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6年川大文学评论真题
四川大学
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文学评论写作 科目代码:335 适用专业:文艺学
研究方向: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与传媒、文化批评、文学人类学、佛教语言文学、广播影视文艺学
第一部分 文学评论基础知识(共50分)
一、词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诗言志”说 2.文学意象 3.共鸣与间离 4.文本批评
二、简要论述(每小题15分,共30分)1.文学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有何特征? 2.消费文化与文学接受的关系。
第二部分
文学评论写作(共100分)
仔细阅读小说《白马》,根据小说内容撰写一篇文学评论文章,要求字数不少于1500字。
白马
日子对于我来说,就是绕着这里固定的跑道没完没了地走来走去或跑来跑去,因为我是一匹跑马场的马。如果你硬要把我和其它同行区别开来,那么就请记住,我是那匹高大、沉默、有着灰色眼神的白马。在古代,人类中一 位名叫公孙龙的智者早就断言,白马非马。他的高论自然引起了无数浅薄的嘲笑和讥讽,但真理并不因此而变质,反而会因众多嘲笑讥讽的擦拭闪烁异彩。时至今日,你完全可以不把我当马看待,因为就连我本马都觉得,自 己正日益向着非马的道路越走越远了。
这是一个公园,一个所谓的乐园,是数不清的人暂时抛开手头永远做不完的事务闲逛的地方。住在城里的人—— 我猜想,他们的数量肯定要比公园里的草多。因为草生得再拥挤,也是纷纷把脚踩在地上的——你见过一丛草长 在另一丛草的头顶上吗?而人类的建筑则要一层一层叠起来,向着天空的方向肆无忌惮地发展。也许是感到空间的压抑、逼仄了,他们常常要从钢筋水泥围成的屋子里走出来,然后骑上两个轮子冒烟的机器,或是乘上四个轮 子冒烟的机器,再不就是坐上拥有更多的铁轮子、蛇一样在大地上飞驰的机器,满世界跑动,也不知道都忙着寻 找什么。他们是否找到了他们所要的东西?
像一尊石像一样,我常常一动不动地立在跑马场的边上,用我灰色的眼神打量着走马灯般来来往往的人们。以我平庸的马的智力,实在分辨不出他们的身份和作为人的严格区别。在我的感觉中,人的分别只是体重的不同,只是他们跨上我的脊背时给我的压力不同而已。他们中有不服老的老人,沉稳的中年人,血气方刚的青年,更多的是跃跃欲试的孩子。当他们走过我身旁的时候,总会忍不住看我几眼,他们看我的目光和看被关在围墙里的猴子斑马的目光极为相似,不过多了一种欲望罢了。我能读懂他们的欲望,那就是要借助我的身躯增加一点儿高度,驱动我强健的四肢在跑马场踅上几圈,体验一番居高临下的滋味。在人群中,除了马戏团几个胆大妄为的家伙,恐怕很少有人会涌起要骑骑老虎狮子的想法。老虎狮子是动物中一些不肯通融的顽固派,他们拒绝和人和平相处,所以至今落得个被关在铁笼里的命运,进一步甚至有绝迹灭种的危险。我们马类呢?也许生活得还不错,有人足迹的地方大概都有马蹄窝吧。
然而,我很清楚我们的命运,那就是无条件地被人所利用,成为人的座骑,成为拉车托运的工具。一旦有一天,所有人间的路上都奔跑着钢铁机器,马类再也引不起人丝毫兴趣的时候,我们恐怕离末日就屈指可数了。我的祖先早就知道人类的厉害。野马拥有四条腿,但拥有四条腿的野马跑不过只有两条腿的人类,祖先的傲气十足和镖悍遭遇了强有力的对手。最后他们不得不选择了屈服,似乎被高贵的人类征服,被征服者也显得高贵一样。这,你轻易可以从一些自我感觉良好,有时把头昂到天上去的马身上看出来。
我们马类接受了人的严格训教,似乎成了人类的知心朋友,与他们一起分担战争和辛苦劳
作的苦难,也分享他们成功与胜利的荣耀。但我明白,平等从来就没有在马和人中间实现过。即使荣誉荣耀,也是以丧失作为马的自由 为代价,以我们一天天变得非马为代价的。我不知道,也无法衡量,我们马类获得的和失去的,到底哪一个更有价值,更能昭示作为一匹马的生命尊严?我沮丧,因为我是一匹智力和体能都太平庸的马,我无时不在的灰色眼神就是我沮丧的真实写照。可这些又有什么用呢?世界并不因为一匹马目光的颜色有丝毫改观。能够改变的也许只有我的心境和态度而已。
