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感动孩子的真爱故事》有感
孝心无价
——读《感动孩子的真爱故事》有感
江苏省东海县海陵路小学
五(5)刘禹畅
指导老师:杨静芝
读完《感动孩子的真爱故事》孝心篇,我的眼眶深深地湿润了。为人父母者,为了子女含辛茹苦;为人子女者,为了父母孝心感天。黄金有价,真情无价,生命诚可贵,孝心价更高!
罗京,著名播音员,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这并没有削弱这位成功人士的孝心。为了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不惜欠下大笔债务在北京给父母买下大房子,能天天和父母相见,能天天照顾父母,能天天有父母陪伴,对他而言是最大的幸福。上天不眷顾这位满是孝心的孝子,罗京不幸罹患癌症,虽然他很想得到父母的关心,但是为了不让老人们担忧,他和大哥罗平一起瞒着父母,一直到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从古至今,有几个这样的孝子?有几个做过这样的事?恐怕是屈指可数。尤其是今天,人们只管自己欢娱,不管他人感受,更不顾及父母。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这么多年,有几个像罗京一样报答父母的? 罗京爱吸烟,他的妻子千劝万劝都不改,后来妻子说这会危害到你的父母身体健康时,罗京毅然将烟戒了。由此看出,罗京多么关心父母的健康啊,危害到父母的坏习惯二话不说,改了!这需要多少毅力啊!孝心给了他动力,让他关心父母,让他为父母而改变自己。现在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些,怕只有他吧。
古人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心不能用金钱衡量,当你富贵荣华的时候,可以对父母一掷千金;当你穷困潦倒的时候,一句爸妈身体可好,亦可让老人们心满意足。孝心无价,孝心就是罗京在患病期间不让父母担心的隐瞒,孝心就是你成功时和父母一起快乐的分享,孝心就是父母年迈时你内心默默的祝福,孝心就是每到空闲时给父母一个慰藉的电话。
现在的我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却逐渐加深。如果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能有罗京一样的孝心,这个世界便会充满爱。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要像罗京学习,向孝心篇里所有的孝子们学习,这样我们的父母会更加幸福,我们的世界会更加美好。
父母生养我们,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多回报,不要和孝心讲价钱,因为——孝心无价!
读《感动孩子的真爱故事》有感
江苏省东海县海陵路小学五(3)班梁宇
指导老师:杨静芝
《感动孩子的真爱故事》里记录着一篇篇触动人心的真爱故事。如《女强人的慈母心》、《百位“奶妈”与一只小猴》、《最后一课》等。书后面有这样一行字:“真爱是我们的护身符,真爱是心灵的阳光,真爱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我认为,真爱是生活的点点滴滴,《女强人的慈母心》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养只什么宠物好呢?哈文本希望女儿喜欢宠物猫,或者鸟之类,因为她从小便怕狗。然而在与女儿商量后得知,法图麦·李喜欢狗。女儿爱狗,自己爱女儿,没办法,哈文只得让步于女儿。虽然自己对狗充满着恐惧,但为了培养女儿的爱心,她决定“豁”出去了!„„
读到这儿,我哭了。哈文为了培养女儿的爱心,她决定豁出去了,把自己最害怕的狗领养回家,这就是真爱。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有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语言,但人们的心是那样的善良。如果世上没有真爱,这个世界将是一片荒漠。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被一阵声音吵醒,看到妈妈在打蚊子。我说:“妈妈,都凌晨了,睡一会儿吧!”“宝贝,不用。妈妈不困。”我早上醒来,看到妈妈布满血丝的眼睛,我的眼湿润了。
真爱不是用金可以钱买到的,真爱是我们的护身符,真爱是心灵的阳光,真爱是人生幸福的源泉。真爱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第二篇:读《感动孩子的真爱故事》有感
读《感动孩子的真爱故事》 之白雪公主与三个小矮人有感
曾经,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但遗憾的是,这个美丽的童话也仅仅是童话而已。谁能想到,在四川成都,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个真实存在、也正在发生着的、感动中国的白雪公主与三个小矮人之间的故事。
