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与现象学
近现代建筑理论与历史论文
课题名称学 号 研 究 生专业年级 所在院系 导 师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浅探简雅各布斯心目中的理想城市
1053010063 朱松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10级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李 斌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浅探简.雅各布斯心目中的理想城市
前言:《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一本关于当代城市问题的批判性的著作,其作者:简雅各布斯是一名记者,并未有建筑学及规划的知识背景。但在长期对城市问题的现场采访过程中,逐渐发现了现代城市规划理念与城市现实问题本身的脱节所导致的各种城市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与其具体的原因产生了强烈的反应,此书便是简多年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与批判的结晶,一经出版,便震荡学界,掀起了整个社会对当代城市问题的讨论的热潮,而此书也被视为城市规划理论批判的经典。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简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与研究方式以及其非科班出生却能如此深刻影响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这一现象令人深思,我认为简的“方法”,与一些现象学的方法不无联系,猜想这便是此书能影响甚巨的原因。在此,本文将依据书中的一些观点对简“心目中的城市”做一个“还原”,虽然并非是依据直接的经验,但希望可以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一窥简雅各布斯心目中的理想城市。
关键词:城市意象
悬置
还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1961年出版,便在城市规划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赞同的,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其对传统城市规划理论发起的挑战,动摇了传统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领域的绝对权威,在研究了美国芝加哥,纽约等美国的“伟大城市”的规划后,从城市存在的问题本身一条又一条的驳斥了传统城市规划理论中的那些金科玉律。
在该书中,简.雅各布斯以极富激情的文字诉说着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与担忧,其极富煽动力的行文与字里行间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为其赢得了无数的拥趸,时至今日,仍然有数量可2 观的学者,规划师以这本书为基础,研究,考量着城市发展中的规划与城市问题,甚至提出了“反规划”的理念。同时,其非建筑专业出身的知识背景,在当时也被传统规划理念的卫道士们群起而攻之,以致互相间的攻讦论战,甚至谩骂持续了很长的时间。
虽然有支持也有反对,但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在研究城市规划与城市问题的无数著作中地位已不容质疑,在那个传统规划理论一统江湖的重建时期,这本书及其中的观点以事实现象本身为基础,如一道晴天的霹雳,惊醒了当时沉醉于“田园城市”“光明城市”的无数规划师建筑师,给了经典规划理论当头棒喝,扭转了美国城市发展的走向。
历来研究《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著作已经将简的规划理念与思想分析得相当的透彻,没有必要再将前人的话再说一遍,而作为一股强大的批判力量,《死与生》中的“混合用途”“街区”“密度”“街道眼睛”等等一系列的以城市场所本身为研究对象而衍生出的规划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对当今的规划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再将她的思想套在现在中国的城市上来分析城市问题似乎也只是再重新再走一遍简曾经走过的路。所以,本文尝试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创作中简所提出的观点中窥探简心目中的“城市”,而后则是为这个“城市”加上一个时间的维度后在“当代”以及“未来”(假想中的)探讨该意象的可行性。
《死与生》何以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通过简的观点进入简的“城市”之前,也许,我们还应该思考一下,《死与生》一书为何可以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而并非建筑,规划出身的简.雅各布斯又因何能够成为这一批判力量的关键性人物。
答案相信前人已经总结过,“源于简.雅各布斯数十年如一日的辛苦研究与调查。”这是没有问题的,简确实也是经过了辛苦的工作,积累了海量的资料才写出了这本掷地有声的著3 作。但是,我们也许也应该注意简作为记者的身份。
作为记者,使简能够大量的接触城市规划时间当中的各种角色,政府,地产商,规划,建筑师,业主,市民,这一系列的角色她都能实在的接触并了解城市规划活动对其的影响。
