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现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时间:2019-05-13 18:4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现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现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第一篇:浅析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现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劳动经济学论文

题目:浅析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现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歧视工资歧视就业歧视职业歧视人力资本投资歧视

一、前言

在国内外劳动力市场上都多少会出现歧视现象,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大国,自然在劳动力歧视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同时当前中国每年的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严重,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与大学生就业间有何直接或间接关系?是否能从消除劳动力市场歧视的角度来促进大学生就业呢?本文试从分析劳动力市场歧视入手,联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消除或减小劳动力市场歧视的角度来探索有助于大生就业相关方式方法。

二、文献综述

1、卢周来.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透视[J].经济体制改革,1998年 03期 文章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当前存在的歧视问题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的限制进入;劳动力行为的限制进入;劳动力同工不同酬;以及其它隐性歧视。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歧视,首先表现为区域性歧视;导致中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原因,是需求导向型;中国当前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是发展过程中的歧视,但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造成效益损失,其中国有企业又是效益损失最大的受害者;影响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建立;致使政府行为越位、错位,劳动管理部门寻租活动猖獗,劳动力黑市屡禁不止;而且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劳动力失业问题。

2、常向东.劳动力市场歧视产生的新根源及其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0年 04期 文章认为,地方保护主义的歧视性限制政策,严重影响了当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直接导致职业歧视和工资歧视的发生。因此,地方保护主义是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产生的新根源。这种劳动力市场歧视不但严重影响人才的自由流动,而且也容易引发对方的报复,最后自己的局部利益也会受损。

3、黄梓洋;李莉.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分析及对策[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 03期

文章主张:通过反歧视教育、反歧视立法、反歧视补贴、创造劳动力市场充分信息、减少职业隔离、减少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歧视来解决劳动力市场歧视的问题。

4、吴新慧.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原因浅析[J].青年探索, 2004年 03期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同时,用人单位就业歧视行为也日渐凸现,文章列举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性别、学历等各方面的歧视,并对造成种种歧视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相关法律政策的缺陷、劳动力市场供求的不平衡以及用人单位认识上的偏见是导致大学生就业过程遭遇歧视的重要原因。

三、主体

(一)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定义、分类

什么是歧视,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概念。歧视是指相同的人或事被不平等地对待或者不同的人和事受到同等的对待。对于劳动力市场来说,个人在劳动力市场取得的价值应当取决于影响其边际生产率的所有供求因素,当与劳动生产率无关的因素在劳动力市场上取得了正的或负的价值时,就产生了劳动力市场歧视。我们可以换种说法,就是在具有相同的能力、教育、培训和经历并最终表现出相同的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因为了一些与劳动生产率无关的因素起到了作用,导致了其在劳动力市场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的表现。这里所指的非经济个人特征,主要是指种族、性别、肤色、年龄、家庭背景、民族传统、宗教、身体素质和原有国籍等。

关于劳动力歧视的类别,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我觉得在中国劳动力市场歧视,最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劳动力的地域歧视,也或者说是劳动力的户籍歧视,由于中国的户籍制度是相对固定的,一个人的户籍变动比较困难,而户籍的所在地不同会受到各地区的经济政策和政策导向不同影响,从而使得劳动者获得的保障、福利等等也会有相应的不同,用人单位在录用员工时会按照自身利益考虑录入劳动者,这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户籍所在地的限制。而随着改革开放后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现象,如今的非本地户籍劳动者在大城市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有些用人单位无论是从地方保护主义还是户籍歧视的原因,会导致户籍歧视的实际存在,又加之近年来随着劳动合同的日益规范,用人单位在录入员工时承受的负担也比较重,通常用人单位需要考虑非本地户籍的劳动者的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等因素,导致其利益可能受损,所以在劳动力市场上户籍的歧视是普遍存在的,也应该是主要的最难以简单改变现状的歧视现象。

第二是年龄和性别的歧视,我将这两种歧视归为一类,现在在很多企业的招聘广告中对应聘者的性别和年龄提出限制,比如行政助理职位往往招聘女性,而公务员招聘中有些职位要求年龄低于28周岁,而实际上从招聘人员的岗位来看,这种年龄和性别上的约束并无必要。其实年龄和性别的歧视也是由于用人单位自身考虑而出现的,随着近年来对于性别年龄①① [4] 黄梓洋;李莉.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分析及对策[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 03期

歧视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明显的性别年龄歧视已经比较少,但是其实这些歧视在私底下还是普遍存在,只是会通过转嫁到其他因素来实现。

再者是劳动力市场的行业限制进入。一些劳动力流向较集中的城市,把劳动力市场分成较好的与较差的两类,对外地劳动力开放部分经济部门与行业,而对另一些经济部门与行业,则限制或禁止外地劳动力进入。其中又可分为两类一种无差别性限制,即对所有外地劳动力不加区别地对其所要进入的行业加以限制。另一种是特许性限制,根据外地劳动力在技能、素质或其他方面的差别, 进行程度不同的限制。

最后一个事其他歧视,包括了学历、工作经验、健康、容貌和身高歧视等等,这些虽算不上十分重要的主要歧视,但是对于劳动者而言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其中的工作经验歧视,要求求职人员有工作经验的情况在各种招聘中屡见不鲜,而这一要求对于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个因素是大学生劳动力歧视的重要歧视之一。

(二)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劳动力市场歧视及两者关系

在应届大学生毕业就业之时,经常会遇到劳动力市场的歧视,这其中有一些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有高校教育的问题,但是大多还是在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中出现的问题。大学生目前遭遇到的劳动力市场歧视主要包括有,性别歧视、学历歧视、院校歧视、户籍歧视、身体歧视和工作经验歧视等等。这些其实严重阻碍到了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我们来看个案例,2003 年3 月,浙江大学应届毕业生周一超参加嘉兴市秀洲区公务员考试,因在体检时被查出乙肝“小三阳”未被录取,一怒之下杀死在场的区人事劳动局一名工作人员,刺伤一人,最终被法院判处死刑。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录入中都出现了歧视,可想在其他的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应该是屡见不鲜的。

将上述的歧视按照严重程度分的话我们可分为顽固性歧视和非顽固性歧视,其中顽固性歧视包括了性别歧视和户籍歧视,其实在中国的女权运动史发展的比较好的,妇女的合法权益时比较受保护的,但是仍然有性别歧视的存在,可以说是就业过程中的顽固性歧视。用人单位在选聘人员时,在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或虽不限制性别,却提高女生的录用标准,女生必须特别优秀才会被考虑。又涉及到女性的结婚生育等因素,更是不利于女性的求职,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习惯性性别歧视。户籍歧视,现在各大学对于非本地生源的招录比例越来越大,这也导致了非本地户籍毕业生在本地求职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但是很多用人单位有意抬高外来毕业生的标准以限制进人,如院校的限制、高学历的要求、成绩的要求等另外,在同等的条件下,用人单位优先考虑当地的生源,甚至在一些条件相差较大的情况下,用人单

