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谈保护环境
从儒家天人合一的角度谈保护环境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益发达,环境污染正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经成为全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呼声。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资源值得我们借鉴和利用,从中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密切联系。
一、儒家“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传统儒学中的“ 天人合一” 思想,是表现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核心命题。在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的今天,重新检讨 “天人合一” 思想的精神与特点,加强人们现代环保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虽然“ 天人合一” 一词出现得较晚,但这一观点却很早就有了。最早出现于 《周易》 中, 已经蕴涵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融为一体的观念。《 易经》 中“ 天人合一” 的主要内涵是:首先,其承认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是追求天人合一的逻辑起点。其次,充分肯定天与人的区别,肯定人的主体性,这是追求天人和谐的基本前提。人是认识的主体,而天是认识的客体,在认识天这个客体的同时也在了解和认识自身。再次,自然界有客观性的普遍规律,人的活动也有客观性的规律,人要服从于普遍规律,这是 《周易》“ 天人合一” 观念的核心观点。这一观点说明人
们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主体和客体的高度统一与和谐。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自然规律与人的规律一致,人作为认识主体,与天的关系之主要问题在于人如何做到与天相适应而不相违背。
二、现代环保现状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和得以安定的基本条件。随着工业化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大自然进行了掠夺式开采和破坏,不仅扰乱了自然环境,而且污染了生活环境。环境污染和破坏给我们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惊人的,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势必对我国今后经济的发展大为不利。
三、环境问题的分析.经济因素,目前,我国经济是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同时也是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高额利润的刺激,使得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各种污染物的排放也高速增加。
2.人文社会因素。首先,我国人口众多,环境资源压力大。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应有一个适当的比例。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了资源的绝对短缺,因而出现了对资源的无节制 开发、浪费的现象,给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其次,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目前,我国大多数人对环境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对很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知之甚少,甚至不愿意主动去获得环境知识。
四、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启示
传统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是一个古老的命题, 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是也包含着许多合理因素。它对反思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如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与自然的疏离等负面效应,重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一)天人合一思想启发我们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要有“法”有“天” “ 天”在人们心目中具有崇高的权威地位, “天”能主宰一切, “天”有自己的人格,在这种情形下, 天是人们生活的道德和法律基础。人们的内心对于周围世界有一种敬畏之心,易于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和谐共存。然而,在当代, “ 上帝已死”, 天的神性、道德的权威消失了,人们的行为好像失去了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而变得为所欲为、无法无天,其结局必然是: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滥用,大自然生态受到严重毁坏而失衡。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重新唤起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之心。所以,我们可以从古代 天的权威作用中得到启示,填补原始的作为道德和法律基础的 天的缺位,以使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有“天”也有 “法”。这就要求我们认识自然规律、的惩罚。遵循自然规律, 按照自然辩证法办事, 以使人类免受自然界的惩罚。
“天人合一”观要求建立生态伦理, 生态伦理既重人又重自然,肯定自然规律与道德法则的内在统一。人们自觉依照神圣的生态伦理道德行为,才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 “合一”。总之, 上述“ 法”与“天”得到重塑, 人们在处理与大自 然关系的问题上受到了如上的约束, 人类生存环境才有可能在根源上得到保护。
(二)“ 天人合一”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对保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人类必须共同正视和认真处理的全球性问题。现代社会的人类片面强调自己是自然界的主人,错误地把人与自然截然对立起来,导致人类对自然界采取了一种单向的客体化或对象化的征服与掠夺姿态。这种片面的人类自我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才是价值的主体,自然界是没有价值的,其价值是以人的需要为前提的。造成的结果是人类肆意地破坏自然,挥霍资源,污染环境, 从而导致自然的报复,造成了人类自我生存的危机。在惨痛的教训面前, 人类不得不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 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的生存价值要受到自然存在及其特性的根本限制,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危机,就要改变那种人与自然对立的态度,纠正以人为中心的天人二分的对立观点,树立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观, 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在这方面, 中国传统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儒家认为自然界有其普遍规律,人的行动必须遵循这种规律, 要求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将生产、生活方式与环境保护
联系起来,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选择符合生态环境规律和自然本性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的行为生态化。“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含有阴阳两方面的因素,阴阳二气交融和谐, 万物才得以生存发展。因此,和谐是自然界最根本的规律,而“ 天人合一”包含的动态循环平衡观念也已经被自然科学所证实。因此,吸收“ 天人合一”的智慧,有利于反省现实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持生态平衡。