作为记者,而非建筑或规划科班出身的知识背景,让简对城市规划的方案本身不加褒贬,而完全只从规划,建造活动的结果所呈现出的现象本身来理解整个规划活动,用现象学的说法,简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对一系列会对城市规划的看法产生褒贬的知识与判断进行了“天然的悬置”,这一过程很大程度上并非是对已有经验的隔离,而是不知。
作为记者,这是最关键也关系最密切的一点,这使简在整个研究城市的过程中具有了两个最明确的性格特点,正是这两个性格的特点(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使她完成了《死与生》的写作,并为之斗争。它们就是:作为记者基本却又终极的品质——做一个客观的观察者,而另一个则是:作为记者的强烈曝光欲与社会责任感。
我相信,并非偶然,正是作为记者的这一特殊身份,让简拥有了较一般人更容易接近这一批判力量的位置,当然,在完成这一批判的过程中,简自身的性格等因素也起了相当巨大的作用。
就从《死与生》一书的的内容上来说,我们似乎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那就是,简在本书中似乎从现象学的角度对城市进行了一个意向上的还原与建构,从而完成了对当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批判,但是,也许是出于斗争的需要,并未再将自己的研究进行解构,使之达到一个否定之否定,批判后批判的程度(因为这样的自我否定在气势上似乎会弱很多),所以,现在看到的《死与生》似乎更像是一篇具有时代性的战斗檄文。当然,简,并没有说《死与生》是按照现象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与写作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似乎也没有必要,因为她写作的重点并非是要发展一套自我完善的城市研究或设计的理论,她所在意的,只是如何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从“已经坐得腐烂的王座上弄下去”。确实,这样一套搜集,整理,观察,研究的方法果然奏效,而这一篇“檄文”确然是触及了美国人心目中的“美好城市”的意向,也唯有因此,这本书才激起了这么多人的共鸣,而现实中所暴露的各种城市问题,则在这一美好意象的照耀下变得无与伦比的黑暗,而这一批判才一石激起千层浪,撼动了传统的规划理论界,甚至政府当局。
简.雅各布斯心目中的城市意象
在《死与生》的第一部分中,人行道的用途:安全;人行道的用途:交往;人行道的用途:孩子的同化;街区公园的用途;城市街区的用途。这一章的名称则叫做:“城市的特性”,在这一部分,可以理解为简.雅各布斯在基于街区实际用途的基础上,对城市街道,街区,街区公园的原始形象做了“还原”。不是基于经典规划理论的,而仅仅是从“城市是什么?”“街道是什么?”“街区是什么?”“街区公园是什么?”这些最原初的问题出发,探索了这些场所的用途与存在的意义,“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这些特性倒未必是“城市”这个存在给予的全部意义,但是从现实出发,并以现象为考量而得到的这些特性,可以想象,必然是城市给予的最原初的几个意义。在“街区公园的用途”中,简则举出了一些,当代的街区公园因为缺少“监视的眼睛”而成为消极空间的例子,由于街区公园周边多样化业态的缺失以及事实上缺少设计,单调乏味的街区公园往往也非常难以吸引人们到此活动,促成了街区公园的“堕落”。而街区公园本来存在的目的则是吸引人们到此活动,休息,但是当代规划人员对业态,公园吸引力考虑的缺乏,导致了街区公园本来语义:有活力的,多彩的,快乐的变成了:颓废,堕落,恐惧。这样的语义的错置就直接来源于传统城市规划理论中对构图,形式的过分追求而忽略了对在其中活动的人们的行为特点与心理感受的考量。
在第二部分——城市的多样性有的条件 中,简分析了旨在达到街区原初意义——多样5 性所需要的一些措施:主要用途混合的必要性;小街段之必要;老建筑之必要;密度的需要。到此,简似乎已经在街区尺度上建构了一个她理想中的“活力街道”的形象:不很高的建筑为步行带来了良好的尺度,各种不同功能,不同年代的建筑散步其间,给街道带来参差的天际线,点缀其间的街区公园里,设计良好的设施在发挥着有益的作用,老人们一些在阳伞下喝茶聊天,也有的在锻炼身体或晒太阳。综合的功能让街道本身成为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有机体,富有人情味的街道布满了许多警惕也善意的眼睛,时刻注视街道的动静并时刻给予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给予孩子以看护,人们互相的交往为街道带来活力,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游戏虽然伴随着吵闹与哭喊却也为街道带来了生气,怀有恶意的外来人员,在彼此熟悉的“眼睛”下原形毕露,只有知趣离开,街区中有力量的“领袖”不时召集大家集会,商议各类事务,所有的纠纷也都在这样的机制下得以妥善的解决。
这确实是一幅很美妙的图景,而这样的景象是否容易让人联想起欧洲的那些历史气息浓厚的老城?威尼斯?布拉格?我想在简的印象中,很难不把这些城市和街道作为她在脑海中勾画的城市图景的样本吧。
