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的地震灾害概况和减灾对策建议
中国的地震灾害概况和减灾对策建议
白开开 20093824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安徽 合肥 230009)
摘要: 中国地处濒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交汇部,活动构造十分发育,有史以来就是世界上地震频发和受地震灾害威胁最大的国家之一。本文从减轻地震灾害对策的角度,简要地回顾中国的地震灾害以及为减轻灾害所进行的地震预报、抗震防灾和地震救灾工作,并对未来作一展望。
关键词;地震灾害;减灾对策;建筑震害;地震破坏。
Abstract: China, hostorically one of countries with great threat of earthquake disaster where earthquakes take place most frequently ,is situated on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Circum-Pacific and Eurasian seismic zone with very actively developed structures.In view of the Countermearsure for mitig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 ,the authors in this paper briefly looked back and forward to earthquake, prediction ,resistance ,Prevention and relief in China。
Key word: earthquake disaster;Mitigation measures;earthquake damage of buildings;earthquake damage.1中国的地震灾害
中国是世界上大陆区地震最多最密布的国家之一。本世纪以来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 1,200余次,其中的1/10发生在中国。近相年以来,在中国平均每年发生6次6级以上地震;因地震造成的死亡达27.6万余人,伤约76.3万人;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仅对1949年以来的
11次7级以上地震的统计,房屋倒塌600多万间,合1亿平方米,价值逾百亿元。其它工农业
生产设施及各种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0亿元左右。下面例出了近代其中几次灾害严重的地震损失和伤亡情况。
●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震级8.5级的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死亡24万人,毁城4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这次地震的破坏程度,比当时确认的8.5级还要强烈,因为破坏最严重的海原干盐池一带的宏观烈度竟达到12度,并且,余震一直持续了3年之久„„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地震、也是世界上近百年来最可怕的地震!
●1927年5月23日,甘肃古浪发生震级8级的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公里,死亡4万余人。●1931年 8月11日,新疆富蕴发生地震。地震震级为8级,震中烈度Ⅺ度。震中区形成170公里长的断裂带,最大错动幅度达20米。这是中国大地震中已知错动幅度最大的一次地震。●1932年12月25日,甘肃省昌马堡发生7.6级地震,死7万余人。
●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县叠溪镇发生震级7.5级的地震,震中烈度10度,叠溪镇被摧毁。震时地吐黄雾,城郭无存,岷江断流,壅坝成湖。距地震一个半月后“地震湖”溃决。前后共死亡2万余人。●1935年 4月21日,台湾苗栗发生地震。震级为7.1级,是台湾有史以来破坏最重的一次地震。地面造成长约37公里的断层。
●1950年8月15日,西藏察隅县发生震级8.5级的强烈地震。震中烈度12度,死亡近4000人。全世界的地震学家都目瞪口呆,所有的地震仪都被强大的地震波激过了最高限而失灵。这场特大地震发生在毗邻印度阿萨姆邦的中国西藏墨脱,地震的震级高达里氏8.6级。
●1962年 3月19日,广东河源发生地震。震级为6.1级,是中国第一个水库诱发地震。死85人。水库诱发地震已经成为当代人类之大敌。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发生地震。由两次大地震组成:3月8日,邢台隆尧县发生震级6.8级的大地震;3月22日,邢台宁晋县发生震级7.2级的大地震。两次地震共死亡8064人,伤38000人。此次地震使我国政府下定决心,地震预报在废墟上上马,成为我国地震科学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县发生震级7.7级的大地震。震中烈度为10度,震源深度为10公里,死亡15621人,伤残32431人。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地震。地震震级为7.3级,震中烈度为Ⅸ度强。这是我国首次预报成功的一次7级以上大地震,仅死亡1328人。
●1976年年8月16日,8月23日四川松藩、平武发生7.2地震,由于国家地震局发出中期预报,重兵设防,措施得力,仅造成41人死亡。
●1976年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点2秒,中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震级为7.8级的大地震。死亡24.2万人,重伤16万人,一座重工业城市毁于一旦,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为20世纪世界上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
●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分布发生7.6级、7.2级地震。死亡743人,经济损失25亿余元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汶川地震,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自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二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遇难:69229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
中国的地震活动,在大陆地区中,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和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地震基本烈度7度以上地区占全部国土面积的32%,其中有136个城市分布在上述地区,约占全国城市的 45%。
2地震灾害分类
地震灾害是地震作用于人类社会形成的灾难事件。地震成灾的程度既取决于地震本身的大小,还与震区场地、各类工程结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等条件有很大关系。发生在无人区的大地震,一般不会造成灾害;而发生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一次中等地震却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灾害。一般可将地震灾害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诱发灾害。
