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刚小传(求学篇)文言文版(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21:1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刚小传(求学篇)文言文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刚小传(求学篇)文言文版》。

第一篇:国刚小传(求学篇)文言文版

国刚小传(求学篇)文言文版

夫陈氏名人者,何有?古有汉臣陈平,学者陈寿;近有元帅陈毅,将军陈赓;今有小子国刚也!

国刚者,号山林居士,永州人也。古人云:永州之野产异蛇,而国刚纯属异人也。国刚幼时聪颖过人。生七年,常与祖母桥牌于闾里,邑人无不宗之;每逢闲时,众人拜之为师。忽日,其母问其志,曰:“桥牌乎?读书乎?不读书无以言。”对曰:“读书。”是故折节读书。

国刚好读书,六年得其一,众师爱之。

次年,临叛逆,好游玩,常与女子书信往来,谈情说爱,是故成绩退之。夜梦,其师批,其父打,其母骂,国刚大哭,痛醒改之。其后益自刻苦。次年,与林涛等友人发愤读书,日夜习题,常耻于问师,终中考大捷。

公元二零零八年秋,求学于新田。新田物阜民丰,才子云集,国刚怯之。想当年,才华横溢,叱咤新圩;而今卑于学习,落于尾榜,成于近视,是故低落忧伤。忽日,师者时庭见怪之,问其故,国刚具以事之。其次,时庭献策,国刚说之。然听其言,故自信读书,好学好问,与友互帮。其后遇其尊师李雷、立文等人,故成绩日益增也,信心益增。

夫十年寒窗苦读书,终落怀院成名就。幸也!幸也!

注释:

①宗:通“崇”崇拜。

②折节:改变原有的志向或行动。③说:通“悦”高兴。④怀院:即怀化学院。

送给亲爱的第一任老师,尊敬的杨时庭老师,李雷老师,肖立文老师,骆金鹏老师以及何国军老师、周利双老师等。祝你们节日快乐!

④③

②①

第二篇:文言文 :孙君小传(本站推荐)

孙君小传 [清]秦湘业

孙君名慧良,自号纳琴,世居无锡,析县为金匮人。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季。.孙君名叫慧良,自号纳琴,世代居住在无锡县,无锡县分出了金匮县后,孙君就成了金匮县人。他的父亲孙尔纯生了三个儿子,孙君是其中最小的一个。

幼颖悟,读书十数行下,于汉、魏以降诗学源流罔不探讨有得。

孙君年少的时候聪慧过人,读书一目十行,对汉、魏以后诗的源流无不探讨有得。其时吴江赵艮甫流寓于锡,以诗鸣当代。君窃慕效之几方驾,赵亦订为忘年交。那时吴江人赵艮甫迁居到无锡,凭着诗歌在当时颇有声名。孙君私下仰慕他,仿效他作诗,几乎和赵艮甫不相上下,赵艮甫也视孙君为忘年之交的朋友。

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

一生凭着诗歌辞赋获得声名的才能高超之人,大都善于写应制诗,孙君认为这种诗不好。

尤厌弃举子业。故年二十四始游于庠,亦不数数应秋闱试。

他尤其厌恶、嫌弃科举应试之业。所以二十四岁时才到学校学习,对参加科举乡试也并不迫切。

故滑稽,好狎侮人,人畏其口,弗敢近。君乃慨然出游,依从叔文靖公于闽。

最初,孙君言语诙谐,喜欢戏弄别人,人们畏惧他的口才,不敢亲近他。于是他慨然外出游历,到福建投靠堂叔文靖公。

文靖爱其才,厚资膏火,而颇束缚之,弗任以事。君忽忽不乐,竟返里。

孙文靖爱惜他的才华,多多地资助他求学的费用,却很约束他,不任用他做事。孙君感到失意,闷闷不乐,最终回到故里。

后乃游汴、游燕,以记室为诸侯上客。然脩脯入手辄尽,贫如故。

后来游历汴、燕等地(河南河北地区),凭着秘书的身份做地方大员的幕僚。然而薪金一到手就用完,孙君还是像原来一样贫穷。

道光末年,余尝遇之京师,旋别去,不相闻,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道光末年,我曾经在京城碰到他,不久他就告别离开,我再没听到他的消息,他的家人也很少有他的音信。

同治四年九月,忽挈妇航海归。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

同治四年九月,孙君带着妻子从海上归来。当时无锡城经过战乱破坏,房屋没了,亲戚朋友几乎全没了,孙君就在城角租房居住。

五年春,予权浙江运使,因招君游杭。见其形容憔悴,意气败丧,诗亦渐颓唐,无复.往时精诣矣。

同治五年春,我暂时代理浙江盐运使之职,乘机让孙君到杭州来。见他形体容貌枯槁黄瘦,气概衰减,志向丧失,诗歌之气也渐渐萎靡不振,不再有旧时的精到之功。

高三语文答案

是秋,余丁母忧去官。君不欲他就,亦返。自此不再出,益穷困无聊。越五年而卒,年六十有八。

这年秋天,我为死去的母亲守丧,辞掉了官职。孙君不想投靠其他人,也返回了无锡。从此不再出来做事,更加处境艰难,无所依赖。过了五年,孙君亡故,年纪六十八岁。娶妻(妻室有)王氏、李氏,儿子有两个。

余齿少君十余岁,弱冠闻其名,以素册乞书,君为录《闽游草》数十首。我的年龄比孙君年轻十几岁,二十岁的时候听说了他的名声,用空白的册页向他求诗,孙君为我抄写了几十首《闽游草》。

写景言情辄与少陵、东坡颉颃,行楷亦得苏法。余藏诸箧笥数十年,乱中失去。他的诗,描写景物、抒发情感往往和杜甫、苏轼不相上下,行楷也有苏体之法。我把它藏在竹箱里几十年,在(太平)天国作乱期间丢失了。

迨君身后求遗稿,不可得。余友华君翼纶,其甥也,近始搜得君诗二首,曰《余生草》,.晚年之作曰《簏中草》。

等到孙君去世后寻求他遗稿,无法再找到。我的朋友华翼纶是孙君的外甥,他近来才寻找到孙君的两首诗,一首叫作《余生草》,一首晚年的作品叫作《簏中草》。

早年之作皆不如中年之工,惜乎其胥付灰烬有若重厄之者。

孙君早年的诗作都不如中年之作精致,可惜(中年诗作)全被焚为灰烬,就像遭受重大大迫害的人一样。

然古来诗人湮没何限?君有贤甥搜罗掇拾,将授之梓,以永其传,岂非厚幸也夫? 然而自古以来诗人被埋没无闻有什么边界呢?孙君有外甥搜集、选取诗歌,将要交付刊印,使它们永久流传,难道不是大幸(了)吗?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季

季:排行最后 .B.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

耗:消息 .C.予权浙江运使

权:谋划 .D.迨君身后求遗稿

迨:等到 .C,权:暂代官职,执掌。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君年少时聪慧过人,仰慕赵艮甫的诗才并仿效他的诗,水平与赵诗不相上下。B.孙君的堂叔爱惜孙君的才华,资助他求学的费用,对他的管束也很严格。

C.孙君为作者抄录的《闽游草》中的诗,写景言情中流露出对杜甫、苏轼的轻慢。D.孙君在离世以后还有人搜集他的诗作并付梓流传,作者认为这是非常幸运的。C,“颉颃”非轻慢,是抗衡的意思,可依据上下文推断出。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5分)

