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暂行规定(大全)

时间:2019-05-14 09:4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暂行规定(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暂行规定(大全)》。

第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暂行规定(大全)

【发布单位】82002

【发布文号】桂政发[1989]61号 【发布日期】1989-04-27 【生效日期】1989-04-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暂行规定

(桂政发〔1989〕61号1989年4月27日)

为切实做好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保障五保户的生活,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第一条 凡户籍在我区农村,丧失劳动能力、无依靠、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的孤儿(未满十八周岁,下同)都享受“五保”待遇。

丧失劳动能力、有成年子女的老人,其成年子女常病或残疾无力赡养者,也列为五保对象。

第二条 第二条 五保户的确定,须由本人申请或他人代为申请,群众评议,村委会审查,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由乡(镇)人民政府发给《五保供给证》,并报县人民政府备案。

孤儿长大成人已能自食其力,其他五保对象重新获得可靠生活来源者,应停止其五保供养。

第三条 第三条 对五保户要切实做到:

(一)保吃。供给口粮和油、盐、菜、肉等副食品以及燃料、用水、零用钱;

(二)保穿。供给衣、帽、鞋、袜和被子、蚊帐等必需的生活用品、用具;

(三)保住。保证有房住,房屋要牢固安全,能避风,不漏雨;

(四)保医。患病要及时给予治疗,并派人护理,其医疗费由供养单位或承包供养人负责;住院治疗费,如供养单位或供养人支付确有困难的,卫生部门要酌情减免;

(五)保葬。五保对象去世后,由供养单位或承包供养人负责处理善后工作。

对适龄入学的五保孤儿要保教,学校免收学、杂费。

第四条 第四条 五保供给标准。不论采用哪种供养形式,五保户的生活都不能低于当地一般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具体标准由乡(镇)人民政府提出意见,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条 第五条 供养五保户所需款、物(包括吃、住、穿、用、医),由乡(镇)统筹,原则上按田亩或人口平摊到户,纳入承包合同,由粮所和信用社负责代收交乡(镇)人民政府统一分配使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从乡(镇)企业留利中和其他收入中提取。乡(镇)要建立专门帐户,专款专用,定期公布帐目。

第六条 第六条 五保户供养的形式:

(一)集中供养。乡(镇)、村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兴办敬老院,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敬老院应贯彻“依靠集体,依靠群众,以养为主,民主管理,勤俭办院”的方针,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各部门、各单位要为敬老院开展生产劳动和文化娱乐活动提供各种方便和条件。乡(镇)卫生院要定期为五保老人检查身体,送医送药。

(二)分散供养。把供养五保户的工作承包到其它农户,并付给承包者适当报酬(具体办法由乡、村自定)。村委会对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必须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其供给经费和物资及时兑现,妥善安排他们的日常生活。

第七条 第七条 对贫困地区的五保户,集体供给后仍有困难的,当地民政部门要列入重点救济对象,给予定期救济或临时救济,对重灾区的五保户,集体供给有困难的,在发放救灾款物时,应予照顾。

第八条 第八条 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其私有财产仍属个人所有,受国家法律保护。五保户去世后,其财产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处理,原来属于集中供养的,其财产归供养单位所有,原来属于个人承包供养的,其财产由承包供养人接受遗赠。

第九条 第九条 对五保户要实行乡(镇)、村、组三级分管的办法,要明确责任,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禁止歧视、刁难、虐待五保户和侵犯五保户的合法权益。对于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五保户伤亡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条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五保供养工作的领导。要把五保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做好五保供养工作,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农村五保户申请书

尊敬的民政办:

本人xxx,农业户口,今年64岁,务农为生,无正式职业,现居住在xxxxxxx。本人父母双亡,终身未婚,无儿无女,独自一人居住和生活。去年被诊断出患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别于去年底和今年初两次入住人民医院进行保守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于今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后出院回家卧床休养,靠年迈的哥嫂照顾饮食起居。最近又不幸患上骨结核病,随着病情加重,大小便失禁,体重骤降,无法进食,高烧、呕吐不止,生命垂危,不得已再次入院治疗。经医生诊断,此病需长期服药治疗并难以恢复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后续治疗费用无法估计。