位也会首先考虑当地的生源。这种现象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发达地区人口较多的城市发生的更多些。再者我们可以将其余的几种歧视视为非顽固性歧视。至于现象就不一一赘述了。

我们从劳动力市场的其实到大学生就业遇到的歧视可以看出,在普遍整个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歧视现象在大学生就业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影子,所以大学生就业的歧视同时是整个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缩影,也是劳动力市场歧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大学生就业歧视直接受到了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影响。所以想要找到大学生就业的歧视解决方法,就势必要找到整个大就业环境的歧视消除方法,再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特殊性做针对性的措施。

(三)消除劳动力市场歧视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关系、方法

然后我们来简单探索消除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方法再结合大学生就业的歧视展开联系比较。

首先我们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最强制的手段就是加强反歧视立法,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歧视现象很多是由于企业过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导致的,所以政府在对经济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同时,应该加强对于劳动力歧视的立法,就像对于劳动合同的立法一样,就业歧视是否也可以通过此类的方法得到有效的抑制呢?。美国1963 年通过的同酬法案就是反歧视的一个有力举措。当然在立法的同时,政府自身的就业歧视问题也需要解决,近日的几期公务员招录歧视也揭露了公务员招录系统自身也存在此类问题,看来此类问题还是需要从上自下的开展。其次是政府可以实行反歧视政府补贴,此类的手段相比立法更加柔和更灵活,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开展,政府在重要的部门重要的用人单位录用人员时,可以采取补贴的措施使得企业在录用歧视消除的情况下企业的自身利益也能获得一定的保障。然后政府应更多的开展反歧视教育,由于企业过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导致了就业歧视的产生,并且存在企业的用人偏见,所以政府人力资源部门应多开展反歧视教育,消除部分用人单位的偏见思想。

企业方面首先,企业应该更多的承担社会的责任,企业作为社会组织有责任承担一部分的社会责任,在就业方面应体现出一定的责任意识,排除偏见,平等招录。当然在外部约束力没有构建完全前,这完全是一种自觉自发的行为。其次,企业应转变用人理念,往往企业在用人是会追求最适合自己企业的劳动者,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招聘思想,其实在企业内部可以建立一套比较系统的培训机制,对于并不很适合企业的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以达到单位的要求,这样既可以消除劳动力歧视的不良影响也可以使得企业利益受到较小的损害。

就大学生就业歧视的问题而言,上述各观点都行之有效,但还需增加高等院校的工作责任,往往现在的用人单位对于应聘者的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有着很高要求,反倒是对于毕业院校的要求有所降低,所以高校应该真正负起培养社会型人才而努力,并不只是培养出一个

个学生而是不一个好的劳动者。所以高校应该多开展社会实践和职前教育,树立好的就业观,更多的去搜集劳动力市场信息,使学生在就业时能有的放矢的培养自身能力。

四、结论

1、首先,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是由于其特殊的国情决定的,但是在大体上的原因与理论上大致一致,在治理劳动力市场歧视方面,应强调用人单位、劳动者和政府职能部门和高等院校等多方的责任,而不能仅仅归咎于一方。许多歧视问题的存在都有其特殊的制度原因,这也就势必决定了,政府职能部门在其中也有部分职责的原因。

2、其次,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劳动力歧视现象存在的比较普遍,是整个劳动力市场歧视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对于女大学生和非本地大学生的顽固性歧视现象严重,这与社会上一贯存在的劳动力歧视现象有延续性。

3、想要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问题,势必从社会上普遍的劳动力市场歧视着手,只有在劳动力市场歧视得以减轻和消除后,大学生才能在一个比较公正的环境下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当然这并不是简单一段时间和一些措施能够实现的,需要长时间的引导和政策支持,其中特别要强调政府的巨大作用。

五、参考文献

[1] 卢周来.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透视[J].经济体制改革,1998年 03期

[2] 常向东.劳动力市场歧视产生的新根源及其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0年 04期

[3] 姚先国;谢嗣胜.西方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 06期

[4] 黄梓洋;李莉.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分析及对策[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 03期

[5] 吴新慧.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原因浅析[J].青年探索, 2004年 03期

[6] 张军民.略论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经理人, 2006年 08期

[7] 戴慈.大学生就业歧视之浅析[J].法制与社会, 2007年 08期

[8] 邱爽.解决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之对策[J].经济与管理, 2006年07期

[9] 刘凤英 糜海燕.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6年12期

第二篇:简析我国劳动市场歧视现象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浅析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现象对

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姓名:韩国婷

学号:

10640029

浅析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现象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就业问题对策

一、前言

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挑战,高校学生的就业形式越来越不容乐观,尤其是对于高校的女大学生,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原因,在就业机会、就业薪酬、就业的权益、各种社会保障方面比起男生明显有不平等的现象。文章在分析了当今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并阐述了促进就业的几个对策。

二、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女生的数量逐年成倍增长,其增长率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从38.31%增加到43.95%,基本上已经撑起了“半边天”,但是就业率却远远低于男生。在中国目前就业形势总体严峻这样的大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近日,国内大学生就业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完成了一项针对女大学生就业的专项调查,该调查显示,2010 届女大学生就业签约率为21%,明显低于男大学生的29.5%。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岗位上明确表示“只招男生”或者是在最后录取的时候拒签女生。另外在全国妇联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中显示,女大学生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机会;平均投出44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90%以上的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56.7%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特别是理工科女大学生“经常”感受歧视的比例最高。另外在工资待遇方面,女大学生更是遭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由于女性特有的生理周期、生育期、哺乳期等等会对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同等条件下在薪酬方面也只有男生的80%——90%左右。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女大学生晋升的机会也比男生也要小。

三、扩招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及原因

1.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主要表现

性别歧视

虽然社会、学校、媒体一直都在呼吁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平等,可是在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上,仍有不少单位打出“只要男生”或“男生优先”的招牌,甚至明确规定“不招女生”。

