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派律师更要维护法治社会(模版)

时间:2019-05-13 21:4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死磕派律师更要维护法治社会(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死磕派律师更要维护法治社会(模版)》。

第一篇:死磕派律师更要维护法治社会(模版)

死磕派律师更要维护法治社会

近年来,广大律师主动参与社会建设和矛盾化解,成了人们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与美国平均30人中有1个律师相比,我国平均6000人中才有1个律师,法律服务支持力度差,法律服务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弱许多;与此同时,执法、司法领域不依法办事的现象依然存在。

由此,一批死磕派律师、激进派律师现在活跃于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领域,一是为权益受到伤害的群众和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法律帮助;只要哪里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冤案、错案,哪里就会出现这批死磕到底的律师。

二是他们专门冲着政策弊病而来,例如春节火车票乱涨价、高速公路收费标准不合理、涉及百姓生活的水电收费涨价未召开听证会等。

正是由于他们的维权行动,有效纠正了一批违法行为。

应当说,死磕派律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应当被有关政策制定者和执法机关所接受。一些官员和执法者仍囿于自己的条条块块中,他们需要走出来。何况律师们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多是疑难杂症,如果不能敢于真正碰硬,所提要求如何能够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客观上对双方都是艰巨考验。

对此,政府应主动团结这些律师群体,让他们成为决策的参谋之一。死磕派律师既然十分关心国家政治走向、社会发展、群众利益,就应主动在制定修改法律、接待上访信访中发挥作用,参与处理好政府在拆迁改造、重大工程建设中,因忽视甚至损害群众利益形成的矛盾和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改进政府形象。切忌私下小范围形成与政府对立的意见和行动,将自己划到政府的对立面。

同样,司法机关也要善于团结和依靠律师群体,主动邀请律师为改进司法工作提供良策,为重大疑难案件正确处理提供专家意见。

死磕派律师也要善于在代理案件、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

因一时冲动发出言辞激烈的声音,给法官送红薯、庭审中发微博或者引起网络聚集和炒作,违反庭审纪律,不仅损害司法机关形象,也有损于律师职业的理性和公正,这是关心国家法治事业的人们所不愿看到的。

一些死磕派律师不仅折腾别人,也折腾自己,如果度没有把握好,还可能面临法律的追究。因而,死磕派律师要想成为公平正义的追求者,首先必须是法治社会的坚定维护者。▲

第二篇:维护社会稳定既要“扬汤止沸”更要“釜底抽薪”(范文)

维护社会稳定既要“扬汤止沸”更要“釜底抽薪”

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社会体制深刻变革的关键阶段,当前正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非常艰巨。从全国范围看,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甘肃陇南事件、深圳袭警等群体性事件有上升的势头,粮食安全、资源紧缺、能源危机牵动着人们的神经,南方冻灾、汶川地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关注社会稳定、遏制群体事件高发势头、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居乐业刻不容缓。

“稳定压倒一切”,社会稳定具有极端的重要性。一方面,从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目的角度看,社会稳定标志着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标志着人民群众幸福和乐,这是我们发展的目的所在,失去了社会稳定,我们的发展就会陷入目的缺失和价值虚无的困境。另一方面,从发展的角度看,社会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就缺少基本的条件,我们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群众的福祉也将无法实现。

1、完善法律法规。完善食品药品生产条例,规范原料使用、质量标准明细规定,督促企业遵守法律。

2、加强监管。明确监管职责,消除监管真空,提高办事效率;明确确保在执法过程中责任到人。

3、部门联动,加强合作。理顺药监体系,建立部门间沟通平台,相互协调;落实国家政策法规,保证政令畅通。

4、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处罚标准,对违规使用有害原料的食品药品企业的处罚力度。

5、教育宣传。对相关企业负责人加强教育,增加其法律意识,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社会稳定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快乐,我们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政府进一步强化行业规范建设的举措:

1、加大打击制假售假、欺行霸市、商业贿赂等行为,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

2、统一部署,上下联动,以打促建,规范企业行为,提升行业服务意识,促进规范健康发展。

3、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对不正当行业特别是制假售假、欺行霸市、商业贿赂认真排查。

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和执法环境。

“民生重于泰山”,社会稳定应该是广大民众安居乐业基础上的稳定,这样的稳定才是有价值的和可持续的,我们既要做好突发事件的迅速处理,做好善后工作,也要注意化解各种矛盾,建立各种根本性的制度。既要治标,也要治本;既要“扬汤止沸”,更要“釜底抽薪”。我们要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地关注民生疾苦,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会建立一个安居乐业、稳定和谐的社会,我们共同努力,我们共同期待。

第三篇:加强民主法治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民主法治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镇坚持“依法治镇”战略,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进程,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法治化水平和加强农村、社区基层组织、防控体系建设入手,大力开展“民主法治村(居)”建设。通过二年来的创建活动,增强了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四民主、两公开”和“村民自治”等各

项机制得到进一步落实,农村基层组织、治安防控措施得到进一步加强,全镇社会持继保持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确保“民主法治村”建设顺利开展。

开展“民主法治村(居)”建设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班子扩大会议,进行专题分析研究,并根据××镇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五个到位:一是组织到位,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两个分管政法的镇党委副书记副组长,各工作片片长等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督促开展“民主法治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二是人员到位,全镇抽调70名镇干部,240名村干部及企业工作人员,到各村、社区指导工作;三是责任到位,我们根据创建“民主法治村(居)”的要求,实行了镇、片村(居)干部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和任务;四是经费到位,为了保证“民主法治村(居)”取得实效,镇财政拿出2万元,作为专项经费,保障了创建的顺利进行;五是宣传培训到位,3月底召开由全镇镇干部、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治保调解主任和社区干部等200余人参加的动员大会,提高各级干部群众对开展“民主法治村(居)”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各自职责和工作任务。并利用标语、黑板报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工作有简报、广播有声音、电视有镜头、报纸有文章,把宣传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开展“民主法治村(居)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立健全农村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农村法治水平。