在成都市金沙车站清江中路的一条小巷里,住着一个特殊的家庭,三个小矮人长年累月地守护着一个小女孩。为了女儿的成长,三个小矮人用他们柔弱的肩膀承担着生活的重担,以他们博大而令人敬仰的父爱,在现代都市里演绎了一幕“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
1958年9月21日,王国林出生于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宾家村二组一个农民家庭,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王国金。王国林4岁的时候,兄弟俩因误食了亲戚带回的“印度虫菜”,从此他们的个子就再也不长了:哥哥王国金的身高是0.9米左右,弟弟王国林只有0.8米左右,就这样兄弟俩在痛苦与磨难中慢慢地长大成人。
苦难中诞生,爱河让白雪公主享受了不幸中的万幸。她没有母亲,是因为母亲抛弃了她和她的父亲王国林,她母亲离开她父亲的原因是他父亲是个只有80厘米高的小矮人。
无私父爱大如天,白雪公主在三个小矮人的护佑中成长。
翻开王艳的日记本,很容易就会被字里行间不经意散发出的浓浓父爱所打动。《我是爸爸的“小公主”》一篇中,王艳写道:“我有两个爸爸,尽管他们与班上同学们的爸爸相比,他们身材矮小、挣钱少,但他们的那份爱深深激励着我,我为有这样的爸爸而感到骄傲!我是两个爸爸骄傲的‘小公主’,我会用自己的成绩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后来,又来了一个矮爸爸。
如今,三个小矮人呵护一个女儿的故事传遍了成都的大街小巷,人们为这份浓浓的父女之情感动着,一些关心他们的市民络绎不绝地来到他们的住处送上一片爱心。有的送衣服、有的送吃的、有的送书籍,他们觉得三个小矮人坚强地守护着美丽的女儿,为我们现代城市森林演绎了一则春天里的童话!
春天的阳光下,夹在高大的水泥森林中间的3 个小矮人与白雪公主 的矮矮的木屋以及木屋里的小凳、小椅、小床、小桌子等家具一点也不起眼;木屋前面的一条铁丝上晒着“白雪公主”洗的好些衣服,这些像童装一样的矮人的衣服在阳光下洋溢着这个特殊家庭的宁静与温馨,矮人世界的一切绚烂得令人流连与联想。
第三篇:读《真爱无声》有感
读《真爱无声》有感
师范附小乔靖涵
七本主题阅读,让我深深地感悟到了人生的意义,让我体会到了“爱”的含义,特别是《真爱无声》这一本深藏着一份绵延不断亲情的书,我们不必用任何事物来做比较,不必用任何词句去修饰,只需要用心去感受。
父爱如山。父爱就是滋生、输出坚强和勇敢的源泉。其中有一篇《父亲的本能》中,父亲在女儿最危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凶猛的狮子,留给孩子以安全。是的,那时的父亲根本不必去细想,出于本能自然就做出了这一举动。《挥手》这篇课文描写了父亲在看似严肃的外表下包藏着一颗火热的爱子之心,在儿子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母爱似海。母爱就像辛勤的蜜蜂、纯净的泉水。《有爱不觉天涯远》这篇文章中,母亲对孩子的爱就像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母亲走之前对女儿说了一句话:“有爱不觉天涯远”。是啊!这是多么感人至深的一句话呀!只要心中有爱,天涯海角都没有距离,哪怕是隔着两重世界,也能感到亲人就在身边。
感恩的心,父母的爱就像那百花酿成的蜜,馨香而甜蜜。《孝女绳》这篇文章让我深受感动,文中的女孩虽然年仅十岁,但她却用爱与责任撑起一片天。这个女孩的父亲李太允身患严重的肺病导致一侧肺坏死、两耳失聪,语言能力基本丧失,长期卧床不起,她的母亲因不堪重负而悄然离家出走。从此,李根稚嫩的肩膀成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的脊梁,她边上学边独自一人照顾爸爸的生活起居,负担所有的家务还要兼当爸爸的护士,生活的艰难让人难以想象,一根细细的尼龙绳传递着父女之间的信息,也维系着深深的父女亲情。
《真爱无声》这本书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诠释着人世间的种种
爱,每每读起这本书我都会情不自禁热泪盈眶,书中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深深地领悟到爱的真谛,潜移默化地促我成长、使我懂事,我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富有爱心的女孩儿。
第四篇:读《感动教师的119的故事》有感
读《感动教师的119的教育故事》有感
吴立明
《感动教师的119的故事》精选了119个能够感动教师心灵世界的经典教育案例,通过爱心、引导、尊重、真诚、激励5个部分让我们看到了众多优秀教育工作者们在教学中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将一个个存在不同问题的学生送上正轨、提升人格的感人事迹。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感动心灵的教育故事和案例,在对这些教育故事进行赏析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生活中存在的教学可能,用教育的眼光看待生活,将更好地引导我们探寻教育世界的真谛。