凭着诗赋闻名的才能高超之人,大都善于写应制体诗,孙君认为这种诗不好。

高三语文答案

(高才,1分;句式“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1分;类,1分;工,1分;“弗之善”,1分)

(2)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4分)

当时无锡城经过战乱破坏,屋舍没了,亲戚朋友几乎全没了,孙君就在城角租房居住。(兵燹,1分;亲故,1分;僦,1分;句式“僦屋城隅”1分。)

9.从少年到中年,孙慧良的性格产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年青(少年)时心高气傲(对应制诗不以为然),率性而为(厌举子业,入学也不以乡试为重,好狎侮人,人们疏远他,慨然出游,脩脯入手辄尽)(率性而为也可用倔强任性替代);中年后甘于平庸、不复抱负。(前后各2分)

高三语文答案

第三篇:求学须早文言文翻译

求学须早,趁着年轻要早早的学习,在人的一生当中,每一个年龄又会有那个时期的苦恼,通过不断的进行学习,可以很好的得到提升,成就更好的自己。以下是小编的求学须早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人生小幼,精神专得,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反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曹操)、袁遗老而弥笃。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馀,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于暝目而无见者也。(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翻译】

人生在幼小的时期,精神专一,长大以后,思虑分散,所以须要早早教育,不要失掉机会。我七岁时候,诵读《灵光殿赋》,直到今天,多年温习一次,还不会忘记。二十岁以后,所诵读的经书,一个月搁置,就生疏了,但如果人因困顿不得志而在壮年失去机会学习,在晚年还应该学习,不可以自己放弃。孔子就说过:“五十岁来学《易经》可以没有大过失了。”曹操、袁遗到了老年却更专心致志;曾参七十岁才学习,仍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岁才游历学习,仍成为儒家大师;公孙弘四十多岁才读《春秋》,凭此就做上丞相。幼年学习的人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老年学习的人,像夜里走路拿着蜡烛,总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的人要好。

【感悟】

我们不论多大了,都要学习,不能不学。

人总是需要学习的。世上人到二、三十婚冠之年没有学,就自以为太晚了,太愚蠢了。幼年学习的人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老年学习的人,像夜里走路拿着蜡烛,总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要好。

所以说活到老学到老,晚学不如早学,不学不如晚学。

附:《颜氏家训·勉学》原文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梢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别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於谚曰:“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揭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现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吴;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吴;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茶,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颜氏家训解读】

这种从魏晋挖掘出的历史文化遗产,享有“古今家训之祖”的盛誉。这部典籍并非圣贤之书的复制,循规蹈矩显得有些多余。也不是对做人与处世的行为加以规范,而是为了整顿家风,教育后代,主张摒弃生搬硬套的教育方式,推行理性的教育理念,注重以言训、心育并用,恩威并施,将事理与情感融合,将浓郁、细致、深远的人文关怀,孕育在严肃的道德传承和尊长的期待之中,并让这浩荡长风吹遍中华大地……

教子立规矩

这里的教子,是一种药剂,具备良方的效力。教子,并非咒骂和训斥,让孩子肌肤疼痛,神色沮丧,达到“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目的,也绝非以汤药、针艾来医治,让孩子深感畏惧。教子,不可袒护孩子的种种恶习,也不为培育孩子的才华横溢,作为晋升的梯子。

上智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愚的人即使教育再多也不起作用,只有绝大多数普通人要教育,不教就不知。教育不仅要讲慈爱,重在用“仁、义、礼、智、信”进行引导,以训诫、格物、规矩加以管理。

父子之间要讲严肃,而不可以轻忽;骨肉之间要有爱,但不可以怠慢。怠慢了就使慈爱不够,轻忽了便会怠慢,从而产生了距离。教子,是一种习惯,需要从启蒙时期开始……

兄弟现影形

兄弟,好比影与形,美丽了形象,美丽身影,也美丽了自己。兄弟又像声和响,宇宙交融着彼此的气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双亲故去,兄弟面面相觑,除了爱护先人的遗体,还要共同迎接岁月的风雨。

兄弟,好似亲密的手足,从来都没有过背离;兄弟,如影随形,阳光明媚的日子,紧紧跟随着自己,风雨飘摇,虽不见形影,却也心有灵犀,牵肠挂肚,暗地给力。兄弟,如同一对纽扣,冷的时候拥抱在一起,有时候也会陷入纠结的僵局。但是,当遇到严冬和酷暑,艰难和困苦,它们会肝胆相照,团结一致,克服种种险阻,避免发生惨痛的悲剧。

决不能让一堵高墙,阻挡了阳光的闪动,决不要让漏洞出现在举止言行,如此亲戚才不会疏远,阳光下面处处可见美丽的形与影……

治家承善行

治家,是智慧的法宝,《颜氏家训治家》着重引经据典,论证了勤俭持家的观点。告诫人们,教育感化要从上向下推行,上行下效,父母率先垂范,使教育才能行之有效。

父亲不慈爱,孩子就会不孝;兄长如果不友爱,其弟就会受到影响,而不恭敬;夫不仁义则妇不温顺。在互敬互爱的基础上,治家要追求俭省,既要合乎礼仪节约,又不能与吝啬混为一谈。因为吝啬,是对困难危急不体恤。如果能够做到施舍而不奢侈,俭省而不吝啬,那是最好的治家方略。

治家,还端正了借阅的态度,告诉人们,借别人的书籍,必须爱护,原先有缺失损坏卷页,要给修补完好,像士大夫那样以善先行。且要求自己家人,不要把精力花费在巫妖虚妄的迷信上。

这种治家观念,会让我们从智慧的祖先身上,获得全新的发现。

风操扬正气

《颜氏家训风操》,弘扬了一种正气,着重对风操进行了诠释。风操是指士大夫一样的门风和节操,以理论联系实际,对名讳、结交等流行风尚,提出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古时候,名用来表明本身,字用来表示德行,名在死后就要避讳,字就可以作为孙辈的姓氏。风操,又对旁门左道进行了鞭挞,对迷信恶俗,加以弹劾检举。风操,是要求对父母的遗物,妥善保管,好好珍惜,决不可遗失。风操,借传统“抓周”之习俗,试儿是贪还是廉,是愚还是智,以便及时加以矫正和教育。

风操强调,网罗五湖四海之人,一定要与志同道合、始终如一的朋友谈论结拜之事,不可以随便结义拜为兄弟。若委派儿子出面拜见之人,更要深表敬意,施以敬礼。这传统的风操,对教育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慕贤正视听

慕贤是一种品质,慕贤是一种明智,慕贤就是汲取君子身上的能量和德行。

慕贤要具备通透的格局,还要有慧眼把事物洞悉。不可重视所说的而轻视看见的,重视远处的而轻视身边的,盲目崇拜,混淆了视听,使真伪难明晰。

切莫像虞国的宫之奇,从小生长在虞君身边,虞君对他很随便,因此听不进劝谏,最终步入亡国的结局。

慕贤,不能采纳他人的话,却把他人忽视;不能欣赏他人的书画、文章,却把他人贬低;盗取了他人的才艺,还把功劳归于自己。所以,“任何照搬照抄、剽窃抄袭、鹦鹉学舌,都是耻辱和卑鄙。”