2.1原生灾害
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类的破坏,及由此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原生灾害。
2.2次生灾害 由于工程结构物的破坏而随之造成的诸如地震火灾、水灾、毒气泄漏与扩散、爆炸、放射性污染、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称为地震次生灾害。
2.3诱发灾害 由地震灾害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饥荒、社会**、人的心理创伤等,称为诱发灾害。
3建筑震害成因
地震发生时,建(构)筑物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造成建(构)筑物倒塌有许多原因(以下简称“成灾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种: 3.1没按抗震设防要求设计
破坏性地震并不是经常发生的,根据我国目前工程结构抗震设防准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对每个地区的工程结构都按照相应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不按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工程结构在地震荷载(力)作用下将遭到破坏。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地震,使整个城市顷刻间化为一片废墟,就是由于当时唐山是未设防的城市。
3.2建在活断层上
构造地震的发生,一般是由于活断层错动造成的。建在活断层上的建筑物自然会遭到严重破坏或倒毁。摩洛哥艾加迪尔建在活断层上的旅馆,在5.8级地震的袭击下成为一堆瓦砾。3.3位于软弱地基上
软弱地基(如:海边、河湖边等)上建造的建筑物,由于地基在地震时会发生液化、塌陷等现象,而造成地基失效,位于这种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将会遭到严重破坏。如:日本新潟地震(1964)中,不少房屋整体倾覆。3.4抗震设计不合理
新建工程结构必须按照抗震设计规范来进行抗震设计,否则,地震时就会遭到破坏。如有的建筑物在设计时底层隔墙过少、空间过大;有的多层砖房没按要求加圈梁、构造柱;有的没按限定高度设计等,都有可能在地震时遭到破坏。3.5不按标准施工
经抗震设计的工程结构,必须按照相应的标准施工。近些年国内外破坏性地震的震例中,不按标准施工、偷工减料、局部构件抗震能力不足而被摧毁的房屋建筑和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
4减轻震害的措施
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工程结构物的地震破坏。因此,加强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提高现有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的工程性措施是减灾的重要手段。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地震安全性评价系指对具体建设工程地区或场地周围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活动性、地形变等研究,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按照工程应采用的风险概率水准,科学地给出相应的工程规划和设计所需的有关抗震设防要求的地震动参数和基础资料。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震烈度复核、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加速度、设计反应谱、地震动时程曲线)、地震小区划、场区及周围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场区地震灾害预测等。
经审定通过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即可确定为该具体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防 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指大型的水电站、核电站、通信、交通及供水供电等,这些设施的地震破坏,危害性大,损失严重,有时会造成城市功能的瘫痪,因此,相对于一般的建筑结构,要求对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提高相应的抗震设防要求。4.1减轻震害的非工程性措施
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我国人民几十年来防震减灾的基本经验的结晶,也是党中央关于防震减灾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法律化、制度化,它的实施,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1998年3月1日起施行几个相关法律:
《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1998年);
《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1994年);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1995年);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及其使用规定;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年)。
防震减灾规划的编制 我国约有80%的国土处于基本烈度Ⅵ度及其以上的地震区,提高我国城镇和企业的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非常重要。各级人民政府应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成为其中提高我国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防震减灾规划一般可包括:规划纲要、地震小区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震前综合防御规划、震前应急准备和震后早期抢险救灾对策、震后恢复重建规划及规划实施细则等几个部分。防震减灾规划在编制前一般都需要开展一系列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如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小区化、建筑物的震害预测等,这些工作使防震减灾工作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各级政府和工业企业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是一项提高企业、乡镇、城市乃至整个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4.2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地震应急工作是指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的震前应急防御和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震后应急抢险救灾。
