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农民工的社会歧视现象的分析
对农民工的社会歧视现象的分析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大量需求劳动力,涌现了一些脱离了土地而进城工作的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把这些人通常称之为“农民工”。其实,在“农民工”这一称呼以前,人们还把他们称为“盲流”、“打工仔(妹)”等等。起初,这些称呼作为一种对尚未完全定型的劳动力现象的直接描述并无多大的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特殊时期城市化的特殊路径选择。但随着这些人的工作逐渐定型,逐渐成为中国非农产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对哪个称谓来说都不是恰如其分的,都存在着明显的社会歧视成分。
农民工是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其身份还没有或者未能得以转换,又在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是现行户籍制度下的产物,是一个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相分离的独特的社会群体。
一、农民工的社会歧视现状调查
所谓歧视, 就是不以能力、贡献、合作等为依据, 而以诸如身份、性别、种族或社会经济资源拥有状况为依据, 对社会成员进行“有所区别的对待”, 以实现“不合理”的目的, 其结果是对某些社会群体、某些社会成员形成一种剥夺, 造成一种不公正的社会现象。社会歧视是社会上的某一群体或社会上人们所共有的针对某一弱势群体的不公平、否定性和排斥性的社会行为或制度安排。
农民工没有城市居民的合法身份,在城市中社会地位低下,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没有固定住所,缺少在工业化城市里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只能从事城市里地简单体力劳动或者从事非法状态地工作。他们作为弱势群体在未能融入城市主流社会之前只能以都市“边缘人”方式存在。目前,农民工社会歧视现状调查存在如下几个方面:
1、农民工的生存现状调查。在调查中发现,违反劳动法规,侵犯职工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企事业单位在用工的时候不缴各类保险基金,也不给农民工节假日。劳动条件及工作环境差,安全生产缺乏防范措施,劳保福利待遇差,生老病死保障少等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我国大量农民工的涌入给城市道路交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
2、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调查。各类社会保险缺位,劳动法和合同法不健全。面对农民工对工伤、医疗保障的迫切需求,政府也并非完全无所作为。这几年,全国各地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也在进行积极探索。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中城市都先后制定了农民工参保办法,各地做法各有特色,最大问题是效果难如人意。农民工社会保障推进艰难,除了企业主逃避责任之外,关键原因是法律不健全。
3、农民工的子女教育调查。农民工子女既不同于农村的伙伴,又不同于城市的孩子。经济收入的悬殊、文化背景的差异,都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尽管受到城市的接纳和关注,尽管能坐在教室里,但农民工子女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他们能否身心健康地成长,这个问题还没有被足够重视。
二、农民工的社会歧视原因
农民工在进入城市之前, 一般都怀着对城市的向往之情, 他们羡慕城市的繁华与热闹, 羡慕城里人的生活。他们来到城市的目的就是赚钱, 并幻想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但是, 当他们来到了城市之后, 才发现原来一切都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面对着城市, 使他们有一种巨大的心理反差, 特别是城里人抱着一种对他们的根深蒂固的偏见与歧视, 让他们在城市中缺乏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对城市产生疏离感, 使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 而成为徘徊于城市边缘的独特的群体。在这样社会环境下,农民工滋生了求富、自卑、求安全、逆反等社会心理,往往会做出被城里人看不起的事情。
农民工的社会歧视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身份歧视原因。在中国, “ 农民”一词既是指职业, 又指身份, 其实更侧重于身份。从身份上说, 农民即使进了城, 只要没有城市户口, 就还是农民工, 还是“二等公民”, 就不能与城市居民同等享受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机会或者优惠和帮助。从职业上说, 农民就意味着从事田间劳作, 这一般都为城市居民所瞧不起。2、社会保障制度的歧视原因。在我国, 现在的社会保障制度涵盖的范围主要还是城市居民, 而农民却被排斥于外。使生活于城市边缘的农民工无法享受到一系列的市民有的权益。如最低生活保障线、医疗事故保险等, 使其有病不敢看, 生活没有安全感。、就业政策歧视原因。就业制度的歧视包括农民工在求职、就业、管理等方面遇到的不平等待遇。如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总量控制, 职业、工种限制, 先城后乡控制, 强制性收取管理费、用工调节费等。有些就业市场也主要以城市户口和高等教育学历为前提, 使农民工被排除在外。更有甚者, 某些城市的政府人为设置了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制度障碍, 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本地下岗职工的就业压力和政府财政收入。、文化歧视原因。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城市也是文化交流最集中、频繁的地方, 而大部分的农村文化相对比较落后。农民工生活介于农村与城市之间, 在他们身上, 城市文明与农村文相互碰撞的最为激烈。但是, 城里人却瞧不起农民工身上的“ 泥土气息”, 不肯接受这种“ 外来文化”, 把他们所从事的一些活动视为“低级趣味的”。农民工在家乡所承袭的文化传统、价值观风俗习惯被视为愚昧、无知。、人格歧视原因。城市里的居民有着一种天生的优越感, 并长期以来形成“一等公民”身份优势、意识, 自视高于农村外来人员, 也没把农民工放在眼里。甚至嫌他们“肮脏”“低下”。这种人格歧视造成了市民与农民工的不平等地位及隔阂。
三、解决农民工社会歧视问题的对策
1、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对农民工倾斜政策,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政府具体措施有:①尽快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②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支付长效机制。③时机成熟时,尽快取消中国户籍制度。④安置农民工子女读书等问题。⑤尽量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
2、被歧视者的自立自强是解决社会歧视问题的根本之策在现实社会中,农民工往往具有自身的弱点,要想改变被歧视的命运, 就必须得从自身做起,改正弱点。一方面要客观承认自己某些方面的缺陷, 并努力改善自己消极的形象, 以打破社会对其形成的刻板影响。另一方面, 要认识到社会歧视的最终解决靠的是反歧视群体特别是被歧视群体自身力量的壮大,“谈判”能力的增强。通过不断的斗争才能获取自己的平等权利。近几年,通过各种渠道,农民工讨薪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有效的宣传、劝说,从而消除社会歧视宣传、劝说是社会心理学态度改变的一个主要策略。社会歧视本质上说是一种根据片面、甚至错误的信息而形成的认知偏差。而通过宣传、劝说这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可使偏见持有者增加对偏见对象的认识, 有助于打破刻板印象和克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 以修正原有的态度。
