口转移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创造条件34-363.2.3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加速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36-38第4章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政策依据及其思路38-454.1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38-424.1.1马克思土地所有权理论38-404.1.2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交易费用及制度变迁理论40-424.2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依据42-434.3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43-45第5章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与对策45-545.1立足于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水平455.2明确农地产权主体
45-465.3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46-485.4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实现农地规模经营48-505.5农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转变农地经营方式50-54第6章本文的研究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54-556.1本文的研究结论546.2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54-55参考文献55-57致谢57-58攻读硕士期间写作的文章及发表的论文58-59 请联系页眉网站。
本论文购买
第三篇:竞争情报及其在我国发展问题研究
《信息管理概论》课程期末论文---“竞争情报及其在我国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以对竞争情报基本理论的简单阐述和对竞争情报在国际上发展和运用现况的介绍为基础,按照“在我国开展竞争情报的必要性和发展时机、我国竞争情报的发展现状、我国竞争情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路展开探讨。为促进竞争情报的理念在中国更好的传播以及如何更好的运用竞争情报提供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竞争情报;产业化竞争;理论与应用;
0 引言
竞争情报是80年代初期从国外兴起,并于80年代末引入我国的。它是市场竞争和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产物。随着经济集团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消失和冷战的结束,世界各国都把竞争的重点从军事转向经济、从战场转向市场,信息和情报成了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了现代国际社会竞争的焦点。情报搜集和分析的水准、技术为传统的情报研究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竞争情报研究,增强国家、集团和企业的竞争实力就成为许多西方国家的重要战略。在我国发展竞争情报的必要性和发展时机
1.1在我国开展竞争情报的必要性
从竞争情报近几十年来在世界上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竞争情报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各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而且许多国家已经在竞争情报的理论竞争情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研究和具体应用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有些国家,竞争情报己广泛应用于商界,极大地提高了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竞争力水平。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竟争情报的发展也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1.1.1我国企业面临的现实环境的压力
(1)技术创新加快带来挑战与危机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生物等高新技术为企业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危险与挑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着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而且改变着生产结构要素和市场化格局。随着新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
(2)日益严峻、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进程,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广泛协作,企业经济全球化的运作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一些跨国企业纷纷掀起了并购与重组的高潮。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变化莫测的外部环境做出正确的呼应,扩大经营视野,关注来自全球范围的竞争对手,全面了解对手的信息,捕捉行业变化趋势,时刻防范竞争对手的侵略。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极大地加速了竞争情报的发展。
面对严峻的竞争形势,我国企业的竞争意识、竞争实力和获取竞争情报的能力却还远远落后于许多西方国家。尤其是入世之后,面对一无所知的国外市场和即将进入我国市场的具有很强竞争实力的国外企业,我们企业的前途未卜。因此,竟争情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掌握竞争情报就成了运筹帷幢、逐鹿市场的成败关键。
1.1.2竞争情报在提高企业竞争力中的作用
