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书评
城市规划原理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书评
姓名:郭钰
学号:25120092201464 年级:09建筑 指导老师:洪文迁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书评
【作者生平】
简·雅各布斯是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城市规划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她以她女性特有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书写了美国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简·雅各布斯1916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小镇斯克兰顿,独特地家庭环境塑造了她果敢而特立独行的性格。1928年,简·雅各布斯初次邂逅了纽约,当时她透过公共汽车的玻璃车窗第一次看到了纽约,熙熙攘攘的环境引起了她极大的兴趣。6年后,她终于住进了这个城市,与此同时,纽约面对是一场大的变革,规划者企图让它处处林立着摩天大楼,缠绕着高速公路,而那些老旧的街区和住宅必须要灰飞烟灭。
1944年简和一位擅长医院规划的建筑师结婚,定居在纽约的格林威治村。在丈夫的影响下,她开始对建筑发生兴趣,并成为《建筑论坛》的助理编辑。1958年,雅各布斯为著名的《财富》杂志撰写了一篇关于城市中心区的文章《市中心为人民而存在》。该文随即被一部关于城市问题的颇为畅销的集子《爆炸的大都市》选中,使得她的作品开始引起《财富》杂志、洛克菲勒基金会以及包括L·芒福德在内的众多纽约文化界人士的关注。1959年,当得知雅各布斯想写一本关于城市设计的书之后,洛克菲勒基金会立即慷慨解囊,资助她去美国各大城市旅行并专注于写作。一年多以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20万字的著作问世了。
简·雅各布斯对于城市充满了热情,尽管她因坚持己见并组织市民运动而两次被捕,当她仍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规划自己的城市中,她主张建造一种普通的砖砌六层公寓,不带电梯,但这一想法被城市现代派讽刺为“陈旧而卖不出去的公寓”。
随着时间的推进,她研究的主题越来越广泛文明的发展,国家的财富,合乎道德的行为,这一切都以城市为核心。她的最后一本书《集体失忆的年代》哀叹社会中相互依赖的丧失,一如往常一样,她憎恨无孔不入的规划,赞成由市场主导一切发展。
2006年4月25日,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简·雅各布斯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一家医院逝世,享年89岁。【内容简介和主要观点】 导言
“此书是对当下城市规划和重建理论的抨击”,“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里,依照规划理论,恰恰是那些不该衰败的地区在走向衰败,同样重要却不太被注意的是,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里,按照规划理论,那些该衰败的地区却拒绝走向衰败。”简·雅各布斯谴责规划者无视市民的需求和“城市无序的表象下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有序”这一事实,一意孤行塑造一个表面上秩序井然的街区。第一部分 城市特性 1人行道的用途:安全
关键词“街道眼”、“街道芭蕾”。相较于新城区,老城区更为安全,作者指出,城市街道的安全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在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必须要有界限,不能像街区和住宅区一样混合在一起。第二,必须要有一些眼睛盯着街道,这些眼睛属于街道的天然居住者(街道眼)。第三,人行道上要有行人(街道芭蕾),这样既可以增加眼睛的数量,也能够吸引天然居住者的关注。2人行道的用途:交往
关键词“信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可以使大家放心地交付钥匙,从而增加大家居住的安全性。无目的、无组织的街道交往能够有效的避免“要么共享所有,要么不共享”的想法。
3人行道的用途:孩子的同化
人行道还有一个用途,就是孩子玩耍的第一场所,规划者企图废除城市的街道,而且尽可能低降低和缩小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和经济作用,并非能够保护孩子的安全和成长,相反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很糟糕的影响。4街心公园的用途
作者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公园都缺乏多样性,没有吸引多种市民自发使用的能力,因此也就不能发挥提供公共生活场所的作用,反而成为流浪汉和罪犯的场所。相较于大型公园来说,作者认为,小型的街区公园更具吸引力,起到小的“必需物品”的作用。5城市街区的用途
简·雅各布斯总结三种类型街区对城市的持久发展是有用的,第一种,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第二种街道为主的街区,第三种拥有10万人的城中城。第二部分 经济机制 本章的开头就说:“城市是由无数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各个部分也表现出无穷的多样化。大城市的多样化是自然天成的”。关键是要丰富城市的多样性,才能提高城市的活力。作者指出,要想在城市的街道和地区发生丰富的多样性,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主要用途混合之必要