总之,我国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就必须要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一个重点就是社会歧视问题。我们要解决农民工的社会歧视问题,给农民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也为我国创造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歧视现象的分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从他们自身利益出发, 对某些大学生就业采取偏见和排斥的态度, 以及由此带来的这些大学生就业机会的被损害和被剥夺的社会现象,主要表现为性别、工作经历、形象、健康、地域、教育背景、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歧视。这些歧视的存在引发了种种个人冲突和家庭矛盾, 冲击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歧视;原因;危害
中图分类号:c913
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从他们自身利益出发, 对某些大学生就业采取偏见和排斥的态度, 以及由此带来的这些大学生就业机会的被损害和被剥夺的社会现象。[1]
一、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的表现
1、性别歧视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女性就业者而言,有的单位明确要求不要女性;有的单位虽不明确规定,但不要女性是其潜规则,更为滑稽的是,有的单位还要求女性应聘者无男朋友。性别歧视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世界上,与男生相比,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遭到性别歧视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常常以工作需要为借口, 打出只招男生的招牌, 将众多优秀的女大学生拒之门外, 即使没有明确规定只要男生,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也早已成为他们的心理定势。有的为逃避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监管,在招聘启事中并不排斥女性,但在具体选聘过程中要么提高女性的录用标准,要么在实际录用人员中暗地里将女性排除在外。
2、工作经历方面的限制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对工作经验的限制,很多单位对要求大学生需要有相关工作经验,或者要求工龄达2 年、3 年或5年。眼下,一些未能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依然奔波于各大人才招聘会,为求职辛苦奔波着。然而,一些用人单位的“经验歧视”却像一道无法跨越的门槛,将那些心急火燎的大学生拒之门外,也让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3、形象方面的限制
这种限制一般表现为对男性要求身高170cm 以上,女性要求身高160cm 以上,有的则更高;还有的单位对长相也作出了要求,如英俊、漂亮、有气质等等。身高、容貌、体型等先天身体条件越来越频繁的成为了重要的就业因素。
4、健康歧视
健康歧视主要表现在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1.3亿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极为庞大的群体,乙肝病毒携带者毕业后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2003年,两件影响极大的“乙肝”事件震惊了法律界和整个社会,即周一超杀人案和张先著诉安徽省芜湖市人事局乙肝歧视案。无论这两个事件的结果如何,都揭示了一个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问题,那就是招聘者因携带乙肝病毒被拒的事实已到了招聘者无法忍受的地步。
5、地域歧视
大学生就业中的地域歧视主要表现为对毕业生户籍的限制。如在北京的一些工作岗位要求中明确表示北京户口的优先,或者是只要有北京户口的毕业生。
6、教育背景方面的限制
有的单位要求应聘者第一学历为重点院校的本科,有的单位要求本科、硕士、博士所读专业必须为同一专业,有的单位明确要求只要211和985工程大学甚至是更少范围内的大学毕业生。另外,由于毕业生相对较多,有的单位便以应聘人员有无留学经历作为限制条款。
7、社会关系歧视
部分大学生因其家庭具有广泛的社会关系背景可以在就业过程中获得特殊的、不公平的就业资源。等级观念、特权观念等官本位的人治思想为一些政府官员的子女或者是同政府联
系比较密切的毕业生提供某种就业便利 , 使得毕业生之间的公平竞争准则程度不同地丧失或走样。正所谓“学好数理化, 不如有个好爸爸”,“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 如果父母做官, 有权有势, 那么子女毕业后就能够有一个好的工作, 前程一片光明, 而那些有知识、有能力的普通家庭子弟, 只因没有这种优越的条件而在就业竞争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甚至成为权势的牺牲品。[2]
二、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的成因
1、个别分析
(1)性别歧视
用人单位拒招女大学生的原因包含着诸多方面,“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 传统性别意识和招聘女大学生投入的成本不能满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目标是其主要原因。女大学生遭受就业歧视根植于根深蒂固的性别意识。长达两千多年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残余和长期以来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 左右着两性家庭内部分工以及社会分工, 使女性一直处于男性的附属地位。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所指出:“文化总是煞费苦心、千方百计地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 使一个新生儿按既定的文化形象成长。由于特定社会中两种文化人格及性别支配, 性别限定人格的存在, 使出生在这个社会的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 [3]因此,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 大多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录用男性大学生。另外,在当前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认为招用女大学生投入的成本不能满足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主要表现为: 第一, 生育及相关成本。女大学生工作不久便面临结婚、生育和哺乳等一系列问题, 女职工按规定享受产假期间工资照发待遇, 用人单位为此需要付出直接成本。另一方面, 女大学生都受过高等教育, 知识含量较高, 生育期间产生工作生涯的中断,人力资本折旧率也会相应较高, 这又给用人单位造成了间接成本的负担。第二, 补偿性工资差别。基于女性的生理特征, 她们对于工作条件的要求较高, 如工作流动性不能太大,体力承受强度不能过高等, 需要得到企业更多的关怀和照顾。相比之下, 男大学生适应性较强, 对工作条件的要求不如女生苛刻, 而并不能获得由此而引起的补偿性工资差别,其接受较差工作条件的个人奖励已包含在与女生同等的收入水平之中, 此时男生是一种相对廉价的人工成本。因此,对于有成本节约偏好的理性雇主而言, 更愿意雇佣男大学生。第三, 预期劳动生产率。女性精力的分散和发展潜力不足使雇主倾向性地认为: 女大学生的预期劳动生产率将低于男生, 能给企业带来的预期价值有限。第四, 提前退休福利成本。从长远来看, 女性雇员要比男性雇员提前 5 年退休,而女性的预期寿命一般比男性长。雇佣女性员工即意味着额外福利成本的支出, 这也是用人单位偏向男性的一大因素。因此, 尽管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接受了同等的高等教育, 甚至女生的在校表现更为优秀, 但许多用人单位宁愿录用一般的男生, 也不愿录用优秀的女生。[2]
(2)形象歧视
作为就业歧视一种的形象歧视在职场中并不鲜见, 一个显性的例证就是一些用人单位在聘用标准中要求气质、形象良好。以貌取人的习惯是这种用人标准出台的主要原因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 以貌取人已经开始与选官制度相联系。古代选官中以貌取人最初主要
