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世界近代史解读二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世界近代史解读二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张书林
我们先看一看王燕平世界近代史第一章的提纲:
第一章 工业文明的曙光
第一节 西欧的原初现代化
一、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社会的变迁与承续
二、现代意识的兴起
1.文艺复兴 2.宗教改革 3.科学革命 4.启蒙运动
三、现代民主政治的开创 1.英国革命 2.美国独立战争 3.法国大革命
四、现代国际关系的初步确立 1.民族国家的诞生
2.现代国际关系准则和现代国际关系的初步确立 第二节 全球化的开始
一、新航路的开辟
二、早期殖民扩张
三、受西方冲击的诸文明 1.拉美文明 2.伊斯兰文明 3.印度文明 4.中华文明 5.日本文明 6.俄罗斯文明
我们从这个提纲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王燕平对这一段历史的整合,和我们的教材完全不同。首先,他的第一节讲的是西欧的“原初现代化”,第二节讲的是全球化的开始,其实就是我们一般讲的“整体世界”的开始。其次,“原初现代化”从经济、现代意识、民主政治、现代国际关系四个方面的阐述,这样就有一个整体感,不像我们的现行教材,逻辑思维混乱,残缺不全。第三,全球化内容较之我们的教材单独增加了“受西方冲击的诸文明”,只是摆在第一的“拉美文明”应该改成“美洲文明”或者“印第安文明”才对。
闲话少说,我们还是逐一比对,看看王燕平都看重哪些“新知识”。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有以下几个知识值得我们注意:
1】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因素不断成长,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在英法等国获得较大发展,逐渐形成了三种典型的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英国式的农场经济、法国 1 式的富农经济以及普鲁士式的容克庄园经济。
2】“原工业化”概念:20世纪 60年代末以来,一些经济史学家将西欧出现的这种建立在农村家庭手工业基础上的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称为“原工业化”,它体现了商业资本在农村的扩张。
3】股份公司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远洋贸易的大发展。远洋贸易需要大量的资金,风险巨大,但获利丰厚。为了更便利地筹措资金和降低投资风险,合股公司应运而生。合股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吸引投资者购买股票而组成。股票持有者就是公司的股东,他们无论参与公司的经营与否,都按所持股票的份额分得红利,当然也得按此份额承担相应的风险。合股公司能保持较长的稳定性,通过发行股票可以汇集巨额资金,并集中使用,从而实现了规模经营。
4】关于重商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重商主义的兴起。重商主义理论认为,国家的力量基于所拥有的金银数量,国家应追求自给、尽量少进口多出口,以积累更多的金银。因此,重商主义理论鼓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以实现经济繁荣、壮大国力的目标。西欧民族国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政府鼓励工业生产,扩展国际贸易。一些国家建立国家银行,政府充当担保人,银行拥有很高的信誉,促进了资金的集中使用。合股公司也得到政府的扶持和保护,它们获得政府颁发的“特许状”,成为独霸一方的特权贸易公司。重商主义政策也推动了海外殖民扩张,殖民地被视为原材料和贵金属的重要来源地。
2.社会的变迁与承续
不同于传统农业社会居民的市民兴起壮大以及他们之间结成的关系、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推动了西欧向近代社会的转变。因此,这个内容虽然抽象,但我还是将它全文转录:
市民社会的成长是近代初期西欧社会演变中的关键内容。在中世纪晚期,市民是城市居民对自己的称呼。城市是市民社会的原型。一般来说,西欧的城市是作为商品交换场所而产生的,它们为了自由地发展工商业,通过赎买或经过斗争获得某些自由特权,有些甚至成为自治城市。市民有相对自由的身份,拥有一定的财产,作为独立的个体从事工商活动,通过劳动和市场获得财富。在商品经济的作用下,一种新的社会关系模式在城市中形成。城市的生产不再以生产者本人及其家庭的消费为目的,而是为了向非特定的多数人出售产品;商品交换成为发生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关系变为以商品为媒介的间接关系,面对面的直接人际关系归属私人领域;社会分工受自由竞争和供求法则的支配。由此可见,市民社会是相对平等自由的个人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私人利益的体系”。市民往往还结成自治性团体,维护特殊利益,这也激发了公共精神的成长。不过,城市市民社会与市民社会之间还有明显的区别:城市市民的自由权源于特权而非人权,城市的生产并不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市民社会从其产生的根基来说,是一个非政治性的社会,是脱离政治国家的领域。但直到中世纪晚期,市民社会并没有与政治国家相分离。从16世纪开始,随着民族国家的出现和新君主制的建立,曾经与王权结盟的市民在王权的保护下获得更大发展。市民队伍不断壮大,在农村从事资本主义性质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人也被包括在内,其主体是由包买商、大店主、银行家、船主、医生、律师等构成的“中等阶级”。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市民社会的经济领域,尤其是经济关系或交往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市民社会的独立性日益增强,但是建立绝对王权的政治国家不断强化对市民社会的控制,二者间越来越尖锐的对立终将社会引向革命的道路。
中世纪的西欧是一个注重等级界限的社会,不过到了中世纪晚期,三个等级的观念以及更为流行的教士和信徒分界都受到质疑。跨入近代,等级界限日趋模糊。虽然贵族以更加夸张的方式凸显门庭,但是价格革命使依赖定额地租的贵族收入明显下降,大贵族已入不敷出。教士阶层变化不大,不过高级教职已非贵族所专享。富裕的市民不满足于经济上的成功,向往济身社会名流之列。等级观念并不一定随着等级界限的模糊而同步走向淡化,贫富分化又 2 带来了新的阶层差异和观念冲突。近代初期的社会充满活力,但处处透着紧张和迷茫。在这个迫使人习惯变动的世界里,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在形态、功能和人际关系方面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格局。核心家庭仍居主流,家庭的经济性生产功能相对突出,血缘和亲情的纽带松弛而脆弱。组建家庭的历程也充满艰辛,年轻人攒够结婚生子的钱财时大多已近而立之年,晚婚晚育便是司空见惯。
3.现代意识的兴起
他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集合在一起,从三个维度说明了现代意识的逐步形成,这是西欧转向近代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先导。他是这样写的:
现代意识的兴起可以视为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其历程包括近代早期的四场运动和变革。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人的欲望以及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宗教改革建立了人在信仰事务上的自主;在科学革命中,人的理性探索出认识自然规律的行之有效的系统方法,新的思维传统和科学精神由此形成;启蒙运动将人类社会作为理性认识的对象,激发了人类运用理性的勇气和决心。四场运动并非环环紧扣,其精神实质却相通相融,共同推进了人类在精神层面的自立、自主、自觉和自信。
4.文艺复兴
有两个观点值得注意:
1】从思想渊源来看,文艺复兴是古典文化与基督教传统相结合的产物。传统的认识刻意突出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文化断裂,淡化了文艺复兴与宗教的关系。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并不具有反基督教的性质,许多人文主义者是虔诚的基督徒。
2】文艺复兴的成就不仅表现在文学艺术领域,在史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它还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日常行为方式文明化。
5.宗教改革
考纲里面没有列举这一内容,但是有两点值得注意。1】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信教的自主性。
2】民族国家的兴起要求打破罗马教廷的控制。这里,英国的宗教改革实际是可以纳入考试内容的。