地震应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应急工作及时、高效、有序的开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是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的震前应急防御和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震后应急抢险救灾。制定应急预案,是应急准备乃至整个应急工作的核心内容。目前,国家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部分市、县人民政府,甚至乡镇、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都制定了相应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1] 中国地震局出版,中国地震;[2] 柳炳康,沈小,工程结构抗震设计;[3] 《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1998年);《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1994年);《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1995年);《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及其使用规定;《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年)。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灾害预报
第三章 地震灾害预报
第十七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本条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本法所称重大建设工程,是指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工程。本法所称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是指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严重次生灾害,必须认真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依法进行严格的抗震设防。
第十八条 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并负责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审定工作。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城市市政设施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规范。但是,本条第三款另有规定的除外。
国务院铁路、交通、民用航空、水利和其他有关专业主管部门负责分别制定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机场、水工程和其他专业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规范。第十九条 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
第二十条 已经建成的下列建筑物、构筑物,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一)属于重大建设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物、构筑物;
(三)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建筑物、构筑物。
第二十一条 对地震可能引起的火灾、水灾、山体滑坡、放射性污染、疫情等次生灾害源,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相应的有效防范措施。
第二十二条 根据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修改防震减灾规划,应当报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的能力;加强对有关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抢险救灾能力。
第二十四条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与可能,在本级财政预算和物资储备中安排适当的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第二十五条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参加地震灾害保险。
第三篇:地震灾害预案
王什小学破坏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为切实避免和减少地震造成的破坏,特制定本预案。
一、各班都要进行地震预防演练。班主任在讲台上发出预报,学生进行演练,由学校领导进行验收。
二、教育学生不轻信地震谣言,地震发生后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作出敏捷的反应。
三、地震发生时,若在上课时,各班要在任课教师的组织下迅速作出反应,不要盲目地向外跑,要迅速钻到桌下,等待第一次地震后迅速打开教室门有秩序地撤离教学楼,跑到室外空旷的地方。若在室外活动或课间休息,要迅速跑到空旷地带,远离围墙、电杆、篮球架等。
四、地震后,学校按照应急小组分工,各负其责,作好学生的疏散、撤离工作。利用广播,对学生进行宣讲,稳定情绪,组织学生疏散。
五、应急分工:
学校成立灾情查看、学生疏散、信息报送、广播宣传、后勤保障5个小组,由校长任总指挥兼预警员,各小组各负其责,震后迅速开展自救及疏散工作。灾情查看组负责到各班教室查看,有无困在教室内的学生,信息报送组负责将灾情及有关数据及时报送上级有关部门,广播宣传组负责迅速将广播设备移至室外,对学生进行宣讲,稳定情绪,学生疏散组负责疏散学生到楼外空旷的安全地带,不要乱动,后勤保障组负责震后的后勤保障工作。
总指挥:郑栋云(兼预警员)
灾情查看组:张明德 郑栋云
学生疏散组:朱希朝朱希贵马爱玲
信息报送组:王玉莲
广播宣传组:陈新德 孙勤盘
后勤保障组:王 珍 王振权
六、震后值班
震后按学校安全值班名单进行值班,24小时不离岗,直至地震预报解除。
第四篇:浅论中国山洪灾害成因及对策
浅论中国山洪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摘要:本文结合山洪灾害特点,分析了山洪灾害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防治山洪灾害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山洪灾害;成因;防治对策 1引言
我国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且以山地高原为主,山丘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3,山丘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6%,由于地处东亚季风区, 暴雨频发, 地质地貌环境复杂,加之人类活动剧烈, 导致我国山洪灾害发生频繁, 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1950—2000年全国共发育山洪沟 18901 条, 发生灾害 81360 次;诱发泥石流沟 11109条, 发生灾害 13409 次;诱发滑坡灾害 16556 处[1]。