指对容貌和威仪的重视, 也包括对相貌娇好的偏爱。在现代人眼里, 以貌取人就是将人的容貌言行等外在的标准作为对人进行评判和选取的标准。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普遍存在“嫌矮爱高、嫌胖爱瘦”的潜规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 第一印象固然会在客观上左右着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选择, 但用人单位以貌论英雄的偏执苛求则表现出明显的歧视倾向, 至少在道义上是不公正的。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是出于企业形象的考虑,企业形象是企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运营的结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良好的企业形象, 不仅表
明该企业有着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 而且还表明该企业有一笔非常可观的无形财富。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获得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功效, 而形象主体是企业形象的塑造者。从全员公共关系的角度来说, 企业的每个成员都是企业形象的代表, 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折射出企业总体风格特征。员工是企业形象的代表者和展示者, 是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 他们的衣着穿戴、言谈举止随时都在传播企业的有关信息。因此, 许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相貌、身材、气质等方面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要求。但是, 公众对企业形象的认知是整体的、综合的, 而不是局部的、个别的, 是经过理性选择和思考的最终印象。员工的外在相貌对大多企业形象的塑造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良好的企业形象关键取决于员工的内在素养、专业技能和敬业i精神。因此, 对某些行业来说, 把相貌条件作为职业准入的重要标准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而对大多数行业来说, 因片面追求企业形象而对求职者相貌的过分苛求则是一种明显的就业歧视。
(3)地域歧视
大学生就业中的地域歧视主要表现为对毕业生户籍的限制。源于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 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户籍制度和大学生就业中的地区准入制度是大学生就业中地域歧视的主要成因。过去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跨地域的条块分割的传统就业政策壁垒造成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流动中因其户口问题而受到种种限制。目前, 户籍歧视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对非本地户口人员或非本地生源的就业者的歧视。从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招考公务员对报考者的户口限制、生源限制等可以很容易地看出, 非本地户口的社会就业者甚至非本地生源的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时亦受到了排斥。户籍身份产生的就业歧视已经不再仅仅是针对农民工的专利了, 而成为所有的想去非户籍所在地就业的就业者的就业障碍。户籍制度也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另一方面, 从 20 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 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 加上工业结构处于调整阶段, 以及减员增效的改革, 城市失业和下岗现象日益严峻,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手段降低城市失业率。从地方性的政府反失业政策来看, 政府倾向于采取以消除外来劳动力就业竞争为目标的对策。不少机关单位和地方政府把外来人看作是本地职工的竞争对手, 而且他们都要以解决当地劳动力为先, 从而制定了一系列排斥和歧视外来人口就业的政策。户口成为了地方保护主义最坚硬的挡箭牌。许多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甚至司法机关均将本地户口作为重要的录用或者优先录用的条件, 就连报考国家公务员, 也受到户口的限制。这种为了优先解决本地人的就业问题而采用的“腾笼换鸟”的做法将众多外地优秀毕业生拒之门外, 带有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对毕业生户口的严格限制则尤其明显地表现出其就业政策的排外倾向。[2]
(4)教育背景歧视
用人单位在对求职毕业生的认知过程中, 把认知对象的某些清晰而明显的身份特征或 品质加以放大, 片面地将低学历、普通高校毕业等同于低素质、低实力。在招聘过程中,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造成的“负晕轮效应”(评价者对一个人的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某一特质低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低),这种个人知觉中的偏差使得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录用高学历或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在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后, 本科毕业生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随处可见, 一些用人单位在强势招聘状态下, 开始争相追求高学历, 导致研究生做大专生、本科生就可以做的工作。而且有不少单位咬定文凭不放松, 非原始学历不可, 非名牌院校不要, 对自学考试和其他国家承认的学历一概否定, 拒之门外。[2]
2、共同根源
(1)就业形势严峻是大学生遭遇歧视的背景——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
自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以每年超过百分之三十的速度扩招,而社会有效需求 的增加则相对滞后,这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01年,我国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百分之八十,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为百分之五十;2002年六月,大学本、专科毕业生的初
次就业率为百分之六十四,2003年截至到六月的初步统计为百分之四十七,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就业形势更为严峻,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559万,2009年达611万,2010年达631万,2011年更是达到了660万。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用人单位对于大学毕业生求职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这是大学毕业生遭遇就业歧视的背景。
(2)相关法律的缺失或缺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并 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若干问题的意见》、《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等一系列配套的劳动法规和规章, 为有效禁止、杜绝就业歧视行为和真正实现就业平等提供了法律武器。然而,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在废止就业歧视方面基本上仅停留在原则层面, 尚未对反歧视问题作出详细规定。比如, 我国《劳动法》第十二条规定: “劳动者就业, 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该条列举式地规定了四种就业歧视的情况, 对这四种情况之外的歧视, 如地域、年龄、相貌、健康等方面的限制是否属于歧视并未作出规定, 用人单位侵害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权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 对侵害求职者平等就业权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即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原则规定外, 缺少具体的包括量化标准在内的可操作性制裁、惩罚条款, 这就使得仅有的相关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在司法和执法层面上效力的锐减, 从而使得大学生就业平等权缺少法律这一尚方宝剑的有效庇护。[2]
