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浅析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专业:光学工程
姓名:王天洋
学号:20111367
摘要: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科技创新与发展对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有着更为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强调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产生与发展角度展开论述,进而指出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的指导下建设我国自主创新道路。第一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做出综述并进行理论归纳。第二部分,浅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中国化的内容与特征。第三部分,对创新型国家建设进行讨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自主创新;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科技哲学理念包括:科学技术源于人类生产需要;自然科学是产生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有力杠杆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对生产关系变革具有重大价值意义;科学技术具有决定上层建筑的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对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具有指导作用;要始终站在科学技术的前沿,密切关注不同时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态势等等,这些思想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
另外,马克思恩格斯还对科学技术性质及其社会影响、科技的社会功能、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分类、科技发展动因、自然科学方法论等方面问题提出了深刻和独到的见解。这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完整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所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技发展战略及方针政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这些基本思想指导下,始终站在科学技术的前沿,结合人类不同时期科技发展成就,解决不同时期中国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马克思主义时代的中国经历了民族独立、民族振兴、国家强大和惠泽人民四个发展时期,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提出,再到“科教兴国”的战略实施,特别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不断自主创新过程中,逐步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发展战略思想,逐步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并且它已体现为日趋完善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这为中国科技发展、创建民主文明的和谐经济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容与特征
(一)实践科学观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科技观首先是一种实践科学观。建国后,毛泽东基于东西方强国科技发展的优势和科技对中国发展的需要,终强调发挥科学技术对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同时,通过实践探索,毛泽东逐渐形成了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明确理念。邓小平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发展观完全奠定在实践的基础上,并随着实践发展不断深化和升华。在此基础上,江泽民一方面主张科技发展要“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同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从代表广大人民利益出发,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胡锦涛总书记时刻依据中国科技发展现状和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背景,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二)自主科学观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是强调自主创新的科学观。自主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于中国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实践中。毛泽东思想一贯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方针,并把这一方针贯穿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为中国通过自主发展取得科技成就确定了方向和基本发展战略。对外开放时期,邓小平在强调对外开放的同时,特别强调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方针,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他强调把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深刻改变了我国科技整体格局和面貌。江泽民的科技思想始终强调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进步道路。在此基础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加快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我国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文化科学观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是一种文化的科学观,它始终强调科技发展的环境、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以及科技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早在建国后不久,毛泽东提出了“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这不仅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也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文化软环境和发展方针。江泽民很重视把科学精神普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他主张要大力推进创新文化建设,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党、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养。胡锦涛同志在关注科学创新、普及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同时,尤为关注科技和文化间的关系。他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文化基础,科学地阐述了科技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四)人本科学观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是一种人本的科学观。这主要表现在强调科技造福于民,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上。毛泽东曾经多次强调树立科学精神,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并十分重视科学普及工作,希望通过科学精神帮助中国人民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体现了毛泽东的科学为民所用、为民把握的人本思想。邓小平则主张科技富国强民,造福人类,特别是要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实现民族振兴。江泽民确立科技发展“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使科技进步更加有效地服务于亿万人民群众;科技造福于民,普及科学知识,以科技知识武装社会。特别是江泽民提出了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建立和完善的科技伦理价值理念体系,努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科技伦理观。胡锦涛在此基础上,从人本主义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的实质和内涵做了更为精确的概括。
(五)创新科学观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是一种创新科学观。毛泽东曾经说过,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毫无疑问,超过马克思,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发展。邓小平曾说:“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在他看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江泽民系统地论述了科技创新理论体系,由此提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创新理论。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创新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创新功能是其发展的永不衰竭的内在动力。
(六)人才科学观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是一种人才科学观。在不同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始终强调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邓小平理论则明确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才科学观。江泽民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始终强调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开拓创新作用。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因此,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中,科技人才是实现科技造福于民的关键问题。
(七)战略科学观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是一种战略科学观。在其形成过程中,自始至终把科学技术放在推动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和科技兴国的战略地位上,不同时期的领导人对科学技术的战略意义都有深刻的认识。毛泽东科技战略思想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分析世界先进国家的发展道路,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把科教的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江泽民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战略思想,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中国科技发展五个方面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时代性的科技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全面发展战略,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解决不同时期中国科技发展问题而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重大发展的结果。多年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自主创新发展精神的指导下,从创立到发展,已经日臻完善,逐步体现出实践科学观、自主科学观、文化科学观、人本科学观、创新科学观、人才科学观和战略科学观等功能特点。其中人本性特点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宗旨;自主性体现了其民族性特点;创新性是其发展驱动力;人才观是其实现资源保障;文化性特点是其生存和发展土壤;战略性特点是其科学预见功能和发展目标;唯物实践观特点是其思想灵魂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体现。