近年来,经过普法教育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了较大增强,但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在村级管理上依然存在决策不民主,村务公开不及时和村民民主管理、监督意识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镇在“民主法治村(居)”建设中,建立健全农村各项管理制度,突出村规民约的修订和完善,狠抓“四民主、两公开”的落实,并且将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编印成小册,发送发每家每户,到目前已发送1万余份,让群众知晓本村(社区)的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农村(社区)的管理,全面提高村民法治化水平。

1、抓村规民约的修订和完善,规范村民行为。

修订一部完善规范的村规民约是建设“民主法治村(居)”的基础,也是实现依法治村、村民自治的重要前提。××镇在村规民约的修订和完善过程中坚持“程序合法、内容合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做到两个“一律”,一是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相抵触或不适合本村实际,影响群众利益的规章制度一律删除;二是不符合法定程序的村规民约一律废除。并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逐条进行讨论,还邀请法律专业人员对修订村规民约工作进行指导,把好法律法规和政策关,使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合理性相统一。如××村将《村规民约》修订意见稿印发到每一户村民手中,征求村民意见,并召开村民大会,邀请县司法局干部对《村规民约》意见稿进行分析、讲解,既调动了群众参与修订的积极性,又提高了群众对村规民约的认知度。到目前,全镇37村、5外社区全部完成了修订工作,并已上墙公开。修订37个村的村规民约中合计删除不合法的、影响群众利益的条款100余条,增补380余条,使各村的村规民约成为一个既与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相统一,又与县情、村情相符合,便于操作,群众认可的公约。

2、大力推行“四民主、两公开”。

四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两公开即: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四民主、两公开”是村规民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行村民自治的关键,必须大力推行,狠抓落实。

在推行民主选举方面,××镇在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选举中,严格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办法,充分保证党员和村民的民主选举权利。

在规范民主决策机制方面,全镇推行以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核心的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完善“村民代表议事规则”、“村级重大事项听证会制度”、“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流程制度”等多种形式的村民议事制度,凡是重大村务必须以公开形式征求村民意见后,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定。如××镇××村坚持实

行以村民代表为核心的民主决策机制,去年以来在决定村里重大事项工作中共召开村民代表会13次,得到群众的拥护。

在完善民主管理机制方面,通过制定、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村民的权利义务,规范村民参与村务活动的程序,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保证村民实现参与村务日常管理。如××镇××村规定村级300元

以上的工程项目全部公开招标,实行“阳光操作”。

在强化民主监督机制方面。一是各村都建立了由有威望的老干部、老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监督小组,代表村民先例监督权,对村务、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督。在时间上,坚持每月审核一次,上墙公布一次。在重大支出项目上,实行预先审议,事先监督,有效地防止了决策失误。二是建立组织内部相互监督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通报重大事项,接受相互监督。三是全面实行村级财务代理制,镇党委、政府直接监督村级财务的规范使用。通过健全监督机制,加强了村干部的廉政意识和照章办事的自觉性。

三、抓好法制宣传,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

××镇积极探索运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方式,大力开展法制宣传,以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如××社区组织腰鼓队、竹马队、军鼓队、秧歌队开展法制宣传;××社区编制通俗易懂的“防盗防诈骗防扒窃”等法制图片在社区巡回展示;××镇还会同县人大、法院、司法局等各部门在××广场开展《交通安全法》等各类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活动,帮助群众解答难题。去年以来××镇还开办了四次法制讲座,听课干部群众达1000余人,进一步增强了镇干部和村干部的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意识、提高群众同各种做作斗争的积极性。

四、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努力化解不安定因素。

今年3月份以来,根据县委统一部署,××镇组织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努力化解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1至4月份,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8起,调处58起,调处成功58起,调解成功率100,其中调解处理医药费累计达2万余元,排查各类不安定因素17件,办结17件。在实践中,主要坚持“三个强化”:

1、强化责任落实。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关键在领导,关键在落实。××镇把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纳入年终镇、村干部的考核内容,提出量化的具体指标。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包干责任制,镇领导班子分片包干,一般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村、包户,把保一方平安的责任落实到人。并实行严格的监督考核,对完成任务的给予表彰;对责任不落实,工作失职渎职,致使矛盾激化,发生群体性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强化组织建设。成立人民解调委员会,成员由综治办、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及信访、土管、计划生育等工作人员组成,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在镇分管领导下积极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活动,加强农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治保调解组织建设,形成镇、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做到层层有人管,级级有人抓。

3、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是预防和减少人民内部矛盾有效的方法。在工作中主要强化和落实以定期排查制、分级负责制、领导下访接待制、联合调处制、干部包案包办制、督办督查制等六项制度,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一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道路,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完善防控体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1、加强村级治保调解组织建设,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在“民主法治村(居)”建设中,把建设一支政治觉悟高、战斗力强的治保调解组织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活动一开始就对全镇原有的治保调解干部进行梳理,对长年在外、有名无实的治保调解干部进行调换,把一些有文化、懂政策、知法津、为人公正、年富力强,热心治保调解工作的人员中选调治调队伍中来,并对他们进行一次系统的培训,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在待遇保障上全镇各村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实行计工计酬或年薪制的办法,全面落实报酬问题,如:××村治保调解主任,采取年薪制,每年3000元。另外还进一步规范治保调解组织的工作制度,建好六种创建“民主法治村(居)”工作台帐:一是纠纷调处登记簿,二是暂住人口登记簿;三是综治活动文件计划登记簿;四是归正人员帮教情况登记薄;五是综治组织人员网络登记簿;