在第三部分“衰退与更新的势力”中,“多样性的自我毁灭”研究分析了在前两章中提出的街道功能的多样性如何在没有外界力量介入的情况下走向必然的毁灭,而应对这样的局面,简则是提出了一种协商的机制,分散街区多样化业态中的较强势的个体,以保持街区业态的均衡,同时她也呼吁外界力量的介入,以使在协商机制的调节能力不济时,街道的多样性能够得到强制性的保证。“交界真空带来的危害”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对街区的消极影响,认为若想要保持街区的活力,规避城市快速交通将是一个重要的举措。“非贫民区化和贫民区化”一节中,简则是痛斥了相关的规划(其实含沙射影的将矛头指向了当局)在不调查取证的情况下,仅从经济利益出发,忽略了某些所谓的“贫民区”其实已经出现了自我更新和活力的迹象,而“一棒子将其打死”建立新的街区的武断行为,并说明,只要这种区域周围6 的社会环境因素没有转变,不论把这一区域建设成如何豪华的居住区,其“根”永远都是贫民窟。“渐次性资金和集聚性资金”一节中,简则分析了“鲁莽”的集聚性资金对于社区更新的恶劣影响,可以理解为,集聚性的资金在短时间内事社区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让住民感到陌生,使这一区域的街区记忆与场所精神发生了断层。这就好比虚弱的人进补,不可一蹴而就,而应该循序渐进。
第四部分名为“不同的策略”,其中,“对住宅的资助”“拯救和利用廉租住宅区”“地区的管理与规划”,都是在论述一种“中间状态”保障体系与机制。而“视觉秩序:局限性和可能性”则从城市活动的角度论述了城市街道风貌的处理手法(当然,不是全部的,也正如前面所述的,简的非建筑规划科班出生的只是背景注定了她只能提供一部分的规划理念及处理手法,虽然这些手法与理念完全来自于生活,能够经受住现实的考验)。需要拿出来说说的,也许是这一章中的“被蚕食的城市与对汽车的限制”这一节。刚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猜想这一节的内容也许是对汽车的使用对城市带来的恶劣影响的控诉,但是,简的态度表现得客观得多。就对于汽车本身,简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反感,相反,相较于中世界城市中的马车,从二者的使用以及影响分析(通过一些文献的记述了解了中世纪马车的使用情况以及对街道的影响)认为汽车的发明并没有什么问题,而存在的问题是汽车的数量,以及当时城市规划理念中“为汽车设计城市”的错误思想。同时也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存在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如新的发明对人们传统理念的吸引;汽车公司追逐利益而诱发的技术进步是汽车的使用迅速变得普遍;权利与资本的媾和等等)。在这里,简对于汽车的态度应该成为了构建简心目中城市意象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章和第四章简并未像前两章着力去写城市空间,披露城市规划存在的各种问题,而貌似笔锋直指保障支持或者说促成城市规划的基础因素——政府?社会?当代城市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新的发明,新的理念(包括城市规划方面的)的问题,新的发明,7 新的理念作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本身并不对运用其造成的问题负责,应该负责任的是“运用这种力量”的人,以及在出现问题后不能及时反馈的社会机制。
至此,简的城市意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应该出炉了——一个高效,灵敏,民主的社会结构与社会保障系统。在这个系统里,绝大多数的事务都依靠协商来完成,而下层人民的意见也可迅速的反馈到上层。街区的业态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业主们将会通过协商,将这一街区强势的部分业态同样通过协商分散到其他的街区,以保证街区功能的均衡与多样性;城市的快速交通规划将在代表不同利益的大多数人的参与下完成,使其对城市的干扰降到最小,而经过这样的协商仍被其负面影响干扰的居民则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城市贫民区的更新计划将建立在充分调查与取证的前提下,并广泛的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判断其生命力与可自我更新的可能性,在经过了研讨后再做出是推倒重建还是给予其自我更新的支持,而对于后者,则会通过研究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输入的渐次性资金的量与周期,使贫民区步入一个循序渐进的自我更新的良性循环。而对于小汽车,则会采取限制数量的方法,这当然是建立在民主社会的基础上——此时民众的力量对大型的企业具有了足够的制衡能力。而对于处于“中间状态”的需要帮助的人(如拆迁户,贫困人口)政府和社会则会提供相应的帮助,为其提供廉租房与临时性居所。
可以发现,这样的美好意愿建立在沟通良好的社会系统纸上,而整个城市的主导者则是市民。在这里,让我们再次回到《死与生》的第一页,这里有诗人小奥利弗.W.霍姆斯的一首诗:
除了无条件地接受宇宙之秩序外近来我最赞赏文明之功绩
是它造就了艺术家,诗人,哲学家和科学家 但是,我现在认为文明的最伟大之处并不在于此 而在于芸芸众生 都能感受到的事物 人们常说
我们太沉溺于生活的方式 我却要说
文明的价值就在于让生活的方式更加复杂 人们的衣食住行需要的不仅是努力工作 还要用头脑思考
而不仅仅是简简单单,互不关联的行为 因为更复杂跟深入的思考 意味着更充实,更丰富的生活 意味着旺盛的生命 生活本身就是目的
若问生活有价值否,唯一的答案 就是你是否拥有足够的生活 还有一点不能忘记 我们每个人
都已濒临绝望,我们正在漩涡中下沉 托起我们的身体使我们浮出水面的 是希望,是对生活的价值 和我们努力的不可解释的信念 是心灵深处源自我们力量之发挥的潜意识
书翻了一遍回到这里,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概括简心目中的城市,我想,应该就是这首诗了,“以生活为中心”,“直面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运用我们的“潜意识”,这是不是多少有点现象学的味道?而这首诗为我们营造的城市意境,则应该与简还原后的城市吻合。
结语 : 简雅各布斯的“城市”在现在,在未来?
