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有效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泾口第二中心小学
卢洪年
在有效教学的今天,如何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那么,怎样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呢?其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多渠道的,空间是无限大的。一个标点符号、一个字、一个词语、一句话,甚至一幅插图,都可以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落脚点。下面,结合我们平时的语文课堂,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途径。
一、落实字音、字形、字义,扎扎实实进行语文教学。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我们的语文课堂要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的训练,首先应该是字的训练,因为字是构成词语、句子、篇章的最基本要素。
《海伦、凯勒》一课中出现了这样的两个字——“躁”和“燥”,这两个字,字音相同,字形也极其相似,怎样区别?
我联系课文内容,作了这样的设计:
学生读到“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这句话时,我让学生想象:海伦身陷于无声无色的黑暗世界里,当她走路摔破了头;当她喝水烫伤了手;当她需要妈妈,却看不见,也喊不出声时,她会有哪些表现?
联系自己的生活,加上丰富的想象,学生自然想到了:她也许会拼命地扯自己的头发,她也许会摔坏杯子,她也许会大哭,她也许会直跺脚„„
当学生说到她会直跺脚时,我在黑板上工整地写下“躁”,并这样解说:“是呀,暴躁的小海伦会拼命地跺脚,来表达她内心痛苦。有时,我们焦急、气愤、痛苦时,也会暴躁地直跺脚,所以‘暴躁’的‘躁’是‘足字旁’。”接下来,我又让学生用“暴躁”这个词进行造句的训练。
另一个字——“燥”,学生用相同的方法,自己理解了“干燥”的意思,并形象地记忆了“燥”的字形。
中国的汉字,是有生命力的,它不是简单地拼加,其中的奥妙就要靠我们去发现。这样,字音、字形、字义的训练也就变得一样有生命的活力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就不会回到过去那种枯燥、机械、沉闷的老路子上去了。
二、借助形象生动的词语作为训练说话、写话的落脚点。
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的美,是由于言辞的准确和响亮动听而产生出来的。”所以说,好的词语往往具有撼人心魄的魅力。清朝李子翼也说:“炼字如壁龙点睛,鳞甲飞动,一字之警,能使全句皆奇。”可见,文章中生动形象的字词,我们决不能视而不见,应该抓住契机,让学生反复品味,适时进行说与写的训练。
《荷花》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里,为什么用“冒”,而不用“长”、“伸”、“挺”、“钻”等?如果课堂上,我们能让学生比较、咀嚼,那么荷花的挺拔美丽、羞涩灵动就能跃然纸上。
三、留心整齐而优美的句式。
苏教版第十二册中有这样的一篇课文,叫《孔子游春》,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春风是她甜蜜的絮语。”这句话,以整齐、优美的句式描写了大自然的美景。执教这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练习——()是她()的()。学生就此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模仿作者的写法写下了许多优美的句子。
有的学生写:“树上的黄莺是她美丽的发簪。” 有的学生写:“清澈的河流是她汩汩流动的血液。” 有的学生写:“清晨的薄雾是她朦胧的面纱。” 有的学生写:“巍峨的高山是她有力的臂膀。” „„
其实,许多课文中都有类似的句式,作者已经为学生刻下了一个模型,学生一旦展开想象的翅膀,便能写出好句子。我们如果能抓住时机,为学生搭建一个说话、写话的平台,那么,不仅能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四、留心恰到好处的名言警句。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文章,文章的末尾以
一、两句警醒世人的话作为点睛之笔,既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又能点明文章的中心。
《最大的麦穗》一文的结尾处有这样的一段话:“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
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这段话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引领学生品味这段话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佳落脚点。
执教这课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这段话,提出心中的疑问,以疑促思,以疑促教,经过一番品读、讨论、思考、争议后,我又让学生重新读这段话,解决疑问,谈谈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当学生领悟到“生活中,处处皆良机,但我们只有懂得把握机遇,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功。”这一主旨时,我有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写属于自己的“小名言”。
整节课,我紧抓这段话,不失时机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放飞想象,填补文章的空白点。
什么是文章的空白点?作者在自己的文章里不可能总面面俱到,总有许多情节、许多画面有待读者去补充,去想象。我想,这有待读者去想象、补充的内容就是文章的空白点。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中写道:“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这18年,肖邦是怎样生活的?课文中没有进行描述,这里就是一处空白点。所以,课堂上,我巧妙地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写话的训练—想象这18年中肖邦会遭遇到哪些坎坷和不幸。学生的想象奇特、丰富,他们的回答使这位热爱祖国的音乐家的形象更为高大、更为丰富。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中,谈迁为了收集逸闻,写好《国榷》,他一个50多岁的老人,肯定会遇到很多艰辛。我在执教这课时,有这样一个精彩的设计:
从下面三个场景中,自由选择一个场景,写一段话。场景一:一个风沙弥漫的清晨,谈迁可能在做什么? 场景二: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谈迁可能在做什么? 场景三:有一天,谈迁生病了,他又在做些什么?
