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政活动的监督

时间:2019-05-13 21:2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行政活动的监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行政活动的监督》。

第一篇:对行政活动的监督

行政法制监督的概念

对行政活动的监督是指有监督权主体,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行为所进行的监督活动,也称为行政法制监督。

行政法制监督的种类

权力机关的监督:监督主体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司法机关的监督 :监督主体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行政机关的自我监督:是一种内部监督,指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专职行政监督机关对其他行政机关的监督。

社会监督:指社会团体、党派、人民群众等对行政管理活动的监督。

几种行政法制监督 的途径

行政复议:含义

法律依据:《行政复议法》

复议范围 复议程序

复议程序

行政复议的概念

当行政相对人任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可向其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上一级行政机关依法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且作出处理决定。

行政复议范围

• 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给付等具体行政行为如果不服都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 如果认为除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以外的其他抽象行政行为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有不合法之处,也可以在对具体行政行为提出复议申请的同时,一并要求复议机关对该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行政诉讼的概念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判的诉讼制度。

行政赔偿的概念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

国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必须

具备一定的构成要件

• 侵权行为必须是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作出的行为 • 侵权行为必须是违法行为

• 行政赔偿必须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才予赔偿

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的区别:

行政赔偿是国家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造成损害承担的赔偿责任,行政补偿是国家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合法行为造成的损失给予的补偿。

• 二者引发的原因不同。行政赔偿是违法行为引起的,行政补偿是合法行为引起的。

• 性质不同。行政赔偿是普通的违法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而行政补偿是例外的特定民事责任,不具有对国家行政行为的责难。

• 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在适用范围、标准、方式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行政赔偿与民事赔偿的区别:

行政赔偿是因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行为引起的国家责任,而民事赔偿是由发生在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侵权行为引起的民事责任。

二者的责任主体、责任性质等均不相同,且适用的赔偿原则、标准和程序也有所不同。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行政主体身份实施的侵权行为是行政侵权,由此承担的是行政赔偿责任;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民事主体身份实施的侵权行为属于民事侵权,对此承担的是民事赔偿责任。

阅读与思考:

广东一青年被带到公安局后猝死 获国家赔偿33万

肠衣线厂能否获得行政赔偿?

中国民告官第一人

行政复议案例 议一议:

行政监督活动的必要性

2001年11月17日晚7时,在东莞市常平镇桥沥检查站,当在东莞市打工的高州人陈庆龙驾驶厂里的汽车经过时,东莞市公安局常平镇分局属下治安大队的治安队员,以其“前晚曾经在该站撞伤一治安队员”为由,将陈庆龙拦下。随后常平公安分局民警陈某连人和车一起带回常平公安分局。

陈庆龙被讯问了10分钟,一直否认冲卡之事。此后,陈庆龙突然两次晕倒,并大小便失禁。警察陈某电话通知陈的妻弟刘金华到分局,并要求其交200元作撞伤人的医药费。刘交了钱并恳求多次,警察陈某才致电“120”。这时,陈庆龙已昏迷近1小时。当晚11时,陈庆龙因抢救无效死亡。

一审判决

2002年初,陈庆龙家属将常平公安分局告上法院。他们要求法院确认:

首先常平分局是非法强行扣车扣人;其次陈在公安局被殴打致生命垂危,而公安局拒绝将陈送院,拖延治疗时间致其死亡。

一审法院认为,从目前的证据来看,无法确定是公安分局的人对陈进行了殴打,只检验到死者生前有四处挫伤,外力诱发病变;而陈是被带回公安局的,公安局应该对其身体免受伤害负责,因此被告应承担管理不善的责任;同时,肝硬化等病是造成陈死亡的主因,所以常平分局的行为只是次要原因,因而陈庆龙自身应承担60%伤害赔偿,常平

分局应承担40%。

同时法院认为,常平分局以陈“撞伤其治安队员”为由,收取的200

元没有法律依据,依法应撤销。

据此,2002年8月28日,东莞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常平公安分局应补偿陈庆龙及其家属死亡补偿费、抚养费、赡养费,以及返还非法收取的200元,共计人民币134978元。

二审判决

对于一审判决,陈的家属不满,遂上诉到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 二审法院认为: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常平分局在没有任何批准手续下,将陈庆龙带回盘问,又未能提供任何的盘问记录,这一行为程序违法;同时,常平分局以陈冲卡撞人为由带回,并不符合法律,对其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行为违法;对陈庆龙的汽车扣留也未能提供合法证据,亦属违法。常平分局在限制陈人身自由之时起,就负有保护陈人身安全的义务。陈的死亡是在公安局内受外力作用导致,至于陈生前的肝病不是死亡的直接原因;同时,法院认为,常平分局在陈发生危难近一小时后,才致电“120”,侵犯了陈的生命健康权。同时法院认为:一审法院判决常平分局承担“行政补偿”责任不当,根据相关法律,被告应承担“行政赔偿”而不是