《死与生》的影响时至今日仍在继续,特别是在当代的中国,似乎正在重蹈西方国家覆辙的“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正在吞噬着城市原有的一些意义,《死与生》作为一个强大的批判力量也正在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的城市规划界。如果小奥利弗的诗所描述的城市正是简心目中的城市的话,那《死与生》的批判力量将会延续到很久很久以后,因为它触及了城市的基本意义——生活,从生活出发的批判方法,将会成为现在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城市研究的主要视角。
但是,随着时间与社会科技的进步,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新的趋势。这是今天普遍而显而易见的,我所指的就是网络,如今网络的兴起为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作为技术的进步,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生活,“宅男”“宅女”的现象即是对这一趋势的最好注解,网络的继续快速发展,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亦或是充满畏惧,也许在以后,“城市”“街区”“场所”的物质形态都将消弭,取而代之的是网络上的版块,域名。那是,简的《死与生》中的一些观念就将被修正,当然,那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本下的场所语汇的重新诠释。但无论是在网络的世界中,还是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中,“生活”作为人最基础的需求,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检验标准。
第二篇:美国大城市死与生读后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报告
城市规划与环境心理学和人的联系
Administrator
摘要:通过对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书的学习,在学习环境心理学的过程中认识到人的本质对于城市规划以及设计的重要性。
简·雅各布斯在负责报道城市重建计划的过程中,逐渐对传统的城市规划观念产生了怀疑从而写了这本书。书中讲述了城市在真正生活中是怎样运转的。在作者看来这是唯一的方式在城市规划中去知晓何种规划、何种实践能够促进社会和经济的活力,何种实践、何种原则将窒息城市特性。读过本书后的我的第一感受是对于城市的组织和一部分的知识以及政治原因产生了自己的想法。
在我的认知中,在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是政府对于一个地点或者说一片区域的改造发展,比如说,近期受到G20影响,临近街区或者说城市都在进行新的规划或者改造,纵然现实带来了一部分益处,整个城市的景观以及形象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但是很多时候,在规划的区域,人们却不得不受到一些麻烦的事情困扰。在本书中作者讲到被剥夺权利甚至被迫离开家园的人,更基础的,我想说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些规划是表面工程,或许不能完全的这么说,再有一点就是小地区的规划有时候是上面要下来视察才进行的实施。某乡村地区因为G20,甚至可以说是领导原因,近期进行全面的墙壁粉白和道路改造拓宽。某种程度上,也妨碍了居民的出入,其实本来更多的其实完全可以根据经济以及现实条件在平时就进行规划和改造。所谓规划,应该是对周围地区提供帮助,但实际上往往并非如此,不仅仅是在美国的大城市,这也试用于国内。当然这只是从小处说。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我很认同,并且有很深的同感,那就是作为一个规划者,人往往运用自己的知识来告诉他什么事对城市里的人和城市有益的东西,所有的使他成为一个专家的东西告诉他,那必须是一个糟糕的地方。然而实际上城市的规划所基于的条件不是那个地方应该是怎么样的,而是那个地方实际是怎么样的。
在学习环境心理学的过程中,结合这本书我认识到人类只有在与环境适当地互动时才能生存。必须学习认清在环境中,所遭遇之不同物体的价值及其方位。这些物体分布在不同的地点,所以必须具有认知和身体的体验实践才可以了解这些地方,以成就更好的规划。由过去的经验和课本表面只是中建构出环境的影像,某种程度上不能良好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这种知识和经验深深地影响规划师乃至各行各业的工作和前景。
伊特森指出,个人是知觉系统的一部份,在知觉历程中有时很难将个人与环境分离,而且知觉是由个人在环境中所做的事所决定。知觉也是速度和正确性两者之间彼消我长的交易。知觉是个人之过滤历程的结果。然而,通过尝试和现实的分析能确认地真正地考虑到真正的人类需求。比如第一部分关于人行道的讲述。充分考虑到人群的不同适性,考虑到陌生人的多的时候能确保安全,就像那些很成功的城市街区那样,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讲究空间的分布、需要一些眼睛的关注和保护、人行道上需要行人。通过对现实各种情况的分析才能完好的确定规划方向。在现实中,对于人行道的基本要求就是尤其是用价值,即理由。再者可以通过小场所的运用大大加强人行道的实用性,就本质而言早就吸引力和现代完美性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准则。可惜的是现代的城市社会中往往缺失了这一部分。
联系现实的生活,撇开城市规划这一点不说,在我看来,现在即使在我们的大学里,也有很多这种现象。比如某组织的领导人(不特指主席或者指导老师),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要求底下的子组织或者人去做这样那样的事情,却不考虑实际情况和自组织真正需要的东西。像作者所说的某些楼里的通道和街道一样,是模仿上层社会公寓楼的标准设计的,但却出不起雇佣看门人和电梯工的钱。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味地追求,按照自己在脑中所形成的经验主义来进行规划和要求,要求一些表面的东西,纵然这在一定条件下会有助于组织的成长,在我看来却失去了本真的意义。人们本身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却因为市政或者说规划者的“理想状态”和经济能力本身较差的原因让整个规划显得苍白而无力。而我们原本具备环境认知的能力,所以会对某种环境中不可能存在的生态产生怀疑的态度与想法。作者本身是一名记者,她的丈夫这是一名建筑师,从书中内容来看,不仅仅是对城市规划本身的一些批判,也是对于政府和规划者乃至设计师的一些批判,除却本身对建筑和规划的建议,个人觉得很多部分在强调人。环境认知对于个体和大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是有机生命体得以在各地通行的基础,不只是人类,许多动物都已演进至在环境中探路的机制。有机生命体具有环境认知与探路的本能,才能做到的真正地认识环境和需求,从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例如第二部分在城市多样化的条件中提到的内容很大篇幅在叙述人的多样性需求造成了对于规划的需求,包括功能、用途等多样性的需求。