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1000字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1000字
刘淑娴
书中作者所描述的城市街区具有其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其描述的休斯顿大街的情景和我们的老北京胡同,上海的里弄很相似。作者在导论里就说是“要抨击的是那些统治现代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和目的。”有点感触,想到自己所在的城市,想要找一个可以公共参与交流共享的空间太少,几乎是没有,我觉得城市更新不应当只是关注一些表面的东西,应该更深入人的内心,前几年冷漠一度被提的热烈,我觉得不管是建筑师还是城市规划师,设计师,如果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还是应该要尽可能的做出有利于人类情感共鸣的建筑,不应该只是某一个建筑只存在其单一的功能,我觉得完全是可以做到的,其实也不只是我们设计单方面的事,我觉得大众的观念需要转变,其实行走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都有过这样那样的设想,但是真正有权利有金钱去做的人可能又会考虑利益最大化空间集约的问题。
在中国虽有各种拆迁补偿,但年老的人们被迫离开生活了许久的家,心中难免有芥蒂。对规划者来说,那只是危房、废墟和未来的高楼大厦,但对于搬迁者来说,那里或许有着孩子的出生,青年的奋斗和老人的失去,永不可再复制的记忆都埋葬了。城市发展最大的悲哀就在这里,失去的情感只能用物质替代。作者以她的角度研究城市规划问题,她调查和走访结果与学术界的研究结果发现两者差异巨大,这本书充满着人性关怀,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略有涉及,但讲述的最多的还是人,是生活在这座城市、这个社区、这条街道上的人的情感。当然了,城市改造一直是持续性研究的话题,每年也会有竞赛涉及改造与重塑等等。不仅仅是对城市社区的激活,还有对城市未来的猜测,对每一个居民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城市改造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也许这也是中国打造城市社区,进行城市改造需要注意的地方。作者说“这个学科的实践者和教授者们却忽视了对真实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研究,对那些意料之外的成功的原因漠不关心,相反,他们只是遵循源自小城镇、郊区地带、肺结核疗养院、集市和想象中的梦中城市的行为和表象的原则——这一原则源自除城市之外的一切”.现在中国大部分的城市基本上同质化很严重,城市规划缺乏活力,就像大城市的一些郊区,很多道路设计的并没有那个合理,尤其是在城市外环的出入口处,街道显得无比混乱,现在的城市规划者,大多是在用那些板上钉钉的理论来设计,很少有设计者从人机学、行为学以及从真正的设计上来设计一个街道。
通常来说,人们总是把“整”“洁”绑在一起,“脏”“乱”系在一块儿,但是它们彼此间并没有直接的必然和因果联系。比如说我就喜欢“乱”“洁”结婚。打乱后的排列让我感觉更加自由也更加顺手还省精力。首先,物件的摆放虽乱但并不是没有固定的位置,所以不会找不到,可以说是乱中有序;再者,添新的东西的时候可以自然而然摆放而不必为了整齐美观而必须将它强行融合到原本的系统;第三,就我个人的感觉来讲,规整严格的环境虽然看上去美观,但总会给人一种压抑感,这仅代表我个人感受。就像那个著名的例子,说在草坪上如何开辟一条小路呢?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让行人自由穿梭,不久之后踩出的那条就是最佳路线。而这条最佳线路靠科学是无法计算和预测的。当然也不否定在大环境中人工科学规划的重要性,只是说在某些地方特别是细微之处,科学有时候力不能及。
第二篇: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
杨春锁
几年的教学,几年的专业实践,每次项目拿到手里,都在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现代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城市的生命来自何处?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什么?是谁毁了我们的城市?怎样来通过设计造就一个人居的城市?