地区以及其尽可能多的内部区域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多于一个,最好是多于两个。这样在不同时段就有不同人群来到该地区活动,提高地区商业效率。
2、小街段之必要
大多数街段必须要短,使人们很容易拐弯,街道要生动,避免沉闷单调,这样可以增加人接触的机会,促生城市街区的多样性。
3、老建筑之必要性
一个地区的建筑物应该各色各样,年代和状况各不相同,应包括适当比例的老建筑,满足经济能力不同的功用的需要。一些小企业无力支付新建筑的租金,如果没有旧建筑的容纳,它们很难成长起来,这就局限了地区的功能多样性,阻碍城市的多样性的实现。密度之需要
人流的密度必须要达到足够高的程度,不管这些人是以什么目的来到这里,其中包括本地居民。城市需要充分的人口密集,使各种功用充分发挥经济效能,增加城市的舒适性。作者的观点:人口的集中是一种资源。有关多样性的一些神话
作者反对“混合用途会产生丑陋的视觉,会导致交通阻塞,会招致混乱的后果”的观点,认为城市不同用途之间的相互融合不会陷入混乱。相反它代表了一种高度发展的复杂的秩序。
第三部分,衰退和更新的势力 1多样性的自我毁灭
多样性自我毁灭的倾向产生的原因纯粹就是因为太成功,多样性的现象既成以后,企业纷纷开始挤占多样性的地段,最大盈利的企业成为最终赢家,而这些企业却有高度的重复性,长久以来,多样性便自我毁灭了。目标多样性的划分,公共建筑的“坚强性”和竞争性分散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2交界真空带的危害
城市中大量的单一用途都有相同的一面。一个单一用途与另一个单一用途之间组成交界处,这些交界地带在城市里往往会成为窝藏破坏力的街区。通过在交界真空地带设置一些其他用途的设施,丰富首要用途,提高该地周边人口密度也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但一些高速路段与周边坡地的交界地带就无计可施了。3非贫民区化和贫民区化
规划者往往采取一种非常表象的作法来使贫民区脱贫,例如,分散里面的居住者,以一些能产生更高税收的住宅区取而代之,或者是吸引一些比较容易对付的、不会产生很多昂贵的公共需求的人口到这里来。但这并非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最多是将这个贫民区转移到另一个地方。4渐次性资金和急剧性资金
资金是一股强大的势力,既能造成城市的衰退,也能促使城市的再生。城市里存在着三种资金,这三种资金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手段和机制,没有一个城市能忽视它们的影响。第一种,也是三种里最重要的,来自常规的、非政府的信贷机构的信贷。第二种由政府提供,源自税收,或者是政府的借款能力。第三种来自非官方、非正式的投资,也就是说来自“地下世界”的现金和贷款。第四部分 不同的策略 1对住宅的资助
现行政府对城市住宅的资助存在很多弊端,不仅把人按收入划分到一个封闭的区域,而且政府亲自负责这些项目,容易忽视城市的运作方法,这对城市的建设毫无关系。所以作者提出由政府做房屋担保然后让私人企业来完成这些廉租房,这样可以更加灵活多变。2被蚕食的城市与对汽车的限制
城市并不是因为汽车而变得支离破碎,而是因为城市的支离破碎而使得汽车被大规模使用。公共运输的发展和城市多样性的形成,就能够使人们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
3视觉秩序:局限性和可能性
在城市里,街道能够提供主要的视觉景致,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引进视觉变化,1.在街道互相分得很开的地方增加更多的街道,2.在缺少非规整和视觉遮断的地方引入视觉遮断。
4拯救和利用廉租住宅区
把生机引入一个廉价住宅区以及与其接壤的交界处使其能够重新加入整个地区,在此之前规划者必须要进行诊断分析,该地区是缺少哪一种生发多样性的条件,并抓住一切机会将这种缺失补上。5地区管理和规划
大城市的城市管理很复杂,但是现在所采取的管理方法却是按照管理一个小城市或是小城镇的方法和体制来放大,这完全无益于大城市的管理,就其对实际问题的了解还有各部门的沟通都非常困难。6城市的问题所在
城市运作是个有序复杂性问题,但是规划师、政府并没有意识到这点,所以城市规划这个领域到了停滞不前的地步。最后,作者重申:单调、缺乏活力的城市只能是孕育自我毁灭的种子。但是,充满活力、多样化和用统计中的城市孕育的则是自我再生的种子,及时有些问题的需求超出了城市的限度,他们也有足够的力量延续这种再生能力并最终解决哪些问题和需求。【特点总结和评述】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作者选取的视角与众不同,由于雅各布斯的女性身份,使得这本书所专注的不是商业中心和写字楼,而是人行道、街区和公园,她的着眼点也是在一些妇女,儿童或者一些普通小市民身上,雅各布斯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探讨街道安全、人际交往和地区发展的问题。全书看完以后可以提炼出三个关键词:多样性、复杂性与自然化。独特观点:1城市拥有复杂的秩序,不能企图脱离其深层次的联系,而建立新的秩序。2城市应该具有多样化,多种首要用途相结合才能使街区焕发生命力。3城市是自然生长的,拥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不能人为地破坏这种规律。【个人观点】