六、治保调解工作登记簿。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到位,调动了农村治保调解人员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积极性。今年1至4月份,为公安机关提供案件线索30条,破获刑事案件10起,赌博案件6起,抓获人员20人。

2、组建群众联防队伍,强化群众防范。在农村、社区除了加强治保调解组织建设外,还建立了由老党员、治安积极分子等组成的禁赌小组、治安巡逻队、归正人员帮教小组、“×××”练习者帮教小组等群众组织,共同维护好农村、社区的社会稳定。如充分利用党员进社区活动,建立社区治安巡逻队,其职责主要是发现、报告违法犯罪线索及治安信息,参与社区治安巡逻。其中××社区在职党员治安巡逻队,已有队员40名,分成二组,每月坚持组织二次以上的治安巡逻,近一年来已现场抓获违法人员3名,提供线索破获案件20余起。

3、大力发展社区物业管理保安服务。在封闭型小区和新建居民小区大力推行物业管理,用市场运作方式建立保安服务。目前××小区、××小区和××小区都相继实行物业管理,覆盖居民住户1400余户,物业管理保安人员有15名。

4、全面推行警务室建设。全镇在中心城区设立社区警务室5个、1个工业园区警务室,在农村设立5个农村警务室,20余名责任区民警立足社区、农村,抓防范,强基础,为民服务。去年还由县财政出资在城区建立了由20人组成的协警队,专门对城区进行治安巡逻,提高城区的治安防控能力。

第四篇:扎实推进法治创建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扎实推进法治创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全利镇开展法治镇创建活动以来,根据市、县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积极搭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不断规范和拓展法律服务等形式,深入开展法治镇创建工作,加快建设服务型、效率型政府,努力打造法治社会,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全镇“三个”文明建设水平,推进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在争当山区科学发展排头兵中取得了骄人成绩。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建设。我镇始终坚持健全组织领导,以党委的领导不断推进“法治全利”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在 “法治全利”创建工作中,我镇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确保创建工作领导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为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工作职能落实到位。为顺利推进“法治全利”创建工作,我镇制订《法治全利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全利镇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全利镇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制度》和《全利镇依法治镇信息联络员工作制度》等,使创建工作有制度、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在镇、村和镇属机关单位设立了信息联络员,及时推动创建活动在全镇范围内顺利开展。

(三)是考核机制到位。按照《全利镇开展法治全利创建活动方案》的具体要求,对照《开展法治全利创建工作测评标准》制定《全利镇开展法治镇创建工

1作测评标准》分解成《有关部门需向依法治镇办提供的材料》,明确细化各部门的工作责任目标和工作任务,形成全镇上下联动,工作责任落实,目标明确,工作规范化,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工作水平,确保创建法治工作落实到实处。同时,镇委不断完善全镇的十项工作制度、财务制度等,落实以制度管人、管事,推进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工作。

(四)是经费落实到位。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依法治镇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把法治镇创建工作经费列入到镇财政预算,确保经费落实到位,深入推进依法治镇和 “法治全利”创建工作。五是执法队伍建设到位。我镇认真组织城建、国土、计生等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培训、上岗培训,确保执法人员持证上岗,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促进了全镇法治工作和依法行政工作深入开展。

二、坚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推进法治创建工作。全民的法律意识的提高,是创建法治镇的基础。我镇紧紧抓住企业、单位、村委、社区、学校五大重点领域,以镇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学生、工人和农民为重点对象,全面推进“法律六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是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提升法治意识。镇党委把普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召开普法工作会议,制定普法宣传计划,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实施“一年一考”制度的普法学习和普法考试,积极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认真抓好在校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据统计,在“五〃五”普法期间,全镇共有机关干部3195人次参加了普法考试,开设法制课、法律讲座430多场次,听课人数38000多人次,在校师生受教育32000多人次。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法制宣传教育。镇党委利用“3.8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9.1法律援助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大节日、特殊节日,认真组织镇妇联、工商、司法、信访、关工委、学校等职能单位,派发法制宣传资料、张贴画报、提供咨询等,利用宣传媒体、宣传栏、流动广播等深入城乡开展法制宣传。

(三)是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企业”活动。扩大普法覆盖面,推动农村普法工作深入开展。在农村基层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企业”活动,提高全镇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掀起农村、企业普法新高潮。(四)是大力整治文化市场环境。大力配合县职能部门加强对文化、音像、娱乐场所等文化市场的监督整治工作,净化和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校园周边安全环境。

三、坚持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镇进程。我镇党委坚持落实依法行政工作,作为推进“法治全利”创建工作的重要举措,并在实际工作把依法行政贯彻到各项工作是去。(一)是落实依法行政制度。通过镇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专题会议、专题教育等形式,研究和部署依法行政工作,加快推进法治创建工作。坚持执行十项工作制度、《党委议事规则》、《重大问题决策暂行规定》、《重大建设项目决策审批和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进一步规范了党委、政府议事、决策程序以及表决

方式,保证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效地遏制了“一言堂”现象的发生。(二)是重大决策坚持民主集中集制。对涉及到“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的事项,由镇党政班子会议讨论决定,并接受县纪委派驻组的监督,促进全镇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三)是实施依法治理,规范行政行为。镇党委认真部署和推进依法治镇、依法治村、依法治校等工作的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城建、民政、安全生产、国土等部门全面实施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全镇形成了依法行政的良好发展局面。(四)是依法落实政务公开,接受监督。镇党委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把镇、村的党务、政务、村务、财务等内容利用公开栏、互联网信息公开平台等强化政务公开工作。去年,在县纪检监察部门的支持下,搭建起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公开平台,把相关政务内容按照要求和时间及时公开和更新。扩大群众的监督面,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五)是以创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镇、村,促进法治创建工作。我镇今年上半年,投入2万多元,建成了镇政府大院和和小潭村廉政文化长廊,提高农村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创新我镇法治创建工作,促进“法治全利”创建工作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展。