文中讲述老建筑之必要,我们可以联系中国实际的其他规划案例:保持了古城结构风貌的西安很容易使人建立认知意象,并感受到其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它的城市结构有很大关系。城市正中有着大型的标志性建筑—钟楼。这样的城市结构带有极强的指向性和认知性,将城市里包含的众多构成部分,如不同的地形、景观、功能区域等留下来加以正确的规划和联系使之给人以整体感,每条重要干道都指向城市中心标志,给人的城市意象极为深刻。还有北京老城、咸阳城等都属于这样的城市结构。在我的家乡桐乡,其规划主要体现在水乡乌镇,青瓦老房,营造不一样的文化气氛和与众不同的城市,在这样的老城区的规划中依然不失其多样性,石拱桥、蓝印花布作坊、青石板„„满足了当地人的多样性需求,在规划发展中没有文中提到的将不发达地区或者说原本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所认为的中档建筑的建造以及老房子的推倒或者说原住民受害甚至被迫离开家园,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随着城市化的步伐,人们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其本身的居住、医疗等功能,还要在心理上给其归属感、安全感乃至于更高层次的愉悦感需求等等。面对这些要求,许多城市规划设计师都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来从新考虑城市的规划设计。我从网上了解到在心理学研究里,人们能感知乃至在记忆中重现的具体空间环境的形象可以称之为认知地图。评价一座城市规划的是否合理,市民或者初次到来的游人是否能建立良好的城市认知地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建立认知地图的主要元素有如下五种: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这五种元素只有良好的组合在一起有可能形成好的城市地图。一个人身处城市中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记忆道路,然后沿着道路观察两侧的景观感受整个城市的氛围。我想这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要点。
在我国革开放初期,现代城市兴建伊始,许多高楼林立却无整体的规划,无法给人以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时甚至觉得某些建筑的出现十分突兀且不协调。这也是我原本和我小组同学想要去学习和调研的一个主题:《城市文化的复兴和历史街区的再生》。我们想要研究如何让历史街区和现代的城市更好的接洽,这也是规划所必须的吧。在这本书的学习中,我认识到如果用认知地图理论分析其原因,应该是其未能建立良好的组合五种构成元素,没有形成好的城市意象。因为道路作为纽带,路或者说街道具有连续性和引导指向的作用。路的终点并不全是目的,沿路的风光往往是城市给人的最初印象。在建设初期高楼本身是比较少见而新鲜的,然而未曾经过良好的规划,有时成片出现却栋栋孤立毫不连续,有时一栋大楼突兀耸立,或是建成与旁边极为不协调的超级庞然大物。这样的路旁建筑往往会打断道路本身给人的节奏感与连续感,极易使人产生压抑或是违和感,城市地图自然难建立。而现在的许多设计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举个例子,上学期美术实习我们去了江西,也特地去了景德镇。以景德镇为例,还未下高速就开始出现极具地方特色的青花路灯,让人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然而突兀的风格却让人不由得一怔,接着看下去,随着道路慢慢延伸到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倒是毫无违和感,但是总还有可以优化的地方,或许这也只是景德所需要的宣传。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理解和感想就是应该以人为本,即从人的本质需求和现实状况出发,而不是靠规划师或者规划者原本从课本只是或者个人意志来做一个规划。整个城市的规划不能交给理论家,而是需要用心来理解。
第三篇:读后感《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读后感《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近日看了【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感触颇多。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学生,我认为规划最核心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是利益的公平分配。规划不是我们常做的大规划,形象工程;不是一叠漂亮的图纸,不是官员的政绩。
简·雅各布斯并不是一名建筑师或一名规划师。她从1952年起,开始在《建筑论坛》(Architectural Forum)担任助理编辑。此后她开始设计城市设计的写作。1959年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她去美国各大城市旅行并专注于写作。1961年《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问世。
简·雅各布斯探寻城市设计问题并没有空大套的去寻找问题,而是从一些普通的平常的事情中去思考城市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什么样的街道是安全的,什么样的不是;为什么有的城市花园赏心悦目,而有的则是藏污纳垢之地和死亡陷阱;为什么有的贫民区无法改变,而有的则是在缺乏资金和政府规划不利的双重压力下完成自我更新;为什么城市的中心会衰落。解决这些问题要了解城市改造中,依据什么原则或规律,自发地或由政府主导的改造为什么获得成功,又为什么失败。
简·雅各布斯认为金钱并不能改变贫民区,并不能改变地区之间的差距。在她看来,城市要有生机,而规划改造的贫民区往往缺少生机,变得死气沉沉,然后成为少年犯罪、蓄意破坏和普遍社会失望情绪的中心。这些住宅区甚至比一个有生机的贫民区更糟糕。快车道分割了城市,它割裂了城市的联系。在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面前,他们仅仅关注城市简单的外部印象,给汽车贴上“坏蛋”的标签,认为它要为城市的弊病和城市规划给人带来的失望和无效负责。简·雅各布斯提到了波士顿北端的一个地区,这是一个房租低廉的老城区,延伸进入河边的重工业区。在官方的看法中,这是一个破败的邪恶的地方,它需要改造。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规划和建筑专业学生经常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地方改造成为一个有着超级街区和公园的一个规规整整温文尔雅的地区。