在尘土飞扬的跑马场,在这样狭小的天地里,日日重复着周而复始的动作,还能有什么好心绪?一切都是设定好了的:沿着固定的路线,迈着固定的步态,做出固定的表情。我觉得自己逐渐向人类制造的机器靠拢,逐渐变成一台合乎骑者(不是骑手)需要的机器马。在一个难熬的漫长时期,一个人满为患的旅游旺季,我除了应接不暇做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还能有什么选择?当你看到一台驮载着兴高采烈的人们跑来跑去,而自己却垂头丧气的机器马,那就是我。
我做的一切,和我野性十足的祖先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啊。我为这种天壤之别寝食难安羞愧难当。时下,在机器盛行的时代,再也不需要马类那种引以自豪的速度了,那种冲锋陷阵风驰电掣的速度,那种面对凶兽的致命追捕,从而跑出闪电和雷雨的速度,那种在春天的草原仰天长嘶,飓风中的云朵一样掠过无边旷野的速度了。在那种速度中,一匹马才真正成为一匹马,一匹马才
重新获得作为马的尊严,它才无愧于造物主对于马的良苦用心。我无时不在憧憬那种速度,这种憧憬已经深入到我的血肉、骨髓,穿透我的灵魂,成为我痛苦的不绝的源泉。既然说人是上帝的杰作,那么马呢?马完全可称得上是上帝的得意之作。而我,在日复一日单调的动作中,我知道自己正一天天远离上帝神圣的旨意。我的沦落不可挽回,我的悲哀不可救药。因为我是一匹跑马场的马,一匹永远跑不出跑马场的马。
又有一对青年恋人看上我了,也许是在我凝视跑马场边上的青草时,他看上我的温顺和蔼了。我常常凝视着跑马场被践踏得奄奄一息的青草。它们如果有幸生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一定不是这个样子。它们组成的绿色方阵,几乎能把整个天空映绿,匆匆掠过的马蹄顶多也只是一阵似有若无的风„„我的思绪被女主人严厉的呵斥声打断。男青年已经把一张人们用于交换的纸片交给她——这位留着乱蓬蓬的鸡窝头,坐在木条凳上的中年妇女,解开了缰绳。两个恋人终于趁着水泥台子骑了上来,坐在前面的女子嘻嘻哈哈的,身后的男青年似乎胸有成竹,也许他不是第一次跨上马背了。
缰绳握在了男青年的手里,他们并没有要我迈步的意思。眼前一道闪光,又一道闪光。我知道,自己的影子和这一对青年恋人的影子已经被摄入一个黑匣子了。对此我已习以为常。人类总是喜欢故弄玄虚,总是喜欢把一件简单的事情搞得复杂无比。我开始绕着场子兜圈子,我慢走,快走,碎步跑,我想加快步子,这也是背上那个男青年的意思,可是我觉得我的体力渐渐不支。汗水从毛孔里渗出来,步子明显放慢了。那位姑娘一开始就嚷着“慢点儿”,现在她的愿望实现了。
事实上,我不会跑快的,我的任务不是比赛,而是提供娱乐,跑马场也不是赛马场。在我刚刚被男主人领到这里的时候,我是喜欢撒开四蹄纵情奔跑的,直到有一天,我忘乎所以的狂奔为我带来了满身的鞭痕。一个自恃骑手的男人从我的背上摔下来,一个勇敢的男孩儿差点儿被我飞奔的速度带出跑马场。在那种愉快的奔跑中,我产生了一种幻觉。我的脚下已经不是转来转去狭小的跑马场,而是供我任意驰骋的大草原。蓝天,白云,清澈的溪流,蓝色的午车菊,绵延到地平线的山影„„一匹马,只有在纵情的奔跑中才能找回昔日雄风猎猎的记忆。所有的幻觉只是幻觉而已。当男主人高举的鞭梢蛇影一样闪过,我的全身都在颤栗。在极度的疼痛里,我却体验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一匹渴望狂奔的马的幸福。
现在,我不会跑快了,即使放开缰绳,我也跑不快了。我老了吗?我变得圆滑了吗?为了每天定时的草料,为了眼中的鞭影不再蛇一样闪现,为了延续这苟且的日子,我放弃了现实中一切过激的行动,只留下眼中灰色的影子。你瞧,我的眼神是灰色的,是白马非马的灰色。多年来,我用这灰色的眼神打量着来来往往的游人,打量着眼前的草荣草枯秋去冬来,耐心等待着那么一天——命运把我从这消磨一生的跑马场悄悄牵走。
第二篇:四川大学2008年文学评论真题
四川大学2008年文学评论真题