2山洪灾害的特点
山丘区洪水来势猛、涨水快、流速大、破坏力强,洪水可造成房屋、道路、桥梁和农田的毁灭性灾害。近年来,山洪灾害越发频繁,损失越来越大,有显著加剧的趋势,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山洪灾害主要有以下特点: 2.1山洪突发性强、预报预防难度大,山洪灾害多由暴雨所致,由于暴雨强度大,加上特定的地质、地貌等下垫面条件,导致山洪来势凶猛。由于山区河流众多,比降大,因此,汇流迅速,洪水涨势猛,极易产生山洪灾害。从降雨到山洪形成一般只几个小时,甚至在lh以内,较难进行准确的预报和防治。
2.2山洪来势猛、成灾快,破坏性强、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由于山洪流程短,流速快,冲击力强,破坏性大,对厂矿、交通及居民生命财产的危害都十分严重。2.3山洪灾害发生的季节性强、频率高、具有周期性特点降水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原因,在降雨较多的年份地质灾害发生的频次也明显偏高;在同一年中,多雨期是地质灾害尤其是泥石流的多发期,山洪灾害发生时间大多和降雨同步或短期滞后。
2.4山洪灾区数量多、危害大、灾后恢复困难
山洪的突发性,致使其危害性、破坏性极强。山洪成灾很快,顷刻之间就造成房屋倒塌、耕地被毁、交通中断、溪河改道,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其破坏性强的突出表现是造成人
员伤亡和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恢复难度大,有的甚至具有毁灭性。山洪灾害往往对水利、交通、电力、通信、农田等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使几十年的建设成果毁于一旦。3 山洪灾害成因分析 3.1降雨
降雨是诱发山洪灾害的直接因素和激发条件。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与山洪灾害的形成关系密切。降雨量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雨强高、激发力强,在一定的下垫面条件下,易产生溪河洪水灾害、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降雨强度大,降雨迅速汇聚成地表径流引发溪河洪水,而泥石流的发生与前10分钟和1小时的降雨强度关系十分密切。降雨历时长,产生的径流量就大,雨水对土体、岩体的侵蚀作用就强,山洪、泥石流、滑坡就比较严重 3.2地形地质因素
地形地质是影响山洪灾害形成和发生的下垫面因素, 在降雨因素一致的条件下, 地形地质因素影响着山洪灾害的特性和规模。我国地形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自西向东呈现出三级阶梯,在各级阶梯过渡的斜坡地带和大山系及其边缘地带,岭谷高差达2000米以上,山地坡度30°到50°,河床比降陡,多跌水和瀑布,有利于山洪灾害的形成。我国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以纵向构造和歹字型构造最为突出,对泥石流的形成和活动起着控制作用。软硬相间岩石分布区更容易风化,侵蚀也更强烈,特别有利于泥石流和滑坡的发育,是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高发区 3.3人类活动影响
随着人类活动逐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不合理的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加速加剧了山洪灾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植被能够减缓降水入渗和流水对地面的冲蚀,良好的地面植被可以起到固土保水的作用,对于山洪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人类陡坡开荒、建设山区道路、开矿弃渣和村镇建设挤占河道等无序活动,使自然植被损毁,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环境的持续恶化。山地、丘陵、旱地以及被人类活动损毁后的裸露地面,为降暴雨转换成山洪灾害提供了有利条件,成为山洪灾害形成与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4 山洪灾害防治对策
4.1 加强宣传,增强防灾避灾意识
应做到主动避灾,科学防灾,由于一些地方干部群众对山洪灾害缺乏足够的认识,防灾避灾意识淡薄,出现在河道边、滑坡体下建住房、搞开发建设,致使河道淤塞,泄洪能力萎缩,往往造成大洪水、大泛滥,小洪水、大灾难的严重后果。因此,采取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山洪灾害的危害,普及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发生常识,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抗灾的自救意识和能力。4.2进一步完善山洪灾害的政策法规保障措施 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2]。因此,只有充分依靠政策、法规手段进行山洪灾害的风险控制与管理,规范和约束人类各种无序活动造成山洪灾害加剧的行为,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减轻山洪灾害的危害。
4.3 科学制订防灾预案
山洪灾害的防治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因此,针对山洪灾害的暴发特点,科学制订和编制山洪灾害防治预案,做好防、救、抗等事前各项准备工作,建立山洪灾害预防的领导、指挥和组织机构,查明山洪灾害的危害范围和影响程度,确定避灾预警程序和临时转移人口的路线与地点等,有利于将山洪灾害减小到最低限度。
4.4 加强山洪灾害的监测预报系统建设
由于山洪灾害突发性强,成灾速度快,灾区又多为经济相对落后、人口分散、交通不便、通信不畅的山区,救护难度大。因此,必须加强通信报警系统、雨情、水情测报监测预警系统和险情、灾情监测反馈系统等建设,及时准确地预报山洪灾害的发生和发展。
4.5 搞好水土保持,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搞好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是减轻山洪灾害的有效途径。其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优化配置,对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集中连片,形成规模,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建立多功能的水土保持工程防护体系,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的整体防护效能,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参考文献: [1] 任洪玉, 邹 翔, 张平仓.我国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对策研究.2007.[2]河南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写组.河南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Z].2005.