(3)观念习俗的影响
观念习俗也是很多用人单位歧视大学毕业生求职者重要的社会根源。错误的观念习俗 容易形成偏见,由偏见形成的社会态度是有所偏颇的而依据这种社会态度所形成的社会行为就是一种对某个或某些社会群体成员进行不合理的“有所区别对待的行为”:即一种歧视性的行为。[1]
三、大学生就业歧视的举动危害
1、对个人的危害
(1)容易使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从而可能导致他们对 社会的仇视和对抗。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由于大学生具有波动性大、抗干扰性差、情绪性强等特点, 他们往往最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象牙塔内学有所成的大学生对现实社会充满感激, 对未来生活满怀憧憬, 他们希望社会能给他们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 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回报家庭和社会。但在就业过程中遭受的冷遇、白眼、讥讽却让一部分大学生感受到现实社会的冷酷无情和世态苍凉, 从而使他们对社会产生困惑, 对大学教育产生怀疑, 对原有的道德要求、价值标准和为人行事的原则产生扭曲的心态。在屡屡受挫、彻底绝望的情况下, 这种情绪如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缓解和调适, 就有可能导致他们对社会的仇视、对抗和报复, 甚至会促使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走上犯罪道路, 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
(2)极易使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产生强烈的受挫情绪和沉重的心理负担, 引发种种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据统计, 约有 24% 的在校大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由心理失衡而引发的校园惨剧令人触目惊心, 而日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和择业竞争的激烈正在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变得越来越大。据对徐州地区几所高校的调查表明:在择业过程中有 34.7%、30.3% 和 16.1% 的毕业生感到烦躁、紧张和无奈, 有近半的学生对能否找到工作缺乏信心。由此可见, 面对就业, 大学生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遭遇就业歧视的打击对背负着巨大就业压力的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来说, 无疑是雪上加霜, 极易使其产生认识偏差, 表现出自卑、焦虑、敏感、多疑、抑郁、孤僻等心理和行为。如不及时加以自我调适矫
正和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疾患极易在他们身上爆发, 甚至会出现自残、自杀、报复社会等严重后果。
2、对家庭的危害
(1)产生家庭“因学而返贫”的特殊社会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讲, 许多家庭集聚全 家之力供养子女上大学成为家庭的整体性投资行为。他们期望以此来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 对许多贫困家庭来说, 这种期望值更大。我国当前高校收费已完全并轨, 普通工薪阶层家庭难以支付不断高涨的巨额费用, 而对于下岗工人和贫困的农民家庭来说, 则明显力不从心, 甚至债台高筑, 上大学随之成为贫困家庭的一种负债型经营。就业歧视使得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无法就业, 失去经济来源, 从而使家庭的整体性投资收益甚微, 不但使其家庭经济改善的愿望成为泡影, 相反因其家庭负担系数的增大而给这些毕业生家庭带来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压力, 他们只好节衣缩食, 降低自己的消费水平, 从而使得整个家庭陷入贫困。
(2)引发家庭内部矛盾。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偏见和歧视使许多大学生即家庭投资的受益人, 在完成大学学业后仅能够维系自我简单的生存, 无法在短期内偿还债务并回报家庭。而作为所有投资者的家庭其他成员, 如果自身的投资在个体身上并没有取得相应的回家庭内部的不公平感就会占据大多数人的心灵, 要求受益人在适当的时候对他们进行回报, 其结果势必造成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对立等不和谐关系, 从而引发家庭内部的矛盾和纷争。
3、对社会的危害
(1)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如果市场上存在着的良币和劣币两种货币同时在 一定的规则下流通, 由于劣币成本低, 而两种货币在实际使用中所获得的收益相等, 那么, 人们在使用中就会选择劣币, 储存良币, 久而久之良币就会退出市场, 这就是格雷欣法则, 也是金融学上通常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原理。阿可罗夫在探究就业歧视的原因时指出, 歧视作为一种社会习俗, 与形成稳定的经济结构关系具有相容性。原因在于, 对某人来说, 不遵从社会规则意味着将被驱逐出所在群体, 而驻足于该群体或者保留成员资格是可以获得某种益处的。当歧视性行为居于主流地位时, 非歧视性行为是违背社会规则的表现, 是要为此付出成本的。当歧视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习俗、传统或不成文的规范, 对某一群体的歧视便成了一种普遍的做法。这种歧视的非正式制度不仅会促使有偏见的人采取歧视行为, 而且会迫使本来不愿意歧视的群体采取歧视行为。如果利用有偏见的人来达到压制不愿意歧视的群体, 用人单位的招聘就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最终会伤害整个就业市场, 它必将带来歧视现象的不断蔓延与恶化。
(2)造成优秀人才的闲置、浪费。大学生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在“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缺乏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用人单位因性别、相貌、户籍、身份标签等一些与工作要求无关的因素而将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拒之门外, 使这些优秀的人才无用武之地, 得不到发挥作用的机会, 从而导致怀才不遇、人才闲置现象的出现,造成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严重浪费。同时, 就业歧视现象严重扭曲了人力资本投资正常行为和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 破坏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损害了社会人力 资本投资的整体收益, 造成了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
(3)导致社会弱势群体的增加。社会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由于就业市场中不合理的就业歧视, 使一部分大学毕业生错失就业机会, 在权力和权利的获得方面、发展的机遇方面、生活的物质条件方面均处于劣势, 从而成为社会中新增的弱势群体。如果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社会歧视得不到有效解决, 这些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继续就业便会陷入恶性循环。同时, 失去就业机会成为失业人口的大学生, 加重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度, 造成失业人口的加速上升。长此以往, 社会弱势群体便会不断增加, 从而增添社会保障的负担, 并且有可能发展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4)损害社会的和谐发展。一些具有特殊身份的毕业生的就业成功是通过不公正的方