表1资料显示,在工薪相同的情况下愿意招收男生的单位较愿意招收女生的单位明显多,在被调查的75家用人单位中有42家(占总数的56%)愿意招收男生,而愿意招收女生的仅为3家(仅占总数的4%),男女都愿招的企业26家(占总数的34.67%)。出于种种考虑,用人单位的招收性别意向明显偏向男性。

表1 工薪相同单位愿意招收性别比较

单位数

百分比(%)招收男生 42 56.00 招收女生 3 4.00 无所谓 26 34.67 缺失值 4 5.33 合计 75 100

注:资料来自《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

外貌歧视

很多用人单位从不正确的审美角度出发,不注重女大学生的内在素质,而是更多地强调女大学生的自然条件,年龄、身高、相貌这些的先天条件都成了女大学生应聘中“有力的核心竞争资本”,而能力、学历却成了这些条件的附加脚注。招聘条件中,常见的招聘要求有“女,1米60以上”、“形象好”、“气质佳”等诸如此类的词句,身高相貌不理想的求职者往往连面试机会都没有.工资歧视

有些单位在招聘人员时,更愿意选用那些能力稍差的男性而不愿意选用优秀的女性,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女大学生只能就低上岗,找到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或与能力不一致的低层次工作,或同样岗位却报酬偏低的工作,使得很多女大学生不能得到与自己能力相符的岗位和工资报酬。

学历歧视

在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学历要求较男生而言偏高,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明确要求“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有很多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女大学生的“学历”的要求动辄以硕士、博士为硬性标准,但实际上所需人才的岗位有专科学历就足以胜任,没有必要高薪聘用硕士、博士,这种没有合理依据的招聘条件,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利,同时造成无谓的人力资源浪费。为了避免面对找不到工作的情形,很多女大学生都选择了考研或是降低自己的要求找一份勉强的工作。

行业上的不均衡

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比较狭小,用人单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对女大学生进行职业上的分流、隔离或封锁,高学历依然无法跨越传统性别文化制造的职业门槛,女大学生还是比较明显地集中在传统的女性职业上,职业领域的拓展并没有和学历提高、职业能力加强成正常的正比例关系。一些单位提出有些岗位不适宜女生(化工类、冶金类等)作为女生就业的障碍来拒绝女生,调查显示,女性从事工程技术专业的比例低于男性20个百分点,而女性从事教师专业的比例高于男性10个百分点。总的来说,男生从事的职业相对女生要宽泛的多。

2女大学生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需严重失衡是产生就业歧视的罪魁祸首

近十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其中女毕业生所占的比例也呈递增趋势,至2008年全国女大学毕业生已占毕业生总数的半数以上。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至630余万人。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急剧恶化。目前,全球经融海啸已经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形成冲击,经融危机预示着经济发展进入衰退期。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力市场监测情况看,企业用人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这些情况使女大学生就业压力骤增。

男女两性生理差异和用人单位的趋利性是女大学生就业的壁垒

男女两性之间的生理差异是不言而喻的,大多数女性的精力与体力比不上男性。此外,男女两性生命周期的显著差异就是女性承担着生育孩子和哺乳的任务,由此必然造成女性职业生涯的中断。这种生理上的差异及由此导致的生命周期的不同,与传统的家庭角色观念相结合,造成了女性在就业中的不利地位。厦门大学调查的结果显示:有69.2%的女生和58.3%的男生认为,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是“女性生理条件的限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都把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把创造更多的价值作为对就业者的基本要求。而一个人能否就业以及能得到什么样的工作,就只与他们能创造多少价值有关。一般而言,价值的创造与就业者的体力、智力和精力密切相关,而女性由于受到她们生理条件的制约,在同等条件下与男性相比,往往处于劣势。在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往往拒收女大学生就业的最常见的理由是:一名女大学生毕业,往往会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结婚,进而生儿育女,而且抚养孩子也要分散她们太多的精力,这不可避免地要或多或少的中断工作,这“中断工作”女性必然要损失一部分的综合劳动能力。另外作为用人单位在女性生育期内不仅需要提供相应的假期,还要提供相应的补助,这不符合市场经济创造最大利润的运行规律。因此,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下,女职工特殊的生理现象(经期、怀孕分娩期、哺乳期)和所承担的再生产劳动(生育、家务、家庭照顾性工作)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背离,客观上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作为用人单位在录用人员时必然会考虑招收女性所带来的一些负效应。女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自身素质

很多女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没有树立好正确的人生世界观,她们大多倾向于追求家庭的美满和幸福,在就业观上倾向于比较稳定,轻松的工作。

相对于男生,女大学生不仅显示出身体素质不高,意志比较薄弱等不足,女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相对较弱,而且女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创新能力也不如男生,因而女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对女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对劳动力市场监管不到位

目前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不力,特别是对私营中小企业和非正规就业领域的监管不到位。工商、税务、民政、劳动保障、卫生和城管等各个相关部门缺乏协调配合,重复管理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并存,尤其对外资、私营中小企业疏于监管,使得女性的就业权利和劳动权益遭受侵犯,并容易失去工作。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只有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力度,才能尽可能多地保障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

3女大学生就业歧视产生的后果

破坏社会公平原则

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就业歧视现象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益,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不利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现。就业歧视严重损害女大学生的人格尊严,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使她们失去平等发展、自我实现的机会,造成不能人尽其才

从经济效率的角度看,就业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资源配置过程,市场经济是各种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经济,平等就业更趋向于使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更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而大学毕业生由于遭遇就业歧视而找不到工作或者最终退而求其次,工作岗位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将会造成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还

很有可能导致就业腐败。

弱化女性成就动机

表2资料显示,男性和女性在单位中的位置是有所不同的,管理层级的人员中男性居多,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男性人数是女性人数的四倍多;在普通员工、职员和其他中,女性人数明显比男性多。这也就说明管理层的人士男性占了绝对的份额,而女性在单位中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基层管理和作为雇工被管理的较多,多数集中在比较传统的女性职业上。

表2男性和女性在单位中的位置

在单位中的位置

单位负责人/高层管理人员/企业主

中层管理人员

基层管理人员

普通职工/职员/雇工

其他 男(人)132 243 287 1427 36 女(人)29 124 268 1839 52 性别比较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6)

四、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途径

女大学生自我提升市场竞争力

针对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形,女大学生首先的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素质教育,提高自身在各方面的技能,正确对待就业歧视现象,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将新一代女性的良好风范展示出来,扬长避短,提升自身竞争力。

 高等院校及就业指导机构加强就业指导

针对女大学毕业生这一弱势群体,加强对其就业观念,求职技能和就业心态的培训,增强其主动就业意识和就业权益保护意识。同时,就业中心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力度,组织专为女大学毕业生的供需见面会,切实提高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政府加大宣传力度,逐渐消除用人单位重男轻女的偏见,实现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利。