第五篇:阜新地区干旱灾害分析及减灾对策
阜新地区干旱灾害分析及减灾对策
辛艳辉王宪彬
阜新市气象局 阜新 123000
摘 要:本文通过对阜新市 1951~2009年59 年间的降水资料分析,得出了阜新地区属于半干旱半湿润的过渡带,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时空分布都不均匀,极易发生旱灾。根据干旱标准评定,得出了阜新市属重干旱区,干旱机率为54%~59%,并且近十几年旱灾更加严重的分析结论。最后,为本市旱情的评估,制定减灾对策和抗旱预案,以及指导抗旱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降水资料;降水量;蒸发量;半干旱半湿润;旱灾特征
Analysis of drought rule and disaster relief measures in Fuxin City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cipitation data of Fuxin City from 1951 to 2009,it concludes that Fuxin City is a drought—prone area,and the possibility of more serious drought is 54%~59% and in recent years, drought is becoming more serious.All the conclusions in the paper will be helpful for fighting drought works.
Key words:precipitation data;precipitation;evaporation;semi-arid and semi-humid region;drought law引言 1.1 阜新的区域概况分析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部,东经121°1'-122°56',北纬41°41'-42°56',北靠内蒙古自治区,东与沈阳市接壤,西部和南部,分别同朝阳市、锦州市毗邻,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辽宁省的畜牧、油料基地和重点产粮地区,又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电之城”之称。
按照全球气候类型的划分,阜新属于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的这一特点,对发展农业极为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而且气温年较差大,冬季气温低,可对病虫害的减少起一定作用。但是如果天气异常,雨热不同步,又常常会使农业减产。近几年来,阜新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之高,降水之少,减产之重是近百年来少见的。
1.2 阜新市农业特点
阜新市主要的农作物有玉米、花生、谷子和杂粮,农作物播种的关键季节是4-5月,此期间降水量很少,30% ~40%的年份不能满足农作物出苗、育苗需要,春旱经常发生。进入夏、秋季,如果遇上雨量偏少或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就会发生夏旱、秋吊。可见,阜新市农业干旱主要表现为春旱、夏旱和秋吊。
阜新是农业生产大市,粮食、畜牧、林业生产在省内具有重要位置,且耕作方式相对较落后,缺乏高效先进的灌溉设施,灌溉成本较高,农民靠天收思想严重,农业产量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因而,科学、简便、准确地分析旱情,对指导该市的农业灌溉,分析全市的粮油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2阜新市干旱发生的主要特点
2.1 阜新市降水量的时空分布 2.1.1 降水的空间分布
阜新市的降水量空间分布很不均匀。降水量分布情况,是从东南至西北逐渐减小。这主要是由于西北部比东南部更加靠近内陆。当夏季风开始登陆时,水汽最为丰富,当它向内陆深入的过程中,沿途降雨,水汽逐渐减少。距水汽来源越近的地区,降雨就越多,反之,降雨就少。阜新西北部,受到的夏季风影响很小,所以降水就少。这也与我国干湿区和气候带的划分想吻合。由此可知,整个阜新地区处于半干旱半湿润的过渡带。
阜新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见图1,从图上可以看出,按降水量多少可分为三个区域,以彰武县、阜新县、阜新市为界,东南部地区降水量大于500mm,其中彰武县苇子沟降水量最多,为 547.4mm,高于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 14.0%;中部降水量为500—450mm;西北部降水最少,降水量低于450mm,其中彰武县四堡子站降水为全市最少,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4l5.5mm,低于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3.5%。