教育存在于感动中;教育存在于细节中;教育存在于故事中;教育存在于生活中。这本书不仅包含了教学活动中生活方面的故事,课堂教学方面的故事,还有一些关于教学理论思考方面的内容。
生活方面的故事如《扫地》中,李老师面对值日的同学没有认真打扫卫生的教育情景,巧用语法知识,借题发挥,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认识了错误并主动进行了改正。这类故事向我们展示了教学活动的可延展性,不仅在课堂上,在与学生交流的每一刻都可能成为教学的过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学习活动的载体。我们在平时的课程学习、备课过程中要积极思考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在这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情境中我们才能有一个内在的准备,从而对学生的各方面活动做出更积极有效的引导。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时候都可以巧设这样的教育情景,只要我们抓得住,用的巧,引导的好,学生在学校中将处处受教育,时时在学习。我们推崇素质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可是怎么“教”学生做人呢?这正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们善于从生活学习各方面积极的引导学生,我们的工作时间很大一部分都是跟学生们在一起,只要有积极思考,勤于发现,也许某些时刻的一句话,一个微笑就能改变一个学生。
课堂教学方面的故事《巧借社会课,化干戈为玉帛》中,班主任老师为了解决两个班级之间互相争斗的问题,巧用社会课上的取长补短、团结合作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让两个闹别扭的班级从此和解,成为了友好班级。这个故事正是我们的书本教育与育人教育融合的一个极好的例子,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来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们懂得知识的巨大作用,这不仅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也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鼓舞学生的学习信心。
关于教育理论方面的故事书中也有很多,如《为学生搭个“台阶”》这篇故事向我们指出了在教学的提问环节中,教师要善于提问,善于设定情境。教学不是全盘授予,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走,而是相机诱导,在提问过程中巧设情境,结合学生因素、环境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类关于教学活动的思考真是字字玑珠,让我学到了很多极具教育意义的真知灼见,我也懂得了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积极思考,及时反思,三思而后教。都说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然而一个让我们无所适从的所谓“另类”学生,又有几个老师敢保证自己能教好?如今社会的发展,世界上存在的大量信息如洪水般涌入到学生们年幼的头脑中,让我们无所适从的学生将变得越来越多,学生的个性差异也越来越大。我们要想教这些好性格各异的学生们,唯有积极思考并因材施教。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面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陶行知),《爱或许也是一种负担》这个故事就体现了师生间相互理解、尊重和人格平等的重要性,希望我们能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自由成长。而《一罚一奖总关情》向我们展示了充满爱心的惩罚和奖励同样可以撼动学生的心灵。德育首先是爱的教育,而教师首先得有爱心:不仅要有爱的思想,爱的情感,同时还要有爱的智慧,爱的艺术。一切成功的教育,究其缘由,皆出于爱心。爱心构筑真诚,爱心孕育希望,爱心点亮爱心。没有爱心的教育将是贫乏的、干枯的、冷漠的,没有任何生机和活力的,将是“无水的池塘”。
