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根据不同文体的文章培养英语阅读能力
根据不同文体的文章培养英语阅读能力
根据不同文体的文章,培养高中英语阅读能力 【论文摘要】
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教学的重点。本文通过课题组成员对高中英语不同文体的分类以及高考“阅读理解”部分所包含的多种体裁的介绍,结合英语阅读教学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英语阅读效果的因素及相应对策,探讨在阅读教学中进行阅读学习策略培养的途径,旨在总结阅读技巧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并提出解决的方法,为推动阅读教学改革提供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文章文体 阅读技巧 阅读策略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3
二、理论依据 4
三、研究方法 5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7(一)议论文阅读技巧及解题方法 7(二)记叙文阅读技巧及解题方法 11(三)应用文阅读技巧及解题方法 15(四)新闻类文章的阅读技巧及解题方法 15(五)科普文阅读技巧及解题方法 16(六)说明文阅读技巧及解题方法 17
五、结论 19
六、参考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虽然对英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错,但他们阅读英语的速度却十分缓慢,并且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较差,阅读中对文体的把握 常出现错误,不知从哪里下手,导致解题困难。阅读课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读什么”,更重要的应该是“如何读”,即进行阅读策略培训,使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阅读过程,作为学习策略的组成部分,英语阅读策略有助于提高英语阅读效率和阅读水平,因此掌握英语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我们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和试卷分析了解到学生阅读英语的 速度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差的主要原因是在阅读中将注意力集中在字、词、句子语法上,而忽视了对文章整体意义的理解,没有掌握对不同文体阅读的技巧。很多 人常常是读完了一篇文章,但对其中的大意的理解却似是而非。他们并非没有丰富的阅读经历,关键在于他们缺乏必需的阅读策略的运用意识和运用能力,千篇一 律,用一种方法解不同的题。
本课题希望结合高考英语试卷和高中课本中英语不同文体的阅读特点和解题策略,总结相应的阅读技巧,分析学生常犯错误,探讨如何帮助学生使用正确的策略和方法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反思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在阅读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注重对篇章主体的把握,对待不同的文字材料使用综合的阅读策略,深层次理解整篇文章,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特点和解题策略,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高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实效性。
近几年来,高考在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时,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在2006年的高考试题中,有一道阅读理解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的综合归纳能力,该题的难度系数是0.35,有高达65%的考生没有答对这道题,这说明大部分中学生在分析、判断、推理、归纳、概括等认知策略方面还存在着较大问题。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是学习外语时的主要输入方式之一,也是在第一语言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或外语与获取国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 准》(实验)明确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发展的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初中英语教材与高中英语教材的对比,我们会发现,高中英语教学在全面培养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更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另外,在高考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考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阅读能力的提高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有效的阅读策略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基础。阅读策略,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内容和阅读目的,有选择地灵活使用一定的阅读方法,它是语言学习策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和阅读目的,使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从大体上看,阅读方法有抽象和具体两种,抽象的阅读方法是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和对作者意图的全面领悟;具体的阅读方法是读者对于字词的猜测理解和语法结构的分析把握。
阅读是凭借已知去获取未知。与阅读内容相比,阅读文体的“已知”要少得多,它主要来自于课内的学习。因此平时要认真对待课本上的篇章。学生的阅读素养词汇量是靠平时日积月累获得的。而篇章阅读分析能力的获得,主要凭借的就是课内学习。
阅读是一种技能,只能通过练习来掌握;阅读技能又可以说是一些阅读习惯,因此,阅读技能的培养,实质上就是阅读习惯的培养过程。高考“阅读理解”部分的五篇短文涵盖了记叙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多种体裁。本文结合高考要求从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中解决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介绍如何结合高考“阅读理解”部分所包含的多种体裁,总结不同文体的阅读技巧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重点论述高中阅读教学中语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语言阅读信息的获得者。
二、理论依据
美国着名心理语言学家Goodman提出:“阅读是心理语言学的猜谜游戏,包含思想和语言的相互作用过程。” 我国外语教学历来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十分重视。从《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到《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阅读策略是学习策略的组成部分,Ellis(1994)指出策略是由与整个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过程中某个具体阶段相关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组成的,既包括进行第二语言学习时所采用的整体性的学习策略,也包括针对具体任务的方法、技巧和手段。
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一直是第二语言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在于它揭示和反映了语言学习的过程和内在规律,使我们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制约阅读策略使用的因素,探索影响英语阅读效果的原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质量。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表征的过程,而不是信息简 单地从外到内的单向输入。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学是建构主义提倡的教学模式之一。Scaffolding本意是指建筑行业使用的脚手架,这 里用来形象地说明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言之,是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掉支架。我们对学生进行不同文体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为学生提供了掌握和内化阅读策略的“脚手架”,将运用策略的思维过程跃然纸上,以强化学生使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
我们的阅读课题组由22人组成,分为三个小组,由高一至高三年级按照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分别承担任务,高一高二重点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微技能培养,如学生语篇能力,推断作者意图能力、推断生词的能力。根据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体文章结构,训练学生如何根据文章题目找出作者要传达的主要信息、阅读文章的框架结构与写作训练的关系,尝试阅读扩写法、阅读仿写法、阅读续写法、阅读改写法及阅读缩写法。高三则根据《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英语科目在读方面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不同文体语篇的能力,具体有理解归纳语篇的主旨要义、获取有助于完成阅读任务的事实性信息、利用上下文理解生词的词义、判断隐含意义、理解语篇的基本结构以及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方面的能力。” 重点聚焦在对不同文体文章进行分析研究。根据考试说明要求,具体研究分为:
1、议论文阅读技巧及解题方法
2、应用文阅读技巧及解题方法 3.记叙文阅读技巧及解题方法 4.新闻类文章的阅读技巧及解题方法 5.科普文阅读技巧及解题方法 6.说明文阅读技巧及解题方法
我们把英语阅读教学过程大致划分为五个步骤,以阅读能力培养为主线,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从整体入手感知文本,把握文章主旨与层次结构;然后把握词汇与语法知识,对文章作深入细致理解;最后再采用综合方法,达到整体全面地理解。我们采用表格形式分述这种教学模式: 第一步:快速阅读,确定文体。
教学活动 快速阅读,根据不同文体语篇的基本特征和特点判断文章文体,培养学生阅读判断理解不同文体的能力。第二步:运用方法,寻找信息
教学活动 根据关键词汇,细读寻找信息,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培养学生弄清文章主旨,理清文章结构的能力。