文章空白点的补充,不仅能有效训练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还能丰满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中心。
六、抓住学生已被激发的情感,让学生与主人公对话。
在一些叙事的文章中,课文学到高潮出2,学生有时回被主人公的善良、执着、坚强所打动,有时会因为主人公不幸的遭遇而心酸。此时,如果能不失时机地巧设情境,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对话,那么,就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如:《秋天的怀念》中,作者史铁生在文章中写自己双腿瘫痪,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会猛烈地把手中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在这里,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环节:作者原来活蹦乱跳的,现在突然坐在轮椅上,此时,他一定痛苦极了。如果,你是他的朋友或亲人,你会怎样劝慰他?
这样,抓住学生已被激发的情感,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对话,能有效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训练,不是今天的话题,不过,有效的训练一定不是过去那种“填鸭式“的乏味讲解和一味地搞题海战术。今天,站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探讨语言文字的训练,并不是重走以前的老路,而是要赋予语言文字训练以新的内涵。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要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既要强调语文整体能力的把握,又要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教师要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文本,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过程中,感知语言的形象,感受语言的魅力,学习语言的表达,培养良好的语感,掌握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同时,在语言训练中,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文本价值的正确取向,引导学生高手母语文化的精髓。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就会有语味、有韵味、有情味,语文学习就会成为一种享受。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语言训练((推荐)
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语言训练
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
徐国英
《语文课程标准》科学地阐明了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小学语文的特殊任务,是其他任何学科也代替不了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通过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什么是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老先生在这里讲的不是广义上的训练,而是有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训练”,语文的核心问题是语言,语文训练归根结蒂就是语言训练。语言是工具,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如何把语言这个工具变成自己手里的工具,唯一的途径也就是训练。
学生是语言文字训练的主体。纵观当前的课堂教学实践,在课改理念的引领下,教师的语言训练意识比较强,但对怎样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还不得要领,具体体现在:课内不训练,课外训练,训练缺乏过程,训练形式化。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精心挖掘语文因素,认真分析课文的语文因素,采用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的语言训练。
《晏子使楚》
师:晏子“故意笑了笑”这种笑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生:自嘲的笑。
师:还可以大胆地想象,晏子的表情会是什么样的笑? 生:(模仿笑)师:什么笑? 生:笑里藏刀的笑。
生:晏子这个笑指的是得意的笑。(得意地读)师:还有吗?
生:有点讥笑、嘲笑。(嘲笑地读)
师:刚才有同学说笑里藏刀,我觉得,楚王那个冷笑,那里面才可以说是藏了刀。晏子,他笑里究竟藏的是什么?
生:智慧„„
师:那叫智慧。哎!就是这故意地笑一笑,笑出了自信,笑出了幽默,笑出 1 了潇洒。请同学们按自己的体会好好的朗读。
师:你们的朗读告诉我们,就是这笑一笑,我们就能想象晏子的脾气、性格、骨气。让我们再次为晏子的这种智慧喝彩!