简·雅各布斯在书中提到的美国的一些大城市的城市现状,在中国也普遍存在,甚至情况更为严重。书中提到的交通拥堵问题,在很多国家都有发生,中国的近几年的高速公路里程数和私家车数量激增,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下许多城市试图采用拓宽原有道路、建设多圈环路、增设高架道路等方法来缓解机动车交通拥挤状况,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汽车的生产速度远远大于道路建设的速度。而且,许多历史传统街区和邻里在城市道路“现代化”的改造过程中逐渐消失,或成为城市中孤立的街区和建筑,例如“城中村”。如何更综合、有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交通和居民出行问题,是我国许多大城市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雅各布斯在书中提到增加地区的多样性和发展公共交通的方法在我国也同样适用,小范围内的设施齐全了,居民生活的范围就缩小了,对汽车的依赖也就小了。发展公共交通包括增加公交路线和轨道交通路线,完善公共交通设施,让公共交通成为大家出行的首选,就可以有效地减轻交通压力,同时也能够减少交通能耗和污染。
其次便是住房问题,我国政府通过简单规划将住宅区分等级布置,20世纪90年代开始释放住房市场的巨大能量,在这种大环境下,城市家庭住房明显改善,但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购买合适的城市家庭住房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及。近几年来房产市场的火爆程度更是超出了政府的控制能力,不仅仅是低收入群体,连广大中收入层次的年轻人也丧失了享有个人住房的权力,市场的效益原则和开发商的利益心态在政府的住房政策下得到扩大,或许可以像美国那样,将住房的住房建造技术工业化、标准化的迅速发展与保持住宅(住区)形态多样性、多元化特征相结合,形成多层次住房,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最后是贫困区和城市化进程的问题,美国对于贫困区的处理方式本质上是一种转移,将贫困区通过一些改造使得低收入群体迁移到其他地方,或者脱贫的一部分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遗留下的仍旧是老旧的贫困区问题。我国当前大城市改造中,现代化功能区和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建筑的兴建,使那些完整的历史街区支离破碎,开发商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精挑细选着这些破碎的地块,于是,一些剩余的旧城碎片也许就此长年被笼罩在改造后的邻近高层建筑的阴影之下。更为重要的是,被拆除的大多数贫困家庭因地块功能的变化或因惊人的房价而无法实现回迁。这样,一些高收入群体便可以借此机会侵入城中心地段,而那些中低收入的群体相当于被赶出了旧城,旧的贫困区脱胎换骨,而新的贫困区在边缘地带形成。
城市原有的分布状态、地方特色、功能多样性和社会结构的多元性正在被“市场”和决策者所普遍认同的正统的规划理论推到重建,逐渐变得更加“国际化”。或许大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早已经忘记了“平衡”和“人性化”,而《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书中最打动广大读者的,恰恰正是这个人性化的出发点。城市的建筑和规划,物质、空间的改变,不是一个建筑师的设计和规划问题,不是某个领域内部的专业技术、审美趋向的问题,而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活中产生的思考相关,是一个社会的死与生的大问题。
第二篇:《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书评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书评
姓名:高冰洁
班级:城本1002
学号:101209307
4《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书评
初读这本书看到他对现在城市规划思想进行的完全的批判,对我们奉为真理的花园和卫星城市理论进行毫无保留的讽刺,一时间不知道什么才是对的。可将这本书读完认识到,无论什么样的理论只要能为城市生活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他就是正确的了理论,这本是对于现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那些不切实际的无利于人们生活的一些规划手法进行了指责批判。
现代的中国正处于大规模规划和建设时期,虽然我们不能全盘照搬美国的经验教训,但这本书对于今天的中国的城市规划还是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希望我们的规划者们不要想书中的规划员们一样自以为真理在手,全然不顾城市居民的实际生活境遇。
书中一部分阐述了城市中看起来微不足道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街道问题。在他的笔下完全是对失败规划的讨伐,作者指出经过正规规划的街区没有生气,而那些由着人们自己去弄的街区反而成了最安全最有活力的地方,此中各种原因只不过是对规划原理的照搬,没有切实的实践调查。
在这本书中,街道被赋予了更多的作用和内涵,它不仅需要满足城市交通的作用,同时还要具有保证行人的安全性能和提供必要的交流功能。而现在的城市规划人员却忽略或者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只是一味的遵循正统的城市规划原理,从而形成“孤岛街区”。通常规划人员会盲目的追求静谧的生活居住环境,却导致造成 了该区域的不安全性,和相互之间的不信任,缺乏必要的交流。在安全性这个问题上,作者认为,维护城市安全是一个城市的街道和人行道的根本任务。在美国在街道上发生的恶意伤害事件逐年攀高,作者通过调查表示,城市公共区域的安宁,不是主要由警察来维持的,它主要是由一个互相关联的,非正式 的网络老维持,这是一个有着自觉抑制手段和标准的网络,由人们自行缠上你,也有其强制执行。而且不安全这个问题也不能通过分散人群降低稠密度来解决,这样就丧失了大城市的意义。