由于本人一直以务农、打散工和低保费为生,无稳定收入来源,生活极其清贫,加上一年多来患重病已经使我完全丧失了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今后生活难以为继,陷入绝境。

第三篇:农村五保户的遗产处理

农村五保户的遗产处理

标签: 五保户 农村 公证 遗产

农村五保户的遗产公证探析

作者:佚名 来源:中顾法律网 点击数: 484 更新时间:2010-11-30 16:46:46 免费法律咨询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五保户的财产也在不断增加。五保户死亡后的遗产处理也成为新的矛盾焦点,针对农村五保户死亡后的诸如住房、银行存款、经济林木等遗产的公证事项也在逐年增加。但近年来我国农村五保供养体制发生了的较大变动,一些原有的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也在发生变化,但却无新的相关的司法解释出台,给农村五保户的遗产公证带来了一定的困惑,更为严重的是司法部及中公协针对此类公证问题的处理缺乏必要的规范和指导,给公证实践中处理此类问题增加了难度,为此,有必要对农村五保户遗产公证作逐一分析,不当之处敬请公证界同仁指正。

一、农村五保户的概念

所谓五保户是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残疾或未满十六周岁的村民,经有关部门批准,对其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通俗地说法就是由供养人对此类人员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

二、农村五保户遗产公证属性分析

我国建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也有五十多年了,它是新中国的第一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确保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政策的调整,不同时期的五保供养资金的来源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而这直接影响了农村五保户死亡后其遗产的处理方式和遗产公证内容,以下做一简单的分析。1、1994年1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以下称《条例》)规定了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来源于“从村提留或者乡统筹费中列支”。这一时期的国家财力有限,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扶助农村五保户的日常生活,只能规定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供养。因此它属于村民互助自养式的供养体制。在这一时期,农村五保户死亡后的遗产处理应遵循《条例》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的规定。该《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五保对象的个人财产,其本人可以继续使用,但是不得自行处分;其需要代管的财产,可以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管。”第十九条规定“五保对象死亡后,其遗产归所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有五保供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处理。”2000年6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21次会议通过的法释(2000)23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处理农村五保对象遗产问题的批复》中也明确规定“农村五保对象死亡后,其遗产按照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的有关规定处理。”这一司法解释修改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5条的规定。根据上述司法解释,农村五保户死亡后的遗产只能依据五保供养协议的规定或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五保户生前与所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的五保供养协议的性质属于遗赠扶养协议。因此对于五保户死亡后供养他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持五保供养协议向相关部门(实践中基本上是五保户生前留有的存款银行)要求获得五保户遗产是有法律依据的,问题在于相关部门对五保供养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是不容易判断的,他们不会轻易接受该五保供养协议。而该集体经济组织往往不会为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却向公证机构寻求解决之道。

实践中公证机构接到了这样的公证申请后如何处理呢?我个人认为,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五保户生前签订的五保供养协议且经过公证的,公证机构可以建议供养人直接到有关部门使用即可;对于有供养协议但未经过公证的,供养人持该协议要求公证机构给予公证证明的,公证机构在确认该协议属实且有证据证明供养人对五保户生前尽了协议规定的供养义务的,公证机构可以依据该协议证明供养人受赠五保户遗产的权利;对于没有签订五保供养协议的,供养人要求公证机构出具相关公证证明的,司法部对此无相关规定,公证机构能否为供养人办理相关公证证明呢?我个人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办理的。首先,要有证据证明集体经济组织对五保户生前进行了供养的事实客观存在且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均对该供养事实确认无异议;其次,五保户确无近亲属或虽然有近亲属但其对五保户生前受供养的事实予以确认,并对五保户的遗产归供养他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无异议。