曾在北京清华美院进修的时候,在郑曙扬老师课上要求我们读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当时因为实践项目少,对了之后感受不深,但这次上吴尧老师的课之后,要我们读这本书,于是又再次拿起来,认真读了遍,这次因为有了最近几年的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也就有了些感受。
1961年.在美国城市大规模推行城市,更新改造政策的背景下,简·雅格布斯发表了她的第一部论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基于她本人在以纽约为代表的美国大城市的生活体验,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探讨了美国城市更新改造政策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40多年来,这部著作在美国一直被视为城市设计研究的经典之做,被专业人士和普通民众津津乐道。随着中文译 本的问世,这本书同样对中国的城市研究领域也有很大的帮助。
雅各布斯关于城市的思想和对策是具体而日常的,却恰恰是与正统的城市规划背道而驰的。如:街边步道要连续,有各类杂货店铺,才能成为安全健康的城市公共交流场所;街区要短小,社区单元应沿街道来构成一个安全的生活的网络;公园绿地和城市开放空间并不是当然的活力场所,孤立偏僻的公园和广场反而是危险的的场所,周边应与其他功能设施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公共场所的价值;城市需要不同年代的旧建筑,不是因为它们是文物,而是因为它们的租金便宜从而可以孵化多种创新性的小企业,有利于促进城市的活力;城市地区至少有存在两种以上的主要功能相混合,以保证在不同的时段都能够有足够的人流来满足对一些共同设施的使用;巨大的单功能的机构和土地使用将产生死寂的边缘,当行政中心、音乐厅等大型设施与城市的居住区和其它功能相分离而独立成区时,必将会出现死寂的边缘带;贫民区并不一定如正统规划人士所认为的“城市的毒瘤”,相反,可能是城市最具活力和安全的区域,不应采取大规模投资改造和搬迁的方式来进行消灭,而应通过鼓励和培植自我更新的能力来逐渐脱贫;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不是靠修更多的道路来解决,那只能使城市最具的活力区域不断受到侵蚀,而是应该通过减少汽车的使用机会的方式来解决,包括提高使用汽车的难度以及提供多种出行选择来慢慢减少人们对进城汽车的依赖;城市应该分解成高效的、尺度适宜的社区单位,通过这种社区单位使市民能在城市规划和改造中表达和捍卫自己的利益;大型旧城改造工程,特别是救济式住房项目,不能与城市原有的物质和社会结构相割裂,改造后的工程必须能重新融入原有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空间肌理;城市的视觉设计必须反映城市功能,城市的秩序是城市功能秩序的体现;等等。
雅各布斯强调城市规划必须以理解城市为基础。正是从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出发,雅各布斯发现城市生命和社会经济的活力在于城市功用的综合性和混合性,而不是其单一性。因此,城市规划的第一要旨在于如何实现多种功用的混合、为各种功用提供足够的空间。城市功用的丰富多样性,才使城市有了活力,城市文明才得以延续和繁荣。
而在当时的美国和西方世界的正统规划理论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实践,恰恰无情地扼杀了城市的活力。它们不是从理解城市功能和解决城市问题出发,来规划设计一个以城市居民的生活为核心、富有活力的城市,而是以逃避城市和营造“反城市”的“田园”为目标,用一个假想的乌托邦模式,来实现一个纪念性、整齐划
一、非人性、标准化、分工明确、功能单一的所谓理想城市;凡是与这一乌托邦模式相违背的城市功能和现象,都被作为整治和清理的对象。
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激烈抨击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之后主导西方城市建设的物质空间规划和设计方法论,特别是二战之后十多年里那种无视城市社会问题的大规模城市改造和重建方式。在雅各布斯之前,这种批评和反思已经在许多社会学者和城市规划学者中悄然兴起,但雅各布斯的抨击是最无情而有力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代表了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和理论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城市被理解为建筑的延伸,或是建筑的放大;城市规划被理解为物质空间的设计,尤其是美学意义上的城市整体设计;误认为一个优美的城市图案和空间设计就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城市规划过程被认为是一个纯技术的过程;规划师(常常是建筑师)依据一个乌托邦模式,设计他认为理想的城市;规划成果最终体现为作为终极成果的、类似建筑物施工图的蓝图。
城市是个活的有机体,城市规划本身也是一个富有生命的活的过程。而价值观和社会道义,更确切地说是尊重和关怀普通人的价值观和道义是这个生命过程中跳动的心脏和灵魂。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美国和西方的城市规划及建设的思想早已沿着雅各布斯所呼唤的科学、理性和人文的方向大大前进了,雅各布斯当年提出的许多思想和原理早已成为西方城市规划教课书的内容,并被广泛作为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导则而付诸实施。
斗转星移,快速的城市化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运动的幽灵从西半球来到了东半球的中国。今天各大城市的科技园区、大学园区、中央商务区、文化中心、文化广场,大剧院如雨后春笋出现,创造了多少“干净整洁”的死寂边缘和毫无生机的单一功能区,而原有的故居民宅被推土机早已“三通一平”彻底抹去;一个个活生生的“城中村”是如何被无情地“铲除”消灭,并以此为城市建设的政绩被广为赞颂;看那,街边针扎着生长出的小摊小贩们,或者是形形色色的特色零售街、艺术家村,是如何被警车和推土机当作有碍市容的垃圾,被周期性地铲除,充满活力的街道生活无不在美化和净化的名义下不分青红皂白地不断受到遏制;一个个居住小区是如何被围困在各自的铁栏围墙内,与城市和街道分的清清楚楚,充满活力的街道生活正在被抛弃,隔阂与冷漠正在城市中滋生; 宽广的城市车行干道无情切割着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空间结构,恨不得让汽车开进城市的每个角落,步行和自行车空间一再被挤压,使城市的人性空间和活力不断受到侵蚀; 十几甚至几十公顷的巨大硬地广场、远离居民和其它城市功用的大型体育设施、奥林匹克中心和会议中心正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剪彩,谁曾思考,它们除了纪念性的展示,对城市的活力会有多大的贡献?