英国的宗教改革是由国王亨利八世发动的。亨利因自己与凯瑟琳的离婚案迟迟得不到教皇的答复,断绝了英国教会与教廷的关系。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王是“英国教会、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与教廷决裂后,亨利八世解散修道院,将教产出售给支持者。在亨利八世之后,新教经过爱德华六世时期的发展和玛丽女王时期的震荡,终于在伊丽莎白一世时稳定下来。伊丽莎白采用妥协方式,确认了改革的基本成果,同时保留一些天主教传统。英国的宗教改革带有更多的政治色彩,更典型地体现了世俗权力对教权的控制。
6.科学革命
有三句话值得重视:
1】在17世纪取得胜利的科学革命与英国革命一起被称为17世纪的“双元革命”。2】在17世纪取得胜利的科学革命与英国革命一起被称为17世纪的“双元革命”。3】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事实的理性化的思维传统,观察、实验、分析和综合成为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科学革命彰显了理性的价值,破除了迷信和盲从,推动了科学主义的世界观的形成。对自然规律的重大发现激起了人们探索社会规律的热情,启蒙运动随之而起。
7.启蒙运动 他说:“启蒙运动的源头在 17世纪末的英国,是在科学革命和英国革命的推动下开始的。进入18世纪,法国成为运动的中心,以亚当·斯密、沃尔特·司各特、休谟为代表的苏格兰启蒙运动也在同期取得辉煌成就。”把英国的政治革命、科学革命、思想革命结合在 3 一起命题,这应当是一个不错的考虑。
8.现代民主政治的开创
这一标题指的就是英国、美国、法国革命之中之后逐步确立的制度和意识形态。他追溯了民主制度的起源以及与古代民主制度的区别,这都不是我们现在要考的内容。但有一句话我觉得很重要:“在中世纪晚期到近代初期,现代民主两大观念的前提是个人自由意识和民族自由意识觉醒,其标志分别是人文主义和主权国家观念的出现。伴随着民族国家的成长,绝对君主制从成熟走向衰落,英国首先迈出了创建现代民主的步伐。”
9.英国革命 成果是:
通过立法,实现了国家权力重心的转移,议会的权力大幅提高,形成了对王权的有效约束;在议会内部形成初步的权力分割和制衡机制,这包括两院制的沿袭、政党的分立;对个人自由的保护和尊重,包括对言论出版自由的肯定和对人身自由的保护。
局限是:
其民主化改造有许多不足,尤其是高额财产资格将大多数国民排除在议会选举之外。革命后的英国国会、自由实际为少数人专享,英国的政体更大程度上处于贵族民主制的水平。
10.美国独立战争
其一强调美国民主的三个来源:
源于英国乡村的自治传统造就了民主发育的沃土,包含民主精神的清教教义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另外,法国的启蒙思想对北美革命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二强调美国对程序性民主的贡献: 美国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实现了权力部门间的制衡;在联邦内部实现了州与联邦政府间的制衡;立法机构实行两院制,形成了制衡。
11.法国大革命
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大”的四个原因:法国的绝对王权根深蒂固、势力强大,革命中的外来干涉来势凶猛,法国的社会矛盾复杂尖锐,阶级矛盾对抗激烈,革命日益激进,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得到广泛赞同,人民主权也被绝对化。
2】民主和平等尝试:法国大革命的重要特点就是广泛实践人民主权,追求平等。《人权宣言》以普遍适用的、神圣的话语将人民主权原则提升到人类普遍适用的高度。为了完整地实现人民主权,革命者进行了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的尝试,两院制和政党制度遭到否弃。为了追求平等,革命者不仅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可担任官职、公共职务和职位,他们甚至敢于放弃一部分经济自由,对财产权加以限制。
3】职业革命家的萌芽:法国的革命者是满怀激情、自信豪迈的,他们视革命为最正当的事业,成为历史上第一批公开宣称从事“革命”的人。
4】教训:过分追求纯粹民主,反而形成顽固的“专制”作风,个人自由在实践中时遭践踏。
12.民族国家的诞生
这个内容是我们的现行教材中没有的,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也是现代国际关系形成的基础,我们全文录入。
近代初期,西欧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民族国家的诞生。民族国家是近代的产物,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所有成员直接被纳入国家,组成国家这个共同体,并且成员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忠诚于国家,在外部拥有包括确定的疆界、领土等主权。
在中世纪的西欧,由于基督教文化共同体的长期存在和封建割据,民众首先认同自己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域的人,对国家的认同感淡薄,同时国家也没有明确的主权。14—15 4 世纪的封建混战和教会内部的纷争大大削弱了贵族势力,国王与市民联合共同对抗贵族,王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代替了地方分权。从15世纪末开始,民族国家开始形成,国王成为认同的象征,共同的经济制度、以相同法规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的形成使民族国家的根基不断巩固。但是,王权日益暴露出专制与狭隘的本性,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启蒙思想家发出了“专制之下无祖国”的呼声。英国和法国经过革命,消灭了封建制度,建立了民主制,以人民主权取代了君主主权,大大加强了民族认同感。尤其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反对外来武装干涉,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一般认为西欧民族主义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
13.现代国际关系准则和现代国际关系的初步确立
格劳秀斯的思想高考考过了一回,这些内容我们现行教材都没有,考纲也没有,考到这样的内容必然要给考生准备相应的材料。
14.新航路的开辟 既没有“新知识”,也没有“新视野”。15.早期殖民扩张
选两句话:新航路的开辟是全球化开始的标志,也具有全球化的两面性。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扩大了人们的视野,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通过贸易、传教等活动,商品、人员、物种实现了世界范围的流动,包括文化在内的不同文明之间交流逐渐频繁。
16.受西方冲击的诸文明
关于伊斯兰文明,他是这样说的:
伊斯兰文明的创始于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衰落之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代之而起。它在14世纪兴起之后,一度称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军事上不可阻挡,令西欧胆战心惊。虽然地理位臵相邻,最能够感受到西欧的变化,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辉煌,使得奥斯曼帝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再加上宗教信仰不同,从伊斯兰教的角度来看,基督教的西欧是异教统治的地方,因而轻视西欧。这导致从17世纪末开始,双方军事形势逆转,奥斯曼帝国胜少负多,开始衰落。
关于中华文明,他有几个观点要注意:
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在农业文明阶段保持着领先地位,也出现了向工业文明转变的一些因素,却没有像西欧那样实现转型。
如果高考命题考虑明清时期向近代社会转变的某些因素,我想,可以从农业商品化、农村新兴市镇兴起、农业手工业市镇的专业化、手工业分工及其雇佣关系、市场的发展、对外贸易的民间诉求、政治经济思想的转变、以及文学艺术的变化几个方面来考察。
第二篇: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国近代史第二章解读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国近代史第二章解读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张书林
我们先看看她的提纲:
第一节 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文明进程的影响
一、清廷官僚体系的变化
二、社会经济层面的变化
三、社会各阶层与战争的关系
1.士
2.民
3.新阶层的出现
四、错失良机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刺激
一、变局论