考试科目:文学评论写作 科目代码:635 研究方向: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与传媒、文化批评、文学人类学、佛教语言文学、广播影视文艺学(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小题)
1.模仿说是()文学传统中关于文学本质的古老传说。2.“诗缘情而绮靡”是()提出的有关诗歌审美特征的重要观点。3.马克思认为,人的()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4.“文质彬彬”是()就文学构成所提出的重要评判标准。
5.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最大的区别在于,文学语言充分利用了语言的()功能。6.中国古典美学中与西方美学“崇高”概念相似的是()。7.文学创作过程的实质是将生活体验转化为()的创造性过程。8.法国批评家布封就文学风格提出了()的著名观点。
9.“通感”是指不同的()之间在审美活动中的相互转移和挪用。10.刘勰的《文心雕龙》中集中讨论文学批评与鉴赏的篇目是()。11.20世纪西方的接受美学在理论上强调了()在文学接受中的主导作用。12.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是与文学的()有关的理论。13.20世纪的英美“新批评”强调()是进行文学批评的主要方法。14.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是文学和艺术产生的前提。15.“文学流变论”强调了文学演变与()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词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3小题)
1、诗言志
2、文学典型
3、浪漫主义
三、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个小题)
1、简述作家的“主体性”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2、简述作家创作与读者接受之间的关系。四.文学评论写作 100 仔细阅读小说《民间》,根据小说内容撰写一篇文学评论文章,要求字数不少于1500字。
民间
桥下有一家店,名字十分普通,叫“老于家神面馆”。
老板姓于,不言而喻。
这家店经营的东西再简单不过,主食即抻面,用牛骨汤——门口是一个大灶,灶上有锅,不大,十刃,常年不熄火,煮的就是牛骨。副食是凉拌菜,有十几样之多,三元一盘,可分可合,挑拣随便。
老板人称于老大,不知是说排行,还是说他的个子。
这于老大身高足有一米八五,宽宽的一张脸,虎背熊腰,从后边看,根本没有五十岁的年纪。出奇的是他的拳头,大得吓人,攥起来像大号的搪瓷缸子,看一眼胸口都疼,仿佛给他打了一下。
于老大练的是通背拳。
通背拳大开大合,刚柔相济,攻守兼备,往往一招致敌于死地。
他的握拳方法也有别于其他拳种,食指和中指突出于拳面,技击能力大大提高。被通背拳打到的人先麻后痛,转而残垣一般坍塌。
据说,于老大年轻的时候伤过人,并因此而入狱。
据说,于老大曾击倒过一面墙,惹得主家找上门来索赔。据说,于老大打折过一棵树。
据说„„
这样的话说多了,事情传大了,相信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也难怪,平日里看老于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除了身材高大,哪里像一个练过武术的人?
夏日闲暇时,周围的邻居在树下乘凉,看见老于过来,马上叫声一片:“老于,走一趟!走一趟!”
于老大笑着摇摇头。
“哈哈——”
树下传来一阵哄笑。
也有永安城的练家子,知道民间藏了一个通背拳高手,纷纷赶来讨教,希望可以领教一二。可是,个个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也有不肯白来的,趁于老大不注意,从后面猛地一搭他的肩膀,那于老大的身子竟然一歪,险些跌到似的。
“对不起!对不起!”