„„
一、朗读积累训练
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说:“一个语言片断被确定为训练点,呈现在学生面前,那是因为意思不易明白需要细加研究,或是写法对学生有可借鉴之处值得反复品味。无论哪一种情况,都需要多读。掌握阅读方法,积累语言材料,陶冶思想情操,三者的交汇点便是读,尤其是有感情地朗读” 会读、读懂,既是阅读教学的目标,又是进行语言训练的手段。课堂上要挤出时间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喜欢的速度去读。精彩的片断,尝试让学生去积累,并时常加以巩固使学生掌握语言规律并内化语言。
二、语句比较训练
词语和句子是组成语言大厦的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只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升华。
三、语言表达训练
利用教材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很有效的办法。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多种形式。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表达实践。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让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精品语言”的感受和模仿,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逐步走向个性化。此外,将口语训练贯穿于每一节语文中,还可以培养他们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优化口语交际教学,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生与生,师与生中发展个性化语言。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语言训练
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语言训练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言训练;综合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8―0094―01
当学生学完一篇课文,仍然存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时辞不达意的情况;学生仿写一篇作文,却无话可说,虽勉强写出,但语病较多。这些问题出在学生身上,但是问题的根源却在教师的教学上。究其原因,这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造成的。如何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这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思考的问题之一。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语言训练程序及训练方法。
一、为什么要加强学生语言训练
语言是思想的灵魂,又是人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思想的载体。学生离开了语言,其思维和思想将无所依附,无所表达。教师在创设具体语言训练的教学情景中,通过引人入胜的名人成才故事,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提高学生对学好语文的思想认识,跟随名人成长的足迹,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教师要把学生的语言训练贯彻到每一堂课的始终,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还要给学生创造训练语言的机会,加强指导,强化学生口语交流,倡导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教师只有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课,才能使学生的语言、思维和思想得到全面发展,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和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怎样上语言训练课
语言训练课的教学设计过程,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1.训练语言的专一性。教师要在教学中摒弃语文应试教育中的单纯、枯燥、重复的语言训练方式,其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要紧扣教学目的,训练的难易程度要以学生的接受程度为准,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因人而异设计内容,体现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层次性。教师教学要精讲多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还要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让优秀学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2.训练语言的多样性。教师在教学语言训练内容的选择上,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多彩。3.语言训练的递进性。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必须把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方法贯彻课堂始终。理解语言,教师主要指导学生通过字词句段篇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掌握作者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的基本规律,让学生打下积累和运用语言的基本功。运用语言,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促进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掌握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文读写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自觉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习惯。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语言的方法,就提高了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就自然学会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学会了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运用语言的方法。教师要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在语言循环往复递进的训练过程中,使?W生学会语言,积累语言,巩固语言,运用语言,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以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1.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朗读既是学生理解语言,培养语感的手段,又是学生积累语言,培养作文能力的基础。学生读书时,口齿流利,熟读成诵,运用语言时自然就能脱口而出。背诵又是大量积累语言材料最有效的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因此,学生要学好语言,必须在记忆上下功夫。2.重视语言复述训练。复述是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把规范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把消极语汇转化为积极语汇的有效手段。复述的形式,有学生简要概括地复述,改变人称、改变写作角度、改变文章体裁的创造性复述。教师在阅读课堂上,通过持之以恒的复述训练,丰富规范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3.抓好语言的比较训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是学生理解语言,掌握语言的重要手段。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找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每句话中的中心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理解每个词的不同意思,去辨析词意,选择词意,理解文章中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再通过学生扩充、填充词句的训练,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总之,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滴水穿石。教师只要抓好学生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多积累语言材料,写作时多体会语言的表达技巧,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编辑:张慧敏
第四篇: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的技巧,也不是教师讲述本人的读书心得,而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去感受体验,领悟语言规律和人文精神;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自得。7 {“ `4 n8 g8 x, 一.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首先,难记字、易错字的巩固,凭简单重复的抄写是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最能够帮助他的不是老师替他想一个“好办法”,而是激励他自己想出“好办法”。
其次,帮助学生科学地内化、巩固自己的发现,这是老师要考虑的第二步,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作灵活的设计。
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学生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学生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学生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学生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三、适时为学生提供帮助
形式需要内容充实,内容需要形式来包装。同样是造句,同样给学生提供帮助,却有帮助是不是得法的问题。“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造句训练,学生需要有形有色的情境,它们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挥想象的空间。当然,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也看出了一点:适当的时候还需要老师及时地扭“转”学生的思维定势。
四、引导学生体悟情感
好的语言训练是以人为本,“训练”中包含“感悟”。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切不可就语言学语言,孤立地进行单纯的语言技巧的演练,而应以理解内容、体悟情感为经线,以语言训练为纬线,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五、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课文语言理解课文内容
六、加强体现课文整体性的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思维训练还要有人文内涵,如果进行得好,就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在一起了。要能触发孩子的情感,要有孩子的思想、情感。因为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有别于其他工具,它熔铸思想,蕴涵情感,也承载形象,与人文精神是一体两面。其实,“训练”和“感悟”不是水油分离、完全割裂的,“训练”侧重于部分、理解,是共性的、可测的、程序化的、技术性的;“感悟”侧重于整体、感知,是个性的、模糊的、意象化的、情感性的。“训练”与“感悟”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训练”与“感悟”分离,两败俱伤;“训练”与“感悟”相融,则相得益彰。
第五篇:有效进行语言品味
聚焦文本,探幽语言之味
段 羽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十一中学 443002
【内容摘要】
阅读是语文之本,是托起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最主要支柱。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的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一些策略,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学会运用语言,汲取人文价值,提升素养,最终自主地、终身地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从简约朴实间实现最大化的有效。【关键词】
文本
语言
探幽
有效
新课程实施以来,合作探究、综合学习、学科整合等学习方式竞相走入语文课堂,绽放“花样年华”,但精心细阅每堂语文课,不难发现最质朴、最本色的学习方式当属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无论教学观念怎样更新也好,教学形式怎样变化,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品读感悟是最基本的方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通过课内外对语言的自主学习来获得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呢?