二、新旧之间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的艰难起步
一、洋务三十年
二、变与不变之间
从这个提纲我们可以看出,她特别看重两次战争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向近代社会转型方面,对于具体的战争经过只是略微提一下,也不象我们的教材一样特别注重消极面,而是运用马克思那个著名的双重作用来指导分析。下面我们将各节合并,看看都有哪些“新知识”。
一、清廷官僚体系的变化
她在这一部分中说了这么几点:
1】关于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她引了耆英的观点——代表皇帝在《南京条约》上签字的耆英就曾说,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官民深刻的矛盾,老百姓不支持国家以及国家军队;敌人武器过于强大,而中国的武器太弱。耆英的话不无道理,尽管他没有看到制度对比的巨大差距,没能看清世界资本主义扩张的态势,但他看到了敌强我弱的现实,看到了“我弱”背后的深刻根源。
2】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即管理五口通商事务的“五口通商大臣”。它并非专职,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以后转由两江总督负责。其名义上是处理“通商事务”,但实际上是办理外交事务。这是近代外交的一个起点。
3】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一批现代化的官僚机构——总税务司、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陆续成立。
这些变化她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些也是清政府为融入世界所做出的努力,不论它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启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的现代化进程,腐朽的旧官僚体系不得不适应这新的调整和挑战。
二、社会经济层面的变化
关于倾销商品、农产品商品化加强、传统手工业没落与教材说法相同,她另外说了一些现象:
同样是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内部曾经长期受压制的另一批手工业行业却意外得到了发展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因为市场需求大,诸如土法造纸业等制造 1的产品是机制品无法完全取代的,所以土洋长期并存。(2)一些传统工艺的手工业因较少受到外国商品的竞争或者具有民族特色而得到了继续发展,如抽纱、织袜、制发网、制草帽、制钨、制肠衣、制砂、制珐琅等。但它们大多由包买商组织生产,单个家庭劳动以及手工工场形式较少。(3)那些逐渐依附于国际市场和能适应外国资本主义需要的手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除了传统的制茶业、丝织业以外,在磨坊、酱园;缫丝、轧花、制裘、毛笔、中药加工、木器等行业中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其中某些行业还开始运用机器进行生产。
这和我们原来的一致性认识大不相同。
三、社会各阶层与战争的关系
1.士
说的就是我们教材所说的“新思想”。
2.民
就是人民反抗的原因过程。
3.新阶层的出现
说的是买办的出现及其作用,我们教材没有,全文附录:
《南京条约》废止了广东十三行独揽中国对外贸易的特权,这为外商在中国的经济入侵大开便利之门。为了对中国市场进行产品倾销,外国商人开始在中国本土雇佣一批中间人,继续沿用商馆中“买办”的名称。中美《望厦条约》中规定,雇觅及延请买办等事宜,由外商和中国人直接商议,中国的地方官员不得干预。买办的身份与性质从此完全取决于外商,其含义与以往已截然不同。
“买办”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的一个新利益集团,是洋行业务的实际代理人。他们代表洋行经营钱财的进出和保管,也参与业务的经营和商品的交易事宜。买办集团因为有洋人的支持,势力迅速壮大,“中外贸易惟凭通事一言”。经济力量加强,使他们的势力不可避免地向政界蔓延,他们或与官员相往来,或捐钱做官。受到高额利润的诱惑,官员也逐渐向买办阶层中渗透,像两江总督沈葆桢的孙子沈昆山、禁烟督办柯逢时的儿子柯纪文、翰林院的编修江霞公等后来都成为买办。买办由此成为西方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侵略和控制中国的有力工具。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通过买办这一中介,中国也获得了更多的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上买办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时代价值和意义。19世纪60年代以后,买办“于土农工商之外别成一业”,其运行和业务的代理逐渐制度化,形成了一整套“买办制度”,对中国半殖民地化影响深远。
四、错失良机
说的是清政府没有吸取战败教训发愤图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他们将《南京条约》看做是“万年和好”之约。
2】吏治没有得到根本的整治。
3】一部分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在华扩张的部门得到发展,但清朝没有借此机会吸收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来发展近代工农商业。
4】直至1861年,以低级官员斌椿为首的中国外事团队才走出国门,出使泰西。从他们留下的出游笔记中,还看不出“觉醒”的意味,只有对西国繁荣的欣羡。至于那些“清醒”的士大夫们,其认识也停留在介绍西方国家的层面上,对于腐败的清廷和衰败的专制制度没有本质上的认识。
我们的教材给人的印象是“新思想”影响了清朝,其实这是夸大了它的作用,高考屡次考,也有夸大的嫌疑。
五、变局论
这是讲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影响,以下几个要点提请大家注意:
1】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即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这个观点很可以命一个选择题,甚至大题的一部分。
2】几个典型的变局论者及其有关数据,也可以命题。
近代较早提出“变局”思想的是黄遵宪,他认为道光年间的中国已是面临数百年来的大变局;同治年间,丁日昌认为日益扩大的中西之间的接触是千载未有之变局;郭嵩焘也将两次鸦片战争之后的局面称之为“此又自古以来夷祸之一变局也”;李鸿章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更是具有代表性。在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下,先知先觉的士大夫纷纷认识到中国正处于深刻的内外危机和前所未有的时局变化之中。但是,这种认识在甲午战争之前还不占据多数。有学者统计,1861—1900年间,意识到并深深忧虑于“变局”的人不少于37位,而慷慨激昂反对西学并诉诸文字的士大夫恐怕不止于此的50倍或者100倍。虽则37人成不了思想主流,但这毕竟是一股不可小视的思想启蒙力量。
3】关于变局的有关应对建议。
第一,他们认为清政府首先应该重视洋务,以此借鉴诸国富强之术,采西学,制洋器,振兴本国社会经济。只有实力增强了,才能避免耻辱。其次,要重视外交,以积极的态度与西方国家沟通,在外交上秉承“诚实之道”。曾国藩谈国际外交时,引用孔子的话:笃是厚道,敬是慎重,忠、信是诚实不说假话。后来,王韬、郭嵩焘相继引用这四个字作为他们标榜的“诚实外交”准则。这与“夷夏之辨” 的外交策略已截然不同了。
第二,进一步加强“自强”的观念,把西方的侵略看做对中国的一种磨炼。王韬提出,西方数十国聚集于中国,非要使中国变弱,而是要磨砺中国,使中国变强。李鸿章则认为,中国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就应创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这些思想对于洋务运动的兴起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洋务运动就是“变局”思想的一次实践。
第三,“变局”思想加速了士大夫们将“吸收西学”落实到实际行动上。首先是江南制造局以及京师同文馆等机构翻译的西学著作增多。据学者统计,江南制造局1868—1879年共出版翻译的西书98种,销售达31111部。此外,傅兰雅、丁韪良等外国传教士也受聘成为清廷官员,翻译了一批外国著作。其次,国内出现了一批初步反映革新思想的议论和著作。如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当时最完整的资本主义革新纲领,在许多点上开了早期改良派的先声。再如郑观应的《救时揭要》具有强烈的经世之意。还有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其思想在士大夫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它反映了正在分化的地主阶级对西方思想的吸取,其中《采西学议》、《制洋器议》两篇论说最能反映时代的要求。
六、新旧之间
这一部分说的就是洋务派与顽固派,有四点值得注意:
1】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成立,成为中国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外交机关。其职掌按所办事务的国别和性质分为五股,即英国股、法国股、俄国股、美国股、海防股,分别管理各国外交事务,同文馆和总税务司是其下属机构。20世纪以后,它演变为外务部。可以说,总理衙门是新旧分化在政府机构变动上的体现。
2】新旧分化形成的一群较为开明、敢于向传统发出挑战的官员,给衰落中的晚清政府带来了新活力,促成了晚清历史上的“同治中兴”。
3】曾国藩被称为“中兴第一名臣”。他长期受到理学熏陶,在与西方的接触和对内忧外患的切身体验之中逐渐将西方的一些思想融入了自己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不触动清王朝专制本质的改革方案。曾国藩认为中国处于大变局中,只有提高应变能力才能稳定清王朝统治。他提出“整顿吏治”、“挽回人心”是历朝巩固统治的根本。主张裁汰冗员、力主戒除官场疲弊的恶习,提倡爱惜民力,重视人才。
4】冯桂芬1861年写成名著《校邠庐抗议》,书中较全面地表达了改革大局的政治见解。
冯桂芬重视经世致用之学,不拘泥于传统先贤之道。他发展了前人的“变易”思想,提出初步的进化观点。他正视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的落后,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整体中的一个部分,中国应向西方学习。
在如何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冯桂芬的认识已不仅仅停留在“师夷长技”的层面上,他认为应“以中国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来补救中国的不足。因此,他十分重视和欣赏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化学以及工农业机器生产,认为中国应该学会“自强”,应全面发展经济、军事,应裁汰冗员、整顿漕运、河务、盐务等衙门,反对以八股为准的科举取士,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教育制度上的落后。冯桂芬的思想是“中体西用”的学术基础。
七、洋务三十年
变局论、新旧之间讲的是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的内容有这么几点值得注意: 1】这些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使用新式机器进行生产,带有一些资本主义性质。
2】洋务派对清政府的对外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修正。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虽然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并非真的屈服,此后还不断与列强在各种问题上发生冲突。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变成了对外求和、承认和遵守不平等条约。曾国藩的“守定和议,绝无更改”,便是洋务派外交方针的具体体现。这一方针表现了这一时期统治阶级整体的对外心态。
3】两点肯定评价。
在国力衰微、落后于人的情况下,洋务派不轻言战争,也是一种较为现实的策略。在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也含有一些比较合理的因素,如开放通商口岸、公使驻京等,是中国走向世界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洋务派的外交很可以成为一个命题的亮点。
八、变与不变之间
这是总的关键性的评价,我们大都知道,兹引最后一段:
总之,洋务三十年是在变与不变之间艰难前行的,这其中既有洋务派内部围绕着器物与制度之间的变与不变,也有洋务派与顽固派之间思想的变与不变。洋务运动之所以艰难前行,之所以取得了一定进展,乃是这些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正是因为社会历史条件的束缚,注定了洋务理想没能成功。
第三篇: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国现代史学术动态解读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国现代史学术动态解读
张书林
最后,我们看看李少兵归纳的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一、民国初年的政治
二、新文化运动及其评价
三、苏俄与中国国民革命
四、1927-1937年民族产业的发展五、九一八事变与张学良
六、红色根据地七、七七事变及其相关问题(中国的抗日战略、日本全面侵华的内因和外因)
八、抗战中的国共关系与对外关系
九、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实际贡献
+、新民主主义实践
十一、反右与“大跃进”
十二、“文化大革命”
十三、改革开放的中国
从提纲来看,除了第四个属于阅读内容外,都是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的。下面我们一个一个解读,看看都有哪些“新视野”,我列举的仅仅是其中我认为重要的或者容易命题的部分。
一、民国初年的政治
1】关于袁世凯政权的性质
袁世凯模式是晚清皇权模式事实上的延续,取代皇权调控位臵的是暴力,是地主阶级自由化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运作状态。民初起作用的是后两者的联合与折中,所以民初“共和”政体实为地主阶级自由派与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共和”行政,并非“民国”或“共和国”。
2】关于袁世凯政权的贡献
袁世凯在政治上专制集权,同时推行一系列具有现代导向的行政改革,使中国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时期;在经济上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迎来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教育文化方面,鼓励现代教育文化的发展,同时用传统文化整合意识形态,使教育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洪宪帝制前袁世凯的这一统治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具有合理性。
3】关于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
从政治精英的角度理解民初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认为民初政治精英在移植西方政党理念的过程中,更多地融入了个人的价值判断,政治精英对政党理论的错误解读,使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实然间产生了巨大反差,加速了政党合法性的丧失。还分析了政治精英对消除政党党争的努力,认为这种行为充分反映了民初政党运作的幼稚与无奈,其结果必然以失败而告终。消除党争是宪政精神与救亡图存价值冲突妥协的产物,隐藏在其背后的是中西文化传统的巨大差异。民初政党失败的深层原因是中西政治精神的巨大差异。建立在契约关系基础上的西方政治,强调“多元共存”的共和精神;而建立在伦理关系基础上的中国政治,强调权力独占与以礼节情的道德力量。与此同时,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消解了共和的启蒙。反思中西制度成长的差异,“革命”取代“共和”成为现代中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共和精神的缺失使得民初政党必然昙花一现。
二、新文化运动及其评价
1】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应当注意新文化运动所体现出来的“开放的文化观念”。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文化开放观念逐步成熟起来,其领袖人物开始把加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相互沟通、努力建立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更加密切的关系作为自觉努力的方向。
2】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