“补偿”。

综合以上,2003年1月21日,东莞市中院作出终审判决:—,撤销东莞市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二,分别确认东莞市常平公安分局限制陈庆龙人身自由、扣车行为违法;三,常平分局将陈家属交的200元所谓“撞伤人医疗费”退回,并赔偿陈的死亡赔偿金、亲属生活费等其他

费用,以上共计336678元。

案例思索

承办此案的广东红棉律师事务所刘士辉律师认为,在没有确认是否警察打人的前提下,能获得如此大的国家赔偿金额,这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也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和公民人身权的重要性。它可以成为此类

案件的典范

法律界人士表示,判决常平公安分局败诉的法律依据之一是,常平公安分局违反了《国家赔偿法》第三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五)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注,此条包括公安

没有依法履行救助义务等)。

案情经过

某市肠衣线厂是由残疾人组成是工厂。其肠衣线被有关部门检验为合格产品,并经多家医院临床试验为可用性产品后投放市场销售。某市医院连续出现了10名产妇术后感染的事故。某市卫生局认为感染的原因系市肠衣线厂生产的肠衣线所致,遂向某市各医疗单位发出了第36号通知:“近期市医院有10例产妇术后感染,经验证,手术所用肠衣线与市肠衣线厂生产的肠衣线相似,为确保医疗安全,防止类似问题发生,请各医疗单位暂停使用该厂生产的产品。”该通知发布以后,某市医疗单位纷纷与市肠衣线厂停止履行销售合同,致使市肠衣线厂产品滞销,工厂被迫停产。

请思考,肠衣线厂能否获得行政赔偿?

问题解答

• 肠衣线厂能获得行政赔偿。

• 从本案来看,市卫生局的通知行为是其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是行使行政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

• 市卫生局在没有经过认真检验核实的情况下,仅仅以“相似”为由即作出严重损害肠衣线厂产品质量声誉的行为,卫生局是有过错的,其行为是错误的。

• 市卫生局的行为确实给肠衣线厂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应由其负责赔偿。

案例思索

这场沸沸扬扬的“民告官”官司,使包郑照这位生活在偏僻乡村的普通农民一夜间成为海内外新闻媒体关注的“中国民告官第一人”。有关法律专家称,“民告官”当时几乎无法可依,包郑照当年之举无意间促进了我国的立法工作。1989年,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行政诉讼法。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行政复议法。

包郑照输了“民告官”诉讼,却赢得了世人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出于他所表现出的“维权勇气”。在这起诉讼中,值得我们尊重的还有当年代表被告的苍南县前县长、现任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德余,因为他的出庭也需要勇气。在新中国立法实践的道路上,做出贡献的人举不

胜举,让我们向他们表示敬意!

监督行政活动的必要性

行政权同其他国家权力一样,其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可以为人们提供秩序,使人们能在一个有序的环境里生产、生活,它还可以起积极的组织、协调、指导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国家权力也可以被滥用,既会给人民的生命、自由、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还会阻碍以至于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

与立法权、司法权等其他国家权力相比,行政权最经常、最广泛、最直接地涉及行政相对人———公民、法人、组织的权益,且行政权实施的程序远不及立法权、司法权行使的程序严格、公开,从而行政权最容易导致滥用和腐败。

山东省某县一造纸厂未经批准擅自在淮河流域的一河流管理范围内设置排污口,向河流内排污,受到某县环保局的查处。国务院颁布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规定:“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该行政主管部门决定的罚款额,以不超过1万元为限;超过1万元的,应当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该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县环保局责令造纸厂纠正违法行为,并经报其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对该造纸厂处以4万元的罚款。造纸厂以罚款过重为由,申请行政复议,在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将原来的4万元罚款改为3万元,对此,造纸厂表示同意其撤回申请。事后造纸厂又认为3万元的罚款还是过重,又以此事由再次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

1)本案谁为行政复议机关?

(2)造纸厂再次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是否受理?

[分析与答案]

(1)本案的行政复议机关是县环保局的上一级机关即市环保局或者县级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法》第12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造纸厂再次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不予受理。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5条的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经说明理由,可以撤回;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终止。”本案,造纸厂因县环保局改变罚款决定而申请撤回复议,符合复议法的规定,但经复议机关同意撤回复议后,行政复议终止。

第二篇:论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郑州大学法学院 杜心付 林继昌

内容提要:行政立法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

规章的活动。由于行政立法主体的多层次性和立法内容的广泛多样性,因而,在实际生活中出现了行政机关所立之法相互矛盾、相互重叠的现象,甚至出现了行政机关超越自己的立法权限进行立法、所立之法和国家的宪法、基本法律相抵触的现象,直接给公民和有关组织的权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为了防止行政机关滥用立法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本文着重从权力机关入手,对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从原因、模式、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行政立法监督的完善等几个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行政立法 行政立法的监督 权力机关

一、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的原因

(一)防止行政机关越权立法和监督用立法权

国家行政机关从属于国家权力机关,是受权机关,本身并没有固定的立法权,故所有行

政立法都应该是授权立法、其立法主体只能是我国宪法、组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立

法主体,其立法权限不能超越授权机关所授予的权限,其所立法之范围不能超越授权机在所

授予之范围,否则便属于越权立法和滥用立法权。在我国,具有行政立法权的机关是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