公证机构如何证明供养人的受遗赠的权利呢?我个人认为可以参照遗赠要素式公证书格式来出具,对该格式中某些不适当的内容和要素进行删改,保留基本框架和要素。对于有供养协议的,可考虑将其复印件作为公证书的附件装订在公证书后。2、2006年1月11日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以下称新《条例》),新《条例》与1994年1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以下称旧《条例》)相比,在五保供养资金来源上做出了重大改变,即将旧《条例》中五保供养资金“从村提留或者乡统筹费中列支”改为“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同时新《条例》没有将旧《条例》中的第十八条、十九条关于五保户财产和遗产的处理的内容列入。新《条例》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国家对农村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自1999年我国开始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消了“村提留”和“乡统筹”,随后又全面取消了农业税,乡、村两级组织的财政困难,用于供养五保户的资金更加捉襟见肘,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无力供养五保户。面对这一形势,新《条例》规定将五保供养资金改为从地方政府财政中安排,无疑是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一大进步。随着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渠道的变化,五保户遗产的处理也随之发生改变,其遗产公证的内容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再享有五保户遗产的受遗赠权。那么,现时农村五保户的遗产如何处理呢?对于由地方财政资金供养的五保户遗产,应依据我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来处理。遵循遗嘱优先于法定继承的原则处理五保户的遗产。五保户生前立有遗嘱的按遗嘱处理,生前未立遗嘱的,其近亲属中符合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可以申请继承。如五保户生前未立遗嘱且又无符合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的,则其遗产归国家所有。

对于新《条例》实施后的五保户遗产的公证问题,可以按遗嘱继承(含遗赠)、法定继承公证两类情况来处理。三、五保户遗产公证应把握的几点原则

1、应严格审查五保供养资金的来源,确保公证证明的准确性、合法性。

对于要求继承或受赠五保户遗产的公证申请,公证机构应仔细审查五保户生前被供养的资金来源。对于其生前是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养的,公证机构依据供养协议和供养事实可为其办理受赠公证。如五保户生前立有遗嘱将自己的财产指定其近亲属继承或供养他的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受遗赠的,公证处不宜受理此类公证申请。对于五保供养资金来源于地方政府财政拨款的,五保户的遗产则应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处理。有遗嘱按遗嘱规定办理遗嘱继承或受遗赠公证,无遗嘱但五保户有符合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的,按法定继承办理。如无合法的继承人的,则其遗产应归国家所有。如五保户生前既有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养又有被地方财政资金供养的,应在五保户遗产中将集体经济组织供养所花费资金先行扣除,仍有结余的按继承法的规定办理继承权或受赠公证。

2、注意准确把握不同情况下五保户遗产公证事项的性质

五保户生前完全是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养的,五保户与供养他的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是遗赠扶养关系,公证证明切不可采用证明继承权的方式。五保户生前完全是由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供养的,则其所在的集体经济组织无权要求获得五保户遗产。但该遗产也不一定就归国家所有。因为国家财政提供资金供养五保户只是国家对农村特定的困难人群提供的社会保障,其性质与国家为城镇特定的困难人群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并无二异,所以应按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办理五保户遗产的相关公证。

3、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五保户的近亲属之间对五保户遗产处理有争议的应拒绝受理

由于我国对农村五保户供养体制的改革步伐较大,新旧《条例》的内容变化大,同时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因此对农村五保户的供养方式及供养资金的来源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对五保户的供养可能是多种形式并存。这就可能为五保户的遗产处理埋下矛盾的种子,对五保户生前尽了供养义务的人和五保户的近亲属之间可能会为五保户的遗产归属发生争议。公证机构对于此类有争议的五保户遗产公证申请要持慎重态度,如无法获得确凿的证据材料、无法对五保户生前被供养的资金来源做出准确的判断,则不宜受理此类遗产公证申请,应建议申请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江西省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办法

(省政府令第165号,已经2008年1月11日第69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8年3月1日起实施)

第一条 为了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本办法规定,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第三条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遵循下列原则:

(一)保障正常生活;

(二)财政供养为主;

(三)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

(四)公开、公平、公正。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领导,不断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条件,提高供养水平。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财政、发展改革、审计、统计、卫生、教育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相关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审核上报和供养服务工作。