四、推进“法治全利”创建工作,构建和谐稳定社会。镇党委深入开展“强综治、创平安、促发展”活动,努力创建“平安石角”和“法治全利”创建工作,构建和谐稳定社会,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完善法治创建基础。镇党委去年

投入30多万元成立“全利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整合行政资源,充实调处力量,及时化解和调处民间纠纷、社会遗留问题,引导群众通过正常渠道和法律途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次化解“2.13”人员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二)是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镇党委制订了党政领导包案责任制,坚持“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带案下访”等,及时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防止激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稳定发展。(三)是增强防范机制。镇党委建立以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为主,以公安派出所、司法、信访、调解会、治保会等职能部门为辅的工作格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处,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11年全镇共接待来信来访89件,已调处解决87宗,成功率97.7%,信访案件同比下降23%,全镇全年无出现到市、到省及进京越级上访案件,我镇被评为“XX市信访工作创先先进单位”,被省政府评为“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四)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是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一项长期性工作,是 “法治全利”创建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载体,认真普及法律知识,深入开展依法治村,不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逐步实现村务活动的民主化、规范化、法制化,有力地推进了本镇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建设。至目前为止,我镇寻仙村成功创建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实现全面

履盖。法治创建工作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上台阶,2011年全镇共新引进外资项目9个,合同投资总额91亿多元,实际利用外资32亿元,经济发展取得了逆势飘红的佳绩;今年以来新引进外资项目2个,合同投资总额53.5亿元。

第五篇:律师百年:在社会法治进程中崛起(小编推荐)

律师百年:在社会法治进程中崛起

2012年09月07日 08:10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 评论(3)

为政者应当善待律师,得律师者得天下。律师在未来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的作用将不可低估

【财新网】(特约作者 陈有西)中国律师业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这个目前23万人规模的队伍,力量正在显示,作用日益发挥,褒贬议论不断,官方和民间都有各种评价。律师业内部对自己的功能定位和社会作用也是莫衷一是。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早期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说,中国大概需要30万律师。以现在的形势看,这个设想显然已经保守。江平先生说,律师兴则国家兴。道出了一个国家法治进程中律师的关键作用。我为重庆李庄案辩护时,针对一些人敌视律师的观念,也说过:为政者应当善待律师,得律师者得天下。律师在未来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的作用将不可低估。

现行的《律师法》第二条,对律师的定位是语焉不详的。‚本法所称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中心词,律师‚是执业人员‛。律师实质属性是什么,没有明确的定义。

今年7月3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一位国际关系研究学者的文章,将‚维权律师‛列为社会稳定的挑战力量之一。其完整表达的原话是:‚这一阶段,美国将更多利用非军事手段滞缓或干扰中国崛起进程,获取战略实利,实现国力重振,确保霸权地位。其主要手法包括:以‘网络自由’为旗号,改变‘自上而下’推进民主自由的传统模式,以维权律师、地下宗教、异见人士、网络领袖、弱势群体为核心,以期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渗透中国基层,为中国的‘改变’创造条件‛。这个表述,至少代表了当代社会主流情绪中存在着很浓厚的对律师业的错误认识,既体现了公权力对律师抱团的警惕,又体现了对律师功能认识的不足。

中国历史上没有现代意义的律师

人类律师制度最早的萌芽,出现于公元前四五百年,就是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94年雅典共和国的时候有陪审法庭,他当时就确定这样一个职业,诉讼程序要公开进行,双方可以进行辩论,普通的公民辩论,不懂得宗教的法律,他没有办法解释,所以往往从僧侣里面,神父里面,大教侣里面,选出专门来解释宗教法律的人。于是就演变成这样一个群体,律师职业就产生了。公元前三世纪到了罗马教皇,他以教令的形式,明确大教侣可以从事以供平民咨询法律事项的职业。就是一个神职人员兼做律师解释法律,因为当时是政教合一,很多的法律就是宗教法律。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现代概念上的律师,律师制度才真正的产生了。公元1215年英国自由大宪章时期,1836年威廉四世颁布法令,任何案件的预审和审判,都有权获得辩护。这个辩护权,老百姓没有能力自己行使,他得委托懂法律的人进行辩护。那么这样就确立了律师制度。律师制度最早的起源应该是一种刑事诉讼,而不是民商事诉讼。

中国历史上没有律师,有为公权力服务的师爷,属于吏。有一些为百姓处理法律事务的讼师,多为负面的形象。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只有做官一条路。考中秀才举人、进士,可以被派出去做县令、抚台。那么考不上进士的那些人怎么办?依附于官员,当个小吏。正式的官当不了,当绍兴师爷。中国的官吏,分官和吏,在中国行政系统里面吃皇粮的是官;吏就是帮助做事的秘书,一些幕僚。所以中国知识分子由士到幕僚,帮助行政长官做事,帮助处理一些诉讼事务。帮助官方起草法律文书。《狄仁杰》,包公戏,《大红袍》施公案,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知识分子,他像律师一样的身份,但他的角色是站在官方的角度,来帮助行政长官做辅助工作,帮助长官办案。而不是帮助被告的。

