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
本文发表于《现代教育报》2013年10月30日A6-A7版,编辑未作删改。题目仍然是《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
今年春节,带女儿去香港看望朋友。朋友的小女儿小雅有一个玩具,女儿很喜欢,临走的时候,朋友就让小雅把它送给了女儿——她经常教育孩子要学会分享,所以我们没有拒绝她的好意。
第二天,两家人在一起逛街。朋友告诉我,昨晚我们走了以后,小雅对妈妈说,请转告阿姨,那个玩具的说明书要求,只能让三岁以上的孩子玩。不知道我们的女儿到三岁了没有。我告诉已经四岁的小雅,我们很感谢她的提醒。妹妹还有几个月就到三岁了,我们不会让她三岁之前玩的。小雅很认真的说,那我就放心了。
春节期间,香港的商场中央陈设了许多好玩的雕塑,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很多小朋友爬上去玩,还摆出各种姿势让家长拍照。女儿见到了也要爬上去玩。小雅对她说,你不能去玩。看到了吗?雕塑底下有一块牌子,上面写得很清楚:请勿攀爬。女儿很听话,就不再提要求了。看到我脸上惊奇的表情,朋友告诉我,那些在上面玩的孩子一定都是“大陆客”——也许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称谓带给我的感受——香港的小朋友都很守规矩,无论多大年龄,只要看到“请勿攀爬”的标牌是一定不会上去玩的。
晚上回到酒店上网,看到一条“6名中国乘客闹事,荷兰航空机长拒飞”的新闻。报道说,2月13日中午,荷兰航空KL898航班头等舱内,有6名中国乘客晚到,整个航班就等他们登机。起飞前他们又坚决不系安全带,拒绝关闭手机,还和机长以及空姐大声喊叫,言辞中带有辱骂字眼。机长因此拒绝起飞。
乘坐飞机要系安全带,关闭手机和电子设备,这是起码的常识,也是起飞前空乘人员反复强调的规矩,并有《航空安全法》作为保障。乘坐头等舱的6名乘客不遵守这些规定,不仅仅是让中国人丢了脸,也让我们反思,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中国人是否已经具备了与之相匹配的文化素养?当中国日益朝着经济总量世界第一的地位努力前进的时候,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相应的教育、科技、文化和思想准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举世瞩目,但在许多境外人士看来,迅速富裕起来的中国人除了钱多之外,其他方面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去年以来,每到一个地方,当地人的第一句话是感叹中国人真有钱,第二句话就是问我们:“北京的雾霾怎么样了?”他们对中国人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羡慕中国人有钱,欢迎中国人去消费;另一方面,并不大瞧得起中国人,甚至有鄙夷之意,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人不守规矩。
中国人是不太守规矩。对于很多人来说,规矩往往是一纸空文,可以视而不见。规矩的制定比较随意,遵守起来也就不怎么严格。许多规矩是针对大多数人的,对于少数人而言,就可以突破,可以特事特办。没有关系时是规矩,有关系时就不是规矩。很多人的心里,并没有做人的一根底线。不太清楚是非的界限在哪里。不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什么事无论如何不能做。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一个很大的区别是:西方人遇到一件事时,首先问自己该不该做;中国人遇到一件事时,首先问有没有人看见。没人看见就敢做,有人看见就不敢做。我们缺乏基本的敬畏感。
这种心态固然和民族文化有关。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官僚统治,使“人治”的传统根深蒂固,“法治”的意识极为淡漠。“人治”的特点是不受规矩的限制,完全依赖长官意志,皇帝说的话就是“金口玉言”;“法治”的特点是一切都要依照规矩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超越法律——总统也要受法律约束。另一方面,这种心态也和当前的基础教育有关。由于大一统的高考招生录取模式的“指挥棒”效应,整个中学基础教育的核心就是围绕考试而进行的重复性训练。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凡是高考考的就训练,凡是高考不考的就统统不做,至多只是做做样子,应付上级领导的视察。由于道德、诚信等非智力因素在大规模标准化考试中根本无法考察,因此道德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领域里越来越被边缘化——只要学生的考试成绩高,就可以“一俊遮百丑”。