慕贤,要从滴滴优点学起,学习身边人的优异,从平凡中发现善良和美丽,不可被生活的假象所蒙蔽。

勉学唤觉悟

勉学,是一种呼吁,勉学,参照了圣贤读书的事例:勉学,是提醒孩子,学做士大夫的弟子,从记事起,就要精读《诗经》《尚书》《礼记》《左传》《论语》,耳濡目染,加强教育,确定志向,磨炼意志。

勉学,还要养成自勉的良习,不能让自己步入“梁朝士族子弟”的后尘,落入愚昧无知的境地。勉学,不以晋爵、封侯为动机;勉学,如同打磨一件玉器,终能铸造不同寻常的价值。同时,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勉学,呼唤人们不能只学习新知,而忘记历史,古人的智慧更是一部秘籍。勉学,是一面鲜明旗帜,它让世界看到一个国家的精神境界,和一个民族精神的发展历史。

省事求精湛

省事,本意是指轻松,不费劲的意思。省事,即会减少麻烦,免于陷入尴尬的境地。铭刻在金人身上的文字写道:“不要多话,多话会多败;不要多事,多事会多祸患。”可谓所言极是。省事告诫人们“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

省事,是一种训诫,也是一种教育。“大凡会走的不让它生翅膀,善飞的减少其指头,长了双角的缺掉上齿,后部丰硕的没有前足,大概是天道不让生物兼具这些东西吧!”可见,做事过多,而做好就少,倒不如专一做一件事情,所以,一心一意,专心致志,能够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省事,切中时弊,孩子们穿梭在五花八门的培训和补习,却扼杀了个性潜能的发挥,且忽视了正规化教育,必然难以历练精湛的技艺。

止足定限度

止足,是适可而止,止足,是要做事有限制,止足,是获得财物,不能以不正当的手段夺取。

《礼记》上曰:“欲不可以放纵,志不可以满盈。”宏大的宇宙还有边际,人的性情若没了限度,就违背了自然规律,与快乐背道而驰。所以,要少欲知止,立个限度。为官不可贪婪,婚姻不可攀龙附凤,以此教诫子女。

古训说:“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地道酬实,实能补弱;人道酬德,德能补寡。天道渺茫,地道无尽,人道苍穹。天道阴阳转换,不生不灭;地道盛衰循环,相王相克;人道祸福相依,有得有失。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所以,不知止足,贪得无厌,是人生的最大祸端,一味贪婪,必然落入自取灭亡的境地。

第四篇:李贺小传文言文

李贺小传文言文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贺小传文言文,欢迎大家分享。

李贺小传文言文1

阅读《李贺小传》,回答问题。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

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驉,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云。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妈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嚖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竞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直有人物文彩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 率如此()②受囊出之()③欻下榻叩头()④排摈毁斥之()

2.第二段写李贺出游苦吟一事说明了什么?

3.第三段写“长吉将死时”的情景,有传奇色彩,在全文中期什么作用?

4.从末段可以看出作者对李贺短暂的一生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你最喜欢李贺的哪些诗歌名句?说明理由。

【参考译文】

京兆杜牧替李长吉集作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很是详尽,这就是世上流传的。长吉的姐姐嫁姓王的,说起长吉的事来尤其详尽。

李长吉为人纤瘦,双眉相连,长手指,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最先被昌黎韩愈知道。与长吉一起交游的,以王参元、扬敬之、权噱、崔植最为密切,长吉每天都与他们一同出游。从没有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按照法式连缀成篇那样,以符合作诗的规范为意。常常骑弱马,跟随一个小书童,背着古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取囊中所有,见所写很多,就怨怒地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从婢女那里取出书,研墨拿纸补成完整的诗,投入其他囊中,不是大醉及吊丧的日子全都如此,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参元、扬敬之等随时来从囊中取出抄好带走。长吉常常独自骑驴来往于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处偶有诗作,随意丢弃,放在沈子明家的仅是所剩四卷罢了。

长吉快要死的时后,忽然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骑着红色的有角的龙,拿着一块木片,上面写着远古的篆体字或石鼓文,说是召唤长吉,长吉全都不认识,忽然下床来磕头说:“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愿意前去。”红衣人笑着说:“天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立即召你为楼写记。天上的差事很快乐,不苦啊!”长吉独自哭泣,旁边的人都看见了。一会儿,长吉气绝。他平时卧室的.窗子里,有烟气向上冒,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微微的奏乐声。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时间,长吉最终死了。长吉的姐姐是不会编造出长吉这些事来的,所见到的确实像这样。

唉,碧蓝幽深的天啊,是那样的高,天上确实有天帝吗?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宫殿房屋、亭观楼阁这些东西吗?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天的高远,帝的尊严,也应该有人的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噫,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奇才,不仅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吗?长吉活了二十七岁,职位不过奉礼太常,当时的人也多排挤诽谤他,又难道是奇才,天帝特别重视他,而人们反到不重视吗?又难道是人的见识会超过天帝吗?

参考答案

1.①大概。②接过。③忽然。④摈斥。

2.说明李贺能深入生活,认真观察,选材创作,刻苦执着,创作态度严谨,才能写出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诗篇。

3.李贺短暂的一生,家庭困窘,仕途失意,不容于世。人们惋惜英才早逝,故有此传说。对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不满与愤恨。

4.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控诉与抨击,对诗人早逝寄予感叹惋惜之情。

5.①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强敌压境,城摧势危,将士英勇抗敌,誓死报国。“阵前实事,千古妙语”。②“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唐代征丁采玉,民夫身历危崖险溪,饥寒无食,身死溪水。抨击时弊,入木三分。

李贺小传文言文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①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②下榻叩头,言:阿③弥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④有烟气,闻行车嘒管⑤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注]①程限:让人遵循的标准、规范。②欻(xū):忽然。③阿:母亲。④勃勃:烟气向上的样子。⑤嘒管:声音轻微的管乐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语长吉之事尢备 备:详细

B.过亦不复省 省:察看

C.长吉竟死 竟:竟然

D.帝独重之 重:重视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为李长吉集叙 为刎颈之交

B.阿弥老且病 吾今且报府

C.天苍苍而高也 吾尝终日而思

D.闻行车嘒管之声 欲诛有功之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贺身体细瘦,二眉相通,手指很长,勤奋刻苦读书,写作速度很快。

B.李贺治学严谨,只要不是大醉或吊丧,他总在认真地修改平时的创作。

C.李贺也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曾向绯衣人使者叩头求饶免死。

D.李贺虽然才华出众,但却怀才不遇,一直未得到朝廷重用。

7.把原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4分)

译文:

(2)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6分)

译文:

参考答案:

4.C【解析】竟:最终,最后。

5.D【解析】之都是定语,的;A替/成为;B并且/姑且、暂且;C并且/地,表修饰。

6.C【解析】贪生怕死有误,原文有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应为孝顺,不忍去死。

7.(1)(他)常常骑弱马,让一个小书童跟随,背着破旧古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立即写下来放进囊中。

【解析】恒,常常;从,使跟着;距,弱;即,立即;书,写。

(2)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凭上天的崇高,天帝的尊贵,也应该有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人世的人,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

【解析】苟,如果;信,的确;愈,超过;寿,长寿。

【参考译文】

京兆杜牧替李长吉集作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很是详尽,这就是世上流传的。李长吉嫁入王家的姐姐,说起长吉的事来尤其详尽。