中国正史记载的,最早的律师形象就是恶的。《左传纪事本末》《吕氏春秋》关于邓析的记载:‚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袴。民之献衣学讼者,不可胜数,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是非无度,可与不可日变,所欲胜而胜,所欲罪而罪‛‚郑国大乱,民口喧哗‛,为驷颛所杀。‚与民之有讼者约‛,就是同有官司的老百姓相约签订合同。‚大狱一衣‛,大狱就是大官司,这个人要杀头了,这个人要没收财产了。大狱一衣,就是给他一件衣服,‚小狱襦袴‛,就是内衣,小官司这个就够了。这律师费很便宜。‚民之献衣学讼者不可胜数‛,老百姓人人觉得打官司有钱赚,那我就跟他去学打官司去。所以跟着做讼师的不可胜数。于是就危害安定团结了,官方就不高兴了,谣言就出来了,怎么说?‚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是非无度,可与不可日变。‛今天说是对的,明天说是不对的,就是‚日变‛,每天都在变。‚所欲胜而胜,所欲罪而罪。‛出入人罪,完全是这个讼师操纵的,就是没有是非的。所以‚郑国大乱,民口喧哗。‛这不就罪恶滔天了吗?所以为驷颛所杀,就是这个‚律师‛,被杀掉了。这是记进正史里面的。中国早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中,律师就固定好了这种形象。

清末中国现代律师制度的萌芽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律师制度,是从清朝末年开始的,1840年我们国门打开,1901年(光绪27年),张之洞洋务派给皇帝上了一个奏折,叫《江楚会奏变法三摺》,提出了司法改革九条意见,提出‚重众证‛。就是司法改革的九条建议,他里面就提出了个证据制度——公开、公正——就是司法要有个陪审团,要经过公开的审查才能对他进行定罪。这些是由张之洞他们的洋务派提出来的。

1906年,浙江留洋回来的法学家沈家本,起草《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因为清王朝灭亡了没有施行。《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第一次在中国的法律中,规定了律师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最早的律师制度的一种设计认可。规定了律师可以写状呈堂,可以上堂辩论,可以盘讯原告和证人,可以代被告进行辩护,可以引申案例进行辩论。被封建传统礼教者否决,不得行。判例法,沈家本的大清刑、民诉讼法里面就有规定,可是清王朝很快灭亡了,当时也没有议会通过。君主立宪,皇帝也还来不及签字,王朝就灭了。所以沈家本的这个设计,变成了一个学者文本,没有成为国家意志。

四年以后1910年,沈家本起草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嫌犯可以请二名辩护人;规定了会见权;通信权;阅卷权;验视证据权。全部写进去了。被那些保皇党,传统礼教者说:王权怎么能够被挑战呢?罪犯怎么能够同我皇权对抗呢?怎么能够争议我的皇权呢?因此这个草案被迫结束,不得施行。沈家本起草的内容是照搬西方的经验的,很先进的,中国的明治维新,本来可以一步走近很先进的法治思想,和日本差不多的时代。但是大革命开始,辛亥革命了,沈家本的这套思想就没有成为官方意志,也没对中国社会产生实质影响。所以最早提出近代中国律师制度的是沈家本。

民国时期的中国律师制度

到民国元年,孙中山等人领导辛亥革命成功,这时候的临时议会,当时的总统府,司法部,颁布了《律师暂行条例》。到民国十年1921年的时候,修正了一次,开始有了选拔律师委员会章程。那一年北洋政府《刑事诉讼条例》,第一次规定了律师辩护权。我们在近代革命史上,一直对北洋政府持批判态度,但是真正在刑事诉讼条例中写进律师辩护制度的,恰是北洋政府。1928年,蒋介石主持国民政府的时候,刑事诉讼法确立了律师的辩护权,规定了律师有权为被告辩护,有讯问被告权,会见被告权,法院可以指定律师辩护。这是1928年国民政府的时候就开始有的。到1945年,国民政府司法部,就公示了辩护人公诉规则,有了完美的诉讼制度,就是政府公诉律师。像台湾、香港,有很多的律师,检察官都是公职律师。香港的律政司,里面就是政府律师,行使公诉职能。

新中国律师制度的重建和挫折

新中国的律师制度,是从根据地时期产生的,共产党苏维埃政权时期,江西兴国、瑞金根据地,施行《裁判条例》,共产党当时有留苏回来的,有很多知识分子,还有前清的一些知识人,投奔了共产党闹革命。他们向红色政权引进了一些辩护的制度。1932年6月,根据地时期的《裁判条例》规定,‚被告可派代表出庭辩护‛。1936年延安时期,《川陕法庭条例草案》‚劳动者有委托辩护权‛。1946年,《晋察冀法庭工作指示》‚允许被告自己和委托别人辩护‛。这就是共产党开始建立政权的雏形,苏维埃政权的时候也承认了律师制度。

但是到1949年,我新政权废除了中华民国国大会议通过的《六法全书》,我们叫国民党反动派,国民政府叫它反动政府。他的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全部废止,《六法全书》全部作废。

所以到目前为止,台湾司法延续了沈家本晚清变法、北洋政府、孙中山建国大纲、国民政府,一直到台湾时期,将近一百年,他们的法统没有断裂,一直到现在还在延续。我们大陆是新中国,把辛亥革命开始的那些考察洋务后引进的先进的法治理念,全部都推倒了。

因为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我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我们不要宪法,不要法律,天下管得很好。我们有文件就够了。所以我们前三十年是没有法律的,只有一个《镇压反革命条例》和《婚姻法》,《条例》就是《刑法》,可以据此判刑枪毙人。喊口号,开大会,暴风骤雨,喜儿哭诉杨白劳,黃世仁不用审法庭审判,用群众大会批判,就死刑立即执行。革命暴力是不要法律的。

1950年12月,中央政务院发出文件,《关于取缔黑律师及讼棍事件的通报》。取缔旧律师制度,解散律师组织,停止律师活动。培养自己的人民辩护人。而这些新的法学知识分子,好多是苏联理念培养的。强调专政,强调统治意志,斯大林主义集权专制,是不保护具体的民权的。因为民权都集体化了,只有集体利益,没有个体权益。主导意志是配合公权力行使专政职能,不允许挑战公权力。