三、创新型国家建设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 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因此,要想完成“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就必须想办法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创造力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可以通过改造旧的教育模式、加大社会创造力培训的投入及力度、举办各类创造力活动、提高创造力者的各种待遇等途径来实现。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重点。“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创新环境”应该是这样的:在学校推广创造力教育模式;在社会倡导诚实劳动、公平竞争、大力鼓励创新、积极保护创新成果免遭非法侵害;号召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创新的东西进行扬弃;动员各媒体改变观念,积极宣传创新信息及刊播创新报道和节目;把创新教育通俗化、实用化。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我国国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都会有很大程度的增强,人们将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傲。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创新保护和鼓励机制是关键。要想保证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能够顺利完成,就必须要针对我国现实当中的不足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改进和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创新成果保护和鼓励政策、制度,并形成一种强有力的促进机制。这当中应该包括:完善知识产权法律的建设;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执行力度;大幅度提高假冒伪劣案件的违法成本;建全和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创新成果奖励政策和标准;加大对创新成果交流和产业化工作的宣传、中介的投入等等。
建设创新型国家,既顺应了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也体现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必须贯穿于我们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刻不容缓。
第二篇: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新认识—自然辩证法结课作业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新认识
摘要: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结合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技术观。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四代领导人,分别对不同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做出巨大贡献,本文旨在总结梳理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关键词: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 生产力 人才 和谐科技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概括和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中国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形成系统而又独具特色的科技思想,有力的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升华和飞跃,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凝练和精髓。
一、毛泽东的科技观思想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纵观毛泽东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我们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毛泽东在总结了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经验后,指出在科学技术的众多社会功能中,其中最突出的是它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不高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二)、发展科学技术要把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结合,走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进行科技革命,努力学习科学技术,努力接近和赶上世界科学发展先进水平。
(三)、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例如支持农村开展改良农具运动,将机械化半机械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发展成为全民性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独立自主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强调如何正确借鉴西方、苏联先进技术,批判教条主义,机械照搬照抄国外技术,主张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并提倡汲取科技发展中有益经验。
(五)、要有足够数量优秀科学技术专家。毛泽东认为“只有依靠知识分子才能改变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状况”。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离不开知识分子,人才是科学技术的载体。
(六)、发展科学技术必学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毛泽东的科学技术观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又结合了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并为科技观的后续发展做好了铺垫,故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邓小平的科技观思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提出的,成为邓小平理论科学技术思想的核心。邓小平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推动了世界的前进,反过来又促进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更新。生产力是人们发展自然的能力,是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生产力的进步,使人更大程度的改善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科技的发展应该作用于经济,促使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科技与经济的共同 1
发展是发展生产力密不可分的整体。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也成为世界性潮流,故而邓小平明确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使高科技成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邓小平的科技观里另一个亮点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知识。他曾深刻指出,全国人民要想掌握知识,首先要让全国人民懂得知识的宝贵,才能树立良好的学习知识、尊重知识的良好风气。发展教育,实现科技、教育、人才的一体化贯穿邓小平理论科技观的始终。邓小平认为,教育是科学技术革命的基础,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发展生产力离不开教育。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理论的指导下,知识分子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教师在社会上也收到极大尊重,“教师节”便是在这一思想的体现。
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所以我们有理由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来发展自己,我们不仅应该立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更要以世界先进科技做我们发展的起点,学习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才能快速有效的推进我们科学技术事业迅速发展。
进行科技体质改革,也是邓小平科技观中一个重要内容。
三、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
在激烈竞争的新世纪,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上,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教育能够为科技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促进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江泽民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国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学技术实力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换的能力。”
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是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执政的显著特点之一。江泽民在关注创新问题时,首先注重的就是科技创新。他曾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认为“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不上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江泽民也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人才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多次强调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江泽民同志同时重视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法制建设。他指出:“在我国加强科技法制建设,就是要按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保证党和国家的科技工作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推动建设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科技体制。”同时科学技术伦理问题也被提上议程,它被认为是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江泽民指出:“在科学技术伦理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
四、胡锦涛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
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胡锦涛在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立足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的。胡锦涛指出:“要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显著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和基础,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真正赢得发展、造福人类,必须注重自主创新。”此外,发展和谐科技是胡锦涛时期一个重要思想。科学技术空前迅速发展,强烈冲击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改变着人们的生态环境.现代科技文明使人类在各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我们享受到的高度物质文明是以严重