(三)“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在现代化建设中实现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年来,由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人口爆炸性增长等问题日益构成对人类发展的巨大威胁,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致力于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协同发展,企求建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但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又受到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严重困扰。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正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出发点, 倡导人们更加热爱自然, 回归自然, 祈 3 求人与自然在和谐相处的环境中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从而复归到传统“ 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我国儒家“ 天人合一”观关于整体和谐的思想,对于当今世界范围内所积极推行的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儒家的“ 赞天地之化育’’的天人合一思想能够唤起人对人、自然、社会的整体观和对地球命运的责任,具有非常重大的生态哲学价值。人与自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相存相依、相互影响。因此,人们只有树立整体和谐、“ 天人合一”的观念,才有可能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境、维护生态平衡,人类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四)“天人合一”思想注重价值理性的特点有助于遏制现代人工具理性的过渡臌胀
当前,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工具理性或科学技术逐渐占据统治地位,社会关系包括人和人的关系都被商品化了,表现为多方面的异化。虽然这种物化或异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上发挥了一定作用, 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也由此造成了人的主体地位的失落和精神价值的淡化。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尖锐地指出,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里, 由于科技的高度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在技术控制和物欲的操纵下, 变成了只有物质追求而没有精神追求的“ 单向度的人”,人们在精神上成了无家可归者。所以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巨大失衡。因此,如何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之下拯救人类精神及心灵痛苦,就成为时代的要求与呼声。而中国传统儒家的“ 天人合一”思想凸显的是价值理性,关注的是人的精神指向, 旨在强调做人和如何做人,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儒家的“ 天
人合一”重在“ 天人合德”, 意即个人必须经过后天的陶冶和修养,以铸造一种伟大的人格,从而“ 充其量”, “尽其类”,德配天地, 参赞化育。在其“为仁”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五、以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制定环境保护策略
值得高兴的是,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措施以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大历史任务,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个世纪末,中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根据联合国环发大会文件《21 世纪议程》 和《中国21 世纪议程》 编写出台了《 中国环境保护21 世纪议程》;2004年,国务院又颁发了《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把环境保护问题列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把环境保护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政策,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2010 年“ 两会 ”期 间,环保问题也是热点问题之一。
六、个人体会
几年前,我所在的村庄中大多数的村民还都不富裕。但是,我们可说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自己种菜、种果树、种小麦、水稻。而且那时的河水很清,每次和奶奶去放羊时总会去小河里洗澡。我记的印象深刻的是插秧时因为离家远没水喝就可以直接喝河水。随着年龄的增大,村庄也变了。村庄里开始多了“打料厂”,他们把工厂设在河边,不光我们村,邻村也开了好几家。他们把污水全部排放在河里,以至于河水变浑浊了,紧接着河里漂着许多死鱼。以前我们会 对于环境变化方面,我可以说自己是亲自经历了它的变化。在我小的时候,那应该是十到河里抓鱼,捉蜗牛吃,现在已经成为美好的回忆。河水从浑浊变成黑水,而且带着一股恶臭,老远你就能闻到。虽然开工厂让我们村在经济收入上提高了,但是它的代价也很大,以至于到十几年后,虽然这期间陆陆续续关了工厂,但是每到庄稼浇水,打药时仍然使用的是污水。
有次放假正赶上插秧,我帮着一块插,插了一天到第二天清早起来突然看到腿上起了很多想水泡似得东西,而且很多。回忆一下就是插秧时水到腿的哪个部位,水泡就到哪个部位。我问了一下奶奶,她说早就习惯了,腿早就有“免疫力”了。
还有在清明节时,我在网上看到有关癌症村以及癌症病人的信息。他们所在的村庄周边都有大的造纸、印染、化工、机械、冶金、采掘、钢铁、电力、酿酒、食品加工、纺织、农药和煤炭等企业。他们把污染物排到村庄周围,导致村民患食道癌、肝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血癌的人数逐年增加。
从我身边的这些事列说明,人没有达到儒家“天人合一”的境界。天就是自然,人与自然相竞争,人想改造自然,但是人怎么能战胜自然呢?到头来,人败在天上。造成环境变得越来越差。还有目前土地沙化严重,特别是今天刮的几场大沙尘暴。出门几乎睁不开眼。人在与天的抗争中永远处于弱者,所以我们为了让环境变好,应该从“天人合一”方面治理。用人的能动性改变环境,千万不能抱有“人定胜天”的观念,要考虑可持续性发展。环境是头等问题,我们一定要从“天人合一”中学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第二篇:从美的角度谈作文教学
从美的角度谈作文教学
衡阳市五中 王培霖
爱美是人的天性。从摇篮曲中露出甜美笑靥的婴儿到“钓胜于鱼”的老翁;从古代的“锄者忘其锄”的农夫,到维纳斯像前的学生,都足以证明:欣赏美伴同每一个人,并且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美,像磁石般地吸引着每一个人。因此把美移入作文教学之中,并使其发挥效力,实为作文教学之良策。
如何将美移入教学?形象地说教师首先为学生开辟美的乐园,让学生认识美;再将学生带入美的乐园、美的王国,使学生感受美;最后指导学生用观察到的美的材料建造美的殿堂。具体做法如下:
一、引导学生发现美、挖掘美
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美的认识的片面性,他们的头脑中只有具体可感的表面美的形象。例如他们只欣赏鲜花而否定枯叶;只赞美乐曲的悠扬,却忽略了劳动号子的雄壮;只崇拜明星的潇洒大方,却无视农民的淳朴善良。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可以说,美无时不有,美无处不在。
1、引导学生捕捉视野中的美 ——多看。
生活中只要你留心视觉中接触的万物都会给人以美感。把学生带出教室,尽收眼底的都是美。延伸的柏油路,给人的是线条美;起伏的山峰,给人的是参差美;军营中的方阵是一种整齐美;蓝天中的白云,又是一种衬托美;街心雕塑,那是一种形象美;金秋的田野,是一种色彩美;飞奔的车辆让人领悟到流动美;新建的大厦又会感到一种变化美;更让人目不暇接的是一幅幅生活图景,给人的是耐人寻味的意境美。
面对众多的美,有的易于发现,有的不易发现。教者就应引导学生挖掘美。其方法是多角度分析观察事物,寻觅有价值、有意义的方面。例如:对于秋天的片片落叶,这种美就不易被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它只会给人带来凄凉的感觉,没有美可言。引导学生看片片落叶,学生终于发现了秋风中飞旋的落叶会给人一种流动美、参差美,再深入看,落地 一瞬间,又发现了一种悲壮美。堆于根部做肥料的落叶,更深一点说又有一种奉献美。在发现美、挖掘美的基础上再展开丰富的想象,收到了实效。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天空,学生发现了这是一种衬托美。在此基础上挖掘想象,于是写出了一篇优美的小短文:“天空经过自然之神的净化,澄清净洁,不染一丝尘埃。如清澈的碧湖。云呢?无一点杂色,像出水的白荷皎皎无暇,蓝白辉映,天空变得多彩多姿。这是一种高远的心境,无瑕的境态。”平时学生视而不见的景物不仅显示出了“烘云托月”的衬托美,而且挖掘出了高远无瑕的意境美。总之,无论你的视野落到哪里,只要你细细体味、揣摩,都会让人美不胜收。