因此我们的政权一开始就是鄙视、打击律师的。认为‚讼师‛都是坏的、帮助坏人的。词义一直就是贬义的。我们对律师制度,不是把它建立起来、扶持起来、规范起来,而是把这个职业消灭掉。把国民政府的法律人,都作为反动旧法势力,予以取缔。对那些代理诉讼的人,是作为讼棍、讼师予以打击取缔。这种观念,一直到现在仍然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一直到‚反右‛前,新中国律师制度在董必武等前清知识人的呼吁主张下,才开始恢复。但没有二年,‚反右‛斗争开始了,全国总共二千来个律师,一大半打成了右派。因为律师爱提意见,又是同公权力对抗,为罪犯说话,打成右派是必然的。好律师,有担当的律师,基本上都被划为右派。依附于公权力,转向快,配合专政的律师,才得以幸免。律师制度至此基本取消。新中国律师的没有骨气,逢迎配合,劣化选择,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现在。文革时期不但没有律师,连公检法都砸烂了。只有军管组、革命委员会、群众专政。律师制度彻底夭亡了。

1980年后中国律师制度的恢复

邓小平、彭真、杨尚昆等文革后重新执政,他们在文革中都亲身经历了国家没有法治的岁月,贬到山沟,关进牛棚,刘少奇作为国家主席都未经审判就定罪,罪名也是生造而没有法律依据的,一直迫害到死。所以小平同志汲取教训,上台重新执政以后说,我们‚还要搞法制,讲法制靠得住些。‛从彭真委员长等开始,中国进入依法治国的探索,大举立法,恢复法制,恢复中国的法院、检察院,然后从法院里分出来一批人到司法行政系统。司法局里面再设个法律顾问处,法律顾问处演变成国家办的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通过一步步改革的深入,转制成为了走向社会的合作制的、合伙制的、个体户的律师事务所。中国律师就是这么重新恢复起来的。1980年恢复的时候,只有2000多名律师,经过30年发展,已经壮大到23万余人。伴随着中国大举立法和法学教育的进程,中国的律师队伍已经初具规模。

律师社会属性的定位之争

《律师法》争了那么久,最后的律师定位为什么会这样模模糊糊呢?因为各方争议很大。一种是认为律师也是官方的,要听权力的话,不要真辩,不要真正同公权叫板,要听招呼,要服从。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律师就是制约公权力的,在法律人群体中独立地监督公权的滥用,保护弱势一方,通过对抗辩论让法院兼听则明,防止出入人罪,实现不枉不纵,制约冤假错案。最后莫衷一是,我们对律师的定位就一直不明确。

最早同司法局一起的法律顾问处,我们定位是国家法律工作者,再慢慢地变成社会法律工作者,现在叫中介执业者、自由职业者。然后律师慢慢就是一个谋生赚钱的职业。因此,中国的律师伦理,对中国律师的定位,到目前为止,全国人大的立法思想当中还没有明确的定位。律师是法律工作者没有错。更重要的定位是,他是一个维护民权的代表者,是法律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律师是民权的代言人

人类发明律师制度,就是为了制约公权。在社会法律共同体当中,其他的法律人都是为公共权力服务的。法律要求在对面也设置一种力量,防止司法专横和失误,在对抗中发现失误,兼听则明。这是由司法的‚在对抗中发生真相‛这个原理决定的。

所有的法律人当中,真正代表民权的,站在公权力对立面,监督、制约公权力的,是律师行业。法律群体当中,一个是法官,一个是检察官,一个是警察,这些都归为公权力的一面。还有一个是法学教授,是比较中立的,但是法学教授也是拿国家工资的,只有律师不拿国家工资。现在有一些法学教授在做兼职律师,维护民权,在他的法学研究层面,从一个学者良心来讲,也是站在民权保护角度。所以我们法律人要分界一下,公检法是一边,律师、法学教授是另一边。

现在人民群众越来越认同律师所起的作用,中央也越来越重视律师的作用,参政议政的大门慢慢在打开。前年中央一个加强律师工作的决定,提出让律师当人大代表,当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加强律师党建,建立党支部,当然意图是加强对律师业的控制,但是另一方面,也是给律师一个合法的地位。把律师作为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一个重要的力量来看待。

中国法律人才的假性饱和

目前中国,在职的法院干部人数比律师多。这是全球少有的。13亿人口的中国,23万律师,在执业的不到20万,中国是约7500人才有一个律师。美国是270个人一个律师。如果按千分之一比例配律师的话,中国需要140万律师。按现在每年增加2万的速度,这个过程要60年。现在有不少法官出来做律师,而不是律师去考法官。法律行业本应该是一种宝塔结构,律师是基础,法官处于宝塔尖。律师人数应当大大超过法官,然后在律师中挑选刚正有水平的人才去做法官。同样的,真正依法治国时,法官队伍和警察,检察官队伍,都要增加。

但是目前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依法治国的呼声很高,而法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却找不到工作。毕业等于失业,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是同中国还没有从人治真正转向法治相关的。社会按权力办事而不是按法律规则办事,法律人才于是假性饱和。十八大以后,国家走向依法治国,依宪治国,这种现象才会开始转变。

我们要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中国的法治环境和发展的趋势。新中国62年,全社会从来没有这样关注过律师。从李庄案开始,再到现在的北海案、贵阳小河案,新闻界、法学界、社会的经济界、企业界、还有社会上的一些老百姓,从来没有这样关心和支持律师,关注律师行业。无论是社会影响,还是官方和民间的关注度,这些年都已经高速增长。

现代法治理念更新是司法重构的基础

中国律师现在不能被官方和民间力量理解,同中国法律伦理上一直蔑视个人权利、被告权利相关。法律人和公民,都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比如包公戏,对中国法律人的伦理一直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包公的刚正不阿、蔑视权贵,是很多法律人学习的榜样。但是包公戏里充满了封建专制司法的毒素。中国公检法的领导,都要学包公,做清官,扶持弱小,匡扶正义,这是好的一面。但是,包公的司法观念和司法方式,如果放到现在,则是错误的,要扬弃的。