搭手的人一连声地道歉。
于老大依然笑笑,一副懵懂的样子。
更有甚者,永安桥一带的混混,看于老大人善好欺,便来店里吃白食。
往往是这样的情形——
三两个混混,进到店里来,大言不惭地把每一样小菜叫上一盘,先白酒,后啤酒,吃饱喝足,抹抹嘴丫子走人。服务员自然不让,拦在门口要结帐。混混们翻了脸,嘴上不干净,门口的啤酒箱子也给砸了。
于老大听见响动,从后厨出来,一边擦汗,一边询问事情的经过。
混混们挺着脖子,眼睛不断地翻动。
“几位身上没带钱?”
“没带。”
“那好,下次给。”
混混们一脸的得意,仿佛占了天大的便宜。
服务员是于老大的儿媳妇,看看混混们的背影,再看一眼公公,恨也似的一跺脚,眼泪像断线的珍珠一样落下来。
“爸,咱也太窝囊了吧?”儿媳妇说。
“平安是福,平安是福。”
于老大摆摆手,兀自忙他的去了。
这就是练通背拳的于老大!
秋天说到就到了,四乡的农民开始往城里运冬储菜。永安桥是入城的必经之路,早晚自然多了一分热闹。
这一天傍晚,正是学校放学的时候。
突然,一匹惊马拉着一辆空车从远处急驰而来。
行人惊叫着四处躲避,只有一群孩子钉在马路中间!
眼看一场冲天的祸事就要发生,所有目击者的心都快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
就在这时,“老于家抻面馆”里冲出来一个人,看个子正是于老大。
只见他跨步上前,迎着惊马直奔过去,紧接着一声惊天动地的长唳,于老大的拳头停在半空,而那匹惊马已经七窍出血,轰然倒地。
于老大一拳打死一匹马!
那赶车的农民从噩梦中醒来,第一句话竟是:“我的马死了,我的马死了。”
于老大看了他一眼,说:“我赔你。”
第三篇:四川大学2010年研究生文学评论写作真题
四川大学2010年研究生文学评论写作真题。
四川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文学评论写作真题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1.《审美经验现象学》作者
2“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最早出自
3“窥意象而运斤”出自
4经典是文本特殊性与什么的结合
5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根本区别
6文学阐释是以什么为前提
7“张力”是谁提出的
8.“风格即人”是谁提出的
9.孔子对文学功能的理论是
10.文学创作的基本含义是
二、词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体裁2.文学接受3.日常生活审美化4生态文学
三、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意象与意境的关系2.读者中心论对文学观念的影响
四、论述题(20分
论述马克思的一段话,大意是说艺术生产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文学评论写作(80分)
仔细阅读短篇小说《蛮 师 傅》,根据小说内容撰写一篇文学评论文章。
蛮师傅 □ 韩少功
莫求带着两个村干部,来到我家言不及义地东拉西扯,喝茶,抽烟,翻翻桌上的报纸,看上去无事不登三宝殿,但又迟迟不入正题。
最后莫求犹犹豫豫地说:“到山上走走,如何?”
走就走吧。
他们显然不是拉我去观光。
爬到蕉冲和梅峒之间的大岭上,走完一截新泥翻滚的路坯子,正题才出现在前面。原来公路开挖到这里以后,碰到了前面一个陡崖。往左边挖吧,坡度不大,但可能遇到岩层;往右边挖吧,没有岩层,但必须远远地绕路减坡。他们不知下一步如何才能省工,要我来作个决断。
我吃了一惊。开路这样的大工程,他们既无测量也无设计,一个瞎子也想摸上天?或者说,他们迈开两脚就是测量,摸摸脑袋就是设计,一部挖土机挖到哪里算哪里,再来一次土法上马大跃进么?怪不得他们不久前闯下大祸。一台推土机一步踩空,几个斤斗翻下山去,把竹林哗啦啦压倒一大片。莫求当时脸色惨白,一声喊“娘”,差点晕了过去,好半天醒过神来,要大家赶快下山,说人肯定是没有了,但有只手,有只脚,都要捡回来,到时候请万裁缝拿针线连一下。
没料到那一次居然老天保佑,司机不但没死,而且毛发未损,从砸瘪了的驾驶室里钻出来,拍泥打灰,还是大活人一个。
翻车没翻出教训,倒翻出了更大的贼胆。他们把推土机卸成几块,嘿哟嘿哟分头搬上山,胳膊大腿一凑,耳朵鼻子一拼,又成了一台推土机,又要继续开工。几双眼睛盯着我,只等我一言定乾坤。“老韩你读书多,”莫求递来一根烟,“你说说,这条路到底应该往左还是往右?”