美国哈佛商学院将企业竞争情报列为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之后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第四种因素。这充分说明了竞争情报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从竞争情报的含义与特点来分析,竞争情报具有以下三大作用:
(1)预警功能
根据前面的阐述,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对竞争情报的解释为:竞争情报研究能通过“阅读”早期的信号,发现并预知外部环境中的任何变化,包括技术的、经济的以及政治等因素,使企业预先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开威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它阐明了竞争情报作为早期预警系统的重要价值。
(2)决策支持功能
决策,就是企业管理者对经营目标与策略的选择和决定。决策的成败关系
(3)保护信息安全
在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和利益驱动机制的强化,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的事件正在迅速增加。仅1996年,美国就发生1100起工商情报被窃事件,涉及 1300家公司,被窃情报的商业价值高达3000亿美元。我国的形势也很严峻,景泰蓝、宣纸、青篙素、维生素C生产技术的泄密和铆铁硼专利被封杀都给我国企业和国家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影响。因此,对于面临国际竞争的中国企业来说,既要千方百计地获取情报(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又要慎之又慎地保护自己的情报。企业竞争情报的开展也应包括反情报工作,在全体企业员工中宣传、培养保密观念,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尽量减少由情报泄漏带来的损失。
综上所述,在WTO时代,对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来讲,靠“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已经不可能生存下去。一个没有长久市场发展战略的企业,一个缺乏对市场和环境深刻全面了解的企业,是注定要被淘汰的。因此,引进竞争情报机制,并把竞争情报和企业生存联系起来,用竞争情报武装自己,是我国企业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现机会、规避风险、获得效益的必然选择。2 竞争情报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
2.1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发展状况
(1)专业机构的成立
在竞争情报概念进入我国的初期,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科技情报界竞争意识不强,经济技术情报研究活动不普遍,竞争情报一直没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进入情报理论方法研究的主流。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信息机构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并在国际竞争情报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竞争情报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到80年代中期,上海科技情报所开始涉足这一领域,通过对国外竞争情报研究比较、市场环境扫描与分析、高技术信息跟踪预警等一系列实证研究,与国外竞争情报研究专家和SCIP协会进行学术交流,先后邀请瑞典、法国及日本的权威竞争情报专家和SCIP负责人到国内讲学,介绍竞争情报的概念理论,并主办了一系列的竞争情报研究学术专题研讨会和学习班。竞争情报分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情报研究工作进入了更直接、更有效的为经济建设、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服务的阶段。据统计目前分会已有团体会员150人。竞争情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已应用到个人会员近600人。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工商企业和咨询服务公司纷纷主动要求加入竞争情报分会,以便尽快在制定竞争战略和经营实践中引进竞争情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这是过去科技情报界专业学术组织活动从未出现的局面。
(2)竞争情报的出版物
1994年以来我国情报界已先后组织了多次全国性的大型竞争情报学术研讨会,就竞争情报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为推动国内竞争情报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996年6月由国际竞争情报专业协会会员、《竞争情报
评论》刊物国际编委、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副理事长缪其浩先生主编的《市场竞争和竞争情报》一书正式出版,对国内竞争情报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为了系统地吸收国际上竞争情报的研究成果、总结我国竞争情报工作的经验,以及为普及和繁荣我国的竞争情报技术,完善和重构我国的情报学作贡献,从1997年起,由竞争情报分会牵头组织编著《竞争情报》丛书己经陆续出版。这套丛书的出版将为我国的竞争情报理论建设奠定基础,并将有力地促进竞争情报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3)国际交流与合作
随着竞争情报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也日趋活跃。1998年4月,竞争情报分会组团出席了在芝加哥召开的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第13届国际年会,签订了中美两会合作与交流备忘录,确立了两会的合作关系。1998年10月,应中国兵器工业情报研究所和竞争情报分会的邀请,美国匹茨堡大学商学院教授John Presc博士来京做“企业竞争战略决策与竞争情报活动”专题报告。1999年8月,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执行主席Guy D.Kolb先生来做“国际竞争情报业的现状和发展”和John Prescott博士做“竞争对手跟踪”、“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企业成功关键因素”和“多点竞争分析”的“竞争情报技能和案例分析”专题报告。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科学化、实用化和国际化。