2的污染为代价的,人类环境问题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只有坚持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办事,真正做到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四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它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第三篇:创新型国家建设
创新型国家建设
作者:自动化84班 第三组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它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急迫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国也正在以积极的姿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向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迈进。
关键词:创新自主发展建设
Abstract: Innovation sustains the progress of a nation, for the prosperity of a country is an inexhaustible motive force, isalso a source of the eternal vitality of political parties.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the building of a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is the core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key is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It is not only increase ou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ut also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implementing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well-off society's significant measures to solv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faces prominent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of the urgent requirement.The building of a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technology, talent is the key to education is the core, is the foundation.China is in a positive attitude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support the efforts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an innovative country.Key words: innovation initiativ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一)概述及意义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因此,我们必须围绕核心,合理高效地建设创新型国家。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做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而中央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这一决策有着三个重要意义。
第一个重要意义,是实现新阶段发展目标的需要。本世纪前半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十七大报告同样明确要
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实际上是分阶段落实邓小平所提“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最后一步即第三步发展战略。邓小平提的第三步发展战略,是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先后解决温饱、小康问题,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并使经济在本世纪初继续保持年均9%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劳动这个增长方式。我们当时已经说明,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不能再继续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劳动这三个要素,因为这种增长方式违背科学发展观,它是经济起飞初始阶段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粗放的增长方式,依靠这种增长方式难以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十七大报告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一节中,专门有一个问题是谈“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书记在这个问题里边明确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大家看十七大报告的这个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而我们以前牺牲资源、环境、劳动的增长方式,是与这个基本国策相违背的,因此不能再延续那个传统的增长方式。温家宝总理在前年的科技大会上讲,实现新阶段发展目标,“最根本是依靠两大动力,一要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二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撑。”胡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新阶段发展目标,一是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二要靠“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总起来说就是一句话,要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经济的科技含量。经济发展就像一场马拉松赛跑,运动员开始跑前一段路的时候,可以依靠肌体力量支撑前进,但是越往后跑就越没有劲头,就来不起气了;而要一直跑下去,必须在体内植入一种永动机制,对一个国家来说,这种永动机制就是创新。这个创新不是少量创新,而是大量的创新,所以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第二个重要意义,是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技术主要依靠引进,是奉行一种“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而实践证明,核心技术不可能引进,是靠市场买不来的。在我们牺牲资源、环境、劳动来促成经济增长的这三十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创新科技一直在迅猛发展,它是发源于20世纪中期美国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延续,以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明、使用为主要标志。这次产业革命有的国家抓住了机会,有的国家失去了机会,由此形成信息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在信息科技发展得最为迅猛的时候,在它成为部分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时候,我们却在兴高采烈地牺牲资源、环境、劳动搞积累。我们只是按住了信息革命的一点尾巴,一直在引进信息技术,可是至今依然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没有抢占到信息技术革命的制高点,没有成为这次革命浪潮的弄潮儿,因此在诸多技术领域受制于人。在21世纪一个国家经济的兴衰,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信息技术水平。有专家预测,信息技术革命的高峰可延续到2020年前后,因此我们必须抢抓这个战略机遇期,极大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否则失去这个战略机遇期,可能又要耽误几代人。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第三个重要意义,是为了应对世界科技革命挑战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现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国际经济、政治、军事甚至文化、体育的竞争,都越来越集中表现为科技的竞争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十七大报告就指出:“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我国现在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要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加快科技发展和创新,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说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这个压力不仅是贫穷落后就要受剥削、受欺负,最大的压力是“落后就要挨打”。例如日本,它是个多种资源匮乏的国家,它不从海外获取资源就无法生存发展,如果有一天日本的经济、军事力量大大强过中国,中国就还要挨打。所以我们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要让国内生产总值翻几番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讲是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统一的需要。
(二)目标与现状
2006年初,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用1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具体到科技若干重要方面,实现以下目标: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使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效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艾滋病、肝炎等重大疾病得到遏制,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具备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国防科技基本满足现代武器装备自主研制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保障;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在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信息、生物、材料和航天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和大学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三次提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问题。在开篇论述“过去五年的工作”这一节中,胡总书记强调过去五年工作的重要成绩之一,就是“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高。”在报告第四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总书记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在2020年以前,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总书记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十七大报告说明,党中央对建设创新型国家高度重视。
(1)世界其他部分国家现状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一些拉美
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2)我国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一批重大的自主创新成果:“两弹一星”横空出世,神舟飞船遨游苍穹,超级杂交稻成功培育,中文激光照排技术发明推广等。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有众多的科技人才和研发技术人员,并有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发能力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可以说,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有信心有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之际,根据特定的国情和需求,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三)措施和展望