“我如何懂得这一套?”
“你连外国都去过,什么路没有看见过?你就不要谦虚了。”
“这不是谦虚,是我真的不懂。”
“你当过主席的人”——莫求知道我当过什么协会的主席,“书都写了好多本,还不比我们的水平高?还不比乡政府贺麻子的水平高?”
我没法让他明白,读书人并不万能,就算当了十个鸟主席,也没法设计出公路。这事还是只能去找路桥设计院。但我后来明白,我这样说也是犯傻。他们虽然一直自称蛮电工、蛮木工、蛮砌匠、蛮司机,但也都是不傻不愣,对工程设计一事岂能不懂?只是手里少了钱,就没法去懂,只能装不懂。莫求对我说,他们从各方筹集来的资金总共才六万多,若去找设计院,连半张图纸都买不回,修什么屁路!
我们沉默了很久。最后,我也只能跟着他们蛮干。我提议大家在林子里再钻一遍,把两条路线实地再考察一下,但愿最终能达成共识。在太阳下山之前,我们总算重新会合了。我脸上被草叶割出好几道血痕,衣衫也汗了个透湿。这还不算什么。最倒霉的是老贵,被马蜂蜇了一下,哇哇大叫,眼泪双流,在林子里狗一样钻来窜去,说要捉住那只马蜂来“原汁化原毒”。但这一切代价仍未换来共识,合议时还是有的要往左,有的要往右,一堆蛮师傅,谁也不服谁。
太阳已经落山了,天色渐暗。这种神仙会不宜再开下去,起码老贵的蜇伤也痛得他受不住。事情还是回到了原点。莫求盯着我:“你说说看,挖哪边?”
我心一横:“左边",反对方没有吱声。
“你们硬要我唱戏,就不准往台上丢草鞋!”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他们都这样说。
“好马不吃回头草,是团狗屎也要吃了它!”我又补上一句,权当是在荒山野岭上再当一回主席。
我的会员们纷纷说:左边就左边,狗屎也要吃了它!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方案确实是半团狗屎:开挖遇到的岩层,比估计的要硬得多,费了我们好多人工和炸药。一次山体崩塌,还差点闹出人命。好在一俊遮百丑,公路总算通了,大家也就不再说什么。至于另一些方案会不会是狗屎,会不会是更大的狗屎,因为未能实施,就没法验证。
但有一条基本上可以肯定:如果久拖不决,如果空谈坐等,等有了大钱以后再找设计院按部就班——那我们什么也干不成。那样的话,我们看上去多了一些科学,其实一定是更可笑的狗屎
第四篇:2015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真题
2015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真题
一、填写作者 5分
1、《文赋》
2、《诗式》
3、《新批评》
4、《文化与帝国主义》
5、《传统与个人才能》
二、名词解释:25分
1、文学性
2、文学形象
3、文气说
4、叙述聚焦
5、心理批评
三、简答题 20分
1、西方模仿论中(包括再现论、反映论),关于文艺的真实性的论述有?