李长吉为人纤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最先被昌黎人韩愈知道。与长吉一起交游的,以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最为密切,长吉每天都与他们一同出游。从没有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按照法式连缀成篇那样,以符合作诗的规范为意。他常常骑弱马,让一个小书童跟随,背着古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立即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取囊中所有,见所写很多,就怨怒地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从婢女那里取出书,研墨拿纸补成完整的诗,投入其他囊中。不是大醉及吊丧的日子全都如此,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参元、扬敬之等随时来从囊中取出抄好带走。长吉常常独自骑驴来往于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处偶有诗作,随意丢弃,放在沈子明家的仅是所剩下的四卷罢了。

长吉快要死的时候,忽然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骑着红色的有角的龙,拿着一块木片,上面写着远古的篆体字或石鼓文,说是召唤长吉,长吉全都不认识,忽然下床来磕头说: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愿意前去。红衣人笑着说:天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立即召你为楼写记。天上的差事很快乐,不苦啊!长吉独自哭泣,旁边的人都看见了。一会儿,长吉气绝。他平时卧室的窗子里,有烟气向上冒,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微微的奏乐声。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时间,长吉最终死了。长吉的姐姐是不会编造出长吉这些事来的,所见到的确实像这样。

唉,碧蓝幽深的天啊,是那样的高,天上确实有天帝吗?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宫殿房屋、亭观楼阁这些东西吗?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天的高远,帝的尊严,也应该有人的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噫,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奇才,不仅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吗?长吉活了27岁,职位不过奉礼太常,当时的人也多排挤诽谤他,又难道是奇才,天帝特别重视他,而人们反到不重视吗?又难道是人的见识会超过天帝吗?

李贺小传文言文3

李贺小传

唐代·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李贺小传文言文4

李贺小传[唐]李商隐

长吉(李贺)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①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歘②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③,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注:①程限:规矩法则。②欻:突然。③奉礼太常:唐代官职,从九品上。

1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

(1)恒从小奚奴(2)率如此(3)少之,长吉气绝(4)苟信然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6分)

(1)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2)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

20.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李贺写诗善于捕捉灵感,随时记录所见所得,不拘泥规矩约束。

B.太夫人赞同李贺的创作态度,认为唯有呕心沥血才能写出佳作。

C.关于李贺临终前的故事虽然荒诞离奇,但作者却以为真实可信。

D.李贺英年早逝,怀才不遇,本文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惋惜。

21.文章最后一段感情深挚浓烈,请对其写作特点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8.(1)使……跟从(2)大多,一般(3)不久(4)确实

19.(1)(李贺)能够费尽心思创作诗歌,而且写得很快,最早被韩愈了解。

(2)等了大概有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的时间,李贺最终还是死了。

20.B

21.最后一段作者连续提出了六个问题,前三问是问天,后三问则专问李贺的遭遇,层层递进,反复呼号,与前文平和的叙述形成鲜明反差。像李贺这样“才而奇者”世所罕见,却遭到世人的排斥,作者积郁的悲愤通过连续的质问喷薄而出,将文章的情感推向高潮

第五篇:人生旅途——求学篇

人生旅途——求学篇

我的人生旅途第一篇就写求学,是因为我的求学之路太坎坷了,读书的过程也很艰辛,但我却从中享受了读书的快乐和幸福。每当回忆起那求学的坎坷经历都让我心动不已,让我感到苍天有眼,和有志者事竟成的鼓舞。

我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就遇上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因此,我还没读完初中一年级,学校就停课闹革命,我的学生时代就这样过去了。接着就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贫困的朝阳专区xx县农村呆了四年,然后进工厂当工人。为了能够继续求学我费尽了心思和周折,只要有书读,什么样的学校我都不挑剔。我在离开学校十几年后,走进了x钢石灰石矿“

七、二一大学”,在那不正规的学校里学习了二年,在三十四岁时我进入了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xx工学院管理工程系管理工程专业学习(大专学历)。后来又函授学习了中央党校,在不惑之年读完了大学本科。但我并没有就此满足,42岁时又到xx大学进修学习,还业余学习过电子技术、涉外经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各学科知识,各类专业的毕业证书结业证书就有五个。求学之路可谓坎坷而曲折,但也丰富多彩,其中的一些故事,让我终生难忘。

先回忆一下我的读书经历吧:

xxxx

由于不懈的努力学习,我先后取得了电气技术员、经济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任职资格。

读书使我快乐,使我幸福,使我得到满足,但求学之路的坎坷和读书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也真让人回味无穷。

我自幼喜欢读书,也崇拜周围哪些有文化的人。小时候我家住在xx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家属院,医院里的大夫、护士都是大学或中专毕业,我非常羡慕和尊敬他们,曾多次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向他们一样读大学。可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初中一年级时,就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那真是一场梦,一张大字报使全国所有学校都停课闹革命。铺天盖地的大字报贴满了学校的走廊和围墙,接着就是大串联、大批判,整整折腾了二年,到了1968年10月,所有中学的在校六届毕业生(初中三届、高中三届),全都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那时,我还不满十六岁,千里迢迢去了辽宁省最贫困的朝阳专区xx县要xx公社吴坤杖子大队下乡务农。我们大队有二名高中三年级的女同学,就是因为文化大革命,而没有读上大学。她们有知识、有文化,随意说出一个物理现象或化学符号什么的,都会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我总是跟她们学这问那。贫下中农看我爱动脑筋爱学习,又挺热心,到农村三个多月就选我当了“赤脚医生”,送我到地区医院学习。我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永于实践,热心为贫下中农服务。我父亲是药剂师,我利用春节放假的机会,跟着父亲学习中草药制剂。在那个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地方和年代,那真是一个不小的举动。我制剂的“元胡注射液”治疗胃脘痛十分有效,周围十几里的老乡都到我们大队卫生所看病求药。当了赤脚医生,接触到了新的知识,使我更加感到自己文化基础太差,求学的欲望在心里蒙动。到了1971年未,国家第一次恢复了高等学校教育,招收工农兵学员。我听说了这个消息后,以十分高兴和忐忑的心情,给xx县知识青年安置办公室的领导写了一封情真意切渴望上学读书的信,几天后竟得到了回信,真让我太高兴了。他们勉励我在农村好好干,如有上学的机会会考虑我。我在农村等啊盼啊,直到春节前夕,我才离开青年点回家过年。在回家经过xx县城时,到我们班在县委工作的同学那借宿,因为从我们青年点回xx必须在县城住一晚,才能坐第二天的汽车到火车站。我那个同学告诉我说:“安置办的同志正在找你呢”,我急忙到了安置办。他们说真巧,现在有一个上大学的补发名额,你明天先别走了,参加考试和体检。那时的招生主要是推荐和面试。第二天,我和二位大学招生的老师见面了,他们对我进行了简单的笔试和口试。其中有一位是xx药学院的教师,他问我有关中草药的一些知识,我谈了中草药制剂,以及“九二O”治疗哮喘病的临床试验等情况,他们非常满意,说我这个赤脚医生还真是懂得不少知识,也有实践经验,表示愿意接收我这个学员。他们非常关切的对我说:“这次招生是三结合的,必须有基层的推荐意见,你们公社党委书记正在县里开会,让他签个字手续就全了。”我自信的说:“公社领导一定会同意我上大学的,公事公办,还是你们找吧。”招生的老师也有把握的要去了我xx家的地址,说通知书直接发到你家。第二天我兴高采烈的回家了。不料想,大学通知书左等右等也不到。春节前三天,一个刚从xx县回来的同学来看我,我急切的问她:“我上大学的事你知道吗。”她说:“知道,你去不上了,公社领导说你走后门,没给你填推荐意见。”我当时象疯了一样,哭着喊着非要马上回xx县问个明白,我在那里举目无亲,哪有什么后门可走。再说,当时也不懂得什么叫走后门。我爸爸劝我安静下来,给我要了长途电话。xx县安置办的同志在电话里安慰我说,没有其它原因,只是因为你是补发名额,别人都合格了你就不能去了,在家好好过年,以后有机会一定让你去上大学。我知道这不是实话,但回去说理也没有用,招生工作已经结束了,只好认倒霉。那年的春节我是在泪水中度过的,整天泪流满面,嗓子哑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第一次上大学的梦就这样破灭了。