2、尽收听觉中的美——多听。
习习微风,给人带来柔和的静美;阵阵涛声,给人带来深厚的动美;汹涌的海潮送给人雄壮美;齐鸣的天籁,让人领略交响美。俄国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而生活就应该是多彩的。”总之,只要你走进生活,美都会向你袭来。有时,只是由于人们不肯动一动自己的感官,致使美的东西在他们眼前溜走。因此引导学生多听一听自然界的音响;听一听街谈巷议;听一听国内外的重大新闻;听一听社会的呼声……让学生从中发现美,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从而靠大自然的魅力、靠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图景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欲望。
二、启发学生品味美、感受美——多想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细细体味,缺少感受美的能力。其实,大千世界,万物都以不同的形态、不同的方式呈现美。鲜花给人的是外在的美,无论从形态、色彩、气味都会给人美感。树根也许从外表上无法寻到可取之处,但细细体味:它在泥土中不断深入延伸,默默地源源不断地将吸收来的水分、养分送给干、枝、叶、皮,这又是一种内在的美。由此联想到一种精神、一种品质。对于一些不易发现的美的事物,教师应启发学生品味、感受。例如走在马路上,踏着唰唰作响的石子,教师让学生感受一下脚下,比较一下土路,拾起一块石子观察它的外表,品味其内涵……于是学生写道:“有人赞美路的平坦,却无视于铺路石的奉献。铺路石,没有雨花石光洁的外表,更没有色彩斑斓的花纹,也许从未有人把它拾起过,也不曾有人打量过它。而它却总在千万人的脚下滚动,为的是成千上万过路人的坦然……”此文挖掘到铺路石丰富的内涵,真正感受到了它的内在美。一位农村的学生家长来为学生送钱,这可以说是平凡小事,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体味,从中感受到这一情景是多种美的结合。农民朴素的衣着,是一种朴素美;无华的语言是浓郁的乡音美。尤其是家长那眼神所流露出的是慈爱与期望交织的美;手中握着的皱巴巴的五元钱——分量很重,那是汗水浸泡过的,简单的动作创造出了一种充满父子之情的意境美。
多想建立在多看、多听基础上。教师应多带学生走出课堂。“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领略美、感受美。春天让学生沐浴着春风,感受一下微风抚慰的感觉,接受暖融融阳光的照射。瞑目静享,感受如何?(教师启发)学生说出此时的感觉。睁眼眺望,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入境:“同学们!我们周围有探头张望的小草,有睡眼惺松的杨芽,有娇羞欲语的花蕾,有随风摇摆的丝绦——”然后观察学生是否悄焉动容。再让学生听一下潺潺的流水和鸟的鸣叫,悠扬的柳笛,咀嚼一下每一种声音的韵味,远的,近的,宏大的,细切的,展开合理的想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这种美的感化下,学生便能迸发出一种写作的激情,同时把体味美、感受美变成一种自觉行动。
多举办些小型的第二课堂活动。下工厂,去农村,参加劳动,让学生体会收获美、成功美。夏令营活动,让他们在访名山、觅古迹的活动中,感受到祖国的面貌美,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多深入社会生活,参加节日庆典,学 生在不同内容的节目里积累各方面的素材。
通过各种活动,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的联想,发现了美,挖掘了美,同时也品味到了美,从而把尽收眼底的自然美、各种活动中的生活美、劳动中获得的成功美,全部收入“材料仓库”。
三、指导学生描绘美、建造美——多写
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个简单的音符,一组平庸无奇平行线,可是经过作曲家的排列组合,变成了婉转动听的旋律;一些普通的画笔、颜料、纸张,经过画家的调和勾勒,变成了气象万千的画卷;举手投足,平常之举。但经过舞蹈家的屈伸舒展,变成了仪态婀娜的舞姿……这些都足以证明美是创造出来的。因此教师同样能指导学生用普通的汉字,创造出优美感人的文章来。
美是创造出来的,而创造美的方法是艺术。众所周知,一个小品能使人捧腹大笑;一场悲剧又能让人涕泪交加;一支优美的乐曲会牵动你乐感神经令你陶然欲醉;一幅多彩的画卷,会吸引你的视线令你置身画中,流连忘返……产生如此效果都源于艺术。艺术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把获得的材料整理成文章。掌握写作艺术并非易事,这就要求学生多写。在练笔过程中,逐渐揣摩怎样表达更好,怎样表达更生动感人。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新”“巧”“活”这三个字上下功夫,即材料要新,构思要巧,手法要活。
首先要求学生练笔。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了美,感受到美,就好拿起笔来去描绘它。正如刘勰指出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学生不断从生活中捕捉“灵感”,每个学生都从不同角度去摄取自己愿意写的题材。随着生活的变化,学生观察点也在变,因此新的材料会源源不断地从练笔的渠道涌来。学生写作也就不愁“无米下锅”了。
其次要求学生列写作提纲。如果说练笔的过程是从美的王国取材的过程。那么列写作提纲的过程就是为美的殿堂设计蓝图的过程。这也是建造美的关键。要设计好图案,在于采众家之长,即多写阅读提要。天长日久写作思路通了,构思便做到了巧。
再次,不断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要求做到语言美。练习用多种修辞去描绘事物;练习不同的手法去反映事物;练习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表达情感。这就像用各种美的图案来装饰那美的殿堂,从而使之溢彩流光一样。
第三篇:从传播学角度浅析《新闻三家谈》
从传播学角度浅析《新闻三家谈》
张玲
2009年9月,山东卫视公共频道推出了省级地面频道第一个专家点评类节目——《新闻三家谈》,秉承着“新闻之道,民生为先”的理念,《新闻三家谈》这样一档电视读报节目以其独有的特色赢得了广泛的受众,在开播几个月的时间里取得了小小的成功,是不无原因的。
一、《新闻三家谈》体现了民生新闻的传播学本质——受众本位的理念
受众本位思想的出现,使得传播者重新审视受众的地位及其信息需求并开始真正从受众的视角出发制作新闻。早期的“魔弹论”早已不适应整个新闻传播事业,以美国大选为研究对象的“伊里调查”发现受众对他所接受的信息并非像“魔弹论”形容的那样“应声而倒”而是对所接受的信息惊醒选择性接触、认知、理解和记忆。“人们选择性找出与他们已有态度和信念一致的信息并避免与其观念不一致的信息”1。并且,“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体,也就是说,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并非是漫无目的的,他们有自己的信息需求并因此产生了使用媒体的动机,这种动机使其主动的使用或利用媒体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基于上述理论与实践我们可以得知,只有了解受众,关注受众,贴近受众我们的传播才有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新闻三家谈》以其平民的姿态恰到好处的“迎合”了受众,这是其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宝。
首先,受众具有求知求趣心理。《新闻三家谈》在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内整合各家报纸的新闻信息和新闻观点,对海量的信息进行有序的整理、筛选,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无不满足了受众在短时间内有效的获悉天下风云变幻的心理需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指出,人们在基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出现交往、娱乐、归属等需求,求趣的心理是人人都有的,这一需求也源于受众缓解紧张焦虑的深层精神需求。“富豪相亲派对”、“牛司机边开公交边看书”等等的这些 社会民生新闻不仅给受众带来了娱乐,莞尔一笑的同时也给其带来的深层的思考。因此不论是求知还是求趣,这种贴近性、亲切感使得《新闻三家谈》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这是《新闻三家谈》所追求的,也是其受众本位思想的良好体现。其次,从大众传播学的社会功能来看大众传播具有工具性和消遣性。《新闻三家谈》则很好的的履行了其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这两大功能。《新闻三家谈》由“睿头条”、“闻天下”、“三家博论”、“三家深谈”等几个板块组成,每一个板块都选取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报纸信息播报的同时加入相应的评论,对1 《对媒体效果的理解与误解》【美】麦克劳 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
资讯进行了良好的整合,拓展了观众的视野,主持人嬉笑怒骂的或幽默或讽刺的语气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对视一笑,更重要的引起更深的思考。传播知识和消遣娱乐两不误,这不是受众的需求吗?不是《新闻三家谈》受众本位理念的很好的体现吗?