但实际上呢?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很幸福,它们街道狭窄,但洋溢着活泼友好和健康的气氛,这里整齐干净,生机勃勃,这里是少年犯罪和婴儿死亡率最低的地区之一。但就是这样一个街区,在规划者眼中却是贫民区。在中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政府带头新建高档住宅区,开发商业,新建更多的高速路来面对越来越多的汽车。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拥挤,汽车与人的冲突加剧。在政府或是服务于政府的规划者眼中,只要是破旧的就需要拆除。这关系到两个问题,一是拆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黑色灰色收入,地方政府,政府官员从中获得了收益;二是所谓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这是由于中国地方官员任期较短这一国情所决定的。这些说明了城市改造在中国存在很大问题,很多规划改造并不是从公众的利益出发,二是剥夺了公众利益。这些问题从现在新闻常有强拆的报道可见一斑。
简·雅各布斯认为现行的改造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政府或是规划师认为居住在贫民区的人们需要一大块草坪,然后就实施了。但是居民们需要的是一个喝咖啡或看报纸或借五美分的地方,而不是一大块空荡荡的草坪。
在中国现实的规划管理法规中已经逐步提到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但现实中一是公共参与的热情不高,另一方面政府及规划者并没有深入地探寻民众的需求,规划很浮躁。现行的规划并不是民众需要什么,而是政府和规划者认为民众需要什么。
简·雅各布斯在书中提到的另一个关注点就是街道的安全。城市中的街道不仅仅承当着交通功能,它还是城市的第一印象。人们出行,在道路上第一个关注的问题是安全。简·雅各布斯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街道空间的安全感。她观察得出结论,传统街坊有一种“自我防卫”的机制。邻居(包括孩子)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的经常照面来区分熟人和陌生人而获得安全感。而潜在的“要做坏事的人”则会感到来自邻居的目光监督。简·雅各布斯据此发展了所谓“街道眼”的理论,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道和街道上的小店铺,用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
“街道眼”理论一出现,就引起了美国城市规划和建筑界人士的关注。一些人乐此不疲的试图将之引为实践标准,甚至还产生了一个专门的产业和专业领域。
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安全问题频发。在夜间行走在街道上的居民经常有受到伤害的,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城市发展中,以高层小区逐步代替了保有邻里关系的低层居住区。人与人的关系变得陌生,人们对街道不再有安全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书中提到城市要努力保持多样化,只有保持多样化的城市才有生机与活力。简·雅各布斯提出了四点来保持城市的多样化:一是城市主要用途混合的必要性;二是小尺度的街道是必须的;三是老的建筑是必要的;四是一定的密度是需要的。
现阶段中国城市规划走集中式发展道路,建立集中的开发区,商业区等等。在起到了集聚效应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的多样性降低,不利于城市持续发展。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书中介绍了城市的衰退与更新,简·雅各布斯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释:一是多样性的自我毁灭,二是交界真空带的危害,三是非贫民区和贫民区化,四是渐次性资金和急剧性资金。
书中也介绍了解决美国城市问题的四个策略:一是对住宅的资助,二是对汽车限制,三是维持视觉和次序,四是拯救和利用廉租住宅。
仔细思量中国现行规划政策,一是加大还迁房建设,二是对部分城市实施汽车管制,三是对重要地段城市立面进行重点城市设计,四是加大廉租房建设。这与简·雅各布斯的想法相一致。
总结全文,简·雅各布斯的城市理论是:人口应该高密度聚集,因为密度意味着安全;城市不应该分区,这样人们可以在工作的地点附近居住;人行道一定要足够宽敞,让孩子在其中自有玩耍。在书中,她提倡将人口和各种活动聚集起来,共同组成一幕欢愉自在的城市生活。她提倡城市“多中心化”,强调要珍惜城市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元性与混合性。作为一名城市规划的学生,要沉下心去了解规划的本质。规划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得到保障,而不是规划本身。规划不是画图,而是一种信念,一种行之有效的城市发展计划。
第四篇: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书评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作业二
感受生活,创造城市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
感受生活,创造城市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自1961年出版后,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简·雅各布斯以其鲜明的建设新的批判立场,宣言般地提出了城市的本质在于其多样性。城市的活力来源于多样性,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催生和协调多种功能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而复杂的需求。正是那些远离城市真实生活的正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乌托邦式的城市模式和机械的、单一功能导向的城市改造工程,毁掉了城市的多样性,扼杀了城市活力。要挽救大城市的活力,必须体验真实的城市人的生活,必须理解城市中复杂多样的过程和联系,谨慎而精心地,非粗鲁而简单地进行城市的改造和建设。
简·雅各布斯(1916-2006),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早年做过记者、速记员和自由撰稿人。1952年任《建筑论坛》助理编辑,在报道城市重建计划的过程中,对传统的城市规划观念发生了怀疑后写作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1968年迁居多伦多。1974年成为加拿大公民。她的著作还有《城市经济学》、《分离主义的问题》、《城市与国家的财富》、《生存系统》。
在书中,雅各布斯没有使用连篇累牍的专业术语,她只是用很浅显的语言、平实的情感描述她在城市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问题。正因如此,读者很容易就把情感代入其中,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是否也曾经碰到这样的困惑。雅各布斯不会像那些严肃的城市规划理论家一样,一套一套的抛出完整的规划体系,并摆出各式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这恰恰是雅各布斯所厌恶的形式)。她倾向于用询问的方式,就好像《死与生》开篇的那些问题,城市到底是什么?城市的生命来自何处?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什么?是谁毁了我们的城市?怎样来挽救我们的城市活力?