这种教育模式正在使学生丧失宝贵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多家长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到提高学生的所谓“综合素质”上,千方百计让孩子上名校、学钢琴、学画画、学滑冰、学击剑,等等,却忘记了最基本的让孩子要学会做人,知道守时、不说谎、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守规矩、不犯法等一些基本的道理。据说,李双江之子李某某在艺术和体育方面颇有天赋。4岁学钢琴,8岁习书法,10岁加入中国少年冰球队,曾就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美国Shattuck-St.Mary’s school(沙特克圣玛丽学院)冰球学校,多次在钢琴、书法、冰球比赛中摘金夺银。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在素质教育方面光彩夺目的“优秀学生”却犯下了如此令人发指的罪行。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失去了做人,其他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当我们让孩子在具体技能上学得越多的时候,可能意味着对他们的危害也越大。
不守规矩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不负责任。现在的学生责任意识越来越淡薄。他们不太懂得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会产生后果,自己要对这个后果负责,也要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前一分钟说过的话后一分钟可以马上不算,而且并不对此感到歉疚;答应好别人的事忘了,忘了就忘了,不会道歉,往往还认为不是自己的错,错的是别人;考试作弊受到处分,不知道改正错误,却千方百计想逃避惩罚;做事全凭冲动,全然不顾及后果,一旦出了事,双手一摊,由家长用钱去摆平吧。这样的学生,即使成绩再优秀,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也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君不见,有多少名牌大学毕业的年轻干部,走上一定领导岗位以后就大肆贪污受贿,根源可能就在这里。长期以来,学校里的好学生都是被人管着长大的,受家长管,受老师管。长大以后,一旦权力不受约束,没人管了时候,就有可能开始胡作非为。看来,要想根治贪腐,还是要从教育着手,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从小就知道,做人的底线在哪里,哪些红线坚决不能碰。
中国的教育呈现出一种很奇怪的双重逆向效应。一种逆向效应体现在,小学生强调的是共产主义教育,要为全人类服务;中学生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教育,要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到了大学,学生考虑的就是个人主义教育了,只想着怎么赚钱,毕业时能找一个收入高的好工作。另一种逆向效应体现在,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就让孩子学各种各样的技能,有的甚至要学十几种,千方百计把孩子培养成无所不能的天才,无论如何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中学阶段拼命把孩子送到各种“辅导班”、“培训班”,为了提高成绩不惜一切代价。除了高考要考的知识点,其他一概不学;到了大学,才发现一个人要想成功,除了学习成绩、艺术才能之外,更重要的还是道德修养和做人。这才开始“文明修身行动”,学会上厕所要冲水,不随地吐痰、丢垃圾,不大声喧哗,不穿背心、拖鞋进入公共场所,不浪费粮食和水,用餐完毕自觉送还碗筷,学会说“谢谢”和“对不起”等等这些原本在幼儿园就应当养成的良好习惯,并且将其作为高校德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这些看起来有悖于常理的现象,恰恰说明了当前基础教育以高考为核心带来的一系列弊端。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教育,考试本身不是目的。如果为了考试而教育,就彻底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教育之所以是百年大计,国之根本,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合格的公民。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仅仅能够振兴国家和民族,推动社会进步,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多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就会少一个危害社会的人。如此,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国家的富强和文明以及个人的幸福和快乐。