目前,中国的竞争情报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目光投入了这一领域,他们正致力于探索竞争情报系统的基本模式和运行机制,培养竞争情报人才,指导和帮助企业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可以预期,一个更加富有智能,快速有效和充满活力的竞争情报业将会展示在世人面前。关于促进我国竞争情报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对策
3.1我国企业要建立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竞争情报体系
竞争情报作为一支有序的、系统化的、连续的信息流,在保证企业决策层的决策智能性以及环境敏感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地发掘竞争情报资源,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加工,并以最快、最能满足需求的方式输出,正成为企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市场上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竞争情
报系统,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
3.2必须引入更加全面和规范的竞争情报分析研究方法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竞争情报研究还停留在只收集不分析阶段,只把眼光紧紧盯在竞争对手身上,十分缺乏对产业竞争环境变化、消费者需求变化,科学技术对产业影响等具有战略意义的前瞻性情报的综合研究。要提升竞争情报的研究水平,消除超越伦理道德的竞争性情报收集行为,就必须将竞争情报研究理念从重收集转移到重分析、重竞争对手的经营情报转移到重竞争环境的综合研究上来。可以通过技术跟踪、市场调研、信息咨询服务、环境监测和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等规范的手段开展竞争情报收集工作,通过定性或定量等有效的统计预测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并不间断地进行竞争分析,才能发现市场、竞争者和消费者行动的变化趋势,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并根据其变化及时调整战略,使企业决策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曾忠禄.企业竟争情报管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曾忠禄.情报制胜一如何收集、分析和利用企业竞争情报.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年
第四篇: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227]李海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胡继连.山东农业大学,2009.农业是人们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长机能,通过人工控制和培育以获得产品的基础产业,容易受到多种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如旱、涝、风、冰雹、寒潮、病虫害等)的影响。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和自然灾害频发国家,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分散农业风险,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既是降低农业生产系统性风险、保障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
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迫切需要。-----------------------------告诉你仅花7天时间搞定专业论文的绝招 写论文一定找一个清静的地方闭关。因为是论文是一个完整、逻辑连贯的体系,如果干扰太多,写起来就会很慢,而且心也会很烦。如果在实验室或办公室,杂事太多,估计就是给两个月都写不完。写论文之前最好先做一个报告,阐述一下做论文的思路,因为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你所作的东西用最简要的话说出来,就说明你的思路是清晰的。如果写论文没有清晰的思路,最好先不要写,否则是浪费时间。
↓最最最重要的,重要的,重要的↓ 这一步是最关键的。抓大放小,逐层细化。开始的时候,我论文写得很细,每一个论点的证明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但后来发现不行,一是写起来太慢,二是越写越发现自己沉陷于一个泥潭之中,根本写不下去了。所以我决定放弃,先是简要写出主要需说明内容,很快就能把论文的主体结构完成。感觉很有成就感,于是再把一些需要补充说明的东西逐步逐步加进去,使其丰满。这样,每细化一次,就把论文从头到尾过一遍,有整体感,逐步写下来,论文就写得非常快。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一下,至关重要的是按照第3点完成主体内容,我有一点心得可以分享给大家,您可以淘宝或百度上搜索一家叫“馨雅文献”的店家(QQ:47935525),他们家最贴心的业务是这样的:只要给出所写论文的题目和关键词,花费100左右吧,你就可以从他们家得到一份有200-500篇非常专业,且最贴近你所写论文主题的重点大学硕博士论文目录,基本能涵盖所有和主题相关的论文,然后会让你从目录中再挑选出其中30篇左右最贴近主题的硕博士论文全文给你,全文文字都可以复制黏贴的哦,就是这些精选后的论文内容构成了我这篇论文的基本框架和血肉。
就这样子,本来拖延了进度的我,仅仅花了7天时间就完成了我的论文,成为一篇立意新颖,博采众长的优秀论文,顺利通过了毕业答辩。
-----------------------------
