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孩子,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
孩子,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
01
元旦放假第二天,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女儿在客厅玩游戏。
我有点生气:你又在玩,老师没留作业吗,你怎么一眼书都不看?女儿不耐烦地说:妈妈,我每天做卷子做到吐,读书太苦了,放假就玩会儿呗。
我问她,你还记得乡下那个舅老爷吗?女儿点头:记得,不就是你经常帮助的那个舅姥爷吗?
是的。
去年冬天,我去给姥姥扫墓。正准备上车返回,看到一个人从对面走过来,四目相对,我们同时认出了彼此。按辈分,我应该叫他舅舅,但他比我大不了多少,我小时候住姥姥家时经常和他玩,更喜欢喊他的乳名--------明子。
明子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指着不远处一栋房子说:那就是我家,都到门口了,一定进去坐坐。盛情难却,我和老公跟着明子进了他家。
房子是新盖的,可屋里除了几张床,几乎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我问:这么好的房子怎么不买家具呢?
明子不好意思地挠头:盖房子就借了不少的钱,我媳妇身体还不好,常年吃药,孩子又多,我一边种地一边打工,挣了钱赶紧还账,家里半年没买肉了,孩子们都馋得跟猫似的。
回家路上,我和老公说:明子家的日子太难了,有机会咱帮他申请点救济金吧。
02
春节前,我去一家相关机构问救济金的事,明子的条件够了,只是需要村、镇、市三级盖章的介绍信。
我帮明子写好信,从手机上发了过去,让他找地方打印出来去盖章。过了好几天,明子沮丧地打来电话说:算了吧,一级级地盖章,怕不行吧?
我不甘心,知道他只是自卑和自馁。好在我还认识几个人,就辗转和他们镇里的工作人员通了电话,对方很客气,表示只要是实情一定帮忙解决。
在离春节放假还有两天的时候,明子终于拿着那封盖好了章的介绍信给我送来。我带着他到相关机构领钱,出来时,明子满脸感激地说:孩子们可以好好过个年了,多买点肉吃。
他拿出两百元钱说是给我女儿的压岁钱,我赶紧推回去:快回吧,晚了坐不上班车了。寒风中,看着明子的背影走远,我的泪湿了双眼。大家天天嚷着膳食营养,吃素食,少吃荤的时候,而对于明子一家,吃肉,依然是在改善伙食。
03
/ 4
前几天,我与好友谢小姐,说起一些难以想象的贫穷。
她说,你没有经历过那种日子自然很难理解。秋天时,她奶奶老家的一位亲戚,挑着两筐葡萄来卖,赤脚从家里走到城里。她非常震惊,竟然还有人因为穷舍不得买鞋穿。
谢小姐说,像他亲戚这样的人很多,日子都过得很苦。他们大多早早辍学,想早点出来挣钱,可是,几乎一辈子都在底层挣扎。我陷入沉思。
好多人在痛斥高考的时候,我觉得高考其实还是很公平的。如果没有高考,不鼓励努力读书,贫困的农家孩子又凭什么完成命运逆袭?
上周,有位媒体的记者采访我,他对我很欣赏,我对他却是很敬仰。他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生于贫瘠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他从小爱读书,说自己人生第一本称之为书的书,是从废品堆里发现的,从此爱上了读书。
他侃侃而谈,人文历史,经济时事,因为他还做过旅游版的编务,对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简直就是如数家珍。
读书,改变了他的命运。其实,我身边这样的人很多。
北京这边有我两位同乡,一位做律师,一位是一家跨国公司的高层。他们都是靠读书,走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过上了别人欣羡的生活。
04
有人说:怕吃苦,吃一辈子苦,不怕吃苦,吃半辈子苦。说得就是读书这事。
孩子,能现在用汗水解决的事,不要留着以后用泪水,况且,泪水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当你获得了足够多的知识之后,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美好的东西。唯累过,方知闲。唯苦过,方知甜。
人生就是一只储蓄罐,你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打包还给你。别人所拥有的,你只要愿意去付出,一样可以拥有。
如果你觉得读书苦,而选择了放弃,当你没读什么书,就走入社会,你会发现自己就像一个赤手空拳的士兵,在面对命运这位强敌时,你会因没有护身铠甲,而被打得遍体鳞伤,毫无还手之力。那时,你就会懂得,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
别怕吃苦,那是你通向世界的路。总有一天,那些苦,会变成你遨游天际的翅膀。幸而数载寒窗苦,自此阡陌多暖春。
只有让书香深深氤氲过的人,才能轻舟走过万重山,去赏遍万千春色。
/ 4
孩子,所有现在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