2、意向性客体论
四、翻译并说说其中蕴含的文学理论:10分
文章由学,能在天资。才自内发,学以外成,有学饱而才馁,有才富而学贫。学贫者迍邅于事义,才馁者劬劳于辞情,此内外之殊分也。是以属意立文,心与笔谋,才为盟主,学为辅佐,主佐合德,文采必霸,才学褊狭,虽美少功。夫以子云之才,而自奏不学,及观书石室,乃成鸿采。表里相资,古今一也。
五、论述题:20分 从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辩证关系谈谈你对文学发展的认识。
六、写作题 70分 汪先生
说起汪先生,梅镇上年长点的都认识。但要说汪先生的家世,没几个能说得清。那一年,汪先生带着他新婚的妻子就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无声无息降落在小镇上,并深深地扎根,这根不仅扎在了小镇也扎在了小镇人的心里。
公立学校红旗小学的孩子们被告知来了一位新先生——延续私塾习惯,学生们称呼老师为“先生”。这个消息,让孩子们雀跃不已,因为当时物质精神匮乏,孩子们把他们的聪明才智用全都用在了和老师斗智斗勇的较量上,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空气里飘满了油菜花的香气。孩子们就像采花的小蜜蜂“嗡嗡嗡”的喧嚣着,抻长了脖子往外看,兜里都揣着各式“见面礼”,就等好戏开场。
校园里的铁皮钟响起,孩子们停止喧哗严阵以待。
但是新先生一进教室,孩子们捂在兜里的小手愣是没有拔出来。这位高高瘦瘦的先生穿着七成新的军装,挺直的鼻梁上驾着一副黑框眼镜,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军装的衬托,给人一种英姿飒爽的精神气。此刻,先生的目光正透过眼镜片向孩子们扫视,这眼神就像两道闪电,不,确切的说是两发炮弹,狠、准、稳,不容你半点反抗。先生微微一笑,刚毅的脸有了柔和的曲线,标准的普通话在薄薄的唇中吐出:孩子们,我是你们新来的班主任。首先我来介绍一下自己,我姓汪叫汪其睿。说着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黑板上的这三个字又让孩子们傻了眼,这三个字横如傲天雄鹰,竖如立地苍松,撇如狂风卷沙,捺如遁地狡兔。汪先生放下粉笔继续说,我带过兵,打过战。当兵打仗是为了把小日本鬼子赶回老家。现在我被派到这里,来这里干什么呢?还是打仗,是要带领同学们去攻占文化知识的高地,因为建设新中国没有文化不行。你们有信心吗?
有——讲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吸引了几位先生的好奇,也过来观看。梅镇人在孩子们的描述中,知道了这个与众不同的汪先生。
汪先生堪称美男子,身材挺拔,面目俊秀,尤其是那口整齐的白牙,张嘴一笑就闪现珍珠的光芒。汪先生的妻子却让所有梅镇人大跌眼镜,这位女子显然是个农村人,五短身材,皮肤黝黑,还瘸着一条腿。可是从汪先生看妻子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两夫妻感情很好。
面对人们的疑虑,汪先生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那一年,汪先生经过一个山村时又冷又饿晕倒了,被一个上山打柴的姑娘看见了。姑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汪先生背回家,可是当时汪先生冻僵了,滴水难进。没办法,姑娘顾不得女孩家的清誉,硬是用身子的热量把汪先生救了回来。临别时汪先生对姑娘说,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娶你。这个姑娘就是汪先生的妻子。好一位有情有义的汪先生!