当年美国城市美化运动中的故伎、当年希特勒所热衷的城市轴线,是如何通过当年帝国建筑师的徒子徒孙们和狂热的信徒们在中国各大城市中上演。不妨也将雅各布斯的“城市生与死”的论断在大江南北各大城市的上空,照照我们的大城市。我们会发现,非常可悲的是,我们并没有从美国和西方城市的生死试验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利用城市化这一个3000年难得一遇的良机来建设美好家园,而是变本加厉地在扼杀我们城市的活力、毁灭城市的特色。借用雅各布斯“仙姑”的“风月宝鉴”,希望我们的民众、规划师和市长们能看到一个个正在走向病入膏肓的中国城市,果能如此,则城市生命由此走出膏肓。
所以,让我们再次聆听雅各布斯的告诫:城市规划的首要目标是城市活力,城市规划必须围绕促进和保持活力来做文章:
为了城市活力,规划必须最大限度地催生和促进大城市的不同地区中的人及其使用功能的多样性;而要实现城区功用的多样性,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必须有两种以上主要使用功能;小街区;不同年代的旧建筑的同时存在;足够的人口密度。
为了城市活力,规划必须促进连续的街道邻里网络的形成,它是城市孩子们可以安全健康地成长、大人们可以交流的公共空间,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空间结构。
为了城市活力,规划必须打破对城市物质和社会结构有破坏作用的真空边缘带,它们往往由功能单一的设施和机构所造成。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市民对大城市和城市分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为了城市活力,规划必须通过为原居民的就地脱贫和发展创造条件,来实现城市贫民区的脱贫,而不是靠阉割手术式的、集中安置和大规模拆迁来解决,那样只能使贫民区从城市的一个地方扩散或移植到另一个地方,治标不治本。
为了城市活力,规划必须珍惜和呵护已经形成的基于功用多样性的城市区域,避免某种强势功能排斥其它有共生关系的弱势功能,导致其向功能的单一化趋势演化。
为了城市活力,规划必须彰显反映城市功用的城市视觉秩序,而不是形式主义的、与功能不符或者有碍功能的城市化妆。
感慨爱因斯坦的名言所揭示的:“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永恒的,其一是宇宙,其二便是人类的愚蠢,而对于前者我还不敢确定”。但我更愿看到中国古老寓言所期望的“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但愿中国的城市不会落得《红楼梦》中贾瑞的结局,在狂欢与庆典中走向灾难。
参考文献:
方可 章岩,2000,《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之魅力缘何经久不衰?——从一个侧面看美国战后旧城更新的发展与演变,《读书》,第3期
金衡山(译),Jacobs,J著,美国大城市死与生,译林出版社,南京。
俞孔坚 李迪华著,2003,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三篇:大学生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1500字
大学生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1500字
冯晓燕
近日浅读了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觉得这本书中的内容所处的角度和其他城市规划者的角度是不一样的,简·雅各布斯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考察了城市规划的架构并指出不合理之处,使我们对城市的规划发展不只是局限于大建筑,也应该着眼于街区、公园等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对以后的城市规划有深刻的影响。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城市中人的社会行为,城市多样化的条件,考察城市衰退和更新的某些方面,对城市规划的不同策略。读完全书,我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印象深刻。在第一部分中,主要是作者通过大量的事实的调研和作者亲身体验得出的关于城市中人行道、街区公园、街区的特性,引发了我很多共鸣。此外,作者还强调了人行道的三大作用: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以及街区的用途。雅各布斯运用大量亲身经历的事例来论述其中出现的问题,还列出了新老街道的对比。我发现美国当时的城市规划所出现的问题如今也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城市中逐渐暴露出来。在我国,人行道并没有起到书中所说的三个用途,只承担了单一的交通用途。随处可见小商贩、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停车等随意占用人行道,使本来就不宽的人行道变得更加狭窄,很多行人即使在人行道上走,也要让着横冲乱撞的车辆先走,安全隐患很大。在书中发现很多美国人喜欢在人行道上逗留,因为在人行道上有可以交谈的,人行道两旁的商铺也和附近的居民相处友好,而在中国难以看到这种现象,居民和商铺更难以产生信任感,人行道只能当做交通道路。
在第二部分中,雅各布斯提出了城市的本质是其多样性,这个观点也是和我们的生活体验息息相关的。她在书中有一句话说道:“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都千差万别。”当城市能满足城市中每个人的需求,这才会让人们想要在这个城市扎根发展。而要保持城市的多样性,就需要具备四个条件:(1)用途混合吸引、留住人流,使人们能够使用很多共同设施;(2)街段要短,易拐弯,使其通达性增强,促进多样化;(3)一个地区的建筑应该多样,要保留一定的老建筑,利用街区将老建筑特色突出;(4)人流的密度必须达到足够高的强度,一定的密度可以使城市的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增加城市的舒适性。