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完善政策及制度

完善支持女性就业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的执行程序,促使女性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得到有力的保障,是达致两性公平公义的迫切需要。

尽快完善立法、细化现有法律、增强法律约束力、明确就业歧视的判断标准、建立反就业歧视机构、健全就业促进机制。

设立专门机构监管劳动力市场

发挥政府监督部门对就业市场歧视性行为的监管职责成立相关机构,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监督检查。在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中增强社会性别意识,监督和处

理歧视行为,加大对含有性别歧视内容的招聘广告的查处力度,在人才市场、招聘会等重要场所设立性别平等监控窗口。加强对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的执法监督,切实保护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范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前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我国来说,就业难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然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尚未消退的情况下,我国就业难问题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作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动力,其总量的增长、行业配置、整体素质的高低及利用是否合理,关系着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本文根据当前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为出发点,就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产生的原因、解决途径进行阐述。近几年来,在农产品价低、卖难、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对城市就业产生的矛盾,具有重大意义。

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尤其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矛盾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原因、影响及城市就业的概况的研究,分析其内在的原因与联系。针对我国城乡就业矛盾的特殊性、紧迫性,提出一些城乡统筹就业的建议,以及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企业、个人关于就业的积极合作,解决城乡就业矛盾。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就业矛盾;解决办法 ;大学毕

早在2010年两会报告上,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总理曾在会议上提出“就业问题关系到的不仅仅是生存问题,它更涉及到大学毕业生的尊严。”可见就业问题已成为广大大学毕业生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之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劳动力从农业活动中转移出来,进入二三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劳动力转移的动因。正是因为劳动力过剩了,所以才要促使他们向二三产业转移,这样才能够使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利润最大化。由于二三产业在我国主要处于城镇,所以一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是促使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讨论主要分为两种,一个是指转移的地域概念,普遍观点认为在转移的地域上以省内和东部发达地区为主,呈现有中西部向东部转移,由内陆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的趋势。另一个是行业概念,普遍观点认为主要呈现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趋势,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除有少部分进入经济发达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外,绝大部分是转向第二、三产业。其中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伴随着工业化的进行成为了主导趋势。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农村还有一亿多富裕劳动力,每年需要转移的大约800万—900万人,两亿农民工当中还有很多工作岗位并不稳固。

城市总体就业概况

自上世纪 90年代起,中国城市劳动力就业遇到了新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这一过程伴随着城市化加速,产生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尤其是中国新增经济活动人口压力一直居高不下,使得正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就业“冲击波”。一方面,在农村“新生代农民工”目前约有一亿人,他们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15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而经济正常增长条件下,就业岗位每年只能安排12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突出,从而出现“就业难” 的局面,这也就加剧了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等原因,企业也在不断的调整用人政策使得在就业方面出现区域性、行业性、结构性差异的特点,在一些高技能的工作岗位的招工中出现严重的空缺,从而出现“招工难”的局面。从总体上说,我国就业人口总体就业难的局面短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城市大学毕业生就业概况

自1999年以来,大学扩招呈直线上升,每年递增60万到70万左右。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计划(2010年7月份)最新统计在校大学生是2960万人。并以每年1.3-1.6%速度扩招,2020年入学率将达到40%,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能达到5000万。大学扩招,必然带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013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再创新高,而全球的金融复苏疲软更是让形势逐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据了解,近三年来,大学生就业率维持在70%左右。相比211高校,985高校的就业情况要好点,可以达到80%以上。从地区来看,我国中西部虽然对大学生有较大的需求,但由于条件艰苦,很难招到毕业生。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

根据本校2013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式来看,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了98.9%(包括考研升学的学生)。因为我校属于农业院校,较大部分的毕业生因为专业限制,选择了去农村就业,成为了农牧食品产业的技术性人才。就全省的就业形式来看,大学毕业生就业多倾向国企或者比较有发展潜力的大公司。而这些公司往往与大学有合作的联系或者因为国家优惠政策的影响,比较愿意接收应届毕业生。

另外,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输出带有季节性,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大学毕业生相比之下具有比农村劳动力更好的稳定性。然而鉴于工资标准的差异性比较大,许多中小企业宁愿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培训再上岗却不愿意高薪接收大学毕业生。

随着我国改革深化的进程逐步实现,给予了农村务工人员更好的保障,各种保险的逐步完善,许多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逐步在城市定居下来,这无疑又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是随着深化改革进程的影响,农村城镇化的脚步逐步加快,一批批经济开发区的逐步落成,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则选择了在家乡附近或者本地新建的企业实现就业,这又减小了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竞争。这一点从今年的春运客流量的变化上就可以看出。

总之,在新的就业环境下,企业与其他的就业单位给予大学生和农村务工人员不同方向发结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相信,前文所提到的就业矛盾随着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会得到解决。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在家自主创业。我国深化改革的路线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构建县域产业发展的新格局,立足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工业经济,以工业化加快城镇化,城镇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投身到了建设新农村的红潮中去。而大学毕业生也可以找到更适合发挥自己所学的先进知识的舞台。

第四篇: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思考

对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思考

——从法社会角度

摘要: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着大量的歧视现象,当代的大学生也被认为是“弱势群体”。在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就业歧视也是五花八门,用人单位就业歧视行为也日渐凸显,作者对大学生就业当中主要面临的困难和现象进行了归类,并主要从采取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和司法、加强法制教育等对策将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歧视;法社会学;平等就业

在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的语境中,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条件已经成为高校、政府与社会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然而,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当多的政策与法规来保证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权益,仍然有大量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经常性地遭遇到就业歧视。而且,随着《就业促进法》的颁布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这种就业歧视并没有消失,反而相继披上了隐形的外衣,使得反就业歧视的任务更加艰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与就业市场的低迷伴随的是就业歧视的大量存在,就业歧视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就业歧视不仅剥夺大学生的工作权利,而且侵犯大学生的平等权,容易引发社会矛盾,阻碍和谐社会建设,大学生平等就业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类型以及表现形式

“就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没有合法依据,对未来潜在的就业人员自行作出各种限制性条款,从而排除了本该符合相关职位人员的平等就业权的一种现象。”1从定义可以看出,就业歧视的实施主体是用人单位,所针对的客体是未来潜在的就业人员,实施的前提是用人单位存在相关的职位空缺,实施的手段是用人单位在无法律依据情况下自行规定各种限制性条款,其结果是排除了其他本该符合相关职位人员的平等就业权。