看了这本书,也许很多老师仍然不以为意,虽然书中很多老师在处理师生矛盾中的表现都让我们敬佩,但是我们的实际学习生活中哪有这么多充满教学意义的“巧合”?在对书上的故事深入思考中我也发现了书中很多故事的一个特性,这就是机遇性。这些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敬佩的教育故事往往来自于学生的特别行为和老师们的“灵机一动”。如《老师,你这是暴风骤雨》的故事,讲的是一节语文课上老师教学生学习成语,突然有一个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老师过去斥责他,没想到他居然用刚学会的成语说道:“老师你这是暴风骤雨。”老师于是也用成语与他进行对话,一下子其他同学也加入进来,使整堂课变得生动又精彩。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会常常出现这样的意外情况吗?没有这种情况难道我们还得主动创造这种情况吗?我们能指望依靠这样的意外情况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吗?显然答案都是否定的。如故事《两毛钱》中,方老师为了鼓励一个表现不好的学生,自己设计了一个两毛钱的拾金不昧情境,结果弄巧成拙让另一个学生捡到了,让她尴尬不已,幸好她即时应变,最后也取得了好的效果。
这些令人感动的故事不少还存在一个特征,就是故事发生的背景都比较特殊。首先是地域特征显著,在文中屡屡见到北京、东方明珠、大连、台湾等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的字眼,还有一些甚至来自现代教育发展相对发达的其他国家。在我国目前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这些发达地区的教育条件与我们边远湘西相比,优势是十分明显的,我们能期望我们的学生像故事中的学生一样开放、博学、优秀吗?另外故事发生的学生也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这些学生普遍都处于初中、小学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身心都处于发展阶段,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同样能发生在身负沉重升学压力、接近成年的高中学子们身上吗?还有一个课程上的特征:这些故事中很大一部分都发生在语文课上。语文课可以感性化、细腻化、人性化,但是我们偏重理性的数学课、化学课和物理课上也会发生类似的故事吗?
然而以上特征带给我们的疑问无法掩盖住一个更为明显的特点:这些故事的发生都离不开爱。没有爱的存在这些生动的故事全部都将失去发生的可能,爱才是这些故事生长的土壤、空气和阳光。不管是幼苗般需要保护的小学生,还是如高粱般挺拔壮实的高中生,都不可能在没有爱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作为一名教师的先决条件就是对学生的爱,来自发达地区的教育故事让我们看到即使拥有再富足的教育资源,教师的爱仍然不可或缺!一句发自肺腑的关怀,一份平等待之的坦然,
第五篇:读《每个孩子都是故事》有感
读《每个孩子都是故事》有感
这些天,我读了李镇西老师主编的《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这本书,里面56个师生教育方面的故事各个都深深的打动了我。我不禁为书里各位老师锲而不舍的坚守而感动流泪,为书里孩子们的成长进步而欢呼雀跃,为不良社会氛围对“坏孩子”和“不务正业的教师”们的不公平对待感到愤愤不平,也为李老师“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故事”这句话大声叫好。
如果按李镇西老师的书名——每个孩子都是故事,那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是那个听故事、读故事的人;我们不但要读,还要在故事的进行过程中加入一点点引导性或者说铺垫性的情节,争取让每个故事都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就好比我们教育工作者在短短几年的教育中对孩子的引导或在关键时刻对孩子一些错误的纠正。如果你想对一个故事加入一点点你的想法的话,你就首先必须要读懂这个故事。那究竟怎样才能读懂一个故事呢?我觉得这是我们必须深深思考并不断探索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要用心去读。这里的用心包含两点:一是要投入感情,二是要有一定的智慧。
我们作为教育者一定要切记一点,我们不是我们学生们的人生故事的作者,因为作者肯定是他们自己;我们也不能为了现行教育体制下“只要分数,不择手段”“升学率决定待遇”等社会风气而随意程序化地编辑我们学生的人生故事。我们不应该把学生们送到模具里面去统一压制成型,也不应该把考分作为学生的标签给学生们做一二三四的排名。我觉得教师的任务是教
学生知道应该做一个有用的人和怎样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或好听的名声为而要求学生都要考出一个好成绩。这样你就会过多的注重那些你觉得分数高或给你挣面子的学生而漠视甚至放弃你认为成绩差的学生。
《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这本书我读完了,但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因为我的学生还会有很多很多。从李老师的这本书里我读懂了“怎样去坚守教育的良知?”也收获了许多“读懂一个故事”后的快乐。如果每个孩子真是一个故事的话,那我说:只有用心才能读懂这个故事!