一些后来以为冲突的观念,对当时当地的当事人而言,未必对立,他们反而会看到更多的相通之处。论争并不意味着新文化人的分裂,胡适提出的议题也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分享。当时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相当多的人,其中还有反马克思主义者,都倾向于整体或根本解决中国问题,对于相当一部分人而言,整体或局部解决两种取向未必势不两立,反而可能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而且“根本解决”也不一定意味着革命,而革命倒可能是走向根本改造的第一步。“问题与主义”之争触及的外来主义与中国国情的问题,认为争论各方都承认中西社会的差异,并从世界角度思考中国问题的解决,而胡适关于输入外来“主义”应该考虑适合中国国情的观念在中国共产党探索世界革命与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问题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呼应。“问题与主义”之争表露了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两种思潮在中国的最早冲突和对立,两者都比较关注于社会的政治现实问题,一方面进行探索和宣传,同时也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关于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想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启蒙思想的框架中处理自我认同和民族认同问题,他们所信奉的公民爱国主义,以民主主义诠释民族主义,以民族的政治认同代替民族的前政治的族裔和文化认同。这种建基于民主公民国家的公民爱国主义,表达了民国初年启蒙知识分子的一种新型的民族主义理念。
4】关于晚年梁启超的思想发展
有的学者认为,梁启超与五四运动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梁启超倡导“新民”学说和“文界革命”,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先驱,对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新文化运动所追求的个性独立、民主自由、科学精神、道德革命表示赞许,他是新文化运动的辩护者而非敌对者。
另有学者指出,如何看待梁启超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是评价晚年梁启超的关键。游欧前梁启超的文化取向与新文化运动是一致的。游欧归来后,梁启超增加了反省现代性的思想支点,其与新文化运动原主持者间的关系是求同存异。他认同新文化运动所彰显的几大原则,但他主张对西方学说也不应盲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则反对全盘否定,主张借助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重新估价和整理国故,以发展新文化。梁启超是新文化运动的骁将,他由反省现代性归趋整理国故,仍不失其独立的地位。
还有学者认为,五四时期的梁启超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坚决支持文学革命并身体力行,是陈独秀、胡适在白话文运动中的同道;他一如既往地坚持资产阶级宪政理想,维护民主政体,同时不再仅仅把民主作为政体变革的目标,而是将其作为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新的伦理精神和人们应享有的自由权利的价值理想;他服膺科学精神,反对科学万能,主张科学与人文相协调,体现了对待科学的理性态度;他为引进新知识、传播新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所做的工作在五四新知识界中无一人能望其项背。梁启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支持者,是五四新文化阵营的重要成员。
有人特别指出,梁启超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他提出“亦中亦西”的文化观,为东西文化问题的大讨论提供了有重大学术价值的意见;其二,他是陈独秀、胡适、鲁迅、毛泽东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启蒙导师,其政治思想成了新文化运动勃兴的精神催化剂;其三,他倡导“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组织共学社,编译新书,邀请外国名流来华讲学,又对中国的学术领域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梁启超从多方面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学术的演进奠定了基石。
梁启超的思想多为后人继承直至今天,我们要建立民族文化,从梁氏那里可以吸取很多养分,可以说,每年都可以在他身上命题。
三、苏俄与中国国民革命
1】苏俄的战略
十月革命后,苏俄和共产国际为摆脱孤立的局面,在中国实施其东方战略,采取的方针是北联吴佩孚,南联陈炯明。这一方针失败后,在联合对象上才进行转向,加速了联合孙中山的步伐。
2】失败原因
共产国际的指导路线与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发生了部分脱节。由于强调反帝革命,共产国际和联共(布)领导人十分看重国民党及其军队。当国共之间的矛盾有可能影响到统一战线的存在时,共产国际和联共(布)领导人宁肯要共产党让步,以使国民党右派及其领导的军队留在统一战线内,也不同意对国民党右派进行坚决反击。很显然,共产国际东方战略内在的规定性,是大革命时期右倾错误的重要根源。
3】关于孙中山联俄政策
孙中山希望借此换回英美对其的支持及借助苏俄力量完成统一中国的目标。而苏俄也希望借此完成自己的“世界革命”战略构想。孙中山联俄政策的形成不单纯是苏俄帮助孙中山和孙中山单方面转变的结果,而是双方互动、共同努力的结果,苏俄对内、对外政策的转变是孙中山确立联俄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苏俄对内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对华方面采取灵活务实的方针,转变对吴佩孚、张作霖的态度等政策调整,对孙中山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孙中山对外政策的转变和联俄政策的确立。
四、1927-1937年民族产业的发展
非考内容。
五、九一八事变与张学良
这个问题的研究有一些误区需要澄清,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蒋介石、张学良之间并非简单的上下级关系,张学良具有相当的独立性。(2)不抵抗的观点主要靠一些回忆录作依据,而许多回忆资料的说法存在种种漏洞。(3)事变前“力避冲突”与事变发生后的“不抵抗”方针,二者有明显区别。(4)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和荣臻等人的电文均证明,是张学良对东北军下了不抵抗命令。(5)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处臵事变的方针,并非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不抵抗政策。国民政府对事变的处臵是,诉诸国联,并准备抵抗。(6)张学良晚年一再说过,下不抵抗命令的是他自己,而不是中央政府。
六、红色根据地
1】文化建设
在根据地建设中,中国共产党除了非常重视政权建设、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外,对文化建设也高度重视。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创造,初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文化建设理论,在教育、文艺、卫生、出版事业等方面取得很大成绩,创造了新的革命文化。
2】调动农民政治热情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始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全国政权之前在小块红色区域内建设和执掌政权的伟大尝试,毛泽东和边界党组织注重充分调动农民积极参与政治的热情,开创了组织农民参与政治活动的艰辛实践。农民通过参与组织工农革命政权、参与革命武装、开展土地革命、支持根据地经济建设实现了政治参与。
3】妇女解放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各级苏维埃在广大的红色区域内针对妇女问题颁布
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及措施,涉及妇女的政治、经济、婚姻、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其原因一方面是为解放妇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把妇女发动起来的迫切需要。这些政策、法令及措施奠定了以后中国共产党处理妇女问题的方法的基础。
七、七七事变及其相关问题(中国的抗日战略、日本全面侵华的内因和外因)
1】关于南京国民政府抗战的思想文化准备
这些准备始于济南惨案,逐步具体化于九一八事变至华北事变期间,之后全面展开。内容既包括在教育、宣传、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努力,也包括新生活运动、国民精神动员的进行,还包括为避免战争损失而实施的文物南迁及学校内迁等。这些举措对激扬民族主义、增强精神国防和保证抗战胜利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局限性。
2】蒋介石战略
淞沪抗战后,蒋介石决定调整战略战术,实行“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抗战战略。3】抗战与国际地位