第一,他是司法行政合一的。中国没有专门的法院院长,开封府的市长就是开封的高级法院院长,其实按戏里编的,他还不只是高级法院,而是最高法院,因为他是可以直接铡掉的。他是行政官员、司法官员合一的。现在的行政权、党委权干预司法权,就是从包公戏里找到合法渊源的。

第二,他是刑民合一的,离婚案子,赡养官司,民事官司按刑法手段一起审判,最后用刑法的手段把民事案也审了,把陈世美铡掉了。遗弃罪、重婚罪、杀人罪以及离婚官司、赡养官司,民事刑事一锅煮。这些都还不算问题,因为当时的封建社会,整个的中国政治结构,就是刑民合一、司法行政合一的。不能怪包公。但是其他的问题就严重得多。第一是刑讯逼供。‚招是不招?再若不招,大刑伺候。‛还狗头铡抬出来恐吓,这是公开的威胁、恐吓、刑讯逼供。现在一些警察和反贪局、纪委的人,刑讯逼供那么严重,就是从包公那学的。中国最好的官也是这么办案的?我有什么不对?

还有一个,就是不准辩护。陈世美没有律师辩护,也没有自我辩护权。辩了就是不老实。这样背信弃义的人,有了老婆孩子,喜新厌旧,又想娶公主做驸马的,不准你辩护,你没有说话的权利,只有老老实实认罪。我们现在有的到看守所里去通宵审讯,就是不准你辩解说话,只准认罪,否则就是态度不好。这个也是从包公审陈世美那学来的。

第三,不准上诉,当庭判决,而且是立即执行死刑。包公戏里面可以看到,他没有上诉权,也没有司法救济的权利。当场就铡掉了,以为这样才大快人心。追求实体公正,程序权利是没有的。我们中国多少代,对人民群众的普法,就是这样的。老百姓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样的一种残暴专制的司法模式。复仇主义,实体正义,程序是忽略的。被告权利是完全被漠视的。

河南有一个法院,模仿包公审案,法官穿着包公服装,法警穿着衙役的服装,拿着水火棍站在那里当庭开庭,学包公的优良传统。还美其名曰向群众普法。他普的是封建法。为什么中国的律师会被歧视?跟我们中华法系里,职权主义的审判方式、不救济相对人权利、不保护被告的权利、完全摒弃辩护权,是直接相关的。

中国政治伦理不许知识分子挑战公权

中国政治伦理一直来,官方有一种思维,知识分子要为我所用,不能同我保持特立独行。天下才俊,尽入我囊中。政治局面不期望‚百家争鸣‛,而是希望‚百家争宠‛。而律师的角色定位与此格格不入。你不帮我来治理老百姓,管天下,你反而帮助老百姓来打我的官司,找我的毛病,说我这个不对那个不对,那你肯定是一个讼棍,就要把你收拾掉。

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眼中的讼师,就是现在中国律师的地位渊源。一些老百姓恨律师,非议律师,同官方思维的引导,一直是密切相关的。他们认为律师是害人的,为赚钱是没有正义和原则的,是谁给钱就为谁说话的,是吃了原告吃被告的骗子。中华法系里,对律师的歧视,是与传统直接有关的。纠问式、盘问式,盘驳认罪,不得辩护,律师以讼师面目出现,这是职权主义司法观念的必然结果。

司法真相的话语权正在改变

因此,更新对律师业的认识观念,改善中国律师在官方心目中的形象,根本上改变律师业的生存发展环境,都有赖于法律伦理的进步、人权观念的进步,全面认识律师在现代法治结构中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当前,20万人的律师队伍,发出的声音还很小。法律圈里基本上还是公检法说了算。但互联网改变了社会话语权。民间‚自媒体‛阶段,微博,博客,已经能够非常迅速地将案件真相、法庭真相向社会传递。官方报纸有时候没有人看,反而律师的第一线报料有人看。‚自媒体‛开始以后,律师的声音,现在能够与公检法的说法势均力敌。而且老百姓往往相信律师的话,而不会相信政府的发布会。这是一种重要的变化,信息社会改变了我们整个社会的话语影响力结构。

正确认识‚维权律师‛的作用

律师的本质,是维护民权。如果律师不保护当事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名誉权、人格权和其他基本人权,这个职业群体就没有必要存在。当前‚维权律师‛,之所以会成为一些人觉得要防范的对象,是有多种糊涂的认识观念、政治观念造成的。

首先,‚维权‛同一些人的 ‚维稳‛观产生冲突。庸俗维稳观可以用三句很流行的顺口溜来表达:‚搞定就是稳定,没事就是本事,摆平就是水平。‛这种实用主义、眼前应对、本位主义的维稳观,不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求我这任上、我的地盘上暂时不出事。在这种观念下,就会产生‚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露头就打‛等高压维稳的思路。对于帮助人民群众进行依法实权,组织证据,研究方案,进行起诉,走法律程序的律师,当然会视为敌对力量,社会不稳定因素,必欲除之而后快。

其次,‚维权律师‚往往同‚人权律师‛划等号。而中国的人权事业是被妖魔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最讲人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的基本权利。但是,长期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排除人权。将人权视为西方价值观。中国加入35个国际人权公约和议定书,本应在中国国内法和司法中落实,我们的状况一直不如人意。而律师是懂法的,要求将这些国际承诺在中国实施。自然,律师就成了最难对付的一个群体。

第三,确实有个别维权律师,已经开始挑战政权和基本的中共一贯价值观,同海外的一些组织进行联系,成了一个敏感事件中的主角。有的律师已经脱离了办案本身,在追求的不限于个案的胜负,而表达了一些政治性的企求。使‚维权律师‛被列为‚自下而上渗透‛的主要防范对象。