所以要保障街道或人行道的安全首先在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必须要界限分明;第二,必须有一些眼睛盯着街道,街边的楼房必须面向街面,不能背向街面,使街道失去保护的眼睛;第三,人行道上必须总有行人,这样既可以增添看着街面的眼睛的数量,也可以吸引跟多的人从楼里往街上看。而我们现在的居住区却不能实现这些功能,现在城市居住区中的人往往来去匆匆,见面却不相识,在同一个居住区内的人遇到危险也往往是事不关己的态度,这是因为,彼此之间不够信任,即缺乏交流。作者认为在美国的一些老的城区中的一些街边杂货铺,咖啡厅酒吧等的设置既可以提供一些看着街面的眼睛的数量保障街道的安全,又可以提供人们交流的一个公共环境。而现在城市中居住区设置受花园城市的影响如匹兹堡的查塔姆村,那儿的房屋周围是公用的草坪和休憩用的院子,整个区域还有其他共分享 的设施,如居民俱乐部,拿了可以开晚会,舞会和聚会,可以开展一些妇女活动如桥牌和缝纫协会,也可以为孩子们举办舞会和玩会。但是在这里没有任何城市意义上的公共生活。有的只是不同程度的扩大化的私人生活。因为他要求那儿的居民做到在生活水平、性情和背景方面相似,即中产阶级,有一定的隔绝性质。形成孤岛区。它所带来的问题是要么共享所有要么什么都不共享,于是形成了一个没有活力的区域。这些都是没有很好的进行实践和调查而盲目的照搬规划原理造成的。城市街道除了需要具备安全和交流的功能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就是为孩子在城市街道的玩耍提供足够的场地。在现在的城市规划中很多居住区都专门为孩子们设置了供玩耍的休憩区和公园,但却很少有孩子会在规划人员制定的地方进行玩耍,而且在他们特意建设的地方儿童犯罪率特别高,儿童受到威胁和伤害的情况也比较多。问题的关键是在这些地方一是不能够满足他们的玩耍欲,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无处不在的玩耍方式,而相对单一乏味的休憩区却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二是缺乏大人的监督,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犯罪和伤害就在所难免。现在城市规划当中存在的而一个谬论认为公园和玩耍休憩空地对孩子来说自然而然是一个适宜的地方儿街道则不是,而其实这种公园和休憩空地对于3岁左右的儿童来说或许有一定的吸引力,而对于再大一点的孩子来说街道对他们的引力远大于那些公园和休憩空地。城市的规划者们似乎没有意识到孩子在无拘无束玩耍时需要多少成人在场,他们也不会理解仅有空间和设备是不能让孩子长大的。在实际生活中,只有从城市人行道上那些普普通通的成人身上,孩子们才能学到成功的城市生活最基本的东西:人们相互间既是没有任何关系也必须有哪怕是一点的对彼此的公共责任感。所以在一些问题多多的街区一味的把孩子赶进公园和游乐休憩场地,不管是作为解决街道问题 的方法还是解决孩子问题的方法都是一件再糟糕不过的事。
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中多一些人性化的切实际的考虑,少一些,不切实际的照搬原理的作法对城市中生活的人们会是一种幸福。
第三篇: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书评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作业二
感受生活,创造城市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
感受生活,创造城市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自1961年出版后,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简·雅各布斯以其鲜明的建设新的批判立场,宣言般地提出了城市的本质在于其多样性。城市的活力来源于多样性,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催生和协调多种功能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而复杂的需求。正是那些远离城市真实生活的正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乌托邦式的城市模式和机械的、单一功能导向的城市改造工程,毁掉了城市的多样性,扼杀了城市活力。要挽救大城市的活力,必须体验真实的城市人的生活,必须理解城市中复杂多样的过程和联系,谨慎而精心地,非粗鲁而简单地进行城市的改造和建设。
简·雅各布斯(1916-2006),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早年做过记者、速记员和自由撰稿人。1952年任《建筑论坛》助理编辑,在报道城市重建计划的过程中,对传统的城市规划观念发生了怀疑后写作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1968年迁居多伦多。1974年成为加拿大公民。她的著作还有《城市经济学》、《分离主义的问题》、《城市与国家的财富》、《生存系统》。
在书中,雅各布斯没有使用连篇累牍的专业术语,她只是用很浅显的语言、平实的情感描述她在城市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问题。正因如此,读者很容易就把情感代入其中,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是否也曾经碰到这样的困惑。雅各布斯不会像那些严肃的城市规划理论家一样,一套一套的抛出完整的规划体系,并摆出各式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这恰恰是雅各布斯所厌恶的形式)。她倾向于用询问的方式,就好像《死与生》开篇的那些问题,城市到底是什么?城市的生命来自何处?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什么?是谁毁了我们的城市?怎样来挽救我们的城市活力?