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xx县要xx地区医院和xx县知识青年安置办对我在农村的表现是认可的。第二年即1972年五月份时,xx县卫生局派了三名医生和我一个赤脚医生,到xx县学习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疾病,对我还是非常重视的。在xx学习期间,那三名医生到我家坐客,我妈妈和他们聊我在xx县会有怎样的发展,了解到那年春天确实又招了医疗专业的学员,但让xx县医院领导的孩子去了。这个消息让早已想让我调回xx的父母坚定了信心,让我马上调回xx,因为xx要招工。我真不愿意回来,因为我相信组织,是学校统一按排我们到那个地方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不愿意离开集体。再说如果我自己找地方调回来,失去了贫下中农对我的信任和培养,毁掉了自己多年的努力和学习。但举目无亲和被人愚弄了的感觉,以及我妈妈的压力,我还是委屈的调回到了xx市郊区的xx公社响山子大队。

在xx公社务农六个月,一切都是从头开始,那身心的苦真是一言难尽。我不会干农活,那里的知青又觉得我是后门来的,甚至怀疑我不是六八届的知青,在十分痛苦的情况下,还是xx县安置办的领导帮助了我,给我写了一份鉴定寄到xx公社,那些知青才相信了,也对我好起来。现在想起来,xx县安置办的同志真是太负责任了,我与他们一无亲二无故,也没有更多的接触,只是给他们写过一封信,就这样的为我负责,我真是非常感动。谢谢他们!

1972年底,知识青年召工了,经过一番周折我参加了工作,分配到x钢石灰石矿做变电工。工厂离家很近,工作环境和这个工种在那个单位都算是比较好的。但我上大学的愿望有增无减,特别是电工技术里涉及到物理、数学等方面的知识时,我就找来初中的课本自学,不会就问我们车间的新工人,七二年的高中毕业生,问车间里的技术员。不长时间老师傅就认为我比其他的新工人爱学习,肯钻研。半年后工农兵大学开始招生了,我跃跃 欲试报名参加了考试复习。那时报名参加考试的人不多,很多人都不愿意学习,车间没有什么反对意见,矿里也同意,并给了我一个月的复习时间。我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简要学完了初中三年的数学、化学、语文等课程。高考结束时我的体重降了20斤,从进工厂时的112斤下降到了92斤,真是付出了很多。考试成绩在我们石灰石矿九名考生中名列第三,有希望被录取。可突然又出现了一个“张铁生事件”,考试成绩不是主要录取依据,而看实践经验和政治条件。这实践经验就不好考核了,因为都是刚从农村回城入厂半年或一年的知识青年,但政治条件就复杂了。我爷爷曾经做过伪警察,虽然没做过什么坏事,而且还被伪满当局因涉嫌反满抗日分子开除了,但解放后也被定为历史反革命。这样的政审条件,又使我名落孙山。这第二次上学失败的打击使我首先怨恨父母,说他们不支持我。因为父母的本意不愿意让我上学,觉得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就行了,干吗非要上学,所以我妈妈第一个不支持我,晚上复习不管多晚,早上我都要起来做饭,那时正赶上我姥姥去串门,平时都是姥姥做饭。这次大学没去上,正合她的意。接着,中等专业学校又招生了,单位领导说这些学校和专业让我随便挑,可这时我弟弟想上学了,他虽然没有参加上次的高考,但这次是单位同意就可以。由于我父母的惰性态度和我弟弟也要上学的实际情况,妈妈是不会让二个孩子一起读书而都没有了工资收入,我就对领导说不是大学我不去。这样我弟弟报名去了xx建工学校,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这第二次上大学的愿望就这样彻底破灭了。

在以后的二年时间里,上大学一律采取推荐形式,不用考试。人们开始对上大学也有了新的认识,原本不爱学习的人也把上大学看成是改变现状的跳板,是一种荣耀。因此,能被推荐上大学就更难了。而且,真正兴起了走后门之风。对于我本没有后门可言的人,被推荐上大学是不可想象的事了。正在我无可奈何的情况下,1976年7月,x钢石灰石矿办起了“

七、二一大学”。我饥不择食,立刻报名参加学习。当时,车间党支部书记找我谈话,让我脱产当团支部书记,劝我不要上学。我真急了,连忙说我不适合当干部,就想学一点知识,还好书记总算同意了我上学的请求。

在离开教室十年后又坐到了虽不正规,但必竟是可以学习的课堂上,心情也是非常高兴的。那时我学的是机电专业,教我们数学的老师是1972年和我一同高考落榜后,又上了中专的同学,但我一样尊重他。另外学校又聘请了xx冶金钢铁学校的老师和本单位的工程师给我们讲基础课和专业课。这样的教学条件当然比不上正规大学,但我也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二年后,我在全班26名学员中,毕业成绩名列榜首,全班也只有六名同学拿到了毕业证书,我是第一个被分配到生产技术科做管理工作的。

这个“

七、二一大学”在后来不算大学学历,只算中专学历,可我毕竟从那里学到了初中、高中以及大学里的一些专业知识,改变了我知识贫乏的现状。我感谢组织上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我也同时失去了1978年全国第一次高考的机会,因为当时我们属于在校生,不允许报考,有得有失吧。

通过“

七、二一”大学的学习,使我做了管理工作,并通过职称考试进入了技术人员的行列。但在这个队伍里,我们是被人看不起的,学历最低,又不是正规学校,总觉得不硬气。尽管我孜孜已求的继续学习,还经常参加各类培训班,记得有一次下班后到冶金技校学习,回来后又累又饿,到家就晕倒了。不管怎么学,没有一个公认的学历,心里总是不踏实,工作中也确实觉得自己知识不足。