中国政府竭力使中国事务与国际事务发生紧密联系,将中日战争与世界安全紧密挂钩,努力赋予中日战争以世界意义,促使各国关注中日战争,使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转变。中国经历了一个被迫进入国际社会、从国际社会的边缘进入政治中心的过程,抗日战争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八、抗战中的国共关系与对外关系
1】国共合作的原因
第一,全国各界人民坚决要求和大力推动是国共合作实现和坚持的直接动力。第二,国共两党合作是双方共同的政治要求和共同的政治利益的体现。第三,国共两党的互相信任和互相让步是合作的必要条件。第四,两个战场在共同抗日旗臶下相互配合和支援。第五,国共两党在反对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前提下,承认两种政治制度的并存并出现两种政治制度之间的竞赛。第六,国共两党都克服各自队伍内部的消极因素,才能实现和坚持合作。第七,共产党审时度势及时制定和修正自己的口号和政策,更配合以适时适度的行动方针。
2】日苏关系影响国共关系
国共关系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受到日苏可能开战的影响。因蒋介石判断“日苏开战将不能避免”,两党关系在1943年的夏季爆发了一场严重的危机,即第三次反共高潮。最后,仍然是基于苏军的胜利彻底制止了日军的企图,国共关系据以走出这一阴影。整个过程验证了毛泽东的一个基本判断:国共关系要看日苏关系的变化。
3】国民政府与苏美关系
欧战爆发后,苏德的突然妥协出乎中国意料,国民政府不得不谨慎应对,并力图因势利导。已处于权力高峰的蒋介石对德宣战的主张和发表表态性宣言的设想竟受阻于下属而未能实现,国民政府最高决策层内的谨慎由此可见一斑。从战略角度看,欧战对中国有利,但短时期内中国则面临更多困难和风险。苏芬战争爆发及苏联被国联开除后,中苏关系日渐疏远,中美关系则更为国民政府所重视。
在全面抗日初期的几年中,美国的援华政策经历了从消极到积极的变化,而苏联却经历了从积极到消极的变化,这些变化出于大国的民族利己主义考虑,影响了中美、中苏关系的发展,推迟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九、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实际贡献
这里列举一个观点:
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贡献:第一,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第二,中国的持久抗战打乱了德、日、意法西斯的全球侵略计划,支援与配合了欧洲战场、亚太战场等的反法西斯斗争,成为世界东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第三,中国持久抗战迫使日本放弃“北进”侵略的图谋,为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创造了条件;第四,中国持久抗战遏制和迟滞了日本“南进”的步伐,对太平洋战争的整个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五,中国持久抗战及其付出的巨大代价,为美英等盟国顺利实施“先欧后亚”大战略方针提供了前提,为同盟国先后解决二战主次要矛盾和确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胜奠定了可靠的基础;第六,中国始终是世界东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新民主主义实践
我觉得这个问题相当重要,故全文录入。
近年来,学术界对新民主主义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实践结束的原因问题上。有的学者认为,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和认识水平的限制,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本身有待完善和成熟,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认识的不确定性、主要任务和主要矛盾认识的二元论、转变时间和条件认识的模糊性及对待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前后不一致性,致使我国过早放弃了新民主主义建设实践。这是历史环境的局限性和思想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因此是发展的必然过程。
另有学者指出,在当时的国际背景、国内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以及共产党人的思想认识水平具有局限性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可能就是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进入社会主义。
一些学者从实践中寻找新民主主义中断的原因,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已构成相对独立的社会发展阶段,并在实践中体现出与一般社会形态不同的特点,即独创性、短暂性、过渡性、不确定性。正是这种实践的特殊性酿成了“突然”的中断。
还有人从实践的角度考察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过程,认为这一旨在为建立社会主义大厦而奠基的社会形态被过早地终结了,新中国未能充分利用新民主主义社会模式的上佳选择是一个历史的遗憾。对新民主主义的肯定不意味着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是历史的必然,但在具体的程序上存在缺点和偏差。
关于具体的实践,有一种学术观点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共产党领导人民为构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新秩序,进行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彻底扫除旧社会的遗毒,采取措施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风气,解决失业问题。这些实践巩固了新政权,丰富了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而且也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充分的社会条件。
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看法比较一致,但停留在总体研究上,缺乏细致个案的分析。
十一、反右与“大跃进”
这里只举反右对大跃进的影响。
反右运动对“大跃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毛泽东批评“反冒进”,为“大跃进”的全面发动扫除了障碍;二是反右派斗争的胜利进一步助长了党的主要领导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盲目乐观情绪和决策失误,并进一步强化了盛行的群众运动方法和“外行领导内行”的错误观念;三是反右斗争对知识分子的沉重打击,导致了“知识无用论”的抬头,为“大跃进”运动中普遍出现忽视和不尊重科学与客观规律的极端做法埋下了祸根,为唯意志论的张扬提供了条件;四是反右斗争严重抑制了民主,窒息了不同声音的发表,助长了报喜不报忧的虚报浮夸风气的滋长蔓延。
十二、“文化大革命”
主要是发生的原因的探讨,命题的可能性不大。
十三、改革开放的中国
我选择几点:
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大致上经历了两个阶段,实行了两种不同的战略:一个是充分利用国内资源来争夺和占领国际市场的阶段;一个是整合国际资源来开发国内市场的阶段。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处于从未有过的快速变化与发展之中,这实际上反映了国家意识形态的转型,即从传统的革命型意识形态向发展型意识形态转变,再向更高层次的具有终极与普世价值的意识形态发展。其背后的深层动因是执政党在努力寻求特定支持与散布性支持的动态平衡,以获得新时期的合法性,减轻政治系统压力,维持政治系统的正常运转与发展。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时期,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的变迁具有两个最明显的特征,即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了一定变化,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各自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这些变化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体制的转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以及主体意识的觉醒等密切相关。