二、《新闻三家谈》是媒介之间相互融合的优良产物
《新闻三家谈》是一档电视读报类节目,是电视与报纸两大媒体互相融合的产物,这一形式突破了影像信息传播新闻事件的局限,因为文字表达较之影像传播要求低,表达的内容相对广泛,报纸与电视的融合在内容上恰好弥补了一般的电视节目的局限性,使电视表达了更多以前不能表达的内容。电视与报纸有着不同的受众,但是像《新闻三家谈》这样的新闻读报节目,虽然主要是传递报纸信息但由于大多采用“读”的方式,这使得电视在获得原有受众的同时有可能吸引一部分报纸读者,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受众。
电视与报纸的融合是一种双赢。对于电视而言,节约了成本也丰富了信息源、信息量和节目形态;对报纸而言则有利于拓展其新闻的“覆盖面”,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对二者而言则都相应的扩大了受众面。《新闻三家谈》通过对新闻报道的解读,告诉了观众发生了什么,对新闻评论的播报与阐释,帮助读者分析新闻,引导读者看新闻。对信息的有效整合利用,以大众化的形式将新闻进行重新梳理并传从给受众。
需要指出的是《新闻三家谈》不同于一般的新闻读报类节目,它并非是对报纸的简单“拿来”,而是在“拿来”的同时对其进行加工制作,这不仅是信息的深化也是对信息的再次把关,在“厚报”时代的今天,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状态下是是非常受观众欢迎的。
三、《新闻三家谈》自身的制作独具特色
新颖的电视节目,通俗的事件,辛辣的教授观点,全新的三维数字背景,镜头景别上大量使用双视窗这一系列的特点使得《新闻三家谈》在播出伊始便收到了好的反响,收视率居高不下,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来看。
1、电视化传播,节目内容与形式通俗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记忆效果看,听到的信息能记住20%,看到的信息能记住30%,边看边听的信息能记住50%之多。报纸是平面传播的,读者无法倾注视听感受,报纸通过电视传播就增加了视觉、听觉特征,调动了观众的多感官参与,变得直观而生动。《新闻三家谈》采用的这种电视读报形式避免了个人读报时的单调,整个节目分为“睿头条”、“闻天下”、“三家博论”
等几大板块,选择重要而受众又普遍关注的新闻进行摘读并了加入了多方的评论,有时还加入主持人的辛辣的个人观点。这不仅有别于个人默不作声的阅读,而且这种述评结合的方式既交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加深受众对新闻背景的了解又表明立场,在一定程度上还揭露了事件的本质,引发观众的思考。
2、个性化、独特化的主持人团队
《新闻三家谈》的三位主持人不同于其他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他们并非专业的主持人,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他们都是来在高校新闻专业的教授。可以说,王晓舒、常庆、任者春三位教授独特的人格魅力,睿智的头脑和个性化的点评语言不失为《新闻三家谈》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把严肃的报道内容和深刻的理解分析深入浅出的加以表达,把高深的问题平民化、口语化,把 “读报” 与“聊报”、“评报”结合起来,运用或幽默或讽刺的语言进行评论再加上或摇头或摆手等肢体动作,与那些没有感情的“播音腔”和对报纸的照搬照念相比大大增强了节目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他们的点评虽短却透着智慧,往往一针见血,他们神态自然,亦庄亦谐,不掩饰,不造作,不矫情,嬉笑怒骂中使读者了解了新闻的真正内涵。
3、节目编排有序,样式新颖
《新闻三家谈》不像其他的电视读报节目那样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内播报数十条甚至几十条新闻加评论,一条新闻加评论平均不到一分钟,评论往往不深刻,浅尝辄止。《新闻三家谈》在3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在几大板块的囊括下详细的阐述7-8条新闻,新闻要素齐全,论述深刻。另外,节目在播出过程中并非一个主持人说到底,而是结合图片、视频、音乐、动画等多种手法,在视频中配以不同于主持人声音的解说,三维的数字显示背景屏,解说、视频和图片使用大屏幕,极大的提高了观众收看的清晰度。这一系列新颖的编排样式大大的避免了节目的单调性,极大的提高了节目的趣味性与可看性,吸引了受众的眼球。
综上所述,《新闻三家谈》作为我省省级地面频道的第一个专家点评类节目,深刻的阐释了民生新闻的特质,深刻分析受众心理,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显示出来本身独有的特点,牢牢的抓住了自己的受众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到了那么一杯属于自己的羹,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成功的。当然《新闻三家谈》也存在一些不足与劣势,譬如说新闻的本土化问题、主持人主观色彩问题等等,但是这有的是不可避免的,有的是可以在发展中不断改进的,如果《新闻三家谈》在播出过程中能不插播一些恶俗的广告会更完美。
第四篇:从心理学角度谈小学生减负
从心理学角度谈小学生减负
1.激发内部学习兴趣:
(1)正确的内驱力--明白了解学习的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推动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从而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内驱力的定义,作用)
(2)积极归因--------对成功和失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可以从自身找原因。为学习提供一个动力。(归因理论)培养健全个性性格---------------------------一个坚毅的品质对学生从容面对学习压力有重要意义。(个性性格的作用与作用)
(3)合作学习-----------在互相的帮助下学习,体现归属感,合大家智慧学习,让学习生活更有趣,更容易,从而减轻小学生的心理负担。(伙伴合作期){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
(4)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解决好自我同一性的建立,让成长没那么多苦恼。(自我同一性的建立理论)
(5)正确自我意识的建立----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思维活动及行为活动的内容。(p47)
(6)自尊的建立--自尊的建立是个体对价值或者个体是否接受自己的评价及情绪。(p49)
(7)学习需要的及时的满足-----------------------学生在实践中的需要要被老师及时解决,会极大地真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层次理论)
(8)自我效能------------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因完成学习任务而获得的学习成就感,刺激学生主动学习,以获得成功的体验。(自我效能的定义及作用)
(9)对知识的加工方式--------------------------学生对信息加工分为深加
工和表层加工,尽量引导有学习能力学生思考的深度从而减低下次学习的难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P64)
(10)区别对待男女学业性别的差异-----------------因依据各段男女的发展不同给予不同的学业要求,减轻学习压力。(p69)
(11)学习中形成的认知地图---------------掌握学习之间的联系,在脑
中形成各知识间的关系,减轻学习的压力。(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p162)
(12)把握顿悟的时机--------------------对某知识理解后要学会举一反
三。(苛勒的顿悟学习)
(13)学习的准备律-----------------------有学习的主动性,有学习的趋
势。(准备律的定义和作用)
(14)保持适当的动机水平------------------学习的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
密切相关,适当的动机水平才能达到学习的理想效果。(成就动机理
论p222)
2.激发外部学习兴趣的方法: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正确的对学生学习过
程进行评价,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连接。(理论的内容,鼓励教育)
(2)老师的期望-------------------------老师应适当的给予要求,不应超
过学生的能力。(p88)
(3)老师的教学策略,方法要恰当-------------------符合学生的发展要
求。P(89)
(4)正确运用强化-------------------依据普雷马克原理,用高频的活动
作为低频的活动的强化物。(强化理论内容)
(5)树立好老师的形象----------------依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给
学生正确的引导。(观察学习理论)
3.减轻负担的方法:
(1)教学方法符合个体的认知风格----------------------------区别对待场
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个体,因材施教。(认知风格的内容和分类)
(2)减轻因刻板印象对老师产生抵触-----------------------------学生应正
确的对待老师,不应以一件事判断老师,减轻学习的抵触心理。(刻
板印象的定义及作用)
(第六、十章)