这其实有几分希腊先贤苏格拉底的风采——不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别人,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对方思考,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
《死与生》没有提出一个庞大的关于如何规划城市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作者在生活中碰到了困惑之后,对于这个方面的思考,来引导读者思考——我们的城市、城市生活、城市道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往上追溯,往本源靠拢,我们是不是偏离了最原始的方向。在思考之后,倡议政府,或者是民众去尝试某一种可能性。《死与生》中并不说“我认为如何做是对的”,而是说“我觉得,也许我们可以这样„„”。书中并不给予正确,哪怕是比较明确的解决手段,只是提出一种建议,并探讨这个建议的可能性,也鼓励民众提出新的建议。
正因为书中关于城市的思想和对策是具体而日常的,所以才更能引起共鸣。比如我在阅读到“被蚕食的城市与对汽车的限制”这一章节时,看到雅各布斯这样写到——“只要有机会,我就会观察人们是怎样使用步行街的。行人一般并不是在街道中间行动,也没有要占有马路的倾向。他们一般都会沿着街边走。在波士顿,有两条街被改为人行街。在那里你会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景象,马路中央几乎是空空荡荡,但是,狭窄的人行道上却是人挤人。”
这种现象,我深有同感。以厦门中山路步行街为例,骑楼下的人流密度往往是马路上的好几倍。这是为什么呢?
中山路建筑临街的骑楼部分,既是道路向两侧的拓展又是铺面向外部的延伸,顶部的遮蔽和地面的材质以及与马路的高差,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空间。另外,行走在骑楼下,既可遮风挡雨又可躲避烈日,这也是厦门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带来的影响。从购物感受来说,在骑楼下行走,更方便游客挑选商铺进行消费。但是,中山路也通过一些手段试图把人们吸引到马路中间。首先是提供马路“惊喜”的出现,比如雕塑、游行,以及各种节庆活动,如街头艺术、美食节等;另外通过在街道上搭建购物站作为临时商铺创造一种“第二重吸引”。如果说骑楼建筑的店铺是第一重吸引空间,那么在马路两侧搭建起来的购物站,则是第二重吸引空间,这就使游客从骑楼下走到了马路上。而且这样的购物站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只需一个顶棚和几个柜台就能够组合成一个单元,可以根据天气、节日的变化和需求对数量、放置地点做出调整。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山路的路政设施(路灯、绿化花坛、树木、座椅、垃圾桶等)比较完善,路面宽度也比较适宜,走在马路上依然能够有愉悦的感受,不然日头暴晒且两边都空空荡荡,走在这个步行街上恐怕就是痛苦的煎熬了。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直被宣称是城市规划者最好的参考读物,在我看来,它的特别不只是在于提示我们在大城市的规划发展上,有必要增加冷静、理性的思考,更在于开创了在城市居民的角度,用感性的认知对大城市规划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可能。就像雅各布斯在书中呼告的那样:重建城市的活力,关键在于信任居民,给城市生活一个真正的空间。
第四篇:美国大城市死与生读后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报告
城市规划与环境心理学和人的联系
Administrator
摘要:通过对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书的学习,在学习环境心理学的过程中认识到人的本质对于城市规划以及设计的重要性。
简·雅各布斯在负责报道城市重建计划的过程中,逐渐对传统的城市规划观念产生了怀疑从而写了这本书。书中讲述了城市在真正生活中是怎样运转的。在作者看来这是唯一的方式在城市规划中去知晓何种规划、何种实践能够促进社会和经济的活力,何种实践、何种原则将窒息城市特性。读过本书后的我的第一感受是对于城市的组织和一部分的知识以及政治原因产生了自己的想法。
在我的认知中,在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是政府对于一个地点或者说一片区域的改造发展,比如说,近期受到G20影响,临近街区或者说城市都在进行新的规划或者改造,纵然现实带来了一部分益处,整个城市的景观以及形象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但是很多时候,在规划的区域,人们却不得不受到一些麻烦的事情困扰。在本书中作者讲到被剥夺权利甚至被迫离开家园的人,更基础的,我想说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些规划是表面工程,或许不能完全的这么说,再有一点就是小地区的规划有时候是上面要下来视察才进行的实施。某乡村地区因为G20,甚至可以说是领导原因,近期进行全面的墙壁粉白和道路改造拓宽。某种程度上,也妨碍了居民的出入,其实本来更多的其实完全可以根据经济以及现实条件在平时就进行规划和改造。所谓规划,应该是对周围地区提供帮助,但实际上往往并非如此,不仅仅是在美国的大城市,这也试用于国内。当然这只是从小处说。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我很认同,并且有很深的同感,那就是作为一个规划者,人往往运用自己的知识来告诉他什么事对城市里的人和城市有益的东西,所有的使他成为一个专家的东西告诉他,那必须是一个糟糕的地方。然而实际上城市的规划所基于的条件不是那个地方应该是怎么样的,而是那个地方实际是怎么样的。