准的较大的市。除此之外的其他机关都不具有行政立法权,因而不具有行政立法主体资格。

我国宪法第89条规定,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宪法》第90条第2款规定: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这一规定就说明,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委的行政立法权来源于宪法和法律,是基于宪法和法律的授权而产生的,没有宪法和法律根据就不能进行立法活动。然而,在行政立法的实践中,由于立法主体繁多,如国务院有近30个部委,全国有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28个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18个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都具有行政立法权。这些立法主体处于不同部门、不同地域、不同级别,在进行行政立法的过程中必然从本部门、本地域范围内利益来考虑如何进行立法,缺少纵向与横向的协调性。如果不对其立法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其结果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一是超越了自己的立法权限进行立法;二是所立之法与宪法或法律相抵触;三是出现部门之间所立之法,不同地区之间所立之法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现象;四是所立之法规范的对象超出了本部门所管辖之范围。前两种情况必然导致所立之法无效和被撤销,后两种情况会导致立法、执法的混乱。这正如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为止”。因而只有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包括以整个立法过程的监督,才能防止行政机关越权立法和滥用立法权。

(二)有利于规范立法程序,使行政机关立法规范化。

行政立法程序是行政立法主体依法定权限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所应遵循步骤、方式

和顺序,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制定、修改、废止行政法规利规章的活动程序。在行政

立法实践中,行政立法程序一般包括规划、起草、征求意见、审查、通过、发布与备案等几

个步骤。但是由于立法主体繁多,各立法机关立法人员的素质也不一样,机关领导对立法活

动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在实践立法过程中,不遵循立法程序,所立之法不规范,质量不

高的现象很普遍。例如,在规划阶段一些地方政府不从整国民经济和发展计划考虑,而只考虑本地区的利益;在起草中缺少有关业务专家和法律工作者的参与;在征求意见阶段只征求主管领导的意见而忽视公民、社会组织甚至专家意见等等。这样制定出的法必然是不健全、不完善、质量不高,缺少可操作性。鉴于此,国务院于2001年底颁布了《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自2002年1月1日施行。它专门规定了行政法规制定程序的有关事项。该《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行政法规制定程序,保证行政法规质量,根据宪法、立法法、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这就明确规定了该条例的目的。该《条例》第五条对行政立法的语言规范作了规定。第五条规定,行政立法应当备而不繁,逻辑严密、条文明确、具体,用语准确、简洁、具有可操作性。该《条例》第十七条对审查事项作了规定。第十七条规定,国务院法制机构主要从以下方面对行政法规送审稿进行审查:(1)是否符合宪法、法律的规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2)是否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3)是否与有关行政法规协调、衔接;(4)是否正确处理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对送审稿主要问题的意见;(5)其他主要审查的内容。《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明确规定了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审查监督的有关事项使我国行政机关的立法程序进一步走向了规范化。

(三)有利于保护公民和有关组织的合法权益

由于行政机关所立之法是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不特定的事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如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的效力,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在本行政区内具有普遍效力,故一旦它们违法或不适当,将会对公民和有关组织的权益造成广泛的和严重的损害。由于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处于不对等地位,即行政主体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行政相对方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行政立法一旦存在缺陷,将直接损害行政相对方的权益。故必须对行政机关所立之法进行监督和审查。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的过程,既是维护行政主体权威和尊严的过程,又是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的过程。事前的监督可防止公民和有关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事后的监督可以使受到损害的公民和有关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救济。

二、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由于行政立法是基于授权而产生的,因而制定严格的授权法必定是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的最有效的形式。我国没有统一的授权法,但《立法法》的出台在某方面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在国外,为了有效地控制行政立法,多数国家的立法机关还规定了严格的监督控制方式来达到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的目的。下面分别论述:

(一)国外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监督的概况

在国外,有权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的机关主要是议会或国会。其主要方式主要是将有关文件提交议会或国会来达到监督授权立法的目的。在美国,美国宪法及其后的修正案或其他联邦法律,并没有直接规定国会如何监督行政机关所发布的命令。美国国会最初采用“立法否决”方式来监督行政命令。所谓立法否决指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命令根据国会的授权,它必须在一定期限内没有被国会的任何一院或两院否决,该行政命令才具有效力。这就是说国会在授予行政机关制定命令的同时保留了批准或否决行政机关根据行使授权的行为的权力。但是美国最高法院在1983年的一案件中,推翻了立法否决方式的合宪性。法院认为,国会保留立法否决权是违反宪法的,因而是无效的。现在美国国会主要是利用直接调查权,以明确行政命令是否侵犯立法权。在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对授权立法可能作出的规定有三种: 第一,母法可能规定,法律文件一旦制定,就应当提交议会两院或者提交下院。第二,母法可能会规定,法定文件应不发服从议会的批准决定程序。英国议会对法定文件有两种批准程序,按照第一种批准程序,法定文件立即生效,但它是否继续有效,要靠议会两院的后来批准决定。按照第二种批准程序,法定文件以草案形式提交给议会,在议会没有作出批准决定前不得生效。第三,法定文件可能根据议会的消极决定程序而得到制定。这种程序也有两种形式:第一种程序是法定文件在提交议会时即具有效力,但要受议会两院撤销程序控制,第二种程序是法定文件以草案形式提交议会,如果议会在一定期限内没有撤销提交的法定文件,则法定文件生效。在德国,议会监督授权立法的方式都规定在授权母法中,其主要审查方式有四种:第一,提交议会。德国的某些法律规定行政机关有义务将依本法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送交议会;第二,听证权之保留。即立法机关在母法中规定,行政机关依本授权法授权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在没有经过议会听证程序前,不得公布:第三,废弃请求权之保留,即立法机关关于母法中的规定,行政机关有义务将依据本法之授权所制定的行政法规,于公布后送交议会审查,议会保留事后请示行政机关废弃命令的权力:第四,同意权之保留,即立法机关在母法中规定,行政机关依据本法制定的行政法规应先送交议会,在议会同意后才能生效。

(二)我国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在我国,中央一级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地方主要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就行政立法而言,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委的立法过程,同时也有权监督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的立法过程。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立法过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大有权监督该市人民政府的立法过程。

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形式有两种:

1、事前监督。指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立法活动在所立之法效力之前所进行的监督。这是最主要的立法监督形式,主要针对授权立法而言的。可以从以卜几个方面考虑:①行政机关是否具备行政立法主体资格。只有具备行政立法主体资格,才能进行相应的行政立法活动。我国具备行政立法主体资格的有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②是否在立法权限范围内行使立法权。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立法权,必须是在授权范围内进行,不能超越法律所规定的权限范围。同时授权应是有严格的限制,不能无限制的授权,否则造成行政权力的极度扩张,最终导致行政专横。⑧是否遵循相应的立法程序。严格的立法程序是正确进行行政立法的有效保障。按照立法程序进行立法,既能防止受领导者个人意志的影响,又可使立法程序规范化。一般而言,如果遵循程序正义,则其结果也是止义的。国务院2001年底颁布的“亍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专门对立法程序问题作了规定。④内容是否违背宪法和法律。行政立法属授权立法,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因而其内容不得有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之处,否则无效。这是行政立法过程中最易出现问题的地方,特别是地方政府在立法过程中易出现此类情况,一旦出现则属实质违法,因而无效。⑤上下级行政机关所立之法是否矛盾和冲突。在我国,地方国家行政所立之法不得与国务院所立之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2、事后监督。事后监督是指对已经生效的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在适用过程中,对其合宪性和合法性产生怀疑而进行审查监督的过程。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事后监督的主要

形式是审查行政立法行为,撤销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或规章。这里应考虑几个问

题:一是如果行政法规或规章出现了与宪法或法律相抵触的情况,由谁先提出的问题。笔者

认为,第一,权力机关可依职权主动提出。例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如果发现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委所制定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如果有与宪法或法律相抵触或违背的情况,可依职权主动撤销,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如发现地方各级政府发布的地方性法规有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时,也可依职权主动撤销。第二,行政相对方如果发现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与宪法、法律相

第三篇:论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内容提要:行政立法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

规章的活动。由于行政立法主体的多层次性和立法内容的广泛多样性,因而,在实际生活中出现了行政机关所立之法相互矛盾、相互重叠的现象,甚至出现了行政机关超越自己的立法权限进行立法、所立之法和国家的宪法、基本法律相抵触的现象,直接给公民和有关组织的权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为了防止行政机关滥用立法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着重从权力机关入手,对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从原因、模式、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行政立法监督的完善等几个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行政立法 行政立法的监督 权力机关

一、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的原因

(一)防止行政机关越权立法和监督用立法权

国家行政机关从属于国家权力机关,是受权机关,本身并没有固定的立法权,故所有行政立法都应该是授权立法、其立法主体只能是我国宪法、组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立法主体,其立法权限不能超越授权机关所授予的权限,其所立法之范围不能超越授权机在所授予之范围,否则便属于越权立法和滥用立法权。在我国,具有行政立法权的机关是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除此之外的其他机关都不具有行政立法权,因而不具有行政立法主体资格。

我国宪法第89条规定,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宪法》第90条第2款规定: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这一规定就说明,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委的行政立法权宪法和法律,是基于宪法和法律的授权而产生的,没有宪法和法律根据就不能进行立法活动。然而,在行政立法的实践中,由于立法主体繁多,如国务院有近30个部委,全国有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28个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18个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都具有行政立法权。这些立法主体处于不同部门、不同地域、不同级别,在进行行政立法的过程中必然从本部门、本地域范围内利益来考虑如何进行立法,缺少纵向与横向的协调性。如果不对其立法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其结果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一是超越了自己的立法权限进行立法;二是所立之法与宪法或法律相抵触;三是出现部门之间所立之法,不同地区之间所立之法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现象;四是所立之法规范的对象超出了本部门所管辖之范围。前两种情况必然导致所立之法无效和被撤销,后两种情况会导致立法、执法的混乱。这正如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为止”。因而只有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包括以整个立法过程的监督,才能防止行政机关越权立法和滥用立法权。