本论文试图运用准公共产品理论、博弈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作为分析工具,系统总结研究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比较分析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典型模式,并专门考察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探索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理性思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一)梳理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生成与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认为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事关农业稳定持续发展,既有坚实的理论支撑,也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现实问题。准公共物品理论分析表明,无论是多风险或一切险,农业保险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需要政府在制度供给、环境营造和财政补贴等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生成的根本原因。博弈论分析表明,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可以有效调动农业保险经营者开办业务、农民参加保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实现政府、农业保险经营者、农民三个相关行为主体互动平衡的主导因素。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表明,制度在发展中处于基础和根本的地位,研究发展问题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重点,突出制度设计和实施的相关内容,其中政府推动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动力最强,可以运用行政、经济或法律手段诱导和强制农业保险制度变迁,并履行相应的职责。福利经济学理论分析表明,政府支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大大增加社会总福利。农业弱质性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农业多功能理论分析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属于政府对自然灾害的补偿和救济内容,实施的意义广泛而重要,并且对国际贸易不产生扭曲作用,是WTO框架下政府加强对农业支持保护的重要措施。(二)按照政府干预和扶持力度的强弱,可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大体划分为早期波折阶段(1950-1993年)、制度缺失阶段(1994-2003年)和恢复试点阶段(2004年至今)。其中,1994年以前的农业保险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一种萌芽形态和简单形式,2004年是商业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另一个重要分界时点。通过分析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历程、曲折成因及其启示表明,对于政府、农业生产者和保险公司三个行为主体而言,政府财政补贴等相关优惠政策的实施力度,决定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际供给水平和农民有效需求水平。没有政府的积极介入和有力支持,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就很难有稳定、持续发展,更难以摆脱曲折、徘徊、萎缩的发展困境。这一历史实践也启示我们,政府采取合理的方式积极介入,尽快确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地位,不断加大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是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不断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均衡的关键。(三)2004年以后,我国多个省份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探索,主要形成了上海安信、黑龙江垦区阳光相互制、吉林安华、新疆建设兵团中华联合、浙江共保体等五大典型模式。这五种模式的相同点体现在:地方政府主导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兼顾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实现保险规模扩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分散风险以及实行“以险养险”等方面,这些制度设计有效推动了试点工作的开展。同时,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开办条件的限制,五种模式在区域特色、经办主体、保险对象、保障方式与程度、政府扶持力度、扩散效应等方面有所差异。这些发展模式的探索实践启示我们,制度设计是否合理、财政补贴是否有力是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四)2006年,山东省正式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从对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探索情况的专门考察来看,试点取得了较好效果,特别是在帮助试点地区农户分散农业风险、推动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属于新生事物,在山东省刚刚起步,制度设计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行政色彩比较浓厚、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不够完善、保险责任与农民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个别险种保险责任认定困难、农民群众保险意识淡薄且消费能力有限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农户、保险公司、政府三者相互平衡关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的问题,成为制约今后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五)从世界范围看,约有40多个国家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较为典型的有以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模式,以菲律宾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模式,以及前苏联模式。