雅各布斯提出的“街道眼”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汕头,在我小的时候,走在大街小巷,人们都会互相打招呼,问问吃饭了没,要出去干嘛之类的家常话,邻居都相互认识,而潜在的“要做坏事的人”就会受到邻居的监督,试想这样的街道谁还有机会做坏事呢?而如今在繁华的大城市中,()就算有人在大街上碰到“呼喊救命”、“呼喊抓小偷”之类的事情,也很少人会上前去帮忙,大家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现在的小区的人大多相互不认识,小区的居住环境变好了,但是人们的心疏远了。
而关于老建筑的问题,汕头小公园是汕头老市区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是汕头老城的核心地标和文化标志。小公园保留了很多独具历史和地域特色的骑楼,骑楼的下面是小商铺在贩卖东西,上面则可以住人。小公园不仅保留了老建筑,也保留了很多传统的正宗特色小吃。独具特色的骑楼吸引了很多外地的游客前来参观,为汕头的旅游业做出了贡献,也让汕头的城市多样性更加丰富。
作为一名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雅各布斯的理论让我学习到,好的城市规划不仅仅要有好的建筑设计,更重要的是要融入人文主义。要想是一个城市长久发展,就要从每一个居民的最基本要求开始,把自己放在居民的角度去体验城市,感受城市。城市规划要有长远的眼光,运用科学合理的规划理论,结合实际创新城市规划。
随着越来越多人深入研究雅各布斯的理论,城市规划理论肯定还将不断前进,最终每一个城市都将成为一个真正的有机体而不断更新、发展下去。用心规划城市其实就是在规划我们的将来。
第四篇:读书笔记——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读书笔记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摘 要】:本文为看规划界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后的读书心得。文章对《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写作背景、作者简.雅各布斯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综述;进而对书本中4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及观点进行了解读;此外,描述了此书对笔者所产生的一些启示及思考,并用书中的方法分析了笔者曾经生活了五年的城市——广州的一些典型公共空间。
1.《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写作背景
1961年,简.雅各布斯出版了她的名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这本书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工业化国家开始出现的人口生育高峰,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对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需求。就美国而言,城镇化进程继续加快,大都会地区进一步形成,原有的、以开发建设为主体的综合规划体系及其理论在新的需求冲击下不知所措。伴随着郊区的发展,美国大城市普遍出现了城市中心区衰败的现象。面对“规划师们”采用传统现代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来解决城市更新和改造的问题,作者站在一个普通公众或社会工作者的立场,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对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了一些基于社会和经济考虑的城市规划思想。
2.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简.雅各布斯Jacobs, Jane(1916-2006)
简·雅各布斯1916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小镇斯克兰顿,她家族中几代女子都与男性一样拥有职业,而且大多数是教师。在她的家庭中女孩和男孩被同等对待,家族的这一传统塑造了她果敢而特立独行的性格。中学毕业后雅各布斯不愿去上大学,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速记员培训后,她却去了当地的一家报纸《斯克兰顿论坛》做义务记者。经济大萧条时期她去了纽约,为时尚杂志《Vogue》撰稿。22岁去哥伦比亚大学进修了2年,随后进入战争信息办公室工作。
1944年简和一位擅长医院规划的建筑师结婚,定居在纽约的格林威治村。在丈夫的影响下,她开始对建筑发生兴趣,并成为《建筑论坛》的助理编辑。1958年,雅各布斯为著名的《财富》杂志撰写了一篇关于城市中心区的文章《市中心为人民而存在》。该文随即被一部关于城市问题的颇为畅销的集子《爆炸的大都市》选中,使得她的作品开始引起《财富》杂志、洛克菲勒基金会以及包括L·芒福德在内的众多纽约文化界人士的关注。1959年,当 1
得知雅各布斯想写一本关于城市设计的书之后,洛克菲勒基金会立即慷慨解囊,资助她去美国各大城市旅行并专注于写作。一年多以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二十万字的著作问世了。