为了走出一条由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的道路,全国各界都在努力奋斗,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步骤和方法。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措施为:
一、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事业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必须贯穿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二、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紧紧抓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三、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结构布局,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四、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五、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
另外,党和国家十分关注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具体步骤的实施。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要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而关键技术是无法通过引进得来的。这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独立自主地去完成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集成创新(把各种已有的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的创新活动)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事业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必须贯穿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同时,国家准备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努力营造生动、活跃、民主的创新氛围。要引导人们破除那种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的思维定式,克服那种唯书唯上、崇洋崇古、照搬照套的行为惯性。要鼓励冒尖、宽容失败,提倡竞争、倡导合作,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冲破陈规。同时在全社会提高知识产权意识让保护知识产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全面的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项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但有着优良传统的中华民族一定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付出不懈的努力。人因创新而进步,国因创新而发达!创新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我们祖先的一系列重大发现与发明,曾经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站在今天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坚持把创新之火紧握在手中,照亮亿万人民的创新梦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才能续写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黄桂宁.创新型国家的作用.《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08 ,(5)
[2]段玉恩,刘启营.建设创新型国家浅析.《经济研究导刊》, 2008,(9)
[3]万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求是》, 2007,(6)
[4]杨万东.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论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11)
[5]丁向阳.人才竞争战略.蓝天出版社, 2005,(10)
附:自动化84班第三组成员名单:
组长:3228423 段彬
组员:3228408任正帅 3228412宋健驰 3228414李祥智 3228415
李智全 3228416杨潭锡 3228419陈玲珑 3228422柯俊飞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课程论文
姓 名:穆瑞卿
学 号:S14040334 指导教师:王力年 教授 专 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 院:电子信息工程
2015年5月12号
摘要: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各自的历史背景下,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中国化的科技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它通过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理论精髓的提炼,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发展
Abstract China's Marx's vie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ollective wisdo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Jiang Zemin to Hu Jintao, as the core of the collectiv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ir respective historical background, Marx's vie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China, resulting in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ought, is in the same line, an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It is based on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mmary,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Jiang Zemin abstract, Hu Jint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ought theory, and ultimately the formation of Marx's vie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Key words:Chinese Marx's ;vie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development
目录:
引言....................................................................................................1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技术的有关论述...................................1 1.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理解科学技术的?............................................................................1 2.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阐述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的?....................................................1 3.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思想?................................................2 4.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认识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的?........................................................2 5.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阐述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3 6.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论述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的?........................................................4 7.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论述技术异化的?............................................................................4 8.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揭示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的?........................................................5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丰富和发展...5 1.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认识科学技术的功能的?................................................................5 2.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战略的?....................................................................6 3.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技术人才思想是怎样的?................................................................6 4.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7 5.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创新的?....................................................................7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体会........................................8 参考文献............................................................................................9
引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对科学技术性质和功能的认识,在当今社会是理论和现实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恰恰回答了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由马克思、恩格斯在 19 世纪创立,列宁、斯大林在 20世纪上半叶,结合苏维埃俄国、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中国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既坚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同时又对其有所创新、发展。围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技术的有关论述和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本论文重点强调科学技术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技术的有关论述
1.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理解科学技术的?