第三步:同伴互助,发现问题
教学活动 分小组分析文章段落结构,领会文章结构与语言特色,找出理解困难的句子和问题,小组讨论。
第四步:讨论交流,综合理解
教学活动 各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及提出问题,引发对文章的深度综合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看法与见解的能力。
第五步:书面表达,模仿运用
教学活动 运用所学的知识与阅读技巧再次阅读文章,模仿文章结构与语言特色,以书面的形式表达相关主题,培养学生对不同文体的书面表达能力。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下面仅就阅读文体技巧训练进行详述,并就高中英语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能力培养进行具体说明。
(一)议论文阅读技巧及解题方法
近几年,高考英语北京卷几乎每年的试题中都有对议论文阅读的考查。读好议论文对于学生阅读理解整体成绩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议论文的基本特征,高考议论文选材和命题的特点,学生常犯的错误以及解题技巧进行分析。1.议论文的特点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情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一般有引子、正文和结论句三部分。一般在引子部分提出论点,即文章的主题,在正文部分摆出有利的事实,对论点进行严密的论证,最后根据前面的论证得出结论。议论文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即作者要说明的观点。论据是为说明论点服务的,既要可靠又要充分,事实胜于雄辩,是最好的论据。论据也可以是人们公认的真理,经过实践考验的哲理。论证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 1.归纳法,既从分析典型,即分析个别事物入手,找出事物的共同特点,然后得出结论。2.演绎法(如:06' 北京, C),即从一般原理出发,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而后得出结论。
3.对照法(如:03' 北京, D)即对所有事实、方面进行对照,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4.驳论法(如:05' 北京, C)即先列出错误的观点,然后加以逐条批驳,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英语议论文在语言上也有一些自己特有的表达形式:(1)较多使用表达委婉语气的词语和句子
与英语说明文相比,英语议论文不仅需要说明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要让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因此,在词语表达上除了客观之外,还必须注意委婉。(2)使用有辩论、推理等含义的连接词和过渡词等词语结构
英语议论文讲 究辩论推理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因此,往往较多地使用过渡词和连接词,常用的包括:since(既然),now that(既然),therefore(因而),consequently(因此),accordingly(因此),hence(因而),in that case(在那种情况下),还有些句型比如: It follows that„(因而„„),If„,we may conclude that„(如果„„,我们可以这样下结论„„),It is true that„,but„(诚然„„,但是„„), Even if„(即使„„)等。2.学生在阅读议论文中常出现的问题: 由于议论文本身语言比较难,特别是长句子多,所以学生在做题时很容易对文章的原句产生错觉,导致选不出正确的选项。我们结合我区学生做近五年高考英语北京卷阅读理解题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做了试卷分析。总结出学生在做题中经常会犯以下几个错误:(1)错误地把引出话题的句子理解成作者的观点
如06年北京卷C篇。文章第一段第一句就说到“Poor but honest.” “The deserving poor.” These words always come to my mind when I think of “the poor”.因为后面的文章很难,学生就断章取义,以为这就是作者的观点,从而导致整个文章都理解错误。(2)错误地理解文章原句的逻辑关系
如05年北京春季高考E篇第3题“Some people are against school uniforms because.”学生在 文章中看到了“Some people are against the strict rule of school uniform, but they do not realize that students already accept a kind of rule----wanting to look just like their friends.”这句,错误地把原句中的转折关系理解成了因果关系,从而选择了A.they fail to realize that students have accepted the uniforms.(3)分不清各个论证方法的区别
如05年北京卷C第4题The author tries to persuade readers to accept his argument mainly by.“所给的四个答案:A.pointing out the faults in what zoos do;B.using evidence he has collected at zoos;C.questioning the way animals are protected D.discussing the advantage of natural habitats.有些学生因为没有接触过这类的题,对于这几种论证方法感到很茫然,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4)把作者的质疑理解为作者的观点
这种错误较多地出现在驳论文中。如06年北京卷C篇第二段。”But surely among the street people there are also some who can rightly be called “deserving”.Deserving what? My spare change or simply the government's assistance? It happens that I have been brought up to believe that it is proper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charity(慈善机构), but if I give some change to a beggar, am I making a contribution to charity and thereby helping someone, or, am I perhaps simply encouraging someone not to get help? Or, maybe even worse, am I supporting a cheat?“这段大量出现疑问,句子又比较复杂,学生看了后很容易把这些都当成作者的观点。3.阅读策略训练
在议论文阅读方面,重点考查的是理解归纳语篇的主旨要义、理解语篇的基本结构以及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方面的能力。可以看出,和其他文体相比较,高考英语对学生在议论文阅读上的要求更高,更综合,更强调语言的运用能力。
我们针对学生出现的以上问题,结合试卷选材和命题的特点重点对学生进行了针对性训练。
(1)了解大部分学生是否读懂文章。文章选材上话题来源于生活,有的贴近学生的生活,有的则是离学生的生活很远,背景知识很陌生。这些话题都没有绝对的对错,无法通过常识去判断作者的观点。
03年D篇谈论的是男孩是否真的比女孩更擅长理科学习;05年春季高考E 篇谈论的是是否应该统一制服;05年C篇谈论的是动物园是否值得被政府支持;06年C篇谈论的是是否要给乞丐钱;07年E篇谈论的是作者对于狩猎的看法。这些话题有的是学生很熟悉但又产生了广泛争议的,有的却是学生很少涉及到的。学生只有在认真阅读了文章以后才能知道作者到底持有的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观 点,从而真正贯彻了语言是观点的载体的思想,督促学生真正地深入到文章内部去了解作者的内心。(2)帮助学生把握作者整体的观点和态度
议论文的目的就是作者要通过文章表明和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对于议论文的阅读来说,是否准确地把握了作者的意图和观点是判断学生是否真正读懂文章的最好的证明。如下表所示,近五年高考的议论文阅读题中,涉及较低能力要求的事实性和细节性考题比例逐步变小,考查主旨概括作者意图推测等深层次的考题的比例在增大。
年份题号 1 2 3 4 5 03' D 细节 细节 细节 细节 作者观点 05春季,E 推测词义 细节 细节 作者观点----05' C 细节 细节 作者意图 论证方法 作者观点 06' C 细节 细节 论证方法 作者观点----07' E 细节 细节和作者观点 细节 作者观点----(3)引导学生关注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从03年题目设置更多关注作者观点到05年C篇67题和06年C篇66题开始关注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论证的可以看出,高考议论文考查的难度正在逐步深入。论证是议论文一个很关键的步骤。作者会通过很多方法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并唤起读者的共鸣。在某个程度上对论证方法的考查比对论点的考查更能够帮助学生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4)学会归纳题目设置特点。议论文在题目设置上也会呈现和其他文体不一样的特点,因为议论文阅读重点考查作者观点和主旨大意,所以议论文阅读题干部分一般会用到以下这样的句子: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opinions does the author accept? The author would probably agree that „ The author tries to persuade readers to accept his argument mainly by „
在选项设置上,正确的选项一般是命题人员把文章的内容或信息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再现出来。
4、议论文的解题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训练,议论文这种很多学生怵头的文体变得不再那么可怕。虽然它不像记叙文脉络清楚,不像说明文事实确凿,还带有太多作者的影子。但只要我们在解答议论文时把握住总体的思路,即:着眼全文,关注观点,强调论证,弱化细节,就会化难为易。师生总结的方法有:(1)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所涉及的话题和背景
读第一遍时速度要快一点,目的只是了解作者谈论的话题,背景和作者倾向。读完后可以在心里默默概括一下作者的主要观点。(2)细读题目,了解每道题的考查方向
在细读题目时,可以把一些可能和作者观点不符的选项圈出来,在之后的精读中进行验证。对于题目的分类很重要,要判断好题目所考查的是理解文章细节还是归纳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能够在再读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3)精读文章,用多种方法选出答案
对于判断为考查细节的题,要准确找到文章所提及的地方,细细品读上下文,直接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考查观点或论证方法的题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可以用排除法先排除明显和文章观点不一致的选项再集中精力比对剩下的选项。(4)始终关注首尾段落和每段第一句
议论文的写作目的决定了作者要尽量让自己的观点清晰并且不断地重复自己的观点。而首尾段落和每段第一句就能够帮助作者达到这样的目的,所以始终关注首尾段落和每段第一句能够帮助基础较薄弱在学生在不完全能读明白文章的情况下也能大概了解作者的观点。