简.雅各布斯前后陆续总共出版了7本书。早先3本都是关于城市的,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之后,《城市经济》与《城市与国家的繁荣》是解释城市经济的重要性和它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中间一本《分离主义:魁北克的主权之争》是从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探讨魁北克独立运动的根源和影响。后面3本书《生存系统:关于商业和政治的道德基础的对话》、《经济的本质》、《黑暗的时代将要来临》则用柏拉图式对话的方式探讨社会与哲学的本质问题,譬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传统的价值等。
3.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的主要是关于城市中人的社会行为,作者从最容易使人产生共鸣的街道着手,对城市生活的的景象进行了大量的描述,讨论了人行道的用途 :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以及街区公园和城市街区的用途。本章中,作者强调街道的安全不是靠警察来维持得了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街道的安全问题,那么随时都要有无数的“街道眼”(指街道能够吸引人们关注它,作者把盯着街道的眼睛叫做街道眼)盯着其所在的街道;另外,街道上要有人活动,作者形象的把某一街道上人们从早到晚的繁忙而有序的和谐的生活场景描会成“街道芭蕾”。
关于街区公园,作者调查了美国大城市的众多公园,发现很多大型公园在使用上都缺乏多样性,不能吸引各种各样的使用者,没有吸引人们自发地使用公园的能力,所以他们实质上只是流浪汉和罪犯们所呆的场所,成为街区不安全的因素之一。作者支持在城市中建立一些小型的公园活动,要它们起到小的“必须物品”的作用。
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城市的经济行为,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
书中说“城市是由无数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各个部分也表现出无穷的多样化。大城市的多样化是自然天成的”。关键是要丰富城市的多样性,才能提高城市的活力。作者指出,要想在城市的街道和地区发生丰富的多样性,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主要用途混合之必要:地区以及其尽可能多的内部区域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多于一个,最好是多于两个。混合功用能保证在不同的时间吸引不同的人,保持从早到晚都有人在街道上活动。其中有一个例子——曼哈顿地区的例子,曼哈顿中心区是一个因使用者时间段的分布不平衡而饱受困扰的地区。这里是一个纯粹的工作区,大约40万人在这里工作,但是他们都只是周一到周五在此工作,下午5点下班后以及周末日这里出奇的寂静,这里的服务设
施极为有限,就连曾经纽约最好的一家五金店都因入不敷出而关闭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功能太过单一,来这里的人群也太过单一,这里商业的生意大部分都只能集中在一天的两三个小时中,甚至是一个星期的10分钟或15分钟里。这样的低利用率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没前途的。雅各布斯建议,在此地增加一些临海的博物馆,建一些电影院和歌剧院,吸引人们在夜晚和周末来到曼哈顿。所以作者认为,要提高某个地区多样性,几个基本功能的混合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几个基本功能必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确保人们在不同的时间里走上街道,才能正真从社会和经济上产生有益的影响。
2、小街段之必要:也就是说,大多数街段必须要短,使人们很容易拐弯,并且增加人们接触的机会。作者同样采用举例的方法,列举了哥伦布大道、曼哈顿、纽约的街段的例子,其街段既长且相互间缺乏联系,人们要从一条街去到另一条街非常不方便,而且其街段旁的商业都是统一格式,又没考虑使用者的感受,导致这些街段越发死气沉沉、门可罗雀;相反,波士顿北端,这个被称做“浪费型街道”的典型,却因为其方便灵活的交叉使用,在面对官方的冷漠态度和资金支持不利的情况下,奇迹般地摆脱了贫民区的境地。
3、老建筑之必要性:一个地区的建筑物应该各色各样,年代和状况各不相同,应包括适当比例的老建筑,满足经济能力不同的功用的需要。“城市需要各种各样的旧建筑来培育多样性的首要混合用途,以及第二类用途。特别是,它们需要旧建筑来孵化新的首要用途。”一些小的或者刚起步的企业,如果没有产出收益小的地方(即老建筑)容纳它们,他们就不会成长起来。作业举了路易维尔的样品鞋市场和布鲁克林两个例子,这两个地方的老建筑都是培育首要多样性的地方,老建筑成为很多中等、低等和无产出的企业的栖身之地,不同功能的企业聚居于此,不同的人群在此活动,从而为丰富城市的多样性出了一份力。
4、密度之需要:人流的密度必须要达到足够高的程度,不管这些人是以什么目的来到这里,其中包括本地居民。城市需要充分的人口密集,使各种功用充分发挥经济效能,增加城市的舒适性。作者的观点:人口的集中是一种资源。
第三部分作者从城市在真实生活中是如何被使用、城市中的人是如何行事的角度,考察了衰落和更新的某些方面。城市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交界地带——大量的单一用途与另一单一用途之间组成交界处,形成了城市“普通”的边缘地带,这些地方往往成为窝藏罪犯破坏力的街区。作者认为,唯一能克服交界真空带的方法是靠邻近区域的强有力的干涉势力,即交界处附近的人口密度应该比一般情况下高(以及多样化),附近的街段应特别短,街道的潜在用途应特别强,首要混合用途应特别丰富,而建筑年代的混合也应该如此,从而使真空地带被限制在最小区域内,总而言之就是提高此处的活力:动用尽可能多的城市各种要素来形成一个活跃的、混合的区域。另外,关于贫民区的问题,当时美国的城市改造方法是直截了当地消除贫民区和分散里面的居住者,以一些能产生高税收的住宅区取而代之,或者是吸引一些比较容易对付的、不会产生很多昂贵的公共需求的人口到这里来。作者认为,这只是