第五篇:从法学角度谈我国政府机构改革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的市场经济规划与国际接轨,我们必须建立有限、民主、高效的政府、笔者围绕准行政行为谈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领域,为最终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为规范,运转团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关键词:政府 机构 改革引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所需的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作为政治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机构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对政府机构改革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国务院机构改革已经运作起来并基本完成。我想就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若干问题从法学角度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我国现有政府机构存在四大问题: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它主要有以下弊端:政企不分,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形成科学决策的投资体制,容易造成责任不分和决策失误,难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物,许多本来应该运用法律手段,或者通过社会中介组织来解决的问题,也是通过设立政府机构管理,把过多的社会责任和事务矛盾集中在政府身上;现在政府机构重叠庞大,人浮与事的现象严重,这不仅滋生官僚主义,助长了贪污腐败和不正之风,也给国家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自建国以来,我国共进行了六次机构改革,但每次都执行不力,收效甚微甚至出现反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原因应归于四个字:职能,利益。政府的长期臃肿;官本位的利益驱动使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不断涌入,人浮于事却饭碗铁定,吃饭官员的消极应对使机构改革难上加难。这就难在政府机构中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和职能始终没能彻底打破,难就难在机构改革终于也触及了政府机关中相当一部分官员及工作人员的自身利益。难就难在大批习惯在机关端铁饭碗的官人们从此将被分离出保险箱,要与众多的平头百姓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当今的激烈竞争中更多的依靠自身的力量奋斗扑腾。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的巨大转折,也是一次严峻的心理与能力的考验。因此,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并不是仅通过单纯的精简就能实现的,它涉及到政府行政模式的改革与重建。其实质是对行政全配和运行方式的调整和革新。我国机构改革的原则是:1.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2.按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机构,实现精兵简政,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加强执法监督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3.按照权责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见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部门交由同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
4、按照依法治国的。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这些原则的实质,实是顺应行政权嬗变的主动应变之举,有助于使政府机构成为适格的准行政权主体。在我国现阶段,国家本位文化传统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与正在逐步确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碰撞,表明准行政权在我国的发生发展将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这也是我国机构改革一直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中循环的症结所在。[!--empirenews.page--]何为准行政行为呢?准行政行为不是一个法律用语,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并没有准行政行为的提法,准行政行为更多地作为一个学术用语被学者们提起缘于对行政行为研究的需要,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确立“行政行为”而放弃“具体行政行为”提法可以看到,将行政行为定义在狭义、最狭义的范畴已不适应人民法院受案范围扩展的要求。因此,大多数学者们将行政行为定位在广义范畴,认为行政主体实施的所有公法行为都是行政行为,行政法律行为、事实行为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准行政行为也都归于行政行为的名下。在这种情况下,准行政行为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准行政行为的研究,以指导司法实践。
一、准行政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学术界对准行政行为概念的定义不一:有观点认为,“准行政行为,是指符合行政行为的特征,包含行政行为的某些基本构成要素,但又因欠缺某些或某个要素,而不同于一般行政行为的一类行为。”还有观点认为,“准行政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单方面作出的,自身不直接产生特定的法律效果,但对行政行为有直接影响,并间接地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将准行政行为定义为:“行政机关就某种具体事实所作的判断、认识,以观念表示的精神作为构成要素,依法发生法律效果的行政活动,又称观念行为、表明行为”。日本有学者认为,准行政行为是“根据行政厅的意思表示以外的判断或认识的表示,由法律将一定的法律效果结合起来形成的行政行为”。在这些定义中,第一种观点注意到准行政行为的特殊规定性,将准行政行为与行政法律行为区别开来,但作为一种表述尚未概括其本质属性。第二种观点、第三种观点试图对准行政行为本质进行概括,其观点分属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间接法律效果说”“观念表示说”。第四种观点总体上可归属于“观念表示说”,但认为准行政行为法律效果的产生只与法律规定有关,排除其它事实对准行政行为法律效果的影响,尚不全面。虽然存在上述差别,但这些差别主要是定义者叙述和角度的差别,尚未构成根本对立。因此,融合“间接法律效果说”和“观念表示说”渐成通说。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准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以观念表示的方式作出的间接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我们认为,准行政行为必须同时具备“观念表示”与“间接法律效果”二个要素,其中,“观念表示”是准行政行为成立的根本前提,“间接法律效果”是“观念表示”的必然产物。根据通说的定义,准行政行为具有下列特征:
1、准行政行为的实施主体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准行政行为首先是行政行为,必须具有行政行为的主体要素,即行为者为行政主体,不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所实施的行为不是行政行为,亦不可能是准行政行为,掌握这个特征有助于我们区分准行政行为与准行政主体行为,两者的区别其后详述。
2、准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以观念表示的方式作出的行政行为。观念表示不同于意思表示,后者是指行政主体把进行某一行政法律行为的内心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目的是为了改变相对人权利义务。譬如,公安机关以书面形式对相对人作出处罚决定,交通警察以手势指挥交通,以实现对相对人的规制。而观念表示仅是行政主体就具体事实作出判断后表明观念的行为,这种表态并不为相对人设定任何权利义务。譬如,工商机关告知相对人对其办理营业执照申请的受理,税务机关催促办理纳税申报的通知等,其意图仅是告诉相对人关于某种事实或状态的信息,并不涉及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取得、丧失或变更。[!--empirenews.page--]