这些国家的实践证明,要想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健全的法律保障、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完善的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专设的管理机构、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另外,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险种与承保范围、保险责任、实施方式等经营层面上也有显著不同。这些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践启示我们,应积极借鉴国外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益经验和一般规律,结合国情,加强制度创新,健全完善法律和政策支持体系,推动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六)在我国建立科学、有效、完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立足中国国情,大胆探索,抓住关键,勇于实践,积极推进,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和环节主要包括:加强立法,尽快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制度;设立农业风险管理机构,统筹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转移制度,多渠道分散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税收制度,促进承保公司可持续发展;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投放相结合制度,实现农村银保互动发展;坚持自愿与适度强制相结合,为提高参保率提供制度保障;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资金使用与监管制度,确保资金保值增值。
第五篇:我国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问题研究[定稿]
我国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问题研究
摘要:在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背景下,探讨网络舆情的主体和内容特征,分析旅游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旅游相关部门在旅游网络舆情的引导力度小、旅游网络舆情监测技术落后、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缺失等方面。并据此提出掌握舆情动态,提高监测技术与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网络舆情;舆情导向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387-02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发展,游客可通过旅游网站或社交软件等传播平台,将旅游行程中的情绪,如对政府和企业的过失行为和应对措施进行评价和发布,可能会演变为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旅游形象带来巨大损害。现有相关论文研究成果指出,政府应该加强建立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其作用是及早发现危机的苗头,并对可能产生的现实危机的走向、规模进行预判,及早通知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张平军(2014)认为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是否得到及时处理会影响游客和公众对旅游危机事件的感知,甚至决定旅游危机事件负面影响的大小,以及旅游危机事件对旅游形象和政府公信力负面影响程度的大小。但也有专家提出,只有政府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相对于旅游市场风险的预测是不够的,而且实施的难度也很大。本文正是基于此不足,拟在加强危机预警的同时,更加应该去适时引导网络舆情,来营造健康的旅游网络环境。文章首先简述了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和舆情导向现状,在此基础上揭示目前舆情导向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一、旅游网络舆情的现状
(一)网民规模及自媒体平台数量快速增长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占总网民数的88.9%。每一个网民都可以同时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加上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商业旅游网站和政府旅游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庞大的网民基数与网络传播平台数量,共同造就了现有网络舆情具有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这些网络平台强大的交互性即信息共享和交流,出行的游客对整个旅途过程中涉及的吃、住、行、游、购、娱会在相应的旅游网络平台或者其他点评平台上进行反馈,这是传统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等所不具有的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舆情导向的不确定性。
(二)网络舆情形成的聚焦效应不断增强
网民是网络舆情的主体。网民在线不仅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且凡是社会上能引起讨论和热议的事情都是他们关注的焦点。网络民众借助互联网积极发言,持续关注,甚至会改变事件的走向,影响事件的结果。据CNNIC报告,网民的年龄结构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其学历结构也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并且在其职业结构中,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所有证据表明,网民群体逐渐趋向大众化。这些庞大的网民数量相互之间的关系,就如一张网,单体网民尽管并不掌握舆论主导话语权,但他们的观点一旦聚集于某一方向,往往能够迅速形成一个强大的舆论场,可能正面也可能负面地影响信息的传播和相关群体的利益。
(三)网络舆情的内容缺乏完整性