如03年北京卷D篇。从第一段”If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general intelligence between boys and girls, what can explain girls' poor performance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直接引出话题之后每一段第一句都对文章的论证起到推进和提纲挈领的作用。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读懂作者的基本观点和写作意图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二)记叙文阅读技巧及解题方法 从近几年的高考英语阅读文体的考查来看,记叙文是近年英语高考中必考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的考查在高考阅读文的考查中所涉及的题目一般属于较容易的事实细节型题目,兼有推理判断型试题,写作意图型试题,主旨大意型试题以及猜测词义型试题的考查,我们以2006年全国英语高考(I)卷、2006年全国英语高考(II)卷以及2006年北京英语高考试卷三套阅读试题中所涉及的记叙文为例,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分析记叙文文体常涉及的题型,总结出应试技巧及策略。
这三套试题中的阅读文章中总共有五篇为记叙文,分别是2006年全国英语高考(I)卷中的阅读文章B、D,2006年全国英语高考(II)卷中的阅读文章A、C以及2006年北京英语高考试卷中的阅读文章B;五篇文章中总共考查了21个题目,所涉及的题型如下: 06全国(I)B 06全国(I)D 06全国(II)A 06全国(II)C 06北京卷 B 事实细节型 60、62、63 70 41、43、44 49、52 60、61 推理判断型 71、72 42 50、51 62 写作意图型 64 63 主旨大意型 69 猜测词义型 61 从上面的表格中,学生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五篇记叙文所涉及的题型以事实细节型居多,接下来再以篇章及题目为例,从各种题型出题的角度及应试技巧与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通过对2006年三套高考试题中的五篇记叙文的题型分析,我们总结得出以下解题策略。
1、事实细节型题目
从这五篇记叙文中的题目考查可以明显看出,事实细节型题目的考查在记叙文阅读中所占比例最大,是记叙文阅读的考查重点,此类试题主 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中某一细节或文章的重要事实的理解能力,现在,能够让学生直接在文中找到原模原样的语句作为答案的题目可以说已经不存在了,更多的是换用 同义词或不同句式来表达。(如06全国I卷B篇63题;D篇70题,06全国II卷C篇52题及06北京卷B篇61题。)另外,此类题目有时需要学生根据文中的信息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对发展顺序进行判断,能对细节进行比较(如06年全国I卷B篇62题,06年全国II卷A篇41、43、44题及06年北京卷B篇60题);了解细节题干扰选项的特点将有助于学生提高答题的正确率,一般情况下,干扰项有如下几个特点:(1)是原文信息, 但不是题目要求的内容(如06年全国I卷B篇60题及62题B项);(2)符合常识,但不是文章内容(如06年全国I卷B篇63题A项);(3)与原文内 容极其相似,只是在程度上有些变动(如06年全国I卷B篇63题B项);(4)部分正确,部分错误;(5)无中生有的选项(如06年全国I卷B篇62题 A、D项);(6)根据文中部分内容联想出的(如06年全国I卷B篇63题A项)。
此外,在回答事实细节型题目时还应注意:(1)要以文章所谈到的内容为据,而不要凭借自己的观点与经验选择不符合文章内容的答案;(2)如果问的内容是由 数字表示的事实或细节,比如时间,价格,次数,人数等,答案往往要经过计算才能回答,不要轻易从文中直接找出数字,文中直接出现的数据有可能只是其中之 一,而要把文中出现的数字都要找到,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后,再做出最后选择,以免理解错误。(3)如果问题中含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如有not, except for, least, never等,要特别留心,不要理解错了,而选相反的答案。
2、推理判断型题目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文章的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意等。推理判断题属于主观性较强的高层次阅读理解题。做这类题时,学生应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从文章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出发,运用逻辑思维,同时借助一定的常识进行分析、推理、判断。
提问整篇文章或某句某段的含蓄意思时,问句中都含有infer, imply, indicate, suggest(推断,暗指)等词。对付这类题时我们不仅要弄懂文章字面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文章潜在的含义,和作者所给的提示。同时要对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暗示作 合理的猜测和推论。关键是:意思要靠推断得出,而不是原文照搬。这就要把握住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每段的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及其写作该文的目的;分析文章里所给的有关信息;注意词汇在词典的定义和词典以外的含义;最后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由表及里的逻辑推理,挖出文章的伏笔,得出正确的推论。推理判断型题目常见的有下面几种类型:(1)细节推断题
要求学生根据语篇关系,推断具体细节,如时间、地点、人物关系、人物身份、事件、具体信息等。学生要从文章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出发,抓住关键的信息词,运用逻辑思维,并借助一定的常识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如06年全国II卷C篇50、51题)(2)因果推断题 要求学生根据已知结果推测导致结果的可能原因或根据已有的原因推断可能的结果。学生要准确掌握文章的内涵,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最关键的是要找准事物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信息,根据已有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推理,从而推出最符合逻辑的原因或判断出最可能导致的结果。(如06年北京卷B篇62题)(3)人物性格、心情处境、态度及观点等推断题
高考阅读测试中有些题目考查学生对文章作者的主导思想、被描写人物语气、言谈话语中流露的情绪、性格倾向和作用或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等方面的理解。
做这一类题时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 不能由表及里地准确把握字里行间的意思,用自己的主观想法或观点代替作者的思想观点。
忽略那些描写环境、表达感情,态度观点的词语。不会从注意作者在文章中的措辞,尤其是感情色彩的形容词来判断作者的观点意图。
不了解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背景知识。(4)写作意图型题目
写作意图推断也是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所在。作者一般不直接陈述自己的意图,而是通过文章所提供的事实,形象和客观地使读者了解和信服某种观点和看法。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论述,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利用某种写作手段的目的,这种题型要求学生不但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还要具备对作者的写作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解题策略:(1)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找有用的提示,切勿用自己的主观想法观点去理解试题,造成误解。
(2)要特别注意文中描写环境氛围的语言,以及表达感情,态度观点的词语,还要注意作者在文章中的措辞及表达感情色彩的形容词。
(3)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以文章提供的线索事实为根据,并运用自己积累的相关英语国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背景知识来识别评价。
(4)把握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同时要透过字里行间仔细体会作者的态度,明了他的弦外之音。
3、主旨大意型题目 高考阅读理解对文章的主旨大意进行命题,旨在考查学生通过对原文快速浏览正确获取语篇的大意,并对文章的主题、标题、段落、中心思想加以归纳理解以及辨别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在阅读短文时,能够提炼文章的中心情节,体会作者的主要意图,充分运用逻辑概括能力,透过字里行间获取文章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中心论点及作者的情感倾向。此类阅读测试题主要可概括为两大类,即怎样理解段落及文章整体的中心思想和怎样拟定或选择恰当的标题。这类试题的解题策略如下: A.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归纳题(如:06年全国I卷D篇69题)读者要把握一点,文章是段落组成的,段落是发展一个主题的一群句子,段落的主题就是该段的中心思想,就一整篇文章而言,具体段落的中心思想又是为文章整体的中心思想服务的。寻找具体段落的中心思想的方法是找出每段的主题句。
其次,寻找全文的主旨大意的方法是建立在寻找具体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各段落中心句的整体归纳便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在做题时,不能只依据只言片语,或光 看文章的某些段落,就确定全文的中心,而要观察全文的结构安排,理解文章浓墨重笔写的”重心“,要看文章的组织材料及支撑性细节是为什么服务的,分析故事的发展情节是围绕什么表意中心来安排的。
学生在做题时经常犯的错误有以下几个方面
忽视文章的整体结构,分辨不清文章的重心,常常把某一支撑细节误作为全文的大意,以偏概全。
忽视文章表意的倾向性,即作者写此篇文章主要想表达什么,主要想给读者传达什么。
漏掉最主要的特征词,有时题干所设的四个选项非常接近,容易给读者一种茫然的感觉,这时要特别注意题干中一些表示事物特征的词,尤其是形容词,要通过分析确定哪个选项当中的表示特征的词最能够表达段落主题或文章主题,从而选出正确答案。B.正确选择合适的标题
文章的标题是全文中心思想的最精炼的表达形式,它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多为一短语,概括性强,一般要求能覆盖全文,其确定的范围要恰当,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此外,标题要非常精确,不能随意改变语言表意的程度及色彩。在作这类题时,应注意以下三个原则。(1)概括性。要求标题应该在最大限度上覆盖全文,囊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文章的主旨大意,读者要通过体会字里行间的意思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从全局的角度归纳概括出文章的标题,要防止本末倒置,主次不分,以偏概全。