3、准行政行为是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准行政行为一定要产生法律效果,否则无法区别于事实行为。但是准行政行为的法律效果并不具直接性。行政主体虽然作出准行政行为,但要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发生法律效果,必须依赖有关法律的规定或新的事实。“准行政行为本身并不产生必然的、确定的、即刻的法律效果,只有当新的事实出现时,或者其他主体作出与该事实相关的行为时,处于休眠状态的的效果意思才表现出其“对外”的法律效果特性”。譬如,工商机关的受理相对人申请颁发营业执照的行为并不与最后决定颁发执照有必然联系,受理行为仅通过最后结果才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现实影响。此外,准行政行为产生法律效果还依赖法律[1][2][3][4][5]下一页 的规定,行政主体的观念表示或判断要产生法律效果,离不开实定法。“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之所以是一个违章行为或事实,而饮水后驾驶机动车辆之所以不是一个违章行为或事实,正是由于法律的规定不同。”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行政机关如果仅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判断是一种事实性认定,将交通事故与违章行为联系起来,分出是非责任,并对相对人产生法律效果,《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无疑起决定作用。
4、准行政行为具有行政行为的预备性、中间性、阶段性特征。国内有学者注意到行政行为的过程性,认为“行政行为不是一个个单
一、孤立、静止的行为,而是一系列不断运动、相互关联具有承接性的过程;这些过程又构成一个个多层次的、极为复杂的系统”根据有关研究,行政行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调查取证阶段、作出决定阶段和宣告送达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可能存在行政机关的事实行为、准行政行为以及程序行政行为等独立的行政行为。但是,从行政行为完成的整个过程看,这些行为又具有相对性,仅仅可能是构成行政行为若干链中的一环。譬如,受理行为和通知行为,可能存在于行政行为的调查取证阶段或者宣告送达阶段,成为一个行政行为的组成部分。由于该行为不是行政机关的最终行为,缺乏完整行政法律行为的效果要素,所以对相对人不产生确定的法律规制效果。再如,行政机关的某些咨询、请示、答复等行为,由于正处于行政行为运转过程中,行政机关的意思表示尚未外化,法律效果尚未形成,被称为不成熟的行政行为。这些行为都属于准行政行为范畴。可以认为,相当多的准行政行为都是行政行为过程性的体现。
二、准行政行为与相关行政行为的区别及意义
(一)准行政行为与行政法律行为行政法律行为又称法律性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实施的行为是以改变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为目的,且实施该行为时有明确的意思表示,从后果看对相对人能产生羁束力的行为。行政法律行为具有完整的法律效果,作出后即产生拘束力、执行力、确定力,表现形式如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命令等。准行政行为非以意思表示而以观念表示为构成要素,依赖法律规定或法律事实而对相对人发生法律效果。准行政行为只产生行政法律行为的某些法律效果,如拘束力、确定力。譬如,行政机关确认某种关系是否存在,某个主体是否具备某种资质。还有某些证明行为,只是证明某种事实状态。这些行为具有确定力,但并不像行政法律行为那样具有执行力。总之,可以认为,准行政行为与行政法律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准行政行为在法律效果上欠缺行政法律行为完整要素,这主要由观念表示和意思表示的差异性所决定。[!--empirenews.page--]
(二)准行政行为与事实行为“事实行为是行政机关所实施的本身不直接或间接引起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得丧变更等法律后果的行为”。行政事实行为和准行政行为在主体和权力属性上一样,都是行政主体实施的与职权有关的行为。关键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法律效果。“这种法律效果既包括主观上是否以设定、变更或消灭相对人权利义务为目的,又包括客观上能否为相对人设定、变更或消灭一定的权利义务”。这种法律效果有别于不以人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法律后果,行政事实行为不产生法律效果但可以产生法律后果,该法律后果可能导致司法审查(如行政赔偿)。而准行政行为以追求一定行政法律效果为目的,尽管这种效果是间接的,但不并妨碍行为的客观效果与行为人的主观追求的一致性。譬如,工商机关受理相对人颁发营业执照的申请,尽管并不必然导致执照的颁发,但受理行为已表明工商机关将通过是否颁发营业执照的行为来影响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而行政机关的事实行为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效果上都不可能构成对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影响。因此,行政主体的例行检查、调查等行为(行政处罚程序中的检查、调查行为除外)以及行政指导行为都属于事实行为而非准行政行为。
(三)准行政行为与程序行政行为程序行政行为是与实体行政行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代表性观点:“程序行政行为指由法律设定的,规制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的方式、形式与步骤的一系列补充性、辅助性措施的总称”;学术界对程序行政行为的法律属性看法不一,有的认为程序行政行为是事实行为,有的认为程序行政行为就是准行政行为。我们认为,事实行为属于不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范畴,程序行政行为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不产生法律效果(例如某些例行检查、调查行为)。一般而言,完整行政行为是一个程序和实体的统一体,因而程序行政行为与实体行政行为一样应当产生法律效果。“在一定情况下,程序行政行为实施所产生的物质后果(如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会对行政实体行为产生影响,并间接作用于行政相对一方的实体权利与义务,从而对行政实体法律关系产生间接的后果。”可见,程序行政行为并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行政主体通过程序行政行为,辅助并保障实体行政行为作出,从而间接作用于行政相对一方的实体权利与义务。从这个意义上讲,程序行政行为与准行政行为具有同一性,某些准行政行为如告知、通知,实际上是行政行为的一个程序步骤,但亦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但是,虽然某些程序行政行为可以归属于准行政行为,却不可以推说准行政行为就是程序行政行为。因为许多行政主体的观念表示行为并不都具程序性,譬如规划管理机关确认违章建筑,工商管理机关出具企业登记情况说明等,这些行为并非辅助性、补充性的程序性措施,不是程序行政行为,但属于准行政行为。由此,我们认为,程序行政行为与准行政行为之间存在交叉关系:程序行政行为的一部分属于准行政行为(尚有部分属于事实行为),准行政行为的一部分是程序行政行为。
(四)准行政行为与准行政主体的行为行政主体指能以自己名义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机关和组织,包括根据组织法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也包括根据法律、法规授权对某一具体事项行使管理权的社会组织。准行政主体不是严格的法律概念,泛指那些形式上具备行政主体的某些特征,或属于法律、法规授权的潜在对象的机构和组织,准行政主体不是行政主体。只有行政主体实施的行为才是行政行为,只有行政主体以观念表示方式作出的对相对人权利义务产生间接法律效果的行为才是准行政行为。准行政主体的行为不是行政行为,亦不可能是准行政行为。实践中,有人把准行政行为的“准”理解为行为主体意义的“准”,将没有取得授权的组织所为的行为也纳入准行政行为范畴。譬如,有人认为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行为是一种准行政行为。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学校具有代表国家向毕业学生颁发毕业证、学位证的资格,其颁发毕业证、学位证的行为因授权而成为一种行政法律行为,此时并不因为学校较其它行政主体的特殊性而改变其行为的行政性质。同样,对于法律授权以外的其它教育管理行为,学校亦不当然成为行政主体,其在自治范围内实施的教育管理行为非行政行为,更不能算准行政行为。此外,对于某些体育社团,本属于半官方民间自治组织,不能因为其拥有较强的管理、制裁权力,俨然以“准行政机关”自居,其行为就是准行政行为。若其获得法律授权,在授权范围内的行为是行政行为,否则,其行为就不是行政行为。因此,从广义上讲,准行政行为与准行政主体的行为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行政行为,而后者不是行政行为。[!--empirenews.page--]
三、准行政行为的表现形态
(一)受理。受理行为指“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就行政相对人要求准许其享有某种权利或免除某种义务,或对提出的投诉、申请,在程序上作出接受、拒绝表示,或者接受后拖延、退回请求的具体行政行为上一页[1][2][3][4][5]下一页。”受理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行政主体针对相对人的申请,以接受申请或拒绝申请这种观念表示作出的行政行为,将产生这样的法律效果:相对人或者已跨过行政主体设置的程序“门槛”进入实现实体利益的“殿堂”,或者面临程序阻隔,被挡在“门槛”之外,从而彻底丧失进入“殿堂”实现实体利益的可能。从实现相对人实体利益的角度考虑,受理行为无疑是起到间接影响作用。