用心才能读懂一个故事
——读《每个孩子都是故事》有感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和一个两周岁孩子的妈妈,我这些年经常读一些有关孩子成长和教育方面的书。这些天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主编的《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这本书,里面56个师生教育方面的故事各个都深深的打动了我。我不禁为书里各位老师锲而不舍的坚守而感动流泪,为书里孩子们的成长进步而欢呼雀跃,为不良社会氛围对“坏孩子”和“不务正业的教师”们的不公平对待感到愤愤不平,也为李老师“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故事”这句话大声叫好。从人类文明起步的那一天起,我敢说所有的人都喜欢听故事,读故事并讲述自己的故事。如果按李镇西老师的书名——每个孩子都是故事,那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是那个听故事、读故事的人;我们不但要读,还要在故事的进行过程中加入一点点引导性或者说铺垫性的情节,争取让每个故事都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就好比我们教育工作者在短短几年的教育中对孩子的引导或在关键时刻对孩子一些错误的纠正。如果你想对一个故事加入一点点你的想法的话,你就首先必须要读懂这个故事。那究竟怎样才能读懂一个故事呢?我觉得这是我们必须深深思考并不断探索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要用心去读。这里的用心包含两点:一是要投入感情,二是要有一定的智慧。人生的故事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它的不可COPY的特性,所以我们不能要求也不能够主宰一个人的人生故事一定要按着什么样的剧情按部就班的进行,就像李镇西老师的学生或者是我的学生们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境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爱好,所以每个人才能够演绎一生不一样的精彩故事。我们作为教育者一定要切记一点,我们不是我们学生们的人生故事的作者,因为作者
肯定是他们自己;我们也不能为了现行教育体制下“只要分数,不择手段”“升学率决定待遇”等社会风气而随意程序化地编辑我们学生的人生故事。我们不应该把学生们送到模具里面去统一压制成型,也不应该把考分作为学生的标签给学生们做一二三四的排名。我觉得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知道应该做一个有用的人和怎样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或好听的名声为而要求学生都要考出一个好成绩。这样你就会过多的注重那些你觉得分数高或给你挣面子的学生而漠视甚至放弃你认为成绩差的学生。就像我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我从来不会多要求我班的孩子一年中学会了认多少汉字,学会背多少古诗,那些都是孩子们以后学习中会获得的知识。我觉得幼儿园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缤纷多彩,让孩子们知道怎样的故事才更精彩,为他们以后叙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做个扎实和正确的铺垫。我们教师不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陌路人,我们应该是他们的朋友甚至亲人;我们用付出的爱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爱,我们用付出的感情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友情亲情。我们要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用心去读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特别是一些大家所谓的“坏孩子”们,只要我们用心,一定能读出他们故事里也有很多美好的情节,也有很多闪光点;只要我们用温情对他们稍加引导,他们以后的人生故事一样会充满阳光,也一定会很精彩。
当然了,教育不光是老师真心的对待学生就够了,毕竟老师还要负责传授学生各种知识,就像唐代文学家韩愈《师说》中讲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有些学生不是说你给他“传道授业解惑”他就一定能够或者愿意接受的,毕竟在他的人生故事里还会有很多的插曲:个人天赋、家庭问题、社会影响还有一些偶然的际遇,都会随时改写他的人生故事。就是说每个学生不同阶段都会出现一些不同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那我们老师要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呢?我觉得还是要用心,就是要用心去想办法,用你的智慧和行动为学生们解决这些问题。就像杂志的“编辑”那样,用你的睿智去改正一些“作者”故事中的“错别字”等小错误。就像李镇西老师书里第一篇《用心灵赢得心灵》中那50多封给一不小心走了下坡路的小品用心灵赢得心灵的信;就像最后一篇《你的期待就是我的快乐》中徐芬老师用讲故事的办法让枯燥的复习课变的生动起来的实例,都是教育者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了学生们生活或者学习上的各种难题。他们是用心去读了一个故事,他们也是用心地读懂了一个故事。
《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这本书我读完了,但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因为我的学生还会有很多很多。从李老师的这本书里我读懂了“怎样去坚守教育的良知?”也收获了许多“读懂一个故事”后的快乐。如果每个孩子真是一个故事的话,那我说:只有用心才能读懂这个故事!