孩子,请不要抱怨读书累,放眼看看这个世界,那些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终究大多数一辈子都活在社会的底层,如果你想要未来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想要未来有自己的一份体面的工作,那么今天的努力,就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01
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
小学的时候练书法,周末要背着墨水瓶去老师家,瓶子没拧紧,墨水把包里的文具都染脏了,生闷气,觉得书法太讨厌,难学又惹祸,学了几天再不愿意去。
后来念高中,语文作文总拿不到理想的分数,硬着头皮问老师原因,他说“文笔不错,可惜字丑了些。”学校组织作文比赛的时候,老师甚至主动建议我,“写完找个字好看的同学帮你抄一遍,否则得奖的可能性很小。”
大二的时候考驾照,带我的教练脾气很不好,我被骂哭两次,羞辱智商N次,跟自己赌气,说过阵子再学,后来干脆就没再去驾校,如今即将毕业的我,依然没有驾照。
过年回家,我所在的小城市的出租车,春节是不开计价器的,10块钱的路程,能漫天要价地说30,不坐拉倒。家人在忙,家中有闲置的车,可是我不会开啊,我只能去拦出租车,送上门给他们宰客。
还有半途而废的游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美术,明天再背吧的单词……它们都在后来某个猝不及防的瞬间,跳出来为难我。
因果报应真的是恒久存在的真理,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
记得蔡康永写过: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真的是这样。
02
孩子,这个社会在极严厉的惩罚不读书的人!
每当有人劝你努力读书,考个好大学,以后找个好工作的时候,你是不是嗤之以鼻?即使为了不忤逆家长做出口是心非的应允。
你心里是不是也在想: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中,大学生毕业连工作都找不到,更不用说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的恢弘愿景了;在这个万众创业人人有机会改变自身阶层的时代中,大学生大多会把脑子读坏,连交际能力都堪忧,能有啥出息……
总之,在你的脑子里已经将读书无用奉为圭臬,将赚钱至上视为信条。甚至在网络上流传着各式各样的读书无用论段子,例如,XX初中辍学,然而他的小伙伴却最终考入了名
/ 4
牌大学,十年后,身为部门经理的XX,已经开始考虑到底要不要录用他名牌大学毕业的小伙伴……
一个没读过或者没怎么读过书的人凭借自身的努力,完完全全可以获取,例如曾经有个朋友考上了985,在大二的时候出去创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现在颇有成就,已经开了几家连锁店了。
所以他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道路,不读书、不上学不一定人生就没有希望了!未来30年发展的机遇,在于你是否会玩,是否玩出个性,是否玩出实力,是否玩出创新,'玩'是非常重要的软实力!
03
孩子,努力读书,你才能选择想要的生活
就像龙应台对儿子安德烈说的:“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孩子,总有一天,你会长大,你要肩负起自己的人生。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每天埋头苦干却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吗?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拼命硬干却只能蜗居在地下室吗?
努力读书,学习一些技能,并不一定能让你成为百万富翁,却至少可以让你能选择一份喜欢的工作,而不是被迫地让工作来选择你。
04
努力读书,你才能结交更优秀的朋友
孩子,我从来不认同一定要交有用的朋友这种功利的看法。但是不得不承认,结交一些优秀的朋友,能使你受益终生。和一群优秀的朋友来往,你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
比如责任、比如坚持、比如好习惯;和一群优秀的朋友来往,你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和一群优秀的朋友来往,你们可以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一起变得更优秀。
然而,不努力读书,你很难结交到这些优秀的朋友。朋友圈、朋友圈,朋友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努力刻苦的人很难与不学无术的人成为好朋友,不是因为看不起或是配不上,而是因为两种人的价值观不同,没有共同语言,很难交流。
05
孩子,我只是想叮嘱一句——长大之后没有儿戏,校园之外没有温室!
请记住,外面的世界不会轻易原谅你!那些你曾经在学习上偷过的懒,在未来都会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回赠给你,请不要因为现在短暂的安逸,而一辈子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写给所有的父母:当孩子不想学习,或者厌恶学习的时候,请记得告诉孩子,现在的努力都是以后能有更多可以选择的机会,请不要被偷过的懒,变成的打脸的巴掌!