5】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省际人口迁移实现了劳动力从农村迁向城市、由农业转向非农业的优化配臵,从而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6】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市场在农业资源配臵中起基础性作用;农民收入结构和增长来源发生显著变化,农村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强,农村人口增长出现“三低”,农村老龄化程度严重,农村处于快速社会分化阶段,国家与农民间的“汲取型”关系被打破,国家对农民实现了由“取”向“予”的转折。但中国三农领域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城乡收入差距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存在过大差距,农村社会安全网建设滞后,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城乡分隔管理制度改革严重滞后。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农村社区精神文化出现了以下变迁:“法治”文化正逐步取代原有的“礼治”文化,成为约束农村社区社会关系的主导秩序准则;积极流动、开放进取的市场意识正逐步取代原有的安土重迁、封闭保守的小农意识而成为广大农民的主流思想意识;“义利并重”甚至“偏利淡义”的价值观正在逐步取代原有“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成为广大农民的主导价值观念;科学、进步、理性的生活方式正逐步取代原有愚昧、落后、感性的生活方式而成为广大农民的主流生活方式。
这些点我都没有概括,只是舍弃了一些我觉得不重要的内容。
后记:
古人所谓书非借不能读,良非虚言。
我很早就知道这本书,但一直只看一些介绍,没有下决心购买。二月考后碰到三中刘平华老师,强行借来,读得很快也很认真,有一些感想。于是,我想,何不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或许对同行有些启发呢?这样,我写了中国古代部分和世界近代部分,时间已是3月20日。只得停笔给建港中学的周少东老师发过去。谁知,少东来电话建议我写完。我想也好,于是,日夜加班,草草完成,很多地方没有概括更没有分析,但是,一颗心总算放下了。
我祈盼,我的劳动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丁点儿收获。
2009年3月30日星期一 23点24分
第四篇:初三历史《世界近代史》总复习纲要(二 )
初三历史《世界近代史》总复习纲要(二)
16课
1.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但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2.17世纪初,英国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相继打败了竞争对手()、()、和()。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号称()。
3.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开始于(),当时()负责英国的殖民统治。
17课
1.新航路开辟以后,()和()侵入拉丁美洲,除()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其余地区基本上都在()的殖民统治之下。
2.()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3.1857年---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者是(),杰出的女英雄是()。
18课
1.1836----1848年英国工人掀起了工人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因此得名()。工人们要求取得()。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三个组成部分。
3、《共产党宣言》
①时间:1848 年
②起草人: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③作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4.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5.《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曲作者是()。
19课美国南北战争
1、根本原因:()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焦点:奴隶制的()问题。
2、转折:颁布了《》,3.评价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美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4、性质:第()次资产阶级革命。
5、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0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是沙皇自()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影响: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3.日本明治维新
1、内容:①政治方面:(“”),加强()集权。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学习,努力发展()。
2、性质:()性质的改革
3、意义:①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国家; ②摆脱了沦为()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③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21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时间:()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进人了“电气时代”。
2、“发明大王”()
3、汽车:德国人()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田,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4、飞机:1903年12月()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2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形成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三国同盟”由()、意大利、()帝国组成; “三国协约”由英国、()、俄国组成。形成后果: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2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战争的性质: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战争 导火线:1914年的()事件
4、战争的结束:1918年11月,()投降,一战结束。24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1、时间:18世纪的法国人物: 伏尔泰
2、主张:反对封建(),主张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的自由和平等。3.作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4、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5.英国科学家()著作:()他提出了“()”思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6.出生在德国的科学家(),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20世纪初提出的()。作用: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第五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历史视野和世界视野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历史视野和世界视野
目录:
一、作为方法的“历史”
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三、全球化及其内在矛盾
四、世界历史理论 方法论意义
一、作为方法的“历史”
1.1历史如何成为方法?(1)历史的时空维度
(2)成为方法的“史学路径”
对历史的关注并不是那群被称为历史学家的人的专利,而是所有社会科学家的义务。(沃勒斯坦等著, 《开放社会科学》)
法学怎么成了史学?