一、调“味”——提升素养时沉醉。
选入教材的朱自清的《背影》语言朴实清新,余味无穷;《曹刿论战》以记言见长;李清照的《如梦令》有一种别样的温婉清丽„„每一篇都是语言学习的典范,阅读这些文本,我们可体味语言平淡之处、动情之处、深邃之处、不同之处、精妙之处、拓展之处„„
教师可以通过文本的整体感知,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问题的牵引,通过启发、引导、指点和示范,在课堂里调足“味”,品味文本语言的意味、情味、趣味、理味。“意”就是内容上的把握,通过言语所传递的主要意思;“情”是作品中的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文中人物的情与作者所寄的情感,无不都浸在文字中;“趣”指情趣;“理”就是作品中给我们的人生以启发的哲理。在“四味”的品读中,召唤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感知、思考、体验进行再创造,实现并开拓他们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比较——反思揣摩中言妙。
比较是语言品味中最常用的办法。韩雪屏教授将语文课堂上的各种比较法精辟概括为:增、删、移、换这四个字。语文课正是通过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学生才感知到语 言的精妙,领悟到这些用语用词上“无可替代”,从而产生对语言的敏感,逐渐滋养准确精妙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特级教师洪镇涛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提问:“把第一节诗中“天上的明星现了”的“现了”换成“亮了”,行不行?”学生运用天文知识从科学的角度做了回答,认为星星没有由暗到亮的过程。只有由隐到显的过程,而且既然称为“明星”,明星本来就是亮的嘛,这儿是重复,所以只能用“现了”而不能用“亮了”。通过比较,学生将科学知识用于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从词语本身的含义以及词语的前后衔接上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用词的准确,使学生在朴实词语中感受用词的精准。
再如,《中国石拱桥》中“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的“几乎”可否删去等等,像这样的“增、删、移、换”,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认知矛盾,语言的形象和意味会随之凸现而出,还能帮助学生体味语言的韵律,感知语言形象的魅力,触发联想,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等等,在自主的反思中引发学生对语言的玩赏。
三、体验——感同身受中体悟。
现代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专门开辟了“语义与语言环境”一节,在文中明确指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的,因此,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段孤立起来分析,就难于确定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
如《春》一课的最后三段,如何让学生体味这些文字的妙处呢?我们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比喻入手,学生找到了“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想象着所比事物的特点,体会到春新鲜、美丽、蕴藏力量之特点,教师适时点拨,三句话次序安排又有何妙处?学生随即就发现这是春天的诞生、成长和成熟三个发展阶段,表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更领略了作者对春由衷的赞美之情,在愉悦的品味对话中理解文本。