梅镇人远远地看见汪先生就会和他打招呼,还有人把一些瓜果蔬菜,萝卜干啥的悄悄地放在汪先生的小院里。
日子一天天过去,随着大喇叭的不断咋呼,气氛突然一天比一天紧张起来。人们怎么也想不到,备受尊敬的汪先生居然是被我军俘虏的国民党俘虏兵。人们的神经绷紧了,汪先生的身份可疑,就凭他那么会蛊惑孩子,证明他真的不简单。说不准是暗藏的特务,想从孩子们身上下黑手呢!这天,天空铅云密布,老天攒着眉,似乎正在酝酿着什么心事。
汪先生抑扬顿挫的讲课声从教室里响起,一群戴着红臂章的人气势汹汹地跑来,为首的一甩手,把特务汪琪睿抓起来!孩子们惊恐地睁大了眼睛。
汪先生手一挥,慢!别吓着孩子,我自己会走。回过头温和地说,同学们,你们自己复习课文。说完迈着稳健的步伐昂然走出,人群竟一时呆愣了,待汪先生走出后才幡然醒悟,闹囔囔跟在后面。
汪先生被扒去衬衣,让人惊奇地是汪先生皮肤细腻,没有一点战争留下的痕迹。打战能不受伤?这就是问题。汪先生被押上街道,戴着又尖又高的纸皮帽子,一双手被涂满了墨汁。
头目喊着,举起你的黑手,说你是特务,是国民党暗藏的黑手。汪先生坦然一笑说,我不是。
“啪啪。”汪先生白净的脸上挨一通结实的耳光。汪先生感觉嘴里有咸咸的东西流出,吐一口在手心,血唾沫里竟然躺着两颗牙齿。从这一刻起,汪先生闭了嘴,任凭他们折腾,送去关牛棚,汪先生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妻子看见汪先生被折磨得不成人形,难过得眼泪啪嗒啪嗒掉。汪先生看着妻子,爱怜地说,放心,我不会有事,你好好保重等我回来。
这种日子还是死了好!同室的一个小伙子脑袋使劲撞着墙。这位小伙子因为俄语说得好被扣上了间谍的帽子,大好的前程就此断送,小伙子沮丧得一直想自杀。汪先生递给他一支烟,说,夜终会过去,生命是等待的本钱。好好珍重,你的路还长着那。汪先生一脸坦诚,消瘦的脸上挂着微笑,眼睛望向夜空,漆黑的天空,繁星闪烁。
荒诞的岁月被春风抹去,汪先生回到了阔别的家。第二天,汪先生就又站到了讲台上。
可能是因为愧疚吧,梅镇人对汪先生更加敬重了。而汪先生又变得善谈起来,他说的最多的是抗战时候的故事。当有人说起谁谁谁那时候打过他,汪先生淡然一笑说忘了,忘了。还有人问汪先生,那时候你的身体那样差,现在怎么啥病也没有了?汪先生再次笑了,他说,我的病,在那时候都生完了。
第五篇:2018川大新闻学初试真题
2018川大新闻学初试真题
学硕:636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书脊 2.传播流 3.空符号 4.DAGMAR 5.威尼斯手抄小报 6.涵化理论 7.知识劳工 8.后真相
二、简答题
(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与媒介经济、网络与新媒体、符号学专业做)1.试从受众角度分析弹幕的传播效果
2.简述新闻、舆论与宣传的区别与联系,并举例说明 3.简述罗兰·巴尔特(国籍,提出的主要概念)
二、简答题
(编辑出版学专业做)1.论述民国时期的编辑出版概况 2.简述印刷术造纸术的发明与影响
3.请从《三国演义》《红楼梦》《诗经》《楚辞》《泰戈尔诗选》《傲慢与偏见》《理想国》《老猫学出版》《媒介:人的延伸》等书籍中选出一本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内容简介
三、论述题
1.请举出本世纪以来有关信息传播的重要事件,并说明技术发展对于传播的影响 2.请说明传播学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并分别选一个进行阐述 3.不用符号能说明任何意义吗?请举例说明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四、操作题
请根据你的学术积累和个人兴趣,做一份学年论文的研究设计
学硕:916新闻传播业务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新闻专业主义 2.集体记忆 3.元传播 4.蜻蜓FM 5.智能书店 6.延时摄影 7.DeepMind 8.全民阅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互动广告增加了广告投放的精准性,但也带来了扰民的问题,你怎么看? 2.数据可视化是什么?列举五种常见的可视化工具 3.简述媒介帝国主义在世界电视传播领域的表现特征 4.简述IP版权保护与网络文化产业运营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编码可以反映文化态度,你认为中国是弱编码还是强编码?为什么? 2.AlphaGo战胜了人类高手,论述人工智能对传媒生态会带来哪些影响
3.不同的媒介机构对新闻摄影记者的雇佣量不同,报纸是12%,杂志是4%,通讯社是9%(另一说是7%),非政府组织是2%,自我雇佣的是46%。请问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四、业务题(25分)
1.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做
材料关于财新网2017年10月份宣布财经新闻将在某时实行付费机制,8年以来重要商业模式转,写时评
2.编辑出版学专业做
写传统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3.传播学、符号学、广告与媒介经济专业做
简要概括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中的主要观点,并结合起来谈谈双十一购物狂欢节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