(2)针对性,文章的标题不能太概括,太大而导致对本文内容没有针对性,标题应该直接指向文章的主要特点。
(3)醒目性。标题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是文章的灵魂和门面,标题的好坏往往影响到读者对文章的兴趣,所以文章的标题要醒目,甚至于要独特,这样才能吸引读者,唤起读者对文章的兴趣,所以在标题的选择上,在满足了前两点的前提下,还要充分考虑标题的独特性。(三)应用文阅读技巧及解题方法
应用文阅读属于信息性阅读,主要目的在于获取某方面的信息,其试题大多数是客观性较强的表层理解题,比较容易直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多注意细节,如时间、地点、人物或数据等。例如,应用广告类:广告英语与普通英语存在许多差异,而又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应用性很强。所以广告类阅读题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热点。高考命题往往选择国外一些宣传册作为自己命题的原始材料。2003年高考全国卷就再次出现此类题目。但也正因为广告英语不同于学生平时所学习的普通英语,其文句精练,信息量大,表达方式千变万化,许多学生面 对这种题目要么束手无策,要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完成,都不得要领,所以要加强针对性训练。其实,做这种题目也是有法可循的:先略读题目,再浏览题干, 然后带着问题找答案。在阅读时又要特别注意文中以黑体、大写、下划线等方式加以提示的文字,因为这很有可能是文章的核心或至少是一部分内容的概括。
(四)新闻类文章的阅读技巧及解题方法
查阅参考资料,新闻体裁主要可分为四大类:消息报道(news report)、特写(features)、社论(editorials)和广告(advertisements)。我们总结了高考中消息和社论类阅读文章的特点。
一.消息报道
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消息的写作结 构灵活多样,往往因人而异。消息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标题、导语(lead,常为全文的第一段)和正文(body)。主旨在第一段导语中体现,后面正文 主要清楚详细地交代新闻事件--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正三角形△。消息主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了把某件新闻事件交代清楚,消息往往需要写出新闻的各 个要素,也就是说,消息所报道的范围一般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
二.社论
社论主要是发表议论、阐明事理。在篇章结构上,社论主要有两类。第一类:与一般的议论文颇 为相似,即通常由”引论“-”论证“-”结论“三部分组成。读者在实际阅读中,不妨先看一下社论开头的引论部分,了解一下全文的论点,然后浏览一下对引论 逐段进行论证的部分,最后在结尾部分再细看一下全文的结论。结论部分一般都会回答引论所提出的问题或重申一下全文的观点。这类我们用图形◇表示。第二类: 先写社会新近发生的某一事件,最后就此发表自己的观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三角形▽。对于社论阅读,我们要特别关注文章最后部分,即结论,这样才能更好更 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五)科普文阅读技巧及解题方法
科普类文章是英语考试阅读理解中必不可少的题材,以介绍某一科学现象居多。在高中英语教科书中,科普类文章占有大量的篇幅。高考每年都有关于科普内容的考查,而且逐渐增多。这类文章的特点是:逻辑上条理清楚,思维上正确严密,但语言不够趣味形象,情节也不动人。所以这类文章一般很难吸引高中学生的注意力,但却能体现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和 深层次理解能力。科普类文章具有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特点。科普类文章属于解释类说明体裁,和叙事类文章不同,它有明确的主题,论证主题的事实以及严谨的逻 辑结构,层次分明,段落清晰。一般由导语(introductions),背景(background),主体(main body)和结尾(ends)四部分构成。
通过分析科普文章的试题,我们不难发现,主旨题几乎是每篇必考的高频题型。它包括:标题、写作目的、作者态度等。
从词汇角度来看,在科普类文章中,词汇的意义比较专一,稳定,简明,不带感情色彩,具有单一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它没有文学英语中常采用的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一义多词的现象也不多见。由于科普类文章读者对象是大众,所以语言上力求浅显易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某种科学现象和科学道理,但其中有些词汇仍带有很强的术语性的烙印。但通过上下文解释,学生可以推定词义,从而顺利解题。04年北京卷D篇中69题及04年全国卷D篇第68题都属此列。
从语法和句子结构方面看,句子结构较复杂,长难句较多,语法分析较困难。文章中常用下列一些结构形式,如;常使用被动语态,定语从句等。虚拟语气经常出现,这是因为科学家在对事物和现象进行研究,探讨和论证时,总是避免武断,因此很多解释和陈述都要采用虚拟语气。
(六)说明文阅读技巧及解题方法
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它以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为主,按照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1.下定义: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对象一个说法,使读者对被说明的对象有明确的概念。例1: Phobia is extreme and continuous fear of a specific object, situation, or activity.本文段使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恐惧是一种极度的,持续的对某个特定物体,场景,或活动的害怕。
2.举事例: 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能够反映一般的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特征。例如:(NMET98)作者使用了约翰。罗丝的例子来说明随着物价和房价的不断上涨,在美国兴起了自己做事情(DIY)的趋势。As prices and building costs keep rising, the do-it-yourself(DIY)trend in the U.S.continues to grow.” We needed furniture for our living room,“ says John Ross, ”And we just didn't have enough money to buy it.So we decide to try making a few tables and chairs.“ 本文段作者使用举事例的方法说明随着物价和房价的不断上涨,在美国兴起了自己做事情(DIY)的趋势。约翰·罗丝说:”我们需要家具,我们没有足够的钱去买,所以我们决定自己做一些桌子和椅子。
3.做比较 : 选择有外部或内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往往能增强说明事物的效果。4.打比方: 适当运用比喻,能够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5.列数字:有些事物为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如(MET07 北京)Over 92% of people who own exercise equipment and 88% of people who own health club memberships do not exercise.Over 97% of people who rent our Rom for 30 days end up buying it.在本文段中,作者列出了一系列的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人们对运动器械(ROM)的欢迎。92%拥有器械和88%参加了健身俱乐部的人不去锻炼。而97% 租借了我们的Rom运动器械,使用了30天的人,最后会买下它。
6.因果关系法: 事物变化的原因和结果是紧密相关的。如果某个现象的存在必然引起另一个现象的发生,那么,这两个现象之间就具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包括“由果推因”(由结 果去推测原因)和“由因推果”(由原因去推测结果)两种情况。因果关系符合人们的日常思维逻辑,因而在写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阅读大量的说明文,学生总结归纳出常见的说明顺序: 1.空间顺序。空间顺序就是按照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到后,或从外到里,或由某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开去呈辐射式„„按一定的顺序 对事物作介绍。运用这种顺序,文中常会出现“东”、“西”、“南”、“北”、“里”、“外”、“左”、“右”等方位词。2.时间顺序。这是指以时间的先后作为说明的一种顺序。在介绍事物时,有的文章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为次序的,而有的是按事物从早到晚、从古至今的时间为 顺序的,有的又会以某事物制作的步骤、演变的过程为顺序。一般讲,在介绍对象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方法等的时候,常采用这种顺序。这种顺序的好处是 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一般运用 时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事物内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来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用的逻辑顺序包括以下六种: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或由一般到个别);从主要到次要。
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段落(层次)之间有一个总分关系,表现为由总到分、由分到总。例如(MET 07 北京), 阅读理解D(The Best of Friends)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开头一段总说了当今五分之四的年轻人与他们的父母和睦相处。第二段和第三段分说,作者通过调查分别阐明了年 轻人,父母能和平相处的原因:年轻人愿意参与家庭内务,不愿意惹麻烦。当今的家长非常开明,理解年轻人,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第四段和第一段前后呼应,分析说明造成人们错误认识即:年轻人是反叛家庭脉的历史背景。脉络分明,结构严谨,充分说明了家庭和睦的主观和客观原因。
2.承接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或者按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前后相互承接。例如一文,抓住书籍演变的关键因素,按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地介 绍了书籍演变的历史过程,既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地说明了各个发展阶段书籍的具体特点及演变的作用,又古今贯通、脉络清楚地从总体上说明了书籍演变的历史。