到了1983年底,我结婚后孩子三岁的时候,知道了成人高考这条路,并且在省重点大学有后备干部专修班。这是我又盟生了上大学的念头。那时真是困难啊,我爱人身体不好,结婚三年,他在家病休二年,孩子又小,我想上大学的愿望总不敢和爱人说,但这个愿望实在是太强烈了,每当我看到报刊上登载有关大学生的报导时,我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会非常激动地把它看完,真是羡慕他们,渴求自己能在真正的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我在单位工作表现好,符合后备干部的培养条件,组织部同意我参加学习。争求爱人意见时,他心里也很矛盾,因为孩子小,他身体又不好,可不同意又觉得我上学的愿望太强烈了。但他认为我也不一定能考上,因为xx工学院是国家重点院校,于是他就说你愿意学就报名试试吧。有了他这句话,我不管婆婆的反对和一些人的不理解,我参加了备考班的学习。那时已是12月份了,数九寒天,我白天上班,晚上参加补习备考班,因为不敢脱产补习,怕考不上工作岗位再没了。家里的活一样也不能少做,洗衣服做饭那样都少不了。到了晚上孩子睡了以后,学到后半夜二三点钟是常有的事。那时我家住小偏厦,就是在平房的后面盖一个小房,北门北窗户,卧室和厨房加一起也不到十平方。晚上学习我不能在屋里学,怕影响爱人和孩了睡觉。只能在窄小的厨房学习,把矮矮的炉台当桌子,坐着小板凳围在炉台边,边取暖边学习。现在的年轻人是不会想象出那种房子是什么样的,只有我们那个时代住过小平房烧火坑的人家,才能知道那个炉台和厨房的样子,真是太坚苦了。那时我有一点“

七、二一”大学的基础,又参加了补习班,所以只要我下功夫,跟上补习班的进度心里就有点底,比起我当年第一次参加高考时的文化程度要强得多。但当时参加高考的人,起跑线也都比较高,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就看谁的冲刺能力强了。我做饭或者洗衣服的时候,也要背政治题和数学公式等,有时太累了,躲在炕上点上只有几瓦的小灯背题。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闯入了梦寐以求的xx工学院,这个令我向往的高等学府。

这个大学真是闯入的,也可能是我多年渴望上学的努力和追求感动了上帝,让我以低于录取分数线0.5分的考试成绩,如愿以偿的进入了xx工学院。其中的过程是一段精彩的故事,每当回忆起来都让我充满感激而激动不已。

1984年xx市委组织部推荐了70多名后备干部报考xx工学院和xx理工学院,通过全国的统一考试,包括我只有11名考生达到了录取分数线,我是小数点后分数四舍五入进档的,档案投到了xx工学院。当时我接到考试成绩单时,看到化学成绩是70.5分,认真核算一下不是300分,就对市委组织部的负责同志说:“我的分是四舍五入进上去的,报xx工学院能行吗。”那个同志说:“怎么不行,懒也得懒到东工去”。我当时真是不懂得学校好坏的差别,只想在x钢工学院学习离家近,可以照顾家。但那个同志说我真是不懂,东工是二年的学制,x钢是三年的学制,时间和学校的差别多大啊,一定要报东工。现在想起来我非常感谢他,我记得他的名字,可这么多年没有联系,如果能见到他,我一定要好好的感谢他。可事情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xx工学院不收我这个差0.5分的考生,把我的档案退回了xx。xx市委多次与xx工学院协商,都没有成功。八月中旬我知道了这个情况,想改报到x钢工学院学习,因为x钢工学院的录取分数线低于重点院校35分,可这个时候x钢工学院录取工作已经结束,我的分数再高也进不去了,我心里着急了。在这种面临上不了学的情况下,我神奇般的来了胆量,只身到省里要找地方说理,找能让我上学的学校。那天我从xx坐火车到了xx,坐在火车上根本不知道应该找谁,哪个部门负责这个事我也不知道。在一片茫然的情况下,我打听到了省政府的地点,可到那时已是中午12点了,看到工作人员从省政府的大门里骑着自行车出来午休了,而且穿着军装的警卫也不让靠前。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况下,竟遇到了一位让我一辈子都记着的好心人。

我在省政府外边的北陵大街上无望的走着,那时北陵大街行人很少,我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的时候,看到一位慈祥的老同志骑着自行车过来,突发奇想。我上前问他说,请问老同志,省高教局在哪,他下了车耐心的告诉我,并问我什么事。我把高考差0.5分,xx工学院不收我的事简要说了一下。他很耐心的对我说,那不好办,省里管不了他,东工是冶金部所属院校,不过你来了,到高教局试试吧。然后,他详细地告诉了我高教局在什么地方,怎样走,并告诉我负责这项工作的老师姓曲,长得胖胖等等,感动地我满脸热泪,深深给他鞠了一躬,原来他是中医学院负责招生工作的老师。这真是仙人指路啊,按照这个老师的指点,我下午一点多钟顺利地找到了高教局负责招生工作的曲老师办公室。

我敲门进去,见屋里坐着一位稍胖一点的男老师,我说您是曲老师吗,他说:“什么事。”我说:“我是xx考生,因为高考分数通知单是300分,xx市委组织部让我报考了xx工学院,但东工不收我的情况。”边说边拿出成绩单请他看。曲老师看了说:“糊涂概念,299.5分能当300分吗。”接着他换了口气说:“你到锦州工学院吧,那里的招生工作没有结束,收275以上的考生。”我说:“孩子小,爱人身体不好,不能到那么远的地方上学,让我到x钢工学院吧。”他说:“x钢工学院招生工作结束了,进不去。”停了一会,那个曲老师又说:“xx工学院我们不直管,只能协商。这样吧,我给xx工学院学生处的赵处长写封信,你给他送去,试试吧。”真是太让我感动了,曲老师这么负责任的为一个素不相识的考生协商,真是太难得了,我不知说啥才好,只能连声说:谢谢老师。他写的什么内容我不知道,我拿着这封信心里真是太感激了,不管有用没用,曲老师和那个不知姓名的老师都是我终生难忘的好人,我从心里永远祝福他们一生平安。他们和我素不相识,能给予我真诚的帮助和答复,真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人心,也像夏日里的冰激凌,沁人心脾。我像拿到了圣旨一样,兴高采烈的直奔xx工学院。

我急急来到xx工学院学生处,看到一位和我年龄相仿的老师,问他赵处长在吗,他说:“什么事。”我说:“高教局的曲老师给他带封信”,他接过信就拆开了,看了后说:“你叫李萍吗”,我说:“是”。他说:“你被录取了”。我激动的不知说什么好,汗水和泪水一起涌出,马上表态说:“别看我入学考试分数不高,到学校后我一定是个好学生。”他笑了,觉得我挺有意思,随后出去了,跟进来一位年长的老师。他介绍说这是赵处长。这个赵处长可不给情面,对我说:“差0.5分还想上东工,不行。”我搞不清楚是什么意思,就说:“赵处长不是我想上东工,是组织上让我来,如果能让我上x钢工学院是最好了,我可以照顾家”。后来赵处长又说了一些招生工作严肃性的事例,说他们学校哪个教授的孩子差0.3分东工都没收等等。我听了很着急,就说:“东工是我想往的学校,但不是我非要来的,确实是组织上让我到这学校学习。”赵处长看我真是急了,就说:“快别说了,就因为你我们招生工作到现在还没有结束,正巧你来了,赶紧填新生登记表,因为你的档案已经退回xx市委了,我们填不了”。这时我才一块石头落了地,连声说谢谢,就认真地填写“辽宁省1984年成人高考新生登记表”。填完表从学生处出来已经是午后三点多钟了,早晨到现在滴水未进,我在东工校园内买了一支冰棍边走边吃,20多分钟后走到学校正门的时候,一个声音叫住了我。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学生处那个年轻的老师。他从自行车上下来,对我说:“咱们是老乡我姓于,是xx汽运公司的,三年前高考毕业后留校的。”我很高兴在这里遇到同乡,和他聊了起来。他接着说:“你挺有门路啊。”我惊呀地说没有啊,什么门路也没有,他说:“那你就太有福气了。你知道,xx市委来过二次协商你入学的事,咱们学校都没同意,今天上午省委组织部来人和学校协商才同意录取你的。”我听了真是感动极了,组织上对我太负责了,我真是从市委到省委一个人都不认识,他们能为我负责任的多次出面协商,我太感动了。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工作的不慎,使我面临没有学校录取的困境所至。但不管怎样,我是幸运的,组织上是负责的,xx工学院是理性的。我感谢所有的人,使我如愿以偿的圆了大学梦,进入了我梦寐以求的重点院校。那真是幸运啊,也是我人生最大的福气。我想这可能是我多年求学的经历和精神感动了上帝,让我有这样的好运吧。这时我也清楚了,我被录取不是曲老师那封信的作用,但他和那个老师的温暖关爱和帮助,却是我那天最感动最幸福的一幕。