(二)登记。登记指法定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的申请,就其权利享有状态进行审核并将该事实记载于相关簿册的行为。登记行为不包含行政主体的意思表示,没有设定任何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只代表行政主体对客观事实的认知与判断,同样,行政主体的不登记行为也是一种观念表示。“登记机关虽然也可作出不予登记的决定,但是该决定的作出只是在登记机关认为相对人的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所作出的一种观念判断而非意思表示。”有关研究表明,在不动产物权登记中,产生物权法律关系变动的法律效果缘于民事主体的民事交易,并非行政主体的登记导致物权变动。登记行政行为基于法律的规定而非行政机关的意思对相对人产生影响,因为“登记行为中的行政机关的核实、登记等观念作用也只是在相对人的民事权利上叠加了一层官方认可的色彩,而民事权利的取得、变动等效果并未因登记而变化。”
(三)证明。证明指行政主体对特定的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证明其存在与否的行为,是行政机关依职权或应申请,对法律上的事实、性质、权利、资格或者关系进行的甄别和认定。公证、鉴定、鉴证、审核验证等都属于证明范畴。证明之所以属于准行政行为,是因为“并不直接创设对相对人发生法律效果的权利和义务,而是对已经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加以某种形式的认可,增强该行为的确定性。”譬如,司法局颁发律师资格证书、学校颁发毕业证书、公安局给居民办理身份证以及税务局出具完税凭证,无不是对已经存在的某种权利义务关系或者事实加以认可,这种认可来源于法律授权,对相对人能够间接产生行政法上的效果。
(四)确认(认定)。“确认指行政主体对有疑义或有争议的特定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进行认定并宣告其存在与否或正确与否的宣告行为。”根据定义,可以得出确认的主要特征:
1、行政主体确认的内容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权利义务关系。
2、确认行为是对事实、关系、地位、权利等这些客观存在的甄别与确定(肯定或否定),并不创设新的事实和法律关系。
3、确认行为对于行政行为产生的法律效果不具有直接的联系而只有间接的联系。“行政行为产生的法律效果不是认定行为的内容,而只是在认定行为的基础上、作用下产生的。所以认定行为往往被当作程序性的行为,或者被视为行政行为的一个过程环节。”在现实生活中,确认行为广泛存在。譬如,确认发明专利,确认公民身份,质量体系认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工伤认定等。[!--empirenews.page--]
(五)鉴定。鉴定指鉴定人在行政程序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并得出事实性结论的行为。鉴定是技术分析的形式,虽通过鉴定可能在原法律事实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但通常并不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作出增减得失安排。鉴定结论对当事人主要通过以鉴定结论为依据的行政处理或者在司法诉讼中被采信而发挥影响力。不借助其它事实的发生,鉴定结论无从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因此,鉴定结论的观念性色彩浓重。
(六)通知(公告)。准行政行为意义上的通知,指行政主体将已经作出的行政决定告知相对人。一般说来,在通知行为中,为相对人设定权利义务的是行政决定,将行政决定传递给相对人的通知并不对相对人产生实际影响。通知的作用类似送达,目的是使相对人了解行政行为内容。譬如,交通管理机关向相对人发出《违章通知》,该通知并不是对相对人的处罚,而是要求相对人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接受行政处罚,其意图是告诉相对人关于违章事实或状态的信息,让相对人主动接受行政机关的处罚。公告与通知性质类似,只不过公告的受众比通知更为广泛,告知的内容可能更具普遍性。
(七)答复。准行政行为意义上的答复,指行政主体针对当事人请求事项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所作出的对当事人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回复。在答复行为中,行政主体针对当事人要求处理特定事项的申请,告知其按过去已实施的行政决定办,作为一种观念表示,并没有给当事人增加新的权利义务。譬如,信访部门对当事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申请,答复按此前有关部门已作决定办,即属于对当事人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八)咨询(请示)。咨询指行政主体为准备作出行政行为而向有关行政机关、专家学者或上级部门征求可供选择的方案或意见的行为。通常这类行为属于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的一个步骤,有关咨询或请示意见尚停留在行政主体工作人员的观念中,并未付诸实际,在行政行为未最终完成前并不构成对相对人的直接影响,若引起诉讼,通常因属于不成熟的行政行为而被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列举准行政行为的表现形态并不全面,行政行为的丰富多彩决定了准行政行为的表现形态也应多姿多样,只不过有些准行政行为还不为人们所认识,在司法个案中或可找出蛛丝马迹。此外,已列举的若干表现形态并不为准行政行为所独有,因此,我们使用了诸如“准行政行为意义上的----”措词。因为在一定条件下,行政行为也会有同样的表现形态,只不过该表现形态的意思要素和效果要素已发生质变。譬如,我们说通知行为是准行政行为的一个表现形态,是因为该通知成为行政主体向相对人告知行政决定的一种形式,对相对人产生法律效果的是行政决定而非告知行政决定的通知。但是,如果行政决定与通知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尤其是某些授益行政行为,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本身就包含“通 [!--empirenews.page--] 知”这个环节,如果欠缺“通知”,相对人就不可能从行政行为受益,授益行政行为亦不能成立,不会发生行政机关所期待的任何法律效果。此时,通知已经是一个对相对人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的行政行为,而不再是准行政行为意义上的通知了。
四、准行政行为不可诉的理由与可诉的例外行政行为是否可诉,决定于是否同时具备以下标准:第一,主体标准。可诉性行政行为是具有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机关、组织或者个人的行为。确立主体标准可以排除下列行为可诉:行政机关以外的国家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立法机关)的行为;政党以及其它社会团体的行为,但法律法规授权的除外;企事业单位、公司法人所实施的行为,但法律法规授权的除外。第二,内容标准。可诉性行政行为必须是行使与国家职权有关的行为,包括国家行政行为和公共行政行为。确立内容标准可排除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以民事主体身份实施的民事行为,以及企事业单位内部的行政管理行为的可诉,这些行为不具有社会公共事务性。第三,结果标准。可诉的行政行为是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益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所谓实际影响指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已经造成了损害,其权利义务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者有的行政行为虽还没有执行,但行政行为已经产生确定力,如果相对人不自动履行,行政机关可以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这也应当认为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根据结果标准,我们可以排除内部行政行为、不成熟的行政行为和重复处置行为的可诉。第四,必要性标准。指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如果不通过行政诉讼来救济,相对人就没有其它救济途径了,故必须赋予这类行政行为可诉,才能根本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虽然“有权利必有救济”上一页[1][2][3][4][5]下一页,但不是所有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行为都有必要通过行政诉讼来救济,还存在通过其它方式救济的可能。根据有关司法解释,没有行政诉讼“必要性”的行为包括:行政机关调解行为、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刑事司法行为、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第五,可能性标准。指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司法机关可以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作出明确判断的可能。这类标准具有强烈国家意志色彩,与国家对司法权监督、制约行政权的容许程度系系相关。在我国,目前有几种行为不适宜由司法机关来审查:国家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为、法律规定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为。