3.递进式。后边在前边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
说明文的学习策略
1、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弄清说明对象。
2、准确抓住说明事物的具体特征。
3、分析、识别文章的说明方法,并弄清其在文中的作用。
4、具体分析语言的准确性。正确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作用,准确地对词语的限制、修饰作用进行评析。
5、了解和识别各种说明顺序。
6、把握段落的中心句、关键语句。
五、结论
通过一段时间的专题训练,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速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对阅读的畏难情绪减少了,开始主动在课外增加阅读量,每读一篇新文章时,教师先让学生用几 分钟进行快速阅读,让他们自己研究分析是哪种文体,应采用哪种方法阅读,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以求弄懂。改变了那种课堂中全由教师包讲到底的局面,帮助学 生进一步提高阅读技能。有的学生说, 以前感到困惑的是:一些文章语法和词汇都不难,可为什么读起来却不能正确理解,或者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读懂呢?其实这种现象与阅读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例 如,在考试时一见到文章就立刻开始读,结果读了半天,还不知道短文讲的是什么,试题要求了些什么,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阅读效果并不好。现在知道应该 怎样读效果才好。应根据不同的体裁和试题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任何一种阅读方法或技巧的使用都是由篇章特点和试题本身的要求决定的。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 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结合高考英语试卷不同文体的阅读特点和解题策略的教学中,老师们带领学生总结相 应的阅读技巧,共同分析常犯错误,针对同学们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认真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阅读。要求学生限时阅读,快速阅读,抓住段落的主题句、文章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大意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并能就此作出推测和判断,特别是利用不同文体帮助学生使用正确的策略和方法进行阅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们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不断反思,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在英语阅读技能训练的同时,逐步培养了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学生一旦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他们的语言技能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这点从学生的书面表达和解题速度上都有明显体现。高三的阅读分类教学也带动了高一和高二,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文章,老师们带领学生在初步理解文章的表层含义后,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其篇章特点,了解和领悟作者布局谋篇及其行文写作的风格,结合作者的意图、思路或目的来挖掘篇章的深层含义,加深对语篇的理解。通过分析其语篇特色,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思考文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既培养了学生对语篇的鉴赏力,也加深了对篇章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实践证明,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比盲目的题海、阅读做题更有效,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了语言知识、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还训练了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我们也体会到培养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
我们在平时教学的设计中,应当在每堂阅读课突出针对
一、两种阅读能力的训练,向学生传授阅读英语的技巧,把学生培养成独立和有效的英语阅读者,同时注意技能培养的循环再现和能力难度的递进。语篇分析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掌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对于不同文体的文章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从而理解整篇文章。
通过对高中英语不同文体的分类介绍以及针对近年高考“阅读理解”部分所包含的多种体裁的训练,课题组老师及时发现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影响英语阅读效果的因素及相应对策,不断总结阅读技巧和解题方法,以期探讨在阅读教学中进行阅读学习策略培养的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推动阅读教学改革。最终让学生在将来工作中把英语作为一种阅读工具来获取所需的信息,使其终生受益。
六、参考文献 1.历届高考北京卷试题
2.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3 李胜文 陕西省镇安县中学 高中英语综合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究 4.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谈英语课堂阅读教学 www.xiexiebang.com 3/9/2006 10.王静、朱志敏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阅读能力》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第8卷第5期2002年9月
11.尹春兰 江苏镇江实验学校《语境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中的运用》《新课程》教师版 2007年5月20日
12.丁爱琴 注重语篇教学培养阅读能力[[J].2000,(2).13.翟象俊等.21世纪大学英语[J1.高等教育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4.Mares Colin,Rapid and Efficient Reading [M].NewYork Emerson Book关键词 高三英语 写作 背诵 循序渐进 自改互改
整个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四种技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写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即运用学过的英语知识进行思想交流。现在的书面表达,实质上是一种控制性或指导性写作,它不得离开要求去自行立意、随意发挥;它与“翻译”相似,但又比翻译”灵活。它是在指定范围内比较灵活的写作。常常会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情景和要求写出一篇文理通顺、语言准确、连贯流畅、地道的英语短文。纵观近几年的英语高考试题,写作实际上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英语写作训练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抛砖引玉。
一、勤读、多背好精句,范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英语文章也是如此。要想写好一篇文章,没有充足的词汇量是不行的。课文中的俗语和谚语的识记是通过背诵来完成。背诵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语言学习的必经之路。
背词句 利用有限的时间,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和短语尤其是课文中的俗语和谚语和经典句子。Eg.proverbs;No pains no gains.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All roads lead to Rome.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Useful structures It’s time for sth./to do As far as sb.Know, It’s suggested / said /reported that„ Good sentences I’m very delighted to hear from you.I’m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my parents.Thank you for your helping me with my English.背范文 将近几年高考中的作文和课文中好的段落以及报刊上的各种各样的体裁和优秀文章让学生背,数量至少要达到六十篇,这样学生才能在自己的脑子中形成一定的写作框架,做到心中有数。
多读书 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定势,增加对英语国家文化、社会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的了解,扩大视野,选择课外阅读,让学生学会分析、判断、猜测、推理和领悟。
二、亲自动手,自己写作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如果仅仅背了大量文章、佳句,不亲自动手写还是不行,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文章让你照搬。
循序渐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教师应注重基本功训练, 严格要求学生正确,工整,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同时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练习时,要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为以后英语作文打 好扎实的基础。如写“我的家庭”时,指导学生写出一简单句。There are three members in my family.My father,mother and me.My fahter is a worker.My mother is a teacher.I’m a student.They are both very busy all days ,but they love me so much.I also love them.I often help them with housework..这种练习可以安排在刚开始的一轮复习中,要求学生能 够用最基本的时态去完成写作。例如:yesterday I called on my one of old friends.he was doing his homework.He said he would like to help me with my English.I was very happy at that time.we had a wonderful time.另外结合高中英语基础知识的复习,对学生提出较高写作能力的要求。复习American English一课时,可要求学生写出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之间的差别。范例引路