在讨论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先简单阐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文化的真正内容是形成人的关系、力量、能力和需要的全部总和的发展。文化的最高价值就在于实现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自由境界。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马克思的文化观:(1)实践观:生活、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石,同样也是我们理解文化问题的出发点。这里的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劳动;文化的本质就在于通过实践活动对环境的改造提升人作为历史主体的价值,是人作为历史主体的扩大再生产。(2)历史观:一定的思想体系(从而文化)密切联系于其所处时代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现实社会矛盾。(3)辩证法:科学技术与社会、与文化是相互作用的整体;科学与人文的分化、对抗及其克服,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在他们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自然科学每前进一步,就是为人的解放做一份准备,也是一场“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首先体现在人的生产劳动实践中。
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是基于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实践过程来考察文化包括科学技术文化问题的,他们的文化思想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的。
2.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阐述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的?
1、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矛盾原理。要分清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解决。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当前的矛盾仍然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之间的矛盾。所以,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坚持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3、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指导思想,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方面面的精华之处的集合体,所以每一个原理都在科学发展观中有所体现。
3.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思想?
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根据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明确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生产力是由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构成的,而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又在其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指的是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应用于生产过程,引起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发展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的基础上,通过深刻分析现代科学技术的性质和作用,又推进了这一思想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不仅从质的方面肯定了科学技术在本质上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而且从量的方面指出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诸多要素中的“第一”的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旨在强调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高智能要素,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各要素之中,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第一位的推动作用,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第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现代化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则是实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其一,中国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农业必须要有大发展.而这种大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发燕尾服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农业的科学化.其二,现代工业实际上是由新兴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行业,“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只有运用科学技术,才能实现工业的现代化.其三,现代战争是由新兴科技武装起来的立体式战争,武器装备、后勤供应、部队组成、战斗部署和指挥等,都要采用先进的科学理论、科学方法以及由此而创造的技术手段.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没有国防的现代化.总之“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反映了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20世纪50年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悄然兴起.新的科学技术广泛而深入地改变着当代劳动的条件、性质和内容,改变着生产力的结构,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当今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作用,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是生产力,从军事角度来讲是威慑力,从政治角度来讲是影响力,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是推动力.因此,科技尤其是高科技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4.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认识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的?