体验可以从实践性亲历中,从亲身实践、角色扮演等活动中获得体验;可以从心理性亲历中,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将自身经历反思获得体验;更可以结合上下文语境或创设语境中,深入走进文本,身临其境地引发体验。
四、诵读——读说交替中咀嚼。
诵读就是直接面对文本的言语形式与经典和作者直接对话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广化、深化、美化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尤其是抒情色彩比较浓郁的散文、诗歌的教学,则更应用诵读品味之法。巢宗祺先生在对《语文课程标准》作解读时,把诵读的作用总结为四个方面:(1)记住了优秀的语言材料;(2)在头脑中储存起感性的语言模型;(3)能够形成从大脑到发音器官甚至连及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良好的反应机制;(4)诵读的过程就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文化和审美的熏陶。
如《再别康桥》一诗,初读感知诗歌再别时的留恋,细读诗歌后发现,是难舍——美景再醉——寻梦——沉默惆怅——深情伤别,对经典的语言咀嚼式的“读”,读中就要把自己融进去,唤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课堂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想人物(或作者)之所想,感人物(或作者)之所感,乐人物(或作者)之所乐,苦人物(或作者)之所苦,理性审视自己是怎么被感动的,品出微波轻烟似的离情别绪,读得渐入佳境,品得更是飘逸美奂。
诵读让课文中语句的音韵、节奏、语调及所附色彩的变化,直接刺激大脑,将一个个语言符号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不自觉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进而感受它的情感、意境,体味作品的音乐美、绘画美。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与其说是在用声读课文,不如说是用心在品味语言,感悟语言,极易将许多语言背后的内涵在多样的诵读中全然悟出,在读说交替的课堂活动中咀嚼语言之妙。
五、多维——争鸣突破中拓展。
特级教师黄厚江在“全国第二届初中语文名师精品课堂”中教授《孔乙己》一课,从孔乙己的“手”这个全新的角度切入,调动学生找“手”,圈“手”,“画”手,“论”手,由这双“手”一路牵引,个性化解读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现摘录片断实录如下:
师:作者别出心裁地花了很多笔墨去写孔乙己的手。现在我们来看看,鲁迅先生写了几次他的手。请大家一起到小说里去找一找,并划上标记。如果有想法的地方还可以写上评点。
……
师:一个是写外形,形状,一个是写动作。以动作为主。写了哪些动作?再找一找,把动作加圈,觉得重要的加两个圈,特别重要的加三个圈。
排——敲——伸开——罩——摸——走(板书)你觉得这些动作,哪一个最能表现人物的个性? 生:排。
师:嗯,表明他不欠账。还表示什么?
师:显示没偷,借以摆脱尴尬。其实这个排呢,和另一个动词联系起来表意就更丰富。哪个呢?
生:摸。表现孔乙己没几个钱。
师:对,没钱,所以要摸。但是要炫耀有钱,所以用排。等到用摸的时候啊,就更没钱了。对不对?
生:用了对比。
师:嗯,对比。除了有钱没钱的对比,还有什么对比?
从性格的角度:排,自命清高——摸,自卑。对比中让我们看清了人物个性。从其个性和性格来讲,哪个动作最形象? 生:罩,表现他吝啬,怕孩子们把豆吃光。
师:我们来看看孔乙己是不是只有吝啬的一面?能否看到可贵的东西?他是不是很有钱?
生(齐):没有钱。
师:孔乙己这么没钱,那他有没有给孩子豆?哎,给了。是别人跟他要的还是主动给的?对,是主动给的,可见他也有善良的一面;给豆的同时有了炫耀学问的余地,这是他孩子气的一面。我们分析人物性格离不开具体的语境。
如果从更多关注命运来讲,哪个动作最重要呢? 生:走。
师:对,走。我们都是用脚走的,他为什么用手走?对,被打折了。我们不用“走”,用“爬”行不行?