2.1.2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是阜新降水的另一个主要特点。由于阜新地区的降水主要来源于夏季风,夏季风的早晚、强弱、进退等年际差异,都明显地影响降水的年际变化。此外,寒潮的强弱和次数、台风的多少和路径等都会影响降水的年际变化。阜新市降水量年际变化过程见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统计的59年资料中,有30年年平均降水量在500mm以上,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划分标准,阜新地区有一半年份属于半干旱气候,一半年份属于半湿润气候,因此,进一步证明阜新地区属于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的过渡带。阜新市的降水量变化周期为5年左右,丰枯变化周期为 l0年左右。全市平均历年最大降水量为824.4mm,历年最小降水量为300.4mm,最大与最小的比值为2.7,丰水年与枯水年降水量之比介于1.5~2.7之间;从发展趋势线看,降水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尤其是1998年以后,降水量明显减少。
2.1.3 降水量的年内分布
阜新市的降水资源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图3),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汛期降水量(6~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5%。7月份降水量最多,为142.9mm,占全年降水量的28.4%,8月份、6月份降水量分别为110.4mm和77.4mm,占全年的21.9%和15.3%;整个冬季(12、1、2月)降水最少,只有全年降水的1.7%;春季(3~5月)降水量为72.8mm,只占全年的14.4%,说明阜新地区春季的降水量不足,容易出现春旱。
2.2 阜新市蒸发量的分布特点
阜新地区气候干燥,年日照时数长,年蒸发量大多在1100-1600mm之间。蒸发量的年内分配也不均匀(见图4),全年最大月蒸发量出现在5月份,占年蒸发量的17.7%,6月次之,5,6两月蒸发量约占全年总量的33%。最小月蒸发量一般出现在 1月份,最大月蒸发量为最小月的5~18倍。整个春季(3—5月)的蒸发量为606.7mm,占全年蒸发总量的36.6%。由于蒸发的峰值正好出现在少雨的春季,因而加重阜新春季的干旱。
2.3 人类活动的影响
近几年来,阜新市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干旱现象更加严重。例如:盲目开垦,乱砍、滥伐破坏森林植被,导致水土流失,降低了土壤涵水能力,为干旱埋下了隐患;工业生产发展,人口增加,造成需水量增多,加重了干旱;城市污水严重污染水源,使很多清洁的水遭受污染,相当于减少一部分水资源量,使干旱缺水的局面更为严重[1]。3 旱灾特征评定指标的确定
干旱的定义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解释,世界气象组织1975年公布,共承认以下 6种形式的干旱:气象、气候、大气、农业、水文、用水管理。而以三种干旱定义最为通用:①气象干旱:“不正常的干燥天气时期,持续缺水足以在影响区域引起严重水文不平衡”(赫查克,1959年)。②农业干旱 :“涉及降水量不足的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或牧场产量足以产生不利影响”(罗森堡,1979年)。③水文干旱 :“在河流、水库、地下水含水层、湖泊和土壤中低于平均含水量的时期”(耶弗杰维奇等,1979年)[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科学防御自然灾害能力的不断提高,有旱无灾或有旱少灾的现象不断增加,本文采用干旱灾害程度[3]这一指标来综合评价某地的干旱程度,为政府部门防旱抗旱提供科学依据。考虑到阜新主要以农业为主,故采用因旱粮食损失率这一指标进行旱灾等级划分。因旱粮食损失率汁算公式如下:
因旱粮食损失率(L)=因旱粮食减产量
当年粮食正常产量100%
因旱粮食损失率指因旱粮食减产量与当年粮食正常产量的百分数。其中,因旱粮食减产量应根据实际调查统计,调查过程中注意区分了当年粮食减产量和因旱粮食减产量的关系,合理地剔除风、雨、雪、涝、病害等其它影响粮食减产的因素。当年粮食正常产量则按照前三年粮食实际亩均产量的平均值估算。若前三年旱情严重,不能很好的代表正常产量,则继续向上类推至合理年份。若当年粮食正常产量小于当年粮食实际产量,则可判定当年不旱。旱灾特征
(1)旱灾频率高
本次分析选取1951-2009年59年间的资料,根据表1中的划分标准,阜新县共发生轻度旱灾16年,中度旱灾9年,严重旱灾5年,特大旱灾2年,有27年未发生旱灾,发生旱灾的频率为54.2%;彰武县共发生轻度旱灾24年,中度旱灾6年,严重旱灾2年,特大旱灾3年,发生旱灾的频率为59.3%。阜新地区总体属于重干旱区。
(2)近年旱灾更加严重
自1998年以后,阜新地区干旱现象更加严重。根据1999-2009年11年间的统计资料看,阜新县共发生轻度旱灾3年,中度旱灾2年,严重旱灾3年,特大旱灾1年,发生旱灾的频率为81.8%。近年来,阜新地区不仅发生旱灾的频率明显增加,而且灾害程度更加严重。这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减灾对策