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根据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明确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生产力是由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构成的,而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又在其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指的是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应用于生产过程,引起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发展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的基础上,通过深刻分析现代科学技术的性质和作用,又推进了这一思想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不仅从质的方面肯定了科学技术在本质上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而且从量的方面指出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诸多要素中的“第一”的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旨在强调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高智能要素,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各要素之中,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第一位的推动作用,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第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现代化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则是实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其一,中国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农业必须要有大发展.而这种大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发燕尾服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农业的科学化.其二,现代工业实际上是由新兴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行业,“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只有运用科学技术,才能实现工业的现代化.其三,现代战争是由新兴科技武装起来的立体式战争,武器装备、后勤供应、部队组成、战斗部署和指挥等,都要采用先进的科学理论、科学方法以及由此而创造的技术手段.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没有国防的现代化.总之“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反映了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20世纪50年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悄然兴起.新的科学技术广泛而深入地改变着当代劳动的条件、性质和内容,改变着生产力的结构,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当今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作用,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是生产力,从军事角度来讲是威慑力,从政治角度来讲是影响力,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是推动力.因此,科技尤其是高科技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5.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阐述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
科学技术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如此关注和重视,是由于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系统知识,还在于它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他还说,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邓小平根据现代科技与社会发展的特征,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论述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基本观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或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科学技术的认识功能.凭借着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人们不仅能认识自然状态下显露的事实,也能认识超出感官功能的微生物、基本粒子、红外线等;不仅能捕捉、搜寻到现象,也能揭示出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认识当下的现有事物,也能追溯过去和预测未来.第二,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科学技术一方面渗透到生产力的实体要素中,通过物化为新的劳动资料,特别是其中的生产工具;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生产技能,通过扩大劳动对象;开辟新的产业部门来实现其生产力功能.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还渗透到生产力的非实体要素(如生产管理、决策、教育等)当中,通过加强这些要素的功能,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变革的功能.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能够改变整个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及劳动者的生产能力,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新水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以至整个社会制度的变革.科学技术推动社会革命或社会改革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物质生产力上,也体现在它的革命的精神力量上.6.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论述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的?
科学技术源起于人的求知欲望和追求自由之心。人类借助知识尽可能地摆脱自然界的束缚,去创造物质富裕的生活以及适宜的环境;去发展自己的个性,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自由。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技术并不与人文对立,相反是内在地蕴含着人文精神的。“科学与人文的对立”是近代以来的事。一方面,在近代科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是机械论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把人看作是机器;工业革命则在实践上把人变为机器,社会也是按照工业模式组织起来的。因而,这种“科学文化”就具有了一种机械文化或“物的文化”的性质。另一方面,近代科学技术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及其大工业出现的,并且被纳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在这里,人的生活意义与价值被遮蔽、贬斥和扭曲了。由此便引发出人文主义的激烈对抗。然而自19世纪起,占主流地位的人文主义却是这样一种思潮:它一方面确实继承了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的积极成果,另一方面又是以对科学和工业排斥的面目出现的,因而不仅是抽象的、片面的,而且是怀旧的乃至悲观主义的。19世纪浪漫派的文学作品中大量反映的是对以往田园生活的眷恋,担忧人和自然的关系受到威胁、商业化和工业化社会摧毁人的价值。而在20世纪,一些哲学家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尽管已较为深刻地触及现代性的内在矛盾,但仍然站在科学的对立面批判科学;尤其是这些批判大都缺乏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例如海德格尔就是这样。在他们的作品中看不到克服对立的的前景,只能回复到田园牧歌式的“原初状态”。因而,这里所谓的“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处于自然状态的人的对立。不能不说,当前很多的“科学还是人文”之争都多多少少带有这种片面性的痕迹。
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体,或者说是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体。一般说来,所谓“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按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而所谓“人文精神”就是把人的价值看作是最高价值,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把社会历史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历史过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对社会历史规律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另一方面又把这种规律性、必然性看作是人类自觉的活动,始终不渝地把论证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理论任务,致力于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这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他们并非抽象地谈论人的自由和解放,而是将其建立在现实的、科学的基础之上。
7.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论述技术异化的?
马克思的异化观.马克思批判了前人非科学形态的异化理论,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典型的异化本质.在马克思之前,人们所揭示的种种异化,基本上还停留在异化的外部现象.马克思则揭示出决定异化外部现象的本质异化,即异化劳动或劳动异化.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又称劳动异化.马克思用它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其具体表现是:①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②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③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④人同人相异化.因为当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以及自己的类本质相对立的时候,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马克思借助异化劳动概念,初步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并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来说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在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中,虽然还曾讲到异化劳动,但已不再作为说明历史的理论和方法,只是作为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佣劳动和资本对抗关系的概念.8.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揭示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的?