式或渠道获得的, 这容易引起其他社会成员的不满, 使他们对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产生怀疑, 使社会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仇视、对抗等人际关系紧张现象。同时, 社会学理论认为, 就业的歧视会使整个社会得不到这部分人所带来的利润, 会增加贫穷、犯罪、高税收、城市病态和现阶段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特别对在社会财富的拥有、政治权力、声誉评价上本来已处在社会底层的个人和家庭而言, 若其在就业环境上的投资血本无归, 那么, 整体上, 无论在哪一种地位评价体系上所获得的评价, 都会使其产生绝对的被剥夺感,这样一种被剥夺感在社会学上则意味着社会整体动荡和社会整体道德性危机的萌芽的产生。它是被歧视的个人与家庭仇恨社会不公、可能自发采取非道德行为来弥补社会差异、改变社会现实的开始。这样的人群如果不断地扩大, 则将意味着整体性的社会危机的开始。所以, 如果放任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愈演愈烈的就业歧视, 那么它必然会触发各种社会矛盾, 最终损害政府促进就业的战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4]
参考文献:
[1]孙杰,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社会歧视探析,黑龙江教育,2010年第1期
[2]黄海涛,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歧视的成因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11期
[3]赵修义,童世骏,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社会哲学——以问题为中心的断代哲学史,1996
[4]黄海涛,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歧视现象的表现及其危害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4期
第三篇:对农民工子女离家出走现象的分析及对策
对农民工子女离家出走现象的分析及对策
合肥二十九中管以东
我校地处巢湖南路,位于五里庙装饰建材市场以及红旗市场和周谷堆附近,周围积聚着大量的民工,目前在校农民工子女1200名,占总数的73%,最近几年学生离家出走现象时有发生,学校多次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和班主任工作会议,多次把学生离家出走作为重要议题,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也通过向全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心理困惑,通过我们的总结归纳,研究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迷恋网络离家出走。
由于农民工从事大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疏于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没有时间陪同孩子,过问他们的生活,从而导致孩子迷恋网络,寻找心理支持,上网需要经济来源,痴迷网络的学生,没有充足的经济后盾时,部分学生会偷拿家长钱物,或在社会上做出抢夺、敲诈、偷盗等行为,但他们又担心事情败露,就采取出走的方式逃避批评和惩罚。
二、厌学导致离家出走。
有的同学认为学习压力太大,家长管得太烦,老师管得太严,作业留得太多,对文化课学不进、听不懂,想自我减压,轻松过日子,想找世外桃源,清静生活,这与家长、老师希望其成才的愿望背道而驰,于是就不告而别。
三、违反学校规定离家出走。
有些中学生因为发生了打架斗殴、吸烟喝酒、旷课等违反学校规定的行为,担心老师、家长“连珠炮式”的批评教育,而离家出走逃避现实。有的老师当众打骂、侮辱学生,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羞辱感,从而导致离家出走行为的发生。
四、家庭不完整和矛盾导致离家出走。
在很多离家出走的孩子中,我们很多都是因为父母的离异,还有的父母长期在外,一直由爷爷奶奶监管。有些家庭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唇枪舌战甚至大动干戈,有时还迁怒于孩子。有父母离异之后,对孩子不负责任,要么撒手不管,要么喜怒无常。父母的争吵、分居、离婚都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心理影响,他们会感到难堪、屈辱和痛苦。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孩子便转向团伙寻求认同和温暖,解除心中的烦闷。还有的家长在孩子小时把孩子完全交给祖辈抚养或由他人代养,孩子大了才领回家来。孩子的心与父母格格不入,如陌生人。这样的家庭情况,一有诱因就容易造成孩子出走。
针对以上诱因导致孩子离家出走,我们也积极地实施了很多的对策:
1、大力开展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师德
每年我们除了学校寒暑假的培训和师德教育,我们还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外出取经,学习名校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开展班主任外出学习研讨会,到山东杜郎口,安庆四中,到芜湖到东北学习,还为广大教师征订教育书刊比如《我们离爱有多远》。
2、开展家长学校工作,提高家长素质
每学期两次的集中家长学校开课,每学期的各班家长会,以及年级家长会,我们让校长、优秀教师和班主任以及请来专家为家长上课,指导家庭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家长只有为孩子创设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才能使孩子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优良个性得以形成。夫妻争
吵、分居、离异肯定便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每个家长都应慎重对待这个问题,即使无法生活在一起,也应该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也决不能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家长还要学会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平等对话关系。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尚未成熟,正处于心理断乳阶段,家长要学会研究孩子的心理,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同时,由于中学生所接收的信息量要远远多于其父母,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因此家长要学会观察和转变,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自然而然会向父母敞开心怀。家庭环境宽松和谐,孩子不可能离家出走。美国作家德莱塞说:“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优美”
3、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我们的午间电影院,每周一次放电影,播放励志成长电影。利用媒体,办宣传栏、黑板报等在青少年中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中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度过学生生活。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教育中学生应头脑清醒,要有责任感,要时刻铭记自己对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是哪些,明确怎样做才能尽职尽责,无论做什么,要时刻牢记后果,决不能因逃避小错而离家出走铸就大错。中学生要不断加强道德素质修养,不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警醒,自我加压,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学会正确解决矛盾,解决问题,正确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坚强起来,成熟起来。