(二)有利于规范立法程序,使行政机关立法规范化。

行政立法程序是行政立法主体依法定权限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所应遵循步骤、方式和顺序,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制定、修改、废止行政法规利规章的活动程序。在行政立法实践中,行政立法程序一般包括规划、起草、征求意见、审查、通过、发布与备案等几个步骤。但是由于立法主体繁多,各立法机关立法人员的素质也不一样,机关领导对立法活动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在实践立法过程中,不遵循立法程序,所立之法不规范,质量不高的现象很普遍。例如,在规划阶段一些地方政府不从整国民经济和发展计划考虑,而只考虑本地区的利益;在起草中缺少有关业务专家和法律工作者的参与;在征求意见阶段只征求主管领导的意见而忽视公民、社会组织甚至专家意见等等。这样制定出的法必然是不健全、不完善、质量不高,缺少可操作性。鉴于此,国务院于2001年底颁布了《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自2002年1月1日施行。它专门规定了行政法规制定程序的有关事项。该《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行政法规制定程序,保证行政法规质量,根据宪法、立法法、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这就明确规定了该条例的目的。该《条例》第五条对行政立法的语言规范作了规定。第五条规定,行政立法应当备而不繁,逻辑严密、条文明确、具体,用语准确、简洁、具有可操作性。该《条例》第十七条对审查事项作了规定。第十七条规定,国务院法制机构主要从以下方面对行政法规送审稿进行审查:(1)是否符合宪法、法律的规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2)是否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3)是否与有关行政法规协调、衔接;(4)是否正确处理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对送审稿主要问题的意见;(5)其他主要审查的内容。《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明确规定了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审查监督的有关事项使我国行政机关的立法程序进一步走向了规范化。

(三)有利于保护公民和有关组织的合法权益

由于行政机关所立之法是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不特定的事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如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的效力,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在本行政区内具有普遍效力,故一旦它们违法或不适当,将会对公民和有关组织的权益造成广泛的和严重的损害。由于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处于不对等地位,即行政主体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行政相对方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行政立法一旦存在缺陷,将直接损害行政相对方的权益。故必须对行政机关所立之法进行监督和审查。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的过程,既是维护行政主体权威和尊严的过程,又是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的过程。事前的监督可防止公民和有关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事后的监督可以使受到损害的公民和有关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救济。

二、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由于行政立法是基于授权而产生的,因而制定严格的授权法必定是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的最有效的形式。我国没有统一的授权法,但《立法法》的出台在某方面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在国外,为了有效地控制行政立法,多数国家的立法机关还规定了严格的监督控制方式来达到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的目的。下面分别论述:

(一)国外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监督的概况

在国外,有权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的机关主要是议会或国会。其主要方式主要是将有关文件提交议会或国会来达到监督授权立法的目的。在美国,美国宪法及其后的修正案或其他联邦法律,并没有直接规定国会如何监督行政机关所发布的命令。美国国会最初采用“立法否决”方式来监督行政命令。所谓立法否决指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命令根据国会的授权,它必须在一定期限内没有被国会的任何一院或两院否决,该行政命令才具有效力。这就是说国会在授予行政机关制定命令的同时保留了批准或否决行政机关根据行使授权的行为的权力。但是美国最高法院在1983年的一案件中,推翻了立法否决方式的合宪性。法院认为,国会保留立法否决权是违反宪法的,因而是无效的。现在美国国会主要是利用直接调查权,以明确行政命令是否侵犯立法权。在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对授权立法可能作出的规定有三种: 第一,母法可能规定,法律文件一旦制定,就应当提交议会两院或者提交下院。第二,母法可能会规定,法定文件应不发服从议会的批准决定程序。英国议会对法定文件有两种批准程序,按照第一种批准程序,法定文件立即生效,但它是否继续有效,要靠议会两院的后来批准决定。按照第二种批准程序,法定文件以草案形式提交给议会,在议会没有作出批准决定前不得生效。第三,法定文件可能根据议会的消极决定程序而得到制定。这种程序也有两种形式:第一种程序是法定文件在提交议会时即具有效力,但要受议会两院撤销程序控制,第二种程序是法定文件以草案形式提交议会,如果议会在一定期限内没有撤销提交的法定文件,则法定文件生效。在德国,议会监督授权立法的方式都规定在授权母法中,其主要审查方式有四种:第一,提交议会。德国的某些法律规定行政机关有义务将依本法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送交议会;第二,听证权之保留。即立法机关在母法中规定,行政机关依本授权法授权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在没有经过议会听证程序前,不得公布:第三,废弃请求权之保留,即立法机关关于母法中的规定,行政机关有义务将依据本法之授权所制定的行政法规,于公布后送交议会审查,议会保留事后请示行政机关废弃命令的权力:第四,同意权之保留,即立法机关在母法中规定,行政机关依据本法制定的行政法规应先送交议会,在议会同意后才能生效。