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有时只是一两句话、一张图片、不能全面的表述事件的完整过程,而回应者也大多偏向于选择性接受。随后,大众的好奇和从众心理会进行大规模回复转发,网上舆情迅速形成。一些旅游者在旅游网站或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内容有可能只是有感而发,或者只针对特定条件下的某一个单体旅游事件,发表一些带有主观性、片面性、从众性的自由评论。如此,某一热点事件再叠加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在网络上的传播就会具有偏差性。
二、旅游网络舆情导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负面舆情严重影响社会正确的认知取向
网络的虚拟性造就了很多“网络水军”,其个人身份信息隐匿,倾向于肆无忌惮的发表个人言论。某些情况下,网民出于个人泄愤或恶意破坏,发表负面言论,造成中伤或人身攻击,再经由网络迅速传播后,形成恶性循环。就旅游网络舆情而言,当发生旅游危机事件时,大众大部分基于旅游者角度思考问题,发表看法,于是舆论出现一边倒现象,即为旅游者抱不平,谴责导游及旅行企业不良行为。不论事实真相如何,一边倒的现象本身就令人折舌。这种周而复始的旅游负面舆情如果不加正确引导,便会导致大众对旅游整个行业产生误解。
(二)旅游网络舆情引导力度小
互联网信息传播途径多变复杂,政府也不再是惟一甚至主要的信息出口,因此对于网络舆情的控制权趋于被动,但旅游信息传播速度与波及面却日益增大,大量的信息糅合随时可能爆发为舆情危机事件。此时,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处理,往往只能被动应付;其次,相关部门与网络公众的沟通力度不足,不能有效整合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且往往不同部门内部人员对外信息传播的口径不一致,致使政府的公信度再次降低。
(三)网络舆情监测技术落后
旅游网站类型繁多、信息量庞大,点评信息更是繁杂多样,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不能够将同一主题的所有信息全面有效的收集到一起;至于旅游网站以外的媒体舆情信息,如自媒体平台的舆情信息,因为分布于不同的即时通讯工具中,发布信息内容追求个性化,其传播路径及渠道则更加复杂,预警与监测难度也成倍增加,现有旅游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并不具备对以上内容自动监测、敏感过滤、聚类分析、主题检测和统计报告的功能,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处理旅游网络舆情问题都急需此类技术的应用。
(四)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缺失
目前关于网络舆情方面的研究文献数量日渐增长,但研究成果的滞后性及其成果转化的后续激励机制相对缺乏,能够真正落实到位的寥寥无几。总体来说,我国尚且处于网络舆情管理的初始摸索阶段,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网络舆情管理体系。从微观来看,关于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也缺乏较为系统的管理队伍,特别是舆情引导队伍力量薄弱,缺少舆论的把关人,缺少意见领袖,单一的凭借网络媒体的自发调节远远不够。
三、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在当前的网络舆情管理中,网管的监管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都有待提高,重视网络舆情引导,将舆情引导与应对处理放在同一位置,在引导中正确处理问题,在处理中理性引导网民,发挥网络优势,创建风清气正的舆情平台。
(一)及时掌握舆情动向,主动引导舆情方向
旅游行业部门应当更加重视网络舆情的正能量和负能量,如果政府不能慎重对待,极有可能引发民众不满将导致舆情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旅游部门与旅游相关部门首先应时刻关注网络上旅游舆情动态,第一时间内准确、及时、全面掌握旅游舆情动态,及时把握旅游最新资讯;其次,在某一旅游热点事件出现时,应第一时间查明事实,公布真相,预防和阻止负面舆情的产生与传播,避免坐视不管的态度,应时采取报纸公示或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及时以官方角度正式回应质疑声,阻止捕风捉影的虚假信息的流出;再次,面对舆论危机时,政府抓住机会,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平台,推进网络问政,避免、化解社会矛盾,以此提高政府的公信度和执政力。
(二)建立科学、快速的监测技术与应对机制
网络舆情起源于网络,因此监管首先从舆论源头开始,加强监测系统的识别功能。首先,在信息发布主体的身份识别方面,建立统一并唯一的用户网络识别码或实名制网络评论功能;其次,在内容监控方面,研究建立网络评论内容的评价标准体系,设置内容的关键词或敏感字检测法进行实时过滤和监测,由监测系统对新出现的评价内容进行自动评判并是否允予通过;再次,可开设主题讨论区,检测监管系统对舆论话题的主题进行实时监测,同时使用聚类分析法、统计报告等方式对其进行阶段性监控,对涉及敏感字或敏感词的评价内容,设立专业人工服务平台,经由工作人员进行评定是否可以发布。
(三)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管理队伍
将理论转换为实践,步步落实网络管理机制,招揽熟悉网络舆情平台的社会志愿者,积极投身参与网络舆情健康发展事业,做到线上监测与线下信息反馈相结合,在摸索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政府部门也应不断的完善法律法规,统一管理机制,使得网络舆情更加规范化。政府以及企业都应重视监测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训练此类人才,此外相关管理部门可聘用高知识化的专业管理人员,对网络舆情进行专业分析评判,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定时召开网络会议,交流思想,管理部门制定期限检查制度,抽调检查管理人员工作进程,相互督促,调动积极性。
四、结论与展望
在旅游网站舆情导向力度小、监测技术落后、管理机制缺失的情况下,旅游途中产生的矛盾常借助网络平台作为发酵载体,滋生出负面的舆情,从而对旅游市场造成严重危害,对社会风气形成不良影响。因此有关旅游方面的舆情监测和引导,是旅游网络舆情治理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此提出网络舆情导向调整与优化设计方案,如主动引导舆情方向,加强旅游部门与旅游相关部门网络舆情导向力度,建立科学、快速的监测技术与应对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管理队伍等,以此来规避网络舆情危机。更多的议题仍值得进一步的讨论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