/ 4
第二篇:孩子,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更苦
孩子,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更苦
最近朋友圈都在心疼一个小男孩,他是云南昭通的一名小学生,被称作“冰花”男孩。天气很冷,孩子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学校,头发都被冰霜染白。
看到第一张图想笑,看到第二张图却想哭。满是裂口的手下面,是一份99分的考卷。
照片是老师拍的,那天期末考试。早晨的气温只有零下几度。他以为是晴天,所以只穿了两件衣服,步行一个多小时到教室,同学提醒他才发现自己头发眉毛上全是冰霜。
孩子今年八岁,是一名留守儿童。这条上学的路,他和姐姐俩人每天都要走。“上学冷,但并不辛苦。后来的新闻采访中,记者问他想到外面看看吗?
他说:“没有,我连镇上都没去过,没有走出过村里。我最想去北京,我想去看看那里的学生是怎么读书的。”这样的孩子无数,对他们来说,上学,或许是唯一可行的前进捷径。
1月8号晚,韩寒发长文称:“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曾经应试教育的“反叛者”,认为不用参加应试教育也能成才的韩寒,这一次承认了自己当年的错误。曾经的他课上不听讲,不记笔记,被语文老师批评的时候,就说:“我是班里语文最好的。”在博客中diss高考作文很蠢,并庆幸没有去上大学。甚至声称即使是复旦邀请他去做老师,还要看自己有没有时间。
而今韩寒却坦言,听到别人得意洋洋地说“韩寒,我学你退学了。”他感到不理解。他认为这是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有什么好学的呢?很长时间内,我们反对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甚至有人认为退学是成功的第一步。
2008年,安徽省考生徐孟南,在高考试卷上乱写一通,认为这很酷。他找不到好工作,10年后想要重新高考。2010年,陕西省考生张皎在高考时交白卷,声称自己要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要在10年内赚到1000万。后因伪造金融票证罪、信用卡诈骗罪被判入狱。车和家CEO李想称自己招聘的时候总有人留言,说公司歧视学历低的,“你李想不也没上过大学吗?”而李想的回答是:“我如果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我才不创业呢。”
素质教育没有真正减压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提倡素质教育,“不能打骂孩子”“给孩子减负”“还孩子一个自由自在的童年”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明星夫妇也公开表明自己的教育理念:不会逼孩子考高分,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看见明星家一个个人见人爱的孩子,不少家长就把他们的育儿心经奉为圭臬,齐声反对“死读书”。可是明星和普通家庭的起点不同,“星二代”童年时就可以走高级秀场,演电影,见各界名流。普通人家的孩子就没这么幸运了,学历的高低可能直接影响你的收入、朋友、工作环境。当这些重担都压在身上,普通人家的孩子不敢不好好考试。
应试教育有肉眼可见的竞争比拼,素质教育同样有看不见的暗流涌动。
关系、眼界、出身、阅历每一个都是比拼的标准。一个在相对公平的应试教育中无法胜出的孩子,凭什么相信他能在素质教育中脱颖而出?南京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南外)是整个江苏省家长挤破头想进的地方。在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拟录取名单中,共有173名保送生,其中南外和南外仙林分校就占了165名。曾在南外读书的网友分享说,初中基本3点多就放学了,学校还有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这样的学校应该称得上是“素质教育”了。南外的同学家境都比较殷实,普通家庭的孩子很难进入南外的主流圈。
2015年高考,南京外国学校共有482名学生(含扩招生和借读生),保送166人,出国295人,最终21名学生参加高考。
无需高考,直接出国需要花费多少钱,从平时的社会新闻中,我们也能窥见一二。
而在南外以外的地方,对那些必须要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却流行着这样一种现象:
素质教育越流行,补课的孩子越多。事实上,学校减负并不能真正达到目的,反而给了外边的补课班可乘之机。可见素质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和生存问题,反而给寒门子弟增加了更多的压力。
素质教育寒门更难逆袭
去年,《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一文刷爆朋友圈,一位女士是企业的高管,月薪3万,女儿读小学五年级。暑假女儿去美国游学,10天花费2万元,为照顾女儿请的阿姨,5000元;钢琴课,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这几项加起来就要35000元了……
可见,要在素质教育中取胜,不仅要努力,还需要财力。你能想象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学钢琴”吗?她的母亲该是怎样尴尬又拮据地搓搓手说,“宝宝,我们家买不起。”素质教育的成本是巨大的,仅设备一项就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就算家长花大价钱买了设备,请老师的费用也不是小数目。
当一些普通阶层家长认为课堂上讲讲世界各国风土人情就是素质教育时,财力宽松的家长已经带孩子到国外去真听真看真感觉了。
作家西坡在文章中描绘过这样一个场景:人家的孩子放学进补习班,周末上兴趣班,暑假出国游学,我放学去希望的田野上,周末去希望的田野上,暑假还去希望的田野上。田野虽好,不考种地啊。最后他总结,农村孩子应试都拼不过城里的孩子,拼“素质”那是找死。
如果普通的父母蹦着高去让孩子接受素质教育,孩子往往会背负过多的期望与压力,这与当初给孩子减负的初衷自相矛盾。
小时候邻居家的孩子一时兴起要一架钢琴,他爸爸觉得自己家孩子有音乐天赋,节衣缩食给他买了。可后来小孩子并没有在这方面展现出什么特长。每次练琴的时候,我都能在家里听到他父亲的咒骂声:“老子花这么多钱给你买的钢琴,你就弹成这样子?”