4、注意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学校的心灵氧吧每天对全校学生开放一小时,每天有老师值班,接待来访学生。《心灵之花》小报向每一个学生传递温暖和爱,七年级每月一次的心理健康大课堂,八年级的心理团体辅导,九年级的缓解中考压力心理讲座。我们还专门制定方案针对每个班级内心封闭的学生开展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防患于未然。尊重每一个学生,把爱和阳光撒进每一个学生心田,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心理医生。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心理、人格得以正常发展。教育学生 “正确应对学习压力”。
5、社区综合治理部门齐抓共管创建良好的环境
我校地处城中村附近,附近积聚了大量的黑网吧、游戏室,一直以来没有得到社区委综合治理部门足够的重视,学生经常出入这些黑网吧。建议公安部门和社区委与学校齐抓共管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切实保障给孩子一个健康文明的环境。
预防中学生离家出走是一项综合性社会工程,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共同给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我们用什么充实我们的孩子?我们用什么来提高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只有唯一的、强有力的、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
第四篇:农民工歧视问题
我国城市农民工歧视问题的研究
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使农民工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弱势群体的组成部分。他们处于城市和农村的边缘状态,生活状况令人担忧。他们的职业和生活缺乏制度化的保障,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有的甚至失去他们在农村赖以生存的土地,而在城市又没有取得合法的生存地位,却不断地受到来自城市的方方面面的歧视。歧视直接导致他们权益的损失,权益的损失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以往的研究表明,外来人口的失业与犯罪有密切的联系,失去生存保障的流动人口常常走上犯罪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而,彻底改变与解决农民工歧视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大局,影响工农、城乡关系,同时,解决该问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长远之计。
城市农民工所受歧视的表现
经济歧视
农民工进城寻求职业的驱动力源于朴素厚重的经济理性。然而,很多企业却不顾社会道德,恶意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最为严重的是建筑行业。据劳动保障部的有关统计,2002年全国23个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省份,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案件13 000余件,涉及626万人,追讨拖欠农民工工资达3.5亿元。此外,同工不同酬现象突出。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就业岗位相同,就应得到相同的劳动报酬。然而,农民工与生俱来的农民身份,使得他们不能与城里人享受相同的待遇;同时,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支付农民工的加班工资,或者少给加班费。
非经济歧视
农民工所受的非经济歧视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农民工工作时间普遍超过规定,侵犯了劳动者的休息权;根据“深圳市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测算:深圳市常住人口中每周工作超过50h以上者占29.2%,其中农民工中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h以上的占其总数的64.3%,工作超过50h以上的男性农民工比例达74.2%。见表1。可见,由于大多数农民工在非正规部门工作,其工作的时间较长;其次,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农民工得不到按照有关规定应当给予的补偿和保护。
基本人权歧视
农民工基本人权遭遇歧视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有些企业安全保护设施不全,而农民工却被安排上岗,严重侵犯了农民工的安全保障权;农民工进城证件繁多,企业扣押身份证、限制人身自由频频发生,动辄就以所谓查验暂住证为由随意收容遣送农民工等等,都严重侵犯了公民基本的人身自由权和人格尊严。除此之外,农民工子女入学难违背了义务教育,作为国家一个整体对国民的初等教育承担义务的本来意义,侵犯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政策性歧视
由于至今仍存在户籍制度政策,大量进城的外地农民工在子女入学、国有企业招聘、公务员录用、社会保险待遇等方面,与城市本地职工相比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从而限制了外来劳动力获得理想职业的可能性。在城市下岗失业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很多城市制定外来劳动力分类管理政策,禁止和限制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民工进入某些岗位就业。1994年11月17日,劳动部发布了《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了对跨省流动劳动力就业(实质是进城农民劳动力就业)的若干限制。该规定第5条规定:只有在本地劳动力无法满足需求,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用人单位才可跨省招用农村劳动力:①经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核准,确属本地劳动力普遍短缺,需跨省招用人员;②用人单位需招收人员的行业、工种,属于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核准的,在本地招足所需人员的行业和工种;③不属于上述情况,但用人单位在规定的范围和期限内,无法招到或招足所需人员。不难看出,种种规定的基本出发点是限制使用外地农民工,其核心则是要优先满足当地劳动力就业需求。
城市农民工遭遇歧视的原因
目前,随着进城务工农民数量的增加,有关农民工所受歧视已经由个别现象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而,必须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有的放矢地提出改善农民工歧视状况的对策。
历史文化的沉淀和现行政策的制约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等级制度国家。一切按照等级划分,不同等级的人享有不同的待遇。户籍制度本质上是一种等级制度。虽然农民工从事的是非农产业,但是他们的身份是农民。因此,无论一个人干什么事,只要他(她)是一个农民,就免不了要受歧视。近几年,城市下岗人员、失业人员的大量囤积,很多城市为了保护本地的劳动者,甚至产生“腾笼换鸟”的想法,对农民工的就业岗位进行限制。在这样一种政策氛围下,农民工很难按着自己的理想进行职业选择,他们的工资待遇、劳动争议处理及维护自己合法权利方面,均无法与同行看齐。随着“三农”问题被提上政府工作日程,农民工的权益保障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农民工的权益问题成为代表们的热门话题,有关保障农民工权益的议案频频提交。相信农民工所受政策性的歧视会日益减少,但这些政策性歧视的影响却可能继续干扰着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缺乏代表农民利益的正式组织
因为我国社会存在多种社会阶层,有着不同利益矛盾,所以,才有工会、妇联、工商联等组织来代表这些阶层的利益,表达他们的声音,在政府与各阶层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渠道。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代表农民利益的群众组织。此外,受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文化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农民这一最大的社会群体始终缺乏相应的政治参与权。在国家层面上缺乏实质代表农民利益阶层的代表,在国家决策中缺少农民争得平等权益的“砝码”。
企业受低成本的驱动,往往视农民工权益不顾