我国大学生就业歧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目前遭受的就业歧视主要有: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相貌歧视、年龄歧视、经验歧视、社会关系歧视、健康歧视等。以外,还出现了很多新的表现形式,如血型歧视、姓别歧视,形形色色,层出不穷,令人啼笑皆非。其中,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是各种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中最突出的几种。

(一)性别歧视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女性就业者而言,有的单位明确要求不要女性;有的单位虽不明确规定,但不要女性是其潜规则,更为滑稽的是,有的单位还要求女性应聘者无男朋友。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在大量存在,究其原因在于用人单位雇佣女生往往要比雇佣男生付出更多的成本。首先是生育及相关成本。女大学生工作一段1 王媛媛.浅析当前我国女性隐性就业歧视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市场,2009(12).时间会遇到生育和哺乳问题,在其生育和哺乳期间,用人单位要继续支付女员 工的工资和福利,还要安排替代人员;较长的生育和哺乳时间又可能使女员工工作技能生疏,知识陈旧。其次是提前退休的成本,女性员工往往要比男性员工退休早,但是预期寿命却要长,这样用人单位要付出更多的福利成本。另外还有一个因素,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女性投入工作的时间精力往往较男性少些,虽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因素被弱化,但仍然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追求其效益的最大化,因为男生人力资本的优势,用人单位自然倾向于招聘男生,而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更加剧了歧视。

(二)户籍歧视

地域与大学生的工作能力显然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地域歧视却大量存在。很多用人单位只招聘本地户口大学生,很多地方的公务员考试只允许本地大学生报考。“源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和大学生就业中的地区准

2入制度是大学生就业歧视的主要成因。”目前的经济形势又加剧了地方歧视,地

方政府现在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工作压力,其解决就业问题的方式之一就是排斥外来人口的竞争。以公务员招考为例,很多地方人事部制定的本地《公务员录用办法》一般对户籍做了严格限制,明确规定具有本地户籍是报考的必要条件,如北京市朝阳区2006年招录的123名公务员中,57个岗位都注明要求北京市常住户 口,其比例高达46%;近几年的江苏省公务员招考也仅对应届本科毕业生、硕士以上研究生及个别特殊条件人员放开报考的户籍限制,往届本科毕业大学生仍无缘江苏省公务员招考。

(三)学历歧视

学历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对应聘人员的学历要求超出工作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不顾实际需求而片面追求高学历。学历要求一般情况下不构成就业歧视。“以知识、能力、经验等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达到的自获条件为标准的区别对待,是通过个体之间的竞争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因而是正当的”。3但若 学历要求远远超出用人单位工作职位的需要,工作职位与学历要求违反人职匹配的原则,在较低学历的大学生完全可以胜任职位的情况下,而一味追求高学历,即违背了用人的比例原则,将剥夺低学历者的很多就业机会,造成低学历毕业生就业困难。这种不理性的人才高消费,无疑构成就业歧视。

二、我国关于就业歧视的立法现状

首先我国没有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有关反就业歧视的规定分散而不统一,分散在《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等中,而且都不够完善,通常只是原则性的。其次在立法上“就业歧视”的具体涵义和外延上有严重缺陷。《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对于就业歧视的内涵,判断原则、标准及其例外情形都没有作出规定,就外延来说也只采用封闭式列举的方式规定了四种就业歧视的情况,显得过于狭窄,没有兜底条款,难以涵盖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上大量存在的歧视现象。再次,现有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我国现有法律中关于平等就业权和反就业歧视的规定比较原则,都是权利性的宣告,未专门具体规定用人单位实施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受侵害者根本无法依据这些规定主张权利和获得救济。

对平等就业权利的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在机构设置上,我国目前没有在劳动2 黄海涛.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歧视的成因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邓佑文,李长江.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学分析——以平等权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124.保障部门中设立专门监督用人单位就业歧视的监督机构和仲裁机构,缺乏保护劳动者就业平等权、处理就业歧视争议的体系,同时也缺乏对就业歧视受害者的法律引导。也未明确劳动保障部门就业市场歧视现状与解决对策行为的监管职责,直接导致对用人单位的监督不力。即使《就业促进法》出台,国务院建立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但是仍未明确该机制在处理就业歧视中的职责,也未明确在该机制中中,建立处理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更未规定监督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使《就业促进法》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劳动法》是我国劳动劳动权益保障的基本法,它调整的是已经形成劳动关系的雇佣双方之间所发生的争议,这就需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已经订立了劳动合同或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对处于求职、实习、试用等期间期或勤工助学的大学生而言,现有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基本不能适用。受歧视者只能以被侵害了宪法规定的平等权等权利提起诉讼,而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却未建立,平等就业权也因此得不到保障。

三、大学生面对就业歧视的对策

(一)完善立法

完善立法,出台《反就业歧视法》。新法出台之前需要最高法院通过司法解释、立法解释把就业歧视产生的争议纳入劳动争议范畴来处理。接下来加紧出台《反就业歧视法》,明确就业歧视的内涵以及外延范围、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及违反《反就业其实法》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政府职能部门对就业市场歧视现状与解决对策行为的监管职责;就业歧视的救济方式与程序、扩大法院的受案范围、受歧视者的上诉权及上诉程序等;还可就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设立大学生平等就业专章,通过制度从内在外在两方面解决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调整户籍管理等不合理的制度,消除体制性障碍,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权。

(二)加强执法和司法

1.加强执法。一是加强劳动行政部门的职权,将就业歧视也纳入劳动争议的范围,并赋予劳动行政部门对就业市场监督、检查和处理的权力;二是劳动行政部门要提高对就业歧视问题的重视,加大工作力度。三是政府要树立平等观念,杜绝地方保护主义。

2.加强司法介入。司法保护是公民就业权利的最后保障,我们要完善有关制度来发挥司法的保护职能。考虑到大学生的财力、时间、经验、精力等都有限,维权意识也不强,可以考虑允许反就业歧视公益诉讼,同时减免诉讼费用。

(三)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

权利意识包括三个要素,权利认知是其中最基础也是最低层次的要素,它指权利主体对自身应有或实有的利益、自由的了解认识,只有认知权利才能主张权利。但在现有的评价体制下,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重视不够,因此学校的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和其他教育教学管理活动,要把教育广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学法用法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掌握好法律武器,依法享有自己应有的权利。