1、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 •
2、为其他学科提供知识性(历史编撰学)•
3、为其他学科提供探求历时性、因果性的方法 •
4、为现实决策提供某种参照
1.2 “历史”的方法
1.2.1 史字源流:
从史诗到史学、“历史科学”
1.2.2历史学:
历史的定义:
一、过去发生的事;
二、人们对过去发生的事的认知和传达的成果(对历史的理解)
历史虽然是一种诠释学,但不可以被任意的解释,它需要基于证据。
历史学的专业化:现代科学史学之父”利奥波德·冯·兰克(1795.12.21—1886.5.23)
1.2.3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
1、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包括? •(1)现实的个人 •(2)社会形态论 •(3)社会变迁论
•(4)阶级斗争论
•(5)世界历史理论
2、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在各时期的影响
•一九二九——一九三○年的世界性大萧条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危机证实了马克思的历史判断的正确性,从而结束了无视或蔑视地排斥马克思主义的时期。
•马克思主义史学之所以影响日益扩大,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事实上,今天所有的历史学家都是马克思主义者(marxists,m是小写的。)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左翼”(远非如此),或者他们必须承认或记住这种恩惠。但是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已在历史学家的观念中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它事实上已经被视为理所当然了:这一洞见就是,社会和经济环境影响着人们对他们自己、他们的生活及其周围世界进行思考进而采取行动的方式。
1.2.4 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西方现代学术学科的分割
• 中国古代的学术传统:书院”“学派”VS“学科”
• 19世纪后期, 构成社会科学的学科系统有三条明确的分界线: • 现代VS非现代
• 在对现代世界的研究方面
• 在以探寻普遍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内部
历史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不同?
• 史学不关注宏大理论。理论就是借用来分析的工具
• 治史:归纳还是贯通?
• 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与结合
吉登斯:然而整体上看,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是问题驱动,而不是学科驱动,问题应该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当你想探讨这些大的问题时,我想你必须跨越不同的学科。
历史学也逐渐试图给其姊妹学科以回馈,而不是简单第借用它们的想法。历史学所能做出的一大贡献是推动人们去思考事物为何以及如何随时间而变化。(《历史之源》)
“一个新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邓小平)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在《经济史与经济学》中,专门批评经济学和历史学两个学科的现状:“经济学没有从经济史那里学到什么,经济史从经济学那里得到的和被经济学损害的一样多”。
• 学术研究的中国立场
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外国理论+中国例子”?
“透过西方理论的针孔来观察中国的实际问题”
因为人类活动本有其共同之处,所以“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是很有可能性的。不过也有时不适用,因中国的材料有时在其范围之外。所以讲大概似乎对,讲到精细处则不够准 确,而讲历史重在准确,功夫所至,不嫌琐细。(《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
历史家如何工作?历史学论著如何写成? 搜集史料 辨别史料 分析史料 建立叙述框架
逻辑性、文字、规范 历史学家研究什么样的问题?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陈寅恪)
• 研究范式的转换 • *德国兰克学派 • *法国年鉴学派 • *新文化史 • *后现代史学
历史学家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1、“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
2、跨学科的方法
–(1)确定性的探求:计量史学
–(2)把握历史的深层原因:心理历史学 •
3、全球视野下的史学眼光:比较史学 •
4、“口述历史”:留住历史的声音
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一)哲学视野中的“世界历史”
• “景象万千,事态纷纭的世界历史”,是“精神”的发展和实现过程——这是真正的辩神论,真正在历史上证实了上帝。只有这一种认识才能够使精神和世界历史同现实相调和——以往发生的种种和现在每天发生的种种,不但不是“没有上帝”,却根本是上帝自己的作品。——黑格尔:《历史哲学》,426.• 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8页
• “世界历史”不是一个历史编撰学的概念,而是一个哲学历史观的概念,是各个国家和民族进入全面的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时代,结合成为一个经济、政治、文化有机联系的世界性系统整体(全球化)的事实。“世界历史”既是社会发展的世界性整体特点的反映,也是研究在全球化条件下社会发展规律与趋势的方法论原则。
(二)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为,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P89。
• 资本的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P114。•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共产党宣言》《选集》第1卷,P276。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全球化理论的先驱
• 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以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为物质基础。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使人类活动超越民族和地域局限,形成全球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全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的趋势和过程。
• 全球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个人异化的扬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与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同一个过程。共产主义是全球化进程即“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进程的最终结果。
• 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以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为物质基础。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使人类活动超越民族和地域局限,形成全球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全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的趋势和过程。
• 全球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个人异化的扬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与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同一个过程。共产主义是全球化进程即“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进程的最终结果。
“世界历史”的两重性
• 在世界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了世界性,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
①在世界历史的条件下,落后国家
–一方面在相互交往中吸收先进国家的成果,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由于资金、经验和管理人才的缺乏,并处在国际分工体系下游,又受到发达国家的剥削、限制和干涉,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合理发展。
②在世界历史的条件下,个人
–一方面,世界性普遍交往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提升了人们的能力,使得人们的选择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为个人成为世界历史性个人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个人越来越受到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力量的支配,成为生产和交往的必然性的奴隶。
③在世界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一方面,通过世界范围的扩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虽然获得相当程度的缓解,表现出了一定的生命力,–但另一方面,其向全世界扩张的过程中又聚集着世界性的反动力量。
三、全球化及其矛盾
(一)全球化图景
这是一个美丽、和谐、宁静的星球,白云掩映之下是一片蔚蓝,它给你一种透彻肺腑的家 园感、存在感和认同感。它是我更愿意称之为全球意识的寓所。(埃德加·米切尔)
当代世界的痛苦就如产妇分娩时的阵痛,一个规模空前的人类社会正在如此巨大的痛苦中 诞生……我们目击的一切重大事件的共同特点是全球性,把我们目击的重大事件与过去的、有史以来的一切重大事件区别开来的也正是全球性。(埃廷尼·吉尔森)
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全球化的多向度:
1、经济向度
2、民族国家的终结?
3、全球文化
4、全球化的意识形态
四、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一)以世界眼光观照当代社会发展 • 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已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生了重大转变。经济全球化积极方面巨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其消极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问题。• 客观事实是,人类已经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我们必须以世界性眼光、开放性心态思考自身方方面面的问题。
(二)正确理解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 全球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以及这些国家内部都存在。
• 我们需要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与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结合起来,立足国情,创造符合本国实际的现代文明。
• 把全球化、现代化等同于西方文明是不对的,将全球化、现代化与民族化割裂或对立也是错误的。
(三)正确理解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 首先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统一性与其在不同民族国家那里表现形式多样性的关系,不能将二者割裂和对立起来。
• 其次是世界性交往中交往原则和规范的统一性与各自利益诉求之间的差异性的关系。
• 再次是人类发展方向的统一性和各民族国家发展阶段的差异 性。
(四)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复杂、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革命率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发生,是世界历史时代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长期共存、相互竞争、相互较量,表现了世界历史过程的极端复杂性。社会主义作为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事业,共产主义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 形态,其发展道路必然是曲折多样的,其前景必然是光明灿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