在学习环境心理学的过程中,结合这本书我认识到人类只有在与环境适当地互动时才能生存。必须学习认清在环境中,所遭遇之不同物体的价值及其方位。这些物体分布在不同的地点,所以必须具有认知和身体的体验实践才可以了解这些地方,以成就更好的规划。由过去的经验和课本表面只是中建构出环境的影像,某种程度上不能良好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这种知识和经验深深地影响规划师乃至各行各业的工作和前景。
伊特森指出,个人是知觉系统的一部份,在知觉历程中有时很难将个人与环境分离,而且知觉是由个人在环境中所做的事所决定。知觉也是速度和正确性两者之间彼消我长的交易。知觉是个人之过滤历程的结果。然而,通过尝试和现实的分析能确认地真正地考虑到真正的人类需求。比如第一部分关于人行道的讲述。充分考虑到人群的不同适性,考虑到陌生人的多的时候能确保安全,就像那些很成功的城市街区那样,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讲究空间的分布、需要一些眼睛的关注和保护、人行道上需要行人。通过对现实各种情况的分析才能完好的确定规划方向。在现实中,对于人行道的基本要求就是尤其是用价值,即理由。再者可以通过小场所的运用大大加强人行道的实用性,就本质而言早就吸引力和现代完美性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准则。可惜的是现代的城市社会中往往缺失了这一部分。
联系现实的生活,撇开城市规划这一点不说,在我看来,现在即使在我们的大学里,也有很多这种现象。比如某组织的领导人(不特指主席或者指导老师),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要求底下的子组织或者人去做这样那样的事情,却不考虑实际情况和自组织真正需要的东西。像作者所说的某些楼里的通道和街道一样,是模仿上层社会公寓楼的标准设计的,但却出不起雇佣看门人和电梯工的钱。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味地追求,按照自己在脑中所形成的经验主义来进行规划和要求,要求一些表面的东西,纵然这在一定条件下会有助于组织的成长,在我看来却失去了本真的意义。人们本身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却因为市政或者说规划者的“理想状态”和经济能力本身较差的原因让整个规划显得苍白而无力。而我们原本具备环境认知的能力,所以会对某种环境中不可能存在的生态产生怀疑的态度与想法。作者本身是一名记者,她的丈夫这是一名建筑师,从书中内容来看,不仅仅是对城市规划本身的一些批判,也是对于政府和规划者乃至设计师的一些批判,除却本身对建筑和规划的建议,个人觉得很多部分在强调人。环境认知对于个体和大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是有机生命体得以在各地通行的基础,不只是人类,许多动物都已演进至在环境中探路的机制。有机生命体具有环境认知与探路的本能,才能做到的真正地认识环境和需求,从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例如第二部分在城市多样化的条件中提到的内容很大篇幅在叙述人的多样性需求造成了对于规划的需求,包括功能、用途等多样性的需求。文中讲述老建筑之必要,我们可以联系中国实际的其他规划案例:保持了古城结构风貌的西安很容易使人建立认知意象,并感受到其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它的城市结构有很大关系。城市正中有着大型的标志性建筑—钟楼。这样的城市结构带有极强的指向性和认知性,将城市里包含的众多构成部分,如不同的地形、景观、功能区域等留下来加以正确的规划和联系使之给人以整体感,每条重要干道都指向城市中心标志,给人的城市意象极为深刻。还有北京老城、咸阳城等都属于这样的城市结构。在我的家乡桐乡,其规划主要体现在水乡乌镇,青瓦老房,营造不一样的文化气氛和与众不同的城市,在这样的老城区的规划中依然不失其多样性,石拱桥、蓝印花布作坊、青石板„„满足了当地人的多样性需求,在规划发展中没有文中提到的将不发达地区或者说原本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所认为的中档建筑的建造以及老房子的推倒或者说原住民受害甚至被迫离开家园,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随着城市化的步伐,人们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其本身的居住、医疗等功能,还要在心理上给其归属感、安全感乃至于更高层次的愉悦感需求等等。面对这些要求,许多城市规划设计师都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来从新考虑城市的规划设计。我从网上了解到在心理学研究里,人们能感知乃至在记忆中重现的具体空间环境的形象可以称之为认知地图。评价一座城市规划的是否合理,市民或者初次到来的游人是否能建立良好的城市认知地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建立认知地图的主要元素有如下五种: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这五种元素只有良好的组合在一起有可能形成好的城市地图。一个人身处城市中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记忆道路,然后沿着道路观察两侧的景观感受整个城市的氛围。我想这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要点。