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申请受理、民主评议、公告、上报和日常生活照料工作。第五条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提供捐助和服务;捐助敬老院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第六条 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申请程序和审批期限,依照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七条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村民委员会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报告,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后,停止其农村五保供养待遇,核销其《农村五保供养证书》:

(一)重新获得稳定生活来源的;

(二)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且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具有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

(三)年满16周岁,已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且有劳动能力的。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死亡,丧葬事宜办理完毕后,村民委员会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报告,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后,停止其农村五保供养待遇,核销其《农村五保供养证书》。

第八条 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第九条 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疾病治疗,应当与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相衔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从农村医疗救助资金中为其缴纳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需的费用。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疾病治疗费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中按规定报销后,个人承担部分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范畴内按规定给予补助,不足部分从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中支出。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就医,公办医疗机构和其他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应当对其中的门诊患者免收普通挂号费、肌肉注射费和小换药手续费,对其中的住院患者减半收取“三大常规”检查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和三级护理费。

第十条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死亡后的丧葬事宜,集中供养的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负责办理,分散供养的由村民委员会或者其委托的村民负责办理。丧葬费用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2个月供养标准从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中核销。

第十一条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其就读的中小学校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对其实行费用减免并提供相关补助;其他必要的费用,从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中支出,保障其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考取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或者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其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予以资助。

第十二条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价格等部门拟订,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设区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不低于省人民政府确定的标准,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报省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其中,县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农村五保供养标准,须先经设区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三条 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列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预算。有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的地方,可以从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补助和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

福利彩票公益金、无明确捐赠意向的社会捐赠资金,可以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和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

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截留或者私分。

第十四条 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根据同级民政部门审批确定的名单按月足额拨付,其中集中供养的,将资金直接拨付给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分散供养的,通过金融机构将资金直接拨付给农村五保供养对象。

第十五条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自行选择集中供养形式或者分散供养形式。鼓励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选择集中供养形式。

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供养服务;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由村民委员会或者其委托的村民提供照料,也可以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有关供养服务。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在资金、项目和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

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小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按照当地农业人口和乡镇分布等情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对现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和乡镇闲置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新建、改建和扩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

第十七条 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设备、管理资金,并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

民政部门、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其服务管理水平。

第十八条 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实行内部民主管理制度,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工作人员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代表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对财务收支、生产经营、膳食安排等进行管理和监督。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代表人数不得少于管理委员会成员总数的二分之一。

第十九条 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充分利用已有的土地、山林、水面等生产资料开展农副业生产,以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条件。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开展农副业生产给予必要的扶持;农业、渔业、畜牧兽医、林业等有关部门应当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开展农副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第二十条 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遵守治安、消防、卫生、财务会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安全保障、环境卫生、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服务管理制度,向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提供符合要求的供养服务,并接受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

第二十二条 民政部门应当对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村民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健全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

第二十三条 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申请条件、程序、民主评议情况以及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和资金使用情况等,应当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四条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对其合法的私有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收益归其本人所有。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死亡后的遗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桂劳社发[2003]142号)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维护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建立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规定执行,但国家和自治区对次类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指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定通过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除法定或约定允许扣除工资的情形外,严禁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不得违反最低工资规定支付工资。工资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等代替。

第五条 劳动者有依法享有获得工资报酬的权利。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依法向政府主管部门举报投诉,或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工资支付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第二章

工资支付

第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应当约定以下工资支付内容:



(一)支付标准; 

(二)支付项目; 

(三)支付形式; 

(四)支付周期和日期;



(五)特殊情况下工资支付标准; 

(六)工资的扣除; 

(七)其他工资支付内容。

第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劳动者实际提供劳动之日起计发工资。

第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向在法定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劳动者(含试用期、见习期等人员)支付工资,支付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实行计件工资的,应保证劳动者依法得到最低工资保障。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每个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实行周、日、小时工资的,可按周、日、小时计发工资。

实行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可以按小时计算,小时工资的标准、支付时间和方式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商定,但不得违反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直接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的,可以委托他人代领,但应提供相应的委托证明。