除此之外的其它行政行为,应具有行政诉讼的可能性。准行政行为是否可诉,须运用行政行为的可诉性标准予以衡量:若同时具备可诉性标准规定的要求,意味着准行政行为与其它可诉行政行为一样,属于人民法院行政案件受案范围,反之,则应排除在受案范围之外。根据前面对准行政行为的定义,准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以观念表示方式作出的具有间接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从主体标准和内容标准看,准行政行为已具备可诉行政行为的某些特征。从可能性标准看,准行政行为亦不在法律、司法解释规定的排除行为之列,具有可诉的实定法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准行政行为是否可诉,关键看结果标准和必要性标准。[!--empirenews.page--]前已论及,可诉行政行为要求对相对人产生实际影响,而准行政行为对相对人不产生直接的法律效果,问题在于,实际影响是否等于直接法律效果?不产生直接法律效果是否就是不产生实际影响?结论是否定的。直接法律效果主要指行政行为与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增减得失存在直接联系,实际影响则指行政行为已经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损害而言。行政行为的直接法律效果可能产生实际影响,譬如,行政处罚给被处罚人直接设定义务,也因此对被处罚人的人身和财产产生了实际影响。但实际影响并不都是具有直接法律效果的行为产生的,某些行政行为尽管并不直接设定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但却可能对相对人的权益产生实际影响,某些涉及准行政行为的行政案件之所以被法院所受理,盖因此由。正如有学者指出:当准行政行为“以‘间接的形式’加强了新的主体对相关事实处分的效果,或者对抗该效果时,就意味着开始对权利义务产生直接的、实质性影响,这时它就具有了可诉性。”此外,就必要性标准来说,对准行政行为引发的争议,并不排除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行政监督、内部调整等方式加以解决,这是准行政行为法律效果的间接性,行为方式的预备性、中间性、阶段性特征决定的。“如果部分行为本身不完全具备最终影响时,它们作为一大程序的组成部分,不得单独引起昂贵的法律救济程序”。但是,当间接法律效果转化为对相对人的实际影响,通过民事诉讼无法有效消除这种影响,或者预备性、中间性、阶段性行政行为构成对相对人的实质损害,不对其及时救济可能造成更大损害时,准行政行为亦因此获得可诉的必要性。由此,我们认为,准行政行为尽管在主体标准、内容标准以及可能性标准方面符合可诉行政行为的某些特征,但在结果标准和必要性标准方面,准行政行为是否可诉,尚需通过对具体案件的考察方能得出结论。因此,在理论上,准行政行为并不具备可诉性标准的所有要求,原则不可诉。在司法实践中,涉及准行政行为的案件人民法院受理的例外取决于准行政行为的具体表现形态,确切地说,取决于该表现形态是否对相对人产生实际影响,且没有其它的救济方式可用。准行政行为的行使有三大原则,下面我就从这三个原则来谈一下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
(一)政府机构改革应遵循准行政权行使的有限原则,着重发展以竞争为中坚的市场力量,加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行政行为的行使应当是有限的,这个界限是不侵犯公民自身的自由和意志。从另一个角度看,行政权行行使的有限原则,是指准行政行为应仅限于“组织和执行公共物品的供给”,也就是“根据提供服务并非政府的义务,政府的义务是保证服务提供得以实现”。国务院的机构改革方案显示了这一特点,这表现在宏观调控部门和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不同以注的各自职责,宏调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保持经济流量的平衡,抑制通化膨胀,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持续快速成健康的发展,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完善经济、法律手段,改善宏观调控机制。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行业规划和行为政策,进行行业管理;引导本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维护行业平等竞争秩序。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有损于行政行为的功效,但这由于其中引入了竞争机制,将有助于提高行政参与者的责任感,使政府行政取得更好的效绩。[!--empirenews.page--]
(二)政府机构改革应遵循准行政行为行使的民主原则,广开行政参与途径,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准行政行为的民主原则,就是政府应支持社会力量进行广泛的行政参与,鼓励公众参积极参与的要求,广开公众进入政治的通道。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公民的文化素质不高,但这丝毫不能成为阻碍政府改革的原因,相反,政府机构应以实现准行政行为的民主原则为改革指南,一是要通过政府生产性功能的转移,建立政府与企业的“伙伴”关系,企业在履行其特定社会职能,提供了特定的社会服务之后,即使赢得了一定利润,政府还应给予行政奖励。二是应推行政府业务合同的出租,即把政府的一些管理业务推向市场招标,竞争获胜者与政府主管部门签订合同,有步骤地实行局部社会管理由直接管理模式向间接管理模式的转变。三是应大力扶植与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应中介组织脱离政府的直接控制和财政约束,改变中介组织是政府机关自然延伸的陈旧格局,促使中介组织成为有独立的运行目标和价值尺度的社团法人,充分发挥其社会沟通,社会服务与社会协调的作用,逐步替代原来政府的部分职能,实现行政权向推行政权的转变,同时实现改革机构的目标。
(三)政府机构改革应遵循准行政行为行使的法治原则,推行进行政法治化进程、建设法治行政。市场经济的社会应当是法理型社会,它与传统**社会的差别,关键在于人权观念的相左,法理型社会要求行政行为的行使应遵循职权法定,法理型社会要求行政行为的行使应遵循职权法定,法律保留、法律优位,依据法律、职权、职责相统一的原则,于政府而言,就是应强调以法控权,限制政府的权力范围,促成依法管理秩序机制和为社会提供服务机制的形成,使政府有限的权力产生高水平的社会服务从。所以法是准行政行为在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它表明依法管理,既是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度,也是社会接受政府管理的度,它是准行政行为运行域限的客观限度,行政权倘若超越了法的限度,那么社会理应拒绝,在当前政府机构改革中,准行政行为的法治原则昭示我们:机构改革要与法治结合起来,一是把机构改革的某些行为通过行政治来引导、规范。二是把机构改革的成果用行政治来固定确立。三是把机构改革的目标用行政法来具体化,当政府机构改革把作为行使行政行为主体的行政机关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等纳入法治的轨道,实现政府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等的法制化时,当前我国政府机构的人鱼臃肿,机构重叠、职责不清,也就迎风而解了。所以,随着行政法治进程的推进,准行政行为取得社会支配地位时,我国的政府机构也随之实现功能的科学化,权力的平衡化和机构人鱼设置的合理化。综上所述,准行政行为行使的有限、民主、法治原则的实现,将有助于我们建立起一个有限的民主的和法治的政府,而这个理想政府的建立,依赖于政府的自我革新和自我构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这种变革将损害原有体制和原有利益格局中一些人的利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益,因而改革受到阻挠将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诚如托克维尔警示,我们的那样:“一个国家当它们每个居民都是软弱的个人的时候,不会长火,久强下去,而且决不会找到能使由一群胆法和萎痱不振的公民组成的国家变成精力充沛的国家的社会形成和政治形成”。所以,自觉地推动行政行为向准行政行为的转变,将是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而且,因为这种转变的漫长,也就决定了政府机构不可能一挥而就地实现变革,改革政府机构将是一场长久的革命过程。[!--empirenews.page--]综上,我认为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将转向如下领域: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继续减少微观管理职能,强化执法职能,进行综合执法改革,解决执法层次过多,职能交叉、机构臃肿、权责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的问题;二是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三是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限,处理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即条块关系;四是在企业改革的基础上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政事分开,让现有的事业单位,或者恢复政府机构的身分,或者走向企业化改革,或者保留事业单位身份,但与政府分开。最终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