当前形势下,劳动力市场是个典型的买方市场。企业往往利用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压低农民工的工资,降低产品成本。大部分企业利用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或者即使具有法律意识,也苦于就业竞争激烈、自己又缺乏竞争优势而顺从用人单位的现实条件,未与农民工签定劳动合同,使得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之间的劳动关系缺乏法律凭证,致使用人单位肆意榨取农民工的血汗。
执法和监督力度不够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勿庸置疑,“农民工”显然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概念范畴。《劳动法》作为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规范,其实就是调整企业用工关系和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最权威的法律。农民工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不应首先归于法律存在空白,而应归于执法中的法律失灵。政府管理人员的行为扭曲,政府相关执法部门尤其是劳动监察执法部门工作失职,对违规企业经济制裁和行政处分过轻,使得他们违规成本太小,不足以纠正、制止部分企业的非常行为。
农民工自身存在不足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对务工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就业、择业及生活。大多数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低,缺乏竞争优势,加之我国长期面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城市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于城市下岗职工、城市新成长的劳动力和流入城市的农民工而言,远远不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能找到一个“饭碗”相当不容易,农民工几乎不可能通过“劳资博弈”机制来冲破自己受歧视的现状,对于用人单位的过激行为他们也只能忍气吞声。关于改善城市农民工所受歧视状况的建议
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城市的发展决不能建立在农民工权益损失的基础上。现阶段全社会必须充分正视农民工歧视问题,尽快改善农民工受歧视的状况,以使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体系中。
改革我国户籍制度
当今中国社会中有哪些国民待遇最不平等?歧视性的城乡两种身份户籍制度是中国国民之间的最大不平等。因而,必须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纠正“城市保护主义”的错误做法和由此实施的对农民工的各种就业限制,从平等竞争的市场规则出发,改变一些城市政府实行的企业招工必须“先城镇后农村,先省内后省外”的规定。政府劳动管理部门和户政管理部门应统筹考虑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将企业的用人自主权真正还给企业,禁止以任何形式歧视农民工。
积极建立农民自己的组织
农民工虽然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可仍然具有农民身份。因而,农民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成立自己的组织,如农民协会等。农会需要得到法律承认和政策支持。它作为市场不完备和政府在农民工作方面缺位的补充,是农民的自我安排,是农民表达心声的合理渠道,也是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同时,通过内部化可控制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的上升,从而降低总成本。
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
治顽必用重典,维护《劳动法》的法律地位,克服管理本位倾向。各级劳动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各个部门务工的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不得低于此标准;要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企业工资支付信用制度,对企业工资支付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并将企业工资支付情况作为评价企业劳动用工信用状况的重要内容,记入企业劳动用工信用档案;各级劳动监督执法部门也应切实履行自身执法职责,严格执行《劳动法》有关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规定,确保农民工和用工单位签定有效的劳动合同,以便从法律上规范农民工劳动关系的确立、解除和终止,明确工资支付的权利和义务;提供合理的劳动条件,规定合理的劳动时间,将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工作落到实处,力争在基层及时预防和查处用人单位侵犯农民工权益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变定性惩罚为定量惩罚,加大用人单位触犯法律法规的机会成本;成立保护农民工权益救助中心,设立举报电话,用人单位一旦被举报查出,要处以高额罚款。
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切实增强农民工竞争能力
农民工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是人力资本,这是由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所决定的。因而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增强农民工竞争能力,是为农民工摆脱尴尬局面增加“砝码”。考虑到农民有限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费,教育部门在农村职业教育目标上应重新定位,应从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培训服务。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在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以使更多的后备劳动力在义务教育中能接受到职业技能的教育。重点开展我国现在急需的技工工种培训,这样可以保证农民工就业,同时还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开展创业培训,以培训促就业,以创业带培训。
增设农民工免费法律援助机构
考虑到目前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建议增设农民工免费法律援助机构。免费的法律援助机构在农民工之间普及法律知识,为觉醒的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使得农民工借助法律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近几年,在我国已经出现类似的机构和团体。如1998年成立的广州市番禺打工族服务部,已承办了483宗打工者权益个案,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与支持。虽然类似的、个别组织的力量是薄弱的,但是它们却为更多这样组织的出现树立了榜样。当然,为了确保它们正常运行,必须有效解决这些机构的资金问题,不能完全依赖基金会拨款,可以通过募捐和对违规企业高额罚款以及政府资助等多种渠道获得。
结语
消除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等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方长期的、共同的努力。农民进城务工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必由之路。因而,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具有重大的、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作者:管志慧,彭兆祺)
第五篇:对如今社会冷漠现象的分析
对如今社会冷漠现象的分析
一个心理学家说过的另一件事:他说,一个歹徒,在一个偏僻地方,看到一个妇人,想打劫,但刚好看到不远处,有个人,他不敢下手。这个歹徒就跟随着这个妇人,准备下手时,看到旁边窗子有个人在那看着,那里估计只有一户人家。但他还是没有下手,当妇人来到住处,在上楼时,那里各家各户都亮着灯,而且那时人们大多还没有休息,因那时还比较早。谁不知,歹徒在此时下手。妇人大喊,但没人出来帮忙。这样的社会现象是什么原因呢?