用人单位委托银行发放工资的,应将工资存入劳动者本人在银行开设的帐户。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并向劳动者提供个人工资清单。

约定的工资支付日遇法定休假日或者休息日,应当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在完成劳动任务后3日内支付。

第十三条 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中有关工资支付的条款被依法确认无效的,如劳动者已提供了正常的劳动,用人单位应参照本单位或同类单位同期、同工种岗位人员的工资标准一次性支付工资。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时应当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数额、发放时间、工作天数、应发和扣减工资的项目、依据和领取工资者的签名,并至少保存两年备查。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休息日加班或者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以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为基数,按照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

(一)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百分之一百五十支付; 

(二)在休息日工作的,可按同等时间补休;未能补休的,按照劳动者本人日工资标准的百分之二百支付;



(三)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每日按照劳动者本人日工资标准的百分之三百支付。

实行计件工资的,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分别按照劳动者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百分之一百五

十、百分之二百、百分之三百支付。

集体合同、劳动合同未约定劳动者工资标准的,以劳动者本人上一个月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发工资总额作为支付加班或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计算标准。

第十六条 妇女节、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其工作或者参加社会、单位组织的庆祝活动的,应当支付工资,但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恰逢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其工作的,按照休息日加班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第十七条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平均日、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照本规定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第十八条 有以下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从劳动者工资中代扣代缴(代交):



(一)应当由劳动者个人缴纳的税款; 

(二)应当由劳动者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

(三)协助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由劳动者负担的抚养费、赡养费和损害赔偿等费用;

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费用。

第十九条 有以下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



(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可以扣除的费用; 

(二)用人单位依照依法制定并经职工代表大会批准、公布的规章制度的明确规定,对劳动者处分、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的费用。

按照前款

(一)、(二)项规定扣除后的工资余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按前款

(二)每月扣除的工资不得超过劳动者本人当月工资总额的20%。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之日起三日内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工资计发到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之日。第三章

特殊情况下工资支付

第二十一条

劳动者依法享受婚假、丧假、探亲假、年休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劳动者因生育或者计划生育手术休假的,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支付工资。

第二十二条

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停止工作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支付工伤津贴。劳动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在规定医疗期被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归的标准支付病假工资。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

第二十三条

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

第二十四条

用人单位歇业、停产等非因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劳动者停工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国家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生活费,生活费标准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休事假期间不计发工资。

第二十六条

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或者适用缓刑的,用人单位未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现工作岗位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第二十七条

劳动者因涉嫌犯罪被采取司法强制措施或者行政拘留,在其人身自由被限制期间,未提供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工资。

劳动者被错误拘押、限制人身自由而未提供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可不支付工资。由劳动者依法向有关部门申请国家赔偿。第四章

工资支付预警及监控

第二十八条

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建立用人单位欠薪预警制度,依法对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单位发出警示,责令改正,补发克扣、无故拖欠的工资。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进行信用登记,监控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对有克扣、无故拖欠工资记录的用人单位,标注黄色警示,实施重点监控。第二十九条

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或因其它不可抗力情形,暂无法按时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在工资支付日的5日前与本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一致后,可以延期支付,但延期支付的事情机不得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并于延期支付开始的3日内书面报告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第三十条 除法定情形和本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外,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属于工资支付预警监控期。

第三十一条

进入工资支付监控期的用人单位应于欠薪之日起5日内书面报告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每一个月书面报告工资支付、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等情况。

用人单位按本规定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送工资补发计划后,还需每月书面报告工资补发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工资补发清单等相关材料,直至前面偿付拖欠的工资。

第三十二条 用人单位在工资支付预警监控期内招用新的劳动者的,应事先报告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在公布的招工简章中说明当时本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

第三十三条

对处于工资支付预警监控期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列入预警监控名单,实施重点监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构应重点到该单位坚持工资支付情况并依法作出处理,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第三十四条