这其实有几分希腊先贤苏格拉底的风采——不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别人,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对方思考,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
《死与生》没有提出一个庞大的关于如何规划城市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作者在生活中碰到了困惑之后,对于这个方面的思考,来引导读者思考——我们的城市、城市生活、城市道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往上追溯,往本源靠拢,我们是不是偏离了最原始的方向。在思考之后,倡议政府,或者是民众去尝试某一种可能性。《死与生》中并不说“我认为如何做是对的”,而是说“我觉得,也许我们可以这样„„”。书中并不给予正确,哪怕是比较明确的解决手段,只是提出一种建议,并探讨这个建议的可能性,也鼓励民众提出新的建议。
正因为书中关于城市的思想和对策是具体而日常的,所以才更能引起共鸣。比如我在阅读到“被蚕食的城市与对汽车的限制”这一章节时,看到雅各布斯这样写到——“只要有机会,我就会观察人们是怎样使用步行街的。行人一般并不是在街道中间行动,也没有要占有马路的倾向。他们一般都会沿着街边走。在波士顿,有两条街被改为人行街。在那里你会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景象,马路中央几乎是空空荡荡,但是,狭窄的人行道上却是人挤人。”
这种现象,我深有同感。以厦门中山路步行街为例,骑楼下的人流密度往往是马路上的好几倍。这是为什么呢?
中山路建筑临街的骑楼部分,既是道路向两侧的拓展又是铺面向外部的延伸,顶部的遮蔽和地面的材质以及与马路的高差,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空间。另外,行走在骑楼下,既可遮风挡雨又可躲避烈日,这也是厦门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带来的影响。从购物感受来说,在骑楼下行走,更方便游客挑选商铺进行消费。但是,中山路也通过一些手段试图把人们吸引到马路中间。首先是提供马路“惊喜”的出现,比如雕塑、游行,以及各种节庆活动,如街头艺术、美食节等;另外通过在街道上搭建购物站作为临时商铺创造一种“第二重吸引”。如果说骑楼建筑的店铺是第一重吸引空间,那么在马路两侧搭建起来的购物站,则是第二重吸引空间,这就使游客从骑楼下走到了马路上。而且这样的购物站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只需一个顶棚和几个柜台就能够组合成一个单元,可以根据天气、节日的变化和需求对数量、放置地点做出调整。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山路的路政设施(路灯、绿化花坛、树木、座椅、垃圾桶等)比较完善,路面宽度也比较适宜,走在马路上依然能够有愉悦的感受,不然日头暴晒且两边都空空荡荡,走在这个步行街上恐怕就是痛苦的煎熬了。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直被宣称是城市规划者最好的参考读物,在我看来,它的特别不只是在于提示我们在大城市的规划发展上,有必要增加冷静、理性的思考,更在于开创了在城市居民的角度,用感性的认知对大城市规划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可能。就像雅各布斯在书中呼告的那样:重建城市的活力,关键在于信任居民,给城市生活一个真正的空间。
第五篇:《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
最近刚读完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是第一本我读完的课外专业性书籍。与其说它是一本专业的城市规划知识的书籍,我觉得这更像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在讲述着一些事实,并加上自己的一些看法。
这本书在国际上有着很高的评价,例如《纽约时报书评》写到:也许这是一本历史上唯一最有影响的著作„„也是一部极富文采之作,而威廉·H·怀特评价道: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最出色的著作之一„„并无故作高深的方法,一切皆出自作者的眼与心灵,但它以其精妙的研究,让我们明白城市的生命和精神来自何处。
《死与生》是关于美国城市的权威论述:城市安全从何而来?怎样使城市良性运转?为什么这么多由政府领导的挽救城市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 归纳起来,雅各布斯写作《生与死》的主要成就有以下三点:①唤起人们对城市复杂多样生活的热爱;②对“街道眼”的发现;③反对大规模计划。
雅各布斯推崇城市的多样性。她认为,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都千差万别。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城市都需要尽可能错综复杂并且相互支持的功用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她犀利地指 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将田园城市运动与勒·柯布西耶倡导的国际主义学说杂糅在一起,在推崇区划的同时,贬低了高密度、小尺度街坊和开放空间的混合使用,从而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而所谓功能纯化的地区如中心商业区、市郊住宅区和文化密集区,实际都是机能不良的地区。针对衰败的大城市中心,她又进一步提出,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死与生》中还提出了著名的四点补救措施:保留老房子从而为传统的中小企业提供场所;保持较高的居住密度从而产生复杂的需求;增加沿街的小店铺从而增加街道的活动;减小街块的尺度从而增加居民的接触。