学生在进行短文写作训练时,教师应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讲明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如日记,便条,书信,通知的格式等,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并掌握各种体裁文章的格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付高考中各种体裁文章。
限时训练
训练写作时,教师当场发题,限时交卷。这样能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 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达信息,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这一步是关键,也是学生的的难关。这样做必须使学生明白高考书面表达题既不是汉译英,也不是可任意发挥的作文。它要求的是将所规定的材料内容经整理后,展开思维,考查学运用所学英语知 识准确地表达意思的能力;必须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牢牢记住以下口诀:“先读提示,要点与格式要弄清;时态语态要当心,前后呼应要一致;结构搭配,莫违 背;文章写好细检查,点滴小错别忽视”。学生明确目的,并掌握要领后,要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训练的初级阶段。教师把时间放宽一点”随着学生写作能力增强,时间相应缩短,逐步做到30分钟内完成任务,不能养成拖拉的习惯。
多想精炼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感悟生活,要求学生多看、多听、多想,用心体验和感悟身边的人和事,然后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用英语写出来。教师要求学生每周写两篇,有话则长,无话可短。上交,并反馈。同时把优秀的文章在班级“英语角”报上发表。对于他们在日记中所写的事情,用英语写下自己的评语,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或鼓励或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久而久之,学生的日记越来越长,语言也更通顺了。而且作业评语成了师生心心交流的桥梁。
除了写日记外,有时我根据所学单元知识布置一篇作文,或不时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时事或与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有关的材料。此类话题的现实性能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有话可写,有感而发;还能增强其信心,使其写作能力、技巧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对于优秀的学生,在表扬的同时要给予指正:Wonderful!You haven’t made any mistakes,but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on your handwriting.对于有待进步的学生需要给鼓励性的评语,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增强他们的信心: If you try your best ,you will be sucessful.除了写日记外,有时我根据所学单元知识布置一篇作文或者不时给学生提供一些与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有关的材料。此类话题的现实性能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有话可写,有感而发;还能增强信心,使他们的写作能力、技巧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自改互改
对照范文,学生先对已查出的表达有误的地方进行初改。考虑到范文不可能把各种表达方式都包括进去,况且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尽相同,因此,还可安排学生互 改作业。以同桌两人为宜,批改者对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待互相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再更正。若有争议的问题,可当场请教老师,学生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心里 总是挺高兴的,他们的写作兴趣自然就会提高。最后,要求学生再对全文通读几遍,琢磨一下是否符合要求,尽量做到准确无误。如发现错误,可做最后修改,书写工整,交老师查阅。本人认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探索,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体化教学理念为依据,建构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模式,其内在的精髓在于学生学习自己活动实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作教学的起始阶段,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根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认真审读图表或提纲,领会意图,捕捉信息,确定文章时态及体裁。
2、写提纲。教师引导学生构思文章要点,写出每个段落主题句关键词,然后确定细节和内容要点。
3、写初稿。经过审题和列提纲后,学生开始写作,教师指导学有意识地使用固定句型,使用关联词,把段落按逻辑顺序连成一体,形成基本连贯的初稿。
4、检查错误。检查是书面表达不可缺少的环节, 学生完成初稿后,老师指导学生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修改和查错:(1)看要点是否齐全,有无遗漏;(2)体裁是否恰当,有无偏题;(3)内容是否连贯,有无缺词;(4)语法是否正确,人称、时态、语态、冠词及名词单复数等有无错误;(5)用词是否得当,有无习语及固定搭配等方面的错误
(6)最后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无合适的连接及过渡,经过有效的训练,学生犯的错误会逐渐减少,同时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定能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谈谈具体教法。
一、利用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掌握单词的拼写形式
词的读音和拼写形式是词存在的基础,是各个词相互区别的第一要素。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统一与结合,使学生把一定的音同可能对应的形联系起来,又把一定的形同可能对应的一定的音联系起来,通过反复练习在大脑中建立起来这一类词的音、形 模式联系,如让学生把长元音[i:]和she, see, sea, piece等单词中的元音字母及元音字母组合的形联系起来。
二、利用具体情景掌握单词的读音和语义
具体情景指的是生活情景、模拟情景、表演情景、直观教具情 景、想象情景,在具体情景中教单词、学单词,不但可以克服孤立记单词容易遗忘的缺陷,而且能培养学生灵 活运用单词的能力,学会在交际中使用单词。
三、教新词的艺术
(一)介绍新词汇(让学生先不看书,看教师示范表演。)
1、直观法
(1)利用实物介绍新词汇。如:Look, this is a watch.(用手指着手表)(2)利用图片介绍词汇,如:面部(faces)简笔画要画得快,边画边交流,达到用画表达词义。
(3)用模拟、示范动作或面部表情介绍词汇。如:Look——I am opening the door.I am writing some words on the paper.然后利用手势、动作指导学生模仿做。
总之,用直观法教词汇,生动活泼、快而有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记。
2、用举例的方法介绍词汇。如:教lazy 这个词时,就可以说:All of you study hard, but Xiao Ming doesn’t study hard.He is very lazy.He gets up late and then does nothing all day.He is not a good student.这样通过一个例子使学生既练习句子,又清楚、准确地领会了单词lazy的意思及其怎样灵活运用。
3、同时使用几种方法介绍词汇。如:Look, he is smiling.Now look at me.I am smiling, too.(用面部 表情)smile.We smile when we are happy(作手势让学生重复),学生:smile.老师:Good, what does it mean?(学生说出汉语意思“微笑”)
4、使用斜线介绍新词。如:I go there by bus.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在斜线旁给一个句子或一个 词,目的是斜线上的词放在有意义的情景中,来区分词的意义上的细微差异。
5、利用诱导的方法介绍新词汇。如:老师指着眼睑问What about this? Look-I can open and close the m.They are „eye„?学生答“眼睑”。老师接着板书出eyelids。这样诱导的优点是在于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 到这个新词上来,对了解这个词产生兴趣。
6、利用直接介绍法。直接介绍讲解词汇,让学生重复。如:介绍新单词wrist,老师:(Pointing to wrist).Look, this is my wrist.C-an you say it?学生重复说wrist两遍。
7、利用下定义法。如:breakfast——the first meal of a day.Anon is the name of a person, place or thing.8、利用各种关系解释词义。(1)利用事物的特征: Ice is cold.Water turns into ice in winter.coal is black.Coal burns When coal burns, we get fire.(2)利用因果关系: Xiao Li has not taken his lunch, so he is hungry.I have drunk a lot of water, so I am not thirsty now.(3)利用先后关系或自然顺序: Spring comes before summer.Sunday comes before Monday.We take our breakfast at seven in the morning.We take our lunch at twelve.(二)操练和使用新词汇。介绍新词汇,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词汇,而操练和使用词汇目的是保证学生正确而 迅速地说出新的词汇。
1、操作的方法
(1)教师提出词汇让全班同学思考,在人人思考的基础上,让个别同学说,并让同学们纠正。(2)让学生互相说(一问一答),鼓励人人开口。
(3)做听写练习。让上、中、下三种程度的同学代表到黑板上听写,其余同学在原座位上听写,然后让同学 们先纠正。