在我国革开放初期,现代城市兴建伊始,许多高楼林立却无整体的规划,无法给人以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时甚至觉得某些建筑的出现十分突兀且不协调。这也是我原本和我小组同学想要去学习和调研的一个主题:《城市文化的复兴和历史街区的再生》。我们想要研究如何让历史街区和现代的城市更好的接洽,这也是规划所必须的吧。在这本书的学习中,我认识到如果用认知地图理论分析其原因,应该是其未能建立良好的组合五种构成元素,没有形成好的城市意象。因为道路作为纽带,路或者说街道具有连续性和引导指向的作用。路的终点并不全是目的,沿路的风光往往是城市给人的最初印象。在建设初期高楼本身是比较少见而新鲜的,然而未曾经过良好的规划,有时成片出现却栋栋孤立毫不连续,有时一栋大楼突兀耸立,或是建成与旁边极为不协调的超级庞然大物。这样的路旁建筑往往会打断道路本身给人的节奏感与连续感,极易使人产生压抑或是违和感,城市地图自然难建立。而现在的许多设计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举个例子,上学期美术实习我们去了江西,也特地去了景德镇。以景德镇为例,还未下高速就开始出现极具地方特色的青花路灯,让人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然而突兀的风格却让人不由得一怔,接着看下去,随着道路慢慢延伸到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倒是毫无违和感,但是总还有可以优化的地方,或许这也只是景德所需要的宣传。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理解和感想就是应该以人为本,即从人的本质需求和现实状况出发,而不是靠规划师或者规划者原本从课本只是或者个人意志来做一个规划。整个城市的规划不能交给理论家,而是需要用心来理解。
第五篇:《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
最近刚读完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是第一本我读完的课外专业性书籍。与其说它是一本专业的城市规划知识的书籍,我觉得这更像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在讲述着一些事实,并加上自己的一些看法。
这本书在国际上有着很高的评价,例如《纽约时报书评》写到:也许这是一本历史上唯一最有影响的著作„„也是一部极富文采之作,而威廉·H·怀特评价道: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最出色的著作之一„„并无故作高深的方法,一切皆出自作者的眼与心灵,但它以其精妙的研究,让我们明白城市的生命和精神来自何处。
《死与生》是关于美国城市的权威论述:城市安全从何而来?怎样使城市良性运转?为什么这么多由政府领导的挽救城市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 归纳起来,雅各布斯写作《生与死》的主要成就有以下三点:①唤起人们对城市复杂多样生活的热爱;②对“街道眼”的发现;③反对大规模计划。
雅各布斯推崇城市的多样性。她认为,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都千差万别。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城市都需要尽可能错综复杂并且相互支持的功用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她犀利地指 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将田园城市运动与勒·柯布西耶倡导的国际主义学说杂糅在一起,在推崇区划的同时,贬低了高密度、小尺度街坊和开放空间的混合使用,从而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而所谓功能纯化的地区如中心商业区、市郊住宅区和文化密集区,实际都是机能不良的地区。针对衰败的大城市中心,她又进一步提出,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死与生》中还提出了著名的四点补救措施:保留老房子从而为传统的中小企业提供场所;保持较高的居住密度从而产生复杂的需求;增加沿街的小店铺从而增加街道的活动;减小街块的尺度从而增加居民的接触。
同时,雅各布斯还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街道空间的安全感。她观察到,传统街坊有一种“自我防卫”的机制,邻居(包括孩子)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的经常照面来区分熟人和陌生人从而获得安全感,而潜在的“要做坏事的人”则会感到来自邻居的目光监督。雅各布斯据此发展了所谓“街道眼”的概念,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和街道上的各种小店铺,用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街道眼”一经出现,就引起了美国城市规划和建筑界人士的注意。一些人乐此不疲地试图将之引为实践标准,甚至还产生了一个专门的产业和专业领域。O·纽曼的经典著作《可防卫空间:通过城市设计预防犯罪》正是受其启发并将“街道眼”概念拓展到“领域所有权”和由此产生的防卫责任感。雅各布斯对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城市中的大规模计划(主要指公共住房建设、城市更新、高速路计划等)深恶痛绝,《死与生》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对这些计划进行批判。雅各布斯指出,大规模改造计划缺少弹性和选择性,排斥中小商业,必然会对城市的多样性产生破坏,是一种“天生浪费的方式” ——①耗费巨资却贡献不大;②并未真正减少贫民窟,而仅仅是将贫民窟移动到别处,在更大的范围里造就新的贫民窟;③使资金更多更容易地流失到投机市场中,给城市经济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大规模计划只能使建筑师们血液澎湃,使政客、地产商们血液澎湃,而广大普通居民则总是成为牺牲品”。她主张“必须改变城市建设中资金的使用方式”,“从追求洪水般的剧烈变化到追求连续的、逐渐的、复杂的和精致的变化”。