考上了大学,戴上了xx工学院的校徽,我兴奋,我自豪。记得入学的那天,是我爱人和孩子一起坐火车送我到学校报到的,我带着孩子办理入学手续,同学们投已惊赞的目光。报到手续办好后,邮寄的行李还没到,我就和爱人带着孩子到南湖公园玩了二个多小时,晚上爱人带着孩子坐火车回家了,我当时还沉浸在兴奋之中,并没有难舍难分的感觉。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各种困难接踵而至,我的心情也不在只是高兴和自豪了。

那时我家住小偏厦,冬天冷得很。孩子刚四周岁,爱人是病休二年后刚刚上班,这种情况我离开家到外地学习那困难真是太多了。高考前婆婆说你要学习我管不了,孩子我可不给你看,但我考上了大学,她也很高兴,因为邻居中也有参加高考的,都没有考上,她觉得我能考上也很荣耀。首先转变了态度,她说:“虽然当初我说不给看孩子,但你考上了,我还得看,你放心学习,不用惦记,我是她奶奶,总比让别人看强。”我真感谢婆婆,如果不是她老人家给我看孩子,这个书也不一定能读下来。上大学期间的苦和难,现在的大学生是不能理解的。那时交通不方便,没有高速公路,火车的车次也很少,因为孩子小,我每周六晚做17点30分从xx发,19点40到xx的火车,回到家就晚上8点多了,作业要在火车上做,回到学校再写到作业本上。回到家我要多做一些能放住的食品,给爱人包点饺子或者多蒸一点馒头。做饭的时候把英语单词放到能看到的地方,一边做饭一边背单词。回家一天的时间,手里的活干也干不完,不上火车就不能停下手里的活。有一次孩子病了,我和她爷爷带孩子看完病,孩子依依不舍的哭着和爷爷回家了,我上了火车,坐在车上眼泪不停的淌,心里真不是滋味,心想这图的是啥啊,孩子有病我也不能在身边,真对不起孩子。第二学期家里动迁了,孩子和爷爷奶奶在外面租房住,爱人到我娘家住,三口人分三个地方,但这时倒更好一些,因为爱人有人照顾了,他不用自己做饭,有我姥姥和妈妈的照顾;孩子有奶奶照顾,我也少了一些担心。

家里的事有了头续,但大学的生活也不全是精彩,其中也有酸楚。我虽然读了“

七、二一大学”但基础还是比较差的,特别是我的立体思维概念比较差,机械制图学的吃力。记得第一次其中考试时,恰巧我感冒了,脸烧得通红,考得又是“画法几何”,我学的也不够好。由于发烧,脑子一片空白,当时我不想答了要求补考,可老师说你慢慢答没关系。等公布成绩那天,上课之前我们班另外一名女同学对我说,你通过了,老师给你提了分。课堂上老师公布成绩,果然我们三名女同学排在全班最后,我是最后一名60分。听了这个分数,我又是最后一名,加之那个同学说我的分数是老师给提的,一种莫名的羞愧涌上心头,委屈地哭了起来,眼泪不停地淌,自己想止也止不住,弄得老师和同学都不知咋回事了。下课的时候同学们过来劝我,别人一劝我更哭了。那时我自己也不知是咋的了,就是觉得非常的没面子。后来,那个老师经常表扬我,说我图画的好,干净,这门功课的结业成绩也达到了74分。回想起这个事,我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太强了,我把同学说我的分是老师给提的,看成是一种耻辱,其实同学们并没有这样想,她只是不经意的说了一句,就让我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之后的各门功课我都是努力学习,再也没有被老师提分这样的事了,各门功课我都达到了70分以上,有些学科还优秀呢。比如物理试验课,因为我试验做的好,报告写的也好,还被学校选为优秀作业展出了呢。

在东北大学的学习期间,是我一生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坐在那有着悠久历史而名扬中外的大学课堂上,听着专业水准很高的老师讲课,那真是一种享受。而学校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经常有社会名人、专家的各种讲座,有各种社团的课外活动。体育课我们学滑冰,学韵律操,学校专为我们女同学单独按排体育课程。每个周末我们管理学院还举办舞会,我们管理工程系管理工程专业这届有四个班,共100名学员,但只有七名女同学,所以舞会上我们是姣姣者。我们的舞会是同学们自己用乐器伴奏,多才多艺的同学很多,连老师都愿意参加我们的舞会,那青春的旋律真美。

学校的生活丰富多彩,学习生活紧张有序,同学都是单位里表现好的后备干部,素质都很高。所以这段生活是精彩的,美好的,但对于我来说也是苦中有乐。因为,我并没有完全享受到学校的美好生活。周末时,有些活动我就不能参加,必须回家看孩子,也不放心身体不太好的爱人。我是一个传统观念很强的人,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是我的首要。

经过二年的刻苦学习,我拿到了xx工学院那烫金的毕业证书。开始有了松口气的感觉,因为从工作以来,不管是结婚后爱人有病还是生孩子时,都没有放松过学习。孩子刚百天的时候,我上班就参加技术员晋级考试。孩子放在教室后边冰冷的桌子上,我参加复习班学习。一直以来总是学啊学,这回有了过硬的文凭,多年的愿望也实现了,我真有该松口气的想法。

大学毕业后到x钢三建公司企管科当了科长,专业对口,得心应手,工作也很顺利。这期间我又参加了xx师范学院开办的涉外经济函授班,一年的学习时间,我顺利的拿到了结业证。九O年,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本科函授班招生,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的中共党员。我符合条件,又动心人了,觉得大专学历还不是真正的大学,本科才是大学,我要读完真正的大学,这样又报考了中央党校本科函授经济管理班。函授学习相对于住校的全日制学习还是有些宽松的,学习的内容和深度不如全日制学校,但即要工作又要学习,双重的任务也是很不容易的。那时我的工作很忙,正值企业改革初期,企管科的工作特别多,企业升级、标准化管理、现代化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一系列企业管理工作都由我们企管科负责。在家里还要担起妻子和母亲的责任,而且,我还爱好裁剪缝纫,孩子的衣服我都自己做,这又多了一项家务活。也不知哪来的精神,学习工作再苦我也不怕,看书累了就做点家务活调解一下,可其它业余生活就全没有了,我爱看小说也没时间看。按政策给的第二胎指标也退回去了,一切都给学习和工作让步。三年的函授学习很牵涉精力,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记得有一年正月初八考试,那年过春节时,我就在家看书了,走亲访友全都取消。经过努力,我还是顺利地拿到了经济管理专业函授本科证书。