第五篇:关于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歧视现象的分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从他们自身利益出发, 对某些大学生就业采取偏见和排斥的态度, 以及由此带来的这些大学生就业机会的被损害和被剥夺的社会现象,主要表现为性别、工作经历、形象、健康、地域、教育背景、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歧视。这些歧视的存在引发了种种个人冲突和家庭矛盾, 冲击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歧视;原因;危害

中图分类号:c913

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从他们自身利益出发, 对某些大学生就业采取偏见和排斥的态度, 以及由此带来的这些大学生就业机会的被损害和被剥夺的社会现象。[1]

一、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的表现

1、性别歧视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女性就业者而言,有的单位明确要求不要女性;有的单位虽不明确规定,但不要女性是其潜规则,更为滑稽的是,有的单位还要求女性应聘者无男朋友。性别歧视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世界上,与男生相比,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遭到性别歧视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常常以工作需要为借口, 打出只招男生的招牌, 将众多优秀的女大学生拒之门外, 即使没有明确规定只要男生,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也早已成为他们的心理定势。有的为逃避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监管,在招聘启事中并不排斥女性,但在具体选聘过程中要么提高女性的录用标准,要么在实际录用人员中暗地里将女性排除在外。

2、工作经历方面的限制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对工作经验的限制,很多单位对要求大学生需要有相关工作经验,或者要求工龄达2 年、3 年或5年。眼下,一些未能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依然奔波于各大人才招聘会,为求职辛苦奔波着。然而,一些用人单位的“经验歧视”却像一道无法跨越的门槛,将那些心急火燎的大学生拒之门外,也让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3、形象方面的限制

这种限制一般表现为对男性要求身高170cm 以上,女性要求身高160cm 以上,有的则更高;还有的单位对长相也作出了要求,如英俊、漂亮、有气质等等。身高、容貌、体型等先天身体条件越来越频繁的成为了重要的就业因素。

4、健康歧视

健康歧视主要表现在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1.3亿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极为庞大的群体,乙肝病毒携带者毕业后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2003年,两件影响极大的“乙肝”事件震惊了法律界和整个社会,即周一超杀人案和张先著诉安徽省芜湖市人事局乙肝歧视案。无论这两个事件的结果如何,都揭示了一个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问题,那就是招聘者因携带乙肝病毒被拒的事实已到了招聘者无法忍受的地步。

5、地域歧视

大学生就业中的地域歧视主要表现为对毕业生户籍的限制。如在北京的一些工作岗位要求中明确表示北京户口的优先,或者是只要有北京户口的毕业生。

6、教育背景方面的限制

有的单位要求应聘者第一学历为重点院校的本科,有的单位要求本科、硕士、博士所读专业必须为同一专业,有的单位明确要求只要211和985工程大学甚至是更少范围内的大学毕业生。另外,由于毕业生相对较多,有的单位便以应聘人员有无留学经历作为限制条款。

7、社会关系歧视

部分大学生因其家庭具有广泛的社会关系背景可以在就业过程中获得特殊的、不公平的就业资源。等级观念、特权观念等官本位的人治思想为一些政府官员的子女或者是同政府联

系比较密切的毕业生提供某种就业便利 , 使得毕业生之间的公平竞争准则程度不同地丧失或走样。正所谓“学好数理化, 不如有个好爸爸”,“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 如果父母做官, 有权有势, 那么子女毕业后就能够有一个好的工作, 前程一片光明, 而那些有知识、有能力的普通家庭子弟, 只因没有这种优越的条件而在就业竞争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甚至成为权势的牺牲品。[2]

二、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的成因

1、个别分析

(1)性别歧视

用人单位拒招女大学生的原因包含着诸多方面,“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 传统性别意识和招聘女大学生投入的成本不能满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目标是其主要原因。女大学生遭受就业歧视根植于根深蒂固的性别意识。长达两千多年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残余和长期以来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 左右着两性家庭内部分工以及社会分工, 使女性一直处于男性的附属地位。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所指出:“文化总是煞费苦心、千方百计地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 使一个新生儿按既定的文化形象成长。由于特定社会中两种文化人格及性别支配, 性别限定人格的存在, 使出生在这个社会的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 [3]因此,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 大多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录用男性大学生。另外,在当前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认为招用女大学生投入的成本不能满足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主要表现为: 第一, 生育及相关成本。女大学生工作不久便面临结婚、生育和哺乳等一系列问题, 女职工按规定享受产假期间工资照发待遇, 用人单位为此需要付出直接成本。另一方面, 女大学生都受过高等教育, 知识含量较高, 生育期间产生工作生涯的中断,人力资本折旧率也会相应较高, 这又给用人单位造成了间接成本的负担。第二, 补偿性工资差别。基于女性的生理特征, 她们对于工作条件的要求较高, 如工作流动性不能太大,体力承受强度不能过高等, 需要得到企业更多的关怀和照顾。相比之下, 男大学生适应性较强, 对工作条件的要求不如女生苛刻, 而并不能获得由此而引起的补偿性工资差别,其接受较差工作条件的个人奖励已包含在与女生同等的收入水平之中, 此时男生是一种相对廉价的人工成本。因此,对于有成本节约偏好的理性雇主而言, 更愿意雇佣男大学生。第三, 预期劳动生产率。女性精力的分散和发展潜力不足使雇主倾向性地认为: 女大学生的预期劳动生产率将低于男生, 能给企业带来的预期价值有限。第四, 提前退休福利成本。从长远来看, 女性雇员要比男性雇员提前 5 年退休,而女性的预期寿命一般比男性长。雇佣女性员工即意味着额外福利成本的支出, 这也是用人单位偏向男性的一大因素。因此, 尽管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接受了同等的高等教育, 甚至女生的在校表现更为优秀, 但许多用人单位宁愿录用一般的男生, 也不愿录用优秀的女生。[2]

(2)形象歧视

作为就业歧视一种的形象歧视在职场中并不鲜见, 一个显性的例证就是一些用人单位在聘用标准中要求气质、形象良好。以貌取人的习惯是这种用人标准出台的主要原因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 以貌取人已经开始与选官制度相联系。古代选官中以貌取人最初主要

指对容貌和威仪的重视, 也包括对相貌娇好的偏爱。在现代人眼里, 以貌取人就是将人的容貌言行等外在的标准作为对人进行评判和选取的标准。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普遍存在“嫌矮爱高、嫌胖爱瘦”的潜规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 第一印象固然会在客观上左右着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选择, 但用人单位以貌论英雄的偏执苛求则表现出明显的歧视倾向, 至少在道义上是不公正的。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是出于企业形象的考虑,企业形象是企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运营的结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良好的企业形象, 不仅表