对于有些家庭来说,买钢琴的钱只不过是添了一件闲置家具,对有些家庭来说则是一笔巨款。
当教育变得个性化、素质化,教育水平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一个看书上的画报,一个看眼前的实景;一个是苦逼地自学,一个是私教陪读齐上阵。让教育资源天壤之别的两个孩子去面对同一场考试,结果可想而知。
素质教育还要考验家长的素质
戴韵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16岁考入北大,仅18个月就读完美国加州大学的博士。她说自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博士学习,要归功于从小的积累。戴韵父母采用了良好的引导方法,他们不逼迫戴韵学习,而是鼓励她自己制定目标之后再由父母来帮助检查。父母会为戴韵准备读物,书柜里的书,会随着她的年龄悄悄发生变化。从《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到《神秘岛》再到《围城》,父母的良苦用心为戴韵打下了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去年北京市的状元也说:现在的状元都是家里又好又厉害这种,我父母都是外交官,从小就给我营造出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甚至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这段话被很多人诟病,被解读为他瞧不起农村人。话虽扎心,可它反映出的事实却不得不承认。生在书香门第的孩子,自然而然比别人接触到更多知识;生在官宦之家的,那从小就耳濡目染人情世故;生在工人之家的,常见的便是日复一日的工作;如果生在农民之家,那目之所及之处便是农田和春种秋收的身影。原生家庭带给一个人的印记一辈子都无法抹去,有些明星被群嘲土或丑,你可以不喜欢,却没资格说他low。没人能决定自己出生在豪门还是寒门,寒门子弟可以穷,但不能脆弱到不敢承认出身所带来的差别。寒门子弟最可悲的,就是生在寒门,还长了一颗玻璃心。而应该像莱娅公主的那句话,“Take your broken heart.Make it into art.”。带上你破碎的心,把它变成艺术。
应试教育是唯一捷径
网络上有很多人diss衡水中学,说它是考试加工厂,说它是人间地狱。
但在崔永元对衡水中学学生进行的回访中,几乎99%的孩子都表示,如果让他们再做选择,还会去这所学校,他们对学校根本没有“怨恨”。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想要离开偏远的家乡到大城市发展,只有走这条路,没有别的选择。
四川一高同学创作的高三标语受到网民关注,“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帅否?富否?否,滚去学习”,还有“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
这些标语反映了普通家庭学子,想要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愿望。
应试教育是他们最有效的进阶之路,只有通过高考他才有可能和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享受同样的资源和待遇。毕竟函数不问出身,细胞不看背景。
高分高能大有人在
目前社会上流行着很多“学霸高分低能”的说法,例如湖南神童魏永康生活不能自理被学校劝退,14岁考入沈阳工业大学的王思涵,多门成绩零分,被学校“责令退学”。
可这些同学为什么会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因为他们是特!例!啊!