(二)我国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在我国,中央一级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地方主要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就行政立法而言,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委的立法过程,同时也有权监督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的立法过程。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立法过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大有权监督该市人民政府的立法过程。

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形式有两种:

1、事前监督。指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立法活动在所立之法效力之前所进行的监督。这是最主要的立法监督形式,主要针对授权立法而言的。可以从以卜几个方面考虑:①行政机关是否具备行政立法主体资格。只有具备行政立法主体资格,才能进行相应的行政立法活动。我国具备行政立法主体资格的有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②是否在立法权限范围内行使立法权。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立法权,必须是在授权范围内进行,不能超越法律所规定的权限范围。同时授权应是有严格的限制,不能无限制的授权,否则造成行政权力的极度扩张,最终导致行政专横。⑧是否遵循相应的立法程序。严格的立法程序是正确进行行政立法的有效保障。按照立法程序进行立法,既能防止受领导者个人意志的影响,又可使立法程序规范化。一般而言,如果遵循程序正义,则其结果也是止义的。国务院2001年底颁布的“亍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专门对立法程序问题作了规定。④内容是否违背宪法和法律。行政立法属授权立法,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因而其内容不得有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之处,否则无效。这是行政立法过程中最易出现问题的地方,特别是地方政府在立法过程中易出现此类情况,一旦出现则属实质违法,因而无效。⑤上下级行政机关所立之法是否矛盾和冲突。在我国,地方国家行政所立之法不得与国务院所立之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2、事后监督。事后监督是指对已经生效的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在适用过程中,对其合宪性和合法性产生怀疑而进行审查监督的过程。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事后监督的主要

形式是审查行政立法行为,撤销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或规章。这里应考虑几个问

题:一是如果行政法规或规章出现了与宪法或法律相抵触的情况,由谁先提出的问题。笔者

认为,第一,权力机关可依职权主动提出。例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如果发现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委所制定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如果有与宪法或法律相抵触或违背的情况,可依职权主动撤销,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如发现地方各级政府发布的地方性法规有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时,也可依职权主动撤销。第二,行政相对方如果发现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情况,可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地方人人常委会进行审查。第二,国务院如果发现国务院各部委的部门规章与法律相抵触,可依职权主动撤销。二,针对已被撤销的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法规、规章,已经依照该法规、规章作出的生效裁决,该如何处理。有两种意见,一是该裁决继续有效,二是撤销原裁决,重新作出裁决。笔者认为,如果该裁决已经执行,应作出继续有效的决定,如果还未执行,则应撤销原裁决,重新处理。

三、目前我国行政立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具体的监督形式

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授权法,故而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有关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的法律规定只存在于少量的法条之中。如在向国务院各部委的授权中,规定了需要经过国务院的批准,在向地方的授权中,规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在向国务院授权时,规定国务院根据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对于这些法条授权,由于没有具体而详细的规定细则,缺乏可操作性,因而在实际中很难起到监督作用。

2、权力机关在行政立法监督中处于消极地位。

依据宪法,全国人人常委会有权对行政立法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可依职权主动撤销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规章。然而在实践中,全国人人常委会很少积极主动地履行监督职责,即使是我国目前仅有的监督形式,全国人大常委会也没有很好地利用。例如在备案制度中,要求对授权立法进行必要的审查,审查其是否有与宪法、法律相抵触之处。但从实践来看,全国人人常委会并未进行有效监督,事实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本没有行使过自己的监督权利。

四、我国行政立法监督的完善

针对目前我国行政立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考虑以下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授权法。通过立法的形式,把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固定下来。在该法中,应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对地方政府,国务院对国务院各部委的授权,从授权的时间,授权的范围,授权的方法及授权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作山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2、完善备案制度。行政机关依据所授权限制定山行政法规斤,要在一定时间内报送授权机关进行备案。国务院制定出行政法规,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国务院各部委制定出部门规章,应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应当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通过备案制度,权力机关可以有效地对行政立法中山现的问题进行监督。如果权力机关发现备案有瑕疵,应当立即进行纠正。这里应注意的是必须明确规定备案期限,才能有效地起到监督作用。

3、完善批准制度。批准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监督方式,在我国立法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应当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各部委制定规章应当报国务院批准;地方政府制定地方性法规应经地方人大常委会批准。但在实践中出现了不经审查就批准,使审查流于形式,监督制度形同虚设。因此目前应完善批准制度,使之真正起到监督作用。

4、设立委员会制度。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设有该制度。在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对行政立法的审查监督权。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实践中并未行使这一权力。因此可考虑在全国人大之下设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对行政立法进行具体监督。委员会的成员应专职化,具体负责从立法主体、立法程序、立法权限、立法范围等各方面进行监督。对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如果出现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情况,可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撤销:对部门规章,可提请国务院撤销。