阜新市的抗旱工作要取得好的成效,必须根据阜新市属于半干旱半湿润过渡带的这个主要气候特征,采取综合措施,统筹兼顾,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赢。这是当前全市上下都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重点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阜新地区是辽宁省主要粮食产区之一,过去主要种植玉米,农作物品种单一,且不太具备抗旱能力。要增加经济效益,必须在节水的前提下,优化作物品种,提高种植质量。因此要因地制宜,选准项目,把发展抗旱、高效、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作为种植业调整的主项。在东南部相对湿润的地区种植玉米、花生等,在中部减少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抗旱、经济价值高的花生种植面积;在西北部大力发展花生、烤烟、杂粮、金盏花、菊芋等种植项目。同时,要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大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项目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适应阜新气候条件下的种植业产业结构。
(2)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为克服水资源紧缺的制约,应该加快以水为主导因素的产业结构调整,把节水指标纳入阜新经济发展的控制性指标体系之中,以用水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逐步培育起适应阜新缺水条件的生产生活方式。颁布产业用水定额,淘汰高耗水行业。要加强对小水泥、小造纸等污染水源工业的管理,关停焦化厂等高耗水、高污染企业。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电子等低耗水、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以及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在量水而行、以水定结构的产业发展思路引导下,阜新市必将向高效用水领域流动,以有限的水资源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建立节水型社会。首先,政府要建立节水法规体系,并且强化特殊行业的用水管理。其次,要宣传教育,推动节水意识深入人心。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将节水内容纳入中小学课本等方式,让节水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益行为,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节水活动中来。再次,加大非常规水源的利用。
再生水、雨洪水的循环利用替代部分新水,做到优水优用、分质供水。
(4)植树造林,涵养水源。要建立生态立市的发展观念,以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项目为载体,全民动员,调动全市各界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精心打造“通道绿化、城区绿化、绿山富民”工程。
(5)大力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量是缓解我市旱情的根本性措施,而人工增雨正是人类利用科技手段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种能力。人工增雨是一项效益好、见效快的技术措施,对于促进春耕生产、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净化空气都十分有利。结论
(1)阜新市的降水量空间分布很不均匀,从东南至西北逐渐减小。整个阜新地区属于半干旱半湿润的过渡带。
(2)阜新市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降水量变化周期为5年左右,丰枯变化周期为 l0年左右,丰水年与枯水年降水量之比介于1.5~2.7之间;从发展趋势看,降水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尤其是1998年以后,降水量明显减少。
(3)阜新市的降水资源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春季(3~5月)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4.4%,说明阜新地区春季的降水量不足,容易出现春旱。
(4)阜新县和彰武县发生轻度旱灾分别为16年和24年,中度旱灾9年和6年,严重旱灾5年和2年,特大旱灾2年和3年,发生旱灾的频率分别为54.2%和59.3%。阜新地区总体属于重干旱区。
(5)为提高抗灾减灾能力,确保全市区域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主要要做到(a)调整农业种植结构;(b)调整工业产业结构;(c)建立节水型社会;(d)植树造林,涵养水源;(e)大力发展人工增雨作业。
参考文献
[1] 赵锡钢.辽宁省干旱灾害分析及减灾对策[J].东北水利水电,2008,26(285):65~68
[2] 农业气象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会,1982.12
[3] 余金龙.陕西省干旱灾害特征及旱灾易发地区研究[J].陕西水利,2010,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