明该企业有着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 而且还表明该企业有一笔非常可观的无形财富。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获得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功效, 而形象主体是企业形象的塑造者。从全员公共关系的角度来说, 企业的每个成员都是企业形象的代表, 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折射出企业总体风格特征。员工是企业形象的代表者和展示者, 是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 他们的衣着穿戴、言谈举止随时都在传播企业的有关信息。因此, 许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相貌、身材、气质等方面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要求。但是, 公众对企业形象的认知是整体的、综合的, 而不是局部的、个别的, 是经过理性选择和思考的最终印象。员工的外在相貌对大多企业形象的塑造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良好的企业形象关键取决于员工的内在素养、专业技能和敬业i精神。因此, 对某些行业来说, 把相貌条件作为职业准入的重要标准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而对大多数行业来说, 因片面追求企业形象而对求职者相貌的过分苛求则是一种明显的就业歧视。

(3)地域歧视

大学生就业中的地域歧视主要表现为对毕业生户籍的限制。源于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 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户籍制度和大学生就业中的地区准入制度是大学生就业中地域歧视的主要成因。过去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跨地域的条块分割的传统就业政策壁垒造成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流动中因其户口问题而受到种种限制。目前, 户籍歧视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对非本地户口人员或非本地生源的就业者的歧视。从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招考公务员对报考者的户口限制、生源限制等可以很容易地看出, 非本地户口的社会就业者甚至非本地生源的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时亦受到了排斥。户籍身份产生的就业歧视已经不再仅仅是针对农民工的专利了, 而成为所有的想去非户籍所在地就业的就业者的就业障碍。户籍制度也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另一方面, 从 20 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 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 加上工业结构处于调整阶段, 以及减员增效的改革, 城市失业和下岗现象日益严峻,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手段降低城市失业率。从地方性的政府反失业政策来看, 政府倾向于采取以消除外来劳动力就业竞争为目标的对策。不少机关单位和地方政府把外来人看作是本地职工的竞争对手, 而且他们都要以解决当地劳动力为先, 从而制定了一系列排斥和歧视外来人口就业的政策。户口成为了地方保护主义最坚硬的挡箭牌。许多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甚至司法机关均将本地户口作为重要的录用或者优先录用的条件, 就连报考国家公务员, 也受到户口的限制。这种为了优先解决本地人的就业问题而采用的“腾笼换鸟”的做法将众多外地优秀毕业生拒之门外, 带有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对毕业生户口的严格限制则尤其明显地表现出其就业政策的排外倾向。[2]

(4)教育背景歧视

用人单位在对求职毕业生的认知过程中, 把认知对象的某些清晰而明显的身份特征或 品质加以放大, 片面地将低学历、普通高校毕业等同于低素质、低实力。在招聘过程中,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造成的“负晕轮效应”(评价者对一个人的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某一特质低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低),这种个人知觉中的偏差使得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录用高学历或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在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后, 本科毕业生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随处可见, 一些用人单位在强势招聘状态下, 开始争相追求高学历, 导致研究生做大专生、本科生就可以做的工作。而且有不少单位咬定文凭不放松, 非原始学历不可, 非名牌院校不要, 对自学考试和其他国家承认的学历一概否定, 拒之门外。[2]

2、共同根源

(1)就业形势严峻是大学生遭遇歧视的背景——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

自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以每年超过百分之三十的速度扩招,而社会有效需求 的增加则相对滞后,这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01年,我国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百分之八十,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为百分之五十;2002年六月,大学本、专科毕业生的初

次就业率为百分之六十四,2003年截至到六月的初步统计为百分之四十七,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就业形势更为严峻,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559万,2009年达611万,2010年达631万,2011年更是达到了660万。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用人单位对于大学毕业生求职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这是大学毕业生遭遇就业歧视的背景。

(2)相关法律的缺失或缺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并 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若干问题的意见》、《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等一系列配套的劳动法规和规章, 为有效禁止、杜绝就业歧视行为和真正实现就业平等提供了法律武器。然而,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在废止就业歧视方面基本上仅停留在原则层面, 尚未对反歧视问题作出详细规定。比如, 我国《劳动法》第十二条规定: “劳动者就业, 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该条列举式地规定了四种就业歧视的情况, 对这四种情况之外的歧视, 如地域、年龄、相貌、健康等方面的限制是否属于歧视并未作出规定, 用人单位侵害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权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 对侵害求职者平等就业权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即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原则规定外, 缺少具体的包括量化标准在内的可操作性制裁、惩罚条款, 这就使得仅有的相关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在司法和执法层面上效力的锐减, 从而使得大学生就业平等权缺少法律这一尚方宝剑的有效庇护。[2]

(3)观念习俗的影响

观念习俗也是很多用人单位歧视大学毕业生求职者重要的社会根源。错误的观念习俗 容易形成偏见,由偏见形成的社会态度是有所偏颇的而依据这种社会态度所形成的社会行为就是一种对某个或某些社会群体成员进行不合理的“有所区别对待的行为”:即一种歧视性的行为。[1]

三、大学生就业歧视的举动危害

1、对个人的危害

(1)容易使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从而可能导致他们对 社会的仇视和对抗。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由于大学生具有波动性大、抗干扰性差、情绪性强等特点, 他们往往最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象牙塔内学有所成的大学生对现实社会充满感激, 对未来生活满怀憧憬, 他们希望社会能给他们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 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回报家庭和社会。但在就业过程中遭受的冷遇、白眼、讥讽却让一部分大学生感受到现实社会的冷酷无情和世态苍凉, 从而使他们对社会产生困惑, 对大学教育产生怀疑, 对原有的道德要求、价值标准和为人行事的原则产生扭曲的心态。在屡屡受挫、彻底绝望的情况下, 这种情绪如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缓解和调适, 就有可能导致他们对社会的仇视、对抗和报复, 甚至会促使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走上犯罪道路, 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

(2)极易使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产生强烈的受挫情绪和沉重的心理负担, 引发种种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据统计, 约有 24% 的在校大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由心理失衡而引发的校园惨剧令人触目惊心, 而日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和择业竞争的激烈正在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变得越来越大。据对徐州地区几所高校的调查表明:在择业过程中有 34.7%、30.3% 和 16.1% 的毕业生感到烦躁、紧张和无奈, 有近半的学生对能否找到工作缺乏信心。由此可见, 面对就业, 大学生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遭遇就业歧视的打击对背负着巨大就业压力的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来说, 无疑是雪上加霜, 极易使其产生认识偏差, 表现出自卑、焦虑、敏感、多疑、抑郁、孤僻等心理和行为。如不及时加以自我调适矫