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是无数科学研究工作者所形成的共识.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反映了所有科学研究领域普遍的规律.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普遍法则,科学研究也受其指导,在实践中发现矛盾(问题),然后提出新理论解决矛盾,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新的研究,又发现新的矛盾,如此科学便在发现矛盾与解决矛盾中发展.而辩证法便是指导人们在论证与分析中发现矛盾,以求得真理.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是对立统一的.在科学理论中这种思想是随处可见的.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核心,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做出了总结,阐述,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这些方法正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是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同时使用归纳与演绎两种方法,先由归纳法得出一定结论,再通过演绎法加以证明,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通过对前人的实验数据进行归纳得出,再由演绎验证成立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的思想,也是科学研究中的基本准则.在科学研究中一定要忠于事实,不能想当然,无论结果多么出乎意料或是与过去的思维、观念相冲突.如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2000多年中无人提出反对意见,直到伽里略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后,人们才识破了这个谬论,难道2000多年中真的没有人发现吗?不是,只是人们发现不对后,又想当然的自我否定了,与真理擦肩而过.而相对论与量子论的发现又恰恰相反,正是违反常规思维模式,忠于事实才得出的.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研究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二、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1.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认识科学技术的功能的?
科学是系统地、成功地认识客观世界的存在及规律的知识与方法.现代技术是建立于科学基础之上,为实现人的一定目的而形成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技能、设施与方法.所以现代科学技术就是系统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与方法。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和创新与国家政治、经济及民众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社会中所起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还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邓小平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的民族.从燧人取火的传说到四大发明的贡献,从“两弹一星”的问世到神舟六号飞天的壮举,我们民族创新的脚步,从来都不曾停歇.创新为我们带来了骄傲与荣光;每一项创新都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坚韧探索,都提升着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从本质上讲,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我们的民族正是因为创新而生生不息,发展壮大.2.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战略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我国所处的战略环境进行了正确的判断,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党和毛对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党的八大通过的决议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在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第二,毛提出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毛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大量突出的是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文化,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第三,毛在正确分析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确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实现目标的大致时间。从1955年3月到1956年9月,毛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分别在多个重要场合谈到:中国是一个情况复杂、国民经济十分落后的大国,要在这样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需要50年到100年的时光。
3.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技术人才思想是怎样的?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根据世界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概括了人类实践所提供的新经验和新成果,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命题,成为邓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核心。
(二)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 邓指出:“科学技术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他强调:“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邓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提出“把尽快地培养一大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作为我们科学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
(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邓认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他提出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号召,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发展高科技的指导方针,形成了高科技发展的战略思想。
(五)进行科技体制改革——邓为我国的科技改革原则、内容及任务指明了方向。他指出“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六)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邓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国要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际交流,吸收先进成果,追踪科学技术前沿,填补科学技术空白。
4.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5.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创新的?