学者分析:那是人的责任感和依赖感在作怪。歹徒看见有一个人时,他不下手,因为他知道,当妇人叫喊时,那个人很有可能会上来帮忙,因他不帮,没其他人,他会觉得,这是他的责任。经过那户人家时,那只有一户人,他们也会认为那也是他们家的责任。很有可能出来帮忙。但当经过到万家灯火时,他反而不怕了,因他认为,不一定有人来帮,因为,他们觉得大家都有责任,有种依赖和责任分摊。
社会的这种“大呼救命无人理睬”的现象是怎样造成的呢?是人的本身素质差,又还是社会本身存在问题呢?难道真的只是责任感在作怪呢?要是是这样的话,那么,人们的这种责任感的依赖思想和分摊思想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是法律对歹徒的判罪轻,还是对这些自卫行为,或是出来帮助的人的有关制度不完善呢?当出来帮助的人,要是不小心打死打伤歹徒有罚吗?我想造成大家责任心的,不是一时造成的,俗语说: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当前社会道德出现的冷漠现象,与我们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某些特殊性有关,也与一些公众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有关。要处理好“勇”为和“智”为的关系;娇正道德冷漠现象,开展全社会爱心培育工作。
对社会而言,道德是保证人们有一个平静、安宁、愉快、和谐社会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文明健康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的社会却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公德不和谐的东西。
那该如何消除社会道德冷漠现象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感化道德冷漠,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选择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公德行为,需要自己和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努力。道德冷漠的行为虽然来源于个体,但是,由于道德冷漠也像道德意识的形成过程一样,是人与人之间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因此,对于见义勇为这样的公德意识的培养与对道德冷漠的消除,不仅需要个体内在的体验与觉悟,同时还需要社会公众舆论的热情支持,需要社会有关奖惩制度的保障。用积极的群体氛围来感化个体的道德冷漠,用制度保障遵守公德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公德意识,使社会公德建设持续、稳定地发展,并达到良性循环。而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需要我们社会的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作为社会,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与社会公德的宣传普及,明辨是非,扬善抑恶,弘扬社会正气,让见义勇为成为社会称颂、赞美和人们崇敬、效仿的行为。
(二)倡导见义勇为,正确处理“勇”为与“智”为关系。倡导见义勇为,并不是说要大家不看条件、不计成本、不顾后果、盲目蛮干。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处理好“勇”为和“智”为的关系。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出人意料,进行不法侵害的歹徒往往是有备而来,而我们却往往处于没有足够心理准备和行为防范状态的不利情况下。因此,当面对突发事件时,我们除了要有正气和勇气之外,还需要理智与计谋。“勇”为和“智”为同等重要。一方面,在有可能降低危害的情况下,如果只有“勇”而缺乏“智”,不但会影响见义勇为行为的效果,见义勇为者自身也很有可能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当危机发生的时候,作为公民,如果缺乏“勇”为,则可能成为缺乏勇气与不法分子、不法行为作斗争的旁观者。而这种旁观,客观上造成对恶行的放任,甚至是对犯罪的纵容,将使我们社会的价值观和社会公德观念发生扭曲,并可能因为置之不理的态度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既要正确处理好“勇”为和“智”为的关系,又要防止借口“智”为而不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主持社会正义,降低社会危机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见义勇为。
(三)矫正道德冷漠、开展全社会爱心培育工作。爱会浇灌一切,爱会滋养一切,爱更会繁荣一切。爱能让麻木的道德复苏,使泯灭的良知苏醒。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消除社会道德冷漠现象,全社会应重视爱心培育工作,使每个公民都有一颗滚烫的爱心。培育爱心,要做好以下三个层面的工作。
首先,要从“小爱”做起。一个有血性有道德良知的社会公民应具有以自我为核心的“小爱”的品性。“小爱”先须从爱自己做起,包括爱惜自己的生命,爱惜自己的名誉,爱护自己的财物,爱护自己的所有;再者要爱自己的家庭,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让老人尽享天伦之乐,让子女健康茁壮成长。
其次,要从身边爱起,爱我们周围的一切。爱花草,保护环境;爱诚信,办事公道;爱岗位,敬业奉献;爱祖国,遵纪守法;爱人民,服务大众,等等。有了爱,人们就懂得“慎独”;有了爱,社会上就不会有光天化日下拦路抢劫;有了爱,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就会发扬光大··一爱,就需要从自我做起,爱我们周围的一切。
最后,升腾境界,孕育“大爱”。“大爱’,就蕴藏在爱党、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五爱”是爱的五个维度,在现阶段,也基本上涵盖了爱的所有内容。“大爱”精神乃“立身”之基,建业之本。人只有将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才会作出爱之选择,爱之举措和爱之行动。只要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言谈举止、行为活动符合基本道德,践行着社会公德,坚守着职业道德,承传着家庭美德,他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精神文明的好公民。人只要有博大的爱心,关心他人,热爱群众,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用实际行动谱写一首首《爱的奉献》之歌,他就成为典型的榜样和时代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