《每个孩子都是故事》呈现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故事。透过56个记录师生教育生活点滴的生动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学习、生活、成长的样态,也能够体会到老师们凝结于文字之间的教育真心和爱心。
最优秀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品质:他们知道如何读懂故事。他们知道走进教室大门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一无
二、引人入胜,但却没有完成的故事。真正优秀的教师能够读懂孩子的故事,而且能够抓住不平常的机会帮助作者创作故事。真正优秀的教师知道如何把信心与成功写入故事中,他们知道如何编辑错误,他们希望帮助作者实现一个完美结局。
这里所说的“故事”,并不单指“事件”和“情节”,而是指孩子成长的过程;或者打个比喻形象一点说,这里所说的“孩子的故事”,指的是孩子生命的河流。读了这篇《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文章我特有感触,以下我将谈谈自己的感受:为这个纯真的孩子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同时作为老师感到无比的羞愧。这次才真正体会到李镇西校长所说的“每个孩子都是故事”的含义。甚至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有故事”更为准确些。本文讲述的是:一个老师终于鼓起勇气批评了长期不按规定用钢笔写作业的女孩。当他批评了这个孩子后换来的是女孩终于用钢笔写作业了,但是女孩也从此时时处处躲着他。老师心理无比的失落和寂寞。有一天老师发现女孩在一个角落悄悄的用她同桌男孩的破旧的钢笔写作业时,他的心里非常的震惊和感动,同桌的两个同学就这样互帮互组。可是“悲剧”再次上演了:在市里举行的学生5000米长跑比赛中,男孩完全可以为学校拿到这个冠军的,但是就在要冲向终点的几米时男孩放弃了冠军,当第二、第三个同学冲出终点眼睁睁的拿走了冠军和亚军时他冲出终点仅仅拿到了第三名。顿时老师咆哮了,愤怒了,他怒斥男孩:“为什么?为什么呀!这是代表学校荣誉的事,而你选择了第三名?”面对老师的怒斥,男孩泪流满面,怯生生地说:“因为第一名、第二名的奖品都不是钢笔,只有第三名的奖品是钢笔。我…….我只要钢笔,这样我的同桌就不再烦恼了,就不会因为用铅笔写作业而受老师批评了…….”
我想每个父母和老师读到此处时都会为男孩的行为感动和自豪----多么纯真的孩子,同时也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吧!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难得再有如此纯真的孩子,难得再有这种为了他人而放弃功名利禄的行为了。
我为这份纯真而感动,同时也为这个老师的行为而羞愧,因为象文中老师的行为,在我们的身上真不少。“每个孩子都是故事,我们读了多少呢?每个孩子都有故事我们又去读了多少呢?”当孩子迟到了,我们问过为什么了吗?我们相信了多少?当那个学生的作业反反复复做不好我们去追究过原因了吗?当学生有困难求助我们时我们给予多少真诚的帮助?……..我不敢再往下想,越想我觉得越象文中的老师,那岂不是伤害过无数孩子的心灵?
从李老师的书中我明白了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作为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反思一下,作为老师觉得很惭愧,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
多多与孩子们交流,多多倾听孩子们的想法,读懂孩子们的故事,这应该是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本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