对教育的重视不仅体现在政府对学校的投入上——尽管这一点极为重要。事实上,社会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更为关键。在这一点上,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了比资金更多的爱、耐心、时间和精力。比如,在德国,一个母亲怀孕之后,她所服务的机构会保留她的工作岗位——如果她就业的话——直到孩子长到三岁,之后她仍然可以回原机构上班。这期间,她的薪水照发不误,政府还会视情况不同给予相应的补贴,法律上对此也有严格的保障。这就使得德国的母亲至少在三年之内能够心无旁骛地照顾孩子,可以整天和孩子待在一起——如果她愿意的话。但是在中国,一个母亲的产假只有九十八天,其中,产前休息十五天,产后休息八十三天——不到三个月。三个月后,母亲就要恢复上班,只能把孩子交给保姆或者父母。也就是说,在一个孩子一生成长最关键的头三年中,他(她)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和妈妈在一起的。这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再比如,德国的男人很少在晚上外出应酬,下班就回家,不是和孩子读读书,听听音乐,就是在一起玩。这就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始终能够感受到父亲和母亲两个人对他(她)的爱。但是在中国,很多父亲下班之后都在外边应酬。等到他喝得酩酊大醉回家之后,孩子早就睡了。等他早上出门上班的时候,孩子还没有醒。也就是说,在一个孩子一生成长最关键的十几年里,他(她)要么是和妈妈在一起,要么是和老人在一起。他(她)基本上感受不到父亲的爱和存在。这对男孩和女孩的成长都极为不利。而且越是这样,父亲就越感到歉疚,就越容易从金钱上对孩子进行补偿,结果造成对孩子的溺爱,形成恶性循环。
对教育思考得越多,我就越意识到教育问题的复杂和艰巨。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政府、社会、家庭各有其责任。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和孩子的教育相比,其他任何所谓的事业可能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琐屑之事。对教育的重视不能只停留在文件、号召和口号上,要有切切实实的资源投入——无论对于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是一样。
第二篇:爱国不只是口号
爱国不只是口号
爱国不只是口号,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你贵或贱,美与丑,都不要忘记你还有一种永远大于金钱、地位的职责,那就是爱国。
假如你要问我的祖国在哪?我会自豪地告诉你:在那世界的东方有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她就是我的祖国,我的祖国山河壮丽,美丽富饶。那儿就是我伟大的祖国—中国。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四大发明让世界的科技向前迈了一大步;中国的文化历史真辉煌,有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李白的“斗酒诗百篇”,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
我欣赏我的祖国,是因为中国曾经经历了多少沧桑、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啊;我热爱我的祖国,是因为它在##、邓小平、江总书记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敬佩我的祖国,是因为在孙中山这位大总统的领导下,打响了“武昌起义”,发动了“辛亥革命”使中国从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中走了出来;我喜欢我的祖国,是因为祖国的壮丽风景使人心旷神怡„„
“5.12”一个让人铭记的日子,在抗震救灾的那段黑暗而有光明的日子里,大量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关爱涌向灾区,同时涌向亿万国人的赤子之心。绵竹东方汽轮机厂职工救出30个孩子后被砖块砸伤;女警坚守抗灾一线家中10口亲人全部遇难;教师将近40名学生安全撤离自己的留在了废墟中;北川司法局长4天未下火线;老母亲老泪纵横称谭千秋最孝顺谭千秋长女撰文忆父亲;30民工最早前往救援;校长刘亚春组织自救抢出百余人却痛失妻儿„„真是大爱无疆啊!将爱国表现的淋漓尽致。
是否还记得激动人心的时刻,一个举国欢庆的时刻。那一夜,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高声宣读“Beijing,China”的时候,声音的电波从莫斯科会场传遍长城内外,中华大地上下欢腾,华夏儿女忘情欢呼。一百年前参加奥运会是一种梦想,甚至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我们已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朴素的民风。让世界真正的认识了中国,了解中国!
如今的一切变化都是因为祖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身处其中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作为90后的我,不应坐吃山空,而是敢于创新,敢于突破。老本是有限的,迟早要啃完的,但是如果我们懂得如何进取,如何爱国,那么世界将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辉煌!