最可怕的,是将特例当普遍,把高分等同于低能。
IPIN人工智能公司统计发布了一份毕业五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2016年,平均月薪过万的39所高校中,985、211院校占了30个,这足以证明高分学生并不低能。从图形中可以清楚看到,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收入远远高于前者。
根据2017年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前15名皆为985高校,其中985、211高校在前100名中占了63个。
如果名校学生不是毕业之后发展得好,又怎能回校一掷千金?当你还在担心孩子未来会不会高分低能的时候,高分的孩子已经考入好大学,找到了好工作。
去年苏宁在招聘时,明确表示管培生只要985/211大学的毕业生。言论一出引起众多“双非”(非985/211)大学生的讨伐。最后苏宁诚挚道歉,可惜这次道歉并不能解决“双非”大学生的实际就业问题。
说什么“学霸都是情商低”“学习差的当老板,学习好的给他打工”,借用范伟老师的话diss“忽悠~接着忽悠~”
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
毕竟,一个连读书的苦都吃不下的人,又如何咽下生活的委屈?学生时代是增长能力和见识的时代,如果在学生时代追求自由,那要什么时候开始拼搏?童年是快乐了,那青年、中年和老年呢?这份无忧无虑又能持续多久呢?若干年后你回看自己的学生时代,是后悔自己不够努力,还是感谢自己足够努力?人一出生,就被划分成寒门和豪门,这没有什么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你误以为寒门和豪门之间只差一个素质教育,不要欺骗自己。
第三篇:努力不苦,不努力的人生才苦
有人说努力的人生是苦半辈子,不努力的人生是苦一辈子。北宋诗人林逋说:少不勤苦,老必艰辛;少能服老,老比安逸。1努力吃苦,苦一阵子
佛说众生皆苦。老话说生活有五味,酸甜苦辣咸。苦是生命所不能避免的一味,叔本华说:“人生就是痛苦,我们可以把痛苦转换成幸福”,努力就是转化的过程,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感到更加辛苦。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与痛苦并存的旅行,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轻松,从生下来的那一天,我们就开始了人生的修行。
无论你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你都会面临人生的各种难题。面对这些难题、困境,没有人可以不流泪流汗就轻轻松松地跨过去。经历得越多,越容易发现这个世界的真理——越怕吃苦,越有苦吃。那些心灵真正富足的人,其实都不怕吃苦。
人生总要吃苦,有了苦才能知道甜,有了苦才知道珍惜。2努力,苦是暂时的
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你要知道,现在吃的苦,其实是以后享的福。
孔子曾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人眼光要放长远,不能只贪一时的安逸,让内心的懒惰控制你的生活。
努力的苦,是暂时的。现在不少孩子都吃不了苦,碰到一点挫折,一点困难就要放弃。你问他为什么不能坚持一下,吃点苦,他便振振有词地回答你,努力太苦了,努力也是这样过,不努力也是这样过,为什么不让自己当下过得舒服一点呢?
人生有些苦注定要吃,今天不苦学,老来是要后悔,是要受苦的。年少时贪图安逸,不想努力,少了精神的滋养,少了技能的支撑,明天就要忍受空虚与“贫穷”。
努力了,可能当时会感到痛苦,但当你迈过这个坎,你会拥有一个内心更加丰满,更有价值的自己。
付出的努力,受过的苦永远不会白费,上天总会补给你,即使你当时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当有一天你陷入困境,你此时的努力便会显现出来。
吃苦努力得到的是技能上的进步,思维上的开阔,心智上的成熟,这些对人生意义重大,一生都对你有益。贪图安逸,苦一辈子 1要安逸还是要有意义?
传说老子遇到一位年逾百岁的老翁,老翁得意地说:“我从年少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我的同龄人辛苦一生却早已作古。现在我是否可以嘲笑他们忙碌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的结果呢?”
老子拿了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如果只能选择其一,您是要砖头还是要石头呢?”
老翁选择了砖头并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棱没角,要它何用?” 人总要有目标有梦想,梦想就是努力奋斗才可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你赋予你做的事情以意义。
其实,人的本性都是懒惰的,都是追求安逸逃避痛苦的。我们总羡慕别人的成绩、地位,进而抱怨世界不公,但一个贪图安逸,没有认真努力过的人,有什么资格抱怨呢?