把贫民区从一个地方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而已。作者的观点是对这些街区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而不是一股脑儿端掉。贫民区是可以向非贫民区转化的。
第四部分作者建议在住宅、交通、设计和管理实践方面来点变化,最后讨论了城市向我们提出的一个问题——一个如何解决有序复杂性的问题。
4.对我的启示及我的思考
虽然已经看完了整本书,但印象比较深的还只是前面两部分的内容:城市的特性和城市多样性。
关于城市街道和人行道,雅各布斯所描述的“街道眼”和“街道芭蕾”,让我想起了曾经在广州荔湾区的情形,曾经在荔湾旧城区里调研就有过亲身的体验。当我们走在那儿的大街小巷里,时不时会有一些人从家里走来问我们是干嘛的,很多时候,最先上来问的只有一个人,但是过没几秒钟,我们就会被一大群人围起来问东问西了。在这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谁还有机会做坏事?然而,我们却经常在新城的大街上碰到“呼喊救命”或者“呼喊抓小偷”之类的事,但是就算其周围有再多的人,都很少见有人上前帮忙,大家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更多的人是赶紧走开,以免遭受牵连。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当然,旧城区街道尺寸小,他们熟悉住在同一条街上的所有人,一旦发生什么事情或者有陌生人时,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内聚集很多人,所以他们抵御陌生人的能力比较强;而现在的大尺寸街道上几乎都是陌生人,谁都不认识谁,谁也没有义务去帮助谁。现在的居住小区里面的人相互之间多数也是不认识的,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隔壁邻居都不知道他的姓名。但是当人们有经济能力的时候为什么还是选择去人际关系冷淡但环境条件好的地方而不会选择环境条件差但人际关系好的地方呢?这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人的追求和欲望是无止境的,这是人的本性。既然这种现象不可逆转,那么我们就应该做点什么来使人们相互间自发的产生一些关系(信任、关怀等等)。雅各布斯所指的提高城市的活力大概就指这些吧,也就是说使城市具有人情味,充满着生命力。所以,从事城市规划或者城市设计的人们应当从“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而不是随意地追求表面上的东西。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最为真实、最为鲜活的生命。因此,当我们面对和处理城市问题时必须抱着一种敬重的心情和谨慎的态度去仔细观察和辨析城市生活中的细节及隐藏在背后的秩序和原则。关于老建筑的问题。这又很容易让我想起我们国家的旧城区或者城中村了。之前在广州时,猎德村的整体拆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当然,猎德村的整体拆迁到底是对是错,我个人觉得很难说。但是,他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了麻烦(尤其是外来人口)。我同学的父母曾经就是那的租客,并在那的菜市场卖菜,那里一拆,他们必须寻找其他租房,但是他们重新住的租房处却没有菜市场给他们用了,他们成了无业居民,还得交付租金、生活等,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再看看广州天河区附近的城中村。天河区是经济非常活跃的地方,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富人区。但是不管经济怎么发达,不管那里的人们多么富裕,它都需要服务业来为人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然而从事服务的人们肯定不会是富人们自己,他们都是来自农村的外来人员,属于低阶层的劳动人们(我们国家目前农村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所以他们只能涌入大城市来谋生)。虽然在富人区,但是他们没有经济实力在那买一栋房子或者租高租金的好房子住,又由于从事服务业工作的特殊性——上班早下班晚,他们不可能住的离自己工作的地方很远,所以他们只能选择附近的低租金的环境差点的城中村如石牌村居住了,这里解决的很大部分低层劳动人民的居住问题。政府如果对天河区附近的村子采取整体拆迁的改造方法,那无疑是拿石头砸自己的脚。偌大的一个天河城,需要的服务人群也是很庞大的,如果把服务性人群居住的地方全搞没了,服务性人群必须得离开这里去其他地方谋求生活,那么天河区势必会逐渐衰落下去。雅各布斯说老建筑是丰富城市多样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其实,我们国家的旧城区也有同样的作用。城市必须要有不同阶层的人群才能生发各种各样的活动,从而提高城市的活力。
关于雅各布斯支持大规模城市的发展模式问题。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目标是:2020年城市化水平由2000年的37%上升到55%,由此推算出每年将有1500—2000万的新增城市人口。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化必然导致城市规模迅速增长。但是,城市大规模的发展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恶化城市交通,加剧“城市病”,城市规模失控,严重破坏城市周边地区的环境和农田,还会增加行政管理成本等等。如此多的问题,我们又该怎样面对呢?