科学是系统地、成功地认识客观世界的存在及规律的知识与方法.现代技术是建立于科学基础之上,为实现人的一定目的而形成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技能、设施与方法.所以现代科学技术就是系统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与方法.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和创新与国家政治、经济及民众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社会中所起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还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邓小平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是不断的发展的,当某一时代的科学技术,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时,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创新.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和独有品格.依靠创新,人类摆脱了史前的愚昧时代,迈进文明的门槛;依靠创新,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当今世界,创新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成为民族兴旺的助推器.自主创新,要求我们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对于灌溉所来说,不断创新,事关全局,任重道远.要牢牢把握“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把创新和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创新中追求发展,在发展中促进创新,这样的创新才有时代价值,才有光明的前景.三、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体会
在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那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表现。在邓小平同志提出之前,中国在科学技术上虽然有所进步,但是在经历了大跃进等活动后,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科学技术都是处于一个止步不前、岌岌可危的状态。而在这个时候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确立了科学技术在我国的最高地位,把知识分子的地位从地底泥平反成了工人阶级。它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
纵观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科技兴国是我国的必由之路。还记得小的时候学历史,非常喜欢看清朝之前的历史。那是因为以前的科学技术虽然发展的比较缓慢,但总体上是不断交流和提高的,而且我们的科学技术比其他国家的要高超,使得我国处于领先的地位。而清朝则闭关锁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们自己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但是没有交流就没有发展,跟不上其他国家的脚步,就容易挨打。而在晚清和民国时期,虽然大家都意识到这一点,然后提出“洋为中用”、“西体中用”等说法,但由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掌握在他人手中,而他们非常清楚掌握了最先进的技术就等于掌握了世界,所以我们学到的科学技术就只有普及的或者是落后的。因此,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让我国重新开始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找到了我国发展的根本方向。现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首先,高科技及其产业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据统计,我国现阶段高新科技产业的人均产值,是传统工业人均产值的5到10倍,是手工业的50到100倍。其次,当代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高度密集,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商业价值。从以前的出口初级产品为主,浪费大量的自然资源,变为现在的出口农产品、工业制成品为主,将资源的利用价值提高,其中科学技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和人才。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使其成为我们的武器。
因此,我觉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大大推动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推进了中国总体的发展。虽然在很多方面我们仍然在学习当中,甚至出现了类似融合日法德技术的中国高铁的事件,但这些不正是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更远的风景”的境界么?只不过在时间和效率上有一定的问题而已。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凡事不能急功近利,关于人民的事情还是要以人为本,科学技术也需要长期的实验去验证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才能广泛应用于公共事业,造福人群。科学技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将会是我们未来重要的研究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第五篇:浅谈知识产权法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系
浅谈知识产权法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系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在十七大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提高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创新行为的制度性支持和对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在2008年国家又适时的出台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标志着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正式启动,国家将把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未来一个阶段的国家战略工程,这在制度上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张勤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定义为:国家通过加快建设和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能力,加快建设和不断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加快造就庞大的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一种总体谋划。它与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共同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三大支柱,对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保护智力成果,激发社会主体的创新热情。智力成果具有无形性、共享性和可复制性,一旦被公开,他人可以很轻易的对其进行模仿与复制,而光凭权利人个人很难对这种行为进行制止。如果权利人的智力成果被他人复制,他的期待利益和投入的成本将难以实现,创新的主动性也将受到遏制。知识产权作为公权力对知识产品的确权行为,是国家对个体的智力成果的认可和保护,国家确认其对自己的智力成果在一段时间内享有垄断性权利,使其对自己的智力投资享有持续的利益回报,这种“给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的行为,必然使社会的创新热情得到极大地激发。现在,国家将知识产权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将增强对智力成果保护的科学性,更有力的促进了社会创新氛围的形成。
其次,确立知识产权制度,引导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型。我国虽然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取得了经济的长足发展,但是从结构上看,我国的经济只是对外国落后产业的承接,整体经济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下游,表现出一种以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整体的经济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家通过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确立知识产权制度,保障了智力创新的利益回报,使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自由调节,向高技术、高潜力、高效益、高回报的高新技术行业流动,实现知识产权产业化,促进文化产业、软件产业、设计产业、创意产业等智力产业的发展。而这些行业和产业既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创新驱动型产业,他们的发展必然使社会形成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推动创新的良性经济循环。
最后,适应国际规则,营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良好环境。我国加入WTO以后,面临着以TRIPS为核心的国际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挑战,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要求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使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较弱的问题日益暴露,与欧美、日本等科技先进国家的技术和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使他们对我国的技术出口变得越来越谨慎。我国的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外来技术的“断粮”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在国内注册的外国专利产品进行保护、运用和管理,是对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适应也是我国对国际责任和义务的承担,使国内能建成一个良好的技术引进环境,有利于吸引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材,将他们为我所用,实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有利于扩大同外国的技术合作与交流,使我国的科技发展与创新能有一个较高的起点。
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有力支撑,建构一个尊重知识、保护知识成果的社会环境可以营造一个积极的社会创新氛围,推助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
卓越11001班白明婧100103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