重点大学我上了,大学本科的文凭也拿到了,而我对读书没有厌倦,高等教育给了我一把学习的钥匙,使我学会了读书和怎样读书。93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从企管科调到财务科工作,组织上又让我到xx大学进修工业会计。那时我已四十多岁了,孩子念初中,正是爬坡的时候。x钢集团公司按排了七名财务科长去学习进修,谁都不愿意去,最后只有我一个人到xx大学进修。对于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同志,学习已不是件轻松的事了,我和在校的本科生一起上课,我的工龄比他们的年龄还要大,她们称呼我阿姨,这才感觉真是老了。同时我也知道这种在校读书的机会以后不多了,那种感觉真是又幸福又痛苦。幸福的是在学校里学习知识的心情真好,痛苦的是又一次离开家,孩子学习正是关键时候,需要我在家照顾和辅导。而且这次学习和十年前在xx工学院学习不一样,那时的同学是同龄人,现在的同学和老师的年龄都比我小,能沟通和交流的人都没有,真象与世隔绝一样,我只有拼命学习打发时间。那个学期我学完了组织上要求我进修的全部课程,修完了《工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工业会计大作业》等五门课程,都取得了优良以上的成绩。还自学了《计算机应用》及《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撰写了一篇论文《关于建立企业管理会计的探讨》,被《xx大学学报》选用,后来又被《冶金财会》杂志转载。

我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一个学期里学这么多的东西,其中有一个原因也是由于周围实在没有人可以沟通。我只能用学习来打发时间,再一点也是我想赶紧学完组织上要求我学的内容,回家照顾孩子。这次学习收获很大,回到单位后顺利的从经济师转为会计师,在一年后的晋级高级会计师考试时,我的考试成绩在钢铁公司全体考生中名列前矛。

读书是我的追求,读书使我得到满足,学到了知识,提高了素质,弥补了我读不到书的饥渴。然而,为了读书使我付出了很多。没有完成好母亲的责任,为了学习和工作,为了照顾好当时身体不好的爱人,没有照顾好我心爱的女儿。我很少带女儿到公园去玩,更谈不上早期教育。女儿上一年级的时候因为我们家动迁,她还没有和我们住到一起,学习没人辅导,成绩较差。一年级下半年时女儿才和我们住到一起,学习进步很快,到初中时已是班里的上等生了。她常和同学们说,学习不会的地方,妈妈能辅导我,听了这话我很高兴,知识武装了我,也传给了我的女儿。

读书是幸福,读书是享受,能到大学里读书不是所有渴望读书的人都能得到的,然而我得到了。这是我的福气,也是我努力奋斗和追求的结果,也有人说是命运的照化。而命运也恰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为了读书我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追朔这种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还要感谢毛主席号召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没有那场脱胎换骨的革命锻炼,我不会有以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能力。一九九八年十月份是我们下乡三十周年,我们青年点的四名同学又重返了那个我们永生难忘的小山村。那里的父老乡亲看到当年的小青年来看望他们了,非常高兴,我们也更是感慨万分。看到房东二婶的孙子是个稚嫩的孩子,可他比我下乡时的年龄还大呢,想起来真是可怜自己。那里的贫困,那里的朴实,那里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从那里我开始了人生的旅途,接受了最艰苦的磨砺和考验。我从一个没做过任何家务事的孩子,学会了洗衣、做饭、做衣服、做鞋,还在农村当了四年的赤脚医生,成了农民喜欢的小大夫。那艰苦的生活和痛苦的磨练,为以后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留恋那个贫困的地方,怀念那里的父老乡亲。没有那时的磨砺和锻炼,不会有今天的人生观和生存能力。我感叹,十六岁的孩子,离家千里去经受那么艰苦的锻炼,今天想起来都令人心酸。然而,我也感谢那艰苦生活的锻炼,给我的坚毅和勇气,它是我终生的财富,享用一生受益一生。

正是我有过艰苦的磨砺,使我遇到困难能坚忍不拔,遇到挫折能勇往直前。所以,我觉得命运对于我是公平的,我有付出也有收获。为了读书我付出了努力,付出了艰辛,也有丰实的收获,开发了智慧,开阔了胸怀。三十年的不懈努力,我由一个只有初中一年级文化的普通青年,成长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国家干部、高级会计师。有人说我运气好,做什么事都挺顺利的。在晋级x钢内部高级会计师时,考试成绩名列第一,我也觉得运气不错。但运气不是老天爷给的,是自己创造的。我对自己要求严格,从不放松自己。我自大学毕业做管理工作以来,每年都有管理成果或管理论文。退休前有24篇成果或论文,仅在各种杂志上发表的就有8 篇。我业余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较训练掌握了计算机办公管理自动化应用软件,这在同龄人中是不多的。这些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所以说,运气是平时的积累,不是上天给的,而是自己创造的。

我是一个普通人,没有辉煌的业绩,也没灿烂的历史。我只是觉得自己热爱读书,恳于吃苦,得到了收获,充实了自己,丰富了人生。有人说读书美容,我觉得有道理,读书使我身心健康,乐观豁达,精神饱满,自然就不会过早衰老。

读书是我一生的追求,读书使我快乐,读书使我幸福,读书使我得满足。读书对于我来说,来之不易,读之更不易。读书中的酸甜苦辣,说也说不完,那其中的乐趣和追求,只有热爱读书的人才能体会。

下载国刚小传(求学篇)文言文版(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刚小传(求学篇)文言文版(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王充求学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一:王充求学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

    王充求学文言文翻译解释

    东汉思想家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他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在乡里以孝顺母亲被称赞。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王充求学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王充求学原文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

    谢南冈小传文言文及译文

    〔清〕恽敬谢南冈名枝崙,瑞金县学生。贫甚,不能治生,又喜与人忤。人亦避去,常非笑之。性独善诗,所居老屋数间,土垣皆颓倚,时闭门,过者闻苦吟声而已。会督学使者按部,斥其诗,置四等,非笑......

    名人小传(精选多篇)

    学学写小传 泰戈尔小传 泰戈尔(1861~1941)Tagore,Rabindranath,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是向西方介绍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绍到印度的很有影响的人物。1861年5月7日生于......

    励志求学国旗下讲话

    励志求学国旗下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能在这里作国旗下讲话,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励志求学,走向成功”。 (励志就是奋发志气、坚定志气,将精力集中于某一方面)。......

    父子性刚文言文翻译(5篇)

    父子性刚是中学生必学的一篇文言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父子性刚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父子性刚文言文翻译有一对父子都性格刚烈,一点都不肯让人。一天,父亲留客人饮酒,派儿子入城......

    龙华区初中求学指南(精选多篇)

    龙华区初中求学指南初中求学指南是针对进行初中的学生学习而提供指导性的资料。那么,初中求学指南您都了解清楚了吗?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龙华区初中求学指南吧,希望能帮助到......

    深圳市南山区初中求学指南[精选多篇]

    深圳市南山区初中求学指南初中求学指南是针对进行初中的学生学习而提供指导性的`资料。那么,初中求学指南您都了解清楚了吗?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深圳市南山区初中求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