第四,维权律师往往介入中国当前的一些敏感热点问题,同政府、公安、安全、维稳机关产生直接冲突。像拆迁、环保、计划生育、宗教信仰、集团诉讼、刑事大案,在法庭上交锋、在案件的协调中,直接的碰撞主体都是律师和公共权力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律师往往被一些内参、要报履履提及,作为社会稳定中特别关注的一个群体。其实,无论是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律师都是国家法律赋予职责的‚维权人士‛,律师如果不维权,就丧失了这个群体存在的基本意义。

以对话合作的态度促进国家法治

因此,官方要重新认识23万律师在国家民主与法治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律师则要明确特定时期的律师这个泊来品在中国转型时期的历史使命,做一个社会进步的合作者、改良者,而不是对抗者、革命者。律师业要用对话合作的态度,促进我们国家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律师要冷静、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社会进步、转型中的各种问题。而官方则要认识到,律师既不是自己的工具,也不是自已的敌人。律师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

对于社会普众,律师要以扎实具体的工作,让人民看到律师的作用,和匡扶正义的职责。律师不是自利的赚钱的动物。要大力提倡律师的道德精神和道义担当。社会上对律师的各种各样的误解,要通过律师具体的案例的努力,将所有的证据、事实,都展示出来。一个一个展示给群众看。让人民看到有说服力的事实,让他们认识到律师是健全理性的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利用信息社会的一切工具,让人民理解律师、认识律师。一个国家的司法文明,必须有这样一个法庭上的抗辩,必须有一个能与公权力叫板的群体,而不光是配合。在互相制约对抗中发现真相和公理。

中国律师业的未来空间

中国律师业将来的发展空间会非常大。发展空间体现在哪里呢?

中国的人权保护,未来十年会大大加强加快,35个国际性的人权公约,会逐步得到落实。刑事辩护律师的地位会迅速提高。这是刑事辩护的业务空间。

民商事业务的空间,市场经济最终会走向法律规则说了算,而不是由政府说了算的时代。法律规则的运用,离不开律师。民商事律师会有更大的发展。

行政法领域,官员行事方式,都会向法律靠拢。新中国从军事官员治国、到科技官员治国,最后发展到法政官员治国。所以律师做行政业务、政府购买法律服务,业务的空间也非常大。

政治空间,中国的律师在十八大以后,国家在选举法、人民代表法、行政法、宪法方面,将会有更多的进展。中国律师的整个政治空间也会扩大。相关部门发出文件,重视律师党建,想将律师重新纳入体制内,增加律师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成份,选拔律师担任法院检察员的职务,这种布置开始在进行中,因此政治空间也是很大的。

中国律师应当融入国际舞台

中国已经从资本、技术、产品输入的国家,进入了资本输出、企业输出、技术输出、人才输出、产品输出的全球经济时代。改革开放前三十年,都是资本引进、技术引进、企业引进的阶段。到现在为止,中国经济总量全球第二,外汇储备底子强,开始了资本输出、企业输出的时期。吉利收购了沃尔沃,美国底特律汽车工业中心到中国来招商,中国的海尔、万向集团,到美国和非洲设厂。中国的国际工程承揽、石油开发、矿山收购,都已经走出国门。

那么,律师业如何拓展国际空间?

国家和中国民企资本输出、企业输出、技术输出、产品输出的时候,中国的律师跟不出去。现在国际上的律师事务所来中国大陆开所的,有260多家,台湾香港澳门进来的还有60多家,一共有320多家。320多家律师事务所进来,那么按照WTO规则,市场对等开放,包括法律服务市场。那么320家律师事务所进来,中国就应该有320家律师事务所到各个国家开所。但是中国目前为止,连10家所也没有,出不去。以前我们总归纳为国际法律人才缺乏。其实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害怕中国律师同国外交往,把中国律师管死了,把国际法律服务市场拱手让给了别人。同时把中国国内的涉外市场,也让给了国际律师行。国际所的中国办事处把最好的中国涉外律师人才都招去,给他年薪,为他们国家到中国投资的企业服务,同中国进行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的竞争。

所以中国律师的国际空间也非常大。只有律师跟出去,才能保护我们的资本,保护我们中资企业的安全,保护我们的商品市场。反倾销、知识产权壁垒、绿色壁垒,这些贸易争端,都没有中国的律师去帮助解决。我们的商务部把企业的钱凑起来,到美国去请美国律师进行应诉。因为中国没有有实力的律师到美国本土设所。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由于中国律师很少参与国际仲裁和诉讼,自然也丧失了国际立法起草权。中国的律师没有参加到联合国的立法环境中。国际私法领域没有,国际公法领域更没有。我们只有外交部一些人,在国际舞台上说法律上的外行话。起草联合国、国际组织的仲裁规则、海商规则、贸易规则、国际信用证500号、国际知识产权协定,根本就轮不到中国律师,没有话语权。

所以中国律师参与国际立法的空间也非常大。在未来的十年,中国司法部应该调整方针,克服惧外心理。现在我们律师出去,参加国际交流,不应该一律排斥,不要害怕律师说错话。中国律师必须走出国门,必须与国际上大量的律师同行进行交流,必须把我们中国律师的声音带出去。支持中国律师与国际组织的交往,支持中国律师走向国际的舞台。要通过国际法律实务,参与到国际司法领域,贸易规则、仲裁规则的制定,国际条约的制定,从立法的层面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

因此,从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出,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法律行业将会大发展,是一个法律人高需求的时代,也是中国律师可以大有作为的时代。■

(作者为京衡律师集团董事长兼主任、一级律师)

xN6WgUtZL4xV8685X1n5FYxtxyDFxKZHWrZupZG1JX21LAuFip本文转自财新网(http://#page2

下载死磕派律师更要维护法治社会(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死磕派律师更要维护法治社会(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