5.公共空间的分析
一看到雅各布斯提到的关于城市多样性的条件之一“首要用途的混合”,第一时间内使我想到了自己的大学校园。虽然校园不是城市,没有城市那么多的功能,也就没有城市那样的复杂性,但是我觉得也还是可以用这个条件来说明点问题的。在我就读的学校,教学区是纯粹的教学区,宿舍是纯粹的宿舍,而且距离还比较远,确实达到了“互不干扰”的目的。一到上课时间,教学区塞满了人,宿舍空掉了;非上课时间,教学区是留不住人的,宿舍则爆满。学校的功能分区太过明确,太过单一了。教学区为什么就不能参杂些其他功能呢?比如一些便利店、小书摊,下课的时候给老师同学们提供些饮料,零食之类的或者看看闲书;再就是有一些娱乐性的设施,室内的或者室外的,能够吸引同学们在非上课时间过来利用;此外我们教室外的大片草地,大家都把它称作“有地方没空间”,那么大地块,却没有给人休息落脚的地方。如果教学区被稍微调整一下,相信就不会出现图书馆自修室没位置了,同学们都还不愿去教学楼上自修的现象。
一看书马上想到的另外一个公共空间是人民公园。人民公园可以说是广州最活跃的一个公园了。每天从早上到晚上都有大量的人在此锻炼,活动等。人民公园有这样一种魅力:人们经过它旁边时会不由自主的被吸入进去参与他们的活动。公园里面的环境非常好,各种设施也比较齐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休息。另外,公园里活动的人大多是中老年人,或者是老
人带着小孩,但是他们进行的活动却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拉琴,下棋、打太极、打牌等等,里面的氛围非常之活跃,只要对生活有激情的人都会被这样的气氛所感染,走在里面,你可以任意参加各项活动,大家相互之间都很友好。而广州的另一个公园——东风公园,它与人民公园则完全不同,它的分区特别明确,专门的儿童区,专门的老人区,儿童区因有儿童娱乐设施而带来很多小孩,老人区就是所谓的一条廊子,老人活动的空间很小,所以显得比较冷清。虽然两个都是完全对外开放的公园,但是相比之下,人民公园就有人气多了。
又回到荔湾区的公共空间上。荔湾旧城区除了荔湾湖公园外,其他几乎没有特意创造的大型的公共空间。一棵大树底下摆一张桌子甚至什么都不摆、一个花架下面、自家门前的一个小空间、稍微有点健身或者娱乐设施的空间等都是荔湾区里人们进行活动的公共空间,他们自发的在这些地方进行各类活动——打牌、打麻将、聊天、下棋、做刺绣活等。这些活动更加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使他们之间发生各种关系,使这里更加具有活力。这些就起到雅各布斯所指的小的“必须物品”的作用了。
6.感受
虽然看完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但是对书本中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有些观点还不是全部了解,尤其是后面2张的内容。看了书后,自己的第一感受是非常佩服雅各布斯这个人,佩服她的勇气,在众多“大师”前面赤裸裸的批判他们所采用的东西;第二感受就是我们要“跳出山看山”,不能一头扎在自己所学的领域界里,一味地盲目采用别人的东西,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第三感受就是觉得城市越来越复杂﹗
第五篇:美国大城市死与生读后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报告
城市规划与环境心理学和人的联系
Administrator
摘要:通过对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书的学习,在学习环境心理学的过程中认识到人的本质对于城市规划以及设计的重要性。
简·雅各布斯在负责报道城市重建计划的过程中,逐渐对传统的城市规划观念产生了怀疑从而写了这本书。书中讲述了城市在真正生活中是怎样运转的。在作者看来这是唯一的方式在城市规划中去知晓何种规划、何种实践能够促进社会和经济的活力,何种实践、何种原则将窒息城市特性。读过本书后的我的第一感受是对于城市的组织和一部分的知识以及政治原因产生了自己的想法。
在我的认知中,在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是政府对于一个地点或者说一片区域的改造发展,比如说,近期受到G20影响,临近街区或者说城市都在进行新的规划或者改造,纵然现实带来了一部分益处,整个城市的景观以及形象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但是很多时候,在规划的区域,人们却不得不受到一些麻烦的事情困扰。在本书中作者讲到被剥夺权利甚至被迫离开家园的人,更基础的,我想说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些规划是表面工程,或许不能完全的这么说,再有一点就是小地区的规划有时候是上面要下来视察才进行的实施。某乡村地区因为G20,甚至可以说是领导原因,近期进行全面的墙壁粉白和道路改造拓宽。某种程度上,也妨碍了居民的出入,其实本来更多的其实完全可以根据经济以及现实条件在平时就进行规划和改造。所谓规划,应该是对周围地区提供帮助,但实际上往往并非如此,不仅仅是在美国的大城市,这也试用于国内。当然这只是从小处说。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我很认同,并且有很深的同感,那就是作为一个规划者,人往往运用自己的知识来告诉他什么事对城市里的人和城市有益的东西,所有的使他成为一个专家的东西告诉他,那必须是一个糟糕的地方。然而实际上城市的规划所基于的条件不是那个地方应该是怎么样的,而是那个地方实际是怎么样的。
在学习环境心理学的过程中,结合这本书我认识到人类只有在与环境适当地互动时才能生存。必须学习认清在环境中,所遭遇之不同物体的价值及其方位。这些物体分布在不同的地点,所以必须具有认知和身体的体验实践才可以了解这些地方,以成就更好的规划。由过去的经验和课本表面只是中建构出环境的影像,某种程度上不能良好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这种知识和经验深深地影响规划师乃至各行各业的工作和前景。
伊特森指出,个人是知觉系统的一部份,在知觉历程中有时很难将个人与环境分离,而且知觉是由个人在环境中所做的事所决定。知觉也是速度和正确性两者之间彼消我长的交易。知觉是个人之过滤历程的结果。然而,通过尝试和现实的分析能确认地真正地考虑到真正的人类需求。比如第一部分关于人行道的讲述。充分考虑到人群的不同适性,考虑到陌生人的多的时候能确保安全,就像那些很成功的城市街区那样,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讲究空间的分布、需要一些眼睛的关注和保护、人行道上需要行人。通过对现实各种情况的分析才能完好的确定规划方向。在现实中,对于人行道的基本要求就是尤其是用价值,即理由。再者可以通过小场所的运用大大加强人行道的实用性,就本质而言早就吸引力和现代完美性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准则。可惜的是现代的城市社会中往往缺失了这一部分。