2、使用新词汇。如:学习market(市场)这个词,教师围绕这个词连续提问问题,让学生回答,重复使用 这个词,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掌握这个词。如: Do you often go to the market? Do you live near a market? When does your mother go to the market? What does she buy there?(三)词汇的扩展。学生学习一个新词汇时,往往想知道一些其它与其相关联的词,这给词汇的扩展提供了 自然的良机。下面介绍几种词汇扩展的方法:
1、关联词群或称联想词群。如:教fruit时,指出这是水果的总称,为让学生联想到有关水果的词,教师在 黑板上表示关联词群: 这样联想,就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同学的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2、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将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密切结合起来。如:(1)利用拼读规则:学生知道了ar读[a:]的规则后,可帮助记忆arm, art, part, party, dark, argue等词。
(2)利用词形变化规划。如总结不规则动词的变化,可分为: A-A-A型:cut-cut-cut put-put-put A-B-B型:build-built-built dig-dug-dug i-a-u型:begin-began-begun drink-drank-drunk(3)利用构词法知识。
a.利用同根词:如教过use后,经过构词分析,学生就可以推测出useful, useless, user的词义来。教师就 可以说:“useful” comes from “use”.It means “of use”.“Useful” comes from “use”, too.b.利用分析前缀的方法。如教retell, rewrite,学生已掌握了tell, write,要向他们解释前缀re-的含义 是“again”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推测出retell, rewrite的意思来。教师就可以说“Retell” comes from “tell”.“Retell” means “to tell again.” c.利用分析后缀的方法。如在学生已学过China, Japan的基础上,指出后缀-ese的含义,学生就很容易推 测出Chinese, Japanese的意思来。
d.利用分析合成词的方法。如在学生学过wait与room的基础上,就很自然推测出waiting-room, reading-room的含义来。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4)利用归纳、对比法。
a.利用同义词。同义词都是相对的,比如nice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它的同义词可能是pleasant(令人愉快 的),kind(亲切的),fine(好的)„„。根据这个特点,不要孤立地看某词的同义词,而要把它放在句子 中来看是不是同义词。如:The weather is nice today.和The-weather is fine today.这两个句子中,nice和 fine就是同义词,可以相互代替。b.利用反义词。在英词中表示相对的概念的词汇经常可以遇见。如学过big以后,当学到small时,可以指 出Small means not big.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small的意思了。常见的意义相反的词很多很多 c.同音异义异形词的对比。
(5)利用联想找规律。如由tree联想到branch, leaf, green, yellow, color, flower等。
(6)把单词放在句子里,放在各种搭配里记。如:pronunciation可放在Your pronunciation is good.My pronunciation is poor.
第二篇:根据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根据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优势,如何依据教材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近几年来,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表演创新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课文内容故事情节生动形象,人物语言极富个性和艺术性。我在教学中,利用儿童天真活泼爱表演的天性,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即兴表演,这样不但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表演,还能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对文中描写的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表情等进行仔细的揣摩,然后将这些经过自己的再加工表演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就是学生创新的过程。我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灵活多样地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有的是整篇课文内容的表演,如《田忌赛马》《鱼市场的快乐》;有的针对课文中的某一情节进行,如《军神》中动手术的段落,《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中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对话情节;学了《神奇的玻璃家族》,开新型玻璃博览会,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营销活动表演;学习《迷人的九寨沟》,让学生当小导游进行课堂表演。
二、想象创新
当代的小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蕴含着极大的创新潜力,这为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特点,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课文最后写人们看到小女孩冻死街头,人们的态度没有进行描写,文中是个空白,我就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前后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人们看到小女孩冻死后的表情、动作、语言。教学《三峡情》时,让学生根据书中描写想象牧童口吹竹笛赶羊群和船夫行船的情景。教学《凡卡》后,让学生想象假如凡卡得信被爷爷收到后的故事。教学中,利用课文中的描写,课文中的空白,课文的结尾等多方面指导学生想象,让想象为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改写创新
创新,即通过旧的知识,新的组合,得出新的结果的过程。一切创新活动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例如,教学《白鲸》一文中,在学生了解鲸的相关知识后,学生以鲸的自述方式将文中段落改写成介绍鲸的知识的童话。学习《神奇的玻璃家族》一文后时,让学生根据某一新型玻璃的特点,给新型玻璃写产品说明书,设计广告语。学习《牧场之国》时,让学生写导游词,学习古诗《村居》后,将诗改写成记叙文。还可以将快板词、写小诗、写相声、写课本剧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不同课文内容进行相应的改写,通过各种语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实践创新
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从实践开始的,没有实践就没有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适当进行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如,在教学《捞铁牛》时,我和学生一起做有关水的浮力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了解知识。教学《风筝》一文后,组织学生动手制作风筝,举行放风筝比赛,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学《鲸》一文后,指导学生制作鲸的动画片,学生在绘画、写解说词的过程中得到训练。学习《五彩池》一文时,在充分读课文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目中形状各异、色彩艳丽的五彩池。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课文,教学中可以布置学生参加很多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创新。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和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主动探索和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编辑王团兰
第三篇:英语听说能力培养
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英语是一种语言,是用听说的方式交流、表达感情的手段。因此,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谈我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教师通过合理的组织教学,逐步增加英语课堂用语,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小学生年龄小,听觉敏锐,接受语言速度快。根据这一特点,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听力训练。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结合手势、动作、表情及实物,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比如在说“Stand up!”“Open your books!”“Next!”等日常用语时,可以先结合手势让学生明白意思,然后教师再反复说,让学生一遍一遍地听。
在让学生听录音前,教师先指着录音机说:“Pleaselisten tothe tape recorder!”在要求学生看黑板时,教师先说“Pleaselookat theblackboard!”经过教师的经常重复,结合表情动作,让学生明白大意,然后给学生进行适当解释,在这样的氛围中学说英语,学生的听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二、听课文录音与教师指导朗读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听说英语的机会,有意识地家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尤其是听课文录音。而在听录音之前教师必须提出适当要求。比如:听音——仔细静听;辩音——辩清发音。如 [s-z]等。体会朗读语调,理解对话情景。经过反复仔细地听,然后让学生从模仿入手,学说英语。在模仿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的语音语调随时作必要的纠正,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意识自觉模仿。在难度上还要注意由间到繁、循序渐进。此外,教师朗读学生听,教师领读学生跟,也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三、创设合理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提高听说英语的能力。
英语听说训练的诀窍是大量地反复地实践。在课堂上教师可采用某种情境为内容,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其身临其境,开展会话。这种练习生动活泼,富有真实感,可激起学生的兴趣。