第四篇:关于对行政审批进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情况的汇报(定稿)

关于对行政审批进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情况的汇报 县纪检委:

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的审批工作机制,规范对进行审批工作的管理,根据县纪检委关于开展行政审批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的部署要求,由纪检委监察,县政务公开办,县政务大厅组成检查组,对进驻县政务大厅管理中心办公的15个部门的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抓好项目清理和事项办理的体系循环等问题。从检查情况看,大多数部门对行政审批服务工作重视不够,项目不清,体外循环问题严重。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组织实施情况:按照检查的工作安排,12月7日至

21日,检查组系取“听、访、等形式,对15个部门进行了比较详细检查。在县体工作中,一是听取部门领导和窗口人员的汇报,并进行核对;二是着重的受理,审核,审批等所有措施及的所有资料,及收费的还看收费等据存根,同时查看审批专用章使用情况,审批程评,办结时限等。三在检查中随机抽取的工项办件,四防当事人,核对其真实情况,征求当事人对项目办理的意见。

(二)项目清理情况:

清理前15个部门共有审批许可项目138项,其中许可表121项,非许可类17项。通过共同清理,取消调整的项目15个部门共162项。通其中许可类147项,非许可类152项。

(三)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办理情况:通过查看15个部

门2011年事项办理情况,共办结24204件,其中大厅受理6463件,学位受理23558件。严重存在暗箱操作,万外审批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检查我们看到,大部分学位不同程度存在着对行政许可证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对进入大厅集中办理各类行政许可,非许可,服务项目认识不到位等问他们,主要反应在以下几个反面:

(一)部分学位对本部门行政许可事项不清晰,对本部门依

据法律规划,究竟哪些项目放立刻行政许可,哪些项目不应效应为行政许可不够明确,使我县行政许可和服务项目至今。

(二)部分单位的内部管理机制和便民措施未建新健全。一

些单位虽然将行政许可,服务项目纳入大厅管理。在实际审批运行过程中,当事人在审批当中审批当既要跪大厅,同时还要到各个单位或是单位内部的各个科室之间来四奔波,造成一些审批在厅外运行,形成两层皮现象,手能真正做到便民,快捷的要求。

(三)个别单位还未能理顺审批窗口与单位之间的关系,审

批授权不到位,不充分、不明确。设有按照政务大厅管理行政办法规定办理,许可项目,服务项目在大厅内设有实施统一收费统一管理。

(四)大厅作用发挥不够。不部分窗口单位对行政许可和服

务项目进大厅集中办理,原则就不够进大厅。行政许可和服务项目进大厅直接办理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更新与变革,县便民

第五篇:质监系统对行政许可法贯彻情况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质监系统对行政许可法贯彻情况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根据监察部《关于监察机关对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的意见》(监发[2005]2号)、省监察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监察厅2005年对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的工作方案》的通知〉(闽监发[2005]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质监系统实际,决定在全省质监系统开展对

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现就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提出如下意见:

一、开展监督检查的指导思想

对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实施纲要》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履行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监察职责,促进行政许可法的贯彻落实,从而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保障和促使行政机关依法有效实施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二、监督检查的范围和重点

要围绕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及行政许可实施后的监管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纠正和处理违反行政许可法的行为;督促有关部门和行政许可实施单位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公示、实施程序、收费、绩效评估、过错责任追究等相关配套制度。

按照分级监察的原则,省局对本局机关具有行政许可权的处(室)执行行政许可法的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设区市局执行行政许可法情况进行重点抽查;各设区市局对本局机关执行行政许可法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所属的县(市)局进行重点抽查。

三、监督检查的内容

(一)督促抓好“三清理”:

一是进一步清理行政许可项目。全省各级质监局要在进一步摸清本单位行政许可项目底数的基础上,按照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规定,对行政许可项目进行清理。除法律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项目、国务院公布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外,其他行政许可项目应依照法定程序予以取消或调整。对国务院、省政府明令取消的行政许可事项,任何部门、单位都不得再行审批;对调整的行政许可项目,要及时交给有关地方和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管理。要严格规范备案、核准等的范围和程序,对已经取消和下放的许可事项,不得以“备案”名义变相审批。

二是进一步清理涉及行政许可的规范性文件。全省各级质监局要全面清理设定行政许可的依据文件。对已经取消或调整的行政许可项目,要及时废止或修订相关依据文件;对越权设立或擅自设立的规范性文件,要予以纠正。所有依据文件都应该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三是进一步清理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全省各级质监局要全面清理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对不符合法定条件而实施行政许可的要予以纠正。

(二)监督检查行政许可实施情况,严肃纠正和处理违反行政许可法行为:重点检查各级质监局有关处室(科)及工作人员实施质监部门拟保留的21项行政许可类审批项目中,有无以下违纪违法行为: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

2、不在办公场所公示依法应当公示的材料;

3、未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

4、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或不符合法定形式时,不一次告知申请人必须补正的全部内容;

5、不受理行政许可申请或者不予行政许可时,未依法说明理由;