第三篇:作文,不只是一纸空文
作文,不只是一纸空文
竹君园教育中心·路桥分校五年级李翔宇
作文,它的语言,如同优雅的音符,演绎着人生的五线谱。作文,不是轻易可以下结论的。对于有些人来说,作文无比重要,甚至胜过生命。对于平时的写作,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缺少思考而是缺少角度,对于很多相同的话题,而优秀的作者为什么技高一筹?答案很简单,或优美或华丽或简练的语言,再加上独特的思考角度,一篇佳作便就势出炉。好的文章可以打开人的心扉,心声也在不经意间缓缓流出,我们可以不在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及地位,更可以不必去追究年龄及相貌,这一切都来的那么自然,那么亲切。
不仅如此,我觉得文字更可以磨砺自己,陶冶自己,锻炼自己,升华自己,也或许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才有了真正的文学所诞生。即使你每天都看同一篇作文,但你每次都能发现新的东西。
对于我的生活,写作更是一种浪漫的宣泄。情绪低落又难以向人言语时,小小的漂流瓶便成了我全部的精神寄托,蹲下身来放入水中,看着它顺流而下,顿觉豁然开朗、身心愉悦。
当然文字的表达方式还有很多种,好的文章就像一碗心灵鸡汤,也是一滴滋润心灵的甘泉,可以打通我们的心灵气场,引人积极向上。文字是一种高深的东西,这也正是文字的魅力,作文不只是一纸空文,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偶有草蛇灰线或开门见山,各有其妙、其乐无穷。
点评:
小作者以自己对于文字独到的见解,引发了一阵引人深思的感慨。情感真实,文字成熟、老练,可以说是相当有思想的一个少年,同时也告诉了读者,好的文章的作用与好处,更是给了一些面对写作文头脑一片空白的、作文成了心灵负担的学生一个新的启示:笔尖的流淌是一种享受,文字是有血有肉有生命力的高深艺术,其中的深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专研,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文字生命的色彩!
第四篇:清明节不只是祭祖 更是爱的教育
清明是精神的传承,是活着的人去寄托哀思,缅怀我们的先人,清明是最传统的习俗。马上就要清明节了,假期三天大家的心都在蠢蠢欲动。有的家长说要带上孩子回老家祭奠亲人,有的家长想带着孩子和大自然来场约会。清明了,记得小时候,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我们祭扫烈士墓。大家胸带小白花,由班长高擎队旗,在那些逝去的烈士墓前举手宣誓,大家都围绕在烈士墓前致敬,将那些小白花抛洒在这些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烈士墓前。那份庄严,那份感动依然让我记忆深刻。
可如今的学校已经不再去组织这样的活动了,对于孩子来说,清明节这样传统的节日也慢慢变淡了。甚至还有许多的孩子对清明节一点概念都没有,不知道英雄墓碑在哪,从未参加过祭扫烈士墓的活动,有的孩子知道清明节,可对于清明节的由来和日期一点都不知晓。就比如前天某同事到公司说她妈妈打电话问她清明节要不要回家,她却很茫然的问,什么时候是清明节。想想,一个二十多岁人的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清明节,更何况那些幼小的孩子呢?
朋友家的孩子已经十岁了,经常会参加学校举办的一些春游啊,元旦啊,国庆之类的活动,可偏偏清明节学校却不愿去组织这个祭扫烈士墓活动。朋友也问了学校的老师的原因,学校人数太多,大批队伍出门很不方便,之前也有新闻报道说,学校带上千学生队伍去祭扫烈士墓,后因为孩子出事家长到校闹的事情。现在的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主,要真的在路途上出点事,谁又能担得起这样的责任?确实,孩子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谁都不想事故的发生,为了孩子的安全,最终选择放弃组织这样的祭扫活动。
且不说现在的孩子了,对于我而言,我也只是在大学里参加过一次祭扫活动。而后,因为各种原因,学校不再举办这样的祭扫活动了。有人说是为了孩子的安全,也有人说费用的不透明导致。因为要带大批学生出去扫墓,不收费是不现实。学校害怕负责任就决定不再举办这样的活动,如今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根本不知道清明的真正意义。其实我认为学再多传统的理论知识,都不如身临处境的体会一下这种温情,站在烈士墓前带给心灵深处的震撼。这样的活动才能将清明节的真正意义发挥出来,让他们更加明白这个节日所蕴藏的涵义。
那么清明节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难道真的只是别上小白花去祭奠一下我们的烈士墓?在我看来,清明节不只是祭祖,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清明应该是生命的教育,更是爱的教育。