如在教学“bus、jeep、car”等单词时,我让学生拿来自己的玩具汽车,分组用“Whatisthis?”“It ’sabus„„”“What colourisit ?”“It ’sgreen.”进行问答。在练习“cat、dog、monkey”等单词时,我让学生制作各种动物头饰,然后让他们分别扮演各种动物,设置情境进行对话。并鼓励每个学生都克服羞涩情绪,积极大胆地表演。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结合各项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只注重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是远远不够的,还可结合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比如,在我班举行跳绳比赛时,我鼓励学生用英语数数“one、two、three„„”图画课上,我让学生给自己画的各种水果标上英文名字“apple、pear、banana„„”并且读给同桌听。另外,我还在班内设立了英语角,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由对话。我还利用校报、黑板报广造浓重的英语氛围,利用元旦晚会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英语节目,开展“唱好一首英语歌曲”活动。这样做激发了学生学说的兴趣,对听说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2018特岗面试 - 如何根据不同文体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
如何根据不同文体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
李薇
一、小学阶段主要文体:
文体分为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文章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其中议论文、说明文、抒情散文和记叙文都属于散文范畴。事实上散文的含义其实很广,凡是独立于小说,戏剧,诗歌等几大体裁之外的,都能归入散文范畴。
其中小学阶段课本中主要涉及的有以下几种:记叙文(写人记事、写景抒情)、说明文、议论文等,其中,记叙文的数量较多,说明文则较少。
二、各文体适用的导入方法:
(一)记叙文:
1.设置悬念导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设臵悬念,引发学生追根朔源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而后自然导入新课学习。这样,设臵悬念导入就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我们知道,“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问就有究,有究才有所得。当学生面临问题时需要用新知识来寻找答案时,他们才有积极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向学生巧妙地设臵悬念,有意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揭开谜底”中来。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听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如,在讲《孙权劝学》这一课时,是首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三国时的吕蒙吗?你们知道吕蒙战胜过关羽吗?那为什么吕蒙能战胜关羽呢?”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听、去学习;通过积极讨论,自然就能顺利解开“学习的重要性”这一主题了。
2.情景导入: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或巧妙地运用电视机、幻灯机、录音机、电脑等电教用具,通过欣赏音乐,观看电视、录像、电影等方式,激活学生的艺术细胞,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观看一段豪放痛快的“安塞腰鼓”录像后再讲《安塞腰鼓》;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之前放一段有关人民解放军千帆竞发,横渡长江的电影片断等,这样能够艺术地导入课题,又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案例:如教学《沁园春〃雪》时,首先用幻灯或录像打出一幅气势磅礴的莽莽北国雪景图,让学业生从视觉、知觉、感觉等多角度进入情景,感受雪景带给人的辽远的意境。撤去画片,让学生闭目、静思、凝神,然后播放上阕的磁带录音,学生通过文字构筑图画,使原先留在脑际的图像得到充实和深化,让学生进入诗中描绘的意境。最后导入:1936年冬天,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延安看到了这幅雪景,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沁园春〃雪》,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世纪伟人是如何描写雪景,怎样抒发情怀,评古论今的。
3.故事导入: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本身就具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讲故事让学生在受感染中进入新课的情景。比如,在上《天上的街市》一文时,导入就讲牛郎织女的故事。通过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能顺利的导入新课,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4.背景介绍导入:通过背景介绍,能有利于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及对课文的主题有明确的方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案例:如在《伟大的悲剧》一文中,先讲清楚挪威人与英国人这间在这次探险中的背景,及他们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竞争对手,挪威人在这次探险中胜利归来,而英国人则在这次探险中遇难等这些背景告诉学生,这样学生就容易明白作者为这些遇难者写颂歌的用意。
(二)说明文:
1.图片导入:利用图片的展示,可以使学生在情与景的融合中激发情感,升华情感。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馆》、《桥》、《华南虎》等课文时,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图片,让学生走进如画般的世界去。在学生情感升华之时,便可自然导入新课。
2.引用历史事件导入:出示圆明园图,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讲解:圆明园曾以高度的建筑技巧、美轮美奂的园林风貌,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被中外誉为“园中之园”。可惜这一历史文化瑰宝被八国联军洗劫一空后付之一炬。百余年来,斑斑残迹的圆明园在不断地诉说着自身和中华民族的屈辱。让我们走进苏州园林去找寻她远逝的风采吧。范读《苏州园林》进入新课。
3.引用传奇故事导入:有的大门上有句横批“紫气东来”。“紫气”是什么呢?是古人称作的“祥云”,即紫色的云彩,说哪里有紫气,哪里就有圣贤贵人。传说孔子从鲁国向宋园游说时,有位看气(云彩)的人看到东方一团紫气冉冉而来,“东来紫气满庭观”,就预测大圣人要来了。其实,“紫气”就是一种普通的云彩,并无吉凶贵贱之别,云彩是天气的招牌,人们通过它的变幻能推测天气的变化。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科学地看云识天气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看云识天气》。以此导入新课。
(三)议论文的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1.名言导入:学习《方仲永》时用“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导入,学习《孙权劝学》时,用“少而好学,如日之初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导入。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导入《谈读书》等等。许多至理名言都可以用来导入新课。
2.辩论导入:学习《两小儿辩日》让学生辩论;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辩题,让学生分组展开辩论。如,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敬业与乐业》时都可用辩论导入。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同样,不同个性不同风格的教师对于文本与学生的不同理解,决定了导无定法。但不管怎样,课堂导入是否高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避免误区,追求高效,使得导入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活化剂,成为学生精神盛宴的第一道美味佳肴。
第五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自主性阅读能力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中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性阅读能力,强调了自主性阅读在英 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阅读自主阅读能力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读”有两种概念:一是有声朗读,二是无声默读。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所以阅读训练在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调查显示,有超过80%的中学生没有进行英语阅读的意识和习惯,绝大多数学生进行英语阅读,都是以被动的形式进行的,即是在教师的要求下,通过做作业,考试的方式进行,这说明目前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普遍较低。语言学家许国璋曾经说过:“单纯为提高外语而学外语是学不好外语的,而用外语去吸取知识,在吸取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外语,这才是学会外语的最好途径。”按照这一观点,要想学会英语,就必须用英语吸取一些所需要的知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吸收语言材料获取信息,更多更好地学习英语。下面浅谈一下中学生英语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的几种方法:
一、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1.多读多背, 培养语言感悟能力,朗读和背诵是有效的语音语调的实践活动,也是语言输入,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从易到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初学伊始,就要求他们准确背诵其中的段落、对话,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从而培养其敏锐的语感。学生有了敏锐的语感后,就自然为自主阅读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