6、依法应当举行听证而不举行听证;

7、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

8、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可决定;

9、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行政许可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

10、依法应当根据招标、拍卖结果或者考试成绩择优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时,未经招标、拍卖或者考试,或者不根据招标、拍卖结果或者考试成绩择优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

11、擅自收费或者不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

12、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实施行政许可依法收取的费用;

13、其他违反行政许可法的行为。

对发生上述行为的,要责令改正;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要严肃行政纪律,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三)督促加强行政许可实施后的监管:要监督检查省局有关处室和设区市局在实施21项行政审批项目中是否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行政许可实施后的监管工作,是否及时核实、处理关于违法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举报。对在实施行政许可后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或者监管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追究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的责任。

四、监督检查的安排

5月至6月初,制定工作方案、成立检查组、部署工作。省局监察室于6月初制定工作方案,会同政策法规处、计划财务处组成省局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情况监督检查组,并进行分工协作,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及时下发有关通知,就检查工作向全省各级质监局进行全面部署。各设区市局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成立相应的专项检查机构。

6月中旬,省局有关处室和设区市局按照部署和要求,组织开

展“三清理”进行自查自纠,边查边改。各设区市局须于6月27日前向省局监察室报送自查整改专题报告及《行政许可自查整改情况表》。

7月至12月,省局专项检查组对本局机关有关处室行政许可实施情况及实施后的监管情况进行各种形式、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设区市局的“三清理”情况、行政许可实施情况及实施后的监管情况进行重点抽查。其中,8月至9月安排集中监督抽查(具体抽查时间另行通知)。

11月,阶段性工作总结。各设区市局须于11月3日前将《对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统计表》填好报省局监察室,11月10日前向省局监察室上报监督检查工作情况专题报告。

五、监督检查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对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是今年行政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省局党组将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定由纪检组陈春禹组长具体负责,由省局纪检组、监察室和政策法规处、计划财务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全省各级质监局对这项工作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确保监督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二)强化监督检查。对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应以日常监督为主、集中检查为辅。在日常监督中,根据实际灵活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明察暗访等不同方式,综合采用听取汇报、查阅档案、走访调查等监察方法。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善于运用行政监察建议书、决定书等手段进行纠正、查处。全省各级质监局监察室、政策法规及计划财务部门对本系统、本单位行政许可工作的日常监督,每月不少于一次,并在行政许可办事大厅或办事指南中公布监督电话,认真受理对行政许可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有条件的单位要结合电子政务建设,建立行政许可电子监察系统,对行政许可工作进行在线监控。

(三)搞好协调配合。对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中,全省各级质监局纪检监察机构要加强与本单位政策法规和计划财务等职能部门的联系和配合,一是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在这次的监督检查活动中,省局纪检组、监察室负责组织协调、制定并及时下发工作方案,负责对违反行政许可法行为采取行政监察建议书(决定书)形式进行纠正和查处、收集汇总上报监督检查的有关报表,起草和报送监督检查专题报告;政策法规处负责对有关部门单位的行政许可项目进行逐一登记清理,并查阅有关单位办理行政许可项目的资料档案,对有关单位行政许可行为的法定程序进行审查,负责填写省局机关《行政许可自查整改情况表》和《对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统计表》,负责提供实施行政许可法以来在省质监局申请和办理行政许可项目的企业等单位的名单、联系电话和联系人,以便检查组有针对性地走访企业了解有关情况;计划财务处负责对各级质监局实施行政许可行为中有关收费项目、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以及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各职能部门要及时掌握有关单位和部门行政许可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提高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形成监督的合力;各职能部门之间要加强工作联系和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三是要把对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与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公开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增强工作的整体效果。

下载对行政活动的监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行政活动的监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政法制监督的完善

    行政法制监督的完善[摘要]完善行政法制监督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行政法制监督的现状及其问题,提出了完善行政法制监督的相关思路对策。 [关键......

    行政强制措施检察监督研究

    行政强制措施检察监督研究 [摘要]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作为国家法律监督主体的检察机关,必须完善对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检察监督制度......

    食品药品监督行政执法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我现有干部职工24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7人,药学及相关专业15人。全县有药品、医疗器械监管相对人615家,其中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391处;药品、医......

    食品药品监督行政执法汇报(精选合集)

    一、基本情况我现有干部职工24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7人,药学及相关专业15人。全县有药品、医疗器械监管相对人615家,其中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391处;药品、医......

    食品药品监督行政执法相关法律条文

    1、未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经营药品案 该单位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条、《中华人......

    食品药品监督行政执法人员试题(定稿)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人员试题 科室_____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 共15分) 1、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

    食品药品监督行政执法汇报

    一、基本情况我现有干部职工24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7人,药学及相关专业15人。全县有药品、医疗器械监管相对人615家,其中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391处;药品、医......

    对党员监督内容

    1、共产党员必须严格执行党的决议,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反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小团体主义。2、共产党员必须自觉地遵守党的纪律、机关纪律,按时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