许多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子女营造舒适安逸的小窝,但要知道生命的意义不可能从安逸的氛围中结出,没有一种能力是在纯粹的欢乐中产生。能力都是在痛苦和挫折中培养出来的。当孩子习惯了安逸的生活之后,便会惧怕改变。当孩子不愿受苦不愿努力,懒惰的种子便在心里滋生,人生也终将不会有太大的起色。
努力必然是辛苦的,是难受的,只有这样你才能提高,才能进步,才能充实自己。
如果因为不能接受努力的苦,而不去努力,那么必将被社会淘汰,人生后面的日子将过得很苦。2时光不等人
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努力的人生,当你回望你的人生,你会发现,最遗憾的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有去努力,没有吃当时的苦。
年轻时苦,不叫苦;年老时苦,才叫苦。年轻不要怕吃苦,不要贪图安逸享乐,不然等你老了,想努力了,却发现时不我待,已经没有力气了。年轻时主动吃努力奋斗之苦,吃完这苦,才能尝到生活的甜。不愿吃努力奋斗之苦,最后只能吃命运带来的苦。
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一事无成,不是因为资质平庸,而是因为不够努力。别在你垂垂老矣,两手空空时,再痛心疾首地说“如果当时能吃一点苦,能再努力一点”。
虽然苦过之后不一定有甜,努力过之后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的人生希望更加渺茫,就像一潭死水。不努力的人生,一眼看得到头,苍白到连新的风景都没有,那才是真正的苦。
努力的苦不是真正的苦,如果你觉得苦,那是因为你并未意识到自己选择得过且过的人生后果。如果你把眼前努力的苦看做日后生活的甜,你会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以下咽。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是奋斗,最可贵的精神是拼搏,别在最好的时光里选择安逸,人生越懒,越安逸,你就越可能错过美好的风景。
不想苦一辈子,就要苦一阵子。扛得住艰难,才能配得上梦想。趁年轻,努力别怕苦,怕吃苦的人,往往是吃苦一辈子。我们年轻人应该朝气蓬勃,奋发图强,不怕吃苦,疼痛,流汗,伴着汗水,疼痛和寂寞把你的潜能,发挥到极致。祝愿你的青春是用奋斗和汗水换来的有意义有价值的青春,而不是用懒惰和安逸换来的虚度的青春。
第四篇: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书摘录)2012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
1、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地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2、当我们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别人的看法,那样只能让人感觉更差。过分同情让人觉得自己太可怜,提问让人产生防范心里,最激怒人的是说人的感受毫无道理。
3、当有人能够真正愿意倾听,认同别人内心的伤痛,给别人机会让他多说说他的困扰,他会感觉没有那么郁闷和困惑,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4、如果我们也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情,那么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5、1)2)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全神贯注地倾听;
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3)4)
6、说出他们的感受;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如果家长能够真正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有时候,我们甚至什么都不用说。孩子需要的是我们与他们产生共情。
7、当孩子被提问、责怪、建议的时候,很难有清晰的思路和积极的态度去想问题。
8、以关心的态度,使用“哦。。。”“嗯。。。”“是这样啊。。。”这样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孩子就能在叙述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从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9、奇怪的是,我们越是想让孩子摆脱不好的感受,不管我们的态度多好,孩子也只会越难过。
10、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觉到有人能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
11、当孩子想要一样我们没有的东西的时候,家长往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有。但常常是我们解释,孩子越不听。
12、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代替逻辑上的解释,有时候,孩子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就能比较容易接受现实。
13、帮助孩子摆脱苦恼的四个技巧:全神贯注地倾听,用简单的话语回应他们的感受,说出他们的感受,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14、要接纳和回应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给出建议。
15、当有人能够理解你有多疼的时候,好像更容易能承受疼痛。
16、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孩子需要他们的感受被接纳和尊重:
1)安静专心地倾听;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哦。。。嗯。。。原来是这样。。。。” 3)说出他们的感受。
“这件事让你很灰心!”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真希望我能立刻把香蕉变熟了给你吃!”
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17、孩子不敢说出他们的理由,因为他们担心在大人眼里,他们说出的理由不够充分。
18、孩子更容易和一个接纳他们感受的成人沟通,而不是逼着他们作出解释。
19、所有年龄段的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都不在乎别人是否同意,需要的只是有人能理解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
20、有一个方法能既能让家长感觉舒服,又能让孩子满意,那就是画出他们的感受。
21、妈妈的过度反应反而给他增加额外的负担。
22、如果你想要一个幸福的家庭,就要允许家人在家里表达不满。
23、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2)提示。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4)说出你的感受。5)写便条。
24、大人描述问题的时候,其实,也就告诉了孩子该怎么去做。
25、当我们给孩子们提示时,他们往往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26、孩子不喜欢长篇大论,对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
27、不要评价孩子的个性和人品,只要不受到批评,孩子还是可以和一个表达愤怒的人合作的。
28、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1)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床上有一块湿毛巾。” 2)提示。
“毛巾把我的毯子弄湿了。”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毛巾”
4)说出你的感受。“我不喜欢睡在湿床上!” 5)写便条。(贴在毛巾架上)请把我放回原处晾干。谢谢!
29、有助于孩子成长的沟通态度是这样的:“总的来说,你是个可爱能干的孩子。只是现在出现了些问题,需要注意一下。你自己一旦认识到这些问题,你就能负起责任来。”
30、父母厌恶的眼神、轻蔑的语调能很深地伤害到孩子。
31、如果你想马上做一件事情,最好语气坚定,不要恳求。
32、考虑:我们的要求适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吗?要求合理吗?能够让他选择怎么去做?