一,让孩子学会珍惜生命,认识生命的意义。湖南华嫂 www.xiexiebang.com 月嫂服务 育婴师培训
印象中外公去世的时候我还在上学,当时外婆几天几夜不吃不喝一直陪在他身边,妈妈哭成了泪人。我无知的问妈妈:外公去哪里了?妈妈把我拥抱在怀里,说:外公去天上了,他会一直看着我们,保护着我们。或许妈妈也是想为我编织一个美好的梦,希望我不要被死亡这样的话题而吓到。在祭奠亲人时,孩子们可能也会和我一样,会傻傻的问到关于死亡的敏感话题。
我觉得做父母的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方式,和孩子聊聊生命的这个话题。死亡在传统的社会是禁忌,可是生命如此,有生有死,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死亡无需畏惧,而应积极的健康的去看待死亡。对于外公的逝去,我也很忧伤。可那时的我已经知道死亡是无法避免的,身边的亲人朋友谁都可能会离我们而去。生命是有限的,只有珍惜,积极的对待生活,才能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二,通过祭祀活动让孩子学会感恩。
如果学校不组织祭扫活动,家长可以带上孩子去扫烈士陵园,将那些烈士们的英雄故事讲给孩子听。可能孩子小,还可能不太理解这些事。但是在烈士墓前一定要以身作则,不可以大声喧哗,蔑视亵渎对先人有不敬之意。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烈士的尊重和敬佩。
有的家长选择带孩子回去祭祖,向那些逝去的亲人送上缅怀与思念。每次听到妈妈给我讲外公生前艰苦的经历,为了养育她和两个舅舅,一直在外努力的拼搏。老一辈人的生活很艰辛,我听得都感触颇深。其实多和孩子说说这些过去的艰苦岁月,潜移默化中也培养了孩子感恩的心,以后面对生活都会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
三,清明节带着孩子和大自然来场约会。
湖南华嫂 www.xiexiebang.com 月嫂服务 育婴师培训
清明是一个万物苏醒,春耕播种的好时节。也是最适合出去踏春的好日子。如果清明前后天气好的话,相信野外肯定是一片春意盎然,花开烂漫。带上孩子去感受一下自然的风光美景,踏着绿油油的草地,闻着花朵的芬芳,感受魅力无边的春季。让孩子在田野间四处奔跑,看看河里的小鱼儿游来游去,听听树上鸟儿的叫声。清明节不仅是祭奠祖先,还可以陪孩子一起放风筝,荡秋千。这样的踏春,让孩子放飞美丽的心情,将生命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多么惬意啊!
据说古代每逢清明节,人们都会放风筝。当风筝放到蓝天后,要剪断牵线,任凭风筝在天空中飞舞,飞得越远越好。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希望保佑平安,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陪着孩子一起放风筝,也能增加彼此之间的亲子关系,还有增进健康,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
清明一到温度砰砰的往上升,随着假期的到来,不管是带孩子回老家祭祖,还是带孩子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安全是出行的关键。多给他们讲讲先辈们的奋斗历史,让孩子爱上传统的节日,对于宝宝来说“死亡教育”要正面对待,让孩子慢慢的去接受和认识“死亡”。教育无处不在,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在祭奠先辈,缅怀过去时也要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让孩子真正感受到清明节所蕴藏的内涵,参加我们的文化活动,多学习相关的习俗和知识。
第五篇:教育不只是让人找到工作
教育不只是让人找到工作
Alan Hudson
《 文汇报 》 2014 年 6 月 13 日 16 版
前不久,牛津大学领导力与公共政策中心主任Alan Hudson教授专程到访上海,与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研究新合作项目——领导力与公共政策。在上海时,他向年轻人提出忠告:“太多人都在拿到他们的本科学位后直接读硕士,花在教育里的时间太长,一直都处于脱离现实的状态,没有做过很好的研究,这其实是在浪费时间,浪费潜能,同样也是在浪费钱。”
在我看来,现在中国大学和海外大学间的合作,都不应该只是引进一些课程,更需要双方共同形成更加全球化、国际化的视角。
基于这个目的,我们和上海交大的合作研究也会立即展开。比如,我们会研究上海自贸区所带来的影响,我们还会就教育在城市的国际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等课题进行研究,但更多的是分享人才培养经验。
我们过多地强调了教育对找工作的作用