正和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疾患极易在他们身上爆发, 甚至会出现自残、自杀、报复社会等严重后果。

2、对家庭的危害

(1)产生家庭“因学而返贫”的特殊社会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讲, 许多家庭集聚全 家之力供养子女上大学成为家庭的整体性投资行为。他们期望以此来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 对许多贫困家庭来说, 这种期望值更大。我国当前高校收费已完全并轨, 普通工薪阶层家庭难以支付不断高涨的巨额费用, 而对于下岗工人和贫困的农民家庭来说, 则明显力不从心, 甚至债台高筑, 上大学随之成为贫困家庭的一种负债型经营。就业歧视使得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无法就业, 失去经济来源, 从而使家庭的整体性投资收益甚微, 不但使其家庭经济改善的愿望成为泡影, 相反因其家庭负担系数的增大而给这些毕业生家庭带来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压力, 他们只好节衣缩食, 降低自己的消费水平, 从而使得整个家庭陷入贫困。

(2)引发家庭内部矛盾。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偏见和歧视使许多大学生即家庭投资的受益人, 在完成大学学业后仅能够维系自我简单的生存, 无法在短期内偿还债务并回报家庭。而作为所有投资者的家庭其他成员, 如果自身的投资在个体身上并没有取得相应的回家庭内部的不公平感就会占据大多数人的心灵, 要求受益人在适当的时候对他们进行回报, 其结果势必造成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对立等不和谐关系, 从而引发家庭内部的矛盾和纷争。

3、对社会的危害

(1)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如果市场上存在着的良币和劣币两种货币同时在 一定的规则下流通, 由于劣币成本低, 而两种货币在实际使用中所获得的收益相等, 那么, 人们在使用中就会选择劣币, 储存良币, 久而久之良币就会退出市场, 这就是格雷欣法则, 也是金融学上通常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原理。阿可罗夫在探究就业歧视的原因时指出, 歧视作为一种社会习俗, 与形成稳定的经济结构关系具有相容性。原因在于, 对某人来说, 不遵从社会规则意味着将被驱逐出所在群体, 而驻足于该群体或者保留成员资格是可以获得某种益处的。当歧视性行为居于主流地位时, 非歧视性行为是违背社会规则的表现, 是要为此付出成本的。当歧视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习俗、传统或不成文的规范, 对某一群体的歧视便成了一种普遍的做法。这种歧视的非正式制度不仅会促使有偏见的人采取歧视行为, 而且会迫使本来不愿意歧视的群体采取歧视行为。如果利用有偏见的人来达到压制不愿意歧视的群体, 用人单位的招聘就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最终会伤害整个就业市场, 它必将带来歧视现象的不断蔓延与恶化。

(2)造成优秀人才的闲置、浪费。大学生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在“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缺乏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用人单位因性别、相貌、户籍、身份标签等一些与工作要求无关的因素而将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拒之门外, 使这些优秀的人才无用武之地, 得不到发挥作用的机会, 从而导致怀才不遇、人才闲置现象的出现,造成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严重浪费。同时, 就业歧视现象严重扭曲了人力资本投资正常行为和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 破坏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损害了社会人力 资本投资的整体收益, 造成了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

(3)导致社会弱势群体的增加。社会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由于就业市场中不合理的就业歧视, 使一部分大学毕业生错失就业机会, 在权力和权利的获得方面、发展的机遇方面、生活的物质条件方面均处于劣势, 从而成为社会中新增的弱势群体。如果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社会歧视得不到有效解决, 这些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继续就业便会陷入恶性循环。同时, 失去就业机会成为失业人口的大学生, 加重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度, 造成失业人口的加速上升。长此以往, 社会弱势群体便会不断增加, 从而增添社会保障的负担, 并且有可能发展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4)损害社会的和谐发展。一些具有特殊身份的毕业生的就业成功是通过不公正的方

式或渠道获得的, 这容易引起其他社会成员的不满, 使他们对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产生怀疑, 使社会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仇视、对抗等人际关系紧张现象。同时, 社会学理论认为, 就业的歧视会使整个社会得不到这部分人所带来的利润, 会增加贫穷、犯罪、高税收、城市病态和现阶段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特别对在社会财富的拥有、政治权力、声誉评价上本来已处在社会底层的个人和家庭而言, 若其在就业环境上的投资血本无归, 那么, 整体上, 无论在哪一种地位评价体系上所获得的评价, 都会使其产生绝对的被剥夺感,这样一种被剥夺感在社会学上则意味着社会整体动荡和社会整体道德性危机的萌芽的产生。它是被歧视的个人与家庭仇恨社会不公、可能自发采取非道德行为来弥补社会差异、改变社会现实的开始。这样的人群如果不断地扩大, 则将意味着整体性的社会危机的开始。所以, 如果放任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愈演愈烈的就业歧视, 那么它必然会触发各种社会矛盾, 最终损害政府促进就业的战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4]

参考文献:

[1]孙杰,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社会歧视探析,黑龙江教育,2010年第1期

[2]黄海涛,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歧视的成因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11期

[3]赵修义,童世骏,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社会哲学——以问题为中心的断代哲学史,1996

[4]黄海涛,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歧视现象的表现及其危害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4期

下载浅析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现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现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探讨

    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探讨 摘 要: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到过程中,产生了农民工这一我国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殊群体。他们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却在就业上备受歧视。......

    大学生就业歧视举例

    1.近六成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户籍、地域有明确要求,属于典型的制度性歧视。甚至有单位明确表示:“不要某某省/地区人士。” 2.在应聘过程中,多数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

    大学生就业歧视问卷

    大学生就业歧视开放性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为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求职和就业状况,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份开放式调查问卷,目的在于收集大学生就业歧......

    大学生“就业歧视”分析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所在学院:______水利与环境学院_______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业 专业班级: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二)班_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大学生“就业歧视”分析......

    大学生就业中的隐性歧视现象与分析范文合集

    大学生就业中的隐性歧视现象与分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时不断遭受各种隐性的歧视,不仅加剧了就业困难,而且影响谁公平,破坏了社会和谐,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上一个严重......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

    2010年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实践的主题: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时间:2010年2月1日—2010年2月8日 地点:家中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

    大学生就业现象

    大学生就业现象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与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逐步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的社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必须具备广博的知......

    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关系影响的研究

    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关系影响的研究汪强(江苏教育学院 09人力 0910420031)摘要: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基本发育成型并呈现良性运转的态势,为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