60年代初正是美国大规模旧城更新计划甚嚣尘上的时期,雅各布斯的这部作品无疑是对当时规划界主流理论思想的强有力批驳。此后,对自上而下的大规模旧城更新的反抗与批评声逐渐增多,如:C·亚历山大《城市不是一棵树》、P·达维多夫的《倡导规划与多元社
会》以及A·雅各布斯与D·阿普尔亚德的《城市设计宣言》等等。可以说,《死与生》在整个欧美开创了一个对现代城市规划进行反思的时代。需要指出的是,《死与生》不仅是一部理论著作,还具有惊人的实践意义:雅各布斯在书中为曼哈顿南端所提出的全面规划设想后来就被当局采用并加以实施。
为了更好地理解雅各布斯这本《死与生》,我也上网查了一些大家对于这本书的不足之处的指出。
雅各布斯对小型商业企业,尤其是小规模、街道层次的零售商业的偏爱,使她几乎全然忽略甚至排斥大型企业(诸如房地产业和财产管理产业,金融部门,建筑产业等)对城市的作用。事实上,城市的发展早已说明,这些大型企业无一不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与“小”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辨证关系,城市的多样性本身就意味着大企业的不可或缺。雅各布斯虽然提出了“小并不等于多样性,但在当时小企业普遍遭到大企业排挤而面临生存危机的情况下,她的感情因素占了上风。
《死与生》中也缺乏对社会分层现象和贫穷问题的深刻认识,对于美国城市严重的种族问题更是避而远之。在她所描绘的城市图景中,没有劳资对抗;“街道芭蕾”所宣扬的也是无阶级的“多样性”。在她眼中,人们会自发地组织生活,毋需领导便会过得很好;而一切规划师都是专横古怪的清教徒和乌托邦梦想家。她心目中的理想城市里生产、商业与消费自然运转,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而又令人兴奋„„但是,《死与生》鼓励人们返回城市中心带来的却是低收入街区的中产阶级化,贫民们仍然遭到驱赶,并在城市边缘滋生新的贫民窟。今天,已有学者感叹,纽约已被中产阶级化和旅游业改变为两个世界:一个富人的纽约和一个穷人与移民者的纽约。此外,雅各布斯虽然对城市的社会经济现象洞察秋毫,但她却没有提出私有企业和公共供给之间的平衡概念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当她倡导以“多样化的区划”取代同一化时,她觉察到两者之间需要某种调节手段,但却只字不提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对大城市规划中的这个关键问题展开必要的思考。
在看《死与生》及其创作过程,我们会发现,雅各布斯酣畅淋漓的抨击,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对城市规划的简单的彻底否定,实际上她反对的是以大规模重建计划为基本手段的所谓“现代城市规划”。雅各布斯也并非故意选择城市规划作为攻击目标,作为职业记者的一种雄辩技巧,她需要为城市问题找到一个替罪羊,而较之推动大规模开发项目背后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力量而言,城市规划无疑是一个更为安全的靶子。
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经济持续繁荣,出现了新的雄心勃勃的投资者,大规模计划开始“死灰复燃”。一些自称是“新城市主义”者的规划师们试图以新的方式重建城市中心和郊区。前几年引起轰动的Seaside和Celebration计划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尽管设计师杜安经常不断地引用《生与死》中的词句来阐释其设计,但研究者却发现:这两个工程都是在开阔的未开发土地上建成的,而这正是雅各布斯认为最不可能产生城市多样性的方式;设计者提出的20~40户/英亩的密度,也与雅各布斯坚持的产生多样性所需要的100户/英亩相去甚远。实际上,Seaside和Celebration计划仍然使用了现代主义的线性的、统一控制的设计概念,庞大的社区在同一时间内迅速设计建造而成,而这与雅各布斯提出的产生城市多样性的四个必要条件(其中要求有不同时代的老房子共存)是背道而驰的。
由此可见,虽然《死与生》的影响如此巨大而深远,并且许多规划师都奉其为圣典,但其真谛至今尚未完全被人们所理解与接受,有些甚至被曲解或错误地使用。曾经指导雅各布斯写作《死与生》的蒙哥马利教授风趣地说,如果“新城市主义”者们实现了其设想的巨大尺度的城市设计,是否将会有一个新的雅各布斯站出来,写一本新的关于大城市生与死的书呢?
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旧城更新仍然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而言。虽然人们有必要适当调整视角以寻求新问题的新答案,但在有关旧
城更新的许多重大问题上,《死与生》中的许多观点仍然有无可替代的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