33、经常挨批评的孩子会比较敏感。她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认可。避
免使用隐含着否定或者忽视的语言。
34、你所学的技巧,都是在教你对别人表示尊重。
35、事情前面加上“你”以后,让人觉得被埋怨,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36、描述技巧的最好运用,就是在孩子感到确实需要让他去做的时候。
37、避免提示孩子他们已经知道的信息。不要用孩子的名字作为简单的词语表达。
38、孩子的感受得到尊重后,他们会尊重大人的感受。
39、我们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进取心、主动性、责任心、幽默感以及体谅他人需求的能力。40、代替惩罚的方法: 1)请孩子帮忙。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3)表明你的期望。4)提供选择。
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6)采取行动。
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41、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1)第一步: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我想你大概觉得。。。”只有当孩子觉得被倾听、被理解的时候,他才能考虑你的感受。2)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我的感受是。。。”这一部分要简短清
晰,如果你不停地说你的担心、愤怒和郁闷,孩子就很难听下去。
3)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有可能的话,让孩子先说几个想法,最关键的是,对任何一个想法都要避免评价和论断,要接纳所有的想法,关键的一句话是“我们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写本身并不重要,但把想法写下来,会让说出想法的人感到被尊重。”
4)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要付诸行动,注意不要说贬低的话。
5)跟踪执行,“把计划变为行动,我们还需要做什么?”“谁来负责这个”“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完成!”
6)不允许孩子指责你的任何观点。家长坚定的态度很重要。
42、代替惩罚的方法 1)明确表达强烈不同的立场 2)表明你的期望
3)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4)提供选择 5)采取行动 6)解决问题
“我对谁干的不感兴趣,也不想指责已经发生的事情,我只想知道现在怎么补救!”
43、滥用做家长的权利,并有可能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中掺杂了过多的负疚感和嫌弃自我的成分。
44、惩罚是一种非常没有效果的管教方式,常常会让孩子的行为朝着与我们预期相反的方向发展。
45、“很高兴听到你说对不起,这是第一步,下一步是想一想该怎么做。”
46、鼓励孩子自立的六个技巧 1)让孩子自己作选择 2)尊重孩子的努力 3)不问太多的问题 4)别急着告诉答案 5)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6)别毁掉孩子的希望
47、当孩子的努力得到尊重,他就会集中精力自己解决问题。
48、问太多问题会让人感觉私生活被侵犯,孩子们想说的时候,自然会和你说。
49、当孩子提问时,首先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50、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他们不能凡事都依赖我们。
51、不让孩子失望,就是在保护他们的希望、梦想和实现梦想所付出的努力。
52、把本该属于孩子来承担的责任,还给他们时,每个人的脾气都有改善。
53、如果我们能给孩子们一个“怎么去做”的选择,那么这些选择就足以减少孩子的沮丧心情。
54、家长普遍爱问的一个问题“今天开心吗?”,可能会给孩子带
来压力。他们不仅要去聚会、上学、玩、露营、参加舞会,还要让自己开心,如果不开心,就会让自己和家长都失望。
55、有的时候,一个人的感受被接纳后,让的抗拒心理就会减弱。
56、孩子把自己的问题琢磨透了,才会倾听父母的想法和劝说。
57、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是否有积极的心态,自我评价还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情绪、希望以及人生目标,同时也影响到他的行为。《自尊心理学》
58、赞赏可能会让被赞赏的人产生怀疑,可能会导致否认,带来压力,让我们关注到自己的弱项,可能会引起焦虑,干扰他们的行动,感觉被控制,越大肆表达我的赞赏,他们越不领情。
59、成人用赞赏的语气描述他所看到的和他所感受到的。以描述你看到的和你的感受来代替评论,孩子听到这样的描述后,就能够赞赏自己。
60、赞赏孩子的三个技巧: 1)描述你所看见的; 2)描述你的感受;
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61、告诉孩子他做对的地方,他就会想办法提高自己。
62、所有心理学课程都提到“自我实现预言”的伤害,如果你给孩子贴上反应慢的标签,他便开始认为自己就是反应慢。
63、你对父母对你的评价感到吃惊吗?有时候,一个字、一个眼神、一个语调就足以告诉你,你是个又迟钝又讨厌的人,还是一个有能力又受欢迎的人。
64、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不仅影响到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65、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的六个技巧: 1)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2)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3)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们的正面评价; 4)以身作则;
5)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6)当孩子又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66、他真的在努力让我开心,这也给我很大的鼓励。
67、要改变孩子的角色,需要将所有的技巧都用上——接纳感受、鼓励自立、赞赏、代替惩罚。68、所有技巧学习的目的是:
1)彼此相爱,让自己快乐,也让我们所爱的人快乐; 2)生活中不再互相指责和抱怨; 3)体谅他人的感受;
4)用正面的语言表达愤怒和烦躁; 5)尊重孩子的需要,尊重自己的需要; 6)让孩子成为有爱心、负责人的人。
69、给孩子的选择是选择还是威胁?选择所要表达的应该是:“我站在你这一边,我希望你能做某事(或不做某事),但不想命令你,而是让你有发言权。
70、如果孩子对某件事情极度反感,就不会接受任何选择。
71、关键是:如果有人能理解她的困难,她也有一些主动权,那就能去面对自己的困境。
72、“解决问题“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表达好的愿望,一旦把失败的后果也放进来,就会破坏这种信任,并产生怀疑、扼杀积极性。
73、“但是“通常意味着削弱、反悔、否定之前说的话。74、用“尽管你知道“来开始你的表达,可以让女儿相信你的智慧,既不否定她的感觉,也表明了你的看法。
75、该怎么说才能不让他对你有敌意呢?你可以把问题交回给孩子,并给予他支持。
76、他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一生气就胡闹,然后被送去“反思“的孩子,而是一个既有责任心,又有足够多的办法处理自己怒气的人。
2012年6月20日
第五篇:《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书心得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书心得
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好管,大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极强,知道的东西也多,你让他好好学习,他可以玩很多花样来逃避,还有无数拒绝的理由等着你。在这个充斥着各种新鲜玩意、娱乐享受而又自由反叛的年代,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真是让无数老师和家长头痛的难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里发现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心想也许它会给我带来帮助。这是一本引进版权翻译出版的美国亲子教育的畅销书,被美国《儿童》杂志评为“家庭教育最佳图书”。书中既有非常先进的理念,又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书中独创性的采用小说形式,主人公是一位经常遇到问题的年轻教师,她与同事以及父母志愿者一起,通过不断的探寻和讨论,努力寻找到一种与学生沟通的更有效的方法。书中独一无二的沟通技巧、实用的对话场景和令人一目了然的卡通漫画,让读者很快便能领会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每天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比如,第一章讨论了如何处理干扰学习的情绪。作者认为,我们想要让孩子行为正确,首先必须接受他们的感受。卡通漫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许多老师和家长对待孩子的错误方式,同时也给出了会让孩子有令人满意回应的新方法。那些错误的说话方式竟然是我们大多数家长与老师经常都在使用的,有的也是我经常在班中使用的。
在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之前,我并没有体会到跟孩子沟通的重要性和难度。孩子们有问题找到我,我总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强行灌进他们的小脑袋,然而经常都是事与愿违。书中介绍了跟孩子沟通的方法,并用简明的漫画表现出来,生动易学。首先,我们要处理干扰孩子的情绪。当孩子产生消极情绪时,很难去听你在说的话;即使听到了,也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情绪产生错误的解读。因此,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对学生的消极情绪,不能单纯地给予否定,而是应该争取说出学生的感受;同时不要随意批评和忠告,而是应该表示理解并接纳。当孩子们的情绪被理解和接纳之后,就会相应地缓和下来,也不再执着于情绪的影响,更容易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在此时给出一些建议。
解决了孩子们的情绪问题,我们就要吸引孩子们和我们合作。班级不是老师的,而是孩子们的,每天生活在其中的是他们自己。可是,对于老师的一些“大
道理”,他们是不能理解的。换句话说,他们并不懂得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也不会把学校教育和他们的未来联系在一起。他们更不懂得校纪班规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有必要使用一些技巧来引导孩子或者吸引孩子与我们合作,创建和谐的班级环境和课堂气氛。当出现问题时,要首先要用尽量客观的语言描述问题,而不是指责、讽刺或者命令,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有勇气承担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用提示来帮助孩子们找到他们的问题所在,而不是责骂贬斥,这样孩子们更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为解决问题提供几种选择,为了让孩子们改正行为而威胁或命令他们,只能使他们感到无助或抵触。学生们不喜欢听教训和冗长的教导,一个简单的词语或者手势会了、鼓励他们思考问题,并去想应该做什么。老师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不攻击、不取笑,学生民更容易倾听,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有必要时可以给学生写字条,他们会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信任,并回报以尊重和信任。还可以用游戏或比赛的方式请孩子们合作,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读过这本书后,我也对以前没有处理好的问题,和自己设想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想了一些办法,希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我想,多想、多关注、多用心,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