联系现实的生活,撇开城市规划这一点不说,在我看来,现在即使在我们的大学里,也有很多这种现象。比如某组织的领导人(不特指主席或者指导老师),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要求底下的子组织或者人去做这样那样的事情,却不考虑实际情况和自组织真正需要的东西。像作者所说的某些楼里的通道和街道一样,是模仿上层社会公寓楼的标准设计的,但却出不起雇佣看门人和电梯工的钱。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味地追求,按照自己在脑中所形成的经验主义来进行规划和要求,要求一些表面的东西,纵然这在一定条件下会有助于组织的成长,在我看来却失去了本真的意义。人们本身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却因为市政或者说规划者的“理想状态”和经济能力本身较差的原因让整个规划显得苍白而无力。而我们原本具备环境认知的能力,所以会对某种环境中不可能存在的生态产生怀疑的态度与想法。作者本身是一名记者,她的丈夫这是一名建筑师,从书中内容来看,不仅仅是对城市规划本身的一些批判,也是对于政府和规划者乃至设计师的一些批判,除却本身对建筑和规划的建议,个人觉得很多部分在强调人。环境认知对于个体和大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是有机生命体得以在各地通行的基础,不只是人类,许多动物都已演进至在环境中探路的机制。有机生命体具有环境认知与探路的本能,才能做到的真正地认识环境和需求,从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例如第二部分在城市多样化的条件中提到的内容很大篇幅在叙述人的多样性需求造成了对于规划的需求,包括功能、用途等多样性的需求。文中讲述老建筑之必要,我们可以联系中国实际的其他规划案例:保持了古城结构风貌的西安很容易使人建立认知意象,并感受到其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它的城市结构有很大关系。城市正中有着大型的标志性建筑—钟楼。这样的城市结构带有极强的指向性和认知性,将城市里包含的众多构成部分,如不同的地形、景观、功能区域等留下来加以正确的规划和联系使之给人以整体感,每条重要干道都指向城市中心标志,给人的城市意象极为深刻。还有北京老城、咸阳城等都属于这样的城市结构。在我的家乡桐乡,其规划主要体现在水乡乌镇,青瓦老房,营造不一样的文化气氛和与众不同的城市,在这样的老城区的规划中依然不失其多样性,石拱桥、蓝印花布作坊、青石板„„满足了当地人的多样性需求,在规划发展中没有文中提到的将不发达地区或者说原本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所认为的中档建筑的建造以及老房子的推倒或者说原住民受害甚至被迫离开家园,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随着城市化的步伐,人们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其本身的居住、医疗等功能,还要在心理上给其归属感、安全感乃至于更高层次的愉悦感需求等等。面对这些要求,许多城市规划设计师都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来从新考虑城市的规划设计。我从网上了解到在心理学研究里,人们能感知乃至在记忆中重现的具体空间环境的形象可以称之为认知地图。评价一座城市规划的是否合理,市民或者初次到来的游人是否能建立良好的城市认知地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建立认知地图的主要元素有如下五种: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这五种元素只有良好的组合在一起有可能形成好的城市地图。一个人身处城市中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记忆道路,然后沿着道路观察两侧的景观感受整个城市的氛围。我想这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要点。
在我国革开放初期,现代城市兴建伊始,许多高楼林立却无整体的规划,无法给人以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时甚至觉得某些建筑的出现十分突兀且不协调。这也是我原本和我小组同学想要去学习和调研的一个主题:《城市文化的复兴和历史街区的再生》。我们想要研究如何让历史街区和现代的城市更好的接洽,这也是规划所必须的吧。在这本书的学习中,我认识到如果用认知地图理论分析其原因,应该是其未能建立良好的组合五种构成元素,没有形成好的城市意象。因为道路作为纽带,路或者说街道具有连续性和引导指向的作用。路的终点并不全是目的,沿路的风光往往是城市给人的最初印象。在建设初期高楼本身是比较少见而新鲜的,然而未曾经过良好的规划,有时成片出现却栋栋孤立毫不连续,有时一栋大楼突兀耸立,或是建成与旁边极为不协调的超级庞然大物。这样的路旁建筑往往会打断道路本身给人的节奏感与连续感,极易使人产生压抑或是违和感,城市地图自然难建立。而现在的许多设计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举个例子,上学期美术实习我们去了江西,也特地去了景德镇。以景德镇为例,还未下高速就开始出现极具地方特色的青花路灯,让人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然而突兀的风格却让人不由得一怔,接着看下去,随着道路慢慢延伸到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倒是毫无违和感,但是总还有可以优化的地方,或许这也只是景德所需要的宣传。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理解和感想就是应该以人为本,即从人的本质需求和现实状况出发,而不是靠规划师或者规划者原本从课本只是或者个人意志来做一个规划。整个城市的规划不能交给理论家,而是需要用心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