对列入预警监控名单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发出预警通知书。用人单位接到预警通知书后,应在10天内制定工资补发计划,通告本单位工会及职工,并报送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外来劳动力)占本单位劳动者达20%以上的,如有劳动者欠薪投诉记录的,虽不在工资支付预警监控期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也应重点监控,检查工资支付情况。且在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增加检查次数。第三十六条

曾两次(含两次)以上列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资支付预警监控名单的用人单位又出现拖欠工资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依法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并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工资支付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投诉:



(一)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的;



(二)支付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

(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

(四)拒不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的;



(五)用人单位因拖欠工资有意转移财产,法定代表人或者经营负责人有意回避、逃匿的;



(六)其他影响劳动者工资发放的情形。

第三十八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且有可能转移财产、欠薪逃匿的,应及时采取处臵措施,向有权的部门通报紧急处理。

第三十九条

因总承包方或发包放拖欠工程款,造成建筑业施工企业(承包方)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总承包方或发包放先予支付劳动者工资。

先予支付的工程款以建筑施工企业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款为限。

第四十条 施工单位无故克扣、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其主管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整改。施工单位无经济能力支付工资,或承包方欠薪逃匿的,由建设方先行垫付。拒不支付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处理。

第四十一条

合伙性质的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依法责令其中的合伙人先行支付劳动者工资。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支付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保存工资支付凭证,或拖欠劳动者工资后未按本规定如实报告、新招工时在招工简章中未如实公布欠薪情况的,可视为情节严重,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从重处理。

第四十四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按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由自治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解释。第四十六条

本规定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今后国家和自治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暂行规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依据】为进一步规范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就我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范围、预防性卫生审查程序、具体要求和技术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能力的考核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范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范围包括

(一)住宿场所:为消费者提供住宿及相关综合性服务的场所,包括宾馆、饭店、旅店、招待所、度假村等;

(二)文化娱乐场所:为消费者提供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包括影剧院(俱乐部)、录像厅(室)、游艺厅、舞厅(含卡拉OK歌厅)、音乐厅、咖啡厅、酒吧、茶座;

(三)沐浴场所:公共浴场(室)、桑拿中心、水吧SPA、温泉浴场(室)、足浴场(室)等;

(四)理发场所:为消费者提供理发、护发、洗发、秀发、美发、烫发、发型设计等服务的、具有固定经营场地的场所,包括理发店(厅)、美发店(厅)、理发美发沙龙等;

(五)美容场所:为消费者提供非创伤性和非侵入性的皮肤清洁、护理、保养、修饰等服务的场所,包括美容店、美容院、美容中心、美容会所、美体馆、美体会所等;

(六)游泳场所:人工游泳场(馆)、天然游泳(馆)、水上娱乐场所;

(七)饭馆(餐厅):为消费者提供餐饮服务的安装空调装置的就

餐场所,包括酒店、饭馆、餐馆、快餐店、食堂等;

(八)商场(店)、书店:市区范围内营业面积300 ㎡以上和县、乡、镇范围内营业面积200 ㎡以上的室内场所、书店;

(九)体育场(馆):为消费者提供体育健身、训练、比赛、娱乐活动等服务的场所,包括体育场(馆)、健身场(馆)、公园;

(十)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十一)医院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第三条【卫生许可证复核审查】

卫生许可证复核的具体要求,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卫生许可证复核申请书》;

(二)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原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

(三)具有法定资格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近两年内检验合格报告书复印件;

(四)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及卫生知识培训记录清单及健康证明、培训合格证复印件;

(五)企业对生产经营场所、设施、设备和环境等经营条件以及卫生防护设施等主要许可条件是否发生改变的说明。

第四条【预防性卫生审查类别】

公共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应向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公共场所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审查,审查类别分为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分别于建设项目动工前和建设项目竣工以后投入使用前进行申请。

第五条【预防性卫生审查程序】

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场所预防性审查程序

(一)申请。公共场所建设单位或经营者向管辖的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申报材料。

(二)受理。申请材料齐全并符合法定形式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场受理。对需要补正申请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请单位,应一次性告知其应补正的所有资料。