同时,雅各布斯还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街道空间的安全感。她观察到,传统街坊有一种“自我防卫”的机制,邻居(包括孩子)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的经常照面来区分熟人和陌生人从而获得安全感,而潜在的“要做坏事的人”则会感到来自邻居的目光监督。雅各布斯据此发展了所谓“街道眼”的概念,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和街道上的各种小店铺,用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街道眼”一经出现,就引起了美国城市规划和建筑界人士的注意。一些人乐此不疲地试图将之引为实践标准,甚至还产生了一个专门的产业和专业领域。O·纽曼的经典著作《可防卫空间:通过城市设计预防犯罪》正是受其启发并将“街道眼”概念拓展到“领域所有权”和由此产生的防卫责任感。雅各布斯对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城市中的大规模计划(主要指公共住房建设、城市更新、高速路计划等)深恶痛绝,《死与生》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对这些计划进行批判。雅各布斯指出,大规模改造计划缺少弹性和选择性,排斥中小商业,必然会对城市的多样性产生破坏,是一种“天生浪费的方式” ——①耗费巨资却贡献不大;②并未真正减少贫民窟,而仅仅是将贫民窟移动到别处,在更大的范围里造就新的贫民窟;③使资金更多更容易地流失到投机市场中,给城市经济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大规模计划只能使建筑师们血液澎湃,使政客、地产商们血液澎湃,而广大普通居民则总是成为牺牲品”。她主张“必须改变城市建设中资金的使用方式”,“从追求洪水般的剧烈变化到追求连续的、逐渐的、复杂的和精致的变化”。
60年代初正是美国大规模旧城更新计划甚嚣尘上的时期,雅各布斯的这部作品无疑是对当时规划界主流理论思想的强有力批驳。此后,对自上而下的大规模旧城更新的反抗与批评声逐渐增多,如:C·亚历山大《城市不是一棵树》、P·达维多夫的《倡导规划与多元社
会》以及A·雅各布斯与D·阿普尔亚德的《城市设计宣言》等等。可以说,《死与生》在整个欧美开创了一个对现代城市规划进行反思的时代。需要指出的是,《死与生》不仅是一部理论著作,还具有惊人的实践意义:雅各布斯在书中为曼哈顿南端所提出的全面规划设想后来就被当局采用并加以实施。
为了更好地理解雅各布斯这本《死与生》,我也上网查了一些大家对于这本书的不足之处的指出。
雅各布斯对小型商业企业,尤其是小规模、街道层次的零售商业的偏爱,使她几乎全然忽略甚至排斥大型企业(诸如房地产业和财产管理产业,金融部门,建筑产业等)对城市的作用。事实上,城市的发展早已说明,这些大型企业无一不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与“小”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辨证关系,城市的多样性本身就意味着大企业的不可或缺。雅各布斯虽然提出了“小并不等于多样性,但在当时小企业普遍遭到大企业排挤而面临生存危机的情况下,她的感情因素占了上风。
《死与生》中也缺乏对社会分层现象和贫穷问题的深刻认识,对于美国城市严重的种族问题更是避而远之。在她所描绘的城市图景中,没有劳资对抗;“街道芭蕾”所宣扬的也是无阶级的“多样性”。在她眼中,人们会自发地组织生活,毋需领导便会过得很好;而一切规划师都是专横古怪的清教徒和乌托邦梦想家。她心目中的理想城市里生产、商业与消费自然运转,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而又令人兴奋„„但是,《死与生》鼓励人们返回城市中心带来的却是低收入街区的中产阶级化,贫民们仍然遭到驱赶,并在城市边缘滋生新的贫民窟。今天,已有学者感叹,纽约已被中产阶级化和旅游业改变为两个世界:一个富人的纽约和一个穷人与移民者的纽约。此外,雅各布斯虽然对城市的社会经济现象洞察秋毫,但她却没有提出私有企业和公共供给之间的平衡概念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当她倡导以“多样化的区划”取代同一化时,她觉察到两者之间需要某种调节手段,但却只字不提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对大城市规划中的这个关键问题展开必要的思考。
在看《死与生》及其创作过程,我们会发现,雅各布斯酣畅淋漓的抨击,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对城市规划的简单的彻底否定,实际上她反对的是以大规模重建计划为基本手段的所谓“现代城市规划”。雅各布斯也并非故意选择城市规划作为攻击目标,作为职业记者的一种雄辩技巧,她需要为城市问题找到一个替罪羊,而较之推动大规模开发项目背后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力量而言,城市规划无疑是一个更为安全的靶子。
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经济持续繁荣,出现了新的雄心勃勃的投资者,大规模计划开始“死灰复燃”。一些自称是“新城市主义”者的规划师们试图以新的方式重建城市中心和郊区。前几年引起轰动的Seaside和Celebration计划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尽管设计师杜安经常不断地引用《生与死》中的词句来阐释其设计,但研究者却发现:这两个工程都是在开阔的未开发土地上建成的,而这正是雅各布斯认为最不可能产生城市多样性的方式;设计者提出的20~40户/英亩的密度,也与雅各布斯坚持的产生多样性所需要的100户/英亩相去甚远。实际上,Seaside和Celebration计划仍然使用了现代主义的线性的、统一控制的设计概念,庞大的社区在同一时间内迅速设计建造而成,而这与雅各布斯提出的产生城市多样性的四个必要条件(其中要求有不同时代的老房子共存)是背道而驰的。
由此可见,虽然《死与生》的影响如此巨大而深远,并且许多规划师都奉其为圣典,但其真谛至今尚未完全被人们所理解与接受,有些甚至被曲解或错误地使用。曾经指导雅各布斯写作《死与生》的蒙哥马利教授风趣地说,如果“新城市主义”者们实现了其设想的巨大尺度的城市设计,是否将会有一个新的雅各布斯站出来,写一本新的关于大城市生与死的书呢?
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旧城更新仍然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而言。虽然人们有必要适当调整视角以寻求新问题的新答案,但在有关旧
城更新的许多重大问题上,《死与生》中的许多观点仍然有无可替代的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