生:不行。
师:爬是手脚并用,所以不能用。你想,爬的时候腰也怎么样?对,弯曲。(随手画了幅简笔画,简洁而传神。众笑。)让我们一起想象:命运如此悲惨的孔乙己还要喝酒,为了喝酒被打折了腿,两条腿不能动了,用两手“走”过来,这是一个畸形的动作,这是一个畸形的社会。
黄老师没有问一声“哪个句子你喜欢,哪个句子写得精彩”,而语言的品味贯串了全堂。教师的多维课堂设计带动了学生多维活跃的思考,其间通过比较从孔乙己“手”的动作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或探性格,或探命运,将语言化作形象,由浅入深,独特而新鲜的创意使学生在各抒己见间理解了文学大家用心良苦的用字,理解了孔乙己这一人物的悲剧形象。我们不妨见微知著,从中吮吸语文名家的精彩智慧,在语言品味的教学中投下缕缕斑斓。
此外,对于简练而凝重的语言,深邃而隽永的语言,如《紫藤萝瀑布》中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学“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理解其深意等,教师可以在本意理解基础上,把语言所影射的资料等进行适时地扩充、综合,拓宽语言的外延;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无尽联想与想象,把物的寓意、生活经验、人生感悟和作者经历融通,实现对语言的丰满解读,实现有效的课堂延伸,让回味更犹存。
六、求索——顺势追问中探幽。
追问是品味语言并深化语言的主要方式。它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补充和深化进而出新出彩,在教师适时机智的求索中,使学生在语言品味中得到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的训练。
可以见缝插针,随机追问;可以有的放矢,有效追问;以人为本,显出人文性;融会贯通,与实际相联。如《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凸显曲中,意味之品读,即可随机发问,让学生感受以乐衬哀,深刻感受作者愁肠寸断的游子情怀。再如《散步》中,我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请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学们听,并告诉大家喜欢的原因。一个学生说:“我喜欢的是‘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因为从中能感受到这一家人的亲情,感觉很温馨。”听完我抛给他一个问题:多年之后,这温馨的一幕会发生在“我”的儿子身上吗?学生肯定的回答后,我接着问:“那多年之后,这温馨的一幕会发生在你的身上吗?”回答则是不尽相同了,在语言品析之时,我关注了学生学做人,关注孝与感恩,深入了语文的人文性。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语言品味要丰富深邃,就要在课堂里顺势追问,促使学生了解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充分挖掘出学生语言感知的潜力。
七、补白——寻文创造中激活。
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多属言简意赅的上乘之作,作者在斟字酌句、谋篇布局的写作过程中,往往留下一些艺术上的“空白”,让我们用丰富的想象去填补,使作品达到“余音绕梁”的境界。语言品味中用好文中隐性的“空白”资源,引导学生去思索、联想、回味、表达,读“厚”文本,读“出”语文味,语文课就变得空灵而鲜活。如《最后一课》高潮部分的教学,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品味此处韩麦尔先生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但运用“补白”的方法,我们可以设计:“韩麦尔先生究竟想说什么?那是怎样的难以言状的痛苦?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他的心头汹涌澎湃?请你做一回韩麦尔先生,说出他没有说出的话。”学生会泛起无限涟漪,多样解读文章主旨,创造出精彩的填补,与小弗郎士一样,经历人生一课:面对失去,我们该怎样,一个人的心灵是如何成熟的,什么是生命中的根,人要有忏悔意识等等。
又如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象出边塞独特景象,学《我爱这土地》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艾青的思想,理解为什么把自己比作一只鸟。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填补人物描写的“空白”,填补标点符号的“空白”,填补故事情节的“空白”,填补思想感情的“空白”,填补诗歌意境空白等等,使学生透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触摸作品的思想内涵,人物的丰富内心,语言的言外之意,在寻文创造中,训练他们敏锐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言语感悟能力。
八、生成——互动外延中显效。
互动生成是实现语言品味有效的重要标志。新课标要求现代课堂应该是互动生成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在互动中不断生成资源,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尤其在语言品味时呈现出了一个开放的生态环境,师生平等,独立思考,个性十足,互教互学,同生共长,促进了教学资源、知识经验、情感态度等的有效生成。
在互动生成中,教师教给学生方法与例子,学生学得课内知识和技能,更高层次的则是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注重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增强学习的体验和实践,使课内知识通过课外实践向智慧转化。教师可以在课堂里适度外延与品读语句相关的语句,或让学生在课外搜集进行再品味,或引向名著阅读,用课堂品味语言之法,进行批注欣赏,或以精妙语句、段落为仿本,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思维的再创造„„
可以说,品味语言就是发现,咀嚼语言之妙,丰富知识储存;模仿写作就是触摸,习得语言之本,强化建构知识储存;课外品读就是内化,实践品味之法,撷取更多精妙语言,可谓是环环相扣,互推互促。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主阵地有效进行语言品味,更要推倒教室的“围墙”,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提升学生语言品味方面的素养。我们语文老师应以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智慧,用全心的心智投入,让学生有真正有效的语言品味学习,在浸润、感染和丰富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语言鉴赏能力,让语言彰显魅力!
【主要参考文献】
1、余映潮 《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系列 《语文教学通讯》
2、周秀芳 《例说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品味》《语文教学通讯》2007.4
3、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
【作者简介】
段羽,女,1975年9月,中学一级教师,工作于湖北省宜昌市第二十一中学,443002,0717—6274086,duanyu1158@sina.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