(三)审查。卫生行政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设计审查以设计图纸审查为重点,必要时进行现场勘验;竣工验收进行资料和现场审核。

(四)决定。经审查不符合审批条件和标准、不按要求整改的,不予审批。审查通过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发放《建设项目设计卫生审查认可书》及《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认可书》。

第六条【预防性卫生审查资料】

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场所申请设计审查需提供以下资料:

(一)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选址及环境情况或立项报告书;

(三)建设项目设计图(地址方位示意图、平面图、卫生设施平面布局图、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图等);

(四)公共卫生设施专篇(包括消毒间或区、公共用品保洁间或区、洗衣房、布草存放间、游泳池水循环净化消毒设施等);

竣工验收需提供:

(一)《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设计卫生审查认可书》;

(三)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它资料。

第七条【预防性卫生审查要求】

公共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应达到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规范和相关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一)选址和周围环境审查;

(二)建筑布局和流程审查;

(三)公共卫生设施专篇审查;

(四)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审查。第八条【办理卫生许可证条件】

公共场所建设单位或经营者应取得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场所《建设项目竣工卫生验收认可书》方可申请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

第九条【技术服务机构考核职责】自治区卫生厅负责对我区开展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评价等业务的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公共场所技术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能力组织考核。

自治区卫生监督所具体负责技术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能力的考核工作。

第十条【考核的方式和内容】

考核工作采取专家评估、资料抽查、现场考试、盲样检测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相应专业技术能力、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状况,开展检验项目和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是否按照有关卫生标准、规范开展工作等。

第十一条【考核的程序】

自治区卫生监督所接到公共场所技术服务机构申请评估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组织考核,考核结果报请自治区卫生厅批准后,予以公示。

公共场所技术服务机构每4年复核一次。

第十二条【技术服务机构监督检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定期对已通过考核的公共场所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向社会公布监督检查结果。

第十三条【实施】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凡法律、法规、规章出台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主题词:文秘工作 公共卫生 管理 规定 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办公室 2011年12月28日印发

(共印140份)

下载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暂行规定(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暂行规定(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我县农村五保户医疗保障工作的建议

    关于我县农村五保户医疗保障工作的建议 县政协常委李盛姣反映:自我县2010年开始,我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对农村五保对象在县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基本费用实行全额减免的通......

    张贵成农村五保户申请书

    农村五保户申请书 尊敬的民政办: 本人***(身份证号:1501221),农业户口,家住自然村,出生于1956年,今年61周岁,务农为生,无正式职业。因风湿性关节炎等不名原因病,全身肌肉疼痛,不能下地,常......

    村五保户分散供养代养协议(五篇范文)

    五保户分散供养代养协议 甲 方(五保户): 乙 方(监护人) 丙 方(村委会): 为了做好五保户的供养工作,满足分散供养对象的生活需要, 经甲、乙、丙、三方充分、平等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1......

    五保户分散供养代养协议(精选多篇)

    五保户分散供养代养协议 甲 方(五保户): 乙 方(街办、乡镇): 丙 方(村委会): 丁 方(寄养人): 戊 方(敬老院): 因各种原因甲方不宜入住敬老院集中供养,经甲、乙、丙、丁、戊五方充分、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能源管理条例》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公告(九届第33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能源建设与管理条例》已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5月26日通过,现......

    农村五保户供养政策及申报程序

    农村五保户供养政策及申报程序 农村五保户供养 1、申请人具备的条件 (1)无儿无女无依无靠,年满60周岁以上的孤老人; (2)已丧失父母,无法定抚养人的年满16周岁以下的孤儿; (3)残疾村民......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盐储备管理暂行规定5则范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盐储备管理暂行规定 2009年05月22日 15时56分 33 主题分类: 商贸服务 “食盐储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食盐储备管理暂......

    农村养羊申请书

    农村养羊申请书 尊敬的村第一书记: 我叫杨胜立,是谋爱村社坡屯居民。我自 2013年初在家发展养羊至今,已成功发展到100多只羊,我真正的实现了自己的初步的养羊致富计划,为了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