不久的将来,亦或10到20年后,教育会是怎样的面貌?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追溯历史。25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时代曾对教育有一场激烈的讨论,一些人认为教育是为了让你过上高尚的生活;一些人认为,教育的功能是成为一名更好的公民;另一些人认为教育只是帮你找工作。但如今,我们过多地把教育的功能放在最后一个上。这非常错误,因为我们最需要了解的是——为什么我们在这儿,为什么我们要在生命中扮演一个角色,对自己、对人民和对政府尽责。
当学生从大学毕业出来后,社会看重的并非他们狭隘的工作技能,而是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麻省理工是这方面的领先者,他们坚持在教育中设置广阔的背景。牛津也同样如此,我们通过改变核心课程来满足21世纪的要求。所以我们有马丁学院,它跨领域地将老龄化、全球政府、全球变暖、流行疾病等问题放在一起让大家来讨论。我认为这是21世纪教育应有的模式。
我认为,应该少让学生直接从本科到研究生。大学的本科项目应该强化,这样大多数人都可以做些事,然后到30岁或40岁时,回到学校再接受教育。
任何能让更多人投入教育的技术创新都是好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资源涌现,虽然我认为任何能让更多人投入到教育中的技术创新都是好的,但教育的内容和质量仍由人际关系决定。
互联网只不过是21世纪的印刷品,最好的教育形式仍是面对面交流,其中有学生与教授的信任。我们可以在网上交流,但我们还需要聚到一起。现在关于教学与研究的争论常常在大学发生。人们也总问我,上课与研究哪个更重要?事实上,我坚信,如果你不去授课,你成不了一个好的研究者。但不做研究,也不可能成为好老师。因为与学生交流不只是交流知识,还有你对所教东西的热情,而学生的反馈不仅仅是,“哦,这个很有意思,我要把它写下来”,而是“这有什么问题呢?”“为什么是那样一个案例?”——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意义。
领导力是能让你在未来开放地应对变革的学问
对那些回到学校深造的人来说,教育者需要让这些已经工作过的学生从自己的“舒适区”里走出来,迫使他们去思考。
当下很多人都在讨论领导力,但如何定义21世纪的领导力呢?
事实上,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最好的年代。未来40到50年,世界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领导力的核心就是要去理解这种变化,并对它有所行动。
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世界是混乱不堪的。但就算世界的发展没有模型,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教训和经验。
因为存在的问题总是多于答案,所以我觉得领导力是一个能够让人在未来开放地应对变革的学问。而且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的领导力十分相似,它们面临着类似的任务和挑战,即21世纪特有的跨领域的挑战,这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稳定”不应是年轻人选择当公务员的理由
我听说,中国公务员录取考试的竞争近年越来越激烈,录取率低达35∶1。听说年轻人认为政府福利好而且稳定。
事实上,中国上世纪90年代时申请公务员的人数是下降的,因为大学毕业生觉得在外企和私企里可以赚钱。但2000年后申请公务员的人越来越多。我对此保留意见,特别是如果你觉得公务员这个工作很稳定,那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成为公务员,最重要的是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公共服务,虽然不是擦盘子,但你要为老百姓负责,老百姓就是上帝。
如果你认为成为公务员就能拥有舒适稳定简单的人生,那你还没有理解当今世界。这又回到了之前的问题,未来的10年、20年间,世界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你希望自己能积极应对,那就努力工作,锤炼所有的能力,并处于领先。如果你觉得安逸过活就行,那我还真不知道你能做些什么,你也别想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
我是一个社会科学家,社会科学是被模型以及完美决策的想法所支配的。但我认为,没有更伟大的理念存在,相反倒有不少微小的想法和做事的方法。我认为,我们需要开放地看待事物,乐于应对变化。过去有一批伟大的企业家和商业领导曾说过,成百上千条道没有一条走得通,但下一次我总会有出路。也就是说,你必须准备好经历失败,必须要去尝试,但更重要的是,你必须信念坚定,有所付出,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一定的责任。我认为我会把这样的观点放在课程的核心位置。
(本文由商学院大百科赵鹰翻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